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主义观”史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列宁主义观”,是指人们关于列宁主义认识的基本观点或看法。列宁主义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列宁主义观,就是对列宁主义所有理论问题的观点或看法;狭义上的列宁主义观,主要是把列宁主义当作一个整体、从整体上对列宁主义的观点或看法。在这里,笔者要谈的列宁主义观,主要是指狭义上的列宁主义观。在实际生活中,列宁主义观的表现形态是复杂多样的,可以将其分为“感性”、“知性”、“悟性”三个层次。无论“感性”、“知性”还是“悟性”层次上的列宁主义观,其基本内容大体上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什么是列宁主义”的内容;二是关于“怎样对待列宁主义”的内容。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历史进程中,开展列宁主义观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看,第一,澄清对列宁主义错误认识的需要;第二,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程的需要。另外,开展列宁主义观研究,也是深化马克思主义观研究的必然要求。考察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列宁主义观研究的现状,虽然很少使用“列宁主义观”这一概念,但对“什么是列宁主义、怎样对待列宁主义”的研究,却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着,并取得相当丰富的成果。但我们还要看到:世界上各种列宁主义观杂陈,从学术研究角度进行历史纬度的、系统梳理的研究成果比较缺乏;从全球视角探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各种各样列宁主义观的经验教训的学术成果比较缺乏;目前关于列宁主义观的研究,是零散的、不系统的,没能从整体性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另外,关于列宁主义观研究的科学性、学术性有待于进一步加强,还需要对当前西方学者的列宁主义观进行深入的分析、清理和批判。这就为我们从整体性视角,对列宁主义观的历史流变进行系统梳理、进而总结各种列宁主义观的经验教训,提供了学术空间。本文将紧紧抓住“列宁主义观”这一核心概念,从“什么是列宁主义、怎样对待列宁主义”这一整体性视角出发,系统梳理苏俄人、中国共产党人和西方学者的列宁主义观的历史流变。在此基础上,努力做到:廓清人类历史上各种列宁主义观的本来面目;探讨重点人物列宁主义观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分析重点人物列宁主义观的历史经验教训;提出树立科学列宁主义观的基本要素和路径选择。对于列宁主义观的学术研究,在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方法的同时,还必须遵循文献阅读法、个案分析法、系统分析法。另外,在列宁主义观研究中,还要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在对列宁主义观进行逻辑分析的同时,考量各种列宁主义观的来源、命运及其经验教训,从对各种列宁主义观的分析和研究中提炼出树立科学列宁主义观的基本要素。
     列宁主义诞生以来,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列宁主义观。作为列宁主义诞生的故乡,苏俄人的列宁主义观在国际性的马克思主义思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在国际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纵观苏俄人列宁主义观的历史流变,从总体上来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早期苏俄人的列宁主义观阶段(从标志着列宁主义正式诞生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到1924年列宁逝世)。十月革命后,在苏俄地区出现了众多对列宁主义的挑战,列宁为首的联共(布)领导人对反对列宁主义的错误思潮和言论进行了批判。列宁逝世初期,联共(布)主要领导人内部对列宁主义的看法存在差异,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布哈林等人阐述了各自的列宁主义观。第二个阶段:斯大林的列宁主义观阶段(从1924年列宁去世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斯大林战胜对手后,成为苏联主要领导者,成为列宁主义的“唯一”解释者。斯大林的列宁主义观,其形成有其特定的国际国内环境;其发展经历了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斯大林对列宁主义的定义、体系、功能、地位等问题作了十分深入的阐发,为坚持和捍卫列宁主义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同时,斯大林阐述了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国际和国内条件、提出了社会主义在一国建成的理论,为发展列宁主义作出了重要贡献,这可以说是斯大林列宁主义观中最具特色的内容。当然,斯大林的列宁主义观,既有对列宁主义基本内容、基本原则的忠实坚持,也存在着对列宁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和搬用;既有在某些方面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也存在着在某些方面严重地曲解了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和立场。它们共同构成了斯大林列宁主义观的最基本特征。作为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斯大林的列宁主义观对苏俄社会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但斯大林列宁主义观的消极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从最终意义上看,它延缓了苏俄地区社会发展的历程进程,是导致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一个深层诱因。第三个阶段:戈尔巴乔夫的列宁主义观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以及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都未能摆脱斯大林列宁主义观的影响和斯大林体制的束缚。作为1985—1991年原苏联共产党的总书记,戈尔巴乔夫是以改革者的身份登上历史舞台的。戈尔巴乔夫对列宁主义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求教于列宁主义”到“重新认识列宁主义”再到“完全抛弃列宁主义”的转变过程。戈尔巴乔夫列宁主义观的转变,既有其客观原因,也有其主观原因。从客观上看,主要在于西方国家“和平演变”和国内“重评斯大林”运动影响及斯大林体制的负面效应。从主观上看,主要在于戈尔巴乔夫没能真正把握列宁主义的思想主旨。在戈尔巴乔夫列宁主义观指导下进行的改革,不但没有把原苏联从斯大林体制下“挽救”出来,反而导致苏联亡党亡国。其教训是深刻的。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极大地削弱了列宁主义的影响。诅咒列宁和列宁主义,成为时髦、形成浪潮。但是,进步的力量仍在进行斗争,进步的学者仍然在发出肯定列宁和列宁主义的声音。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在反思对列宁主义认识和态度的进程中,开始进入多元化列宁主义观时期。
     在国际性的思潮中,西方学者的列宁主义观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并在国际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纵观西方学者列宁主义观的历史流变,从总体上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早期西方学者的列宁主义观阶段(从标志着列宁主义正式诞生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到二战结束之前)。列宁领导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虽然遭到了机会主义者的攻击,但也受到了德国社会民主党人的声援。卢卡奇、柯尔施、葛兰西等“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也阐述了他们各自的列宁主义观。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主要代表,同时又是“欧洲共产主义”的主要奠基者,葛兰西的列宁主义观是一个典型代表。葛兰西立足西方国家发展实际,从文化领导权的视角,提出了他的列宁主义观。葛兰西的列宁主义观,不仅影响了意大利,还对其他国家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有着重大的历史价值,而且对当今人类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思想启迪。甚至有的学者认为,以对十月革命合理性解释和文化领导权为核心内容的葛兰西的列宁主义观,“给马克思主义的西欧式发展开辟了道路的现代化马克思主义者的最高峰”。在列宁主义观历史流变的长河中,葛兰西的列宁主义观占有重要地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研究视点。第二个阶段:“西方列宁学”的列宁主义观阶段(二战结束至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全面对峙时期)。二战结束后,尤其是20世纪50、60年代以来,在西方学术界形成了所谓“西方列宁学”。“西方列宁学”不是地域性的概念,而是意识形态的概念。这是一个打着研究列宁主义旗号而歪曲、否定列宁主义的学术思潮。这在西方学术界有着广泛的影响。“西方列宁学”大致可以分为主导派(对列宁主义基本否定)和非主导派(对列宁主义部分否定)两部分。作为20世纪50、60年代“西方列宁学”主导派的主要代表,迈耶尔是以学者身份活跃于西方学术界红极一时的人物。迈耶尔于1957年出版了一部全面批判列宁主义的著作——《列宁主义》。该书出版后,在国外学术界引起极大轰动,被喻为是“西方列宁学”的“经典之作”。正是由于这部著作,而使迈耶尔在“西方列宁学”界被誉为所谓的“第一流的关于苏联共产主义理论及其发展的观察家”。探讨迈耶尔的列宁主义观,是我们深入把握“西方列宁学”列宁主义观的真实面目的一个重要路径。这就需要我们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对迈耶尔的列宁主义观进行深入的分析、清理和批判,以揭露“西方列宁学”列宁主义观的实质。第三个阶段:“重评派”的列宁主义观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至今)。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在西方学术界掀起新一轮反对列宁主义的狂潮。但动荡之后,一些学者也开始强调深入细致地对列宁主义进行学术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形成的“重评派”,在反对列宁主义浪潮的重重包围中,开始发出自己的声音,并在西方学术界逐渐引起较大影响。英国著名列宁主义研究专家尼尔·哈丁是当前“重评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哈丁在指出“西方列宁学”主导派关于列宁主义认识各种错误的同时,强调对列宁主义研究中的诸多问题进行重新评价。1996年,哈丁出版的《列宁主义》一书,成为当前“重评派”的重要代表著作。[美]Lars T.lih在其对哈丁的《列宁主义》书评中指出,“许多年轻的,尤其是北美的历史学者,把研究布尔什维克意识形态当作冷战遗留下来的不重要的事情。许多年老的历史学者坚持认为这种意识形态的重要性,但认为我们知道了我们需要知道的一切。哈丁是认为苏联建立者的观点(指列宁主义——笔者注)需要重新研究的少数学者之一”。作为西方学术界研究列宁主义的权威人物,哈丁对列宁和列宁主义进行的“重新研究”、“重新评价”,在国外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这就需要我们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对哈丁的列宁主义观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在肯定“重评派”对“西方列宁学”主导派的错误观点批驳的同时,也要对其本身的错误观点进行分析、清理和批判。
     中国共产党是通过列宁主义而开始真正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正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取得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巨大成功。在当前国际性的马克思主义思潮中,中国共产党人的列宁主义观占有重要的地位,并在国际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纵观中国共产党人列宁主义观的历史流变,从总体上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列宁主义观阶段(从十月革命胜利列宁主义传入中国到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它给饱受帝国主义欺辱的中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经历了一个从支持和赞扬十月革命,到了解和探讨列宁主义,再到接受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过程。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一个重要代表人物,瞿秋白初步阐述了对列宁主义的认识和态度。瞿秋白从“什么是列宁主义、怎样对待列宁主义”视角阐述的列宁主义观,实际上提出了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角度认识和评价列宁主义的问题。瞿秋白列宁主义观最鲜明的特色体现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萌芽上。瞿秋白的列宁主义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列宁主义观发展的重要阶段,为毛泽东和邓小平列宁主义观的形成,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正如孙淑在其著作《瞿秋白与他的同时代人》中指出的,“列宁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瞿秋白是列宁主义在中国的杰出传播者……脑海中自然地形成了一条鲜艳的彩带:列宁——瞿秋白——中国”。第二个阶段:毛泽东的列宁主义观阶段(从1927年秋收起义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作为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列宁主义的典范,毛泽东既没有把列宁主义当作“圣经”,也没有把十月革命道路当作“样板”,而是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立场、观点、方法,对中国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进行了科学分析,提出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并对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建设实际“第二次结合”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中形成的毛泽东的列宁主义观,有力地推进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进程。毛泽东的列宁主义观不仅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还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毛泽东的列宁主义观渗透于当代中国政治文化,成为中国政治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需要指出的是,在认识和对待列宁主义问题上,毛泽东晚年也出现了偏差,在学习和坚持列宁主义中出现了教条化、片面化的倾向。第三个阶段: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列宁主义观阶段(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列宁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更为自觉的科学水平。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中,邓小平坚持了毛泽东的列宁主义观,并在新的时期又把它向前推进了一步,赋予它新的时代内涵,形成了邓小平的列宁主义观。邓小平列宁主义观最主要的贡献体现在:对列宁晚年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政治遗嘱”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上,即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邓小平的列宁主义观,是中国共产党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确立并坚持这一科学的列宁主义观,是邓小平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贡献的重要条件之一。邓小平的列宁主义观,深刻影响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具有极为重要意义。1997年十五大以来,以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强调坚持邓小平列宁主义观基础上,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开拓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局面。以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与“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主旨的当下诠释,是当前中国共产党人列宁主义观最鲜明的特色。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对于列宁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更为自觉的科学水平。
     梳理列宁主义观的历史流变,考察斯大林、戈尔巴乔夫、葛兰西、瞿秋白、毛泽东、邓小平等代表人物,以及“西方列宁学”、“重评派”等重要思潮的列宁主义观,为我们提供了许多重要启示。启示之一:要清醒地认识列宁主义的地位。必须充分认识到列宁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中的地位,这是我们正确认识和对待列宁主义的第一个关键点。启示之二:要全面地把握列宁主义的内涵。必须充分认识到落后国家社会革命和社会建设这一列宁主义的主要内涵,这是我们正确认识和对待列宁主义的第二个关键点。启示之三:要真正地理解列宁主义的灵魂。必须充分认识到“讲求实际”这一列宁主义的灵魂,这是我们正确认识和对待列宁主义的第三个关键点。启示之四:要深刻地领悟列宁主义的主旨。必须充分认识到落后国家“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一列宁主义的思想主旨,这是我们正确认识和对待列宁主义的第四个关键点。准确而全面地把握这些启示,对于清除对列宁主义种种误解、正确理解并科学对待列宁主义、运用发展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有着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我们说,研究列宁主义观的主要目的在于确立并坚持科学的列宁主义观。那么,怎样才能确立并坚持科学的列宁主义观呢?这就要求我们在正确理解和把握列宁主义地位、内涵、灵魂和主旨的基础上,科学回答“什么是列宁主义、怎样对待列宁主义”。这就需要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第一,学习与理解相结合:真正掌握列宁主义的地位、内涵、灵魂和主旨。第二,坚持与发展相结合:用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加强对列宁主义的学习与理解,真正掌握列宁主义的地位、内涵、灵魂和主旨,这是树立科学列宁主义观的前提条件。通过学习与理解,把握和接受了列宁主义,还要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列宁主义,这是树立科学列宁主义观的必然要求和目的。
"View on Leninism", means the basic views or attitude on Leninism by people. "View on Leninism"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kinds: broad point and narrow point. Broad point means the basic views or attitude on all issues of Leninism; Narrow point means the basic views or attitude on Leninism which is regarded a whole. In this thesis, I will talk about the narrow point. In real life, performance pattern of "view on Leninism" are complex and diverse, could be classified as three levels: "emotional"、"intellectual" and "savvy". All levels of "view on Leninism" include two major aspects: "What is Leninism" and "How to treat Leninism". The cause of studying "view on Leninism" is: in order to clarify erroneous understanding on Leninism and promote China's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process. In addition, studying "view on Leninism" is an inevitabled demand of deep studying view on Marxism. The study of "What is Leninism" and "How to treat Leninism" continues, although rarely used the concept of "View on Leninism" in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academic. The concept of "View on Leninism" is used in Dr Zhang Chuanpin's "Study and Criticism on Neil Harding's view on Leninism" which is published on "Nanjin Social Sciences" (vol4, 2006). This is the earlier academic achievement which raising and using the concept "View on Leninism". Although many achievements on studying "view on Leninism",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lacking of systematic achievements especially from historical and academic angle; lacking of achievements which Leninism regarded as a whole; lacking of achievements which "western Lenin school" being analysed、cleaned up and criticized. So there are many academic spaces to study "View on Leninism" especially from the whole angle. Studying "view on Leninism", in addition to method of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m, we should use some methods of reading the literature、analyzing case、analyzing system,etc. In order to find Leninism's new growth point, we should uphold the method of unity of history and logic, analyzing logically "view on Leninism" while inspecting the sources and historical destiny of views on Leninism.
     There are many views on Leninism since the formation of Leninsim.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and Eastern Europe's "View on Leninsim" is very important in the international ideological trends of Marxism. Throughout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and Eastern Europe's history of evolution on "View on Leninism", in general,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 The first stage: early views on Leninism (from 1917 to 1924). There are many challenges to Leninism after the October Revolution. As the main leader of the Soviet Union, Lenin critize the erroneous ideas and remarks on Leninism. At the early death of Lenin, there are differences of views on Leninsim within the main leaders of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Trotsky and Bukharin expound on their respective Leninism concept. The second stage: Stalin's view on Leninism (from 1924 to 1985). Stalin is the sole interpreter on Leninism after defeating his opponents. There are some specific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environments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Stalin's "view on Leninsim". Stalin's "view on Leninsim" has a development experience from immature to mature. Stalin raises mainly his views and attitude on Leninsim form "What is Leninism" and "How to treat Leninism". The basic features of Stalin's "view on Leninism" are: in addition to faithfully uphold Leninism's basic content and principles, Stalin dogmatically understand and copy Leninism; in addition to creatively apply and develop Leninism, Stalin seriously misinterpret Leninsim's basic principles and positions. As the result of specific historical era, Stalin's "view on Leninsim" has had a profound impact to the form Soviet Union and human society as a whole. In addition to promote the social civilization and progress of mankind, there are many obviously negative impacts. From the final sense, it delays the form Soviet Union and Eastern Euripe in the course of the process of social development, leading to drastic changes in the form Soviet Union and Eastern Europe. The third stage: Gorbachev's view on Leninism (from 1985 to 1991). As a general secretar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the form Soviet Union from 1985 to 1991, Gorbachev's view on Leninism has experienced transformation process: from "learn from Lenin" to "re-evaluate Lenin". There ar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reasons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Gorbachev's view on Leninism. From the subjective angle, Gorbachev did not realize the arduous nature of the reform. From the objective angle, the main reasons are negative impacts of Stalin's stsytem and the "re-evaluate Stalin"campaign. The reform which under the guidance of Gorbachev's "view on Leninism" not only save the form Soviet Union from Stalin's system, but also lead to drastic changes. Its lesson is profound. Drastic changes in the form Soviet Union and Eastern Europe has greatly weakened the impact of Leninism. There has a trend and fashion to curse Lenin and Leninism. However, the progress is going on struggle, the progressive scholars still uphold Leninism. The form Soviet Union and Eastern Europe begins to enter a wide range of "view on Leninism" since the 1990s.
     Western scholars's "View on Leninsim" is very important in the international ideological trends of Marxism, too. Throughout the western scholars's history of evolution on "View on Leninism", in general,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The first stage: early views on Leninism (from 1917 to 1945). Opportunists aatack seriously the October Revolution; German Social Democrats support the October Revolution. "Western Marxism" founder, such as Lukacs、Korsch、Gramsci expound their respective "view on Leninism". As a main representative of "Western Marxism" founder and the main founder of "European Communism", Grasmsci's "view on Leninism" is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There are some specific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environments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Grasmsci's "view on Leninsim". Grasmsci's "view on Leninsim" mainly embody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October Revolution and the unholding of Leninism's leadership. Grasmsci's "view on Leninsim" is very important. It affects not only Italy, but also to other countries. It not only has great historical value, but also has an important ideological inspiration to the contemporary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The second stage: "Western Lenin School'"s 'View on Leninism" (from 1945 to 1991). "Western Lenin Scholl" gradually formed in Western academic after the end of World War II, particularly since the 1960s. "Western Lenin School" is not a regional concept, but the concept of ideology. This is academic ideas which distorted Leninism under the banner of Leninism. It has a broad impact in Western academic. "Western Lenin School" can generally be divided into dominant faction (basic denial of Leninism) and non-dominant faction (partly denial of Leninism). As the main representative of dominant faction in 1960s, Meyer an important figure in the name of scholar. Meyer published a book named "Leninism"in 1957. This book aroused great sensation in Western academic. It is hailed as a "classic" as "Western Lenin School". Meyer raised his views and attitude on "What is Leninism" and "How to treat Leninism" in this book. In order to expose the real essence of "Western Lenin School", we should analyze、clean up and criticize deeply on Meyer's "view on Leninism" under the method of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he third stage: "Re-evaluation Camp'"s "view on Leninsim"(from 1991 to present). Drastic changes leading to a trend of opposition-Leninism in Western academic. Some scholars begin to study Leninism deeply and meticulously after the turmoil. "Re-evaluation Camp" begins to voice and grow a greater impact surrounded by opposition-Leninism tide from 1980s, particularly 1990s. From "Re-evaluation Camp" personnel, some scholars from the non-dominant of "Western Lenin School" have great influence in acacemic. Harding is a major representative. Harding thinks many problems of Leninism should be re-evaluated while pointing out wrong understanding on Leninism by dominant faction of "Western Lenin School". Harding published a book named "Leninism" in 1996. It has been regarded as an important book of "Re-evaluation Camp". Harding raises his views and attitude on "What is Leninism" and "How to treat Leninism" in this book. We should analyze and study Harding's "view on Leninism" under the method of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m. We should analyzeN clean up and criticize "Re-evaluation Camp'"wrong viewps while affirming its criticisim on domiant faction of "Western Lenin School".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begins to accept Marxism through Leninism.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leads the Chinese people receiving great success in socialist revolution、construction and reform uner the guidance of Marxism-Leninism.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View on Leninsim" is very important in the international ideological trends of Marxism, too. Throughout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history of evolution on "View on Leninism", in general,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The first stage: early views on Leninism (from 1917 to 1927). October Revolution opens a new era of human history. It gives great encouragement to Chinese people. Chinese advanced intellectuals have experienced process: support and praise October Revolution, learn and explore Leninism, and then accept and publicize Marxism-Leninism. As a main representative of early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Qu Qiubai raises his views and attitude on "What is Leninism" and "How to treat Leninism". This is an important development stage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view on Leninism". The second stage: Mao Zedong's "view on Leninism" (from 1927 to 1978). There are some specific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reasons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Mao Zedong's "view on Leninsim". Mao Zedong's "view on Leninsim" has a development experience from immature to mature. Mao Zedong raises mainly his views and attitude on Leninsim form "What is Leninism" and "How to treat Leninism". Mao Zedong's "view on Leninism" has promoted Chines revolution and construction process. It has not only great historical value, but also important contemporary value. It has been infiltrated in the contemporary political culture, being an important integral part. It must be pointed out that, there is something wrong in learning and understanding Leninism in Mao Zedong's later years. The third stage: Deng Xiaoping's "view on Leninism" (from 1978 to present). As a main representative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Deng Xiaoping understands Leninism more consciously and scientifically from 1978. Deng Xiaoping adheres to and develops Mao Zedong's "view on Leninism" in the great practice of building socialism. Deng Xiaoping gives Mao Zedong's "view on Leninism" a new connotation of the times. He raises mainly his views and attitude on Leninsim form "What is Leninism" and "How to treat Leninism". Deng Xiaoping's "view on Leninis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hinses Communist Party's "view on Marxism-Leninism". Deng Xiaoping's "view on Leninism" has affected deeply China's contemporary social development. It has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leaders of the new era open up new situation of Marxism-Leninism in China's development under the guidance of Deng Xiaoping's "view on Leninism".
     We can receive much important enlightenment through studying the historical changes of "view on Leninism". Inspiration one: clearly know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of Leninism. Being fully aware of Leninism's status on Marxist social development theory is an important premise to understand and treat correctly Leninism. Inspiration two: grasp main content of Leninism. Looking at Lenin's theory and practice of life course, we can find that: the basic theory of Leninism's system or the starting point of Leninism is the backward country's development theory. Grasping the core content of Leninism is a key to understand and treat correctly Leninism. Inspiration three: really know spiritual essence of Leninism. It is our final destination of knowing the spiritual essence of Leninism from the whole angle. Inspiration four: deeply understand ideological thrust of Leninism. Being fully aware of Leninism's ideological thrust is an important premise to understand and treat correctly Leninism.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us to accurately and comprehensively grasp these enlightenments. It can help us remove all kinds of misunderstanding on Leninism、unerstand correctly and treat scientifically Leninism、guid the practice of building socialism applying the developing Marxism-Leninism.
     The main aim of studying "view on Leninim" is to really establish and adhere to scientific "view on Leninism". The fundamental requirements of establishing and adhering to scientific "view on Leninism" are: understand and grasp Leninism'essential character and spiritual essence; enrich and develop Leninism in the new practic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nciples of combination theory with practice. How can we establish and adhere to scientific "view on Leninism"? We should do it following two aspects. Fisrt, combination study with understanding: grasp really Leninism's spiritual essence. Second, combination adhering with development: guid new practice with the developing Marxism-Leninism. It is a precondition of establishing scientific "view on Leninism" to grasp really Leninism's spiritual essence. After grasping Leninism through studying it, we should adhere to and develop Leninism in practice. It is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and objective.
引文
[1]注:在列宁的思想体系中,既有对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的理论成果,也有随着实践发展而不合时宜的观点。学界的相关研究论著,可参见庄福龄:《马克思主义史》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高放:《“列宁主义”再认识》,《探索》2008年第4期。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07.10.25。
    [3]曾枝盛:《如何正确看待列宁主义》,《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4]参见陈奎元:《列宁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不可分割》,《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8.30。
    [1]参见俞良早:《关于列宁和列宁主义旗帜的若干问题》,《东欧中亚研究》2001年第4期。
    [2]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页。
    [3][日]Fukayama:《The End of History,and the Last Man》,Harmondsworth1992,P101.
    [1][美]布热津斯基:《大失败——二十世纪共产主义的兴亡》,军事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7页。
    [1][澳]Barrett L.McCormick:《Review on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1992No2.
    [2][美]Danidl Chirot:《the crisis of Leninism and the decline of the left-the revolutions of 1989》,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91,P134.
    [3][美]Lars T.Lib:《Review on 》,《Russian Review》1998No3.
    [1][美]Tony Saich:《Review on》,《The China Quarterly》 1992No130.
    [1]参见张九安、刘吉余:《斯大林的列宁主义观综述——近十年来我国学术界的研究述评》,《绥化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1][美]Thomas Hammond:《Review on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1958No3.
    [1]参见聂锦芳:《清理与超越:重读马克思文本的意旨、基础与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307页。
    [1]参见郝敬之:《回到整体马克思》,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1]列宁:《列宁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06页。
    [2]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9页。
    [1]列宁:《列宁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72页。
    [2]托洛茨基:《论列宁》,三联书店1980年版,第80-81页。
    [3]托洛茨基:《论列宁》,三联书店1980年版,第149页。
    [4]托洛茨基:《论列宁》,三联书店1980年版,第150页。
    [1]托洛茨基:《论列宁》,三联书店1980年版,第89页。
    [2]庄福龄:《马克思主义史》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28页。
    [3]托洛茨基:《托洛茨基言论》下册,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585页。
    [4]托洛茨基:《托洛茨基言论》下册,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459页。
    [5][英]Deutscher,Isaac:《Stalin:a political biography》,Harmondswortb1966.P284.
    [6]列宁:《列宁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98页。
    [1]斯大林:《列宁主义还是托洛茨基主义?》三联书店1964年版,第147页。
    [2]季诺维也夫:《列宁主义——列宁主义研究导论》,东方出版社1989年版,第4-5页。
    [3]季诺维也夫:《列宁主义——列宁主义研究导论》,东方出版社1989年版,第4页。
    [4]季诺维也夫:《列宁主义——列宁主义研究导论》,东方出版社1989年版,第9页。
    [5]参见庄福龄:《马克思主义史》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35页。
    [1]布哈林:《布哈林文选》上册,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77页。
    [2]参见布哈林:《布哈林文选》中册,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6页。
    [3]布哈林:《布哈林文选》中册,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1页。
    [5]布哈林:《布哈林文选》上册,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00-201页。
    [1]注:意识形态工作的失败或说意识形态的衰落,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学界研究论著可参见曹长盛、张捷、樊建新:《苏联演变进程中的意识形态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美]Alfred B.Evans.Jr:《Soviet Marxism—Leninism:The Decline of an Ideology》 Praeger1993.
    [2]斯大林:《斯大林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74页。
    [3]斯大林:《斯大林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73页。
    [1]靳辉明:《社会主义历史、理论与现实》,安徽人民出版2000年版,第286页。
    [2]斯大林:《斯大林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7页。
    [1]斯大林:《斯大林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85页。
    [2]参见刘然:《也谈列宁主义定义》,《国际共运》1984年第4期。
    [3]周尚文:《苏共败亡的历史教训》,《俄罗斯研究》2000年创刊号。
    [4][美]C.Delisle Burns:《Review on 》,《Journal of the Royal Institute on International Affairs》 1928No6.
    [1]斯大林:《斯大林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99页。
    [2]郑异凡:《“列宁主义”的定义之争》,《马恩列斯研究资料汇编》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年版,第563页。
    [3]斯大林:《斯大林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305页。
    [4]参见张中云:《正确继承列宁主义遗产》,《新版<列宁选集>层导读——列宁主义与社会主义建设》(宋洪训、张中云主编)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年版,第8页。
    [1]参见俞良早:《重新认识列宁主义的科学体系》,《洛阳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2]斯大林:《斯大林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62页。
    [3]斯大林:《斯大林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615页。
    [4]斯大林:《斯大林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333页。
    [5]斯大林:《斯大林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27页。
    [6]斯大林:《斯大林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38页。
    [1]参见秦正为:《斯大林的马克思主义观探析》,《理论导刊》2008年第5期。
    [2]斯大林:《斯大林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205页。
    [3]斯大林:《斯大林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42页。
    [4]斯大林:《斯大林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332页。
    [5]斯大林:《斯大林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30页
    [6][俄]久加诺夫:《斯大林的特征是忠于革命和社会主义》,《国外理论动态》2005年第5期。
    [1]参见秦正为:《斯大林的马克思主义观探析》,《理论导刊》2008年第5期。
    [2][美]Benjamin I.Schwartz:《Communism and China:Idelolgy in Flux》,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8,P9.
    [3]斯大林:《斯大林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333页。
    [4]参见刘吉余:《斯大林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论文,2008年答辩通过。
    [5]斯大林:《斯大林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37页。
    [1]斯大林:《斯大林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36页。
    [2]斯大林:《斯大林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39页。
    [3]斯大林:《斯大林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615页。
    [4]斯大林:《斯大林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30页。
    [5]斯大林:《斯大林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10页。
    [6]斯大林:《斯大林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206页。
    [7]斯大林:《斯大林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61页。
    [8]斯大林:《斯大林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615页。
    [1]斯大林:《斯大林全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第272页。
    [2]斯大林:《斯大林全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第222页。
    [3][俄]德米特里·安东诺维奇·沃尔科戈诺夫:《斯大林》,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版,第261页。
    [4]参见靳辉明:《社会主义历史、理论与现实》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86页。
    [5]列宁:《列宁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9页。
    [6]列宁:《列宁全集》第43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64页。
    [1]斯大林:《斯大林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68页。
    [2]斯大林:《斯大林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66页。
    [3]斯大林:《斯大林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85页。
    [4]斯大林:《斯大林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26页。
    [5]斯大林:《斯大林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00页。
    [1]参见吴恩远:《俄罗斯重评斯大林》,《马克思主义研究》2003年第6期。
    [1]参见张冀星:《列宁主义与当代几种思潮的关系》,《攀登》1996年第1期。
    [2]参见陆南泉:《对斯大林模式的再思考》,《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7年第3期。
    [3][俄]德米特里·安东诺维奇·沃尔科戈诺夫:《斯大林》,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版,第258页。
    [4]参见张冀星:《卢卡奇是怎样对待斯大林问题的》,《现代哲学》1991年第4期。
    [5]农俊卿、丁立群等:《20世纪的新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596页。
    [6]转引自叶卫平:《西方“列宁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89页。
    [1]转引自叶卫平:《西方“列宁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89页。
    [2][英]Leonard Schapiro:《Some Reflections on Lenin,Stalin and Russia》,《Stalinism—Its Impact on Russia and the World》(Edited by G.R.Urban),Maurice Temple Smith1982.
    [3][波]L.科拉科夫斯基:《意识形态和理论》,《哲学译丛》1980年第2期。
    [4]农俊卿、丁立群等:《20世纪的新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593页。
    [5][波]L.科拉科夫斯基:《意识形态和理论》,《哲学译丛》1980年第2期。
    [6]靳辉明:《社会主义历史、理论与现实》,安徽人民出版2000年版,第286页。
    [7]卢之超:《关于斯大林问题的再认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142页。
    [1]姜长斌:《论十月革命的道路和斯大林模式若干问题》,《史学理论》1988年第3期。
    [2][美]布热津斯基:《大失败——二十世纪共产主义的兴亡》,军事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4页。
    [3]《苏联东欧问题译丛》,1991年第6期。
    [4][英]Harding Neil:《Lenin's Political Thought》Ⅱ,Macmillan Press1977,P2.
    [5][英]Harding Neil:《Lenin's Political Thought》Ⅱ,Macmillan Press1977,P58.
    [6]许征帆:《对斯大林也要“全面”了解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0年第1期。
    [7]参见张冀星:《列宁主义与当代几种思潮的关系》,《攀登》1996年第1期。
    [1]毛泽东:《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84页。
    [2]靳辉明:《社会主义历史、理论与现实》,安徽人民出版2000年版,第322页。
    [3]参见吴恩远:《苏联史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2页。
    [1]参见吴恩远:《苏联史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1页。
    [2]靳辉明:《社会主义历史、理论与现实》,安徽人民出版2000年版,第321页
    [3]参见沈宗武:《斯大林模式重评——必要性、方法及其他》,《马克思主义研究》2003年第1期。
    [4][美]布热津斯基:《大失败——二十世纪共产主义的兴亡》,军事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0页。
    [5]陈岱孙:《陈岱孙文集》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842页。
    [1]参见肖枫:《斯大林问题之我见》,《俄罗斯研究》2005年第4期。
    [2]李宗禹:《斯大林模式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472页。
    [3]参见陆南泉:《对斯大林模式的再思考》,《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7年第3期。
    [4]参见陆南泉:《对斯大林模式的再思考》,《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7年第3期。
    [5]陆南泉:《告别斯大林主义》,《共舟共进》2007年第11期。
    [1]衣俊卿、丁立群等:《20世纪的新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519页。
    [2]参见江燕:《十几年来理论界关于东欧剧变的研究综述》,《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第1期。
    [3][英]罗伯特·科特雷尔著、吴言译:《生活在斯大林的阴影中》,《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3年第7期。
    [4][俄]多布罗霍托大:《戈尔巴乔夫——叶利钦政治对抗1500天》,新华出版社1993年版,第47页。
    [1]注:学界关于戈尔巴乔夫列宁主义观研究论著,可参见俞良早:《创论“东方列宁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曹长盛、张捷、樊建新:《苏联演变进程中的意识形态研究》人民出版社 2004年版;
    [俄]亚历山大·季诺维也夫:《俄罗斯共产主义的悲剧》新华出版社 2004年版;
    [美]E.Mawdsley、S.White:《The Soviet Elite from Lenin to Gorbachev》 Oxford2003.
    [2]戈尔巴乔夫:《十月革命与改革:革命在继续》,《苏联东欧问题译从》1988年第1期。
    [3]戈尔巴乔大:《十月革命与改革:革命在继续》,《苏联东欧问题译丛》1988年第1期。
    [1]转引自张树华:《思想瓦解——苏共失败的重要原因》,《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5年第4期。
    [1]参见汪亭友:《论西方和平演变战略在苏联演变中的作用》,《学术探索》2004年第5期。
    [2]转引自何秉孟:《根本环节是解决好信仰、理想、信念问题》,《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年第2期。
    [1]戈尔巴乔夫:《十月革命与改革:革命在继续》,《苏联东欧问题译丛》1988年第1期。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76页。
    [2]列宁:《列宁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88页。
    [3]列宁:《列宁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0页。
    [4]戈尔巴乔夫:《十月革命与改革:革命在继续》,《苏联东欧问题译丛》1988年第1期。
    [5]参见汪亭友:《如何认识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与苏联剧的关系》,《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年第8期。
    [1]如:江流、陈之骅主编:《苏联演变的历史思考》,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4年版;
    周新城:《对世纪悲剧的思考:苏联演变的性质、原因和教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等等。
    [2]参见张树华:《苏共失败的政治教训——兼析戈尔巴乔夫民主社会主义的破产》,《政治学研究》2007年第1期。
    [3]参见谭索:《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苏联的毁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498页。
    [4]徐善广:《“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与苏联的演变》,《湖北大学学报》1996年第6期。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5页。
    [2]参见戈尔巴乔夫:《尚未结束的历史——戈尔巴乔夫访谈录》,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3年版,第44页。
    [3][美]布热津斯基:《大失败——二十世纪共产主义的兴亡》,军事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66页。
    [4][美]布热津斯基:《要混乱而不要镇压》,美国《新闻周刊》1990.2.19。
    [1]注:学界关于苏联解体以来苏俄人列宁主义观研究论著,可参见俞良早:《创论“东方列宁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李兴耕:《前年之鉴》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
    [俄]罗伊·麦德维杰夫:《饿罗斯向何处去——俄罗斯能搞社会主义么?》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3年版。
    [2][俄]雅科夫列夫:《一杯苦酒》,新华出版社 1999年版,第104页。
    [3]刘淑春:《十月的选择》,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7年版,第307页。
    [4]参见李慎明:《世界社会主义跟踪研究报告——且听低谷新潮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年版,第23页。
    [1]参见李兴耕:《前车之鉴》,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6页。
    [2]参见刘淑春:《十月的选择》,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第312页。
    [3]参见刘淑春:《十月的选择》,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第318页。
    [1]高晓惠:《俄罗斯学者谈列宁主义在俄罗斯的命运》,《国外理论动态》1998年第4期。
    [2]参见李兴耕:《前车之鉴》,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第134页。
    [1]列宁:《列宁全集》第43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64页。
    [2]斯大林:《斯大林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32-233页。
    [1][美]Thomas Hammond:《Review on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1958No3.
    [1][美]Lars T.lih:《Review on 》.《Russian Review》 1998No3.
    [2]注:学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论著,可参见梁树发:《“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徐崇温:《用马克思主义评析西方思潮》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
    [荷]Marcel van der Linden:《Western Marxism and the Soviet Union》 Leiden·Boston2007;
    [英]David McLellan:《Marxism after Marx》(fourth edition)Palgrave Macmillan2007.
    [1]考茨基:《无产阶级专政》,北京三联书店1958年版,第55页。
    [2]参见徐德林:《考茨基主义与列宁主义的根本对立说明了什么?》,《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7年第2期。
    [1]卢森堡:《卢森堡文选》下册,人民出版社 1990年版,第474页。
    [2]卢森堡:《卢森堡文选》下册,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80页。
    [3]卢森堡:《卢森堡文选》下册,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83页。
    [4][英]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9页。
    [5][波]Leszke Kolakowski:《Main Currents of Marxism》Ⅱ.Clarendon Press1978.p61.
    [6]卢森堡:《卢森堡文选》下册,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507页。
    [1]蔡特金:《克拉拉·蔡特金讲话和文章选集》第2卷,柏林狄茨出版社1960年版,第138页。
    [2]蔡特金:《拥护布尔什维克》,《真理报》1918.5.18.
    [3]列宁:《列宁全集》第48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53页。
    [1][英]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1页。
    [2]参见[法]Michael Lowy:《Georg Lukacs——From Romanticism to Bolshevism》,Pressed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1976,P14.
    [3]参见[匈]Victor Zitta:《Georg Lukacs's Marxism:Alienation Dialectics Revolution》,The Hague Martinus Nijhoff1964,P11.
    [4]参见孙伯鍨:《卢卡奇与马克思》,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5]参见张冀星:《列宁主义与当代几种思潮的关系》,《攀登》1996年第1期。
    [6]Georg lukacs:《Lenin—A Study on the Unity of His Thought》,The MIT Press1970,P88.
    [1]Georg lukacs:《Lenin—A Study on the Unity of His Thought》,The MIT Press1970,P11.
    [2]Georg lukacs:《Lenin—A Study on the Unity of His Thought》,The MIT Press1970,P87.
    [3]参见[美]John Flores:《Proletarian Meditations:Georg Lukacs's Political Knowledge》,《Diacritics》1972No3.
    [4]参见张冀星:《卢卡奇是怎样对待斯大林问题的》,《现代哲学》1991年第4期。
    [5]Georg lukacs:《Lenin—A Study on the Unity of His Thought》,The MIT Press1970,P13.
    [6]Georg lukacs:《Lenin—A Study on the Unity of His Thought》,The MIT Press1970,P25.
    [7]Georg lukacs:《Lenin—A Study on the Unity of His Thought》,The MIT Press1970,P101.
    [8]Georg lukacs:《Lenin—A Study on the Unity of His Thought》,The MIT Press1970,P90.
    [9]Georg lukacs:《Lenin—A Study on the Unity of His Thought》,The MIT Press1970,P98.
    [10]Georg lukacs:《Lenin—A Study on the Unity of His Thought》,The MIT Press1970,P100.
    [1]Georg lukacs:《Lenin—A Study on the Unity of His Thought》.The MIT Press1970.P98.
    [2]卢卡奇:《卢卡奇自传》,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6年版,第231页。
    [3]Georg lukacs:《Lenin—A Study on the Unity of His Thought》,The MIT Press1970,P88.
    [4]Georg lukacs:《Lenin—A Study on the Unity of His Thought》,The MIT Press1970,P88.
    [5]Georg lukacs:《Lenin—A Study on the Unity of His Thought》,The MIT Press1970,P93.
    [1]Georg lukacs:《Lenin—A Study on the Unity of His Thought》,The MIT Press1970,P88.
    [2]转引自王雨辰:《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之我见》,《江汉论坛》1997年第9期。
    [3]参见[法]Michael Lowy:《Georg Lukacs—From Romanticism to Bolshevism》,Pressed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1976,P192.
    [4]Georg lukacs:《Lenin—A Study on the Unity of His Thought》,The MIT Press1970,P9.
    [5]参见郝敬之:《回到整体马克思》,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第37页。
    [6]梁树发:《“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观》,《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3期。
    [1]Georg lukacs:《Lenin—A Study on the Unity of His Thought》,The MIT Press1970,P92.
    [2]参见[英]David McLellan:《Marxism after Marx》(fourth edition),Palgrave Macmillan2007,P181.
    [3]Karl Korsch:《Marxism and Philosophy》,Monthly Review Press1970,P92.
    [4]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31页。
    [5]参见梁树发:《柯尔施的革命马克思主义观及其启示》,《马克思主义研究》2003年第5期。
    [1]参见[澳]Patrick Goode:《Karl Korsch:A Study in Western Marxism》,The Macmillan Rress Ltd1979,P3.
    [2][美]Douglas Kellner:《Karl Korsch:Revolutionary Theory》,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1977,P61.
    [3][美]Douglas Kellner:《Karl Korsch:Revolutionary Theory》,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1977,P60.
    [4]参见[美]David Bathrick:《Marxism Historicized:Korsch's "The Crisis Of Marxism"》,《New German Critique》 1974No3.
    [5][美]Douglas Kellner:《Karl Korsch:Revolutionary Theory》,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1977,P130.
    [1][美]Douglas Kellner:《Karl Korsch:Revolutionary Theory》,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1977,P128.
    [2][美]Douglas Kellner:《Karl Korsch:Revolutionary Theory》,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1977,P62.
    [3][澳]Patrick Goode:《Karl Korsch:A Study in Western Marxism》,The Macmillan Rress Ltd1979,P3.
    [4][美]Douglas Kellner:《Karl Korsch:Revolutionary Theory》,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1977,P60.
    [5]衣俊卿、丁立群等:《20世纪的新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101页。
    [6]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81页。
    [1]《共产国际第五次世界代表大会记录》,莫斯科—列宁格勒 1952年版,第53-54页。
    [1]参见[英]David Craven:《Meyer Schopiro,Karl Korsch,And The Emergency Of Critical Theory》,《Oxford Art Journal》 1994No1.
    [2]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纽约和伦敦每月评论出版社1970年版,第115页。
    [3]参见王雨辰:《试论柯尔施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及其埘列宁哲学的批评》,《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第10期。
    [4]参见叶卫平:《西方“列宁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4页。
    [5]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85页。
    [6]衣俊卿、丁立群等:《20世纪的新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103页。
    [1]徐崇温:《用马克思主义评析西方思潮》,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356页。
    [1]葛兰西:《葛兰西文选》,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459页。
    [2][英]Leonardo Salamini:《The Sociology Of Political Praxis—An Introduction To Gramsci's Theory》,Routledge&Kegan Paul Ltd1981,P130.
    [3][英]Martin Clark:《Antonio Gramsci And The Revolution That Failed》,Yale University Press1977,P52.
    [1]葛兰西:《葛兰西文选》,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9页。
    [2]葛兰西:《葛兰西文选》,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9页。
    [3]参见[美]John M.Cammett:《Antonio Gramsci And The Origins Of Italian Communism》,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67,P204-205.
    [4]葛兰两:《葛兰西文选》,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0页。
    [5]葛兰西:《葛兰西文选》,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1页。
    [6]葛兰西:《葛兰西文选》,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2页。
    [7]葛兰西:《葛兰西文选》,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0页。
    [1]参见梁树发:《葛兰西的实践哲学体系——一种关于葛兰西的马克思主义观的新的观察视角》,《浙江学刊》2004年第6期。
    [2][英]Martin Clark:《Antonio Gramsci And The Revolution That Failed》,Yale University Press1977,P48.
    [3]参见[英]P.Anderson:《The Antinomies of Antonio Gramsci》,《New Left Review》1976No100;
    [英]RobertBocock:《Hegemony》,Ellis Horwood Limited1986.P25.
    [4]列宁:《列宁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3页。
    [5]列宁:《列宁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52页。
    [1]Antonio Gramsci:《Selections from Political Writings(1921—1926)》,London:Lawrence and Wishart1978,P443.
    [2][波]Leszek Kolakowski:《Main Currents of Marxism:its rise,growth and dissolution》Ⅲ,Clarendon Press1978,P244.
    [1]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4页。
    [2]田时纲:《简论葛兰西的领导权理论》,《哲学研究》2001年第5期。
    [3]参见[美]James Joll:《Antonio Gramsci》,The Viking Press1977,p128.
    [4]葛兰西:《狱中札记》,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51页。
    [5]赵晓刚:《列宁与葛兰西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之比较》,《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第10期。
    [6][意]陶里亚蒂:《陶里亚蒂言论集》第3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63年版,第5页。
    [7][英]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1页。
    [1][英]Robert Bocock:《Hegemony》,Ellis Horwoad Limited1986,P103.
    [1][意]Luciano Pellicani:《Gramsci:An Alternative Communism?》,Hoover Institution Press1981,P1.
    [2][英]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6页。
    [1]参见庄严:《列宁革命观与葛兰西革命观之比较》,《理论探讨》2003年第2期。
    [2][英]Leonardo Salamini:《The Sociology Of Political Praxis——An Introduction To Gramsci'Theory》,Routledge&Kegan Paul Ltd1981,P133.
    [3][意]恩内斯拉·拉焦尼埃里编:《陶里业蒂论葛兰西》,人民出版社 1983年版,第169页。
    [4][意]恩内斯拉·拉焦尼埃里编:《陶里亚蒂论葛兰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61页。
    [1]徐崇温:《用马克思主义评析西方思潮》,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356页。
    [2]田时纲:《论葛兰西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研究》2001年第3期。
    [3]王雨辰:《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之我见》,《江汉论坛》1997年第9期。
    [1]注:学界关于“西方列宁学”列宁主义观研究论著,可参见叶卫平:《西方“列宁学”研究》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俞良早:《创诊“东方列宁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Danidl Chirot:《the crisis of leninism and the decline of the left—the revolutions of 1989》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91.
    [2]叶卫平:《西方“列宁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8页。
    [3]李其庆:《前苏共中央委员格拉乔夫和法国记者科思谈十月革命的经验教训》,《国外理论动态》,1997年第23期。
    [1]转引自叶卫平:《西方“列宁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2页。
    [2]转引自叶卫平:《西方“列宁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2页。
    [1]叶卫平:《西方“列宁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61页。
    [2][美]T.S:《Review on 》,《International affairs》 1958No3.
    [1][美]Thomas Hammond:《Review on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1958 No3.
    [2][美]Thomas Hammond:《Review on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1958 No3.
    [3]Alfred G.Meyer:《Leninis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7,P6.
    [4]Alfred G.Meyer:《Leninis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7,P282.
    [5][美]Alfred D.Low:《Review on 》,《Russian Review》 1959No3.
    [6]Alfred G.Meyer:《Leninis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7,P6.
    [7][美]Rudolf Schlesinger:《Review on 》,《Soviet Studies》 1959No4.
    [1]Alfred G.Meyer:《Leninis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7,P7.
    [2][美]Robert C.Tucker:《Review on 》,《The Slavic and East European Journal》 1959No3.
    [3]Alfred G.Meyer:《Leninis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7,P1.
    [4]Alfred G.Meyer:《Leninis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7,P5.
    [5][美]August O.Spain:《Review on 》,《Journal of Politics》1958No4.
    [6][美]Rudolf Schlesinger:《Review on 》,《Soviet Studies》 1959No4.
    [1]Alfred G.Meyer:《Leninis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7,P279.
    [2]Alfred G.Meyer:《Leninis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7,P285.
    [3][美]C.B.Macpherson:《Review on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1958No1.
    [4]Alfred G.Meyer:《Leninis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7,P90.
    [5]Alfred G.Meyer:《Leninis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7,P291.
    [6][美]Alfred D.Low:《Review on 》,《Russian Review》 1959No3.
    [7]Alfred G.Meyer:《Leninis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7,P3.
    [8]Alfred G.Meyer:《Leninis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7,P289.
    [1][美]Robert C.Tucker:《Review on 》,《American Slavic and East Euripean Review》 1959No3.
    [2]Alfred G.Mever:《Leninis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7,P6.
    [3]列宁:《列宁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53页。
    [4]马尔库塞:《苏联马克思主义》,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30页。
    [5]注:学界关于“重评派”列宁主义观研究论著,可参见俞良早:《创论“东方列宁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张传平:《尼尔·哈丁的列宁主义观及其批判》,《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英]Terence Ball:《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wentieth—Centurey Political Thought》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1]Harding Neil:《Lenin's Political Thought》 Ⅱ,Macmillan Press1977,P2.
    [1][美]George Brinkley:《Leninism:WhatIt Was and What It Was Not》,《The Review of Politics》 1998No1.
    [2]参见Harding Neil:《Lenin's Political Thought》Ⅱ,Macmillan Press1977,P68-70.
    [3][美]Lars T.lih:《Review on 》,《Russian Review》 1998No3.
    [4]Harding Neil:《Leninism》,Duke University Press1996,P20.
    [5]Harding Neil:《Leninism》,Duke University Press1996,P49.
    [6]Harding Neil:《Leninism》,Duke University Press1996,P7.
    [1]Harding Neil:《Leninism》,Duke University Press1996,P4.
    [2]Harding Neil:《Leninism》,Duke University Press1996,P2.
    [3]Harding Neil:《Leninism》,Duke University Press1996,P7.
    [4]Harding Neil:《Leninism》,Duke University Press1996,P264.
    [5]Harding Neil:《Leninism》,Duke University Press1996,P8.
    [6][美]Alfred B.Evans,Jr:《Review on 》,《Slavic Review》 1997No3.
    [7][美]George Brinkley:《Leninism:Whatlt Was and What It Was Not》,《The Review of Politics》 1998No1.
    [1]Harding Neil:《Leninism》,Duke University Press1996 P269.
    [2]Harding Neil:《Leninism》,Duke University Press1996 P245.
    [3]Harding Neil:《Leninism》,Duke University Press1996 P141.
    [4]Harding Neil:《Leninism》,Duke University Press1996 P204.
    [5]Harding Neil:《Leninism》,Duke University Press1996 P279.
    [6]Harding Neil:《Leninism》,Duke University Press1996 P14.
    [1]Harding Neil:《Leninism》,Duke University Press1996,P237.
    [2]Harding Neil:《Leninism》,Duke University Press1996,P17.
    [3]Harding Neil:《Leninism》,Duke University Press1996,P12.
    [4]Harding Neil:《The Russian Revolution:an ideology in power》,《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wentieth —Centurey Political Thought》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P246.
    [5]Harding Neil:《Leninism》,Duke University Press1996,P266.
    [6]Harding Neil:《Leninism》,Duke University Press1996,P108.
    [7]Harding Neil:《Leninism》,Duke University Press1996,P279.
    [8]Harding Neil:《Leninism》,Duke University Press1996,P3.
    [9]Harding Neil:《Leninism》,Duke University Press1996,P278.
    [1]Harding Neil:《Leninism》,Duke University Press1996,P4.
    [2]Harding Neil:《Leninism》,Duke University Press1996,P267.
    [3]Harding Neil:《Leninism》,Duke University Press1996,P77.
    [4]Harding Neil:《Leninism》,Duke University Press1996,P170.
    [5]Harding Neil:《Leninism》,Duke University Press1996,P1.
    [6]Harding Neil:《Leninism》,Duke University Press1996,P277.
    [7]Harding Neil:《Leninism》,Duke University Press1996,P278.
    [8]Harding Neil:《Leninism》,Duke University Press1996,P280.
    [1][美]Alfred B.Evans.It:《Reviev on ],《Slavic Review》 1997No3.
    [2]参见张传平:《尼尔·哈丁的列宁主义观及其批判》,《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3]转引自叶卫平:《西方“列宁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26页。
    [4]参见张传平:《尼尔·哈丁的列宁主义观及其批判》,《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5]叶卫平:《西方“列宁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29页。
    [1]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4页。
    [1]孙淑:《瞿秋白与他的同时代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9页。
    [1]参见Maurice Meisner:《Leninism and Maoism:Some Populist Perspectives on Marxism—Leninism in China》,《The China Quarterly》1971No45.
    [2][英]David McLellan:《Marxism after Marx》(fourth edition),Palgrave Macmillan2007,P258.
    [1][美]Arif Dirlik:《The Origins of Chinese Communis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P253.
    [2]李大钊:《李大钊选集》,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118页。
    [3]注:学界关于瞿秋白列宁主义观研究论著,可参见丁守和、殷叙彝:《从五四启蒙运动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三联书店出版社1979年版;
    《瞿秋白百周年纪念——全国瞿秋白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9年版;
    [美]Arif Dirlik:《The Origins of Chinese Communis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4]参见周一平、林祖华:《瞿秋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两大特色》,《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年第4期。
    [1][美]Arif Dirlik:《The Origins of Chinese Communis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P41.
    [2][澳]Nick Knight:《Marxist Philosophy in China:From Qu Qiubai to Mao Zedong》,Springer2005,P7.
    [3]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0页。
    [4]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版,第543页。
    [5]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0页。
    [1]瞿秋白:《瞿秋白论文集》,重庆出版社1995年版,第198页。
    [2]瞿秋白:《瞿秋白论文集》,重庆出版社1995年版,第983页。
    [1]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15页。
    [2]参见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3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2-24页。
    [1]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09页。
    [2]参见周一平、林祖华:《瞿秋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两大特色》,《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年第4期。
    [3]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3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3页。
    [4]参见陈桂香:《早期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研究》,山东大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博士论文,2006年答辩通过。
    [5]参见秦正为:《瞿秋白的马克思主义观》,《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1期。
    [6]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3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2-49页。
    [7]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页。
    [8]参见李尚德、张桂娜:《早期瞿秋白与马克思主义》,《内蒙古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1]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89页。
    [2]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02页。
    [3]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16页。
    [4]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09页。
    [5]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27页。
    [6]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30页。
    [7]参见鞠健:《新经济政策对瞿秋白的启示》,《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第7期。
    [8]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87页。
    [1]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0页。
    [2]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06页。
    [3]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3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05页。
    [4]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87页。
    [5]瞿秋白:《瞿秋白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74页。
    [6]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3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05页。
    [7]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84页。
    [8]瞿秋白:《瞿秋白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38页。
    [1]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8页。
    [2]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3页。
    [3]瞿秋白:《瞿秋白论文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67页。
    [4]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15页。
    [5]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14页。
    [1]参见余玉花:《瞿秋白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版,第276-278页。
    [2]参见熊焱生:《瞿秋白论列宁及列宁主义》,《常州工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3]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2页。
    [1]丁守和、殷叙彝:《从五四启蒙运动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三联书店出版社1979年版,第202页。
    [2]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7页。
    [3]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扉页。
    [4]孙淑:《瞿秋白与他的同时代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9页。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1页。
    [2]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4页。
    [3]张静如、齐卫平:《毛泽东——创新精神的倡导者和实践家》,《党的文献》2001年第2期。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19页。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22页。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3页。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45页。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12页。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17页。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4页。
    [4]参见满益勇、符原菁:《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观的两次历史性飞跃》,《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5][美]Donald M.Lowe:《The Function Of "China" In Marx,Lenin,And Mao》,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6.P107.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314页。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96页。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4页。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64页。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6页。
    [5]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73页。
    [6]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3页。
    [7]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74页。
    [8]参见[美]Stuart R.Schram:《Chinese and Leninist Components in the Personality of Mao Tse-Tung》,《Mao Zedong and the Chinese Revolution》Ⅲ(Edited by Gregor Benton),routledge2008,p288.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03页。
    [2]李伟:《毛泽东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探索》2006年第4期。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03页。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42页。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61页。
    [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8页。
    [1]参见[印]Ashish K.Roy:《Marxism,Mao Zedong and the Concept of Peasant Communism Towards an Asiatic Model》,《Mao Zedong and Social Reconstruction》(Edited by[印]Girin Phukon,Dhiren Bhagawati),Dibrugarh University1996,P75.
    [2]参见[美]Stuart R.Schram:《Chinese and Leninist Components in the Personality of Mao Tse-Tung》,《Mao Zedong and the Chinese Revolution》Ⅲ(Edited by Gregor Benton),routledge2008,p294-296.
    [3]沙健孙:《毛泽东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思想》,《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年第7期。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哲学批注集》,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第144页。
    [5]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92页。
    [1]靳辉明:《社会主义历史、理论与实践》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24页。
    [2]靳辉明:《社会主义历史、理论与实践》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73页a
    [3]参见赵曜:《毛泽东的两人理论贡献》,《毛泽东与当代中国——全国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86-297页。
    [4]参见张冀星:《列宁主义与当代几种思潮的关系》,《攀登》1996年第1期。
    [5]石仲泉:《毛泽东对党的思想建设的理论贡献》,《安庆师范学报学报》2003年专刊。
    [6]郑德荣:《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1]叶卫平:《西方“毛泽东学”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74页。
    [2]参见胡运锋:《国外毛泽东与列宁主义关系研究评析》,《高校社科动态》2008年第4期。
    [3]陈葆华:《国外毛泽东思想研究述评》,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4页。
    [4][美]John G.Gurley:《Challengers To Capitalism:Marx,Lenin,Stalin,And Mao》,Stanford1988,P143.
    [5]参见[美]Maurice Meisner:《Leninism and Maoism:Some Populist Perspectives On Marxism—Leninism in China》,《The China Quarterly》 1991No45.
    [6]参见[美]Gilbert Rozman:《Soviet Reinterpretations of Chinese Social History:The Search for the Origine of Maoism》,《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1974No1.
    [7]叶卫平:《西方“毛泽东学”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74页。
    [8]叶卫平:《西方“毛泽东学”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82页。
    [9]Kolakowski,Leszek:《Main Currents of Marxism:Its Origins,Growth and Dissolution》 Volume3,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1P499.
    [10][美]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9页。
    [1]参见石仲泉:《我观毛泽东》,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835页。
    [2]列宁:《列宁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32页。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52页。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11页。
    [5]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31-332页。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60页。
    [2]王丽荣:《试析中俄两国的“新经济政策”》,《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
    [3]靳辉明:《社会主义历史、理论与现实》,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73页。
    [4][英]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1页。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97页。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00页。
    [1]参见张冀星:《列宁主义与当代几种思潮的关系》,《攀登》1996年第1期。
    [2]注:学界关于邓小平列宁主义观研究论著,可参见石仲泉:《我观邓小平》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版;
    龙平平:《邓小平研究述评》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冷溶:《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历史进程——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发展和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贡献》,《党的文献》1999年第2期。
    [3]参见阎志民:《列宁主义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思想渊源》,《高校理论战线》2000年第5期。
    [4]黄楠森:《马克思恩格斯与毛泽东邓小平之间的桥梁》,《高校理论战线》2000年第5期。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9页。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14页。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9页。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9页。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4页。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57页。
    [3]参见魏延秋:《邓小平对列宁及其事业的评论》,《社会科学研究》1998年第5期。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7页。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9页。
    [2]参见李浩:《列宁新经济政策与邓小平经济改革理论比较》,《改革与战略》2001年第6期。
    [3]顾海良、张雷声:《进一步认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前线》1999年第6期。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2页。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60页。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91页。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5页。
    [3]参见陈湘舸:《列宁与邓小平社会主义观比较研究》,《毛泽东思想研究》2004年第1期。
    [4]参见林孟清:《邓小平马克思主义观探析》,《毛泽东思想研究》2005年第1期。
    [5]黄楠森:《马克思恩格斯与毛泽东邓小平之间的桥梁》,《高校理论战线》2000年第5期。
    [6]参见[英]David Shambaugh:《Introduction:Assessing Deng Xiaoping's Legacy》、[美]Lucian W.Pye:《Deng Xiaoping and China's Political Culture》,《Deng Xiaoping:Portrait of a Chinese Statesman》(Edited by David Shambaugh),Oxford Universiyt Press1995,P2、P24.
    [7]参见[美]Benjamin Yang:《Deng:A Political Biography》,M.E.Sharpe1998,P282.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09页。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13页。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3页。
    [4]参见陈湘舸:《列宁与邓小平社会主义观比较研究》,《毛泽东思想研究》2004年第1期。
    [5]参见[美]Michael Ying—Mao Kau、Susan H.Marsh:《China In The Era Of Deng Xiaoping》,M.E.Sharpe1993,P434.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47页。
    [7]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3页。
    [8]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7页。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16页。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6页。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0页。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2页。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2页。
    [6]李君如:《向邓小平学习理论创新精神》,《中共党史研究》2002年第2期。
    [7]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83页。
    [8]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64页。
    [9]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84页。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8页。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1页。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1页。
    [4]参见张冀星:《列宁主义与当代几种思潮的关系》,《攀登》1996年第1期。
    [1]参见石仲泉:《我观毛泽东》,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809页。
    [2]石仲泉:《邓小平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新形态》,《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3]参见杨春贵:《邓小平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贡献》,《邓小平百年纪念——全国邓小平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上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97-106页。
    [4]顾海良、张雷声:《进一步认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前线》1999年第6期。
    [5]参见李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对经典理论的创造性发展》,《邓小平理论精论集》(秦宣主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6]唐洲雁:《邓小平理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研究述评》,《邓小平研究述评》(上册,龙平平主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00页。
    [7]参见彭大成:《邓小平对列宁经济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论坛》1996年第3期。
    [1]参见张振岩、杨洪江:《论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与邓小平经济改革思想的内在联系》,《科学社会主义》1997年第6期。
    [2]注:在西方学术界,可以说有“两个邓小平”。一个足为西方欢迎的形象,即所谓致力于共产党能为资本主义世界接纳的改革者;一个是不为西方欢迎的形象,即所谓民主运动的压制者。这是西方学者界较为普遍的看法。参见[澳]David S.G.Goodman:《Deng Xiaoping and the Chinese Revolution:A Political Biography》,Routledge1994,P1.
    [3]参见周向军、李慧芬:《论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高校理论战线》2004年第8期。
    [4]参见[澳]David S.G.Goodman:《Deng Xiaoping and the Chinese Revolution:A Political Biography》,Routledge1994,P1.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8页。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9页。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1]江泽民:《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人民日报》1998.2.19。
    [2]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39页。
    [3]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38页。
    [4]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24页。
    [5]中共中央宣传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学习出版社2000年版,第37页。
    [6]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2页。
    [7]江泽民:《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630页。
    [8]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7页。
    [1]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35页。
    [2]参见梁树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马克思主义观》,《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年第1期。
    [3]冷溶:《既与时俱进又一脉相承——略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理论前沿》2003年第14期。
    [4]江泽民:《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590页。
    [5]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94页。
    [1]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38页。
    [2]胡锦涛:《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的问题》,《人民日报》2003.10.15。
    [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07.10.25。
    [4]列宁:《列宁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88页。
    [1]斯大林:《斯大林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99-400页。
    [2]郑异凡:《“列宁主义”的定义之争》,《马恩列斯研究资料汇编》,书日文献出版社1985年版,第563页。
    [1]马克思、思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68页。
    [1]列宁:《列宁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61页。
    [1]列宁:《列宁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67页。
    [2]列宁:《列宁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88页。
    [1]列宁:《列宁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61页。
    [2]列宁:《列宁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62页。
    [3]列宁:《列宁全集》第35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57页。
    [4]参见张翼星:《列宁主义与当代几种思潮的关系》,《攀登》1996年第1期。
    [1]高放:《“列宁主义”再认识》,《探索》2008年第4期。
    [2]梁树发:《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与马克思主义定义问题》,《党政干部学刊》2005年第3期。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06页。
    [4]列宁:《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04页。
    [1]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98页。
    [1]参见梁树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马克思主义观》,《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年第1期。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3]列宁:《列宁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88页。
    [1]列宁:《列宁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79页。
    [2]列宁:《列宁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0页。
    [3]参见曾枝盛:《如何正确看待列宁主义》,《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3页。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2页。
    [1][美]阿兰·艾萨克:《政治学的视野与方法》,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02页。
    [1]郑异凡:《“列宁主义”的定义之争》,《马恩列斯研究资料汇编》,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年版,第563页。
    [2]参见孔凡君:《季诺维也丈关于列宁主义的定义比斯大林的更科学一些》,《国际共运》1983年第1期。
    [3]参见刘然:《也谈列宁主义定义》,《国际共运》1984年第4期。
    [4]高放:《“列宁主义”再认识》,《探索》2008年第4期。
    [5]俞良早:《“东方列宁学”论“列宁主义”的定义》,《孝感师专学报》2000年第1期。
    [6][苏]C·H·尼基绍夫、ц·φ·卡扎柯夫、в·ц·库利会:《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发展中的列宁阶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5-26页。
    [7]高晓惠:《俄罗斯学者谈列宁主义在俄罗斯的命运》,《国外理论动态》1998年第4期。
    [1]周尚文:《苏共败亡的历史教训》,《俄罗斯研究》2000年创刊号。
    [1]衣俊卿、丁立群等:《20世纪的新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2页。
    [2]参见徐世杰:《论列宁的马克思主义学风观》,《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研究》2005年第1期。
    [1]参见俞良早:《重新认识列宁主义的科学体系》,《洛阳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438页。
    [1]参见中共中央党校国际工人运动史教研室主编:《列宁·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年版,第111-124页。
    [2]参见李振城:《苏联兴亡的沉思》,改革出版社1998年版,第47-49页。
    [3]参见杨光伟:《试论列宁主义的时代意义》,《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1期。
    [4][苏]C·H·尼基绍夫、ц·φ·卡扎柯夫、в·ц·库利金:《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发展中的列宁阶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67页。
    [5]参见《俄历史学家沃尔科戈诺夫新近出版<列宁(政治肖像)>一书》,《国外理论动态》1994年第26期。
    [1]高晓惠:《俄罗斯学者谈列宁主义在俄罗斯的命运》,《国外理论动态》1998年第4期。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603页。
    [1]参见许征帆:《略论思格斯的马克思主义观》,《马克思主义研究》1995年第3期。
    [2]参见周向军:《略论中国共产党人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机制》,《发展论坛》2002年第3期。
    [1]参见高放:《“列宁主义”再认识》,《探索》2008年第4期。
    [2]参见严书翰:《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研究》,《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5期。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76页。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6页。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66-67页。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75-576页。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3页。
    [1]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28页。
    [1]卢卡奇:《列宁——关于列宁思想统一性的研究》,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版,第88页。
    [2]杨耕:《以发展的观点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视野》2003年第1期。
    [1]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38页。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6页。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20页。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2页。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15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列宁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托洛茨基:《论列宁》,三联书店1980年版。
    4.季诺维也夫:《列宁主义——列宁主义研究导论》,东方出版社1989年版。
    5.《布哈林文选》(上、中册),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6.《布哈林文选》(下册),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7.《斯大林选集》(上、下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8.戈尔巴乔夫:《改革与新思维》,新华出版社1987年版。
    9.戈尔巴乔夫:《尚未结束的历史——戈尔巴乔夫访谈录》,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
    10.考茨基:《无产阶级专政》,北京三联书店1958年版。
    11.《卢森堡文选》(上册),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2.《卢森堡文选》(下册),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3.卢卡奇:《列宁——关于列宁思想统一性的研究》,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版。
    14.《葛兰西文选》,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5.《李大钊选集》,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
    16.《陈独秀选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7.《瞿秋白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8.《瞿秋白论文集》,重庆出版社1995年版。
    19.《毛泽东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0.《毛泽东文集》(6—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上、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22.《邓小平文选》(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3.《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论述专题摘 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
    25.《江泽民文选》(第1—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6.Georg lukacs:《Lenin-A Study on the Unity of His Thought》,The MIT Press1970.
    27.Karl Korsch:《Marxism and Philosophy》,Monthly Review Press1970.
    28.Karl Korsch:《Revolutionary Theory》,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1977.
    29.Antomio Gramsci:《Selections Political Writings(1921—1926)》Lawrence and Wishart1978.
    30.Alfred G.Meyer:《Leninis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7.
    31.Harding Neil:《Leninism》,Duke University Press1996.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论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2.赵曜:《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郝敬之:《回到整体马克思》,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
    4.聂锦芳:《清理与超越:重读马克思文本的意旨、基础与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刘建军:《马克思主义信仰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6.奚洁人、余源培:《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7.李慎明:《世界社会主义跟踪研究报告——且听低谷新潮声》(之一、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8.靳辉明:《社会主义历史、理论与现实》,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9.张光明:《社会主义由西方到东方的演进——从马克思到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思想史考察》,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0.北京图书馆编:《列宁著作在中国》(1919—1992年文献调研报告),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11.庄福龄等:《马克思主义史》(1—4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2.安启念:《东方国家的社会跳跃与文化滞后——俄罗斯文化与列宁主义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3.张翼星:《读懂列宁》,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4.张一兵:《回到列宁》,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5.彭大成:《列宁的社会主义观》,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6.温辉:《列宁主义批判》,百家出版社1989年版。
    17.俞良早:《创论“东方列宁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8.衣俊卿:(20世纪的新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19.吴恩远:《苏联史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0.叶书宗:《俄国社会主义实践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1.李振城:《苏联兴亡的沉思》,改革出版社1998年版。
    22.陆南泉:《苏联兴亡史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3.李兴耕:《前车之鉴:俄罗斯关于苏联剧变问题的各种观点综述》,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4.孟迎辉:《政治信仰与苏联剧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25.曹长盛、张捷、樊建新:《苏联演变进程中的意识形态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6.戴开尧、胡石其:《斯大林的社会主义观》,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7.姜长斌:《在改革浪潮中重评斯大林》,求实出版社1989年版。
    28.沈宗武:《斯大林模式的现代省思》,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9.谭索:《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苏联的毁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30.孙淑:《瞿秋白与他的同时代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1.瞿秋白生平和思想研讨会组织委员会:《瞿秋白百周年纪念——全国瞿秋白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32.石仲泉:《毛泽东研究述评》,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33.石仲泉:《我观毛泽东》,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版。
    34.全国毛泽东生平和思想研讨会组织委员会:《毛泽东百年周年纪念——全国毛泽东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上、中、下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
    35.龙平平:《邓小平研究述评》,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36.全国邓小平生平和思想研讨会组织委员会:《邓小平百年周年纪念——全国邓小平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上、中、下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37.秦宣:《邓小平理论精论集》(上、中、下册),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38.石仲泉:《我观邓小平》,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版。
    39.梁树发:《“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0.刘淑春:《“十月”的选择—90国外学者论十月革命》,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
    41.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1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2.陈学明:《苏联东欧剧变后国外马克思主义趋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3.孙兴:《文化霸权理论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44.叶卫平:《西方“列宁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45.叶卫平:《千秋功过,谁人评说?西方“斯大林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46.徐崇温:《“西方马克思主义”论丛》,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47.徐崇温:《用马克思主义评析西方思潮》,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
    48.[俄]阿兰·别扎松:《列宁主义的精神来源》,莫斯科1998年版。
    49.[俄]罗伊·麦德维杰夫著、关贵海等译:《俄罗斯向何处去——俄罗斯能搞社会主义么?》,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年版。
    50.[俄]亚历山大·季诺维也夫著、侯艾君等译:《俄罗斯共产主义的悲剧》,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51.[美]莫里斯·迈斯纳著、张宁等译,《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与乌托邦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2.[英]戴维·麦克莱伦著、李智译:《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3.韦建桦:《试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的理论思考》,《马克思主义研究论丛》第1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54.张翼星:《列宁主义与当代几种思潮的关系》,《攀登》1996年第1期。
    55.俞良早:《论趋于成熟的“东方列宁学”及其精神实质》,《湖北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56.俞良早:《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理论界对列宁理论研究评述》,《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4年第4期。
    57.周向军:《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山东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58.周向军:《论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马克思主义研究》2001年第5期。
    59.陈桂香:《早期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研究》,山东大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博士论文,2006年答辩通过。
    60.[美]Terence Ball:《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wentieth-Century Political Thought》,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61.[美]E.Mawdsley、S.White:《The Soviet Elite from Lenin to Gorbachev》,Oxford2003.
    62.[美]Philip Pomper:《Lenin,Trotsky and Stalin:The Intelligentsia and Power》 Columbia U.P1990.
    63.[美]K.McDermott、J.Agnew:《The Comintern:A History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sm from Lenin to Stalin》,Basingstoke1996.
    64.[美]Danidl Chirot:《the crisis of leninism and the decline of the left-the revolutions of 1989》,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91.
    65.[美]Arif Dirlik:《The Origins of Chinese Communis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66.[俄]A.Pantsov:《Moscow and the Chinese Revolution》,Richmond2000.
    67.[俄]Roy Medvedev:《Let History Judge:The Origins and Consequences of Stalinism》,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9.
    68.[英]David Mclellan:《Marxism after Marx》,Chippenham and Eastbourne2007.
    69.[英]Cris Shore:《Italian Communism—the Escape from Leninism》,Pluto1990.
    70.[英]Richard F.Hamilton:《Marxism,Revisionism and Leninism:Explication,Assessment and Commentary》,London2000.
    71.[英]Fitzpatrick:《Stalinism:New Directions》,London2000.
    72.[英]Robert Bocock:《Hegemony》,Ellis Horwood Limited1986.
    73.[法]Ma jumdar Margaret:《Althusser and the end of Leninism?》,Pluto Press1995.
    74.[澳]Marcel van der Linden:《Western Marxism and the Soviet Union —Survey of Critical Theories and Debates Since 1917》,Leiden Boston 2007.
    75.[美]Geoffrey Swain:《Review Article-Death and Lenin:Recent Books on Twentieth-century Russia》,《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istory》,2002Nol.
    76.[美]Steven I.Levine:《China's Fuzzy Transition:Leninism to Post-Leninism》,《The China Quarterly》,1993No136.
    77.[美]Alfred G.Meyer:《The End of Communism?》,《Slavic Review》,1994No2.
    78.[美]T.S:《Reviewed works:Leninism by Alfred G.Meyer》,《International affairs》,1958No3.
    79.[美]Lars T.Lih:《Reviewed works:Leninism by Neil Harding》,《Russian Review》,1998No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