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科技思想及其实践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体现着科学技术的作用和意义。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促进了人类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以及思维方式的根本性变化,是近代以来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在16世纪前中国的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世界先进地位。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曾在科技上有过光辉成就的中华民族,在近代却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以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为指导,紧密结合中国的实际,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事业。经过80多年的艰苦奋斗,形成了一整套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思想,领导全国人民建立了学科齐全、独立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缩短了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科技水平的差距;而且在某些科技领域的年研究成果已经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对中国现代化建设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但就目前而言,我国科技发展的整体水平依然落后于发达国家,在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科技政策、科研体制和科技创新等方面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在某些方面、某些领域甚至严重制约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为了实现我国在二十一世纪中叶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一宏伟目标,我们必须在科技进步方面作出更大努力,并为下一阶段科技水平全面提升和进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奠定良好的基础。而要尽快赶上世界发达国家,依靠科技发展促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就必须有正确的科技思想来指导科技实践。系统研究建党以来党的科技思想及其实践的历史过程,并比较党的主要领导人的科技思想的异同,评价其成败得失;以历史为明鉴,以现实为考量,对新世纪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战略、主要政策措施等提出参考性建议。因此本选题有着一定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关于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问题,学术界多侧重于对科技发展史的研究,而对科技思想尤其是对党的科技思想研究很不够。而且,对党的科技思想研究一般仅限于对党的领导人在某个历史时段的个体研究,鲜有人对建党以来党的领导集体科技思想及实践效果进行系统分析和总结。因此本选题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学术意义。
     本文以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八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为研究时段,以马克思科技思想为指导,以党的科技思想演进发展为主线,以党带领全国人民发展科学技术事业的实践为依托;重点探讨某些重大决策出台的历史背景、现实原因、指导思想、主要政策措施和实施效果,对其得失成败、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和反思。最后,结合新世纪科技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和我国的现实国情,对未来我国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提出对策建议。
     本文除绪论外共分为六章。
     第一章研究建国前中国共产党科技思想形成及其与实践的初步结合。首先,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和分析西方文明的传入对中国当时社会的冲击,来探寻党的科技思想产生的背景渊源;其次,对建党前后党的创始人的科学思想进行梳理,探讨其对党的科技思想形成产生的理论影响;第三,对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不同的历史阶段党的科技思想初创、形成和科技实践进行研究,分析了不同时期党采取的发展科学技术为革命战争服务的指导思想和政策措施,并研究其对建国初期的影响。
     第二章研究了从建国到改革开放前党的科技思想曲折发展及其对实践的影响。建国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确立了“科学为人民大众”的新中国科技事业的根本指导思想;发出了“向科学进军”号召,制定了国家科技远景规划;带领全国人民迅速改变了中国科学技术“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并在国防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科技成果。在本章的三、四节着重研究了党的“技术革命”思想,客观分析了从反右运动到“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共产党科技思想的曲折发展的历程,评述了科学政治化思潮对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消极影响和危害。
     第三章研究改革开放后到20世纪80年代末党的科技思想发展深化及其对实践的指导。这一时期党的科技思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成功与失误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总结。它以邓小平科技思想为核心,在完成拨乱反正的基础上,重申了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阐明科学技术现代化对国家现代化的关键作用;倡导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强调科技体制改革和发展高科技的重要意义;创造性的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并以此为基点构建了新时期党的科技思想体系,指导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科技实践活动。
     第四章研究跨世纪党的科技思想深化创新及其对实践的引领。这一时期以江泽民为核心党的领导集体继承了邓小平科技思想的精髓,深刻把握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科技革命的新特点,将科学技术放在优先发展地位;组织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了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体现和标志,并将科技创新提升到民族兴衰的高度;形成了跨世纪党的科技思想及其实践体系,有力的推动了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飞速发展。
     第五章对党的主要领导人科技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在按照历史的轨迹对建党以来党的科技思想及其实践进行了全面梳理的基础上。为了使研究更加深入,在本章将党的主要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科技思想产生的历史境遇、对科技本质功能的认识、科技发展战略目标和科技发展的动力认识等方面进行横向、客观地比较,探寻党的科技思想演进规律。
     第六章是历史启事与现实考量。联系中国科技发展的需要,回顾历史并从中寻求有益的借鉴和启示,是本文研究的立足点和价值所在。历史研究表明,党的科技思想的演进历程是一个曲折发展的历史进程,新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曲折经历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因此,本章结合当前我国科技发展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从科技发展取向、科技发展理念、科技发展路径与科技价值指归四个方面,来反思前人所走过的弯路、探讨新世纪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为我党明晰制定未来科技发展战略及其政策和措施提出对策建议。
     通过研究表明:
     1、在科学和民主精神感召下诞生的中国共产党与科学技术有着不解之缘。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对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有了初步的认识,产生了一系列科学论断,并在极其艰苦的战争状态下开展一系列科技实践活动。
     2、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发展科学技术事业。虽然党的科技思想经历了曲折,但党的科技思想始终在正确轨道上不断发展、深化和创新,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指导着科技实践活动,出现了新中国科技史上的三个“黄金期”,使我国的科技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3、尽管党的主要领导人由于历史背景不同,但他们的科技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追求国家的强盛、人民的富裕;其价值取向都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现实国情相结合,努力探索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自身规律和时代特征。因此,他们的科技思想是承前启后,一脉相传的有机整体,是立足于马克思的科技观并与时俱进的产物。
     4、以史为鉴,实现21世纪中国的科学技术健康和持续的发展。首先,要保持科学技术稳定发展的政治环境,重视“科学”与“技术”的本质区别,以利于科学技术按其自身规律发展;其次,应将科学技术的进步服务于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重建,以促进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第三,坚持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并举,以推动中国科技事业跨越式发展;第四,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在科技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实现人的全面解放,以实现科技价值的最终指归。
     5、中国共产党科技思想的产生、演进和发展,离不开近百年来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背景。因此,不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建国以来的不同历史阶段,党的科技思想具有内在的有机联系,中国共产党科技思想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它支配和影响了中国科技现代化乃至整个现代化的实际进程。
Every major progress of human civilization reflect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tremendous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the theme of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in modern times which has promoted social lifestyle, production mode, and the fundamental changes in our way of thinking.
     China is one of the earliest civilizations countries in the world. Before the 16th centu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has remained at a advanced status in the world. Due to various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reasons, the Chinese nation which had obtained great achievement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o has lagged far behind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he West in modern times.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hina has taken Marx technology thought as instructions and has focu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dertakings. After hard working for more than 80 years, China not only created a suit of technology thought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ut also established an independent and integrate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ystem including complete disciplines by which shorten the gap with the developed technology. Moreover, the research results have met or exceeded the international advanced level in some areas of science area and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dertakings have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which have played a tremendous role in promoting the modernization building in China.
     But regarding currently, the overall level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still lags far behind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In some areas i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such as the guiding ideology, technology policy, research system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still have much room for improvement and in certain areas, or certain fields they even restrict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To ensure China to realize the grand goals that achieving the level of moderately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he world by the mid-21st century we must make greater efforts in scientific and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next stage when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level in China has been overall enhanced and ranks among the most advanced in the world. In order to catch up with the technology level in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he world and to promote China's modernization process relying o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it is necessary to have a correct technological idea to guide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actice. Therefore, we should research the history process of the party's technological ideology and practice systemically since the founding and make a comparison in landscape orientation of the technological ideas between the main leaders of the party. Then put forward policy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dertakings in China in the new century that it has a certain historical and realistic significance to follow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oad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y evaluating its success or failure according to the history and considering the reality. Therefore the subject has a certain historical and realistic significance.
     On the problems of contemporary China'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cademic circles emphasis on investigating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t do inadequate research on technological thinking particularly on the technological thinking of the party. Moreover, the research of the party's technological thought are generally limited to the individual study of a certain party leader in some period in history, however, a bit of people have done systemic analysis and summaries to the collective thought and practice effect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the party's leadership since the founding. Therefore the subject has a certain theoretical value and academic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ideological background introducing some major decisi ons, practical reasons,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results, ofwhich success or failure,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are summed up and reflected taki ng the 80 years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s the study period, taking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hought of Marxism as a guide, takingthe evolution of the party's thought as the main line and taking the great practi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y Chinese people who are guided b y the Party as the foundation. Finally, combining the new position faced by the dev 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new century and the new situation and China's actualconditions, putting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t he guiding ideology and policy of China'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n th e future.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except introduction.
     Chapter 1 researches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ought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the practices before the founding of China. First, uses reflections on China's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analysis of the real impact on realistic society by introducing the Western civilization to explore the origin of the technological thought of the Communist of China. Second, sort out the scientific thought of the founder of the party before and after the founding to study the theoretic effect on the initially formed of the scientific thinking of the party. Third, researches the initial creation,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ought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during the different phases such as the land revolution,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and the War of Liberation and explores the policies and measures of develop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serve the war which is adopted by the party in different periods.
     Chapter 2 researches the flexural development of the party's technological thought and its practice from the founding to the opening up innovation.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PRC, the party's first-generation leadership collective with the core Mao Zedong has established the direction of "Science for the masses of the people" service guideline, brought forward the call of "entering into the Science", instituted a technology perspective layout, and achieved a serie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The third and forth sections in this chapter focuses on the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thought of the party and analyzed objectively the tortuous development course of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hought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from the Anti-Rightist campaign to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s well as the negative impact and harm brought from the political science thought to China'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hapter 3 is to study the development and deepening of the party's technological thinking after opening up innovation. During this period the party's technological ideology which summarized the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both from success and misplay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ince PRC founding, is a rich and profound knowledge with affluent contents. The ideology takes Deng Xiaoping's technology thinking as its core. It reiterated that Marxis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productivity based on the completion of the restoration of order; it clarified the key role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t advocated shaping a good social atmosphere to respect for knowledge and talent; it stressed the importance of reforming the system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developing high technology; it put forward creatively the thesi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the primary productive forces", and took this as a anchor to built the party's technology thinking system in a new period, and improved the party's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to a new level.
     Chapter 4 researches th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of the party'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hinking and its practice. The third generation of the party, with the core Jiang Zemin, inherited collectively the quintessence of Deng Xiaoping's thinking of technology, and grasped profoundly the new features of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in the world since the 1990s. Moreover they did a careful review and summation to the practice experiences of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technology; gave a priority to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ganized and implemented a "rejuvenating the country through science and education" tactic; put forward a series ideas tak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s the core; formed a cross-century party's technology thinking and its practice system which did a powerful impetus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dertakings.
     Chapter 5 is to compare and study the core technology thinking of the main leaders. This chapter does a comprehensive sorted out to the party's technology ideology and practic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historical path since the founding. And based on that in order to enable more in-depth research, this chapter does a horizontal and objective comparing from these aspects: the historic background of the technology ideologies of all the party's three core generation leadership including Mao Zedong, Deng Xiaoping and Jiang Zemin, the cognition of the function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strategic objectives and impetus of technology development, by this way to identify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skeleton during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the party's technology thought.
     Chapter 6 is about historical inspiration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Reviewing the history and seeking useful lessons and inspiration are the starting point and value of this paper. History investigation shows that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the Party's technology ideology is a tortuous history course. The tortuous experiences of new China'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undertaking offered us valuable experiences and the lessons. Therefore, this chapter which combines many new problems facing our country's technological practice does a reflection about the a detour taken by predecessors and a discuss about the dire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in China in the new century from four levels, the orientation of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ncep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path and the value of technology. At last, this paper proposes countermeasure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our party to set down the future technology guidelines and policies.
     This study shows:
     1,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born impelled by the scientific and democratic spirit has a close bond wi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new-democratic revolution period, the party has an initial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well as how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produced a series of scientific thesis. Even more valuable is that in the hard period, the party adopted a series of effective measures for the revit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2,After the founding of PRC,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paid full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dertakings. Although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ought of the party experienced the turns and twists,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ought of the party develops continuously and turns the different from innovation, and at different history stage guid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ulfillment activity deeply on the right orbit, so three "golden era"in PRC technology history appeard,the Chine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dertakings developed in a rapid speed and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3,A comparative study shows that in spite of the different historical backgrounds of the party's three generations of leaders, But their starting point and destination are all seeking national prosperity, well-being of the people; their values which combined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with the actual conditions in China all do efforts to explore the self-rules and era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n China; Therefore, the thinking of the party's three generations of leaders, the technology is an organic whole with the religion spreads which inherited the predecessors and inspirited the posterity. They based on the Marx's technology concept and are a outcome advancing with the times which developed a guide thinking syste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undertakings and promote it to progress and develop ceaseless.
     4,Inspecting the history, in order to ensure the healthy and sustaine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21st century: First, to maintain the stabl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political environment regarding the essential differen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cording to benefit for technology itself to develop by its own laws; Second, accelerate the sustainabl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by applying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to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harmony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ure and human and building green technology concept so as to promote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ird, stick to introducing technology and self-innovating simultaneously, in order to promote China'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by leaps and bounds; Fourth, emphasize "people-oriented", thinking that man is the first to achieve the full liberation of human during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progress in the historical process which actualized the ultimate destination that the valu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5, The creation of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inking, evolve and develop, can not get away from Chinese modernization history background develop in the last a hundred years.Therefore, no matter in the new-democratic revolution period or in different history stag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ought of the party has inside of organic contact, the development that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ought is a nature of history process, it controls and affects Chine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odernization is to the whole actual progress for modernize.
引文
① 中共中央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77页。
    ① 严复:政治讲义,《严复集(5)》,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44页。
    ② 蒋慕东: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历程及意义,《连云港师专学报》,2006年第2期。
    ③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说:“历史上新的正确的东西,在开始时常常得不到多数人的承认,只能在斗争中曲折地发展。……哥白尼关于太阳系的学说,达尔文的进化论,都曾经被看作错误的东西,都曾经经历艰苦的斗争。”见: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九五七年二月二十七日),《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29页。
    ④ 陈争平、龙登高:《中国近现代史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2页。
    ① 陈争平、龙登高:《中国近现代史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88页。
    ② 张国辉:《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企业发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225-229页。
    ① 陈遵妫:中国天文学会[J],科学大众,1948(4):6。
    ② 马恩列斯编译局研究室:《五四期间期刊介绍》,三联书店,1979年。
    ① 中国科学社应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共同体,它成立于1914年,但因其早期主要的活动是在美国,直至1919年才正式迁往国内,它在国内的主要活动也正是从此时开始的。
    ② 资料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团体》,上海科普出版社,1990年;《中国科学技术团体》(增补),上海科普出版社,1995年。此处所说科学团体主要指各类科学学会和协会,不包括后来成立的以中央研究院为代表的各种科学研究机构。
    ③ 段治文:试论二三十年代中国的科学团体与科学发展,《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年8月第18卷第8期。
    ④ 延安时期,毛泽东藏书中有不少自然科学书籍,如商务印书馆出的汤姆生《科学大纲》,辛垦书店出的普朗克《科学到何处去》,琼斯《环绕我们的宇宙》,爱丁顿《物理世界的本质》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开会前,毛泽东邀请商务印书馆创始人张元济等同游天坛,曾向张说:他读过商务出的《科学大纲》,从中得到很多知识。见:龚育之著:《自然辩证法在中国(新编增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11页。
    ①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恩室:《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在中国的传播》,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369-372页。
    ② 毛泽东曾说:“记得我在1920年,第一次看到考次基的《阶级斗争》,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和一个英国人作的《社会主义史》,我才知道人类有史以来才有阶级斗争。……可是这些书上……,我只取了它四个字:‘阶级斗争’,……。”同样,目前所见五四前后周恩来有关科学技术的论述只有一篇文章,周恩来在《共产主义与中国》(1922)一文中说:“共产主义发达实业之大计在此,由此乃能使产业集中,大规模生产得以实现,科学为全人类效力,而人类才得脱去物质上的束缚,发展自如。”他还说,资本主义的害处“不在他利用科学,乃在他闭塞工人的知识”,革命成功后,劳动阶级的政府要重用“科学家来帮助无产者开发实业,振兴学术”。详见:李吉:毛泽东早期科技思想的发展和特点,《益阳师专学报》,1994年10月第15卷第4期;刘焱编:《周恩来早期文集1912·10-1923·6》下卷,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377页。
    ③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恩室编:《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在中国的传播》,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373-383页。
    ④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恩室编:《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在中国的传播》,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380-383页。
    ① 龚育之编:《列宁、斯大林论科学技术工作》,中国科学院出版社,1954年6月。
    ②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科学技术》编辑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科学技术》,人民出版社,1978年,出版说明、序。
    ③ 《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第512页。
    ④ 《瞿秋白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544页。
    ① 《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第106-109页。
    ② 《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第78页。
    ③ 《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第78页。
    ④ 《李大钊文集》(上册),人民出版社,1984年。
    ① 《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第78页。
    ② 《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第78页。
    ③ 《瞿秋白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07页。
    ① 《陈独秀著作选》(第2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553页。
    ② 《陈独秀著作选》(第2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554页。
    ③ 魏宏运:抗战初期工厂内迁的剖析,《南开学报》,1999年第5期。
    ① 毛泽东:《我们的经济政策》(1934年1月23日),《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第188页。
    ②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通信部编研室:《红军的耳目与神经——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通讯兵回忆录》,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序言。
    ③ 中国现代史资料编辑委员会翻印:《苏维埃中国》,1957年,第135页。
    ① 《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文献选编》(上),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34页。
    ② 《鄂豫皖苏区历史简章》,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13页。
    ① 见:方志敏、邵式平:《回忆闽浙赣皖苏区》,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413-414页;李滔、易辉:《刘鼎》,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4-35页;吴汉杰:《官田兵工厂》,《星火燎原》(第2集),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十年征文编辑委员会编,1962年,第171页;《川陕革命报据地历史长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419页;陈立明等主编:《中国苏区辞典》,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413页。
    ② 孔永松、邱松庆:《闽粤赣边区财政经济简史》,厦门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134页。
    ③ 《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下),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533页。
    ④ 《中央革命很据地史料选编》(下),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616页。
    ⑤ 谢绍武:《农事试验场的初步工作》,《红色中华》(第162期),1932年3月15日。
    ① 史光:《早期的人民无线电广播事业》,《中国科技史料》,1982年第3期。
    ② 史光:《早期的人民无线电广播事业》,《中国科技史料》,1982年第3期。
    ③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通信部编研室:《红军的耳目与神经——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通信兵回忆录》,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第4页。
    ④ 史光:《早期的人民无线电广播事业》,《中国科技史料》,1982年第3期。
    ⑤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通信部编研室:《红军的耳目与神经——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通信兵回忆录》,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第40页。
    ⑥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从书编委:《院校·回忆史料》,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5年,第51页。
    ⑦ 谭克绳、欧阳植梁主编:《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斗争史简编》,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第365页。
    ① 《湘鄂西革命报据地史》,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第361页。
    ② 舒龙、凌步矶:《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69页。
    ③ 陈立明等主编:《中国苏区辞典》,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39页。
    ① 《新中华报》,1940年3月5日。
    ② 《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第302—309页。
    ③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70页。
    ④ 龚育之著:《自然辩证法在中国(新编增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3页。
    ⑤ 《解放日报》,1941年11月26日。
    ① 徐特立:《怎样进行自然科学的研究》,载:武衡主编:《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第7辑),中国学术出版社,1988年,第7—8页。
    ② 何志平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团体》,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0年,第385页。
    ③ 《新中华报》,1940年3月5日。
    ④ 何志平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团体》,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0年,第388页。
    ⑤ 尹恭成:《近现代中国科学技术团体》,《中国科技史料》,1985年第5期。
    ① 《新华日报》,1940年3月15日。
    ② 《解放日报》,1941年8月2日。
    ①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料选编》(上册),河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1-23页。
    ② 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编:《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文献汇编》,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年,第46页。
    ③ 魏宏运:《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财政经济史料选编》(第一篇总论),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87页。
    ④ 《延安自然科学院史料》,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北京工学院出版社,1986年,第108页。
    ⑤ 《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回忆录)》,中央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第328页。
    ① 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编:《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文献汇编》,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年,第105页。
    ② 武衡:《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第1辑),中国学术出版社,1983年,第51页。
    ③ 武衡:《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第1辑),中国学术出版社,1983年,第61页。
    ④ 《新中华报》,1940年3月5日。
    ⑤ 《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回忆录)》,中央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第234页。
    ① 《陕甘宁边区政府大事记》,档案出版社,1990年,第35页。
    ① 《解放日报》,1941年6月8日。
    ② 武衡:《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第1辑),中国学术出版社,1983年,第63页。
    ③ 武衡:《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第1辑),中国学术出版社,1983年,第62页。
    ④ 毛泽东:《关于发展农业》,《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第九册),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党史教研室编,第224页。
    ⑤ 武衡;《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第1辑),中国学术出版社,1983年,第66页。
    ⑥ 《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第3辑),档案出版社,1987年,第97页。
    ① 武衡:《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第2辑),中国学术出版社,1984年,第28页。
    ② 武衡:《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第3辑),中国学术出版社,1984年,第30页。
    ③ 《解放日报》,1941年6月12日。
    ④ 《朱德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76—77页。
    ⑤ 晋察冀边区部分农作物粮种试验成功增产统计:谷物试验品种数120余个,增产14.2-58.22%;玉蜀黍试验品种数50多个,增产15-66%;小麦试验品种数10个,增产10-50%;蔬菜试验品种数1个,增产20-40%。见:张水良:《执日战争时期中国解放区农业大生产运动》,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15页。
    ① 数据来源:《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文献汇辑》,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年,第283页、第28页。
    ② 晋冀鲁豫边区军工生产情况见:毛锡学等主编:《抗日根据地财经史稿》,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86页。
    ① 《革命根据地经济史料选编》(下),江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0页。
    ② 《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文献汇编》,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年,第313页。
    ③ 皇甫束玉等编:《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纪1927.8-1949.9》,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321页。
    ④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7年,第110页。
    ⑤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7年,第529页。
    ① 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编:《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文献汇编》,科学出版社,1958年,第290页。
    ② 《革命根据地经济史料选编》(下),江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07页。
    ③ 武衡:《东北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初期)》(综合卷),中国学术出版社,1984年,第157页。
    ④ 朱建华:《东北解放战争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6页。
    ① 蔡克勇:《高等教育简史》,武昌: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年,第151页。
    ②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老解放区教育资料(三)》(解放战争时期),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66页。
    ③ 武衡主编:《东北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初期)》(综合卷),中国学术出版社,1984年,第243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58页。
    ① 何志平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团体》,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0年,第435页。
    ② 武衡:《东北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初期)》(综合卷),中国学术出版社,1984年,第288页。
    ③ 《中国科技史料》,1985年第5期。
    ① 《人民日报》1950年8月27日。
    ① 《科学通讯》,1949年7月11日第1期。
    ② 《科学通讯》,1949年7月11日第2期。
    ③ 《科学通讯》,1949年7月11日第2期。
    ④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95页。
    ⑤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11页。
    ⑥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第246页。
    ⑦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第600页。
    ⑧ 《列宁斯大林论科学技术工作》,中国科学院出版,1954年,第110页。
    ① 《新中日报》,1940年3月15日。
    ② 何志平等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团体》,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第469页。
    ③ 任美绍:今后中国科学的展望,载《科学大众》1950年1月第7卷第1期。
    ④ 《人民日报》,1950年8月27日。
    ① 《人民日报》,1950年8月27日。
    ② 梁希: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及协会的任务,载《科学普及及通讯》,1950年第7期。
    ③ 《“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的第一年》,载《科学普及》,1951年10月。
    ① 《一年来的科学普及运动》,载《科学普及通讯》,1950年第10期。
    ② 引自:王志强:《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政策思想(1949—1956》,北京大学图书馆博士论文库,第16页。
    ① 《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关于中国科学院基本任务的指示》(1950年6月14日),《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5月。
    ② 国家科委:《科学技术白皮书第1号》,科技文献出版社,1986年,第12页。
    ③ 中国科学院计划局统计处:《中国科学院奋进的四十年》,引自国家统计局科技统计司《中国科学技术四十年》,国家统计局出版社,1990年6月,第17页。
    ① 郭沫若:《中国科学院1950年工作总结和1951年工作计划要点》,载《新华月报》,1951年,第4卷,第1期。
    ② 中国科学院计划局统计处:《中国科学院奋进的四十年》,引自国家统计局科技统计司《中国科学技术四十年》,国家统计局出版社,1990年,第17页。
    ① 《中国人民共和国三年来伟大成就》,人民出版社,1953年,第136页。
    ② 引自:扬德才等编著《20世纪中国科学技术史稿》,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59页。
    ③ “大科学”:指科学的研究对象复杂,综合性强,所需实验设备庞大,研究程序繁杂,以解决经济、军事或重大理论问题为目的,并以规划科学研究为主要特征的科学研究体制。(D.Price,Little Science,Big Science,New York and London,1963)。
    ④ 郭沫若:《在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大会上的报告》,载《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6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267页。
    ①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1867年7月25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07页。
    ① 《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63-264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287页。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178-179页。
    ② 《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41-43页。
    ③ 《周恩来外交文选》,人民出版社,1995年。
    ④ 《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15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16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132页。
    ③ 顾龙生:《毛泽东经济年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第519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664页。
    ①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500页。
    ②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503页。
    ③ 笔者注:新中国建立初期,对于从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中国共产党采取“包下来”的方针,并实行了“团结、教育、改造”的政策,以促进和帮助知识分子在世界观和立场上向“科学为人民大众”思想上迅速转化,成为适应新社会需要的知识分子。
    ④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501—502页。
    ⑤ 高化民等著:《三代领导集体与统一战线》,华文出版社,1999年,第57页。
    ⑥ 《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82页。
    ① 《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81—182页。
    ② 《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82—186页。
    ①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11页。
    ② 列宁:《关于党纲的报告》(1913年月19日),《列宁选集》(第3卷),第786页。
    ③ 《斯大林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91页。
    ④ 《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60-162页。
    ① 《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68-173页。
    ② 《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86页。
    ① 《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修正草案)》,“序言”部分,载《建国以来重要文件选编》(第9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第439页。
    ② 《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页。
    ③ 董光壁:《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的一个转折点》,载《光明日报》,1998年4月5日。
    ④ 陈毅、李富春、聂荣臻:《“关于科学规划工作向中央的报告”》(1956年10月29日),载《建国以来重要文件选编》(第9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第429页。
    ⑤ 《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修正草案)》,“序言”部分,载《建国以来重要文件选编》(第9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第438页。
    ① 《张劲夫、杜润生、于光远等访谈录》,载《百年潮》,1999年第6期。
    ① 《人民日报》,1956年7月7日、9日。
    ① 《人民日报》,1956年6月13日。
    ② 参见:龚育之回忆文章《光明日报》,1983年12月28日。
    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第59页。
    ② 《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37、239页。
    ③ 《刘少奇年谱》(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第441页。
    ④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60页。
    ⑤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712页。
    ① 《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16页。
    ②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第497页。
    ③ 《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32页。
    ④ 《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81页。
    ⑤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507页。
    ① 黄伟:对毛泽东“技术加政治”思想观点的探讨,载《当代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2期。第108页。
    ② 《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50、351页。
    ③ 毛泽东:《在杭州会议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1958年1月4日。
    ① 毛泽东:《不断革命》,载《人民日报》,1958年12月26日。
    ② 见:《向技术革命进军》,载《人民日报》,1958年6月3日。
    ③ 《农业机械化电气化的捷径》,中国农业出版社,1958年,第9、13、14页。
    ④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第683页。
    ①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537—538页。
    ① 《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52—153页。
    ②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大事记》,1991年,第243页。
    ① 《开展技术革新运动,把劳动竞赛向前推进一步》,载《教学与研究》,1958年,第11号,第20页。
    ② 邓辰西:工业战级上的技术革新与技术革命运动新论语,载《新论语》,1960年第6期。
    ③ 赵欲樵: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群众运动的新阶段,载《团结》,1960年第3期。
    ①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第681页。
    ② 杜润生:十年来自然科学的重大进展,载《科学通报》,1959年第19期。
    ③ [美]理查德·P萨特米尔:《科研与革命》,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2页。
    ④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9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第157页。
    ①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第347页。
    ② 参见:辛向阳:《世纪之梦——中国人对民主与科学的百年追求》,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
    ①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619、620页。
    ① 《人民日报》,1958年3月15日。
    ② 《1960年科学技术工作文件汇编》,国家科委办公厅。
    ③ 《科学通报》,1958年第15期,第49页。
    ④ 武衡:《科技战线五十年》,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1年,第180页。
    ① 聂荣臻:十年来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载《科学通报》,1959年第20期。
    ① 《聂荣臻回忆录》(下卷),解放军出版社,1984年,第820—828页。
    ① 《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53—359页。
    ②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第998页。
    ① 《陈毅传》当代中国出版社,1991年,第531页。
    ②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第999页。
    ③ 转引自杜蒲:对“文革”前夕及“文革”时期党内“左”倾思潮的文化考察,《毛泽东思想研究》,1992年第4期。
    ① 转引自:冷得熙:《我们这一个世纪——20世纪中国的现代化历程》,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第309页。
    ②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第411页。
    ③ 《人民日报》,1966年6月1日。
    ④ 《人民日报》,1968年1月18日。
    ① 《人民日报》,1971年1月6日。
    ② 《宪法资料选编》(第一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第297页。
    ③ 郑谦:《毛泽东与邓小平》,湖南出版社,1996年,第191页。
    ④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493页。
    ① 转引自:张广芳:十年动乱期间的“教育革命”,《广东党史》,2001年第2期。
    ②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2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第34页。
    ③ 转引自:胡茂桐:从毛泽东的“教育革命”到邓小平的教育改革,《毛泽东思想研究》,1999年第2期。
    ④ Thomas E Bernstein, Upto the mountains and down to the villiages: the transfer of youth from urban to rural China, New Haven, Con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7. & Peter J. Seybolt ed. The rustication of urban vouch in China: a social experiment. N. Y: M. E. Sharpe, 1977.
    ① 转引自:冷得熙:《我们这一个世纪——20世纪中国的现代化历程》,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第309页。
    ② 《人民日报》,1972年10月1日。
    ① 《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444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444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51页。
    ② 《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80页。
    ③ 《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0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32页。
    ③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91页。
    ① 《“两个估计”是怎样炮制出来的?》,《新华月报》,1997年11月,第73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0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8—53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13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465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87—89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83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7页。
    ③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0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8页。
    ② 韩士元:农业自动化的内涵及评价,《天津社会科学》,1999年5期。
    ③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7页。
    ④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订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2页。
    ⑤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75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90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第1卷),战士出版社,1981年,第17页。
    ③ 《列宁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77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第1卷),战士出版社,1981年,第171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60—61页。
    ③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89—90页。
    ① 胡耀邦:《在中国科协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1980年3月23日,载《新时期科学技术工作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67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9页。
    ①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8页。
    ② 载:冷溶:《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雄心壮志——邓小平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三步发展战略目标》,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11页。
    ① 《知识分子问题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45页。
    ② 《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136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 1993年,第41页。
    ② 聂荣臻:《努力开创我国科技工作新局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科学技术工作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122页。
    ③ 《江泽民同志党的建设讲话选读》,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1998年。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91—92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08页。
    ③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88—89页。
    ① 参见:《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第373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94页。
    ③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92、151、41、262页。
    ④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91页。
    ⑤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70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95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23页。
    ③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89页。
    ④ 《列宁选集》(第3卷),第501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96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26页。
    ③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91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23页。
    ② 《十三大以来主要文献选编》(中册),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223页
    ① 《邓小平同志的重要谈话》(1987年2—7月),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3页。
    ② 国家科委科技管理局《科技体制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第1—2页。
    ① 据吴明瑜先生回忆,1984年底起草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参与人有二十多个,主要是科技管理工作者。征求了很多很多科学家的意见,包括李政道、杨振宁等海外华裔科学家。(郑巧英,p.26)据Saich(China's Science Policy in the 1980s, Humanities Press International, Inc., 1989, p. 25),十二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央组织了领导小组,组织起草科技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文件。领导小组包括胡耀邦和赵紫阳。发表的《决定》是第11稿。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72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0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卷),第217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 1993年,第108页。
    ① 笔者注:为了对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科技体制改革有系统性的阐述,这里的科技体制改革实践历程时间跨度不再拘泥于本文所特指的“新时期”。
    ② 段治文:《当代中国的科学文化变革》,博士论文,第121—130页。
    ① [德]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119页。
    ② [德]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49页。
    ③ 张一兵:《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6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94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97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02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68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18页。
    ④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6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4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87页。
    ③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88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74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88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87页。
    ② 《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6页。
    ① 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3页。
    ② 李鹏:《在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的讲话》(1990年12月7日),载《新时期科学技术各种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316页。
    ③ 李瑞环:《谈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问题》(1991年5月21日),载《新时期科学技术各种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367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79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7页。
    ③ 江泽民:《对国家科技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纪要的批示》,载《中国科学报》,1997年8月29日。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38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17页。
    ③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3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91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70页。
    ③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96页。
    ④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98页。
    ⑤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97页。
    ① 《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年,第1—4页。
    ② 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2—3页。
    ① 《人民日报》,1990年5月31日。
    ① 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2001年,第120—121页。
    ② 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2001年,第163—165页。
    ① 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2001年,第101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08页
    ③ 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68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40页。
    ② 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52—53页。
    ① 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21—22页。
    ② 《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33页。
    ③ 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53页。
    ① 《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5页。
    ① 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21页。
    ② 《人民日报》,1990年5月31日。
    ③ 《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412页。
    ① 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51页。
    ② 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64页。
    ③ 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145—146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74页。
    ① 赵旭东:《技术革命对国家的影响》,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①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50页。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314页。
    ① 《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25—439页。
    ② 《科技日报》,1995年5月26日。
    ① 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96页。
    ① 《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75页。
    ① 崔禄春:《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研究》,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202页。
    ② 王克修:《先进生产力论》,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05页。
    ① 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22页。
    ② 《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45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83页。
    ① 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216—217页。
    ② 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20页。
    ③ 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214页。
    ④ 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217页。
    ① [苏]布哈林:《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23页。
    ② 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279页。
    ③ 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192页。
    ① 《中国技术发展的现状与动力分析》,参见:《新华文摘》,2001年第7期。
    ② 参见:《中国科技论坛》,2001年第7期。
    ③ 笔者注:《洛桑报告》指瑞士洛桑的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IMD)自1986年以来每年发表的《国际竞争力年度报告》,是对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竞争力进行评比排序,中国大陆自1994年开始,被正式列为评价对象。
    ④ 中新网,2003年11月12日。
    ⑤ 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2页。
    ① 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55页。
    ② 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70页。
    ③ 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147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16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81页。
    ⑥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49页。
    ①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92页。
    ② 《毛泽东文集》(第8册),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41页。
    ③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845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43—144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29页。
    ③ 《人民日报》,2006年6月6日。
    ④ 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第192页。
    ① 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l,第44页。
    ② 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第55页。
    ① 《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7—18页。
    ② 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192页。
    ③ 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148页。
    ④ 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155页。
    ⑤ 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172页。
    ① 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172页。
    ② 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207页。
    ③ 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223—224页。
    ④ 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116页。
    ⑤ 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155页。
    ① 薛建明:历史与现实视野下的科技创新,《理论学刊》,2006年第10期。
    ② 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78页。
    ①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848页。
    ① 《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69页。
    ① 《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38页。
    ② 《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51页。
    ③ 参见:龚育之:一段历史公案和几点理论思考,《自然辩证法研究》,1991年第11期。
    ①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4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88页。
    ③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75页。
    ① 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20页。
    ① 《毛泽东文选》(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40—341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31页。
    ① 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115页。
    ② 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145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598页。
    ② 参见:陈卫平:《第一页与胚胎》,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04页。
    ①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北京:东方出版社,1987年,第37页。
    ① [法]卢梭:《论科学与艺术》,陈修斋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7页。
    ② 黄爱宝:人对自然的伦理关系何以可能,《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编译局译),[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17页。
    ② 叶文虎:《创建可持续发展的新文明—理论的思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1页。
    ① 引自:《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载《当代思潮》,2003年第2期。
    ② [法]卢梭:《论科学与艺术》,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7页。
    ① [美]格里芬编:《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马季方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年,代序。
    ① 沈玉春,江子章:《科技管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280-281页。
    ② 转引自:丁湘城,罗勤辉:试论我国的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关系,《科技与经济》,2006年第1期。
    ① 徐彬:企业技术创新:远虑解近忧,载《科学时报》,2003年13期。
    ① 路风:理解“自主创新”,《软科学研究》,2006年10期。
    ① 梅永红:自主创新与国家利益,《中国软科学》,2006年第2期。
    ① 《东方网》,2005年8月9日。
    ① [英]J·D·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33页。
    ② A·拉契科夫:《科学学》,科学出版社,1984年。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18—219页。
    1、《科学的中国》,中国科学化运动协会出版,1933-1934年第1-4卷。
    2、《科学》,中国科学社出版,1915-1938年。
    3、《科学通讯》,中华全国第一次科学会议筹备委员会,1949年第1期—1950年第10期。
    4、《科学普及通讯》,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科学普及局,1950年3月第1期—12月第10期。
    5、《科学普及工作》,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科学普及局,1951年1月—10月。
    6、《自然科学》,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1951年第1卷第1-5期。
    7、《中国人民共和国三年来伟大成就》,人民出版社,1953年。
    8、龚育之著:《列宁、斯大林论科学技术工作》,中国科学院出版社,1954年。
    9、中国现代史资料编辑委员会翻印:《苏维埃中国》,1957年。
    10、《科学普及工作》,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1957年5月创刊号—1958年第10期。
    11、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编:《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文献汇编》,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年。
    12、《科学技术工作》(半月刊),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委员会,1958年第1-3期。
    13、《科学通报》,中国科学院,1950年第1卷第1期—1959年第20期。
    14、《科学大众》,科学大众社,1950年—1965年。
    15、《科学画报》,中国科学社,1950年—1966年。
    16、《马克思思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
    17、《列宁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
    18、《爱因斯坦文集》,商务印书馆,1976年。
    19、《毛泽东文集》(1-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
    20、《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科学技术》编辑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科学技术》,人民出版社,1978年。
    21、张国辉:《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企业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
    22、马恩列斯编译局研究室:《五四期间期刊介绍》,三联书店,1979年。
    23、《斯大林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
    24、《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第1卷),战士出版社,1981年。
    25、张水良:《执日战争时期中国解放区农业大生产运动》,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
    26、《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下),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
    27、《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下),人民出版社,1982年。
    28、《知识分子问题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83年。
    29、《朱德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
    30、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恩室:《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在中国的传播》,人民出版社,1983年。
    31、武衡主编:《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第1-7辑),中国学术出版社。
    32、《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料选编》(上册),河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
    33、方志敏、邵式平:《回忆闽浙赣皖苏区》,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
    34、《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
    35、魏宏运:《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财政经济史料选编》(第一篇总论),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
    36、武衡主编:《东北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初期)》(综合卷),中国学术出版社,1984年。
    37、《李大钊文集》(上册),人民出版社,1984年。
    38、《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年。
    39、《周恩来选集》(上、下),人民出版社,1984年。
    40、《聂荣臻回忆录》(上、下),解放军出版社,1984年。
    41、《聂荣臻同志和科技工作》,光明日报出版社,1984年。
    42、《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三联书店,1984年。
    43、杨建新等:《五星红旗从这里升起——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诞生纪事暨资料选编》,文史资料出版社,1984年。
    44、国家科委科技管理局:《科技体制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
    45、《严复集(5)》,中华书局,1986年。
    46、《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文献选编》(上),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
    47、《延安自然科学院史料》,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北京工学院出版社,1986年。
    48、《革命根据地经济史料选编》(下),江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49、国家科委:《科学技术白皮书第1号》,科技文献出版社,1986年。
    50、太行革命根据地史总编委会:《太行革命根据地史稿(1937-1949)》,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51、谭克绳、欧阳植梁主编:《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斗争史简编》,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
    52、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北京:东方出版社,1987年。
    5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订本),人民出版社,1987年。
    54、《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86年(上、中),1988年(下)。
    55、《瞿秋白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
    56、诸大建编著:《当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当代中国出版社,1989年。
    57、何志平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团体》,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0年。
    58、国家科委政策法规司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论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0年。
    59、《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回忆录)》,中央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
    60、国家统计局科技统计司:《中国科学技术四十年》,中国统计出版社,1990年。
    61、《中国科学技术团体》,上海科普出版社,1990年。
    62、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
    63、吴光宗、戴桂康主编:《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当代社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1年。
    64、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
    65、武衡主编:《科技战线五十年》,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年。
    66、中央党校出版社编辑部编:《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
    67、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通信部编研室:《红军的耳目与神经——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通讯兵忆录》,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序言)。
    68、《陈毅传》,当代中国出版社,1991年。
    69、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老解放区教育资料(三)》(解放战争时期),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年。
    70、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大事记》,1991年。
    71、《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8卷),1999年。
    72、《十三大以来主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91年(上、中),1993年(下)。
    73、中共中央办公厅调研室:《党和国家领导人论科学技术工作》,科学出版社,1992年。
    74、陈建新著:《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当代中国出版社,1992年。
    75、潘琦主编:《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研究》,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
    76、陈卫平:《第一页与胚胎》,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77、冷溶:《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雄心壮志——邓小平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三步发展战略目标》,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
    78、梁清诲等主编:《当代中国科学技术总览》,中国科技出版社,1992年。
    79、严博非编:《中国当代科学思潮(1949—1991)》,三联书店上海分店出版社,1993年。
    80、顾龙生:《毛泽东经济年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
    81、沈玉春,江子章:《科技管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年。
    82、田禾著:《毛泽东思想与科技兴国》,重庆出版社,1993年。
    83、《陈独秀著作选》(第2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84、《邓小平文选》(第1卷)、(第2卷)、(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994年、1993年。
    85、《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20册),中央文献出版社。
    86、叶文虎:《创建可持续发展的新文明——理论的思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87、马来平著:《中国科技思想的创新》,山东科技出版社,1995年。
    88、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新时期科学技术工作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
    89、《中国科学技术团体》(增补),上海科普出版社,1995年。
    90、《周恩来外交文选》,人民出版社,1995年。
    91、《刘少奇年谱》(上、下),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
    92、《中国科学报》,1997年8月29日。
    93、《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年。
    94、王宏生著:《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与技术》,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年。
    95、殷登祥等著:《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
    96、诸大建编著:《20世纪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年。
    97、李万忍著:《邓小平科技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1997年。
    98、林今柱等著:《科技革命与当代中国的命运》,中国纺织出版社,1997年。
    99、赵玉林等著:《科教兴国论》,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100、李京文著:《科技进步与中国现代化》,中国物资出版社版,1998年。
    101、李晴臻、安维复著:《科技生产力论》,山东大学出版社,1998年。
    102、岳庆平著:《中南海三代领导集体与共和国科教实录》(上、中、下),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
    103、何亚平著:《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邓小平理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104、杨德才等编著:《20世纪中国科学技术史稿》,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
    105、赵旭东:《技术革命对国家的影响》,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106、《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第4册)、1992年(第7册)、1996年(第9、12册)、1998年(第11册)。
    107、《江泽民同志党的建设讲话选读》,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1998年。
    108、《周恩来经济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
    109、《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96年(上)、1997年(中)、1999年(下)。
    110、《毛泽东文集》(第6-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
    111、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
    112、国家科技部:《中国技术创新政策(1999.1—2000.9)》,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年。
    113、冷德熙主编:《我们这个世纪:20世纪中国的现代化历程》,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
    114、林得宏主编:《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115、辛向阳:《世纪之梦——中国人对民主与科学的百年追求》,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
    1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3、23卷),1979年(第47卷),1995年(第1、4、30、46卷(下)),1998年(第31卷),2001年(第44卷)。
    117、《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2000年(上)、2001年(中)。
    118、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
    119、王克修:《先进生产力论》,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120、崔禄春著:《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研究》,华夏出版社,2002年
    121、许先春、林振义编:《江泽民科技思想研究》,浙江科技出版社,2002年。
    122、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科普报告2002》,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年。
    123、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2》,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
    124、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3》,《国际统计年鉴2003》,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年。
    125、沈谦芳著:《高举科学的旗帜——论江泽民的科技思想》,江西高校出版社,2003年。
    126、丁长青著:《科学技术学》,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
    127、龚育之著:《自然辩证法在中国(新编增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28、曾敏著:《中国共产党科技思想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年。
    129、《江泽民文选》(第1、2、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
    130、[德]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观,1961年。
    131、[法]卢梭:《论科学与艺术》,陈修斋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
    132、[英]J.D.贝尔纳著:《科学的功能》,陈体芳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
    133、[苏]布哈林:《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人民出版社,1983年。
    134、A·拉契科夫《科学学》,科学出版社,1984年。
    135、[美]里查得·P·萨特米尔著:《科研与革命—中国科技政策与社会变革》袁南生等译,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89年。
    136、[美]J·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史(1949—196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8月。
    137、[美]J·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史(1962—198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10月。
    138、[英]J·D·贝尔纳著:《科学的社会功能》,商务印书馆,1995年。
    139、[美]吉尔博特·罗慈曼:《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
    1、邓辰西:工业战先上的技术革新与技术革命运动新论语,《新论语》,1960年第6期。
    2、赵欲樵: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群众运动的新阶段,《团结》,1960年第3期。
    3、史光:早期的人民无线电广播事业,《中国科技史料》,1982年第3期。
    4、尹恭成:近现代中国科学技术团体,《中国科技史料》,1985年第5期。
    5、龚育之:一段历史公案和几点理论思考,《自然辩证法研究》,1991年第11期。
    6、杜蒲:对“文革”前夕及“文革”时期党内“左”倾思潮的文化考察,《毛泽东思想研究》,1992年第4期。
    7、方学邦:毛泽东在技术革命问题上的成功经验及其教训,《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3年第4期。
    8、鼎增寿:毛泽东同志的科技思想,《教育研究》,1993年第10期。
    9、席庆义、沈林:毛泽东与我国科技发展初探,《合肥工业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
    10、陈福寿:毛泽东技术革命思想的基本形成,《毛泽东思想研究》,1994年第1期。
    11、杨忠泰:论毛泽东的科学技术思想,《宝鸡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期。
    12、吴乃华编:五四科学思想初探,《人文杂志》,1994年第3期。
    13、王章维、卫金桂:五四运动对中国自然科学发展的影响,《北京党史研究》,1994年第3期。
    14、张青棋:毛泽东科技思想初探,《安徽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
    15、陈福寿:试论周恩来的科技思想,《毛泽东思想研究》,1994年第4期。
    16、李德敏、胡多英:论邓小平的科技体制改革思想,《广西社会科学》,1994年第5期。
    17、唐菊英、唐连英:浅论抗战时期毛泽东的科技思想,《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4年第6期。
    18、袁剑平:邓小平科技思想的四个层次,《探索》,1995年第2期。
    19、李云涛:毛泽东的科技革命思想,《胜利论坛》,1995年第3期。
    20、肖德:论毛泽东技术引进思想及实践,《毛泽东思想研究》,1995年。
    21、杨德才:中国近百年科学技术史的分期及其划时代事件,《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6年第5期。
    22、颜振军、刘海波:科技政策的兴起及研究现状,《科学学研究》,1997年第2期。
    23、马佰莲:新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三次转移,《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
    24、张青棋:毛泽东的科技思想与邓小平的继承和发展,《学术界》,1997年第3期。
    25、陈国庆:新技术革命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韩山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
    26、阎艳:建构21世纪绿色科技观,《道德与文明》,1999年第1期。
    27、杜桂娥: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探析,《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1期。
    28、刘辉:解放战争后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及其实践,《教学与研究》,1999年第2期。
    29、孙孝科:毛泽东、邓小平科技观之比较,《广东行政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
    30、胡茂桐:从毛泽东的“教育革命”到邓小平的教育改革,《毛泽东思想研究》,1999年第2期。
    31、黄伟:对毛泽东“技术加政治”思想观点的探讨,《当代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2期。
    32、周光召: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回顾与展望,《学会月刊》,1999年第3期。
    33、张彦:科学启蒙:一个百年的主题,《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
    34、周晨虹:矛盾 改革 创新——三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探索,《齐鲁学刊》,1999年第6期。
    35、吴焕新: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理论与实践探源,《湖湘论坛》,1999年第6期。
    36、魏宏运:抗战初期工厂内迁的剖析,《南开学报》,1999年第5期。
    37、韩士元:农业自动化的内涵及评价,《天津社会科学》,1999年5期。
    38、姚晓娜:科学技术发展的伦理原则,《科学技术与辨证法》,2000年第1期。
    39、胡江滨:创业·发展·创新——中共三代领导人的科技思想简论,《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40、苏多杰:建国以来党的科技发展战略及其启示,《攀登》,2001年第z1期。
    41、王静: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群体对我国科技进步的贡献,《东疆学刊》,2001年第1期。
    42、张九庆:中国科技发展的世纪回顾与展望,《中国科技信息》,2001年第1期。
    43、张明国:中国共产党早期科学技术政策述评,《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44、刘长林:论陈独秀对科玄两派的批评,《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45、沈晓阳:毛泽东关于技术革命的思想,《理论学习》,2001年第2期。
    46、刘洪民编: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科技思想发展简析,《中国科技论坛》,2001年第4期。
    47、梁海虹:从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看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4期。
    48、朱长久编:陈独秀的科学思想探析,《安徽史学》,2001年第4期。
    49、周伟民、刘国华:江泽民科技进步论思想论述,《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年第4期。
    50、杨春满:论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科技思想,《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51、卜毅然:论戊戌变法中的科技强国思想,《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
    52、李悦:中华年民族必以科技兴盛而崛起,《当代思潮》,2001年第5期。
    53、俞睿:论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的科技思想,《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第6期。
    54、刘永兰、姜海英:对毛泽东科技思想的历史考察,《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第10期。
    55、汤洪高: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80年的历史启示,《中国高等教育》,2001年第12期。
    56、路甬祥: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求是》,2001年第14期。
    57、杨丽凡:发展科技的指导思想:从延安时期到建国初期,《自然科学史研究》,2002年第1期。
    58、鲍健强:绿色科技的发展特点和理性思考,《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59、厚字德:历史上阻碍中国科技发展因素之透视,《科学学研究》,2002年第3期。
    60、王敏:对科技伦理问题的思考——恐怖活动中高科技的阴影,《理论导刊》2002年第6期。
    61、朱长江:对20世纪50年代技术革命运动的反思,《中国农业大学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62、廖清胜:试论江泽民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新发展,《科技与社会》,2002年。
    63、宋庆贵:论毛泽东技术思想的得失及特征,《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64、王琼玉:构建21世纪的科技伦理观,《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65、谢咏梅:中国1978—1988年国家技术观的演进路径,《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66、牛君、摹向斌:建国后前七年我国发展科技的理论与实践,《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67、蔡瑛:试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思想,《党史研究与教学》,2002年第5期。
    68、赵小芒:江泽民对马克思、邓小平科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理论学习》,2002年第6期。
    69、路甬祥:中国近现代科学的回顾与展望,《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年第8期。
    70、段治文:试论二三十年代中国的科学团体与科学发展,《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年8月第18卷第8期。
    71、曾得高: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科技生产力观的创新发展,《生产力研究》,2003年第1期。
    72、黄少成:邓小平的科技观新论,《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73、许广玉:浅谈江泽民科技思想的主要内容,《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3期。
    74、皋艳、马梦诗:略论三代领导人的科技思想,《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75、柳鸣:历史需要反思,《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3年第4期。
    76、周青山:第三代领导集体科技思想的创新与发展,《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77、孙秀云、王为全:马克思恩格斯论科技与人的全面发展,《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78、王超航:浅析邓小平科教兴国战略思想,《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79、郭重庆:对中国科技发展滞后的思考,《权威论坛》,2003年第6期。
    80、李运祥:建国以来党的科技政策的沿革及伟大实践,《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第7期。
    81、常立农、陈彬:论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对科技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关系,《学术探索》,2003年 9月。
    82、游和平: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科技思想探析,《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2期。
    83、徐彬:企业技术创新:远虑解近忧,《科学时报》,2003年第13期。
    84、宾长初:“五四”时期陈独秀科学观的内涵与价值,《许昌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85、彭国兴:陈独秀、胡适、蔡元培科技思想比较,《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86、李文玲、刘伟洋、李昭:近代“科学救国”思想及活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87、黄备荒:论江泽民科技思想的主要特征,《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88、王威孚、王智:1956-1979:技术革命与文化革命思想的扬抑轨迹,《学术交流》,2004年第1期。
    89、何增光: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及启示,《技术经济》,2004年第2期。
    90、赵琳琳:论邓小平、江泽民的科技思想,《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9l、张芳山、易绍林:中共三代领导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之比较分析,《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2004年第2期。
    92、黎晓岚:毛泽东科技思想评析,《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93、刘丽:重视道德对科技发展的价值导向,《辽宁工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94、杨吉兴: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理论的贡献,《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95、黄时进:论功利主义科学观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年第3期。
    96、潘鈜:毛泽东科技思想发展轨迹,《党史纵览》,2004年第3期。
    97、宋玉忠:建国前党的科教兴国战略思想萌芽探析,《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98、刘立:邓小平科技思想与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中国科技论坛》,2004年第4期。
    99、郑巧英: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前后中国科技政策初探,《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年第4期。
    100、金文玲:中国近代科技滞后的原因解析,《晋阳学刊》,2004年第5期。
    101、徐金城:江泽民科技思想探析,《学海》,2004年第6期。
    102、林辉:论毛泽东的“技术革命”思想,《党史研究与教学》,2004年第6期。
    103、柯育芳、张军:1949—1994年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求索》,2004年第7期。
    104、艾恪:领导人谈高科技,《中国青年科技》,2004年第10期。
    105、刘兆立:邓小平科技思想的深刻内涵及时代意义,《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年第11期。
    106、覃凤英:试论邓小平科技思想的现实意义,《科技和产业》,2005年第1期。
    107、孙国际:开放引进与自主创新不可偏废,《发明与创新》,2005年第1期。
    108、李纲要:略论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本质,《理论学习》,2005年第1期。
    109、叶帆:科技发展观指导下的新科技观,《科学管理研究》,2005年第2期。
    110、钱易:科学发展观与科技伦理问题,《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年第2期。
    111、宋庆贵:“大跃进”运动中的技术革命评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112、冯洁:党的三代领导核心之科技思想的继承与创新,《理论界》,2005年第3期。
    113、李守可:毛泽东“赶超”战略探析,《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114、丁祖豪、范立:科技发展与人的发展,《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115、杨丽娟、陈凡:科学、技术能混同立法吗?——对我国当代科技立法的思考,《科学学研究》,2005年第4期。
    116、王耀东: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及其发展,《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4期。
    117、姚琦:论邓小平科技观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第5期。
    118、秦健:中央三代领导集体核心对马克思科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学习论坛》,2005年第5期。
    119、张怡:新时期发展观的伦理思考,《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120、李开文、刘霁堂:科学发展观下的我国科技发展取向,《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121、蒙云龙:刘少奇科技思想散论,《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9期。
    122、丁湘城、罗勤辉:试论我国的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关系,《科技与经济》,2006年第1期。
    123、梅永红:自主创新与国家利益,《中国软科学》,2006年第2期。
    124、蒋慕东: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历程及意义,《连云港师专学报》,2006年第2期。
    125、曹慧、周俭初:简述建国后我国科技体制发展历程,《科技与经济》,2006年第2期。
    126、李天华:毛泽东“技术革命”思想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指导意义,《毛泽东思想研究》,2006年第4期。
    127、郭广、陈璋:科技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128、汤萱、王威孚、李明星: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解读,《理论月刊》,2006年第6期。
    129、贾智:伦理观回归:现代科技发展的必然抉择,《法制与社会》,2006年第8期。
    130、黄金汉:对技术引进中自主创新的思考,《中国检验检疫》,2006年第10期。
    131、路风:理解“自主创新”,《软科学研究》,2006年第10期。
    132、吴荣秀、刘保峰:再谈邓小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思想,《求实》,2006年第S1期。
    133、张雁、严恺: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与未来科学技术发展展望,《世界科技研究与发 展》,2002年第2期。
    134、薛建明:历史与现实视野中的科技创新,《理论学刊》,2006年第10期。
    135、王志强: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政策思想(1949—1956),北京大学(博士论文),1999年。
    136、王守权:科技革命与中国现代化,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论文),2002年。
    137、段治文:当代中国的科学文化变革,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138、徐志宏:马克思科学观初探,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