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政府“运动式”治理模式及其转型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当代中国政府在面对一些突发性的或者是久积成疴型的重大社会问题时往往采用一种自上而下式的“运动式”治理模式,这种模式以改革开放时代下的后全能主义政治形态为背景,以专项治理的方式进行迅疾治理,带有明显的行政执法职能取向,主要目的是维护社会稳定、树立政府形象和国家权威。从理论上来分析,“运动式”治理模式需要明确政治主体、政治基体在国家权力运用中的具体关系;需要比较运动式治理模式和政治动员的区别;需要对其主要内容进行归纳和分类。从实践上来看,“运动式”治理在特定的问题、特定的时间段内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治理者没有认识到问题的真正制度缺陷,导致一系列被反复采用的治理措施最终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困境。因此,本文认为,在对“运动式”治理模式进行系统的内涵阐释和反思的基础上,实现政府治理模式的转型迫在眉睫,理论和实践意义重大。
     “多中心协同”治理作为政府治理模式的转型目标,遵循政府与社会团体,公民个人等治理主体共同分享权力的原则;强调运用资源共享、彼此依赖、互惠和相互合作的机制与组织结构,建立共同解决公共问题的纵向的、横向的或两者结合的协作网络;主张通过对话、协商、谈判等集体选择和集体行动,达成共同治理目标。能够有效地克服单一权威主体或者单极政府力量所形成的垄断和低效影响,为国家和社会的良性互动,为解决长期以来沉积成苛、影响恶劣的社会弊病作出积极贡献。因此,要成功的构建这种治理模式,建立制度化的常态治理机制是其本质属性,发育健全的公民社会是其现实基础,建设“民主合作型”的公共服务政府是其根本途径。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government usually adopts a top-down "campaign-style" governance model while facing some unexpected or great accumulated social problems. This kind of mode uses a special governance type treatment swiftly in orientation of obvious administrative and law enforcement function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ost-totalitarian political form with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era. The main purpose is to safeguard social stability and set up a government image and national authority. Theoretically, "campaign-style" governance model requires a clear political subject, political basement and the specific relationship in use of state power. And needs to compare the distinctions with political mobilization and summarize its main content and classification. Practically, "campaign-style" governance model have played some certain roles in particular issues and specific period. But because lack of the awareness of institutional defects, which led to series of adopted governing measures repeatedly fall into the plights of "the headache cures a head, the feet pain cures to feet”finally. Therefore, this paper believes that it is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campaign-style" governance model to carry out the transformation of government governance model based on the interpretation and reflection.
     "Multi-center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mode as the transformation target of government governance mode that follows the law of power sharing with government and social groups, and civic personal,etc. and emphasis on depend on each other, mutual benefit and mutual cooperation mechanism and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to establish collaborative networks to resolve public problems of vertical, horizontal or mixed both of them; and advocates a common governed targets through collective action and collective choice ,such as :dialogue, consultation, negotiation . It can effectively overcome the monopolies and inefficient influence that is lead by single authority of the principal or unipolar government forces, which made contribution to the posi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state and society, to resolve the long deposition of a harsh effects of social ills. Therefore, in order to successfully build such a governance model, the establishment of institutionalized mechanisms for normal governance is an essential property, the development of healthy civil society is based on the practical foundation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cooperative democracy" of the public service government is the fundamental approach.
引文
①张康之:《公共行政中的哲学与伦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7页。
    ②林毅夫等:《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
    ③[美]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0页。
    ④张国庆:《中国政府行政改革的“两难抉择”及其应对理路》,载《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
    ①范恒山:《中国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进展和重点任务》,载《经济研究参考》2006年第74期,第2-8页
    ②对于“公共政府”的介绍和讨论请详细参见:刘祖云,汪洋:《公共政府:综述、比较与反思》,载《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③唐娟:《政府治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页。
    ①韦伯:《经济与社会(下册)》,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①李正权:《论运动式管理》,载《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6年第2期。
    ②冯志峰:《中国运动式治理的定义及其特征》,载《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2期。
    ①乔太平:《“运动式”招商引资该降降温了》,载《瞭望》2007年第5期。
    ②赵华军:《关于运动式行政执法的综合思考——从某市整治“黑车”说起》,载《人大研究》2007年第4期。
    ③王长江:《铲除“运动”式思维的土壤》,载《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3期。
    ④燕继荣:《解放思想:与“运动思维”诀别》,载《同舟共进》2008年第6期。
    ⑤唐皇凤:《常态社会与运动式治理——中国社会治安治理中的“严打”政策研究》,载《开放时代》2007年第3期。
    ⑥唐贤兴:《中国治理困境下政策工具的选择——对“运动式执法”的一种解释》,载《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2期。
    ①燕继荣:《解放思想:与“运动思维”诀别》,载《同舟共进》2008年第6期。
    ②张华青:《社会公共管理必须从运动化范式走向常态化范式》,载《探索与争鸣》2003年第11期。
    ③赵华军:《关于运动式行政执法的综合思考——从某市整治“黑车”说起》,载《人大研究》2007年第4期。
    ④罗许生:《从运动式执法到制度性执法》,载《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第7期。
    ⑤朱晓燕:《对运动式行政执法的反思——从劣质奶粉事件说起》,载《青海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①柯伟林:《认识二十世纪中国》,载《二十一世纪》双月刊2001年10月号(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第114-124页。
    ①唐皇凤:《社会转型与组织化调控——中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织网络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第10-11页。
    ②林尚立等:《制度创新与国家成长:中国的探索》,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00页。.
    
    ①金东日:《论社会变迁的根源》,载《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第39页。
    ②李景鹏:《权力政治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卷,第439页。
    ④[美]文森特·奥斯特洛姆:《复合共和制的政治理论),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47页。
    ①[美]詹姆斯·R·汤森等著:《中国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7页。
    ②李征:《简论“政治动员”》,载《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第2期,第11页。
    ③张新萍:《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动员》,载《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1999年第12期,第41页。
    ④徐彬:《论政治动员》,载《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2期,第21-24页。
    ⑤在现代汉语中,“动员”是指把国家的武装力量由和平状态转入战时状态,以及把所有的经济部门(工业、农业、运输业等)转入供应战争需要的工作。来源于:本词典编写组:《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303页。由此把动员理解为上述意思并不难。
    ⑥孔繁斌:《政治动员的行动逻辑——一个概念模型及其应用》,载《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第80页。
    ⑦周晓东,卫静春:《从政治动员的角度看南京政府时期江西特种教育》,载《南昌高专学报》2008第1期,第116-118页。
    ⑧详见:张晓磊:《突发事件应对、政治动员与行政应急法治》,载《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第7期。
    
    ①王景伦:《走进东方的梦——美国的中国观》,北京时事出版社1994年版,第112-113页。
    ②郎友兴:《中国应告别“运动式治理”》,载《同舟共进》2008年第1期,第29页。
    ③单鑫:《多维视角下的中国运动式治理》,载《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第11页。
    ①详细见于中国扫黄打非网,网址为http://www.shdf.gov.cn/portal/org_function.html.
    
    ①于安:《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应告别运动式》,载《理论参考》2006年第6期。
    ②徐增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回顾与展望》,载《经济体制改革》2008年第3期。
    ①[美]约翰·格宁,朱世平编译:《案例研究及其效用》,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年第6期,第93页。
    
    ①国新办:《规范网络秩序并非短期行为》,2009-02-03,http://www.legaldaily.com.cn/0801/2009-02/03/content_1028508.htm.
    ②网民代表建言献策:《大兴文明之风净化网络环境》,人民日报,2009-02-23.
    
    ①《中国关闭数千家违法网站》,2009-3-11,http://news.cctv.com/china/20090311/111482.shtml.
    ②《把整治低俗之风引向深入》,人民日报,2009-2-7.
    ③朱磊:《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行动已关网站近两千家》,法制日报,2009-2-22.
    ①《严打网络违法犯罪铲除淫秽色情网站利益链条》,2009-7-31,http://news.cctv.com/china/20090731/102029.shtml.
    ①《六家曝光互联网接入服务单位被挂牌整治》,2009-8-4,http://news.cctv.com/china/20090804/109327.shtml.
    ②详细请见于中国扫黄打非网,网址为http://www.shdf.gov.cn/portal/org_function.html.
    ③谢金林:《网络空间政府舆论危机及其治理原则》,载《社会科学》,2008年第11期,第28页。
    ①钟瑛:《我国互联网管理模式及其特征》,载《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①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3页。
    ②参见王沪宁,《社会资源总量与社会调控:中国意义》,载《复旦学报》1990年第4期。
    ③王洛忠,刘金发:《从“运动型”治理到“可持续型”治理——中国公共治理模式嬗变的逻辑与路径》,载《未来与发展》2007年第5期,第55-56页。
    ①萧功秦:《后全能体制与21世纪中国的政治发展》,载《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6期,第1页。
    ①申家强:《对“扫黄打非”行政执法的几点思考》,载《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4期(下),第144页。
    ①《公共安全事故每年夺命20万》,载《安全与健康》2004年第7期,第12页。
    ①Michael Polanyi, Stuart D. Warner. The Logic of Liberty:Reflections and Rejoinders. Liberty Fund Inc. May 1, 1998.
    ②[美]迈克尔·麦金尼斯主编,毛寿龙译:《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75-79页。
    ③[美]迈克尔·麦金尼斯主编,毛寿龙译:《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23页。
    ④[美]迈克尔·麦金尼斯主编,毛寿龙译:《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95页。
    ①[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帕克斯、惠特克:《公共服务的制度建构》,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中文版序言,第11-12页。
    ②同①,第113-116页。
    ③[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制度激励与可持续发展:基础设施政策透视》,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204页。
    ①[美]迈克尔·麦金尼斯主编,毛寿龙译:《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46页。
    ②[德]赫尔曼·哈肯,凌复华译:《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序言1。
    ③孙中一:《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中国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第41页。
    ④俞可平:《全球治理引论》,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第1期,第22页。
    ①James Rosenau & Ernest Czempiel, Governance without Government: Order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①[美]詹姆斯·S·温施:《制度分析与分权》,见[美]迈克尔·麦金尼斯主编:《多中心治道与发展》,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309-310页。
    ②[美]迈克尔·麦金尼斯:《多中心治道与发展》,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20-21页。
    ③Stillman, P.G.1975.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 A Re-Analysis. Alternatives 4:13.
    ④[美]迈克尔·麦金尼斯主编,毛寿龙译:《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70页。
    ①陆世宏:《协同治理与和谐社会的构建》,载《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6期,第110页。
    ②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69页。
    ①[美]迈克尔·麦金尼斯主编,毛寿龙译:《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57页。
    ②[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余逊达,陈旭东译:《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44页。
    ③[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余逊达,陈旭东译:《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61页。
    ①[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余逊达,陈旭东译:《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210页。
    ②Bates, R.H.1988.Contra Conruactarianism: Some Reflections on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Politics and Society16:394-395.
    ③[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余逊达,陈旭东译:《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279页。
    ④[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余逊达,陈旭东译:《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279页。
    ⑤[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余逊达,陈旭东译:《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275页。
    ①[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余逊达,陈旭东译:《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280页。
    ②[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余逊达,陈旭东译:《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278页。
    ③[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余逊达,陈旭东译:《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44页。
    ①[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余逊达,陈旭东译:《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280页。
    ①臧乃康:《多中心理论与长三角区域公共治理合作机制》,载《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第5期,第83-84页。
    ②杨公齐:《“泛珠三角”经济合作的困境与首要解决的问题》,载《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第46-47页。
    ③周松强:《社会化维权与“多中心协同”治理网络的创新——以义乌市总工会为例》,载《宁波党校学报》2008年第1期。
    ①[美[约翰·N·德勒巴克,约翰·V·C奈:《新制度经济学前沿》,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页。
    ②[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邓正来译:《自由秩序原理》(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72页。
    ①[美]理查德.C.博克斯:《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②莱斯特·萨拉蒙、赫尔穆特·安海尔:《公民社会部门》,载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57-269页。
    ①顾昕,王旭,严洁:《.公民社会与国家的协同发展——民间组织的自主性、民主性和代表性对其公共服务效能的影响》,载《开放时代》2006第5期,第111页。,
    ②《广州番禺垃圾焚烧项目拟重新论证选址》,《南方日报》,2009-11-25。
    ③俞可平:《引论:治理和善治》,载俞可平主编:《治理与善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版,第9页。
    ①荣敬本:《变“零和博弈”为“双赢机制”——如何改变压力型体制》,载《人民论坛》2009年第2期,第28页。
    ①[美]彼得斯,吴爱明,夏宏图译:《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6页。
    
    ①[英]鲍曼著,欧阳景根译:《流动的现代性》,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5页。
    ②周黎安:《地方官员的激励与政府治理》,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4页。
    [1][美]E. S.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美]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吴爱明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英]托尼?鲍法德,爱尔克?劳夫勒:《公共管理与治理》,孙迎春译,国家行政学院出版2006年版。
    [4][美]罗伯特·B·丹哈特,珍妮特·V·丹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非掌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美]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张成福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 ][德]赫尔曼·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凌复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
    [7]赫尔曼·哈肯:《高等协同学》,郭治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8]埃利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9][美]迈克尔·麦金尼斯:《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毛寿龙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10][美]迈克尔·麦金尼斯:《多中心治道与发展》,王文章,毛寿龙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11][美]詹姆斯·N·罗西瑙:《没有政府的治理》,张胜军,刘小林等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2]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13]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周敦仁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
    [14][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下),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5]郭治安等:《协同学入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6]毛寿龙著:《西方政府的治道变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7]唐娟:《政府治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8]俞可平:《治理与善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19]荣敬本等:《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20]孙立平:《现代化与社会转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1]林毅夫等:《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2]World Bank, Governance and Development,Washington, D. C.: World Band, 1992.
    [23]R.Rhodes,The New Governance: Governing without Government,Political Studies,XIIV,1996.
    [24]Ewan Ferlie et al,The New Public Management In Action,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25]Lowell Dittmer and Guoli Liu, ed.Domestic Politics in Transition: China s Deep Reform,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 2006.
    [26]W. John Hoffmann, Michael J. Enright ed.,China into the Future: Making Sense of the World’s Most Dynamic Economy,John Wiley & Sons (Aisa) Pte.Ltd,2008.
    [27]Jude Howell ed.,Governance in China,Oxford:Rowman & Littlefield, 2004.
    [28]Shiping Hua and Sujian Guo ed.,China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 2008.
    [29]B.Guy Peters,The Future of Governancing: Emerging Models, Kansas University Press, 1996.
    [30] John D.Donahue, Joseph S.Nye .Jr,For The People-Can We Fix Public Service? Published by B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2003.
    [1]俞可平.治理和善治:一种新的政治分析框架[J].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第9期。
    [2]俞可平.治理与善治引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年第5期。
    [3]何增科.治理、善治与中国政治发展[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2年第3期。
    [4]杨雪冬.要注意治理理论在发展中国家的应用问题[J].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第9期。
    [5]张立荣,冷向明.当代中国政府治理范式的变迁机理与革新进路[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6]唐娟.政府治理模式变迁:理论范式和实践绩效[J].行政与法,2004年第10期。
    [7]徐勇.治理转型与竞争――合作主义[J].开放时代,2001年第7期。
    [8]杨宏山,海峡.中国政府治理创新的理论分析[J].学习与实践,2006年第10期。
    [9]孔繁斌.多中心治理诠释——基于承认政治的视角[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10]胡国进,赖经洪.新时期政府治理模式探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8期。
    [11]傅小随.解制化和程序—规则强化——全球化背景下两种政府治理模式的相互汇合[J].天津社会科学,2002第6期。
    [12]曹海军,文长春.“统合主义”政府:一种新型的政府治理模式[J].理论探讨,2006年第4期。
    [13]于水.多中心治理与现实应用[J].江海学刊,2005年第5期。
    [14]孙柏瑛.当代政府治理变革中的制度设计与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第2期。
    [15]张洪武.社会转型期NPO多中心治理模式探讨[J].中州学刊,2005年第6期。
    [16]杜常春.环境管理治道变革——从部门管理向多中心治理转变[J].理论与改革,2007年第3期。
    [17]景玉琴.政府治理理论的新进展及启示[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
    [18]陆道平.当代政府治理:模式与过程[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
    [19]刘良.中国公民社会视野中的政府治理转型探析——也论我国政府与社会关系衍变中的公域之治[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12期。
    [20]郭道晖.政府治理与公民社会参与[J].河北法学,2006年第1期。
    [21]邹祥波.治理理论与中国政府治理的路径选择[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22]单鑫.多维视角下的中国运动式治理[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23]王长江.铲除“运动”式思维的土壤[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3期。
    [24]燕继荣.解放思想:与“运动思维”诀别[J].同舟共进,2008年第6期。
    [25]徐增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回顾与展望[J].经济体制改革,2008年第3期。
    [26]郎友兴.中国应告别“运动式治理”[J].同舟共进,2008年第1期。
    [27]郑春燕.行政裁量中的政策考量——以“运动式”执法为例[J].法商研究,2008年第2期。
    [28]张江洲.论和谐行政之路——由运动式执法到常态执法的变迁[J].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10期。
    [29]毛寿龙.环保:杜绝运动式——以山西和无锡的个案为例[J].中国改革,2007年第9期。
    [30]唐皇凤.常态社会与运动式治理——中国社会治安治理中的“严打”政策研究[J].开放时代,2007年第3期。
    [31]冯志峰.中国运动式治理的定义及其特征[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2期。
    [32]赵华军.关于运动式行政执法的综合思考——从某市整治“黑车”说起[J].人大研究,2007年第4期。
    [33]乔太平.“运动式”招商引资该降降温了[J].瞭望,2007年第5期。
    [34]刘春彦.运动式执法应休矣[J].检察风云,2007年第2期。
    [35]于安.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应告别运动式[J].理论参考,2006年第6期。
    [36]李忠春.“运动式推动”病症诊治[J].人民论坛,2006年第13期。
    [37]李正权.论运动式管理[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6年第2期。
    [38]罗许生.从运动式执法到制度性执法[J].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第7期。
    [39]朱晓燕.对运动式行政执法的反思——从劣质奶粉事件说起[J].青海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40]刘效仁.淮河治污:运动式治理的败笔[J].生态经济,2004年第8期。
    [41]张华青.社会公共管理必须从运动化范式走向常态化范式[J].探索与争鸣,2003年第11期。
    [42]徐振华.“严打”政策的理性评价[J].华东刑事司法评论,2003年3期。
    [43]陈保中.权力边界、政府信用与行政法治——以对“网吧”的治理为例[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44]唐贤兴.中国治理困境下政策工具的选择——对“运动式执法”的一种解释[J].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2期。
    [45]Audrey Donnithorne,“China’s cellular Economy:Some Economic Trends Since the Cultural Revolution”,The China Quarterly,1972,52(12).
    [46]George J. Gilboy and Benjamin L. Read,“Political and Social Reform in China: Alive and Walking”,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 31, No. 3, Summer, 2008.
    [47]Kenneth Lieberthal,“China and Political Science,”PS:Political Science & Politics, Vol. 19, No. 1, Winter,1986, p. 76.
    [48]Kevin J. O Brien,“Villagers, Elections, and Citizenship in Contemporary China,”Modern China, Vol. 27, No. 4, 2001.
    [49]Katherine Morton,“The Emergence of NGOs in China and their Transnational Linkages: Implications for Domestic Reform,”Australi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 59, No. 4, 2005.
    [50]Brantly Womack,“Democracy and the Governing Party: A Theoretical Perspective,”Journal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 Vol. 10, No. 1, 2005.
    [1]唐皇凤.社会转型与组织化调控[D].复旦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
    [2]彭小玫.试论我国政府治理模式的改革[D].南昌大学,2008.
    [3]吴清军.新时期我国政府治理模式的变革[D].河南大学,2007.
    [4]刘良中.我国网络公共领域的兴起与政府治理模式变迁研究[D].郑州大学,2007.
    [5]李穆基.我国政府治理模式转变探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5.
    [6]冷向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政府治理范式变迁[D].华中师范大学,2006.
    [7]刘月.中国政府治理体系研究[D].武汉大学,2005.
    [8]中国扫黄打非网,http://www.shdf.gov.cn/portal/index.html.
    [9]中国互联网协会,http://www.isc.org.cn/.
    [10]七部委联手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人民网,http://it.people.com.cn/GB/119390/118342/142545/index.html.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