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常用单音动带宾情况的历时考察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对汉语中常用的113个单音动的带宾情况进行了历时考察。文章主要从动宾结构框架、构宾成分、宾语语义类型等角度对这些动构成的动宾结构的发展演变情况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同时文章还对动“坐”带处所宾语能力的历时发展情况进行了个案研究。
     包括结语在内,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对文章论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等情况作了简要的回顾,并对本文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等相关情况作了介绍。
     第二章讨论了动宾结构框架的历时演变情况。考察发现,从总体上来说,动宾结构的整体框架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简明化的趋势。动宾结构曾有“动+单宾”、“动+双宾”、“动+三宾”以及“多动共宾”等多种框架模式,在历时发展过程中,“动+单宾”和“动+双宾”框架由多种结构形式逐渐简化为以一种形式为主;“动+三宾”框架完全退出使用;“多动共宾”框架曾一度中止使用。这些变化都证明了汉语动宾结构框架在逐步趋于简明化。
     第三章讨论了构宾成分的历时演变情况。考察发现,构宾成分在历时发展过程化中有丰富化、复杂化的趋势。我们考察得到,构成宾语的成分主要有、短语和句子三类,以和短语为主。构宾成分的丰富化体现在无论是还是短语,在历时发展过程中,能够充当宾语的下位类型不断增多,类型越来越丰富。构宾成分的复杂化体现在:(一)构成上最复杂的句子在宋代以后开始具备充当宾语的能力;(二)从元明时期开始,短语宾语的数量较之前代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宾语和短语宾语在使用数量上的差距迅速缩小,二者之间的比例从原来的3:1变为1.5:1,短语宾语使用量的增长也说明了构宾成分的复杂化,因为和相比,短语无疑在结构上更复杂;(三)某些类型的短语宾语在历时发展过程中层次增多,结构有越来越复杂的倾向。
     第四章讨论了宾语语义类型的历时演变情况。考察发现,宾语语义类型在发展过程中基本稳定,没有太大的变化。本文考察的宾语语义类型涉及十三类,在先秦时期已出现十类,只有材料宾语、方式宾语和时间宾语是在历时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类型。这表明汉语的宾语语义类型从一开始就表现得较为丰富,在历时发展过程中经历的变化较小,呈现出基本稳定的发展态势。
     第五章为个案研究。本章选择动“坐”作为考察对象,对“坐”带处所宾语能力的历时发展情况进行了个案研究。考察发现,动“坐”带处所宾语的能力经历了一个曲线式的发展过程。在这样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然后又从顶峰下降的古今发展变化过程中,介引导处所论元对“坐”带处所宾语能力的影响极大。
     第六部分为“结语”,总结了全文的主要观点,指出了文章的不足之处,并对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做了初步的设想。
     总的来说,我们通过对汉语中常用的113个单音动的带宾情况情况进行历时考察,得出以下结论:动宾结构在历时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整体框架简明化,构宾成分丰富化、复杂化,宾语语义类型基本稳定”的发展态势。
The thesis conducts a diachronic investigation on the conditions of 113 common mono syllabic verbs with objects in modern Chinese.The thesis mainly studies and explores the evolution conditions of verb-object constructions consisting of the above verb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verb-object framework,the components of objects and the semantic types of objects,and also conducts a case study on diachronic conditions of the ability of the verb "zuo(坐)"to carry a location objects.
     The thesis is composed of six parts,including a conclusion.
     The first chapter is an introduction,which mainly gives a review on the study background and the current study situation of the present thesis,and an introduction of the related conditions,such as the study scope,the study methods,etc.
     The second chapter discusses the diachronic evolution conditions of the verb-object construction. The research finds out that there appears a brief tendency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verall verb-object construction.Once,the verb-object construction owned diversified framework mode,such as "verb+a single object","verb+double objects","vreb+triple objects" and "poly-verb+an object",etc.In the process of evolution,"verb+a single object" and "verb+double objects" was simplified into a main form from diversified framework mode,"verb+triple objects" completely withdrew from being used,and "poly-verb+an object" once had a discontinuance of use. All of these proves that the verb-object construction in modern Chinese is tending to simplify.
     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the diachronic evolution conditions of the components of objects. The investigation reveals that the components of objects tend to be diversified and complicated in the process of evolution.The research displays that the components of objects are words,phrases and clauses,among which words and phrases are major.The variety of the components of objects is embodied in that either words or phrases which can act as the lower categories of objects become more and more and the types become richer and richer.The complicacy of the components of objects is embodied in:1.a clause----the mostcomplicated component of objects began to own the ability to act as an object after the Song Dynasty;2.From the Yuan and Ming Dynasty,the number of phrase objects increased greater than the before,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use frequencies of word objects and phrases objects was rapidly shortened,their use ratio declined to 1.5:1 from 3:1,and the increase of the use number of phrase objects also verified the Complicacy of the components of objects because,without doubt,phrases in construction are more complicated than words.3.In the process of the evolution,the levels of some types of phrase objects became more,and the construction tends to be more and more complicated.
     The fourth chapter discusses the diachronic evolution conditions of the semantic types of objects. The author finds out that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the semantic types of objects was basically steady and had not too much change.The semantic types of objects inspected in the thesis involves thirteen categories,among which ten categories appeared in the Pre-Qing Dynasty,and the material object,the means object and the time object were the new types which emerged later in the process of the diachronic evolution.All of those testify that the semantic types of objects in Chinese have been diversified since the beginning,the experienced change was small,which presents a basically steady development tendency.
     The fifth chapter is a case study.The author chooses the verb "zuo(坐)"as an inspection object, and makes a case study on the diachronic development conditions of the ability of the verb "zuo(坐)" to carry an object.The investigation reveals that the ability of the verb "zuo(坐)" to carry an object experienced a curvilinear development process,which grew out of nothing,from few to more,then descends from the summit.In such a curvilinear development process,the location arguments introduced by prepositions have been having an great influence on the ability of the verb "zuo(坐)" to carry an object.
     The sixth chapter is a conclusion,which summarized the main viewpoints of the whole thesis, points out the inadequate spots,and makes a initial plan of carrying out the following researches.
     Totally,the author obtain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through conducting a diachronic investigation on the conditions of 113 common mono syllabic verbs with objects in modern Chinese: in the diachronic process of evolution,the verb-object construction presents a development tendency that the whole framework tends to be simplified,the components of objects to be diversified and complicated and the semantic types to be basically steady.
引文
[1]轻动就是那些汇意义虚,但句法功能强的动,它可以有一定的语音形式,也可以没有语音形式,如汉语中的“使、打、弄”等就属于轻动的范围。(参看冯胜利:2005)
    [1]参看人民教育出版社1959年《汉语知识》第56页“宾语是动后边的连带成分”。
    [2]参看邢福义《汉语语法学》第74页,东北师大出版社,1997年。
    [1]本文例句以节为单位进行排序。(第五章因篇幅相对较小,所以以章为单位进行例句排序。)
    [2]这两个例子皆引自于储泽祥先生(1998)《从动宾短语的演变情况看汉语句法结构的特点》一文。
    [1]例(26)引自石毓智、李讷(2001)《汉语语法化的历程--形态句法发展的动因和机制》153页。
    [法]贝罗贝 1986《双宾语结构从汉代至唐代的历史发展》,《中国语文》,第3期。
    常敬宇1990《语义在语搭配中的作用--兼谈语搭配中的语义关系》,《汉语学习》,第6期。
    蔡文兰1986《带非名性宾语的动》,《中国语文》,第4期。
    陈昌来2001《工具主语和工具宾语异议》,上海:学林出版社。
    陈昌来2002《现代汉语动的句法语义属性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
    陈昌来2003《现代汉语语义平面问题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
    陈初生1991《论上古汉语动多对象语的表示法》,《中国语文》,第2期。
    陈丽1998《试析古今汉语中双宾语的异同》,《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第2期。
    陈平1987 《释汉语中与名性成分相关的四组概念》,《中国语文》,第2期。
    陈平1994 《试论汉语中三种句子成分与语义成分的配位原则》,《中国语文》,第3期。
    陈永莉2006《形式动构成的句式及其与“V+O”句式的变换--兼论变换前后的语用差异》,《语言研究》,第1期。
    储泽祥1998《从动宾短语的演变情况看汉语句法结构的特点》,《古汉语研究》,第2期。
    储泽祥2004a《处所角色宾语的判定及其典型性问题》,《语言教学与研究》,第6期。
    储泽祥2004b《汉语“在+方位短语”里方位的隐现机制》,《中国语文》,第2期。
    储泽祥 彭建平2006《处所宾语角色及其属性标记的隐现情况》,《语言研究》,第4期。
    崔承一1988《述语+体宾语的语义关系及宾语的语义类型》,《语文研究》,第8期。
    邓思颖2002《经济原则和汉语没有动的句子》,《现代汉语》,第1期。
    丁声树等1961《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北京:商务印书馆。
    董秀芳2004《汉语的库与语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董秀芳2005《古汉语中宾语的表层隐现条件及其解释》,《语言学论丛》(第31期):商务印书馆。
    范晓1989《“施事宾语”句》,《世界汉语教学》,第1期。
    范晓1996《三个平面的语法研究》,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范晓2006《关于汉语宾语问题的思考--纪念汉语主宾语问题讨论五十周年》,《汉语学习》,第3期
    方经民2004《现代汉语方位成分的分化和语法化》,《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
    方梅2005《认证义谓宾动的虚化》,《中国语文》,第6期。
    冯胜利1997《汉语的韵律、法与句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冯胜利 2005《轻动移位与古今汉语的动宾关系》,《语言科学》,第1期。
    顾阳 2000《试论汉语双宾语结构的语义和语法特征》,《语法研究和探索(十)》,北京:商务印书馆。
    郭继懋 1990《领主属宾句》,《中国语文》,第1期。
    郭继懋 1998《谈动宾语义关系分类的性质问题》,《南开学报》,第6期。
    郭继懋 1999《试谈“飞上海”等不及物动带宾现象》,《中国语文》,第5期。
    郭锐 1993《汉语动的过程结构》,《中国语文》,第6期。
    郭锐 2002《现代汉语类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胡裕树 范晓1995《动研究》,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黄伯荣 廖序东 1997《现代汉语》(上、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古汉语常用典》编写组1997《古汉语常用典》,北京:商务印书馆。
    胡附、文炼 1955《动及物与不及物的区分》,见《现代汉语语法探索》,上海:东方出版社。
    蒋绍愚 1989《关于汉语汇系统及其发展变化的几点想法》,《中国语文》,第1期。
    蒋绍愚 1996《内动、外动和使动》,台北:世界华语教学第四届研讨会论文。
    金立鑫 2000《语法的多视角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黎锦熙 1924《新著国语文法》,北京:商务印书馆。
    李临定 1983《宾语使用情况考察》,《语文研究》,第2期。
    李临定 1984《动的宾语和结构的宾语》,《语言教学与研究》,第3期
    李临定 1985《“工具”格和“目的”格》,《语法研究和探索》(3),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李临定 1990《现代汉语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李启文 1985《古汉语心理动所带的宾语》,《中国语文》,第6期。
    李兴亚 1987《“怀疑”的意义和宾语的类型》,《中国语文》,第2期。
    李义琳 1988《古汉语宾语补语鉴别之我见》,《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
    李英哲 2001《汉语历时共时语法论集》,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李佐丰 1994《先秦的不及物动和及物动》,《中国语文》,第4期。
    林杏光 1993《进一步深入研究现代汉语格关系》,《汉语学习》,第5期。
    刘丹青 2001《汉语给予类双宾语及物结构的类型考察》,《中国语文》,第5期。
    刘宋川 1998《先秦双宾语结构考察》,《湖北大学学报》,第4期。
    刘宋川 2001《两汉时期的双宾语结构》,《湖北大学学报》,第5期。
    刘宋川 2002《“为+名1/代+名2”结构式论析》,《故汉语研究》,第3期。
    刘月华 2001《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
    刘忠华 2003《古代汉语动宾关系表示使动意义商榷--兼论主语对表达使动意义的作用》,《咸阳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
    刘子瑜 2005《动结式补结构带宾语功能的历时考察》,《长江学术》,第8期。
    柳士镇 1989《询问义动“问”字宾语形式的历史考察》,《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第6期。
    柳士镇1992《魏晋南北朝历史语法》,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鲁川 林杏光 1989《现代汉语语法的关系》,《汉语学习》,第5期。
    鲁川 庄奇 张秀梅《谓语的语义分类和语义组合模式》,《汉语学习》,第1期。
    卢建 2003《影响予夺不明双宾语句语义理解的因素》,《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路广 2004《古汉语宾语前置和焦点理论》,《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第10期。
    陆丙甫 1998《从语义、语用看语法形式的实质》,《中国语文》,第5期。
    陆丙甫 2005《语序优势的认知解释:论可别度对语序的普遍影响》(上、下),《当代语言学》,第1期、第2期。
    陆俭明 1991《语义特征分析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运用》,《汉语学习》,第1期。
    陆俭明 2002《再谈“吃了他三个苹果”一类结构的性质》,《中国语文》,第4期。
    陆俭明 2003《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吕叔湘 1946《从主语、宾语的分别谈国语句子的分析》,载《汉语语法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
    吕叔湘 1953《语法学习》,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吕叔湘 1979《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
    吕叔湘 2002《从主语、宾语的分别谈国语句子的分析》,载《吕叔湘全集.第二卷》,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吕叔湘 2002《中国文法要略》,载《吕叔湘全集.第一卷》,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吕叔湘主编 1980《现代汉语八百》,北京:商务印书馆。
    马建忠 1898《马氏文通》,北京:商务印书馆。
    马庆株 1987《名册宾语的类别》,《汉语学习》,第5期。
    马庆株 1988《自主动和非自主动》,载《中国语言学报》第3期,北京:商务印书馆。
    马庆株 1992《汉语动和动性结构》,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孟琮、郑怀德等编著 1999《汉语动用法典》,北京:商务印书馆。
    孟庆海 1986《动+处所宾语》,《中国语文》,第4期。
    孟庆海 1987《原因宾语和目的宾语》,《语文研究》,第4期。
    齐沪扬 2000《现代汉语短语》,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钱宗武 2004《今文尚书语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任鹰 2005《现代汉语非受事宾语句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邵敬敏1997《论汉语语法的语义双向选择性原则》,《中国语言学报》,第8期。
    邵敬敏 2000《汉语语法的立体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沈家煊 1999a《转指和转喻》,《当代语言学》,第1期。
    沈家煊 1999b《不对称和标记论》,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沈家煊 2006《“糅合”和“截搭”》,《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
    时兵 1999《古汉语双宾句再认识》,《安徽大学学报》,第6期。
    史有为 1997《数量在动宾组合中的作用》,《中国语言学报》,第8期。
    石毓智 2000《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石毓智、李讷2001《汉语语法的历程--形态句法发展的动因和机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石毓智 2003《古今汉语动概念化方式的变化及其对语法的影响》,《汉语学习》第4期。
    宋文辉 2006《现代汉语两类双及物动结式的配位方式》,《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
    宋玉柱 1980《略谈原因宾语》,《南开学报》,第5期。
    孙良明 1993《关于古汉语V-N语义关系问题--兼谈近年来的“特殊动宾意义关系”研究》,《语文研究》,第4期。
    孙良明 1994《古代汉语语法变化研究》,北京:语文出版社。
    谭景春 1995《材料宾语和工具宾语》,《汉语学习》,第6期。
    谭景春 1996《“动+结果宾语”及相关句式》,《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
    陶红印 2000《从“吃”看动论元结构的动态特性》,《语言研究》,第2期。
    唐钰明 1994《古汉语“动+之+名”结构的变换分析》,《中国语文》,第3期。
    太田辰夫 1987《中国语历史文法》,蒋绍愚、徐昌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葆华 2003《动的语义及论元配置--句法语义接口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王纯清 2000《汉语动宾结构的理解因素》,《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王冬梅 2003《动的控制度和谓宾的名物化之间的共变关系》,《中国语文》,第4期。
    王克仲 1986《古汉语动宾语义关系的制约因素》,《中国语文》,第1期。
    王克仲 1989《古汉语动宾语义关系的分类》,《辽宁大学学报》,第5期。
    王洪澜 1996《不带宾动的语义、语法分析 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王力 1943《现代汉语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
    王力 1980《汉语史稿》,北京:中华书局。
    王力 1980《汉语语法史》,北京:商务印书馆。
    王临惠 1991《试论现代汉语的“致动”动》,《语文研究》,第4期。
    王玲玲 1989《现代汉语格关系研究述评》,《汉语学习》,第5期。
    王兴才 2002《古汉语中关系宾语蠡论》,《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王秀珍 2000《关于结果宾语》,《汉语学习》,第2期。
    魏红 2008《面向汉语习得的常用动带宾情况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温颖 1987《试论动的及物、不及物与相关施事、受事名的划界问题》,载《句型和动》,北京:语文出版社。
    吴继光 1999《用事成分的语义序列与语法规则》,《中国语文》,第3期。
    吴继光 2000《有凭动和无凭动》,《语法研究和探索》,北京:商务印书馆。
    吴振国 2005《处所格与处所宾语、处所补语及其认知解释》,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系列语法专题讨论会之三--“动与宾语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
    邢福义 1960《谈一种宾语》,《中国语文》,第12期。
    邢福义 1991a《现代汉语》(全1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邢福义 1991b《汉语里宾语代入现象之观察》,《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
    邢福义 1996《汉语语法学》,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邢福义 2002《汉语语法三百问》,北京:商务馆印书馆。
    邢福义 2006《归总性数量框架与双宾语》,《语言研究》,第3期。
    谢晓明 2002《相关动带宾语的多角度考察--“吃/喝”带宾语个案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谢晓明 2004a《代体宾语的理解因素》,《汉语学报》,第1期。
    谢晓明 2004b《宾语代入现象的认知解释》,《湖南大学学报》(社科版),第3期。
    谢质彬 1982《论古汉语不及物动带宾语--兼论及物动和不及物动的区别》,《河北大学学报》第3期。
    谢质彬 2004《上古汉语中的几种特殊宾语》,《古汉语研究》第3期。
    徐杰 1999《两种保留宾语句式及相关句法理论问题》,《当代语言学》第1期。
    徐杰 2001《普遍语法原则与汉语语法现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徐杰 2004《语义上的同指关系与句法上的双宾语句式--兼复刘乃仲先生》,《中国语文》,第4期。
    徐颂列 1993《及物动谓语句语义的逻辑分析》,《语文研究》,第3期。
    姚振武 1996《汉语谓语性成分名化的原因及规律》,《中国语文》,第1期。
    杨成凯 1986《Fillmore的格语法理路》(上、中、下),《国外语言学》,第1、2、3期。
    杨成凯 1992《广义谓性宾语的类型研究》,《中国语文》,第1期。
    袁明军 1998《非自主动的分类补议》,《中国语文》,第4期。
    袁毓林 1998《汉语动的配价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袁毓林 2002《论元角色的曾机关系和语义特征》,《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袁毓林 2003《一套汉语动论元角色的语法指标》,《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詹卫东 2004《论元结构与句式变换》,《中国语文》,第3期。
    张伯江 1989《施事宾语的主要类型》,《汉语学习》,第1期。
    张伯江 方梅 2001《汉语功能语法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张伯江 2001《关于“索取类双宾语”》,香港:21世纪首届现代汉语语法国际研讨会。
    张斌主编 2002《现代汉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张赪 2002《汉语介词词组语序的历史演变》,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张国宪 1989《“动+名”结构中单双音节动作动功能差异初探》,《中国语文》,第3期。
    张国宪 1997《“V_双+N_双”短语的理解因素》,《中国语文》,第3期。
    张国宪 2000《动的动向范畴》,《语法研究和探索》,北京:商务印书馆。
    张国宪 2001《制约夺事成分句位实现的语义因素》,《中国语文》,第4期。
    张军 王述峰 1986《试论古汉语双宾语句》,《辽宁大学学报》,第3期。
    张玉金 2001《甲骨文语法学》,上海:学林出版社。
    张诒三 2005《语搭配变化研究---以隋前若干动与名的搭配变化为例》,济南:齐鲁书社出版。
    张云秋 2004《现代汉语受事宾语句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
    张玉金 2004《西周汉语语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赵海林 1993《文言宾语三题》,《古汉语研究》(增刊)。
    赵元任 1979《汉语口语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
    郑安雨 1993《宾语源流》,《武汉大学学报》(社哲版),第3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典编辑室 1992《汉语大典》(缩印本),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典编辑室 2005《现代汉语典》(第5版),北京:商务印书馆。
    朱德熙1978《“的”字结构和判断句》,《中国语文》第1、2期。
    朱德熙1982《语法讲义》,北京:商务印书馆。
    朱德熙 1985《语法答问》,北京:商务印书馆。
    周秉钧 1981《古代汉语纲要》,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周红 2006《客体致使句的认知语义分析》,《语言研究》,第3期。
    周卫华 2007《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动宾搭配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周有斌 邵敬敏 1993《汉语心理动及其句型》,《语文研究》,第3期。
    左双菊 2007《位移动“来/去”带宾能力的历时、共时考察》,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C.J.Fillmore 2002 The Case for Case,胡明扬译《“格”辨》,北京:商务印书馆。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