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抗诉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当下中国的语境下,刑事抗诉指的是检察机关发现或者认为审判机关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时,提请审判机关依法重新审理并予以纠正的诉讼行为(或活动)。在英、美、法、日等国家,与之相应的具体称谓因各国法律传统和诉讼结构不同而有异。刑事抗诉制度是刑事诉讼制度特别是刑事上诉制度产生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并随着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而发展的。我国刑事抗诉制度自产生以来,演变至今,在司法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与审前程序、第一审程序相比,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包括抗诉在内的审后程序的关注相对较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也不多见,这也使理论和实务界反映的刑事抗诉制度存在的问题一直未得到很好的解决。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结构深刻调整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会反映到刑事诉讼领域并引发刑事诉讼程序的调整。在研究刑事抗诉制度功能的基础上,加强对刑事抗诉对象、抗诉理由和抗诉程序的研究,具有积极的理论、实践和社会意义。
     论文导论对刑事抗诉制度的产生与历史演进、该制度当前面临的问题及研究意义作了简要介绍和阐释。除导论外,正文部分共分六章。
     第一章是关于刑事抗诉制度的功能,这是论文研究的前提展开。刑事抗诉制度的功能指该制度所发挥的有利作用、效能、功效,是刑事抗诉制度的本有属性。刑事抗诉制度的功能体现在三个大的方面:实体公正保障功能、程序公正保障功能与法律促进功能。实体公正的保障功能具体体现为纠正裁判实体错误、救济当事人实体权利;程序公正的保障功能具体体现为权力制衡、对正当诉讼程序的保障;法律促进功能具体体现为促进法律统一适用、促进法律发展。其中纠正裁判实体错误的功能主要体现在检察机关对法院初审裁判的抗诉、程序裁判的抗诉和针对事实理由的再审抗诉上。促进法律统一适用和法律发展的功能主要体现在检察机关对生效法院裁判法律适用错误而提出的抗诉上。救济权利和保障程序公正作为司法制度的基本功能,也是刑事抗诉制度的基本功能,但是在刑事抗诉环节有其特殊的含义。刑事抗诉制度的功能定位影响和制约着刑事抗诉的对象、理由和程序。
     第二章是关于刑事抗诉的对象。刑事抗诉的对象是指检察机关提起刑事抗诉所针对的目标和内容,也就是抗什么的问题。从各国看,检察机关提出抗诉所针对的目标主要是法院的裁判,当然裁判的具体形式有所不同。刑事抗诉所针对的裁判在形式上可以分为终局裁判和中间裁判,或者实体裁判和程序裁判。以终局裁判为主要抗诉对象的模式称为终局裁判抗诉型,以中间裁判为主要抗诉对象的模式称为中间裁判抗诉型,以实体裁判为主要抗诉对象的模式称为实体裁判抗诉型,以程序裁判为主要抗诉对象的模式称为程序裁判抗诉型。实体裁判与程序裁判以及终局裁判与中间裁判的分类,对于我们理解刑事抗诉特别是对于中国刑事诉讼的程序改革和完善很有意义。
     第三章是关于刑事抗诉的理由。刑事抗诉理由指提起刑事抗诉的依据和条件,是研究为什么抗诉的问题。在什么情况下、以什么原因动摇法官的裁判,以至于不惜牺牲裁判的安定性,最能鲜明地反映抗诉制度的功能取向。各国对检察官提起抗诉理由的法律规定有很大不同,相比抗诉对象表现出更多的差异性。根据抗诉对象的裁判效力,可分为针对未生效裁判的抗诉理由和针对生效裁判的抗诉理由。根据法院审级,可分为针对初审裁判的抗诉理由、针对二审裁判的抗诉理由和再审裁判的抗诉理由。各国刑事诉讼法律一般对检察机关就初审案件未生效裁判的抗诉理由不作特别的限制,反映了这一程序设置强调纠正裁判实体错误的功能。但对检察机关就二审未生效裁判的抗诉理由,各国通常进行严格的限制,一般限于就下级审法院裁判的解释适用法律存在违背法令的情况,反映了该程序设置强调法律适用统一的功能。对检察机关提起再审请求的理由,各国设置的限制更加严格,尽量避免动摇既定裁判的效力。根据刑事抗诉理由是事实性的还是法律性的,还可将其区分为事实理由和法律理由。在各项区分中,根据裁判的不同效力,区分事实理由与法律理由的做法,对于完善我国刑事抗诉制度,彰显该制度促进法律适用统一和法律发展的功能特别具有借鉴意义。
     第四章是关于刑事抗诉的程序。刑事抗诉需要依靠程序来展开和支撑,并依靠程序来展示其制度的功能取向。本章从三个方面展开探讨:一是刑事抗诉的审前程序;二是刑事抗诉的审理程序,各国通常存在有限审查抗诉审与全面审查抗诉审、合议审理抗诉审与全庭审理抗诉审、事实抗诉审与法律抗诉审、开庭抗诉审与书面抗诉审等区分;三是刑事抗诉的审后程序,包括个案影响型审后程序和制度性影响型审后程序。制度性影响型审后程序在实现错案纠正目的的同时,兼顾了刑事抗诉制度法律统一和法律发展目的的达成。
     第五章是关于我国刑事抗诉制度的特点和缺陷。我国刑事抗诉对象模式属于终局裁判型,但与其他属于这一类型的国家相比,具有过于注重裁判结果、忽视裁判过程和程序的缺陷。我国刑事抗诉理由在各方面都没有作出精细的划分,这不利于刑事抗诉功能的分类和整体功能的发挥。我国刑事抗诉的审前程序为检察机关审查模式,审理程序基本属于全面审查、合议审理、事实审理、开庭审理的模式,这种缺乏程序分类和程序不够精细的状况,既不利于诉讼经济,也不利于彰显刑事抗诉制度统一法律适用和推动法律发展的功能。我国刑事抗诉的审后程序比较注重个案影响,而对制度性影响有所忽视,同样不利于有效发挥刑事抗诉制度的法律促进功能。
     第六章是关于我国刑事抗诉制度的立法完善。本文主张应当正确定位和协调发挥好刑事抗诉制度的多元功能;应当从法律层面上确立审判程序作为抗诉对象的独立地位;刑事抗诉理由的完善应当从程序违法理由显性化、区分事实理由与法律理由、区分有利于被告人与不利于被告人等方面入手;审理程序的完善应当在审前强化法院的程序审查,并注重改进全面审查原则,完善全庭审、法律审、书面审等程序;审后程序应当着重在完善制度性影响程序上下功夫。
     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完善我国刑事抗诉制度立法的基本方向,着眼于解决刑事抗诉制度的一些重大问题,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完善该制度的具体立法修改建议。
Criminal prosecutorial protest, in the current context of China, refers to the legal action of the people's litigation activities that appeals to the judicial organ to put a case on retrial or remedy by law where it finds error in the judgment or the ruling made by the people's court. What criminal prosecutorial protest named are different in different countries such as British、the United states、France and Japan for their respective legal traditions and litigation structures. Criminal prosecutorial protest system came into being when criminal prosecution system, criminal appeal system in particular, developed to a certain stage, and evolved together with criminal prosecution system. The Chinese criminal prosecutorial protest system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judicial system since it was born. But the after-trial procedure including protest is less focused on by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community compared with pretrial procedure and trial procedure, and fewer valuable research results have come about, which leads to the long-term unresolved problems in the criminal prosecutorial protest system both in theory and practice. As China is in the adjustment period in social structure, the need of social development will be reflected in criminal prosecution and lead to the adjustment in criminal prosecution procedures. The study of the function of criminal prosecutorial protest system and the way of improvement has positive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social significance.
     The introduction briefs on the birth and evolution of criminal prosecutorial protest system, the problems this system confronts and the importance of researches in this area. Besides the introduction, this paper contains six chapters.
     Chapter one describes the function of criminal prosecutorial protest system. The function of the system implies its effect and efficacy, and is the inherent property of the system. The function of criminal prosecutorial protest system lies in protection of substantive justice, protection of procedural fairness and legal promotion. The protection of substantive justice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substantive error correction and right relief. The protection of procedural fairness is mainly reflected in balance of power and protection of due process. The legal promotion is mainly reflected in unified application of law and legal development. The substantive error correction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procurator'protest in the court's first trial judgment, procedure judgment and retrial. And right relief and protection of procedural fairness are the fundamental function of judicial system and also fundamental function of criminal prosecutorial protest system, yet with specific meaning in the criminal prosecutorial protest link. The function position affects the object, reason or procedure modes of criminal prosecutorial protest.
     Chapter two describes the object of criminal prosecutorial protest. The object of criminal prosecutorial protest refers to the target and content of the protest by the procuratorial organs, or in other words, what is protested. The target of protest by procuratorial organ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is mainly the court judgment, though of various forms. The judgment, as the target of criminal prosecutorial protest, can be final judgment and intervening judgment, or substantial judgment and procedural judgment. The protest type taking final judgment as the main object is called final judgment type, while the protest type taking interlocutory judgment as the main object is called interlocutory judgment type. The classification of substantial and procedure judgment and final and intervening judgment is not in the same logical system. What's more, the classification of substantial and procedure judgment is not clear. But this classific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us to understand criminal prosecutorial protest, in particular for the reform and improvement of the procedures in the criminal prosecution of China.
     Chapter three discusses the reason of criminal prosecutorial protest. The reason of criminal prosecutorial protest refers to the grounds and conditions for proposing criminal prosecutorial protest, or why the protest is made. The circumstances and reasons for overturning the court judgment and even sacrificing the stability of judgment could tell in the best way the function of criminal prosecutorial protest. Countries stipulate much differently in law about the reason of protest, and the difference is bigger than the object of protest. According to the judgment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test object, the reason of protest can be targeted at not effective judgment and effective judgment. According to the judicial level of the court, the reason of protest can be classified as targeted at first trial judgment, second trial judgment and retrial judgment. The criminal prosecutorial protest law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usually do not impose special limitations on the procuratorial organs'protest reason targeted at not effective judgment of first trial cases, which shows that the laws emphasize on the function of error correction. But countries are usually strict with the procuratorial organs' protest reason targeted at not effective judgment of second trial cases, and confine that to where the application law for lower-level court judgment violates against the law, which demonstrates that the procedures emphasize on the function of unified application of law. And countries make much stricter restrictions on the procuratorial organs'protest reason for retrial request, and try to avoid deny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existing judgment. Based on the protest reason being fact-based or law-based, the reason can be fact reasons or legal reasons. China has not made fine differentiation of the protest reasons mentioned above, which does not help realize the plural functions of criminal prosecutorial protest. Of the different classifications, to differentiate fact-based and law-based reason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judgment effectiveness is helpful for the Chinese criminal prosecutorial protest system to highlight the function of unified application of law and legal development.
     Chapter four talks about the procedure of criminal prosecutorial protest. Criminal prosecutorial protest needs to be conducted through procedures and supported by procedures, and relies on procedures to show its function. This chapter studies how criminal prosecutorial protest is carried out in practice. The discussion is in three aspects. The first is the pretrial review. The second is review during the trial. There are usually the differentiation of limited and full review, panel hearing and en banc proceedings, trial of law and trial of fact, trial in court and trial by document in many countries. The third is post-trial procedure, which includes case-affected procedure type and system-affected procedure typ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stem-affected procedure type, the prosecutorial protest in many countries takes the unified application of law and legal development into consideration while correcting wrong cases.
     Chapter five is on Characteristics and defects of criminal prosecutorial protest system of China. The object type of China is final judgment type, but compared with other countries of the same type, China stresses more on the result of judgment and less on the process and procedures, which points out the direction of improvement. Reason of criminal prosecutorial protest of China is not finely divided in all respects, and this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functional classification and overall functioning of the system. The pretrial procedure of China is procuratorial review type. The proceedings of criminal prosecutorial protest in China are basically full review, panel hearing, trial of fact and trial in court. The lack of fine procedure classification is not good to economic litigation and will not help demonstrate the function of unified application of law and legal development. The post-trial procedure of China stresses more on the case-affected procedure type and less on the system-affected procedure, and this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function of legal promotion.
     Chapter six talks about the perfection of criminal prosecutorial protest system of China.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the function of criminal prosecutorial protest system should be correctly positioned, and the multiple functions should be exerted tunefully. Trial procedures as the object of criminal prosecutorial protest should be established independently in the law. The perfection of reason of criminal prosecutorial protest system includes independent of illegal procedure reason, differentiation of factual reason from legal reas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for defendant from against defendant, etc. The perfection of trial procedure depends on strengthening the pretrial court review, improving full review, and perfecting full trial, trial of law and written trial. The perfection of post-trial procedure is mainly pointed to the perfection of system-affected procedure.
     On this basis, the article points out the direction of legal perfection of criminal prosecutorial protest of China, and puts forward concrete legislation revision suggestions in five aspects for resolving some major fundamental problems.
引文
①参见周枂:《罗马法原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923-924页。
    ②孙长永:《探索正当程序——比较刑事诉讼法专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547页。
    ③ See A. Esmein, A History of Continental Criminal Procedure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France, the Lawbook Exchange, Ltd.;,2000, p.51.
    ①James F.Stephen, A History of The Criminal Law of England, BiblioLife, LLC,2009, pp.310-312.
    ②冷霞:“英国刑事上诉法院诞生记”,《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8月31日,第10版。
    ③孙长永:《探索正当程序——比较刑事诉讼法专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551页。
    ④孙长永:《探索正当程序——比较刑事诉讼法专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552页。
    ⑤联邦及各州立法规定,控方在特定情况下可以对初审法院的某些终审性裁决进行上诉,如法院停止执行有罪判决的裁定(An Order Arresting Judgment)、初审法院所作的有利被告的重新审理裁定、法院作出的驳回起诉或者诉请的裁定和量刑问题。参见[美]拉费弗(LaFave·W·R):《刑事诉讼法》,卞建林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04页。
    ①United States V. Sanges,144U. S.310 (1892)
    ②何勤华主编:《检察制度史》,中国检察出版社2009年版,第197页。
    ③[日]松尾浩也:《日本刑事诉讼法》(下卷),张凌译、金光旭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8页。
    ①孙长永:《探索正当程序——比较刑事诉讼法专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630页。
    ②《河南省城地方检察厅章程》,第23条。
    ③参见国民政府司法院参事处编纂:《国民政府司法例规》,民国十九年二月版。摘录于闵钐编:《中国检察史资料选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第92页。
    ④参见国民政府1935年《刑事诉讼法》第336条、第434条、第六编。参见国民政府司法院参事处编纂:《国民政府司法例规》,民国十九年二月版。摘录于闵钐编:《中国检察史资料选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第108-109页、第156-159页。
    ①参见一九三四年《红色中华》。摘录于闵钐编:《中国检察史资料选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第230页。
    ②参见该条例第3条(二)。
    ③《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检察署暂行组织条例》第3条第(三)项,《各级地方人民检察署组织通则》第2条第(三)项。
    ④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院组织法》》第4条、第15条、第16条、第17条规定。
    ⑥我国1979年《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1条、第5条、第17条、第18条。
    ②宋燕敏:“刑事诉讼中的程序抗诉新论”,《法学论坛》2013年第1期,第127页。
    ①[法]贝尔纳·布洛克:《法国刑事诉讼法》,罗结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3页。
    ①陈瑞华:“刑事诉讼法学研究范式的反思”,《政法论坛》2005年第3期,第4页。
    ①陈卫东:《刑事二审程序论》,中国方正出版社1997年版,第2-3页。
    ②顾永忠:《刑事上诉程序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页。
    ③参见贺恒扬主编:《抗诉论》,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第12-29页。
    ④王超:《刑事上诉制度的功能与构造》,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39页。
    ⑤[日]松尾浩也:《日本刑事诉讼法》(下卷),张凌译,金光旭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0页、282页。
    ①参见黄士元:“刑事再审制度的价值模式”,《刑事法评论》第24卷,第117页。
    ②何家弘:“司法公正论”,《中国法学》1999年第2期,第11页。
    ③谢佑平、万毅:“论司法改革与司法公正”,《中国法学》2002年第5期,第130页。
    ①[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86页。
    ①[美]拉费弗:《刑事诉讼法》,卞建林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2页。
    ②[美]约书亚·德雷斯勒、艾伦·C.迈克尔斯:《美国刑事诉讼法精解(第二卷):刑事审判》(第四版),魏晓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6页。
    ①孙长永:《探索正当程序——比较刑事诉讼法专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636页。
    ① Stacy, Note21, supra.
    ② In re Winship,397U. S.358,372 (1970) (Harlan J. Concurring)
    ③ See Especially Stacy, Note 21, supra.
    ④关于该问题的争论,See Jeffrey Reiman & Ernest van den Haag, "On the Common Saying that it is Better that Ten Guilty Persons Escape than that One Innocent Suffer:Pro and Con",7 Soc. Phil. & Policy, Spring,1990, at 226.
    ①[美]约书亚·德雷斯勒、艾伦·迈克尔斯:《美国刑事诉讼法精解(第二卷)——刑事审判》(第四版),魏晓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8页。
    ② Pearse V. Pearse,63 Eng. Rep.957,970 (1846)
    ③[英]戴维.M.沃克:《牛津法律大辞典》,李双元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764页。
    ④ Black's Law Dictionary, West Publishing Go,1999, p.1163.
    ②参见孙长永:“检察官客观义务与中国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载《人民检察))2007年第17期,第5-10页。
    ①参见[法]卡斯东·斯特法尼、乔治·勒瓦所、贝尔纳·布洛克:《法国刑事诉讼精义》,罗结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5页。
    ②《法国刑事诉讼法典》:余叔通、谢朝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93、206页。
    ③[日]松尾浩也:《日本刑事诉讼法》(下卷),张凌译,金光旭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6页。
    ④日本《检察官法》第4条。
    ⑥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8页。
    ②[美]拉费弗:《刑事诉讼法》,卞建林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2页。
    ① Justice William O.Douglas's Comment in Joint Anti-Fascist Refugee Comm. v. Mcgrath, See United States Supreme Court Reports (95 Law. Ed. Oct.1950 Term). The Lawyers Co-operative Publishing Company,1951, p.858.
    ②关于刑事程序的独立价值,参见蔡杰:“也论刑事程序的独立价值”,《法学评论》2001年第4期。
    ③转引自季卫东:《法律程序的意义——对中国法制建设的另一种思考》,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第17页。
    ④高其才、肖建国、胡玉鸿:“司法公正观念源流略论”,《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第24页。
    ⑤参见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54页。
    ①参见童建明:“关于我国检察机关法律监督问题的若干思考”,载《检察论丛》第1卷(2000年),第71页。
    ②郭松:“检察官客观义务:制度本源与实践限度”,《法制与社会发展》2009年第3期,第44页。
    ①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8页。
    ①陈少林:“试论刑事诉讼的‘正当程序’与‘程序正当’”,《法学评论》1998年第6期,第76页。
    ①See Martin Shapiro,"Appeal",14 Law & Society Review 3(1980).
    ①[日]松尾浩也:《日本刑事诉讼法》(下卷),张凌译,金光旭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9页。
    ②[美](Frederick G. Kempin)腓特烈·G·坎平:《盎格鲁-美利坚法律史》(Historical Introduction to Anglo-American Law)(第3版),美国法精要影印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21页。
    ①参见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60页。
    ②沈寨:“法律发展的概念分析——兼论中国法律发展的理论范式”,《法律与社会》2008年第8期(上),第354页。
    ①孙长永:《探索正当程序——比较刑事诉讼法专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636页。
    ②孙长永:《探索正当程序——比较刑事诉讼法专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636-637页。
    ③孙长永:《探索正当程序——比较刑事诉讼法专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637-638页。
    ④参见王利明:《司法改革研究》(修订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227页。
    ⑤ Mauro Cappelletti, the Judicial Process in the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Clarendon Press and Oxford 1989, p.5.
    ②参见《法国刑事诉讼法》第496条、第497条的规定。
    ③参见《法国刑事诉讼法》第546条。
    ①参见[日]田中开:“关于刑事程序的历年统计资料”,日本《实用法律杂志》第1148期(1999年),第76页。
    ①参见《俄罗斯联邦刑事诉讼法》第354条、第402条、第49章。
    ②United States v. DiFrancesco,449U.S.117[1980]
    ③参见孙长永:《探索正当程序——比较刑事诉讼法专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614页。参见[美]约书亚·德雷斯勒、艾伦·迈克尔斯:《美国刑事诉讼法精解(第二卷):刑事审判》(第四版),魏晓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55页。
    ④Federal Criminal Appeals 1999,with Trends 1985-1999, at ttp:www.ojp.usdoj.gov/bjs(2003-1-10).
    ①参见[英]麦高伟、杰弗里·威尔逊主编:《英国刑事司法程序》,姚永吉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
    ②参见[英]麦高伟、杰弗里·威尔逊主编:《英国刑事司法程序》,姚永吉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
    ①陈光中主编:《21世纪域外刑事诉讼立法最新发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9页。
    ②英国《1988年刑事审判法》第35、第36条。
    ③Attorney General.s Reference (No.4 of 1989)[1990]1 WLR 41,PP.45-46
    ④参见[英]约翰·斯普莱克:《英国刑事诉讼程序》(第九版),徐美君、杨立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64页。
    ⑤参见[英]约翰·斯普莱克:《英国刑事诉讼程序》(第九版),徐美君、杨立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92-693页。
    ⑥英国《1996年刑事程序与侦查法》第35条。
    ①[英]约翰·斯普莱克:《英国刑事诉讼程序》(第九版),徐美君、杨立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62页。
    ②Double Jeopardy and Prosecution Appeals, Law Com No.267(2001),para.2.31
    ③See John Sprack, Emmins on Criminal Procedure, Blackstone Press Ltd.8th, ED.,2000, P.463
    ①参见[英]约翰·斯普莱克:《英国刑事诉讼程序》第九版,徐美君、杨立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68、669、707页。
    ②陈光中主编:《21世纪域外刑事诉讼立法最新发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0页。
    ③陈光中主编:《刑事再审程序与人权保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页。
    ① Chapman v. California,386 U. S.18,48(1967) (Harlan, J., dissenting)
    ② Judicial Code of Feb.26,1919, ch.48, § 269[codified as amended at 28 U. S. C.§ 391(1946)] (repealed 1948) (as quoted in Kamin, Note 50, supra, at 10 n.27)
    ③ Chapmen v. California,386 U.S.18,42(1967) (Stewart, J., concurring in the result) (emphasis added).
    ④ 386 U.S.18(1967)
    ①宋燕敏:“刑事诉讼中的程序抗诉新论”,《法学论坛》2013年第1期,第125页。
    ①参见兰耀军、孙孝福:“刑事抗诉理由探微”,《学术论坛》2004年第6期,第82页。
    ②贝尔纳·布洛克:《法国刑事诉讼法》,罗结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27页-561页。
    ③[日]松尾浩也:《日本刑事诉讼法》(下卷新版),张凌译,金光旭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5-317页
    ①参见[日]松尾浩也:《日本刑事诉讼法》(下卷),张凌译,金光旭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7-235页。《日本刑事诉讼法》第377条至第383条。
    ①Attorney General's Reference (No.4 of 1989)1 WLR 41,45.
    ②[英]约翰·斯普莱克:《英国刑事诉讼程序》(第九版),徐美君、杨立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65页。
    ①18 U.S.C.§ 3742(1996)
    ②449 U.S.117(1980)
    ③参见孙长永:《探索正当程序一一比较刑事诉讼法专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614页。陈卫东主编:《刑事二审开庭程序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8页。
    ①[德]克劳思·罗科信:《刑事诉讼法》,吴丽琪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579页;另参见欧洲人权法院关于Pelissier and Sassi v. France一案的判决。
    ①See Burks v.United States,437U.S.1[1978]
    ②See United States V.Scott,437U.S.82,91[1978]
    ③See United States v.Wilson,420U.S.332,336[1975];United States v.Scott,47U.S.82,98[1978]
    ①See United States v. Difrancesco,449U. S.117[1980]
    ②[英]约翰·斯普莱克:《英国刑事诉讼程序》第九版,徐美君、杨立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64页。
    ③宋英辉等:《外国刑事诉讼法》,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38页。
    ②孙长永:《探索正当程序——比较刑事诉讼法专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591-592页。
    ①参见[德]克劳思·罗科信:《刑事诉讼法》,吴丽琪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515-516页、第520-524页。孙长永:《探索正当程序——比较刑事诉讼法专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572页、573页。陈卫东主编:《刑事二审开庭程序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6页。
    ①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7-280页。
    ①李哲:“刑事既判力相关范畴之比较”,《比较法研究》2008年第3期,第77-86页。
    ①陈光中主编:《刑事再审程序与人权保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5-67页。
    ②[法]贝尔纳·布洛克:《法国刑事诉讼法》,罗结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56-558页。
    ①[日]松尾浩也:《日本刑事诉讼法》(下卷),张凌译,金光旭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88-291页。
    ①此时法官在审理案件时所实施的犯罪行为是否导致了不合法、无根据或不公正的刑事判决(不合法、无根据的裁定或裁决),已不是必备条件。参见元轶:“比较法视野下的中国刑事再审程序改革-—从俄罗斯刑事再审程序谈起”,《比较法研究2010年第6期,第100页。
    ①参见[法]贝尔纳·布洛克:《法国刑事诉讼法》,罗结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54-555页。
    ①[日]松尾浩也:《日本刑事诉讼法》(下卷),张凌译,金光旭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10页。
    ②《日本刑事诉讼法》第454条、第458条、第459条。
    ③[日]松尾浩也:《日本刑事诉讼法》(下卷),张凌译,金光旭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11页。
    ①黄士元:《刑事再审制度的价值与构造》,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7页。
    ①朱立恒:《刑事审级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25页。
    ②黄士元:《刑事再审制度的价值与构造》,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0页。
    ①[法]贝尔纳·布洛克:《法国刑事诉讼法》,罗结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57页。
    ②[日]松尾浩也:《日本刑事诉讼法》(下卷),张凌译,金光旭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1-292页。
    ①参见[法]卡斯东·斯特法尼、乔治·勒瓦所、贝尔纳·布洛克:《法国刑事诉讼精义》,罗结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64-865页。
    ②《日本刑事诉讼法》第454条、第458条。
    ③参见[日]松尾浩也:《日本刑事诉讼法》(下卷),张凌译,金光旭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14-316页。
    ②参见[日]松尾浩也:《日本刑事诉讼法》(下卷),张凌译,金光旭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5页、第220-221页。
    ①[日]松尾浩也:《日本刑事诉讼法》(下卷),张凌译,金光旭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3页。
    ②[德]Clause Roxin:《德国刑事诉讼法》,吴丽琪译,台湾三民书局1998年版,第575页。
    ①陈卫东主编:《刑事二审开庭程序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1-62页。
    ②参见[美]彼得·G·伦斯特洛姆编:《美国法律辞典》,贺卫方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2页。另说,最高法院每年收到约8000件左右的案件,但是它仅仅审理其中不到2%的案件(100件左右),陈卫东主编:《刑事二审开庭程序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4页。
    ③参见英国《1988年刑事审判法》附件三。
    ①转引自孙长永:《探索正当程序——比较刑事诉讼法专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615页。
    ②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86-287页。
    ①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5页、237页。
    ②[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法国刑事诉讼法精义》(下),罗结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35页。
    ①陈光中主编:《刑事再审程序与人权保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8页。
    ①美国联邦司法系统对不服治安法官裁判的上诉审不允许进行复审,只能进行事后审查。这与多数州的规定不尽相同。参见联邦刑事诉讼规则第58条7款。
    ②[日]田口守一:《刑事诉讼法》,刘迪、张凌、穆津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312-313页。[日]土本武司:《日本刑事诉讼法要义》,董璠舆、宋英辉译,五南图书出版社有限公司1997年版,第404页。
    ①参见《日本刑事诉讼法》第404条、250条的规定。
    ②陈卫东主编:《刑事二审开庭程序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6页。
    ①如2001年由最高司法法院审理的9637件非常上诉中,只有大约40件进行了言词辩论。
    ②孙长永:《探索正当程序——比较刑事诉讼法专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566页。
    ③孙长永:《探索正当程序——比较刑事诉讼法专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644页。
    ④陈卫东主编:《刑事二审开庭程序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1页。孙长永:《探索正当程序——比较刑事诉讼法专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625-626页。
    ①参见《日本刑事诉讼法》第398条、第399条、第400条、第412条、第413条。
    ①张庆旭:“‘判例法’质疑”,《比较法研究》2002年第4期,第109-110页。
    ②李浩:“英国判例法与判例规避”,《现代法学》1995年第2期,第90页。
    ③曹三明:“2002:中国判例法的传统和建立中国特色的判例制度”,《法律适用》2002年第12期,第37页。
    ④ Mauro Cappelletti, the Judicial Process in the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Clarendon Press and Oxford 1989, P.5.
    ①[英]约翰·斯普莱克:《英国刑事诉讼程序》第九版,徐美君、杨立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63页。
    ②日本《最高法院审判事务处理规则》第14条。
    ①最大判昭37·11·28刑集(第16卷第11号),第1593页。
    ②最大判昭48·4·4刑集(第27卷第3号),第265页。
    ③[日]松尾浩也:《日本刑事诉讼法》(下卷),张凌译,金光旭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6页。
    ①参见我国1996年《刑事诉讼法》第181条、第205条(2012年《刑事诉讼法》第217条、第243条)规定。
    ①参见我国1996年《刑事诉讼法》第206条、第208条(2012《刑事诉讼法》第245条、248条)的规定。
    ①[法]贝尔纳·布洛克:《法国刑事诉讼法》,罗结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14页。
    ②行使上诉权的方式规定在《法国刑事诉讼法》第620条中。参见[法]贝尔纳·布洛克:《法国刑事诉讼法》,罗结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08页。
    ①[日]松尾浩也:《日本刑事诉讼法》(下卷),张凌译,金光旭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7页。
    ①邓思清:“论审判监督的理论基础”,《法律科学》2003年第3期,第56页。
    ①参见苏彩霞:“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看我国刑事再审程序改革”,《环球法律评论》2004年春季号第63页。刘少军:“关于我国刑事再审程序的法律思考”,《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第77页。张际枫:“关于完善刑事二审抗诉标准的思考”,《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第110页。
    ①参见孙谦主编:《<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理解与适用》,中国检察出版社2012年版,第428-429页。
    ①参见李昌林、王丹:“刑事上诉理由研究”,《中国刑事法杂志》2011年第7期,第72页。杨春洪:“论刑事二审程序的审查范围”,《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第38-39页。
    ②王超:《刑事上诉制度的功能与构造》,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3页。
    ③张智辉、武小凤:“二审全面审查制度应当废除”,《现代法学》2006年第5期,第168页。
    ①参见邓思清:“完善我国刑事再审启动程序之构想”,《当代法学》2004年第18卷第3期,第148页。
    ②参见张建良、胡子君:“我国刑事再审事由设置的反思与重构”,《法学评论》2005年第1期第137页。周强:“我国刑事再审目的的重构——比较法视角的分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第46页。王超:“虚置的程序:对刑事二审功能的实践分析”,《中外法学》2007年第2期,第188-200页。
    ①参见周强:“我国刑事再审目的的重构——比较法视角的分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第47页。范培根:“刑事再审制度的功能分析”,《诉讼法论丛》第9卷第57-69页。潘传表:“论抗诉监督与既判力原则的冲突与协调”,《西部法学评论》2010年第2期,第92-93页。叶宁、张菁:“我国 刑事二审程序功能的审视与重构”,《法制与社会》2009年9(下),第155-156页。
    ①宋燕敏:“评析与前瞻:刑诉法修正案对程序抗诉的立法完善”,《理论学刊》2012年第12期,第102页。
    ①宋燕敏:“刑事诉讼中的程序抗诉新论”,《法学论坛》2013年第1期,第128页。
    ②参见韩阳:“刑事再审理由探析”,《法学研究》2005年第3期,第97页。
    ③参见苏彩霞:“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看我国刑事再审程序改革”,《环球法律评论》2004年春季号,第64页。
    ①参见张建良、胡子君:“我国刑事再审事由设置的反思与重构”,《法学评论》2005年第1期,第141页。
    ①参见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死刑第二审案件开庭审理程序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规定第5条、第14条的规定。
    ②参见刘根菊、封利强:“论刑事二审程序的审判范围”,《时代法学》2008年第6期,16-17页。杨春洪:“论刑事二审程序的审查范围”,《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第39页。
    1.陈光中:《中国司法制度的基础理论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2.陈光中、汪建成、张卫平:《诉讼法理论与实践:司法理念与三大诉讼法修改(2006年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樊崇义:《刑事诉讼法哲理思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陈瑞华:《问题与主义之间——刑事诉讼基本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陈瑞华:《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6.陈瑞华:《论法学研究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7.陈卫东:《刑事二审程序论》,中国方正出版社1997年版。
    8.陈兴良:《刑法的人性基础》,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年版。
    9.卞建林、侯建军:《深化刑事司法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新中国成立60年刑事诉讼法制的回顾与展望》,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0.宋英辉、李忠诚:《刑事程序法功能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左卫民:《中国刑事诉讼运行机制实证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12.周长军:《制度与逻辑——刑事诉讼机制的转型分析》,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
    13.张军、郝银钟:《刑事诉讼庭审程序专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4.张军、姜伟、田文昌:《刑事诉讼:控辩审三人谈》,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5.郝银钟:《刑事公诉权原理》,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版。
    16.万毅:《超越当事人/职权主义——底限正义视野下的审判程序》,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
    17.万毅:《实践中的刑事诉讼法:隐形刑事诉讼法研究》,中国检察出 版社2010年版。
    18.谢佑平、万毅:《刑事诉讼法原则:程序正义的基石》,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19.谢如程:《清末检察制度及其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08年版。
    20.林钰雄:《检察官论》,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21.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2.孙长永:《探索正当程序——比较刑事诉讼法专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23.龙宗智:《相对合理主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4.高维俭:《刑事三元结构论:刑事哲学方法论初探》,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5.黎敏:《西方检察制度史研究——历史缘起与类型化差异》,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6.张智辉、杨诚:《检察官作用与准则比较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
    27.邓思清:《检察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8.顾永忠:《刑事上诉程序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9.王超:《刑事上诉制度的功能与构造》,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0.黄士元:《刑事再审制度的价值与构造》,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1.朱立恒:《刑事审级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32.王利明:《司法改革研究》(修订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33.韩红兴:《刑事公诉庭前程序研究》,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34.谢小剑:《公诉权制约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9版。
    35.潘金贵:《公诉制度改革研究:理论重塑与制度重构》,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版。
    36.马秀卿:《公诉权的法律社会学研究》,法律出版社2012版。
    37.孔璋:《中美公诉制度比较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版。
    38.李斌:《能动司法与公诉制度改革》,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2版。
    39.徐汉明:《公诉与刑事审判监督前沿问题实证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版。
    40.王新环:《公诉权原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版。
    41.杨志斌:《中英量刑问题比较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
    42.汪明亮:《定罪量刑社会学模式》,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3.张中:《刑事诉讼关系的社会学分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4.陈兴良:《刑法的价值构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5.张明楷:《刑法分则的解释原理(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46.罗豪才等:《软法与公共治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7.潘伟杰:《宪法的理念与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8.郭云忠:《法律实证研究丛书:法律实证研究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49.季卫东:《法律程序的意义——对中国法制建设的另一种思考》,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
    50.张毅:《刑事诉讼中的禁止双重危险规则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1.刘根菊:《刑事诉讼程序改革之多维视角》,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2.张智辉:《中国检察——法律监督与检察工作机制》第14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3.汪建成、黄伟明:《欧盟成员国刑事诉讼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4.谢鹏程选编:《前苏联检察制度》,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
    55.孙谦主编:《人民检察制度的历史变迁》,中国检察出版社2009年版。
    56.孙谦主编:《<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理解与适用》,中 国检察出版社2012年版。
    57.陈健民主编:《检察院组织法比较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1999年版。
    58.何勤华主编:《检察制度史》,中国检察出版社2009年版。
    59.闵钐主编:《中国检察史资料选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
    60.贺恒扬主编:《抗诉论》,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
    61.张智辉、杨诚主编:《检察官作用与准则比较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
    62.韩大元主编:《公法的制度变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英]约翰·斯普莱克:《英国刑事诉讼程序》,徐美君、杨立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英]麦高伟、杰弗里·威尔逊主编:《英国刑事司法程序》,姚永吉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3.[英]迪姆·梅:《社会研究:问题、方法与过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美]拉费弗:《刑事诉讼法》,卞建林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美]约书亚·德雷斯勒、艾伦·迈克尔斯著:《美国刑事诉讼法精解(第二卷):刑事审判》(第四版),魏晓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7.[美]理查德·A·波斯纳:《证据法的经济分析》,徐昕、徐昀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8.[法]卡斯东·斯特法尼、乔治·勒瓦所、贝尔纳·布洛克:《法国刑事诉讼精义》,罗结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9.[法]贝尔纳·布洛克:《法国刑事诉讼法》,罗结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0.[德]克劳思·罗科信:《刑事诉讼法》,吴丽琪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1.[日]田口守一:《刑事诉讼法》,刘迪、张凌、穆津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12.[日]土本武司:《日本刑事诉讼法要义》,董璠舆、宋英辉译,五南图书出版社有限公司1997年版。
    13.[日]松尾浩也:《日本刑事诉讼法》(下卷),张凌译、金光旭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4.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组织编译:《所有人的正义:英国司法改革报告》,中英文对照,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
    15.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组织编译:《支撑21世纪日本的司法制度:日本司法制度改革审议会意见书》,中、日、英文对照,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
    16.[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97版。
    17.[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第一卷,中文修订版),贺卫方、高鸿钧、张志铭、夏勇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18.[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陈卫东:“司法改革十年检讨”,《人民检察》2002年3期。
    2.陈卫东:“刑事二审全面审查原则质疑”,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3.陈少林:“试论刑事诉讼的‘正当程序’与‘程序正当’”,《法学评论》1998年第6期。
    4.陈瑞华:“刑事诉讼法学研究范式的反思”,《政法论坛》2005年第3期。
    5.刘向前:“香港与大陆刑事上诉审程序之比较研究”,《理论观察》2005年第5期。
    6.曹光曜、金权:“法国刑事上诉制度中的提审权及其启示”,《法律适 用》2003年第10期。
    7.元轶:“比较法视野下的中国刑事再审程序改革——从俄罗斯刑事再审程序谈起”,《比较法研究》2010年第6期。
    8.孙长永:“检察官客观义务与中国刑事诉讼制度改革”,《人民检察》2007年第17期。
    9.孙淼:“刑事上诉程序诉讼目的研究”,《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10.顾荣新:“英国上议院刑事上诉管辖权的演变与英国宪政改革”,《理论界》2006年第12期。
    11.郝银钟:“刑事诉讼目的双重论之反思与重构”,《法学》2005年第8期。
    12.谢鹏程:“重新认识刑事抗诉制度的结构和功能”,《人大研究》2004年第5期。
    13.尹丽华:“论刑事上诉审的权利救济价值”,《法商研究》2007年第2期。
    14.詹建红:“论刑事诉讼功能的契约化嬗变”,《中国刑事法杂志》2011年第5期。
    15.宋振武:“刑事诉讼的功能性结构及其法理学分析”,《现代法学》2006年第1期。
    16.周强:“我国刑事再审目的的重构——比较法视角的分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17.王超:“虚置的程序:对刑事二审功能的实践分析”,《中外法学》2007年第2期。
    18.王超:“刑事二审发回重审制度的功能异化:从救济到惩罚”,《政治与法律》2011年第11期。
    19.范培根:“刑事再审制度的功能分析”,《诉讼法论丛》第9卷。
    20.叶宁、张菁:“我国刑事二审程序功能的审视与重构”,《法制与社会》2009年9(下)。
    21.李哲:“刑事既判力相关范畴之比较”,《比较法研究》2008年第3期。
    22.郭松:“检察官客观义务:制度本源与实践限度”,《法制与社会发展》2009年第3期。
    23.李建国、金志峰:“我国二审刑事抗诉制度之重构浅探”,《法学杂志》2007年第5期。
    24.刘学敏:“刑事上诉审查范围的反思与重构”,《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25.刘根菊、封利强:“论刑事二审程序的审判范围——以程序功能为视角”,《时代法学》2008年第6期。
    26.张鑫磊:“论刑事二审程序抗诉”,《法制与社会》2011年第2期(上)。
    27.韩阳:“刑事再审理由探析”,《法学研究》2005年第3期。
    28.张建良、胡子君:“我国刑事再审事由设置的反思与重构”,《法学评论》2005年第1期。
    29.李昌林、王丹:“刑事上诉理由研究”,《中国刑事法杂志》2011年第7期。
    30.杨春洪:“论刑事二审程序的审查范围”,《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31.张际枫:“关于完善刑事二审抗诉标准的思考”,《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32.孟祥刚、徐兴军:“平衡或抑制:当事人申诉再审权与检察机关抗诉权之冲突与协调”,《山东审判》2011年第3期。
    33.江必新:“完善刑事再审程序若干问题探讨”,《法学》2011年第5期。
    34.苏彩霞:“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看我国刑事再审程序改革”,《环球法律评论》2004年春季号。
    35.刘少军:“关于我国刑事再审程序的法律思考”,《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36.王敏远:“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转型——以刑事再审问题为例的分析”,《法学研究》2011年第5期。
    37.贺恒扬:“刑事抗诉制度的立法完善”,《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2月第9卷;
    38.段明学:“刑事抗诉制度改革研究”,《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3月第15卷。
    39.潘传表:“论抗诉监督与既判力原则的冲突与协调”,《西部法学评论》2010年第2期。
    40.张智辉、武小凤:“二审全面审查制度应当废除”,《现代法学》2006年第5期。
    41.邓思清:“论审判监督的理论基础”,《法律科学》2003年第3期。
    42.黄士元:“刑事再审制度的价值模式”,《刑事法评论》第24卷。
    43.兰耀军、孙孝福:“刑事抗诉理由探微”,《学术论坛》2004年第6期。
    44.魏晓娜:“中国刑事程序正当化的模式选择与方法问题”,《法商研究》2003年第6期。
    45.曲卫东、张宇:“刑事二审抗诉制度之完善——以比较法为视角的展开”,《黑龙江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
    46.郜超:“刑事二审程序中两级检察机关职权关系反思与重构”,《人民检察》2009年第19期。
    47.元轶:“比较法视野下的中国刑事再审程序改革——从俄罗斯刑事再审程序谈起”,《比较法研究2010年》第6期。
    48.段明学:“刑事抗诉制度改革研究——以刑事诉权理论为切入点”,《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3月第15卷。
    49.齐树洁:“再审程序的完善与既判力之维护”,《法学家》2007年第6期。
    50.贺恒扬:“刑事抗诉制度的立法完善”,《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51.孙孝海、王丽杰:“吉林市检察机关刑事抗诉实践分析”,《中国刑事法杂志》2010年第8期。
    52.魏良荣:“刑事抗诉效果的实证分析——以珠海市检察机关2003-2007年刑事抗诉案件为视点”,《中国刑事法杂志》2009年第6期
    53.俞德峰、王建荣:“刑事抗诉运行机制实证分析”,《中国刑事法杂志》2009年第11期
    54.周晓燕:“刑事抗诉未改判案件实证研究”,《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55.赵鹏:“刑事二审抗诉的合力与制度配置——基于法律文书的观察和分析”,《中国刑事法杂志》,2011年第12期。
    56.万毅:“论检察监督模式之转型”,《法学论坛》2010年第1期。
    57.左卫民、万毅:“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若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载《中国法学》2003年第4期。
    58.向泽选:“刑事公诉的法律属性与公诉改革”,《河北法学》2008年4月第26卷。
    59.何家弘:“司法公正论”,《中国法学》1999年第2期。
    60.高其才、肖建国、胡玉鸿:“司法公正观念源流略论”,《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61.姚莉:“司法公正要素分析”,《法学研究》2003年第5期。
    62.章武生:“程序保障:司法公正实现的关键”,《中国法学》2003年第1期。
    63.蔡杰:“也论刑事程序的独立价值”,《法学评论》2001年第4期。
    64.范进学:“论法律发展中的宪法问题”,《北方法学》2009年第3期。
    65.李双元、李赞:“全球化进程中的法律发展理论评析”,《法商研究》2005年第5期。
    66.陈瑞华:“程序性制裁制度研究”,《中外法学》2003年第4期。
    67.邢艳安、杜邈:“量刑建议案件提起抗诉刍议”,《人民检察》2011年第19期。
    68.李哲:“刑事既判力相关范畴之比较”,《比较法研究》2008年第3期。
    69.沈寨:“法律发展的概念分析——兼论中国法律发展的理论范式”,《法律与社会》2008年第8期。
    70.陈少林:“试论刑事诉讼的‘正当程序’与‘程序正当’”,《法学评论》1998年第6期。
    71.赵建平:“论我国刑事被害人诉讼权利的完善”,《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72.孙长永:“检察官客观义务与中国刑事诉讼制度改革”,《人民检察)) 2007年第17期。
    73.郭松:“检察官客观义务:制度本源与实践限度”,《法制与社会发展》2009年第3期。
    74.张庆旭:“‘判例法’质疑”,《比较法研究》2002年第4期。
    75.李浩:“英国判例法与判例规避”,《现代法学》1995年第2期。
    76.陈光中:“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之基本理念”,《政法论坛》2004年第3期。
    77.杨正万:“论被害人诉讼地位的理论基础”,《中国法学》2002年第4期。
    78.姚健:“西方国家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和权利探究”,《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1.尹丽华:“刑事上诉制度研究”,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法学博士学位论文。
    2.顾永忠:“刑事上诉程序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法学博士学位论文。
    3.初殿清:“一事不再理与禁止双重危险的模型比较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法学硕士学位论文。
    4.王永明:“论英国禁止双重危险规则及其借鉴”,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法学博士学位论文。
    5.方海军:“完善我国刑事抗诉制度的理性思考”,苏州大学2006年法学硕士学位论文。
    6.刘锋:“刑事抗诉问题探索”,吉林大学2007年法学硕士学位论文。
    7.张媛:“论程序性上诉制度”,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法学硕士学位论文。
    8.蔡静:“论刑事上诉审程序”,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法学硕士学位论文。
    9.郑未媚:“试论刑事上诉审程序的功能及其发挥”,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法学硕士学位论文。
    10.冉强:“论刑事诉讼的功能”,湘潭大学2004年法学硕士学位论文。
    11.朱蓉:“比较法视野下的中国刑事再审程序之完善”,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法学硕士学位论文。
    12.向非:“检察机关二审抗诉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法学硕士学位论文。
    13.孔军:“禁止双重危险原则及其在我国的确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法学博士学位论文。
    14.谭淼:“刑事再审理论与制度”,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法学博士学位论文。
    15.王永明:“论英国禁止双重危险规则及其借鉴”,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16.刘锦辉:“论检察机关的刑事抗诉权”,清华大学2005年法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17.高吉明:“论刑事再审程序”,吉林大学2008年法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18.王文君:“刑事诉讼构造的初步分析”,复旦大学2010年法学硕士学位论文。
    19.方海军:“完善我国刑事抗诉制度的理性思考”,苏州大学2006年法学硕士学位论文。。
    20.孙孝平:“论刑事上诉审审理方式的程序构建”,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法学硕士学位论文。
    21.张吉喜:“论刑事诉讼中的公正审判权”,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法学博士学位论文。
    22.官欣:“论刑事诉讼客体”,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法学硕士学位论文。
    1.朱孝清:“论刑事抗诉的属性”,《检察日报》2010年11月5日第3版。
    2.刘士文、郭进:“简述刑事再审程序指定管辖”,《人民法院报》2011年7月20日第6版。
    3.印波:“英国刑案审查对我国刑事再审程序的借鉴”,《人民法院报》2012年4月11日第6版。
    4.冷霞:“英国刑事上诉法院诞生记”,《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8月31日,第10版。
    1. Andrew L. T. Choo,Halting Criminal Prosecutions:The Abuse of process Doctrine Revisited,1995 Crim. L.Rev 866.
    2. Paul Roberts,"Acquitted Misconduct Evidence and Double Jeopardy Principles, from Sambasivam to Z",2000Crim. L. Rev.955.
    3. David S. Rudstein, Double Jeopardy, A Reference Guide to the United States Constitution, Westport,Connecticut, London, P41.
    4. Kamisa,Yaler, Wayne R. LaFave& Jerold H. Israel,Modern Criminal Procedure, WestPublishing Co.1980.
    5.Roberts,Paul, Acquitted Misconduct Evidence and Double Jeopardy Principles, fromSambasivam to Z,2000 Crim. L. Rev.955.
    6.Charles H. Whitebread, Christopher Slobogin, Criminal Procedure:An Analysisof Cases and Concepts (Third Edition), Westbury, New York:The FoundationPress, Inc.,1993.
    7.Edward S. Greenberg & Benjamin I. Page, The Structure for the Democracy,New York:Harper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1996.
    8.Andrew Karmen, The Rediscovery of Crime Victims, in Criminal Justice in America:Theory, Practice, and Policy, edited by Berry W. Hancock & Paul M.Sharp, Upper Saddle River, NJ:Prentice-Hall, Inc.,1996.
    9. Douglas Evan Beloof, The Third Model of Criminal Process:The Victim Participation Model,1999 Utah L. Rev.289 (1999).
    10. Erin Anne O'Hara, Victim Participation in the Criminal Process,13 J. L.& Poly229 (2005).
    I1. Herbert L. Packer, Two Models of the Criminal Process,113 U. Pa. L. Rev. 1(1964).
    12. Kent Roach, Four Models of the Criminal Process,89 J. Crim. L.& Criminology671 (1999).
    13.Mauro Cappelletti, the Judicial Process in the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Clarendon Press and Oxford 198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