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研究生德育实施途径探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随着形势发展的需要,我国研究生教育进入了迅速发展的新时期。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研究生德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必不可少的环节。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研究生德育的实施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存在着一些亟待探索和解决的问题。如研究生德育实施途径的简单化、实施方法的落后化等问题。因此,要使高校研究生德育在新的形势下发挥作用,取得实效,就必须与时俱进,在各个方面不断创新。如能否主动去研究新问题、寻找新思路、开拓新途径等,是研究生德育工作能否适应时代的要求、发挥应有作用的关键。研究生的德育途径是落实研究生德育内容、实现研究生德育目标的渠道。它要遵循研究生德育原则,并接受校内外各种物质的、精神的条件制约,并结合研究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教育实践证明,只有遵循教育规律与了解研究生的特点,不断拓宽研究生德育的途径,摒弃那些与研究生特点不适应、与时代发展不一致的做法,勇于开拓、大胆创新,才能够取得较好的德育教育效果,推动研究生德育教育的深化。本着这样的思想,笔者提出了符合研究生特点的五种德育途径--开展学术道德教育活动、研究生科研集体建设、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校园文化建设。这不仅对高校传统的德育途径赋予了新内涵,并且还对今后探究研究生德育理论提供了理论基础。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ituation needs .graduate education has entered a new period of rapid development. Graduate education is the highest level of personnel training of higher education. Graduate mor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graduate education and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training high-quality talent. Due to historical and practical reasons, the implement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did not receive the due attention. Both in theory and in practice,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to explore and solve problems. such as a single approach of moral education and the backward ways. Therefore, in order to play a role and be effective for graduate students in moral education, it must advance with the times, and innovate in all aspects. Such as the ability to take the initiative to study new problems and find new ideas and explore new ways and so on, is a graduate moral able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and play its key role. Graduate students moral way is to implement the contents of moral education and to achieve channels of graduate goals of moral education. It should follow the moral principles of graduate and receive a variety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physical or spiritual limitations. Education proved that only by following the law of education and understand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raduate, and continuously expanding the channels of moral and abando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ose not suited to young students and the practice inconsistent with the times, and courage, daring innovation, can it be able to achieve better educational results and promote Moral Education of Postgraduate deepened. With this idea, the author proposes five moral means that is consistent with students’characteristics - academic and moral education、collective construc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social practice、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campus culture. This is not only to add new content into the traditional way of moral university and also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exploring the future of graduate moral theory
引文
[2]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55:136.
    [1]唐凯麟.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
    [2]班华.现代德育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124.
    [1]郭立.加强高校研究生道德教育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7:17.
    [1]贺淑曼等.个性优化与人才发展[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1:96.
    [1]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Z].教社科[2009]3号文.
    [1]马永斌.研究生科研集体建设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5).
    [1]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1997-9-12.
    [1]班华.现代德育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2]刁承湘.研究生德育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3]林泰.大学德育新探[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4]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55.
    [5]戚万学.道德教育新视野[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6]唐凯麟.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7]许克毅、叶城.当代研究生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
    [8]薛天祥.研究生教育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9]杨振斌,李军,陈曦等.探索与创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10]赵青山.实践与探索:研究生德育工作研究[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6.
    [1]陈志垠.论高校德育系统的构建[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2]郭立.加强高校研究生道德教育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7.
    [3]刘昂.可持续发展德育体系的建构[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3.
    [4]李钰.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05.
    [5]李学琴.新时期高校研究生德育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7.
    [6]杨莉.增强研究生德育的实效性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05.
    [7]张兴春.新形势下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对策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7.
    [1]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院.探索新时期研究生德育工作的新途径[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6(5).
    [2]班华.德育理念与德育改革——新世纪德育人性化走向[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3]陈俊珂.美国大学德育的途径与方法[J].比较教育研究,1999(1).
    [4]崔连昌.关于加强高校研究生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1(4).
    [5]崔明德.关于研究生教育创新的思考与实践[J].经济与文教问题研究,2008(2).
    [6]樊富民、辛兵.浅谈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德育[J].青年研究,1996(3).
    [7]胡斌武、吴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教育探索,2001(8).
    [8]黄英.加强研究生德育之我见[J].道德与文明,2003年(3).
    [9]扈中平,刘朝晖.对道德的核心和道德教育的重新思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2).
    [10]江新华.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行为表现、教育根源与治理对策[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3).
    [11]江立成、杨峰.当前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5(7).
    [12]楼成礼、林良夫、曾超.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性思[J].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3).
    [13]刘超美.美国高校德育教育及启示[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4年(12).
    [14]廖成中.试伦大学环境道德教育实施途径的构建[J].高教研究,2007年(4).
    [15]李光晔.新时期研究生德育工作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2).
    [16]龙海平.高校道德教育的新模式:德育环境化[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5(2).
    [17]何进,赵锋.新时期研究生德育工作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3(4).
    [18]李仁真,陈学敏.研究型大学教育理念初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2).
    [19]刘胜江,张大均.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3(8).
    [20]刘伟兰.新形势下研究生德育工作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
    [21]李喆,王群骄.研究生教育创新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7).
    [22]林莺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5(4).
    [23]李振远,刘渤,王武召等.我国研究生价值观念变化趋势及其德育工作对策[J].青年研究,1997(6).
    [24]闵春发.略论导师对研究生的思想教育[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0(2).
    [25]毛富强,毛光民,李洁.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初步评价[J].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0(1).
    [26]冒维本.新时期研究生德育的特点及其对策[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6(4).
    [27]马永斌,严继昌.对研究生德育实施途径和方法的探索与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1).
    [28]马永斌,严继昌.新时期研究生价值观特点及其德育对策[J].青年研究,1999(11).
    [29]马永斌,严继昌.研究生德育内容的优化与创新[J].高等教育研究,1999(5).
    [30]孟昭伟,孟丽.从高校道德教育的实际出发切实加强大学生基本道德教育[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31]盘芝明,杨光.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与对策的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1998(1).
    [32]秦尚海等.高校研究生道德教育浅议[J].中国高等教育,2003(1).
    [33]苏丹.研究生群体行为特点与道德教育[J].道德文明,2004(3).
    [34]上海医科大学课题组.积极探寻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途径与方法[J].中国高等教育,2000(10).
    [35]田海平,汤曾.研究型大学研究生的道德教育目标[J].江淮论坛,2004(6).
    [36]唐魁玉,白淑英.师生互动对研究生道德素质培养的影响[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年(6).
    [37]唐玲.研究生德育内容的新视点[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6).
    [38]田杨萌,杨菁.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6).
    [39]温凤媛.研究生德育体系构建初探[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3).
    [40]汪莹,潘久宏.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研究生就业指导中的地位[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8(1).
    [41]王勇.高校德育的途径与方法创新[J].教育与发展研究,2009(6).
    [42]徐廷福.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及其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2).
    [43]徐文良.关于高等教育德育历史发展的回顾与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3(2).
    [44]徐文良.高等教育德育的历史回顾与新世纪展望[J].中国高教研究,2003年(4).
    [45]许为民,周亚庆.研究生德育的基本原则[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10).
    [46]于凤政.关于研究生德育目标结构的再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6(6).
    [47]杨宏飞.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注意的若干问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6).
    [48]杨快英,张仁福.新形势下加强研究生德育教育的思考[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3(5).
    [49]于伟.发达国家高校道德教育方式特点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1997(1).
    [50]杨鹰,代冰.浅谈高校研究生德育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论坛,2009(101).
    [51]张国民.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简论[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1(2).
    [52]张静.研究生群体特征与学校道德教育策略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7(24).
    [53]赵莹.导师负责制下研究生德育工作探究[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4).
    [54]郑永廷.德育的历史与评说——《20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德育卷》读后[J].中国高教研究,2003(11).
    [55]郑重,郑忠梅.论研究生学术道德的失范与规范[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