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齐国乐器考古发现与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大量东周时期齐国乐器考古发现作为研究材料,以考古学与音乐学、文献学研究方法相结合,并采纳其它相关学科的治学思路,对乐器这种特殊的古代文化遗存进行研究。乐器是音乐籍以存在的物质载体,也是人类表达情感的物质媒介,因此乐器既与一般器物一样具有年代、器形方面的鲜明特征,又具有发音、奏乐的特殊效用,其形制的变化每每与古人对不同音响功能的追求有关,而对音响效果的不同要求往往又是人们审美标准转化的结果。因此本文既要从考古学角度对研究对象的外在形态、制作时间和发掘地点等进行排比,以揭示其变化规律和发展序列,同时又要对其测音结果以及与发音有关的形制特征、制作方法等进行分析,以探求其音乐性能、复原其本来面貌,还要结合文献记载深入挖掘这些乐器形制和音响背后的社会现象,以便将研究对象提高到审美文化的层面进一步理解和认识,故而文章正文分为四大部分:
     一、东周齐国乐器考古发现的地域分布及年代分析。按照乐器的发现地点,现有研究对象可归入鲁中、北地区和胶东半岛两大区域,鲁中、北地区又可分成临淄王都和临淄周边两个亚区,不同区域之间乐器在品种、数量方面的差别极为明显。其中,临淄王都附近的出土乐器全部是礼乐重器钟和磬,共计163件,占齐国东周乐器考古发现总数的59.7%。临淄周边地区的乐器发现也以钟、磬为主,另外还有句鑃和陶埙等,共计89件,占总数的32.6%。胶东半岛乐器种类主要是钟和钲,还有一枚磬和两件陶鼓,共计20件,占总数的7.3%。乐器的种类和数量反映出不同地区的音乐活动在规模与级别方面的差异。将各类乐器按照器型特征分别对比排序、梳理其年代、研究其各自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迄今所见东周齐国乐器的时代上起春秋早中期、下迄战国末期。将这些乐器与同期中原乐器以及齐国故地其他族属墓葬的出土乐器相比较可知,鲁中、北地区乐器的造型、纹饰等所现地域特点并不十分鲜明,唯有钟类乐器多显质地轻薄、纹样简约,明器或半成品较多;胶东半岛出土东周齐国乐器的造型与鲁中、北地区基本一致,但钟类质地相对厚重、纹饰也与鲁中、北制品有一定区别,应该是较多保留东夷文化因素的结果。
     二、东周齐国乐器考古发现的分类研究。本章分析东周齐国各类乐器文物的器型和部分实用乐器的测音结果,并结合《考工记》等文献探讨与形制和测音相关的乐器制作方法问题。发现齐国东周各类钟器都有自身的器型演变规律,但它们虽然大多具备可以科学发音的形制特征,却多数是不能发音的明器。唯商王村M2钮钟形制特征突出,其铣棱微弧、鼓栾、乳状枚的腔体形状是现存东周齐国钮钟中所仅见。这套钮钟也是现存齐国东周钟类乐器里唯一确定有音乐性能的,其甲、乙两组分别可以在不同调高上构成七声音阶和在一定范围内旋宫转调。齐国东周石磬多数制作规范且组合成编,其尺寸数据虽大多与《考工记》所述不符,但究其原因应该是后期调音时打磨磬坯不同部位所致,说明东周齐国编磬在当时仍被用于音乐实践,部分编磬的测音结果表明东周齐国磬类乐器具备旋宫转调功能,在某些调性上甚至可以构成六声音阶,还能与编钟协同演奏。东周齐国句鑃和钲类乐器发现较少,但其地域特点、时代特征以及功能属性、演奏方式等都有比较明显的反映。琴、鼓、竽等乐器由于制作材料不易保存,其形制与功能只能借助现存明器甚至图像进行推测,但后者提供的珍贵形象资料验证了文献中的相关记载,也证实东周齐国已经具备了制作和使用这些乐器的物质条件。
     三、东周齐国乐器考古发现的特点及其文化成因。东周齐国乐器考古发现的特点表现为以下几方面:1、乐器品类以钟、磬居多,出土地主要集中在鲁中、北尤其是临淄附近。2、钟类乐器以明其居多,除几例时间较早、保留一定东夷文化因素的胶东半岛制品外,鲁中、北地区制品多数质地轻薄、纹饰简约,镈钟、甬钟情况更甚。3、磬在后期调音时打磨不同部位,说明仍具有一定的音乐实践价值。4、钟、磬多成套使用,每套数量不一、无一定规律、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另外,当地大、中型墓葬中多见女性殉葬者。结合大量的文献记载,可以将导致上述现象的原因归纳为四点:1、贵族生前对奢侈消费的追求和对音乐的喜好以及当地盛行的厚葬风气决定了随葬乐器数量之众多。2、齐国音乐缺乏礼教精神、注重娱乐性的特点促使当地东周时期流行琴、瑟、竽等乐器,编磬虽尚存一定实用功能,但与之同为礼乐重器的编钟却已简化成了一种象征符号,齐国器乐文化充满世俗化的风格。3、随着旧式生产关系的变化和社会等级的重组,东周齐国墓葬当中的僭礼越制现象十分严重,致使钟、磬等乐器的种类、数量以及单套乐器的件数无一定规律可循,而低级贵族墓中也以镈钟随葬,反映出当时礼乐废弛的社会现状。4、齐国东周时期随葬乐器常与年轻的女性殉葬者同出,证实了文献中关于齐国“女乐”的记载。这种现象不见于同时期其他国家的墓葬中,说明齐国墓葬中随葬乐器不单为了标志墓主人的身份和财富,更是为了模仿其生前娱乐场景,希望其死后能够继续享受“女乐”及其奏乐表演。这也恰恰证实了齐国音乐的娱乐功能、俗乐性质以及齐国乐器随葬制度不遵循周礼的事实。
     四、东周齐国器乐文化在秦、汉时期的延展。迄今为止齐地尚未发现有秦代乐器文物,存见汉代制品也为数不多。但比较东周齐国与齐国故地汉代乐器考古发现的形制特征和音乐性能,发现二者存在较多的一致性。形制方面,临淄商王村M2钮钟与洛庄汉墓、临淄稷山汉墓钮钟共有的弧铣、鼓栾、乳状枚等特点反映出其中潜在的源流关系,临淄大武齐王墓和洛庄汉墓錞于基本一致的造型则说明两者共同受到先秦齐国乐器传统的影响。音乐性能方面,商王村M2乙组编钟、编磬能够相互配合,洛庄汉墓编钟与第4套编磬亦可相互配合,上述钟、磬所适用的宫调也基本一致:商王村M2乙组编钟适于演奏bB宫七声下徵调式或俗乐调式、bE宫七声正声调式或下徵调式,乙组编磬发出bB、bE、bA各调的骨干音;洛庄汉墓编钟适于演奏bB宫俗乐调式、bE宫下徵调式、bA宫正声调式,第4套编磬左组可演奏bA宫或bE宫旋律,右组可以演奏bB宫或bE宫旋律。而洛庄汉墓第4套编磬上的铭文又显示该磬可能出自齐地工匠之手,因此洛庄汉墓与临淄商王村M2乐器彼此之间的承袭关系十分明显。说明秦、汉之后齐国作为一个独立的行政区域虽已不复存在,但先秦齐国故地富有地方特色的音乐文化不仅未随齐国政权而泯灭,还对秦、汉乃至后世的音乐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Research on Musical Instruments of Qi state in East-Zhou period is based on abundance of musical archaeological findings, with the combined research methods of archaeology, musicology, philology and other related studies. Musical instruments are the substance by which music exists and by which human beings express their emotions, so musical instruments have the common characters such as era and shape like other instruments, as well as the special utility of making sounds and playing musical works. Usually, the transformations of the musical instruments were caused by the ancients'pursuing of different sound effects, and the variations of the ancients'desires towards sound effects were consequences of their varied aesthetical standard. So this thesis will compare the shapes, era and excavating sites of the musical instruments, so as to reveal their changing regularity and time sequence, the instruments'pitch datum and their external characters as well as the making methods concerning producing sound will be studied simultaneously, so as to reveal their musical functions and original appearances. To study the social phenomena under all the superficies with the assistance of documental records is also needed, for the purpose of elevat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objects to an aesthetic level. Therefore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 first, areal distribution and era of the musical instruments of Qi state in East-Zhou period. Zone all the objects to two regions, Middle and North of Shandong and Jiaodong Peninsula. Thereinto, Middle and North of Shandong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capital city Linzi and the areas all round it. Variety and amount of the musical instruments differ distinctly between different regions. All of the musical instruments near Linzi were bells and stone qings, came to 163 pieces, accounted for 59.7 percent of the total. Most of the musical instruments in the surrounding areas of Linzi were also bells and stone qings, and some goudiaos and xun in addition, came to 89 pieces, accounted for 32.6 percent of the total. Musical instruments of Jiaodong Peninsula were bells, zheng, qing and earthenware drums, came to 20 pieces, accounted for 7.3 percent of the total. Variety and amount of the musical instruments showed the size and level of the musical activities. Range the era of each kind of musical instruments in Qi state by the observation of their shape, research their changing regularity, we see that their manufacturing era from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ill Warring States Period. Compare the musical instruments with those found in tombs of other cultures, we see that musical instruments of Qi state in East-Zhou period especially those of Middle and North of Shandong had no distinct regional characters in shape and patterning. Only the bells showed their thin texture and simple decorative patterns, as well as their essence of substitutions or semi-manufactured goods. Products of Jiaodong Peninsula were similar in shape to those of Middle and North of Shandong, but the Jiaodong bells were thicker than the latter, their designs and patterns were also different, for their carrying of the traditions of the Yi culture.
     The second, classification of the musical instruments of Qi state in East-Zhou period . Analyse the shapes of all the musical instruments and the pitch datum of some instruments which have true musical utility. And then, to combine the result with the records of document Kaogongji, to discuss the making methods concerning the shapes and the pitch datum. We can see that bells of Qi state in East-Zhou period all had their own changing principle and the appearance seemed to pronounce-pronunciation, but most of them were substitutions. The only bells that had distinct characters and practical values were the Shangwang M2 bells, they could b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each could be used in different tonalities to form musical scales with seven tones. Most stone qings of Qi state in East-Zhou period were made to the regular shape and often assembled together. Their sizes did not conform to the records of Kaogongji, maybe for the burnishing on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semi-manufactured stones. Some of their pitch datum show that stone qings of Qi state in East-Zhou period had the function of playing music in different tonalities, in some tonalities they could even form musical scales with six tones, and could be used in company with the bells. Few goudiaos and zheng were found, but their regional characters, their signs of the era, their function as well as the way they were performed at were all obviously. Musical instruments such as qin, drum, yu, were made by materials that easy to rot, now their shapes and functions can be speculated only from some models and images, which validate the documental records and make sure that the Qi state had the conditions to make and use those kind of musical instruments at that time.
     The third, reasons which caused to the characters of the musical archaeological findings of Qi state in East-Zhou period. The characters of the musical archaeological findings of Qi state in East-Zhou period displayed as such aspects: 1. The categories were bells and stone qings, and most of the unearthing locations were Middle and North of Shandong especially near Linzi city. 2. Most bells were substitutions. Those from Middle and North of Shandong were of thin texture and simple decorative patterns, particularly Bo and Yong bells. 3. The stones qings were burnished at different parts, showing their practical values. 4. Bells and stone qings were used as whole sets, every set had different amount, showed no regular patterns and a random state. Otherwise, skeletons killed to accompany the nobles were often found in the big or middle tombs. We can reduce the reasons for the characters of the musical archaeological findings of Qi state in East-Zhou period to four points by connecting the above phenomena with the documental records: 1.Nobles'extravagance in daily life, on music and in their funerals; 2.More emphasizing on the fun of the music than on their ceremonial meaning; 3.Disrespect to the social institutions for the reason of reformation and recombinant of classes; 4.Female players who verified the amusing function and secular character of the musical instruments of Qi state and its disobedience of the ceremony.
     The fourth, influence on the musical instruments in Qin and Han dynasties by those of Qi state in East-Zhou period. By now we know no musical archaeological findings that made in Qin dynasty, and few made in Han dynasty. But by comparing the musical instruments of Qi state in East-Zhou period with those in Han Dynasty of the same area, we can find many similarities among the Shangwang M2 bells, the Luozhuang and the Jishan Han Dynasty Tomb bells. Also there are some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Dawu and the Luozhuang Han Dynasty Tomb Chunyu. Both Shangwang M2 and Luozhuang Han Dynasty Tomb bells could be used together with the stone qings in their same tombs, all the musical instruments were of the similar tonalities. Shangwang M2 bells fitted the musical modes of Xiazhi or Suyue when Do=bB and the musical modes of Zhengsheng or Xiazhi when Do=bE. Shangwang M2 qings gave the main tones of bB、bE、bA tonalities, Luozhuang Han Dynasty Tomb bells fitted the musical modes of Suyue when Do=bB, Xiazhi when Do=bE and Zhengsheng when Do=bA. The fourth-left set of the Luozhuang Han Dynasty Tomb stone qings could perform melodies when Do=bA or bE, while the fourth-right set bB or bE. What is more, the words engraved on the qings' surface in Luozhuang Han Dynasty Tomb showed that they were made by workers that in the Qi area. All the facts show the close relation between the musical instruments of Qi state in East-Zhou period and of Qi area in Han Dynasty, music of Qi state in PreQin Period had great influence on those of the aftertime.
引文
1 王志民《二十世纪齐文化研究回瞻——前八十年(1900—1979)研究述评》,《管子研究》2000年3期。
    2 《管子学刊》2005年1期。
    1 张光明,齐鲁书社2004年版。
    2 张明东,《管子学刊》1995年2期。
    3 常兴照、宁荫堂,《文物》1989年6期。
    4 梁方健,《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7年1期。
    5 李曰训,《文物》1993年3期。
    6 马良民、林仙庭,《考古》1996年9期。
    7 《管子学刊》2003年4期、2004年1期。
    1 《教育评论》1992年4期。
    2 齐鲁书社1995年版。
    3 《克山师专学报》2002年4期。
    4 《齐鲁艺苑》1994年3期。
    5 《管子学刊》2007年2期。
    6 《管子学刊》1997年4期。
    1 《齐鲁学刊》1995年4期。
    2 《淄博学院学报(社科版)》1999年3期。
    3 《管子学刊》2000年3期。
    4 《管子学刊》2007年4期。
    5 《管子学刊》2006年3期。
    6 《管子学刊》2004年3期。
    7 《中国音乐学》1987年1期。
    8 《管子学刊》1995年2期。
    9 《纪念山东大学考古专业创建20周年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 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
    2 《黄钟》1998年2期。
    3 《黄钟》2000年3期。
    4 《中国音乐学》2004年2期。
    5 《文物》2006年12期。
    6 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
    7 《文物》1993年3期。
    8 《文物》1993年3期。
    1 栾丰实、方辉、靳桂云《考古学理论、方法、技术》,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54-55页。
    2 《中国上占出土乐器综论·序》。
    1 参见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临淄齐墓》(第一集),文物出版社2007年版,113-116页。
    1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2 李曰训《章丘女郎山战国大墓墓主之推测》,《纪念山东大学考古专业创建二十周年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345页。
    1 张光明《齐文化的考古发现与研究》,97页。
    2 参见淄博市博物馆《临淄商王墓地》,齐鲁书社1997年版,135页。
    3 同上,13页。
    1 同上,13页。
    2 常兴照、宁荫堂《山东章匠出土青铜器述要兼谈相关问题》,《文物》1989年6期。
    3 齐文涛《概述近年来山东出土的商周青铜器》,《文物》1972年5期。
    1 方建军《商周乐器的动物纹饰及其隐喻》,《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1期。
    2 《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山东卷》,大象出版社2001年版,67页。
    3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前进中的十年——1978-1988年山东省文物考古工作概述》,《文物与古工作十年(1979-1989)》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170页。
    1 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265页。
    2 方建军《中国上古时代的钮钟》,《交响》1997年1期。
    3 王子初《洛庄汉墓出土乐器述略》,《中国历史文物》2002年4期。
    4 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50页。
    5 张学海《齐鲁文化四题》,《张学海考古论集》,学苑出版社1999年版,400页。
    1 《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山东卷》,158页。
    2 同上,165页。
    3 《中路音乐文物大系·山东卷》,168页。
    4 参见烟台市文管会《山东长岛王沟东周墓》,《考古学报》1993年1期。
    5 参见滕鸿儒、高京平《山东海阳郭城镇出土战国青铜器》,《文物》1994年3期。
    1 烟台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山东蓬莱县柳格庄墓群发掘简报》,《考古》1990年9期。
    1 张真、王志文《山东海阳市上尚都出十西用青铜器》,《考古》2001年9期。
    1 山东诸城县博物馆《山东诸城臧家庄与葛布口村战国墓》,《文物》1987年12期,
    2 山东诸城县博物馆《山东诸城臧家庄与葛布口村战国墓》。
    1 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259页。
    2 同上,168页。
    3 参见温增源《诸城公孙朝子编钟及其相关问题》,《齐鲁艺苑》1992年1期。
    4 参见曹定云《春秋莒史研究三题》,《莒文化研究文集》,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161-162页。
    1 王子初《中国音乐考古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144页。
    2 李纯一《中国上古土乐器综论》,145页。
    3 方建军《两周铜鎛综论》,《东南文化》1994年1期。
    4 《仪礼·大射礼》郑玄注。
    5 《说文解字·十四上》
    6 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174页。
    1 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170页。
    2 王子初《中国音乐考古学》,147页。
    1 冯光生《曾侯乙编钟文化属性分析》,《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8年3期。
    1 王子初《中国音乐考古学》,145页。
    2 王子初《中国音乐考古学》,206页。
    1 方建军《中国上古时代的钮钟》。
    2 王子初《音乐考古》,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80页。
    1 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修订版),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年版,177页。
    2 参见上子初《太原晋国赵卿墓铜编鎛和石编磬研究》,《残钟录》,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337页。
    3 李纯一 《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212页。
    1 方建军《吴越乐器句鑃及其相关问题》,《乐器》1994年2期。
    2 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332页。
    3 常兴照、宁荫堂《山东章丘出土青铜器述要兼谈相关问题》。
    1 数据参见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329页、《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山东卷》,35页、333页。
    1 陈梦家《中国铜器概述》,《海外中国铜器图录》第一集上册,北平图书馆,1946年版。
    2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第八册,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
    1 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334页。
    2 常兴照、宁荫堂《山东章丘出土青铜器述要兼谈相关问题》。
    3 参见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319页。
    4 参见方建军《论东周秦汉铜钲》,《中国音乐学》1993年1期。
    5 参见郭沫若《曾子斿鼎、无者俞钲及其它》,《文物》1964年9期。
    6 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319页。
    1 参见方建军《论东周秦汉铜钲》。
    2 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320页。
    3 滕鸿儒、高京平《山东海阳郭城镇出土战国青铜器》。
    1 王子初《石磬的音乐考古学断代》,《中国音乐学》2004年2期。
    2 王子初《石磐的音乐考古学断代》。
    3 参见郑祖襄《出土磬和编磬的考古类型学分析》,《黄钟》2005年3期。
    1 王子初《石磬的音乐考古学断代》。
    2 方建军《洛阳中州大渠出土编磬试探》,《考古》1989年9期。
    3 方建军《商代磬和西周磬》,《文博》1989年3期。
    4 振动公式参见戴念祖《中国声学史》,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402页。
    5 王子初《石磬的音乐考古学断代》。
    1 方建军《西周磬与<考工记·磬氏>磬制》,《乐器》1989年2期。
    1 李纯一《山东地区音乐考古及研究课题》,《中国青乐学》1987年1期。
    2 方建军《西周磬与<考工记·磬氏>磐制》。
    3 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55页。
    4 方建军《洛阳中州大渠出土编磬试探》。
    1 方建军《西周磐与<考工记·磬氏>磬制》。
    1 王安潮《编磬的乐律学研究》,《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6年1期。
    1 《汉书·地理志》
    2 《史记·货殖列传》
    3 王子初《音乐考古》,151-152页。
    4 王子初《中国音乐考古学》,247页。
    1 王子初《音乐考古》,150页。
    2 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454页。
    1 高美进《<考工记>中的齐国乐器制造业》,《管子学刊》2004年3期。
    1 《左传·定公四年》
    2 杨朝明《试谈先秦齐鲁两国风俗及其差异》,《民俗研究》1995年4期。
    3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省博物馆等《曲阜鲁国故城》,齐鲁书社1982年版,214页。
    4 《史记·鲁周公世家》
    5 《史记·齐太公世家》
    6 靳桂云《东周齐国贵族埋葬制度研究》,《管子学刊》1994年3期。
    1 张光明《齐文化的考古发现与研究》,69-70页。
    1 《管子·山国轨》
    2 刘泽华《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与社会整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74页。
    3 《管子·七法》
    4 《管子·牧民》
    5 《管子·五辅》
    6 《晏子春秋·内篇谏下》
    7 《荀子·礼论》
    1 《礼记·郊特牲》
    2 《史记·货殖列传》
    3 《管子·牧民》
    4 《晏子春秋·外篇下》
    5 张宇怨《从宴会赋诗看春秋齐鲁文化不同质》,《管子学刊》1994年2期。
    6 《管子·枢言》
    1 《管子·牧民》
    2 《荀子·王制》
    3 《吕氏春秋·慎大览》
    4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5 《孟子·告子》
    6 吴建琴《泛论齐国五大音乐活动中心》,《管子学刊》2006年1期。
    7 《晏子春秋·内篇谏上》
    8 《孟子·梁惠王下》
    1 《晏子春秋·内篇谏下》
    2 《晏子春秋·外篇上》
    3 《韩非子·内储说上》
    4 事见《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5 事见《说苑》。
    6 事见《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7 《史记·齐太公世家》
    8 《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凰来仪。”
    9 《论语·八佾》
    1 杨向奎《周礼在齐论》,《管子学刊》1989年3期。
    1 王子初《戎生编钟的音乐学内涵》,《残钟录》,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420页。
    2 参见李纯一《略谈用代琴的艺术》,《人民音乐》1962年3期。
    3 靳桂云《齐国乐舞文化的考古发现》,《管子学刊》1995年2期。
    1 黄翔鹏《中国古代音乐史——分期研究及有关新材料、新问题》,台北市汉唐乐府1997年12月版。
    2 《管子·正世》
    3 《管子·正世》
    4 《管子·大匡》
    5 《国语·齐语》
    6 《国语·齐语》
    1 参见印群《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东周墓葬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126页。
    2 张明东《试论齐目的墓葬特色》,《管子学刊》1995年2期。
    3 《公羊传·桓公二年》何休注。
    4 马良民、林仙庭《海阳嘴子前春秋墓试析》,《考古》1966年9期。
    5 《礼记·礼器》
    6 参见印群《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东周墓葬制度》第六章。
    1 王子初《中国青铜乐钟的音乐学断代——钟磬的音乐考古学断代之二》。
    2 白国红《从乐悬制度的演变看春秋晚期新的礼制规范的形成——以太原金胜村赵卿墓为切入点》,《文物春秋》2006年4期。
    3 参见印群《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东周墓葬制度》第六章。
    4 参见陈双新《西周青铜乐器铭辞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24页。
    5 贫锡全、于炳文《山西晋侯墓地所出楚公逆钟铭文初释》,《考古》1995年2期。
    1 王清雷《也谈跌钟的堵与肆》,《音乐研究》2007年1期。
    2 陈双新《西周青铜乐器铭辞研究》,25-33页。
    1 靳桂云《东周齐国贵族埋葬制度研究》。
    2 《管子·轻重甲》
    3 《尚书·伊训》
    4 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修订版),57页。
    5 《诗经·大雅·荡》
    6 按:周代在个别风俗性及与后宫有关的活动中由女巫做法,但仅为保留原始风俗、并非强调其色艺表演。
    1 翟麦玲《先秦两汉“女乐”考》,《史学月刊》2005年3期。
    2 《史记·乐书》
    1 参见王国维《秦郡考》,《观堂集林》卷十二。
    2 《汉书·高帝纪》
    3 《史记·高祖本纪》
    4 《史记·齐悼惠王世家》
    5 治东武(即今诸城)。
    6 治莒县。
    7 治卢(即今长清西南)。
    8 治东平陵(即今章丘西)。
    9 治即墨。
    10 治高密。
    11 治剧(即今寿光南)。
    12 《史记·三王世家》
    13 参见孙波《西汉诸侯王墓的发现和研究》,《汉代考古与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齐鲁书社2006年版,195页。
    1 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山东大学考古系、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章丘市博物馆《山东省章丘市洛庄汉墓陪葬坑的清理》,《考古》2004年8期。
    2 崔大庸、高继习《章丘洛庄汉墓发掘成果及学术价值》,《山东大学学报》2004年1期。
    3 济南市博物馆《试淡济南无影山出土的西汉乐舞、杂技、宴饮陶俑》,《文物》1972年5期。
    1 参见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270页。
    2 参见方建军《中国上古时代的钮钟》。
    3 参见王子初《洛庄汉墓出土乐器述略》。
    4 王子初《洛庄汉墓出土乐器述略》。
    1 参见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修订版),177页。
    2 参见方建军、郑中《洛庄汉墓14号陪葬坑编钟研究》,《音乐研究》2007年2期。
    1 王子初《洛庄汉墓出土乐器述略》。
    2 崔大庸、邹卫平《洛庄汉墓14号陪葬坑编磬刻铭初探》,《汉代考古与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46-151页。
    1 崔大庸、邹卫平《洛庄汉墓14号陪葬坑编磬刻铭初探》。
    1、山东省文物管理处《山东临淄齐故城试掘简报》,《考古》1961年6期。
    2、群力《临淄齐故城勘探纪要》,《文物》1972年5期。
    3、齐文涛《概述近年来山东出土的商周青铜器》,《文物》1972年5期。
    4、山东省博物馆《临淄郎家庄一号东周殉人墓》,《考古学报》1977年1期。
    5、山东省博物馆《西汉齐王墓随葬器物坑》,《考古学报》1985年2期。
    6、滕鸿儒、王洪明《山东海阳嘴子前村春秋墓出土铜器》,《文物》1985年3期。
    7、山东诸城县博物馆《山东诸城臧家庄与葛布口村战国墓》,《文物》1987年12期。
    8、张龙海《临淄韶院村出土铭文石磬》,《管子学刊》1988年3期。
    9、常兴照、宁荫堂《山东章丘出土青铜器述要兼谈相关问题》,《文物》1989年6期。
    10、惠民地区文物普查队、阳信县文化馆《山东阳信城关镇西北村战国墓器物陪葬坑清理简报》,《考古》1990年3期。
    11、烟台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山东蓬莱县柳格庄墓群发掘简报》,《考古》1990年9期。
    12、烟台市文管会《山东长岛王沟东周墓》,《考古学报》1993年1期。
    13、潍坊市博物馆、吕乐县文管所《山东昌乐县东圈汉墓》,《考古》1993年6期。
    14、滕鸿儒、高京平《山东海阳郭城镇出土战国青铜器》,《文物》1994年3期。
    15、宁荫堂、王方《山东章丘小峨眉山发现东周窖藏铜器》,《考古与文物》1996年1期。
    16、烟台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海阳县博物馆《山东海阳县嘴子前村春秋墓的发掘》,《考古》1996年9期。
    17、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临淄金岭镇一号东汉墓》,《考古学报》1999年1期。
    18、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淄博市临淄区淄河店二号战国墓》,《考古》2000年10期。
    19、张真、王志文《山东海阳市上尚都出土西周青铜器》,《考古》2001年9期。
    20、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山东大学考古系、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章丘市博物馆《山东省章丘市洛庄汉墓陪葬坑的清理》,《考古》2004年8期。
    21、济南市考古研究所、长清区文物管理所《济南市长清区大觉寺一、二号汉墓清理简报》,《考古》2004年8期。
    22、张龙海《齐国故城内发现一件带铭文石磐》,《文物》2008年1期。
    1、陈梦家编《海外中国铜器图录》(第一集),北平图书馆1946年版。
    2、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省博物馆等编《曲阜鲁国故城》,齐鲁书社1982年版。
    3、文物编辑委员会编《文物考古工作十年(1979-1989)》,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
    4、临淄文物志编辑组编《临淄文物志》,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0年版。
    5、淄博市博物馆、齐故城博物馆编《临淄商王墓地》,齐鲁书社1997年皈。
    6、中国音乐文物大系总编辑部编《中国音乐文物大系·陕西卷 天津卷》,大象出版社1999年版。
    7、中国音乐文物大系总编辑部编《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山东卷》,大象出版社2001年版。
    8、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临淄齐墓》(第一集),文物出版社2007年版。
    1、李纯一《略谈周代琴的艺术》,《人民音乐》1962年3期。
    2、郭沫若《曾子方午鼎、无者俞钲及其它》,《文物》1964年9期。
    3、马良民、林仙庭《海阳嘴子前春秋墓试析》,《考古》1966年9期。
    4、济南市博物馆《试谈济南无影山出土的西汉乐舞、杂技、宴饮陶俑》,《文物》1972年5期。
    5、李纯一《山东地区音乐考古及研究课题》,《中国音乐学》1987年1期。
    6、方建军《西周磬与<考工记·磬氏>磬制》,《乐器》1989年2期。
    7、方建军《商代磬和西周磬》,《文博》1989年3期。
    8、杨向奎《周礼在齐论》,《管子学刊》1989年3期。
    9、方建军《洛阳中州大渠出土编磬试探》,《考古》1989年9期。
    10、王志民《从<诗经·齐风>看齐文化》,《东岳论丛》1990年2期。
    11、张学海《揭开城子崖考古之谜》,《走向世界》1990年5期。
    12、温增源《诸城公孙朝子编钟及其相关问题》,《齐鲁艺苑》1992年1期。
    13、王志民《特色独具的齐国音乐艺术》,《教育评论》1992年4期。
    14、方建军《论东周秦汉铜钲》,《中国音乐学》1993年1期。
    15、汤池《齐讴女乐曼舞轻歌——章丘女郎山战国乐舞俑赏析》,《文物》1993年3期。
    16、李曰训《山东章丘女郎山战国墓出土乐舞陶俑及有关问题》,《文物》1993年3期。
    17、靳桂云《齐国“因其俗简其礼”政策的考古学观察》,《管子学刊》1993年4期。
    18、钱林书《春秋战国时齐国的疆域及政区》,《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6期。
    19、方建军《两周铜鎛综论》,《东南文化》1994年1期。
    20、方建军《吴越乐器句鑃及其相关问题》,《乐器》1994年2期。
    21、张宇恕《从宴会赋诗看春秋齐鲁文化不同质》,《管子学刊》1994年2期。
    22、靳桂云《东周齐国贵族埋葬制度研究》,《管子学刊》1994年3期。
    23、齐人《源远流长的齐鲁器乐文化》,《齐鲁艺苑》1994年3期。
    24、靳桂云《齐国乐舞文化的考古发现》,《管子学刊》1995年2期。
    25、张明东《试论齐国的墓葬特色》,《管子学刊》1995年2期。
    26、黄锡全、于炳文《山西晋侯墓地所出楚公逆钟铭文初释》,《考古》1995年2期。
    27、杨朝明《试谈先秦齐鲁两国风俗及其差异》,《民俗研究》1995年4期。
    28、丛利文《齐鲁两国是春秋战国时期音乐文化中心》,《齐鲁学刊》1995年4期。
    29、方建军《中国上古时代的钮钟》,《交响》1997年1期。
    30、梁方健《齐国人殉之风试探》,《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7年1期。
    31、任相宏《双乳山一号汉墓墓主考略》,《考古》1997年3期。
    32、苗晶《齐鲁民间传统音乐文化比较》,《管子学刊》1997年4期。
    33、王洪军《出土中原体系青铜编钟概况》,《黄钟》1998年2期。
    34、冯光生《曾侯乙编钟文化属性分析》,《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8年3期。
    35、蔡锋《齐国“姑姊妹不嫁”与“巫儿”之俗辨疑》,《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9年2期。
    36、王福银《齐国韶乐蠡测》,《淄博学院学报(社科版)》1999年3期。
    37、关增建《<考工记>角度概念刍议》,《自然辩证法通讯》2000年2期。
    38、王洪军《出土东周中原体系青铜编钟编制区域特征探讨》,《黄钟》2000年3期。
    39、王志民《二十世纪齐文化研究回瞻——前八十年(1900—1979)研究述评》,《管子研究》2000年3期。
    40、邵彬《对齐韶所用乐器及音乐风格与特征的探索》,《管子学刊》2000年3期。
    41、王子初《洛庄汉墓出土乐器述略》,《中国历史文物》2002年4期。
    42、宣兆琦《周文化在齐国的传播与发》,《齐鲁学刊》2002年4期。
    43、侯文学《齐宋郑卫之音的东夷文化特征——兼论季札、子夏、师乙的审美观》,《克山师专学报》2002年4期。
    44、罗鹭凌《临淄考古文献目录(1956年—2002年)》,《管子学刊》2003年4期。
    45、罗鹭凌《临淄考古文献目录(1956年—2002年)》(续),《管子学刊》2004年1期。
    46、钱益汇《齐文化的考古学发现与研究》,《中原文物》2004年1期。
    47、崔大庸、高继习《章丘洛庄汉墓发掘成果及学术价值》,《山东大学学报》2004年1期。
    48、王子初《石磬的音乐考古学断代》,《中国音乐学》2004年2期。
    49、王守功《危山汉墓——第五处用兵马俑陪葬的王陵》,《文物天地》2004年2期。
    50、王清雷《从山东音乐考古发现看周代乐悬制度的演变》,《中国音乐学》2004年2期。
    51、高美进《<考工记>中的齐国乐器制造业》,《管子学刊》2004年3期。
    52、郭传联《礼与变俱乐与时化——关于齐国<韶>乐内容的探讨》,《管子学刊》2004年4期。
    53、宣兆琦、张玉书《齐文化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管子学刊》2005年1期。
    54、郑祖襄《出土磬和编磬的考古类型学分析》,《黄钟》2005年3期。
    55、马斗成《试论齐国礼仪与社会秩序》,《管子学刊》2005年3期。
    56、翟麦玲《先秦两汉“女乐”考》,《史学月刊》2005年3期。
    57、高兵《齐国“巫儿婚俗”再探讨》,《管子学刊》2005年3期。
    58、马斗成《齐国风俗与社会秩序探析》,《学术研究》2005年5期。
    59、方建军《商周乐器的动物纹饰及其隐喻》,《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1期。
    60、王安潮《编磬的乐律学研究》,《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6年1期。
    61、吴建琴《泛论齐国五大音乐活动中心》,《管子学刊》2006年1期。
    62、唐艺《试论齐国在律学与声学上的成就》,《管子学刊》2006年3期。
    63、白国红《从乐悬制度的演变看春秋晚期新的礼制规范的形成——以太原金胜村赵卿墓为切入点》,《文物春秋》2006年4期。
    64、贾冬月、张宪华《<左传>中的齐国女性》,《泰山学院学报》2006年9期。
    65、王清雷《山东地区两周编钟的初步研究》,《文物》2006年12期。
    66、王子初《中国青铜乐钟的音乐学断代——钟磬的音乐考古学断代之二》,《中国音乐学》2007年1期。
    67、王清雷《也谈辦(?)钟的堵与肆》,《音乐研究》2007年1期。
    68、方建军、郑中《洛庄汉墓14号陪葬坑编钟研究》,《音乐研究》2007年2期。
    69、高梅进《试论齐国音乐的风格特点》,《管子学刊》2007年2期。
    70、郊中、方建军《洛庄汉墓14号陪葬坑编钟、编磬测音报告》,《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3期。
    71、方建军、郑中《洛庄汉墓14号陪葬坑编磬的组合、编次和音阶》,《中国音乐学》2007年4期。
    72、李红云《齐国韶乐探究》,《管子学刊》2007年4期。
    73、何德亮《山东地区早期铜器及相关问题初探》,《东岳论丛》2007年5期。
    74、宣兆琦、杨宗杰《齐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的若干问题》,《理论学刊》2007年12期。
    75、李晓杰《战国时期齐国疆域变迁考述》,《史林》2008年4期。
    1、《中国古代史论丛》编委会编《中国古代史论丛》(第八辑),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2、张学海主编《海岱考古》(第一辑),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3、《管子学刊》编辑部编《管子与齐文化》,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
    4、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编《纪念山东大学考古专业创建20周年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5、《管子学刊》编辑部编《齐文化纵论》,华龄出版社1993年版。
    6、淄博市博物馆编《文物考古与齐文化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7、张学海编《张学海考古论集》,学苑出版社1999年版。
    8、中国先秦史学会编《莒文化研究文集》,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9、王子初编《残钟录》,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10、《汉代考古与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编委会编《汉代考古与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齐鲁书社2006年版。
    11、王安安《夏小正经文时代考》,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西北大学,2004。
    1、郭沫若著《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第八册),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
    2、王国维《观堂集林》(卷十二),中华书局1959年版。
    3、安作璋主编《山东通史·先秦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王志民主编《齐文化概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5、戴念祖著《中国声学史》,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6、林济庄著《齐鲁音乐文化源流》,齐鲁书社1995年版。
    7、王志民著《齐文化论稿》,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8、李纯一著《中国上古山土乐器综论》,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
    9、黄翔鹏著《中国古代音乐史——分期研究及有关新材料、新问题》,台北市汉唐乐府1997年版。
    10、《齐文化丛书》编辑委员会编《齐文化丛书》,齐鲁书社1997年版。
    11、吴钊著《图说中国音乐史》,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
    12、刘泽华著《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与社会整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3、印群著《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东周墓葬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14、栾丰实、办辉、靳桂云著《考古学理论、方法、技术》,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
    15、陈双新著《西周青铜乐器铭辞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6、王子初著《中国音乐考古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7、薛艺兵著《中国乐器志·体呜卷》,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
    18、宣兆琦、李金海主编《齐文化通论》,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19、邱文山等著《齐文化与先秦地域文化》,齐鲁书社2003年版。
    20、张光明著《齐文化的考古发现与研究》,齐鲁书社2004年版。
    21、陈荃有著《中国青铜乐钟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
    22、王子初著《音乐考古》,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
    23、刘再生著《中国古代音乐时简述》(修订版),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年版。
    1、王子初主编《中国音乐史教学参考图库》,人民音乐音像出版社2006年版。
    1、高亨注《诗经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2、[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3、[西汉]刘向集录《战国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4、[汉]刘向著《说苑》,中华书局1985年版。
    5、《二十五史·史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6、《二十五史·汉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7、《二十五史·隋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8、[晋]张湛注《列子》,上海书店1986年版。
    9、[汉]高诱注《淮南子注》,上海书店1986年版。
    10、陈澔注《礼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11、[春秋]左丘明著《国语》,岳麓书社1988年版。
    12、李渔叔注译《墨子今注今译》,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13、[唐]房玄龄注,[明]刘续增注《管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14、[清]孙星衍、黄以周校《晏子春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15、[战国]荀况著《荀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16、[战国]吕不韦著,[汉]高诱注《吕氏春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17、[战国]韩非著《韩非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18、[晋]郭璞注《山海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19、[汉]刘向撰《列女传》,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0、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仪礼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1、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2、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4、[春秋]左丘明著《左传》,岳麓书社2001年版。
    25、崔丽点校《四书》,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26、金良年撰《孟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