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本心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心学整合三教的思想为研究重点,试图揭示心学中整合三教思想的特点与精神方向,分析“心”的范畴在整合三教论当中的核心作用,说明思想史上出现以“心”整合三教的思想的逻辑必然性。本文指出:在探求圣道的历程中,心学家出入佛道,深受佛道之影响;在如何对待佛道的问题上,心学家采取了包容与理解的态度;在辨别三教异同之时,心学家确认“心”为三教所共通的基点;在建构其思想体系之时,心学家融纳了佛道的本体论、心性论、修养论与境界观;在对三教进行取舍之时,心学家总是以归宗儒学为底线从而坚守了儒家本位的立场。由此,他们在中国思想史上展开了一幅以“心”整合三教思想的壮丽画卷。
     陆九渊创立心学,以反驳“佛老即异端”的震聋发聩之论开启了心学整合三教思想的历程。杨简以“心之精神是谓圣”的论断强化了陆九渊的思想立场。王阳明以“致良知”论与“四句教”建构了完备的整合三教的学理基础。有“三教宗师”之称的王畿以其对良知的坚定信仰而把王学的三教合一论推向鼎盛。李贽的“真心”观涵有超越三教并整合三教的意蕴,其超越三教之说表现为对儒教弊病的批判,其整合三教之说则以“三教归儒”的命题为其标志。心学的三教合一论当以三一教最具代表性。所谓“三一”,即统儒释道三教为一,而三一教即以心为宗。三一教的创始人林兆恩实际上是一位心学家,他的思想与实践都是在心的立场上整合三教。甚至他所主张的修炼方法都是统合三教而归宗于心学。
     本论文在学界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心学的整合三教论,第一次把李贽与林兆恩的三教观置于心学整合三教的发展脉络中来考察。在分析具体问题时,本文提出了一些新见,例如,揭示出杨简“心之精神是谓圣”的命题对于心学整合三教论的意义,初步分析了王阳明“无善无恶心之体”的命题与玄学性无善恶论的关联,就王畿所倡导的“宴息”作了新的考证,对林兆恩创立三一教的分期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The doctoral dissertation is focusing on the integrating three-teachings thought of Mind School in the Song and Ming Dynasties, intends to find the characteristic and orientation of the integrating three-teachings thought of Mind School, analyses the core role of conception of Mind (Xin) in integrating the three-teachings, and explains the logical inevitability to integrate three teachings through Mind(Xin) in the intellectual history. As pointed out in the dissertation, figures of Mind School usually had strong interests in the doctrine and thought of Buddhism and Taoism during their pursuit for being Saint, and their thought show up a strong influence of Buddhism and Taoism. The philosophers studied in the dissertation usually had tolerant and understanding attitude toward Buddhism and Taoism, identified the Mind (Xin) as supporting point for the three-teachings, and absorbed ontology, theory of Mind and Nature, theory of cultivation, and view of spheres of living from Buddhism and Taoism for establishing their philosophic systems. The great masters of Mind School always chosen Confucius as their homecomings and held their Confucius position when they decided to select one from the three-teachings. Therefore, a grand spectacle by using Mind (Xin) to integrate the three-teachings had been developed in the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China.
     Lu Jiuyan set up the Mind School and started the course of integrating the three-teachings through the shocking idea, which was to refute "Buddhism and Taoism are unorthodox opinions". Yang Jian strengthened Liu Jiuyan's stand through the preposition of "the spirit of mind is referring to Saint". Wang Yangming established a soun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integrating the three teachings through "Extension of the innate knowledge of the good" and "Four-sentence teachings". As "the three-teaching grandmaster", Wang Ji promoted the theory of three-teachings-in-one to reach the very peak of excellence through the firm faith in the innate knowledge of the good. Li Zhi's "truthful-mind theory" intended not only to exceed the three-teachings through the critique of Confucius malady, but also to integrate the three-teachings through the assertion "the three-teachings returning to Confucius". The three-in-one religion is the typical case of three-teachings-in-one theory of Mind School. The three-in-one is referring to unify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Taoism into one. The three-in-one religion is belonging to Mind (Xin) worship. Lin Zhao-en, the founder of three-in-one religion, was a representative of Mind School. His thought and practice intended to integrate three-teachings on the basis of Mind (Xin). Even his religious practices were aim at integrating the three-teachings to worship the Mind (Xin).
     It is the first time in the academic researches that the dissertation systematically discusses the three-teaching integration theory of Mind School, and studies the three-teaching theories of Li Zhi and Lin Zhao-en through the framework of integrating three-teachings of Mind School. The dissertation contributes some new ideas. For examples, it indicates the importance of preposition of "the spirit of mind is referring to Saint", supported by Yang Jian, on three-teaching integration theory of Mind School. It also analyses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Wang Yang-ming's assertion "mind-in-itself is regardless of good and evil" and the Metaphysical School's theory of "nature is regardless of good and evil". The author conducts textual research on the "Yanxi", supported by Wang Ji. Finally, the author proposes his idea on the period division of Lin Zhao-en's three-in-one religion.
引文
①儒教,本文主要在儒家教化意义上使用。因为,与纯思辨的哲学相比,儒教是非哲学的;与一神教的宗教相比,儒教是非宗教的。可是,儒教在人文关怀中所体现出的生存智慧说明她是一“致广大,尽精微”的哲学;儒教在终极关怀上所展露的功能效果表明她是一“极高明,道中庸”的宗教。自西方文化传入中国以后,儒教是不是宗教一直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国内外对此问题已有多篇论文发表。国内学者中,以任继愈先生为代表的“儒教是宗教”的论点受到广泛的关注。参见《“儒教问题”争论集》(任继愈主编)
    (2000年11月,宗教文化出版社)。
    ②《弘明集》卷一《理惑论》记载:“问曰:‘何以正言佛,佛为何谓乎?’牟子曰:‘佛者,谧号也,犹名三皇神、五帝圣也。佛乃道德之元祖,神明之宗绪。佛之言觉也,恍惚变化,分身散体,或存或亡,能小能大,能圆能方,能老能少,能隐能彰,蹈火不烧,履刃不伤,在污不染,在祸无殃,欲行则飞,坐则扬光,故号为佛也。’”于此可见佛与神仙的近似度。
    ①王洪军:《中古时期儒释道整合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09页。
    ②竺道生的顿悟成佛说在当时还招致诟议,但在后世影响颇大。汤用彤认为:“至于有唐,顿悟见性之说大行,造成数百年之学风,溯其源头,固出于竺道生也。”见《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中华书局,1981年,第452页。
    ③《弘明集》卷二《明佛论》。
    ①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隋唐),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59页。
    ②王绩:《东皋子集》卷下《答程道士书》。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③柳宗元:《柳河东集》卷二十五《送僧浩初序》。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④《万善同归集》卷六。
    ①朱元璋《三教论》记载:“于斯三教,除仲尼之道,祖尧舜,率三王,删诗制典,万世永赖。其佛仙之幽灵,暗助王刚,益世无穷,惟常是吉。尝闻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三教之立,虽持身荣俭之不同,其所济给之理一。然而斯世之愚人,于斯三教,有不可缺者。”见《明太祖文集》,卷十,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明史》卷二《太祖二》。
    ①《玄教斋蘸仪文·御制序》,《正统道藏》,(台)艺文印书馆印行,第15册,第111487页。
    ①《镡津文集》卷第二《辅教编中·广原教》,大正藏卷五二,页六六○上。
    ①严耀中:《论“三教”到“三教合一”》,《史学研究》,2002年11期。
    ①张载:《张载集》,《中华书局》,1985年,第376页。后人把此四句改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②陆九渊:《陆九渊集》,卷三十六《年谱·淳熙四年》,第491页,钟哲点校,中华书局,1980.1(2008.9重印),以后引用此书,仅注明书名及页码。
    ③《陆九渊集》,第19页。
    ①《陆九渊集》卷二十《序赠·赠僧允怀》,第245页。
    ②久须本文雄(日)著,彬如译:《陆子学禅考》,下册,《新觉生杂志》,卷一五,第九期,第16页。
    ③《陆九渊集》卷三十六《年谱》,第508页。
    ④孙响城主编:《象山咏》,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书中收录了陆九渊的诗作33首,其中有《与僧净璋》:“自从相见白云间,离别常多会聚难。两度逢迎当汝水,数年隔阔是曹山。客来濯足傍僧怪,病不烹茶侍者闲。不是故人寻旧隐,只应终日闭禅关。”邓丽芳注曰:此诗见《瀛洲律髓》,净璋,江西宜黄县曹山寺读师,陆九渊少年时代在疏山寺读书期间,曾听其讲授。(见《滁州学院学报》“陆九渊诗作补辑”,2005年2月)。
    ①毛晋:《津逮秘书》第十五集及明代商玻《稗海》第十五函。
    ②陈淳:《北溪集》第四门,卷一四。
    ③湛若水:《湛甘泉先生文集》卷一七。
    ④孔令宏:《宋代理学与道家、道教》,中华书局出版,2006年。其中有陆九渊与道家、道教的章节。
    ⑤《道藏》第25册306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⑥《陆九渊集》卷二《书·与朱元晦》,第24页。陆九渊认为象山为“龙虎山之宗”的意思可以从地理上来理解。龙虎山实为象山(应天山)西行的一支支脉。
    ①吴文丁:《陆九渊全传》,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1999年,第40页。
    ②《陆九渊集》卷二十五《诗·挽张正应》,第302页。
    ③《陆九渊集》卷六《书·与包详道》四,第83页。
    ④《陆九渊集》卷二十五《诗·游湖分韵得西字》,第302页。
    ⑤《陆九渊集》卷十一《书·与李宰》二,第149页。
    ⑥《朱文公文集》卷三十六《答陆子静之五》。
    ⑦《陆九渊集》卷二《书·与朱元晦》,第23页。
    ⑧《陆九渊集》卷二《书·与朱元晦》,第23页。
    ①《陆九渊集》卷二《书·与朱元晦》,第24页。
    ②《陆九渊集》卷十五《书·与陶赞仲》,第192页。
    ③《陆九渊集》卷三十五《语录下·荆州日禄》,第473页。
    ④《陆九渊集》卷二十四《策问》,第289页。
    ①《陆九渊集》卷二《书·与王顺伯》,第16页。
    ②《陆九渊集》卷十五《书·与陶赞仲》二,第194页。
    ①《陆九渊集》卷三十四《语录上》,第408页。
    ②《陆九渊集》卷二《书·与王顺伯》,第17页。
    ③《陆九渊集》卷三十五《语录下》,第474页。
    ①《陆九渊集》卷十九《记·经德堂记》,第236页。
    ②《陆九渊集》卷三十五《语录下》,第438-439页。
    ③《朱熹集》卷七十五《周子太极通书后序》,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3942页。以后引此书,仅注明卷数与页数。
    ①《陆九渊集》卷二《书·与朱元晦》,第23页。
    ②《陆九渊集》卷二《书·与朱元晦》,第24页。
    ③《朱熹集》卷四十五《答杨子直》,第2154页。
    ④《陆九渊集》卷二《书·与朱元晦》,第23-24页。
    ⑤《陆九渊集》卷二《书·与朱元晦》二,第27页。
    ①《朱子语类》卷七十五,第1935页。
    ②《朱熹集》卷三十六《答陆子静》,第1575页。
    ③《陆九渊集》卷二《书·与朱元晦》二,第29页。
    ①《陆九渊集》卷三十六《年谱》,第505页。
    ②《陆九渊集》卷十一《书·与朱济道》,第142页。
    ③《陆九渊集》卷十一《书·与吴子嗣》八,第147页。
    ④《陆九渊集》卷二《书·与朱元晦》二,第26页。
    ⑤《陆九渊集》卷十二《书·与赵咏道》四,第161页。
    ⑥《陆九渊集》卷三十五《语录下》,第476页。
    ⑦《陆九渊集》卷三十四《语录上》,第395页。
    ①《陆九渊集》卷二《书·与朱元晦》,第30页。
    ②《朱子语类》卷一零四。
    ③《朱子语类》卷一零四。
    ④《陆九渊集》附录二,第558页。
    ①《陆九渊集》卷三十四《语录上》,第423页。
    ②《陆九渊集》卷一《书·与曾宅之》,第4-5页。
    ③《陆九渊集》卷十一《书·与李宰》二,第149页。
    ①《陆九渊集》卷三十五《语录下》,第471页。
    ②《陆九渊集》卷三十四《语录上》,第401页。
    ①《五灯会元》卷三,江西马祖道一禅师,《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28页。以后引此书,仅注书名。
    ①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卷十一,《告子章句上》。中华书局,1983年,第333页。
    ②《陆九渊集》卷一《书·与曾宅之》,第5页。
    ③《陆九渊集》卷一《书·与赵监》,第9页。
    ④《陆九渊集》卷三十四《语录上》,第396页。
    ⑤《陆九渊集》卷三十四《语录上》,第398页。
    ⑥《陆九渊集》卷三十四《语录上》,第400页。
    ①据《宋元学案》卷五十七《梭山复斋学案》记载:淳熙二年,吕东莱约先生及象山、紫阳会于广信之鹅湖寺。先生谓象山曰:“伯恭约元晦为此集,正为学术异同。其兄弟先自不同,何以望鹅湖之同”。遂与象山议论致辩,又令象山自说,至晚罢。先生曰:“子静之说是”。次早,象山请先生说,先生曰:“某无说。夜来思之,子静之说极是。方得一诗”。云:“孩提知爱长知钦”云云。象山曰:“诗甚嘉,但第二句微有未安”。先生曰:“说得恁地,又道未安,更要如何”?象山曰:“妨一同起行”。及至鹅湖会,东莱首问先生别后新功,先生举诗纔四句,紫阳顾东莱曰:“子寿早已上子静船了也”。举诗罢,遂致辩于先生。象山曰:“某涂中和得家兄此诗”。云“墟墓兴哀宗庙钦”云云。紫阳虽和韵,大不怿。朱书云:“鹅湖讲道,诚当今盛事。然紫阳之门人,谓以支离见斥,恚不能平,诟詈蠿起。此朱、陆之异,于此益甚矣”。《宋元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第1874页。
    ②《陆九渊集》卷二十五《诗·鹅湖和教授兄韵》,第301页。朱熹答和陆九渊的诗文如下:“德义风流夙所钦,别离三载更关心。偶扶藜杖出寒谷,又枉篮舆度远岑。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沈。却愁说到无言处,不信人间有古今”。(见《宋元学案》《梭山复斋学案》,第1873页。)
    ③《陆九渊集》卷五《书·与舒西美》,第63-64页。
    ④《陆九渊集》卷十一《书·与李宰》二,第150页。
    ⑤《陆九渊集》卷一《书·与曾宅之》,第4页。
    ①《陆九渊集》卷三十五《语录下》,第470页。
    ②《陆九渊集》卷三十六《年谱》,第487-488页。
    ③《宋元学案》《象山学案》,第1875页。
    ①《陆九渊集》卷三十五《语录下》,第455页。
    ②《陆九渊集》卷六《书·与包详道》,第80页。
    ③《陆九渊集》卷十《书·与董元锡》,第135页。
    ④《陆九渊集》卷一《书·与赵监》,第9页。
    ⑤《陆九渊集》卷一《书·与邓文范》,第11页。
    ⑥《陆九渊集》卷三十四《语录上》,第404页。
    ⑦《陆九渊集》卷一《书·与曾宅之》,第5页。
    ⑧《陆九渊集》卷三十五《语录下》,第458页。
    ⑨郭朋:《坛经对堪》,齐鲁书社,1981年,第12页。根据此书,不同版本《坛经》,偈的内容略有差异。
    ①《陆九渊集》卷三十五《语录下》,第468页。
    ②《陆九渊集》卷三十五《语录下》,第459页。
    ③《陆九渊集》卷三十五《语录下》,第441页。
    ④语出《老子》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⑤语出《老子》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①《陆九渊集》卷一《书·与侄孙濬》,第13页。
    ②冯友兰认为,北宋程颢的思想“为陆王所继承发展”,参见《程颢、程颐》,《哲学研究》,1980年10期。
    ①《慈湖遗书》卷十八《炳讲师求训》。所用《慈湖遗书》为文渊阁版本。
    ②《慈湖遗书》卷二《申义堂记》。
    ③《慈湖遗书》卷四《先圣祝文》。
    ①《慈湖遗书》卷七《家记一》。
    ②《杨氏易传》卷九。
    ③《慈湖遗书》卷四《祖象山先生辞》。
    ④《杨氏易传》卷八。杨简在《杨氏易传》中共使用了132次“道心”之范畴。
    ⑤《杨氏易传》卷十六。
    ①《慈湖遗书》卷二《昭融记》。
    ②《慈湖遗书》卷十八《宝漠阁学士正奉大夫慈湖先生行状》。
    ③《陆九渊集》卷三十四《语录上》记载:徐仲诚请教,使思孟子“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一章,仲诚处槐堂一月,一日问之云:“仲诚思得孟子如何?”仲诚答曰:“如镜中观花。”答云:“见得仲诚也是如此。”顾左右曰:“仲诚真善自述者。”因说与云:“此事不在他求,只在仲诚身上。”既又微笑而言曰:“已是分明说了也。”少间,仲诚因问中庸以何为要语。答曰:“我与汝说内,汝只管说外。”良久曰:“句句是要语。”,第428页。
    ④《慈湖遗书》卷二《著庭记》。
    ①《慈湖遗书》卷十八《炳讲师求训》。
    ②《慈湖遗书》卷二《永嘉郡学永堂记》。
    ③《慈湖遗书》卷十九《孔子闲居解》。
    ④《孔丛子》主要记录了孔子、子思、子上、子高、子顺的言行。《汉书·艺文志》并未著录此书,表明两汉时期这部书尚未问世。至三国时,魏人王肃在其所著《圣证论》中首次提到《孔丛子》,并且引用了该书的部分内容。而该书中许多故事情节以至语言,又多与王肃所假托的《伪孔传》、《孔子家语》等书如出一辙。所以,宋代学者多指证其为伪书。杨简自己对《孔丛子》也有怀疑,认为“《孔丛子》言孔子读诗曰‘吾于《木瓜》见苞苴之礼行。’未必果圣人之言也。《孔丛子》所载亦有乖戾不可信者,不止于《木瓜》也。”宋代高似孙正依据杨简所引的文字证明《孔丛子》为伪书,理由是孔子离世时子思还未出生,可见子思问孔子之事不可能。这也成为《孔丛子》为伪书的首要证据。其实,杨简这里关心的不是书的真伪问题,而是找到了一个立论的根据。
    ⑤《慈湖遗书》卷十五《家记九·泛学》。
    ①《慈湖遗书》卷七《己易》。
    ②《杨氏易传》卷二十。
    ③《慈湖遗书》卷二《二陆先生祠记》。
    ④《慈湖遗书》卷十《论论语上》。
    ①《陆九渊集》卷三十五《语录下》,第459页。
    ②《杨氏易传》卷一。
    ③《慈湖遗书》卷七《家记一》。
    ④《慈湖遗书》卷七《家记一》。
    ⑤《慈湖遗书》卷七《家记一》,《己易》。
    ①《慈湖遗书》卷八《家记二·论书》。
    ②《慈湖遗书》卷七《泛论易》。
    ③《慈湖遗书》卷二《乐平县学记》。
    ①《慈湖遗书》卷三《绝四》。
    ②《慈湖遗书》卷二《王子庸请书》。
    ③《慈湖遗书》卷二《永嘉郡学永堂记》。
    ④《慈湖遗书》卷十九《杨先生回翰》。
    ①《慈湖遗书》卷十四《家记八》。
    ②《老子》第十六章。
    ③《老子》第五十六章。
    ④《老子》第十章。
    ⑤《慈湖遗书》卷十四。
    ①《慈湖遗书》卷五。
    ②《北溪大全集》卷三十一《与黄寅仲》。
    ③《慈湖遗书》卷十八。
    ①王阳明:《王阳明全集》卷三十八《世德纪·阳明先生墓志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出版,第1401页。以后引用此书,仅注明书名、卷数与页码。
    ②《王阳明全集》卷四十一《序说·序跋·刻文录叙说》,第1574页。
    ③王畿:《王畿集》卷二《滁阳会语》,凤凰出版社,2007年,第33页。以后引用此书,仅注明书名、卷数及页码。
    ①黄宗羲:《明儒学案》卷十《姚江学案·文成王阳明先生守仁》,中华书局,2008年,第180页。以后引用此书,仅注明书名、卷数及页码。
    ②王晓昕:《王阳明为学历程探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7期。
    ③陈来:《有无之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00页。
    ④《王阳明全集》卷三十三《年谱一》,第1221页。
    ⑤《王阳明全集》卷三十三《年谱一》,第1222页。
    ⑥《王阳明全集》卷三十三《年谱一》,第1224页。
    ①《明儒学案》卷十二《浙中王门学案二》,第252页。
    ②《王阳明全集》卷三十八《世德纪·王性常先生传》,第1380页。
    ③《余姚县志》卷十四《古迹》,钱德洪《后瑞云楼记》光绪二十五年刻本。《年谱》记载五岁改名之事是由“神僧”指点改名后方能言,见《王阳明全集》,卷三十三,《年谱一》,第1221页。
    ④《王阳明全集》卷三十三《年谱一》,第1225页。
    ①《王阳明全集》卷三十三《年谱一》,第1225页。
    ②《王畿集》卷二《滁阳会语》,第33页。
    ③《王阳明全集》卷三十三《年谱一》,第1225-1226页。
    ①《王阳明全集》卷三十三《年谱一》,第1226页。
    ②《王阳明全集》卷三十三《年谱一》,第1226页。
    ①《王阳明全集》卷十九《外集一·赴谪诗五十五首》,第678页。
    ②《王阳明全集》卷十九《外集一·赴谪诗五十五首》,第683页。
    ③《王阳明全集》卷十九《外集一·赴谪诗五十五首》,第684页。
    ④《王阳明全集》卷三十三《年谱一》,第1228页。
    ①《阳明学与佛道关系研究》(刘聪著,巴蜀书社,2009年版)认为“《药王菩萨化珠保命真经》很可能是一部伪经”。如《经》中说“一气氤氲”的提法是中国传统气化论的内容,“与佛教一贯主张的缘起论有着很大差别”,第62页。
    ②此字是“病”改“丙”为“鲁”。字库无此字,故以“鲁”代之。
    ①《王阳明全集》卷二十一《答人问神仙》,第805-806页。
    ①《王阳明全集》卷三《语录三·朱子晚年定论》,第127页。
    ②《王阳明全集》卷四十一《序说·序跋·刻文录叙说》,第1574页。
    ①《明儒学案》卷十《姚江学案·文成王阳明先生守仁》,第180页。
    ②陈来以“诚意格物”来概括从龙场一悟到提出致良知之间的学问宗旨,见《有无之境》,第301页。
    ①《王阳明全集》卷三《语录三》,第120页。
    ②《王阳明全集》卷一《语录一》,第4-5页。
    ③《王阳明全集》卷一《语录一》,第6页。
    ①《王阳明全集》卷三《黄以方录》,第119页。
    ②《王阳明全集》卷三十三《年谱一》,第1237页。
    ③《王阳明全集》卷三十三《年谱一》,第1244页。
    ①《王阳明全集》卷三十三《年谱一》,第1248页。
    ②《王阳明全集》卷七《文录四·大学古本序》,第243页。
    ①《王阳明全集》卷三《语录三》,第104-105页。
    ②《王阳明全集》卷三十四《年谱二》,第1278-1279页。
    ③《王畿集》卷十三《读先师再报海日翁吉安起兵书序》,凤凰出版社,2007年,第343页。
    ①《王阳明全集》卷三十五《年谱三》,第1287-1288页。
    ②《王阳明全集》卷二十《外集二·月夜二首》,第787页。
    ①《王阳明全集》卷三十五《年谱三》,第1291页。
    ①《王阳明全集》卷一《语录一》,第29页。
    ②《王阳明全集》卷三《语录三》,第106页。
    ③《王阳明全集》卷五《文录二·与夏敦夫》,第179页。
    ④《王阳明全集》卷三《语录三》,第99页。
    ①了庵桂悟(1425~1514),即佛日禅师,属临济宗。日本伊势(三重县)人。尝住于东福寺、南禅寺,除精内典外,尚通周易及庄子,故公卿、学者归依者众多。曾以幕府使者身分奉派至明朝。住育王山,与王阳明曾相过从。永正十一年示寂,享年九十。著有语录二卷、壬申入明记。
    ②《王阳明全集》卷三十二《补录》,第1201-1202页。
    ③《王阳明全集》卷一《语录一》,第7页。
    ①《王阳明全集》卷九《别录一·谏迎佛疏》,第295页。原文中“夷狄之圣人”在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中为“西方之圣人”。本引文从四库本。
    ②《王阳明全集》卷三《语录三》,第106页。
    ③《王阳明全集》卷三《语录三》,第98页。
    ④《王阳明全集》卷二十一《外集三·答徐成之》,第808页。
    ①《王阳明全集》卷五《文录二·与陆原静》,第187页。
    ②《王阳明全集》卷三十五《年谱三》,第1289页。
    ③陈来等著,“关于《遗言录》、《稽山承语》与王阳明语录佚文”,《清华汉学研究》第一辑,第189页。
    ①《王阳明全集》卷一《语录一》,第11页。
    ②《王阳明全集》卷一《语录一》,第16页。
    ③《坛经》不同版本在谈到六祖慧能离世时都提到了“端坐”。法海本记载:“如吾在日一种,一时端坐,但无动无静,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是无非,无住无往,坦然寂静,即是大道”。恵昕本记载:“一时尽坐,无动无静,无生无灭”。契嵩及宗宝本均为“端坐至三更”。可见,静坐仍为六祖的主要教法之一。参见《坛经对堪》,郭朋著,齐鲁书社,1981年出版,第161-165页。
    ①《王阳明全集》卷三《语录三》,第121页。
    ①《王阳明全集》卷一《语录一》,第2页。
    ②《王阳明全集》卷三《语录三》,第121页。
    ③《王阳明全集》卷二《语录二·答顾东桥书》,第47页。
    ①《王阳明全集》卷三《语录三》,第107-108页。
    ②《王阳明全集》卷三《语录三》,第108页。
    ③《王阳明全集》卷一《语录一》,第11页。
    ①《四书章句集注》,朱熹撰,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53页。
    ②《王阳明全集》卷一《语录一》,第6页。
    ③《王阳明全集》卷二《语录二》,第45页。
    ④《王阳明全集》卷二《语录二》,第64页。
    ⑤《王阳明全集》卷三《语录三》,第92页。
    ⑥《王阳明全集》卷二《语录二》,第93页。
    ①《王阳明全集》卷五《文录二·与陆原静二》,第189页。
    ②《王阳明全集》卷二《语录二》,第50页。
    ③《王阳明全集》卷三《语录三》,第92页。
    ④《王阳明全集》卷二《语录二》,第45页。
    ⑤《王阳明全集》卷三《语录三》,第92页。
    ⑥《王阳明全集》卷三《语录三》,第122页。
    ①《王阳明全集》卷二《语录二》,第83页。
    ②《王阳明全集》卷三《语录三》,第109-110页。
    ③秦家懿:《王阳明》,台湾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版,第170页。
    ④《王阳明全集》卷五《文录二》,第178-179页,时年王阳明五十四岁。
    ①《王阳明全集》卷五《文录二》,第185页,时年王阳明五十岁。
    ②《王阳明全集》卷三十四《年谱二》,第1278-1279页。
    ③彭国翔认为:“阳明晚年思想中已经流露出对良知信仰的意味”。《良知学的展开》,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81页。
    ④《王阳明全集》卷三《语录三》,第93页。
    ①《王阳明全集》卷三十五《年谱三》,第1287页。
    ②《王阳明全集》卷三《语录三》,第93页。
    ③《王阳明全集》卷二《语录二》,第67页。
    ①《王阳明全集》卷二《语录二》,第62-63页。
    ②《王阳明全集》卷三《语录三》,第123页。
    ①《坛经》对勘,郭朋著,根据郭朋校勘而去掉了错、别、衍、漏字,第35-36页。
    ②《王阳明全集》卷二《语录二》,第61页。
    ③《王阳明全集》卷二《语录二》,第65-66页。
    ①《王阳明全集》卷三《语录三》,第92页。
    ②《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卷十三,第349页。
    ③《朱子语类》,卷十七。
    ④《王阳明全集》卷二《语录二》,第70页。
    ①《王阳明全集》卷三《语录三》,第105页。
    ②《王阳明全集》卷三《语录三》,第109页。
    ③《王阳明全集》卷三《语录三》,第122-123页。
    ④以此而说明悟之境界只有悟者自知而无法告知他人。《景德传灯录》卷四:“今蒙指授入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⑤《王阳明全集》卷三《语录三》,第114页。
    ①《王阳明全集》卷三《语录三》,第116页。
    ②《王阳明全集》卷三《语录三》,第117-118页。
    ③《王阳明全集》卷三十一《年谱附录一》,第1349-1350页。
    ①《王阳明全集》卷三十五《年谱三》,第1306-1307页。
    ①《王阳明全集》卷三《语录三》,第117-118页。
    ②《明儒学案》上册《师说·王龙溪畿》,第8页。
    ①袁伯修《白苏斋类集》卷二十二《杂说类》。
    ②冯达文、郭齐勇主编:《新编中国哲学史》(下)之第三编第八章,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44页。
    ①皇侃:《论语集解义疏》卷九。
    ②参考张文修:《皇侃<论语义疏>的玄学主旨与汉学佛学影响》,该文认为皇疏受到玄佛合流之影响。燕山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③《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卷十一,第325页。
    ①《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卷十一,第326页。
    ②《胡宏集》,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33-334页。
    ③《胡宏集》,第13页。
    ①《胡宏集》,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34页。
    ②《王阳明全集》卷一《语录一》,第29页。
    ①《王阳明全集》卷三《语录三》,第115页。
    ②《王畿集》卷一《天泉证道纪》,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7年版,第1页。
    ③《王阳明全集》卷三《语录三》,第97页。
    ④《王阳明全集》卷三《语录三》,第119页。
    ①《王阳明全集》卷三《语录三》,第124页。
    ①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三十二《泰州学案一》,第703页。
    ①《王畿集》卷十二《与魏敬吾》,第305页。
    ②《王畿集》卷一《天泉证道纪》,第1-2页。
    ③《王畿集》卷二十《绪山钱君行状》,第586-587页。
    ①《王阳明全集》卷三十五《年谱三》,第1308页。
    ②《明儒学案》卷十九,第464页。
    ③《王畿集》卷十五《法华大意题辞》,第422页。
    ①《自知堂集》卷十五,《天池法会偈引》。
    ①《王畿集》卷七《兴浦庵会语》,第173-174页。
    ②彭国翔认为:“兴浦庵夜话时龙溪的立场,也显然相当于天泉证道时的王阳明。”参见《良知学的展开》,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241页。
    ③《莲池大师全集》卷二《山房杂录》,《兴浦庵夜活用前韵寄王泗源》,福建莆田广化寺本,第4401页。(转引自《阳明学派与晚明佛教》,陈永革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7页)。
    ④《莲池大师全集》卷二《山房杂录》,《兴浦庵夜话用前韵寄王龙溪武部》,福建莆田广化寺本,第4400页。
    ①《王畿集》卷十四《报恩卧佛寺德行住持序》,第408-409页。
    ②《王畿集》卷二《滁阳会语》,第35页。
    ①《王畿集》卷八《艮止精一之旨》,第184页。
    ②《王畿集》卷九《答季彭山龙镜书》,第214页。
    ③《王畿集》卷十六《水西别言》,第451页。
    ④《王畿集》卷六《致知义辨》,第134页。
    ①《王畿集》卷六《致知义辨》,第139页。
    ②《王畿集》卷六《致知义辨》,第137页。
    ③《王畿集》卷二《松源晤语》,第42页。
    ④《王畿集》卷十六《水西别言》,第450页。
    ⑤《王畿集》卷十二《答周居安》,第335页。
    ⑥《王畿集》卷十四《赠周见源赴黄州司理序》,第381页。
    ①《王畿集》卷十一《答宗鲁侄》,第297页。
    ②《五灯会元》卷四《赵州从谂禅师》。
    ③《王畿集》卷十六《陆五台赠言》,第445页。
    ④《王畿集》卷九《与赵尚莘》,第227页。
    ⑤《王畿集》卷六《与存斋徐子问答》,第146页。
    ①《王畿集》卷十二《答程方峰》,第311页。
    ②《王畿集》卷一《三山丽泽录》,第10-11页。
    ①《王畿集》卷三《九龙纪诲》,第56-57页。
    ②《王畿集》卷三《答南明汪子问》,第66页。
    ③《王畿集》卷十五《自讼问答》,第433页。
    ④《坛经》,定慧第四。
    ⑤徐阶在《龙溪王先生传》中称“公少患赢,尝事于养生”。见《王畿集》,第826页。
    ①《王畿集》卷十九《祭胡东洲文》,第582-583页。
    ①《王畿集》卷十六《遗徐紫崖语略》,第461页。
    ②《道藏》洞真、玉诀、律下、64册拾遗第一。
    ③《王畿集》卷十四《寿商明洲七袠序》,第403页。
    ④《王畿集》卷十六《书查子警卷》,第478页。
    ①《王畿集》卷十七《虚谷说》,第497页。
    ②《王畿集》卷九《答潘笠江》,第215-216页。
    ①《王畿集》卷十七《三教堂记》,第486页。
    ①《王畿集》卷七《南游会纪》,第153页。
    ②《王畿集》卷十七《太极亭记》,第482页。
    ③此字为“囗”中加“力”,字库无此字。指婴孩出离母胎之声。
    ④《王畿集》卷七《南游会纪》,第154页。
    ①《王畿集》卷一《三山丽泽录》第14页。
    ②《王畿集》卷十五《调息法》第424页。
    ③参见《王畿评传》,方祖猷著,2001年版,第347页;《良知学的展开》,彭国翔著,2005年版,第299-300页;《阳明学与佛道关系研究》,刘聪著,2009年版,第172页。
    ①《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大正藏》第46册,第465页。
    ②《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类书类,《图书编》,卷十五,《夜气》。
    ③郭庆藩辑:《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82年,第一册,第228页。
    ①《明儒学案》卷十八,第408页。
    ②《王畿集》卷一《天泉证道纪》,第1页。
    ①《焚书》增补一《答何克斋尚书》。
    ②《焚书》卷三《卓吾论略》。
    ③《李氏文集》卷十一。
    ④《焚书》卷三《卓吾论略》。
    ⑤《焚书》卷三《子由解老序》。
    ①《焚书》卷三《卓吾论略》。
    ②郎瑛《七修类稿》卷二四《辫证类·时文石刻图书起》。引自王凯符《八股文概说》,中华书局,2002版,第129页。
    ③《焚书》卷三《卓吾论略》。
    ①《焚书》卷三《卓吾论略》。
    ①《明儒学案》卷十四“《浙中王门学案四·太常徐鲁源先生用检》,第303页。
    ②《明儒学案》卷三十三《泰州学案二·文肃赵大洲先生贞吉》,第753页。
    ③《王阳明全集》卷四十一《序说·序跋》,第1604页。
    ④《焚书》卷一《答李见罗先生》。
    ⑤《明儒学案》卷三十一《止修学案·中丞李见罗先生材》,第667页。
    ①《续焚书》卷二《寿焦太史尊翁后渠公八秩华诞序》。
    ②焦竑:《焦氏笔乘》卷四《读书不识字》。
    ③《明儒学案》卷三十五《泰州学案四·处士耿楚倥先生定理》,第825页。
    ①《焚书》卷四《耿楚倥先生传》。
    ②方祖猷等编校《罗汝芳集》,凤凰出版社,2007年出版。
    ③《颜钧集》卷九附录一《颜山农先生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82-83页。
    ④《焚书》卷三《罗近溪先生告文》。
    ⑤《罗汝芳集》,李贽《参政罗公》,第870页。
    ①《焚书》卷三《罗近溪先生告文》。
    ②《焚书》卷三《王龙溪先生告文》。
    ③《焚书》卷三《<龙溪先生文录抄>序》。
    ④《续焚书》卷一《与焦漪园太史》。
    ⑤《焚书》卷二《复焦弱侯》。
    ①《续焚书》卷一《与刘肖川》。
    ②《续藏书》卷二十一《理学名臣·侍郎储文懿公》。
    ③王元鼎:《先生行状》,《明儒王东厓先生遗集》卷首,明刻清修本,泰州馆藏。
    ④《续藏书》卷二十二,《理学名臣·王艮》
    ⑤《焚书》卷四《耿楚控先生传》。
    ①骆问礼,《万一楼集》卷三十六《重刻太上感应篇序》。
    ②《续焚书》卷一《寄焦弱侯》。
    ③《焚书》卷二《复焦弱侯》。
    ④参见《李贽思想演变史》,第129页。
    ①《焚书》卷一《复邓石阳》。
    ②《焚书》卷二《又书使通州诗后·附:顾冲老送行序》。
    ③《焚书》卷三《论政篇·为罗姚州作》。
    ①《焚书》卷四《送姚大洲序》。
    ②《续焚书》卷一《与焦弱候》。
    ③《焚书》卷一《子由解老序》。
    ④张建业认为《老子解》写于李贽客居黄安时。见《李贽评传》,福建省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68页。许建平详细考证了这一问题,其结论是:“李贽自姚安苦读贝经之后,对佛理有了深切的认知,反过来再看苏辙的《老子解》,方觉得“此君非深《老子》者”。于是于万历九年冬“作《解老》一卷,九日而成轶”,并与当年刊刻,且在刊刻前写了《老子解序》。因感觉很好“自谓莫逾”,便一鼓作气,于万历十年写了《庄子解》。”《李贽思想演变史》,第165页。
    ⑤《老子解》,见《李贽文集》第七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1页。
    ①《老子解》,见《李贽文集》第七卷,第8页。
    ②《老子解》,见《李贽文集》第七卷,第2页。
    ③《老子解》,见《李贽文集》第七卷,第8-9页。
    ①《老子解》,见《李贽文集》第七卷,第19页。
    ②《庄子解》,见《李贽文集》第七卷,第70页。
    ③《庄子解》,见《李贽文集》第七卷,第71页。
    ①《庄子解》,见《李贽文集》第七卷,第67页。
    ②《老子解》,见《李贽文集》第七卷,第11页。
    ①有版本为“而事假事文似文乎?”,此处依从另一版本为“而事假事、文假文乎?”
    ②《焚书》卷三《童心说》。
    ①林海权:《李贽“童心说”的写作缘起与年代考》,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89-92页。
    ②《耿天台先生文集》卷三《书牍》一。转引自上文,第91页。
    ③许建平认为写于“万历二十年三、四月间”(《李贽思想演变史》,第274页)。林海权认为写于“万历十四年丙戌(1585)的秋间,时间大约在八月中秋之前”(同注1,第92页)。
    ④许建平:《李贽思想演变史》,第157页。
    ①《续焚书》卷二《圣教小引》。
    ①《焚书》卷二《与曾继泉》。
    ②《焚书》卷四《豫约·感慨平生》。
    ③《焚书》卷一《答焦漪园》。
    ④《焚书》卷三《书黄安二上人手册》。
    ⑤《焚书》卷一《答耿司寇》。
    ①《续焚书》卷二《三教归儒说》。
    ②《道古录》卷下,第十三章,《李贽文集》,第7集,第380页。
    ①《道古录》卷下,第十八章,《李贽文集》,第7集,第385页。
    ②《九正易因》,《读易要语》。《李贽文集》,第7集,第91-92页。
    ③字库中无此字,为“囗”中加“力”,见前章之注,指婴孩出离母胎之声。
    ①《续焚书》卷一《答马历山》。
    ①卢文辉等:《林子本行实录》,福建省图书馆,民国二十年版。
    ①《古今图书集成》卷二百五十八《卓晚春传》,中华书局、巴蜀书社,1985年。
    ②《林子三教正宗统论》第三十五册,《寤言录》,北京大学图书馆藏万历版,收录于《四库禁毁书丛刊》子部第17、18、19册,北京出版社,2000年。以后引自此书,仅注明册数与篇名。
    ①林兆恩:《林子全集》,《遍扣三门》,《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国内版)》第63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
    ①《林子三教正宗统论》第七册,《心圣直指》。
    ②杨振辉:“试谈林兆恩的宗教改革思想”,《福建宗教》,2001年第5期。
    ③林国平:《林兆恩与三一教》,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8页。
    ④《林子全集》利六,旧稿卷之三,《戒诸生》。
    ①《林子本行实录》。
    ②高亨:《周易大传今注》,齐鲁书社,1983年,第427页。
    ③《林子三教正宗统论》第二十八册《权实》。
    ④《林子本行实录》。
    ⑤《愿诏堂集》第三册《请恤共府疏》。转引自《林兆恩与三一教》,第109页。
    ①《林子本行实录》。
    ②《耿天台文集》卷二《广贤路端士趋以弘圣治疏》。
    ③《林子本行实录》。
    ④张洪都:《林子行实》,第19页。
    ①《林子本行实录》。
    ②张洪都:《林子行实》,第40页。
    ③张洪都:《林子行实》,第35页。
    ④《林子三教正宗统论》,第三册,《原教·说夏》。
    ⑤张洪都:《林子行实》,第33页。
    ①《林子三教正宗统论》第六册,《疏天文稿》。
    ②《林子三教正宗统论》第二十九册,《心本虚》。
    ③《林子三教正宗统论》第十册,《三教会编》卷二。
    ④《林子三教正宗统论》第十三册,《三教会编》卷八。
    ⑤《林子三教正宗统论》第十三册,《三教会编》卷八。
    ⑥《林子三教正宗统论》第三十四册,《非三教》。
    ⑦《林子三教正宗统论》第五册,《拟撰道释人伦疏稿首序》。
    ①《林子三教正宗统论》第三十一册,《联句》。
    ②《林子三教正宗统论》第十册,《三教会编》卷一。
    ③《林子三教正宗统论》第五册,《拟撰道释人伦疏稿》。
    ④《林子三教正宗统论》第三十四册,《非三教》。
    ⑤《林子三教正宗统论》第十二册,《三教会编》卷六。
    ⑥《林子三教正宗统论》第十三册,《三教会编》卷八。
    ⑦《林子三教正宗统论》第十三册,《三教会编》卷九。
    ①《林子三教正宗统论》第十三册,《三教会编》卷八。
    ②《林子三教正宗统论》第一册,《三教合一大旨》。
    ③《林子三教正宗统论》第三十四册,《世出世法·世间法为重》。
    ④《林子三教正宗统论》第十册,《三教会编》卷一。
    ⑤《林子三教正宗统论》第一册,《倡道大旨》。
    ⑥《林子三教正宗统论》第二十九册,《须识真心》。
    ⑦《林子三教正宗统论》第二十九册,《须识真心》。
    ①《林子三教正宗统论》第十八册,《心经释略并概论》。
    ②《林子三教正宗统论》第二十九册,《须识真心》。
    ④《林子三教正宗统论》第二十七册《豫章续语》。
    ⑤《林子三教正宗统论》第一册《三教合一大旨》。
    ⑥《林子三教正宗统论》第二十一册《四书正义》,《论语上·圣仁》。
    ①《林子三教正宗统论》第二十九册,《须识真心》。
    ②《林子三教正宗统论》第一册,《倡道大旨》。
    ③《林子三教正宗统论》第十七册,《金刚经概论》。
    ⑤《林子三教正宗统论》第二十五册《四书正义·孟子上》。
    ⑥《林子三教正宗统论》,第十七册,《金刚经概论》。
    ⑦《林子三教正宗统论》,第二十九册,《心本虚篇》。
    ⑧《林子三教正宗统论》第二十九册,《须识真心》。
    ⑨《林子三教正宗统论》第三十册,《续稿·答论本体》。
    ①《林子三教正宗统论》第二十九册,《须识真心》。
    ②《林子三教正宗统论》第一册,《三教合一大旨》。
    ③《林子三教正宗统论》第三十一册,《联句》。
    ④《林子三教正宗统论》第三十四册,《正宗要录》。
    ①《林子三教正宗统论》第三十册,《林子旧稿·题三教图》。
    ②《林子三教正宗统论》第三十一册,《醒心诗》。
    ③《林子三教正宗统论》第一册,《三教合一大旨》。
    ①《林子三教正宗统论》第二十二册,《四书正义·论语下》。
    ②《林子三教正宗统论》第一册,《倡道大旨》。
    ①《林子三教正宗统论》第一册,《倡道大旨》。
    ②《林子三教正宗统论》第二十一册,《四书正义》,《论语上》。
    ③《林子三教正宗统论》第六册,《九序摘言》。
    ④《林子三教正宗统论》第六册,《书九序摘言卷端》。
    ⑤《林子三教正宗统论》第一册,《三教合一大旨》。
    ①《林子三教正宗统论》第六册,《书九序摘言卷端》。
    ②《林子本行实录》。
    ③《林子三教正宗统论》第六册,《书九序摘言卷端》。
    ④《林子三教正宗统论》第六册,《书九序摘言卷端》。
    ①《林子三教正宗统论》第一册,《三教合一大旨》。
    ②《林子三教正宗统论》第一册《三教合一大旨》。
    ③《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五《杂家类存目九》。
    ④蒋德王景:《理学经纬十书序》,载黄宗羲《明文海》卷二二九。
    ①参看杨振辉:“试谈林兆恩的宗教改革思想”,《福建宗教》,2001年第5期。
    ②《林子本行实录》。
    ①《林子三教正宗统论》第三十四册,《世出世法·在世出世》。
    陈建:《学部通辨》,丛书集成初编本。
    陈献章:《陈献章集》,中华书局,1987年。
    程颐、程颢:《二程集》,王孝鱼点校,中华书局,1984年。
    耿定向:《耿天台先生全书》(万历二十六年刻本),《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何心隐:《何心隐集》,容肇祖整理,中华书局,l981年。
    胡宏:《胡宏集》,吴仁华点校,中华书局,1987年。
    黄绾:《明道编》,中华书局,1959年。
    黄宗羲:《黄宗羲全集》第一册,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
    黄宗羲:《明儒学案》,沈芝盈点校,中华书局,1985年。
    慧皎等撰:《高僧传合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季本:《季彭山先生文集》,《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106册,书目文献出版社。
    焦竑:《澹园集》,李剑雄点校,中华书局,l999年。
    焦竑:《国朝献征录》,上海书店影印本,1987年。
    焦竑:《焦氏笔乘·续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李贽:《焚书·续焚书》,燕山出版社,1996年。
    李贽:《李贽文集》,张建业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0年。
    林兆恩:《林子三教正宗统论》,《四库禁毁书丛刊》子部第17、18、19册,北京出版社,2000年。
    林兆恩:《林子全集》,《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国内版)》第63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
    林兆珂等:《林子年谱》,光绪19年版,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
    刘宗周:《刘子全书》,清道光刊本。
    陆九渊:《陆九渊集》,中华书局,1980年。
    卢文辉等:《林子本行实录》,民国20年版,福建省图书馆藏。
    罗洪先:《罗洪先集》,徐儒宗点校,凤凰出版社,2007年。
    罗汝芳:《罗汝芳集》,方祖猷等点校,凤凰出版社,2007年。
    聂豹:《聂豹集》,吴可为点校,凤凰出版社,2007年。
    欧阳德:《欧阳德集》,陈永革点校,凤凰出版社,2007年。
    普济编集:《五灯会元》,苏渊雷点校,中华书局,1994年。
    王艮:《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袁承业编印,1912年。
    王畿:《王畿集》,吴震点校,凤凰出版社,2007年。
    王阳明:《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颜钧:《颜钧集》,黄宣民点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赜藏辑:《古尊宿语录》,萧箑父、吕有祥点校,中华书局,1994年。
    湛若水:《湛甘泉先生文集》,清刊本。
    张廷玉等:《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
    张载:《张载集》,章锡琛点校,中华书局,1985年。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
    朱熹:《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
    鲍世斌:《明代王学研究》,巴蜀书社,2004年。
    鲍希福:《传习录全译》,巴蜀书社,1992年。
    蔡方鹿:《宋明理学心性论》,巴蜀书社,1997年。
    蔡仁厚:《王学流衍》,人民出版社,2006年。
    蔡仁厚:《王阳明哲学》,三民书局,1974年。
    蔡仁厚:《新儒家的精神方向》,学生书局,1989年。
    陈来:《宋明理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
    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人民出版社,1991年。
    陈来:《朱熹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台湾学生书局,1983年。
    陈荣捷:《王阳明与禅》,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
    陈少峰:《中国伦理学史》(上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陈时龙:《明代中晚期讲学运动》(1522-1626),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陈霞:《道教劝善书研究》,巴蜀书社,1999年。
    陈永革:《晚明佛教思想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
    岛田虔次:《朱子学与阳明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
    邓艾明:《朱熹王守仁哲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
    邓名瑛:《寻找生命之真--明代心学的本体追求》,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丁为祥:《实践与超越--王阳明哲学的诠释、解析与评价》,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
    东方朔:《刘蕺山哲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东方朔:《刘宗周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杜继文,魏道儒:《中国禅宗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
    杜维明:《人性与自我修养》,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年。
    杜维明著,陈静译:《儒教》,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方尔加:《王阳明心学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
    方国根:《王阳明评传》,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方立天:《佛教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
    方祖猷、滕复主编:《论浙东学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方祖猷:《王畿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五册,人民出版社,1988年。
    冈田武彦:《王阳明与明末儒学》,吴光等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葛兆光:《中国禅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龚鹏程:《晚明思潮》,商务印书馆,2005年。
    沟口雄三:《中国前近代思想的演变》,中华书局,1997年。
    沟口雄三:《中国前近代思想之曲折与展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郭朋:《明清佛教》,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
    郭朋:《坛经对堪》,齐鲁书社,1981年。
    郭朋:《中国佛教思想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
    洪修平:《禅宗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
    洪修平:《中国禅学思想史》,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侯外庐等:《宋明理学史》(上、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1987年。
    侯外庐等:《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
    忽滑谷快天:《中国禅学思想史》,朱谦之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胡孚琛:《道学通论-道家道教仙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胡永中:《致良知论-王阳明去恶思想研究》,巴蜀书社,2007年。
    荒木见悟(日):《佛教与儒教》,杜勤等译,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
    黄明同:《陈献章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嵇文甫:《嵇文甫文集》(上),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
    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96年。
    嵇文甫:《左派王学》,开明书店,1934年。
    季芳桐:《泰州学派新论》,巴蜀书社,2005年。
    姜广辉:《理学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赖永海:《佛学与儒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
    赖永海:《中国佛性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李存山:《中国气论探源与发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李剑雄:《焦竑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李明友:《一本万殊:黄宗羲的哲学与哲学史观》,人民出版社,1994年。
    李申:《简明儒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李振纲:《证人之境--刘宗周哲学的宗旨》,人民出版社,2000年。
    李中华:《谶纬与神秘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
    梁启超:《儒家哲学》,《饮冰室合集》第一册,中华书局,1996年。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
    林国平:《林兆恩与三一教》,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
    刘聪:《阳明学与佛道关系研究》,巴蜀书社,2009年。
    刘宗贤:《陆王心学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
    卢国龙:《道教哲学》,华夏出版社,2007年。
    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中华书局,1991年。
    罗伽禄:《一代思想大师罗汝芳》,江西高校出版社,2009年。
    麻天祥:《中国禅宗思想发展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
    马西沙,韩秉方:《中国民间宗教史》(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牟钟鉴、张践:《中国宗教通史》,中国社科出版社,2007年。
    牟钟鉴:《儒学价值的新探索》,齐鲁书社,2001年。
    牟宗三:《从陆象山到刘蕺山》,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
    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潘桂明:《中国禅宗思想历程》,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年。
    潘桂明:《中国居士佛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彭国翔:《良知学的展开》,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祁润兴:《陆九渊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钱明:《王阳明及其学派论考》,人民出版社,2009年。
    钱明:《阳明学的形成与发展》,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
    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6年6月修订第3版。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新1版。
    钱穆:《朱子新学案》,巴蜀书社,1986年。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
    秦家懿,孔汉思:《中国宗教与基督教》,吴华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0年。
    秦家懿:《秦家懿自选集》,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
    秦家懿:《王阳明》,东大图书公司,1987年。
    卿希泰:《续中国道教思想史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
    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1995年。
    任继愈:《汉唐佛教思想论集》,修订版,人民出版社,1994年。
    任继愈:《任继愈禅学论集》,商务印书馆,2005年。
    任继愈:《中国佛教史》1~3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1988年。
    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任文利:《心学的形上学的问题探本》,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
    容肇祖:《明代思想史》,开明书店,1941年。
    石峻,楼宇烈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中华书局,1981-1991年。
    释印顺:《中国禅宗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汤一介:《魏晋玄学论讲义》,鹭江出版社,2006年。
    汤用彤:《隋唐佛教史论》,中华书局,1982年。
    唐大潮:《明清之际道教“三教合一”思想论》,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
    汪传发:《陆九渊王阳明与中国文化》,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
    王葆玹:《正始玄学》,齐鲁书社,1987年。
    王博:《庄子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王洪军:《中古时期儒释道整合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
    吴光主编:《阳明学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吴震:《罗汝芳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吴震:《泰州学派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吴震:《阳明后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萧箑父、许苏民:《明清启蒙学术流变》,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
    许抗生:《佛教的中国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
    徐儒宗:《江右王学通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徐小跃:《罗教·佛教·禅学》,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许建平:《李贽思想演变史》,人民出版社,2005年。
    许苏民:《李贽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鄢烈山、朱健国:《中国第一思想犯--李贽传》,中国工人出版社,1993年。
    杨国荣:《王学通论--从王阳明到熊十力》,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
    杨国荣:《心学之思--王阳明哲学的阐释》,三联书店,1997年。
    杨天石:《泰州学派》,中华书局,1980年。
    杨增文:《宋元禅宗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余敦康:《中国哲学论集》,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年。
    张君劢:《新儒家思想史》,载《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张君劢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张立文:《宋明理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
    张立文:《走向心学之路:陆象山思想的足迹》,中华书局,1992年。
    张岂之主编:《中国学术思想编年》(明清卷),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张祥浩:《王守仁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张学智:《明代哲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张学智:《心学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章沛:《陈白沙哲学思想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
    赵旗:《心学与禅学》,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赵伟:《晚明狂禅思潮与文学思想研究》,巴蜀书社,2007年。
    赵伟:《心海禅舟》,人民出版社,2008年。
    郑万耕等:《传统与超越:中国哲学的现代诠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衷尔钜:《蕺山学派哲学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年。
    周群:《儒释道与晚明文学思潮》,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
    朱承:《治心与治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朱晓鹏:《王阳明与道家道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左东岭:《王学与中晚明士人心态》,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左东岭:《李贽与晚明文学思潮》,天津人民出版杜,1997年。
    鲍博:《陆九渊与禅学关系管窥》,《中国哲学史研究》,1989年第4期。
    鲍希福:《张拭朱熹论心性》,《中国哲学史》,1991年第9期。
    白秀芳:《近百年李贽研究综述》,《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2其。
    蔡德贵:《儒学儒教一体论》,《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9期。
    陈宝良:《明代儒佛道的合流及其世俗化》,《浙江学刊》,2002年第4期。
    陈静:《吾丧我--<庄子齐物论>解读》,《哲学研究》,2001年第5期。
    陈俊民:《宋明“三教合一”思潮中的“心性”旨趣》,《河北学刊》,1991年第6期。
    陈来:《〈天泉证道纪〉之史料价值》,载《人文论丛》(1998年卷),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
    陈来:《王阳明哲学的理解与诠释》,《哲学研究》,1991年第1期。
    陈清春:《王阳明早年“出入佛老”研究》,《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陈少钦:《李贽--中国古代异端文化的杰出代表》,《集美师专学报》,1988年第1期。
    陈霞:《佛教劝善书略谈》,《宗教学研究》,1997年第6期。
    陈增辉:《王阳明“致良知”说试评》,《中国哲学史研究》,1985年第3期。
    程宜山:《王守仁心学要义解析》,《浙江学刊》,1987年第6期。
    程志强:《明太祖的三教思想、政策及其影响》,《史林》,2002年第2期。
    崔大华:《江门心学简述》,《中州学刊》,1986年第2期。
    戴继诚:《紫柏大师的“平生三大负”与憨山大师的“为学有三要”》,《法音》,2004年第12期。
    丁为祥:《王阳明“无善无恶”辨:兼与陈来同志商榷》,《孔子研究》,1993年第2期。
    丁为祥:《觉悟、认知与生存境界--王阳明“龙场大悟”的发生学解读》,《哲学研究》,2009年第11期。
    董素琴、卢瑞强:《论王畿工夫论的三个层次》,《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10。
    段超:《晚明“学风空疏”考辨》,《社会科学战线》(长春),1998年第1期。
    方尔加:《论王阳明对大学的重解》,《安徽师大学报(哲社版)》,1988年第1期。
    方尔加:《王阳明早期思想研究》,《贵州文史丛刊》,1988年第1期。
    方国根:《王畿心学思想的走向和发展--兼论王畿与王阳明及王门后学的异同》,《中国文化研究》,1999年夏之卷。
    方旭东:《以良知为圣--心学视野中的圣人》,《孔子研究》,2000年第2期。
    方祖猷:《论牟宗三先生评王畿》,《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8年第1期。
    方祖猷:《评王艮的哲学思想》,《浙江学刊》,1981年第2期。
    方祖猷:《天泉证道·严滩答问·南浦请益--有关王阳明晚年宗说的三件大事》,《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7年第3期。
    方祖猷:《天泉证道·严滩问答·南浦请益──有关王阳明晚年宗说的三件大事,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7-09。
    冯契:《论王守仁的“致良知”说》,《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第3期。
    付小莉:儒家价值信念的彰显──论王畿哲学对老庄思想的批判性吸收》,《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高予远:《王阳明“龙场三卦”臆说》,《哲学研究》,2007年第4期。
    葛荣晋:《李贽的价值观》,《中州学刊》,1989年第3期。
    郝晓晨:《王阳明与蕅益:论晚明佛儒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宗教学研究》,2008年第3期。
    何建明:《耿定向对阳明心学的拯救》,《中州学刊》,1992年第1期。
    何静:《论王阳明的致良知说对儒释道三教的融合》,《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何静:《论王阳明心学对道教的融合》,《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第1期。
    何善蒙:《林兆恩“三教合一”的宗教思想浅析》,《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2期。
    洪修平:《明代四大高僧与三教合一》,《佛学研究》,1998年第6期。
    胡遂:《论李贽“童心说”“私心说”与禅宗佛性论之异同》,《船山学刊》,1999年第12期。
    黄高宪:《李贽对孔学道学的态度》,《福州师专学报》,1988年第1期。
    黄高宪:《试论李贽晚年三教归儒的哲学理想理论》,《学习月刊》,1998年第11期。
    黄心川:《“三教合一”在我国发展的过程、特点及其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哲学研究》,1998年第8期。
    姜广辉:《阳明哲学的视角》,《哲学研究》,1993年第5期。
    蒋维锬:《林兆恩以虚空为本体的哲学思想探析》,《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89年第8期。
    李华华:《从“道”的演变看三教融合》,《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第12期。
    李锦全:《论李贽入世与出世思想的矛盾统一》,《江汉论坛》,1988年第3期。
    李景林:《王阳明“心外无物”说的内涵及其理论意义》,《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2年第3期。
    李珺平:《李贽与利玛窦:会面次数及意义》,《民族文学研究》,2010年第2期。
    李霞:《论明代佛教的三教合一说》,《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第10期。
    李霞:《阳明后学的以儒合佛道论》,《江淮论坛》,1998年第6期。
    李中华:《中国哲学的历程》,《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梁涛:《中国哲学合法性的证明》--读《朱陆之辨--朱熹陆九渊哲学比较研究》,《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林国平:《略论林兆恩的三教合一思想和三一教》,《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7期。
    林国平:《三一教与道教的关系--从林兆恩与卓晚春、张三峰的关系谈起》,《宗教学研究》,1988年第12期。
    林海权:《李贽童心说的写作缘起与年代考》,《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9期。
    林其泉:《李贽评朱熹与道学》,《福建图书馆学刊》,1989年第1期。
    刘晓东:《“三教合一”思潮与“三一教”--晚明士人学术社团宗教化转向的社会考察》,《东北师大学报》,2002年第1期。
    刘兴邦:《论李贽亦佛亦儒非佛非儒的双重价值取向》,《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12期。
    鲁湘子:《略论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内在因素》,《社会科学研究》,2000年第11期。
    马涛:《论李贽亦佛亦儒非佛非儒的双重价值取向》,《史学月刊》1989年第2期。
    马西沙:《林兆恩的三教合一思想》,《世界宗教研究》,1996年第6期。
    蒙培元:《从王畿看良知说的演变》,《哲学研究》1986年第10期。
    蒙培元:《从王畿看良知说的演变》,《哲学研究》,1986年第10期。
    孟铸群:《李贽与佛教》,《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89年第2期。
    彭国翔:《王畿的良知信仰论与晚明儒学的宗教化》,《中国哲学史》,2002年第8期。
    钱明:《王畿心学思想简论》,《浙江学刊》,1984年第5期。
    钱明:《王学流派的演变及其异同》,《孔子研究》,1987年第4期。
    钱明:《王阳明的道教情结--以晚年生活为主线》,《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任继愈:《李贽的悲剧结局》,《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8期。
    任文利:驳《有关王阳明的两个考证》,《中国哲学史》,2006-11。沈善洪、钱明:《论王阳明早期思想性格的形成》,《杭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89年第2期。
    沈善洪、钱明:《论阳明大学观的演变》,《学术月刊,》1989年第11期。
    苏蓝冈:《论李贽哲学思想中的禅学意思》,《华侨大学学报(哲社版)》,1986年第1期。
    孙官生:《李贽的“非孔反儒”辨》,《思想战线》1982年第2期。
    唐大潮、周冶:《南宋元明时期佛教“三教合一”思想略论》,《世界宗教研究》,2009年第6期。
    屠承先:《明末清初本体工夫论的融合与终结》,《哲学研究》,2001年第5期。
    王晓昕:《王阳明为学历程探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7期。
    魏月萍:《从“良知”到“孔矩”:论阳明后学三教合一观之衍变》,《中国哲学史》,2008年第11期。
    吴光:《万化根源在良知:阳明心学论纲》,《孔子研究》,1993年第3期。
    吴震:《王艮与王畿合论》,《浙江学刊》,1986年第8期。
    向世陵:《明代的宗教与三教合一》,《长春市委党校学报》,1999年第8期。
    严耀中:《论“三教”到“三教合一”》,《历史教学》,2002年第11期。
    严耀中:《试说“三教合一”的不同层面》,《“国家、地方、民众的互动与社会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九届中国社会史年会论文集》,2002年8月。
    杨国荣:《李贽--王学向异端的转变》,《江淮论坛》,1988年第2期。
    杨国荣:《论王门后学的现成良知说》,《哲学研究》,1990年增刊。
    杨国荣:《晚明王学演变的一个环节:论刘宗周对意的考察》,《浙江学刊》,1988年第4期。
    杨国荣:《王畿与王学的衍化》,《中州学刊》,1990年第5期。
    杨鑫辉:《李贽心理学思想述评》,《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4期。
    于浴贤:《超越于“三教归儒”的李贽》,《闽江学院学报》,2007年第8期。
    曾召南:《佛、道兼融的王畿理学》,《宗教学研究》,1999年第3期。
    詹石窗:《论三一教的道教色彩》,《世界宗教研究》,1989年第3期。
    张文修:《皇侃<论语义疏>的玄学主旨与汉学佛学影响》,燕山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张学智:《论王阳明思想的逻辑开展》,《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89年第4期。
    赵伟:《林兆恩与明末三教合一论比较》,《东方论坛》,2009年第4期。
    赵献海:《瘟疫与民间宗教--以林兆恩与三一教为例》,《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06年第2期。
    郑国平、屠承先:《王阳明“知行合一”说新探》,《浙江学刊》,1985年第6期。
    郑万耕:《试论宋明易学的太极动静观》,《周易研究》,2002年第10期。
    衷尔钜:《从〈大学古本序〉的两种文本看王阳明心学的形成过程》,《文史哲》,1992年第3期。
    朱汉民:《由工夫以见本体--阳明心学的实践性品格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朱晓鹏:《论王阳明中后期的隐逸情结及其进退之道》,《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庄恒恺:《林兆恩哲学思想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陈四光:《德性之知》,江西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源自《中国知网》。
    孟晓路:《儒学之密教-龙溪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博士论文,2000年。源自《中国知网》。
    王宝峰:《儒教社会中的独行者:李贽儒学思想研究》,西北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源自《中国知网》。
    王新营:《本心与自由》,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源自《中国知网》。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邢舒绪:《陆九渊研究》,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源自《中国知网》。
    徐建勇:《杨简哲学思想研究》,湘潭大学,硕士论文,2002年。源自《中国知网》。
    张路园:《王艮思想研究》,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源自《中国知网》。
    郑洪晓:《王龙溪心学思想研究》,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源自《中国知网》。
    庄恒恺:《林兆恩哲学思想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源自《中国知网》。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