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城市化过程中的政府作用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通过对诺瑟姆S型曲线的推导和实证的研究表明我国的加速城市化阶段开始于1996年。并通过研究发现我国的加速城市化具有城市化水平提升迅速、现有的加速城市阶段在经济转型的条件下实现和加速城市化是在巨大数量的劳动力转移中推进的特征。在加速城市化阶段中,我国人口的城市化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解决对于巨量的需要进入城市的人口的吸收问题。人口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其对城市的融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在吸收基础上的人口城市化的实现过程将呈现“转移—安顿—市民同质化”模式演进。本文把加速城市化水平提升的路径归结为城市化规律和动力的作用和城市本身的发展与建设。研究表明,产业结构转换对城市化水平有积极的提升作用;制度通过对个人进行选择迁移行为的成本和效益集合的作用影响个体选择和要素流动,通过影响交易成本和通过影响资源配置影响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劳动力流动通过对城市提出的供需要求,扩展城市的功能和能力,提升城市化水平。本文将城市发展与建设的内涵归纳为城市的硬件与软件发展,认为城市的发展和建设扩大了城市对农村转移人口的承接和容纳,降低了人口城市化的成本,提高了其效率,同时提升了城市化水平的质量。
     城市化的国外历史经验研究表明,政府在加速城市化阶段作用的表现,一是出台政策措施规划和引导城市化发展路径,二是进行和推动公共设施建设,三是供给公共服务,四是建章立制保障城市化发展进程。而我国政府作用在加速城市化中集中表现为:主导城市化发展的战略和规划、承担推进加速城市化的直接执行者的角色,同时政府还垄断着城市化发展的关键制度。
     本文认为加速城市化过程中政府的积极作用主要可以归结为政府对城市发展与建设的投入和进行制度条件的创新。借鉴公共物品相关理论,本文认为城市发展和建设领域内的各项事务可以分为公共物品性质的事项、混合公共物品性质的事项和私人物品性质的事项。以此为框架进行政府投入的分类,对于具有公共物品性质的城市发展和建设事项,政府应该进行投资供给;在具有混合公共物品性质的事项的供给,可以采取市场的提供方式,也可以采取政府供给的方式,如果具有外部效应,要考虑其外部效应的大小,决定由政府供给的程度;对于具有私人物品性质事项,应该交由市场去供给。政府进行制度条件的创新具有充分的必要性,论文从理论上构建逻辑分析框架证明了政府进行制度条件的创新具有对加速城市化积极推动意义。政府进行制度条件创新应该着力于增加制度的自由度,促进制度生命周期中制度绩效的高水平释放,需要增加社会整体福利与收益,需要与制度的路径依赖取得协调。
     论文对加速城市化过程中的政府退出进行了深入的剖析。首先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行了理论构建,认为政府与市场存在互相替代、互相补充和完全排斥三种基本关系。研究发现,由于我国加速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的特殊情况,这两个外部因素的介入将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中产生偏离性。在两个外部因素介入的情况之下,其所带来的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偏离就由原本特指的因偏离而导致的非均衡,因为增加了容忍度,产生了政府对市场的合理性偏离。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互动本身和两个外部因素的加入也可能产生不合理偏离。当加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化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并且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城市发展建设领域的软件和硬件的提供相对充足,对于人口转移和安顿能够实现较大宽松度的情况之下,原本两个因素所导致的政府作用的加强的条件将被弱化,由原本的合理偏离转变为不合理偏离,此时需要对政府作用的力度进行调整,由于弱化将产生新的不合理偏离政府需要实现退出。在政府与市场完全排斥关系中政府干预市场引致的不合理偏离,其解决办法是实现政府的退出,通过政府退出向市场让渡出其所擅长的事情。政府实行退出需要以“竞争性”作为的判断标准,在有极大的竞争性的事项上,政府需要完全退出;在具有一定的竞争性的事项上政府实现部分退出;在具有较大程度的非竞争特质的事项上,政府应该保持干预状态。
Derivation of the Northam S-shaped curve and the quantitative model show that China'saccelerating urbanization stage began in1996.The paper found that China's acceleratingurbanization has some characteristics: first, level of urbanization enhances rapidly; second, thestage of accelerating urbanization is in th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conditions; third, the stage ofaccelerating urbanization advances in the huge number of labor transfer. We think that the crux ofthe urbanization of population in China is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absorption of the needfor a huge amount of population entering the city. For the transfer of population from rural tourban, the integration is a gradual process.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the urbanization of thepopulation based of absorption shows a framework of “transfer-placement–citizen’shomogenization”. The paths of promotion of accelerating urbanization level boil down to the roleof law and dynamic mechanism of urbanization and urban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Wethink that the conversion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has a positive role in lifting the level ofurbanization. Institution impacts the enhancement of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by the effect of thecollection of personal selection of migration behavior of costs and benefits, by the impact oftransaction costs and by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Labor mobility puts forward the supply anddemand requirements to the city, which expands the city's functions and capabilities and enhances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In this paper, the connotation of urban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summarized as the hardware development and softwar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We think theurban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expand accommodate of city to the transfer of ruralpopulation, reduce the cost of urbanization of the populatio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improvethe quality of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The foreign historical experience of the urbanization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governmentroles reflected in introducing the specific policies for urbanization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path,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facilities, supplying of public services, and establishing newinstitution to protect urbanization process. The analysis found Chinese government role in theaccelerating urbanization concentrated on: dominating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planning, undertaking the role of the direct implementation of the accelerating urbanization andmonopolizing key institution of urbanization.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positive role of the government in the process of acceleratingurbanization can be attributed to government investment in urban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and institutional conditions of innovation. Learn from the theory of public goods, the paper arguesthat the affairs in the field of urban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publicgoods matters, mixed public goods matters and private goods matters. Make it as a framework toclassify the government investment. On public goods nature of urban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matters, the government should invest and supply. For the supply of the mixed natureof public goods matters, they can take the market to provide, or take government to supply. If theyhave an external effect, the government must consider the external effects of size, and determinethe supply by extent of external effects. For private goods nature matters, they should be suppliedby market. The government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is necessary. The paper built a logicalframework to demonstrate the government institutional conditions innovation to be actively topromote the accelerating urbanization. The government’s innovation of institutional conditionsshould focus on increasing the degree of freedom of the institution, promoting and releasing highlevel of performances in the life cycle of institution, increasing the overall social welfare,coordinating with path dependences of the institution.
     The paper conducted in-depth analysis in the government exits in the process of acceleratingurbanization. The paper theoretical construc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market, and argues that there are three basic relations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market:replacing each other, complementing each other and blanket exclusion. The intervention of twoexternal factors: the special circumstances of China's accelerating urbanization and theurbanization of the population will deviate fro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overnment and themarket. Because of the increased tolerance, the intervention under the two external factors, whichwill lead to deviations fro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market, will producereasonable deviations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marke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government and the market itself and the intervention of two external factors may also produceunreasonable deviation. When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of the accelerating urbanization reached acertain height, the urban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software and hardware providedrelatively abundant, and population transfer and placement been to achieve a greater degree ofloose, the original conditions of the two factors led to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role of governmentwill be weakened, the deviations might change from reasonable to unreasonable. At the time, itneeds to adjust the intensity of the role of government. Due to the weakening of two factors andthe followed new unreasonable deviation, the government needs to exit. The solution for theunreasonable deviation caused by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in the relationship of blanket exclusionbetween government and market is to achieve the government's exit. And government shouldrelease things to the market in which it is accomplished through the government exit. Governmentshould take "competitive" as the criteria to implement government exit. In the great competitivematters, the government needs to completely exit; in the imperfect competition matters, thegovernment should achieve a partial exit; in the non-competitive nature of the matters,government should maintain intervention.
引文
3杨瑞龙:《论我国制度变迁方式与制度选择目标的冲突及其协调》[J],《经济研究》1994年第5期,第40~49+10页。
    4杨瑞龙:《我国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三阶段论——兼论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行为》[J],《经济研究》1998年第1期,第3~10页。
    5黄少安:《关于制度变迁的三个假说及其验证》[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第37~49页。
    6江小涓:《体制转轨中的增长、绩效与产业组织变化:对中国若干行业的实证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7胡鞍钢,王绍光:《政府与市场》[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年版。
    8盛洪:《市场化的条件、限度和形式》[J],《经济研究》1992年第11期,第71~79页。
    9陈东琪:《新政府干预论》[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仇保兴:《第三次城市化浪潮中的中国范例——中国快速城市化的特点、问题与对策》[J],《城市规划》2007年第6期,第9-15页。
    11李伟卓:《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北方经济》2012年第1期,第95-97页。
    12杨东峰:《全球复杂性视角下的中国快速城市化:空间逻辑与潜在风险》[J],《城市化规划》2012年第
    11期第83-90页。
    13陈文兴:《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我国户籍制度改革》[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第60-63页。
    14房国坤,王咏,姚士谋:《快速城市化时期城市形态及其动力机制研究》[J],《人文地理》2009年第2期,第4~43+124页。
    15龙树国:《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农民工住房问题》[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第11-17页。
    16周一星:《城市化不是越快越好》[J],《科学决策》2005年第8期,第30~33页。
    17陆大道,宋飞林,任平:《中国城镇化发展模式:如何走向科学发展之路》[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18武力:《1978)200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2年第3期,第73~82页。
    19胡鞍钢:《城市化是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J],《中国人口科学》2003年第6期,第1~8页。
    20夏小林,王小鲁:《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分析——兼评“城市化方针”》[J],《改革》2000年第2期,第33~38页。
    21杜鹰:《我国城市化战略及其相关政策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01年第9期,第4~9页。
    22章光日,顾朝林:《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被动城市化问题研究》[J],《城市规划》2006年第5期,第48~
    54页。
    23叶裕民:《中国城市化质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1年第7期,第27~31页。
    24顾朝林:《新时期中国城市化与城市发展政策的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1999年第5期,第6~13页。
    25孔凡文,许世卫:《论城市化速度与质量协调发展》[J],《城市问题》2005年第5期,第58~61页。
    26赵泽林:《理性看待城市化:质量先行》[J],《中国集体经济》2008年第7期,第48~49页。
    27安虎森,陈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与我国城市化推进的路径选择》[J],《南开经济研究》2005年第1期,第48~54页。
    28蔡建明:《中国城市化发展动力及发展战略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1997年第2期,第9~14页。
    29孙中和:《中国城市化基本内涵与动力机制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1年第11期,第38~43页。
    30顾朝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J],《人文地理》2004年第2期,第1~5页。
    31宁越敏:《新城市化进程:90年代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和特点探讨》[J],《地理学报》1998年第5期,第470~477页。
    32孟祥林:《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历史变迁、影响因素及道路选择》[J],《中国发展》2007年第3期,第118~121页。
    33刘耀彬,李仁东:《转型时期中国城市化水平变动及动力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年第1期,第8~12页。
    34薛凤旋,杨春:《外资: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新动力——珠江三角洲个案研究》[J],《地理学报》1997年第3期,第193~206页。
    35简新华,黄锟等:《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民工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36蔡昉:《劳动力迁移的两个过程及其制度障碍》[J],《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4期,第44~51页。
    37李文:《城市化滞后的经济后果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第64~75页。
    38李诚固,郑文升,王晓芳:《我国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变的互动变化趋势研究》[J],《人文地理》2004年第4期,第50~54页。
    39景普秋,陈甬军:《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机制研究》[J],《东南学术》2004年第4期,第37~44页。
    40王小鲁:《城市化与经济增长》[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年第1期,第23~32页。
    41刘平量,曾赛丰:城市化:《制度创新与道路选择》[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2刘平量,曾赛丰:城市化:《制度创新与道路选择》[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3孙霄兵,孟庆瑜:《教育的公正与利益:中外教育经济政策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4旷乾:《教育资源配置中的政府与市场:基于中国现状的分析》[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45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总论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46王国军:《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一体化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47陆益龙:《户籍制度:控制与社会差别》[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48沃纳·赫希:《城市经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49刘亚臣,常春光,孔凡文:《城市化与中国城镇安全》[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50刘亚臣,常春光,孔凡文:《城市化与中国城镇安全》[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51谢文蕙,邓卫:《城市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52刘传江,郑凌云:《城镇化与城乡可持续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53祁金立:《中国城市化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4内容参见郝寿义主编:《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期城市规划体系建设》[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20~25页。
    56谢文蕙:《城市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8~49页。
    57张仲敏:《城市建设经济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年版。
    58张敦富等:《城市经济学原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59董利民等:《城市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60谢文蕙,邓卫等:《城市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64徐曙娜:《政府与基础设施、基础产业》[J],《财经研究》2000年第3期,第54~59页。
    65雷晓康:《政府直接生产公共物品的理论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第109~112页。
    66刘志铭:《我国公共物品的政府提供机制及改革》[J],《经济纵横》2003年第11期,第29~32页。
    67于长革:《政府公共投资的经济效应分析》[J],《财经研究》2006年第2期,第30~41页。
    68刘儒,周丽涛:《市场与政府相互替代的不同模式及其特点的比较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5年第3期,第44~48页。
    【1】A. J. Scott.“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A Geographical Agenda”[J]. Annals of the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Vol.76, No.1(Mar.,1986), pp.25-37.
    【2】 Alan Williams.“The Optimal Provision of Public Goods in a System of LocalGovernment”[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74, No.1(Feb.,1966), pp.18-33.
    【3】Brian J. L. Berry.“Urbanization and Counter-urbaniz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J].Annals of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Vol.451, Changing Cities: A Challenge toPlanning (Sep.,1980), pp.13-20.
    【4】 Cheng-Siang Chen.“Population Growth and Urbanization in China,1953-1970”[J].Geographical Review, Vol.63, No.1(Jan.,1973), pp.55-72.
    【5】David I. Steinberg.“Development Lessons from the Korean Experience--A ReviewArticle”[J].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42, No.1(Nov.,1982), pp.91-104.
    【6】David R. Goldfield.“The Stages of American Urbanization”[J].OAH Magazine of History,Vol.5, No.2, Urban History (Fall,1990), pp.26-31.
    【7】Dov Friedlander.“The Spread of Urbanization in England and Wales,1851-1951”[J].Population Studies, Vol.24, No.3(Nov.,1970), pp.423-443.
    【8】Duncan Snidal.“Public Goods, Property Rights, and Political Organizations”[J].InternationalStudies Quarterly, Vol.23, No.4(Dec.,1979), pp.532-566.
    【9】Eli M. Noam.“Demand Functions and the Valuation of Public Goods”[J].Public Choice, Vol.38, No.3(1982), pp.271-280.
    【10】Eugene B. McGregor, Jr..“The Public-Service Problem”[J].Annals of the American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Vol.466, Implementing Governmental Change(Mar.,1983), pp.61-76.
    【11】Graham E. Johnson.“Chinese 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J].Pacific Affairs,Vol.44, No.4(Winter,1971-1972), pp.580-584.
    【12】Harry W. Richardson.“The Costs of Urbanization: A Four-Country Comparison”[J].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Vol.35, No.3(Apr.,1987), pp.561-580.
    【13】Hope Tisdale.“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J]. Social Forces, Vol.20, No.3(Mar.,1942),pp.311-316.
    【14】I. Majid, J. A. Sinden and Alan Randall.“Benefit Evaluation of Increments to ExistingSystems of Public Facilities”[J].Land Economics, Vol.59, No.4(Nov.,1983), pp.377-392.
    【15】Ishtiaq P. Mahmood and Carlos Rufin.“Government's Dilemma: The Role of Government inImitation and Innovation”[J].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Vol.30, No.2(Apr.,2005), pp.338-360.
    【16】 James B. Kau and Paul H. Rubin.“The Growth of Government: Sources andLimits”[J].Public Choice, Vol.113, No.3/4(Dec.,2002), pp.389-402.
    【17】James B. Kau and Paul H. Rubin.“The Size of Government”[J].Public Choice, Vol.37, No.2(1981), pp.261-274.
    【18】 Jianfa Shen.“Estimating Urbanization Levels in Chinese Provinces in1982-2000”[J].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Review/Revue Internationale de Statistique, Vol.74,No.1(Apr.,2006), pp.89-107.
    【19】John Bauer.“Valuation of Public Service Properties”[J].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Vol.30,No.2(Jun.,1915), pp.254-276.
    【20】 Jossef Perl and Peng-Kuan Hor.“Public Facilities Location under ElasticDemand”[J].Transportation Science, Vol.24, No.2(May1990), pp.117-136.
    【21】Kathryn Hammond Baker.“The Business of Government and the Future of GovernmentArchives”[J].The American Archivist, Vol.60, No.2, Special Issue on State ArchivalPrograms(Spring,1997), pp.234-252.
    【22】Klaus Von Beyme.“The Role of the State and the Growth of Government”[J].InternationalPolitical Science Review/Revue internationale de science politique, Vol.6, No.1, The Future ofthe State (1985), pp.11-34.
    【23】Leonard D. White.“Education for Public Service”[J].Junior-Senior High School ClearingHouse, Vol.9, No.5, Integration (Jan.,1935), pp.276-281.
    【24】Lyle C. Fitch.“Fiscal and Political Problems of Increasing Urb24anization”[J].PoliticalScience Quarterly, Vol.71, No.1(Mar.,1956), pp.71-89.
    【25】Michael J. Boskin.“Local Government Tax and Product Competition and the OptimalProvision of Public Goods”[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81, No.1(Jan.-Feb.,1973), pp.203-210.
    【26】Norman J. G. Pounds.“The Urbanization of the Classical World”[J].Annals of the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Vol.59, No.1(Mar.,1969), pp.135-157.
    【27】Phillips Cutright.“Urbanization and Competitive Party Politics”[J].The Journal of Politics,Vol.25, No.3(Aug.,1963), pp.552-564.
    【28】Richard G. Salmon and Stephen B. Thomas.“Financing Public School Facilities in the80's”[J].Journal of Education Finance, Vol.7, No.1(Summer1981), pp.88-109.
    【29】 Richard Munton and Kevin Collins.“Government Strategies for SustainableDevelopment”[J].Geography, Vol.83, No.4(October1998), pp.346-357.
    【30】Richard Rose.“What If Anything Is Wrong with Big Government?”[J].Journal of PublicPolicy, Vol.1, No.1(Feb.,1981), pp.5-36.
    【31】Roger F. Riefler.“Nineteenth-Century Urbanization Patterns in the United States”[J].The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Vol.39, No.4(Dec.,1979), pp.961-974.
    【32】S. I. Okafor.“Expanding a Network of Public Facilities with some Fixed SupplyPoints”[J].Geo Journal, Vol.5, No.4, Studies in Medical Geography in Africa (1981), pp.385-390.
    【33】Sen-Dou Chang.“The Historical Trend of Chinese Urbanization”[J].Annals of the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Vol.53, No.2(Jun.,1963), pp.109-143.
    【34】Sidney Goldstein and Alice Goldstein.“Population Movement, Labor Force Absorption, andUrbanization in China”[J].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Vol.476, China in Transition(Nov.,1984), pp.90-110.
    【35】 Sidney Goldstein.“Urbanization in China,1982-87: Effects of Migration andReclassification”[J].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Vol.16, No.4(Dec.,1990), pp.673-701.
    【36】Stephen Andors.“Urbanization and Urban Government in China's Development: Toward aPolitical Economy of Urban Community?”[J].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Vol.26, No.3(Apr.,1978), pp.525-545.
    【37】Stuart M. Blumin.“Driven to the City: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in the NineteenthCentury”[J].OAH Magazine of History, Vol.20, No.3, The U.S. and the Middle East(May,2006),pp.47-53.
    【38】Surinder K. Mehta.“The Correlates of Urbanization”[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28, No.4(Aug.,1963), pp.609-614.
    【439】 Thomas Foster.“The Inevitability of Government”[J].Challenge, Vol.40, No.4(JULY-AUGUST1997), pp.83-96.
    【40】Thomas Scharping and Kam Wing Chan.“Urbanization in China since1949”[J].The ChinaQuarterly, No.109(Mar.,1987), pp.101-109.
    【41】Timothy Besley and Maitreesh Ghatak.“Government versus Private Ownership of PublicGoods”[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116, No.4(Nov.,2001), pp.1343-1372.
    【42】V. Ivanov.“Urbanization: Present and Futur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litics, Vol.1,No.1, Local Government and Urbanization(Spring,1971), pp.45-53.
    【43】Vernon Henderson.“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and Economic Growth: The So-WhatQuestion”[J].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 Vol.8, No.1(Mar.,2003), pp.47-71.
    【44】Wallace S. Sayre.“‘Urbanism and Government,1957-1977’: A Rejoinder”[J].Annals of the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Vol.314, Metropolis in Ferment(Nov.,1957),pp.82-85.
    【45】William H. Hatton.“Public Service Commissions”[J].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Quarterly,3rd Series, Vol.9, No.1, Papers and Discussions of the Twentieth Annual Meeting,Madison, Wis., December28-30,1907(Apr.,1908), pp.263-278.
    【46】Yok-shiu F. Lee.“Small Towns and China's Urbanization Level”[J].The China Quarterly,No.120(Dec.,1989), pp.771-786.
    【47】Zhou Yixing and Laurence J. C. Ma.“China's Urbanization Levels: Reconstructing aBaseline from the Fifth Population Census”[J].The China Quarterly, No.173(Mar.,2003), pp.176-196.
    【48】D.拉尔:《发展经济学的贫困》[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版。
    【49】安虎森,陈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与我国城市化推进的路径选择》[J],《南开经济研究》2005年第1期,第48~54页。
    【50】白国强:《美国城市化的演进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岭南学刊》2005年第6期,第86~89页。
    【51】白南生:《中国的城市化》[J],《管理世界》2003年第11期,第78~86+97页。
    【52】庇古:《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比较》[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53】蔡昉:《加快城市化,培养新的消费群体》[J],《领导决策信息》2000年第43期,第17页。
    【54】蔡昉:《劳动力迁移的两个过程及其制度障碍》[J],《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4期,第44~51页。
    【55】蔡禾,刘林平,万向东等:《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来自珠江三角洲的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56】蔡继明:《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加快城市化进程》[J],《经济枞横》2007年第1期第2~5页。
    【57】蔡建明:《中国城市化发展动力及发展战略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1997年第2期,第9~14页。
    【58】曹宗平:《中国城市化之路:基于聚集经济理论的一个视角》[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59】陈秉钊:《发展小城镇与城市化的战略思考》[J],《城市规划》2001年第2期,第18~21页。
    【60】陈波,王家庭:《韩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J],《宁夏党校学报》2004年5第期,第40~43页。
    【61】陈昌笃,鲍世行:《中国的城市化及其发展趋势》[J],《生态学报》1994年第1期,第84~89页。
    【62】陈东琪:《新土地所有制》[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63】陈东琪:《新政府干预论》[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4】陈刚:《试论有限且有效的小政府》[J],《创新》2009年第2期,第26~29页。
    【65】陈国灿:《中国早期城市化的厉史透视——以江南地区为中心的考察》[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第7~12页。
    【66】陈吉元,胡必亮:《中国的三元经济结构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J],《经济研究》1994年第4期,第14~22页。
    【67】陈文申:《试论国家在制度创新过程中的基本功能——“诺斯悖论”的理论逻辑解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第35~45页。
    【68】迟福林:《全面理解“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基本涵义》[J],《人民论坛》2006年第3期,第14~15页。
    【69】邓淑莲:《政府与基础设施的发展》[D],上海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年。
    【70】董利民等:《城市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71】董志凯:《论20世纪后半叶中国大陆的城市化建设——两个阶段的背景、特点和前瞻》[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3期,第3~13页.
    【72】杜人淮:《论政府与市场关系及其作用的边界》[J],《现代经济探讨》2006年第4期,第67~70页。
    【73】杜鹰:《我国城市化战略及其相关政策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01年第9期,第4~9页。
    【74】杜瑜:《中国历史上中心城市的作用及其对城市化的影响》[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4期,第1~18页。
    【75】段杰,李江:《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动力机制及发展前景》[J],《经济地理》1999年第6期,第79~83页。
    【76】方晓利:《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在制度创新中的作用》[J],《财经研究》2000年第7期,第18~23+35页。
    【77】费孝通:《我看到的中国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J]《浙江社会科》1998年第4期,第3~6页。
    【78】冯尚春,周振:《论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1年第2期,第70~73页。
    【79】付恒杰:《日本城市化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日本问题研究》2003年第4期,第18~21页。
    【80】傅治平,李一鸣,宋可玉:《经济转型与政府角色定位》[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1年版。
    【81】高萍:《经济发展新阶段政府经济职能的创新》[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82】高强:《日本美国城市化模式比较》[J],《经济纵横》2002年第3期,第41~46页。
    【83】高新才,周毅,徐静:《中国城市化历史进程审视》[J],《学术交流》2010年第1期,第97~99页。
    【84】高兴武:《论服务型政府公共产品的供给》[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121~124页。
    【85】辜胜阻,李正友:《中国自下而上城市化的制度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第60~70页。
    【86】辜胜阻,刘传江,钟水映:,《中国自下而上的城市化发展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l998年第3期,第1~10页。
    【87】谷荣:《中国城市化的政府主导因素分析》[J],《现代城市研究》2006年第3期,第51~55页。
    【88】顾朝林:《中国城市地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89】顾朝林:《中国城镇体系——历史、现状、展望》[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90】顾朝林,于涛方,李王鸣:《中国城市化格局、过程、机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91】顾朝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J],《人文地理》2004年第2期,第1~5页。
    【92】顾朝林:《新时期中国城市化与城市发展政策的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1999年第5期,第6~13页。
    【93】郭斌,李伟:《日本和印度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探析》[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第23~27页。
    【94】郭连成:《经济全球化与转轨国家政府职能转换》[J],《世界经济》2003年第10期,第37~43页。
    【95】郝寿义主编:《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期城市规划体系建设》[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6】侯蕊玲:《城市化的历史回顾与未来发展》[J],《云南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第78~84页。
    【97】胡鞍钢,王绍光:《政府与市场》[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年版。
    【98】胡鞍钢:《城市化是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J],《中国人口科学》2003年第6期,第1~8页。
    【99】胡家勇:《一只灵巧的手:论政府转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00】胡家勇:《政府干预理论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01】华桂宏,高扬:《城市化历史进程的国际比较》[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2年第1期,第25~28+7页。
    【102】黄家骅:《城市化历史溯源与社会制度演进——以西方为例的研究及现代启示》[J],《河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第55~60页。
    【103】黄少安:《关于制度变迁的三个假说及其验证》[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第37~49页。
    【104】黄升旗:《我国城市化发展问题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05】黄小晶:《城市化进程中的政府行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106】黄新华:《制度创新的经济学理论》[J],《理论学刊》2004年第1期,第32~36页。
    【107】贾海彦:《公共品供给中的政府经济行为分析:一个理论分析框架及在中国的应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108】简新华,何志扬,黄锟:《中国城镇化与特色城镇化道路》[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09】简新华,黄锟等:《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民工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10】简新华:《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N],《光明日报》,2003年8月5日。
    【111】江小涓:《体制转轨中的增长、绩效与产业组织变化:对中国若干行业的实证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112】焦秀琦:《世界城市化发展的S型曲线》[J],《城市规划》1987年第5期,第34~38页。
    【113】金恩斌:《韩国城市化及其对延边城市化的启示》[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第45~49页。
    【114】金花:《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主要矛盾》[J],《经济纵横》2011年第11期,第16~19页。
    【115】景春梅:《城市化、动力机制及其制度创新——基于政府行为的视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116】景春梅:《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政府行为研究》[J],《中国市场》2012年第20期,第64~70页。
    【117】景普秋,陈甬军:《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机制研究》[J],《东南学术》2004年第4期,第37~44页。
    【118】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119】孔凡文,许世卫:《论城市化速度与质量协调发展》[J],《城市问题》2005年第5期,第58~61页。
    【120】旷乾:《教育资源配置中的政府与市场:基于中国现状的分析》[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121】雷晓康:《政府直接生产公共物品的理论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第109~112页。
    【122】李诚固,郑文升,王晓芳:《我国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变的互动变化趋势研究》[J],《人文地理》2004年第4期,第50~54页。
    【123】李大鹏,李增刚,邸晓燕:《试论中国政府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J],《生产力研究》2003年第4期,第31~32页。
    【124】李东华:《韩国的产业集聚与城市化进程》[J],《当代韩国》2003年春夏合刊,第40~45页。
    【125】李冈原:《英国城市病及其整治探析——兼谈英国城市化模式》[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第105~108页。
    【126】李国英:《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模式》[J],《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第10期,第22~25页。
    【127】李辉,刘春艳:《日本与韩国城市化及发展模式分析》[J],《现代日本经济》2008年第4期,第46~50页。
    【128】李嘉岩:《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历史、现状与未来》[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5期,第94~99页。
    【129】李竞能:《现代西方人口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30】李军鹏:《论中国政府公共服务职能》[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第29~31页。
    【131】李乐军:《新兴城市公共物品供给中的政府主导作用与策略》[J],《广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第138~141页。
    【132】李林杰,申波:《日本城市化发展的经验借鉴与启示》[J],《日本问题研究》2007年第3期,第7~11+17页。
    【133】李拓:《论我国“入世”后政府制导型城市化发展战略》[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第37~40页。
    【134】李文:《城市化滞后的经济后果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第64~75页。
    【135】李杏果:《论公共服务供给与服务型政府建设》[J],《晋中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第36~38页。
    【136】李迅,许顺才,朱文华,张勤:《21世纪初期我国城市化发展态势与对策的探讨》[J],《城市规划汇刊》2000年第4期,第55~62+54页。
    【137】李泽楼:《政府在农村城市化中的角色和作用分析》[J],《小城镇建设》2005年第12期,第70~71+74页。
    【138】廖晓明,黄毅峰:《论我国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保障中的主导地位》[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第17~21页。
    【139】林毅夫,蔡昉,李周:《论中国经济改革的渐进式道路》[J],《经济研究》1993年第9期,第3~11页。
    【140】林毓铭:《社会保障与政府职能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41】刘传江,郑凌云:《城镇化与城乡可持续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42】刘传江:《中国城市化的制度安排和创新》[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43】刘东亮:《日本城市化加速时期政府就业政策及其启示》[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8年第3期,第99~101页。
    【144】刘国亮:《政府公共投资与经济增长》[J],《改革》2002年第4期,第80~85页。
    【145】刘岚:《医疗保障制度模式与改革方向》[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年版。
    【146】刘平量,曾赛丰.城市化:《制度创新与道路选择》[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47】刘儒,周丽涛:《市场与政府相互替代的不同模式及其特点的比较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5年第3期,第44~48页。
    【148】刘新卫,张定祥,陈百明:《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中国城镇土地利用特征》[J],《地理学报》2008年第3期,第301~310页。
    【149】刘亚臣,常春光,孔凡文:《城市化与中国城镇安全》[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50】刘耀彬,李仁东:《转型时期中国城市化水平变动及动力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年第1期,第8~12页。
    【151】刘志铭:《我国公共物品的政府提供机制及改革》[J],《经济纵横》2003年第11期,第29~32页。
    【152】卢晓:《美国城市化的负效应及其政府对策》[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第34~37+30页。
    【153】陆铭,陈钊:《城市化、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J],《经济研究》2004年第6期,第50~58页。
    【154】陆益龙:《户籍制度:控制与社会差别》[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155】吕炜,王伟同:《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提供均等化问题研究——基于公共需求与政府能力视角的分析》[J],《财政研究》2008年第5期,第10~18页。
    【156】罗静:《城市化发展的四阶段演进模式及其阶段特征》[J],《人文杂志》2002年第4期,第141~145页。
    【157】罗茜:《FDI对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影响》[J],《开发研究》2008年第4期,第19~23页。
    【158】马庆钰:《关于我国政府职能体系的解释》[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第24~27页。
    【159】孟祥林:《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历史变迁、影响因素及道路选择》[J],《中国发展》2007年第3期,第118~121页。
    【160】孟晓晨:《城市化与城市化道路》[J],《城市规划》1992年第3期第9~13页。
    【161】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
    【162】宁越敏:《新城市化进程:90年代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和特点探讨》[J],《地理学报》1998年第5期,第470~477页。
    【163】牛文元等:《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2009》[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164】彭澎:《政府角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65】浦善新等:《中国行政区划概论》[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
    【166】祁金立:《中国城市化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67】秦尊文:《小城镇道路:中国城市化的妄想症》[J],《中国农村经济》2001年第12期,第64~69页。
    【168】曲创,臧旭恒:《公共物品与政府职能的区域差异》[J],《求是学刊》2002年第2期,第62~67页。
    【169】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170】盛洪:《市场化的条件、限度和形式》[J],《经济研究》1992年第11期,第71~79页。
    【171】盛来运:《流动还是迁移: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过程的经济学分析》[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8年版。
    【172】孙波,白秀,马晓强:《日本城市化的演进及启示》[J],《经济纵横》2010年第12期,第84~87页。
    【173】孙东波:《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政府》[J],《运城学院学报》2005年第12期,第66~68页。
    【174】孙鹏:《论罗马帝国城市化的历史作用》[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第55~81页。
    【175】孙世春:《战后日本的城市化和政府的宏观管理》[J],《日本研究》1985年第3期,第18~23页。
    【176】孙文凯,白重恩,谢沛初:《户籍制度改革对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1年第1期,第28~41页。
    【177】孙霄兵,孟庆瑜:《教育的公正与利益:中外教育经济政策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78】孙亚忠:《论我国政府职能界阀和结构的调整及优化》[J],《行政学研究》2007年第7期,第74~81页。
    【179】孙中和:《中国城市化基本内涵与动力机制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1年第11期,第38~43页。
    【180】唐茂华:《城市化演进的多元型式及其借鉴:基于历史和跨国视角》[J],《学习与实践》2011年第1期,第18~30页。
    【181】唐铁汉:《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成效、特点和方向》[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第10~13页。
    【182】唐志军,谌莹:《为什么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滞后?——基于比较和历史的视角》[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第12~19页。
    【183】陶然,徐志刚:《城市化、农地制度与迁移人口社会保障——一个转轨中发展的大国视角与政策选择》[J],《经济研究》2005年第12期,第45~56页。
    【184】田雪原:《警惕人口城市化中的“拉美陷阱”》[J],《宏观经济研究》2006年第2期,第12~17页。
    【185】庹度,李涛:《国外城市化的中间化趋势及其管理借鉴》[J],《生产力研究》2004年第6期,第123~124+132页。
    【186】万勇:《城市化拉动内需的他山之石——韩国的实证与启示》[J],《社会科学家》2011年第3期,第68~71页。
    【187】汪冬梅:《日本、美国城市化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农村经济》2003年第9期,第69~76页。
    【188】汪冬梅:《中国城市化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189】王春艳:《美国城市化的历史、特征及启示》[J],《城市问题》2007年第6期,第92~98页。
    【190】王广起:《公用事业的市场运营与政府规制》[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191】王国刚:《城市化: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心所在》[J],《经济研究》2010年第12期,第70~81+148页。
    【192】王国军:《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一体化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193】王建:《加快城市化是下一轮宏观刺激的方向》[N],华夏时报,2009年4月18日。
    【194】王绍光:《国家在市场经济转型中的作用》[J],《战略与管理》1994年第2期,第90~96页。
    【195】王小鲁:《城市化与经济增长》[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年第1期,第23~32页。
    【196】王小鲁:《中国城市化路径与城市规模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研究》2010年第10期,第20~32页。
    【197】王小侠:《近代美国城市化动因初探》[J],《城市》1996年第4期,第11~14页。
    【198】王晓峰:《美国政府经济职能及变化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199】王玉明:《论政府的制度创新职能——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第5期,第59~64页。
    【200】王远征:《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和障碍》[J],《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1期,第31~37页。
    【201】王振海:《政府公共性的历史演进》[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2年第10期,第14~19页。
    【202】王竹林:《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203】韦伟,赵光瑞:《日本城市化进程及支持系统研究》[J],《经济纵横》2005年第3期,第45~48页。
    【204】沃纳·赫希:《城市经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205】吴长剑,王成文:《试论政府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J],《甘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33~35页。
    【206】吴建华,潘光伟:《论西方国家城市化的历史经验教训》[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6期,第115~119页。
    【207】吴林海,刘韶龄:《论城市化的形成机制、发展模式与我国城市化的道路选择》[J],《兰州学刊》2001年第5期,第36~39页。
    【208】武力:《1978)200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2年第3期,第73~82页。
    【209】夏小林,王小鲁:《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分析——兼评“城市化方针”》[J],《改革》2000年第2期,第33~38页。
    【210】徐琴:《政府主导型城市化的绩效与成本》[J],《学海》2004年第3期,第85~90页。
    【211】徐滇庆,李瑞:《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12】徐和平,蔡绍洪:《当代美国城市化演变、趋势及其新特点》[J],《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第5期,第13~16+22页。
    【213】徐善登:《城市化进程中的政府正确主导行为探微》[J],《新西部》2009年第2期,第84~85页。
    【214】徐曙娜:《政府与基础设施、基础产业》[J],《财经研究》2000年第3期,第54~59页。
    【215】徐向艺:《政府干预与市场经济秩序》[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16】许学强,张蓉:《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与城市化》[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5年第1期,第1~8页。
    【217】薛凤旋,杨春:《外资: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新动力——珠江三角洲个案研究》[J],《地理学报》1997年第3期,第193~206页。
    【218】亚当·斯密:《国富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
    【219】杨瑞龙:《论我国制度变迁方式与制度选择目标的冲突及其协调》[J],《经济研究》1994年第5期,第40~49+10页。
    【220】杨瑞龙:《我国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三阶段论——兼论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行为》[J],《经济研究》1998年第1期,第3~10页。
    【221】杨武:《我国城市化的历史回顾与道路选择》[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5期,第119~124页。
    【222】叶裕民:《有关中国城市化两个问题的探讨》[J],《城市开发》1999年第7期,第35~37页。
    【223】叶裕民:《中国城市化的制度障碍与制度创新》[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第32~38页。
    【224】叶裕民:《中国城市化质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1年第7期,第27~31页。
    【225】叶裕民:《中国城市化滞后的经济根源及对策思路》[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第1~6页。
    【226】于长革:《政府公共投资的经济效应分析》[J],《财经研究》2006年第2期,第30~41页。
    【227】俞慰刚,秦建刚:《日本社会城市化的历史轨迹——以战后东京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城乡社会互动为中心》[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第96~102页。
    【228】袁志刚等:《城乡统筹劳动力市场建设与国家竞争力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29】曾令泰,卢明纯:《政府的“全能”与城市化的“失灵”——我国政府推动型城市化道路的历史考察》[J],《现代经济探讨》2006年第5期,第69~72页。
    【230】曾赛丰:《中国城市化理论专题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31】曾宪明:《从政府主导型到市场主导型:中国城市化的战略转换》[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5~9页。
    【232】张敦富等:《城市经济学原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233】张国骥:《解读美国城市化的基本思路和经验》[J],《求索》2003年第6期,第13~15页。
    【234】张康清,王振:《“就地转移”与“异地转移”的人口城市化效果比较》[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第102~107页。
    【235】张菀洺:《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效率的经济学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第6期,第54~65页。
    【236】张孝德,钱书法:《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政府悖论”》[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第37~41页。
    【237】张孝德:《中国城市化的陷阱:政府主导下的城市规模扩大化》[J],《改革》2001年第6期,第5~8页。
    【238】张永贵:《“十一五”时期我国城市化战略》[J],《中国经贸导刊》2004年第19期,第47~50页。
    【239】张仲敏:《城市建设经济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年版。
    【240】章光日,顾朝林:《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被动城市化问题研究》[J],《城市规划》2006年第5期,第48~54页。
    【241】赵安顺:《试析中国历史主要朝代的城市化关键制度变迁》[J],《企业经济》2012年第3期,第157~159页。
    【242】赵泽林:《理性看待城市化:质量先行》[J],《中国集体经济》2008年第7期,第48~49页。
    【243】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总论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244】周天勇:《中国未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及其出路》[J],《学习与探索》2003年第2期,第64~68页。
    【245】周一星:《城市化不是越快越好》[J],《科学决策》2005年第8期,第30~33页。
    【246】朱应皋,吴美华:《论政府与市场关系模式重构》[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第12~14+27页。
    【247】朱宇:《51.27%的城市化率是否高估了中国城市化水平:国际背景下的思考》[J],《人口研究》2012年第3期,第31~36页。
    【248】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课题组:《“十二五”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