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黄河中下游地区作物病虫灾害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鉴于灾害史研究领域中鲜有关于作物病灾的研究成果,以及秦汉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灾害多发的史实。本文尝试以秦汉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作物病灾和虫灾为研究对象,并对它们展开了深入分析。
     首先通过对两种灾害的发生情况统计、分析,发现秦汉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作物病虫灾害的发生数量呈上升趋势。并依此结合其它信息推测出与两种灾害密切相关的气候变化情况,即秦汉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整体气候有向温暖、干燥发展的趋势。
     接着从自然和社会两个角度入手,并加入了具体的史例分析。发现自然因素在当时对作物病虫灾害起主要作用,特别是作为该地区最大生态系统的黄河,它的水体变化对两种灾害具有直接影响。而对于作物病灾和虫灾,由于两者本身就是重要的自然环境因素,所以两者相互之间也会因为具体情况而产生促进或阻碍的作用。此外,战乱、人口变迁等社会因素,也会间接作用于作物病虫灾害的发生、发展。特别是人口变迁因素,由于某地区农耕人口减少会造成大面积荒地,从而形成有利于病虫灾害发生的环境,所以其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最后深入发掘、探析古人应对作物病、虫灾害的减灾技术及策略。通过分析发现,农业防治技术是古人预防两种灾害的主要手段,其中有许多科学、合理的内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尽管秦汉官府的减灾策略及措施已开始趋向成熟,但由于东汉中央集权实力减弱,导致中央在整个国家减灾工作中所占的比重明显降低。此外,王莽在作物病虫灾害的减灾策略方面的创新性贡献也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借鉴的。
Because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that academic achievements for the historical crop diseases disaster is rare in the field of historical disaster research and the historical fact that the area along the mid-lower Yellow River had come into disaster-prone phase during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this article try to take the crop diseases disaster and insect pests disaster which breaked out in the Area along the mid-lower Yellow River during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extend a depth analysis for them.
     First, we find the trend that the number of the crop diseases disaster and insect pests disaster which breaked out in the Area along the mid-lower Yellow River were rising during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by counting and analysing the occurrence of the two disasters. We also make conjecture that the general climate of Area along the mid-lower Yellow River during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had the trend of warming and drying.
     Second, from natural and social views and join analysis of concrete historcal examples, we find that natural factors played a leading role for the influence to crop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in the past. Particularly the yellow river as the biggest ecosystem in the area, its water change affected the two disasters directly. The crop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disasters acted as the important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ey affected one another because of the specific environment. In addtion, war, population change and other social factors also affected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wo types of disasters indirectly. Especially the factor of population change, as farming population decline in a region would create vast areas of wasteland, and the environment favored the occurrence of the two types of disasters, so that the study for influence of population change is also indispensable.
     At last, we excavate and investigate the ancient technologies and strategies of disaster mitigation to the crop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disasters. We find that Agriculture technologies were the main means to prevent and control the two types of disasters, and many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contents deserves our study and learn. Inspite of the tactics and measures of Qin and Han goverment were becoming mature, the proportion of work in mitigation disasters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of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was reduced, because of the weakening of the centralization strength of the Eastern Han government. In addition, Wang Mang contributed with innovation to the strategies of mitigation to crop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disasters, and these contents are worth our careful studying and learning.
引文
①张波,李洪斌,冯风,等.农业灾害学刍论[J].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3(2):1-6。
    ②陈然.农业灾害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11):61-62,63。
    ③袁祖亮主编.中国灾害通史[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9。
    ④由于农业害虫会在取食植物过程中将自身携带植物病原菌传入植物体内造成作物感病,致使虫灾发生后往往也会造成次生的作物病灾大爆发。所以,包括植物保护学在内的自然学科通常将作物虫灾与病灾放在一起作为共同的研究对象。
    ①张波.中国农业自然灾害史料集[M].西安:陕西科技出版社,1994。
    ②河南水文总站.河南省历代旱涝等水文气候史料(包括旱、涝、蝗、风、雹、霜、大雪、寒、暑)[M].河南水文总站出版,1982。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资料编纂组.中国历代自然灾害及历代盛世农业政策资料[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8。
    ④宋正海主编.中国古代重大自然灾害和异常年表总集[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2。
    ⑤周尧.中国昆虫学史[M].武功:昆虫分类学报社出版,1980。
    ①段伟.禳灾与减灾:秦汉社会自然灾害应对制度的形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②温乐平.汉代自然灾害与政府的救灾举措[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78-83。
    ③张文华.汉安帝时期的自然灾害及其特点[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637-640。
    ④杨振红.汉代自然灾害初探[J].中国史研究,1999(4):33-43。
    ⑤卜风贤.周秦汉晋时期农业灾害和农业减灾方略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
    ⑥陈业新.灾害与两汉社会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2001。
    ⑦马新.历史气候与两汉农业的发展[J].文史哲,2002(5):128-133。
    ⑧刘丽琴.汉代河西地区生态环境状况及保护管理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6。
    ⑨陈业新.两汉时期气候状况的历史学再考察[J].历史研究,2002(4):76-95。
    ⑩王子今.秦汉时期气候变迁的历史学考察[J].历史研究,1995(2):3-19。
    11王子今.秦汉时期生态环境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2曹骥.历代有关蝗灾记载之分析[J].中国农业研究,1950,1(1):75-86。
    13满志敏.明崇祯后期大蝗灾分布的时空特征探讨[C].见: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历史地理》编委会,编.历史地理:第六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33-43。
    ①郑云飞.中国历史上的蝗灾分析[J].中国农史,1990(4):38-50。
    ②游修龄.中国蝗灾历史和治蝗观[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94-100。
    ③李钢.历史时期中国蝗灾记录特点及其环境意义集成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兰州:兰州大学,2008。
    ④加藤繁.中国害虫驱除法[M].见:加藤繁,编.中国经济史考证:第三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3:21-25。
    ⑤梁家勉.中国历史上的治蝗斗争[A].见:华南农学院农业历史遗产研究室主编,编.农史研究:第三辑,北京:农业出版社,1983:122-130。
    ⑥俞荣梁.我国历史上对作物病虫害的药物防治概况[J].农史研究,1983(1):212-221。
    ⑦彭世奖.我国古代农业害虫防治法[J].农业考古,1983(3):266-268。
    ⑧张斌成.中国古代的植物病害治理[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3):336-341。
    ⑨严火其.借鉴传统的病虫防治理论和技术[J].农业考古,2000(1):245-247。
    ⑩邹树文.中国昆虫学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①宗兆锋,康振生主编.植物病理学原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3。
    ②因为冰雹融化成冰水时所造成的低温环境,会使某些作物叶片中的栅栏细胞崩溃。
    ③包括短期内极度缺水和长期缺水两种情况。
    ④如春末夏初正值冬小麦成熟收获期,过量降水会影响谷物生长,导致籽粒腐烂。
    ⑤蔺万煌,孙福增,彭克勤,等.洪涝胁迫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J].湖南农业大学报,1997(1):50-54。
    ⑥宗兆锋,康振生主编.植物病理学原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7。
    ①[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四十八《翟酺传》[Z].北京:中华书局,1962.1604-1605。
    ②[东汉]班固.《汉书》卷二十七中之上《五行志中之上》[Z].北京:中华书局,1962.1376-1377,1386。
    ③[东汉]班固撰.《汉书》卷二十七下之上《五行志下之上》[Z].北京:中华书局,1962.1443。
    ④另据文献说明,史书所记“雩”与“旱”性质基本相同,可归为一类。
    ⑤[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志十五《五行志三》[Z].北京:中华书局,1962.3308。
    ⑥[东汉]班固.《汉书》卷二十七中之上《五行志中之上》[Z].北京:中华书局,1962.1353。
    ①[东汉]班固.《汉书》卷二十七中之下《五行志中之下》[Z].北京:中华书局,1962.1422。
    ②史书中还记载了大如鸡子,甚至大如斧头的冰雹,按照现代科学对冰雹的分类已属重度雹灾,其对作物的破坏主要表现在砸死大面积作物,由于所剩作物面积以很小,已不会伴随大面积的非侵染性病害发生。所以遇此情况,本文对其不予收录。
    ③陈业新.灾害与两汉社会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2001。
    ④卜风贤.周秦汉晋时期农业灾害和农业减灾方略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
    ⑤也包括“陨霜杀草”、“陨霜杀稼”和“陨霜杀桑”等记载。
    ⑥如上所说,不包括体形大于或等于鸡蛋的雹灾。
    ⑦一般认为发生于春、夏、秋这三个作物重要生长季节的都被认为不合时宜。
    ⑧历史上黄河决溢和改道主要集中在今荥阳以东的下游地区。另外,本文对于黄河中游与下游的分界线,是以谭其骧先生的观点以今孟津老城(或称会盟镇)为分界点。
    ①《黄河水利史述要》编写组著.黄河水利史述要[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3.59。
    ②支津是相对于汇入主河道的支流而言,指从主河道分流出的河流。
    ③西汉时的行政区主要根据《汉书·地理志》中成帝绥和、元延年间的划分情况;东汉时的行政区主要是根据《后汉书》收录的《续汉书·郡国志》所记的永和五年(140年)的情况为依据。
    ①王子今.秦汉时期气候变迁的历史学考察[J].历史研究,1995(2):3-19。
    ②卜风贤.周秦汉晋时期农业灾害和农业减灾方略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
    ①竺可桢.中国历史上气候之变迁[M].见:竺可桢,编.竺可桢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58-68;卜风贤,惠富平.中国农业灾害历史演变趋势的初步分析[J].农业考古,1997(3):239-244。
    ①《诗经·大雅·桑柔》,吴兆基编选.诗经图文本[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290-291。
    ②分别为公元前158年、前104年、前58年、公元2年、11年、21年、22年、46年、47年、52年、53年、54年、56年、72年、76年、96年、97年、107年、110年、111年、112年、113年、114年、115年、122年、129年、130年、136年、153年、154年、157年、158年、177年、194年、195年。
    ③该观点也已被现代科学认同。因为在干早年份中许多河水、湖泊水位下降,露出大片滩地,这些滩地成为飞蝗产卵的最适宜场所。加之蝗虫取食含水量低的植物能够加快生长,提高生殖能力。所以总体上说,干旱环境有利于产生蝗灾。
    ①陈永林.中国主要蝗虫及蝗灾的生态学治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62。
    ①详见本文最后附录中的“秦汉黄河中下游地区螟虫灾害一览表”。
    ②经换算熹平四年的六月基本在公历的七月初到八月初的时间段里;中平二年的七月在公历的八月初到九月初的时间段里。
    ③在班固写《汉书·五行志》时,古人已将包括作物病、虫灾害在内的多种农业灾害依照五行分列为五事,即貌、言、视、听、思。将虫灾记录都归入了蝗、螟两类,蝗灾为水属,为五事中的“听”项;螟灾为土属,五事中的“思”项。
    ④[东汉]班固.《汉书》卷九《元帝纪》[Z].北京:中华书局,1962.293。
    ⑤仵均祥主编.农业昆虫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82-183。
    ①另外,当时的主要蔬菜是葵和蔓菁。尽管蔓菁属于十字花科蔬菜,且这次事件的发生很可能与长安附近种植此类蔬菜有关。但由于蔬菜作物在古代的经济地位毕竟不如粮食作物的高,所以即使受到损害也不会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
    ①《氾胜之书》说:“牵马令就谷堆食数口,以马践过为种,无好妨,厌好妨虫也。(万国鼎辑释.氾胜之书辑释[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35)
    ③周尧.中国昆虫学史[M].武功:昆虫分类学报社出版,1980.71。
    ④邹树文.中国昆虫学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87。
    ⑤由于虫在形态上也很像螟虫类害虫,很容易被误认成螟虫,所以很可能被秦汉时期的古人作为螟虫灾害记录。
    ①张家诚.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影响的初探[J].地理研究,1982(2):8-15。
    ②仵均祥主编.农业昆虫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73。
    ③李钢.历史时期中国蝗灾记录特点及其环境意义集成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兰州:兰州大学,2008。
    ④孔海江,陆维松,吕国强等.干旱前期温度偏高对河南省东亚飞蝗发生的影响[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3,26(4):516-524。
    ⑤吴瑞芬.我国蝗虫发生的气候背景及长期预测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5。
    ①吴瑞芬.我国蝗虫发生的气候背景及长期预测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5。
    ②陈永林.中国主要蝗虫及蝗灾的生态学治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70。
    ①竺可祯.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考古学报,1972(1):168-189。
    ②马新.历史气候与两汉农业的发展[J].文史哲,2002(5):128-133;陈业新.两汉时期气候状况的历史学再考察[J].历史研究,2002(4):76-95。
    ③王子今.秦汉生态环境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42;朱士光,王元林,呼林贵.历史时期关中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J].第四纪研究,1998(1):121-131;朱磊.汉唐时期西北地区农业灾害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④文焕然.秦汉时代黄河中下游气候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⑤邹逸麟主编.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15-17。
    ⑥[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志十四《五行志二》[M].北京:中华书局,1962.3298。
    ⑦施雅风、王靖泰.中国晚第四纪的气候、冰川、和海平面的变化[M].见:施雅风,编.地理环境与冰川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⑧有关秦汉时期黄河中下游气候与今相似的推断,是根据笔者在上一章中通过对作物病虫灾害统计,发现它们的发生季节基本与现今基本相同而得出的。
    ①安文芝.甘肃省冰雹的危害及防御措施[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6(10):32-34。
    ②陈永林.中国主要蝗虫及蝗灾的生态学治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75。
    ①王建革.畜群结构与近代蒙古族游牧经济[J].中国农史,2001,20(2):47-61。
    ②河南省水利厅水早灾害专著编辑委员会编著.河南水旱灾害[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1998.251。
    ③苏人琼,杨勤业,关志华等编.黄河流域灾害环境综合治理对策[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1999.24。
    ④苏人琼,杨勤业,关志华等编.黄河流域灾害环境综合治理对策[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1999.29。
    ①有关黄河与蝗灾发生的密切联系,本文上一章对黄河泛滥与蝗灾关系的统计也是个力证。
    ②陈永林.中国主要蝗虫及蝗灾的生态学治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79。
    ③由于黄河断流时间是夏秋季和春夏季,期间正是东亚飞蝗的发育和繁殖期,这使得黄河河道断流成为现今影响河南、山东等省的黄河滩地的飞蝗发生动态的直接因素之一。
    ①宗兆锋,康振生主编.植物病理学原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93-194。
    ②[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三十上《杨厚传》[Z].北京:中华书局,1962.1049。
    ③[南朝宋]范哗.《后汉书》卷七《桓帝纪》[Z].北京:中华书局,1962.298。
    ④[东汉]班固.《汉书》卷九十九《王莽传下》[Z].北京:中华书局,1962.4175。
    ①[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八十二下《公沙穆传》[Z].北京:中华书局,1962.2731。
    ①高建国.两汉宇宙期的初步探讨[C].见:高建国,宋正海,编.历史自然学进展.北京:海洋出版社,1988。
    ②卜风贤,惠富平.中国农业灾害历史演变趋势的初步分析[J].农业考古,1997(3):239-244。
    ③在本文上一章中,关于作物病虫灾害的发生地域统计充分证明,两种灾害主要发生在当时的经济发达地区。
    ④这里介绍的生产技术仅包括间接引发作物病、虫灾害爆发的各种技术,关于病虫害防治技术将在下一章论述。
    ⑤卜风贤,惠富平.中国农业灾害历史演变趋势的初步分析[J].农业考古,1997(3):239-244。
    ⑥关中,指函谷关以西,峣关、武关以北,散关以东,萧关以南内的地区。
    ⑦史念海.河山集:一集[M].北京:三联书店,1978:163-195。
    ①[东汉]班固.《汉书》卷二十四《食货志上》[Z].北京:中华书局,1962.1141。
    ②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西汉时,黄河下游地区与黄河相连的河流就有南岸的济水、浪汤渠、汳水、汴水、洧水、获水、睢水等:还有北岸的屯氏河、屯氏别河、张甲河、鸣犊河等;而下游地区从鸿沟以东,泗济以西,江淮以北,黄河以南,共有较大的湖泊140多个。
    ③三河地区指当时的河内、河南、河东三地。
    ④图中的阴影部分就是农业生产区。
    ①葛剑雄.西汉人口地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51。
    ②葛剑雄.西汉人口地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64-165。
    ③陈汉]班固.《汉书》卷二十九《沟洫志》[Z].北京:中华书局,1962.1693。
    ④[宋]徐天麟.西汉会要:上册[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784-785。
    ⑤[东汉]班固.《汉书》卷二十九《沟恤志》[Z].北京:中华书局,1962.1697。
    ①郑粉莉,唐克丽,白红英.黄土高原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演变的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1994(5):36-42。
    ②王子今.秦汉生态环境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58。
    ③[东汉]班固.《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注引《汉官仪》[Z].北京:中华书局,1962.729。
    ④王建革.畜群结构与近代蒙古族游牧经济[J].中国农史,2001,20(2):47-61。
    ⑤刘康德.淮南子直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362。
    ①赵冈.中国历史生态环境之变迁[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71-76。
    ②[南朝宋]范晔.后汉书[Z].北京:中华书局,1962.卷七十八《曹节传》.2526:卷七十八《吕强传》.2530。
    ③本节所介绍的主要是对作物病、虫灾害发生有直接或间接性促进作用的政策,有关秦汉政权的减灾政策,本文将在下一章详细探析。
    ④袁仲一.从秦始皇陵的考古资料看秦王朝的徭役[C].见:袁仲一,编.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论文选.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9.149。
    ⑤如当时的朝廷就为修建长安城及宫殿耗费了大量木材。
    ⑥[东汉]班固.《汉书》卷二十四《食货志》[Z].北京:中华书局,1962.1170。
    ⑦何清谷.三辅黄图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5.107-228。
    ⑧陵县,即将别处百姓迁往皇帝陵园周边,以守陵为目的,单门设县。
    ⑨据《汉书·地理志》,分别是高帝的长陵,惠帝的安陵,文帝的霸陵,景帝的阳陵,武帝的茂陵,昭帝的平陵,宣帝的杜陵。另外还有文帝薄太后的南陵,昭帝母的云陵和宣帝父的奉明园。
    ①何清谷.三辅黄图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5.368。
    ②[东汉]班固.《汉书》志八《地理志》[Z].北京:中华书局,1962.1545。
    ③王子今.秦汉生态环境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58。
    ①[西晋]陈寿.《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卫凯传》[Z].北京:中华书局,1982.610。
    ②[东汉]班固.《汉书》卷十九上《赵充国传》[Z].北京:中华书局,1962.2986。
    ③从考古材料中看出,秦汉修建的烽燧一般每三层土坯或石块间都夹有芦苇、胡杨木棒等植被。(高荣.先秦汉魏河西史略[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116)
    ④考古工作者在甘肃等地区的烽燧遗址中发现有整齐堆放并捆扎成束的用于燃放烽火信号的薪材,其长度基本达到两米,可以看出由于报警所需而砍伐树木的数量相当之多。(吴乃骧.汉代蓬火制度探索[C].见: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甘肃省博物馆编.汉简研究文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
    ⑤[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六十九《货殖列传》[Z].北京:中华书局,1982.3280。
    ⑥陈业新.灾害与两汉社会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2001。
    ①[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八十七《西羌传》[Z].北京:中华书局,1962.2891。
    ②[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六《始皇本纪》[Z].北京:中华书局,1982.280。
    ③王尚义,任世芳.两汉黄河水患与河口龙门间土地利用之关系[J].中国农史,2003(3): 118-125。
    ④虽然有学者认为东汉前期在河西的屯田规模比西汉后期的大,但史书中未见有像西汉时那种迁徙上万人到边郡的记载,这表明东汉大部分时间的屯田的规模却实明显减小。(高荣.先秦汉魏河西史略[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215)
    ⑤[西晋]陈寿.《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Z].北京:中华书局,1982.45。
    ①范春梅.试论元代屯田制与地表植被的破坏[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4(1): 39-40。
    ②赵淑贞,任伯平.关于黄河在东汉以后是否长期安流的初步探讨[J].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1998,4(1):88-92。
    ①[东汉]班固.《汉书》卷二十七《五行志下之上》[Z].北京:中华书局,1962.1449。
    ②关西地区,是相对关东地区而言,指函谷关以西地区。
    ③关西地区包括关中地区。
    ④谭其骧.长水集: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1-33。
    ①这方面事例如西汉末年,黄河决口,新莽政权对此采取不作为的政策,黄河肆虐于主要农业区内,使民不聊生,最终成为改朝换代的导火线之一。
    ②葛剑雄.西汉人口地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47,52。
    ③袁延胜.东汉人口问题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郑州:郑州大学,2003。
    ④之所以拿这一年举例,是因为该年人口情况被记入《汉书·地理志》中。
    ①据葛剑雄先生计算,西汉黄河中下游人口密度最大及最小的各郡情况为:河南郡(135.07人/平方公里)、陈留郡(124.71人/平方公里)、济阴郡(261.95人/平方公里)、东郡(123.29人/平方公里)、东平郡(164.50人/平方公里)、千乘郡(119.80人/平方公里)、齐郡(141.15人/平方公里);另外,安定郡、上郡、陇西郡、北地郡的人口密度分别为2.62人/平方公里、9.63人/平方公里、9.31人/平方公里、3.82人/平方公里。(葛剑雄.西汉人口地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96-99)
    ②延胜.东汉人口问题研究网.[博士学位论文].郑州:郑州大学,2003。
    ①葛剑雄.西汉人口地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05-106。
    ②陈永林.中国主要蝗虫及蝗灾的生态学治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69。
    ③葛剑雄.西汉人口地理[M].北京:人民初版社,1986.108。
    ④前面提到的移民、屯田都属于此类范畴,由于前面已详细介绍,所以这里便不再赘述。
    ⑤[宋]徐天麟.西汉会要:上册[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784。
    ⑥袁祖亮主编.焦培民,刘春雨,贺予新.中国灾害通史:秦汉卷[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9.39。
    ⑦赫治清.中国古代自然灾害与对策研究[C].见:赫治清,编.中国古代灾害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28。
    ①[东汉]王充.论衡[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252。
    ①[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志十五《五行志三》[Z].北京:中华书局,1962.3318。
    ②[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志二十一《郡国志三》[Z].北京:中华书局,1962.4353。
    ③因为如果发生在泰山北麓,蝗虫受到山体阻挡只可能转向北飞,而不可能向西南迁飞了。
    ④葛剑雄认为元始二年包括泰山在内的鲁中南山区的人口较为稀少。(葛剑雄.西汉人口地理[M].北京:人民初版社.1986.100)
    ⑤赤眉军的主要战争区域是东自莒城,西至陈留,北至濮阳,南及汝南的广大地区。泰山郡当然也包括在内。
    ⑥吴瑞芬.我国蝗虫发生的气候背景及长期预测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5。
    ⑦[东汉]班固.《汉书》卷二十八上《地理志上》[Z].北京:中华书局,1962.1100。
    ⑧辛树帜.禹贡新解[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128。
    ⑨辛树帜.禹贡新解[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137。
    ⑩苏人琼,杨勤业,关志华等编.黄河流域灾害环境综合治理对策[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1999.14。
    ①[南朝宋]范哗.《后汉书》卷二十五《卓茂传》[Z].北京:中华书局,1962.870。
    ②郑州市地方史志编撰委员会编.郑州市志:第一册[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516。
    ③[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志十九《郡国志一》[Z].北京:中华书局,1962.3390。
    ①从《后汉书·卓茂传》记载“置大司农六部丞,劝课农桑,迁茂为京师丞”看,正因为卓茂掌握农业知识才会命他督导京师的农业生产。
    ②[南朝宋]范晔.后汉书[Z].北京:中华书局,1962.卷三《章帝纪》.144;卷二十五《鲁恭传》.874。
    ③郑州市地方史志编撰委员会编.郑州市志:第一册[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487。
    ④[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二十五《鲁恭传》[Z].北京:中华书局,1962.874。
    ①段鹏琦.汉魏洛阳与自然河流的开发和利用[C].见:洛阳市文物局,洛阳白马寺汉魏故城文物保管所,编.汉魏洛阳故城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63-173。
    ②[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志十五《五行三》[Z].北京:中华书局,1962.3308。
    ①仇立慧.古代黄河中游都市发展迁移与环境变化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8。
    ②河南省植保植检站主编.河南东亚飞蝗及其综合治理[M].郑州: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5。
    ③张本昀,吴国玺.全新世洛阳盆地的水系变迁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9(4):490-493。
    ④方原.东汉洛阳历史地理若干问题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西安:西北大学,2008。
    ⑤史念海.河山集:第二集[M].北京:三联书店,1981.267。
    ⑥[东汉]班固.《汉书》卷九十七上《外戚列传》[Z].北京:中华书局,1962.3944。
    ⑦薛瑞泽,许智银.河洛文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247-248。
    ⑧[东汉]班固.《汉书》卷二十八上《地理志上》[Z].北京:中华书局,1962.1100。
    ⑨辛树帜.禹贡新解[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128。
    ①仵均祥主编.农业昆虫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69。
    ②王文涛.东汉洛阳灾害记载的社会史考察[J].中国史研究,2010(1):51-70。
    ③[东汉]班固.《汉书》卷二十八上《地理志上》[Z].北京:中华书局,1962.1125。
    ①卜风贤.周秦汉晋时期农业灾害和农业减灾方略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
    ②王保顶.汉代儒学灾异观及其现代意义[J].安徽史学,1997(1):38-39。
    ③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计然提出的“农业丰欠循环论”,即“岁在金,穰;水,毁;木,饥;火,旱。……六岁穰,六岁旱,十二岁一大饥。”;白圭也提出了农业灾害的演变周期为十二年之说,即“太阴在卯,穰;明岁衰、恶。至午,旱;明岁美。至酉,穰;明岁衰、恶。至子,大旱;明岁美、有水。”。
    ④严火其.借鉴传统的病虫防治理论和技术[J].农业考古,2000(1):245-247。
    ①仵均祥主编.农业昆虫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29。
    ②宗兆锋,康振生主编.植物病理学原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281。
    ③夏纬瑛校释.吕氏春秋上农等四篇校释[M].北京:农业出版社,1956.37。
    ④当时所指的“禾”为今天所称的“粟”。
    ⑤万国鼎.氾胜之书辑释[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112。
    ⑥有关区田法下面将专门论及。
    ⑦[东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973。
    ⑧间作,指将两种或多种生育季节相近或相同的作物于同一季节成行地间隔种植在同一田地中的种植方式。套种,指在作物生长后期,在行间再播种其它作物的种植方式。
    ⑨《氾胜之书·瓜》载:“区种瓜……又种薤十根,……又可中小豆于瓜中”;《氾胜之书·瓜》载:“种桑法,……每亩以黍、椹子各三升合种之。”(万国鼎.氾胜之书辑释[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152,166)
    ①由于黍比杂草的竞争力强,可用来防治草害,又因为杂草多为害虫的寄居场所和食料来源,所以这种间作方式还能间接起到抑制害虫数量的功效。
    ②夏纬瑛校释.吕氏春秋上农等四篇校释[M].北京:农业出版社,1956.73,76。
    ③万国鼎.氾胜之书辑释[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106。
    ④万国鼎.氾胜之书辑释[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110。
    ⑤裘维蕃.中国古代关于农作物的保护[J].农业科学通讯,1953,3(5):10-12。
    ⑥万国鼎.氾胜之书辑释[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110。
    ⑦万国鼎.氾胜之书辑释[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100。
    ①缪启愉辑释,万国鼎审订.四民月令辑释[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85。
    ②万国鼎.氾胜之书辑释[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27。
    ③缪启愉辑释,万国鼎审订.四民月令辑释[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3。
    ④陈文华.中国农业考古图录[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76。
    ⑤王星光.中国古代中耕简论[J].中国农史,2000,19(3):100-105。
    ①赵守正撰.管子注译:下册[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2.122。
    ②夏享林著.汉代农业画像砖石[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37。
    ③万国鼎.氾胜之书辑释[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149-150。
    ④万国鼎.氾胜之书辑释[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152,157。
    ⑤万国鼎.氾胜之书辑释[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121。
    ⑥“天旱,以流水浇之……无流水,曝井水,杀其寒气以浇之。”(万国鼎.氾胜之书辑释[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150)
    ①缪启愉辑释,万国鼎审订四民月令辑释[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37。
    ②石声汉.农政全书校注:上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445。
    ③[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七十八《张让传》[Z].北京:中华书局,1962.2537。
    ④“取干艾杂藏之,麦一石,艾一把;藏以瓦器竹器。”(万国鼎.氾胜之书辑释[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40)
    ⑤[东汉]王充.论衡[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253。
    ①北方地区降水量偏少且较为集中,所以提高土壤蓄积雨水的能力,对于抵御当地干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②夏纬瑛校释.吕氏春秋上农等四篇校释[M].北京:农业出版社,1956.105-106。
    ③石声汉.氾胜之书今释(初稿)[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52。
    ④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编著.中国农学史(初稿)上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168。
    ⑤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编著.中国农学史(初稿)上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174。
    ⑥王玉金.从汉画像看四川、山东、陕北的汉代农业[J].南都学坛(社会科学版),1990(5):10-15。
    ①夏纬瑛校释.吕氏春秋上农等四篇校释[M].北京:农业出版社,1956.37。
    ②[东汉]班固.《汉书》卷二十四《食货志》[Z].北京:中华书局,1962.1138。
    ①如区种麦要求每行种52株,而区种大豆则要求每行种9株。
    ②这些措施对于防治作物病、虫灾害也有显著效果。
    ③张芳,王思明.中国农业科技史[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1.145。
    ④马新.正确估价两汉农业生产水平[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51-59。
    ①[东汉]班固.《汉书》卷八十八《儒林传》颜注引卫宏《尚书古文书序》[Z].北京:中华书局,1962.3592。
    ②[东汉]班固《汉书》卷八十九《召信臣传》[Z].北京:中华书局,1962.3642-3643。
    ③万国鼎.氾胜之书辑释[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21。
    ④周尧.中国昆虫学史[M].武功:昆虫分类学报社,1980.75。
    ⑤《周礼·秋官·赤犮氏》中便有“以灰洒毒之”, ([东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987)。
    ⑥因为土灰中所含的化学物质可使害虫伤口灼伤、感染,导致害虫无法续接残体,最终丧失再生能力。
    ①《氾胜之书》在讲授溲种法时说:“以原蚕矢杂禾种种之,则禾不虫”(万国鼎.氾胜之书辑释[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45)
    ②缪启愉辑释,万国鼎审订.四民月令辑释[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109。
    ③万国鼎.氾胜之书辑释[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102,105。
    ④邹树文.中国昆虫学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132。
    ⑤万国鼎.氾胜之书辑释[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40。
    ⑥[东汉]王充著.论衡[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240。
    ①主要记载当时人们利用黄猄蚁来防治柑橘类害虫。
    ②根据当时情况,这种方法只是古人的无意所为,他们当时也不可能认识到这样做能起到如此效果。
    ③阎万英,梅汝鸿.吸取传统经验,走综合治理的道路[J].中国农史,1985(2):42-49。
    ④秦汉时,古人就已认识到,作物病虫害的产生是受水、气、温度等田间小环境影响所致。
    ⑤卜风贤,冯利兵.先秦时期农业减灾救荒思想研究[J].灾害学,2007(3):139-142。
    ⑥[东汉]班固.《汉书》卷二十七《五行志下之上》[Z].北京:中华书局,1962.1441。
    ①对风的观点及论述主要记载于《吕氏春秋·有始》、《淮南子·地形训》、《淮南子·天文训》、《史记·律书》、《易·通卦验》、《说文解字》等书中。
    ②各文献虽然对“八风”的具体称谓不同,但都说的是不同方向的八种风。
    ③[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二十七《天官书五》[Z].北京:中华书局,1982.1340。
    ④[北宋]李防.太平御览.影印[Z].北京:中华书局,1960.3907。
    ⑤刘康德.淮南子直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957。
    ⑥[东汉]王充.论衡[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229。
    ⑦[东汉]班固.《汉书》卷二十七《五行志中之下》[Z].北京:中华书局,1962.1427。
    ⑧吴兆基编选.诗经图文本[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252。
    ⑨董恺忱,范楚玉编.中国科学技术史:农学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253。
    ①[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二十七《天官书五》[Z].北京:中华书局,1982.1328。
    ②[东汉]王充.论衡[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229。
    ③“冬至短极,县土炭,炭动”。([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二十七《天官书五》[Z].北京:中华书局,1982.1342)
    ④董恺忱,范楚玉编.中国科学技术史:农学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249。
    ⑤刘康德.淮南子直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548。
    ⑥[北宋]李昉.太平御览.影印[Z].北京:中华书局,1960.48。
    ⑦[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五十九《张衡传》[Z].北京:中华书局,1962.1898。
    ⑧汉代引黄干渠多而密集,与河略微斜交,平行排列,这正是无坝引水工程的特点。(惠富平.读《史记·河 渠书》札记[J].古今农业.1999(1):24-29)
    ①贾让在说明治理黄泛区盐碱地时就说:“若有渠溉,则盐卤下湿,填淤加肥”。([东汉]班固《汉书》卷二十九《沟洫志》[Z].北京:中华书局,1962.1695)
    ②《庄子·天地》和《说苑·反质》中都记载了春秋时期用桔棒提取地下水进行园圃灌溉的技术。说明在北方平原缺乏地表水源的地区,当时已经广泛应用水井灌溉农田了。
    ③尽管接近淮河流域,但期间有些地区也属笔者划分的秦汉时期的黄河中下游流域,所以也将这里的灌溉技术进行介绍。
    ④惠富平,黄富成.汉代江淮地区陂塘水利发展及其环境效益[J].中国农史.2007(2):3-8。
    ⑤尽管郑国渠修建于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于公元前246年建成),但鉴于历史意义重大,且对秦汉农业生产依然影响深远,所以笔者仍将它归入秦汉时期修建的水利灌溉工程内。
    ⑥当时关中几条大型渠道的灌溉总面积已达到60000顷左右,约合2400平方公里,占关中耕地面积的10.8%。(王文涛.秦汉社会保障研究----以灾害救助为中心的考察[M].北京:中华书局,2007.67)
    ⑦有些地区田地每亩产量比旱田要高出两斛以上。(彭曦.初论战国、秦汉两次水利建设高潮----兼说都江堰工程史[J].1986(1):203-218)
    ⑧据今人计算当时黄河河床已高出地平面2-10米左右。(林甘泉主编.中国经济通史:秦汉经济卷[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171)。
    ①水门原理大致为,当黄河涨水时,河水注入汴水,通过水门可减缓流速,使水中泥沙能够沉积在两水门之间的河段。经过一段时间的泥沙沉积,这些水便可以重新用来冲刷河道中的淤泥,以减慢黄河和汴水内由于泥沙沉积造成的河道抬高问题(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编著.中国农学史(初稿):上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220)。
    ②黄河的长期安流,也使因黄河泛滥造成的各种有利于作物病害发生、发展的环境得到有效控制。
    ③厉时熙.尹文子简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36。
    ④陈玲.《唐会要》的科技思想[M].北京:科技出版社,2008.319。
    ⑤董恺忱,范楚玉编.中国科学技术史:农学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298。
    ①这也是先决条件。
    ②[东汉]班固《汉书》卷二十四《食货志上》[Z].北京:中华书局,1962.1139。
    ①“至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自文翁为之始云。”([东汉]班固《汉书》卷八十九《文翁传》[Z].北京:中华书局,1962.3626)。
    ②经学经典中许多包含救灾的内容(汉代文儒多引经救灾就是依据),而秦汉存世典籍中的农学内容也是进行农业技术教育的主要教材。
    ③[东汉]班固《汉书》卷八十九《龚遂传》[Z].北京:中华书局,1962.3640。
    ④安作璋,熊铁基.秦汉官制史稿[M].济南:齐鲁书社,2007.681
    ⑤安作璋,熊铁基.秦汉官制史稿[M].济南:齐鲁书社,2007.683。
    ①[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六八《商君列传》[Z].北京:中华书局,1982.2230。
    ②“复其身”就是免除徭役的意思。
    ③[东汉]班固.《汉书》卷五《景帝纪》[Z].北京:中华书局,1962.151。
    ④这是指句中提到的“朕亲耕,后亲桑”一事。
    ⑤这些农民被称为“力田”。
    ⑥1980年通过对京师仓遗址的发掘,发现六座粮仓,其中一号仓的储粮量约为一万立方米,据估算总储粮量当在百万石左右。(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汉京师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57,60)
    ⑦据王子今考证,这些粮仓中已知仓名的也至少有20个。(王子今.秦汉交通史稿[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337-338)
    ⑧[东汉]班固.《汉书》卷二十四上《食货志》[Z].北京:中华书局,1962.1125。
    ⑨段伟.禳灾与减灾:秦汉社会自然灾害应对制度的形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28。
    ⑩“常平仓”实行十年后,曾一度因水灾要紧开支而被汉元帝罢除。到东汉明帝时期又推广到全国各地,并始终成为重要的减灾措施。
    ①高汝东.汉代救灾思想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济南:山东大学,2005。
    ②在西周时,就有预测年份好坏的专门职官是保章氏。
    ③具体内容为“雨为湗(澍),及诱(秀)粟,辄以书言湗(澍)稼、诱(秀)粟及狠(垦)田赐毋(无)稼者顷数。稼已生后而雨,亦辄言雨少多,所利顷数。早<旱>及暴风雨、水潦、蚉(螽)(?)、群它物伤稼者,亦辄言其顷数。”(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M].文物出版社,1978.24)
    ④[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志第五《礼仪中》[Z].北京:中华书局,1962.3117。
    ⑤[东汉]班固.《汉书》卷十一《哀帝纪》[Z].北京:中华书局,1962.337。
    ⑥[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五《安帝纪》[Z].北京:中华书局,1962.222-223。
    ①朝廷借贷,就是在灾害发生后,朝廷若无力承担救灾工作,就通过向百姓举债的方式募集物资,等灾情过后再还贷;鼓励义赈,即朝廷鼓励有实力的百姓捐赠救灾所急需的物资,对于特别积极的,朝廷将给予奖励,奖励的方式往往只是口头表扬并加以宣传。但由于多数情况下无法激起百姓的救灾热情,后来朝廷开始采用有偿奖励方式来激励捐资。这便导致入粟拜爵和入粟除罪两种形式的出现,即通过朝廷给予爵位、官职或免除罪责为交换条件来换取救灾物资。这两种方式虽是朝廷无奈之举,但确实可以在短期内有效募集到救灾物质。
    ②[东汉]《汉书》卷八十五《谷永传》[Z].北京:中华书局,1962.3462。
    ③主要包括:减少皇室开资、减少官俸、禁止不必要的粮食消费。
    ④稟赐,即朝廷无偿施粥、赐粟、赐棺材或钱等物资。假贷,就是朝廷借给灾民急需的粮食、土地、农具等物资,在灾情缓解后还得偿还朝廷。工赈,指朝廷在灾年雇佣灾民参加社会公共建设或其它活动,朝廷可以根据劳动情况支付灾民钱物。这一方法既可以间接救济灾民,也可以利用社会闲散劳动力进行救灾或其他基础设施建设,也算一举两得了。
    ⑤[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五《安帝纪》[Z].北京:中华书局,1962.227。
    ①[南朝宋]范哗.《后汉书》卷四《和帝纪》[Z].北京:中华书局,1962.175。
    ②“就地就粟”,指在灾区物资充裕的情况下,官府利用本地物资救济。“移粟救民”,指在灾区物资不足时,从周边粮食充足的地区调集物资救济。“移民救粟”,是朝廷有计划地迁灾民到外地取食以避灾。
    ③因为“移民救粟”耗用经费巨大,不但要在移民目的地提供房屋、粮食、工具等物资,还要在沿途道路为灾民提供各项保障。
    ④如西汉中期以后,灾民迁徙的目的地有了新的变化,主要由关东向关中转移。
    ⑤王文涛.秦汉社会保障研究----以灾害救助为中心的考察[M].北京:中华书局,2007.88。
    ①王文涛.汉代吏治与社会救助[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95-100。
    ②有时在灾害发生后,皇帝甚至会亲临灾区督导救灾工作。
    ③安作璋,熊铁基.秦汉官制史稿[M].济南:齐鲁书社,2007.216。
    ④[南朝宋]范哗.《后汉书》志二十八《百官五》[Z].北京:中华书局,1962.3621。
    ⑤[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四《殇帝纪》[Z].北京:中华书局,1962.198。
    ⑥田人隆.“天人合一”论与汉代应灾模式[C].见:赫治清,编.中国古代灾害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78。
    ①[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七十八《侯览传》[Z].北京:中华书局,1962.2523。
    ②[东汉]班固.《汉书》卷七十八《王尊传》[Z].北京:中华书局,1962.3238。
    ③[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二十五《鲁丕传》[Z].北京:中华书局,1962.884。
    ④[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七十六《第五访传》[Z].北京:中华书局,1962.2475。
    ⑤分部护:谓到各地监督生产。
    ①[东汉]班固.《汉书》卷二十四《食货志下》[Z].北京:中华书局,1962.1162。
    ②陈业新.两汉荒政特点探析[J].史学月刊,2002(8): 39-43。
    ③李维奇,陈建初,李运富,等注.左传[M].长沙:岳麓书社,2000.29。
    ④这在前边的灾害测报制度中已有所提及。
    ①[东汉]班固.《汉书》卷十二《平帝纪》[Z].北京:中华书局,1962.253。
    ②[东汉]班固.《汉书》卷二《明帝纪》[Z].北京:中华书局,1962.123。
    ③如和帝永元十二年六月,“赐被水灾民贫者谷,人三斛”。安帝时,也赐遭受水灾的灾民每人三斛粮食;桓帝永康元年八月,诏“廪人三斛”。
    ④[东汉]班固.《汉书》卷十一《哀帝纪》[Z].北京:中华书局,1962.337。
    ⑤[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四《和帝纪》[Z].北京:中华书局,1962.190。
    ⑥[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下》[Z].北京:中华书局,196.247。
    ⑦[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六《桓帝纪》[Z].北京:中华书局,1962.294。
    ⑧[东汉]班固.《汉书》卷十《成帝纪》[Z].北京:中华书局,1962.321。
    ①李维奇,陈建初,李运富,等注.左传[M].长沙:岳麓书社,2000.633。
    ②引《左传·昭公三十二年》史墨语(李维奇,陈建初,李运富,等注.左传[M].长沙:岳麓书社,2000.651)。
    ③如武帝时施行的盐铁官营、均输平准等政策都是国家组织备灾的表现形式。
    ④如拿汉武帝为防治关中地区的旱情而进行的大规模水利建设来说。因为兴建每项水利工程,都需要征调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所以中央可以通过兴修水利工程将这些资源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还可以通过水利设施提升关中的经济实力,以确保西汉中央王朝的重大政治措施能够贯彻实施。
    ⑤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二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143。
    ⑥[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四《和帝纪》[Z].北京:中华书局,1962.184。
    ⑦[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五《安帝纪》[Z].北京:中华书局,1962.222。
    ①段伟.禳灾与减灾:秦汉社会自然灾害应对制度的形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94。
    ②汉代人头税分“算赋”和“口赋”,算赋为每人120钱,对象为15-56岁的成年男女;7-14岁的未成年人交口赋,每人23钱。
    ③段伟.禳灾与减灾:秦汉社会自然灾害应对制度的形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70。
    ④据段伟统计,西汉朝廷派出使者数量是23次,东汉专使数量为21次。但东汉派出秩比二千石的光禄大夫的数量与西汉相比是8:3,而西汉派出的官吏多是食禄在六百石到千石之间的中小级别官吏;另外,东汉还多派遣与皇帝关系密切的侍御史、中谒者、常侍等权势巨大的官吏,这也是西汉时不曾出现的。(段伟.禳灾与减灾:秦汉社会自然灾害应对制度的形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233-235)
    ⑤[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二十六《韦彪传》[Z].北京:中华书局,1962.920。
    ⑥[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二十七《宣秉传》[Z].北京:中华书局,1962.928。
    ①[东汉]班固.《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监御史条注引《汉官典·职仪》[Z].北京:中华书局,1962.742。
    ②[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三《章帝纪》[Z].北京:中华书局,1962.132。
    ③[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准书》[Z].北京:中华书局,1982.1424。
    ④[东汉]班固.《汉书·沟洫志》[Z].北京:中华书局,1962.1694,1695。
    ⑤汉武帝时施行的平准法,主要是根据市场出现商品滞销和奇缺两种不同情况,贱时则高于市价收购,贵时则低于市价销售,以此稳定市场,防止商人囤积居奇。在目的和内容上与王莽的五均制度是不完全相同的。
    ①王莽的赊贷制度虽然来源于《周礼》赊贷之说,却是封建国家最早实行的针对生产和非生产性贷款。
    ②[东汉]班固.《汉书》卷四《食货志下》[Z].北京:中华书局,1962.1180。
    ③限制土地兼并的策略在武帝和哀帝时就有提及但都未能实施,到王莽执政时才真正被执行。
    ④这是因为王莽除将土地划归国有外,还对开垦荒地的行为予以奖励,对荒地不种植者课以税,证明他是想恢复小农生产。而禁止买卖奴婢,也降低了农民沦为奴婢的可能性,保证了其人身自由,从而有利于保障正常的农业生产活动。
    ⑤[东汉]班固.《汉书》卷十二《平帝纪》[Z].北京:中华书局,1962.353。
    ⑥邹树文.中国昆虫学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64。
    ⑦[东汉]班固.《汉书》卷九十九《王莽传下》[Z].北京:中华书局,1962.4176。
    ⑧[东汉]班固.《汉书》卷十二《平帝纪》[Z].北京:中华书局,1962.353。
    ⑨尽管前朝也曾在灾害发生后,采用“移民就粟”等妥善安置灾民的措施,但在王莽之前还未出现专门为灾民设置行政管理区域的,而专门为灾民建设房屋,纵观两汉历史,可能仅此一例。
    ①[东汉]班固.《汉书》卷九十九《王莽传中》[Z].北京:中华书局,1962.4142-4143。
    ②[东汉]班固.《汉书》卷九十九《王莽传中》[Z].北京:中华书局,1962.4133-4134。
    ③王莽的东都规划,实质上为后世的全国经济重心和政治文化重心的东移准备了条件。从此以后,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不再局限于关中地区,而是随着经济重心开始逐渐东移。
    ④“莽奏起明堂、辟雍、灵台……征天下通一艺教授十一人以上,及有逸礼、古书、毛诗、周官、尔雅、天文、图谶、钟律、月令、兵法、史篇文字”([东汉]班固.《汉书》卷九十九《王莽传上》[Z].北京:中华书局,1962.4069)
    ⑤“立官稷及学官。郡国曰学,县、道、邑、侯国曰校。校、学置经师一人。乡曰庠,聚曰序。”(东汉]班固.《汉书》卷十二《平帝纪》[Z].北京:中华书局,1962.355)
    ⑥[东汉]班固.《汉书》卷二十九《沟洫志》.[Z].北京:中华书局,1962.353。
    ①王文涛.秦汉社会保障研究---以灾害救助为中心的考察[M].北京:中华书局,2007.87。
    ②[美]伯恩斯,拉尔夫.世界文明史:第一卷[M].李著,罗经国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356。
    [1][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Z].北京:中华书局,1962
    [2][东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Z].北京:中华书局,1962
    [3][宋]徐天麟.西汉会要:上册[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4][西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Z].北京:中华书局,1982
    [5][西汉]司马迁.史记.第2版[Z].北京:中华书局,1982
    [6][东汉]王充.论衡[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7][东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8][北宋]李昉.太平御览.影印[Z].北京:中华书局,1960
    [1]袁祖亮主编.焦培民,刘春雨,贺予新.中国灾害通史:秦汉卷[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9
    [2]张波.中国农业自然灾害史料集[M].西安:陕西科技出版社,1994
    [3]河南水文总站.河南省历代旱涝等水文气候史料(包括旱、涝、蝗、风、雹、霜、大雪、寒、暑)[M].河南水文总站出版,1982
    [4]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资料编纂组.中国历代自然灾害及历代盛世农业政策资料[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8
    [5]宋正海主编.中国古代重大自然灾害和异常年表总集[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2
    [6]周尧.中国昆虫学史[M].武功:昆虫分类学报社,1980
    [7]段伟.禳灾与减灾:秦汉社会自然灾害应对制度的形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8]王子今.秦汉时期生态环境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9]邹树文.中国昆虫学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10]陈垣.二十史朔闰表(附西历回历)[M].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
    [11]宗兆锋,康振生主编.植物病理学原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12]《黄河水利史述要》编写组.黄河水利史述要[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3
    [13]吴兆基编选.诗经图文本[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
    [14]仵均祥主编.农业昆虫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15]陈永林.中国主要蝗虫及蝗灾的生态学治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16]万国鼎辑释.氾胜之书辑释[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
    [17]文焕然.秦汉时代黄河中下游气候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18]施雅风.地理环境与冰川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19]邹逸麟主编.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
    [20]河南省水利厅水旱灾害专著编辑委员会.河南水旱灾害[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1998
    [21]苏人琼,杨勤业,关志华等编.黄河流域灾害环境综合治理对策[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1999
    [22]高建国,宋正海.历史自然学进展[M].北京:海洋出版社,1988
    [23]史念海.河山集:一集[M].北京:三联书店,1978
    [24]葛剑雄.西汉人口地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5]刘康德.淮南子直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26]赵冈.中国历史生态环境之变迁[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
    [27]何清谷.三辅黄图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5
    [28]高荣.先秦汉魏河西史略[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
    [29]谭其骧.长水集: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30]辛树帜.禹贡新解[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
    [31]郑州市地方史志编撰委员会编.郑州市志:第一册[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
    [32]河南省植保植检站主编.河南东亚飞蝗及其综合治理[M].郑州: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33]史念海.河山集:第二集[M].北京:三联书店,1981
    [34]薛瑞泽,许智银.河洛文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35]夏纬瑛.吕氏春秋上农等四篇校释[M].北京:农业出版社,1956
    [36]缪启愉辑释,万国鼎审订.四民月令辑释[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
    [37]陈文华.中国农业考古图录[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38]赵守正撰.管子注译:下册[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2
    [39]夏享林.汉代农业画像砖石[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40]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编著.中国农学史(初稿):上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41]石声汉.农政全书校注:上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42]石声汉.氾胜之书今释(初稿)[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
    [43]张芳,王思明.中国农业科技史[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1
    [44]董恺忱,范楚玉编.中国科学技术史:农学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45]王文涛.秦汉社会保障研究----以灾害救助为中心的考察[M].北京:中华书局,2007
    [46]厉时熙.尹文子简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47]陈玲.《唐会要》的科技思想[M].北京:科技出版社,2008
    [48]安作璋,熊铁基.秦汉官制史稿[M].济南:齐鲁书社,2007
    [49]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汉京师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50]王子今.秦汉交通史稿[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
    [51]何炼成主编.中国经济管理思想史[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8
    [52]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M].文物出版社,1978
    [53]李维奇,陈建初,李运富,等注.左传[M].长沙:岳麓书社,2000
    [54]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二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55][美]伯恩斯,拉尔夫.世界文明史:第一卷[M].李著,罗经国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1]张波,李洪斌,冯风,等.农业灾害学刍论[J].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3(2):1-6
    [2]陈然.农业灾害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11):61-62,63
    [3]温乐平.汉代自然灾害与政府的救灾举措[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78-83
    [4]张文华.汉安帝时期的自然灾害及其特点[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637-640
    [5]杨振红.汉代自然灾害初探[J].中国史研究,1999(4):33-43
    [6]马新.历史气候与两汉农业的发展[J].文史哲,2002(5):128-133
    [7]陈业新.两汉时期气候状况的历史学再考察[J].历史研究,2002(4):76-95
    [8]王子今.秦汉时期气候变迁的历史学考察[J].历史研究,1995(2):3-19
    [9]曹骥.历代有关蝗灾记载之分析[J].中国农业研究,1950,1(1):75-86
    [10]郑云飞.中国历史上的蝗灾分析[J].中国农史,1990(4):38-50
    [11]游修龄.中国蝗灾历史和治蝗观[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94-100
    [12]俞荣梁.我国历史上对作物病虫害的药物防治概况[J].农史研究,1983(1):212-221
    [13]彭世奖.我国古代农业害虫防治法[J].农业考古,1983(3):266-268
    [14]张斌成.中国古代的植物病害治理[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3):336-341
    [15]严火其.借鉴传统的病虫防治理论和技术[J].农业考古,2000(1):245-247
    [16]蔺万煌,孙福增,彭克勤,等.洪涝胁迫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J].湖南农业大学报,1997(1):50-54
    [17]卜风贤,惠富平.中国农业灾害历史演变趋势的初步分析[J].农业考古,1997(3):239-244
    [18]张家诚.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影响的初探[J].地理研究,1982(2):8-15
    [19]孔海江,陆维松,吕国强等.干旱前期温度偏高对河南省东亚飞蝗发生的影响[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3,26(4):516-524
    [20]竺可祯.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考古学报,1972(1):168-189
    [21]朱士光,王元林,呼林贵.历史时期关中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J].第四纪研究,1998(1):121-131
    [22]安文芝.甘肃省冰雹的危害及防御措施[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6(10):32-34
    [23]王建革.畜群结构与近代蒙古族游牧经济[J].中国农史,2001,20(2):47-61
    [24]郑粉莉,唐克丽,白红英.黄土高原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演变的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1994(5):36-42
    [25]吴乃骧.汉代蓬火制度探索[C].见: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甘肃省博物馆,编.汉简研究文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
    [26]王尚义,任世芳.两汉黄河水患与河口龙门间土地利用之关系[J].中国农史,2003(3):118-125
    [27]范春梅.试论元代屯田制与地表植被的破坏[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4(1):39-40
    [28]赵淑贞,任伯平.关于黄河在东汉以后是否长期安流的初步探讨[J].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1998,4(1):88-92
    [29]赫治清.中国古代自然灾害与对策研究[C].见:赫治清,编.中国古代灾害史研究.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28
    [30]段鹏琦.汉魏洛阳与自然河流的开发和利用[C].见:洛阳市文物局,洛阳白马寺汉魏故城文物保管所,编.汉魏洛阳故城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63-173
    [31]张本昀,吴国玺.全新世洛阳盆地的水系变迁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9(4):490-493
    [32]王文涛.东汉洛阳灾害记载的社会史考察[J].中国史研究,2010(1):51-70
    [33]王保顶.汉代儒学灾异观及其现代意义[J].安徽史学,1997(1):38-39
    [34]裘维蕃.中国古代关于农作物的保护[J].农业科学通讯,1953,3(5):10-12
    [35]王星光.中国古代中耕简论[J].中国农史,2000,19(3):100-105
    [36]王玉金.从汉画像看四川、山东、陕北的汉代农业[J].南都学坛(社会科学版),1990(5):10-15
    [37]马新.正确估价两汉农业生产水平[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51-59
    [38]阎万英,梅汝鸿.吸取传统经验,走综合治理的道路[J].中国农史,1985(2):42-49
    [39]卜风贤,冯利兵.先秦时期农业减灾救荒思想研究[J].灾害学,2007(3):139-142
    [40]惠富平.读《史记·河渠书》札记[J].古今农业,1999(1):24-29
    [41]骆明,陈红军.汉代农田布局的一个缩影-----介绍淮阳出土三进陶院落模型的田园[J].农业考古,1985(1):159-161
    [42]惠富平,黄富成.汉代江淮地区陂塘水利发展及其环境效益[J].中国农史,2007(2):3-8
    [43]彭曦.初论战国、秦汉两次水利建设高潮----兼说都江堰工程史[J].农业考古,1986(1):203-218
    [44]荆峰,惠富平.汉代黄河流域麦作发展的环境因素与技术影响[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10):21-27
    [45]王文涛.汉代吏治与社会救助[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95-100
    [46]田人隆.“天人合一”论与汉代应灾模式[C].见:赫治清,编.中国古代灾害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78
    [47]陈业新.两汉荒政特点探析[J].史学月刊,2002(8): 39-43
    [1]卜风贤.周秦汉晋时期农业灾害和农业减灾方略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
    [2]陈业新.灾害与两汉社会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2001
    [3]刘丽琴.汉代河西地区生态环境状况及保护管理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6
    [4]李钢.历史时期中国蝗灾记录特点及其环境意义集成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兰州:兰州大学,2008
    [5]吴瑞芬.我国蝗虫发生的气候背景及长期预测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5
    [6]朱磊.汉唐时期西北地区农业灾害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7]袁延胜.东汉人口问题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郑州:郑州大学,2003
    [8]仇立慧.古代黄河中游都市发展迁移与环境变化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8
    [9]方原.东汉洛阳历史地理若干问题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西安:西北大学,2008
    [10]高汝东.汉代救灾思想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济南:山东大学,2005
    [11]黄富成.汉代农业生产管理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7
    1.陈超.《氾胜之书》中的虫害防治技术探析[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9(2):152-154
    2.陈超.古殳形制考究[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83-8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