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结晶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作为第一生产力,它在历史上一直起着巨大的革命作用。每一次科技革命都给人类社会带来极其深刻的变化,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正在并将继续改变当今经济、社会生活和世界面貌,科技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其影响力日趋强劲,它深刻地影响到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各个层面,这必然会给当今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深刻的影响,要求思想政治教育采取相应新举措。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旨在提出一些当前科技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之策,以期增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主动性,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本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科技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首先,论述科技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必然性。突飞猛进的科技发展使整个世界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这些新变化必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从而不可避免地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多方面的影响:科技作为一种生产力,它的发展间接地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科技作为一种文化知识,它的发展直接地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其次,分析科技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效应。一方面,科技发展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良好机遇:第一,它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第二,它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正确的理论依据;第三,它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利的技术条件;第四,它为思想政治教育铺垫崭新的思想基础。另一方面,科技发展使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严峻挑战:第一,科技发展的不均衡性使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严峻挑战;第二,科技发展的不断突破使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严峻挑战;第三,科技发展的负面效应使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严峻挑战。
    第二部分:当前科技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面临科技发展的新形势,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时俱进,积极探求新举措。本文通过分析科技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针对当前科技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之策,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一)思想政治教育要与科技界、新闻界相结合。随着科技日益深入
    
    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日益社会化,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良好效果,必须实现教育合力的最大化。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要与科技界相结合,加强科普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要与新闻界相结合,正确把握舆论导向。(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要与科技创新相结合。科技创新必然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创新和机制创新皆要与科技创新相结合。(三)思想政治教育应把科技工作者列为重点对象之一。我们既应高度重视科技工作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又要努力加强科技工作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四)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科技素质。身处一日千里的科技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者只有具备一定的科技素质,才能正确把握时代脉搏,有效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第三部分:当前科技背景下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教育也必然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笔者认为当前科技背景下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是:有助于大力推进“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彻底澄清各种伪科学和错误思潮;有利于正确引导科技发展的方向及应用;有助于及时解决科技发展带来的社会心理问题。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the fruit of human's cognition of the world, and serves as the tool to recreate the world. As the primary productive forces, it contributed greatly to the reformation throughout history. Every reform produced by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rought dramatic changes upon the human society, and its development is reshaping and will continue to reshape the present economic, social life and the state of the world forever as well. Due to its ever-rising position and fun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ill generate a more profound impact on the social economy, politics and culture etc. Undoubtedly, Such phenomenon will do the same 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IPE), which is calling on the new methods of IPE. In this paper, the dialectical materialist theory by Marx is employed to put forward some strategies in dealing with IPE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the pres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to enhance the practical and initiative effect for a better educational functions as well.
    Three parts are covered in this paper.
    The first part analyses the impact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irst, it deals with the inevitability of impact created b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ith its rapid development, the whole world is undertaking unprecedented changes, and such changes influences the ways of production, modes of life, and styles of thinking, both directly and indirectly, then impacts greatly on IPE inevitabl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both a productive power and a cultural knowledge, whose development indirectly or directly influences IPE. Second,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effects brought about by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on IPE. On the hand, IPE enjoys good opportunities provid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ch as the strong material support, the correct theoretical source, the useful technological conditions and a platform for new thinking. On the other hand, IPE can face serious challenges because of the imbalance, continual breakthrough and other negative effects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second part studies some strategies of IPE under the current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background. Facing the new situation, IPE must march along with the new era, seeking new solutions actively. By analyzing the effects brought by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on IPE, this paper puts up the author's views on how to deal with IPE under the current circumstances: First, IPE must join hands with both the press circle and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ircle. The faster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dvances, the more socialized IPE will be. Only by the maximization of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IPE and other parties can IPE take substantial effects. IPE, therefore, should join hands not only with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ircle for the sake of scientific popularization, but also with the press circle the realm in order to lead to the right direct of the public opinions. Second, The innovation of IPE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the innov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 the idea innovation of it, the content innovation of it, the method innovation of it and the system innovation of it all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the innov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ird, the innovation of IPE should take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aff as its one of important objects, which asks we not only pay great attention to, but also make every effort to improve IPE of the science technology staff. Fourth, the educators of IPE should try their best to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nly in that way can the educators of IPE keep pace with the new er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hich develops at such fast speed day after day, and make IPE more efficiently.
    The third part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IPE in this new era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cial ideology is determined by social existence, in return it has counter effect on social existence. As a kin
引文
一、著作类: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5] 童鹰著,《马克思恩格斯与自然科学》,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6] 解恩译、邵福林编著,《马克思恩格斯与科学技术》,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7]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8] 恩格斯著,《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9]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0] 《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11] 《毛泽东选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2] 《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
    [13]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4]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5]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中共中央宣传部编,学习出版社2000年版。
    [16] 《爱恩斯坦文选》,第3卷,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
    [17] 《爱因斯坦译文集》,第5卷,上海科技出版社1979年版。
    [18]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选编》,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
    [19] 《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0]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21] 邱伟光、张耀灿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2] 郑永廷主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3] 张耀灿、郑永廷等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4] 华琪著,《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谈》,解放军出版社,华文出版社2000年版。
    [25] 谢海光主编,《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6] 王玄武、骆郁廷主编,《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27] 童彭庆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28] 罗洪铁著,《思想政治教育学专题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9] 张孝宜主编,《人生观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0] (德)赫尔穆特·施密特著,柴方国译,《全球化与道德重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31] 吴树青主编,《邓小理理论概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2] 金重远主编,《20世纪的世界:百年历史回溯》,下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3] 李芹、马来平主编,《中国科技发展与人的现代化》,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版。
    [34] 张连平主编,《科学技术哲学概论》,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5] 乔岗著,《网络化生存》,中国城市出版社1997年版。
    [36] 李俊福主编,《中国前沿问题报告——当代青年关注的100个社会问题》,企业管理出版社2000年版。
    [37] 沃尔德罗普著,陈玲译,《复杂:诞生于秩序和混沌边缘的科技》,三联书店1977年版。
    [38] (德)拜尔茨著,马怀琪译,《基因伦理学》,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39] 荀春生等译,《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版。
    [40]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41] 刘大椿等著,《在真与善之间——科技时代的伦理问题与道德抉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二、论文类:
    [1] 殷登祥:《现代科学与伦理座谈会实录》,载《科技对社会的影响》,2001年第3期。
    [2] 冯昭奎:《日本科技发展对我国的启示》,载《未来与发展》,1995年第5期。
    [3] 华浩良:《知识经济与思想政治工作》,载《政工师指南》,1999年第1期。
    [4] 李兰芬:《论网络时代的伦理问题》,载《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年第7期。
    [5] 陈恒六:《从科学家对待原子弹的态度看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载《政治学研究》,1987年第6期。
    
    
    [6] 刘和武:《试论思想政治工作的现代化》,载《安庆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
    [7] 彭未名:《科技道德教育:科技时代的挑战与应对》,载《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第7期。
    [8] 王淑梅:《试论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思想价值》,载《社会主义研究》,2003年第2期。
    [9] 王勤、王海德:《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爱国主义教育特点》,载《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年第9期。
    [10] 李建会:《人工生命:探索新的生命形式》,载《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第7期。
    [11] 文建龙:《论抵制网络精神污染》,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1年第4期。
    [12] 刘阳:《试析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1年第2期。
    [13] 张明达:《加大思想政治工作科技含量》,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1998年第6期。
    [14] 张柳胜:《努力实现与科技行为接轨》,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1998年第11期。
    [15] 胡近、李玉剑:《入世后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对策研究》,载《思想、理论、教育》,2001年第12期。
    [16] 任国印、刘四辈:《思想政治工作如何现代化》,载《工业文明》,1999年第11期。
    [17] 张晓忠:《信息全球化与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载《科学社会主义2000年第2期。
    [18] 柯昌平、龚云虹:《党中央三代领导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探索与贡献》,载《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19] 谭斌昭:《科技时代应高扬人文精神》,载《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第9期。
    [20] 孔繁玲、孟影:《高科技文化展措施》,载《理论探讨》,2000年第3期。
    [21] 黄明理:《“科学技术动力观”与两个文明的协同发展》,载《理论探讨》,1999年第6期。
    [22] 贾旭:《思想政治工作要与科技工作接轨》,载《天津科技》,2000年第3期。
    [23] 黄晓伟:《现代科普的内容与我们的科普工作》,载《社会科学家》,2001年第5期。
    [24] 王珉、张跃华:《论江泽民同志的科学技术观》,载《毛泽东思想研究》,2002年第5期。
    [25] 刘宁:《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创新》,载《社会科学动态》,2000年第6期。
    [26] 秦宣:《面向新世纪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遇到的挑战》,载《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2期。
    [27] 徐少锦:《试论技术监督与技术道德》,载《道德与文明》,2000年第5期。
    [28] 傅静、蒋笃运:《谈新世纪道德教育的特点》,载《中州学刊》,2001年第7期。
    [29] 周颖华,王保中:《关于信息技术伦理道德问题的思考》,载于《吉林教育科学》(普教研究版),2001年第5期。
    
    
    [30] 张国芹:《对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的理论思考》,载《理论前沿》,1998年第24期。
    [31] 黄健、王东莉:《论网络文化传播的失范与规则重建的基本原则》,载《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第2期。
    [32] 王志玲:《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载《河南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33] 盛学永、王晓红:《知识经济与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载《宣传导报》,1999年第10期。
    [34] 姜安:《世纪之交国际文化博弈与国家文化安全》,载《长白学刊》,2000年第2期。
    [35] 郑义学、徐舸:《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新研究综述》,载《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
    [36] 何伯珩:《通过科学史进行德育的探索》,载《自然辩证法研究》,1995年第9期。
    [37] 刘芳:《论科学的理性功能与精神文明建设》,载《社会科学》,1999年第12期。
    [38] 刁生富、郑爱红:《社会信息化的伦理学问题》,载《道德与文明》,1996年第5期。
    [39] 蔡永海:《当代高新技术伦理的新问题与思考》,载《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第2期。
    [40] 徐敏:《略论加强科技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载《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6期。
    [41] 康洁:《知识经济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载《理论视野》,1999年第1期。
    [42] 马娴华:《初析“科技兴思”》,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1999年第11期。
    [43] 徐浩之:《试论新科技革命对道德进步的作用》,载《道德与文明》,1995年第3期。
    [44] 张立云:《试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现代化》,载《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999年第11期。
    [45] 刁生富:《大科学时代科学家的社会责任》,载《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第7期。
    [46] 李倩:《从网络信息传播看新时期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载《思想、理论、教育》2000年第11期。
    [47] 《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2000)课题组,《科技全球化及中国的机遇,挑战与对策》,载《科学技术哲学》,2001年第2期。
    [48] 何中华:《科学与人文:保持必要的张力》,载《新华文摘》,2000年第9期。
    [49] 元跃旗:《在化解消极情绪上下功夫》,载《求是》,2001年第6期。
    [50] 常艳娥、马永富:《试析心理咨询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载《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