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差距”时代的文学想象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19世纪以来,随着现代技术的越来越发达,西方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所推动的全球一体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同时全球各部分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中国深深卷入全球一体化的进程,经历了从传统的“朝贡”体系的“帝国”(“天下”)到现代“民族国家”的痛苦转型过程。1949年中共夺取政权后,统一大陆,在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制度,直至社会公共生活和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推动内部的“一体化”,以便迅速凝聚全国的力量,加速实现现代化。在毛泽东时代,由于冷战的特殊情况,中国采取的是“反西方的西化”或“反现代性的现代性”。1970年代末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特别是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一系列国际巨变以后,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明显向西方经典现代性靠拢,一体化过程加快。与此同时,城乡之间、地域之间、行业之间、阶层之间的差距却日益加大,中国成为全球贫富差距最大的地方之一,有些学者将这种各部分发展极不平衡的状态视为社会的“断裂”。1970年代末期以来中国的文学进程,在所谓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大旗下,也表征了对这个一体化过程的想象。本文尤其要关注的,是其中一些敏感的作家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震惊体验及其表征,探讨他们如何用小说的形式梳理自己的体验,如何理解和表达自己的体验,试图描述其中呈现出来的对世界的洞察、理解和想象的轮廓,爬梳他们的思想脉络,分析他们的美学趣味,尤其是他们的叙述形式后面的意识形态因素。本文认为,当作家们因为种种原因在一体化过程中与一种差异很大的环境接触时,产生程度不等的心理震惊,他们力图缓解、克服这种心理震惊的过程,也就是他们在想象中力求探寻克服这些社会矛盾冲突的方法的过程。在一些作家看来,差距必须用一体化来克服,如用工业化、城市化来缩小城乡差距。而在另一些作家看来,实际存在的差距就是一体化引起的,越一体化,差距越大。有些作家对一体化/差距社会作出了另外的描绘,或者将一体化前的各不相同的差异状况视为自有其魅力和有意思的差异生活状态,或者在一体化过程中寻找差异空间,反抗趋向凝固的一体化。当代中国的现实状况纷纭复杂,变化剧烈,正好给文学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虽然由于种种原因,至今尚未出现完全令人满意的关于中国的“现代”经验的伟大叙事作品,但包括我们所讨论的七位作家在内的一些当代中国作家,仍然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对现实作出了最敏锐的回应。在这种回应中,作家们通过文学的形式展示了文学的思想功能,这种思想功能是通过作家的感受力和想象力起作用的。通过对现存压抑状况的揭露,通过对新的生活空间的想象,作家们的叙事展示了文学诗意的一面,提供了和主流叙事不同的对中国的“现代”的想象,为我们的生活保存和提供了另一种选择的可能性。论文主要是从问题出发,分析时采用内容分析与形式分析结合的研究方法,力争避免陷入简单的“题材决定论”或单纯的形式主义分析,试图在强调文学创作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叙事实践的同时,不要掉进将文学创作视为游离于社会现实之外的审美“自律”领域的陷阱中。
From 19centuries, along with modern technically more and more flourishing, the global integration is pushed by western capitalism and imperialism have been speeding up, and the gap of of each global part is more and more big in the meantime. China deeply draws in the progress of the global integration , experiences painly and sufferly the process from traditional "empire"("world") to modern "nation-state". After 1949,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unified the Mainland,at every realm, from ideology and political economic system, to society public life and daily life, the state power pushs internal"integration", in order to quickly coagulate whole country of strength, and accelere modernization.At Mao's ages, because of the special circumstances of Cold War, what China adopted the policy of "the anti-Western westernization" or"the modernity of anti-modernity". In 1970's end, China practi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especially in 1980's end the beginning of 1990's, after a series international changes, the road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 obviously turned classic western modernity, the integrational process speeds up .At the same time, the gap of city and coutryside have been enlarging day by day, so that China becomes one of the biggest places of gap between rich and poor, some scholars name this kind of each parts of development pole the appearance of the unbalance as "split society". The literature progress in China since the end of 1970's, at so-called head to world and future, also represent the imagination of process to this integration. This thesis particularly wants to pay attention to of, some sensitive writers output among them shocked in this process experience and its token, inquiry into them how to comb their own experience with the novelistic form, how comprehend with express their own experience, try a description to present among them of to the insight into of world, comprehension and imagination of outline, comb their thread of thoughts, analyze their esthetic interests, particularly the ideology facrors behind narrative forms. This thesis think that because of various reason at the integration process these writers contact the very different environment, they shocked, so the process that they attempt to overcome this kind of mental shocked is also the process that they try hard to explore the methods to overcome these inextricable social conflicts in the imagination. In some writers eyes, the gap can overcome with the integration , for example, the disparity between city and countryside can narrow with the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But in another writers eyes, the gap really existed is attributable to the integration, more the integration and the gap is more big. Some writers descripted the integration/the spilt society in another way, some argue each different condition before integration is more charming and interesting life, some look for different space in the integrative process, resist to the solidify of integartion. The realistic condi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a is profuse and confusing complicated and change violent, at the right moment provided huge space for literature development, although because of various reason, up to now it haven't appear that the great work concerning China of"modern" experience,some contemporary Chinese writers including seven writers that we discuss, still keep making huge effort, made the most sharp response to the reality. In this kind of response, the writers displayed the thought function of literature through the literary forms. Pass to expose the suppresstion of reality, pass to image the new living space, the narration of the writers displayed the side of literature poetry, provide the different imagination of Chinese "modern" from mainstream narrations, keep and provided the possibility of another choice for our lifes. The thesis mainly sets out from the problem, in the analytical process adopt the research methods that the content analysis combines with form analysis, endeavour to avoid sinking into "the topic decide to talk about" or the formalism of analysis simply, try to emphasize that the literature creations is a kind of independence narrative practice, and try to avoid sinking into treat the literature creations as a "autonomy" esthetic realm outside of society meantime.
引文
21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政治无意识》,王逢振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22 霍尔编:《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特别是第6页。
    27 《关于(人生)和阎纲的通信》,《路遥文集》第四卷,人民文学,2005,第364页。
    32 《路遥文集》,第5卷,人民文学,2005年,第303页。
    88 王安忆:《妙妙》,见《悲恸之地》,文汇出版社,2006年,第114、115页。
    99 《长恨歌》,南海出版公司,2003年,第115页。
    100 《上种红菱下种藕》,文汇出版社,2006年,第303页。
    127 《刺猬歌》,第412页。
    128 《世界与你的角落——在苏州大学“小说家讲坛”上的讲演》(2002年3月8日)·见孔范今、施战军主编,黄轶编选:《张炜研究资料》,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88页。
    129 参见《丛林之书》,曹元勇译,华夏出版社,2007年。此书还有几个中译本,都被分入“儿童文学”类,与其深层思想恰形成奇异的讽刺。
    130 鲁迅:《而已集·小杂感》。见《鲁迅全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532页。
    134 《现代性的后果》,第142页。
    135 参见粱丽芳:《私人经历与集体记忆:知青一代人的文化震惊和历史反讽》,《海南师范学院学于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136 《张承志散文》,第49页。
    141 参见瓦特《小说的兴起》,高原、董红钧译,三联书店,1992年。
    142 《马桥词典》.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第64页。以下引用此书,一般不再注明页码。
    143 蔡翔:《日常生活:退守还是重新出发——有关韩少功<暗示>的阅读笔记》,见《何谓文学本身》,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103页。
    144 董之林:《逃离“语言”的魔障——读长篇小说<暗示>》,《视界》第十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145 《语言:工具性与文化性的双翼》,见《韩少功自选集》,海口:海南出版社,2004年,437、436页。
    146 罗兰·巴特:《写作的零度》,出《符号学原理》,李幼蒸译,三联书店,1988年,第84页。
    147 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129-130页。
    156 吉尔兹:《地方性知识》,王海龙、张家碹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
    15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53-255页。
    158 利奥塔:《歧异》,转引自凯尔纳·贝斯特:《后现代理论》,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第218页。
    202 《张承志散文》,人民文学,2005年,第41页。
    203 《清洁的精神》,第197页。
    204 同上,第199页。
    205 张承志认为回族是异乡人,“它是一个操汉语汉文而保持着与汉文化不同的宗教心理的异乡人之族”,他们的民族认同靠的不是语言、领土等而是宗教:“伊斯兰教在这里变成了一种中国式的、黄土高原式的、穷人的、异乡人的唯一可以依靠的精神支柱”。《回民的黄土高原》,见《荒芜英雄路》,第291、293页。
    206 参见鲍曼:《现代性与矛盾性》,邵迎生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96、97页,鲍曼引用沙弗尔的
    213 《清洁的精神》,第322页。
    214 《清洁的精神》,第261页。很显然,在当时的中国一般人和作者本人的理解中,中国人的生活,即使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的生活也是在“窘境”中“有苦难育”,而朝向西方的道路即是“自由和富裕”。
    215 《清清的精神》,第256页。
    216 《离别西海固》,见《张承志散文》第65页。
    229 《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韩震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37、41页。
    230 The psychology of culture shock,99.
    231 《王安忆自选集之四·漂泊的语言》,作家出版社,1996年,第429、430、431页。
    232 《农村:影响了我的审美方式——王安忆谈知青文学》,《王安忆说》,第107页。
    陈应松:《暗杀者的后代》,群众出版社,2006年
    陈应松:《狂犬事件》,武汉出版社,2006年
    陈应松:《在拇指上耕田》,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
    韩少功:《韩少功自选集》,海南出版社,2004年
    韩少功:《马桥词典》,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
    韩少功:《暗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路遥:《路遥文集》,人民文学,2005年
    路遥:《平凡的世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
    王安忆:《悲恸之地》,文汇出版社,2006年
    王安忆:《遍地枭雄》,文汇出版社,2005年
    王安忆:《长恨歌》,南海出版公司,2003年
    王安忆:《上种红菱下种藕》,文汇出版社,2006年
    王安忆:《我爱比尔》,南海出版公司,2007年
    阎连科:《受活》,春风文艺出版社,2004年
    阎连科:《丁庄梦》,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
    阎连科:《日光流年》,春风文艺出版社,2004年
    张承志:《错开的花——张承志新诗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
    张承志:《荒芜英雄路——张承志随笔》,上海:知识出版社,1994年
    张承志:《金牧场》,作家出版社,2006年
    张承志:《美丽瞬间——张承志草原小说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
    张承志:《西省暗杀考》,山东文艺出版社,2001年
    张承志:《张承志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张炜:《刺猬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
    张炜:《九月寓言》,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
    张炜:《张炜自选集:一潭清水》,作家出版社,1996年
    张炜:《古船》,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
    阿明:《不平等的发展》,高锸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
    阿明:《全球化时代的资本主义》,丁开杰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阿明:《世界一体化的挑战》,任友谅等译,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阿明:《资本主义的危机》,彭姝棉、贾瑞坤译,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埃夫拉尔:《杂闻与文学》,谈佳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
    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孙名之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埃利亚斯:《论文明、知识和权力》,刘佳林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艾布拉姆斯:《镜与灯》,郦稚牛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壑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奥威尔:《政治与英语》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
    巴什拉:《空间诗学》,龚卓军、王静慧译,台北:张老师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巴什拉:《梦想的诗学》,刘自强译,三联书店,1996年
    巴特:《符号学原理》,李幼蒸译,三联书店,1988年
    巴尊:《古典的,浪漫的,现代的》,侯蓓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白璧德:《卢梭与浪漫主义》,孙宜学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白寿彝主编:《中国回回民族史》,中华书局,2003年
    包亚明主编:《20世纪西方美学经典文本·第四卷,后现代景观》,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包玉山:《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碰撞·结果·反思——文化生存与文化平等的意义》,《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4期
    鲍曼:《废弃的生命》,谷蕾、胡欣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
    鲍曼:《现代性与矛盾性》,邵迎生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
    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高锸等译,新华出版社,1997年
    贝斯特:《后现代理论》,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
    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张旭东、魏文生译,三联书店,1989年
    柄谷行人:《马克思,其可能性的中,bY,中田友美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
    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赵京华译,三联书店,2003年
    伯恩斯坦:《上山下乡》,李枫等译,中国警官出版社,1996年
    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现代性体验》,徐大建、张辑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
    博兰尼:《巨变:当代政治、经济的起源》,黄树民等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
    卜正民、格力高利·布鲁主编:《中国与历史资本主义》,古伟瀛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
    布迪厄:《实践感》,蒋梓骅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
    布尔迪厄:《言语意味着什么》,褚思真、刘晖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
    布尔斯廷:《发现者》,严撷芸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
    蔡翔:《何谓文学本身》,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年
    蔡翔:《回答今天》,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曹文轩:《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作家出版社,2003年
    查特吉:《民族主义思想与殖民地世界》,范慕尤、杨曦译,译林出版社,2007年
    查特杰:《被治理者的政治》田立年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陈思和:《鸡鸣风雨》,学林出版社,1994年
    陈思和:《试论阎连科的<坚硬如水>中的恶魔性因素》,《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4期
    陈思和:《欲望:时代与人性的另一面——试论张炜小说中的恶魔性因素》,《文学评论》,2006年第6期
    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
    陈晓明:《表意的焦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陈应松、李云雷:《“底层叙事”中的艺术问题》,《上海文学》2007年第1 l 期
    戴锦华:《隐形书写》,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戴静、张承志:《在路上》,《文学自由谈》,1987年第2期
    德赛:《马克思的复仇》,汪澄清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狄尔泰:《体验与诗》,胡其鼎译,三联书店,2003年
    董之林:《逃离“语言”的魔障——读长篇小说<暗示>》,《视界》第十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于光远等译编,人民出版社,1984年
    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弗兰克:《白银资本》,刘北成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
    弗兰克:《依附性积累与不发达》,高锸、高戈译,译林出版社,1999年
    弗郎西斯·马尔赫恩编:《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刘象愚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弗里德曼:《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过程》,郭建如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
    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林尘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
    郜元宝:《论阎连科的“世界”》,《文学评论》,2001年第1期
    格尔兹:《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格雷:《伪黎明:全球资本主义的幻象》,张敦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龚鹏程:《游的精神文化史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古同:《中国:将变成世界垃圾场?》,《世界知识》,2007年第4期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哈维:《后现代的状况》,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
    哈维:《希望的空间》,胡大平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韩少功:《在小说的后台》,山东文艺出版社,2001年
    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三联书店,1998年
    贺桂梅:《人文学的想像力》,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贺雪峰:《新乡土中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赫尔曼主编:《新叙事学》,马海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三联书店,2002年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2000年,第2版
    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第2版
    霍布斯鲍姆:《帝国的年代》,贾士蘅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张晓华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霍尔编:《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
    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胡继华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
    基拉尔:《浪漫的谎言与小说的真实》,罗芃译,三联书店,1998年
    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等译,三联书店,1998年
    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
    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赵旭东、方文译, 三联书店,1998年
    吉尔兹:《地方性知识》,王海龙、张家碹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
    加尔布雷斯:《没有心肝的社会》,昝涛译,《开放时代》2006年第5期
    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景军:《铁默斯预言:人血买卖与艾滋病的孪生关系》,《开放时代》2006年第6期
    卡斯特:《千年终结》,夏铸九等译,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凯杜里:《民族主义》,张明明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考夫曼编著:《存在主义》,陈鼓应等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
    克鲁格:《烟草的命运》,徐再荣等译,海南出版社,2000年
    孔范今、施战军主编,黄轶编选:《张炜研究资料》,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
    孔飞力:《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陈兼、刘昶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兰瑟:《虚构的权威》,黄必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
    李建军:《文学写作的诸问题——为纪念路遥逝世十周年而作》,《南方文坛》,2002年第6期
    李培林主编:《中国新时期阶级阶层报告》,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年
    里克曼编:《弗洛伊德著作选》,贺明明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
    梁丽芳:《私人经历与集体记忆:知青一代人的文化震惊和历史反讽》,《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列维-斯特劳斯:《忧郁的热带》,王志明译,三联书店,2000年
    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
    刘书润:《游牧文化:草原的命根——探究草原荒漠化与沙尘暴的根源》,《学习博览》,2007年第2期
    刘小枫、陈少明主编:《血气与政治》,华夏出版社,2007年
    鲁迅:《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罗伯森:《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梁光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罗伯特·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唐少杰等译,译林出版社,2006年
    罗蒂:《后形而上学希望》,张国清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
    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罗平汉:《农村人民公社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
    马丁、舒曼:《全球化陷阱》,张世鹏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二版
    马克思和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
    迈斯纳:《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与乌托邦主义》,张宁、陈铭康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麦金太尔:《追寻美德》,宋继杰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
    麦尼尔:《竞逐富强》,倪大昕、杨润殷译,学林出版社,1996年
    芒福德:《城市发展史》,宋俊岭、倪文彦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
    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李培林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南帆:《后革命的转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尼采:《论道德的谱系》,周红译,三联书店,1999年
    尼采:《论道德的谱系·善恶之彼岸》,谢地坤等译,漓江出版社,2000年
    彭慕兰:《大分流》,史建云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普里查德:《努尔人》,褚建芳等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
    齐泽克:《有人说过极权主义吗?》,宋文伟、侯萍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秦晖:《变革之道》,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
    秦晖:《传统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萨林斯:《“土著”如何思考:以库克船长为例》,张宏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萨林斯:《甜蜜的悲哀》,王铭铭、胡宗泽译,三联书店,2000年
    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李琨译,三联书店,2003年
    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三联书店,2002年
    森:《贫困与饥荒》,王宇、王文玉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
    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任赜、于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邵燕君:《倾斜的文学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邵燕君:《与大地上的苦难擦肩而过——由阎连科<受活>看当代乡土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失落》,《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年第6期
    舍勒:《价值的颠覆》,刘小枫编,罗悌伦等译,三联书店,1997年
    舍勒:《舍勒选集》,刘小枫选编,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舍勒:《资本主义的未来》,罗悌伦等译,三联书店,1997年
    史密斯:《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2版
    斯科特:《国家的视角》,王晓毅译,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斯普瑞特奈克:《真实的复兴:极度现代的世界中的身体、自然和地方》,张妮妮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斯塔夫里亚诺斯:《全球分裂》,迟越、王红生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
    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已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索杰:《第三空间》,陆扬等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韩震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
    汤普逊:《共有的习惯》,沈汉、王加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岳麓书社,1999年
    唐晓峰:《长城内外是故乡》,《读书》,1998年第4期
    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
    童庆炳:《经验、体验与文学》,《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瓦特:《小说的兴起》,高原、董红钧译,三联书店,1992年
    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三联书店,2005年
    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三联书店,2004年
    汪曾祺:《晚翠文谈新编》,三联书店,2002年
    王安忆、刘金冬:《我是女性主义者吗?》,《钟山》2001年第5期
    王安忆:《王安忆说》,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
    王安忆:《王安忆自选集之四·漂泊的语言》,作家出版社,1996年
    王德威:《当代小说20家》,三联书店,2006年
    王德威:《革命时代的爱与死》,《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第5期
    王鸿生:《反乌托邦的乌托邦叙事》,《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2期
    王晓明:《半张脸的神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王晓明:《红水晶和红发卡》,《读书》2006年第l期
    王晓明主编:《在新意识形态的笼罩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
    王学泰:《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学苑出版社,1999年
    威尔逊:《阿克瑟尔的城堡》,黄念欣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
    威廉斯:《关键词》,刘建基译,三联书店,2005年
    薇依:《扎根:人类责任宣言绪论》,徐卫翔译,三联书店,2003年
    韦伯:《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三联书店,1998年
    韦勒克:《批评的概念》,张金言译,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年
    沃勒斯坦:《否思社会科学:19世纪范式的局限》,刘琦岩、叶萌芽译,三联书店,2008年
    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一卷至第三卷),罗荣渠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吴俊:《瓶颈中的王安忆》,《当代作家评论》,2 0 O 2年第5期
    吴晓东:《中国文学中的乡土乌托邦及其幻灭》,《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许子东:《张承志:守卫昨日之梦》,《二十一世纪》,1996年第10期
    余英时:《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三联书店,2005年
    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詹明信批评理论文选》,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三联书店,1997年
    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王逢振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詹姆逊:《詹姆逊文集第3卷文化研究和政治意识》.王逢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詹姆逊:《政治无意识》,王逢振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张世鹏、殷叙彝编译:《全球化时代的资本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张旭东:《现代性的寓言:王安忆与上海怀旧》,《中国学术》第三辑,商务印书馆,2000年
    赵汀阳主编:《年度学术2006:农村与城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竹内好:《近代的超克》,孙歌编,三联书店,2005年
    祝勇主编:《六十年代记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
    Adrian Furnham And Stephen Boehner.Culture Shock-Psychological Reactions To Unfamiliar Environments,Methuen & Co Ltd.,1986
    Cedric Cullingford And Stan Gunn(Ed.).Globalisation,Education And Culture Shock,Ashgate,2005
    Collen Ward,Stephen Bochner,Adrian Fumham.The Psychology Of Culture Shock,Routledge,2001
    Foucault,Michel."Different Spaces." In James D.Faubion,Ed.Essential Works Of Foucalt,Vol.2:Aesthetics,Method And Epistemology.New Youk:New Press,1998
    Freud,Sigmund."Mourning And Melancholia".The Standard Edition Of The Complete Psychological Work Of Sigmund Freud..V.14
    Lefebvre, Henri.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Oxford UK:Blackwell Ltd., 1991
    
    Lewis Mumfod. The Lewis Mumfod Reader ,Donald L. Miller(Ed.),New York:Pantheon Books, 198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