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视角下的女性美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女性美的研究,是关于“人”的审美的重要课题。本文以“爱”与“美”的关系为核心,引入“亲密关系”视角,探讨女性美的典型形态。
     亲密关系是以爱与私密为特征的。两性关系中的亲密关系,涉及到审美的根源。从“爱感意向”到“美感形成”,包孕了复杂的心理过程。本文对这一过程作深入考察,从女性在男性心目中的角色构成,审视男性对女性审美时投射怎样的情感。
     本文的主体包括四章。
     第一章,情人关系中的女性美。重点论述爱情以及对女性的审美,考察东西方传统情爱观的差异:西方人的爱情往往是炽烈的,与精神有关,认为爱情有极高精神价值;中国人的爱情往往是温柔的,与品德有关,不太强调爱情中的精神因素,认为爱情应该克制情感。现代爱情讲究灵肉合一,强调平等和自由,爱情和美是统一的。女子的外在之“美”和内在之“好”,又可衍生出两种情感:一见钟情和日久生情。男性对女性审美时,性欲起了很大作用。但是,美感因为深蕴人性因素,必然从单纯性感中超脱出来。根据波伏娃的理论,我们可以发现:女性美,是个体自我魅力、自我塑造以及感受亲密关系而形成的美;社会、历史、文化所构成的合力,对女性的审美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巴特勒则认为从来就没有自然性别和社会性别之分,她的理论消解了男性美和女性美的界限。
     第二章,母子关系中的女性美。母爱常常被赋予哲学的、宗教的含义。母爱是一种慈爱,一种无私的、对待弱小生命的温柔的爱。母性之美是崇高的,却又具有秀美特征。母爱也会发生变异,她有可能成为控制儿子的虐爱,这种爱对女性人性美有很大伤害。母性美的畸变,有着复杂的历史文化内涵。
     第三章,异性手足关系中的女性美。异性手足之爱是基于血缘的同辈间的亲密关系,有异性手足的审美,也有异性手足的情爱。由于有血缘关系,异性手足间的爱,能够从欲望关系升华为超欲望的真挚情感关系。认为异性手足之间可以切断欲望、超越欲望,仅仅是一种幻觉,这种幻觉下隐含着真实的乱伦欲望。
     第四章,父女关系中的女性美。父亲对女儿的爱,源自父女间的血缘亲情,寄托了父亲年轻时的记忆,同时还隐含着异性间的情爱。娇女之美,是一种自由的、率性的、娇弱的、沉淀着时间的美。
     陌生人之间也应该建立亲密关系。超越家庭的亲密关系,应该成为人类的纽带。这份亲密情感还应当超出人类,含盖到一切生物。宇宙万物都应该与人类有相通的亲密关系,这样才能达到至高的审美境界。
The study of feminine beauty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of the aesthetic appreciation of humanity.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of "love" and "beauty", explores the typical form of feminine beau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imate relationship".
     Intim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characterized by love and privacy, involves the origin of aesthetics. There is a complicated psychological process from the beautiful image to the real perception of beauty. This paper tries to explore this process by thoroughly examining how a man feels when he appreciates a woman during the formation of the role a woman plays in a man's eyes.
     The body of this paper includes four chapters.
     Chapter one, feminine beauty found in a lover.
     This chapter chiefly discusses beauty of love found in a woman by comparing the traditionally different concepts of love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Westerners are usually more passionate about love, and they believe love has something to do with spirit and consider it of high spiritual value; while Chinese tend to suppose that love is gentler, and relates to morals; they emphasize less the spiritual aspects in love, for one needs to restrain his or her emotion towards love. Modern love focuses on the combination of body and soul, as well as on equality and liberation, thus, love and beauty are unified, and two kinds of affections derive from the external and internal beauty of a woman, namely love at first sight and excite love in the course of time. Sexual desire plays a great part in a man's appreciation of a woman, so eventually the sense of beauty will go beyond pure sex because of humanity. According to Beauvoir's theory, we can find that the beauty of a woman is shaped by her own charm, self cultivation as well as her feelings about the intimate relationship, and the resultant force of society, history and culture also has enormous influence on appreciation of a female. Butler believes that there has never been distinction between natural and social genders, which led to 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boundary of male and feminine beauty.
     Chapter two, feminine beauty found in a mother.
     Maternal love is often endowed with philosophical and religious meanings. It is loving, selfless and gives unconditional gentle love to weak lives. Maternal love is not only great but also has its beauty of elegance. However, it may also change to the indulgent love of taking control of her son. Such love will do great harm to female humanity, and the distortion of maternal beauty has a complicated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ntents.
     Chapter three, feminine beauty in sister-and-brother relationship.
     Love between brothers and sisters is based on the intimate relationship of the same generation. It includes the appreciation and love towards the opposite sex. And this kind of love can rise from the simple sexual desire to the true love due to the kinship. That there is no desire in such love is just an illusion, under which often hides the real desire of incest.
     Chapter four, feminine beauty in daughter-and-father relationship.
     Father's love towards daughter originates from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It shows the memory in his youth and implies the love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The beauty of a daughter is a free, direct, tender one with the passing of time.
     Intimate relationship should also be built within strangers, beyond kinship, acting as the bond between all humans, and even beyond human to all creatures, for everything in the universe should have that intimate relationship connected to human. Therefore, the highest aesthetic state can be achieved.
引文
①[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8-39页。
    ①[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4页。
    ②[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98页。
    ③[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5页。
    ④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44页。
    ①朱光潜著:《西力美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359页。
    ②转引自朱光潜著:《西方美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231页。
    ③转引自朱光潜著:《西方美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232页。
    ④[奥地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张唤民、陈伟奇译:《论美文选》,上海:知识出版社,1987年版,第172页。
    ⑤[奥地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张唤民、陈伟奇译:《论美文选》,上海:知识出版社,1987年版,第172页。
    ①[奥地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张唤民、陈伟奇译:《论美文选》,上海:知识出版社,1987年版,第15页。
    ②[美]赫伯特·马尔库塞著;黄勇、薛民译:《爱欲与文明》,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163页。
    ③[美]赫伯特·马尔库塞著;黄勇、薛民译:《爱欲与文明》,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158页。
    ④[美]爱利希·弗洛姆著;萨如菲译:《爱的艺术》,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年版,第75页。
    ⑤[美]爱利希·弗洛姆著;萨如菲译:《爱的艺术》,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年版,第75页。
    ①[美]爱利希·弗洛姆著;萨如菲译:《爱的艺术》,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年版,第75页。
    ②[美]莎伦·布雷姆著;郭辉、肖斌、刘煜译:《亲密关系》,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①[法]西蒙娜·波伏娃著;陶铁铸译:《第二性》,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326页。
    ②[法]西蒙娜·波伏姓著;陶铁铸译:《第二性》,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323页。
    ③[法]西蒙娜·波伏娃著;陶铁铸译:《第二性》,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324页。
    ①叶德辉辑:《丛书集成续编·素女经一卷》子部,第81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年版,第448页。
    ②叶德辉辑:《丛书集成续编·素女经一卷》子部,第81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年版,第448页。
    ①[美]斯蒂文森·伯顿编;周文标译:《世界名言博引词典》,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65页。
    ①[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01页。
    ②[清]秋瑾著:《秋瑾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4页。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第16页。
    ②[保]基·瓦西列夫著;赵永穆、范国恩、陈行慧译:《情爱论》,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391页。
    ③[保]基·瓦西列夫著;赵永穆、范国恩、陈行慧译:《情爱论》,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391-392页。
    ①转引自[保]基·瓦西列夫著:赵永穆、范国恩、陈行慧译:《情爱论》,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395页。
    ②[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9页。
    ③[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9页。
    ①[德]弗里德里希·席勒著;冯至、范大灿译:《审美教育书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04-205页。
    ②[德]弗里德里希·席勒著;冯至、范大灿译:《审美教育书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38页。
    ③[奥]A·阿德勒著;黄光国译:《自卑与超越》,北京:作家出版社,1986年版,第240页。
    ④[德]奥·科勃著;刘福文译:《男论》,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23页。
    ①史泓、杨生平编著:《性审美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9页。
    ②[东汉]许慎著;[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78页。
    ③[东汉]许慎著;[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261页。
    ④[日]笠原仲二著;魏常海译:《古代中国人的美意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6页。
    ⑤[日]笠原仲二著;魏常海译:《古代中国人的美意褒》,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8页。
    ①[法]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43-44页。
    ①[保]基·瓦西列夫著;赵永穆、范国恩,陈行慧译:《情爱论》,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24页。
    ②[保]基·瓦西列夫著;赵永穆、范国恩,陈行慧译:《情爱论》,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99页。
    ①[元]王实甫著:王季思校注:《西厢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8-9页。
    ②[保]基·瓦西列夫著;王永军编译:《爱的哲学》,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2004年版,第44页。
    ③[英]弗朗西斯·培根著;何新译:《人性的探索——培根随笔全集》,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54页。
    ④[明]李渔著:《闲情偶记·声容》,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06-107页。
    ①转引自[保]基·瓦西列夫著:赵永穆、范国恩、陈行慧译:《情爱论》,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96页。
    ②[宋]刘向编;宋韬译注:《战国策》,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15页。
    ③[战国]旬子著;安继民注译:《荀子》,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47页。
    ④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6页。
    ⑤[古 希腊]砶拉图著;朱光潜译:《文艺对话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第64页。
    ⑥[英]莎士比业著:朱生豪译:《莎士比业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329页。
    ⑦魏现兰编:《中外情海箴珍》,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37页。
    ⑧[英]弗朗西斯·培根著;何新译:《人性的探索——培根随笔全集》,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55页。
    ⑨[法]奥古斯特·罗丹著;沈宝基译:《艺术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0页。
    ①洪松编:《外国名言一千篇》,天津:新蕾出版社,1981年版,第118页。
    ②纹绮编:《歌德妙语录》,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09页。
    ③[俄]列夫·托尔斯泰著;傅慧、张云绯译:《战争与和平》,北京:金城出版社,1999年版,第1385页。
    ④[法]孟德斯鸠著;婉玲译:《罗马盛衰原因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54页。
    ⑤[苏]苏赫姆林斯基著;张金长译:《关于爱的思考》,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93页。
    ①[清]李兆洛选辑:《骈体文钞》,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8年版,第59页。
    ②吴孟复注:《屈原九章新笺》,安徽:黄山书社,1986年版,第86页。
    ③[汉]刘向编:《古列女传》,四部丛刊本,卷六,第19页。
    ④[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著;张金长译:《关于爱的思考》,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页。
    ①[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著;张金长译:《关于爱的思考》,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7-38页。
    ②[宋]李昉、徐铉、宋白等编:《文苑英华》,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951页。
    ①[法]西蒙娜·波伏娃著;陶铁铸译:《第二性》,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309页。
    ①[法]西蒙娜·波伏娃著;陶铁铸译:《第二性》,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598页。
    ②[法]西蒙娜·波伏娃著;陶铁铸译:《第二性》,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323-324页。
    ③[法]西蒙娜·波伏娃著;陶铁铸译:《第二性》,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36页。
    ④[法]西蒙娜·波伏娃著;陶铁铸译:《第二性》,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309-310页。
    ①[美]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65页。
    ①[法]西蒙娜·波伏娃著;陶铁铸译:《第二性》,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56页。
    ②[法]西蒙娜·波伏娃著;陶铁铸译:《第二性》,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459-460页。
    ①[美]朱迪斯·巴特勒著:《不确定的基础:女权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问题》,见于史蒂文·塞德曼编;吴世雄等译:《后现代转向:社会理论的新视角》,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23-224页。
    ②[法]西蒙娜·波伏娃著;陶铁铸译:《第二性》,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309页。
    ③[美]朱迪斯·巴特勒著;宋素凤译:《性别麻烦:女权主义与身份的颠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2009年版,184页。
    ④[美]朱迪斯·巴特勒著;宋素凤译:《性别麻烦:女权主义与身份的颠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2009年版,185页。
    ①[英]奥斯丁著:《如何以言行事》,见于陈启伟主编:《现代西方哲学著作选读》,1992年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619页。
    ②[英]奥斯丁著:《如何以言行事》,见于陈启伟主编:《现代西方哲学著作选读》,1992年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621页。
    ①鲁迅著:《鲁迅全集》第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85页。
    ①[美]爱利希·弗洛姆著;萨如菲译:《爱的艺术》,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年版,第57-58页。
    ②[美]爱利希·弗洛姆著:萨如菲译:《爱的艺术》,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年版,第59-60页。
    ③本人认为父爱的有条件主要还是针对儿子而言,父权社会的家庭内部常常是一场又一场争夺父位和权力的暴力斗争,父亲对儿子的态度常常内隐敌意,而女儿对父亲权利地位构成不了威胁,女儿对于父亲而言又是异性,父亲对女儿则有一种男性对女性的宠爱,在第四章本人对此有具体的论述。
    ①《圣经·旧约》,上海: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会、中国基督教协会,2009年版,第601页。
    ②《圣经·新约》,上海: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会、中国基督教协会,2009年版,第30页。
    ③陈鼓应注译:《老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73页。
    ④[东汉]许慎著;[宋]徐铉校订:《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206页。
    ①[清]郝懿行著:《尔雅义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据同治四年郝氏家刻本影印),1982年版,第1页。
    ②陈鼓应注译:《老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33页。
    ③陈鼓应注译:《老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69页。
    ④陈鼓应注译:《老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98页。
    ⑤曹础基著:《庄子浅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44页。
    ⑥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79页。
    ⑦杨天宇著:《仪礼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304页。
    ①杨天宇译注:《仪礼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304页。
    ②[美]爱利希·弗洛姆著:萨如菲译:《爱的艺术》,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年版,第55页。
    ①[保]基·瓦西列夫著;赵永穆、范国恩、陈行慧译:《情爱论》,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94-195页。
    ②[保]基·瓦西列夫著;赵永穆、范国恩、陈行慧译:《情爱论》,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95页。
    ③缪灵珠译著:《缪灵珠美学译文集》第一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84页。
    ④缪灵珠译著:《缪灵珠美学译文集》第一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15页。
    ⑤[德]康德著;李秋零译注:《判断力批判》,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73页。
    ①[德]康德著;李秋零译注:《判断力批判》,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73页。
    ①张世英著:《哲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05-206页。
    ②鲁迅著:《鲁迅全集》第九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53页。
    ①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3页。
    ②[荷兰]斯宾诺莎著;贺麟译:《伦理学》,北京:商务印刷馆,1997年版,第42页。
    ③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89页。
    ④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22页。
    ⑤[德]康德著;何兆武译:《论优美感和崇高感》,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2-3页。
    ⑥[德]康德著;何兆武译:《论优美感和崇高感》,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3页。
    ⑦[英]博克著;孟纪青、汝信译:《关于崇高与美的观念的根源的哲学探讨》,见于《古典文艺理论译丛(五)》,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61页。
    ①[英]博克著;孟纪青、汝信译:《关于崇高与美的观念的根源的哲学探讨》,见于《古典文艺理论译丛(五)》,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58页。
    ②朱光潜著:《朱光潜全集》第一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429页。
    ③朱光潜著:《朱光潜全集》第一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429页。
    ①[法]西蒙娜·波伏娃著;陶铁铸译:《第二性》,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583页。
    ①[英]弗兰克·克默德著;胡缨译:《劳伦斯》,上海: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44页。
    ②鲁迅著:《鲁迅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31页。
    ①鲁迅:《娜拉走后怎样》,见于《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53页。
    ①张爱玲著:《张爱玲典藏全集》散文卷,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第135页。
    ①转引自扬鸿雁:《女人自我发现与自我实现的乌托邦——伊丽格瑞的性别差异概念评介》,《国外文学》,2005年第2期,第122页。
    ①[法]西蒙·波伏娃著;陶铁铸译:《第二性》,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579页。
    ①[德]康德著:李秋零译注:《判断力批判》,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5页。
    ②[德]康德著:李秋零译注:《判断力批判》,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5页。
    ③[德]康德著;李秋零译注:《判断力批判》,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5页。
    ④[德]康德著;李秋零译注:《判断力批判》,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6页。
    ⑤[德]康德著;李秋零译注:《判断力批判》,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6页。
    ①楚云著:《乱伦与禁忌》,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4页。
    ②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页注]。
    ①陈国强主编:《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10页。
    ①参见[法]安德烈·比尔基埃等主编;袁数仁等译:《家庭史》第一卷上册,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09-210页。
    ②[宋]窦仪等撰;吴翊如点校:《宋刑统》,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19页。
    ③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6页。
    ④转引自宋兆麟著:《共夫制与共妻制》,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版,第157页。
    ⑤杨伯峻著:《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239页。
    ⑥杨伯峻著:《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62页。
    ①[汉]班固著:《汉书》全十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988页。
    ②[唐]房玄龄等著:《晋书》全十册,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519-2520页。
    ③[古罗马]凯撒著;任炳湘译:《高卢战记》,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07页。
    ④[美]乔治·彼得·穆达克著;童恩正译:《我们当代的原始民族》,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8]页。
    ⑤徐福荣:《尼泊尔夏巴尔入》,《世界民族》,1980年第1期,53页。
    ⑥[唐]令狐德棻等撰:《周书》,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918页。
    ⑦[唐]姚徵撰:《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854页。
    ⑧[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306页。
    ⑨[清]余庆远著:《维西见闻纪》,《丛书集成新编》第94册,史地类,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印行,民国七十三年版(1984年),第564页。
    ①[美]奥巴马;漆勇译:《奥巴马给女儿的信》,《意林(原创版)》,2009年第4期,第43页。
    ②王朔:《致女儿书》,《意林》,2008年第5期,第32页。
    ③左小祖咒:《写给女儿的信》,《视野》,2010年第24期,第64页。
    ①参见[美]杰罗尔德·拉姆齐编;史昆、李务生译:《美国俄勒冈州印第安神话传说》,北京:中国民间文艺版社,1983午版,第276-277页。
    ②[清]黎翔凤著:《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568页。
    ③叶蓓卿译注:《列子》,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27页。
    ④王增勇著:《神话与民俗》,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98页。
    ①[德]康德著;李秋零译注:《判断力批判》,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0-41页。
    ②[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47页。
    ③[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42页。
    ④曹础基著:《庄子浅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69页。
    ⑤曹础基著:《庄子浅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69页。
    ①[刘宋]范晔著:《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788页。
    ②剧振甫译注:《周易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53页。
    ③张福清编注:《中国传统训诲劝诫辑要:女性的枷锁·女诫》,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页。
    ④[宋]洪兴祖著:《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22页。
    ⑤[刘宋]范晔著:《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853页。
    ⑥[南朝梁]萧统编:《文选》卷十五,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19页。
    ⑦[清]虫天子辑:《香艳丛书·美人谱》,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第10页。
    ①转引自朱光潜著:《西方美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45页。
    ②转引自朱光潜著:《西方美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45页。
    ③[英]博克著;李善庆译,《崇高与美——博克美学论文选》,上海:三联出版社,1990年版,第2页。
    ①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5页。
    ②[英]齐尔格特·鲍曼著:高华等译:《通过社会学去思考》,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51页。
    ③[英]安东尼·吉登斯、克里斯多弗.皮尔森著;尹宏毅译:《现代性:吉登斯访谈录》,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96页。
    ④[英]安东尼·吉登斯著;周红云译:《失控的世界》,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08页。
    ⑤[美]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25页。
    ①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79-80页。
    ②[英]约翰·多恩著;林和生译:《丧钟为谁而鸣:生死边缘的沉思录》,北京:新星出版社,2009年版,第142页。
    [1][古希腊]柏拉图著;朱光潜译:《文艺对话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罗念生译:《诗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3][德]鲍姆加登著;王旭晓译:《美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
    [4][德]康德著;何兆武译:《论优美感和崇高感》,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5][德]康德著;李秋零译注:《判断力批判》,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6][德]歌德著;朱光潜译:《歌德谈话录》,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7][英]奥斯丁著:《如何以言行事》,见于陈启伟主编:《现代西方哲学著作选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8][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9][英]博克著;李善庆译:《崇高与美——博克美学论文选》,上海:生活·读书·新知出版社,1990年版。
    [10][奥地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张唤民、陈伟奇译:《论美文选》,上海:知识出版社,1987年版。
    [11][英]鲍桑葵著;张今译:《美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12][美]乔治·桑塔耶纳著;缪灵珠译:《美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13][意大利]克罗齐著;朱光潜译:《美学原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4][美]苏珊·朗格著;刘大基等译:《情感与形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15][美]赫伯特·马尔库塞著;黄勇、薛民译:《爱欲与文明——对弗洛伊德思想的哲学探讨》,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16]宗白华著:《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7][美]苏珊·朗格著;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问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18][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19]缪灵珠译著:《缪灵珠美学译文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0][日]今道友信著;王永丽、周浙平译:《关于爱与美的哲学思考》,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21]李泽厚、刘纲纪著:《中国美学史第一卷、第二卷(上、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22]李泽厚著:《美学论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23]李泽厚著:《美学四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
    [24]李泽厚著:《美的历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
    [25]朱狄著:《当代西方美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6]叶朗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27]滕守尧著:《审美心理描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28]孙津著:《基督教与美学》,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
    [29][美]爱利希·弗洛姆著;萨如菲译:《爱的艺术》,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年版。
    [30][英]安东尼·吉登斯著;陈永国、汪民安等译:《亲密关系的变革:现代社会中的性、爱和爱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31][美]莎伦·布雷姆著;郭辉、肖斌、刘煜译:《亲密关系》,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年版。
    [32]梁乙真著:《清代妇女文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27年版。
    [33]梁乙真著:《中国妇女文学史纲》,福州:开明书店,1932年版。
    [34]陈东原著:《中国妇女生活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35][日]岛田一男著;贾明、禹青译:《女性行为心理分析》,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36][法]西蒙娜·波伏娃著;陶铁铸译:《第二性》,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版。
    [37][美]贝蒂·弗里丹著;巫漪云等译:《女性的奥秘》,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38][美]苏珊·布朗米勒著;徐飙、朱萍译:《女性的特质》,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9]郑慧生著:《上古华夏妇女与婚姻》,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40]盛英著:《中国女性文学新探》,北京:中国文联,1999年版。
    [41][英]玛丽·伊格尔顿著;胡敏、林树明译:《女权主义文学理论》,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42]乐铄著:《中国现代女性创作及其社会性别》,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3]黄育馥、刘霓著:《e时代的女性:中外比较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44]刑莉著:《中国女性民俗文化》,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5年版。
    [45]康正果著:《风骚与艳情——中国古典诗词的女性研究》,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46][日]服部正著;江丽临、莫邦伟、戴宝云译:《女性心理学》,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7年版。
    [47][德]贝贝尔·瓦德茨基著;陈国鹏译:《女人的自恋:渴望承认》,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8]邹平著:《阅读女人》,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49]邓小南著:《唐宋女性与社会》,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
    [50]潘绥铭著:《神秘的圣火——性的社会史》,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51]李小江著:《夏娃的探索——妇女研究论稿》,郑州:河南人民出版,1988年版。
    [52]李小江著:《华夏女性之谜:中国妇女研究论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0年版。
    [53]李小江、朱虹、董秀玉等著:《性别与中国》,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版。
    [54]李小江著:《解读女人》,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5]李小江、朱虹、董秀玉等著:《批判与重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56]李小江等著:《女性主义:文化冲突与身份认同》,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7]李小江等著:《文化,教育与性别:本土经验与学科建设》,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8]李银河著:《中国婚姻家庭及其变迁》,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9]李银河著:《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60]李银河著:《中国女性的感情与性》,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
    [61]李银河著:《西方性学名著提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2]李银河著:《性文化研究报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3]杜芳琴著:《女性观念的衍变》,郑州:河南人民出版,1988年版。
    [64]杜芳琴著:《发现妇女的历史:中国妇女史论集》,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
    [65]杜芳琴著:《中国社会性别的历史文化寻踪》,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
    [66]杜芳琴著:《妇女学和妇女史的本土探索:社会性别视角和跨学科视野》,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7]王政、杜芳琴等著:《社会性别研究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98年版。
    [68]陈顺馨著:《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与性别》,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69]朱易安、柏桦著:《女性与社会性别》,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70][美]朱迪斯·巴特勒著;宋素凤译:《性别麻烦——女性主义与身份的颠覆》,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
    [71]赵健伟、张振军著:《女性的禁忌:中国古代妇女礼仪的文化审视》,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72]孙汝建著:《性别与语言》,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73]秦均平著:《变迁与冲突:中国人的性别角色》,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74]孙绍先著:《女性主义文学》,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75][美]罗斯玛丽·帕特南·童著;艾晓明等译:《女性主义思潮导论》,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6]时蓉华著:《两性世界:男女性别差异的心理剖析》,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77]钱铭怡、苏彦捷著:《女性心理与性别差异》,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78]王东华著:《发现母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79]王绯著:《女性阅读期待》,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80]王立、刘卫英著:《女性情爱文学的文化心理透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81]鲍晓兰主编:《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版。
    [82][美]埃托奥·布里奇斯著;苏彦捷等译:《女性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版社,2003年版。
    [83]张福清著:《女诫:妇女的枷锁》,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84]周华山:《阅读性别》,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85][美]梅里·E·威斯纳-汉克斯著;何开松译:《历史中的性别》,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年版。
    [86]宋素凤著:《多重主体策略的自我命名: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7]张小虹著:《性别越界:女性主义文学理论与批评》,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88]刘慧英著:《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文学中的男权意识的批判》,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版。
    [89]李玲著:《中国现代文学的性别意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90]陈志红著:《反抗与困境: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91]吴小英著:《科学、文化与性别:女性主义的诠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92][美]乔·凯利著;孟颖慧译:《父亲的女儿》,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
    [93]张中秋、黄凯风著:《超越美貌神话——女性审美透视》,上海:上海师大出版社,1999年版。
    [94]蒋美华著:《世纪中国女性角色变迁》,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95][奥]弗洛伊德著;刘福堂等译;姚景清校:《精神分析纲要》,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96][奥地利]弗洛伊德著;车文博主编;朱光潜译:《弗洛伊德论丛》,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97][奥地利]弗洛伊德著;程小平、王希勇译:《精神分析导论新编》,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版。
    [98][奥地利]弗洛伊德著;谢敏敏、王春涛译:《精神分析引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
    [99][奥地利]弗洛伊德著;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长春:长春出版社,2004年版。
    [100][美]爱利希·弗洛姆著;冯川等译:《弗洛姆文集》,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
    [101][美]阿恩海姆、霍兰、蔡尔德等著;周宪译:《艺术的心理世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2][美]埃利奥特·阿伦森著;郑日昌、张珠江、王利群、李文莉译:《社会性动物》,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103][美]艾布拉姆森著;陆杰荣、顾春明、都本伟、王本浩译:《弗洛伊德的爱欲论——自由及其限度》,沈阳:沈阳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104]吴光远、徐万里著:《弗洛伊德——欲望决定论》,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5年版。
    [105][保]基·瓦西列夫著;赵永穆、范国恩、陈行慧译:《情爱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书店,1986年版。
    [106][保]基·瓦西列夫著;王永军编译:《爱的哲学》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2004年版。
    [107][苏]苏赫姆林斯基著;张金长译:《关于爱的思考》,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08][美]罗斯·派克著;李维译:《父亲的角色》,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年版。
    [109][法]朱莉娅·克利斯特娃著;姚劲超、姜向群、戴宏国译:《爱情传奇》,北京:华夏出版社,1992年版。
    [110][美]阿瑟·科尔曼、莉比·科尔曼著;刘文成、王军译:《父亲:神话与角色的变换》,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
    [111][美]杰罗尔德·拉姆齐编;史昆、李务生译:《美国俄亥冈州印第安神话传说》,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112]张亮、徐安琪著:《父亲参与研究:态度、贡献与效用》,上海:上海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
    [113][英]安东尼·吉登斯、克里斯多弗·皮尔森著;尹宏毅译:《现代性:吉登斯访谈录》,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114][英]安东尼·吉登斯著;周红云译:《失控的世界》,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15][法]安德烈·比尔基埃等主编;袁数仁等译:《家庭史》,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书店,1998年版。
    [116][英]齐尔格特·鲍曼著;高华等译:《通过社会学去思考》,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17]王增勇著:《神话与民俗》,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118]王艳明、武敬敏著:《父亲的影响力,母爱的亲和力》,北京:北京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