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颠覆与超越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鲁迅据以批判国民性劣根的标准及启蒙的逻辑基点(价值预设),是他心中隐隐约约所浮现的“理想的人性”,而具有“理想人格”的个体体现了现代化进程中的“理想的人性”。本文正是以个体人格这个单位观念、单位意象作为切入点来研究鲁迅个体“理想人格”思想的渊源与形成的。在论文中,作者紧紧地抓住个体人格这个核心概念,从鲁迅自小的性格、身世、环境及立场出发,把其“个体人格”观念放到中西方思想史背景中,探讨其思想渊源、复杂性、创造性及其蕴涵的问题。同时,结合鲁迅的生存实践,阐述了鲁迅的个体人格思想对传统士人个体人格思想的颠覆、传承与超越。当然,鲁迅的个体人格思想有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但纵观其一生,有着一贯性,其核心内容就是精神和个性,这种变化和一贯性影响了他一生启蒙的逻辑轨迹。通过对鲁迅个体人格思想的探讨,目的在于深掘近现代中国启蒙思潮内在思想理路与实质内涵及鲁迅之前国民性批判周期性出现所深含的逻辑,从而揭示出鲁迅个体人格思想的现代生命力,并从一个侧面回答中国传统的“内圣外王”人格理想为什么发展不出现代民主这个命题。与用古/今、中/西、现代性/传统性、贡献/局限等二元对立的研究思维方式不同,本文视鲁迅的个体人格观是一个过程,或如福柯所言作为一个“事件”,在研究思路上不但要剖析其内在矛盾,同时又要尽力通过思维的整合找出其富有逻辑同一性的内涵特质。
The logic starting point and the standard for enlightenment of Lu Xun's severe criticism of our national character, is what he faintly sensed as the "ideal human nature", which can only be displayed through individuals who have "ideal Personality "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The present thesis tends to probe into the roots and formation of Lu Xun's "ideal Personality " thought through analyzing the concept of his idividual Personality.The author starts from Lu Xun's character, family background and the environment he was brought up, trying to discuss the sources, complexity, the creativity and the implications of his thought. At the same time, the thesis elaborates on Lu Xun's idividual Personality thinking's inheritance, subversion and transcendence of the traditional genglemen's formats by surveying his life experience.Surely there is a process of development and change in Lu Xun's idividual Personality thinking, but when we look at his life as a whole, there is a thread running through it, the core of which is spirit and individuality. The changes and the unchangeable are the traces left by the enlightenment in his whole life.The ultimate aim of elaborating Lu Xun's individual Personality thinking is to delve deeply into the inner thought and real features of modern enlightenment ideas, and the logic of criticizing our national character before Lu Xun. Thus we can show the living force of his idividual Personality thinking in our modern time, and can try to offer a tentative answer to the question of why cannot the traditional ideal of "Inner Sage and Outer King" foster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democracy. What the present thesis is different from previous studies lies in the fact that it treats Lu Xun's individual character as a process, or as a "matter" as Foucault terms it, rather than using the binary opposition mode of modern/ancient,Chinese/Western,modern/traditional,contribution/limitedness and so on. It tries not only to elaborate on the inner contradictions, but also to find out the inner characteristics of logical integrity through combining different thinking modes.
引文
[1]《<草鞋脚>小引》,《鲁迅全集》第6卷,第20页。
    [2]参见张灏:《思想与时代》,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2年3月第1版,第330-331页。
    [1]《茅盾全集》第2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3年版第264-265页。
    [2]林非也认为,鲁迅所谓的“理想的人性”和“致人性于全”的命题,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确实可以说是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不过他在毕生的思考中都未曾明确地列出其具体的内涵,虽然在许多杂文中曾多少有所论及.(林非:《鲁迅和中国文化》2000年北京第1版,第235页)
    [1]林贤治:《一个人的爱与死·序》,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1月第1版第1页。
    [1]罗杰斯:On Becoming a Person:A Therapist's View of Psychotherapy,1961,第186、196页.
    [1]生物学上的人格指的是人的体格,关注的是人的“自我的外延”,其人格通常代表人的外表样子、容貌和给人的印象等;法律意义上的人格中的“人”,是指民事权利主体,“格”是指成为这种主体的资格。人格,是指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例如,法律保护的人格权,指的就是如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等伴人毕生不受侵犯的权利;哲学对人格的定义是在认识人的本性基础上,把人格作为“一切社会关系”中的一部分。主体人的创造活动与客体人的自我价值评价相统一,就是人格;社会学在哲学人格意义的基础之上,更加强调人格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式而发展起来的。人格的形成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的心理活动范围及行为,强调的是人对周围环境行为方式的统一性与固定倾向性;在伦理学中,强调人格中的道德成分,认为“人格是道德主体品质的总和”。道德人格是个人在一定社会地位、尊严和作用的统一,是做人的资格和为人的品格的总称。任何出卖灵魂、侮辱他人、通过损害他人利益以实现自我利益的人,则是不道德的,也是道德人格的丧失;人格理论在心理学领域得到了繁荣发展。总起来说,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整体心理面貌,认知态度、相应的情感和行动意志的集合,以及人与外在情景相融合的“自我的统一”。各个学科甚至同一学科不同流派对于“人格”的理解不尽相同,固然为人们直接了解人格问题增加困难,但也为人们研究人格提供了多维视野。对于大多数人格理论家来说,几乎所有的人格定义都涉及到“个人”,并一般倾向于把人格看作一种惯常行为,即认为人格可以根据一个人的一贯行为模式加以描述。在种种不同的情况下,人们反应定势的差异形成了各个人不同的个性特征。也就是说,各个学派人格的共同点在于:强调人格的“自我”性,都是对“个人”的研究。人格问题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包含着相当丰富的内容,本文中所讨论的人格概念,主要集中于人格哲学和人格心理学这两个领域。
    [2]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辞源》和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0年版《辞海》中均无“人格”条。
    [3]确切地讲,Personality最恰当的中文翻译应为“个性”。
    [4]邓晓芒:《文学与文化三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79页。
    [1]黄希庭:《再谈人格研究的中国化》,《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第6期。
    [2]张岱年:人格之谜序[A].曲炜.人格之谜.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3]邓晓芒:《文学与文化三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81页。
    [1]冯川:《重返精神之家园:荣格评传》,《荣格文集》,改革出版社 1997年4月第1版,第500页。
    [1]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5年版,第3页。
    [2]迈克·彭:《中国人的心理》,新华出版社 1990年版第204页。鲁迅也说过“中国人偏不肯研究自己。”见《华盖集续编·马上支日记》,《鲁迅全集》第3卷,第331页。
    [3]Erikson,E.Identity:Youth and Crisis.New York:Norton,1968。
    [1]叔本华:《人生的智慧》,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7年版,第9页。
    [2]涂纪亮:《当代美国哲学》海人民出版社 1987年版第363页。
    [1]转引冯川《重返精神之家园:荣格评述》,《荣格文集》,改革出版社 1997年4月第1版第503-504页。
    [1]与消极自由相对应的是积极自由,柏林认为,持积极自由观念的人要回答的问题是:“什么东西或什么人有权控制、干涉,从而决定某人应该去做某事、成为某种人,而不应该做另一种,成为另外一种人?”积极自由的重心在于控制、统治与应该。对于积极自由,柏林有三个命题:第一,积极自由概念本身便含有反对自由的成分;第二,积极自由概念即理性的自我导向的概念的第一个暴虐是自我或人格的分裂;第三,用在社会政治领域,导致一种自居式的专制的产生。转引胡传胜著:《自由的幻像——伯林思想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第88-91页。
    [2]邓晓芒:《文学与文化三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142-143页。
    [1]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见《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第306页。
    [2]斯坦尼斯夫斯基:《演员自我修养》,《斯坦尼斯夫斯基全集》,中国电影出版社 1979年版,第2卷,第400页。
    [1]同上,第396页。
    [2]详见邓晓芒:《文学与文化三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160-161页。
    [3]《华盖集续编·马上支日记》,《鲁迅全集》第3卷,第327-328页.
    [4]中国古代无人格词条,虽然也有人格的观念,但直接涉及人格理论或健康人格问题的文化遗产极其有限,这里不作闸述,可详见本文第六章:《鲁迅与中国传统士人的个体人格思想》。
    [5]人本主义用“健康的人格”取代“理想人格”,就把健康人格的追求与人的生存现实紧密地联系起来了,使人在现实的可能性中发展自身。换句话说,健康人格不仅是伟大的人物,同时也是普通人所需要和具有的,提倡对健康人格的追求,说到底就是对人的新的生存方式的追求,人类也正是在这样的追求中越来越变得平凡而伟大。
    [1]上述关于健康人格的模式,可详见舒尔兹著,李文淮译:《成长心理学——健康人格的各种模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88年1月第1版。
    [1]荣格:Two Essays on Analytical Psychology 第171页。
    [1]周遐寿:《鲁迅的故家》,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年版,第51-52页
    [2]据周启明:《鲁迅的青年时代·三味书屋》
    [3]周遐寿:《鲁迅的故家·童话》
    [4]周遐寿:《鲁迅的故家》,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年版,第64页。
    [5]周建人:《祖父的事情》,收入《鲁迅的青年时代》,中国青年出版社 1957年版。
    [1]周作人《知堂回想录》,三育图书有限公司 1980年版,第13页。
    [2]周建人:《鲁迅故家的败落·十六·祖父活下来了》,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4年版。
    [3]《鲁迅年谱》(第一册)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年9月增订版,第3-4页。
    [4]周遐寿:《鲁迅的故家·台门的败落》,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7年版,第103页。
    [1]观鱼:《回忆鲁迅家庭及其社会环境35年间(1902-1936)的演变》,人民文学出版社内部发行,第12页。
    [2]据鲁迅:《朝花夕拾·狗、猫、老鼠》;《论雷峰塔的倒掉》
    [3]据鲁迅《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之余》
    [4]据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
    [5]据周启明:《鲁迅的青年时代·师父与先生》
    [6]据周启明:《鲁迅的青年时代·买新书》
    [1]《鲁迅年谱》(第一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9月增订版,第16页。
    [1]《华盖集·忽然想到(四)》,《鲁迅全集》第3卷,第17页。
    [1]集外集·自传》《鲁迅全集》第7卷,第84页。
    [2]日记·110307·致许寿裳》,《鲁迅全集》第11卷,第334页。
    [3]《两地书》,1926年十月二十八日致许广平信。
    [1]薛绥之主编:《鲁迅生平史料汇编(第四辑)》,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3年版,第359页。
    [2]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见《鲁迅杂感选集》上海出版公司 1953年版,第5页。
    [1]宋志坚:《鲁迅与绍兴历代名贤》,厦门大学出版社1991年1月第1版,第15页。
    [2]《<会稽郡故书杂集>序》,《鲁迅全集》第10卷,第32页。
    [1]据《绍兴同乡公函》,现藏于绍兴鲁迅纪念馆。
    [1]董平选注,祁茗田评析:《浙江精神之哲学本源》,浙江古籍出版社 2004年3月第1版,第12页。
    [2]《英雄和英雄崇拜——卡莱尔讲演集》,三联书店 1988年版,第24页。
    [3]沈瓞民:《回忆鲁迅早年在弘文学院的片断》,见1961年9月23日《文汇报》。
    [1]《书信·360210·致黄苹荪》,《鲁迅全集》第13卷,第306页。
    [2]《集外集拾遗补编·<越铎>出世辞》,《鲁迅全集》第8卷,第39页。
    [3]许寿裳:《我所认识的鲁迅·<民元前的鲁迅先生>序》
    [4]《且介亭杂文末篇·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
    [1]《且介亭杂文末篇·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鲁迅全集》第6卷,第545-547页。
    [2]《鲁迅和俄罗斯文学的关系及鲁迅创作的独立特色》,《雪峰文集》第4卷,第54页。
    [1]《且介亭杂文末篇·死》,《鲁迅全集》第6卷,第612页。
    [1]转引自微拉·施瓦支:《中国的启蒙运动》,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9年版,第39-40页。
    [1]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殷陆君译,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5年第1版,第4-6页。
    [1]李泽厚指出,鲁迅与章太炎的关系,从政治、思想、学术、文风到个人的交住,是值得详尽分析研究的,可惜至今未有详细论著(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年10月第2版,第405页)。张梦阳先生也有同样的看法,详见张梦阳《鲁迅与中外文化比较研究史概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鲁迅研究室编《鲁迅与中外文化的比较研究》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6年9月第1版,第56页。
    [1]《论世变之亟》,《严复集》第1册,中华书局,1986年1月第1版,第2页。
    [2]《群已权界论·译凡例卷首》,严复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7月,第8页。
    [1]严复:《救亡决论》,《严复集》第1册,中华书局,1986年1月第1版,第40页。
    [2]严复:《<原强>修订稿》,《严复集》第1册,中华书局,1986年1月第1版,第29页。
    [1]同上第31页。
    [1]梁启超:《新民说》之《论进步》,《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四》第58页。
    [2]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五》第29页。
    [1]梁启超:《论立法权》,《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九》,第102页。
    [1]梁启超:《新民说·论进取冒险》,《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第23页。
    [2]周启明《鲁迅的青年时代》,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2年版。
    [3]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杂谈名人》
    [4]《热风·随感录二十五》《鲁迅全集》第1卷,第295页。
    [1]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杂谈名人》.以上引文是严复在《天演论》的“译例言”中所说的话.
    [2]周作人:《鲁迅的青年时代·关于鲁迅之二》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年版,第73页。
    [3]《鲁迅全集》第3卷第61页。
    [4]《鲁迅全集》第1卷第184页。
    [5]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五·中国积弱溯源论》中华书局 1983年版,第19页。
    [1]同上。
    [2]《鲁迅全集》第1卷,第205页。
    [3]冯雪峰:《回忆鲁迅·触到他自己的谈话片断之二》。
    [4]《坟·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第63页。
    [5]《而已集·略论中国人的脸》,《鲁迅全集》第3卷,第137页。
    [1]《坟·春末闲谈》,《鲁迅全集》第1卷,第205页.
    [2]《准风月谈·秋夜纪游》,《鲁迅全集》第5卷,第251页.
    [3]《且介亭杂文末编·半夏小集》,《鲁迅全集》第6卷,第597页.
    [4]《集外集·“音乐?”》,《鲁迅全集》第7卷,第54页.
    [5]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 出了象牙之塔》,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8年7月第1版,第14页.
    [6]《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全集》第1卷,第129页.
    [7]《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全集》第1卷,第132页.
    [1]《坟·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第69页。
    [2]《坟·科学史教篇》,《鲁迅全集》第1卷,第28页。
    [3]《三闲集·序言》,《鲁迅全集》第4卷,第5页。
    [4]《集外集·又是“古已有之”》,《鲁迅全集》第7卷,第229页。
    [5]《华盖集·忽然想到四》,《鲁迅全集》第3卷,第17页。
    [1]《华盖集·忽然想到》,《鲁迅全集》,第3卷,第42-43页。
    [2]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 1997年版,第22页。
    [3]《中国近代期刊汇刊·清议报》,中华书局 1991年版,第5856页。
    [1]夏晓虹主编:《梁启超文选》(上),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2年版,第470页。
    [2]梁启超:《论政府与人民之权限》,《新民丛报》,1902(3)。
    [3]夏晓虹主编:《梁启超文选》(上),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2年版,第446页。
    [1]严复《原强修订稿》,《严复全集》第1册上,第30页.
    [2]严复:《原强修订稿》,《严复集》第一册,中牛书局 1986年版,第18页.
    [3]《<法意>按语》,《严复集》第4册,中华书局,1986年1月第1版,第981页.
    [4]本杰明·史华兹:《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6年版第61页.
    [5]史华兹《严复与自由主义》,转引黄克剑《东方文化——两难中的抉择》,江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9月第1版,第77页.
    [6]梁启超:《新民说》,《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 1999年版,第657页.
    [7]梁启超:《论中国人种之将来》,《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 1999年版,第259页。
    [8]梁启超:《爱国论》,《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 1999年版,第272页。
    [9]梁启超:《爱国论》,《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 1999年版,第272页
    [1]梁启超:《新民说》,见《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五,中华书局 1989年版,第45页
    [2]梁启超:《新民说》,见《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五,中华书局 1989年版,第44页
    [3]梁启超:《新民说》,《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 1999年版,第655页。
    [4]《论社会改革》,《东方杂志》第3卷第8期
    [5]穆勒《论自由》,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77页
    [6]《与熊纯如书》,《严复集》第3册,中华书局,1986年1月第1版,第603页。
    [7]康有为:《京师强学会序》,《康有为政论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66页。
    [1]梁启超:《新民说》,《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 1999年版,第662页.
    [2]梁启超:《新民说》,见《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四,中华书局 1989年版,第45页.
    [3]梁启超:《新民说》,见《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五,中华书局 1989年版,第46页.
    [4]梁启超:《论中国国民之品格》,《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 1999年版,第1077页.
    [5]参见梁启超:《新民说》、《新民议》、《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等,
    [6]梁启超:《论中国国民之品格》,《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 1999年版,第1078页。
    [1]高瑞泉主编:《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华东师大出版社 1996年版,第198-199页。
    [2]《国家论》,《章太炎全集》第4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5年版,第457页
    [3]《章太炎全集》第4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5年版,第444页。
    [1]《四惑论》,《章太炎全集》第4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5年版,第449页。
    [2]章太炎:《章太炎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 1996年版 第300页.
    [3]《俱分进化论》,《章太炎全集》第4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5年版,第386-387页。
    [1]参见姜义华著《章太炎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0页。
    [1]《建立宗教论》,《章太炎全集》第4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5年版,第418页。
    [2]《答铁铮》,《章太炎全集》第4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5年版,第375页。
    [3]Cf.Paul Stern,Socratic Rationalism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3,pp.21-22.
    [1]许寿裳:《章炳麟》,重庆出版社 1986年版.
    [2]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4年10月第2版,第369页。
    [3]章太炎:《文学说例》,新民丛报第5册,1902年4月。
    [4]《<坟>题记》,《鲁迅全集》第1卷,第3页。
    [5]《集外集·序言》,《鲁迅全集》第7卷第4页。
    [1]许寿裳:《章炳麟》,重庆出版社 1986年版。
    [1]《坟·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第50页。
    [1]本节许多方面得益于李振声:《作为新文学思想资源的章太炎》一文,详见《书屋》2001年Z1期.
    [2]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从章先生学》。
    [3]见《且介亭杂文末编·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鲁迅全集》第6卷,第546页。
    [1]《坟·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第48页。
    [1]《坟·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第53页。
    [2][德]马克斯·斯蒂纳著,金海民译:《惟一者及其所有物》,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5页,译文有改动.
    [1][德]马克斯·斯蒂纳:《惟一者及其私产》,斯图加特,1991年版,第5页,转引张芸:《别求新声于异邦——鲁迅与西方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第318页.
    [2][德]马克斯·斯蒂纳著,金海民译:《惟一者及其所有物》,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407页.
    [1]《坟·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第51页。
    [2]可参见梁展著::《颠覆与生存——德国思想与鲁迅前期的自我观念(1906—1927)》,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07年11月第1版,第二章。
    [3]《坟·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第51页。
    [4]1925年5月,在给许广平的信中,鲁迅说道:“其实,我的意见也不容易了然,因为其中本有许多矛盾,教我自己说,或者是‘人道主义'与‘个人的无治主义'的两种思想的消长起伏罢,所以我忽而爱人,忽而憎人;做事的时候,有时确为别人,有时却为自己玩玩,有时则竟因为希望将生命从速消磨,所以故意拼命的做.此外或者还有什么道理,自己也不甚了然。”鲁迅,景宋著:《两地书·原信——鲁迅与许广平往来书信集》,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61页。
    [1]详见第六章《鲁迅与中国传统士人的个体人格思想》
    [2]鲁迅早年购有Messer Mar所著《马克思·斯蒂纳》[Messer Mar,Mar Stirner:Miteninem Titeibild(Berlin:Bard-Marquardt)]一书,北京鲁迅博物馆(编):《鲁迅手迹和藏书目录》(北京:北京鲁迅博物馆,1959)第3册,“外文藏书目录”:“西文部分”。
    [3]鲍开刚:《中国和富强梦》,慕尼黑,1971年版,第496页.
    [4]华盖集续编·马上支日记》,《鲁迅全集》第3卷,第328页.
    [5]阿尔志跋绥夫深受施蒂纳无政府主义思想影响.
    [6]参见汪晖《反叛的个人与民族的复兴——鲁迅与个人无政府主义研究之一》,见《无地彷徨》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281页.
    [1]刘宗坤著:《等待上帝还是等待戈多?》,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年3月第1版,第58页。
    [2]克尔凯郭尔:《致死的病》,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41年版,第17页。转引自武斌著:《现代西方人格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2月第1版,第64页。
    [1]勃兰兑斯:《尼采》工人出版社1985年版,第142页。
    [2]克尔凯郭尔:《最后的非科学性附言》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41年版,第109页,转引自武斌著:《现代西方人格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2月第1版,第67页。
    [1]克尔凯郭尔:《我著作事业的观点》,纽约1939年版,第114页。
    [2]详见魏韶华:《“林中路”上的精神相遇——鲁迅与克尔凯郭尔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第三章。
    [1]《坟·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第51页。
    [2]《坟·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第50页。
    [3]《坟·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第54页.
    [4]王波:《鲁迅的孤僻》,见颜汀编选《大先生鲁迅》,四川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14-15页.
    [1]《坟·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第53-54页。
    [2]参见:姚万生:《克尔凯郭尔与鲁迅<野草>》,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9月第5期.
    [1]《坟·灯下漫笔》,《鲁迅全集》第1卷,第212页.
    [2]《坟·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第56页。
    [3]《坟·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第54页。
    [4]《坟·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第55页.
    [5]勃兰兑斯:《尼采》,工人出版社1985年版,第37页.
    [6]叔本华:《人生的智慧》,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页。
    [1]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石冲白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11月版,第419页.
    [2]叔本华:《爱与生的苦恼》,金玲译,华龄出版社1996年1月北京第1版,第176页。
    [1]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250页。
    [2]参见:赵敦华主编:《西方人学观念史》,北京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第393-394页.
    [3]《坟·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第51页。
    [4]选自叔本华的《附业与补遗Ⅱ》。
    [5]据梁展研究,鲁迅有关“意志”、“生命”、“怜悯”和“牺牲”等观念更多地来自于叔本华,而不是尼采.对于尼采,鲁迅主要吸收了他彻底的道德批判精神。详见梁展著:《颠覆与生存——德国思想与鲁迅前期的自我观念(1906—1927)》,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07年11月第1版,第76页.
    [1]《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全集》第1卷,第130-131页。
    [2]《华盖集·题记》,《鲁迅全集》第3卷,第3页。
    [3]《两地书·二、四》,《鲁迅全集》第11卷,第25页。
    [1]《两地书·二、四》,《鲁迅全集》第11卷,第15页.
    [2]《两地书·二九》,《鲁迅全集》第11卷,第88页.
    [3]《且介亭杂文末编·“这也是生活……”》,《鲁迅全集》第6卷,第601页.
    [4]知堂:《关于鲁迅》,见《鲁迅先生纪念集》,第26页.
    [5][德]保罗生:《叔本华 哈姆莱特 梅菲斯特斯 悲观主义自然史的三篇论文》,柏林和斯图加特,1926年版,第76页。转引张芸:《别求新声于异邦——鲁迅与西方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第369页。
    [1]《华盖集续编·有趣的消息》,《鲁迅全集》第3卷,第197页。
    [2]《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纪念》,《鲁迅全集》第4卷,第485第页。
    [3]《鲁迅全集》第11卷,第442页。
    [4]其实,鲁迅与叔本华的“意志”概念是存在着显著差别的:虽然叔本华的“意志”是作为肉体的个人直观显现,但其本身却是一种无目的、无根据具有本体意义的盲目冲动感,是不能为主体所认识的形而上学概念;而鲁迅的“意志”概念显然内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它首先固着于人的“个性”或者“人格”层面,即人格与意志具有同一性。
    [1]勃兰兑斯:《尼采》,工人出版社1985年版,第207页。
    [2]尼采:《快乐的科学》,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年版,第180页.
    [3]尼采《查拉斯图如是说》,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187页.
    [4]参看《朝霞》第105节,《尼采全集》第4卷,第99页。转引周国平:《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7月第1版,第137页。
    [1]参见周国平:《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7月第1版,第225-236页。
    [1]尼采:《查拉斯图拉如是说》,尹溟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第11-12页.
    [1]鲁迅最初翻译为《察罗堵斯德罗绪言》。
    [1]《“悲”的人生哲学——王国维、鲁迅与叔本华、尼采》,详见http://www.so100.cn/html/lunwen/xingzhenglunwen/zxll/2006-3/18/2006063181026349987480506_7.htm
    [2]具体可参见黄怀军:《浅析青年鲁迅对尼采“超人”说的误读》,《中国文学研究》2001年第1期.
    [1]人们一般将尼采的超人理解为英雄崇拜,认为它的思想源于达尔文的进化论。在《看哪这人》中,尼采抱怨道,“超人”这个词“几乎到处被完全无头脑地误解。恰恰被等同于查拉图斯特拉所全然否定了的哪些评价,以为是一种理想的类型,一种高等的人类,一种半圣哲半天才的人……别的博学的笨牛,又因为这个词揣想我是达尔文主义者,甚至在我的学说里发现有不自觉的不由自主的大骗子卡莱尔的‘英雄崇拜'——一种我怀着恶意所蔑视的英雄崇拜。”(转引自周国平:《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7月第1版,第261-262页)由此可见,尼采的超人是异于卡莱尔的英雄崇拜,因为“尼采的超人对于社会不为工具的价值;超人是自我评价的。……尼采所赞誉的拿破仑,也正如黑格尔见到拿破仑时的赞语:‘世界精神在马背上',他那种惊人潜能的发挥,以及不屈不挠的精神,给予人类的鼓舞,正如贝多芬和哥德。”在评述尼采超人哲学的意义时,陈鼓应先生还写道:“尼采的超人,乃是对于古希腊悲剧英雄的憧憬,希腊人深切地了解人被投入世界后,生命充满着荆棘,短暂而可悲,最后终不免一死。但他们却挺起心胸,怡然忍受。复于饱尝人世苦痛之中,积健为雄,且持雄奇悲壮的气概,驰骋人世。如此以艺术的心灵征服可惧的事物,拓展狂澜的生命,我们了解这种自强不息戡天役物的精神,才能把捉尼采超人哲学的意涵。”(陈鼓应:《悲剧哲学家尼采》,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80页)
    [2]《坟·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第78页。
    [1]《鲁迅全集》第11卷,第249页。
    [2]周启明:《鲁迅的青年时代》,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年版,第44页。
    [1]《坟·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第68页.
    [2]《坟·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第68页.
    [3]《坟·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第70-71页.
    [4]《坟·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第54页。
    [1]《坟·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第69页。
    [2]鲁迅在提倡科学主义的《科学史教篇》中告诫人们,科学与理性虽然是消除愚昧和盲从的奴性主义精神状态所必需的,但若“使举世惟知识之祟,人生必大归于枯寂”,同样不可能“致人性于全”。因此,它将会造成“美之感情漓,”非但如此,它还会反过来进一步导致“明敏之思想失,所谓科学亦同趣于无有矣”,意即惟科学主义、惟理性主义必会走向科学与理性的反面。在《文化偏至论》中,鲁迅指出,19世纪末以来,人们在一味追逐物质享受的“文化偏至”思潮的控制下,资本主义文明已堕落成为种种“诈伪道德”。因此,感情与思想、审美与理性、物质与精神必须服从于人性解放与进步的全面要求,决不可只取一隅,或者以偏概全。
    [3]《坟·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第86页。
    [1]《坟·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第77页。
    [2]《坟·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第79页。
    [3]《坟·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第69页。
    [1]《坟·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第78页.
    [1]《坟·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第82页。
    [2]《坟·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第75页。
    [1]《坟·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第95页。
    [2]《坟·杂忆》,《鲁迅全集》第1卷,第223页。
    [3]同上.
    [4]《鲁迅全集》第6卷,第612页。
    [5]《坟·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第82页.
    [6]同上.
    [1][日]北冈正子:《摩罗诗力说材源考》,何乃英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2]伊滕虎丸著,李冬木译《鲁迅与日本人——亚洲近代与“个”的思想》,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第120页。
    [3]鲁迅后来说:“那时候(指1907年前后),相信精神革命,主张解放个性,简直是浪漫主义,也还是进化论的思想。”转引自冯雪峰:《回忆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版,第31-32页。
    [1]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自传》,顾闻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86页.
    [2]尼采:《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张念东、凌素心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04页。
    [1]《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第4卷,第512页。
    [2]参见余凤高:《“心理分析”与中国现代小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3]《<父亲在亚美利加>译者附记》,《鲁迅全集》第10卷,第175页。
    [1]《且介亭杂文二集·陀思妥夫斯基的事》,《鲁迅全集》第6卷,第411页。
    [2]《集外集·<穷人>小引》,《鲁迅全集》第7卷,第103页。
    [3]钱理群:《心灵的探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第77页。
    [1]叔本华的生存意志或生命意志包括两个方面:个体的生存意志和繁衍种族的意志.弗洛伊德早期认为,人的本能可分两种:自我保存本能和性本能,前者主要目的是维持个体的生存,后者主要目的则是繁衍人类种族.由此可明显提出两者的相似性。
    [2]《且介亭杂文二集·“京派”和“海派”》,《鲁迅全集》第6卷,第304页。
    [3]同上.
    [4]《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全集》第1卷,第131页.
    [1]《热风·反对“含泪”的批评家》,《鲁迅全集》第1卷,第403页。
    [2]《而已集·小杂感》
    [1]《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全集》第1卷,第130-131页.
    [2]《坟·写在<坟>后面》,《鲁迅全集》第1卷,第283页.
    [1]《补天》,《鲁迅全集》第2卷,第345页。
    [2]《补天》,《鲁迅全集》第2卷,第345-347页。
    [3]《补天》,《鲁迅全集》第2卷,第345页。
    [4]同上。
    [1]《补天》,《鲁迅全集》第2卷,第346页。
    [1][美]诺尔曼·布朗:《生与死的对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4月第1版,第187页。
    [1]同上.
    [2][美]诺尔曼·布朗:《生与死的对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4月第1版,第115页.
    [3]应该说,叔本华的涅槃原则也是一种既生又死,既不是生又不是死的一种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实质上死亡已上升到与生命对等的高度,但在叔本华眼中,这仅仅是在最后的涅槃境界才存在的,死亡原则并不是构成贯穿叔本华人生哲学的基本原则。
    [1]据《日记》,《鲁迅全集》第14卷,第493页。
    [2]鲁迅:《苦闷的象征·引言》,《苦闷的象征 出了象牙之塔》,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7月第1版,第3页.
    [1]见陈卫平、施志伟著:《生命的冲动——柏格森和他的哲学》,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12月第1版第52-53页.
    [1]转引自赵修义等:《现代西方哲学纲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一版第155页。
    [1]柏格森:《创造进化论》,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0页.
    [2]鲁迅:《苦闷的象征·引言》,《苦闷的象征 出了象牙之塔》,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7月第1版,第4页。
    [3]同上第24页.
    [4]厨川白村:《文艺思潮论》,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
    [1]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 出了象牙之塔》,鲁迅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7月第1版,第9页.
    [2]同上第10页。
    [3]同上第24页。
    [4]同上第8页。
    [5]同上第8页。
    [6]同上第9页。
    [7]同上第10页。
    [8]同上第10页。
    [1]同上第13页。
    [2]同上第8页。
    [3]同上第10页.
    [4]同上第9页.
    [5]同上第11页.
    [6]同上第14页.
    [7]同上第12页。
    [1]同上第11页。
    [2]同上第11页.
    [3]同上第11-12页。
    [4]同上第23页。
    [5]同上第23页。
    [6]同上第25页。
    [1]同上第66页。
    [2]同上第69页.
    [3]同上第64页.
    [1]同上第86页。
    [2]同上第24页。
    [3]同上第143页。
    [4]同上第144页。
    [5]同上第144页。
    [1]同上第7页.
    [2]同上第7页.
    [3]同上第25-26页。
    [4]同上第25页。
    [5]同上第12页.
    [6]同上第12页.
    [7]同上第213页。
    [8]同上第214页.
    [9]同上第213-214页。
    [10]同上第214页。
    [1]转引:[美]诺尔曼·布朗:《生与死的对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4月第1版第68页
    [2]鲁迅:《苦闷的象征·引言》,《苦闷的象征 出了象牙之塔》,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7月第1版,第84页.
    [3]马克思认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是一个充分体现人的本质存在的“富人”。马克思说:“人对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因而也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作为社会的人即合乎人的本性的人的自身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彻底的、自觉的、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丰富成果的……。”(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79页)
    [1]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 出了象牙之塔》,鲁迅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7月第1版,第65页.
    [2]同上第68页。
    [3]同上第132页。
    [4]同上第132页.
    [5]同上第133页。
    [1]同上第134页。
    [2]同上第14页。
    [3]转引廖星桥:《外国现代派文学导论》,北京出版社1988年版,第71页.
    [4]鲁迅:《苦闷的象征·引言》,《苦闷的象征 出了象牙之塔》,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7月第1版,第119页.
    [5]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 出了象牙之塔》,鲁迅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7月第1版,第123页.
    [6]同上第121页。
    [1]同上第123页。
    [2]同上第124页.
    [3]同上第121页.
    [4]同上第123页.
    [5]《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鲁迅全集》第10卷,第242页。
    [1]《书信·360903致母亲》,《鲁迅全集》第13卷,第418页。
    [2]《两地书·八三》,《鲁迅全集》第11卷,第221页。
    [3]《译文序跋集·译<苦闷的象征>后三日序》,《鲁迅全集》第10卷,第235页。
    [4]关于鲁迅该时期价值的重估与人格的重建可详见第七章《鲁迅的个体人格思想及个体人格的演化轨迹与启蒙之路》。
    [1]厨川白村著,鲁迅译:《苦闷的象征 出了象牙之塔》,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7月第1版,第247页.
    [2]关于鲁迅早期的个体人格思想可详见本文的第四章《西方新神思宗、摩罗诗人与鲁迅早期的个体人格思想》
    [1]鲁迅语,《译文序跋集·<从灵向肉和从肉向灵>译者附记》,《鲁迅全集》第10卷,第251页。
    [2]《译文序跋集·<苦闷的象征>引言》,《鲁迅全集》第10卷第231页
    [3]《译文序跋集·<出了象牙之塔>后记》,《鲁迅全集》第10卷,第242页.
    [4]同上。
    [1]《译文序跋集·<出了象牙之塔>后记》,《鲁迅全集》第10卷,第243页。
    [2]同上.
    [3]《译文序跋集·<苦闷的象征>引言》,《鲁迅全集》第10卷,第232页.
    [4]《译文序跋集·<观照享乐的生活>译者附记》,《鲁迅全集》第10卷,第250页.
    [5]《译文序跋集·<从灵向肉和从肉向灵>译者附记》,《鲁迅全集》第10卷,第251页.
    [1]《译文序跋集·<出了象牙之塔>后记》,《鲁迅全集》第10卷,第243页。
    [2]同上第244-245页。
    [3]厨川白村著,鲁迅译:《苦闷的象征 出了象牙之塔》,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7月第1版,第24-25页.
    [1]张灏:《张灏自选集·超越意识与幽暗意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第25页.
    [1]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第90页.
    [2]一般认为,《离骚》的主旨是忠君和爱国。司马迁说:“虽放流,睠顾楚国,系心怀楚王,不忘欲返。……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离骚》中,有不少“心系楚王”的诗句。
    [1]据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屈原和鲁迅》。
    [1]《鲁迅全集》第9卷,第370页。
    [2]在小说集《彷徨》中,鲁迅引用屈原《离骚》的“朝发韧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另外,鲁迅在北京西三条胡同寓所“老虎尾巴”书室壁上挂的楹联也用了离骚句:“望崦嵫而勿迫:恐鹈鴂之先鸣!”
    [3]《鲁迅全集》第9卷,第374页.
    [1]《伪自由书·言论自由的界限》,《鲁迅全集》第五卷,第115页。
    [1]《且介亭杂文二集·从帮忙到扯淡》,《 鲁迅全集》第六卷,第344页。
    [1]鲁迅认为三教合流在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身上是一种相当普遍的文化现象。他说:“其实是中国自南北朝以来,凡有文人学士,道士和尚,大抵以“无特操”为特色的。晋以来的名流,每一个人总有三种小玩意,一是《论语》《孝经》,二是《老子》,三是《维摩诂经》,不但采用谈资,并且常常做一点注解。唐有三教辩论,后来变成大家打诨;所谓名儒,做几篇伽蓝碑文也不算什么大事。宋儒道貌岸然,而窃取禅师的语录.清呢,去今不远,我们还可以知道儒者的相信《太上感应篇》和《文昌帝君阴骘文》,并且会请和尚到家里来拜忏.”(《准风月谈·吃教》,《鲁迅全集》第5卷第310页)
    [2]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86年3月第1版,第190页。
    [3]同上,第196页。
    [1]以上引文主要系根据马王堆汉墓出土《老子》写本甲、乙两本释文,见《文物》,1974年第11期.转引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第52页。
    [2]《华盖集续编·谈皇帝》,《全集》第三卷第252页
    [3]《鲁迅全集》第一卷,第371-375页.
    [4]《花边文学·安贫乐道法》,《鲁迅全集》第5卷,第539页。
    [1]《伪自由书·王道诗话》,《鲁迅全集》第5卷,第46-47页。
    [2]《华盖集·忽然想到》,《鲁迅全集》第3卷,第42页。
    [3]《北京通信》,《鲁迅全集》第3卷,第52页。
    [4]《鲁迅全集》第1卷,第67-69页。
    [5]《鲁迅全集》第6卷,第520-521页。
    [1]《致萧军、萧红》,《鲁迅全集》第13卷,第4页.
    [2]《华盖集·题记》,《鲁迅全集》第3卷第3页.
    [3]《书信·271120致江绍原信》,《鲁迅全集》第11卷,第596-597页.
    [4]针对许寿裳的《纪念先师章太炎先生》(1936年9月《新苗》第8期)一文,鲁迅于1936年9月25日致许说,“得《新苗》,见兄所为文,甚以为佳,所来敢荀同者,惟在欲以佛法救中国耳”.
    [5]《坟·论睁了眼睛看》,《鲁迅全集》第1卷,第237页.
    [6]《坟·论睁了眼睛看》,《鲁迅全集》第1卷,第238页.
    [7]《坟·论睁了眼睛看》,《鲁迅全集》第1卷,第237页。
    [1]《汉文学史纲要·老庄》,《鲁迅全集》第9卷,第366页.
    [2]《吃教》,《鲁迅全集》第5卷,第310页。
    [3]《关于<小说世界>》,《鲁迅全集》第8卷,第111页。
    [4]在鲁迅的眼中,“无坚信”之人是可以和“伪士”划上等号的。“伪士”没有“自己”,人云亦云,他们以“多数”为权威,扼杀他人的个性和自由。他们没有自己的精神信仰。今天可以这样,明天可以那样,毫无原则可言,天生具有流氓特点。故鲁迅说他们是“无赖之尤”。(《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第46页)其次,他们缺乏想像力,缺乏创造力。他们可能博览群书,可以滔滔不绝,但缺少精神。也可能连知识也没有,只会唬人。但这是这样的无精神的“伪士”,却往往占据了主流的中心位置,因为他们善于迎合,既迎合权势,又迎合大众。在中国的历史条件下,伪士总是和专制体制联在一起的。他们总是“借新文明之名,以大遂其私欲者”(《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第46页)也就是说,他们什么时髦就打什么旗号,这自然与他们的本无信仰与原则相关,正因为如此,他们永远“领导潮流”。
    [5]《鲁迅年谱》第2卷,第307页。
    [1]《且介亭杂文·运命》,《鲁迅全集》第6卷,第131页。
    [2]《华盖集续编·有趣的消息》,《鲁迅全集》第3卷第199页。
    [3]《南腔北调集·世故三味》《鲁迅全集》第4卷,第590-591页
    [4]《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鲁迅全集》第6卷,第170页.
    [1]有趣的是,“内圣外王之道”一语不见于儒家典籍——《论语》中没有“圣王”二字,却出自于道家《庄子·天下》篇中。张恒寿先生对此作了详尽考证后指出,《庄子·天下》篇是受老庄影响很深的儒家,其立场介于儒家和老庄之间。参见张恒寿:《庄子新探》,河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9月版,第310-311页.
    [2]《且介亭杂文二集·徐懋庸作<打杂集>序》
    [3]《汉文学史纲要·老庄》,《鲁迅全集》第9卷,第363页。
    [4]《且介亭杂文二集·隐士》,《鲁迅全集》第6卷,第223-224页。
    [5]《庄子今注今译》,《修订版前言》,中华书局,1983年版。
    [1]《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鲁迅全集》第3卷,第513页。
    [2]《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鲁迅全集》第3卷,第514页。
    [1]《鲁迅全集》第3卷,第514-515页。
    [1]参见马良怀:《崩溃与重建中的困惑——魏晋风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4月第1版,第113-115页。
    [2]《鲁迅全集》第3卷,第516-517页。
    [1]《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六至九)》,《鲁迅全集》第6卷,第422页。
    [2]《鲁迅全集》第7卷,第383页。
    [3]《且介亭杂文二集·从帮忙到扯淡》
    [1]《华盖集续编·学界的三魂》,《鲁迅全集》第3卷,第206页。
    [2]孔子和孟子都宣扬过“王道”政治,但鲁迅却怀疑他们是为了想做官,因为他们是周朝的臣民,而周朝又是“王道的祖师而且专家”,宣扬王道就等于称赞周朝。所以鲁迅说他们“就是因为要‘行道',倘做了官,于行道就较为便当。而要做官,则不如称赞周朝之为便当的。”(《且介亭杂文·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鲁迅全集》第6卷,第10页。)
    [3]详见本文第二章。
    [4]中国传统士人无非有以下三种类型:一是儒士、二是狂士,三为隐士。这三种士人类型均不同程度地对鲁迅产生了影响,关于狂士与鲁迅的人格关系,田刚博士在其博士论文《鲁迅与中国士人传统》已作为详尽的分析与梳理,但正如其导师孔范今先生所指出,田刚博士并没有就“儒士”、“隐士”对鲁迅的影响作专门探讨。
    [1]详见田刚著:《鲁迅与中国士人传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3-4页.
    [2]参见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第130-132页.
    [1]近代中国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具有相同的内涵。皆来源于humanisim。
    [2]参见陈晋:《悲患与风流——中国传统人格的道德美学世界》,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5月第1版第180页.
    [1]张灏:《张灏自选集·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第2页.
    [1]参见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第49-51页.
    [1]我们把《庄子》外杂篇中《骈拇》、《马蹄》、《胠箧》、《在宥上》、《让王》、《盗跖》、《渔父》七篇的作者称为庄子后学的无君派.参见刘笑敢:《庄子哲学及其演变》第八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8月第1版.
    [1]陈鼓应:《尼采哲学与庄子哲学的比较研究》,《老庄论集》,齐鲁书社1987年版。
    [1]参见朱义禄:《从圣贤人格到全面发展——中国理想人格探讨》,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6月第1版,第63-66 页。
    [1]《且介亭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全集》第6卷,第118页.
    [2]冯雪峰:《鲁迅论》,《雪峰文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7-8页.
    [1]恩格斯:《致裴·拉萨尔》,《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46页.
    [2]恩格斯: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页.
    [3]《顾准文集》,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9月版,第379页、230页.
    [4]参见陈晋著:《悲患与风流——中国传统人格的道德美世界》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5月第1版,第202-204页。
    [5]《华盖集·忽然想到(五)》《鲁迅全集》第3卷第45页。
    [1]《华盖集·题记》《鲁迅全集》第3卷第4页。
    [1]《坟·写在<坟>后面》《鲁迅全集》第1卷,第283页
    [2]《书信·270919 致 翟永坤》,《鲁迅全集》第11卷,第574页。
    [3]《书信·320817 致 许寿裳》,《鲁迅全集》第12卷,第106页.
    [4]《书信·280409 致 李秉中》,《鲁迅全集》第11卷,第620页。
    [5]《准风月谈·“商定”文豪》,《鲁迅全集》第5卷.第377页
    [6]鲁迅惟一感到庆幸的是,传统礼教“害过许多人,却还未能完全扫尽了一切人的天性”.为什么昵?——“没有读过‘圣贤书'的人,还能将这天性在名教的斧钺底下,时时流露,时时萌蘖”,而“这便是中国人虽然萎缩,却未灭绝的原因”(《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7]《华盖集·忽然想到》《鲁迅全集》第3卷第42页。
    [8]《华盖集·忽然想到》《鲁迅全集》第3卷第43页。
    [9]《坟·灯下漫笔》,《鲁迅全集》第1卷第213页.
    [1]《坟·杂忆》,《鲁迅全集》第1卷,第225页.
    [2]《两地书·四》,《两地书·原信——鲁迅与许广平往来书信集》,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3]转引钱理群:《以“立人”为中心——鲁迅思想与文学的逻辑起点(下)》,《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3月第2期.
    [1]《坟·论睁了眼看》,《鲁迅全集》第1卷,第240页
    [2]《三闲集·怎样写(夜记之一)》,《鲁迅全集》第4卷第18页。
    [3]《华盖集·杂感》,《鲁迅全集》第3卷49页。
    [4]许寿裳:《挚友的怀念》第128页。
    [5]第1卷第485页。
    [6]《华盖集·导师》,《鲁迅全集》第3卷,第56页。
    [1]《十四年“读经》,《鲁迅全集》第3卷.第143页.
    [2]《十四年“读经”》,《鲁迅全集》第3卷第143-144页。
    [3]《华盖集·北京通信》,《鲁迅全集》第3卷,第51页.
    [4][俄]尼古拉·别尔嘉耶夫:《人的奴役与自由——人格主义哲学的体认》,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4月第1版第11页。
    [1]《置身于苦难与阳光之间——加缪散文集》,杜小真译,《生活·读书·新知》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4月第1版第2页。
    [2]鲁迅说,“那么,就许有若干人要沉默,沉默而苦痛,然而新的生命就会在这苦痛的沉默里萌芽。”《华盖集·忽然想到》,《鲁迅全集》第3卷第95页
    [1]《集外集·<穷人>小引》,《鲁迅全集》第7卷第104页。
    [2]《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鲁迅全集》第9卷第323、338页。
    [3]华盖集·战士和苍蝇》,《鲁迅全集》第3卷,第38页。
    [4]伊腾虎丸著,李冬木译《鲁迅与日本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第121页。
    [1]《译文序跋集·<毁灭>第二部一至三章译者附记》,《鲁迅全集》第10卷第336页
    [2]《而已集·黄花节的杂感》,《鲁迅全集》
    [3]《华盖集·杂感》,《鲁迅全集》第3卷第52页。
    [4]中国的人性学说,不论是性善论还是性恶论,抑或力主性无善无恶还是有善有恶,都以为人性一旦形成便无法变更。直至王夫之,才认为人性不仅受之于天,而且在后天还继续受到自然和社会的影响。其著名的“性日生而日成”的人性学说,就是把人性理解为一个发展的过程。但王夫之仍然忽略了个体主体意识对人性形成、发展的重要作用。而在现代西方人眼里,人性是动态的、不确定的,根本就没有人性“本来”是善还是恶的问题,是人自己把自己造成了善人或恶人,因此人性首先是人自己的作品,即人自由意志选择的结果.例如弗洛姆就认为,所谓的人性或人的本质是具体地植根于人存在中的固有矛盾。因为人性不是一种实体,一种与生俱来的抽象本质。实际上,人的本质是人主动选择、自我塑造的一种过程。详见[美]埃里希·弗洛姆著,《人心——人的善恶天性》,牟斌、孙春晨译,福建人民出版社1988年8月第1版第2页。
    [1]详见邓晓芒:《文学与文化三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46-47页.
    [2]参见陈晋著:《悲患与风流——中国传统人格的道德美世界》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5月第1版(北京)第202-204页.
    [3]《<一个青年的梦>·译者序》,《鲁迅全集》第10卷第193页。
    [4]《坟·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第53-54页.
    [1][俄]尼古拉·别尔嘉耶夫:《人的奴役与自由——人格主义哲学的体认》,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4月第1版第3页。
    [2]鲁迅认为“孔夫子曾经计划过出色的治国方法,但那都是为了治民众者,即权势者设想的方法,为民众本身的,却一点也没有”(《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3]刘小枫:《儒家革命精神考》,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12月第1版第69页。
    [1]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商务印书馆,1990年11月第1版第22页。
    [2]康德:《历史理性批判》,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3页
    [3]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基本原则》,《康德文集》,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第113页。
    [1]参见张光芒:《“新启蒙主义”:前提、方法与问题》,《人文杂志》2005年第1期.
    [2]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商务印书馆,1990年11月第1版第24页.
    [3]同上,第24-25页.
    [1]同上,第27页。
    [2]同上,第24页。
    [3]同上,第28页。
    [4]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商务印书馆,1990年11月第1版第22页。
    [1]《三闲集·扁》,《鲁迅全集》第4卷第87页。
    [2]《译文序跋集·<现代新兴文学的诸问题>小引》,《鲁迅全集》第10卷第291-292页.
    [3]《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第1906页。
    [4]这恰如鲁迅曾经讲过的叔本华所谓“脑子里给别人跑马”。叔本华在《读书与书籍》中有一段话:“我们读着的时候,别人却替我们想。我们不过是反复了这个人的心的过程.……读书时,我们的脑子已非自己的活动地.这是别人的思想的战场了。”见《而已集·读书杂谈》,《鲁迅全集》第3卷第445页。
    [1]林贤治:《一个人的爱与死·序》,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1月第1版第1页。
    [1]《朝花夕拾·琐记》,《鲁迅全集》第2卷第297页。
    [2]转引《鲁迅年谱》,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9月第1版第88-89页。
    [3]1901年鲁迅作《祭书神文》,祭文以决绝的态度嘲讽了那种“钱神醉兮钱奴忙”,表达了自己读书的志趣和求购“异籍”的愿望.早期的论文中,也屡屡见其该意思的表达。
    [1]鲁迅:《自题小像》,《鲁迅诗全编》第24页.
    [2]《<呐喊>自序》
    [3]《<呐喊>自序》
    [4]美国的威廉·H·布兰察德(William H.Blanchard)通过对革命者的精神分析后认为:在“正常的”时期,大多数“正常的”人会满足于将注意力集中在养家糊口上,这一点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都不例外.而那种把反抗作为职业的人却与此不同,无论他是一位改革者还是一位革命家。他活着就是为了改造世界,构建更好的社会,创制新的人类图景。相对于这一目标而言,任何工作和职业都是第二位的.他永远警惕着社会的不公,时刻准备着捍卫受害者的利益。事实上,他深深地认同于那些苦难者,那些卑微的人们,他的最大乐趣来自于他从自己的行动中获得的正义的激奋。见[美国]威廉·H·布兰察德(William H.Blanchard):《革命道德——关于革命者的精神分析》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2页。
    [1]享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第134页
    [1]在该时期,鲁迅认为,在长夜未央,阒然无声的中国,要尊个性,张精神,进行启蒙的个性解放运动,只有依靠少数精神界战士,“烛幽暗以天光,发国人之内曜,人各有己,不随风波,而中国亦以立”。《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由他们“发为雄声,以起其国人之新生,而大其国于天下”。《坟·摩罗诗力说》
    [2]笛卡尔语,转引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第183页。
    [3]《破恶声论》,《鲁迅全集》第8卷,第26页。
    [1]《坟·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第69页.
    [2]《坟·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第52页。
    [3]《坟·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第82、83页。
    [4]张灏:《中国近百年来的革命思想道路》,《张灏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04页
    [1]《集外集·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及著者自序传略》
    [2]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归国在杭州教书》
    [3]致许寿裳信。转引自《鲁迅年谱》,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36页。
    [1]《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鲁迅全集》第4卷,第455页。
    [2]参见《集外集·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及著者自叙传略》
    [3]《鲁迅年谱》,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40页。
    [4]据周建人:《绍兴光复前鲁迅的一小段事情》,载一九六一年《人民文学》七、八月合刊.
    [5]参见张能秋:《鲁迅在辛亥革命前后的文学活动》,载《绍兴鲁迅纪念馆馆刊》第三期.
    [1]G..B.de Huszar(ed):The Intellectuals,第.432-435页。转引陶东风:《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1999年9月第1版,第39页。
    [2]见一九七八年《杭州文艺》第9期。
    [1]《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鲁迅全集》第4卷,第455页。
    [2]许广平:《民元前的鲁迅先生》,见一九四○年《抗战文艺》第六卷第四期。
    [3]一九二五年三月三十一日致许广平信,见《两地书》。
    [1]参见舒尔兹著:《成长心理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1月第1版第191-193页。
    [1]《热风·不满》,《鲁迅全集》第1卷,第359页。
    [2]《热风·恨恨而死》,《鲁迅全集》第1卷第360页。
    [3]《热风·三十八》,《鲁迅全集》第1卷,第313页。
    [4]《热风·对于批评家的希望》,《鲁迅全集》第1卷第401页。
    [1]《<一个青年的梦>·译者序》,《鲁迅全集》第10卷第193页。
    [2]《写在<坟>后面》,《鲁迅全集》第1卷,第286页。
    [3]《鲁迅全集》第1卷,第285页。
    [4]《鲁迅全集》第11卷,第431页。
    [1]伊滕虎丸著,李冬木译《鲁迅与日本人——亚洲近代与“个”的思想》,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第120-123页。
    [2]参见汪晖著:《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第五章《主体精神历史的客观呈现》,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
    [1]《坟·杂忆》,《鲁迅全集》第1卷第225页。
    [2]《两地书原信——鲁迅与许广平往来书信集》,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39页。该段话在《鲁迅全集·两地书》中未刊出。
    [1]《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鲁迅全集》第4卷,第456页。
    [1]《两地书原信——鲁迅与许广平往来书信集》,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61页。
    [2]李长之:《鲁迅批判·后记》,北京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第174页。
    [3]《书信·<致萧军>(1934·10·9)》
    [4]片山智行:《鲁迅<野草>全释》李冬木译,中译本第4页
    [5]《二心集·<野草>英文译本序》,《鲁迅全集》第4卷,第356页
    [1]《书信·360903致母亲》,鲁迅全集》第13卷,第418页。
    [2]《两地书·八三》,《鲁迅全集》第11卷,第221页。
    [3]《野草·死后》,《鲁迅全集》第2卷,第209页。
    [1]《野草·死后》,《鲁迅全集》第2卷,第210页。
    [2]《野草·死后》,《鲁迅全集》第2卷,第212-213页。
    [3]所谓“个体人格危机”,指的是这样一种现象,即个人意识的自我与他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相分离,真实的自我与理想的自我相分离,个人与他所生活的社会、与他自己相分离,从而形成种种双重人格、病态人格或分裂人格、反社会人格等等。简单地说,就是你不能成为你自己。用哲学的语言来说,就是人的本质的异化。
    [1]《两地书原信——鲁迅与许广平往来书信集》,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61页。
    [2]加缪:《西西弗的神话》,《文艺理论译丛》(3),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第311页。
    [1]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第284页。
    [2]转引严家炎:《复调小说;鲁讯的突出贡献》,《新华文摘》2001年11期第110页
    [1]列夫·托尔斯泰,My Confession(1882),转引自舒尔兹:《成长心理学——键康人格的各种模式》,生活·读书嘶知三联书店1988年1月第1版,第16-17页。帕斯卡尔也曾举该例对人生之意义进行分析,详见托马斯·莫里斯:《帕斯卡尔与人生的意义》第四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版。
    [2]前面的章节分析过,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出了象牙之塔》不但是文艺心理学的著作,还是关于个性的学说。
    [3]厨川白村著,鲁迅译:《苦闷的象征 出了象牙之塔》,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7月第1版,第247页。
    [1]《译文序跋集·<出了象牙塔>后记》,《鲁迅全集》第10卷,第241-242页。
    [2]《译文序跋集·<出了象牙塔>后记》,《鲁迅全集》第10卷,第241页。
    [3]厨川白村著,鲁迅译:《苦闷的象征 出了象牙之塔》,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7月第1版,第247-249页。
    [1]《两地书原信——鲁迅与许广平往来书信集》,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277页。
    [2]《书信·290322·致韦素园》,《鲁迅全集》第11卷,第660页。
    [3]《两地书原信——鲁迅与许广平往来书信集》,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269页。
    [1]《译文序跋集·<出了象牙塔>后记》,《鲁迅全集》第10卷,第241页。
    [2]《华盖集·北京通信》,《鲁迅全集》第3卷,第51页。
    [3]厨川白村著,鲁迅译:《苦闷的象征 出了象牙之塔》,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7月第1版,第24、25页。
    [1]参见《读书》2002年第3期第67页
    [2]卡伦·霍尔奈:《我们内心的冲突》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第6页
    [3]“个体化”或“个性化”一词,在荣格那里具有双重的涵义:一是成为独特的、独立的个体;二是重建心理的完整与统一。荣格说:“我用‘个性化'这个术语来表示一种心理过程,经由这一过程,个人逐渐变成一个在心理上‘不可分的'(in-dividual)即一个独立的、不可分的统一体或‘整体'。”在这句话中,荣格故意将individual(个人、个体)一词按其构成拆分为in-dividual。既有“独立的,分开的”意思,又有“统一的,不可分的”意思。也就是说,个体的精神始于一种浑沌未分的统一状态。在这之后,只要具备适当的条件,它就会如同一粒树种必然长成一棵大树一样,逐渐发展为一个各方面都得到充分分化,但却仍然保持着内在统一性的“整体”。个体化的目的在于尽可能地充分认识自己,并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地充分地实现自己和“赞育万物”。见荣格著,冯川编:《荣格文集》,改革出版社1997年4月第1版,第499-500页。
    [4]“说到‘为什么'做小说吧,我仍然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改良这人生。”(《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1]《两地书原信——鲁迅与许广平往来书信集》,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169页。
    [2]李泽厚:《中国的近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第2版,第427页。
    [3]G..B.de Huszar(ed):The Intel lectuals,P.432-435.转引陶东风:《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1999年9月第1版,第40页。
    [1]详见陶东风:《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1999年9月第1版,第41-42页。
    [2]许广平:《欣慰的纪念》,《鲁迅生平史料汇编(第五辑)》,第65页。
    [3]《书信·280722·致韦素园》,《鲁迅全集》第11卷,第629页。
    [4]《南腔北调集·林克多<苏联闻见录>序》,《鲁迅全集》第4卷,第424-426页。
    [1]陈梦韶:《鲁迅在厦门的五次演讲》,转引王晓明:《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173页。
    [2]同上。
    [3]《坟·写在<坟>后面》,《鲁迅全集》第1卷,第230页。
    [4]《二心集·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现状》《鲁迅全集》第4卷,第79页。
    [5]《二心集·<二心集>序言》,《鲁迅全集》第4卷,第3页。
    [6]《华盖集续编·学界三魂》,《鲁迅全集》第3卷,第208页。
    [7]《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鲁迅全集》第6卷,第103页。
    [8]《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鲁迅全集》第6卷,第318页。
    [1]《且介亭杂文·中国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全集》第6卷,第118页。
    [1]《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鲁迅全集》第6卷,第102页。
    [2]《两地书原信——鲁迅与许广平往来书信集》,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56页。
    [3]《而已集·革命时代的文学》,《鲁迅全集》第3卷,第417页。
    [4]《集外集·文艺与政治的歧途》,《鲁迅全集》第7卷,第119页。
    [5]《两地书原信——鲁迅与许广平往来书信集》,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26页。
    [1]转引自张宝明:《自由神话的终结》,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7月第1版,第33页。
    [2]《译文序跋集·<毁灭>第二部一至三章译者附记》,《鲁迅全集》第10卷第336页
    [1]1.Berlin,The Political Idea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FEL.转引胡传胜著:《自由的幻像——伯林思想研究·导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第19页。
    [2]鲁迅在中年时期就显示自己在实践上的激进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相信为了目的可以不受手段的约束。他说:“……”若今日者,则我以为只要目的是正的——这所谓正不正,又只专凭自己判断——即可用无论什么手段……”。(《两地书原信——鲁迅与许广平往来书信集》,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51页)
    [3]内山完造:《上海漫语》,《鲁迅生平史料汇编(五)》,第1029页。
    [4]梁启超:《释革》,夏晓虹编,《梁启超文选》,卷上,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171页,转引刘小枫:《儒家革命精神源流考》,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12月第1版第83页。
    [5]《集外集拾遗补编·<越铎>出世辞》
    [1]《华盖集·忽然想到(三)》,《鲁迅全集》第3卷,第16页。
    [2]《两地书·八》,《鲁迅全集》第11卷,第31页。
    [3]《而已集·黄花节的杂感》,《鲁迅全集》第3卷,第410页。
    [4]《两地书原信——鲁迅与许广平往来书信集》,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56页。
    [5]《集外集·文艺与政治的歧途》,《鲁迅全集》第7卷,第113、114、116、119页。
    [6]只有推翻旧制度,才能进行有效的启蒙;只有建立新制度、新国家才能发挥新型的国家制度、杜会制度的优越性,造就一代新民,然而,不能以此出发就认定启蒙只是中国现代“救亡”思潮的一个“副主题”,或救亡所 压倒。实际上,救亡或革命与启蒙是两个并列的主题而存在的,两者之间并不存在着矛盾,启蒙对“救亡”、“革命”既起着思想上的补充作用,同时更重要的是不断地对革命或救亡的结果进行检验,起着反思矫正的思想功能。张光芒认为,作为一种方法论意向,启蒙主义、启蒙运动与政治革命、救亡运动在逻辑上完全是可以并行不悖的。假如说中国启蒙家有时“不幸”地将启蒙家与革命家集于一身,需要将其两种身份的实质进行剥离,应避免用其本人表面上的两种思路相互阐释,否则就会陷入逻辑上的恶性循环,走不出悖论的怪圈。详见张光芒:《启蒙论》,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7月第1版,第31-32页。
    [1]《书信·351221致台静农》,《鲁迅全集》,第13卷,第274页。
    [2]《书信·270225致章廷谦》,《鲁迅全集》第11卷,第532页。
    [3]《而已集·通信》,《鲁迅全集》第3卷,第446-447页。
    [4]《书信·271103致李霁野》,《鲁迅全集》第11卷,第590页。
    [5]《两地书·一0五》,《鲁迅全集》第11卷,第262页。
    [1]《两地书原信——鲁迅与许广平往来书信集》,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60页。
    [2]其实,之前鲁迅早就申明过:“不过我所遵奉的,是那时革命的先驱者的命令,也是我自己所愿意遵奉的命令,决不是皇上的圣旨,也不是金元和真的指挥刀。”《鲁迅全集》第4卷,第455-456页。
    [1]文聿:《中国“左”祸》,朝华出版社1993年版,第203页。
    [2]王蒙认为,一个人的思想不是靠打小报告或家家安窃听器来控制,而是自己控制自己,这是革命的后果。革命中的人总是把革命的对象视作豺狼虎豹,而把革命的领袖视作红太阳。这种“红太阳”效应是一种革命的效应。现在的人喜欢骂中国的知识分子,认为他们缺少独立人格。甚至认为中国没有知识分子。但是他们忽略了一条,即我刚才说到的“红太阳效应”或“革命后果”。拿郭沫若来说。香港有位朋友对我说,香港人十分蔑视郭,说他无人格无头脑。郭沫若胆小么?他可以在蒋介石如日中天之时当着蒋的面骂他,可以在重庆演话剧《届原》,他什么时候怕过?考虑过个人安危?但他也无法从下面的模式中超脱出来;既然要反对国民党旧政府,就五体投地地崇拜革命的政党与领袖,尤其是毛泽东。所以对中国知识分子,如果只抽象地说什么“你为什么缺少独立性”,而不看到他们处于战争时期的特殊性,是不行的。当然,顾准有所不同,他保持了反思革命的应有的距离。参见陶东风著:《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9月第1版,第4、15、16页。
    [1]参见邓晓芒:《鲁迅思想茅盾探源》,《鲁迅研究月刊》2001年第2期。
    [2]自我实现者完全不同于极端的个人主义者,按照马斯洛的理论,自我实现者依靠自己的判断和知觉有效地知觉现实;他们不过多地考虑自己,他们全面地接受自然、别人和自己;他们自发、单纯而自然,富有思想并体谅别人,能遵守社会符合价值理性的规则;对承担的任务有责任感,富有献身精神,集中注视他们自身之外的问题;对独处和独立有一种强烈的需要;能自主的活动;自我是超越的(神秘的或“高峰的体验”);有强烈的社会兴趣;有更强的与别人联系的能力;具有民主的性格结构,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具有手段和目的、善和恶之间的辨别力;具有创造性:是自信和自主的,完全能够抵制社会的压力进行思考和行动等。详见马斯洛:《动机与人格》,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1]马斯洛:《动机与人格》,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201页。
    [2]《热风·生命的路》,《鲁迅全集》第1卷,第368页。
    1.鲁迅:《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鲁迅年谱》(1-4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3.乐黛云主编:《国外鲁迅研究论文集1960-198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
    4.乐黛云主编:《当代英语世界鲁迅研究》,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
    5.薛绥之主编:《鲁迅生平史料汇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6.鲁迅、许广平著:《两地书原信——鲁迅与许广平往来书信集》,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
    7.孙郁、黄乔生主编《红色光环下的鲁迅》,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8.许寿裳著,马会芹编:《挚友的怀念——许寿裳忆鲁迅》,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9.张杰、杨燕丽选编:《鲁迅其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0.孙玉石著:《现实的与哲学的——鲁迅<野草>重释》,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11.钱理群著:《心灵的探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2.钱理群著:《走进当代的鲁迅》,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3.钱理群著:《话说周氏兄弟——北大演讲录》,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1999.
    14.徐麟著:《鲁迅:在言说与生存的边缘》,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
    15.林非著:《鲁迅和中国文化》,北京:学宛出版社,2000.
    16.林贤治著:《一个人的爱与死》,北京:东方出版中心,2006.
    17.林贤治著:《鲁迅的最后十年》,北京:东方出版中心,2006.
    18.吴俊著:《暗夜里的过客——一个你所不知道的鲁迅》,北京:东方出版中心,2006.
    19.汪卫东著:《鲁迅前期文本中的“个人”观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20.王晓明著:《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
    21.魏韶华著:《“林中路”上的精神相遇——鲁迅与克尔凯郭尔比较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2.田刚著:《鲁迅与中国士人传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3.郑欣淼著:《鲁迅与宗教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4.张芸著:《别求新声于异邦——鲁迅与西方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25.汪晖著:《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26.梁展著::《颠覆与生存——德国思想与鲁迅前期的自我观念(1906-1927)》,上海:上海 锦绣文章出版社,2007.
    27.王乾坤著:《鲁迅的生命哲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28.郜元宝著:《鲁迅六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9.王彬彬著:《鲁迅晚年情怀》,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30.王杰著:《鲁迅的文化诗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1.彭定安著:《鲁迅学导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32.方长安著:《选择·接受·转化——晚清到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文学流变与日本文学关系》,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33.倪婷婷著:《“五四”作家的文化心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4.周光庆著:《中国读书人的理想人格》,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
    35.陈晋著:《悲患与风流——中国传统人格的道德美学世界》,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
    36.朱义禄著:《从圣贤人格到全面发展——中国理想人格探讨》,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
    37.余潇枫著:《哲学人格》,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
    38.崔永东著:《内圣外王——中国人的人格观》,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39.武斌著:《现代西方人格理论》,长春: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
    40.高瑞泉、袁振国著:《人格论》,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89.
    41.冯川著:《重返精神之家园:荣格评述》,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
    42.刘再复、林岗著:《传统与中国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43.张灏著:《张灏自选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44.张灏著:《思想与时代》,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
    45.邓晓芒著:《文学与文化三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46.邓晓芒著:《新批判主义》。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47.李泽厚:《中国的近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8.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49.李泽犀:《美的历程——华夏美学》,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
    50.刘小枫著:《儒家革命精神源流考》,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51.刘小枫著:《拯救与逍遥(修订版)》,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52.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3.方立天著:《佛教哲学(增订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54.许纪霖著:《另一种启蒙》,广州:花城出版社,1999.
    55.陶东风著:《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56.刘笑敢著:《庄子哲学及其演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57.马怀良著:《崩溃与重建中的困惑——魏晋风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58.张光芒著:《启蒙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59.张宝明著:《自由神话的终结》,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60.余英时著:《中国传统思想的现代诠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61.赵敦华主编:《西方人学观念史》,北京:北京出版社社出版集团/北京出版社,2005.
    62.赵修义等:《现代西方哲学纲要》,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63.吴立昌等:《超越:挑战与应战——现代西方文化十二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
    64.胡传胜著:《自由的幻像——伯林思想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65.李岫主编:《二十世纪中外文学交流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66.周国平:《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67.陈鼓应:《悲剧哲学家尼采》,上海:三联书店,1987.
    68.陈卫平、施志伟著:《生命的冲动——柏格森和他的哲学》,上海:三联书店,1988.
    69.肖伟胜:《现代性困境中的极端体验》,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70.严复:《严复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
    71.梁启超:《梁启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72.梁启超:《饮冰室合集》,北京:中华书局,1989.
    73.《章太炎全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74.[美]弗洛姆著:《健全的社会》,孙恺详译,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75.[俄]尼古拉·别尔尔嘉耶夫著:《人的奴役与自由——人格主义哲学的体认》,徐黎明译,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76.[日]伊滕虎丸著:《鲁迅与日本人——亚洲近代与“个”的思想》,李冬木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77.[美]舒尔兹著:《成长心理学——健康人格的各种模式》,李文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78.[英]本杰明·史华兹:《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79.[日]厨川白村著:《苦闷的象征》、《出了象牙塔》,鲁迅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
    80.[丹麦]勃兰兑斯:《尼采》,北京:工人出版社,1985.
    81.[德]叔本华:《人生的智慧》,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
    82.[德]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石冲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83.[德]叔本华:《爱与生的苦恼》,金玲译,北京:华龄出版社,1996.
    84.[德]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85.[德]尼采:《快乐的科学》,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6.
    86.[德]尼采《查拉斯图如是说》,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
    87.[法]吉尔·德勒兹著:《尼采与哲学》,周颖、刘玉宇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88.[美]诺尔曼·布朗:《生与死的对抗》,冯川、伍厚恺译,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89.[法]柏格森:《创造进化论》,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
    90.[法]加缪著:《置身于苦难与阳光之间——加缪散文集》,杜小真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
    91.[美]埃里希·弗洛姆著:《人心——人的善恶天性》,牟斌、孙春晨译,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8.
    92.[德]康德:《康德文集》,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
    93.[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94.[美]威康·H·布兰察德(William H.Blanchard):《革命道德——关于革命者的精神分析》,戴长征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95.[美]卡伦·霍尔奈:《我们内心的冲突》,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96.[瑞士]荣格著:《荣格文集》,冯川编,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版.
    97.[苏]伊·谢·科恩著:《自我论——个人与个人自我意识》,佟景韩、范国恩、许宏治译,北京:三联书店,1986.
    1.汪卫东:《鲁迅国民性批判的内在逻辑系统》,《鲁迅研究月刊》1999年第2期.
    2.竹潜民的《中国国民性的“密码”和“原点”探秘》,《鲁迅研究月刊》2002年第2期.
    3.黄希庭:《再谈人格研究的中国化》,《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4.袁伟时著:《严复思想三问》,选入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中国现代思想散论》。
    5.李春梅:《试论梁启超对鲁迅国民性思想形成的影响》,《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6.李振声:《作为新文学思想资源的章太炎》,《书屋》2001年Z1期.
    7.姚万生:《克尔凯郭尔与鲁迅<野草>》,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9月第5期。 2005年第3期。
    6.李振声:《作为新文学思想资源的章太炎》,《书屋》2001年Z1期.
    7.姚万生:《克尔凯郭尔与鲁迅<野草>》,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9月第5期.
    8.张光芒:《“新启蒙主义”:前提、方法与问题》,《人文杂志》2005年第1期.
    9.严家炎:《复调小说:鲁讯的突出贡献》,《新华文摘》2001年11期.
    10.任现品:《<苦闷的象征>:西方文化的创造性整合》,《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4月第13卷第2期.
    11.[日]丸尾常喜:《“彷徨”时期的鲁迅》,《鲁迅研究月刊》1999年第6期.
    12.刘泽华:《论从臣民意识向公民意识的转变》,《天津社会科学》1991年第4期.
    13.曾盛聪:《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公民社会——实然与应然的分析视角》,《学海》2005年第2期.
    14.张梦阳:《<阿Q正传>·“鲁迅人学”·阶级论》,《鲁迅研究月刊》1998年第10期.
    15.李新宇:《鲁迅人学思想论纲》,《鲁迅研究月刊》1999年第3期至第5期.
    16.钱理群:《关于“现代中国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思考——1918年-1925年间的鲁迅杂文(上、下)》,《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3期.
    17.白新欢:《从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论看叔本华、尼采唯意志论的内在矛盾——兼论弗洛伊德与叔本华、尼采哲学的关系》,《晋阳学刊》2005年第5期.
    18.余凤高:《鲁迅对弗洛伊德的印象》,《鲁迅研究》1983年第7期
    19.高旭东:《重估鲁迅》,《鲁迅研究月刊》2000年第10期
    20.林双泉:《人格的重建与道德价值的重估——论<野草>中生与死的对抗》,《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21.傅国涌:《功成身退:光复会群像》,http://cyc6.cycnet.com:8090/xuezhu/his_study/eontent.jsp?n_id=6469&pageno=9.
    22.于仲达:《由“改造国民性”到反思“人性”》,http://www.ylwy365.com/wywx/disp.asp?id-3273.
    23.郭永玉:《关于“人格”的界说及其有关概念的辨析》,《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6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