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以来的精神分析文学批评的本土流变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一传入中国即对中国的文学发生了巨大的影响,无论是在上世纪20年代的新文化运动时期,还是到了80年代的新时期文学复兴时期,这种影响都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80年代,精神分析批评成为中国文学批评重要的批评方法之一,并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精神分析批评文本。但同时,我们又发现,中国的精神分析有异于西方,在运用精神分析的理论与概念时,它添加了更多的内涵,表现出中国本土化的倾向。本文写作的目的则是通过对1985年以来近二十年在十几种期刊中发表的100多篇精神分析批评文本的梳理和分析,来发现精神分析学说对中国新时期以来文学批评实践的影响,以及中国的文学批评在接受西方理论过程中本土化的过程。
     文章共分四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概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及其对中国文学批评的影响。本部分描述了精神分析学说对西方文学的各个方面的影响以及自上世纪20年代以来对中国文学——尤其是文学批评所发生的影响,并根据精神分析批评显示出的发展轨迹,对中国新时期以来的精神分析批评进行了历史阶段的划分:第一阶段: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初期,精神分析批评的第一个高潮期;第二阶段:九十年代初期到中期,精神分析批评在新时期的沉寂期;第三阶段:九十年代后期至今是精神分析批评的又一次高潮。同时,对各个阶段的批评文本特征作了概括性地描述。
     第二部分:对新时期以来的精神批评文本进行了具体的解读,分析了精神分析学说的几个概念——潜意识与人格结构、俄狄浦斯情结与童年经验、性本能——在这些文本中的运用,并从中国文化传统、习俗、思维方式以及新时期文学所处的特殊的文化语境等方面挖掘了造成中国精神分析批评与西方不同特点的原因及其形成过程。中国人确实有着与西方人不一样的潜意识结构,从而也具备了不一样的潜意识语言,那决不是用俄狄浦斯情结、性本能所能概括的,它包含了更多的社会性的内容,即使中国的文学批评表现出了对于“性本能”理论的青睐,也无不是以“性”为突破口,达到唤醒人性、健全人性,从而疗治社会的目的。
     第三部分:针对九十年代中期以来精神分析批评所表现出来的突出的特点——与女性主义批评的紧密联系,从女性创作特征、女性所处的历史文化语境以及女性要冲破男性话语权力所找寻的突破口三个方面探讨了精神分析——这一典型男性话语理论在女性主义那里受到青睐的原因。精神分析批评与女性主义的糅合,更表现出新时期精神分析批评兼收并蓄的胸襟。
     结语部分在总结全文的论述之后,认为精神分析批评之所以在中国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正是因为它实现了与中国实际的结合,成为本土化的批评理论,这也是重建中国批评话语的一种途径。
Psychoanalytic theory into China has had tremendous influence on Chinese literature. Such effects can obviously be seen in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in the 1920s and in the new era of the 1980s literary renaissance. Especially the 1980s, psychoanalytic criticism became an important way in China's literary criticism, producing a large number of excellent psychoanalytic criticism essays. At the same time, we also found that the spirit of these essays is different from the Western version of psychoanalysis. In the use of psychoanalytic theory and concept, it adds more content, expressing China nativist tendencies. The purpose of writing this paper is to discover the great influence psychoanalytic theory has had on the practice of literary criticism since the new period of China's and the process of acceptance and Chinalization of literature criticism, which is based on sorting and analysis more than 100 articles from more than 10 journals since 1985.
     This article mainly includes four parts: Part I: General introduction of Freud's psychoanalysis and its influence on Chinese literature criticism. It describes Freud's psychoanalysis' influence on the Western literary theories in all aspects, as well as on Chinese literature—especially on Chinese literature criticism since the 1920s .And according to its development, I divide it into three phases: 1st stage: the mid-1980s to the early 1990s, the climax of psychoanalytic criticism; 2nd stage: early to mid-1990s, the silent period of psychoanalytic criticism;The third stage: since the late 1990s, another climax of psychoanalytic criticism. Meanwhile, a general descrip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ssays invidious stages.
     Part II: A specific interpretation of the essays on psychoanalytic criticism since the new era; Analysis of the use in these essays of several concepts of psychoanalysis—unconscious and personality structure, Oedipus Complex and childhood experiences, sexual instinct. And from the Chinese cultural traditions, customs, way of thinking and the new era literature we find the cause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western and Chinese psychoanalytic criticism and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characteristics. Chinese and Westerners do have different unconscious structure, and thus have a different language of the unconscious, which can never be generalized by Oedipus complex, sexual instincts, it contains more social in nature, Even if China's literary criticism favored a "sexual instinct" theory, it is used as a breakthrough, to awaken human nature, human sound, thus healing the society.
     Part III: From the features of psychoanalytic criticism since the mid-1990s—feminist criticism closely linked - from female creative features, women'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reaking through the male discourse powers we can find out the reason why it is favored by females. The psychoanalytic criticism mixes feminism, which also demonstrates the broad mind of psychoanalytic criticism in the new era.
     Conclusion of the text: such strong vitality of psychoanalytic criticism n China is precisely because it combines the reality of China. Chinalization of psychoanalytic criticism is a way to reconstruct China's discourse criticism.
引文
① 弗洛伊德著 高觉敷译《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印书馆1984年出版,第225页
    ① 理查德·奥尔丁顿 黄勇民译《劳伦斯传》东方出版中心 1999版,第89页
    ② 赫伯特.戈尔曼 黄雨石译《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导言》外国文学出版社 1983年版
    ③ 参阅:吴立昌《精神分析与中西文学》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第114页
    ① 韦勒克 杨自伍译《近代文学批评史》第七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127页
    ② 琼斯《哈姆雷特的父亲之死》,《当代文艺探索》1985年第3期
    ③ 朱振武《〈聊斋志异〉的创作心理论略》,《文学评论》2001年第3期
    ① 王纪人《心理批评:<爱,是不能忘记的>》,《上海文学》1991年第2期
    ② 史铁生《写给编辑部同志的信》,《文学评论》1989年第1期
    ① 王晓明《所罗门的瓶子》,《上海文学》1986年第2期
    ① 成知辛《关于现实主义作品中的变态心理描写》,《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2期
    ② 赵树勤《精神分析与五四小说现代化》,《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5期
    ① 弗洛伊德著 张燕云译《梦的释义》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年出版,第189页
    ② 弗洛伊德著 车友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达·芬奇对童年的回忆》,《陀斯妥耶夫斯基与弑父者》,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320页
    ③ 弗洛伊德著 车友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 达·芬奇对童年的回忆》,《达·芬奇对童年的回忆》,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207页
    ① 宋剑华《苦闷与自责——对曹禺及其作品的精神分析》,《海南师范学院学报》1991第3期
    ② 邹红《家的梦魇》,《文学评论》1991年第3期
    ① 吴俊《莫言小说中的性意识》,《当代作家评论》1987年第5期
    ① 张建宏《情结学说的演绎和超越》,《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1期
    ① 蒋济永《<背影>里的背影解读》,《名作欣赏》2001年第2期
    ② 宋剑华《苦闷与自责——对曹禺及其作品的精神分析》,《海南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第3期
    ① 蔡葵《习惯从容地谈论它》,《当代作家评论》1986年第2期
    ① 蔡葵《习惯从容地谈论它》,《当代作家评论》1986年第2期
    ② 赵树勤《精神分析与五四小说现代化》,《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8年第5期
    ① 胡宗健《近年来小说中性爱描写的若干形态特点》,《小说评论》1986年第6期
    ② 杜孝义《复苏的伊甸园——关于新时期性爱描写的理性分析》,《海南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第3期
    ① 王安忆《重建象牙塔》,《漂泊的语言——王安忆自选集之四》(散文卷),作家出版社1996年版,第79页
    ① 余凤高《心理学派与中国现代小说》,《文学评论》1985年第5期
    ① 鲁迅《故事新编·序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① 戴锦华《陈染:个人和女性的书写》,《当代作家评论》1996年第3期
    ② 同上
    ③ 伍尔夫《妇女与小说》,《伍尔夫作品精粹》河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401页
    ① 张爱玲《有女同车》,《杂志》月刊第13卷第1期,1944年1月
    ① 参阅:赵树勤《当代女性文学与精神分析学》《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② 林幸谦《张爱玲:压抑处境与歇斯底里话语的文本》,《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6年第1期
    ① 李以建《鱼非鱼的破译——析<溪鳗>》,《当代作家评论》1988年第3期
    ② 同上
    ① 林幸谦《反父权体制的祭奠——张爱玲小说论》《文学评论》1998年第4期
    ② 参阅:赵树勤《当代女性文学与精神分析学》《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1、 弗洛伊德著 高觉敷译《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2、 弗洛伊德著 张燕云译《梦的释义》 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 弗洛伊德著 文荣光译《少女杜拉的故事》 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4、 弗洛伊德著 车友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达·芬奇对童年的回忆》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4年版
    5、 吴立昌《精神分析与中西文学》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
    6、 周怡 王建周《精神分析理论与鲁迅的文学创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2005年版
    7、 潘光旦《冯小青的性心理变态揭秘》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
    8、 余凤高《心理分析与中国现代小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9、 王宁 陈厚诚主编《西方当代文学批评在中国》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1、 孙瑞雪 蓝棣之《奇异的自尊心——对张爱玲<红与白>的症候式分析》《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3.4
    2、 尹鸿《徘徊的幽灵——弗洛伊德主义对中国二十世纪文学的影响》《中国文学研究》1991.2
    3、 王宁《朱光潜与弗洛伊德》《北京大学学报》1989.4
    4、 成知辛,《关于现实主义作品中的变态心理描写》《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5、2
    5、 鲁枢元《心理学与文学观念的变迁》《文艺理论研究》 1987.1
    6、 贺兴安《弗洛伊德与文学评论》《文艺争鸣》 1988.3
    7、 尹鸿《精神分析学派与新时期小说创作》《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3.2
    8、 叶中强《一种经由选择主体阐释的西方学说——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演化和消长》《学术季刊》1994.3
    9、 陈厚诚《简论弗洛伊德学说对中国现代文学观念的影响》《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1989.2
    10、 梁永安《1994年后的中国心理批评》《海南师范学院学报》 1998.2
    11、 王宁《弗洛伊德主义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影响与流变》《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 1988.4
    12、 赵树勤《精神分析与五四小说现代化》《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5
    13、 余凤高《潜意识与中国现代小说》《江汉论坛》 1986.8
    14、 尹鸿《弗洛伊德主义与五四浪漫文学》《中国社会科学》1989.5
    15、 余凤高《心理学派与中国现代小说》《文学评论》 1985.5
    16、 秦弓《评新时期的心理批评》《文论报》 1989.2
    17、 吕俊华《文艺创作与变态心理上、下》《当代文艺探索》 1985.3
    18、 徐挥《创伤性情景与文艺创作—作家人格的心理学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3.4
    19、 王晓明《所罗门的瓶子——论张贤亮小说创作》《上海文学》1986.2
    20、 蔡葵《习惯于从容地谈论它》《当代作家评论》1986.2
    21、 李兆忠《在艺术与哲学之间》《当代作家评论》 1986.2
    22、 吴方《断想<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当代作家评论》1986.2
    23、 刘蓓蓓《兽、人、神》《当代作家评论》1986.2
    24、 李树声《难得的永恒 难释的解》《当代作家评论》1986.2
    25、 张陵 李洁非《两个章永磷与马缨花、黄久香》《当代作家评论》1986.2
    26、 程德培《莫言创作的童年视角——被记忆缠绕的世界》《上海文学》1986.4
    27、 贺绍俊 潘凯雄《面对一个文化现象的思考——论新时期小说中的性意识》《当代文艺探索》1986.4
    28、 张怀久《爱情描写中的情与欲——兼为白天明、章永磷形象辩白》《社会科学》 1986.2
    29、 卜键《美丑都在情和欲之间——<牡丹亭>与<金瓶梅>比较谈》《文艺评论》 1987.5
    30、 宋永毅《当代小说中的性心理学》《文学评论》1985.5
    31、 胡宗健《近年来小说中性爱描写的若干形态特点》《小说评论》1986.8
    32、 周敬山《痛苦的生命展示——郁达夫小说创作中的性爱意识》《山东教育学院学报》1990.3
    33、 杜孝义《复苏的伊甸园——关于新时期性爱描写的理性分析》《海南师范学院学报》1992.3
    34、 刘再复《广义情欲论——性格二重组合的心理动力》《求索》1986.3
    35、 吴俊《当代西绪福斯神话——史铁生大小说的心理透视》《文学评论》1989.1
    36、 毛正天《精神分析学影响下的中国现代性爱文学批评历程——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性爱文学批评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37、 姜波《自我精神人格的守护——评陈染的小说创作》《北方论丛》2004.5
    38、 陈雷《张欣辛创作心理轨迹探微》《人民文学》1987.1
    39、 宋剑华《苦闷与自责——对于曹禺及其作品的精神分析》《海南师范学院学报》 1991、3
    40、 余凤高《郁达夫对心理分析的彷徨》《浙江学刊》1985.5
    41、 宋家宏《张爱玲的失落者心态及创作》《文学评论》1988.1
    42、 王绯《在梦的妊娠中痛苦痉挛——残雪小说启悟》《文学评论》1987.5
    43、 赵树勤《当代女性文学与精神分析学》《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44、 戴锦华《自我缠绕的迷幻花园——阅读徐小斌》《当代作家评论》1999.1
    45、 潘延《对成长的倾注——近年来女性写作的一种描述》《江苏社会科学》1997.5
    46、 戴锦华《陈染:个人的和女性的书写》《当代作家评论》1996.3
    47、 南帆《爱欲、禁忌和话语》《当代作家评论》1994.3
    48、 徐绍峰《颠覆与重写——新时期小说中母亲形象变异的原因及意义》《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科版》1994.2
    49、 王绯《张洁对母亲的共生固恋——一种文学之恶的探源》《文艺争鸣》 1994.4
    50、 王进《莎菲的背后:父之恋——关于中国现代女性精神建构的一种解析》《上海师范大学哲社版》2001.2
    51、 赵玫《父亲、图腾及幻灭——女人从理想走向现实》《文艺评论》1986.3
    52、 《家的神话的坍塌——论九十年代女性协作中的反家庭叙事》《文艺评论》2004.2
    53、 王纪人《心理批评:爱是不能忘记的》《上海文学》1991.1
    54、 王铁仙《关注非理性的自我——新时期文学的主题分析之一》《复旦学报》2000.5
    55、 《情结文本与鲁迅意识特征》《鲁迅研究月刊》1996.12
    56、 宗元《无情的挣扎人性的扭曲——论毕飞宇近作中的女性世界》2002.12
    57、 蒋淑娴《穆时英小说简论》《湛江师范学院学报》1997.4
    58、 朱锦辉《从创造社作家、施蛰存、张爱玲的创作看现代心理小说之演变》《益阳师专学报》1993.3
    59、 宋耀良《童年记忆与艺术母题》《小说评论》1988.2
    60、 沈卫威《儿子与情人——鲁迅、胡适、茅盾婚恋心态与情结阐释》 《心理学探新》1989.4
    61、 赵泽民《自卑情结与郁达夫小说创作》《山西师范大学学报》1989.4
    62、 郭小春《郁达夫与自我分裂人格》《广西师范学院学报》1989.3
    63、 吴立昌《三十年代的创新能手——心理分析小说家施蛰存》《上海大学学报》 1991.5
    64、 吴立昌《精神世界的发掘——施蛰存心理小说分析》《上海大学学报》 1991.5
    65、 郭小东《童年的死结》《上海文学》1992.3
    66、 张惠辛《童年视角:回归与放逐——试析近年来“童年小说”现象》《小说评论》 1992.4
    67、 方克强《阿Q与丙崽:原始心态的重塑》《文艺理论研究》1986.5
    68、 王爱松 贺仲明《中国现代文学中父亲形象的嬗变及其文化意味》《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9.4
    69、 周成平《沈从文与精神分析学说》《江苏社会科学》1999.2
    70、 霍大同《代情结与中国人的无意识》《四川大学学报》2000.1
    71、 邝丽金《性爱意识与我国现当代女性文学创作》《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3
    72、 姚代玫《城市隔膜与心理探寻——从女性构型看施蛰存在新感觉派中的另类性》 《文艺研究》2004.2
    73、 蓝棣之《从女人的品行写历史的转捩——长篇小说<死水微谰>的深度模式》《文艺研究》1993.1
    74、 蒋凡《李商隐诗歌的艺术贡献与心理分析》《文学评论》1988.2
    75、 南帆《论小说的心理——情绪模式》《文学评论》1987.4
    76、 陈民《东方版父子冲突——重读<背影>》《名作欣赏》2003.10
    77、 徐大军《被压抑自我的精神投射》《名作欣赏》2000.2
    78、 张建宏《情结学说的演绎和超越》《外国文学研究》2003.1
    79、 王宏图《新感觉派的都市叙事:感性欲望的盛宴》《社会科学》2003.7
    80、 黄中来《潜意识:创伤执着的不同内涵——鲁迅、施蛰存心理小说漫谈》《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3.5
    81、 李金《郁达夫早期小说的自卑心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8.4
    82、 孔庆东《试谈沈从文的自卑情结》《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9.1
    83、 徐永耀 金华《论郁达夫的卑己自牧》《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89.3
    84、 凌宇《沈从文的生命观与西方现代心理学》《南京大学学报》2002.2
    85、 贺绍俊 潘凯雄《缠绕着恋乡情结的现代小说——读许谋清的乡土小说》《当代作家评论》1987.5
    86、 孙先科《惠英病态人格论》《当代作家评论》1988.2
    87、 李以建《鱼非鱼的破译一析<溪鳗>》《当代作家评论》1988.3
    88、 张闳《感官的王国——莫言笔下的经验形态及功能》《当代作家评论》2000.5
    89、 鲁原《<雷雨>中的“替罪羔羊”》 《文学评论》1990.5
    90、 张龙福《心理批评:<画梦录>》《文学评论》1994.2
    91、 吴小美 李勇《鲁迅的乡恋情结》《文学评论》1994.3
    92、 朱振武《<聊斋>的创作心理论略》《文学评论》2001.3
    93、 董炳月《原始崇拜与曹禺的戏剧创作》《文学评论》1993.2
    94、 邹红《“家”的梦魇——曹禺戏剧创作的心理分析》《文学评论》1991.3
    95、 王绯《作家与情结》《当代作家评论》2003.3
    96、 《莫言小说中的性意识——兼评<红高粱<》《当代作家评论》1987.5
    97、 刘蓓蓓 李以洪《母神崇拜与“肥臀情结”——读莫言的丰乳肥臀解》《文艺评论》 1996.6
    98、 董之林《女性写作与历史场景——从90年代文学思潮中的“躯体写作”谈起》《文学评论》2000.6
    99、 陈思和《欲望:时代与人性的另一面——试论张炜小说中的恶魔性因素》《文学评论》2002.6
    100、 《旧诗新解:潜意识与意识——王昌龄闺怨赏析》《名作欣赏》1991.4
    101、 黎活仁《<野草>的精神分析——兼谈鲁迅的象征技巧》《鲁迅研究月刊》1988.3
    102、 高远东《<荷塘月色>——一个精神分析的文本》《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月刊》 2001.1
    103、 阎庆生《关于鲁迅创作心理研究的思考》《文艺理论研究》1994.5
    104、 陈德智《五四退潮后的系列女性形象——兼谈对莎菲的精神分析》《武陵学刊》 1997.1
    105、 王一川《探访人的隐秘心灵——读<大浴女>》《文学评论》2000.6
    106、 林辛谦《反父权体制的祭奠——张爱玲小说论》《文学评论》1998.4
    107、 蒋济永《<背影>里的“背影”解读》《名作欣赏》2001.2
    108、 张训涛《<红楼梦>与精神分析》《江西社会科学》2003.11
    109、 成秀平《欲望中的沉浮与挣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张爱玲小说创作中的折射》《江苏大学学报》2004.7
    110、 何西凡《岑参<春梦>同题共赏》《名作欣赏》1999.1
    111、 宁荣生《<西游记>精神分析之旅》《江西社会科学》2004.7
    112、 薛丽君《薄暮细雨意迷离——施蛰存小说《梅雨之夕》赏析》《名作欣赏》2000.4
    113、 马跃《从曹禺的人生情怀看<雷雨>中的俄狄浦斯情结》《现当代文学研究》 2004.5
    114、 时小丽《弗洛伊德泛性论与中国新时期的文学》《西北大学学报》1998.3
    115、 王莹《来自生存的怅惘威胁——从精神分析学看张爱玲小说的心理刻画》《思想战线》2003.5
    116、 金永辉《女性与精神分析理论》《沧州师专学报》2003.3
    117、 杨朴《美人幻梦的置换变形——<荷塘月色>的精神分析》《名作欣赏》2004.12
    118、 赖玲华《梦里说人生——解读沈从文小说里的梦描写》《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4.1
    119、 崔银河《施蛰存心理分析小说与弗洛伊德学说》《烟台大学学报》1998.2
    120、 林幸谦《张爱玲:压抑处境与歇斯底里话语的文本》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6.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