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一审审判方式改革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刑事一审审判方式改革在整个刑事诉讼改革中处于基础地
    位。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在刑事一审审判方式
    改革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初步吸收了程序公正的价值取向,
    法官居中裁判的格局初步形成,合议庭职权得到加强,庭审对抗
    性得以强化,审判效率有所提高。但是一审审判方式改革不论是
    在价值取向上,还是在改革的机制上、改革的具体内容和方法上
    都还存在不足和缺陷。这些不足和缺陷制约和影响了审判方式改
    革的进一步发展。笔者研究和借鉴了国内外有关最新研究成果,
    结合具体司法实践,分析了刑事一审审判方式改革的现状,进行
    了客观的评估和反思。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审审判方式改革的
    总体设想。关于改革的价值取向,笔者提出程序和实体并重的价
    值选择。关于改革路径和时序的定位,笔者认为应坚持从上至下
    和先改革整体司法体制后改革审判方式。关于一审审判方式机制
    的设置和构架,笔者论证了确立“审判中心”机制、实行起诉状
    一本主义和证据开示制度、建立和完善证据规则必要性等等。本
    文还着重对审判方式改革涉及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了探析。一是
    证据开示制度的理论与实务,二是对简易程序改革的思考,三是
    普通程序简易审改革的误区与校正。对这些问题,笔者从理论上
    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以期对刑
    事一审审判方式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The reform of the trial model of the procedure of the first instance is the base of the reform of the whole criminal action. From Mid-1980s, our country develops profoundly in the aspect of the reform of criminal trial model. Absorb initially choice of value of procedural justice, the structure of neutral judgment of a judge comes into being initially, the power of collegial bench is strengthened, adverse of a trial is strengthened, efficiency of a trial is raised. There are defects in the specific contents and ways, the reform of trial model of the procedure of the first instance. Whether choice of value or reform mechanism, which affects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reform of trial model of the procedure of the first instance. The author studies relative fruits and takes them for reference, and analyzes current situations of the reform of trial model of the procedure of the first instance relating to judicial practice, and evaluates objectively and rethinks. On the base,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general idea of trial reform of the procedure of the first instance.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choice of values of the procedure and the substance being the same important about choice of values of reforms. The author thinks that we should insist from the height to the lowness and reform trial model after reforming the whole judicial mechanism about orientation of ways and orders of reforms. The author proves necessity of
    
    
    
    establishing mechanism of trial being central, of proceeding doctrine of only a bill and the system of evidence disclosure and of establishment of evidence rules and so on. There are still several important problems involved in the reform of trial model. First i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 system of evidence disclosure, second, is about the reform of the summary procedure, third is false district and correction of summarization of the common procedure. The author interprets these problems theoretically in details and puts forward some ideas and opinions of their own. I hope it is beneficial to the theoretical study and the judicial practice of the trial reform of the criminal procedure of the first instance.
引文
[1] 宋冰编《程序、正义与现代化》,第376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 许兰亭著《刑事一审程序理论与实务》,第118页,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
    [3] 孙志等主编,《控辩式刑事审判运作程序》40页,人民法院出版社199年第1版
    [4] 许兰亭著《刑事一审程序理论与实务》,第31页,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
    [5] 陈光中主编,《刑事诉讼法学》(新编)第368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
    [6] 马贵翔著《刑事司法程序正义论》第62页,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
    [7] 谭世贵主编,《刑事诉讼原理与改革》第266页,法律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8] 谭世贵主编,《刑事诉讼原理与改革》第275页,法律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9] 陈光中、陈海光《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中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几点思考》,载《人民司法》2000年第4期
    [10] 许兰亭著《刑事一审程序理论与实务》,第58页,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
    [11] 参见王以真主编,《外国刑事诉讼法学》第355页,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年9月第2版
    [12] 张军、姜伟、田文昌:《控、辩、审三人谈》,第423页,法律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
    [13] [日]谷口安平:《程序的正义与诉讼》,王业新、刘荣军译,第63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4] 参见张柏峰主编《审判方式改革通论》
    [15] 许兰亭著《刑事一审程序理论与实务》,第30页,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
    [16] 顾培东:《中国司法改革的宏观思考》,载《法学研究》2000年第3期
    [17] 转引自[法]勒内·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第337页
    [18] 马贵翔著《刑事司法程序正义论》第10—11页,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
    [19] 马贵翔著《刑事司法程序正义论》第20页,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
    [20] [美]理查德·A 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第31、32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
    [21] 参见陈瑞华《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第252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22] 汪建成《我国刑事诉讼中证据开示的范围》,《法制日报》1999年12月12日
    [23] 许兰亭著《刑事一审程序理论与实务》,第220页,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
    [24] 彭海青《刑事诉讼程序设置研究》,见宋世杰、孙长永主编《硕士论丛、刑诉法学》(第1辑),第602页,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25] 谭世贵主编:《刑事诉讼原理与改革》第93页,法律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26] 许兰亭著《刑事一审程序理论与实务》,第311页,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
    [27] 彭海青:《刑事诉讼程序设置研究》,宋世杰、孙长永主编《硕士论丛·刑诉法学》第613页,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28] 马贵翔著《刑事司法程序正义论》第15页,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
    [29] 约翰·罗尔斯:《正义论》第67页,何怀启、何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30] 卞建林、刘玫著《外国刑事诉讼法》第358页,人民法院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
    
    
    1、许兰亭著《刑事一审程序理论与实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
    2、顾培东:《中国司法改革的宏观思考》,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法学学报》2000年第3期
    3、谭世贵主编:《刑事诉讼原理与改革》,法律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4、马贵翔著《刑事司法程序正义论》第15页,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
    5、宋世杰、孙长永主编,《硕士论丛·刑诉法学》,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6、陈光中主编,《刑事诉讼法学》(新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
    7、张军、姜伟、田文昌:《控、辩、审三人谈》,法律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
    8、孙志等主编,《控辩式刑事审判运作程序》,人民法院出版社199年第1版
    9、王以真主编,《外国刑事诉讼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9月第2版
    10、宋冰编《读本:美国与德国的司法制度及司法程序》,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
    11、刘玫编《香港与内地刑事诉讼制度比较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
    12、宋冰编《程序、正义与现代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3、[日]谷口安平:《程序的正义与诉讼》,王业新、刘荣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4、陈瑞华著《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