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道德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魏晋是我国历史上社会转型和文化变迁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道德观念经历了一个从衰落崩溃到重新建构的过程。本文试图将魏晋时期道德观念的崩溃与重构置于社会变革和思想文化变迁的历史背景之下,研究探讨这一时期道德观念崩溃与重构的过程,希望能够更准确的把握问题的实质,能够更加充分的揭示其丰富的内容和更加深入的总结历史经验,为探究历史上转型时期的道德观念的重建提供理论和借鉴。
     两汉儒家道德观念的形成与发展。阐述西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吸收其他各家思想,建构了天人感应神学,形成了三纲五常为基本内容的道德观念。经过石渠阁会议和白虎观会议的整顿,官方儒学进一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儒家道德观念成为当时社会乃至后世通行的道德准则和规范。为了维护政权,统治阶级将儒家思想确定为维护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体系。
     魏晋时期儒家道德观念的崩溃。儒学发展到东汉末年逐渐衰落,天人感应神学的瓦解,滋生于其内的道德观念也随之而削弱。本章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儒家道德崩溃的因素:政治上,大一统局面的解体、军阀混战使皇权遭到猛烈的冲击,儒家道德中君为臣纲的观念遭到动摇;思想上,这一时期出现的无君论思潮认为君王之制是制造罪恶的罪魁祸首,否定了君主制度存在的合理性;灾异、战乱带来的死亡恐惧使人们的个体意识觉醒,道德不再是士人竞相追逐的目标,任诞放纵,及时行乐,反道德行为盛行。魏晋时期,道德规范的缺乏,儒家思想所建立的三纲五常为核心的道德观念处于不断被冲击的过程之中。
     道德重构。名教的虚伪不实,社会的道德危机要求思想家们在理论上给予回应。在儒家道德规范的虚伪性被认清与打破的过程中,新的道德观也在探索与重建中。分别介绍从王弼到阮籍、嵇康,裴颁、郭象,再到葛洪、张湛等人为道德重构做出的努力,他们试图从儒家、道家、宗教等思想中汲取、吸收有利于自身的理论,希冀为重新构建新的道德规范添加内容,整个魏晋时期始终处于这种不断摸索重建的过程之中。从正始时期王弼的“名教本于自然”开始,经竹林时期阮籍、嵇康抛弃儒家道德提出的“越名教任自然”,西晋时期裴颁强调儒家道德精神发崇有论,“弃自然任名教”,郭象探讨得出的“名教即自然”,葛洪针对道德衰败,宣扬儒家道德的思想,到东晋后期张湛的儒道融合理论止,正是人们自我意识觉醒,个体与社会分离的时期,人们重点关注的是生命的意义,个体价值的实现,精神意境的追求等等问题,通过思想家们不断探索,逐渐协调,并且利用佛道二教的理论,不仅解决了自然与名教之间的矛盾,还比较圆满的解决了人们的死亡恐惧问题,更重要的是建构了新道德理论的基本框架。士人逐渐由对外物的反抗超越转为对内心宁静闲适境界的追求,以一种超功利的审美态度,追求一种艺术化的审美人生,以内心的满足和愉悦,超然和洒脱为最高的人生境界。魏晋时期的道德观以与两汉名教所没有的宽松、率直、真性、自然使人们在精神归宿的意义上实践了名教与自然的统一。
The period of wei and jin dynasty is the important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in the history of our country. This period of morality experienced a process of collapse from decline to reconstruct. This paper attempts to moral collapse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period of wei and jin dynasty in the social change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change of ideology and culture,to research this period by moral collapse and reconstruction process, hope to be able to more accurately grasp the essence of the problem, can more fully reveal its rich content and further summarizes the historical experience, to explore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transition period in the history of moral theory and reference.
     In the period of Hanwu Emperor. Dong-Zhongshu constructs human and nature induction as the main body by Confucianism, absorbing other various ideas, come into being three principles and five virtuesas the basic content of morality. Along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osition of Confucianism centers, Confucianism has been greatly developed, after consolidation of the conference of Shi Qu Ge and Bai Hu Guan. The official Confucianism further penetrated into every aspect of social life, Confucian moral ideas became a social and moral principles and norms of passage.
     The development of Confucianism to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last years rapid decline, the induction theology of nature and man, stems from its moral ideas also subsequently and alleviation. This period of Confucian moral collapse can be discussed from the following several aspects:Politically, the disintegration of unified situation, warlords impact of the imperial power is violently, the notion of the Confucian moral monarch to minister the outline was shaken; On thought, monarchic theory trend of thought appear this period, thinking the king of the system is making the culprit of evil. Rejected monarchy the rationality of existence; Calamity,war brings death fear make people's individual consciousness awakening, morality is no longer the chase of the philistines, indulgence, enjoy yourself, the prevalence of moral behavior. The period of wei and jin dynasty, the lack of ethics, Confucianism has been hard to justify, it creates three principles and five virtuesas the basic content of morality under constant deconstruction.
     The false false of Norm, the moral crisis of the society require respond from the theory. In the hypocrisy of the Confucian ethics was broken by recognizing and process, the new morality is exploring and reconstruction. These dedicated to construct the new moral thinker, from WangBi to RuanJi,JiKang,PeiWei,GuoXiang,and GeHong,ZhangZhan, From the thoughts of Confucianism, Taoism and religion and, absorb beneficial to its own theory,hope to build a new ethics add content, always is in the process of the continuously grope for reconstruction through the period of wei and jin dynasty.In the process, from Zhengshi period WangBi's" Norm in Nature", there are RuanJi,JiKang of "Zhulinqixian" in Wei and Jin Dynasties, Abandon the Confucian ethics to put forward "getting over the Confucian ethical code but letting the nature at ease". In the Western Jin period, Pei Wei underline Confucian moral spirit published "advocating exist theory","abandon Norm and advocating nature".there is GuoXiang Study concluded that "the Norm is nature", there is GeHong's moral is declining., decadent decadent society of critical thinking. Stopped the ZhangZhan's theory of merge of Confucian school and Taoists school in latter period of The Eastern Jin Dynasty, Is human self-consciousness awakening, the separation of the individual and society, People focus on the meaning of life, the realization of individual value, the spirit of the pursuit of artistic conception and so on, by thinkers have to explore, coordination, and use of Buddhism and Taoism two teaching theory, not only solve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nature and the crime, are successfully solved the problems of people's death fear, more important is to construct the basic framework of a new moral theory. Intellectual resistance by foreign objects beyond gradually into the pursuit of inner calm serenity, In a super utilitarian aesthetic attitude, the pursuit of a kind of artistic aesthetic life, with inner satisfaction and pleasure, transcendental and free and easy as the highest realm of life, Who takes the morality of wei-jin period to han not pure and fresh, fluent, forthright and sincere, natural to make people who takes in the spiritual home to return to the sense of practice and the natural unification.
引文
① 《古希腊罗马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166页。
    ② 杨伯峻:《论语译注·八佾》,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4页。
    ① 杨伯峻:《论语译注·阳货》,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85页。
    ② 杨伯峻:《论语译注·八佾》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4页。
    ③ 罗国杰:《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页。
    ④ 《晋书·阮籍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60页。
    ⑤ 《后汉书·孔融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278页。
    ⑥ 徐震垮:《世说新语校笺·任诞》第2条,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⑦ 《晋书·嵇康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73页。
    ① 《魏书·杜恕传》,《三国志》卷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502页。
    ② 王晓毅:《王弼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5页。
    ① 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46页。
    ② 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疾谬》,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631页。
    ① 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刺骄》,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29页。
    ② 转引自侯外庐等《中国思想通史》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5页。
    ① 范文澜:《中国通史》第2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8页。
    ② 李泽厚:《美的历程》,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第86页。
    ① 李泽厚:《美的历程》,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第89页。
    ② 李泽厚:《美的历程》,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第90页。
    ③ 刘大杰:《魏晋思想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
    ④ 李建中:《魏晋文学与魏晋人格》,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9页。
    ⑤ 李建中:《魏晋文学与魏晋人格》,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0页。
    ⑥ 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90页。
    ⑦ 辛冠杰:《说谈玄》,《孔子研究》,1994年第3期。
    ⑧ 李晃生:《儒家的理想与道德精神》,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269页。
    ① 马良怀:《崩溃与重建中的困惑——魏晋风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74页。
    ② 马良怀:《崩溃与重建中的困惑——魏晋风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74页。
    ③ 参许建良:《魏晋玄学伦理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④ 邓名瑛:《感性追求与特立独行——魏晋南北朝的士风》,《论理学研究》,2008年第6期。
    ⑤ 陈战国:《魏晋人的道德观》,《社会科学战线》,1985年第4期。
    ⑥ 许建良:《嵇康“世无自理之道”的道德实践思想》,《广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⑦ 许晓菁:《略论嵇康的养生道德观》,《宿州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① 马良怀:《汉晋之际道家思想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1页。
    ② 国风:《论魏晋自然思想》,兰州:《甘肃理论学刊》,2007年第5期。
    ③ 尚建飞:《自然之性与善的理想——魏晋玄学道德哲学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④ 杨辉:《魏魏晋时期的人生困惑及其道德探求》,哈尔滨:黑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①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嵩里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47页。
    ① 《辞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② 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第21、38、41、63章中的德字都有德行、品德的含义。
    ① 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61页。
    ② 参见张岱年:《中国伦理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页。
    ①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45页。
    ② 董仲舒撰,凌曙注:《春秋繁露·郊语》,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02页。
    ③ 董仲舒撰,凌曙注:《春秋繁露·顺命》,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18页。
    ① 董仲舒撰,凌曙注:《春秋繁露·为人者天》,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85页。
    ② 董仲舒撰,凌曙注:《春秋繁露·竹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8页。
    ③ 董仲舒撰,凌曙注:《春秋繁露·人副天数》,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43页。
    ④ 董仲舒撰,凌曙注:《春秋繁露·基义》,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34页。
    ⑤ 《汉书·董仲舒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519页。
    ⑥ “三纲”指夫妻、父子、君臣关系,“五常”中五行相生次序是父子关系,土居中央而金木水火分司四方与四季是君臣关系,五行与仁、智、信、义、礼的相配是人的道德品质与天相应的关系。
    ① 董仲舒撰,凌曙注:《春秋繁露·基义》,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34页。
    ② 董仲舒撰,凌曙注:《春秋繁露·顺命》,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20-521页。
    ① 董仲舒撰,凌曙注:《春秋繁露·基义》,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32-433页。
    ② 董仲舒撰,凌曙注:《春秋繁露·天辨人在》,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12,413页。
    ① 林丽雪:《<白虎通>“三纲说”与儒法之辨》,《中国哲学史研究》,1984年第4期。
    ① 季乃礼:《三纲六纪与社会整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① 《大学》,《四书集注》本第6-7页。
    ① 《汉书·董仲舒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523页。
    ① 《汉书·董仲舒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498页。
    ① 《汉书·董仲舒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498页。
    ② 周桂钿:《董仲舒哲学与西汉政治》,《福建论坛》1994年第3期。
    ① 李威熊:《董仲舒与西汉学术》,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8年版,第162-163页。
    ① 《后汉书·五行志》,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350页。
    ② 《魏书·文帝纪》,《三国志》卷二注引《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88页。
    ③ 《晋书·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5页。
    ④ 《汉书·董仲舒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498页。
    ① 《汉书·董仲舒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498页。
    ② 详见马良怀:《魏晋风度研究——崩溃与重建中的困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③ 《后汉书·窦宪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820页。
    ④ 《后汉书·安思阎皇后纪》,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437页。
    ⑤ 《后汉书·梁冀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186页。
    ⑥ 《后汉书·窦武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245页。
    ⑦ 《后汉书·何进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251页。
    ①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秋胡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50页。
    ②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浮萍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24页。
    ③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杂诗二首》,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01页。
    ④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室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77页。
    ⑤ 隋树森:《古诗十九首集释》,其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22页。
    ⑥ 隋树森:《古诗十九首集释》,其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20页。
    ⑦ 隋树森:《古诗十九首集释》,其三,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4页。
    ① 葛兆光:《道教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53页。
    ① 《魏书·公孙度传》,《三国志》卷八裴注引《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260页。
    ① 《后汉书·逸民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775页。
    ① 《后汉书·张衡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911页。
    ① 《魏书·王粲传》,《三国志》卷二十一注引鱼豢《魏略》,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603页。
    ① 陈伯君:《阮籍集校注·咏怀诗》,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26页。
    ② 陈伯君:《阮籍集校注·咏怀诗》,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12页。
    ③ 陈伯君:《阮籍集校注·咏怀诗》,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14页。
    ① 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四《答难养生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71页。
    ② 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三《卜疑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39页。
    ③ 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二《与山居源绝交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22页。
    ④ 陈伯君:《阮籍集校注·大人先生传》,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70页。
    ⑤ 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诘鲍》,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493页。
    ① 参看马良怀《魏晋文人讲演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① 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疾谬》,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631页。
    ① 《晋书·裴頠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045页。
    ② 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仁诞》,第25条,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③ 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赏誉》第97条注引《江左名士传》,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④ 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仁诞》第25条注引邓粲《晋纪》,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⑤ 《晋书·五行志上》,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820页。
    ① 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审举》,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393页。
    ② 王利器撰:《颜氏家训集解·名实第十》,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306页。
    ③ 王利器撰:《颜氏家训集解·名实第十》,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308309页。
    ④ 《晋书·杜预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025页。
    ① 王弼著,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94页。
    ① 《晋书·王衍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36页。
    ② 王弼著,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74页。
    ① 王弼著,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81页。
    ② 王弼著,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81页。
    ③ 《魏书·钟会传》,《三国志》卷二十八注引《王弼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795页。
    ① 王弼著,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95页。
    ① 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太师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309页。
    ② 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12页。
    ① 戴明扬:《嵇康集校注·难自然好学论一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259页-261页。
    ② 戴明扬:《嵇康集校注·难自然好学论一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261页。
    ③ 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太师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311页。
    ① 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卜疑集一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34页-135页。
    ① 戴明扬:《嵇康集校注·难自然好学论一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259页。
    ② 陈伯君:《阮籍集校注·通老论》,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59页。
    ① 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养生论一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46页。
    ② 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养生论一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56-157页。
    ③ 戴明扬:《嵇康集校注·答难养生论一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74页。
    ④ 戴明扬:《嵇康集校注·答难养生论一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88页。
    ① 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卜疑集一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36-139页。
    ② 陈伯君:《阮籍集校注·咏怀》,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10,332,326页。
    ① 《晋书·戴逵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457页。
    ② 《晋书·裴頠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044页。
    ① 《晋书·裴颇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044页。
    ② 《晋书·裴頠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044页。
    ① 《晋书·裴頠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044页。
    ① 《魏书·裴潜传》,《三国志》卷二十三注引《惠帝起居注》,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673页。
    ② 余敦康:《魏晋玄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52页。
    ① 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疾谬》,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631页。
    ② 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疾谬》,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620页。
    ③ 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刺骄》,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43页。
    ④ 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疾谬》,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624页。
    ⑤ 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刺骄》,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43页。
    ⑥ 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剌骄》,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29页。
    ① 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刺骄》,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33页。
    ② 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讥惑》,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4页。
    ③ 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疾谬》,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1页。
    ④ 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讥惑》,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7页。
    ① 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良规》,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285页。
    ② 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良规》,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291页。
    ① 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疾谬》,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616页。
    ② 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疾谬》,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614页。
    ③ 《太平经合校》,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05-406页。
    ①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对俗》,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3页。
    ②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微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26页。
    ① 辛冠洁、丁健生主编:《中国古代佚名哲学名著评述》,济南:齐鲁书社1985年版,第387页。
    ② 杨伯峻:《列子集释·杨朱篇》,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17页。
    ③ 杨伯峻:《列子集释·杨朱篇》,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17页。
    ① 杨伯峻:《列子集释·黄帝篇》,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41页。
    ② 杨伯峻:《列子集释。杨朱篇》,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17页。
    ③ 杨伯峻:《列子集释。杨朱篇》,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23页。
    ④ 杨伯峻:《列子集释·杨朱篇》,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26页。
    ⑤ 杨伯峻:《列子集释·杨朱篇》,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16页。
    ① 杨伯峻:《列子集释·仲尼篇》,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16页。
    ② 杨伯峻:《列子集释·仲尼篇》,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15页。
    ① 杨伯峻:《列子集释·仲尼篇》,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15页。
    ② 杨伯峻:《列子集释·力命篇》,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94页。
    ① 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言语》第61条,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② 徐震垮:《世说新语校笺·言语》第81条,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③ 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言语》第88条,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④ 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言语》第91条,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① 《晋书·王羲之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099页。
    ② 《晋书·孙楚传》,北京:中书书局1974年版,第1543-1544页。
    ③ 《晋书·谢安传》,北京:中书书局1974年版,第2072页。
    ④ 《晋书·王羲之传》,北京:中书书局1974年版,第2101页。
    ① 钱穆:《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90页。
    ② 钱穆:《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23页。
    ① 贺昌群:《魏晋清谈思想初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91页,第27页。
    ① 王弼著,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95页。
    ② 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声无哀乐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221页。
    ③ 陈伯君:《阮籍集校注·达庄论》,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50页。
    [汉]董仲舒著,[清]凌曙注:《春秋繁露》,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三国]嵇康著,戴明扬校注:《嵇康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三国]王弼著,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三国]阮籍著,陈伯君校注:《阮籍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晋]陈寿著,[刘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版。
    [晋]葛洪著,王明校释:《抱朴子内篇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晋]葛洪著,杨明照校笺:《抱朴子外篇校笺》,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版。
    [刘宋]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刘宋]刘义庆著,徐震堮校笺:《世说新语校笺》,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唐]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
    [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版。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上海:三联书店1955年版。
    隋树森:《古诗十九首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版。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史纲》上册,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63年版。
    杨伯峻:《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李泽厚:《美的历程》,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
    韩国磐:《魏晋南北朝史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罗光:《中国哲学思想史——魏晋隋唐佛学篇》,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0年六月。
    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王明:《道家和道教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任继愈:《中国佛教史》第二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魏晋南北朝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王晓毅:《中国文化的清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任继愈:《任继愈学术论著自选集》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宁稼雨:《魏晋风度——中古文人生活行为的文化意蕴》,上海:东方出版社1992年版。
    孙述圻:《六朝思想史》,南京:南京出版社1992年版。
    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
    马良怀:《魏晋风度研究——崩溃与重建中的困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罗宏曾:《中国魏晋南北朝思想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高晨阳:《阮籍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汤用彤:《汤用彤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熊铁基,马良怀,刘韶军:《中国老学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姜生:《汉魏两晋南北朝道教伦理论稿》,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卿希泰,唐大潮:《中国道教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王晓毅:《王弼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韩传达:《阮籍评传》,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马良怀:《张湛评传》,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刘大杰:《魏晋思想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刘振东:《中国儒学史·魏晋南北朝卷》,广州:广州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冯克诚:《中华道德五千年魏晋南北朝的道德理论与德育实践》,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8年版。
    李泽厚:《世纪新梦》,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马宗霍:中国文化史丛书第一辑《中国经学史》影印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李建中:《魏晋文学与魏晋人格》,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贺昌群:《魏晋清谈思想初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黄钊:《中国道德文化》,长沙: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任继愈:《中国道教史》增订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卿希泰:《简明中国道教通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刘学智:《儒道哲学阐释》,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王处辉主编:《中国社会思想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彭安玉,胡阿祥:《政治与道德教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林剑鸣:《秦汉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韦政通:《中国思想史》上,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
    马良怀:《士人皇帝宦官》湖南:岳麓书社2003年版。
    许建良:《魏晋玄学伦理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田永胜:《王弼思想与诠释文本》,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3年版。
    余英时:《余英时文集》第三卷《名教思想与魏晋士风的演变》,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余敦康:《魏晋玄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赵吉惠:《中国儒学简史》,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傅小凡:《社会转型与道德重建——先秦诸子对“道德何以可能”问题的哲学思考》,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沈善洪,王凤贤:《中国伦理思想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杨国荣:《善的历程:儒家价值体系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李晃生:《儒家的社会理想与道德精神》,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刘固盛,刘玲娣编:《葛洪研究论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马良怀:《汉晋之际道家思想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景蜀慧,孔毅:《中国古代思想史·魏晋南北朝卷》,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童强:《嵇康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王晓毅:《郭象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卢央:《葛洪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蒙思明:《魏晋南北朝的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何善蒙:《魏晋情论》,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
    宁稼雨:《魏晋名士风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王仲犖:《魏晋南北朝史》,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年版。
    向晋卫:《白虎通义思想的历史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钟敬文:《中国民俗史·汉魏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唐凯麟:《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研究》,金城出版社2008年版。
    楼宇烈:《老子道德经注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康中乾:《魏晋玄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思想史》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卞敏:《魏晋玄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夏增民:《儒学传播与汉晋南朝文化变迁》,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李春青:《魏晋清玄》,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方立天:《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武峰:《葛洪<抱朴子外篇>研究》,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年版。
    姜国柱,幸旗:《中国思想通史》秦汉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幸旗:《中国思想通史》魏晋南北朝隋唐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德)韦伯(Weber,Max):《儒教与道教》,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美)本杰明·史华兹:《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林丽雪:《<白虎通>“三纲说”与儒法之辨》,《中国哲学史研究》,1984年第4期。
    陈战国:《魏晋人的道德观》,《社会科学战线》,1985年第4期。
    马良怀:《死亡与东汉后期人的觉醒》,《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0年第3期。
    马良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文化思潮论纲》,《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3期。
    马良怀:《两汉宇宙期与道教的产生》,《道家文化研究》(第5辑),1994年。
    杨丙安:《正确认识和评估道家的伦理思想及其历史地位》,《中州学刊》,1996年第1期。
    马良怀:《张湛对人生的思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马良怀:《<老子>的道德学说与魏晋时期道德重建之关系》,《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
    李德平,张文秀:《从王弼“圣人有情”说看魏晋时代的“重情”思潮》,《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6卷第2期
    王泽应:《论道家伦理思想的基本特征》,《常德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5期。
    孙立群:《论魏晋士人的“觉醒”》,《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陈昌文:《葛洪——由儒向道的心理历程》,《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马良怀:《面对社会与面对生命——论向秀、嵇康对<老子>的不同解读》,《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阮忠勇:《“情之所钟,正在我辈”——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士人的尚情特质》,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年第1期。
    金安辉:《<世说新语>》的情理世界与“情志”说,《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4卷第1期。
    武道房:《老庄思想对儒家道德的结构与颠覆——以魏晋时期为例》,《江淮论坛》,2003年第4期。
    许建良:《老子“不为而成”的道德实践论》,《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卷第2期。
    许建良:《庄子道德实践思想论》,《零陵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马良怀:《论魏晋士人立足于此岸的超越》,《哲学研究》,2004年第10期。
    康宁:《“情之所钟,正在我辈”——浅谈<世说新语>的文人之“情”》,《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2005年第3辑。
    许建良:《道家道德特征试析》,《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第9期。
    陈希红:《情理递变与魏晋士风转向》,《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严兆府,李国平:《道家思想与传统伦理关系刍议》,《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许建良:《嵇康“世无自理之道”的道德实践思想》,《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李涛:《情之所钟,正在我辈——试论魏晋.“深情及其诗学意义”》,《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12月第6期。
    马良怀:《魏晋名士的心境及其现代意义》,《道家文化研究》(第22辑),2007年。
    国风:《论魏晋自然思想》,兰州:《甘肃理论学刊》,2007年第5期。
    许建良:《他人优位——道家道德的枢机》,《中州学刊》,2008年第1期。
    许建良:《道家道德的普世情怀》,《哲学动态》,2008年第5期。
    许晓菁:《略论嵇康的养生道德观》,《宿州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邓名瑛:《感性追求与特立独行——魏晋南北朝的士风》,《伦理学研究》,2008年第6期。
    田峰:《从阮籍看魏晋时期人的解放》,《宁夏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年4月第2期。
    冀宇宁:《道是无情却有情——浅析老子“情”的维度》,《安徽文学》,2008年第12期。
    李长庚:《阮籍、嵇康的道德洁癖》,《青海师专学报》,2009年第3期。
    张荣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格局和发展趋势》,《史学月刊》,2010年第10期。
    郭树森,陈金凤:《葛洪儒家伦理观与道教理论的建构》,《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王状:《论魏晋时期社会思潮影响下的魏晋风度》,《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陈希红:《试析魏晋士人重情之历史背景与社会基础》,《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7月第3期。
    陈希红:《魏晋士人重情风尚研究》,合肥:安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
    王志兵:《论<世说新语>中的魏晋士人形象》,青岛:青岛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杨辉:《魏晋时期的人生困惑及其道德探求》,哈尔滨:黑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晋娜:《张湛<列子注>与魏晋玄学》,天津: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尚建飞:《自然之性与善的理想——魏晋玄学道德哲学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