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19世纪西方文学“自我分裂”人物母题的特殊类型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对自我的探寻是西方文学一以贯之的主题。自我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兼有灵魂与肉体,天使与恶魔这两个方面。在每一个人的心中,都存在着向上的意愿和堕落的快乐之间的对立和冲突。西方许多作家都热衷于描写自我分裂,特别是在19世纪的西方文学中,“自我分裂”这一人物母题的创作蔚为大观,涌现了不少经典之作。
     “自我分裂”人物的塑造包括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描写主人公内心的激烈冲突,本文涉及的主要作品是波德莱尔的《恶之花》。另一种是描写主人公内心冲突的外化或投射,这种形式通常表现了道德上的对立,是一种讽刺。这就是“自我分裂”人物母题的特殊类型,笔者总结了三种形态:第一种形态为“同貌人”,即面目酷似者、孪生儿或者乔装打扮者。如霍夫曼的《魔鬼的迷魂汤》、爱伦·坡的《威廉·威尔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双重人格》。第二种形态为“变形人”,这种形态的作品具有较强的科幻、童话或者寓言色彩。主人公的内心冲突是通过变形体现的,而且变形后的两个人在外形上有较大变化,甚至人可以变成动物。如史蒂文森的《化身博士》。第三种形态为“镜中镜外人”,这儿的“镜子”是一种泛指,它可以扩展为“影子”、“肖像画”、“水”等追随、描摹、映照主人公的外界事物。如王尔德的《道连·葛雷的画像》。
     论文分四部分。“导论”概述19世纪西方文学中“自我分裂”这一人物母题的研究现状和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价值。
     第一章“分裂的自我相似的经典”首先概述19世纪西方文学中这一人物母题的创作,其次运用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方法,结合文学理论、文学史、作家传记、书信等探讨了上述创作“自我分裂”人物母题的特殊类型作家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关于上述作家的相互影响关系只有零星资料,笔者做了一个作家之间的影响关系图,希望在这方面有一个深入细致的探索。
     第二章“‘自我分裂'人物母题特殊类型的原型解读”,运用原型批评的方法,结合《圣经》、希腊罗马神话分析了《魔鬼的迷魂汤》、《双重人格》、《化身博士》、《道连·葛雷的画像》中共同的主题与结构、人物、情节、意象原型。
     国内论文运用原型批评分析单篇作品的较多,对人物母题共同具有的各种原型进行综合研究的则不多见,本文即是希望在这方面有所开拓。由于这四部小说的主题原型与结构原型有一种内在的对应关系,所以第一节“主题与结构原型”将两部分结合在一起分析。主题原型是人类受魔鬼诱惑而堕落最后走向救赎或死亡。能够走向救赎的主人公的人生轨迹恰恰符合喜剧式U型结构原型,而不能走向救赎的主人公的人生轨迹则对应着悲剧式结构原型。《魔鬼的迷魂汤》中的主人公得到了救赎,属于喜剧结构,其他三部小说的主人公由于未忏悔或者没有真心忏悔痛苦挣扎后走向了死亡,属于悲剧结构。
     第二节“人物原型”,由于笔者重点研究的这四个作家都是欧洲作家,圣经和古希腊罗马神话是他们共同的创作源头,所以本文首先找到了对人的善恶两重特性表达的罗马神话人物亚奴斯。为了印证这一母题是一种普遍的集体无意识,根据叶舒宪先生的第三重证据的方法,本文从跨文化的角度找到了史诗中具有双重人格的吉尔伽美什、兼具善恶两重特性的西亚大母神伊斯塔、中国神话中的西王母、印度神话中的楼陀罗。《圣经》中的面目酷似者也可以看做他们共同的原型。通过进一步分析,本文得出了更细致的人物原型,即该隐与梅达杜斯,以扫与大戈里亚德金、雅各与小戈里亚德金,楼陀罗与杰基尔,那喀索斯与道连·葛雷。
     第三节“情节原型”,主要是“善恶冲突”,笔者从善人与恶人的冲突,故事背景的对比,人物内心世界的选择这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第一部分“善人与恶人的冲突”中分析了小说中人物的善恶对立关系:第二部分“故事背景的对比”即“天堂和地狱的对比”,剖析了四位作家如何以不同的方式将其“置换”于作品中;第三部分“主人公内心世界的选择”,论述主人公内心中“发生在上帝的旨意和魔鬼的诱惑之间”的冲突。
     第四节“意象原型”对四部小说中共同的意象原型进行了剖析。包括“路”的意象、“水”的意象、“火”的意象、“植物世界”的意象、“无机世界”的意象等,这些意象具有很强的象征色彩,可以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作品的主题。
     “结语”分析了四部小说中“自我分裂”人物与他的“另一个自我”的关系以及作家不同的处理方式,并指出了笔者关于这一研究的相关的思考和其他的研究角度。
Searching for selfhood is a constant theme in western literature. In many writers' opinions, a self is a divided self or, more precisely, a self that has been divided. Many writers' works are a study of splitting self in an impassioned concentration especially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The nineteenth century western literature is characterized by dualistic psychology. Mostly these works concern the Jekyll and Hyde motif which addresses the deep problems of human life such as doubleness and split personality. The "hybrid nature" of doubles can be represented in a general way or a special way. The general way is exhibiting the fierce inner conflicts within the protagonist .The special way includes three types: firstly, portraying two dichotomous individuals bearing a "physical resemblance" to one another; secondly, metamorphosing the protagonist into another one or even a thing; thirdly, projecting or externalizing the protagonist.
     This paper divides into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summarizes the current research concerning this motif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methods used in this paper.
     By adopting French School's Influence Research ,the second part explores the inter-influenc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works concerning the special types of Jekyll and Hyde motif. Works selected include: Hoffmann's The Devil's Elixirs, Dostoyevsky's The Double, Stevenson's Dr. Jekyll and Mr. Hyde and Oscar Wilde's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The third part attempts to use the mythical and archetypal theories to probe into the biblical and mythical archetypes with some close textual analysis in the novels mentioned above, which focus on their themes, structures, protagonists , plots and images .
     In these novels, four writers use the biblical themes-"fall", "confess" and "redemption" or "fall", "struggle" and "death".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rchetypal themes, there are two archetypal structures , namely, the biblical comic structure and the biblical tragic structure.
     With regard to the protagonists of these novels, these writers mould the main protagonists in their novels-Medardus, Golyadkin, Jekyll, Dorian Gray-upon the mythical or biblical characters. All these protagonists share two common archetypes-double-faced god and twin. A more detailed archetype I have concluded is that Medardus is portrayed as Gain. The archetype of Golyadkin senior is Esau and that of Golyadkin junior is Jacob. Jekyll's archetype is Rudra and Dorian Gray is portrayed as Narcissus.
     In the plot, these writers mainly adopt the biblical plot of conflicts between the virtuous and the evil, and transform the conflicts into multifarious kinds-good men and villains, the background between Paradise and Abaddon, the "internal conflicts" within the protagonist.
     Besides the archetypal themes, structures, protagonists and plots, there also exist in the novel numerous archetypal images. Of the dominant images, these novels focus on the "road", "water", "fire", "plants", "inorganic world" and other images. These archetypal images give the novels a mysterious coloring and highlight the themes.
     The fourth part analy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vided parts of a self in these novels and the different methods the writers used to portray their protagonists. At last, the author points out other perspectives to do this research.
引文
1.[德]恩·台·阿·霍夫曼:《魔鬼的迷魂汤》,张荣昌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
    2.[俄]费奥陀·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孪生兄弟》,种觉译,见《陀思妥耶夫斯基中短篇小说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
    3.[英]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化身博士》,杨冬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4.[英]奥斯卡·王尔德:《道连·葛雷的画像》,荣如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
    5.《圣经》,现代中文译本,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中国基督教协会出版,2006年。
    6.[德]古·夏尔克:《罗马神话》,曹乃云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
    7.[俄]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耿济之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8.[德]歌德:《浮士德》,郭沫若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
    9.[德]霍夫曼:《霍夫曼志异小说选》,杨武能选编,韩世钟、傅惟慈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5年。
    1.[丹麦]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2卷,“德国的浪漫”,张道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
    2.Ralph Tymms,Doubles in Literary Psychology,Cambridge:Bowes &Bowes,1949.
    3.孙艺风,Cultural Exile and Homeward Journey:R·L·Stevenson and American Fiction,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5.
    4.[俄]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白春仁、顾亚玲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
    5.[俄]格罗斯曼:《陀思妥耶夫斯基传》,王健夫译,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 1987年。
    6.Edwin M.Eigner,Robert Louis Stevenson and Romantic Tradition,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6.
    7.[俄]果戈理:《彼得堡故事集》,刘开华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8.[俄]果戈理:《与友人书简选》,任光宣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9.彭克巽:《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艺术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0."The Preface" to The Double,London:the Harrill Press,1957.
    11.[美]雷内·韦勒克:《陀思妥耶夫斯基评论史》,张宁译,见孙景尧选编:《新概念新方法新探索--当代西方比较文学论文选》,桂林:漓江出版社,1987年。
    12.胡日佳:《俄国文学与西方审美叙事模式比较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
    13.Malcolm Elwin,The Strange Case of Robert Louis Stevenson,London:MacDonald Publication House,1950.
    14.陈良廷:《爱伦·坡短篇小说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
    15[苏]阿尼晓斯特:《英国文学史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
    16.[英]王尔德:《谎言的衰朽(对话录)》,杨恒达译,见赵澧、徐京安主编:《唯美主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
    17.瓦·费·佩列韦尔泽夫:《形象诗学原理》,宁琦、何和、王嘎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
    18.董问樵:《〈浮士德〉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
    19.[英]王尔德:《〈道连·葛雷的画像〉自序》,荣如德译,见赵澧、徐京安主编:《唯美主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
    20.[加]诺思洛普·弗莱:《批判的剖析》,陈慧、袁宪军、吴伟仁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
    21.[加]诺思洛普·弗莱:《伟大的代码--圣经与文学》,赫振益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22.[加]诺思洛普·弗莱:《神力的语言--“圣经与文学”研究续编》,吴 持哲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23.叶舒宪选编:《神话--原型批评》,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
    24.叶舒宪:《英雄与太阳--中国上古史诗的原型重构》,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25.梁工主编:《莎士比亚与圣经》,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26.[英]弗雷泽:《金枝》,徐育新、张泽石、汪培基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
    27.[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新编》,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
    28.[希腊]亚里士多德:《体相学》,高小强译,《亚里士多德全集》第6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
    29.叶舒宪、萧兵、[韩]郑在书:《山海经的文化寻踪--想象地理学与东西方文化碰撞》,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
    30.叶舒宪:《文学与人类学--知识全球化时代的文学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31.[法]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
    32.[美]勒兰德·莱肯:《圣经与文学》,徐钟等译,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9年。
    33.叶舒宪:《文学人类学探索》,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34.侯维瑞、李维屏:《英国小说史》,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
    1.李伟昉:《试论〈修道士〉的“哥特式”特征》,载《外国文学评论》,2002年第2期。
    2.王洪琛:《波德莱尔与唯美主义艺术精神》,载《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第1期。
    3.李珺平:《波德莱尔应和论与霍夫曼--兼及爱伦·坡》,载《湛江师范学 院学报》,2007年第1期。
    4.刘波:《波德莱尔“应和”思想的来源》,载《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5.乔国强、陈娴:《一部“玩弄”罪孽的“反书”--论〈道连·格雷的画像〉与〈恶之花〉的渊源关系》,载《江汉论坛》,2007第2期。
    6.仇榕:《如影随形--试论西方文学中人性善恶表现的特殊类型》,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7.吴馨:《追寻自我的历程--〈我们的祖先〉三部曲的主题分析》,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8.彭石玉:《对人的宗教审视与困惑--霍桑小说与清教思想》,湘潭大学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
    9.申洁玲:《试论博尔赫斯作品中的自我认识》,载《外国文学评论》,2000年第2期。
    10.陈炎:《酒神与日神的文化新解》,载《文史哲》,2006年第6期。
    1.《伊甸园中的一枝禁果:波德莱尔与〈恶之花〉》〈http://www.lantianyu.net/pdf33/ts069088_1.htm〉
    2.[意]伊塔洛·卡尔维诺:《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第五讲:《繁复》〈http://www.ranyifeng.com/calvino/2007/09/memo_5_multiplicity.html〉
    3.[意]伊塔洛·卡尔维诺:《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第二讲《迅速》〈http://www.ruanyifeng.com/calvino/2007/08/memo_2_quickness.html〉
    4.[意]伊塔洛·卡尔维诺:《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第四讲:《易见》〈http://www.ruanyifeng.com/calvino/2007/09/memo_4_visibility.html〉
    5.[意]伊塔洛·卡尔维诺:《为什么要读经典作品》〈http://www.ruanyifeng.com/calvino/2007/09/why_read_the_classics.html〉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