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保险立法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银行业优胜劣汰竞争机制的形成,国内有些经营不善的金融机构出现了倒闭、破产的现象。由于我国银行业市场退出法律制度的缺陷和相应配套制度——存款保险制度的缺位,破产银行存款人的利益遭到严重侵害,进而威胁到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鉴于此,我国亟需建立存款保险法律制度。本文采用列举、比较的研究方法,对存款保险制度的特点、功能及内容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存款保险制度的立法情况进行了对比。同时,分析了我国银行业的现状,结合我国国情和加入WTO后的实际,对建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立法的必要性、其机构的设置、法律性质、权利及存款保险的对象、范围等多方面进行了构想。文章分为三部分。正文第一部分是“存款保险概述”。这一部分又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次讲述了存款保险的含义;第二层次介绍了该制度的类型;第三层次分析了存款保险的法律性质;第四层次详细阐述了存款保险的法律关系;第五层次则着重论述了存款保险的制度功效和负面影响。正文的第二部分是“国外存款保险立法的评析与借鉴”。这部分对美国、德国和日本三国的存款保险制度的立法情况和特点进行了介绍,并总结了各国经验对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借鉴。正文的第三部分是“构建我国存款保险法律制度的思考”。这是本文的主要部分。该部分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第一方面针对我国国情阐述了在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笔者首先简要分析了加入WTO后,我国银行业竞争压力日益加大的情况,然后分别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建立该制度的必要性,对我国建立存款保险法律制度的必要性进行了介绍。第二方面分析了目前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可能性。换句话说,我国目前银行体系稳定;参与主体(各大银行)合格;有效谨慎的银行监管体制初步建立;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并拥有强大的政府后盾,充分具备了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条件。第三方面对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从立法和制度内容角度进行了详细的设计。特别是对存款保险机构的设置及其职能定位进行了细致的构想。同时对存款保险的投保人和投保方式,保险费率和保险限额,存款保险基金的管理以及对问题银行的处理等规定提出了一些建议。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market-oriented economy, the promotion of financial reform and the formation of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competition mechanism, som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with poor management skills in China become insolvent and suffer bankruptcy. Due to the defects in the legal institutions on the market withdrawal of China's banking industry and the lack of corresponding systems—deposit insurance system, the depositors of bankrupt banks suffer great loss, which threatens the stability of financial system. Therefore, it is imperative to set up the deposit insurance system in China. In the current thesis, with the employment of exemplification and comparison, the details of the deposit insurance system such as its characteristics, functions, etc. are elaborated. In addition, a comparison is made between the lawmaking of the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that of China. Moreover, the current state of China's banking industry is analyzed. In accordance with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the actual situation after China's entry into WTO, the author intends to propose the conceptions on various aspects, such as the necessity of the lawmaking of deposit insurance system in China, the layout of its intuitions, its legal status, its rights and the objects and coverage of deposit insurance. The present thesis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provides an overview on deposit insurance in which five sections are expounded. The first section clarifies the connotation of deposit insurance system. In the second section the types of the system are introduced. In the third section, the legal status of deposit insurance is analyzed. The legal relationship involved in deposit insurance is illustrated in the fourth section. Finally, the efficacy and deficiency of the deposit insurance system become the focus of discussion. The second part involves a comparison of the deposit insurance lawmaking in foreign countries and the lessons which can be drawn from. This part presents the lawmaking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posit insurance systems in USA, Germany and Japan, which offer us some inspiration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deposit insurance system in China. The third part which occupies a predominant position in this thesis relates to the conceptions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deposit insurance system in China. This part embraces three aspects. Firstly, based upon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the necessity of establishing the deposit insurance system in China is expatiated. With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keen competition in banking industry after China's entry into WTO, the thesis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of setting up the system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Its corresponding legal system also proves necessary. Then the thesis probes into the possibility of establishing the deposit insurance system at the present time, namely, the stability of China's current banking system, the eligibility of participating subjects (the banks involved), the preliminary establishment of an effective and prudential banking supervision mechanism and the sufficient conditions for setting up the deposit insurance system backed with the constant economic growth and a strong government. Thirdly, the deposit insurance system is elaborately fram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wmaking and contents. The layout of the deposit insurance institutions and its functions, in particular, are devised in details. Furthermore, some suggestions are made on the deposit insurance system, involving the insured, insurance coverage, premium rate, limit of liability, the management of the deposit insurance funds, the disposition of problem banks, etc.
引文
1 陆大荣《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研究》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2年
    2 傅桃生《关于建立中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构想》《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3 潘修平《存款保险法律制度的理论与实务》法律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0页
    4 同上第9页
    5 同上第10页
    6 我国保险法第50条规定:“责任保险是指以被保险人对第三者依法承担的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保险。”
    7 郑云瑞《财产保险法》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309页
    8 潘修平《存款保险法律制度的理论与实务》法律出版社2005年10月第25页
    9 同上第15页
    10 郑云瑞《财产保险法》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284页
    11 我国海商法第218条规定下列各项可以作为保险标的:1)船舶;2)货物;3)船舶的营运收入;4)货物的预期利益;5)船员工资和其他报酬:6)对第三人的责任;7)由于发生保险事故可能受到损失的其他财产和产生的责任以及费用;8)保险人承担的赔偿责任。
    12 潘修平《存款保险法律制度的理论与实务》法律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9页
    13 同上28页至31页
    14 尹雅楠《有关存款保险制度若干问题的法律研究》《河北法学》2004年2月
    15 李宏 杜熠飞《关于建立我国存款保险法律制度及利弊分析》《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9期
    16 陈向聪《存款保险制度下银行道德风险的法律控制》《政法学刊》2006年2月
    1 刘正良 王剑《美国存款保险制度介评》《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1年12月
    2 吴传俯 李萍《美国存款保险制度及借鉴》《农村金融研究》1998年第4期
    3 数字来源 王贵国《国际货币金融法》2000年版380页
    4 骆驼评级规则即“camel”评级制,它是资本充足率(capital adequacy)、资产质量(asset quality)、管理水平(management)、盈利能力(earning)、流动性(1iquidity)这五个衡量银行风险的尺度开头字母的缩写
    5 周础《存款保险制度法律研究》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5年7月
    6 邢静《德国存款保险制度及其发展》《新金融》1998年第5期
    7 何广文《德国及欧洲其他国家存款保险制度》《德国研究》1995年第4期
    8 马齐林《关于建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若干问题的研究》《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9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 金融热点问题(二)[J].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283页
    10 张军 赵其国 田海舰《对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构想》《经济论坛》2002/22
    11 胡炳志 中国金融制度重构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233页
    12 于殿江 李朔 李民《美国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完善及启示》《济南金融》2004/1
    13 同上
    14 陈向聪《存款保险制度下银行道德风险的法律控制》《政法学刊》2006年2月
    15 陈向聪《存款保险机构代位受偿优先权立法探究》《国际金融研究》2006年7月
    1 钱明佳《关于建立中国存款保险制度若干问题的分析和研究》载于中国金融网2005年9 月27日
    2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刻不容缓》来源于上海金融报2006年3月23日
    3 周础《存款保险制度法律研究》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5年7月
    4 阎庆民《建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构想》《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年第3期
    5 数字来源《金融时报》2000年6月22日
    6 陈敏安《在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新疆金融》2003年第1期
    7 赵春艳《建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法律研究》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4年
    8 同上
    9 钟伟《存款保险制度和中国银行业转轨》http://doctor-cafe.com/detail.asp?id=1593让出了严重问题的金融机构继续生存,可能会付出更为沉重的代价,美国存款保险公司采取的让失去清偿能力的储蓄贷款协会继续经营的挽救政策,并没有使该协会解脱困境,相反却使解决问题的成本越来越高。据专家估计,1982年关闭储蓄贷款协会所需要的成本约200亿美元,由于采取拖延政策,到90年代初的危急时期所需要的成本达数千亿美元之巨。
    10 从组织特征上,存款保险机构可以分为独立型、附属型和混合型三种,独立型,即存款保险机构既独立于中央银行又独立于保险公司。目前大多数国家采用这种模式。其优点是自成体系,独立运作,分工清楚,职能清楚。附属型,或将存款保险机构附设于中央银行体系内,或将存款保险机构附设于商业保险公司内。虽然理论上这种模式能将中央银行的监管职能和最后贷款人职能与存款保险的监管职能和救助职能分开,但是在实际操作中难免出现重叠和冲突。混合型,即在中央银行内设立存款保险机关,负责制订存款保险的法律、法规并对投保银行进行监管;而具体的存款保险业务,如收取保险费、对银行破产的清算和支付保险赔偿等,则交给存款保险机构主管。
    11 钟伟《存款保险制度和中国银行业转轨》http://doctor-cafe.com/detail.asp?id=1593
    12 石先广《存款保险制度法律问题研究》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5年7月
    13 刘元 潘颖 莫华《存款保险及其国际实践经验》载于《中国金融》2003年第5期
    14 该机构的法律地位应类似我国的政策性银行,目前我国有三家政策性银行,即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他们都是由国务院全资设立的,直属国务院领导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在法律形式上为独立的法人。存款保险机构并非由国务院全资设立,但在法律地位和运行机理方面可以仿照政策性银行进行。
    15 林平《银行危机监管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11月第235页。到1999年,有3/4的存款保险制度有政府的出资支持或在需要时可获得政府的支持。
    16 石先广《存款保险制度法律问题研究》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5年7月
    17 徐孟洲郑人玮《我国银行危机救助法律制度的缺陷及其改进》《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18 王自力《反金融危机》中国财经出版社1998年版196页
    19 “大则不宜倒”理论的主要依据是,小银行可以倒闭,因为它们对整个金融体系不构成实质威胁,而未保险存款人对大银行的挤兑致其倒闭则会破坏整个金融体系的信誉。
    20 [IMF]吉莉安-力口西亚:《存款保险制度的现状与良好做法》,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版,第82、83页。
    21 杨家才《存款保险制度及中国模式》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版第136页
    22 马文阁《建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思考》《经济师》2002年11期
    23 潘修平《存款保险法律制度的理论与实务》法律出版社2005.10第138页
    24 蒋永辉《关于建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构想》《内蒙古金融》1997年6月
    25 吴薏《存款保险制度及其在中国的构建》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5年12月
    26 吉莉安.力口西亚著,陆符玲译《存款保险制度的现状与良好做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定期刊物第197号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版第16页。
    27 邱海洋《有关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立法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国金融》2006年第6期
    28 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在3天内支付赔偿的做法是立即赔付的成功典范。但是许多国家存款保险的赔付极为缓慢,如欧盟的存款保险指令规定存款保险机构应在3个月内 赔付,但允许它们在非正常时期延期赔付。参见吉莉安_力口西亚著,陆符玲译:《存款保险制度的现状与良好做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定期刊物第197号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版第84页
    29 穆玲芝《存款保险若干法律问题研究》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5年7月
    1.潘修平:《存款保险法律制度的理论与实务》法律出版社2005年10月
    2.覃有土等:《保险法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1月
    3.杨家才:《存款保险制度及中国模式》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版
    4.杨家才:《新理念下的银行监管》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11月
    5.郑云瑞:《财产保险法》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
    6.罗滢:《存款保险:理论与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12月
    7.尹田等:《中国保险市场的法律调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1月
    8.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起草的《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
    9.于殿江 李朔 李民:《美国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完善及启示》《济南金融》2004/1
    10.李四海:《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法律环境分析》中国商业保险网
    11.何光辉、杨咸月:《德国非官方自愿存款保险制度的成功模式》《国际金融》2002/12
    12.石先广:《存款保险制度若干法律问题研究》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5年
    13.周础:《建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法律研究》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5年
    14.陆大荣:《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研究》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2年
    15.赵春艳:《建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法律研究》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4年
    16.张沅:论存款保险制度在银行危机救助中的作用,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4年
    17.钱明佳:《关于建立中国存款保险制度若干问题的分析和研究》载于中国金融网2005年9月27日
    18.成志刚 赵静:《存款保险制度的法社会学分析》《经济论坛》2005年10
    19.王滨:《存款保险制度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中国金融》2005年第8期
    20.刘丹冰:《存款风险的法律分析》《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2年12月
    21.何广文 冯兴元:《德国存款保险的制度特征及其对中国的启示》来源:九鼎网站2003年10月3日
    22.温树英:《构建我国釜融机构市场退出的监管法律体系》《政治与法律》2002年第1期
    23.傅桃生:《关于建立中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构想》《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24.朱延永:《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思考》《金融时报》
    25.张磊:《存款保险制度之经验教训》摘自人民网2003年5月28日
    26.熊邦蓉:《论保证保险的法律性质》来源:中国民商法律网
    27.欧阳仁根:《论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构建》《法学》2003年第9期
    28.曹晓晶:《美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启示》摘自中国经济周刊2005年1月30日
    29.中国人民银行存款保险制度课题组《美日存款保险制度研究》摘自经法网2006年3月13日
    30.白亮争:《试析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方案的基本设计》摘自产经网-中国城乡金融报2005年11月29日
    31.《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刻不容缓》来源:上海金融报2006-3-23
    32.张丽华 王建敏:《关于我国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立法建议》政法论丛2004.(5)
    33.朴明根:《我国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研究》《保险研究.论坛》2004年第10期
    34.徐孟洲 郑人玮:《我国银行危机救助法律制度的缺陷及其改进》《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35.彭玉镏:《我国银行业存款保障体系框架分析》《商业研究》2005/10
    36.尹雅楠:《有关存款保险制度若干问题的法律研究》《河北法学》2004年2月
    37.曹飞燕:《运用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方式化解金融风险的效能分析》《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38.刘恩媛:《论责任保险中的第三人代位权》《法治论丛》2003年9月
    39.邱海洋:《有关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立法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国金融》2006年第6期
    40.李箐:《中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和实施方法》《云南社会科学》 2005年第3期
    41.陈向聪:《存款保险机构代位受偿优先权立法探究》《国际金融研究》(2006.7)
    42.李宏 杜熠飞:《关于建立我国存款保险法律制度及利弊分析》《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9期
    43.陈向聪:《存款保险制度下银行道德风险的法律控制》《政法学刊》2006年2月
    44.倪浩嫣:《从实证角度再论存款保险制度》《河北法学》2005年12月
    45.屈明颖:《日本存款保险公司处理问题金融机构的做法和启示》《山西师大学报》2005年9月
    46.龚秀国:《我国银行业风险与存款保险制度的完善》《四川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47.马齐林:《关于建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若干问题的研究》《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