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现代性追求与乡土中国的悲悯书写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乡土文学作为新文学的一个文类,在某种程度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现代化焦虑的产物。它所承担的不仅仅是“审美”功能,而且自觉不自觉地都参与了乡土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成为了中国知识分子现代化追求的一种话语实践方式。虽然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对现代西方的理解,经历着从科技到制度再到价值观念这样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的,但是对一个独立、强盛的现代民族国家的向往,使得从晚清到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知识分子既难得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中国的传统,也难以从容地建构中国社会的现代性,他们更关心的是中国的现代化问题。而他们对现代化问题的理解,很大程度上是对时间和空间的,即从传统到现代,从中国到西方,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诉求和必经之路。这其中,启蒙和革命作为知识分子实践现代化的两种强势话语,深远地影响了乡土叙事,并在其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因为对现代化问题的理解建立在线性的一元历史发展观上,中国知识分子对乡土中国的现代意义很难做出适当的价值估量,并对西方的现代性作出应有的反思。这就形成了乡土叙事中“现代化”话语对现实乡土的遮蔽,使乡土成为一个被压抑的表现领域。
     新时期以来,当现代化在中国取得一定的成果,也产生一定的负面效果时,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社会就产生了一场反思中国现代化道路,寻找多样现代性的思潮。在一个文化和思想渐渐多元化的语境中,启蒙话语和由革命话语延伸而来的意识形态话语,不再可能维持它们在乡土小说中原有的坚固地位。而新时期的作家正因为绝大部分是农裔或者因社会运动有过农村生活,他们丰富的乡土经验和对乡土生存困境的体察,使他们获得了不同于启蒙话语那种高高在上的文化批判眼光,也能够疏离意识形态对乡村发展所进行光明涂饰,以悲悯的态度直面乡土中国的种种问题。艺术表现力的多变、思想资源的多样、乡土经验的丰富等带来了乡土文学形象的多面形貌,使得乡土小说在80年代后呈现出多姿的审美形态。本论文从启蒙话语和意识形态话语等“现代化”话语在80年代后的祛魅过程切入,考察新时期以来乡土小说及其嬗变,探讨中国知识分子对乡土中国现代化问题以及中国新文学的反省与新思考。从中可以看到,以启蒙话语和革命话语/意识形态话语为代表的“现代化”话语对中国20世纪乡土文学创作和文学解读的束缚。从文学创作来说,它使作家们摆脱不了“民族国家寓言”创作模式和以西方现代价值为标准的现代意识的影响,乡土叙事难以走出五四一代作家的祖荫。从文学解读来说,这些话语的价值指向:现代民族国家,促使中国形成了坚固的“现代化”意识形态,它使我们对传统的、乡土的东西采取简单的同情但否定的态度,从而不可能从容地面对与现代化相异的文化、思想因子。
     启蒙话语和意识形态话语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是通过一定的渠道的。知识分子作为创作者,它对叙事的控制,最为明显地体现在他们观照乡土的方式上。不同身份的知识分子观察乡土的角度是不一样的,对待乡土的态度也是不相同的。90年代启蒙话语的裂变,就是知识分子社会身份变化的结果。革命话语/意识形态话语则借助对现实主义内涵的不断定义,来影响文学。实际上,在新时期以来的文学语境中,现实主义在很大程度上被看成是意识形态的载体。新时期以来,现实主义在文学中从独尊到蜕变为一种基础性写实手法的过程,正是意识形态在这段时期内不断松弛的过程。基于这样的认识,本论文在梳理启蒙话语和现实主义在20世纪乡土叙事中的发生、发展史的基础上,从两个方面分析“现代化”话语的祛魅过程:一方面,从叙述人的知识分子身份讨论惯常的启蒙视角对乡土现实造成的遮蔽性书写,分析90年代知识分子身份的自觉反思促成乡土叙事从“启蒙”向“民间”的变奏后,90年代乡土叙事审美形态的变化;另一方面,以80年代以来的《黄河东流去》、《苍生》、《古船》、《白鹿原》、《受活》、《秦腔》等6个文本分析现实主义在艺术创新和多元思想冲击下的渐变,并从中剖析意识形态话语是如何失去控制文本和建构乡土现实本质的能力。“现代化”话语在80年代后的祛魅,既是历史条件变化赋予作家的认识高度,也是作家们话语自觉的成果。对乡土中国生活的刻骨体验和深查以及对已实践的现代化过程的沉思,使得新时期以来的中国知识分子能够摆脱启蒙话语和意识形态话语高高在上的外在观照姿态,回到乡土中国的现实语境中思考中国问题。重新叙述乡土现实和乡土历史,并在现代化、全球化情境中,重估乡土文明和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As a genre of the new literature, the countryside narrative literature is the expression of Chinese modern intellectuals' anxiety for modernizations to some extent. It not only concerns, but also affects the process of China's modernizations in rural areas unconsciously, as a way of discourse practice for Chinese intellectuals. Although the understanding to the modern west countries has extended from the superficial layer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the deeper layers of administration system and social value, the hope of an independent, powerful, and modern national state makes the intellectuals rarely treat Chinese tradition in peace and construct the modernity of Chinese society calmly from the late Qing Dynasty to 1980. They cared more about modernization. Their understanding to the modernization was mostly in time and space dimensions, that is, from tradition to modern, from China to the West. The understanding quested and paved the way to the Chinese modernization. The two strong discourses of the intellectuals' modernization practice, enlightenment and revolution, have affected profoundly the rural narrative literature, and occupied an important status in the process of countryside modernization. Because the understanding of modernization is established on the linear monistic historical development concept, it is difficult for the intellectuals to make suitable estimation on the importance of rural china, and hardly rethink the west modernity rationally. This results in a situation that countryside culture is shaded by "modernizations" in rural narrative literature, and it becomes a suppressed domain of expression.
     At a new era when modernization is carried out significantly in China and brings about negative consequences, in the Chinese society of the 90~(th) last century germinates a trend to retrospect the path of modernization and seek diversity of modernity. The ideological discourses, extended from enlightenment and revolutionary discourses in the diversified context of culture and ideology, no longer maintain their dominant status in the rural literature. The majorities of authors in the new era are offsprings of peasants, or have lived in countryside due to social movements. Their rich experience in country life and its hardship endorsed them with a kind of critique view of culture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towering view of enlightening discourse. They could disclose the bright coating on countryside development applied with ideologies, and face various problems in Chinese countryside sympathetically. The flexibility of artistic expression, the multiplicity of thought resources, and the richness of countryside experience have brought polymorphism of characteristics in rural literature, making the novels on countryside themes appear in various aesthetic shapes after the 1980's.
     This paper inspects the countryside narrative from the new period and its change from the disenchant process of the modernization discourses, such as the enlightenment discourse and the ideological discourse, discussing Chinese intellectual's introspection and consideration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countryside as well as the Chinese new literature. Based on the discussion, we can conclude that the modernization discourse, represented by the enlightenment discourse and the revolutionary discourse/ideological discourse, has fettered the production and explanation of Chinese literary in the 20th century. On the literary production, it makes the writers not be able to get rid of the pattern of the national state fable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Western modern value, and it also makes the countryside narrative hardly walk out of "Five-Four New Culture Movement" writer's influence. On the literature explanation, the value of these discourses is standardized according to the value of the modern West. It has formed the modernization ideology firmly. This ideology makes us adopt the simple manner which is sympathy but refusal to the tradition and the local, thus we can not possibly calmly face the culture and thought factor different from the modernization ideology.
     The enlightenment and the ideological discourses influence literary production through some certain channels.The intellectual's control to the narrative manifests obviously in their contemplation mode of the rural life. Different intellectuals with different observation angles have different manners to the rural life. The differentiation of the enlightenment discourse in the 1990s is the result of . the change of the intellectual's society status. The revolutionary /ideological discourse affects the literature through the support of giving definition to the Realism connotation constantly. In fact, the Realism has been regarded as the ideological carrier in the literature context in the new era to some extent. After 1980, the Realism has transformed to a foundational realistic approach. It is precisely the process that the ideology has been relaxing unceasingly.
     Based on such understanding, this paper, combing the history of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enlightenment discourse and the Realism in the 20~(th) century, analyzes the process of disenchantment of the modernization discourse from two aspects as follows: On one hand, this paper takes the intellectual's status as the narrator to discuss the camouflage writing from the Enlightenment angle, and analyzes the change of the aesthetic shape in the 1990s, which is caused by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view of "the enlightenment" to "the folk" in the rural narrative. On the other han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alism change under the impact of the artistic innovation and the multiple thought, and how the ideological discourse loses the ability of controlling text and constructing the local realistic essence, from the East FlowingYellow River, Common people, Ancient Ship, Bailu Plain, Shouhuo, Qinqiang. The disenchantment of the modernization discourse after 1980, is caused not only by the writers'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 changing history, but also by the writers' awareness of their discourses. The Chinese intellectual's deep experiences of the rural life and contemplation about the modernized process, enable them to get rid of the posture of the enlightenment and ideological discourses, return to the rural Chinese realistic context to think about the Chinese question, restate the local reality and history, evaluating the modern value of local civilization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modernized and globalized situation
引文
[1]海登·怀特:《形式的内容:叙事话语与历史再现》,董立河译,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天津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1]海登·怀特:《形式的内容:叙事话语与历史再现》,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天津出版社,2005年版,第18页。
    [1]瞿世英:《小说的研究》,《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二卷)严家炎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68页。
    [2]海登·怀特:《形式的内容:叙事话语和历史再现》,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天津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
    [1]韩毓海:《铁链上的花环——启蒙主义文学在中国》,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41页。
    [2]张光芒:《中国当代启蒙文学思潮论》,上海三联出版社,2006年版,参见第一章第三节《启蒙美学与政治美学之比较》。
    [1]余英时:《文艺复兴乎?启蒙运动乎?》,《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78-83页。
    [1]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1800—1949)》,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263页。
    [2]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1800—1949)》,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267页。
    [3]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文艺争鸣》,1998年6期。
    [4]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6页。
    [1]张光芒:《论中国现代启蒙文学思潮的深层文化逻辑》,《学习与探索》,2001年3期。
    [1]梁启超:《自由书·传播文明三利器》,转引自夏晓虹《阅读梁启超》一书,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23页。
    [2]梁启超:《丽韩十家文钞序》,转引自《阅读梁启超》一书,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23页。
    [3]《新小说》第一号,转引自《阅读梁启超》一书,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56页。
    [4]刘半农:《诗与小说精神上之革新(节录)》,严家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卷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7页。
    [5]陈独秀:《文学革命论》,陈平原主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卷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9-22页。
    [1]鲁迅:《月界旅行·辨言》,《鲁迅全集》第10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3页。
    [2]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37页。
    [3]周作人:《日本近三十年小说之发达》,《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卷二,北京大学出版版,1997年版,第57页。
    [1]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吴福辉主编《二十世纪小说理论资料》卷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12页。
    [2]此处引用的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的个人主义话语,转引自《论个人主义思潮》一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51页。
    [1]吉林大学2006级曹林红博士论文《国民性主题的流变与中国现代文学》(未刊稿)。
    [2]鲁迅:《集外拾遗补编·儗播布美术意见书》,《鲁迅全集》第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5页。
    [3]周作人:《风土志》,转引自钟叔河《周作人文类编·花煞》,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
    [4]周作人:《地方与文艺》,《谈龙集》,中国青年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1]莫言、刘颋:《我写农村是一种命定》,《钟山》,2004年6期。
    [2]艾恺:《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论文化守成主义》,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页。
    [3]赵一凡等编:《西方文论关键词·启蒙》,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版,第392页。
    [4]詹姆斯·施密特编:《启蒙运动与现代性》,徐向东、卢华萍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79页。
    [1]胡风:《关于鲁迅精神的二三基点》,《胡风全集》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02页。
    [1]黄乔生:《鲁迅与胡风》,《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81页。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73页。
    [1]Jorge Larrain:《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现代性和第三世界在场》,戴从容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23页。
    [2]茅盾:《谈<倪焕之>》,吴福辉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三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4页。
    [1]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了》,《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三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第212页。
    [2]陈独秀:《文学革命论》,《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二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2页。
    [1]茅盾:《小说新潮栏宣言》,《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二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6页。
    [2]茅盾:《评四、五、六月的创作》,《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二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95页。
    [1]周作人:《地方与文艺》,《谈龙集》,中国青年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2]茅盾:《<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二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12页。
    [1]茅盾:《文学上的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写实主义》,转引自安敏成《现实主义的限制——革命时代的中国小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6页。
    [2]关于鲁迅对现实主义道德阻碍体察的详细论述,参看安敏成《现实主义的限制——革命时代的中国小说》,姜涛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本文该处对鲁迅的论述正是得益于此书。
    [1]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页。
    [2]郁达夫:《郁达夫文论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342页。
    [3]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现代文学研究室:《“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1]琳达·诺克林著:《现代生活的英雄——论现实主义》,刁筱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2页。
    [2]鲁迅:《坟·论睁了眼看》,《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1页。
    [1]路遥:《早晨从中午开始》,《路遥全集》散文随笔卷,广州出版社/太自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2-20页。
    [1]鲁迅:《二心集·习惯与改革》,《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8页。
    [2]汪曾祺:《汪曾祺文集》文论卷,江苏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234页。
    [1]孟悦:《<白毛女>演变的启示——兼论延安文艺的历史多质性》,唐小兵主编《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6页。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7页。
    [1]莫言、刘颈:《我写农村是一种命定》,《钟山》,2004年6期。
    [2]《文艺报》,1981年21期。
    [3]路遥:《早晨从中午开始》,《路遥全集》散文随笔卷,广州出版社/太白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24页。
    [1]《文艺报》1995年9月1日,第一版头条《农村题材文艺创作会议在吉林召开》。
    [2]陈冲:《关于现实主义的一些思考》,《文学评论》,1998年6期。
    [1]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梁漱溟全集》第二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96页。
    [2]以上数据俱引自马崇明《中国现代化进程》一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5月版。
    [1]以上对90年代启蒙思潮处境的描述参照了汪晖的《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一文,《文艺争鸣》,1998年6期。
    [2]韩毓海:《锁链上的花环——启蒙主义文学在中国》,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51页。
    [1]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80-81页。
    [2]参见温铁军《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性》,见《乡土中国与文化自觉》一书,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35页。
    [1]李锐、王尧:《生命的歌苦》,《作家杂志》,2004年1期。
    [1]阎连科著:《返身回家》,解放军出版社,2002年版,第187页。
    [2]张光芒著:《启蒙论》,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9页。
    [1]明恩溥:《中国人的素质》,秦悦译,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277-293页。
    [2]明恩溥:《中国乡村生活》,午晴、唐军译,时事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
    [1]刘禾:《语际书写——现代思想史写作批判纲要》,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97页。
    [1]阎连科:《返身回家》,解放军出版社,2002年版,第186页。
    [2]范家进:《现代乡土小说三家论》,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84页。
    [3]吕新雨:《农民、乡村社会与民族国家的现代化之路》,《读书》,2004年4期。
    [4]秦晖、苏文:《田园诗与狂想曲》,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第2页。
    [5]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03页。
    [6]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29页。
    [1]葛红兵:《让农民发声,还是让农民沉默?——我对尤凤伟《泥鳅》的批评》,《当代作家杂志》,2002年5期。
    [1]鲁迅:《坟·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5页。
    [2]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4页。
    [1]薛晓源、曹荣湘主编:《全球化与文化资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02页。
    [2]吕微:《神话何为——神圣叙事的传承与阐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423页。
    [1]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63页。
    [2]贾平凹:《我是农民》,陕西旅游出版社,2000年版,第21页。
    [3]福柯:《规训与惩罚》,北京三联出版社,2004年版,第113页。
    [1]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87年版,第209页。
    [2]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文艺争鸣》,1998年6期。
    [3]高尔泰:《说“启蒙”》,《新启蒙》第4期,转引自张光芒《中国当代启蒙文学思潮论》,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98页。
    [1]高晓声:《<李顺大造屋>始末》,彭华生、钱光培编《新时期作家谈创作》,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9-47页。
    [1]贺桂梅:《人文学的想象力——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与文学问题》,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7页。
    [1]陈继会等:《中国乡土小说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52页。
    [1]见莫言《小说的气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
    [2]见《作家杂志》2004年1期上李锐、王尧对话《生命的歌哭》一文。
    [3]阎连科:《小说与世界的关系》,《上海文学》,2004年8期。
    [4]卡尔·曼海姆:《卡尔·曼海姆精粹》,徐彬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0页。
    [5]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第414页,第426页。
    [1]韩毓海:《锁链上的花环——启蒙主义文学在中国》,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3-4页。
    [2]张清华:《“底层生存写作”与我们时代的诗歌伦理》,《文艺争鸣》,2005年3期。
    [1]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P349。
    [1]斯图亚特·霍尔:《文化身份和教居在国外的人》,引自Jorge Larrain《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现代性和第三世界的在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20页。
    [2]戴锦华:《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1]刘醒龙:《浪漫是希望的一种——答丁帆》,《小说评论》,1997年3期。
    [2]王世城:《介入当下:现代性批判的尝试》,《文艺争鸣》,1999年4期。
    [3]陈思和、王晓明等:《民间文化·知识分子·文学史》,《上海文学》,1994年9期。
    [1]李新宇:《泥沼前的误导》,《文艺争鸣》,1999年3期。
    [2]张光芒:《“伪民间”与反启蒙》,《文艺争鸣》,2001年1期。
    [3]巴赫金:《拉伯雷研究》,李兆林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35页。
    [1]姚晓雷:《民间:一个演绎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价值范畴》,《文艺争鸣》,2001年1期。
    [1]刘旭:《底层能否摆脱被表述的命运》,《天涯》,2004年2期。
    [2]王晓华:《当代文学如何表述底层?——从底层写作的立场之争说起》,《文艺争鸣》,2006年4期。
    [1]李锐:《<厚土>自语》,《上海文学》,1988年10期。
    [1]陈力君:《代言与立言:新时期文学启蒙话语的嬗变》,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6页。
    [1]陈晓明:《乡土叙事的终结和开启——贾平凹的<秦腔>预示的新世纪的美学意义》,《文艺争鸣》,2005年6期。
    [1]冯骥才:《关于“现代派”的通信》,《上海文学》,1982年8期。
    [2]冯骥才:《下一步踏向何处?》,彭华生、钱先培编《新时期作家谈创作》,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本文转引自尹昌龙《1985:延伸与转折》,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33页。
    [1]尹昌龙:《1985:延伸与转折》,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36页。
    [2]尹昌龙:《1985:延伸与转折》,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37页。
    [3]林伟平:《文学与人格——访作家韩少功》,《上海文学》,1986年11期。
    [1]郑万隆:《我的根》,《上海文学》,1985年5期。
    [2]郑万隆:《中国文学要走向世界——从植根于“文化岩层”谈起》,《作家》,1986年3期。
    [3]李锐、王尧:《生命的歌哭》,《作家杂志》,2004年1期。
    [1]陈思和:《自然主义与生存意识——对新写实小说的一个解释》,《钟山》,1990年4期。
    [1]关于评论“现实主义冲击波”创作优缺的观点,可参看杨剑龙《现实悲歌——谈歌、何申等新现实主义小说论》一书的第十章。华夏出版社,2002年2月版。
    [2]於可训:《在经典与现代之间——论近期小说创作中的现实主义》,《江汉论坛》,1998年7期。
    [1]何申:《为了心中的那份实情》,《北京文学》,1997年9期。
    [2]刘醒龙:《仅有热爱是不够的》,《当代作家评论》,1997年5期。
    [3]胡风:《论现实主义的路》,《胡风评论集》(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19-320页。
    [1]刘醒龙:《现实主义和“现时主义”》,《上海文学》,1997年1期。
    [1]贺仲明:《中国心像——20世纪末作家文化心态考察》,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232页。
    [1]李准:《开头的话》,《黄河东流去》,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2]参见《李准新论》一书中《百泉三日谈——李准思想创作探视录》,北京十月文艺出版,1988年版,第314页。
    [3]李准:《我想告诉读者一点什么?》,见《黄河东流去·代后记》,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1]参见《李准新论》,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北京)1988年5月版,第282页。
    [1]李准:《黄河东流去·开头的话》,《黄河东流去》,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1]浩然:《<苍生>是怎样写出来的》,《浩然研究专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206页。
    [2]雷达:《旧轨与新机的缠结——从<苍生>返观浩然的创作道路》,《浩然研究专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211页。
    [1]雷达:《旧轨与新机的缠结——从<苍生>返观浩然的创作道路》,《浩然研究专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214页。
    [1]浩然:《追赶者的几句话》,《浩然研究专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62页。
    [2]憎镇南:《在蜕变的途中——评浩然的<苍生>》,《浩然研究专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578页。
    [1]陈晓明:《表意的焦虑——历史祛魅与当代文学变革》,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482页。
    [2]参见萧夏林主编:抵抗投降书系《张炜卷·忧愤的归途》中《重逢<古船>》一文,华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371页。
    [1]见《忧愤的归途》一书中《86年<古船>研讨论纪要》,华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362页。
    [2]见《忧愤的归途》一书中《86年<古船>研讨论纪要》,华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362页。
    [3]张炜:《古船·代后记》,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1]畅广元、屈雅军、李凌泽:《负重的民族秘史——<白鹿原>对话》,《当代作家评论》,1993年4期。
    [1]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39页。
    [2]陈忠实:《关于<白鹿原>的答问》,《小说评论》,1993年2期。
    [3]陈晓明:《表意的焦虑——历史祛魅与当代文学变革》,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360页。
    [1]李陀、阎连科:《<受活>:超现实写作的新尝试》,《读书》,2004年3期。
    [1]阎连科:《受活·代后记》,《受活》,春风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2]阎连科:《小说与世界的关系——在上海大学的演讲》,《上海文学》,2004年8期。
    [1]李陀、阎连科:《<受活>:超现实写作的新尝试》,《读书》,2004年3期。
    [1]贾平凹、郜元宝:《关于<秦腔>和乡土文学的对话》,《上海文学》,2005年7期。
    [2]刘锡诚:《想着农民 记着农民》,《文艺报》,1980年5期。
    [1]贾平凹、郜元宝:《关于<秦腔>和乡土文学的对话》,《上海文学》,2005年7期。
    [2]贾平凹:《在商州山地——<小月前本>跋》,《贾平凹散文自选》,漓江出版社,1992年版。
    [1]陈晓明:《表意的焦虑——历史祛魅与当代文学变革》,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390-391页。
    [1]徐岱:《现实主义的形态学意义——叙事文学方法论》,《文学评论》,1992年4期。
    [2]陈晓明:《表意的焦虑——历史祛魅与当代文学变革》,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393页。
    [1]余华:《虚伪的作品》,《上海文论》,1989年5期。
    [2]余华:《文学中的现实》,《上海文学》,2004年6期。
    [3]娜塔丽·萨洛特:《鸟瞰》,《二十世纪现实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2月版。
    [1]孙隆基著:《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7页。
    [2]莫言:《饥饿和孤独是我创作的财富》,《小说的气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43页。
    [3]张宏:《感官的王国——莫言笔下的经验形态及功能》,《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5期。
    [1]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2005—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年版,第166页。
    [1]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6页。
    [1]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0页。
    [1]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3页。
    [1]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66页。
    [1]老子:老子·安民第三。
    [2]阎连科、姚晓雷:《写作是因为对生活的厌恶和恐惧》,《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2期。
    [3]莫言:《捍卫长篇小说的尊严》,《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1期。
    [1]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陈永国、张万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1页。
    [2]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7页。
    [3]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柳青专集》,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84页。
    [1]路文彬:《历史想象的现实诉求——中国当代小说历史观的承传与变革》,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255页。
    [1]弗里曼等:《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24页。
    [2]弗里曼等:《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40页。
    [1]弗里曼等:《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47页。
    [2]弗里曼等:《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24页。
    [3]余岱宗:《被规训的激情》,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31页。
    [1]弗里曼等:《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32页。
    [1]洪子诚:《问题与方法》,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288页。
    [1]黄平主编:《乡土中国与文化自觉》,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265页。
    [1]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
    [2]莫言:《我的故乡与我的小说》,《当代作家评论》,1993年2期。
    [1]陈思和:《“声音”背后的故事——读<家族>》,《当代作家评论》,1995年5期。
    [1]参见查尔斯·洛克《全球化是帝国主义的变种》,欧阳桢《传统未来的来临:全球化的想象》,均见王宁、薛晓源主编《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1]张炜:《思想者的最新供词》,《外省书》附录2),花城出版社,2005年版,第273页。
    [1]诺贝特·埃利亚斯:《论文明、权力与知识——诺贝特·埃利亚斯文选》,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8页。
    [2]贾平凹:《土门》后附贾平凹至穆涛的信,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1]肖云儒:《贸平凹长篇系列中的<高老庄>》,《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2期。
    [1]陈春声:《乡村的文化传统与礼仪重建》,《乡土中国与文化自觉》,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89页。
    [1]参见《乡土中国与文化自觉》,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7页。
    [1]陈平原:《进化的观念》,《陈平原小说史论集》(下),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284-1285页。
    [2]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鲁迅全集》第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1页。
    [1]石中英:《略论农村文明与农村教育》,《乡土中国与文化自觉》,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284页。
    [2]本表引用自《乡土中国与文化自觉》中《略论农村文明与农村教育》一文P286,本文在引用时,将其“农村文明与城市文明”替换为“乡土文明与现代文明”。这种替换虽有名称上的区别,但是在实质上却是一致的。
    [1]黄平主编:《序·费孝通学术思想的贡献及挑战》,《乡土中国与文化自觉》,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页。
    [1]费孝通:《孔林片思》,《现代新儒学辑要丛书》第6页,转引自《乡土中国与文化自觉》,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21页。
    1、米歇尔·福柯著:《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
    2、米歇尔·福柯著:《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3、爱德华·W·萨义德著:《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4、爱德华·W·萨义德著:《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北京: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5、爱德华·W·赛义德著:《赛义德自选集》,谢少波、韩刚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6、诺贝特·埃利亚斯著:《论文明、权力与知识——诺贝特·埃利亚斯文选》,斯蒂芬·门内尔、约翰·古德斯布烙姆编,刘佳林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Jorge Larrain著:《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现代性和第三世界在场》,戴从容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8、保罗·博维著:《权力中的知识分子》,萧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9、卡尔·曼海曼著:《卡尔·曼海曼精粹》,徐彬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戴维·莫利、凯文·罗宾斯著: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与文化边界,司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E·卡西尔著:《启蒙哲学》,顾伟铭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2 马克斯·霍克海然、西奥多·阿道尔诺著:《启蒙辨证法》,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6年版。
    13、海登·怀特著:《形式的内容:叙事话语与历史再现》,董立河译,北京: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厌津出版社,2005年版。
    14、弗雷德里克·杰姆逊著:《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5、薛晓源、曹荣湘主编:《全球化与文化资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6、柳鸣九主编:《二十世纪现实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17、琳达·诺克林著:《现代生活的英雄——论现实主义》,刁筱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8、俞吾金等著:《现代性现象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对话》,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19、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1800—1949)》第一卷,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
    20、孙隆基著:《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版。
    21、周宪主编:《文化现代性与美学问题》,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2、吉尔伯特、罗曼兹著:《中国的现代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3、汪民安著:《福柯的界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24、张光芒著:《启蒙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25、明恩溥著:《中国人的素质》,秦悦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
    26、明恩溥著:《中国乡村生活》,午晴、唐军译,北京:时事出版社,1998年版。
    27、费孝通著:《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8、费孝通著:《中国绅士》,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29、黄平主编:《乡土中国与文化自觉》,北京: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30、李泽厚著:《中国思想史论》(下),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31、温铁军著:《三农问题与世纪反思》,北京: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32、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33、何清涟著:《现代化的陷阱——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问题》,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
    34、田永胜著:《中国之重——32位权威人士解读“三农”问题》,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
    35、陈永主编:《南中国“三农”问题调查》,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年版。
    36、罗平汉著:《天堂实验——人民公社化运动始末》,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
    37、弗里曼、毕克伟、赛尔登著:《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38、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2005—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北京:中国统计出 版社,2006年版
    39、中国三农形势跟踪调查课题组、中汉经济研究所农村发展研究部编:《小康中国痛》,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40、安敏成著:《现实主义的限制——革命时代的中国小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1、陈思和著:《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42、南帆著:《后革命的转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3、赵园著:《地之子——乡村小说与农民文化》,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44、王德威著:《想象中国的方法》,北京:读书·生活·新知三联出版社。2003年版。
    45、陈建军著:《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46、陈力君著:《代言与立言:新时期文学启蒙话语的嬗变》,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7、韩毓海著:《锁链上的花环——启蒙主义文学在中国》,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48、贺桂梅著:《人文学的想象力——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与文学问题》,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9、张光芒:《中国当代启蒙文学思潮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50、王光东著:《朴素之约》,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51、王晓明编:《人文精神寻思录》,上海:文汇出版社,1996年。
    52、戴锦华著:《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3、丁帆等著:《中国乡土小说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4、陈继会著:《中国乡土小说史》,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55、范家进著:《现代乡土小说三家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6、赵宏顺著:《社会转型期乡土小说论》,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年版。
    57、洪子诚著:《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8、陈晓明著:《表意的焦虑——历史祛魅与当代文学变革》,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59、高秀芹著:《文学中的中国城乡》,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60、温儒敏著:《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61、陈顺馨著:《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和转换》,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62、李扬著:《抗争宿命之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942—1976)研究》,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63、杨剑龙著:《现实悲歌——谈歌、何申等新现实主义小说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64、刘旭著:《底层叙述:现代性话语的裂缝》,上海: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65、张德祥著:《现实主义当代流变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66、刘洪涛著:《湖南乡土文学与湘楚文化》,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67、朱晓进著:《“山药蛋派”与三晋文化》,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68、李继凯著:《秦地小说与“三秦文化”》,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69、魏建、贾振勇著:《齐鲁文化与山东新文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70、逢增玉著:《黑土地文化与东北作家群》,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71、孟繁华著:《1978激情岁月》,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72、尹昌龙著:《1985延伸与转折》,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73、张志忠著:《1993世纪末的喧哗》,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74、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上下卷(修订版),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版。
    75、陈平原、钱理群等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1—5)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76、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77、莫言著:《小说的气味》,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78、汪曾祺著:《汪曾祺文集》文论卷,陆建华主编,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79、阎连科著:《返生回家》,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2年版
    80、孙大佑、梁春水编:《浩然研究专集》,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81、余非、孙荪著:《李准新论》,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82、郭剑敏著:《革命·历史·叙事——中国当代革命历史小说(1949—1966)的意义生成》,(浙江大学博士毕业论文)未刊稿。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