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成人观及其现代人本管理价值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儒家思想是东方文明的主要内容。由于儒家成人观所体现的是从“下成”于“人之为人”,到“上成”于“至善”的所有人格理想,比单纯提倡的“君子圣贤”人格理想,既显得在内容上更为完善,又显得在基础上更为扎实,千百年来一直在起着教育、激励和督促人们努力向上的积极作用。因而,儒家成人观实际上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儒家的许多思想都是围绕它而展开并追索的。现代人本管理是自工业革命以来集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于一体的西方文明的主要内容。两种文明各有其优点和缺陷,作为东方文明的儒家思想长于“内聚”而短于“外化”,注重“义理”而轻慢“事功”;现代人本管理尽管在形式上要求做到两者的统一,但一方面由于它产生于资本主义竞争的社会背景,另一方面由于它缺乏“内存”的“功夫”和手段,使它不可能真正做到两者的统一。在资本趋利的惯性驱使下,取“资本”而代之的“人本”往往会因过分的利益追求和严酷的市场竞争而难以照顾义理的需要,显现出重事功而轻义理的本相。两种文明恰好在此际遇。
     对于儒家思想而言,现代人本管理的“外显”能力和“事功”取向,能够极好地使儒家思想得到检讨与反思,特别是能够激活以“成事”和“成就”为目标的儒家成人观的成人意志,使儒家思想的活力与“功夫”得到更好的显现。
     对于现代人本管理而言,儒家成人观向上追索的价值取向,不仅能够使管理主体克服自身动力不足,而完全需要依赖制度约束和功利激励的弊端,而且能够使管理主体产生拒斥外来影响与诱惑的能力,从而摆正现代人本管理“以人为本”的发展朝向,真正起到既有利组织,又成就个人,既彰显社会正义,又维护个体之间公平,既保证社会的稳定发展,又维持生态和谐统一的作用,最终从根本上实现“人的自由、地位与全面发展”。
     文章的主要内容共分为五个方面:
     1、现代人本管理的本真涵义。现代人本管理的本真涵义应该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即“道本”、“义本”和“力本”。所谓“道本”即是指“自然之本”,是本体论意义上的人本,是人本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它指的是:人应该被作为管理要素中的第一要素或根本要素,亦即要优先予以考虑的要素来对待。具体地说,就是当“人的生存、自由与全面发展”与其他管理要素相冲突时,要优先考虑“人的生存、自由与全面发展”。这一原则精神的来源在于“人是万物的尺度”、“人生而是自由的”等人本主义本体论思虑。它所衡量的是管理主体的“法性”问题,即当系统的对象在非主观意愿情形下丧失践履能力时,系统别无选择的一种本质性规定;所谓“义本”,即是指“道德仁爱之本”,是人本管理的主体与内容。它是根于人的本性,立足于道德与良心而生发的人本意识,包括善待自己与友爱他人、成就个体与体恤社会,是“人之为人”与“人之所以异于禽兽”的一种特质反映。而“力本”,即是出于物用之需,以人的有用性为特征的“用度之本”。是与“资本”、“物本”相对而提出的。
     2、现代人本管理存在的机理缺陷。如果我们把“力本”作为第一层面的“本”,把“义本”作为第二层面的“本”,而把“道本”作为第三层面的“本”。那么,很显然,现代工具性人本管理主要是停留在第一层面的“人本”管理,即注重和利用人的有用属性的“人本”管理,能够进入到第二层面的“人本”管理的组织,则既要受其基于道德修养的组织文化(通常以“企业文化”指称)的制约,又要受其组织物质条件的制约,更要受其组织生存竞争环境的制约。因此,能够立足或者坚持在第二层面进行“人本”管理尤其是希望上升到第三层面的“人本”管理的组织或系统,我们要讨论的不是它主观愿不愿意或努不努力的问题,而是客观上存不存在这样的可能性问题。
     3、儒家成人观思想探析。尽管儒家思想存在短于“外化”而轻慢“事功”的倾向,即存在人本管理第一本——“力本”方面的不足。然而,恰恰是儒家长于“内聚”而专于“存养”的特点,使得以儒家成人观为核心的儒家思想成为弥补西方人本管理重大缺陷——功利性人本管理和制度化人本管理所引致的“义本”不足和“道本”缺失的主要途径。儒家管理思想虽然立足于“民本”,形式上是“形下”管理思想,存在“人本”上基奠不够的问题。但,由于儒家成人观所倡导的社会主体自主地无限向上的超越精神,它实质上是“形上”管理思想,具有“人本”追求的动因和能力。正是这种特征,使得受它影响的个体和群体能够达到德性自觉和本体尊重的境界。因而,在现有条件下,我们必须而且能够借助这一思想理论弥补因功利性人本管理和制度化人本管理所引致的“义本”不足和“道本”缺失问题。
     4、儒家管理实践总结。将儒家成人观思想应用于管理实践已经成为一些国家的成功经验,尤其是日本和韩国,儒家思想不仅没有如亨廷顿所预示的那样造成文明的冲突。相反,它的积极向上的态度和精神,极其有力地提升了国民素质,促进了两国的工业化进程;新加坡政府把儒学上升为“国家意识”,把儒家成人理念作为国民素质教育的核心,为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来,英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儒学热”不断升温以及“儒教资本主义”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普世性,特别是儒家成人伦理的普世性。
     5、儒家管理价值研究。由于现代人本管理存在的“基因”缺失和机理缺陷,使得它不可能在管理过程中落实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因此,儒家成人价值观的提倡,其一是能够克服和弥补这一对历史进程产生过重大影响的管理制度的缺陷和潜在危机;其二是对于构建未来和谐社会具有精神奠基的作用;其三是对于延续中华民族的文明传统,提高民族整体素质和能力,增强综合国力和民族自信心具有重要的强化作用;其四是对于发掘中国传统文明的现代价值,发挥中华民族促进、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积极作用,提升和巩固中华民族的历史地位提供了重要契机。
Confucian thought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oriental civilization. The topic of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Confucian concept of adult, but its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thinking connotation are still the Confucian thought. Moreover, the Confucian concept of adult embodies all personality ideals from“lower ideal”(person’s concept) to“upper ideal”(person’s perfection), and compared to the personality ideal of“sages and gentlemen”advocated by traditional society, it is more perfect in its content and more substantial in its basis, which has always played an active role of educating, inspiring and urging people to pursue for a higher ideal for over one hundred years. Consequently, the Confucian concept of adult is actually the core of Confucian Thought, around which many Confucian thoughts are developed and searched for. Modern humanism-based management is the main content of western civilization integrated with the philosophy, economics, sociology and management science since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There are disadvantages and advantages for the two civilizations. The Confucian thought in the oriental civilization is good at“connotation”, but lack of“exteriorization”, pays attention to the“philosophic idea”, but slights the“achievements and successes”. The modern humanism-based management requires the unity of the two civilizations in the form, but on one hand, because it originates from the social background of capitalism competition and on the other hand, because it is lack of the inherent ability and means, it is impossible to realize the real unity of the two civilizations. Driven by the inertia of capital benefit pursuit, it is usually difficult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philosophic idea through replacing the“capitalism”by the“humanism”because of the undue benefit pursuit and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which displays the essence of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achievements and successes and slighting the philosophic idea. The two civilizations are exactly encountered herein.
     As far as the Confucian Thought is concerned, the“explicit”ability and“achievements & successes”orientation of the modern humanism-based management can review and rethink profoundly the Confucian Thought, especially can activate the adult will of the Confucian Concept of Adult targeted at“achievements”and“successes”, which can significantly reveal the vitality and“ability”of the Confucian Thought.
     As far as the Modern Humanism-Based Management is concerned, the upper-tracing value orientation of the Confucian Concept of Adult can not only make the management mainbody to overcome the disadvantage of relying on the system restriction and utilitarian simulation due to its own insufficiency of power, but also make the management mainbody to produce the force of refusing the external influence and temptation, thus establishing the“human-oriented”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Modern Humanism-Based Management and really playing the role of not only benefiting the organization, but also accomplishing the individual, showing off the socialism, but also maintaining the justice among individuals, and not only ensuring the stabl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but also maintaining the harmonious unity of the ecology, and finally realizing the“human freedom, position and all-round development”.
     This paper is described by five aspects:
     1. Real Connotation of Modern Humanism-Based Management. The real connotation of modern humanism-based management shall contain the contents of three layers, namely,“doctrine of nature”,“doctrine of morality”and“doctrine of force”. The so-called“doctrine of nature”refers to the“foundation of nature”, the human priority of the ontology, and the premise and foundation of the humanism-based management. It refers to that the human shall be regarded as the primary element or basic element in the management elements, that is, it shall be treated as an element for priority consideration. Specifically, when there is a conflict between the“human survival, freedom and all-round development”and other management elements, the priority shall be given to the“human survival, freedom and all-round development”. This principle is based on the consideration of humanistic ontology that“human being is the measure of all things on earth”, and“all human beings are born free”. What is it measured is the“law value”of the management mainbody, that is, it is a nature-based regulation when the system’s object fails to perform its thing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non-subjective intention. The so-called“doctrine of morality”refers to the“basis of morality and humanity”, and it is the mainbody and content of humanism-based management. It is the human-based nature and the humanistic consciousness generated by rooting in the morality and conscience, including the friendly treatment to oneself, friendly affection to other people, the accomplishment of the individuals and understanding and sympathy with the society, which is a kind of characteristic reflection of“man as man”and“men differ from brutes”.“Doctrine of force”, out of demand purpose for substance, however refers to the“doctrine of use”that is characterized by human being’s usefulness, and it is proposed opposite to the“doctrine of capital”and“doctrine of substance”.
     2. Mechanism Defect for Modern Humanism-Based Management. If we take“doctrine of force”as the“doctrine”of the first layer,“doctrine of morality”as the“doctrine”of the second layer, and the“doctrine of nature”as the“doctrine”of the third layer, it is significant that the modern humanism-based management mainly contains the“humanism-based”management of the first layer, that is, the“humanism-based”management of laying stress on and using the human being’s useful property. The organization of“humanism-based”management that is able to enter the second layer is restricted not only by the organization culture (usually refers to“corporate culture”) based on the moral culture, but also by the substantial condition of the organization, even by the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of the organization survival. As a result, with regard to the organization or system of“humanism-based”management setting root at or keeping in the second layer, especially the“humanism-based”management that is hoped to uplift to the third layer, what we will discuss is not its subjective will or its effort, but its objective possibility.
     3. A Probe into the Ideology of Confucian Concept of Adult. Although there exists a trend of shortening the“exteriorization”and slighting the“achievements and successes”, namely, the insufficiency of“doctrine of force”, the first doctrine in the humanism-based management, however, it is exactly its characteristics of being good at“connotation”and excelling at“cultivation”that make the Confucian Thought centered on the Confucian Concept of Adult become the main way to make up for the great defect of western humanism-based management, that is, lack of“doctrine of morality”and loss of“doctrine of nature”that are caused by the utilitarian humanism-based management and systemized humanism-based management. Though the Confucian thought of management is based on the“doctrine of people”, and it is a kind of“downward”management idea in the form, with an insufficient founding for the“humanism”, it is in fact a king of“metaphysical”management idea with a motive and ability for“humanism-based”pursuit due to its limitless transcending spirit of social subject advocated by the Confucian Concept of Adult. It is exactly this feature that makes the individuals and groups affected by it to realize the moral consciousness and ontology respect. For this reason, under the existing condition, we must and are able to rely on this ideology to make up for the lack of“doctrine of morality”and loss of“doctrine of nature”that are caused by the utilitarian humanism-based management and systemized humanism-based management.
     4. Conclusion of Confucian Management Practic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onfucian Concept of Adult to the management practice has become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in some countries, especially in Japan and Korea. The Confucian Thought did not cause such a conflict to any civilization that is predicted by Mr. Huntington, on the contrary, its active attitude and spirit has greatly improved the national quality, promoted the industrial progress of the two countries. The Singapore government even uplifts the Confucianism to a“State Awareness”and takes the Confucian Concept of Adult as the core of national quality education, which exerts an important action for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stability of Singapore. In recent years, the“Confucianism Surge”and the rising of“Confucian Capitalism”in the developed capitalism countries such as England and the USA have embodied the generalization of the Confucian Thought to a great degree, especially the generalization of the Confucian Adult Ethics.
     5. A Study of Value for Confucian Management. Because of the“gene”loss and mechanic defect in the modern humanism-based management, it is nearly impossible to fulfill or carry out the really significant“human-oriented”management during the management. Therefore, the advocating of the Confucian Concept of Adult, firstly, may overcome and make up for the defect and potential crisis of management system that exerts great impact on the historic process, secondly, may play a spirit-founding role in structur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in the future, thirdly, is of an important intensified role in continuing the civilization tradition of Chinese nation, improving the whole national quality and ability and strengthening the comprehensive national power and national self confidence, and fourthly, has provided the important opportunity for exploring the modern valu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ivilization, developing the global action of Chinese nation, uplifting and consolidating the historic position of Chinese nation.
引文
①任若恩:《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经济工作者学习资料,1996年第81期
    ②(美)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①冯昭奎:《日本经济》[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②徐冰/杨舒:《日本中小学供餐制度的启示》,http://blueipl.bokee.com
    ③数据根据王琥生等《战后日本经济社会统计》整理,航空工业出版社,1988年版,第323页
    ④白成琦:《就业非农化时期的人力资源开发与就业效应——中日两国比较研究兼论中国的政策选择》,日本学刊,2002年第1期
    ⑤史景星/成刚,我国发展高科技产业化若干问题的探讨,财经研究,1998年第5期
    ⑥有关资料根据高勤《论东亚经济一体化》一书整理
    
    ①《论语·为政》
    ②汪子嵩、王大庆:《关于“存在”和“是”》,复旦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1期
    ①李存山:《从<易学哲学史>看当前中国哲学史研究》,北京大学学报,1998年第6期
    ①马斯洛,《存在心理学探索》[M],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57-158页
    
    
    ①《仪礼·典礼》
    ②《礼记·冠义》
    
    
    ①《仪礼·士冠礼》
    ②《礼记·冠义》
    ③《礼记·冠义》
    ④《礼记·冠义》
    ①《仪礼·士冠礼》
    ②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③李景林:《仪礼译注》,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版,第13页
    ④人们通常把它作为行礼步骤中的一个细节,但由于其意义的重要,以及其作为成年礼最终完成与否的标志,我认为它应该是一个单独的步骤。
    ⑤《礼记·檀弓上》
    ①王泉根:《古人取“字”的文化解析》,寻根,2000年第2期
    ②(明)沈德:《万历野获编》卷21[M],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02页
    ③王泉根:《古人取“字”的文化解析》,寻根,2000年第2期
    ④《仪礼·士冠礼》
    ⑤《礼记·曲礼》
    ⑥《礼记·内则》
    ⑦(唐)徐坚:《初学记·剑第二》[M],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4页
    ⑧《史记·秦本纪》
    ⑨《史记·秦本纪》
    ⑩马怡:《秦人傅籍标准试探》,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4期
    11《通典·礼典》
    12《通典·礼典》
    13《孔子家语·冠颂》
    
    ①《左传·襄公九年》
    ②《朱子语类》
    ③《通典·礼典》
    ④《左传·襄公九年》
    ①《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②《礼记·曲礼上》
    ③《史记·孝景本纪》
    ④《礼记·礼运》
    ⑤《礼记·冠义》
    ⑥《国语·晋语六》
    ⑦《礼记·冠义》
    ①虞宁宁,张霞:《先秦成人礼的历史教育意义及现代价值》,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②《礼记·冠义》
    ③《礼记·曲礼上》
    ④《礼记·曲礼上》
    ⑤《礼记·曲礼上》
    ⑥《孟子·梁惠王上》
    ⑦《礼记·王制》
    ⑧《礼记·月令》
    ⑨《礼记·月令》
    ①李娟:《成人礼文化传承及变迁探析》,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②《周礼·秋官司寇》
    ③《论语·季氏》
    ④《孟子·离娄上》
    ⑤《孟子·告子上》
    ⑥《礼记·祭统》
    ⑦《礼记·儒行》
    ⑧《礼记·礼运》
    ⑨《礼记·礼运》
    
    ①(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版,第87页
    ②赵鹤龄:《“活动—训练”教学的理论与实验》[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48页
    ③列宁:《哲学笔记》[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年版,第243页
    ①孙鼎国:《世界人学史》[M],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
    ②孙鼎国:《世界人学史》[M],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6页
    ③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084页
    ④刘向:《说苑·辨物》
    ⑤《荀子·劝学》
    ①陈代湘:《冯友兰方法论与朱熹工夫论》,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6期,第34页
    ②《公孙龙子·名实论》
    ③《荀子·正名》
    ④《论语·子路》
    ⑤《荀子·正名》
    ⑥《论衡·超奇》
    ⑦《文心雕龙·论说》
    ⑧《柳宗元集二》
    ⑨蔡焯编:《史通通释》卷四[M].上海: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本,1924
    ①熊春锦:《道德经·德篇·辅物》
    ②此句话的原文是:“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臼杵之利,万民以济。”
    ③(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宪问》[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④杨伯峻:《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43页
    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闻广在《中国古玉研究的新进展》(《中国宝玉石》1991年第4期)载:“《考工记》又载‘天子用全’,即天子所持礼玉由毫无杂质的纯玉制成。”又据郭颖文载:“《周礼·考工记·玉人篇》载:‘天子用全,上公用龙,侯用瓒,伯用将。’‘全’为纯色之玉。‘龙’为杂色之玉…古代帝王常标榜自己为天神之子,代表上苍统治世间万物,而他们用来标志自身显贵地位的玉石是以质地取胜的,即玉质越纯,则品质越高。说明在古人的心中,玉石的质地是最为重要的。”(《首德次符,翠以种优》,《中国黄金珠宝》2007年第5期)
    ①(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宪问》[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②《周礼·大宰》
    ③《论语·宪问》
    ④《论语·宪问》
    
    ①《中庸·第六章》
    ②《论语·公冶长》
    ③《论语·雍也》
    ④《论语·子罕》
    ⑤《论语·阳货》
    ⑥《论语·公冶长》
    ⑦《论语·公冶长》
    ⑧《论语·卫灵公》
    ⑨《论语·卫灵公》
    ⑩《论语·泰伯》
    11《论语·泰伯》
    12《中庸·第十七章》
    13《论语·雍也》
    14《论语·颜渊》
    15《论语·颜渊》
    16《论语·雍也》
    17《论语·公治长》
    18《论语·宪问》
    19《论语·微子》
    
    ①《论语·宪问》
    ②(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宪问》[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③《论语·颜渊》
    ④《论语·颜渊》
    ⑤所谓五者,即孔子所谓的“恭、宽、信、敏、惠。”(《论语·阳货》)
    ⑥《论语·阳货》
    ⑦《论语·颜渊》
    ⑧《论语·颜渊》
    ⑨《论语·雍也》
    ⑩《论语·子路》
    11《论语·为政》
    12《中庸·第二十章》
    ①《中庸·第二十八章》
    ②《论语·八佾》
    ③《论语·泰伯》
    ④《论语·八佾》
    ⑤《论语·里仁》
    ⑥《论语·学而》
    ⑦《论语·里仁》
    ⑧于述胜/于建福在《论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更新转换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指出:“道与德的关系…关涉到两个重要问题:其一,是人的本然的存在方式(“道”)与可能的存在方式(“德”)之间的关系问题;其二,是内在的心性(“德”)与外在的秩序规范(“道”)之间的关系问题。前者与性习关系理论相联系,后者与方法论问题相联系。从根本上讲,它要解决的就是人作为自然的存在与自由的存在这双重存在的关系问题。”(《教育研究》,1996年第9期);郭齐家教授在《中国传统教育哲学与全球伦理》一文中也提出:“德是道之体现,德是依据道而形成的品行和修养工夫。”的观点(《教育研究》,2000年第11期);杨占山(《论道德的文化价值层面》,《辽宁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祁洞之(《终极关怀与超越之路》,《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等也有相应的论述。
    ⑨张立文:《孔子的仁学形上学》,《孔子研究》,1995年第1期;龚群:《道家人生哲学的历史作用——兼论儒道的互补性》,《哲学研究》,1997年第7期
    ①《中庸·第二十章》
    ②《论语·学而》
    ③《中庸·第三十章》
    ④《中庸·第十三章》
    ⑤《朱子语类》(卷六)
    ⑥潘立勇:《朱子人格美学的逻辑结构》,《文史哲》2001年第2期
    ⑦(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宪问》[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⑧《论语·先进》
    ⑨《论语·颜渊》
    
    ①《孔子家语·五仪解》
    ②转引自范志军:《世界的逻辑区分--论莱布尼茨的差异逻辑》,《武汉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7页
    ②韦森:《习俗的本质与生发机制探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2000(5),第41页
    ③《尚书·尧典》
    ④《尚书·舜典》
    ⑤《中庸·第六章》
    ⑥《中庸·第十七章》
    ⑦《中庸·第十八章》
    ⑧《中庸·第十九章》
    ①《汉书·司马迁传》
    ②汤恩佳:《孔子思想对世界文明的影响》,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儒家思想在世界的传播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lql1130.bokee.com,2007-10-19
    ③《论语·卫灵公》
    ④《中庸·第十三章》
    ⑤《论语·述而》
    ⑥《论语·子路》
    ①《荀子·王制》
    ②陈刚:《文化转型时期的价值关怀-当代国人的精神危机及价值重建》,南京社会科学,1995年第2期,第6页
    ③李贽:《焚书·续焚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1版,.第4、2页
    ④转引自庞万里:《王阳明“四句教法”及其后学之分化》,中国哲学史,1995年第3期
    ⑤《中庸·第十三章》
    ⑥《孟子·告子下》
    ⑦梁启超:《饮冰室合集·先秦政治思想史》[M],中华书局1936年版,第147页
    ①《论语·雍也》
    ②《论语·颜渊》
    ③《孟子·梁惠王上》
    ④《礼记·礼运》
    ①Fareed Zakaria,“The Futureof Freedom:Illiberal Democracy at Home and Abroad”,Economist,Mar.6,2003.转引自阮建平:《话语权与国际秩序的建构》,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第5期
    ②李宏图:《孤独的自由——论托克维尔的自由主义思想》,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6期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53页
    ④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M],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27页
    ⑤启良教授在《在西方自由主义传统》一书中,将自由划分为人与自然之关系的自由、灵魂与肉体之关系的自由、人与人之关系的自由三个层面,应该说具有很强的参考性,但由于本论不是从宏观上论述自由。所以,没有完全按照这一范式来论述。
    ①崔连仲:《世界史古代史》,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1、33页
    ①(德)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83页(韦伯的原话是:没有企业家阶层,就没有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没有道德宪章,就没有企业家阶层;没有宗教信仰,就没有道德宪章。)
    ②鲁迅:《灯下漫笔》,《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16页
    
    ①《论语·学而》
    ②《论语·卫灵公》
    ③《论语·子张》
    ①《论语》中有多处子路对孔子的行为表示异议的记载,如《论语·雍也》中“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南子是卫灵公的夫人,有淫乱的名声,子路认为孔子作为一个有首先修养而又洁身自好的人是不应该去拜见一位这样的人的;又如《论语·阳货》中有“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路认为公山弗扰以下犯上,他来请孔子,孔子打算前往,所以,子路不高兴的说:“实在没有地方去就算了,何必到公山氏那里去呢?”同样,当晋国大夫范氏家臣佛肸叛乱欲召孔子时,也被子路所阻止。
    ②《论语·阳货》中记载:宰我认为父母死后,三年的丧期太长,并说:“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孔子问他:“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宰我明确的回答:“安。”
    ③《论语·子罕》
    ④《论语·子罕》
    ⑤《论语·子张》
    ⑥《荀子·大略》
    ⑦《论语·尧曰》
    ⑧《大学·第十章》
    
    ①《孔子家语·大婚解》
    ②《孔子家语·王言解》
    ③《孔子家语·大婚解》
    ④《尚书·五子歌》
    ⑤《尚书·泰誓》
    ⑥《尚书·泰誓》
    ⑦《左传·庄公三十二年》
    ⑧《左传·桓公六年》
    ⑨《新书·大政篇》
    ⑩(唐)吴兢:《贞观政要》,新华出版社出版1978年版,第224页
    11 (宋)朱熹:《四书集注》,岳麓书社1987年第1版,第525页。
    12《论语·公冶长》
    13转引自李启欣/马占福:《古典儒家的民本思想及其在东方国家的影响》,广东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
    
    ①转引自李玉洁:《试论我国古代棺椁制度》,中原文物1990年第2期,第81页
    ②《论语·先进》
    ③《论语·先进》
    ④《论语·颜渊》
    ①鲍国泉:《现代企业管理》[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55页
    ②葛素洁:《现代企业管理学》[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第153页
    ①吴维库:《基于价值观的领导》[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3-44页
    ①董乐山:《“人文主义”溯源》,《文汇读书周报》,1994年7月9日
    ②该段的主要观点皆摘引自赖辉亮:《Humanism:人文主义或人道主义》,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第60-61页
    ③俞吾金:《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必须协调发展》,探索与争鸣,1996年第1期
    ④陈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关系探析》,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年第1期
    ⑤肖峰:《论人文认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6年第4期
    ⑥转引自赖辉亮:《Humanism:人文主义或人道主义》,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第61页
    ①启良:《真善之间——中西文化比较答客问》,花城出版社2003年版,第225-230页
    ②潘世东/林玲:《论“道”与中国文化自然观的逻辑起点》,广西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③朱渊清:《干宝的<周易>古史观》,周易研究,2001年第4期
    
    ①方立天:《中国佛教的气本原说和道体说》,宗教学研究,1997年第4期
    ②《尚书·泰誓上》
    ③《礼记·礼运》
    ④孙鼎国:《世界人学史》第一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①孙鼎国:《世界人学史》第一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9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104页
    ①林忠军:《试论<易传>的人本管理思想》,中州学刊,2007年第1期,第181-186页
    ②孙建:《人本管理研究》,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4
    ③宋素敏/高崇:《<孙子兵法>中的人本管理思想与企业人本管理》,全国商情,2007年第13期,第19-20页
    ④《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⑤《道德经·第五十七章》
    ⑥田云刚:《老子人本管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第31-33页
    ⑦《管子·霸言》
    ⑧《尚书·酒诰》
    ⑨《左传·桓公十四年》
    ①《左传·庄公三十二年》
    ②《孟子·尽心下》
    ③启良:《真善之间——中西文化比较答客问》,花城出版社2003年版,第229页
    ④李玉:《吉野作造的民本主义和大正民主运动》,日本学论坛,1986年第1期,第17页
    ⑤孙左华:《论中国古代的民本主义思想》,中共山西省委党校省直分校学报,2002年第1期,第42页
    ⑥启良:《真善之间——中西文化比较答客问》,花城出版社2003年版,第229页
    ⑦启良:《真善之间——中西文化比较答客问》,花城出版社2003年版,第230页
    ①帅建华:《西方人本管理学思想溯源》[J],求索,2008年第4期
    ②全增嘏:《西方哲学史》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7页
    ③(美)梯利著:《西方哲学史》,上海: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5页
    ④(美)梯利著:《西方哲学史》,上海: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3-34页
    ⑤(美)梯利著:《西方哲学史》,上海: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8页
    ⑥格式塔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根据其原意也称为完形心理学,完形即整体的意思,格式塔是德文“整体”的译音。与原子心理学相对立。“格式塔”(Gestalt)一词具有两种涵义。一种涵义是指形状或形式,亦即物体的性质,另一种涵义是指一个具体的实体和它具有一种特殊形状或形式的特征。格式塔这个术语起始于视觉领域的研究,但它又不限于视觉领域,甚至不限于整个感觉领域,其应用范围远远超过感觉经验的限度。
    ⑦段培君:《“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文化阐释——兼论人本主义与理性主义的文化渊源》,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第3期
    ①(苏)鲍·季·格里戈里扬:《关于人的本质的哲学》,三联书店出版社1984版,第33页
    ②孙小凡:《希腊哲学赴一场时空之约》,中国电子商务,2006年第10期
    ③启良:《真善之间——中西文化比较答客问》,花城出版社2003年版,第221页
    ④帅建华:《论西方人学思想之发轫》[J],学术界,2007年第2期,第120-123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49页
    ⑥《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资产阶级哲学家政治思想家有关人道主义人性论言论选辑》,商务印书馆1966年版,第19页
    ⑦《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资产阶级文学艺术家有关人道主义人性论言论选辑》,商务印书馆1971年版,第11页
    ①陈志生,经济人抽象的根据及其局限性,云南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①夏湘远:《从古典到后现代:西方人本管理学说的渊源与流变》,求索,2006年第8期,第153页
    ②王全兴/樊启荣:《可持续发展立法初探》,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
    ①荆学民、李旭炎在《信仰·宗教·哲学·终极关怀》(南开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2期,第64-68页)一文中,在强调“不是所有的精神性关怀都可视为终极关怀”的前提下,认为“终极关怀是满足人的一种精神需要,是人的一种精神性关怀。”
    ②高艳:《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综述》,西北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第127页
    ①关于“私学”、“官学”及“时政”的概念,在李孝迁《刘师培“古学出于官论”探析》()、赵国华《汉代学术主体评论研究》()、刘亚敏《早期形态大学的精神面貌》()、裴永仙《孔子和耶稣的教育思想与实践比较》()、蔡世华/黄军利《略论孔子道德教育方法及其对现代高校德育的意义》()、王炳照《书院教学的革新精神》()及程吉林《古代书院教育对我国当代教育的启示》等文中,均同时出现,但各自的
    ②《论语·学而》
    ③《论语·为政》
    ④《论语·公冶长》
    ①《论语·阳货》
    ②《论语·为政》
    ③《论语·里仁》
    ④《孟子·梁惠王上》
    ⑤《论语·述而》
    ⑥《孟子·尽心上》
    ⑦《孟子》序
    ⑧这里的“上”主要不是指地位上的“上”,而不是义理上的“上”,正如《尚书·立政》蔡沈《集传》所谓“古者凡以善言语人,皆谓之‘教’;不必自上教下而后谓之‘教’也。”
    ⑨《中庸·第二十章》
    ⑩《中庸·第一章》
    11《中庸·第二十五章》
    12姜向群:《中国传统尊老文化的社会成因及特点评析》,东南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①根据吴江的解释,“所谓‘儒’亦称‘缙绅先生’,掌管诗、书、礼、乐方面的知识,用以教民。”(《孔子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77页。)
    ②本段内容系参照刘德增/王大建的《从侏儒说到儒——儒为术士说证实》(《山东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朱高正《论儒——从<周易>古经论证“儒”的本义》(《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第1期)、阎步克《儒·师·教——中国早期知识分子与“政统”“道统”关系的来源》(《战略与管理》,1994年第2期)等内容组织。
    ③胡适:《说儒》,刊印于《胡适文存》[M].上海:上海亚东图书馆发行,1922年版,第44、46页
    ④任晓彤:《<易经>“用”字考》,语文学刊,2006年第1期
    ①《论语·颜渊》
    ②高专诚:《孔子·孔子弟子》(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有“子张,少孔子四十八岁。”与宰予一样思想激进,“公开反对夫子的某些主张”等考证结论。
    ③《论语·颜渊》
    ④《论语·颜渊》
    ⑤《论语·子路》
    ⑥《论语·雍也》
    ⑦《论语·子路》
    ⑧《论语·子路》
    ⑨《论语·子路》
    ⑩《论语·雍也》
    ①《论语·先进》
    ②韩德民:《荀子与儒家的社会理想》,齐鲁书社2001年版,第11页
    ③《老子·第十九章》
     ①《大学·第九章》
    
    
    ①《论语·述而》
    ②《论语·阳货》
    ③《孟子·万章下》
    ④《论语·乡党》
    ⑤《论语·子路》
    ⑥《论语·卫灵公》
    ⑦《论语·先进》
    ⑧《论语·宪问》
    ⑨《孔子家语·五仪解》
    ⑩《论语·公冶长》、《论语·宪问》
    11《论语·卫灵公》
    ①高专诚:《孔子孔子弟子》,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63页
    ②《论语·公冶长》
    ③《论语·述而》
    ④《论语·卫灵公》
    ⑤《论语·雍也》
    ⑥《论语·宪问》
    ⑦《论语·述而》
    ⑧所谓方法论是指在一定世界观指导下所形成的观察事物、解决问题最一般的方法和原则。如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事物的实践性、统一性、矛盾性等都是高度抽象、脱离了具体问题、具体对象,而论语则不然。一方面,它的很多认识都是实践中经验的总结,如:“学而时习之”、“本立而道生”、“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等;另一方面,它其中的很多认识又都涉及到具体的问题和具体的对象,如:“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等等。
    ⑨《大学·经章》
    ①《大戴礼记·保傅》
    ②《白虎通·辟雍》
    ③Hugh Kenner,The Pound Era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1,p192.转引自孙宏:《论庞德的史诗与儒家经典》,外国文学评论,1999年第2期
    ④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大学》[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2页
    ⑤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大学》[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页
    ⑥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大学》[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页
    
    ①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大学》[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7页
    ②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大学》[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8页
    ③《二程遗书·卷一》
    ④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大学》[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8页
    ⑤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大学》[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8页
    ⑥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大学》[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8页
    
    ①《大学·经章》
    ②《孟子·梁惠王上》
    ③《论语·雍也》
    ④《论语·宪问》
    ①《大学·经章》
    ②《大学·经章》
    ③马勇/庞朴:《先秦儒家研究·导论》中有:“至于王学,由于把心看作与天理同样广大,又以演绎的方法部分地克服了朱学只见局部不见整体的缺陷,具有一定的价值。”第13页
    
    
    ①《论语·卫灵公》
    ②《大学·第十章》
    ③《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④《论语·述而》
    ⑤《论语·宪问》
    
    
    ①《论语·学而》
    ②《论语·阳货》
    ③《论语·阳货》
    ④《中庸·第二十一章》
    ⑤《论语·颜渊》
    ⑥《论语·宪问》
    ⑦《论语·为政》
    ⑧《论语·宪问》
    ⑨《论语·阳货》
    ⑩《论语·季氏》
    11《论语·卫灵公》
    
    ①引自薛德震:《人的哲学论纲》[M],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②《论语·阳货》
    ③《中庸·第十七章》
    
    ①《孔子家语·五仪解》
    ②《论语·颜渊》
    ③《论语·雍也》
    ④《论语·颜渊》
    ⑤《论语·颜渊》
    ⑥《孟子·公孙丑》
    ⑦《论语·泰伯》
    ⑧《中庸·第十七章》
    ⑨《论语·泰伯》
    ⑩《论语·泰伯》
    11《论语·为政》
    12《孟子·公孙丑》
    13《论语·八佾》
    
    ①《论语·里仁》
    ②《论语·为政》
    ③《论语·八佾》
    ④《论语·子罕》
    ⑤《论语·公冶长》
    ①《论语·雍也》
    ②《论语·八佾》
    ③《论语·雍也》
    ④《论语·学而》
    ⑤《论语·公冶长》
    ⑥《论语·公冶长》
    ⑦高专诚:《孔子·孔子弟子》,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9-40页
    ⑧《论语·八佾》
    ①《论语·述而》。按照刘宝楠的理解:“文,谓诗、书、礼、乐,凡博学、审问、慎思、明辩,皆文之教也。行,谓躬行也。中以尽心曰忠;恒有诸己曰信。人心忠信,而后可致知力行。故曰:忠信之人,可以学礼。此四者,皆教成人之法,与教弟子先行后学文不同。”(《论语正义·子以四教章正义》)表明孔子的四教,很大程度上强调的是教学目标。
    ②《论语·述而》
    ③《诗经·大雅·文王之什·文王有声》
    ④《中庸·第二十章》
    ⑤《论语·季氏》
    ⑥《中庸·第二十章》
    ⑦《论语·里仁》
    ⑧《论语·为政》
    ⑨《论语·为政》
    ⑩《论语·卫灵公》
    11《论语·公冶长》
    ①根据饶恒久援引的资料:“在司马迁看来,史伯、伯阳为一人,乃周之太史”(《太史伯政治“和同”论的源与流》,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年第12期,第95页)故名之。
    ②《国语·郑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版,第515-516页
    ③饶恒久:《太史伯政治“和同”论的源与流》,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年第12期,第96页
    ④张岱年:《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27-128页
    ⑤《说文》有:“和,调也。”的解注。
    ①引自葛荣晋:《儒道智慧与当代社会》[M],中国三峡出版社1996年版,第124页
    ②《论语·尧曰》
    ③《论语·子路》
    ④《中庸·第二章》
    ⑤《中庸·第四章》
    ①章太炎:《检论·订孔上》,《章氏丛书》(上),浙江图书馆1917年刊印,第65页
    ②《墨子·经说上》
    ③《荀子·正名》
    ④《正蒙·大心》
    ⑤张岱年:《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17页
    ⑥《大学·第七章》
    ⑦《论语·阳货》
    ①《孟子·梁惠王上》中有:“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针对梁惠王之所谓“尽心”,杨氏曰:“移民移粟,荒政之所不废也。然不能行先王之道,而徒以是为尽心焉,则末矣。”(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梁惠王章句上》)可见,“尽心”并非是单纯的“器用之心”。
    ②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③唐凯麟:《成人与成圣——儒家伦理道德精粹》,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①《史记·卷六十七》
    ②《庄子·外物》
    ③《庄子·盗跖》
    ④尽管目前全球对于普世伦理的认识分歧很大,且怀疑之声不断,其中尤以美国当代的著名哲学家、伦理家阿拉斯尔·麦金泰尔为最。但我认为儒家思想中的“亲亲”、“尚贤”、“志道”、“依仁”等许多思想是具有普世意义的。
    ⑤《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
    ⑥《庄子·天道》
    ⑦《庄子·庚桑楚》
    ①张岱年:《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1-12页
    ②有些以“个”出现,有些以“对”出现,有些甚至是以“组”出现,但都是张岱年先生根据范畴体系所筛定。其中,自然哲学概念范畴为35个,人生哲学概念范畴为15个,知识论概念范畴为10个。
    ③见张岱年先生《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一书。
    ④张岱年:《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6页
    ⑤《周易·系辞上传》
    ⑥《庄子·大宗师》
    ⑦张岱年:《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8页
    ⑧《朱子语类·卷九十四》
    
    
    ①《朱子语类·卷九十四》
    ②《庄子·达生》
    ③《名实录》
    ④《论语·乡党》
    ⑤《论语·乡党》
    ⑥《礼记·杂记》
    ⑦《论语·述而》
    
    
    ①《孔子家语·曲礼子夏问》
    ②《论语·乡党》
    ③《论语·乡党》
    ④《论语·乡党》
    ⑤《论语·乡党》
    ⑥《说苑·修文篇》
    ⑦《论语·子罕》
    ⑧《礼记·礼器》
    ⑨《论语·尧曰》
    
    ①《礼记·哀公问》
    ②《礼记·内则》
    ③《论语·里仁》
    ④《礼记·内则》
    ⑤曹立华:《儒家的“礼乐”观在汉、韩、日语中的体现》,理论界,2007年第2期,第118页
    
    ①《孟子·尽心上》
    ②冯友兰:《新理学》,《贞元六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90页
    ③张岱年:《如何分析中国哲学的人性学说》,载《北京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
    ④《孟子字义疏证·理》
    ⑤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册)[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70页
    
    ①《孟子·告子上》
    ②《孟子·告子上》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M],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81年版,第118页
    ①卢风:《启蒙之后——近代以来西方人价值追求的得与失》,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②启良教授在其《真善之间——中西文化比较答客问》一书中有“文化分为器物、制度、观念三个层面”、“三个层面的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很难说孰为决定性的,孰为完全被动的。而且在文化传统较为悠久的民族,三者常常又是结构性的,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三者,最具意义的又是观念文化。”等内容,我认为与文中的观点没有原则上的差别,其差别只在于认识事物的角度和阶段不同。
    ③范文澜:《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97页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5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81年版,第15页
    ②《论语·学而》
    ③《论语·卫灵公》
    ④《孟子·滕文公上》
    ⑤《孟子·尽心上》
    ⑥《孟子·梁惠王上》
    ①《论语·卫灵公》
    ②《论语·宪问》
    ①《论语·宪问》
    ②《大学·右经一章》
    ③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隋唐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557页
    ④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史组,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史教研室.《中国哲学史资料简编:两汉—隋唐部分》下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554页
    ⑤《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十五》
    ⑥《河南程氏遗书·卷十八》
    ⑦(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大学章句·经一章》
    ⑧李振纲:《理性与道德理想主义——论朱子学的精神》,河北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①(宋)陆九渊:《陆九渊集》(卷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②(明)《王守仁传习录·下》〔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③(明)《王守仁传习录·中》〔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④(清)颜元:《习斋记余·卷六》[M],台北:艺文印书馆,1966年版
    ①《论语·阳货》
    ②《论语·公冶长》
    ③吴疆:《试论孔子哲学中"性"的涵义——兼评朱熹与牟宗三对此字之歧解》,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第7-10页
    ①《孟子·告子上》
    ②《荀子·性恶》
    ③《荀子·礼论》
    ④《孟子·告子上》
    ⑤《孟子·离娄》
    ⑥刘迪生:《"回归"与转化――评游唤民著<孔子思想及其现代意义>》,汕头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
    
    
    ①《中庸·第十九章》
    ②《孟子·梁惠王上》
    ③《孟子·尽心上》
    ④《孟子·离娄上》
    ⑤《孟子·离娄章句上》
    ⑥《孟子·梁惠王上》
    ⑦《论语·雍也》
    ⑧《论语·卫灵公》
    ⑨《论语·乡党》
    ⑩《论语·为政》
    ①《论语·卫灵公》
    ②《论语·学而》
    ③《论语·述而》
    ④《中庸·第二十八章》
    ⑤《论语·里仁》
    ⑥伯格:《一个东亚发展的模型:战后台湾经验中的文化因素》,转引自施忠连:《现代新儒学在美国》,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5页
    ①《论语·公冶长》
    ②《论语·公冶长》
    ③《论语·阳货》
    ④《论语·子罕》
    ⑤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之第三讲《中国哲学之重点以及先秦诸子之起源问题》,www.douban.com, 2006-8-17
    ⑥维科将世界历史划分为神祗时代、英雄时代和平民时代三个阶段;孔德将世界历史划分为神学时代、形而上学时代和实证时代;雅斯贝尔则将全球发生在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间的一系列相似性的精神活动称之为“轴心时代”,在这一时代,中国诞生了孔子、老子等为代表的哲学派别;伊朗的袄教“提出它挑战式的论点”;巴勒斯坦诞生了以利亚、以赛亚、耶利米等先知;希腊则产生了荷马、巴门尼德、赫拉克利特、柏拉图、修昔底德和阿基米德等精神巨人。
    ①《孟子·告子上》
    ②《荀子·性恶》
    ③《荀子·正名》
    ④《孟子·告子上》
    ⑤《孟子·尽心上》
    ⑥《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⑦《论衡·本性》
    ⑧《韩昌黎集·原性》
    ⑨《孟子·尽心上》
    ⑩一方面是指性的这种原始状态,另一方面是指性的一定的范畴。
    11《河南程氏遗书·卷一》
    12《孟子·公孙丑上》
    
    ①《孟子·告子上》
    ②(美)马斯洛著:《动机与人格》,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29页
    ③(美)马斯洛著:《存在心理学探索》,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57-158页
    ④有关资料根据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整理,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27页
    ①胡适:《说儒》,刊印于《胡适文存》[M].上海:上海亚东图书馆发行,1922年版,第205页
    ②《荀子·劝学》
    ③在《论语·学而》中有:“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在《论语·宪问》中有:“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④《论语·阳货》
    ⑤胡适:《说儒》,刊印于《胡适文存》[M].上海:上海亚东图书馆发行,1922年版,第204、205页
    ⑥徐复观:《徐复观杂文》之“孔子与柏拉图”,刊发于《儒学与现代台湾》[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6页
    ①徐复观:《徐复观杂文》之“日本一位现代知识分子对论语的反省”,刊发于《儒学与现代台湾》[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7页
    ②《大学·第一章》
    ③《大学·第三章》
    ④《大学·第十章》
    ⑤《大学·第九章》
    ⑥《大学·第八章》
    ⑦《大学·右经一章》
    ⑧《大学·第十章》
    ①(美)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M],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第5页
    ②根据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之“布根塔尔的存在分析心理学”及陆小佐《当代心身疗法临床与自疗》之“现实存在分析疗法”等资料整理。
    ③《论语·子罕》
    ④《论语·泰伯》
    ⑤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M],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03页
    ⑥《论语·阳货》
    ①《孟子·万章上》
    ②《孟子·告子上》朱子注曰:“官之为言司也。耳司听,目司视,各有所职而不能思,是以蔽于外物。既不能思而蔽于外物,则亦一物而已。又以外物交于此物,其引之而去不难矣。心则能思,而以思为职。凡事物之来,心得其职,则得其理,而物不能蔽;失其职,则不得其理,而物来蔽之。此三者,皆天之所以与我者,而心为大。若能有以立之,则事无不思,而耳目之欲不能夺之矣,此所以为大人也。”
    ③《论语》依序为“八佾”、“八佾”、“述而”、“宪问”、“为政”、“季氏”
    ④《孟子·尽心上》
    ⑤《老子·帛书》第44章、第49章
    ⑥《孟子·尽心上》
    ⑦前此皆出自《荀子·天论》
    
    ①《论衡·祀义》
    ②《论衡校释卷第十八·自然》
    ③《论衡·物势》
    ④所引刘禹锡语皆出自《刘梦得集·天论》
    ⑤《春秋繁露·为人者天》
    ⑥《春秋繁露·必仁且智》
    ⑦《春秋繁露·天地阳阴》
    ⑧《春秋繁露.立之神》
    ⑨《春秋繁露·阳明义》
    ⑩《正蒙·太和》
    11《正蒙·诚明》
    12《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一》
    13《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十二上》
    14《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3页
    15《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3页
    16 (明)王阳明:《答李明德》
    17 (宋)陆九渊:《陆九渊集》(卷三十五)[M] .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①《传习录·卷上》
    ②张永丽:《“天人相分”与“天人合一”——中西文化精神之比较》(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中有“西方传统主客二分模式促进了科技与社会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吕变庭/刘潇:《论沈括的“天人相分”思想》(河北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中有:张世英先生在谈到“天人相分”观跟自然科学发展的关系时,曾提出了下面几个观点:在西方,自然科学因“天人相分”思想而获得了长足发展;在“天人相分”的解释域内,人相对于自然界则具有主观能动性和独立自主性;由于“天人相分”观念本身具有“排斥神学”的性质,因而坚持“天人相分”的思想原则,就必然会反对宗教神学等内容。
    ③启良:《真善之间——中西文化比较答客问》,花城出版社2003年版,第126页
    ④《唯识论·卷二》
    ⑤智顗大师:《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讲述·调和第四》,www.bfnn.org,2006-8-9
    ①颜炳罡/刘光本在其《先秦儒家的义理开合与逻辑建构》一文中提出:荀子“强调‘天人相分’。这里的‘分’应重读,应为职份之份,是说天和人各有其职能,不可相互代替。”(《孔子研究》,2001年第3期,第4页)
    ②《尚书·周书·大诰》
    ③《论语·雍也》
    ④杜维明:《新儒家人文主义的生态转向——对中国和世界的启发》,《中国哲学史》2002年第2期,第5页
    ⑤蒙培元:《为什么说中国哲学是深层生态学》,《新视野》2002年第4期,第42页
    ①它标示着:第一、作为一种理性的爱必须由人来主使;第二、作为主使的人必须充分表达理性的爱。即人是主动的,又是理性的。
    ②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之“布根塔尔的存在分析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05页
    ①参照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之“布根塔尔的存在分析心理学”整理,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03页
    ②如过当的勇气与爱则反映的是“超我”,当勇气和爱不够或没有时,又会停留于“自我”,而这都不能适应“本真”的需要。
    ③《朱子文集·卷二十四》之“与延平李先生书”
    ④《论语·里仁》
    ⑤《论语·述而》
    ⑥《论语·泰伯》
    
    ①《论语·泰伯》
    ②《论语·尧曰》
    ③《论语·泰伯》
    ④《孟子·公孙丑下》
    ⑤《孟子·尽心下》
    ⑥《孟子·梁惠王上》
    ⑦《孟子·滕文公上》
    ⑧《孟子·梁惠王上》
    ⑨《荀子·荣辱》
    ⑩《荀子·荣辱》
    11《荀子·大略》
    12《荀子·王制》
    
    
    ①《论语·阳货》
    ②《论语·卫灵公》
    ③《论语·卫灵公》
    ④《论语·里仁》
    ⑤《左传·成公二年》
    ⑥《论语·里仁》
    ⑦《论语·述而》
    ⑧《论语·宪问》
    ⑨《论语·季氏》
    ⑩《论语·宪问》
    11《论语·卫灵公》
    12《孟子·离娄上》
    13《孟子·万章上》
    14《孟子·告子上》
    15《孟子·告子上》
    16《孟子·滕文公下》
    17《孟子·尽心上》
    18《荀子·礼论》
    19《荀子·富国》
    
    
    ①《荀子·王霸》
    ②《荀子·王制》
    ③《荀子·大略》
    ④《荀子·荣辱》
    ⑤《荀子·大略》
    ⑥《荀子·修身》
    ⑦《荀子·正论》
    ⑧《荀子·荣辱》
    ⑨《荀子·富国》
    ⑩《荀子·王制》
    11《荀子·王制》
    12《荀子·富国》
    13《荀子·君道》
    14《荀子·大略》
    
    ①《吕氏春秋·先识览·察微》
    ②《国语·晋语》
    ③《汉书·董仲舒传》
    ④苏舆:《春秋繁露义证》[M].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63页
    ⑤苏舆:《春秋繁露义证》[M].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73页
    ①苏舆:《春秋繁露义证》[M].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74页
    ②《汉书·董仲舒传》
    ③《春秋繁露·天道施》
    ④《春秋繁露·竹林》
    ⑤《长兴学记·桂学答问·万木草堂口说》[M],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页
    ⑥《康有为全集·第二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824页
    ⑦谢遐龄:《变法以致生不——康有为文选》[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年版,第195页
    ⑧《康有为全集·第二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852页
    ⑨《康有为政论集》(上册)[M],中华书局19981年版,第9页
    ⑩《康有为政论集》(上册)[M],中华书局19981年版,第288页
    ①王韬:《韬园文录外编》,引自严亚明:《晚清思想精英论富民与企业制度建设》,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第36页
    ②马建忠:《适可斋记言》,引自严亚明:《晚清思想精英论富民与企业制度建设》,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第37页
    ③魏源:《魏源集》(上册)[M],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208页
    ④魏源:《魏源集》(上册)[M],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166-167页
    ⑤《章太炎全集》(四)[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44页
    ⑥蔡尚思/方行:《谭嗣同全集》[M],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01页
    ⑦梁启超:《康有为传》之《戊戌变法》(四)[M],神州国光社1953年版,第34页
    ⑧汤志钧:《康有为政论集》[M],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74页
    ⑨《河南程氏经说·卷六》之《述雨》
    ⑩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七
    11程颢/程颐:《二程外书》卷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92年版
    12朱熹:《朱子语类》卷47 [M],台北:正中书局1982年版
    13朱熹:《论语集注》卷二
    
    ①朱熹:《朱子语类》卷9 [M],台北:正中书局1982年版
    ②朱熹:《朱子语类》卷13 [M],台北:正中书局1982年版
    ③朱熹:《朱子语类》卷13 [M],台北:正中书局1982年版
    ④程颢/程颐:《二程外书》卷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92年版
    ⑤程颢/程颐:《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⑥朱熹:《朱子语类》卷13 [M],台北:正中书局1982年版
    ⑦黎靖德:《朱子语类》卷13 [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⑧任继愈:《中国哲学史》第3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28页
    ⑨黎靖德:《朱子语类》卷13 [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⑩《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一》
    11《河南程氏遗书·卷十八》
    12《河南程氏遗书·卷十八》
    14朱熹:《大学或问》
    15朱熹:《朱子语类》卷1 [M],台北:正中书局1982年版
    
    ①任继愈:《中国哲学史》第3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53页
    ②朱熹:《朱子语类》卷13 [M],台北:正中书局1982年版
    ③朱熹:《朱子语类》卷13 [M],台北:正中书局1982年版
    ④李经元:《朱熹义利观评述》,晋阳学刊1993年第1期,第62页
    ⑤《河南程氏遗书·卷十八》
    ⑥《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十五》
    ①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梭伦传》,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3、17页
    ②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135页
    ③冯俊科:《西方幸福论》,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7页
    ④柏拉图:《理想国》[M],北京:商务出版社1986年版
    ⑤柏拉图:《高尔吉亚篇》,转引自汪子嵩等著《希腊哲学史》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41、444页
    ⑥亚里士多德著:《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89页
    ⑦亚里士多德著,苗力田译:《尼各马科伦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1页
    ⑧亚里士多德著,苗力田译:《亚里士多德全集》第八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3页
    ①亚里士多德著,徐开来译:《大伦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48页
    ②色诺芬著,吴永泉译:《回忆苏格拉底》[M],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3卷第9章,第65页
    ③汪子嵩:《希腊哲学史》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42页
    ④何仁富:《通向至善之路——苏格拉底的人生境界论》,四川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第39页
    ⑤此为《尼各马科伦理学》中的一段话,这段话是用具体的产品制作来引申出行为结果,比如说人们制作产品的目的是为了有用途,该用途通常是具体的,如制作一把农具本来是用来生产的,但如果它意外的起到了保护生命财产的作用,那么比有人专门一心想寻找机会去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还管用。如一个船主见船的运载能力不够就把一个人赶下了船,但结果该船在行驶途中沉没,船主赶人下船的行为本来是一个恶行,但正是该恶行挽救了一个人的生命,该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比一辈子都在力图行善的人的作用大得多。
    ⑥亚里士多德著,廖申白译:《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89页
    ⑦亚里士多德著,苗力田译:《尼各马科伦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页
    ⑧引自周纪兰:《试论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青海社会科学1985年第4期,第67页
    ⑨Acbert:Grat Trditious in Ethics N.Y.转引自周纪兰:《试论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青海社会科学1985年第4期,第67页
    
    ①北京大学哲学系:《古希腊罗马哲学》[M],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367页
    ②北京大学哲学系:《古希腊罗马哲学》[M],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124页
    ③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M],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04页
    ④伊壁鸠鲁:《致美诺寇的信》
    ⑤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M],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02页
    ①北京大学哲学系:《古希腊罗马哲学》[M],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16页
    ②威利斯顿·沃尔克(Williston Walker):《基督教会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63页
    ③奥古斯丁:《上帝之城》,转引自孙葆丽:《试论基督教禁欲主义及其对欧洲中世纪体育发展的影响》,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第73页
    ④威利斯顿·沃尔克(Williston Walker):《基督教会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20-121页
    ⑤胡建:《社会文化价值目标的转型与新价值秩序的重建——“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价值新论》,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1997年第6期,第63页
    ⑥张存霞:《文艺复兴的正负价值之思考》,固原师专学报2005年第7期,第35页
    ⑦(意)康帕内拉:《太阳城》,转引自胡建:《社会文化价值目标的转型与新价值秩序的重建——“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价值新论》,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1997年第6期,第63页
    ①弗兰克纳:《伦理学》[M],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81页
    ②Dorothy Marshall:Industrial England1776—1851[M],转引自宋严萍:《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工厂管理及特点探究》,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第96页
    ①Bremner,Robert H. Americam Philanthropy,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0
    ②《论语·为政》
    ③《论语·卫灵公》
    ④《论语·里仁》
    ⑤《论语·里仁》中有: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①顾颉刚:《春秋时代的孔子和汉代的孔子》,刊印于《20世纪中国学术文存——先秦儒家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39-141页
    ①《论语·泰伯》
    ②《论语·公冶长》
    ③杨伯峻:《论语译注》,转引自傅定森:《“禄在其中”别解》,贵州教育学院学报1985年第1期,第54页
    ④注:本点的主要资料及观点皆引自傅定森:《“禄在其中”别解》,贵州教育学院学报1985年第1期,后面不再一一注明。
    ⑤作者按:“孔”,即唐初孔颖达。他为晋朝杜预的《春秋左传集解》所作的解释和发挥,称“孔疏”。
    ⑥作者按:即东汉人高诱,今河北涿县人,少受学于同县卢植。建安十年(公元205年)任司空掾。
    ⑦《礼·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孔疏:“禄者,谷也。”郑注:“禄者,所受食。”《吕览·怀宠》:“皆益其禄。”高注:“禄,食。”转引自傅定森:《“禄在其中”别解》,贵州教育学院学报1985年第1期,P55
    ①朱熹:《四书集注·读论语孟子法》
    ②如果中国哲学也以人性哲学指称的话,相比之下,则只能称为抽象的人性哲学,西方人性哲学由于是从心理动机和生理机能来研究人性特征,因此,则可称为具体的人性哲学。
    ③《韩非子·问辨》
    ④《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①梅叶:《遗书》第2卷第107-108页,转引自全增嘏:《西方哲学史》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63页
    ②全增嘏:《西方哲学史》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73页
    ③马布里:《马布里选集》,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154页
    ④雅斯贝尔斯:《新人道主义的条件与可能》,转引自全增嘏:《西方哲学史》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94页
    ⑤全增嘏:《西方哲学史》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94页
    ①索考洛夫:《文艺复兴时期哲学史》,转引自全增嘏:《西方哲学史》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63-364页
    ②莎士比亚:《亨利六世》下篇第三幕第二场
    ③叔本华:《世界之为意志与表象》,全增嘏:《西方哲学史》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05页
    ④尼采:《看这个人》,全增嘏:《西方哲学史》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23页
    ⑤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转引自全增嘏:《西方哲学史》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4页
    ①怀特海:《过程与实在》,转引自巴雷特:《非理性的人》,段德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P82
    ②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30-3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40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49页
    ⑤李景林:《哲学的教化与教化的哲学——论儒学精神的根本特质》,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第20页
    ⑥李景林:《哲学的教化与教化的哲学——论儒学精神的根本特质》,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第20页
    ⑦李景林:《教化的哲学:儒学思想的一种新诠释》,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第45页
    ⑧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之《汉代循吏与文化传播》,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转引自李景林:《哲学的教化与教化的哲学——论儒学精神的根本特质》,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第20页
    ①李景林:《哲学的教化与教化的哲学——论儒学精神的根本特质》,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第21-22页
    ②李景林:《哲学的教化与教化的哲学——论儒学精神的根本特质》,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第21页
    ③罗蒂:《真理与方法》,转引自张晚林:《哲学的教化何以可能?——论从罗蒂、加达默尔到儒家的可能性》,中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第725页
    ①是说调剂食品的温度要根据食品的的性质来决定,饭食宜温,羹汤宜热,酱类宜凉,饮料宜寒。调味时,春天多用酸味,夏天多用苦味,秋天多用辣味,冬天多用咸味。但四季都要加入滑脆甘甜的食物进行调配。《黄帝内经》告诫人们要“谨和五味”,五味即酸、甜、苦、辣、咸,《抱朴子》说:“酸多则伤脾,苦多则伤肺,辛多则伤肝,咸多则伤心,甘多则伤肾”。现代医学也认为五味不可偏食。食之过酸,会破坏体内的酸碱平衡,特别是老年人的血液,需维持微碱性,才能肠胃清洁,大便通畅,减少粪便的毒物吸收,如血液变为酸性时,则可能引起酸中毒;食之过咸,势必口渴大饮,加重心脏负担,使心肾功能早衰,并会引起血管硬化,诱发高血压等病;食之过辛(辣),助火散气,特别是体质虚弱的老人更容易在胃肠内积热,导致生痔和牙龈出血、牙齿松动;食之过苦,损伤脾胃,食欲减退;食之过甘(甜),使身体发胖胆固醇增高,易患冠心病、高血压。
    ②意思是:具有伟大德行的人圣人,并不专门担任某一种官职;作为宇宙万物的大道,并不局限于一种事物;最大的诚信不需要订立盟约;天之四时虽不相同,却运转不停,是最准确的守时。
    ③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夏镇平/宋建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14页
    ④《孔子家语·五仪解》
    ⑤《论语·学而》
    ⑥《论语·学而》
    ①《论语·雍也》,何谓“君子”,孔子曰:“所谓君子者,言必忠信而心不怨,怨咎仁义在身而色无伐,无伐善之色也思虑通明而辞不专;笃行信道,自强不息,油然若将可越而终不可及者;此则君子也。”(《孔子家语·五仪解》),这是从现象上对君子的把握。
    ②《论语·卫灵公》
    ③《论语·阳货》
    ④《论语·里仁》
    ⑤《论语·宪问》
    ⑥《论语·卫灵公》
    ⑦《论语·学而》
    ⑧《论语·为政》
    ⑨《论语·颜渊》
    ⑩《论语·宪问》
    
    ①《论语·公冶长》
    ②《周易大传》
    ③《论语·里仁》
    ④《论语·述而》
    ⑤《论语·学而》
    ⑥《孟子·告子下》
    ⑦《论语·宪问》
    ⑧《中庸·第二十章》
    ⑨《论语·里仁》
    ⑩《大学·第三章》
    11《论语·学而》
    12《论语·颜渊》
    
    ①此三句皆出自《论语·阳货》
    ②《论语·为政》
    ③《论语·泰伯》
    ④《论语·颜渊》,此段的后几句均引自此。
    ⑤《论语·卫灵公》
    ⑥此两句皆出自《论语·学而》
    ①《论语·学而》
    ②《论语·学而》
    ③《论语·子路》有: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④任继愈:《东方哲人——孔子》,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5页载:“孔子在他三十岁的时候创办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私立学校。”
    ⑤《论语·卫灵公》
    ⑥《论语·述而》
    ⑦陈学明:《西方人士眼中的当代资本主义制度》(上),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年第7期,第29页
    ⑧Erich Fromm,The Revolution of Hope,转引自高亮华,《希望的革命——弗洛姆论技术的人道化》,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年第2期
    ⑨弗洛伊德:《梦的解析》,引自梁洪亮:《关于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5期,第840页
    
    ①《论语·述而》
    ②《论语·为政》
    ③《孟子·尽心上》
    ④(美)罗纳德·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第67页
    ①孙小凡:《希腊哲学赴一场时空之约》中指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分权,是发生在人与神之间的。而那次变动中,表现最好的当数古希腊人。”(中国电子商务,2006/10)
    ②郭雍:《郭氏传家易说》[G],图书集成初编,北京: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转引自孙劲松:《郭雍易学思想述评——<易>言三才之道》,武汉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第31页。
    ①(德)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上卷之《幸福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78页
    ②(德)施蒂纳:《唯一者及其所有物》[M],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168页
    ①(苏)费尔德曼等:《国际法史》[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2年版,第111页
    ②(英)斯卢科斯:《西方人看个人主义》[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2年版,第30页
    ③(美)罗尔斯:《正义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4页
    ④(美)舒尔茨:《制度与人的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载科斯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论文集》[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3页
    ⑤(美)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25-226页
    ⑥(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5页
    ⑦(美)劳伦斯·S·克雷曼:《人力资源管理:获取竞争优势的工具》[M],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第338页
    
    ①(美)莱斯特·瑟罗:《资本主义的未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80页
    ②转引自陈学明:《西方人士眼中的当代资本主义制度》(上),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年第7期,第25页
    ③(美)泰罗:《科学管理原理》[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57页
    ④申元月:《生产动作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第254页
    ①(美)泰罗:《科学管理原理》[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57页
    ②(美)泰罗:《科学管理原理》[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57页
    ③(美)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转引自(法)德里达著/李朝晖编译:《评福山的〈历史的终结和最后的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7年第3期,第53页
    ④(美)弗朗西斯·福山:《正义哲学》,转引自(法)德里达著/李朝晖编译:《评福山的〈历史的终结和最后的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7年第3期,第53页
    ②引自阳瑞珍等:《中西人权观差异及其道德根源》,江汉论坛2006年第5期,第46页
    ③温克勤:《人性不是道德的根源和基础》,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第3期,第23页
    ④张博颖等:《西方公民观与公民道德观的历史演变》,伦理学研究2004年第6期,第90页
    ②惠斌:《苏格拉底“德性即知识”命题及其实践困境》,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第58页
    ③苗力田:《古希腊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20页
    ④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6页
    
    ①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145页
    ②亚里士多德:《优台谟伦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17页
    ③惠斌:《苏格拉底“德性即知识”命题及其实践困境》,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07年第7期,第58页
    ④赵敦华:《孔子的“仁”和苏格拉底的“德性”》,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第90页
    ①恩格斯:《反杜林论》[M],中共中央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7页
    ②(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25-26页
    ③(美)罗杰·C·帕尔姆:《权利》,转引自(韩)李承焕:《自由权利抑或儒家的德?》,国际儒学研究第五辑,第261-262页
    ④姜林祥:《儒学在国外的传播与影响》,齐鲁书社2004年版,第118-119页
    ①邵宇达译:《清贫思想》,转引自姜林祥:《儒学在国外的传播与影响》[M],2004年版,第119页
    ②杨伟清:《古典功利主义与道德理论的建构》,道德与文明2007年第3期,第52页
    ③温克勤:《人性不是道德的根源和基础》,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第23页
    ④“他一方面从经验和现实去探索道德的根源,一方面又认为道德有赖于人的天性。”引自温克勤:《人性不是道德的根源和基础》,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第23页
    ⑤P. Kroportkin, Ethics, Origin and Development [M],转引自赵敦华:《谈谈道德起源问题》,云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第14页
    ⑥L. T. Hobhouse Morals in Evolution [M],转引自赵敦华:《谈谈道德起源问题》,云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第14页
    ⑦J. Dowey, Ethics in Later Works, vol 7, Souther I [M],转引自赵敦华:《谈谈道德起源问题》,云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第14页
    ⑧引自赵敦华:《谈谈道德起源问题》,云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第14页
    ①(法)爱尔维修:《论人的理智能力和教育》[M],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512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21页
    ③肖群忠:《论“道德功利主义”:中国主导性传统伦理的内在运行机制》,哲学研究1998年第1期,第13页
    ④(英)斯卢科斯:《西方人看个人主义》[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2年版,第21页
    ⑤侯力:《新编社会学》[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19页
    
    ①袁闯:《管理哲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1页
    ②袁闯:《管理哲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1-182页
    ③(美)泰罗:《科学管理原理》[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4页
    ④申元月:《生产运作管理》,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54页
    ①郑麟翔:《工业企业管理学》,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55页
    ②(美)泰罗:《科学管理原理》[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57页
    ③袁闯:《管理哲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3页
    ④(美)劳伦斯·S·克雷曼:《人力资源管理:获取竞争优势的工具》[M],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第338页
    ①马歇尔:《经济学原理》,转引自张迎春:《人力资本产权收益研究》[M],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②顾宁:《社会经济需求与美国教育的发展》,史学月刊,2003年第11期
    ③顾宁:《社会经济需求与美国教育的发展》,史学月刊,2003年第11期
    ①(美)弗雷德·赫钦格/格雷丝·赫钦格:《美国教育的演进》[M].北京:美国驻华大使馆文化处1984年版,第200页
    ②The Reader' s Digest. Family Encyclopedia of American History[Z]. N. Y.: The Reade' s Digest Association, Inc.,1975.
    ③(美)塞缪尔·埃利奥特·莫里斯等:《美利坚合众国的成长》(下卷)[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53页
    ④Gary B. Nash,Julie Roy Jeffrey. etc.. The American People-Creating a Nation and a Society [M]. Har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 1994.
    ⑤顾宁:《社会经济需求与美国教育的发展》,史学月刊,2003年第11期
    ⑥腾大春:《美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三产业223页
    ⑦马立武:《二战后美国私立大学的发展及其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http://www.h-edu.com
    ⑧Peter M. Gutmann. Economic Growth-An American Problem[M]. N. J.: Prentice-Hall, Inc., 1964.
    ⑨高蓓蕾:《专业博士学位在英国》,学术·国际科学时报,2003年6月3日
    ⑩(美)塞缪尔·埃利奥特·莫里斯等:《美利坚合众国的成长》(下卷)[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74页
    11任若恩:《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经济研究参考,1996年第G6期
    12高玉喜:《中国贫困地区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管理世界, 1996年第5期
    13史景星/成刚:《我国发展高科技产业化若干问题的探讨》,财经研究,1998年第5期
    ①寒竹:《美国经济,全球最大的一张信用卡这张信用卡一旦刷爆,全球经济一定会陷于崩溃》,http://www.dajun.com.cn
    ②王志乐:《软竞争力:跨国公司的公司责任理念》,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第73页提出:“将理念制度化——跨国公司如何实践其社会责任的承诺”
    ③(美)夏皮尔:《现代科学和哲学传统》,转引自Tnmaster:《夏皮尔对预设主义和相对主义的批判》,tnmaster.blog.hexun.com,2006/7/6
    ①(美)D.夏佩尔:《客观性、合理性与科学变化》[J].科学哲学1986年第3期
    ①《太公六韬·文韬·赏罚》,中华传世名著经典文库,(西周)吕望,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②《论语·里仁》
    ①(美)舒尔茨:《现代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83页
    ②(美)M·勒波夫:《神奇的管理——奖励:世界上最伟大的管理原则》[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③(美)舒尔茨:《现代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113-114页
    ①白丹:《工业文明与人的异化——<小城羁人>象征主义解读》,科教文汇2007年第5期,第183页
    ①(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M],李常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2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3页
    ③(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M],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61页
    ④(美)丹尼斯·C·穆勒著/杨春学译:《公共选择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68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5页
    ⑥陈学明:《西方人士眼中的当代资本主义制度》(下),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年第10期,第9页
    ①哈佛燕京学社:《全球化与文明对话》,转引自陈学明:《西方人士眼中的当代资本主义制度》(上),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年第7期,第29页
    ②陈学明:《西方人士眼中的当代资本主义制度》(上),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年第7期,第29页
    ③(美)安德鲁·卡内基:《企业帝国》[M],纽约:道布尔迪-多兰出版公司1933年版,第100页
    ④(英)乔纳森·斯威夫特:《格利佛游记》[M],芝加哥: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公司1952年版,第78页
    ①(英)彼得·狄肯斯:《社会达尔文主义——将进化思想和社会理论联系起来》,转引自周安平:《优胜劣汰与优胜劣不汰——人类社会生存竞争规则的道德底线》[J],法商研究2007年第3期,第50页
    ②(英)彼得·狄肯斯:《社会达尔文主义——将进化思想和社会理论联系起来》,转引自周安平:《优胜劣汰与优胜劣不汰——人类社会生存竞争规则的道德底线》[J],法商研究2007年第3期,第51页
    ③(美)大卫洛耶:《达尔文:爱的理论——着眼于对新世纪的治疗》,转引自周安平:《优胜劣汰与优胜劣不汰——人类社会生存竞争规则的道德底线》[J],法商研究2007年第3期,第51页
    ④(意)E拉滋洛:《布达佩斯俱乐部宣言》,转引自周安平:《优胜劣汰与优胜劣不汰——人类社会生存竞争规则的道德底线》[J],法商研究2007年第3期,第49页
    
    ①《论语·学而》
    ②《论语·为政》
    
    ①《论语·为政》
    ②恩格斯:《德国农民战争》,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3页
    
    
    ①《论语·泰伯》
    ②《论语·泰伯》
    ③《中庸·第十八章》
    ④《论语·泰伯》
    
    
    ①《刘向说苑·辨物》
    ②《刘向说苑·辨物》
    ③《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十五》
    ④《礼记·礼运》
    ①《孟子·滕文公》
    ②汤一介:《儒学的现代意义》,中国哲学史,1994年第4期,第20页
    ③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7-28页
    ④《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M],北京:商务出版社1981年版,第55-56页
    ⑤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56页
    
    ①《郭店楚墓竹简·性自命出》[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
    ②《郭店楚墓竹简·性自命出》[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
    ③《郭店楚墓竹简·性自命出》[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
    ④《郭店楚墓竹简·尊德义》[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
    ⑤《论语·尧曰》
    ⑥《论语·泰伯》
    ⑦《郭店楚墓竹简·五行》[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
    
    ①《论语·为政》
    ②《论语·子罕》
    ③《中庸·第十九章》
    ④《论语·八佾》
    ⑤《论语·阳货》
    ⑥《礼记正义·礼器》
    ⑦《郭店楚墓竹简·五行》[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
    ⑧《论语·颜渊》
    ⑨《论语·学而》
    ⑩《论语·颜渊》
    11《论语·泰伯》
    12《论语·先进》
    ①《郭店楚墓竹简·尊德义》[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
    ②瓦拉:《论享受》,转引自段德智:《死亡哲学》,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9页
    ③启良《真善之间——中西文化比较答客问》,花城出版社2003年版,第107页
    ④颜炳罡/刘光本:《先秦儒家的义理开合与逻辑建构》,孔子研究2001年第3期,第4页
    ①杜凡一:《“天人合一”与和谐社会建设》,理论导刊2007年第1期,第53-54页
    ②《中庸·第二十章》
    ③季羡林:《东西文化议论集》[C],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年版,第74页
    ④钱穆:《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转引自潘志锋:《近20年关于“天人关系”问题的研究》,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4期,第229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17页
    ⑥邵雍:《皇极经世·观物外篇》[M],四部丛刊本
    ⑦《孟子·梁惠王上》
    ⑧《论语·宪问》
    
    ①《论语·宪问》
    ②《论语·雍也》
    ③《论语·子罕》
    ④《论语·雍也》
    
    ①《论语·里仁》
    ②《论语·学而》
    ③《论语·宪问》
    ④肖雪慧:《人的主体性是一切道德活动的原动力》,《光明日报》1996年2月3日
    
    ①《论语?卫灵公》
    ②《论语·颜渊》
    ③《中庸·第十四章》
    ④《郭店楚墓竹简·成之闻之》[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
    ⑤《孟子·离娄上》
    ⑥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70年版,第9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5页
    ②《周易·系辞》
    ③“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而宗教的基础则是人类精神的他律。”(马克思《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5页)
    ④《论语·学而》
    ⑤《孝经·圣治》
    ⑥《中庸·第二十章》
    ①《续近思录》卷六
    ②《周敦颐集》
    ③《孟子·离娄上》
    ④陈绪新:《儒家诚信伦理的道德教育形上解读》,《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⑤《中庸·第二十四章》
    ⑥《大学·第六章》
    ⑦《论语·为政》
    ①《论语·尧曰》
    ②《论语·泰伯》
    ③《礼记·曲礼》
    ④贺昌群,《魏晋清谈思想初论》,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77页
    ⑤《白话四书五经》,岳麓书社1994版,出版说明中
    ①《论语·阳货》
    
    ①姜林祥:《儒学在国外的传播与影响》[M],齐鲁书社2004年版,第66页
    ②王中田:《江户时代日本儒学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6-63页
    ③森岛通夫:《日本为什么“成功”》[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1页
    ④宇野精一:《讲座东洋思想10·东洋思想在日本的展开》[M],东京大学出版会1967年版,第325页
    ⑤刘岳兵:《论日本近代的军国主义与儒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0年第3期,第118页
    ①本段中的原话均引自(日)涩泽荣一:《<论语>与算盘》[M,九洲图书出版社1994年版,第4-5页
    ②(日)涩泽荣一:《<论语>与算盘》[M],九洲图书出版社1994年版,第6-7页
    ③(日)菅原道真(845-903)日本平安中期公卿、学者。生于世代学者之家。长于汉诗、被日本人尊为学问之神。遗存有《菅本论语》等著述。
    ④(日)涩泽荣一:《<论语>与算盘》[M],九洲图书出版社1994年版,第3页
    ①(美)埃德温·赖肖尔:《日本人》[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61页
    ②斯文会编:《斯文六十年史》第十四章《斯文学会》,1929年出版
    ③(美)埃德温·赖肖尔:《日本人》[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233页
    ④启良:《真善之间——中西文化比较答客问》[M],花城出版社2003年版,第9页
    ⑤转引自姜林祥:《儒学在国外的传播与影响》[M],齐鲁书社2004年版,第102页
    ①(美)赫尔曼·卡恩:《1979年及其后的世界经济发展》,转引自陶一桃:《经济文化论》[M],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第193页
    ②(日)中岛峰雄:《东亚“儒家文化区”比较研究》[J],国外社会科学,1989年第5期,第54-55页
    ③(美)约翰·奈斯比特著:《亚洲大趋势》,转引自姜林祥:《儒学在国外的传播与影响》,齐鲁书社2004年版,第162页
    ④何成轩:《儒学与现代社会》[M],沈阳出版社2001年版,第369页
    ①《儒学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M],齐鲁书社1989年版,第1344-1345页,转引自姜林祥:《儒学在国外的传播与影响》,齐鲁书社2004年版,第173页
    ②何成轩:《儒学与现代化》[M],转引自姜林祥:《儒学在国外的传播与影响》,齐鲁书社2004年版,第182页
    ③冯志刚:《新加坡道路及其发展模式》[M],转引自姜林祥:《儒学在国外的传播与影响》,2004年版,第182页
    
    ①许凌云:《中国儒学通论》[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467页
    ②梅霖:《文化立企与文化立国》,决策与信息,2006年第4期,第16页
    ③姜林祥:《儒学在国外的传播与影响》[M],齐鲁书社2004年版,第195页
    ①武斌:《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M],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68页
    ②林金水:《利玛窦在中国的活动与影响》,历史研究1983年第1期
    ③姜林祥:《儒学在国外的传播与影响》[M],齐鲁书社2004年版,第247页
    ④郑春苗:《中国文化西传与欧洲的“中国文化热”》,引自姜林祥:《儒学在国外的传播与影响》,2004年版,第248页
    ⑤(英)赫德逊著/王遵仲等译:《欧洲与中国》[M],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292页
    ①姜林祥:《儒学在国外的传播与影响》[M],齐鲁书社2004年版,第248页
    ②张立文:《中外儒学比较研究》[M],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262页
    ③姜林祥:《儒学在国外的传播与影响》[M],齐鲁书社2004年版,第311页
    ④(日)谢世辉:《世界历史的变革向欧洲中心论挑战》[M],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页
    ⑤(法)霍尔巴赫:《社会体系》,转引自张立文:《中外儒学比较研究》[M],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92页
    ⑥转引自张立文:《中外儒学比较研究》[M],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93页
    ⑦(英)赫德逊著/王遵仲等译:《欧洲与中国》[M],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189页
    ①(英)赫德逊著/王遵仲等译:《欧洲与中国》[M],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191页
    ②杨焕英:《孔子思想在国外的传播和影响》[M],科学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202页
    ③(德)夏瑞春编/陈爱政等译:《德国思想家论中国》[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页
    ④(英)赫德逊著/王遵仲等译:《欧洲与中国》[M],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301-302页),转引自姜林祥:《儒学在国外的传播与影响》,齐鲁书社2004年版,第311页
    ⑤(日)谢世辉著/蒋立峰译:《世界历史的变革向欧洲中心论挑战》[M],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68页
    ⑥(日)高坂史郎著/史光辉译:《近代之挫折:东亚社会与西方文明的碰撞》[M],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①何兆武:《中国印象——世界名人论中国文化》[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91-192页,转引自姜林祥:《儒学在国外的传播与影响》,2004年版,第298页
    ②何兆武:《中国印象——世界名人论中国文化》[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94-195页,转引自姜林祥:《儒学在国外的传播与影响》,2004年版,第298页
    ③(法)汪德迈:《礼治与法治——中国传统的礼仪制度与西方传统的JUS(法权)制度之比较研究》,《儒学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齐鲁书社1989年版,第209-210页
    ④陈学明:《西方人士眼中的当代资本主义制度》上、下,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年第7、10期
    ⑤陈学明:《西方人士眼中的当代资本主义制度》下,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年第10期,第13页
    ⑥姜林祥:《儒学在国外的传播与影响》[M],齐鲁书社2004年版,第312页
    ⑦1958年元旦,牟宗三、徐复观、张君劢、唐君毅联名发表了《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我们对中国学术研究及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前途之共同认识》,又名《中国文化与世界》。主张以“同情”和“敬意”的态度和方法,来了解、研究中国文化。它认为:“对于一切人间事物,若是根本没有同情和敬意,即根本无真实的了解。”转引自颜炳罡:《当代新儒学引论》,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版,第85-89页
    ①姜林祥:《儒学在国外的传播与影响》[M],齐鲁书社2004年版,第312-313页
    ②施忠连:《现代新儒学在美国》[M],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97页
    ③墨子刻:《摆脱困境——新儒学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转引自施忠连:《现代新儒学在美国》,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4页
    ④刘象愚:《后结构主义对欧洲中心主义的消解》,www.cclaa.org,2004/4/27
    ⑤姜林祥:《儒学在国外的传播与影响》[M],齐鲁书社2004年版,第316页
    ①参考施忠连:《现代新儒学在美国》[M],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2页
    ②姜林祥:《儒学在国外的传播与影响》[M],齐鲁书社2004年版,第316页
    ③《儒学思想与现代社会研讨会报导》,载〔马来西亚〕华文《南洋商报》,转引自蔡德贵:《中国哲学流行曲》,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13页
    [1]周易[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2]周礼·仪礼·礼记[M].长沙:岳麓书社,1989.
    [3]尚书[M].长沙:岳麓书社,2001.
    [4]左传[M].长沙:岳麓书社,2001.
    [5]论语[M].长沙:岳麓书社,2001.
    [6]大学[M].长沙:岳麓书社,2001.
    [7]中庸[M].长沙:岳麓书社,2001.
    [8]孟子[M].长沙:岳麓书社,2000.
    [9]老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10]庄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11]荀子.诸子集成本[M].上海:上海书店,1986.
    [12]管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3]国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14]郭店楚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15]公孙龙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4.
    [16]吕氏春秋[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1.
    [17]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9.
    [18]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19]白虎通[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0]说苑[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
    [21]春秋繁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2]论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
    [23]大戴礼记[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
    [24]文心雕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25] (唐)吴兢.贞观政要[M].新华出版社出版,1978.
    [26] (唐)韩愈.韩昌黎集[M].台北:华正书局,1982.
    [27] (唐)刘禹锡.刘梦得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
    [28] (唐)柳宗元,柳宗元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29] (宋)邵雍.皇极经世[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
    [30] (宋)周敦颐.周敦颐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0.
    [31] (宋)张载.正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32] (宋)程颢,程颐.二程遗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33] (宋)程颢,程颐.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34] (宋)程颢,程颐.二程外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92.
    [35] (宋)程颐.河南程氏遗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1.
    [36] (宋)程颐.河南程氏经说[M].北京:中华书局,1981.
    [37] (宋)郭雍.郭氏传家易说[G].图书集成初编.北京:商务印书馆,1935.
    [38]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39] (宋)朱熹.朱子文集[M].台北:艺文印书馆,1968.
    [40] (宋)朱熹.朱子语类[M].台北:正中书局,1982.
    [41] (宋)陆九渊.陆九渊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0.
    [42] (明)王阳明.王守仁传习录[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43] (明)李贽.焚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1.
    [44]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M].北京:中华书局,1959.
    [45] (清)颜元.习斋记余[M].台北:艺文印书馆,1966.
    [46] (清)戴震.孟子字义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2.
    [47] (清)蔡焯.史通通释[M].上海:中华书局,1924.
    [48]魏源.魏源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6.
    [49]康有为.长兴学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8.
    [50]康有为.康有为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51]梁启超.饮冰室合集[M].北京:中华书局,1936.
    [52]梁启超.康有为传[M].上海:神州国光社,1953.
    [53]章炳麟.章太炎全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54]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55]胡适.说儒[J].刊印于《胡适文存》[M].上海:上海亚东图书馆发行,1922.
    [5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7]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58]冯友兰.新理学.《贞元六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59]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60]徐复观.徐复观杂文[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61]牟宗三.心体与性体[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62]张岱年.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63]季羡林.东西文化议论集[C].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
    [64]熊春锦.道德经[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65]孙鼎国.世界人学史[M].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
    [66]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67]全增嘏.西方哲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68]崔连仲.世界史古代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69]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70]任继愈.中国哲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71]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西方哲学原著选读[M].北京:商务出版社,1981.
    [72]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史组.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史教研室.中国哲学史资料简编:两汉—隋唐部分[M].北京:中华书局,1963.
    [73]北京大学哲学系.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74]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75]苗力田.古希腊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76]汪子嵩.希腊哲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7]启良.真善之间[M].广东:花城出版社,2003.
    [78]高专诚.孔子:孔子弟子[M].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
    [79]韩德民.荀子与儒家的社会理想[M].山东:齐鲁书社,2001.
    [80]葛荣晋.儒道智慧与当代社会[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1996.
    [81]陈平原.先秦儒家研究[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82]苏舆.春秋繁露义证[M].北京:中华书局,1992.
    [83]汤志钧.康有为政论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84]谢遐龄.变法以致生——康有为文选[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
    [85]汤志钧.康有为政论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81.
    [86]蔡尚思,方行.谭嗣同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87]唐凯麟.成人与成圣——儒家伦理道德精粹[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
    [88]卢风.启蒙之后——近代以来西方人价值追求的得与失[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
    [89]施忠连.现代新儒学在美国[M].辽宁: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
    [90]姜林祥.儒学在国外的传播与影响[M].山东:齐鲁书社,2004.
    [91]腾大春.美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92]贺昌群.魏晋清谈思想初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93]王中田.江户时代日本儒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94]武斌.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
    [95]张立文.中外儒学比较研究[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
    [96]杨焕英.孔子思想在国外的传播和影响[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1987.
    [97]施忠连.现代新儒学在美国[M].辽宁: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
    [98]侯力.新编社会学[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99]冯俊科.西方幸福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
    [100]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101]袁闯.管理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102]郑麟翔.工业企业管理学[M].甘肃: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
    [103]秦璐,王国颖.人力资源管理[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
    [104]薛德震.人的哲学论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05]鲍国泉.现代企业管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106]葛素洁.现代企业管理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107]吴维库.基于价值观的领导[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108]申元月.生产动作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109]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110]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111]柏拉图.理想国[M].北京:商务出版社,1986.
    [112]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13]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114]亚里士多德.大伦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115]亚里士多德.优台谟伦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116]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117](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18](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119](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120](德)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上卷之《幸福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121](德)施蒂纳.唯一者及其所有物[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12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2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124]恩格斯.德国农民战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25]恩格斯.反杜林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0.
    [126]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
    [127](美)马斯洛著.动机与人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128](美)马斯洛著.存在心理学探索[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
    [129](美)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130](日)涩泽荣一.论语与算盘[M].北京:九洲图书出版社,1994.
    [131](美)威利斯顿·沃尔克.基督教会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132](美)弗兰克纳.伦理学[M].上海:三联书店,1987.
    [133](法)马布里.马布里选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
    [134](美)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
    [135](德)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上海:三联书店,1992.
    [136](苏)鲍·季·格里戈里扬.关于人的本质的哲学[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84.
    [137](美)梯利著.西方哲学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5.
    [138]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39](德)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140](美)罗纳德·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141](苏)费尔德曼等.国际法史[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2.
    [142](英)斯卢科斯.西方人看个人主义[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2.
    [143](美)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44](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45(]美)劳伦斯·S·克雷曼.人力资源管理:获取竞争优势的工具[M].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146](美)莱斯特·瑟罗.资本主义的未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47](美)泰罗.科学管理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148](美)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49](法)爱尔维修.论人的理智能力和教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150](美)塞缪尔·埃利奥特·莫里斯等.美利坚合众国的成长(下卷)[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
    [151](美)舒尔茨.现代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161](美)M·勒波夫.神奇的管理——奖励:世界上最伟大的管理原则[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
    [162](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163](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M].上海:三联书店,2000.
    [164](美)安德鲁·卡内基.企业帝国[M].纽约:道布尔迪-多兰出版公司,1933.
    [165](英)赫德逊.欧洲与中国[M].北京:中华书局,1995.
    [166](日)谢世辉.世界历史的变革向欧洲中心论挑战[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167](德)夏瑞春.德国思想家论中国[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168](日)高坂史郎.近代之挫折:东亚社会与西方文明的碰撞[M].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