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佩剑制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佩剑在汉代的礼仪制度及其等级制度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是彰显汉代礼仪与阶级等级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文化符号,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等级差异。在佩剑之风盛行的汉代,低至平民百姓,贵至帝王诸侯,皆可从其佩剑上判断出其地位身份和其享受的礼仪。汉代佩剑承三代及其秦朝之遗俗,结合其时代的礼俗文化和佩刀在实战中地位上升的史实,在礼仪及其等级制度中形成了承上启下的时代特征与文化内涵。
     因传统观点的束缚,特别是《后汉书·舆服志》所载佩刀制度的影响,目前对汉代佩剑制度的研究几乎为空白。本文借助文献典籍,简牍及其考古资料等,结合学术界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对汉代的佩剑制度从礼仪制度与等级制度两个方面进行详尽且客观的论证分析,力图还原汉代佩剑制度的原貌。
     绪论部分重点介绍了选题的意义及研究现状,对自古至今在该论题的产生的史学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辩证分析。正文部分以汉代佩剑与礼仪制度、等级制度的关系为主线,先论证了汉代“带剑”、“剑履上殿”等与佩剑相关的礼仪,进而得出汉代礼仪制度中存在诸多以佩剑为礼器的礼仪制度;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应的史学及考古资料,对汉代佩剑与等级制度的关系进行了主要论证,得出了汉代“玉具剑”、“櫑具剑”等不同佩剑与不同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以此得出汉代存在着较为完整的佩剑制度这一观点。结论部分对汉代佩剑制度的这一研究主题给予总结。
     虽然自古至今都有不同的学者对汉代佩剑是否存在相应的制度存在质疑。但通过史籍资料与考古资料的对应研究可见,汉代佩剑制度与《后汉书·舆服志》所载佩刀制度一样,都是汉代礼仪制度和等级制度的一种表现。佩剑并未因佩刀的兴起而丧失在礼仪与等级制度中的地位;相反,正是因为佩刀在实战中地位的上升才使佩剑的地位自汉代起,在等级与礼仪制度上再次超越了佩刀,成为了统治阶级展现自己优越地位的一种舆服文化符号。
Sword plays a fairly important role in both etiquette and hierarchy system of Han Dynasty, which is an indispensable cultural symbol that demonstrates the later. Therefore, it bears distinctive features of different era and hierarchy. In Han Dynasty, where the custom of bearing sword prevails, the status and the etiquette one enjoys all can be recognized from the sword he carries no matter he is as humble as a average civilian or as noble as those aristocrats like emperor and vassals. The carrying-sword custom of Han Dynasty inherited from those of Three Dynasties (the generic name of Xia, Shang, Zhou dynasty), meanwhile absorbed custom and culture of its own dynasty. Moreover, the saber's status also ascended in actual combats in Han Dynasty. In this way, the carrying-sword custom of Han Dynasty has developed its own features of that specific era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s.
     Because of the fetter of traditional opinions, especially the influences of carrying-sword system recorded in Houhanshu-Yufuzhi, so far, the studies on carrying-sword system of Han Dynasty is almost blank. With the help of literature classics, slips and their archaeological data and existing academia research,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Han Dynasty's carrying-sword system from these two perspectives of etiquette and hierarchy system comprehensively and objectively and tries to reconstruct its original image.
     The paper has the following parts:introduction, main body of the research and conclusion. Significance and literature review of the thesis have become the integral part of introduction. The main body is the core part of the thesis. It analyzes in the Han dynast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aber and hierarchy, the etiquette system and so on. In this part, the connection of saber and hierarchy will be domenstrated combing with the corresponding historical and archaeological data. From the previous research,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different sabers, namely Jade with a sword, Leiju sword and different hierarchies is concluded. Meanwhile, there is a relatively complete system of swords in the Han dynasty. In the third part, it summarize research topic of the saber system in Han dynasty.
     Lots of scholars in all ages have the question if there is a corresponding system in Han dynasty saber. While through researching the relative historical documents and archaeological data, there is the same connotation between the saber system in Han dynasty and the walking saber which is recorded in "history of the later Han dynasty". They are manifestation of etiquette system and hierarchy in Han dynasty. Due to the rise of the walking saber, saber don't lose its statue in the system of etiquette and hierarchy. On the contrary, it was the popularity of the walking saber that make saber having transcend it at the respect of etiquette and hierarchy since the rising of Han dynasty. Therefore, saber become the cultural symbol ruling class in order to present their majesty.
引文
①(南朝)范晔: 《后汉书》卷一二○《舆服志下》,中华书局,1965年版,3672页。
    ②(南朝)范晔: 《后汉书》卷一二○《舆服志下》,中华书局,1965年版,3672页。
    ①(南朝)范晔:《后汉书》卷一二○《舆服志下》,中华书局,1965年版,3672页。
    ②(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 《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版)子部,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8403页。
    ③(梁)陶弘景: 《古今刀剑录》, 《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版)子部,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840-1页~840-2页。
    ①杨泓: 《中国古兵器论丛(增订本)》,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115页~126页。
    ②周纬: 《中国兵器史稿》,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114页~117页。
    ①(唐)房玄龄: 《晋书》卷二五《舆服志》,中华书局,1974年版,771页。
    ②(南朝)范晔: 《后汉书》卷一二○《舆服志下》,中华书局,1965年版,3672页。
    ①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 《居延新简·甲渠候官与第四燧》,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98页。
    ②刘金华: 《汉“相剑刀册”略说》, 《中国历史文物》2008年第3期,63页。
    ③田延峰: 《佩剑风习流变及文化内涵》,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6期,60页。
    ④李斌: 《从尹湾〈武库永始四年兵车器集簿〉看汉代兵种构成》, 《中国历史文物》,2002年第5期,37页。
    ⑤刘旭: 《中国古代兵器图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86年版,49页。
    ①(南朝)范晔: 《后汉书》卷九四《礼仪志上》,中华书局,1965年版,3102页。
    ②(南朝)范晔: 《后汉书》卷七二《董卓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2325页。
    ③(南朝)范晔: 《后汉书》卷三四《梁冀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1183页。
    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 《满城汉墓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30页。
    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 《满城汉墓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105页。
    ⑥(南朝)范哗: 《后汉书》卷一二○《舆服志下》,中华书局,1965年版,3672页。
    ①定县博物馆: 《河北定县43号汉墓发掘简报》, 《文物》1973年第11期,10页。
    ①此数据来源参考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中国考古学·秦汉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347-372页。
    ①(东汉)班固: 《汉书》卷四六《卫绾传》,中华书局,2000年版,2201页。
    ②有关汉代女性墓葬中随葬实用佩剑的史例不仅此一例,还有《山东济宁发现一座东汉墓》所载墓主为“任城王刘博或刘佗之配偶”, 《太原东太堡出土的汉代铜器》所载墓主“疑为清河太后”, 《长沙咸家胡西汉曹女僎墓》所载墓主“疑为定王妃”和《满城汉墓发掘报告》中满城二号汉墓墓主中山靖王之妻窦绾等四例,具体情况参见附表第60、89、104、164及165行。
    ③微山县文物管理所: 《山东微山县墓前村西汉墓》, 《考古》1995年(合刊)第11期,997页。
    ④宝鸡市考古队: 《宝鸡市谭家村四号汉墓》, 《考古》1987年(合刊)第12期,1086页。
    ① 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编: 《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167页。
    ①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河北定县40号汉墓发掘简报》, 《文物》1981年第8期,3页。
    ②湖南省博物馆: 《长沙南郊砂子塘汉墓》, 《考古》1965年第3期,117页。
    ③扬州博物馆: 《江苏邗江姚庄101号西汉墓》, 《文物》1988年第2期,35页。
    ①(元)方回: 《续古今考》卷二《拔剑斩蛇》,《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版)子部,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853-137页。
    ②(西汉)司马迁: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227页。
    ③(元)方回: 《续古今考》卷二《拔剑斩蛇》,《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版)子部,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853-137页。
    ④(元)方回: 《续古今考》卷二《广剑考》, 《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版)子部,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853-138页。
    ①(元)方回: 《续古今考》卷二《广剑考》, 《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版)子部,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853~138页。
    ②(南朝)范哗: 《后汉书》卷九六《礼仪志下》,中华书局,1965年版,3143页。
    ③李俊方: 《两汉皇帝即位礼仪研究》, 《史学月刊》2005年第2期,23页。
    ④(晋)葛洪: 《西京杂记》卷一,中华书局,1985年版,3页。
    ⑤王子今: 《“斩蛇剑”象征与刘邦建国史的个性》, 《中国史研究》2008年第6期,23页。
    ⑥(南朝)范哗: 《后汉书》卷九《孝献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版,367~368贞。
    ①李俊方: 《两汉皇帝即位礼仪研究》, 《史学月刊》2005年第2期,21页。
    ②西屿定生和松浦千春的具体观点可见李俊方: 《两汉皇帝即位礼仪研究》。
    ③(东汉)班固: 《汉书》卷二五下《郊祀志下》,中华书局,2000年版,1249页。
    ①施丁: 《汉书新注》卷二五下《郊祀志下》,三秦出版社,1994年版,876页。
    ②闻人军: 《考工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123页。
    ③张道一:《考工记注译》,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200页。
    ④(元)方回: 《续古今考》卷二《广剑考》, 《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版)子部,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853-139页。
    ①(西汉)司马迁: 《史记》卷五《秦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200页。
    ②(西汉)司马迁: 《史记》卷五《秦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200页。
    ③(西汉)司马迁: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288页。
    ④(元)方回: 《续古今考》卷二《拔剑斩蛇》, 《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版)子部,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853-138页。
    ⑤(西汉)司马迁: 《史记》卷八六《荆轲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2535页。
    ⑥(元)方回: 《续古今考》卷二《拔剑斩蛇》, 《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版)子部,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853-138页。
    ⑦(东汉)班固: 《汉书》卷四三《叔孙通传》,中华书局,2000年版,2126页。
    ①(西汉)司马迁: 《史记》卷五三《萧相国世家》,中华书局,1959年版,2016页。
    ②(元)方回: 《续古今考》卷二《拔剑斩蛇》,《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版)子部,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853-138页。
    ③(南朝)范晔: 《后汉书》卷三四《梁冀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1183页。
    ④(南朝)范晔: 《后汉书》卷七二《董卓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2325页。
    ⑤(西晋)陈寿: 《三国志》卷九《魏书·曹真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282页。
    ⑥(西晋)陈寿: 《三国志》卷九《魏书·曹爽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282页。
    ⑦(西晋)陈寿: 《三国志》卷四《魏书·诸三少帝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132页
    ⑧(西晋)陈寿: 《三国志》卷六四《吴书·诸葛恪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1439页。
    ①(东汉)班固: 《汉书》卷七《昭帝纪》,中华书局,2000年版,231页。
    ②(东汉)班固: 《汉书》卷六三《广陵厉王刘胥传》,中华书局,2000年版,2760页。
    ③(南朝)范晔: 《后汉书》卷三三《冯石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1149页。
    ①(南朝)范晔: 《后汉书》卷四八《应奉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1607页。
    ②(南朝)范晔: 《后汉书》卷三三《虞延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1153页。
    ③(南朝)范晔: 《后汉书》卷三三《虞延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1153页。
    ④(东汉)班固: 《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中华书局,2000年版,3798页。
    ⑤(南朝)范晔: 《后汉书》卷八九《南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2943~2944页。
    ①(南朝)范晔: 《后汉书》卷八九《南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2947页。
    ②(南朝)范晔: 《后汉书》卷四《孝和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版,173页。
    ③(南朝)范晔: 《后汉书》卷八九《南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2962页。
    ④(西晋)陈寿: 《三国志》卷二四《魏书·韩暨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678页。
    ⑤(南朝)范晔: 《后汉书》卷四二《东平宪王刘仓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1442页。
    ① (西汉)司马迁: 《史记》卷六六《伍子胥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2173页。
    ② (东汉)班固: 《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中华书局,2000年版,4043页
    ③ (南朝)范晔: 《后汉书》卷一二《彭宠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503页。
    ④ (南朝)范晔: 《后汉书》卷一二《彭宠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502页。
    ①(南朝)范晔: 《后汉书》卷七六《循吏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2457页。
    ②(晋)葛洪: 《西京杂记》卷二,中华书局,1985年版,11页
    ①(西汉)司马迁: 《史记》卷八《高祖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384页。
    ②(东汉)班固: 《汉书》卷五三《广川惠工刘越传》,中华书局,2000年版,2428页。
    ①赵晓军: 《中国古代度量衡研究》载: “一尺的实际量值自春秋战国以来一直未发生明显变化,均约为23.1厘米。”
    ②(南朝)范晔: 《后汉书》卷一二○《舆服志下》,中华书局,1965年版,3666页。
    ①(南朝)范哗: 《后汉书》卷一一《刘盆子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485页。
    ②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编: 《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319页。
    ①傅举友、陈松长: 《马王堆汉墓文物》,湖南出版社,1992年版,49页。
    ②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 《广西贵县罗泊湾一号墓发掘简报》, 《文物》1978年第9期,32页。
    ③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 《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
    ①(南朝)范晔: 《后汉书》卷一二○《舆服志下》,中华书局,1965年版,3672页。
    ①(东汉)班固: 《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中华书局,2000年版,3799页。
    ②(东汉)班固: 《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中华书局,2000年版,3799页。
    ③齐溶青,丁哲: 《玉剑璏的辨识》, 《收藏界》2011年第10期,43页。
    ④代丽娟: 《早期玉具剑研究》, 《文物报》2011年第4期,84页。
    ①胡平生等: 《敦煌悬泉汉简释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128页。
    ②(南朝)范晔: 《后汉书》卷七七《李章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2492页。
    ③(南朝)范晔: 《后汉书》卷一二○《舆服志下》,中华书局,1965年版,3670页。
    ①邢金善:《中国传统剑文化考论》,《南方文物》,2010年第3期,93页。关于对文剑,史书及今人著作中较少,以李纲所带的“文剑”,有部分著作注解为装饰华丽的剑,但因保安山二号汉墓中有带剑穗的实物佩剑出土,且其墓主为女性,故本选题同意邢金善先生对“文剑”的注释。
    ①(唐朝)魏征: 《隋书》卷一一《礼仪志》,中华书局,1973年版,242贞。
    ②(东汉)班固: 《汉书》卷七一《隽不疑传》,中华书局,2000年版,3035页。
    ① (南朝)范晔: 《后汉书》卷八《孝灵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版,346页。
    ② (南朝)范晔: 《后汉书》卷一二○《舆服志下》,中华书局,1965年版,3666页。
    ③ (南朝)范晔: 《后汉书》卷三三《冯石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1149页。
    ① 南京市博物馆: 《南京大厂陆营汉墓清理简报》, 《考古与文物》1987年第6期。
    ② 傅举有: 《关于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的墓主问题》, 《考古》1983年第2期,165页。
    ③ 湖南省博物馆等: 《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发掘简报》, 《文物》1974年第7期,46页。
    ④ 高至喜: 《马王堆三号汉墓的墓主到底是谁》, 《中华文化论坛》2000年第3期,129页。
    ⑤ (南朝)范晔: 《后汉书》卷四八《应奉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1607页。
    ①(南朝)范哗: 《后汉书》卷四八《应奉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1607页。
    ②(南朝)范晔: 《后汉书》卷一一四《百官志一》,中华书局,1965年版,3564页。
    ③(东汉)刘珍: 《东观汉记》卷八《邓遵传》,齐鲁书社,2000年版,68页。
    ④(东汉)刘珍著、吴树平校注:《东观汉记校注》卷一四《陈遵传》,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512页。
    ⑤(南朝)范晔: 《后汉书》卷八九《南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2958~2959页。
    ⑥(东汉)班固: 《汉书》卷九二《陈遵传》,中华书局,2000年版,3714页。
    ①(东汉)班固: 《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中华书局,2000年版,3829页。
    ②(东汉)班固: 《汉书》卷一九《百官公卿表》,中华书局,2000年版,737页。
    ③张帆: 《汉代护军设置探析》,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22页。
    ④(东汉)班固: 《汉书》卷一九《百官公卿表》,中华书局,2000年版,725页。
    ⑤(东汉)班固: 《汉书》卷八四《匈奴传》,中华书局,2000年版,3414页。
    ①(南朝)范晔: 《后汉书》卷一七《冯异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645~646页。
    ②(东汉)班固: 《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中华书局,2000年版,3799页。
    ③山东省菏泽地区汉墓发掘小组: 《巨野红土山西汉墓》, 《考古学报》1983年第4期,487~486页。
    ④山东省菏泽地区汉墓发掘小组: 《巨野红土山西汉墓》, 《考古学报》1983年第4期,498页。
    ①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满城发掘队: 《满城汉墓发掘纪要》, 《考古》1971年第1期,13页。
    ②此图依据《巨野红土山西汉墓》图一六:“铁剑及其玉饰”修改而成。
    ③此图依据《满城汉墓发掘报告》图七○:“I式铁剑(1:5042)之玉剑饰”修改而成。
    ①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山东临淄金岭镇一号东汉墓》, 《考古学报》1999年第1期,120页。
    ②河北省文物管理处: 《河北邢台南郊西汉墓》, 《考古》1980年(合刊)第5期,404页。
    ③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河北邢台南郊西汉墓》, 《考古》1980年(合刊)第5期,405页。
    ④扬州博物馆: 《江苏邗江县甘泉老虎墩汉墓》, 《文物》1991年第11期,67页。
    ⑤扬州博物馆: 《江苏邗江县甘泉老虎墩汉墓》, 《文物》1991年第11期,70页
    ①(南朝)范晔: 《后汉书》卷一七《冯异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645~646页。
    ②此图依据闫根齐: 《芒砀山西汉梁王墓地》图二七“保安山二号墓1号陪葬坑出土兵器”修改而成。
    ①闫根齐: 《芒砀山西汉梁王墓地》,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59页。
    ②(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一○四《田叔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2780页。
    ③(宋)洪适: 《隶释·隶续》卷六《国三老袁良碑》,中华书局,1985年版,71页。
    ①狮子山西汉楚王陵发掘队: 《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陵发掘简报》, 《文物》1998年第8期,20页。
    ②狮子山西汉楚王陵发掘队: 《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陵发掘简报》, 《文物》1998年第8期,20页。
    ③(南朝)范晔: 《后汉书》卷一一五《百官志二》,中华书局,1965年版,3574页。
    ④(南朝)范晔: 《后汉书》卷一一七《百官志四》,中华书局,1965年版,3609页。
    ⑤罗红侠: 《青铜器铭文中的食官考》, 《文博》2010年第4期,63页。
    ⑥(东汉)班固: 《汉书》卷四七《梁平于刘襄传》,中华书局,2000年版,2214页。
    ①徐州博物馆: 《徐州后楼山西汉墓发掘报告》, 《文物》1993年第4期,29~45页。
    ②郑元日、刘华兴、王凤元:《湖南永州市鹞子山西汉“刘疆”墓》,《考古》1990年(合刊)第11期,1002~1011页。
    ③郑元日、刘华兴、王凤元:《湖南永州市鹞子山西汉“刘彊”墓》,《考古》1990年(合刊)第11期,1002~1011页。
    ①阎步克: 《论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中的“宦皇帝”》,《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3期,73~90页。
    ① (南朝)范晔: 《后汉书》卷一六《邓禹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916页。
    ② (东汉)班固: 《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中华书局,2000年版,2512页。
    ③ 河南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北定县北庄汉墓发掘报告》, 《考古学报》1964年第2期,142~194页。
    ①(南朝)范晔: 《后汉书》卷四二《中山简王刘焉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1450页。
    ②山东大学考古系等: 《山东长清县双乳山一号汉墓发掘简报》, 《考古》1997年第3期,7页。
    ③山东大学考古系等: 《山东长清县双乳山一号汉墓发掘简报》, 《考古》1997年第3期,8页。
    ④云南省文物工作队: 《云南昭通桂家院子东汉墓发掘》, 《考古》 1962年(合刊)第8期,397页。
    ⑤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考古写作小组: 《广西合浦西汉木椁墓》, 《考古》1972年第5期,29页。
    ①扬州博物馆: 《江苏邗江姚庄101号西汉墓》, 《文物》1988年第2期,35-36页。
    ②在《江苏邗江姚庄101号西汉墓》一文中,执笔者也从男棺中出土的刀剑为切入点,依据《春秋繁露·服制象》关于剑与刀的记载言出男棺中随葬刀剑“这种盛饰确为汉代公卿大夫葬制的一个侧面”,在研究方法和引用史论上,对本选题提供的直接的支持。
    ③扬州博物馆等: 《江苏邗江胡场五号汉墓》, 《文物》1981年第11期,15页。
    ④扬州博物馆等: 《江苏邗江胡场五号汉墓》, 《文物》1981年第11期,20页。
    ⑤杨文成: 《江四川宝兴陇东东汉墓群》, 《文物》1987年第10期,51页。
    [1]西汉·司马迁.史记[M].上海:中华书局,1959年版.
    [2]西晋·陈寿.三国志[M].上海:中华书局,1959年版.
    [3]南朝·范晔.后汉书[M].上海:中华书局,1965年版.
    [4]唐·魏征.隋书[M].上海:中华书局,1973年版.
    [5]唐·房玄龄.晋书[M].上海:中华书局,1974年版.
    [6]宋·洪适.隶释·隶续[M].上海:中华书局,1985年版.
    [7]南朝·陶弘景.古今刀剑录[M].台湾:新文丰出版社,1986年版.
    [8]清·纪昀等编.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版)子部[M].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9]东汉·班固.汉书[M].上海:中华书局,2000年版.
    [10]东汉·刘珍:东观汉记[M],济南:齐鲁书社,2000年版.
    [1]杨泓.中国古兵器论丛(增订本)[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满城汉墓发掘报告(上)[M].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
    [3]周纬.中国兵器史稿[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4]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居延新简(甲渠候官与第四燧)[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
    [5]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编.西汉南越王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
    [6]傅举有、陈松长.马王堆汉墓文物[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2年版.
    [7]闻人军.考工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8]施丁.《汉书新注》[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年版.
    [9]中国文物研究所等编.尹湾汉墓简牍[M].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
    [10]闫根齐.芒砀山西汉梁王墓地[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
    [11]张道一.考工记注译[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12]何介钧.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
    [13]吴树平:东观汉记校注[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1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秦汉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15]吴海棠:中国古代玉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1]云南省文物工作队.云南昭通桂家院子东汉墓发掘[J].考古,1962,(8):396-399.
    [2]敖承隆.河北定县北庄汉墓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64, (2):127-194.
    [3]湖南省博物馆.长沙南郊砂子塘汉墓[J].考古,1965年(3):116-118.
    [4]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考古写作小组.广西合浦西汉木椁墓[J].考古,1972,(5):20~30.
    [5]定县博物馆.河北定县43号汉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3(11):8~20.
    [6]湖北省博物馆等,长沙马于堆二、三号汉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4(7),39~48.
    [7]童恩正.我国西南地区青铜剑的研究[J].考古学报,1977, (2);93~106.
    [8]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广西贵县罗泊湾一号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8,(9)25~34.
    [9]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河北邢台南郊西汉墓[J].考古,1980(合刊), (5):403~405.
    [10]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定县40号汉墓发掘简报[J].文物,1981, (8):1~10.
    [11]王勤金、吴炜、房宁、张容生.江苏邗江胡场五号汉墓[J].文物,1981,(11):12~20.
    [12]傅举有:关于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的墓主问题[J].考古1983(2),162~172.
    [13]山东省菏泽地区汉墓发掘小组.巨野红土山西汉墓[J].考古学报,1983,(4):471~500.
    [14]孙机.玉具剑与璏式佩剑法[J].考古,1985, (1):48~60.
    [15]杨文成.四川宝兴陇东东汉墓群[J].文物,1987(10):34~53.
    [16]印志华、李则斌.江苏邗江姚庄101号西汉墓[J].文物,1988, (2):19~43.
    [17]扬州博物馆.江苏邗江姚庄101号西汉墓[J].文物,1988, (2):19~43.
    [18]翟德芳.中国北方地区青铜短剑分群研究[J].考古学报,1988, (3):227~299.
    [19]郑元日、刘华兴、王凤元.湖南永州市鹞子山西汉“刘疆”墓[J].考古,1990合刊,(11):1002~1011.
    [20]范学辉.论两汉的私人兵器[J].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1991, (1):52~58.
    [21]徐州博物馆.徐州后楼山西汉墓发掘报告[J].文物,1993, (4):29~45.
    [22]山东大学考古系等.山东长清县双乳山一号汉墓发掘简报[J].考古,1997,(2):1~9.
    [23]钟少异.汉式铁质剑综论[J].考古学报,1998, (1):35~60.
    [24]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临淄金岭镇一号东汉墓[J].考古学报,1999, (1)97~122.
    [25]田延峰.佩剑风习流变及文化内涵[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6):60~64.
    [26]高至喜.马王堆三号汉墓的墓主到底是准[J].中华文化论坛,2000,(3),124~129.
    [27]李斌.从尹湾〈武库永始四年兵车器集簿〉看汉代兵种构成[J].中国历史文物,2002,(5):48~60.
    [28]阎步克.论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中的“宦皇帝”[J].中国史研究,2003, (3)73~90.
    [29]王勇.漫谈中国的剑[J].文博,2004, (3):44~47.
    [30]李俊方.两汉皇帝即位礼仪研究[J].史学月刊,2005, (2):22~80.
    [31]王子今. “斩蛇剑”象征与刘邦建国史的个性[J].中国史研究,2008, (11):20~27.
    [32]刘金华.汉“相剑刀册”略说[J].中国历史文物,2008, (3):58~64.
    [33]林永强.论汉代私兵器与社会治安[J].廿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69~73.
    [34]韩勇.汉简所见边塞兵器装备及其管理制度[D].[硕士学位论文].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9.
    [35]罗红侠.青铜器铭文中的食官考[J].文博,2010, (4):59~63.
    [36]李晓兰.西汉时期的剑文化[J].河北青年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10, (1):60~62.
    [37]邢金善.中国传统剑文化考论[J].南方文物,2010, (3):93~106.
    [38]齐溶青,丁哲.玉剑璏的辨识[J].收藏界,2011, (10):43~48.
    [39]代丽娟.早期玉具剑研究[J].文物报,2011, (4):84~91.
    [40]张伟.敦煌汉简中的兵器[D].[硕十学位论文].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1.
    [41]张帆:《汉代护军设置探析》[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6)20~24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