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质证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质证作为司法证明的基本环节,是举证的后续环节,是认证的前提和基础,在整个司法证明的过程中居于中心地位。质证直接关系到案件事实的认定,影响着判决的结果。因此,明确质证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十分必要。科学的证明程序是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途径,质证不仅直接影响着案件的判决结果,还关系到保障被告人诉讼权利、限制法官恣意从而增加法院裁判正当性的作用,因此,无论是实现司法的实体公正还是程序公正,都要求探索质证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完善我国的质证制度,理顺诉讼程序的内部机制,使质证程序与诉讼其他程序能够有机结合,有利于更好地发现案件事实真相,更好地体现人权保障和程序正义。
     全文共分为七章。从界定质证的概念入手,梳理了质证制度的发展简史,论述了抗辩式质证的结构与运行环境,阐明了质证的理论基础,分析了质证的基本方法和程序,并针对不同类型证据的自身特点和证明规律,探讨了言词证据、展示性证据、科学证据的质证内容和具体方法及技巧。这些研究试图在促进我国诉讼证明理论的科学化方面提供一些理论支持。
     第一章“质证的概念与功能”。本章从“质”和“质证”语义分析入手,古代“質”字的两种常见语义是“诘问”和“验证”,与当今各国常用的两种质证方法“交叉询问”和“对质”相合。目前我国学界关于质证的概念存在多种观点和表述,本文对此进行了评介。质证是一个多视角的概念。质证作为证明程序的重要阶段,是举证程序的继续,是对所出示证据的筛选和验证,并为下一个证明环节——认证奠定基础。质证作为审查判断证据的方法,是指如何帮助审判人员去伪存真。质证作为一项诉讼制度,是法庭调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质证作为一项重要权利,是指当事人有权针对可能对其不利的证据材料进行质问、质疑、辩驳。
     第二章“质证制度的历史考察”。本章分别阐述了国外和中国质证制度的发展过程。国外质证制度萌发于古罗马时期。由于受法律传统、文化背景以及立法者的价值选择等因素的影响,世界各国的质证程序也各具特色,存在两大基本质证模式,即审问式质证模式和抗辩式质证模式。两种质证模式各有优劣,并呈现相互借鉴、相互吸收、相互融合的趋势。在中国,古代的质证制度体现出浓厚的职权性;质证方式多种多样,以诘问、对质为主要形式;质证对象兼顾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新中国成立后,质证制度处于一种不断摸索和完善的阶段,1996年3月修正的刑事诉讼法部分吸收了控辩式的质证方式。展望未来,中国应当落实控辩对抗为基础的质证制度,进一步规范裁判者在质证活动中的作用,以保障被告人质证权为立足点。
     第三章“质证的结构与运行环境”。本章从质证主体、质证客体和质证内容三个方面论述质证的内在结构要素。质证主体应当以证明权为视角。质证主要体现为一种权利而非责任。质证客体应当以证据信息为内核。质证的客体应当包括与案件事实有关的任何证据信息。质证内容应当以事实推论为主线。诉讼证明活动应当建立在理性的事实推论基础之上。质证的运行与证据开示、举证、认证等制度关系密切。证据开示是质证的前提和基础,有利于提高质证的效率,并影响着质证的实际运行效果。举证是质证的前置程序,举证的方式影响着质证的方式和效果,举证的时限影响着质证的范围和效率。认证是质证的后续程序,认证的内容决定着质证的内容,认证标准决定了质证的方向和程度。
     第四章“质证的过程”。本章阐述了质证与证明的关系,并论述了法庭质问和对质的基本程序。质证是证明的核心环节,质证是事实认定理性化的程序基础。现代各国法庭调查主要以言词方式展开,法庭质证的方式和程序主要是质问和对质。我国法庭询问并不完全等同于传统英美法系国家交叉询问或德国轮动询问。我国还需规范法庭询问主体,理清询问顺序,界定询问性质,规范诱导性询问的适用,科学确立交叉询问的范围,完善法庭询问的配套制度和措施。大陆法系国家将对质作为一种查明案件事实的方法,是法官依职权进行的诉讼活动。英美法系国家的对质更多地体现为被告人的一项诉讼权利。我国对质的智慧自古即有,当前还需进一步扩大对质的主体,改革对质的启动程序,完善对质的过程,规范对质的笔录。
     第五章“质证的内容”。本章分别阐述了言词证据、展示性证据、科学证据的质证内容。不同类型的证据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证明规则,因而需要构建符合不同证据特点的质证内容和方法。言词证据的质证主要包括证人表达的准确性、证人诚实性、证人感知和记忆的准确性、证言相关性等内容。展示性证据的质证主要包括来源的可靠性和相关性。可靠性主要围绕法庭上出示的展示性证据的制作、提取、保管、出示等环节的可靠性,相关性主要围绕具有可靠性的展示性证据与待证事实之间的逻辑联系。科学证据的质证主要包括专家的适格性、专家的客观公正性、专业知识的正确性、原始检材的客观性、分析检验的科学性等内容。
     第六章“质证的方法”。本章阐述了考证学与质证方法的关系,并分析了各种类型证据的具体质证方法。本章还结合具体证据类型,阐述了具体的质证方法。言词证据的质证方法主要包括感知和记忆能力的质疑方法、诚实品性的质疑方法、利害关系的质疑方法、前后不一致陈述的质疑方法、不当外力影响的质疑方法。展示性证据的质证方法主要围绕物证来源可靠性、书证来源可靠性、视听资料来源可靠性展开。科学证据的质证方法主要包括专家资格的质疑方法、检材客观性的质疑方法、科学原理的质疑方法、分析检验过程的质疑方法、专家客观公正性的质疑方法。
     第七章“质证中的交叉学科应用”。本章论述了质证的逻辑学、心理学、语言学基础。在质证活动中,应当系统分析证据体系的逻辑性,发现其证据体系中的矛盾之处。在质证过程中,应当积极赢得被询问者的合作心理,准确观察和识别被质证者的心理变化,进而有效攻击和揭示虚假陈述。对抗式审判是以语言交流为基础的。整个质证的过程都离不开对诉讼语言的关注和运用,质证语言应当礼貌和尊重,避免不必要的正面冲突。质证语言应当具有控制性,尽量使用封闭性问话。应当选择准确、有效的词、句和语体,适当使用迂回、重复等语言策略。
As the basis and center of judicial proof, Cross-examination is the follow-up step of proof, is the premise and base of judging evidence. Cross-examination has immediate bearing on finding out facts and influences the court decision.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define the basic principle and methods of Cross-examination. Cross-examination not only influences the court decision, but also has bearing on protecting of the defendant’s rights in litigation, on limiting the judge’s arbitrariness and increasing justness of the court decision. In a word, it is an important way to achieve judicial justice through scientific proof procedure. Our Cross-examination system and internal mechanism of litigation procedures should be improved to integrate the Cross-examination procedure to the other procedures in litigation so that the more facts can be found out and human rights and procedural justice can be realized better.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7 chapters beginning with the definition of Evidence Cross-examination. The brief history of Cross-examination systems, the structure and background of adversarial Cross-examination,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Cross-examination, the basic methods and procedures of Cross-examination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And this paper also refers to contents and tactics of Cross-examination for the testimonial evidence, demonstrative evidence and scientific evidence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ules of different evidence.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science of proof theory in litigation in China.
     The first chapter "Definition and Function of Evidence Cross-examination" starts from analyzing the semantics of "cross examination" and "evidence cross-examination". The Chinese character "質" means "interrogate" and "verify". The above meanings are consistent to "cross-examination" and "confrontation" conducted in other countries nowadays. There are various viewpoints and expressions for definition of "cross-examination" in Chinese academics, which are being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Cross-examination", which can be defined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is important in proof procedures. Cross-examination is the follow-up step for proof procedures and a procedure of choose and verification for the evidence submission. Cross-examination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next procedure of judging evidence. As a method to check and determine evidence, "cross-examination" means how to help the judge discard the false and retain the true. As one litigation system, "cross-examination" is an important step in the court investigation. As an important right, "cross-examination" means the concerned party is entitled to enquiry, challenge, rebut the evidence which may be considered to be disadvantageous.
     The second chapter "Historical Review of Cross-examination System" illustrates the development of cross-examination system i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In foreign countries, "cross-examination" originated from Roman. Due to legal traditions, cultural backgrounds and legislators' value choices, the cross-examination procedures are different in each country worldwide. In general, there are two types, namely inquisitorial and adversarial. Both types hav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mutual interaction, mutual enrichment is becoming a trend. In ancient China, the cross-examination system 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 power, the cross-examination and confrontation were main forms of evidence cross-examination, and the evidence being cross-examined were testimony and real evidence. After the foundation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Cross-examination system was being improved, for example, the adversarial cross-examination type was adopted in the Criminal Procedure Law revised in March 1996. Look forward to the future in China, adversarial type should be adopted as the base of the Cross-examination system, function of judges in cross-examination procedure should be regulated, and the defendant's right to cross-examination should be regarded as a foothold.
     The third chapter "Structure and Background of Cross-examination" illustrates the internal structural factors of Cross-examination from the subjects, objects and contents of Cross-examination. The right of proof should be viewed as perspective of Subjects. Cross-examination mainly shows a right other than a responsibility. The kernel of Objects, which should include any evidence information concerned to the case, is the evidence information. The Contents of Cross-examination should contain the conclusion of facts as main line. The proof in litigation should be built on rational conclusion of facts. The functioning of Cross-examination is closely relevant to evidence discovery, evidence submission, evidence authenticity, and other systems. The evidence discovery is premise and basis of Cross-examination which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ross-examination and influences the actual effect of cross-examination. Evidence submission is the preceding procedure of Cross-examination. The method of evidence submission influences the method and effect of Cross-examination. The deadline of evidence submission influences the scope and efficiency of Cross-examination. Evidence authenticity is the follow-up procedure of Cross-examination. The content of evidence authenticity determines content of Cross-examination and the criterion of evidence authenticity decides direction and degree of Cross-examination.
     The fourth chapter“Process of Cross-examination”sets forth the relation between cross-examination and proofing and discusses the basic procedures for interrogation and confrontation in court. Cross-examination is the key point of proofing and procedural basis for finding out the facts reasonably. Nowadays, oral arguing is the main method of investigation in court worldwide. Interrogation and confrontation are the main method and procedure of cross-examination in court. The traditional interrogation in court in China is not identical to cross-examination in common law system countries or interrogate by turns in Germany. We should regulate subject interrogated, clarify the order of interrogate, define the characteristic of interrogate, regulate the application of inductive interrogate, determine scientific scope of cross-interrogate, and perfect the system and measures of interrogation in court. In continental legal system countries, confrontation is a way to find out the facts, which is the legal action conducted by judges ex officio. However, in common lay system countries, confrontation is a right of the defendant. China has long history in respect of confrontation, but at present, we have to enlarge the scope of subjects of counterview, reform the starting procedure of counterview, perfect the process of counterview, and regulate the notes for counterview.
     The fifth chapter“Contents of Cross-examination”illustrates the contents of Cross-examination for testimonial evidence, demonstrative evidence, scientific evidence. Each kind of evidence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 and rule of proof;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build the contents and methods of Cross-examination which can satisfy evidence in different type. The main contents of testimonial evidence include accuracy of the testimony, the honesty of the witness, accuracy of the witness’s perception and memory, relevancy of the testimony, and etc. Cross-examination for demonstrative evidence mainly refers to reliability and relevancy of source of evidence. Wherein, reliability concerns reliability in the steps as evidence forming, choosing, keeping, showing, and others; relevancy concerns the logical connect between the reliable demonstrative evidence with the facts to be proved. Cross-examination for scientific evidence covers qualification of the experts, objective fairness of the experts, correctness of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bjectiveness of the original materials, science of the analysis, and etc.
     The sixth chapter“Methods of Cross-examination”illustrates the relation between Textual Criticism and methods of Cross-examination and analyzes the methods of Cross-examination in different evidence in detail. Combining with the evidence in specific type, this chapter also illustrates the detailed methods of Cross-examination. The main methods for cross-examining testimonial evidence are querying perception and memory, querying honesty and credibility, querying interests, querying the inconsistent statement, querying the improper outside influence. The methods of cross-examination for demonstrative evidence include the reliability of source of physical evidence, documentary evidence audio-visual materials. And the Cross-examination methods for scientific evidence contain querying the qualification of experts, querying the objectivity of evidence checked, querying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querying the objective fairness of experts.
     The seventh chapter "Cross Subjects Application in Cross-examination" elaborates on logic, psychology, and linguistics bases of Cross-examination. In Cross-examination procedure, the logic of evidence should be analyzed systematically in order to find out inconsistencies in the evidence. In Cross-examination procedure, we should actively get cooperation from those asked, observe and identify psychological changes of those enquired so that we can disclose and attack the false presentation effectively. Adversarial judge is based on oral communication and the whole Cross-examination procedure can't be without the attention and application of legal words. So the words used in Cross-examination should be polite and respectful to avoid unnecessary confrontation. The words in Cross-examination should be controlling words. More closure questions will be better. Accurate and effective words, sentences and styles should be used. The strategies as indirect, repeating words could be conducted properly.
引文
1 [美]本杰明·卡多佐著:《司法过程的性质》,苏力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39页。
    1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编著:《汉语大字典》(下),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1995年版,第3649页。
    2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纂:《汉语大词典(下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版,第6031页。
    3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纂:《汉语大词典(下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版,第6031页。
    4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纂:《汉语大词典(下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版,第6031页。
    5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纂:《汉语大词典(下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版,第6031页。
    6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纂:《汉语大词典(下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版,第6031-6032页。
    7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编著:《汉语大字典》(缩印本),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1992年版,第1674页。
    8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编:《古今汉语词典(大字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889页。
    9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纂:《汉语大词典(下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版,第6032页。
    10 Black’s Law Dictionary (8th Edition), Thomson West, 2004, P405.
    11戴维·M·沃克(David M. Walker):《牛津法律大辞典》,李双元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89页。
    12 John H. Wigmore, Evidence in Trials at Common Law, 1 Tillers Review, 18 at 608 (Boston, 1983)
    13台湾法释字第582号解释理由书。转引自王彦迪:《性侵害犯罪防治法中对于被告对质诘问权限制措施之检讨》,东吴大学法律学系2008年硕士论文,第22页。
    14余叔通、谢朝华译:《法国刑事诉讼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9条。
    15李昌珂译:《德国刑事诉讼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7页。
    16 Walter Raleigh爵士为当时英国非常有名的政治及文学家,被指控密谋推翻英国王室,主要证人为Lord
    17薛波主编:《元照英美法词典》,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665页。
    18 Black’s Law Dictionary (8th Edition), Thomson West, 2004, P756.
    19 [美]罗纳德·J.艾伦等:《证据法:文本、问题和案例》,张保生、王进喜、赵滢译,满运龙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87页。
    20 Black’s Law Dictionary (8th Edition), Thomson West, 2004, P114.
    21《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547页。
    22 Mirjan R.Damaska, Evidence law adrift, Yale University Press,p.125
    
    23何家弘、刘品新著:《证据法学》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41页。
    24何家弘主编:《三人堂与群言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73页。
    25张希坡、韩延龙主编:《中国革命法制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23页。
    26《苏中区处理诉讼案件暂行办法》(1944年10月),载1944年10月19日《苏中报》。
    36张保生主编:《证据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69页。
    38卞建林、郭志媛:“刑事证明主体新论——基于证明责任的分析”,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3年第1期。
    39张保生主编:《证据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0页。
    40 [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邓正来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199页。
    42 [美]本杰明·卡多佐著:《司法过程的性质》,苏力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39页。
    43 [美]约翰·罗尔斯著:《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l页.
    44 [美]德沃金著:《法律帝国》,李常青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3页。
    45张保生主编:《证据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17页。
    46 Paul Roberts and Adrian Zuckerman, Criminal Eviden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New York:2004), pp.18-19.
    47王兆鹏著:《美国刑事诉讼法》,台湾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版,第375页。
    48 John H. Wigmore, Evidence in Trials at Common Law, 1 Tillers Review, 18 at 608 (Boston, 1983).
    
    49 [美]戈尔丁著:《法律哲学》,齐海滨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235页。
    50 Lon Fuller. The Form and Limits of Adjudication,Harvard Law Review 92(1978),P364.
    51陈瑞华著:《刑事审判原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4页。
    53 [美]罗纳德·德沃金著:《认真对待权利》,信春鹰、吴玉章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273页。
    54 [美]L·亨金:《权利的时代》,信春鹰等译,知识出版社1997年版,第220页。
    55陈光中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证据法专家拟制稿(条文、释义与论证)》,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2004年版,第5页。
    56程味秋、[加]杨诚、杨宇冠编:《联合国人权公约和刑事司法文献汇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92页。
    57程味秋、[加]杨诚、杨宇冠编:《联合国人权公约和刑事司法文献汇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220页。
    1《世界著名法典汉译丛书》编委会:《十二铜表法》,法律出版社2000年3月版,第2页。
    2 A.Esmein, A History of Continental Criminal Procedure,(Trans. By John Simpson ),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1913,p366.
    3 Karen L. Tomlinson, Maryland v. Craig:Televised Testimony And An Evolving Concept of Confrontation, 36 Vill. L. Rev. 1569, at 1608 n. 203(1991).
    4 [英]萨达卡特·卡德里:《审判的历史》,杨雄译,当代中国出版社2009年版,第10页。
    5《圣经·新约全书》,中国基督教协会2000年版,第256页。
    6 Frank R. Hermann, S. J. ,Brownlow M. Speer, Facing the Accuser: Ancient and Medieval Precursors of the Confrontation Clause, Virgini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1994,Volume 34,p. 490.
    7《当事人进行主义之理论与实证研究》,台湾司法研究年报第二十一辑第九篇,第8-9页。
    8 A.Esmein, A History of Continental Criminal Procedure, (Trans. By John Simpson ),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1913,p150.
    9 [法]贝尔纳·布洛克著:《法国刑事诉讼法》,罗结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2页。
    10 [德]克劳思·罗科信著《刑事诉讼法》(第24版),吴丽琪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620页。
    11戴维·M·沃克(David M. Walker):《牛津法律大辞典》,李双元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566页。
    12 Jenny Mcewan, Evidence and the Adversarial Process, Blackwell Publishers(1992),p.3-4.
    13 [法]孟德斯鸠著:《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82页。
    14《当事人进行主义之理论与实证研究》,台湾司法研究年报第二十一辑第九篇,第11页。
    15 Jenny Mcewan, Evidence and the Adversarial Process, Blackwell Publishers(1992),p.6.
    16 [德]克劳思·罗科信著:《刑事诉讼法》(第24版),吴丽琪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35-136页。
    17 [法]贝尔纳·布洛克著:《法国刑事诉讼法》,罗结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4页。
    18 [法]孟德斯鸠著:《论法的精神》(下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249页。
    19《当事人进行主义之理论与实证研究》,台湾司法研究年报第二十一辑第九篇,第9-10页。
    20《当事人进行主义之理论与实证研究》,台湾司法研究年报第二十一辑第九篇,第73页。
    21 David M.Walker戴维·M·沃克著李双元等译《牛津法律大辞典》,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0页
    22薛波主编:《元照英美法词典》,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2页
    23《当事人进行主义之理论与实证研究》,台湾司法研究年报第二十一辑第九篇,第12页。
    24 [美]霍尔姆斯著:《普通法》,波士顿1963年版,第1-2页,转引自信春鹰:“当代西方法哲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外国法译评》1995年第2期。
    25蒋铁初著:《中国近代证据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第21-22页。
    26 [日]穗积陈重著:《法律进化论》,黄尊三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5页。
    27 [清]张廷骧编:《入幕须知五种》,见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269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版,第547页。
    28“盗难翻供”案例见陈重业主编:《折狱龟鉴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57-560页。
    29《周礼·秋官·小司寇》贾公彦疏。
    30杨伯峻《春秋左传注》“襄公十年”
    31 [清]蒯德模:《吴中判牍》,引自陆林主编:《清代笔记小说类编·案狱卷》,黄山书社1994年版,第422页。
    32徐珂编撰:《清稗类钞·第三册》,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133页。转引自蒋铁初著:《明清民事证据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4页。
    33祖伟著:《中国古代证据制度及其理据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第138页。
    34 [清]张自堂撰:《未能信录》卷一。引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法制史研究室编:《中国古代办案百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23页。
    35《宋刑统》卷二九《断狱律》“不合考讯者取众证为定”门、“诸应讯囚者”条。
    36李交发著:《中国诉讼法史》,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第142页。
    37卞建林主编:《证据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0页。
    38 [清]汪辉祖:《学治臆说》,见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269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版,第277页。
    39郭建著:《古代法官面面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125页。
    40 [清]徐栋辑:《牧令书·卷十八·刑名中》,引自《官箴书集成·第七册》,黄山书社1997年影印本,第399页。
    41 [清]徐士林撰,林全伦、毕可娟、吕晓东主编:《徐公谳词》,齐鲁书社2001年版,第463页。
    42 [五代]和凝编纂,[北宋]和附续,[明]张景续编:《疑狱集》卷一,载杨一凡、徐立志主编《历代判例判牍》第一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6页。
    43 [清]徐士林撰,林全伦、毕可娟、吕晓东主编:《徐公谳词》,齐鲁书社2001年版,第428页。
    44尤志安著:《清末刑事司法改革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7-188页。
    45尤志安著:《清末刑事司法改革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8页。
    46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大木文库藏,上海政学社刊本之影印本,参见台湾戴炎辉主编《中国现代法制研究资料索引》,转引自张培田著:《法的历程——中国司法审判制度的演进》,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1页。
    47张德美著:《从公堂走向法庭》,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155页。
    48《刑事诉讼条例》第110条
    49张德美著:《从公堂走向法庭》,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160页。
    50张保生、王进喜、吴洪淇著:《证据法学篇》,载《中国法治30年回顾与展望1978-2008》,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1习仲勋:“贯彻司法工作正确方向”,载《解放日报》1944年11月5日。
    52卞建林、姚莉:“关于建立和完善我国证据规则的思考”,载《法商研究》1999年第5期。
    53 Jenny Mcewan, Evidence and the Adversarial Process, Blackwell Publishers(1992),p.6.
    54 [德]克劳思·罗科信著:《刑事诉讼法》(第24版),吴丽琪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14-115页。
    55 A.C.Wright,“French Criminal Procedure”(1929)45LQR 99
    56 [德]托马斯·魏根特著:《德国刑事诉讼程序》,岳礼玲、温小洁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4页。
    57 [法]孟德斯鸠著《论法的精神》(下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267页。
    58 [德]托马斯·魏根特著:《德国刑事诉讼程序》,岳礼玲、温小洁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页。
    59 Jenny Mcewan, Evidence and the Adversarial Process, Blackwell Publishers(1992),p.94-95.
    60 Jenny Mcewan, Evidence and the Adversarial Process, Blackwell Publishers(1992),p.4.
    61 M.R.Damaska,“Evidentiary Barriers to Conviction and Two Models of Criminal Procedure:A Comparative Study”(1973)121U Penn. LR506.
    62 Jenny Mcewan, Evidence and the Adversarial Process, Blackwell Publishers(1992),p.11.
    63 Jenny Mcewan, Evidence and the Adversarial Process, Blackwell Publishers(1992),p.9.
    64 [英]丹宁著:《法律的正当程序》,李克强等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68页。
    65 [美]约翰·亨利·梅利曼著:《大陆法系(第二版)》,顾培东、禄正平译,李浩校,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33页。
    66 K.Evans,Advocacy in Court: A Beginner’s Guide(Blackstone, London, 1995), 91
    67 Jenny Mcewan, Evidence and the Adversarial Process, Blackwell Publishers(1992),p.87-88.
    68 [美]罗纳德·J.艾伦等:《证据法:文本、问题和案例》,张保生、王进喜、赵滢译,满运龙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12-113页。
    69 Abram Chayes, The Role of the Judge in Public Law Litigation, 89 Harv. L. Rev. 1302(1976)
    70刘计划著:《中国控辩式庭审方式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第241页。
    71 [德]克劳思·罗科信著:《刑事诉讼法》(第24版),吴丽琪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11页。
    72陈光中:《<俄罗斯联邦刑事诉讼法典>简介》,黄道秀译:《俄罗斯联邦刑事诉讼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2页。
    74 [英]麦高伟、杰弗里·威尔逊主编:《英国刑事司法程序》,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05-320页。
    75刘计划著:《中国控辩式庭审方式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第240-241页。
    76 [日]西原春夫主编:《日本刑事法的形成与特色》,李海东等译,中国法律出版社/日本成文堂1997年版,第35页。
    77 [日]西原春夫主编:《日本刑事法的形成与特色》,李海东等译,中国法律出版社/日本成文堂1997年版,第178-179页。
    78《当事人进行主义诉讼制度下的法庭活动之研究》,台湾司法研究年报第二十辑第七篇,第34-35页。
    79宴向华:“诉讼制度:符合国情才是最好的”,载《检察日报》2004年1月5日第3版。
    80《当事人进行主义之理论与实证研究》,台湾司法研究年报第二十一辑第九篇,第186-187页。
    81 [日]田口守一著:《刑事诉讼法》,刘迪、张凌、穆津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06页。
    82王兆鹏著:《辩护权与诘问权》,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16页。
    83《当事人进行主义诉讼制度下的法庭活动之研究》,台湾司法研究年报第二十辑第七篇,第81页。
    84 [法]贝尔纳·布洛克著:《法国刑事诉讼法》,罗结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90-491页。
    1本章所述的质证结构都是以抗辩式为运行环境和背景,但本文为了简洁,在“质证”前一律省略“抗辩式”。
    2林义全:“民事诉讼证据质证的探讨”,载《现代法学》1998年第1期。
    3江伟等:“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回顾和展望”,载《法学家》1996年第1期。
    4张保生主编:《证据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59页。
    5卞建林、郭志媛:“刑事证明主体新论——基于证明责任的分析”,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3年第1期。
    6张保生主编:《证据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57页。
    7沈冠伶著:《诉讼权保障与裁判外纷争处理》,台湾元照有限出版公司2006年版,第17-18页。
    8奚玮著:《民事当事人证明权保障》,中国政法大学2007届博士学位论文。
    9余茂玉著:《刑事诉讼证明权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0页。
    10何家弘、南英主编:《刑事证据制度改革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95-396页。
    11何家弘、南英主编:《刑事证据制度改革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96页。
    
    12相庆梅、尚华著:《民事诉讼法》,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29页。
    13孙锐著:《刑事诉讼证明概念的解析与重塑》,中国政法大学2005届硕士学位论文,第28页。
    14 The Advisory Committee’s Note of 1966 to Amended Rule 17 (a): MoorⅢA§17, 01 [8].
    15宋英辉、汤维建主编:《证据法学研究述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2-173页。
    16何家弘主编:《外国证据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73页。
    17刘敏著:《当代中国的民事司法改革》,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278页。
    18陈卫东主编:《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调研报告》,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年版,第170-171页。
    19陈瑞华著:《刑事审判原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47页。
    20 [日]田口守一著:《刑事诉讼法》,刘迪等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20页。
    21 [美]罗纳德·J·艾伦等:《证据法——文本、问题和案例》,张保生、王进喜、赵滢译,满运龙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880-881页。
    22 [美]罗纳德·J·艾伦等:《证据法——文本、问题和案例》,张保生、王进喜、赵滢译,满运龙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880页。
    23何家弘、南英主编:《刑事证据制度改革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07页。
    24 [德]托马斯·魏根特著:《德国刑事诉讼程序》,岳礼玲、温小洁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9页。
    25江伟主编:《证据法学》,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47页。
    26 [美]罗纳德·J.艾伦等:《证据法:文本、问题和案例》,张保生、王进喜、赵滢译,满运龙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67-168页。
    27例如,“非法证据”的内涵存在两种观点:广义说认为,非法证据是指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证据内容、证据形式、收集或提供证据的人员及程序、方法的证据材料。(李学宽:《论刑事诉讼中的非法证据》,载《政法论坛》1995年第2期。)狭义说认为,非法证据是办案人员违反法律规定的权限、程序或用其他不正当的方法获取的证据。(张桂勇:《论对非法证据的排除》,《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6年第5期。)
    28张保生主编:《证据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0页。
    29 [美]罗纳德·J.艾伦等:《证据法:文本、问题和案例》,张保生、王进喜、赵滢译,满运龙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48—149页。
    30 [美]罗纳德·J.艾伦等:《证据法:文本、问题和案例》,张保生、王进喜、赵滢译,满运龙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49—158页。
    31张保生主编:《证据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7-28页。
    32薛波主编:《元照英美法词典》,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099页。
    33 [美]罗纳德·J.艾伦等:《证据法:文本、问题和案例》,张保生、王进喜、赵滢译,满运龙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67页。
    34吴宏耀:《诉讼认识论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5页。
    35何家弘主编:《简明证据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5页。
    36李学灯著:《证据法比较研究》,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2年版,第667页。
    38白绿铉著:《美国民事诉讼法》,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第78页。
    39 Black’s Law Dictionary (8th Edition), Thomson West, 2004, p498.
    40徐昕著:《英国民事诉讼与民事司法改革》,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83页。
    41张保生主编:《证据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7页。
    42樊崇义主编:《刑事审判程序改革调研报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28页。
    43如贵州人肖敬明及妻子作证后,因办案人员泄露其身份,全家走上了逃亡之路。
    44何家弘主编:《证人制度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166页。
    45何家弘主编:《证人制度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91页。
    46赵秉志主编:《香港刑事诉讼程序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95—196页。
    47 [美]米尔建·R·达马斯卡:《漂移的证据法》,李学军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5-66页。
    48 [德]马克思·韦伯著:《经济与社会(下)》,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7页。
    1张保生主编:《<人民法院统一证据规定>司法解释建议稿及论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48页。
    2龙宗智著:《刑事庭审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6页。
    3张丽卿著:《刑事诉讼法理论与运用》,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7年版,第348页。
    4余叔通、谢朝华译:《法国刑事诉讼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4页。
    5李昌珂译:《德国刑事诉讼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01页。
    6黄东熊等著:《刑事证据法则之新发展——黄东熊教授七秩祝寿论文集》,台湾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3年版,第113页。
    7卞建林主编:《刑事证明理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0页。
    8刁荣华主编:《比较刑事证据法各论》,汉林出版社1984年版,第41页。
    9 Mirjan R.Damaska, Evidence law adrift, Yale University Press, p.20.
    10李学灯著:《证据法比较研究》,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2年版,第704页。
    11 [美]罗斯科·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沈宗灵、董世忠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9页。
    12戴维·M·沃克(David M. Walker):《牛津法律大辞典》,李双元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941页。
    13 William Twining, Rethinking Evidence:Explorary Essays, second edi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35.
    14 [美]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邓正来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247页。
    15 [美]罗伯特·所罗门:《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张卜天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0页。
    16 [美]理查德·罗蒂著:《真理与进步》,杨玉成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页。
    17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0页。
    18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史著作选(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163页。
    19戴维·M·沃克(David M. Walker):《牛津法律大辞典》,李双元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12页。
    20胡军著:《知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08页。
    21 [美]普特南著:《理性、真理与历史》,童世骏、李光程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139页。
    22李力,韩德明:“解释论、语用学和法律事实的合理性标准”,载《法学研究》2002年第5期。
    23章国锋著:《关于一个公正世界的“乌托邦”构想——解读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52—153页。
    24张保生主编:《证据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7页。
    25 [德]克劳思·罗科信著:《刑事诉讼法》(第24版),吴丽琪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620页。
    26 [德]克劳思·罗科信著:《刑事诉讼法》(第24版),吴丽琪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29-130页。
    27李昌珂译:《德国刑事诉讼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版,第95页、第103页。
    28余叔通、谢朝华译:《法国刑事诉讼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57页。
    29黄风译:《意大利刑事诉讼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0 [德]拉德布鲁赫:《法学导论》,米健、朱林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125页。
    31 [美]罗纳德·J.艾伦等:《证据法:文本、问题和案例》,张保生、王进喜、赵滢译,满运龙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54-455页。
    32宋英辉译:《日本刑事诉讼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79页。
    33 United States v. Evans, 216 F.3d 80, 84 (D.C. Cir. 2000),转引自[美]罗纳德?J.艾伦等:《证据法:文本、问题和案例》,张保生、王进喜、赵滢译,满运龙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60-461页。
    34甄贞、汪建成主编:《中国刑事诉讼第一审程序改革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300页。
    35 Black’s Law Dictionary (8th Edition), Thomson West, 2004, P405.
    36 [美]罗纳德·J.艾伦等:《证据法:文本、问题和案例》,张保生、王进喜、赵滢译,满运龙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12-113页。
    37毕玉谦、郑旭、刘善春著:《中国证据法草案建议稿及论证》,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08-409页。
    38李昌珂译:《德国刑事诉讼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版,第99页。
    39宋英辉译:《日本刑事诉讼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79页。
    40 [美]罗纳德·J.艾伦等:《证据法:文本、问题和案例》,张保生、王进喜、赵滢译,满运龙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12-113页。
    41宋英辉译:《日本刑事诉讼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80页。
    42 [美]罗纳德·J.艾伦等:《证据法:文本、问题和案例》,张保生、王进喜、赵滢译,满运龙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16-117页。
    43王进喜著:《刑事证人证言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46页。
    44 [美]罗纳德·J.艾伦等:《证据法:文本、问题和案例》,张保生、王进喜、赵滢译,满运龙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13页。
    45何家弘、张卫平主编:《外国证据法选译》(下卷),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224页、第1354页。
    46宋英辉译:《日本刑事诉讼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79-180页。
    47林钰雄著:《严格证明与刑事证据》,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10页。
    48李昌珂译:《德国刑事诉讼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版,第99-100页。
    49林钰雄著:《严格证明与刑事证据》,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32页。
    50李昌珂译:《德国刑事诉讼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1页。
    51林钰雄著:《严格证明与刑事证据》,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25-226页。
    53张保生主编:《<人民法院统一证据规定>司法解释建议稿及论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51页。
    54陈岚:“我国刑事审判中交叉询问规则之建构”,《法学评论》2009年第6期。
    55张保生主编:《<人民法院统一证据规定>司法解释建议稿及论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53页。
    56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纂:《汉语大词典(下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版,第6031-6032页。
    57台湾法释字第582号解释理由书。转引自王彦迪:《性侵害犯罪防治法中对于被告对质诘问权限制措施之检讨》,东吴大学法律学系2008年硕士论文,第22页。
    58王兆鹏著:《美国刑事诉讼法》,台湾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版,第372页。
    59黄风译:《意大利刑事诉讼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0廖耕平:《对质权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7页。
    61 J.H.Wigmore, Evidence in Trials at Common Law, J.H. Chadbourn Rev., Little Brown, Boston, 1974,§1395.
    62何家弘主编:《外国证据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78页。
    63何家弘、张卫平主编:《外国证据法选译》(上卷),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479页。
    64黄风译:《意大利刑事诉讼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5张保生主编:《<人民法院统一证据规定>司法解释建议稿及论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80页。
    66苏方遒、徐鹤喃、白俊华译:《俄罗斯联邦刑事诉讼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1页。
    67苏方遒、徐鹤喃、白俊华译:《俄罗斯联邦刑事诉讼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1页。
    1代表性论文有:裴苍龄:《论证据的种类》,《法学研究》2003年第5期;龙宗智:《证据分类制度及其改革》,《法学研究》2005年第5期。
    2本文中事实推论的图示方法主要参考:[美]罗纳德?J.艾伦等:《证据法:文本、问题和案例》,张保生、王进喜、赵滢译,满运龙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张保生主编:《证据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薛波主编:《元照英美法词典》,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49页。
    4 Black’s Law Dictionary(8th Edition), Thomson West, 2004, p.50.
    5巫宇甦主编:《证据学》,群众出版社1983年版,第195页。
    6 [日]山室惠编著:《刑事诘问技术》,日本刑事法学研究会译,台湾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版,第83-84页。
    7张保生主编:《证据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41页。
    8何家弘主编:《证据的审查认定规则示例与释义》,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年版,第149页。
    9李学灯著:《证据法比较研究》,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2年版,第498页。
    10 [日]山室惠编著:《刑事诘问技术》,日本刑事法学研究会译,台湾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版,第134-136页。
    11郭华著:《案件事实认定方法》,中国人民公安出版社2099年版,第262页。
    12 [美]罗伯特·L.索尔所M.金伯利·麦克林奥托·H·麦克林著:《认知心理学》(第7版),卲志芳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76页。
    13 [美]罗纳德·J.艾伦等:《证据法:文本、问题和案例》,张保生、王进喜、赵滢译,满运龙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53页。
    14 [美]罗纳德·J.艾伦等:《证据法:文本、问题和案例》,张保生、王进喜、赵滢译,满运龙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53页。
    15详见彭宇案判决书,法官所谓的“常理推定”实质就是推测。
    16顾培东:“效益:当代法律的一个基本价值目标”,载《中国法学》1992年第3期。
    17 [日]山室惠编著:《刑事诘问技术》,日本刑事法学研究会译,台湾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版,第144页。
    18程味秋、[加]杨诚、杨宇冠编:《联合国人权公约和刑事司法文献汇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149页。
    19展示性证据(exhibit)的称谓来源于:[美]罗纳德·J.艾伦等:《证据法:文本、问题和案例》,张保生、王进喜、赵滢译,满运龙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张保生主编:《证据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88页;《麦考密克论证据》(第五版),汤维建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35页。
    20张保生主编:《证据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88-196页。
    21 [美]刘易斯著:《血痕枪弹指纹探奇》,何家弘译,群众出版社1991年版,第1页。
    22 [美]罗纳德·J.艾伦等:《证据法:文本、问题和案例》,张保生、王进喜、赵滢译,满运龙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19页。
    23汤玛斯·摩伊特著:《诉讼技巧》,蔡秋明、方佳俊译,周商出版2002年版,第243-244页。
    24余叔通、谢朝华译:《法国刑事诉讼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8页。
    25李昌珂译:《德国刑事诉讼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7页。
    26苏方遒、徐鹤喃、白俊华译:《俄罗斯刑事诉讼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1-52页。
    27吴巡龙著:《刑事诉讼与证据法全集》,新学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版,第564页。
    28张保生、王进喜、吴洪淇:《证据法学篇》,载《中国法治30年回顾与展望1978-2008》,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9 [美]罗纳德·J.艾伦等:《证据法:文本、问题和案例》,张保生、王进喜、赵滢译,满运龙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28页。
    30李昌珂译:《德国刑事诉讼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版,第26页。
    31毕玉谦等著:《中国证据法草稿建议及论证》,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06-308页。
    32 [美]罗纳德·J.艾伦等:《证据法:文本、问题和案例》,张保生、王进喜、赵滢译,满运龙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33页。
    33 [美]罗纳德·J.艾伦等:《证据法:文本、问题和案例》,张保生、王进喜、赵滢译,满运龙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33页。
    34李昌珂译:《德国刑事诉讼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版,第28页。
    35黄风译:《意大利刑事诉讼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6张保生主编:《<人民法院统一证据规定>司法解释建议稿及论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81-283页。
    
    37 Mirjan R.Damaska, Evidence law adrift, Yale University Press,p.143.
    38张斌:“论科学证据的概念”,《中国刑事法杂志》2006年第4期。
    39张斌:“论科学证据的三大基本理论问题”,《证据科学》2008年2期。
    40何家弘主编:《电子证据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3-14页。对此,陈学权博士在其博士论文《科技证据论》中专门进行了探源,认为何家弘教授此种观点主要来源于美国联邦司法中心于1994年发出的《科学证据参考指南》,该指南仅将专家证据界定为科学证据,全文中没有涉及到电子证据。
    41 [美]罗纳德J.艾伦等:《证据法:文本、问题和案例》,张保生、王进喜、赵滢译,满运龙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735页。
    42 [美]罗纳德J.艾伦等:《证据法:文本、问题和案例》,张保生、王进喜、赵滢译,满运龙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723页。
    43《专家证言与交互诘问之研究》,台湾司法研究年报第二十四辑第七篇,第236页。
    45 Ian Freckelton, Hugh Selby, Expert Evidence(third edition), Lawbook Co. 2005,p.913.转引自季美君著:《专家证据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9页。
    46 [美]罗纳德·J·艾伦等:《证据法——文本、问题和案例》,张保生、王进喜、赵滢译,满运龙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723-733页。
    47余叔通、谢朝华译:《法国刑事诉讼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8页。
    48黄风译:《意大利刑事诉讼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7页。
    49汤维建等译:《麦考密克论证据》,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1页。
    50刘鑫、常林:“司法鉴定回避制度研究”,载《证据学论坛(第8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第300页。
    51罗结珍译:《法国新民事诉讼法典》,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第49页。
    52 [美]罗纳德·J.艾伦等:《证据法:文本、问题和案例》,张保生、王进喜、赵滢译,满运龙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727页。
    53 [美]罗纳德·J.艾伦等:《证据法:文本、问题和案例》,张保生、王进喜、赵滢译,满运龙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746页。
    54余叔通、谢朝华译:《法国刑事诉讼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0-81页。
    55 [德]克劳思·罗科信著:《刑事诉讼法》(第24版),吴丽琪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61页。
    56 [美]罗纳德·J.艾伦等:《证据法:文本、问题和案例》,张保生、王进喜、赵滢译,满运龙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759页。
    57 [美]罗纳德·J.艾伦等:《证据法:文本、问题和案例》,张保生、王进喜、赵滢译,满运龙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760页。
    58 [美]罗纳德·J.艾伦等:《证据法:文本、问题和案例》,张保生、王进喜、赵滢译,满运龙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781页。
    59《专家证言与交互诘问之研究》,台湾司法研究年报第二十四辑第七篇,第238页。
    1张煦侯著:《通鉴学》,安徽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0页。
    2罗炳良著:《清代乾嘉史学的理论与方法论》,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08-414页。
    3姜义华编:《胡适学术文集》,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1003页。
    4梁启超著:《清代学术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5页。
    5刘亚丛著:《事实与解释——在历史与法律之间》,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298-299页。
    6郭康松著:《清代考据学研究》,华中师范大学1997年博士论文,第63-64页。
    7刘亚丛著:《事实与解释——在历史与法律之间》,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292页。
    8胡适:“考证学的来历”,载《胡适演讲录》,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1-84页。
    9 [法]孟德斯鸠著:《论法的精神(下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363页。
    10郭沫若:“十批判书”,载《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4页。
    11 [美]罗纳德·J.艾伦等:《证据法:文本、问题和案例》,张保生、王进喜、赵滢译,满运龙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91页。
    12 [美]罗纳德·J.艾伦等:《证据法:文本、问题和案例》,张保生、王进喜、赵滢译,满运龙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43页。
    13 [美]罗纳德·J.艾伦等:《证据法:文本、问题和案例》,张保生、王进喜、赵滢译,满运龙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09页、第211-212。
    14 Black’s Law Dictionary (8th Edition), Thomson West, 2004, P595.
    15 J. Inciardi, Criminal Justice,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College Publishers, 1999,p.543.转引自:何家弘主编:《证据的审查认定规则示例与释义》,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年版,第141页。
    16 [美]罗纳德·J.艾伦等:《证据法:文本、问题和案例》,张保生、王进喜、赵滢译,满运龙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93-394页。
    17李昌珂译:《德国刑事诉讼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版,第20页。
    18 Mirjan R.Damaska, Evidence law adrift, Yale University Press, p.80.
    19 Douglas N. Walton, Character Evidence: An Abductive Theory, Springer-Verlag (11/30/2006), P.76-77.
    20 Douglas N. Walton, Character Evidence: An Abductive Theory, Springer-Verlag (11/30/2006), P76-77.
    21 John Henry Wigmore, Evidence§947, at 782 (James Chadbourn rev. 1970)转引自[美]罗纳德?J.艾伦等:《证据法:文本、问题和案例》,张保生、王进喜、赵滢译,满运龙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37页。
    22Douglas N. Walton, Character Evidence: An Abductive Theory, Springer-Verlag (11/30/2006), P41.
    23李昌珂译:《德国刑事诉讼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0页。
    24 [美]史蒂文·鲁贝特著:《现代诉辩策略与技巧》,王进喜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7页。
    25 John Henry Wigmore, Evidence§1000, at 957-958 (James Chadbourn rev. 1970).转引自[美]罗纳德?J.艾伦等:《证据法:文本、问题和案例》,张保生、王进喜、赵滢译,满运龙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45-446页。
    26 [美]罗纳德·J.艾伦等:《证据法:文本、问题和案例》,张保生、王进喜、赵滢译,满运龙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24-425页。
    27 [美]史蒂文·鲁贝特著:《现代诉辩策略与技巧》,王进喜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4页。
    28 [美]罗纳德·J.艾伦等:《证据法:文本、问题和案例》,张保生、王进喜、赵滢译,满运龙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46页。
    29 [日]山室惠编著:《刑事诘问技术》,日本刑事法学研究会译,台湾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版,第108-109页。
    30 [美]罗纳德·J.艾伦等:《证据法:文本、问题和案例》,张保生、王进喜、赵滢译,满运龙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18页。
    31吴巡龙著:《刑事诉讼与证据法全集》,新学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版,第557页。
    32 [美]威尔曼著:《法庭对质的艺术》,林纪熹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50-151页。
    33 [美]史蒂文·鲁贝特著:《现代诉辩策略与技巧》,王进喜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8页。
    37 [美]威尔曼著:《法庭对质的艺术》,林纪熹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48-150页。
    41 Stephen A. Saltzburg, Michael M. Martin & Daniel J. Capra, 3, Federal Rules of Evidence Manual 2096-2097(7th ed. 1998)转引自[美]罗纳德?J.艾伦等:《证据法:文本、问题和案例》,张保生、王进喜、赵滢译,满运龙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695-696页。
    42毕玉谦等著:《中国证据法草稿建议及论证》,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50-251页。
    43 [美]罗纳德?J.艾伦等:《证据法:文本、问题和案例》,张保生、王进喜、赵滢译,满运龙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684页。
    47《专家证言与交互诘问之研究》,台湾司法研究年报第二十四辑第七篇,第237页。
    48 [美]史蒂文·鲁贝特著:《现代诉辩策略与技巧》,王进喜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2-143页。
    49周伟主编:《中外命案证据运用谋略》,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第15页。
    50张保生主编:《证据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05页
    51何家弘、张卫平主编:《外国证据法选译》(下卷),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995页。
    52 [美]史蒂文·鲁贝特著:《现代诉辩策略与技巧》,王进喜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5-146页。
    53汤维建等译:《麦考密克论证据》,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1-32页。
    54 [日]山室惠编著:《刑事诘问技术》,日本刑事法学研究会译,台湾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版,第166页。
    55 [美]史蒂文·鲁贝特著:《现代诉辩策略与技巧》,王进喜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8页。
    56 [美]罗纳德·J·艾伦等:《证据法——文本、问题和案例》,张保生、王进喜、赵滢译,满运龙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773-774页。
    57《专家证言与交互诘问之研究》,台湾司法研究年报第二十四辑第七篇,第239页。
    58 [美]史蒂文·鲁贝特著:《现代诉辩策略与技巧》,王进喜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6页。
    59《专家证言与交互诘问之研究》,台湾司法研究年报第二十四辑第七篇,第238页。
    60 Abbey National Mortgages plc v. Key Surveyors Nationwide Ltd [1996] EGCS 23.转引自[英]詹妮·麦克埃文著蔡巍译《现代证据法与对抗式程序》,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13页。
    61 [美]史蒂文·鲁贝特著:《现代诉辩策略与技巧》,王进喜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6页。
    1何向东主编:《逻辑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269页。
    2曹祖明著:《辨证矛盾与逻辑矛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67-68页。
    3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16、78、220页。
    4刘金友主编:《证据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81页。
    5龙宗智:“试论证据矛盾及矛盾分析法”,《中国法学》2007年第4期。
    6何家弘、刘品新著:《证据法学》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11页。
    7刘金友主编:《证据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81页。
    8龙宗智:“试论证据矛盾及矛盾分析法”,《中国法学》2007年第4期。
    11 [美]威尔曼著:《法庭对质的艺术》,林纪熹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24页。
    12 [美]罗伯特·L.索尔所M.金伯利·麦克林奥托·H·麦克林著:《认知心理学》(第7版),卲志芳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67页。
    13 [美]罗伯特·L.索尔所M.金伯利·麦克林奥托·H·麦克林著:《认知心理学》(第7版),卲志芳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98页。
    14 [美]威尔曼著:《法庭对质的艺术》,林纪熹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36页。
    16 [美]威尔曼著:《法庭对质的艺术》,林纪熹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0页。
    17 [美]罗伯特·L.索尔所M.金伯利·麦克林奥托·H·麦克林著:《认知心理学》(第7版),卲志芳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76页。
    18 [英]Gisli. H. Gudjonsson著:《审讯和供述心理学手册》,乐国安、李安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第117页。
    19 [英]Gisli. H. Gudjonsson著:《审讯和供述心理学手册》,乐国安、李安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第113页。
    20 [美]威尔曼著:《法庭对质的艺术》,林纪熹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0页。
    21 [美]威尔曼著:《法庭对质的艺术》,林纪熹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1-12页。
    22 [美]威尔曼著:《法庭对质的艺术》,林纪熹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0页。
    23 [美]威尔曼著:《法庭对质的艺术》,林纪熹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3页。
    24 Inbau, F. E., Reid, J. E., Buckley J. P. and Jayne, B.C.(2001). Criminal Interrogation and Confession (4th. Ed). Gaithersburg, MD: Aspen Publishers, Inc. pp.121-153.
    25 [美]威尔曼著:《法庭对质的艺术》,林纪熹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02页。
    26 [美]威尔曼著:《法庭对质的艺术》,林纪熹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40页。
    29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著:《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7页。
    30 [奥]维特根斯坦著:《逻辑哲学论》,郭英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22页,第79页。
    31 [美]罗伯特·L.索尔所M.金伯利·麦克林奥托·H·麦克林著:《认知心理学》(第7版),卲志芳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84页。
    32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著:《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63页。
    33 Goodrich, P., Law and Languages: An Historical and Critical Introduction, in Thoms, Philip A., ed.(1996)Legal Frontiers, Dartmouth, p.297.
    34廖美珍著:《法庭语言技巧》,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192页。
    35李力,韩德明:“解释论、语用学和法律事实的合理性标准”,载《法学研究》2002年第5期。
    36 [美]威尔曼著:《法庭对质的艺术》,林纪熹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4页。
    37汤玛斯·摩伊特著:《诉讼技巧》,蔡秋明、方佳俊译,周商出版2002年版,第330页。
    38 [美]罗纳德·J·艾伦等:《证据法——文本、问题和案例》,张保生、王进喜、赵滢译,满运龙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18页。
    39 [美]威尔曼著:《法庭对质的艺术》,林纪熹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5页。
    40约翰·吉本斯著:《法律语言学导论》,程朝阳、毛凤凡、秦明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49页。
    41 E.F.Loftus and J.C.Palmer,“Reconstruction of Automobile Destruction: An Example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Language and Memory”, 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and Verbal Behaviour, 17(1974),585.
    42约翰·吉本斯著:《法律语言学导论》,程朝阳、毛凤凡、秦明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46页。
    43赵桂芬著:《供述心理与讯问对策解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41-242页。
    44汤玛斯·摩伊特著:《诉讼技巧》,蔡秋明、方佳俊译,周商出版2002年版,第328页。
    45约翰·吉本斯著:《法律语言学导论》,程朝阳、毛凤凡、秦明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41页。
    1、卞建林主编:《刑事证明理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卞建林主编:《证据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毕玉谦著:《民事证据法及其程序功能》,法律出版社l997版。
    4、毕玉谦、郑旭、刘善春著:《中国证据法草案建议稿及论证》,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5、白绿铉著:《美国民事诉讼法》,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
    6、程味秋、[加]杨诚、杨宇冠编:《联合国人权公约和刑事司法文献汇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7、陈光中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证据法专家拟制稿(条文、释义与论证)》,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8、陈光中、丹尼尔·普瑞方廷主编:《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与中国刑事法制》,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9、陈光中主编:《21世纪域外刑事诉讼立法最新发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陈瑞华著:《刑事审判原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1、陈瑞华著:《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2、陈卫东主编:《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调研报告》,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年版。
    13、陈朴生著:《刑事证据法》,台湾三民书局1979年第3版。
    14、陈学权著:《科技证据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5、陈重业主编:《折狱龟鉴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6、曹祖明著:《辨证矛盾与逻辑矛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7、刁荣华主编:《比较刑事证据法各论》,汉林出版社1984年版。
    18、樊崇义、温小洁、赵燕编著:《视听资料研究综述与评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9、樊崇义主编:《刑事审判程序改革调研报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0、傅斯年著:《史学方法导论》,《傅斯年全集》第二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0年版。
    21、方金刚著:《案件事实认定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2、廖耕平著:《对质权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3、郭华著:《案件事实认定方法》,中国人民公安出版社2099年版。
    24、郭建著:《古代法官面面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25、何家弘、刘品新著:《证据法学》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26、何家弘主编:《证据法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7、何家弘主编:《外国证据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8、何家弘、南英主编:《刑事证据制度改革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9、何家弘、张卫平主编:《外国证据法选译》(上、下卷),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版。
    30、何家弘主编:《证据的审查认定规则示例与释义》,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年版。
    31、何家弘主编:《电子证据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32、何向东主编:《逻辑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8月第3版。
    33、胡锡庆著:《刑事审判方式改革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34、胡军著:《知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5、黄东熊等著:《刑事证据法则之新发展——黄东熊教授七秩祝寿论文集》,台湾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3年版。
    36、江伟主编:《证据法学》,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37、姜义华编:《胡适学术文集》,中华书局1991年版。
    38、季美君著:《专家证据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9、蒋铁初著:《明清民事证据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0、刘金友主编:《证据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1、刘敏著:《当代中国的民事司法改革》,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42、刘计划著:《中国控辩式庭审方式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
    43、刘亚丛著:《事实与解释——在历史与法律之间》,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44、龙宗智著:《刑事庭审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5、龙宗智著:《证据法的理念、制度与方法》,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46、林钰雄著:《严格证明与刑事证据》,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47、林全伦、毕可娟、吕晓东主编:《徐公谳词》,齐鲁书社2001年版。
    48、李学灯著:《证据法比较研究》,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2年版。
    49、李交发著:《中国诉讼法史》,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
    50、罗炳良著:《清代乾嘉史学的理论与方法论》,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1、梁启超著:《清代学术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2、廖美珍著:《法庭语言技巧》,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53、齐树洁主编:《英国证据法》,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4、宋冰编:《读本:美国与德国的司法制度与司法程序》,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5、宋英辉、汤维建主编:《证据法学研究述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6、宋英辉等编:《外国刑事诉讼法》,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57、宋英辉著:《刑事诉讼原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58、沈德咏主编:《刑事证据制度与理论》,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59、沈冠伶著:《诉讼权保障与裁判外纷争处理》,台湾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版。
    60、沈达明编著:《英美证据法》,中信出版社1996年版。
    61、孙长永著:《日本刑事诉讼法导论》,重庆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62、田平安著:《民事诉讼证据初论》,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版。
    63、王进喜著:《刑事证人证言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4、王兆鹏著:《美国刑事诉讼法》,台湾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版。
    65、王兆鹏著:《辩护权与诘问权》,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66、巫宇甦主编:《证据学》,群众出版社1983年版。
    67、吴巡龙著:《刑事诉讼与证据法全集》,新学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版。
    68、吴宏耀著:《诉讼认识论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9、汪海燕著:《刑事诉讼模式的演进》,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0、奚玮著:《民事当事人证明权保障》,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71、徐继军著:《专家证人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2、徐昕著:《英国民事诉讼与民事司法改革》,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版。
    73、相庆梅、尚华著:《民事诉讼法》,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74、杨宇冠著:《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5、杨一凡、徐立志主编:《历代判例判牍》第一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76、尤志安著:《清末刑事司法改革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7、余茂玉著:《刑事诉讼证明权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78、张保生主编:《证据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79、张保生主编:《<人民法院统一证据规定>司法解释建议稿及论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80、张保生、王进喜、吴洪淇著:《证据法学篇》,载《中国法治30年回顾与展望1978-2008》,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81、张文显主编:《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2、张卫平主编:《外国民事证据制度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3、张丽卿著:《刑事诉讼法理论与运用》,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7年版。
    84、张希坡、韩延龙主编:《中国革命法制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85、张煦侯著:《通鉴学》,安徽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86、甄贞、汪建成主编:《中国刑事诉讼第一审程序改革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87、赵桂芬著:《供述心理与讯问对策解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88、赵秉志主编:《香港刑事诉讼程序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89、张培田著:《法的历程——中国司法审判制度的演进》,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90、张德美著:《从公堂走向法庭》,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91、章国锋著:《关于一个公正世界的“乌托邦”构想——解读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92、周伟主编:《中外命案证据运用谋略》,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
    1、卞建林、姚莉:“关于建立和完善我国证据规则的思考”,载《法商研究》1999年第5期。
    2、卞建林、郭志媛:“刑事证明主体新论——基于证明责任的分析”,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3年第1期。
    3、陈光中等:“刑事证据制度与认识论——兼与误区论、法律真实论、相对真实论商榷”,载《中国法学》2001年第1期。
    4、陈永生:“论辩护方质证的权利”,载《法商研究》2005年第5期。
    5、陈朴生:“证据能力”,载《证据法论文选粹》,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6、陈少花、邹红:“也论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质证制度”,载《法学评论》1997年第2期。
    7、陈启豪:“以对质诘问权检验刑事诉讼法之传闻例外”,国立台湾大学法律学研究所2005年硕士论文。
    8、陈岚:“我国刑事审判中交叉询问规则之建构”,载《法学评论》2009年第6期。
    9、崔四星:“论质证及相关制度的完善”,载《证据学论坛(第五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
    10、顾培东:“效益:当代法律的一个基本价值目标”,载《中国法学》1992年第3期。
    11、郭康松:“清代考据学研究”,华中师范大学1997年博士论文。
    12、胡云腾:“证人出庭作证难及其解决思路”,载《环球法律评论》2006年第5期。
    13、何家弘:“从司法证明模式的历史沿革看中国证据制度的改革方向”,载《法学家》2005年第4期。
    14、江伟等:“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回顾和展望”,载《法学家》1996年第1期。
    15、景汉朝,卢子娟:“经济审判方式改革若干问题研究”,载《法学研究》1997年第5期。
    16、蒋铁初:“中国近代证据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
    17、李学宽:“论刑事诉讼中的非法证据”,载《政法论坛》1995年第2期。
    18、李浩:“民事证据立法与证据制度的选择”,载《法学研究》2001年第5期。
    19、李浩:“举证时限制度的困境和出路——追问证据失权的正义性”,载《中国法学》2005年第3期。
    20、李力,韩德明:“解释论、语用学和法律事实的合理性标准”,载《法学研究》2002年第5期。
    21、龙宗智:“证据分类制度及其改革”,载《法学研究》2005年第5期。
    22、龙宗智:“试论证据矛盾及矛盾分析法”,载《中国法学》2007年第4期。
    23、龙宗智:“论我国刑事审判中的交叉询问制度”,载《中国法学》2000年第4期。
    24、刘金友:“试论我国审查判断证据的原则及其理论根据”,载《政法论坛》2004年第2期。
    25、刘鑫、常林:“司法鉴定回避制度研究”,载《证据学论坛(第8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
    26、刘荣军:“自由心证主义的现代意义”,载《诉讼法理论与实践——民事行政诉讼卷》,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年版。
    27、刘少军:“刑事审判中的对抗与合意”,中国政法大学2006届博士学位论文。
    28、林义全:“民事诉讼证据质证的探讨”,载《现代法学》1998年1月。
    29、裴苍龄:“论证据的种类”,《法学研究》2003年第5期。
    30、尚华、李明:“《民事证据规定》视野下的法官角色”,载《法律适用》2010年第1期。
    31、苏力:“关于对抗制的几点法理学和法律社会学思考”,《法学研究》1995年第4期。
    32、宋英辉、李哲:“直接、言词原则与传闻证据规则之比较”,载《比较法研究》2003年第5期。
    33、汤维建:“关于证据属性的若干思考和讨论”,载《政法论坛》2000年第6期。
    34、谭兵、黄胜春:“论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质证制度”,载《法学评论》1995年第5期。
    35、王敏远:“一个谬误、两句废话、三种学说——对案件事实及证据的哲学、历史学分析”,载《公法》第4卷,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36、王亚新:“民事诉讼中质证的几个问题——以最高法院证据规定的有关内容为中心”,载《法律适用》2004年第3期。
    37、王敏、甘正培:“论庭审中的举证、质证和认证”,载《政法学刊》1997年第3期。
    38、王彦迪:“性侵害犯罪防治法中对于被告对质诘问权限制措施之检讨”,东吴大学法律学系2008年硕士论文。
    39、习仲勋:“贯彻司法工作正确方向”,载《解放日报》1944年11月5日。
    40、杨荣新,肖建华:“论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与证据制度完善”,载《诉讼法论丛(第1卷)》,法律出版社l998年版。
    41、叶向阳:“质证制度及其认证完善”,载《法学研究》1995年第2期。
    42、张保生:“证据规则的价值基础与理论体系”,载《法学研究》2008年第2期。
    43、张保生:“推定是证明过程的中断”,载《法学研究》2009年第5期。
    44、张保生:“审判职能、说服责任与‘案结事了’”,载《证据科学》2009年第6期。
    45、张卫平:“交叉询问制:魅力与异境的尴尬”,载《中外法学》2001年第3期。
    46、张建伟:“证据法学的理论基础”,载《现代法学》2002年第2期。
    47、张斌:“论科学证据的三大基本理论问题”,载《证据科学》2008年2期。
    48、张斌:“论视听资料的法律地位与可采性”,四川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
    49、左卫民、马静华:“刑事证人出庭率:一种基于实证研究的理论阐述”,载《中国法学》,2005年第5期。
    50、章国锋:“它总有一天会变成现实——哈贝马斯访谈录”,载《东方》2001第4-5期合刊。
    51、祖伟:“中国古代证据制度及其理据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1、[德]克劳思·罗科信著:《刑事诉讼法》(第24版),吴丽琪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德]托马斯·魏根特著:《德国刑事诉讼程序》,岳礼玲、温小洁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德]马克思·韦伯:《经济与社会(下)》,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4、[德]拉德布鲁赫:《法学导论》,米健、朱林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
    5、[德]尤尔根·哈贝马斯著:《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6、[法]贝尔纳·布洛克著:《法国刑事诉讼法》,罗结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7、[法]孟德斯鸠著:《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8、[法]孟德斯鸠著:《论法的精神》(下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9、[美]罗纳德?J.艾伦等:《证据法:文本、问题和案例》,张保生、王进喜、赵滢译,满运龙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0、[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邓正来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11、[美]米尔建·R·达马斯卡:《漂移的证据法》,李学军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2、[美]米尔建·R·达马斯卡著《比较法视野中的证据制度》,吴宏耀、魏晓娜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3、[美]本杰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苏力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14、[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15、[美]德沃金:《法律帝国》,李常青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16、[美]戈尔丁:《法律哲学》,齐海滨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
    17、[美]罗纳德·德沃金著:《认真对待权利》,信春鹰、吴玉章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
    18、[美]L·亨金:《权利的时代》,信春鹰等译,知识出版社1997年版。
    19、[美]约翰·亨利·梅利曼著:《大陆法系(第二版)》,顾培东、禄正平译,李浩校,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20、[美]罗斯科·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沈宗灵、董世忠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21、[美]罗伯特·所罗门:《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张卜天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2、[美]理查德·罗蒂:《真理与进步》,杨玉成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23、[美]普特南:《理性、真理与历史》,童世骏、李光程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24、[美]麦考密克:《麦考密克论证据》,汤维建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5、[美]罗伯特·L.索尔所M.金伯利·麦克林奥托·H·麦克林著:《认知心理学》(第7版),卲志芳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6、[美]刘易斯著:《血痕枪弹指纹探奇》,何家弘译,群众出版社1991年版。
    27、[美]史蒂文·鲁贝特著:《现代诉辩策略与技巧》,王进喜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8、[美]威尔曼著:《法庭对质的艺术》,林纪熹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9、[美]伯尔曼著:《法律与革命》,贺卫方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
    30、[美]理查德·A·波斯纳著:《法理学问题》,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1、[美]理查德·A·波斯纳著:《证据法的经济分析》,徐昕、徐昀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32、[日]田口守一著:《刑事诉讼法》,刘迪、张凌、穆津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33、[日]穗积陈重著:《法律进化论》,黄尊三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4、[日]谷口安平著:《程序的正义与诉讼》,王亚新、刘荣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5、[日]西原春夫主编:《日本刑事法的形成与特色》,李海东等译,中国法律出版社/日本成文堂1997年版。
    36、[日]山室惠编著:《刑事诘问技术》,日本刑事法学研究会译,台湾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版。
    37、[英]萨达卡特·卡德里著:《审判的历史》,杨雄译,当代中国出版社2009年版。
    38、[英]丹宁勋爵著:《法律的正当程序》,李克强等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39、[英]麦高伟、杰弗里·威尔逊主编:《英国刑事司法程序》,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40、[英]波普尔著:《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傅季重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
    41、[英]詹妮·麦克埃文著:《现代证据法与对抗式程序》,蔡巍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42、[英]Gisli. H. Gudjonsson著,乐国安、李安等译,《审讯和供述心理学手册》,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43、[英]乔纳森·科恩:《证明的自由》,何家弘译,载《外国法译评》1997年第3期。
    1、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编著:《汉语大字典》(下),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1995年版。
    2、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纂:《汉语大词典(下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版。
    3、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编:《古今汉语词典(大字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4、法学词典编辑委员会编:《法学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
    5、江平主编:《中国司法大辞典》,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6、柴发邦主编:《诉讼法大词典》,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7、杨春洗等编:《刑事法学大辞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8、曾庆敏主编:《法学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版。
    9、《世界著名法典汉译丛书》编委会:《十二铜表法》,法律出版社2000年3月版。
    10、Black’s Law Dictionary (8th Edition), Thomson West, 2004.
    11、薛波主编:《元照英美法词典》,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2、戴维·M·沃克(David M. Walker):《牛津法律大辞典》,李双元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3、[日]《新法律学辞典》,董潘舆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4、卞建林译:《美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和证据规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5、李昌珂译:《德国刑事诉讼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6、余叔通、谢朝华译:《法国刑事诉讼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7、黄道秀译:《俄罗斯联邦刑事诉讼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8、宋英辉译:《日本刑事诉讼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9、黄风译:《意大利刑事诉讼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0、苏方遒、徐鹤喃、白俊华译:《俄罗斯联邦刑事诉讼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1、罗结珍译:《法国新民事诉讼法典》,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
    1、A.Esmein, A History of Continental Criminal Procedure,(Trans. By John Simpson ),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1913.
    2、Douglas N. Walton, Character Evidence: An Abductive Theory, Springer-Verlag (11/30/2006)
    3、Goodrich, P., Law and Languages: An Historical and Critical Introduction, in Thoms, Philip A., ed.(1996)Legal Frontiers, Dartmouth.
    4、John Henry Wigmore, The Science of Judicial Proof, third edition,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1937.
    5、Jenny Mcewan, Evidence and the Adversarial Process, Blackwell Publishers(1992).
    6、Lon Fuller. The Form and Limits of Adjudication,Harvard Law Review 92(1978).
    7、Mirjan R. Damaska, Evidence law adrift, Yale University Press.
    8、Mirjan R.Damaska, Evidentiary Barriers to Conviction and Two Models of Criminal Procedure:A Comparative Study(1973)121U Penn. LR506
    9、Paul Roberts and Adrian Zuckerman, Criminal Eviden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New York:2004).
    10、Ronald J. Allen, The Nature of Juridicial Proof, Cardozo Law Review, Vol.13.
    11、William Twining, Rethinking Evidence: Exploratory Essays, 59, Co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