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立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优化高校教师人力资源配置,提高高校教师人力资源配置效率,对于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促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以高等学校教师资源配置的优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试图从理论高度深入阐释高校教师资源优化配置新的理念。以完善高校人力资源配置机制,优化高校人力资源配置为目标,围绕公办高校人力资源配置机制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我国高校人力资源配置在数量、结构、质量、效益方面得到较大改善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如结构比例不协调、配置机制转换迟缓、流动过程中“非理性”现象严重等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在于完善高校人力资源配置机制、建构人力资源配置体系、改革高校师资管理模式和创新高校人事制度等方面。此外,本文还构建并运用了理论模型对高校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策略问题作了探讨。
It is important for China to develop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nation by the way of optimizing the staff allocation and improving teaching resource allocation in an era of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Based on qualitative analysis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the dissertation pointed out the connotation of teaching resource form optimization theory. This paper mainly focus on C to get a deeply research for the question mentioned above. A new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 of teaching resource allocation has been given in the paper.We hold on a view of teaching resource allocation as developing process and static results. And We look teaching resource allocation as a link between teaching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use or a result of human resource allocating. The solutions are improving mechanism of human resource allocation, building a new system of teaching resource allocating, reform the management models of university staff and enhance institution innovation.
引文
1. 赵曙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国际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25-128
    2. 管培俊.深化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高级研讨班上的讲话[J].教育人事,2001(9):3-13
    3. 薛天祥.高等教育管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54-55
    4. 巩霞.中美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12-18
    5. 杰伊·M·莎夫里茨.组织理论经典(第五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45-247
    6. 西奥多·W··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M].上海:商务印书馆,1990:23-25
    7. 谢芳.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的研究[D].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22-28
    8. 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56-160
    9. 谭崇台主编.发展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180-181
    10.李宝元.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92
    11. Ko-ho Mok, Hiu-hong lee. Glodalization or re-colonization. Higher education reforms in Hong Kong[J], Higher Education Pol icy:2000 (13):12-15
    12. David Leslie, Anne Richardson. Tourism and cooperative education in UKunder graduate courses:Are the benefits being realized? Tourism Management:2000(21):5
    13.奥尔德里奇.简明英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45-46
    14.余新.九十年代美国公立学校私营化——教育市场化问题的研究个案[J].比较教育研究,1998(3):28-31
    15. Alan Day Haight. Burnout, chronic fatigue, and prozac in the professions:the iron law of salaries[J], Revievo of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ics,2001(33):14
    16. Rosa Michaelson. Evaluating Finesse:A case-cfudy in group-based CAL, Computers and Education,2000 (17):25
    17.范瀛.国内外高校师资管理模式的比较与借鉴[J].师资培训研究,1999(1):2-5
    18.龚映衫.向旧的人事管理制度告别——清华大学实行岗位聘任和岗位津贴制纪实[J].中国高等教育,2002(2):4-8
    19. 张学忠.高等学校教师管理模式和机制探析[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63-67
    20. 陈如平.管理创新与学校发展[J].教育科学研究,2003(6):18-20
    21.张建祥.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新机制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2003(2):59-62
    22.周作宇.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几个理论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0(12):20-22
    23. 周鹤林,汪安佑.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与高校科技管理创新[J].科学管理研究,2002(5):53-56
    24.断根良.对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几点认识与思考[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73-76
    25.崔沪.高校人力资源成本管理对策探讨[J].经济师,2003(2):102-103
    26. 黄修权.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现状及对策[J].皖西学院学报,2003(6):117-119
    27.刘建勋.建立适合高校知识型员工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J].唐都学刊,2003(4):127-129
    28. 断根良.浅谈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问题[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148-151
    29. 王天一,方晓东.西方教育思想史[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195-197
    30.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23-25
    31.所飞主编.高校教师师资优化配置与人才队伍建设实务全书[M].黑龙江:黑龙江省教育音像出版社,2005:247-249
    32.萧鸣政.人力资源开发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6-28
    33.陈远敦.陈全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36-37
    34.吴洪伟,人力资源开发的概念辨析[J].中国人才,2001(6):28-29
    35. 胡君辰,郑绍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103-105
    36. 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42
    37.张德.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5
    38.车卡佳,周晓光.高校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J].科技进步管理,2002(6):24-26
    39.李燕萍.人力资源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19-25
    40.李鹏.战略人力资源的4P管理模式[J].经济管理,2001(13):26-29
    41.姜雪娥.论高校教师资源配置与人才队伍建设[J].教书育人,2007(9):68-69
    42.张俊, 陶美重.人力资本理论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浅析[J].教育与经济,2000(S1):61-63
    43.李守身,黄永强.贝克尔人力资本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江淮论坛,2001(5):28-35
    44.侯风云.中国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c].产业经济与规制理论及政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山东大学经济学院主办,2004(10):128-135
    45.刘兴倍.管理学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09-210
    46.文跃然,欧阳杰等.高校教师职业特点及其收入分配改革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4(S1):12-20
    47. 肖鸣政.试论人力资源配置及其作用与模式[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26-29
    48. 田云章,肖巧慧.我国高校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及存在问题初探[J].文教资料,2007(28):53-55
    49.厉以宁.非均衡的中国经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56-57
    50. 肖鸣政.试论人力资源配置及其作用与模式[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2):26-29
    51.吴智慧.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初探[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6(1):89-91
    52.万秋成.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J].商业时代,2007(1):58-59
    53.傅冰钢.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初探[J].江苏高教,2003(2):96-98
    54.李越恒.高校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研究[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56-57
    55.任忠惠.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创新问题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45-47
    56.何建洪.论企业成长中的路径依赖[J].商业时代,2007(33):52-53
    57.来海根.民航企业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与教育培训的实证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48-52
    58. 孙泽厚.人力资源管理一理论与实务[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1):156-157
    59. LJolmM. Ivancevieh. HumanResoureeManagement. NewYork:MeGrawHill,1998:123-125
    60.应鹰.我国高校人力资源配置过程的博弈分析[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126-127
    61.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2004(8):10
    62. 北京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2007:28-30
    63.浙江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2006:16-17
    64.青岛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2007:11-14
    65.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2006:10-11
    66. 北京联合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2006:10-14
    67. Pupil-Teacher Ratio of who university and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is entitled to award Ph. Degree. http//usnews. eom/usnews/edu/eollege/rangkings/naludoe/lierl/thnaludoe. htm.
    2002
    68. 许笛.美国高等教育教师设置及结构[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8(6):20-23
    69. 曹永听,刘华.从美国高校班级规模看我国高校大班课堂教学存在的现实意义[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2):76-78
    70.http://www.moe.edu.cn/[根据教育部统计数据(2001-2006年)整理计算得来]
    71. Digest of Edueation Statisties 2002:Chapter3, Postseeondary.2002:203
    72. Fundamental Condition of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of entire duty teacher USA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ttp://neesledlgov/programs/digest/d02/tables/PDF/table223.pdf
    73.周文霞,张炜.美国高校教师教学与科研工作量状况的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5(5):20-23
    7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校统计数据(http://www. moe. edu. cn/2003年,2004年,2005年)
    75.李家庆.美国高等学校教师选聘制度评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0(1):34-35
    76.2006年各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
    77.厦门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2005:12-14
    78.张萍,吴振球.中西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学缘结构比较研究[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9(5):99-102
    79.陈磊,陈志勇.试论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7(3):45-47
    80.吴水珍,李玲娣.研究型大学师资队伍建设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5(15):104-105
    81.张骏,王纯.对建设国内外一流高水平大学的设想[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S1):32-35
    82. 吕玉刚.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教育部人事司副司长吕玉刚在高教学会师资管理研究分会2004年年会上的讲话[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05(1):1-11
    83. 郑也夫.知识分子研究[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106
    84. http://www.moe.edu.cn/(根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整理计算得来)
    85. 张弛.美国大学与学院的生师比和班级规模[J].教育发展研究,2002(1):66-69
    86.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0:722(1976-1980年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812-830(1985年后数据来源)
    87.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2-200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8:4-5
    88.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89年、1997年、1999年、2000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版)[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89.李子江,李子兵.国外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经验与特色[J].大学教育科学,2006(1):59-61
    90. http://www.moe.edu.cn/[根据教育部统计数据(1997年、1999年、2000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整理计算得来]
    91. 高磊,姜远平.美国高校教师结构优化的趋势及启示[J].现代大学教育,2004(3):75-79
    92. http://www.moe.edu.cn/[根据教育部统计数据(1998年、1999年、2000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整理计算得来]
    93. 孔捷.国外高校教师管理发展趋势[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35-36
    94.海洁.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2004:38-40
    95. 黄欣,陈启刚,石兴娣.发达国家高校教师管理趋势及其启示[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2):74-76
    96. Digest of Edueation Statisties 2001:Chapter3, Postseeondary.2001:198 http://ncesledlgov/programs/digest/d02/tables/PDF/table2241pdf
    97.张海秋.高校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1):36-37
    98. 戴林富.大众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困惑与对策[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1):86-90
    99. 约翰·S·布鲁贝克<美>著,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哲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69
    100.陈文申.公共组织的人事决策:转型期中国大学人事改革的政策选择[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18-20
    101.田志伟.政府职能转变与人力资本配置问题分析[J].北方经贸,2006(3):23-26
    102.汪春胜.高校教师资源的优化与配置[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31-132
    103.刘艳.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现状及特点分析[J].怀化学院学报,2007(10):107-109
    104.王伟.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对策研究[J].成人教育,2007(1):59-60
    105.唐沐.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与对策[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07(6):44-46
    106.李庆才.美国高校人力资源配置及管理模式培训考察报告[J].辽宁教育研究,2001(8):13-18
    107.闫月勤.从中美加三国比较看我国新世纪高校教师队伍建设[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3):120-124
    108.高磊.美国高校教师结构优化的启示[J].现代大学教育,2004(3):23-24
    109.李长华.美国高校教师管理的新变化及原因探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2(6):54-58
    110.刘云.日、俄、美高等教育布局的特点及对我们的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04(9):24-25
    111.张万朋.中外高校教师聘用制度的比较研究[J].江苏高教,1998(3):73-76
    112.谭一红.中外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模式比较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58
    113.江磊.国外高校教师结构优化的启示[J].比较教育,2002(3):25-26
    114.翁舟峰.美国高校大规模使用兼职教师之状况分析[J].煤炭高等教育,2005(3):24-25
    115.李子江,李子兵.国外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经验与特色[J].大学教育科学,2006(1):59-61
    116.杨华祥,黄启兵.美、德高校教师流动机制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8(5):72-76
    117.王保星,张斌贤.“大学教师终身教职”的存废之争—美国大学教师学术自由权利保障的制度分析[J].教育研究,2004(9):77-84
    118.李兵.谈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培养[J].辽宁高职学报,2008(6):72-73
    119. Gewerkschaft Erziehung and Wissenschaft:" Wissenschhaft als Beruf ",1997. "Hochschulreform durch Gleichtellungspolitik" 1998
    120.徐毓龙,樊来耀.德美两国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制度的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Z1):52-56
    121.黄欣,陈启刚,石兴娣.发达国家高校教师管理趋势及其启示[J].高校发展与评估,2006(2):74-76
    122.吕 杰.德-法高校教师资源开发与配置的主要机制和特点[J].中国高等教育,2002(20):46-47
    123.郑雪燕.高等学校人才资源管理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135-137
    124.陈利荣.澳大利亚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做法与启示[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116-118
    125.曾绍元.外国高校师资管理比较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9:103-104.
    126.刘剑虹,吕杰.美国高校如何开展师资培训与管理[J].中国高等教育,2001(12):41-42
    127.周作宇.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几个理论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0(12):20-22
    128.张建祥.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新机制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2002(2):59-62
    129.吴华.高校人力资本激励机制初探[J].商场现代化,2002(1):23-24
    130.柳清秀.论高校人力资源开发[J].江西社会科学,2002(7):220-222
    131.丘丰,刘婷.高校人力资源配置与管理的经济学分析[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2):56-57
    132.傅冰钢.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初探[J].江苏高教,2003(2):96-98
    133.贺启印,夏青,路苹.高校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J].技术经济,2004(3):4-6
    134.黄学军.论高校人力资源能力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1(3):92-94
    135.邵兴满.高校人力资源优化策略[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1):25-26
    136.陈仲常.高校人力资本特征及激励机制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123-124
    137.潘懋元,吴玫.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2003(3):5-9
    138.马陆亭.我国高等学校分类的结构设计[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2):101-107
    139.王秋燕.高校人力资源配置情况研究[J].科技与管理,2004(4):121-123
    140.刘澍,郭江惠.现行高校分类模式:局限与超越[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78-82
    141.上海智力开发研究所.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布局调整方案研究(讨论稿)[R].1995:23
    142.课题组.21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及结构布局[M].辽宁: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37-39
    143.戴井冈,贺绍禹,邱国华等.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布局结构的现状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0(3):20-25
    144.吴家玮.高等教育:必须承受经济社会之重[J].新华文摘,2000(10):56-58
    145.何晋秋,方惠坚,柏杰.对我国高等院校设置合理布局的几点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2001(19):17-19
    146.陈敏.大众化视野中的高等学校分类[J].现代大学教育,2002(1):64-68
    147.甘晖,王建廷,金则新等.战略机遇期高等学校的定位及其分层次管理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4(2):6-10
    148.刘献君.论高等学校定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3(1):24-28
    149.李健求.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多样性与高职教育的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03(7):31-34
    150.王耀刚.高等学校教师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151-154
    151.吉克跃林.高校人力资源配置的系统分析[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8(1):109-112
    152.涂锦.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博奔分析[J].数量与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9):50-53
    153.王刚.高等学校教师资源优化配置初探[J].教育发展研究,2004(3):15-17
    154.张德.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5):212-214
    155.王善迈.教育投入与产出研究[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102-105
    156.邱菀华.管理决策与应用熵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56-57
    157.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未来50年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构想[J].第二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2003(6)
    158.张岚.论高校教师资源合理配置的实现[J].交通高教研究,2001(2):90-92
    159.胡鞍钢,熊义志.大国兴衰与人力资本变迁[J].教育研究,2003(5):11-16
    160.杨启帆,方道元.数学建模[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108-205
    161.王沫然.MATLAB6.0与科学计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101-110
    162.王丽萍.能—岗匹配的方法基础——工作设计[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3(4):45-47
    163. E·T ·Jaynes, Prior probabilities, 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science and cybernetics[J].1968,4(3):227-241
    164.章跃.论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J].中国农业教育,2002(6):5-6
    165.陈银芸,江美塘.普通高校参与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与前景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2000(6):64-66
    166.徐宗本,李连生,雷利利等.关于深化与推进高校教师聘任制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06(6):17-22
    167.陈万明,冯成强.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理论、实践与发展趋势[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96-99
    168.宋媛,王伟杰.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分析及对策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1):41-42
    169.中共北方工业大学委员会.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J].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北京高等教育,2000(6):51-53
    170.宣裕方,邓一飞,马小辉.关于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111-113
    171.姜作培.我国人力资源现状及政策调整[J],新东方,1998(5):15-22
    172.张驰,张斌贤.美国大学与学院的生师比和班级规模[J].教育发展研究,2002(1):66-69
    173.章承林,李春民.对高校人力资源结构优化设计的研究[J].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54-56
    174.薛颖,冯文全,黄育云.对我国高校人力资源配置的探析[J].理论观察,2007(4):111-112
    175.朱浩.论高等学校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若干问题与管理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2003(5):88-89
    176. (美)罗纳德·W·瑞布.褚宏启,李铁,林夭伦等主译.教育人力资源管理—一种管理的趋向(第6版)[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33
    17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3-25
    178.杜栋.基于1-9标度的AHP再研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1(5):36-38
    179.浙江大学人事处师资办.高校师资管理新探[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25
    180.邓小林.近代中国大学教师聘任、晋升等问题[J].求索,2004(1):239-241
    181.李惠.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的实践与思考[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104-108
    182.陈安妮.教师职务聘任制的完善与探索[J].理工高教研究,2003(5):80-81
    183.肖传统,宋燕辉.高校教师资源优化配置的对策研究[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1-4
    184.张洪.论高校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52-54
    185.周丽新.对高校师资培训问题的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2):22-23
    186.陈利荣.澳大利亚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做法与启示[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116-118
    187.郑友训.专业化:教师职业品位提升的目标追求[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3):4-6
    188.陈素红.高校师资培训的内容与方法浅议[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98-100
    189.李战琴.当前高校师资培训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3(12):101-103
    190.陈金良.试论适应创新教育的师资培训[J].教育探索,2002(6):90-92
    191.张宏斌主编.运筹学方法及其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84-89
    192.周兆农,刘春香.关于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基本要素的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109-110
    193.张光辉.高校教师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45-47
    19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教育报告—1998年教师和变革世界中的教学工作[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25
    195.曾湘泉,赵立军.我国高等学校工资制度的历史沿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4(s1):6-12
    196.阎蔚.论公平理论对教师激励的应用[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2):6-10
    197.赵恒平,戴绯.高校教师考核评价体系问题与对策探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3):396-399
    198.欧金荣,陈浩,唐峻.聘任制下高校教师考核的思考与探索[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93-96
    199.曹乐.高等学校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的实证分析与理性思考[D].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25
    200.刘永平.关于完善高校教师考核工作的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4):21-24
    201.刘晓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硕士,2001:54-57
    202.吕卫东.教职工量化考核的制度框架及改变[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6(2):104-107
    203.张皓,敬鸿斌.高校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中的工作环境因素探析[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7(10)85-88
    204.邱梅生.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研究综述[J].江苏高教,2002(6):54-5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