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与像——《从西汉雕塑谈起》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汉雕塑与古希腊雕塑为基础从美术学的角度出发,围绕着自然到艺术这一问题展开。中西艺术有各自不同的取向,有各自不同的“特征”,并可以通过“象”与“像”来加以概括把握。
     古希腊雕像是在模仿说的影响下追求“数比例的和谐”与“匀称”,审美追求以“理想”与再现自然为目的,雕像追求近于自然的“像”。希腊艺术的发展是在不断摆脱概念的类型化完成的,可以说是“模仿说”给希腊艺术灌入了生命,并一步步向着接近自然的写实方向发展。
     从对“象”的认识及从西汉雕塑看,“象”的造型追求“朴、无形与自然”。中国艺术的目的是“立象以尽意”、“得意忘象”,追求的是“象外之象”。
     西方艺术重眼之所见的物象的“形”,表现的是看到的自然及视觉真实,并通过借用科学的透视、比例、测量、解剖等手段来达到与客观物象的肖似。
     中国艺术对待自然不是以“我”的立场面对具体物象固定角度的“观看”或“透视”的问题,而是主张“以物观物”,“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并通过“象”以一种“简”的形式概括万物之理,穷理尽性,物自然之天,回归本然,以取其“真”。不重视觉的形似,重主体感觉的真实。“正确未必真实”,“造型”可以不必完全考虑是否接近客观的形状,也就是说,艺术的形状并不是为了去验证客观的,而是用来表达的。
     中国艺术的“象”与“意”是有选择力的大脑认识功能所能得到的必然结果,是体验的显现,是由记忆机制提供的。“意”不是在物象的具体的“形”中直接得到的,而是“触类比象”,“异类而求之”,通过“忘物”、“忘己”,而冥于物,“合于自然”。这是中国艺术对待“自然”的观念,这不同于西方的在原物的基础上损益增减。
     中西对待自然的思维方式不同、艺术理想不同从而形成了作品的不同。中国艺术不同历史时期造型样式不同,但艺术思维及艺术追求是一致的,即“象”的思维意识及造型观念,这是中国艺术一直所遵循的。我们可以通过对“象”的认识来把握中国艺术的造型规律。
     “像”与“象”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中西有各自不同的造型体系。中西艺术意志与境界是不同的,中国画的审美不能以西方的标准来界定与评判,更不能用西方“像”的艺术来改造中国“象”的艺术。
     中国传统艺术蕴含着独特的艺术规律,吸收挖掘传统艺术之精华,在传统的基础上唤醒中国民族的艺术精神,以此为基础不断创新,而不能一味地面向西方拿来嫁接。我们应反思当下,更好地认清本民族艺术的独立价值,才能理智地吸收西方艺术中的优秀成分,为自身提供有益的帮助,才能推动中国艺术的发展,进而影响世界。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issue about nature and art. It is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of sculptures between Han dynasty in China and old Greek period. The different interests of fine arts are illustrated in the western and eastern fine arts. This paper will summarize the different features into“alikeness in shape”and“alikeness in spirit.”
     With the influence of imitation theory, old Greek sculpture seeks the concordant proportion and symmetry. The aesthetic pursuit is to reshow the nature in an ideal way. The old Greek sculpture seeks the alikeness in shape with the nature. Thus, the development of Greek fine arts is a process to break the stereotype of it. The imitation theory has vitalized the Greek arts and leaded it to the direction of closing to the nature.
     With the understanding of alikeness in spirit and Sculpture in West Han dynasty, the image of alikeness in spirit seeks austerity, shapeless and natural. The purpose of Chinese fine arts is“to set up a sculpture to illustrate ideas”“to forget the shape but remember the spirit”. It seeks the spirit beyond the sculpture.
     The focus of fine arts in West is the image’s shape, which illustrates the natural or visualized realization. It reaches to the alikeness of the real objects by clairvoyance, proportion, measurement and dissection etc.
     The attitude of Chinese fine arts towards nature is not based on“my”view which visualizes or penetrates the object in a fixed position. Chinese fine arts seek“an image to visualize another image”,“meet the spirit without seeing”. By alikeness in shape, Chinese fine arts summarize the asset of nature in a simple form. It does not pay much attention to the shape of visualization but the realization of the subject’s spirit.“Correction may not be real”. The sculpture would ignore the shape of object, in another words, the shape of fine arts is not to testify the subject but to express the spirit.
     The imitation and spirit in Chinese fine arts is from the result of brain’s recognition function. It is an illustration of experience and provided by the memory function. The“spirit”does not directly get from the“shape”of a real subject, but by comparison, to seek the common in difference to forget the shape of subject and itself and to fuse in nature. That is the conception of Chinese fine arts towards nature,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western fine arts to change based on the original subject.
     Because of different thinking ways towards nature and different idealization towards fine arts, the West and the East create different sculpture types.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fine arts, different types are appeared in different periods. However, the pursuits and thinking ways in Chinese fine arts are same. That is to create alikeness in spirit. It is also a basic rule that Chinese fine arts followed. We could analyze the alikeness in spirit to hold the rule of shaping in Chinese fine arts.
     “Alikeness in spirit”and“alikeness in shape”are from two different thinking ways. They are from eastern and western different sculpture systems. Because of different philosophies and levels of eastern and western fine arts, thus the view of Chinese fine arts should not be judged by the standard of the West. Meanwhile, the Chinese fine arts should not be changed in the western way.
     Chinese traditional fine arts have her unique rules. We should inherit the assets of it. The spirit of Chinese fine arts should be awakened. Based on that, we should try to innovate Chinese fine arts and not just engraft the western ones. We should reflect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better understand the individual nature of our nation’s fine arts. Chinese artists should rationally absorb the excellent elements from the western fine arts and benefit from them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fine arts and further influence the world.
引文
1张延风:《汇入大海的巨流——通过中西方艺术的比较看中国画》,《江苏画刊》1987年第3期。
    2《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王卡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3(2009·1重印)
    (汉)《老子指归译注》严遵著,王德有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王弼集校释》,(魏)王弼著,楼宇烈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2009年2月重印)。
    《老子道德经注校释》,(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中华书局,2008年版。
    1吕绍纲著:《周易阐微》,吉林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韩永贤著:《周易解源》,北京,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1年版。
    2张乾元:《象外之意—周易意象学与中国书画美学》,北京,中国书店,2006年版。王振复:《大易之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先秦两汉编),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4叶朗:《中国美学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5胡雪冈:《意象范畴的流变》,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6孙宜生主编:《意象艺术国际研讨会论文集》,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版。
    7公明行远:《论中国绘画传统的形成及其特质》,载《朵云》,中国绘画研究季刊(沪),1988·1(5——18)。
    8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梁一儒等著《中国人审美心理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陈诗红:《霍去病墓及其石雕的几个问题》,载《美术》1994,(3),第85页—89页。
    2包亚明:《从霍去病石刻看汉代的美学思想》,《复旦学报》1985,(6),第69—71页。
    3王志杰:《茂陵与霍去病石雕》,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年版。
    4汤池:《西汉石雕牵牛织女辩》,载《考古》1979年第2期,第87—88页。
    5俞伟超:《应当慎重引用古代文献》,载《考古通讯》1957年第2期,第87—88页。
    6苏连第李慧娟:《中国造形艺术》,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7王可平:《凝重与飞动》(中国雕塑与中国文明),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
    8刘宗超:《汉代造型艺术及其精神》,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9徐湖平总主编庄天明吴为山主编:《西汉木雕》,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1张朋川主编:《中国汉代木雕艺术》,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2《威县磨嘴子古墓清理纪要》载《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第11期,第68——71页。
    3《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发掘》(《考古》1960年第9期)。
    4《武威磨嘴子三座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2年12期)。
    5朱立元:《中西古代艺术类型差异之文化探源》,载《上海文化》1995年第5期。
    6朱立元主编:《天人合一—中华审美文化之魂》,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4月版。
    1冯晓:《中西艺术的文化精神》,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8月版,第35页。
    2 [美]伦纳德·史莱茵:《艺术与物理学》,暴永宁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181页。
    3马奇主编:《中西美学思想比较研究》(第九章心师造化与模仿自然王可平撰稿),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222页。
    4马奇主编:《中西美学思想比较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234页。
    5齐凤阁:《以形显神和以神统形—兼谈中西画家的审美意识》,《东北师大学报》1983年第5期。
    6吴晶范:《试谈中西美术创作中的“形似”与“神似”—兼论中西美术有关形似美的共同规律》,《东北师大学报》1989年第6期。
    7陈醉:《中西比较纵横谈》,《美术史论》1992年第4期,第4—14页。
    8陈世宁:《中西绘画形神观》,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
    1宗白华:《意境》,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27—28页。
    2周来祥:《论中国古典美学》,济南,齐鲁书社出版发行,1987年6月版,236页。
    3王可平:《心师造化与模仿自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
    4钟健:《从“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所想到的—谈中西绘画“再现”与“表现”的差异》,《武汉师院汉口分院学报》,1982年第2期。
    5严善錞:《绘画与人对自由的认识——中西绘画的精神差异》,《新美术》1985年第4期,第48页。
    6蒋述卓:《中西艺术真实观的异与同》,《社会科学家》,1998年第5期。
    7潘公凯:《中西传统绘画心理差异》,《新美术》1985年第3期。
    8《宗白华全集》第2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00页。
    9冯民生:《中西传统绘画空间表现比较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章利国:《中西画家的文化眼光与艺术观照》,载《新美术(中国美术学院学报)》(杭州),2003.4. 77——86。
    2黄宗贤吴永强著:《中西雕塑比较》,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
    3王玉芳:《20世纪中国比较美术的回顾与反思》,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86页。
    4常宁生:《权利与荣耀—罗马帝国与汉代雕塑比较》,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4月版。
    5常敬峰:《从中西美术的比较出发看秦俑与希腊雕塑》,《美与时代》2004年第6期,第49页。
    6陈芳:《中西艺术的缘起——中国先秦与古希腊艺术之比较研究》,京华出版社,2000年版,第179—180页。
    7于宝玲,张宁:《秦俑雕塑与古希腊雕塑的几点比较》,《文博》,1990年第5期。李霖灿:《中西艺术思想异同—由罗丹<沉思者像>和<北魏思维象>谈起》,《上海艺术家》1987年第4期。张伟:《造型在中西方古典雕塑中的不同地位—有关中西方古典雕塑艺术的命题》,《艺术界》,2001年第2期。
    8邓福星主编:《中西美术比较十书·“总序”》,河北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
    9李一:《中西美术批评比较》,2000年6月,河北美术出版社。郭小川:《中西美术史方法论比较》,2000年6月,河北美术出版社。洪惠镇:《中西绘画比较》,2000年6月,河北美术出版社。廖阳:《中西美术题材比较》,2000年6月,河北美术出版社。
    
    1孔新苗:《中西美术比较》,山东美术出版社,2008年4月版。
    2方汉文:《比较文化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6页。
    1叶朗:《中国美学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4页。
    2同上,第1页。
    3《老子》第二十一章。(《老子今注今释—(1)》,陈鼓应注译,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2007年,第156页)。
    4《老子》第十四章。
    5《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毕俗第二十),王卡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87页。
    6《老子》第四十一章。
    7《老子》第三十五章。
    8《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仁德第三十五),王卡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39页。
    9《老子》二十五章。
    10胡雪冈:《意象范畴的流变》,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0页。
    1庞朴:《一分为三·原象》,海天出版社,1995年版。
    2《老子》第四章。
    3《老子》第二十五章。
    4《庄子·天地》。
    5《庄子·知北游》。
    6《庄子今注今释》(下册),陈鼓应注译,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2007年,第569页。
    7《淮南子·齐俗论》。
    8关于“朴”,在第二章的第三节还要具体论述。
    9《老子》第二十一章。
    10 (《老子章句新编》)《老子今注今释—(1)》,陈鼓应注译,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2007年,第157页。
    
    1《十三经译注·周易译注》,黄寿祺张善文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526—527页。
    2 (《系辞上》)《周易今注今释》,陈鼓应赵建伟注译,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2005年,第639页。
    1《周易今注今释》,陈鼓应赵建伟注译,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2005年,第657页。
    2韩永贤:《周易解源》,北京,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1年版,第101页。
    3韩永贤:《周易解源》,北京,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1年版,第119页。
    4韩永贤著:《周易解源》,北京,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1年版,第9页。
    5 (朱熹)《宋史》《与陆子静》,《朱文公文集》卷三十六。转引陈来:《宋明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6页。
    6《十三经译注·周易译注》,黄寿祺张善文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533页。
    7关于“俯仰观照“”在第二章观物取象及第四章观物比较中具体详谈。
    8陈绶祥:《国画的视觉原理》,载《美术观察》2008年第2期,第99页。
    9《周易·系辞上》云:“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十三经译注·周易译注》,黄寿祺张善文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519—520页。
    10《韩非子集解》(清)王先慎撰,锺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48页。
    1 (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5(2008.3重印),第18页。
    2 (《系辞上》)《周易今注今释》,陈鼓应赵建伟注译,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2005年,第639页。
    3《正义》:“谓触逢事类而增长之。若触刚之事类,以次增长于刚;若触柔之事类,以次增长于柔。”又曰:“天下万事皆如此例,各以类增长,则天下所能之事,法象皆尽。”《十三经译注·周易译注》,黄寿祺张善文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515页。
    4《管子校注》(全三册·上),黎祥凤撰,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06页。
    5《左转》,(春秋)左丘明著,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47页。
    1 (《文史通义》内篇,《易教下》)。(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5(2008.3重印),第19页。
    2 (《王弼集校释》,(魏)王弼著,楼宇烈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609页)。
    3“瞽师之放意相物,写神愈舞,而形乎玄者,兄不能以喻弟”《淮南子·齐俗论中》。
    4孔颖达在《周易正义》卷七曾说:“遗忘己象者,乃能制众物之形象也”。(转引胡雪冈:《意象范畴的流变》,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61页)。
    5“中国艺术家提出了‘似与不似’(或象与不象)的创造原则。‘似’要求本于自然,不脱离具体的感性形态;‘不似’又要求不胶柱于自然,不是‘肇乎自然(蔡邕语),而是‘造乎自然’(刘熙载语),在心灵的融冶中创造体验中的世界。这种理论不仅与主宰西方两千年的摹仿说有别,也与近现代所兴起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有明显区别。摹仿说极力强调象,而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则极力追求不象,象则求得与物貌无异,不象就没有一点物貌的影子,多为心灵臆造出的东西。中国艺术在象与不象之间寻求适当的表达,体现出执著于‘象’的中国艺术精神”。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28页。
    1《康熙字典》——像:形象也。又模仿也。《康熙字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
    2在《牛津词典》中的词条主要有这几种——image:(1)像,肖像,偶像(尤指木、石雕刻的)雕像(2)极像某人[某事物];(3)映像;影像;镜像image:在现代英汉综合大辞典里的解释:肖像、偶像、塑像、石像;影像、图像;形象、典型。【语】形象化的描绘;印象想象;相像的人或物,翻版。【物】实(虚)象。【心理】意象、概念。(这里的意象与中国艺术的“意象”不是等同的) image:在百科辞典里解释:n影像、肖像、图像、形象、翻版。Vt作……的像,反映,想象,象征。【计】图象。【化】像。【医】像,影像,映像。在英文里image是可以有“像”和“象”两种意思的。西方的词不同于中国的文字,加一个偏旁部首就会有完全不同的意思和解释。
    3蒋孔阳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通史》(第一卷—古希腊罗马美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477页。
    1 [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90—400页。
    2刘宗超:《汉代造型艺术及其精神》,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3“第一,在公元前五世纪以前,希腊艺术还仅在初步尝试阶段;其次,到了婓底阿斯时代,螥耙帐蹙痛锏搅?造型艺术的最高阶段,显出‘崇高的或雄伟的风格’;第三是雕刻家普拉克什特(公元前四世纪)时代,技巧已经达到高度成熟,艺术才具有‘美的风格’;最后到了亚历山大时代以后,希腊艺术就失去了过去的蓬勃的朝气和活力,专从事模仿。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296页。
    1 [法]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崔君衍,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1《系辞传》中另说:“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周易今注今释》,陈鼓应赵建伟注译,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2005年,第650页。
    2《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汉)司马迁撰《史记》(下),(宋)裴駰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2247页。
    1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33页。
    1“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则天下之能事毕矣。”《正义》:“谓触逢事类而增长之。若触刚之事类,以次增长于刚;若触柔之事类,以次增长于柔。”又曰:“天下万事皆如此例,各以类增长,则天下所能之事,法象皆尽。”《周易译著》,黄寿祺张善文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508—515页。
    2司马迁《史记·屈原传》中评论屈原创作的特点是:“其纹约,其辞微……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刘勰《文心雕龙·物色》中说:“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文心雕龙·总术》中说:“乘一总万,举要治繁”,《文心雕龙·宗经》中说的“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是中国人的形象思维在审美心理方面的延伸特点的概括和总结。
    3 (《韩注》:“夫变化之道,不可为而自然。故知变化者,则知神之所为。”(神:含有自然规律之意)《周易译著》,黄寿祺张善文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513—515页。
    4赵沛霖:《兴的源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15页。
    5明·唐志契《绘事微言—山水性情》。
    6清·刘熙载:《艺概·书概》,据上海古籍出版社本。
    1 (《文心雕龙·物色》)。
    2樊波:《中国书画美学史纲》,吉林美术出版社,1998年7月版,第273页。
    3汉许慎《说文解字》解释:“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
    4唐张怀瓘《法书要录》(卷四)云:“探文墨之妙有,索万物之元精。以筋骨立形,以神情润色。虽迹在尘壤,而志气出云霄。灵变无常,务于飞动。……探彼意象,如此规模。忽若电飞,或疑星坠,气势生乎流变,精魄出于锋芒,如观之欲其骇目惊心,肃然凛然,殊可畏也”。
    5唐代书法家李阳冰《上采访李大夫论古篆书》中说:“缅想圣达立象造书之意,乃复仰观俯察六合之际焉。于天地山川,得方圆流转之形;于日月星辰,得经纬昭回之度;于云霞草木,得霏布滋蔓之容;于衣冠文物,得揖让周旋之体。……随手万变任心所成,可谓通三才之品汇,备万物之情状矣。”有力才能象生动的形,无力则无足以象形
    1韩愈在《送高闲上人叙》一文曾释书家张旭的创作,“往时张旭善草书,不治他技,喜怒窘穷,忧悲愉快,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终其身而名后世。此谓见情乃心动,“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而“观于物,见……”见天地万物之变化,不是直接描摹,而是“一寓于书”,即把体验到“有动于心”的感觉“寓”于书中。
    2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全集》第二卷第367页。
    1易中天主编《都打碎了:关于现代艺术》杨瑾、江飞著,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128页。
    1李希凡主编本卷主编刘峻骧《中华艺术通史》(原始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3页。
    
    1常宁生:《权利与荣耀—罗马帝国与汉代雕塑比较》,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4月版,第128页。
    2徐人伯:《汉茂陵石刻艺术研究》转引王志杰著:《茂陵与霍去病石雕》,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年版。
    1裘锡圭:《古文字概要》,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112—113页。
    2张朋川:《黄土上下:美术考古文萃》,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版,第134页。
    
    1《宗白华全集》第2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00页。
    2 [英]贡布里希著:《艺术的故事》范景中译林夕校,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41—42页。
    3《苏格拉底回忆录》,《欧美古典作家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0页。
    2 [英]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范景中译林夕校,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第43页。
    
    1 [德]温克尔曼著《希腊人的艺术》,邵大箴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6页。
    2《宗白华全集》第2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00页。
    
    1宗白华:《意境》,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27—28页。
    2转引[英]罗萨·玛丽亚·莱茨等著:《剑桥艺术史》罗通秀钱乘旦译,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年第371页。
    3 [英]艾玛·阿·里斯特编著:《达·芬奇笔记》郑福洁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99页。
    1 [意]列奥那多·达·芬奇:《达·芬奇论绘画》,戴勉编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1页。
    1 [意]列奥那多·达·芬奇《达·芬奇论绘画》,戴勉编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9页。
    1《西方绘画艺术典藏——奥塞美术馆》,编著罗伯·罗森布伦(robert roseblum)主编李新赵镇琬,山东美术出版社明天出版社,1996年版。
    2尤昭良:《塞尚与柏格森》,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版,第38页。
    1《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5月版。第14页。
    1 [美]约翰·格里菲思·佩德利著:《希腊艺术与考古学》,李冰清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版,第176—225页。
    1 [美]约翰·格里菲思·佩德利:《希腊艺术与考古学》,李冰清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26页。
    2 [美]马克·D·富勒顿:《希腊艺术》,李娜谢瑞贞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第116—117页。
    3 [英]贡布里希著《艺术与错觉》,林夕李本正范景中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第84页。
    1 [美]约翰·格里菲思·佩德利著:《希腊艺术与考古学》,李冰清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版,第226页。
    2 [英]贡布里希著:《艺术的故事》范景中译林夕校,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48页。
    1 [美]约翰·格里菲思·佩德利著:《希腊艺术与考古学》,李冰清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版,第274页。
    2 [美]约翰·格里菲思·佩德利著:《希腊艺术与考古学》,李冰清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版,第274——275页。
    3 [英]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范景中译林夕校,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40—41页。
    
    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296页。
    2 [英]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范景中译林夕校,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56页。
    3 [意]里奥奈罗·文杜里:《西方艺术批判史》迟轲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0页。
    1 [美]约翰·格里菲思·佩德利著:《希腊艺术与考古学》,李冰清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版,第311页。
     1 [苏]科尔宾斯基等著:《希腊罗马艺术》,严摩罕译,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9月版,第202页。
    1 [美]马克·D·富勒顿:《希腊艺术》,李娜谢瑞贞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72页。
    2 [苏]科尔宾斯基等著:《希腊罗马艺术》,严摩罕译,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9月版,第208页。
    1唐德鉴:《希腊雕刻简史》,北京,朝花美术出版社出版,1955年8月版,第49页。
    2翟晶:《从“大卫”到“参孙”——15、16世纪考古发现对米开朗基罗艺术风格的影响》,载《雕塑》2004年第3期,第40页。
    1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腾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89页。
    2 [英]艾玛·阿·里斯特编著《达·芬奇笔记》郑福洁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00页。
    1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腾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第388页。
    2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腾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第389页。
    3宗白华:《意境》,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7页。
    4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腾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第134—135页。
    
    1刘如醴:《古代埃及艺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2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腾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第135页。
    1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腾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第134—135页。
    2 [英]贡布里希著《艺术的故事》范景中译林夕校,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60—61页。
    3 [美] H·G·布洛克:《现代艺术哲学》,滕守尧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6页。
    1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腾守尧朱疆源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68页。
    
    1图片来自王镛《印度美术史》课件。
    2 [美]弗朗兹·博厄斯:《原始艺术》,金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7页。
    1靳之林:《我国民间艺术的造型体系》,载《美术研究》(京),1985年第3期,第21——36页。
    1尤昭良:《塞尚与柏格森》,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版,第38页。
    
    1宗白华:《意境》,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7页。
    2胡乃敏《俯仰自得游心太玄——析现代绘画空间表现》美苑1999年第4期。
    
    1 [德]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上册),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07页。
    2 [英]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范景中译林夕校,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56页。
    
    1 [德]莱辛:《拉奥孔》,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8—19页。
    2洪洋:《欧洲文艺复兴造型艺术》,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宗白华全集》第2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04页。
    2丁枫:《西方审美观源流》,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795——796页。
    1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藤守尧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5页。
    2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二(《论画体工用拓写》)。
    3 [美]乔治·凯伯斯著:《视觉语言》,柴常珮摘译,《美术》1982年第1期,第57—60页。
    4 [美]乔治·凯伯斯著:《视觉语言》,柴常珮摘译,《美术》1982年第1期,第59页。
    5“中国的艺术理论讨论了笔墨不到的表现力。‘无目而若视,无耳而若听……实有数十百笔所不能写出者,而此一两笔忽然而得方为入微。’把这些见解进行浓缩后的一个原理,可以当作本章首引:[意到笔不到]——意念在,可以免动笔。”[英]贡布里希著林夕李本正范景中译《艺术与错觉》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149—150页。
     1 [英]贡布里希著《艺术发展史》范景中译林夕校,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版,第7页。
    1 [美] E·潘诺夫斯基著:《视觉艺术的含义》,傅志强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版,第77页。
    
    1 [美] E·潘诺夫斯基著:《视觉艺术的含义》,傅志强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版,第83页。
    2 [美] E·潘诺夫斯基著:《视觉艺术的含义》,傅志强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版,第88页。
    3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5月版,第14页。
    1 [意]里奥奈罗·文杜里:《西方艺术批判史》迟轲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0页。
    2 [日]柳亮:《古希腊雕刻中的黄金分割》,刘乙秀译阿庞校,载《美术译丛》(杭州)1985年第3期,第36——39页。
    
    1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藤守尧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64—365页。
    2 [英]赫伯特·里德:《现代雕塑简史》余志强译,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1989年版,第15页。
    1 (《青铜时代》罗丹起初名之为《原始人》) [奥]里尔克:《罗丹论》,梁宗岱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3页。
    2雕像表现的是哪位神灵,取决于他右手握着的是何种武器:如果是霹雳的化,那就是宙斯;如果是三叉戟的化,那就是波塞冬。
    3 [意]列奥那多·达·芬奇《达·芬奇论绘画》,戴勉编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0页。
    1西晋·卫恒:《四体书势》。
    1 [瑞士]海因里希·沃尔夫林:《艺术风格学》,潘耀昌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31页。
    1杨兴吉:《“乐”的精神——霍去病石刻艺术中的刻戏观念初探》,《雕塑》,2004年第3期,第37—38页。
    
    1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藤守尧朱疆源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33页。
    2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藤守尧朱疆源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27—335页。
    1 [德]阿道夫·希尔德布兰德:《造型艺术中的形式问题》,潘耀昌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13页。
    2 [德]阿道夫·希尔德布兰德:《造型艺术中的形式问题》,潘耀昌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6—68页。
    3详见第三章第三节古希腊雕塑
    
    1 [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傅志强周发祥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86—87页。
    2见“观物取象”。
    3“物中寻象”详见第二章的第三节。
    1 [瑞士]海因里希·沃尔夫林:《艺术风格学》,潘耀昌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233—236页。
    1 (《淮南子·文俗训》)。
    2邵大箴:《西方现代雕塑十讲》,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101——104页。
    1 [德]温克尔曼著《希腊人的艺术》,邵大箴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02页。
    2 [法]罗丹述葛赛尔著《罗丹艺术论》,傅雷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48—49页。
    
    
    1黄宗贤吴永强:《中西雕塑比较》,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222页。
    2 [美] Clemet Greenberg文易英译《走向更新的拉奥孔》,载《世界美术》,1991·4,第15页。
    3 [英]赫伯特·里德:《现代雕塑简史》余志强译,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1989年版,第28页。
    4 [英]罗宾·乔治·柯林伍德:《艺术原理》,王至元陈华中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56页。
    1 [瑞士]海因里希·沃尔夫林:《古典艺术——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导论》,潘耀昌陈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6页。
    2 [瑞士]海因里希·沃尔夫林:《古典艺术——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导论》,潘耀昌陈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8页。
    1钱绍武译《罗丹和米开朗基罗》,《雕塑》2005年第3期,第10页。(非拉德尔菲艺术博物馆于1996—1997年出版的。是由意大利和美国著名学者撰写的杂文集)
    2 [奥]里尔克:《罗丹论》,梁宗岱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8页。
    3 [奥]里尔克:《罗丹论》,梁宗岱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4页。
    1 [法]朱迪丝·克莱代尔编《罗丹笔记—他的生平与作品》,迟轲等译,四川文艺出版社,2003第44页。
    2 [法]朱迪丝·克莱代尔编《罗丹笔记—他的生平与作品》,迟轲等译,四川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239页。
    1 [奥]里尔克:《罗丹论》,梁宗岱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9—30页。
     1 [英]赫伯特·里德:《现代雕塑简史》余志强译,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1989年版,第4页。
    1吕彭:《20世纪中国艺术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04—206页。
    1 [瑞士]海因里希·沃尔夫林:《艺术风格学》,潘耀昌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 [英]贡布里希著《艺术发展史》范景中译林夕校,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版。
    3杨晓阳:《大写意(“大写意”是一种观念)》,载《人民日报社(神州书画院)》卷10,2008年1月20日。
    《周易今注今释》,陈鼓应赵建伟注译,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2005年。
    吕绍纲著:《周易阐微》,吉林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韩永贤著:《周易解源》,北京,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1年版。
    《老子今注今释》,陈鼓应注译,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2007年。
    《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王卡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3(2009·1重印)
    《董子春秋繁露译注》,阎丽译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上下册)汤可敬撰,长沙,岳麓书社,2001年版。
    《老子道德经注校释》,(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中华书局,2008年版。
    《庄子今注今释》(上下册),陈鼓应注译,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2007年。
    (汉)《老子指归译注》严遵著,王德有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汉)班固撰《汉书》(全三册),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汉)司马迁撰《史记》(全三册),(宋)裴駰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
    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3月1版,2006年3月重印版。
    《王弼集校释》,(魏)王弼著,楼宇烈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2009年2月重印)。
    《文心雕龙今译附词语简释》,周振甫著,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唐)张彦远著:《历代名画记》,俞剑华注释,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
    (唐)张彦远著:《历代名画记》,秦仲文黄苗子点校,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宋)《梦溪笔谈》,张富祥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
    (宋)郭若虚著:《图画见闻志》,俞剑华注释,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
    (清)石涛:《苦瓜和尚话语录》,周远斌点校纂著,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年版。
    (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上下册),中华书局,1985.5(2008.3重印)。
    王国维:《人间词话》,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
    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上下册),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
    俞剑华:《中国画论选读》,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
    胡经之:《中国古典文艺学丛编》(全三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第四册、第十四册)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年版。
    周积寅:《中国历代画论》(上下编),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
    樊波:《中国书画美学史纲》,吉林美术出版社,1998年7月版。
    贾涛:《中国画论论纲》,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宗白华:《美学的散步》,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宗白华:《意境》,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宗白华:《西方美学名著选译》,合肥,安徽出版集团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宗白华:《宗白华讲稿》,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版。
    《宗白华全集》(全四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萧湛:《生命、心灵、意境—论宗白华生命美学之体系》,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朱光潜:《谈美》(朱光潜译著精品选),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1版)2003年5重印。
    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李泽厚:《美学四讲》,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先秦两汉编),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叶朗:《中国美学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全三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裘锡圭:《古文字概要》,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2007年12月14次印刷)
    唐兰:《中国文字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高明:《中国古文字学通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高明:《古文字类编》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2005年重印)。
    李圃主编:《古文字诂林》,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1月版。
    班吉庆:《汉字学纲要》,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陈师曾:《中国绘画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郑午昌:《中国画学全史》,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
    王子云:《中国雕塑史》(上下册),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版。
    王伯敏主编:《中国美术通史》(第一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年11月版。
    王朝闻总主编邓福星副总主编顾森著:《中国美术史》(秦汉卷)齐鲁书社明天出版社。
    魏士衡:《中国自然思想美学探源》,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4年4月版。
    李松:《远古至先秦文化史》,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钱穆:《秦汉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王宁宇:《雕塑艺术》,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谢松龄:《天人象:阴阳五行学说史导论》,山东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朱存明:《美的根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赵沛霖:《兴的源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朱立元主编:《天人合一—中华审美文化之魂》,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4月版。
    信立祥:《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版。
    胡雪冈:《意象范畴的流变》,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孙宜生主编:《1991年意象艺术国际研讨会论文集》,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版。
    邵琦:《中国画文脉》,尹洛导读,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年版。
    古风:《意境探微》,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张乾元:《象外之意—周易意象学与中国书画美学》,北京,中国书店,2006年版。
    王振复:《大易之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侯敏:《易象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魏明德沈青松邵大箴主编:《天心与人心》,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唐德鉴:《希腊雕刻简史》,北京,朝花美术出版社出版,1955年8月版。
    朱龙华:《希腊艺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2年版。
    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5月版。
    吴甲丰:《西方写实绘画》,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丁枫:《西方审美观源流》,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蒋孔阳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通史》(第一卷—古希腊罗马美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蒋孔阳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通史》(第三卷—十七十八世纪美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蒋孔阳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通史》(第五卷—十九世纪美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王天兵:《西方现代艺术批判》,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迟轲:《西方美术史话》,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
    迟轲主编:《西方美术理论文选》(上下册),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尤昭良:《塞尚与柏格森》,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版。
    冯晓:《中西艺术的文化精神》,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8月版。
    马奇:《中西美学思想比较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方汉文:《比较文化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史风华:《阿恩海姆—美学思想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王玉芳:《20世纪中国比较美术的回顾与反思》,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郎绍君:《守护与拓进:20世纪中国画坛丛》,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中国画教学研究论集》,田黎明主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吕彭:《20世纪中国艺术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徐悲鸿著墨明编:《徐悲鸿讲艺术》,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年9月版。
    《徐悲鸿年谱》,李松,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版。
    艾中信:《徐悲鸿研究》,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年10月版。
    王震编:《徐悲鸿的艺术世界》,上海书画出版社,1994年版。
    《蒋兆和论艺术》,刘曦林编,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刘曦林:《蒋兆和论》,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8月版。
    蒋兆和著:《蒋兆和人物画讲义》,刘曦林等整理,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1月版。
    [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丁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美]弗朗兹·博厄斯:《原始艺术》,金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德]格罗塞:《艺术的起源》,蔡慕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法]埃马努埃尔·阿纳蒂:《艺术的起源》,刘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古希腊]亚里斯多德:《诗学》,陈中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德]莱辛:《拉奥孔》,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德]温克尔曼:《希腊人的艺术》,邵大箴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瑞士]布克哈特:《希腊人和希腊文明》,王大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美]马克·D·富勒顿:《希腊艺术》,李娜谢瑞贞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A·S·默里:《古希腊雕塑史》,张铨孙志刚刘寒青编译,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
    [苏]科尔宾斯基等著:《希腊罗马艺术》,严摩罕译,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9月版。
    [美]约翰·格里菲思·佩德利著:《希腊艺术与考古学》,李冰清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版。
    [意]列奥那多·达·芬奇:《达·芬奇论绘画》,戴勉编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英]艾玛·阿·里斯特:《达·芬奇笔记》郑福洁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阪。
    [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第三卷上册),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11月版。
    [波]瓦迪斯瓦夫·塔塔尔凯维奇:《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刘文潭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意]里奥奈罗·文杜里:《西方艺术批判史》迟轲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意]利奥奈罗·文杜里:《走向现代艺术的四步》,徐书城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7年版。
    [法]丹纳著:《艺术哲学》,傅雷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瑞士]海因里希·沃尔夫林:《古典艺术——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导论》,潘耀昌陈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瑞士]海因里希·沃尔夫林:《艺术风格学》,潘耀昌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瑞士]海因里希·沃尔夫林:《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沈莹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美]杜威:《艺术即经验》,高建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意]克罗齐:《美学原理美学纲要》,朱光潜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11月版。
    [英]鲍桑葵:《美学史》,张今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德]阿道夫·希尔德布兰德:《造型艺术中的形式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法]罗丹述葛赛尔著《罗丹艺术论》,傅雷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
    [法]朱迪丝·克莱代尔:《罗丹笔记—他的生平与作品》,迟轲等译,四川文艺出版社,2003年。
    [奥]里尔克:《罗丹论》,梁宗岱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美] E·潘诺夫斯基著:《视觉艺术的含义》,傅志强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版。
    [英]赫伯特·里德:《现代绘画简史》刘萍君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版。
    [英]赫伯特·里德:《现代雕塑简史》余志强译,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1989年版。
    [英]赫伯特·里德:《艺术的真谛》,王柯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英]罗宾·乔治·柯林伍德著:《艺术原理》,王至元陈华中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11月第一版。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藤守尧朱疆源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3月版。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藤守尧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德]库尔特·考夫卡著《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上、下册),黎炜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民主德国] W沃林格著《抽象与移情》王才勇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美] H·G·布洛克:《现代艺术哲学》,滕守尧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英]贡布里希著《木马沉思录》,徐一维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英]贡布里希著《艺术发展史》范景中译林夕校,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版。
    [英]贡布里希著《艺术与错觉》,林夕李本正范景中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版。
    [波]瓦迪斯瓦夫·塔塔尔凯维奇:《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刘文潭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8月版。
    [美]阿纳森:《西方现代艺术史》,皱德侬巴竹师刘珽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
    [法]米歇尔·瑟福:《抽象派绘画史》,王昭仁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傅志强周发祥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腾守尧译,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年版。
    [英]罗宾·乔治·科林伍德:《艺术原理》,王至元陈华中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英] M·苏立文著:《东西方美术的交流》,陈瑞林译,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年6月版。
    [美]方闻:《心印中国书画风格与结构分析研究》,李维琨译,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
    [日]今道友信:《关于美》,鲍显阳王永丽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5月版。
    [日]笠原仲二著:《古代中国人的美意识》,魏常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美]内森·卡伯特·黑尔著:《艺术与自然中的抽象》,沈揆一胡知凡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
    [美]伦纳德·史莱茵:《艺术与物理学》,暴永宁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美]诺埃尔·卡罗尔著《超越美学》李媛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美]乌尔利希·韦斯坦因《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刘象愚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美]温尼·海德·米奈:《艺术史的历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英]保罗·约翰逊:《艺术的历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瑞典]林西莉:《汉字王国》,李之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美]威廉·弗莱明,[美]玛丽·马里安著:《艺术与观念》(上),宋协立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张安治主编:《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1·原始社会至南北朝绘画》,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版。
    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傅天仇主编《中国美术全集》(秦汉雕塑),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中国美术全集》(原始至战国雕塑),金维诺主编,2版,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中国画像砖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俞伟超信立祥主编:《四川汉画像砖》,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
    秦廷棫:《中国古代陶塑艺术》北京,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7年版。
    张朋川:《黄河彩陶》,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张朋川:《中国彩陶图谱》,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
    张朋川主编:《中国汉代木雕艺术》,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陈万里:《陶俑》北京,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7年版。
    李凇:《汉代人物雕刻艺术》,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
    甘肃省博物馆编俄军主编:《甘肃省博物馆文物精品集》,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
    徐湖平总主编庄天明吴为山主编:《西汉木雕》,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杨成寅:《石涛画语录图示》,西冷印社,1999年版。
    郑觐:《世界雕塑全集》(西方部分上下册),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89年版。
    乃佳主编:《罗丹与卡米尔》,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
    何政广主编:《贾科梅第》,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世界美术大全集》(东洋编·第2卷—秦汉)责任编辑曾布船宽,小学馆,1998年9月1版。
    《世界美术大全集》(西洋编·第3卷—ギリミァ·クラシックとヘレンズム)责任编辑友部直,小学馆,1998年9月1版。
    《世界美术大全集》(西洋编·第4卷—ェグ海とギリミァ·アルカイツク)责任编辑水田徹,小学馆,1998年9月1版。
    《西方绘画艺术典藏——奥塞美术馆》,编著罗伯·罗森布伦(robert roseblum)主编李新赵镇琬,山东美术出版社明天出版社,1996年版。
    胡乃敏:《俯仰自得游心太玄——析现代绘画空间表现》,《美苑》1999年第4期。
    牛克诚:《从写实到抽象——艺术发生期风格演进的一个基本走向》,《美术史论》,1992年,第1期,23——33页;1992年,第二期,第70—79页。
    徐书城:《论中国画中的程式化因素》,《造型艺术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中心,1988年第2期。
    靳之林:《我国民间艺术的造型体系》,《美术研究》(京),1985年第3期,第21—36页。
    公明行远:《论中国绘画传统的形成及其特质》,《朵云》,中国绘画研究季刊(沪),1988·1(5—18)。
    陈良运:《中国绘画“传神”论及其衍变》,《美苑》2005年第5期,第47—52页。
    杨晓阳:《大写意》,《人民日报社(神州书画院)》卷10,2008年1月20日。
    彭德:《写意四题》,第二界“长安论坛”发言稿。
    邓乔彬:《文人画写意理论的发展》,《美术史论》(津),1985年第2期,第43—54页。
    郎绍君:《论笔墨》,《美术研究》,1999年第1期,第25—29页。
    徐浩:《略论古代画论中的几个概念》,《美术研究》2000年第3期总第99期,第84—86页。
    [美]乔治·凯伯斯著:《视觉语言》,柴常珮摘译,《美术》1982年第1期,第57—61页。
    陈绶祥:《国画的视觉结论》,《美术观察》2008年第4期,第97—99页。
    陈绶祥:《国画的视法》,《美术观察》2008年第5期,第97—99页。
    范景中:《比较美术与美术比较》,《新美术》,1985年第4期。
    海源:《比较美术学》,《美术思潮》,1985年第6期。
    彭吉象:《走向跨文化综合研究的比较艺术学》,《文艺研究》,1998年第2期。
    顾森:《中国的比较艺术研究》(比较美术),《文艺研究》,1998年第2期。
    汤池:《秦及西汉时期的雕塑艺术》,《中国美术全集》(秦汉雕塑)傅天仇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刘兴珍:《东汉时期的雕塑艺术》,《中国美术全集》(秦汉雕塑)傅天仇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章利国:《中西画家的文化眼光与艺术观照》,《新美术(中国美术学院学报)》(杭州),2003·4,第77—86页。
    朱立元:《中西古代艺术类型差异之文化探源》,《上海文化》1995年第5期。
    潘公凯:《中西传统绘画的心理差异》,《新美术》,1985年第3期。
    王可平:《心师造化与模仿自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
    陈醉:《中西比较纵横谈》,《美术史论》1992年第4期,第4—14页。
    常宁生:《从彩绘雕塑到单质雕塑——对古希腊罗马雕塑神美趣味的一种历史性误会》,《美术观察》2003年第2期,第110—116页。
    常宁生:《罗马帝国时代的帝王雕像》,《雕塑》2004年第3期,第32—34页。
    吕品田:《敬慕的法式与狂热的心灵——审视西方古典雕塑发展史的一个角度》,《雕塑》2004年第3期,第30—31页。
    翟晶:《从“大卫”到“参孙”——15、16世纪考古发现对米开朗基罗艺术风格的影响》,《雕塑》2004年第3期,第39—40页。
    [美] Clemet Greenberg文易英译《走向更新的拉奥孔》,《世界美术》,1991·4,第10—16页。
    [英]维特科夫尔:《论变化着的比例概念》,朱夷惠杨清译,《美术译丛》(杭州),1987年第3期,第8—16页。
    [日]柳亮:《古希腊雕刻中的黄金分割》,刘乙秀译阿庞校,《美术译丛》(杭州)1985年第3期,第36—39页。
    沈莹:《帕加玛祭坛》,《世界美术》,2002·1,第56—60页。
    霜晨:《在人和宇宙之间的选择——中国青铜时代与古希腊艺术比较》,《雕塑》2004年第3期,第35—36页。
    张鹏:《试析汉俑含义的变化过程》,《美术史论》,1992年,第2期,第80—84页。
    王殿英:《汉代陶塑艺术中的瑰宝——陶俑》,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3期,第80—83页。
    王子云:《西汉霍去病墓石刻》,《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11期,第12—18页。
    汤池:《西汉石雕牵牛织女辩》,《考古》1979年第2期,第87—88页。
    俞伟超:《应当慎重引用古代文献》,《考古通讯》1957年第2期,第87—88页。
    顾铁符:《西安附近所见的西汉石雕艺术》,《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11期,第3—11页。
    李惠东:《从西汉霍去病石雕看中原文化与北方草原文化的交流——“从西汉雕塑艺术看民族文
    化的融合”艺术探讨之一》,《美苑》2005年第期,第32—35页。
    陈诗红:《霍去病墓及其石雕的几个问题》,《美术》1994年第3期,第85页—89页。
    杨兴吉:《“乐”的精神——霍去病石刻艺术中的刻戏观念初探》,《雕塑》(京),2004年第3期,第37——38页。
    戴恒扬:《徐悲鸿新论》,《造型艺术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中心,1987年第6期,
    原载《上海艺术家》,1987年第一期,第49—52页。
    刘骁纯:《论蒋兆和》,《美术史论》1993年第2期,第4—12页。
    严文明:《甘肃彩陶的源流》,《文物》1978年第10期。
    程征:《“彩陶图画”与方圆意识》,《文艺研究》1994年第6期,第118—136页。
    《威县磨嘴子古墓清理纪要》,《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第11期,第68—71页。
    《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发掘》,《考古》1960年第9期。
    《武威磨嘴子三座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2年1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