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附条件不起诉,也称暂缓起诉,该制度在我国最初是基层检察机关为满足刑事政策的需要并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所进行的司法实验,它的产生适应了当前社会的现实需要,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突飞猛进,随之而来,整个社会的犯罪数量呈逐年上升的势头,未成年人犯罪数量也大幅上升,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关注程度与日俱增,如何加强对这类犯罪嫌疑人的司法保护并使之顺利回归社会,成了各级司法机关所广泛关注的问题。我国第一例附条件不起诉司法实践发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检察院。由于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适用给那些情节轻微但又不符合免予起诉条件的犯罪嫌疑人提供了一个更为妥当的处理方式,而且还带来了非常好的社会效果,该制度在短时间内由最初的个别基层检察机关的内部实验,逐渐发展为全国范围内的大范围推广,在高峰时期,全国大概有三分之一的基层检察机关在试行附条件不起诉制度,而且在试行过程中,附条件不起诉制度适用对象范围也在逐步扩大,由最初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大学生犯罪案件,发展到一般轻微刑事案件甚至单位犯罪案件。在立法方面,根据多年来的司法实践总结,新刑事诉讼法中对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做了明确规定。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在我国的产生源于基层检察机关的司法实践,而非源于顶层的制度设计,属于典型的回应型立法,因此,对这一制度有认真分析的必要,我们要以新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为基础,参照其他国家和地区与之相关的法律规定,并结合司法实践,来建构和完善我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在本文中,笔者拟对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概念、特征、理论基础及现实根据进行分析,结合我国新刑事诉讼法的具体规定及相关司法解释,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符合我国实际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体系。
     本文共分为五大部分。
     第一部分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概说。在该部分中,笔者首先对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概念做一个准确清晰的说明,进而通过对刑罚观念由报应刑向目的刑的变迁及起诉制度由起诉法定主义向起诉便宜主义的发展历程的说明,来勾勒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缘起的脉络;然后,从公诉权理论、诉讼经济原则及刑法谦抑原则这三个方面对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理论基础进行论证说明;最后,通过对附条件不起诉与酌定不起诉、缓刑、刑事和解等相关制度的比较来进一步厘清该制度的真正涵义,在这里理顺附条件不起诉与酌定不起诉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对于正确理解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尤为重要,笔者将对此进行详细的论证说明。
     第二部分域外相关制度考察。在该部分中,笔者一方面对德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美国缓起诉制度、日本起诉犹豫制度、台湾缓起诉制度的产生机理及运行模式进行介绍;另一方面结合所处时代背景及制度环境对其各自特点进行分析,以期为在我国当前的社会实际及刑事诉讼制度体系中,构建符合我国自身实际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提供借鉴。
     第三部分我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现实考察及价值分析。在该部分中,笔者对我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产生、发展过程进行系统的回顾,以此为基础对新刑事诉讼法确立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立法价值进行说明,最后通过对新刑事诉讼法关于该制度的具体规定进行分析,进而论证其需进一步补充完善的必要。
     第四部分我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实体完善。在该部分中,笔者首先通过对何种行为主体及何种性质案件可以适用附条件不起诉的研究来解决附条件不起诉适用对象的问题。然后对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适用条件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应从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两个方向进行归纳总结的看法。最后分析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所附条件的内容应如何设定。
     第五部分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程序构建。笔者首先就附条件不起诉决定程序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并针对各地方检察机关在以往司法实践中大量采用的附条件不起诉听证程序进行单独分析。然后研究附条件不起诉的制约机制问题,一切权力都必须受到制约,作为公诉裁量权一种的附条件不起诉决定权也不例外,在该部分中笔者在分析建立制约机制必要性的基础上,从刑事诉讼各方参与主体的角度出发,以制约的有效性及可操作性为标准,拟为构建符合我国实际的附条件不起诉制约机制提出自己的看法。在对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执行过程中的考察及帮教制度进行研究的内容中,笔者通过对附条件不起诉考察期限、考察主体和方法、帮教的主体和方法等内容的研究,为完善附条件不起诉考察及帮教制度提出建议。最后,是对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法律效力问题进行的分析说明。
Conditional Non-Prosecution System, also known as Reprieving prosecutionsystem in China, is originally created by grass-roots procuratorate in order to meet theneeds of the criminal policy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actual case carried out by theJudicial experiment, which have adapted to the actual needs of current society and inline with the trend of the age. During the transition period of China, with the rapid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crime in the whole society is rising year by year. At thesame time, the number of juvenile crime is substantial increasing. How to strengthenjudicial protection for such suspects shall be taken into the broader concerns by thejudicial organs at all levels. Due to the distinguished case effect and social effect, thereprieving prosecution system gradually developed from internal experiment byindividual grass-roots prosecutorial organ to country-wide prosecutorial organ. In peakperiod, one-third of grass-roots prosecutorial organs applied to conditionalnon-prosecution system, furthermore, the applying scope of conditionalnon-prosecution system also gradually expanded from initially minor people crimecases and student crime cases to general minor crime cases and organizations crimecases. On the legislative level, according to the years of judicial practice, the latestcriminal procedure law clearly defined Conditional Non-prosecution System(Reprieving Prosecution System). Obviously the conditional non-prosecution systemin China originally comes from judicial practice of grass-roots procuratorateorganizations instead of top-level systems design. Therefore, we need to analyze thissystem deeply. Furthermore, we shall build up our own conditional non-prosecutionsystem based on new Criminal Procedure Law by referring to legislations andprovisions in other countries and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judicial practice.This thesis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concept, character, theoretical basis of reprieve prosecutionsystem. Meanwhile, comparing with related systems in other countries and regions,this thesis endeavors to contribute new thoughts and suggestions for building legalregulation of conditional non-prosecution system in line with China’s currentjurisdiction situation.
     The structure of 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as follows:
     Chapter Ⅰ is the overview of conditional non-prosecution system. In this part, Idefine the concept of conditional non-prosecution system clearly and outlining the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conditional non-prosecution system through the changes ofthe penalty purpose from doctrine of retribution-oriented punishment to doctrine ofpurpose-oriented punish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course from prosecution legaldoctrine to prosecution convenience doctrine. Then, I will analyze the general theoryof conditional non-prosecution system including public prosecution right theory,litigation economic principles and criminal law inhibition principles. Finally, bycomparison of the system of conditional non-prosecution, reprieving prosecution,probation, discretion not to press charges, I am trying to further clarify the truemeaning of conditional non-prosecution system, which shall be particularly importantfor the proper understanding of logic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nditionalnon-prosecution system and reprieving prosecution system. I will conduct a detaileddemonstration on this issue.
     Chapter Ⅱ analyze the relevant mechanism overseas. In this part, I introducemechanism and the processing mode of the Japan prosecution hesitating system,Germany conditional non-prosecution system, Taiwan suspending prosecution system,and United States suspending prosecution system. Furthermore, I analyze the differentfeatures of the above systems individuall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ir own age in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building up our own conditional non-prosecution systemin line with China’s social reality and criminal procedure legislation.
     Chapter Ⅲ expounds the current status and value of conditional non-prosecution system. In this part, I will briefly review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course ofconditional non-prosecution system in China, meanwhile, this part identifies thetheore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nditional non-prosecution system under Chinesecontemporary background so as to demonstrate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improving this system.
     Chapter Ⅳ mainly focuses on how to improve and perfect the conditionalnon-prosecution system in China. First of all, I study on how to resolve the problemsof application of objects and conditions to the conditional non-prosecution system.Second, I analyze the conditions for application of conditional non-prosecution systemfrom the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conditions views. Finally, I contribute new thoughtsand suggestions on how the conditional non-prosecution system should be set up.
     Chapter Ⅴ concerns on how to design the main procedure of conditionalnon-prosecution system. First of all, I conduct research on the decision makingprocedure in conditional non-prosecution system. Furthermore, I comment on hearingprocedure of conditional non-prosecution system applied widely by the localprosecution authorities in practice. Secondly, I consider the restrictive mechanism ofconditional non-prosecution system. All power must be restricted. As the right ofpublic prosecution, conditional non-prosecution system shall be restricted withoutexception as well. In this chapter, by analyzing the necessity of building up restrictionmechanism, I aim to set out restriction mechanism of conditional non-prosecution inline with China's actual situation. Third, I contribute thoughts and suggestions onimproving conditional non-prosecution system through the study on the duration,content, objects and methods of conditional non-prosecution system. Finally, Idemonstrate the effect of conditional non-prosecution system.
引文
1孙长永:《日本的起诉犹豫制度及其借鉴意义》,载《中外法学》,1992年第6期。
    2黄京平、刘中发、张枚:《暂缓起诉的法理基础与制度构建——兼论对犯罪的未成年人适用暂缓起诉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3王磊:《“暂缓不起诉”的宪法性审查》,载《法学杂志》,2003年第5期。
    4刘志华:《暂缓之风不可长》,载《上海法治报》,2004年4月20日。
    5郭斐飞:《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完善》,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12年第2期。王宏璎、张溪瑨、陈婷婷:《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构建——基于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的思考》,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1年第11期。
    1吕世伦、文正邦主编:《法哲学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01页。
    2《列宁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29页。
    1【俄】库兹涅佐娃等主编:《俄罗斯刑法教程》(总论),黄道秀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18页。
    1陈光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专家建议稿与论证》,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第510页。
    1张智辉:《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11年版,第42页。
    2兰耀军:《论附条件不起诉》,载《法律科学》,2006年第5期,第121页。
    3潜艇、杨丽莲:《设立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完善检察机关相对不起诉权》,载《中国检察官》,2009年第12期,第24页。
    1【美】梅丽曼:《大陆法系》,顾培东、禄正平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52页。
    2王春、郝银钟:《论起诉法定主义——兼谈起诉便宜主义的可采性》,载《法学》,1993年第9期,第5页。
    3陈兴良:《本体刑法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638页。
    4【意】帕多瓦尼:《意大利刑法学原理》,陈忠林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43页。
    1【意】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第99页。
    2林山田:《刑事诉讼程序之基本原则》,载《程序法论》,中国政法大学教务处印,第350页。
    1林山田《论刑事程序原则》,载《政大法律评论》,1999年第3期,第103页。
    1陈光中、【德】汉斯·约格阿尔布莱希特主编:《中德不起诉制度比较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第89页。
    1【英】梅因:《古代法》,九州出版社2007年版,第463页。
    2【英】梅因:《古代法》,九州出版社2007年版,第461页。
    3徐静村:《刑事诉讼法》(上),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220页。
    4张智辉:《公诉权论》,载《中国法学》,2006年第6期。
    1申君贵:《刑事诉讼理念与程序完善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第92页。
    2徐静村:《刑事诉讼法学》(修订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52页。
    3汪建成:《论诉权理论在刑事诉讼中的导入》,载《中国法学》,2002年第6期,第122页。
    1王利明:《司法改革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76页。
    2陈兴良:《刑法的价值构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53页。
    1【意】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47页。
    2马克昌:《刑罚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1页。
    1陈兴良:《刑法的价值构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0页。
    1宋英辉、吴宏耀:《刑事审判前程序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59页。
    1陈光中:《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170页。
    1【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62页。
    1黄道秀:《俄罗斯联邦刑事诉讼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页。
    2郭斐飞:《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完善》,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12年第2期,第67页。
    1肖仕卫:《刑事法治实践中的回应型司法——从中国暂缓起诉、刑事和解实践出发的分析》,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8年第4期,第21页。
    1李昌轲:《德国刑事诉讼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中译本引言”。
    2【德】汉斯·约格阿尔布莱希特:《刑事诉讼中的变通政策以及检察官在法庭审理开始前的作用》,载陈光中、江伟主编:《诉讼法论丛》(第3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07页。
    1陈光中、【德】汉斯·约格阿尔布莱希特:《中德不起诉制度比较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第90页。
    1陈光中、【德】汉斯·约格阿尔布莱希特:《中德不起诉制度比较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第272页。
    2陈光中、【德】汉斯·约格阿尔布莱希特:《中德不起诉制度比较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第89页。
    1刘兰秋:《刑事不起诉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刑事诉讼法博士学位论文,第119页。
    2关于德国联邦最高法院司法判决的发展,尤其侧重于对被告人的保护,可参见Roxin,in:Jauernig/Roxin,40Jahre Bundesgerichtshof,1991,S.66ff.
    1【德】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事诉讼程序》,岳丽玲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6页。
    2【德】克劳斯·洛科信:《刑事诉讼法》,吴丽琪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05页。
    3【德】克劳斯·洛科信:《刑事诉讼法》,吴丽琪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06页。
    4【德】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事诉讼程序》,岳丽玲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9页。
    1孙力:《暂缓起诉制度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9年版,第85页。
    2【美】爱伦·豪切斯泰勒·斯黛丽、南希·弗兰克:《美国刑事法院诉讼程序》,陈卫东、徐美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74页。
    1Brook G rona, School Discipline: W hat process if due? W hat process is deserved? Am. J C rim.L (Spring,2000).
    2Steven Belenko,The challenges of iterating drug treatment into the criminal justiceprocess,Alb.L.Rev(2000).
    3William T.Pizzi,Understanding prosecutorial discre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The limits ofcomparative criminal procedure as an instrumentof reform,Ohio ST.L.J(fall,1993).
    1孙力:《暂缓起诉制度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9年版,第58页。
    2【日】小川太郎:《刑事政策讲义》第三分册,法政大学出版局1974年版,第32页。
    1【日】土本武司:《日本刑事诉讼法要义》,董璠舆、宋英辉译,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7年版,第21页。
    2【日】三井诚:《“大浦事件”激起的风波———内相的渎职与缓诉处分的妥当与否》,神户法学杂志20卷3、4号,转引自西原春夫主编《日本刑事法的形成与特色》,法律出版社、成文堂1997年3月联合出版,第155页。
    1陈光中、江伟主编:《诉讼法论丛》第一卷,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59页。
    1【日】松尾浩也、井上正仁:《刑事诉讼法的争点》(新版),有斐阁1991年出版,第119页。
    2孙力:《暂缓起诉制度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9年版,第69页。
    1王皇玉:《刑事追诉理念的转变与缓起诉——从德国刑事追诉制度之变迁谈起》,载《月旦法系杂志》,2005年第119期,第67页。
    1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1页。
    1张鹿卿:《评析新增订之缓起诉制度》,载《月旦法学杂志》,2002年第89期,第123页。
    1宋英辉、吴宏耀:《刑事审判前程序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44页。
    1孙力:《检察实务中诉讼参与人合法权益保障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版,第89页。
    2沈春梅:《暂缓不起诉不宜推行》,载《人民检察》,2003年第5期,第51页。
    3毛建平、段明学:《暂缓起诉若干问题研究》,载《人民检察》,2004年第6期,第27页。
    4李富成:《追求法律的实质公平——对“犯罪大学生暂缓起诉”的思考》,载《法制日报》,2003年7月3日。
    5陈枫:《“温情司法”合情不合法》,载《法制日报》,2003年8月19日版。
    1孙力、刘中发:《暂缓起诉制度研究》,载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中心编《刑事审前程序改革国际研讨会论文》(2004年6月26日至28日),第517页;黄京平、刘中发、张枚:《暂缓起诉的法理基础与制度建构——兼论对犯罪的未成年人适用暂缓起诉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第58页。
    2黄京平、刘中发、张枚:《暂缓起诉的法理基础与制度建构——兼论对犯罪的未成年人适用暂缓起诉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第61页。
    3笔者认为,虽然在司法实践中,罪刑法定原则应该为我们所坚持,不逾越法律的规定是每个司法者应有的职业操守,但如果某一新生事物的出现是符合保障人权这一法律终极价值的,我们应当给予一定的容忍,以至支持;相反,如果违背了保障人权这一终极价值,我们则必须坚定捍卫法律的尊严。
    1陈显荣、李正典:《犯罪与社会对策——当代犯罪社会学》,群众出版社1992年版,第178页。
    1徐松青、张华:《〈刑事诉讼法〉修正案附条件不起诉解读与应对》,载《法律适用》,2012年第10期,第59页。
    1救济与制约实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对被害人进行救济的同时,势必也会形成对检察机关的制约。
    1万毅:《侦查终结程序改革研究》,载《政法学刊》,2003年第3期,第1页。
    1张成敏:《案史:西方经典与逻辑》,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第410页。
    1白冬:《人权保障:现代刑事诉讼之灵魂——兼论中国刑事诉讼人权保障之理念》,载《南都学坛》,2003年第1期,第102页。
    1陈晓明:《论修复性司法》,载《法学研究》,2006年第1期,第53页。
    1翁跃强、雷小政:《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程序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10年版,第65页。
    2陈卫东:《程序正义之路》(第一卷),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43页。
    1孙力:《暂缓起诉制度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9年版,第158页。
    2【美】伟恩·R·拉费尔等:《刑事诉讼法》(上册),卞建林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44页。
    1陈光中:《刑事诉讼实施问题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170页。
    1林纪东:《刑事政策学》,台湾中正书局1969年版,第9页。
    1孙力:《暂缓起诉制度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9年版,第191页。
    2孙力:《暂缓起诉制度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9年版,第191页。
    1刘焯着:《法与社会论——以法社会学的视角》,武汉出版社2003年版,第110页。
    1杨诚、单民:《中外刑事公诉制度》,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23页。
    2张寒玉:《构建我国暂缓起诉制度的思考》,载《人民检察》,2006年第4期,第22页。
    3张泽涛:《规范暂缓起诉——以美国缓起诉制度为借鉴》,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5年第3期,第66页。
    4张泽涛:《规范暂缓起诉——以美国缓起诉制度为借鉴》,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5年第3期,第67页。
    1孙力:《暂缓起诉制度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9年版,第143页。
    2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课题组:《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研究》,载《人民检察》,2003年第2期,第33页。
    1朱景雄:《关于暂缓起诉制度的几点思考》,载《前沿》,2006年第5期,第126页。
    1孙力:《暂缓起诉制度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9年版,第166页。
    2张智辉:《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11年版,第107页。
    1赵朝、李忠诚、岳礼玲、陈瑞华:《英国刑事诉讼制度的新发展——赴英考察报告》,载陈光中、江伟主编:《诉讼法论丛》第2卷,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336页。
    1鲍遂献:《刑法学研究新视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83页。
    1陈艳恩:《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研究》,载《学术界》,2008年第6期,第185页。
    2张泽涛:《规范暂缓起诉——以美国缓起诉制度为借鉴》,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5年第3期,第67页。
    1张智辉:《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11年版,第84页。
    1高一飞:《暂缓起诉制度探析》,载http://www.iolaw.org.cn/showNews.asp?id=8938。
    2张智辉:《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11年版,第202页。
    3章建新:《在未成年人刑事检察中试行暂缓起诉的思考》,载《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
    5期,第91页。
    1高一飞:《暂缓起诉制度探析》,http://www.iolaw.org.cn/showNews.asp?id=8938。
    1薛波:《元照英美法词典》,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630页。
    1周长军:《制度与逻辑——刑事诉讼机制的转型分析》,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第267页。
    1蔡巍:《检察官自由裁量权比较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9年版,第206页。
    1周道鸾、张泗汉:《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291页。
    1蔡墩铭:《刑事诉讼法论》,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3年版,第44页。
    1《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实施暂缓起诉制度细则》第十条:暂缓起诉的考验期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类似还要《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检察院附条件不起诉规则》。
    2《河南省人民检察院关于适用附条件不起诉的规定(试行)》第五条:附条件不起诉的考验期限为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必要时可以延长一至六个月。类似还有《无锡市惠山区人民检察院附条件不起诉操作规则(试行)》。
    3孙力:《暂缓起诉制度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9年版,第184页。
    4兰耀军:《论附条件不起诉》,载《法律科学》,2006年第5期,第128页。
    1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公诉课题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实证研究》,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第75页。
    1孙力:《暂缓起诉制度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9年版,第188页。
    2张智辉:《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11年版,第91页。
    1.陈光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专家建议稿与论证》,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
    2.陈瑞华:《论法学研究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陈兴良:《本体刑法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4.徐静村:《刑事诉讼法学》(修订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5.吕世伦、文正邦:《法哲学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俄】库兹涅佐娃等:《俄罗斯刑法教程》(总论),黄道秀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7.《列宁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8.【美】梅丽曼:《大陆法系》,顾培东、禄正平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9.【意】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
    10.【意】帕多瓦尼:《意大利刑法学原理》,陈忠林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陈光中、【德】汉斯·约格阿尔布莱希特:《中德不起诉制度比较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
    12.【英】梅因:《古代法》,九州出版社2007年版。
    13.徐静村:《刑事诉讼法》(上),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14.申君贵:《刑事诉讼理念与程序完善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
    15.王利明:《司法改革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16.陈兴良:《刑法的价值构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7.马克昌:《刑罚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8.宋英辉、吴宏耀:《刑事审判前程序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9.陈光中:《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20.【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1.黄道秀:《俄罗斯联邦刑事诉讼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2.李昌轲:《德国刑事诉讼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3.陈光中、【德】汉斯·约格阿尔布莱希特:《中德不起诉制度比较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
    24.【德】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事诉讼程序》,岳丽玲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5.【德】克劳斯·洛科信:《刑事诉讼法》,吴丽琪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6.孙力:《暂缓起诉制度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9年版。
    27.【美】爱伦·豪切斯泰勒·斯黛丽、南希·弗兰克:《美国刑事法院诉讼程序》,陈卫东、徐美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8.【日】小川太郎:《刑事政策讲义》第三分册,法政大学出版局1974年版。
    29.【日】土本武司:《日本刑事诉讼法要义》,董璠舆、宋英辉译,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7年版。
    30.【日】西原春夫主编:《日本刑事法的形成与特色》,法律出版社、成文堂1997年联合出版。
    31.陈光中、江伟:《诉讼法论丛》第一卷,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32.【日】松尾浩也、井上正仁:《刑事诉讼法的争点》(新版),有斐阁1991年出版。
    33.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4.宋英辉:《日本刑事诉讼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5.孙力:《检察实务中诉讼参与人合法权益保障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版。
    36.陈显荣、李正典:《犯罪与社会对策——当代犯罪社会学》,群众出版社1992年版。
    37.翁跃强、雷小政:《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程序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10年版。
    38.陈卫东:《程序正义之路》(第一卷),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39.【美】伟恩·R·拉费尔等:《刑事诉讼法》(上册),卞建林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0.林纪东:《刑事政策学》,台湾中正书局1969年版。
    41.刘焯着:《法与社会论——以法社会学的视角》,武汉出版社2003年版。
    42.杨诚、单民:《中外刑事公诉制度》,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43.张智辉:《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11年版。
    44.陈光中、江伟:《诉讼法论丛》第2卷,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45.鲍遂献:《刑法学研究新视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6.薛波:《元照英美法词典》,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47.周长军:《制度与逻辑——刑事诉讼机制的转型分析》,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
    48.蔡巍:《检察官自由裁量权比较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9年版。
    49.周道鸾、张泗汉:《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1996年版。
    50.蔡墩铭:《刑事诉讼法论》,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3年版。
    51.张成敏:《案史:西方经典与逻辑》,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
    52.姜涛:《刑事程序分流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年版。
    53.陈卫东:《刑事审前程序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4.熊选国:《刑法刑事诉讼法实施中的疑难问题》,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5.徐静村:《中国刑事诉讼法(第二修正案)学者拟制稿及立法理由》,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56.王以真:《外国刑事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7.樊崇义:《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1年版。
    58.陈卫东:《模范刑事诉讼法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9.陈瑞华:《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0.贺卫方:《司法的理念与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兰耀军:《论附条件不起诉》,载《法律科学》,2006年第5期。
    2.谢望原:《论欧洲法学家关于刑罚本质的认识》,载《中国刑事法杂志》,1998年第1期。
    3.林山田《论刑事程序原则》,载《政大法律评论》,1999年第3期。
    4.林山田:《刑事诉讼程序之基本原则》,载《程序法论》,中国政法大学教务处印。
    5.张智辉:《公诉权论》,载《中国法学》,2006年第6期。
    6.潜艇、杨丽莲:《设立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完善检察机关相对不起诉权》,载《中国检察官》,2009年第12期。
    7.王春、郝银钟:《论起诉法定主义——兼谈起诉便宜主义的可采性》,载《法学》,1993年第9期。
    8.汪建成:《论诉权理论在刑事诉讼中的导入》,载《中国法学》,2002年第6期。
    9.汪建成、祁建建:《论诉权理论在刑事诉讼中的导入》,载《中国法学》,2006年第6期。
    10.郭斐飞:《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完善》,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12年第2期。
    11.肖仕卫:《刑事法治实践中的回应型司法——从中国暂缓起诉、刑事和解实践出发的分析》,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8年第4期。
    12.张继平:《论附条件不起诉的法理基础》,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11年第6期。
    13.刘兰秋:《刑事不起诉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刑事诉讼法博士学位论文。
    14.王皇玉:《刑事追诉理念的转变与缓起诉——从德国刑事追诉制度之变迁谈起》,载《月旦法系杂志》,2005年第119期。
    15.张鹿卿:《评析新增订之缓起诉制度》,载《月旦法学杂志》,2002年,总第89期。
    16.沈春梅:《暂缓不起诉不宜推行》,载《人民检察》,2003年第5期。
    17.毛建平、段明学:《暂缓起诉若干问题研究》,载《人民检察》,2004年第6期。
    18.李富成:《追求法律的实质公平——对“犯罪大学生暂缓起诉”的思考》,载《法制日报》,2003年7月3日。
    19.陈枫:《“温情司法”合情不合法》,载《法制日报》,2003年8月19日。
    20.黄京平、刘中发、张枚:《暂缓起诉的法理基础与制度建构——兼论对犯罪的未成年人适用暂缓起诉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21.徐松青、张华:《〈刑事诉讼法〉修正案附条件不起诉解读与应对》,载《法律适用》,2012年第10期。
    22.白冬:《人权保障:现代刑事诉讼之灵魂》,载《诉讼法学》,2003年第4期。
    23.陈晓明:《论修复性司法》,载《法学研究》,2006年第1期。
    24.张寒玉:《构建我国暂缓起诉制度的思考》,载《人民检察》,2006年第4期。
    25.张泽涛:《规范暂缓起诉——以美国缓起诉制度为借鉴》,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5年第3期。
    26.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课题组:《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研究》,载《人民检察》,2003年第2期。
    27.朱景雄:《关于暂缓起诉制度的几点思考》,载《前沿》,2006年第5期。
    28.陈艳恩:《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研究》,载《学术界》,2008年第6期。
    29.孙长永:《日本起诉犹豫制度及其借鉴意义》,载《中外法学》,1992年第6期。
    30.章建新:《在未成年人刑事检察中试行暂缓起诉的思考》,载《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
    31.万毅:《侦查终结程序改革研究》,载《政法学刊》,2003年第3期。
    32.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公诉课题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实证研究》,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33.万伟岭、杨丽:《关于在附条件不起诉过程中适用社会调查和禁止令的思考》,载《中国检察官》,2012年第7期。
    34.王宏璎、张溪瑨、陈婷婷:《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构建——基于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的思考》,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1年第11期。
    35.邓思清:《建立我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36.韩成军:《新刑事诉讼法对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完善》,载《河南社会科学》,2012年第10期。
    37.卢希:《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实证分析》,载《中国检察官》,2012年第10期。
    38.刘军:《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探讨》,载《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39.王鹏祥:《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探析》,载《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40.董毅、黄兆岩:《附条件不起诉问题研究》,载《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41.王波峰:《刑事政策视野下我国暂缓起诉制度构建》,载《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3期。
    42.申世涛:《刑事相对不起诉制度与暂缓起诉制度使用范围关系研究》,载《成都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43.陈佑武:《刑事诉讼法修改中设立暂缓起诉制度实证调查》,载《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44.王敏远:《暂缓起诉制度——争议及前景》,载《人民检察》,2006年第4期。
    45.马可雷:《暂缓起诉制度:反思与借鉴》,载《法制与社会》,2005年第5期。
    46.许道敏:《暂缓起诉合理性与实践分析》,载《人民检察》,2006年第2期。
    47.程晓璐:《暂缓起诉制度之比较与评析》,载《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48.肖萍:《暂缓起诉制度研究》,载《法学杂志》,2009年第3期。
    49.张辉:《暂缓起诉制度探析》,载《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50.亢献东:《在我国建立暂缓起诉制度的必要性》,载《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51.曹瀚云、程凯:《关于暂缓起诉制度的思考》,载《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1期。
    52.吕天奇:《比较法视野下的暂缓起诉制度研究》,载《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第1期。
    53.翁怡洁:《论公诉案件的诉讼分流》,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54.诸葛旸、陈丽玲:《和谐社会呼唤建立暂缓起诉制度》,载《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55.刘本燕:《和谐法治社会与暂缓起诉制度的设立》,载《求索》,2005年第10期。
    56.李爱荣、陈建彬:《法律的界限——从“暂缓起诉制度”的试行谈起》,载《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57.张勇虹、林瑀:《暂缓起诉制度探微》,载《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58.童乐仁:《暂缓起诉制度探究》,载《法制探索》,2008年第9期。
    59.卢萍、彭俊:《暂缓起诉制度在我国的构建》,载《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60.韩红、李洪杰:《我国暂缓起诉的双重性》,载《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61.刘桃荣:《对暂缓起诉制度的质疑》,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1年第1期。
    62.梁根林:《非刑罚当代刑法改革的主题》,载《现代法学》,2000年第6期。
    63.刘广三:《犯罪控制视野下的暂缓起诉裁量权》,载《当代法学》,2007年第11期。
    64.高一飞:《暂缓起诉制度探析》,载http://www.iolaw.org.cn/showNews.asp?id=893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