隋唐时期灾荒经济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灾荒会对人民生活造成极大损害,并严重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隋唐时期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一个巅峰,对隋唐时期灾荒和经济发展的研究都已取得丰硕的成果。本文拟探讨隋唐时期的灾荒经济,即灾荒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破坏,灾荒与社会经济各方面之间的关系及减灾救荒对策和其成果。
     文章导言部分介绍本文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综述;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以及文章的创新之处。然后介绍隋唐时期灾害及其危害后果。隋唐时期的灾害频繁而多样,以水旱为最主要的灾种。灾害的发生对社会经济形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损毁农田和庄稼,导致农业生产下降;毁坏桥梁屋舍及船舟等财物;并造成人畜不同程度的伤亡。
     分析了灾荒与区域经济发展、粮食安全、人口变迁等经济问题的关系。隋唐时期我国各地经济都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和进步,特别是出现了经济重心南移这一划时代的经济格局变化趋势。各地经济的发展无不受到当地灾荒类型和特点的制约,也在与环境和灾荒对抗及适应的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特色。而经济的发展反过来也给灾荒的发生和减灾救荒造成了或好或坏的影响。另外灾荒通过造成粮食减产,粮价波动等后果对隋唐时期的粮食安全形成了剧烈的冲击,并与分配及政府行为等相互作用,共同影响了国家粮食安全状况。灾荒在阻碍经济发展,扰乱经济秩序的同时也直接或间接地引发了人口变迁。具体表现在减少人口数量,降低人口素质,改变人口结构,以及导致人口区域间流动等。
     为了减少灾荒所造成的破坏,隋唐时期以兴修水利,灭虫除害,积谷备荒等为中心形成了一套系统完备的减灾救荒对策,在减灾救荒和灾后恢复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在这些政策措施的实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减灾救荒效果的充分发挥。
     战争是天灾之外对社会经济最具破坏性的人祸之一。战争和灾荒之间又存在着相生相克,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而从总体来看,相互促进的恶性循环是二者之间关系的主导方面。
The occurrence of famine could cause a great deal of damage to peoples’life and could be a serious obstacle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Sui and Tang dynasties are a peak period of China's ancient feudal society. The study of famin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for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has achieved fruitful results. This article intends to explore the famine economic of Sui and Tang dynasties, include the devastating of famine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mitigation measures for save the shortage and their result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famine and economic aspects.
     The introduction introduces 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article; research summary; research ideas and methods; and innovations of this paper. Next are disasters and their devastating consequences. Sui and Tang Dynasties had variety and frequent disasters. Flood and drought disaster are the most important species. The disasters posed a serious negative impact to the socio-economic. They made damages to farmland and crops which leading to decrease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hey destructed many properties such as bridges, houses and boats, etc.; they also caused varying casualties of human and animals.
     Then is the analyz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sasters and economics. In Sui and Tang dynasties, economies all over our country have achieved remarkable development. As an epoch-making change, the economic center moved from north to south in the trend of economic structur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was constrained by the typ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famines. And the local economy also formed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process of fighting and adapting with the environment and famine. Economic development had in turn give the famine and disaster good or bad impacts. Famine caused a dramatic impact on food security through grain production dropping, grain prices fluctuation and etc. There were also other factors that could influence national food security such as distribution and the government behaviors. They not only affected the food security situation but also decided whether the impact of disasters would cause famine. Famine caused changes in population either directly or indirectly. They reduced the number and quality of the population, changed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cause inter-regional population movements.
     A complete system of mitigation measures including irrigation, pest control and grain preparing had been formed on Sui and Tang dynasties. This system played a positive role on disaster reduction and recovery. However, some problems also occurred in the process of these policies and measures’implementation, and this weakened the measures’effects.
     War is one of the most destructive man-made disasters. There are complex relationships between war and famine. They could promote each other and also could suppression each other. From the overall perspective, the vicious circle of mutually reinforc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is the dominant aspect.
引文
①邓云特,《中国救荒史》,三联书店,1958,第40-41页
    ②卜风贤,《农业灾荒论》,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第78-79页
    ①王玉德等,《中华五千年生态文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2
    ②《旧唐书》卷37《五行志》
    ③《旧唐书》卷13《德宗纪》
    ④《旧唐书》卷37《五行志》
    ⑤《旧唐书》卷19《僖宗纪》
    ⑥《旧唐书》卷13《德宗纪》
    ①《资治通鉴》卷203,永淳元年
    ②《新唐书》卷2《太宗纪》
    ③《旧唐书》卷8《玄宗纪》
    ④《旧唐书》卷19《僖宗纪》
    ⑤《旧唐书》卷36《五行志》
    ⑥《旧唐书》卷36《五行志》
    ⑦《旧唐书》卷37《五行志》
    ⑧《新唐书》卷36《五行志》
    ⑨《资治通鉴》卷252,乾符三年
    ⑩《旧唐书》卷5《高宗纪》
    11《新唐书》卷35《五行志》
    
    ①《新唐书》卷36《五行志》
    ②《旧唐书》卷17《文宗纪》
    ③《新唐书》卷34《五行志》
    ①《旧唐书》卷37《五行志》
    ②《新唐书》卷34《五行志》
    ③《旧唐书》卷37《五行志》
    ④《新唐书》卷36《五行志》
    ⑤《旧唐书》卷17《文宗纪》
    ⑥《旧唐书》卷11《代宗纪》
    ⑦《旧唐书》卷37《五行志》
    ⑧《旧唐书》卷17《文宗纪》
    ⑨《旧唐书》卷5《高宗纪》
    ⑩《新唐书》卷36《五行志》
    11《旧唐书》卷2《太宗纪》
    12《新唐书》卷7《德宗纪》
    13《旧唐书》卷15《宪宗纪》
    14《新唐书》卷9《僖宗纪》
    15《新唐书》卷36《五行志》
    16《旧唐书》卷16《穆宗纪》
    ①《旧唐书》卷5《高宗纪》
    ②《旧唐书》卷7《中宗纪》
    ③《旧唐书》卷9《玄宗纪》
    ④《旧唐书》卷10《肃宗纪》
    ⑤《新唐书》卷35《五行志》
    ⑥《旧唐书》卷37《五行志》
    ⑦《旧唐书》卷8《玄宗纪》
    ⑧《新唐书》卷3《高宗纪》
    ⑨《旧唐书》卷37《五行志》
    ⑩《旧唐书》卷19《僖宗纪》
    11《旧唐书》卷2《太宗纪》
    12《旧唐书》卷5《高宗纪》
    13《旧唐书》卷4《高宗纪》
    14《旧唐书》卷37《五行志》
    15《旧唐书》卷3《太宗纪》
    
    ①《旧唐书》卷5《高宗纪》
    ②《新唐书》卷36《五行志》
    ③《旧唐书》卷9《玄宗纪》
    ④《旧唐书》卷37《五行志》
    ⑤《旧唐书》卷15《宪宗纪》
    ⑥《资治通鉴》卷252,乾符三年
    ⑦《旧唐书》卷37《五行志》
    ⑧《新唐书》卷36《五行志》
    ⑨《旧唐书》卷4《高宗纪》
    ⑩《新唐书》卷36《五行志》
    11《新唐书》卷36《五行志》
    12《旧唐书》卷8《玄宗纪》
    13《旧唐书》卷37《五行志》
    
    ①《旧唐书》卷37《五行志》
    ②《新唐书》卷36《五行志》
    ③《旧唐书》卷37《五行志》
    ④《旧唐书》卷8《玄宗纪》
    ⑤《新唐书》卷36《五行志》
    ⑥《旧唐书》卷37《五行志》
    ⑦《旧唐书》卷36《五行志》
    ⑧《旧唐书》卷37《五行志》
    ⑨《旧唐书》卷13《德宗纪》
    ⑩《新唐书》卷36《五行志》
    11《新唐书》卷118《张廷珪传》
    12《旧唐书》卷8《玄宗纪》
    
    ①《旧唐书》卷13《德宗纪》
    ②《旧唐书》卷15《宪宗纪》
    ③《旧唐书》卷37《五行志》
    ④《新唐书》卷36《五行志》
    ⑤《旧唐书》卷6《则天皇后》
    ⑥《旧唐书》卷36《五行志》
    ⑦《新唐书》卷36《五行志》
    ⑧《旧唐书》卷19《僖宗纪》
    ⑨《旧唐书》卷20《昭宗纪》
    ⑩《资治通鉴》卷199贞观二十三年
    11《旧唐书》卷5《高宗纪》
    12《旧唐书》卷37《五行志》
    13《新唐书》卷35《五行志》
    14《旧唐书》卷37《五行志》
    15《旧唐书》卷15《宪宗纪》
    ①《旧唐书》卷37《五行志》
    ②《旧唐书》卷37《五行志》
    ③《资治通鉴》卷203,永淳元年
    ④《旧唐书》卷36《五行志》
    ⑤《旧唐书》卷37《五行志》
    ⑥《资治通鉴》卷192贞观元年
    ⑦《资治通鉴》卷246唐开成四年
    ①《全唐文》卷375
    ②《隋书》卷29《地理志》上
    ③《资治通鉴》卷223
    ④《新唐书》卷110《黑齿常之传》
    ⑤《新唐书》卷166《杜佑传》
    ⑥《新唐书》卷108《娄师德传》
    ⑦《资治通鉴》卷206天宝十二年八月
    ⑧《通典》卷2《屯田》
    ⑨《通典》卷7
    ①《资治通鉴》卷20
    ②《唐六典》屯田郎中条注
    ③《资治通鉴》卷207长安元年
    ④《唐会要》卷72
    ⑤《张说之义集》卷12《大唐开元十三年陇右监牧颂德碑》
    ⑥《新唐书》卷50《兵志》
    ①《旧唐书》卷89《狄仁杰传》
    ②《旧唐书》卷97《张说传》
    ③方立《中国西部现代化发展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11第58页
    ④《新唐书》卷141《韩全义传》
    ⑤郑肇经《中国水利史》,商务印书馆,1998.4
    ⑥《册府元龟》卷147《恤下》
    ⑦《资治通鉴》卷194贞观六年
    ⑧《通典》卷7《历代盛衰户口》
    ①《旧唐书》卷8《玄宗纪》上
    ②程民生,《中国北方经济史》,人民出版社,2004,第185页
    ③《新唐书》卷94《刘兰传》
    ④《旧唐书》卷8《玄宗本纪》
    ⑤《新唐书》卷51《食货志》
    ⑥《旧唐书》卷195《回纥传》
    ⑦《册府元龟》卷106《惠民》
    ①《资治通鉴》卷181
    ②《旧唐书》卷78《高季辅传》
    ③《新唐书》卷53《食货志》
    ④元结《元次山集》卷7《问进士第三》
    
    ①《新唐书》卷55《食货三》
    ②《资治通鉴》卷241元和十五年
    
    ①程民生《中国北方经济史》,人民出版社,2004.12,第754页
    ②《旧唐书》卷135《李桐客传》
    ③史念海《河山集》3集,第148页
    ①《全唐文》卷529顾况《送宣歙李衙推八郎使东都序》
    ②《李太白全集》卷26《宋中丞请都金陵表》
    ③《全唐文》卷519梁肃《吴县令厅壁记》
    ④邹逸麟《中国历史人文地理》,科学出版社,2001,第150页
    ⑤赵文林,谢淑君,《中国人口史》,人民出版社,1988,6,第229页
    ⑥《册府元龟》卷486《邦计部.遷徙》
    ⑦《旧唐书》卷5《高宗纪》
    ①《新唐书》卷39至卷42《地理志》
    ②《唐会要》卷89《疏凿利人》
    ③《新唐书》卷143《李承传》
    ④《资治通鉴》卷259景福元年
    ⑤《新唐书》卷165《权德舆传》
    ⑥《资治通鉴》卷237元和元年
    ⑦《历史年鉴》第4卷,第95页脚注
    ⑧《旧唐书》卷129《韩滉传》
    ⑨《旧唐书》卷123《第五琦传》
    
    ①《旧唐书》卷8《玄宗纪》
    ②《资治通鉴》卷232贞元二年
    
    ①《资治通鉴》卷178开皇十二年
    ②《资治通鉴》卷192贞观二年
    ③《资治通鉴》卷195贞观十一年
    ④《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吴慧,农业出版社,1985,第155页
    ①《新唐书》卷51《食货志》
    ②《唐会要》卷88
    ③《新唐书》卷51《食货一》
    ④《资治通鉴》卷214开元二十八年
    ⑤《资治通鉴》卷216天宝八载
    ⑥《通典》卷12《轻重》
    ⑦顾炎武《日知录》卷12
    ①余耀华《中国价格史(先秦--清朝)》,中国物价出版社,2000,10
    ②《旧唐书》卷37《五行志》
    ③《新唐书》卷36《五行志》
    ④《旧唐书》卷11《代宗纪》
    ⑤《旧唐书》卷17《文宗纪》
    ①《唐六典》卷3《尚书户部》
    ②《资治通鉴》卷178,开皇十二年
    ③《隋唐五代史论集》韩国磐,三联书店,1979,第223页
    ④《唐会要》卷85《逃户》
    ⑤《册府元龟》卷495《田制》
    ⑥《通典》卷6《赋税下》
    ①《资治通鉴》卷216,天宝七载
    ②《新唐书》卷207《宦官传序》
    ③《资治通鉴》卷251咸通十年
    ④《唐会要》卷89
    ①《旧唐书》卷48《食货志》
    ②《隋书》卷1《高祖纪》
    ③《隋书》卷2《高祖纪》
    ④《旧唐书》卷2《太宗纪》
    ⑤《旧唐书》卷8《玄宗纪》
    ⑥《旧唐书》卷49《食货志》
    ⑦《旧唐书》卷53《食货志》
    ①《资治通鉴》卷195贞观十一年
    ②《资治通鉴》卷183大业十二年
    ③《资治通鉴》卷192贞观二年
    ④《资治通鉴》卷233贞元三年
    ①《旧唐书》卷10《肃宗纪》
    ②《旧唐书》卷19《僖宗纪》
    ③《旧唐书》卷11《代宗纪》
    ④《旧唐书》卷5《高宗纪》
    ⑤《旧唐书》卷17《文宗纪》
    ⑥《旧唐书》卷12《德宗纪》
    ⑦《资治通鉴》卷189武德四年
    ⑧《隋书》卷24《食货志》
    
    ①《资治通鉴》卷183大业十二年
    ②《新唐书》卷52《食货志》
    ①赵文林,谢淑君《中国人口史》人民出版社,1988,6,第558页
    ②《新唐书》卷36《五行志》
    ③《旧唐书》卷37《五行志》
    ④《旧唐书》卷8《玄宗纪》
    ⑤《新唐书》卷36《五行志》
    ⑥《旧唐书》卷37《五行志》
    ⑦《旧唐书》卷10《肃宗纪》
    ⑧《旧唐书》卷36《五行志》
    ①《册府元龟》卷486《邦计部.遷徙》
    ②《唐会要》卷85《逃户》
    ③《唐大诏令集》卷110《诫励风俗敕》
    ④《全唐文》卷685皇甫湜《对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策》
    ⑤《旧唐书》卷171《李渤传》
    ⑥《唐会要.逃户》
    ⑦《资治通鉴》卷211开元三年
    ⑧《唐会要.逃户》
    ①《全唐文》卷316
    ②《全唐文》卷375
    ③《资治通鉴》卷193贞观四年
    ④《权载之文集》卷41
    ⑤韩愈《韩昌黎集》卷33
    ⑥《隋书》卷2《高祖本纪》
    ⑦《隋书》卷2《高祖本纪》
    ①《旧唐书》卷5《高宗本纪》
    
    ①《隋书》卷24《食货志》
    ②《隋书》卷24《食货志》
    ③《旧唐书》卷65《高士廉传》
    ①《唐会要》卷89《疏凿利人》
    ②《册府元龟》卷678《牧守部.兴利》
    ③《宋史》卷300《王沿传》
    ④《旧唐书》卷185《良吏.贾敦颐传》
    ⑤《新唐书》卷197《薛大鼎传》
    ⑥《新唐书》卷210《韦景骏传》
    ⑦刘禹锡《刘宾客文集》卷2《高陵令刘君遗爱碑》
    ⑧《唐会要》卷89《疏凿利人》
    ①陆龟蒙《甫里先生集》卷16《禽暴》
    ②《旧唐书》卷57《五行志》
    ③《旧唐书》卷8《玄宗本纪》
    ④《旧唐书》卷96《姚崇传》
    ①《旧唐书》卷57《五行志》
    ②《隋书》卷1《高祖纪》
    ③《新唐书》卷34《五行志》
    ④《隋书》卷1《高祖纪》
    ⑤《隋书》卷1《高祖纪》
    ⑥《旧唐书》卷5《高宗纪》
    ⑦《新唐书》卷34《五行志》
    ①《旧唐书》卷37《五行志》
    ②《贞观政要》卷10《灾祥》
    ③《洛水涨应召上直言疏》,载《全唐文》卷268
    ④《论旱灾表》,载《全唐文》卷488
    ⑤《柳河东集》卷16《天说》
    ⑥《柳河东集》卷31《答刘禹锡天论书》
    ①《隋书》卷24《食货志》
    ②《隋书》卷24《食货志》
    ③《隋书》卷1《高祖纪》
    ④《隋书》卷2《高祖纪》
    ⑤《隋书》卷24《食货志》
    ⑥《隋书》卷24《食货志》
    ①《新唐书》卷52《食货志》
    ②《旧唐书》卷49《食货志》
    ③《旧唐书》卷49《食货志》
    ④《旧唐书》卷49《食货志》
    ⑤《旧唐书》卷49《食货志》
    ⑥《旧唐书》卷5《高宗纪》
    ⑦《旧唐书》卷2《太宗纪》
    ①《新唐书》卷42《食货志》
    ②《旧唐书》卷49《食货志》
    ③《旧唐书》卷4《高宗纪》
    ④《旧唐书》卷49《食货志》
    ⑤《旧唐书》卷8《玄宗纪》
    ⑥《隋书》卷2《高祖纪》
    ⑦《资治通鉴》卷203永淳元年
    ⑧《旧唐书》卷102《裴耀卿传》
    ⑨《资治通鉴》卷209景龙三年
    ①《旧唐书》卷5《高宗纪》
    ②《隋书》卷1《高祖纪》
    ③《隋书》卷2《高祖纪》
    ④《旧唐书》卷2《太宗纪》
    ⑤《旧唐书》卷8《玄宗纪》
    ①《隋书》卷24《食货志》
    ②《贞观政要》卷6《简约》
    ③《旧唐书》卷37《五行志》
    ④《隋书》卷2《高祖纪》
    ⑤《旧唐书》卷7《中宗纪》
    ⑥《旧唐书》卷10《肃宗纪》
    ①《资治通鉴》卷192贞观二年
    ②《旧唐书》卷5《高宗纪》
    ③《新唐书》卷9《僖宗纪》
    ④《隋书》卷1《高祖纪》
    ⑤《隋书》卷24《食货志》
    ⑥《旧唐书》卷49《食货志》
    ⑦《旧唐书》卷2《太宗纪》
    ⑧《资治通鉴》卷192贞观二年
    ⑨《旧唐书》卷5《高宗纪》
    
    ①《资治通鉴》卷184义宁元年
    ②《资治通鉴》卷186武德元年
    
    ①《隋书》卷4《炀帝纪》
    ②《隋书》卷70《杨玄感传》
    ①《旧唐书》卷143《李怀仙传》
    ②《旧唐书》卷110《李光弼传》
    ③《旧唐书》卷156《韩弘传》
    ④《资治通鉴》卷224大历元年
    ⑤《资治通鉴》卷222
    ⑥《旧唐书》卷195《回纥传》
    ⑦《旧唐书》卷120《郭子仪传》
    ①《隋书》卷2《高祖本纪》
    ②《资治通鉴》卷182大业九年
    ③《资治通鉴》卷185武德元年
    ④《资治通鉴》卷200龙朔二年
    ⑤《旧唐书》卷9《玄宗纪》
    ⑥《资治通鉴》卷227建中三年
    ①《资治通鉴》卷215天宝元年
    ②蓝勇,《唐代气候变化与唐代历史兴衰》,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3,第16卷,第1辑
    ①《资治通鉴》252乾符元年
    ②《新唐书》卷52《食货志》
    ③《隋书》卷84《北狄传》
    ④《资治通鉴》卷193贞观三年
    ⑤《新唐书》卷36《五行志》
    ⑥《隋书》卷3《炀帝纪》
    ①《资治通鉴》卷253乾符六年
    ②《置劝农使诏》,载《全唐文》卷29
    ③《资治通鉴》卷187武德二年
    ④《资治通鉴》卷257光启三年
    ⑤《资治通鉴》卷189武德四年
    ⑥《旧唐书》卷37《五行志》
    ⑦《资治通鉴》卷201总章二年
    ⑧《新唐书》卷36《五行志》
    
    ①《隋书》卷24《食货志》
    ②《资治通鉴》卷216天宝十载
    
    ①《旧唐书》卷129《韩滉传》
    ②《新唐书》卷52《食货志》
    ①《旧唐书》卷200《李密传》
    ②《资治通鉴》卷184义宁元年
    1.(后晋),刘昫等,旧唐书[M],中华书局,1975
    2.(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中华书局,1975
    3.(宋),司马光等,资治通鉴[M],文渊阁四库全书版
    4.(宋),王钦若、杨亿等,册府元龟[M],文渊阁四库全书版
    5.(唐),杜佑,通典[M],中华书局,2003
    6.(唐),李林甫,唐六典[M],中华书局,1973
    7.(宋),王溥,唐会要[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8.(清),董诰等,全唐文[M],中华书局,1983
    9.(唐),吴兢,贞观政要[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0.(唐),魏徵,隋书[M],中华书局,1973
    11.(元),脱脱,宋史[M],中华书局,1985
    12.陈文科,农业灾害经济学原理[M],山西经济出版社,2000.3
    13.何爱平,区域灾害经济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2
    14.翁俊熊,唐代区域经济研究[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
    15.张建民、宋俭,灾害历史学[M],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
    16.张植杰,历史上的农民负担[M],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7
    17.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论[M],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
    18.张弓,唐代仓廪制度初探[M],中华书局1986
    19.于佑虞,中国仓储制度考[M],中正书局1948
    20.卜风贤,农业灾荒论[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1
    21.卜风贤,周秦汉晋时期农业灾害和农业减灾方略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5.11
    22.张波等,中国农业自然灾害史料集[M],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8
    23.张波,农业灾害学[M],陕西科技出版社,1999
    24.郑功成,灾害经济学[M],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
    25.[印度]阿马蒂亚.森著,王宇、王文玉译,贫困与饥荒——论权利与剥夺[M],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26.闵宗殿,董凯忱,陈文华,中国农业技术发展简史[M],农业出版社,1983,4
    27.闵宗殿,中国古代农耕史略[M],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5
    28.李伯重,唐代江南农业的发展[M],农业出版社,1990,10
    29.程民生,中国北方经济史[M],人民出版社,2004,12
    30.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31.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M],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12
    32.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M],三联书店,1979,10
    33.赵文林,谢淑君,中国人口史[M],人民出版社,1988,6
    34.王玉德,中华五千年生态文化[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2
    35.方立,中国西部现代化发展研究[M],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11
    36.郑肇经,中国水利史[M],商务印书馆,1998.4
    37.邹逸麟,中国历史人文地理[M],科学出版社,2001,P150
    38.岳琛,中国农业经济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11
    39.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M],农业出版社,1985,2
    40.余耀华,中国价格史(先秦--清朝)[M],中国物价出版社,2000,10
    41.杜一,灾害与灾害经济[M],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1988.10
    42.谢永刚,水灾害经济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12
    43.张晓,中国水旱灾害的经济学分析[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1
    44.曾国安,灾害保障学[M],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9
    45.邓云特,中国救荒史[M],三联书店,1961.6
    46.王子平,灾害社会学[M],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9
    47.程民生,中国北方经济史[M],人民出版社,2004.12
    48.子月,岭南经济史话(上)[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11
    49.孙继民,河北经济史,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2003.12
    50.陈玲,《唐会要》的科技思想[M],科学出版社,2008.8
    51.刘克祥,简明中国经济史[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2
    52.谷霁光,隋唐社仓制度与国家财政[J],天津益世报史学14期,1935.10(29)
    53.刘秉仁,隋唐时代的仓储与关中民食的调节[J],大公报史地周刊,1936.9(11)
    54.杜君政,唐末五代黄河水患及其影响[J],青海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1)
    55.潘孝伟,唐代义仓研究[J],中国农史1984(4)
    56.刘俊文,唐代水害史论[J],北京大学学报1988(2)
    57.赵文润,唐代义仓粟的赋税化[J],陕西师大学报1988(4)
    58.满志敏,唐代冷暖分期及各期气候冷暖特征的研究[J],历史地理1990(第8辑)
    59.葛承雍,唐代乞丐与病坊探讨[J],人文杂志1992(6)
    60.石云涛,唐前期关中灾荒、漕运与高宗玄宗东幸[J],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1994(第13辑)
    61.王双怀,论盛唐时期的水利建设[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
    62.潘孝伟,唐代减灾与当时经济政治之关系[J],安庆师院学报1995(4)
    63.吴孔明,浅议唐代的自然灾害———读《资治通鉴》札记[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64.吴松弟,唐后期五代江南地区的北方移民[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3)
    65.张剑光、邹国慰,唐代的蝗害及其防治[J],南都学坛:南阳师专学报1997(1)
    64.周尚兵,唐代长江流域农业自然灾害的人事因素考察[J],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7(3)
    65.薛平拴,唐代关中地区的自然灾害及其影响[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4)
    66.李文澜,唐代长江中游水患与生态环境诸问题的历史启示[J],江汉论坛1999(1)
    67.张剑光、邹国慰,唐太宗农业思想简论[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1)
    68.王卫平,唐宋时期慈善事业概说[J],史学月刊2000(3)
    69.周怀宇,隋唐五代淮河流域蝗灾考察[J],光明日报2000:7(14)
    70.耿戈军,唐太宗时期的水利[J],山东水利2000(8)
    71.蓝勇,唐代气候变化与唐代历史兴衰[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1)
    72.辛怡华,汉唐时期北方旱地作物粟的产量[J],农业考古2001(1)
    73.张骅,唐代的洪涝灾害与防洪救灾[J],成都水利2001(2)
    74.王福昌,唐代南昌的生态环境[J],古今农业2001(3)
    75.鲁西奇,唐宋时期汉水流域粮食作物种植及其地理分布[J],中国农史2001(3)
    76.周尚兵,唐代长江流域土地利用形式及自然灾害的原因[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5)
    77.刘洪升,唐宋以来海河流域水灾频繁原因分析[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
    78.程遂营,唐宋开封的气候和自然灾害[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1)
    79.左鹏,汉唐时期的瘴与瘴意象[J],唐研究2002(8)
    80.陈明光,唐宋田赋的“损免”与“灾伤检放”论稿[J],中国史研究2003(2)
    81.江菊美,唐中后期以商赈济兴起的背景及其历史作用[J],鹭江职业大学学报2003(3)
    82.毛阳光,遣使与唐代地方救灾[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83.赵喜惠、杨希义,唐代沙尘灾害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6)
    84.刘洋,唐代黄河流域的屯田与河患[J],中国水土保持2003(11)
    85.刘洋,唐代黄河流域的屯田与河患(续)[J],中国水土保持2003(12)
    86.阎守诚、李军,唐代的因灾虑囚[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87.阎守诚、李军,自然灾害与唐代宰相[J],晋阳学刊2004(1)
    88.阎守诚,唐代的蝗灾[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3(2)
    89.孙为亮、王勇、陈永华,唐河流域洪涝成因及对策[J],治淮2004(7)
    90.闵祥鹏,疫病对唐江南地区天宝末年到元和初年户籍的影响[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
    91.么振华,唐朝的因灾蠲免程序及其实效[J],人文杂志2005(3)
    92.闵祥鹏,诗中之意与诗外之“疫”——由唐诗的疫病表现说起[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93.杨海民,唐代粮食物流活动中的仓廪系统研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94.刘洋,唐及五代时期长江流域水患[J],中国水利2005(6)
    95.王国士、崔国柱,试论自然灾害与社会发展的关系[J],内蒙古社会科学1983(6)
    96.程遂营,唐宋开封的气候和自然灾害[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年01期
    97.沧清,略论隋唐时期的官仓制度[J],考古1987(4)
    98.杨希义,略论隋唐的漕运[J],中国史研究1984(2)
    99.胡柏翠、周良才,论唐宋时期的社会救助及其历史影响[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
    100.张超林,自然灾害与唐初东突厥之衰亡[J],青海民族研究2002(4)
    101.庄道树,从流民南迁看唐朝的人口政策──兼谈唐廷对江南的开发[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1))
    102.史念海,隋唐时期自然环境的变迁及与人为作用的关系[J],历史研究1990(1)
    103.张学锋,唐代水旱赈恤蠲免的实效和实质[J],中国农史1993(1)
    104.张玉兴,试论隋唐义仓在救荒中的弊端[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
    105.韩茂莉,历史时期黄土高原人类活动与环境关系研究的总体回顾[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0(10)
    106.么振华,唐代自然灾害及救灾史研究综述[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4(4)
    107.任新民,试论中国古代的流民问题[J],南京社会科学1991(3)
    108.吴忠起,中国古代仓储史概要(四)中国古代仓储事业的第二个重要发展时期——隋唐仓储[J],中国储运1992(3)
    109.施和金,论中国历史上的蝗灾及其社会影响[J],南京师大学报2002(2)
    110.夏明方,水旱蝗汤,河南四荒——历史上的农民反抗行为的饥荒动力学分析[J],学习时报2004.12.6
    111.张喜仓、邱文英,自然灾害与农业发展之管见[J],河北农业科学1993(1)
    112.张伟兵、黎沛虹,历史时期人口与水灾关系探讨[J],人口研究1999(5)
    113.陈玉琼,自然灾害与人类社会的相互作用和影响[J],大自然探索1990(3)
    114.刘洋,唐及五代时期长江流域水患[J],中国水利(6)
    115.卜风贤,简谈中国古代的抗灾救荒[J],光明日报1999.4.22
    116.陈国生,唐代自然灾害初步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1995(1)
    117.吴宾,党晓红,试论隋唐至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粮食安全思想的嬗变[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8(4)
    118.曹铁圈,隋唐时期洛阳及其周围地区仓储初探[J],中州学刊,1996(5)
    119.刘俊文,唐代水害史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88(2)
    120.黄新华,1985年以来国内唐代社会救济史研究综述[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
    121.王先进,唐代太宗朝荒政论述[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3
    122.彭展,20世纪唐代蝗灾研究综述[J],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
    123.黄谷仙,天宝乱后唐人如何救济农村[J],食货,1935.1(10)、(11)
    124.潘孝伟,唐代减灾思想和对策[J]中国农史,1995年(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