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化龙与清末民初的政局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清术民初是宪政思想在中国迅速传播、付诸试验并遭受重大挫折的阶段。清术立宪派和民初的进步党、研究系一脉相承,作为关键性的力量参与了全过程。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汤化龙,作为该派的重要领袖,其政治生涯则与上述过程相始终。对其政治活动的考察,为我们观察近代中国宪政进程的曲折展开提供了良好的视角。
     汤化龙的政治生涯开始于1908年底,其时奉调回籍参与筹办咨议局;结束于1917年底,其时作为段祺瑞内阁成员连带下野,次年秋在美游历时遇刺身亡期间以辛亥革命和第一届国会复会为界,可分为三个阶段,大体为清术、袁世凯统治时期和段祺瑞统治时期。
     宪政思想在19世纪术年被作为救亡手段传入中国。清政府1906年宣布预备立宪,并于1907年谕令筹办咨议局,为汤化龙这种既具有高等功名又通晓法政知识的新式士绅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并使其迅速登上地方和全国性的政治舞台。省内立宪派也很快以合法组织为依托,以咨议局为中心,以留日法政学生为骨干,聚集起来。咨议局作为立宪派的主要阵地,不仅积极维护、行使章程所赋予的权力,而且在国会请愿、拒债保路等社会性的运动中成为舆论中心和发动中心。咨议局开幕后,全国立宪派在请愿速开国会运动的推动下,通过召开各省咨议局议员联合会、成立宪友会,自觉地实现了联合。在清术立宪运动的洪流中,汤化龙一跃而成为全国知名的立宪派领袖人物,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议会实践经验和广泛的人脉。
     民国成立,中国在经济与社会基础没有变化的条件下从西方移植了政党、议会、内阁等宪政框架。国民党和进步党进入国会,都希望通过在国会中占据多数进而组织一党内阁,但实权却操纵在掌握北洋军队、排斥宪政理念的袁世凯手中。袁世凯以专制独裁为目标,扶植、利用进步党,打击、驱逐国民党;进步党以“开明专制”为理念,依附、维护袁世凯,试图上台执政。进步党保有政治底线,在袁世凯露出帝制面目后决裂而去,与国民党携手抗袁,重返国会。在这一时期,汤化龙聚集起一批志同道合的旧立宪派骨干,在政党和国会间互为依托,成为众议院议长和进步党领袖,与梁启超并称党魁。汤、梁在党内各有渊源,而汤介入实际党务较梁更深。“二次革命”失败后,汤化龙积极推动进步党组阁,但结果却无法贯彻本党主张,且汤、梁因解散国民党与国会事趋于分裂。汤化龙此后担任教育总长,他尊孔,但反对中小学课读全经,在此问题上不敌复古思潮,不安于位。其辞职和决定反袁的过程颇为曲折,反袁期间和梁启超、孙洪伊各行其是。袁死之后,汤化龙进京疏通,督促段祺瑞下定决心恢复临时约法与国会。
     国会复会后,政治格局较袁前期有很大不同。国民党与进步党重返国会,以商榷系和研究系的形式进行对抗,且更加激烈;研究系居少数,在国会议事和宪法会议中处处受到压制。研究系没有改变其扶助与引导“中心势力”的政治路线,但对掌握政权的诉求降低,而一心支持段祺瑞。汤化龙向商榷系建议共同赞助段内阁,并尽快完成制宪工作,以期国家宪政进入正轨,但事与愿违。府院之间、阁会之间、国会内部党派之间的冲突愈演愈烈,到1917年5月份,因参战问题与制宪问题,矛盾爆发。汤化龙由于对国会极端失望,与段祺瑞(督军团)结合主张解散国会,在张勋复辟被讨平后也拒不恢复,并召集临时参议院,试图修改国会组织法,改造国会,以达到在国会中占据多数的目的。这一企图被军阀轻易击破,研究系完全失去政治活动空间。汤化龙曾是宪政的真诚追求者和国会的坚决维护者,强调循轨、秩序;最后却不循轨、不守秩序,破坏宪政、解散国会,引发南北冲突。
     论文共分为五章,汤化龙上述三个阶段的政治活动,分别作为第二、四、五章。此外,第一章考察汤化龙的成长教育背景及其宪政思想的形成。第三章则考察汤化龙在武昌参与首义期间的活动,对其出山、任职、任事及出走的过程,做了详细梳理。
From Late Qing Dynasty to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the idea of constitutionalism spread rapidly in China, and it was practiced enthusiastically but yet encountered tremendous setbacks. The Progress Party and Constitutional Studies in the Early ROC shared the same political ideas with the Constitutionalists in the Late Qing, and as a critical force, they took part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this movement. Tang Hualong, the research object of this dissertation, was an important leader of the political group, whose political career also began and ended with that movement. The research of his political activities provides a helpful perspective to examine the winding process of constitutionalism in modern China.
     The political career of Tang Hualong began at the end of1908when he was assign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Hubei Provincial Assembly, and ended at the end of1917when he stepped down as one of the Cabinet Member of Duan Qirui Government. In the year of1918, he was assassinated when travelling in America. According to two important political events in this period, i.e. the1911Revolution and the reconvening of the First Congress, his political career can be divided roughly into three stages:Late Qing, the period of Yuan Shikai Government and Duan Qirui Government.
     In1908, Qing Government planned to establish Provincial Assemblies. Therefore, Tang went back Hubei. In a few years, the Constitutionalists achieved gathering within provinces and alliance national wide. Tang became the leader of the Constitutionalists of Hubei Province and a celebrity all over the nation. Thus, he gathered various experiences of parliament practice and contacts with all walks of life.
     In the Early ROC, China apparently established constitutional system, however, the real political power was within the control of Yuan Shikai, who took advantage of the Progress Party in order to suppress Kuomintang. On the other hand, the Progress Party hoped that they would come to power through Yuan's success. In this process, Tang successfully became the leader of the Progress Party and the Speaker of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After the dissolution of Congress, he served as education minister. It was until Yuan tried to be an emperor that Tang chose to break with him.
     After the Congress reconvened, Tang did not change his political views in Yuan's period. Because of the minority of the representatives of Constitutional Studies in the Congress, his attempts in the Congress and other constitutional efforts all failed. Due to his disappointment, he chose to cooperate with warlords to overthrow the Congress. This has become his unforgivable political stain. Thereafter, he and the Constitutional Studies had to exit the political stage.
     This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Tang's political activities in the three periods mentioned above are discussed in Chapter Two, Four and Five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 Chapter One provides Tang's educational background and the formation of his constitutional ideas. Chapter Three discusses Tang's political activities during the period of Wuchang Revolution in detail.
引文
1黄德发:《汤化龙立宪活动述论》,《江汉论坛》,1987年第1O期,第6771页。
    2钱坤:《清末立宪运动时期的汤化龙》,《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4期,第57-61、85页。
    1刘道伟:《试论汤化龙宪政思想的形成及实践》,《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第103-105页。
    2张朋园:《立宪派与辛亥革命》,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24),1983年。韩国学者闵斗基认为:“湖北汤化龙和起义主体的轧轹,是一个可以究明立宪派与起义主体和同盟会系之间的关系的好例子,可足,提到它时,仅止于平板的叙述而已,有点遗憾。”再者张朋园把首义的主体“例如新军主体、黎元洪、胡瑛等人,及同盟会系的人们,统称为革命党(派),实有讨论的必要”。闵斗基:《张著<立宪派与辛亥革命>》,张玉法主编:《中国现代史论集》,第三辑,辛亥革命,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2年,第382、381页。
    3梅竹松、孔宪凯:《汤化龙与武昌首义》,《黄石师院学报》,1981年第4期,第80-90页。后该文以《辛亥革命时期之汤化龙透视》为题收入皮明庥《辛亥革命与近代思想》论文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年。
    1李育民:《试论武昌首义中的汤化龙》,《江汉论坛》,1985年第10期,第6469页。
    2严昌洪、肖建东:《试论汤化龙在武昌首义中的地位和作用》,《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第1417贝。
    3杨天石、王学庄:《汤化龙密电辩讹——兼论汤化龙在武昌起义前后的政治表现》,《复口.学报》,1981年第5期,第344l页。
    4吴德安:《汤化龙没有参加推举黎元洪为湖北都督》,《人物》,1982年,第2期。
    5钱坤:《汤化龙、进步党与民初政局》,《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2期,第6875页。
    1别琳:《保守政党与民初政制——进步党的政治参与及其与国民党的互动》,四川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7、18页。
    1南朝刘宋元嘉二十五年(448年)设希水、蕲水二县,萧梁普通元年(520年)改希水县为浠水县,唐武德四年(621年)废蕲水县、改浠水县为兰溪县,天宝元年(742年)改兰溪县为蕲水县,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改为浠水县至今,县治基本无变化。该县近代稍晚十汤化龙的名人有徐复观(19031982)和闻一多(1899—-1946)等。参见湖北省方志纂修委员会编:《浠水县简志》,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8年;湖北浠水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浠水县志》,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2年。牛黄垱村,1980年代初期为浠水县汪岗公社南凉管理区高脚山村汤家老屋。参见湖北省浠水县地名领导小组编:《湖北省浠水县地名志》,内部出版,1983年,第160页。现搜狗地图上仍可见牛黄垱地名。
    2苏云峰著:《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湖北省,18601916》,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41),1981年,第54页。
    3苏云峰前揭书,第22、79页。
    4参见余东林著:《当前湖北农村宗族活动的比较研究——以浠水县的孔氏宗族和汤氏宗族为例》,湖北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由于汤氏后人对先祖昌公和盟公两兄弟的关系说不清楚,并认为盟公地位低贱,致使昌公所出的二、三、四、五分与盟公所出的七分之间产生隔阂。民国时期曾因汤氏宗祠中昌公、盟公的牌位摆放问题发生严重冲突。1934年,薪水汤氏曾首次修纂宗谱。1990代初,浠水汤氏在农村宗族活动兴起的大背景下重修宗谱,但因族内矛盾发生分裂,1993年以二分为主修成《浠水汤氏宗谱》,以七分为主 修成《汤氏四修宗谱》。第七分后人现集中分布在清泉镇和汀岗镇。
    1《汤化龙行状》,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组编:《近代史资料》,总第70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1页。《汤化龙行状》原名《蕲水汤先生(化龙)行状》,出自汤化龙治丧同人所编《蕲水汤先生(化龙)遗念录》,1919年9月刊行。
    2湖北黄梅县孔垅镇,今作孔垄,清代为驿站,在长江以北,与九江对峙,地理位置重要,为往来皖鄂赣的咽喉。孔垄曾是江西德化县县治所在,镇上一条东港是鄂赣两省重要商埠,有鄂东秦淮河之称。
    3韩玉辰与汤化龙同为湖北人、民国第一届众议员,但隶属国民党。韩称汤家当时是“年收租谷千五百石之大地主”,似属夸张。见氏撰:《汤化龙的一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湖北文史资料》,第8辑,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63页。
    4汤化龙幼弟汤毓龙,一名化鲲,字玉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新政权镇压。汤氏三兄弟,乡人根据排行分别称为汤大先生、汤四先生和汤五老爷;蕲水旅京同乡有将三兄弟分别称为龙、虎、狗者。见邓谷撰:《革命大时代过程中的汤芗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北省浠水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浠水文史资料》,第3辑,1989年,第129页。
    5王同愈,1855-1941,字栩园,号胜之,江苏吴县(今苏州)人,王后来曾出任上海总商会会董,足预备立宪公会骨干成员,1908年9月江苏省苏属咨议局筹办处成立时任总理。王同愈光绪二十五年十一月初二日(1899年12月4日)日记云:“考黄冈、蕲水、麻城三属经古。计三千一百卅余人。出生经古牌。生经古内算学,以武生府学张东树为最,刘远驹、黄安。毕惠康、蕲水。汤化阳、又。阮国华,改名毓崧、府。夏仁寿、冈。戴庆、麻城。苏钟贞、蕲水。王锡藩、府。”其中汤化阳当为汤化龙之误。见顾廷龙编:《王同愈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330-331页。
    1参见《汤化龙行状》,《近代史资料》,总第70号,第1-2页。
    2汤化龙:《会试墨卷》,国家图书馆藏。
    3《汤化龙行状》,《近代史资料》,总第70号,第2页。
    4附生为普通秀才,岁、科试考列一等最前名者得补廪膳生,食廪饩。关于清末的科举制度,参见刘禺生著:《世载堂杂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6-9页。
    5张春松撰:《汤化龙传略》,政协黄冈市委员会学习文史委员会编:《黄冈文史资料》第4辑,2001年,第82页。陈庆慈后任贵州遵义县令、大定知府。
    1书院首批学生王葆心称:“光绪庚寅,张文襄创经古书院于黄州。院长周伯晋编修。”氏著:《续汉口丛谈·再续汉口丛谈》,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25页。《黄冈县志》则称:“清光绪十六年,知县杨寿昌受翰林周锡恩之托,改书院为黄州经古书院,光绪三十年停办。”参见黄冈县志编纂委员会:《黄冈县志》,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466页。在清末新政书院改设学堂的背景下,经古书院于1904年(一说1907年)改为黄州府中学堂,由于存在时间很短,几乎没有独立史料传世。参考蔡志荣:《明清湖北书院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湖北省志·教育》,1993年,第20、64页。
    2周锡恩,1852-1900,字伯晋,别号是园先生。湖北罗田人,未成年即考取秀才,后就学于武昌书院,1876年优选贡生列为第一。光绪九年(1883年)举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以其才华甚著,同湖南才字张百熙有“北周南张”之称。1893年受任浙江省副主考。试前发现主考受贿舞弊,乃上奏朝廷,被告唆使学生反诬,以是告假回乡。办学主张“今日之学,必择前人所未有,后世所不可无者为之”。1900年2月病卒于故里。《湖北省志·人物志稿》,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第10-11页。张之洞对他非常器重,1892年曾称誉:“近今二十年,江汉人才为盛,博学雅材余识其大半,殆罕有能先于伯晋者矣。”《传鲁堂诗集序》,《张之洞诗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213页。
    3刘禺生前揭书,第51页。
    4王延杰、余彦文:《周锡恩》,余彦文编:《鄂东著作人物荟萃》,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第91页。
    5姚晋圻,1857-1916,字彦长,湖北罗田人。光绪十八年(1892年)会试取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1895年散馆,改刑部主事。1898年曾参与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辞官返罗田故里,闭门著述,不涉时政。时张之洞督鄂,在武昌创办两湖书院,慕名五次聘请,始允出任史学教习。后改任黄州经古书院院长。1902年张奏荐经济特科,不赴。1903年后,历任勤成学堂监督、湖北学务处议绅、罗田师范传习研监督、黄州师范学堂监督、存古学堂教务长兼史学总教习、湖北通志局帮总纂、礼事馆顾问官、法律馆谘议官、湖北教育总会会长、咨议局议员。中华民国成立后任湖北教育司司长。参见《湖北省志·人物志稿》,第782页。
    6汤化龙:《<楚宝>发刊词》,1917年2月。
    1汤化龙《会试墨卷》自述有“受知师……邵伯棠夫子(甲午科乡试同考官)”字样,由此可知。
    2汤化龙《会试墨卷》。清制,会试“另出榜日挑选誊录,定额四十名,备各馆缮写,积资得邀议叙,下科仍可会试。”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及有关著作》,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128页。
    3朝考专为选庶吉士而设,其前列曰入选,亦曰馆选。道光二十一年定朝考卷为一、二、三等,此后庶吉士皆试而后选,又考虑省份平衡,各省皆有入选者。庶吉士约二成;主事、知县近八成;年少不能得主事而又不宜外官者用为中书,仅三四人而已。商衍鎏前揭书,第157-159页。关于1904年光绪甲辰科会试情形,可参见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101-1102页。本届会试中,张国溶、谭延誾、梁善济、谷芝瑞、杜严、李榘等人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汤化龙、沈钧儒、蒲殿俊、王赓、姚华等人选为主事,汪康年、陈焕章、金梁等人选为中书,熊范舆、覃寿塑、黄为基等人“以知县即用”。该科会试湖北中额为13人。
    4《光绪二十七年七月十六日谕以策论试士禁用八股文程式》,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5-6页。
    5侯宜杰:《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清末立宪运动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0页。侯宜杰指出,清末立宪派的阶级基础是整个民族资产阶级,不仅仅是其上层;革命派的阶级基础也是整个民族资产阶级,不仅仅是其下层。参见该书第89页。
    1《陈武》,刘厚中主编,安陆近现代人物传编委会编:《安陆近现代人物传》,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第48页。陈武是汤化龙的同科举人,法政大学同学。
    2韩玉辰前引文, 《湖北文史资料》第8辑,第64页。
    1《政务处:奏更定进士馆章程折(并清单)》(光绪三十年八月十七日,1904年9月26日),潘懋元、刘海峰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51—53页。
    2《学部奏进士馆变通办法遣派学员游学折》,北京大学校史研究室编:《北京大学史料》,第1卷,1898-191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442-443页。
    3《北京大学史料》第1卷各类毕业名单中亦没有汤化龙的名字。
    4《近代史资料》,总第70号,第3页。汤化龙也积极鼓励他的兄弟留学,1904年汤芗铭放弃会试机会,被端方选派至法国学习海军,参见《续选学生学习实业折》,《端忠敏公奏稿》卷三,台北:文海出版社。第59页。
    5李剑农指出,19011905年间,“五年以内所实行的新政,实际不过‘废科举,设学校,派游学’九个字:在国民观感上稍发生一点实际的影响的,也不过是这九个字。”氏著:《中国近百年政治史(1840-1926年)》,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05页。
    6目前还无法确定汤化龙申请留学的详情及到达日本的具体时间,但汤化龙曾十1906年5月9日撰《<教育唱歌集>叙言》,称当时正“游学日本”。而学部上奏《奏准变通进士馆办法遣派学员出洋游学折》的时间是当年8月26日,进士馆学员集体留学更在此后,可证汤化龙确实要比这些学员早些到达日本。
    1贺跃夫:《清末士大夫留学日本热透视——论法政大学中国留学生速成科》,《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1期。课程名称参见法政大学史料委员会编:《法政大学史料集》,第11集,《法政大学清国留学生速成科关系资料》(东京,1989年),第6页。
    2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111、1118页。
    3平野义太郎:《梅谦次郎博士と中国留学生》,参见(日)实藤惠秀著,谭汝谦、林启彦译:《中国人留学日本史》,北京:生活·读书·心知三联出版社,1983年,第61页。
    4胡惟德:《致学部拟请变通法政大学送学办法函》,《官报》,光绪三十四年八月第二十一期,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年影印,第4册,第54-58页。
    5《法政速成科第四班卒业生姓名成绩表》,《官报》,光绪三十三年四月第五期,第1册,第386-402页。
    1《咨呈学部进l士馆留东学员毕业期限文》,《官报》,光绪三十三年六月第七期,第1册,第566-571页。该文称,汤化龙等人“现在法政大学专门部第二年级,预计明年阳历七月毕业。”再,根据游学生监督处的统计,汤化龙在专门部学习,属于自费;但该表显示汤化龙进入专门部学习的时间是明治三十九年十二月,即1906年底,同时称汤“先在速成班毕业后转入专门部”,速成科毕业时间是1907年5月,两者矛盾,此处备录。因此“自费”之说亦不无可疑。参见《咨学部为造送各大学及专门部毕业生名单文》,《官报》,光绪三十四年六月第十九期,第3册,第591-604页。与汤化龙同时毕业于法政大学专门部的有湖北李继桢、江苏王家驹等;黄为基毕业于中央大学,向瑞琨毕业十东京高等商业学校,许寿裳毕业于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刘崇佑毕业于早稻田大学。
    2胡惟德:《致学部拟请变通法政大学送学办法函》,《官报》,光绪三十四年八月第二十一期,第4册,第54-58页。
    3《汤化龙行状》,《近代史资料》,总第70号,第3页。参考李秀清《<大清违警律>移植外国法评析》,《犯罪研究》,2002年第3期。汤化龙在湖北筹办宪政乃至担任咨议局议长期间,都在湖北高等巡警学堂担任教员,1910年春季开始出版的《湖北警务杂志》逐期连载汤的《大清违警律讲义》,第二号“论说”栏还登载了他的《<中国现行司法警察教科书>叙论》一文。该杂志现存2-6号,己影印出版。
    4韩玉辰前引文,《湖北文史资料》,第8辑,第68页。
    5居正:《梅川谱偈》,《居正文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521页。
    6胡汉民:《胡汉民自传》,《近代史资料》,总第45号,第54页。宋教仁1904年底流亡日本,1905年6月起在东京法政大学速成科就读,后因带头反对《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退学,1906年2月转入早稻田大 学留学生部预科。
    1韩玉辰前引文,《湖北文史资料》,第8辑,第64页。
    2曾业英:《汤化龙》,李新等主编:《中华民国史·人物传》,第6卷,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3425页。
    3有人说汤化龙留日期间曾加入梁启超所组织的“政闻社”,且与梁关系密切。1913年6月《宪法新闻》第11期亦称汤“与麦孟华、徐公勉组织政闻社”(见该期《两院正副议长略史》)。但笔者检索政闻社职员名单,并无汤化龙。
    4张国溶,1878-?,字海若,蒲圻人,1902年中举,1904年中进士,留学日本法政大学。张国淦之弟。
    5吴兆泰,1851-1910,字星阶,麻城人,进士,曾任职翰林院编修、监察御史,1890年因上书阻建颐和园被黜,回武昌从事教育事业,曾主讲经心书院,1907年任湖北学务公所议长。
    6李步青,1879-1959,又名李廉方,京山人,1902年留学日本宏文书院师范科,因鼓吹革命被取消学籍勒令回国,回国后寓花园山,多参与革命事,1903-1906在湖南办学,先后任湖北师范学堂堂长、两湖总师范学堂教习、安陆府师范学堂教员等职。
    7《组织湖北教育总会缘起》,《教育新报》,第1期,1908年5月。
    8所谓“视学”,是清末教育行政制度改革的产物,根据1906年拟定的学部官制和各省学务官制,自中央至省,以迄州县,均设名额不等的视学官,分任巡视学务之责。
    1《湖北地方自治研究会宣高书》,《湖北地方自治研究会杂志》,第1期,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晚清珍稀期刊汇编》,第四十册,第135-140页。该会成立日期亦据该文。
    2《汤化龙行状》,《近代史资料》,总第70号,第3页。
    3实际上,根据该会第六号《会计报告》,汤化龙连会员基本金都没有交。
    4参见《咨议局筹办处职员汤君化龙来函》,《湖北地方自治研究会杂志》,第3期。
    5《新译界》,新译界杂志社发行,湖北人范熙壬主持,光绪三十二年十月创刊于东京,现存8期,第8期为光绪三十四年三月出版。创刊初期汤化龙为社员兼译述员,至光绪三十三年五月第6期出版时,显示汤已改任编辑(共3人),汤在第6期“社说栏”发表《刑法鉴》,在第7期“特别论著”栏发表《议会论》。
    6《法政学交通社杂志》,法政学交通社编辑,1907年初在东京创刊,月刊,停刊时间不详,现存6期。汤在第1期发表《不良少年感化制度》,在第5期发表《最近刑法论(前加篇)》,均为译述作品。
    7李剑农前揭书,第207页。
    8《中国未立宪以前当以法律遍教国民论》,《东方杂志》,1905年第11期。引自侯宜杰书,第34页。
    1《宣示预备立宪先行厘定官制谕》,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44页。
    2韩玉辰前引文,《湖北文史资料》第八辑,第64-65页。下文关十所引汤化龙对于大隈重信、德富苏峰和浮田和民个人及其观点的推崇,未注明出处者,即引自韩文。
    3张慧剑著:《辰子说林》,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第113页。
    4参考周佳荣著:《近代日本文化与思想》,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53-56页(第四章第一节《德富苏峰的言论和活动》);陈秀武:《德富苏峰其人及其“皇室中心主义”》,南开大学日本研究中心编:《日本研究论集》,总第6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42555页。
    1(日)内田满著,唐亦农译:《面向美国政治学的志向性早稻田政治学的形成过程》,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第6374负(第三章第三节《浮田和民的政党论》)。
    2刘以芬著:《民国政史拾遗》,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第25页。
    3贺跃夫前引文,《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1期。
    1《议会论》,《新译界》,第7期。可惜的是该文本期并未载完,至此戛然而止,第8期未见刊登。
    2韩玉辰前引文,《湖北文史资料》,第8辑,第6568页。
    1《著各省设立咨议局谕》,故官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677页。
    2《鄂督派员办理咨议局创办所》,《大同报》(上海),1907年12月28日(十一月二十四日)第196期,第34页。赵尔哭在给黄以霖的委任书中称“拟与自治局同时设立咨议局创办所”,查湖北全省自治局成立十1908年1月21日,则创办所之成立亦当在1908年初。
    3《咨议局及议员选举章程均照所议办理著各督抚限一年内办齐谕》,《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第684页。
    4《湖广总督陈夔龙奏遵设咨议局筹办处及办理情形折》,吴剑杰主编:《湖北咨议局文献资料汇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34贝。赵尔巽十1907年9月5日(七月二十八日)调任湖广总督,1908年3月6日(二月四日)与四川总督陈夔龙对调,两人于5月2日进行交接。陈夔龙十1909年11月23日(十月十一日)调任直隶总督,湖广总督一缺由江苏巡抚瑞澄署理,旋实授,到任前以杨文鼎护理。
    5《鄂督派员办理咨议局创办所》,《大同报》(上海),1907年12月28日(十一月二十四日)第196期,第34页。武昌府、江夏县分别是湖北首府与武昌首县。
    6宪政编查馆咨文见《清朝续文献通考》,卷394,宪政二,第11443页。
    7《冬季大事记·本省之部》,《湖北地方自治研究会杂志》,第2号,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晚清珍稀期刊汇编》,第40册,第269页。
    8咨议局筹办处改组之前总办、坐办由谁担任,有不同说法,有说道员喜源为总办、武昌知府黄以霖为会办的,也有说喜源为坐办的,但该处事务由喜源实际负责,证之于下文所引《东方杂志》、《湖北地方自治研究会》相关报道,是可以确定的。喜源,满人,江陵人,1895年中举,1901年捐道员分湖北试用,曾随五大臣出国考察,1906年后任湖北留日学生监督、湖北编书局总办(1909),武昌起义时任安襄荆郧兵备道,起义爆发后逃走。
    1关十湖北士绅此次争夺筹办权斗争的经过,见《九月大事记·湖北绅士开质问会》,《东方杂志》,1908年第10期,第96-97页:《冬季大事记·本省之部》、《补录湖北教育总会会长吴公兆泰、姚公晋圻来函》,《湖北地方自治研究会杂志》,第2号、第3号,《晚清珍稀期刊汇编》,第40册,第269-270、416-417页。参见侯宜杰:《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苹风潮——清末立宪运动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81页。
    2关于汤化龙的回国时间,有两种说法。1911年《中国革命记》称汤1908年回国,1919年《汤化龙行状》称汤1909年回国。根据法政大学学制,参照湖广总督陈夔龙奏调汤回鄂之事,可确定汤化龙十回国时间为1908年。参见时事新报馆编:《中国革命记》,第二册,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九月,第3-4页;曾业英撰:《汤化龙》,李新等主编:《中华民国史·人物传》,第6卷,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217页:贺觉非撰:《汤化龙》,氏著《辛亥武昌首义人物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603页。
    3钱坤:《清末立宪运动时期的汤化龙》,《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4期。
    4《又奏改设咨议局筹办处并调编修张国溶等差遣片》,《政治官报》,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日,第378号。
    5教育总会正副会长吴兆泰、姚晋圻致函湖北地方自治研究会称:“倾因咨议局筹办处创办之始,未与绅界协商,爰集同人公呈陈帅,争此官绅对等之权,幸邀概允。”《补录湖北教育总会会长吴公兆泰、姚公晋圻来函》,《湖北地方自治研究会杂志》,第3号,晚清珍稀期刊汇编》,第40册,第416-417页。另据《申报》1908年10月2日报道,姚晋圻于9月底被任命为筹办处参议。
    1陈夔麟自1883年起长期在湖北任职,历任谷城、蕲水、汉阳、江夏、夏口厅县长官,荆门直隶州知州,荆宜施道、江汉关道、按察使,并曾四任湖北乡试同考官,直到陈夔龙调任湖广总督,才转任江西。传记作者张春松称陈夔龙“早闻化龙之名”,乃奏调其鄂。参见张春松撰:《汤化龙传略》,政协黄冈市委员会学习文史委员会编:《黄冈文史资料》第4辑,2001年,第83页。
    2夏寿康,1871-1923,字受之,黄冈人,1903年中进士(传记多谓1998年中进士,误,或系将其与戊戌科榜眼、湖南人夏寿田混淆所致),庶吉士,入进士馆学习,1907年赴日考察政治。
    3《湖广总督陈夔龙奏遵设咨议局筹办处及办理情形折》(1909年1月10日),《湖北咨议局文献资料汇编》,第34页。
    4咨议局各项筹备工作自该处成立后即已进行,如“选举研究所”于阴历十月份已完成一期初选司选员培训,参见《湖广总督陈夔龙奏遵设咨议局筹办处及办理情形折》,《湖北咨议局文献资料汇编》,第34-36页。但其全面展开,可能社改组之后,汤化龙称:“湖北筹办咨议局,开始于光绪三十四年十二月,远属厅州县或于宣统元年正月始肇其端。”见该书第621页。
    5李哲明,1870-?,字星樵,号静娱,又号迂石,汉阳县人,1888年中举,1892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后任翰林院编修、试讲,国史馆纂修。曾任癸卯科贵州乡试主考官。民国初年审定《夏口县志》。当时李哲明任国史馆纂修,在籍丁忧。
    6《本省要闻汇志》,《湖北地方自治研究会杂志》,第3号,《晚清珍稀期刊汇编》,第40册,第391页。
    7《湖北地方自治研究会宣言书》,《湖北地方自治研究会杂志》,第1号,《晚清珍稀期刊汇编》,第40册,第135-140页。
    8张伯烈:《申明咨议局重要章程并条举其办法》,《湖北地方自治研究会杂志》,第2号,《晚清珍稀期刊汇编》,第40册,第165-187页。
    1《宪政编查馆奏核议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并另拟选举章程折》,《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第724741页。
    2《湖广总督陈夔龙奏湖北第一年筹办宪政情形及第二年预备事项折》,《湖北咨议局文献资料汇编》,第37-41页。
    3韩玉辰撰:《汤化龙的一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湖北文史资料》,第8辑,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69页。
    4《本省要闻汇志》,《湖北地方自治研究会杂志》,第3号,《晚清珍稀期刊汇编》,第40册,第381页。
    5卢智泉、温楚珩《记詹大悲办<大江报>和汉口军政分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辛亥革命回忆录》,第2集,文史资料出版社,1981年,第47页。
    6陈夔龙:《遵设自治研究所情形》,武汉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教研室编:《辛亥革命在湖北史料选辑》,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357-358页。
    7《湖广总督瑞澄奏湖北第五届筹办宪政情形折》,《湖北咨议局文献资料汇编》,第50页。
    1余德元,1877-1920,房县人,留学日本宏文书院师范速成科,归国后历任两湖师范学堂教习、湖北矿业学堂监督,京师大学堂,1907年参加国会请愿运动。1910年第二次国会请愿运动中作为直省政治团体代表上书。
    2张仁静,生平不详,留日学习法政,曾出版有《宪法》(1907)、《国际私法》(1907)。辛亥革命后曾任警政科长。
    3李国镛,1860-?,沔阳人,先后在武汉多所学校担任工作,活动能力强,两次游历日本。据其自述,曾参加教育总会、铁路协会、宪政筹备会、宪政同志会。弟国元、国樑。中山舰舰长李之龙为国元子。
    4郭肇明,1871-1928,竹山人,留学日本宏文书院师范速成科,归国后历任两湖书院、两湖高等学堂教习监督。
    5陈武,1879-?,安陆人,1902年中举,留学日本东京法政大学,入政闻社,编著有《国法学》。
    6时象晋,1854-1928,字越皆,枝江人,1896年赴日本考察教育,创办枝江高等小学堂,1987年任安陆府训导,后在罗田、武昌办学。曾加入同盟会,参与创办昌明公司。子功壁、功玖。
    7吕逵先,武昌县人,既济水电公司经理、武昌商会会长。昌是商人,却积极参加政治活动,在1910年国会请愿运动中被推举为湖北请愿国会同志会会长,武昌首义中积极组织保安社。
    8胡柏年,1866-1938,沔阳人,后选为咨议局议员,又被选为资政院民选议员。
    9黄训典,商人,1902年起分三年捐银三万两作为军续费,奖分省道、二品顶戴;后又捐建商务学堂,任汉口商务总董。参见苑书义等编:《张之洞全集》,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65卷,第9529页。黄训典热心教育,曾向留日湖北教育会捐款100元,为《教育新报》名誉赞成员。
    10本段关于宪政筹备会的论述,特别是引文部分,参考侯宜杰前揭书,第204-205页。
    1根据清廷规定,初选应在正月十五、复选应在三月十五进行,湖北分别推迟两个月进行。在这次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人规模选举中,湖北全省11个府、直隶州,登记的选举大总数为113213人,按最终选出议员80人计算,、平均1415名选举人中选出1名议员;黄州府选举人为13135人,可出议员名额为9人,在各府、州中排在前列。但时人指出,选民登记过程中存在不少错漏或舞弊情形,以致部分府州县的选民人数多寡出乎意料,大悖于常识。笔者认为,就汤化龙所在的黄州府而言,也很可能存在这种情形:该府下辖8个州县,汤化龙所在蕲水县的选举人为1530人,占全府总数的11.6%,而当时该县承担税银为每年43670两,占全府的17.1%,两组数据对比,似可说明蕲水的选举人登记工作比较粗疏;麻城县的选举人为2996人,占全府总数的22.8%,而该县承担的税银为每年28732两,只占全府的11.3%。麻城可选出复选举人数为20名,蕲水只有10名。参看《湖北省各府直隶州议员名额分配表》,《湖北地方自治研究会杂志》,第3号,《晚清珍稀期刊汇编》,第40册,第369-379页;黄州府辖荇州县税银数据荣宝斋:《光绪戊申春夏两季爵秩全览》(近代中国史料从刊,第38辑,第380册),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第1547-1549页。
    2黄德发:《汤化龙立宪活动述论》,《江汉论坛》,1987年第10期,第68页。
    3研究者经过统计发现,1909年第一期常会期间审查议案的15次会议,平均每次出席人数仅有50人,只占议员总数的61%强;1910年第二期常会期间审查议案的4次会议,出席议员的绝大多数或一言不发,或很少发言。吴剑杰:《论清末湖北立宪党人的议政实践》,氏编《辛亥革命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45-146页。
    4吴庆焘,1856—1928后,襄阳人,字文鹿,号宽仲,家境殷富,1882年中举,与陈三立为同年,曾任内阁中书、江西候补道。1910年辞议长职后任江西赣南道台,辛亥革命爆发后出走上海,1918年任襄阳红十字会会长。吴能书写各种字体,以唐碑见长,并为中华书局首创创仿宋字体,著《襄阳四略》四卷。参见《湖北省志·人物志稿》第三卷等。杨萌芽著《清末民初宋诗派文人群体活动年表》(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显示,吴直到1928年上半年仍在活动。
    1湖北向以荆州、襄阳、郧阳、宜昌、施南为上五府,武昌、汉阳、黄州、安陆、德安为下五府。相对而言,上五府文化较为落后。如刘光第曾称:“大抵湖北文风,以武汉为最,黄蕲次之,惟上五府不甚究心读书。”参见《南旋记》,《刘光第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97页。
    2侯宜杰先生对湖北咨议局内部的这场斗争,特别是吴的守旧表现以及吴、汤之间的正面冲突,有详细的描述,见侯宜杰前揭书,第191192页。他进而指出,到第二期常会时,湖北咨议局内“地方主义的斗争一直未得到妥善解决,以致常有一些无谓的攻讦”,见该书第267页。汤化龙升任议长之后不久,即有人“刊发传单,胪列多款,以丑诋汤君”,攻击汤“阿附官场,朋比汉党”,参见《辛亥革命在湖北史料选辑》,第383页。
    3《呈请位局监督选举副议长文》、《呈请照会张议员国溶被举副议长文》,《湖北咨议局文献资料汇编》,第326—328页。
    4以下关于夏寿康等12名咨议局议员的介绍,引文分别出自韩玉辰《汤化龙的一生》和刘道铿《汤化龙的政治活动及其思想》,《湖北文史资料》,第8辑,第68、114页。
    5胡瑞霖,1878-1943,字了笏,留学东京法政大学,江陵人。
    6阮毓崧,1868-1951,字次扶,黄安人,进士。好佛学与老庄,著有《庄了集注》。
    7沈维周,1873-1956,’字祺生,巴东人,留学日本。
    8陈登山,1859-1935,字止皋,长阳人,留学日本东京法政大学,在1910年国会请愿运动中作为湖北咨议局代表赴京请愿。
    9刘赓藻,1880-?,黄陂人,留日学外语,1926年后曾任湖北民政厅长。
    10李继膺,1879-1966,即李猿公,字仲弢,随县人,1903年与兄继桢同科中举。1905年入日本法政大学速成班,与汤化龙为同学,毕业后进入法律本科班继续学习,回国后经汤化龙介绍担任省法政学堂教员。
    11石山俨,生卒年不详,字庄余,黄梅县人,优级师范毕业,第二期常年会时任书记长。1916年任甘肃宁县知事,1920年任宁夏金积县知事,1927年曾任利川县知事,均为时甚短。其他不详。
    12陶峻,1877-?,孝感人,优贡,东京法政大学毕业,第一期常年会结束时被选为资政院议员。
    13杨清源,1877-1949,房县人,东京日本法政大学毕业,同盟会会员。
    14张中立,钟祥人。
    15沈明道,18731941,字遂安,宜昌人,宏文书院师范科毕业。
    1华觉明:《汤化龙与辛亥革命》,政协武汉市文史资料委员会藏,未刊稿。转引自钱坤前引文,《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4期,第59页。
    2蔡文会,即蔡辅卿,1865-1931,咸宁人,时任汉口商务总会总理。王晴圃,即王琴甫,1873-1919。李紫云,1867-1927,武昌人,时任汉口商务总会议董、汉口四官殿商防保安会会长。刘鹄臣,1859-1942,武昌人。陆德泽,1872-1953,京山人,天主教徒。
    3韩玉辰前引文,《湖北文史资料》,第8辑,第67-68页。
    4参见冯崇德、曾凡桂:《辛亥革命时期的汉口商会》,湖北省历史学会编:《辛亥革命论文集》,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64页。“汉口商务总会”成立于1907,第一至四届总理分别是:芦鸿沧、齐相琴、芦鸿沧和蔡辅卿。宋炜臣是湖北地区八个重要企业如扬子及其公司、既济水电公司的负责人和投资者,担任汉口商会第一、四、五、六届议董和第七届会董;刘人祥是立新洋行和汉口东方汇理银行买办,担任汉口商会第一届协理,第二至六届议董,第七、八届会董。蔡辅卿是同泰参燕药号老板,担任商会第三届协理、第四届总理,第二、六届议董和第七届特别议董。
    5《直省咨议局议员联合会报告书·会员记事录》,桑兵主编:《辛亥革命稀见文献汇编》,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1年,第28册,第493-494页。
    6朱峙三:《辛亥革命资料拾零》,《湖北文史资料》,第17辑,第60页
    7《朱峙三藏札》,《湖北文史资料》第4辑,1981年,第172页。湖北警察学堂设于1903年,1909年遵旨改为湖北高等巡警学堂,当年招收高等学生100名,3年毕业;堂内设有巡警教练所。
    8黄中垲《辛壬闻见录》,湖北省图书馆编:《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史料辑录》,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1年,第1页。
    1《各省咨议局章程》,《湖北咨议局文献资料汇编》,第6页。
    2陈巍然:《湖北咨议局浅议》,湖北省史学会编:《辛亥革命论文集》,第98页。
    3侯宜杰前揭书,第179页。
    4耿云志:《清末资产阶级立宪派与咨议局》,中华书局编辑部编:《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219-1220页。
    5湖北咨议局于闭会当天互选资政院民选议员。侯宜杰称,全国范围内,荇省咨议局议员互选资政院民选议员的时间是11月23日(十月十一),“这天,荇省咨议局都进行了民主选举,然后将名单呈送督抚圈定,进展相当顺利,不良现象基本绝迹。”侯宜杰书,第277页。
    6咨议局虽然自诩为“一省之言论机关”,但在第一期常年会中,议员们发现,碍十种种事实,“不能为根本之改革,不得不补苴罅漏,以为一时之计”,在50天的会期中,议决案仅有31件,自身对这一成绩也不能表示满意。参见咨议局书记长酆瑞松为第一次常年会议决案汇编所写《叙言》,《湖北咨议局文献资料汇编》,第307页。
    7参见《呈请批示呈报各案由》、《呈请收回分行司道核议各案批示施行由》,《湖北咨议局文献资料汇编》,第320、322页。
    8《呈请批示议决各案文》,《湖北咨议局文献资料汇编》,第322页。
    1《呈请将本局议决已经裁夺各案分途公布严饬实行文》,《湖北咨议局文献资料汇编》,第323-324页。
    2《札复议决各案公布方法文》,《湖北咨议局文献资料汇编》,,第325-326页。
    3《呈请将各署局所甲行规则章程及属于行政经费预算案并提议荇案统十七月二十日交局文》,《湖北咨议局文献资料汇编》,第337-338页。
    4《呈请督院发交议案文》,《湖北咨议局文献资料汇编》,第350-351页。
    1《湖北咨议局文献资料汇编》,第364365页。
    2参见《湖北咨议局文献资料汇编》,第365-366页。
    3《湖北咨议局文献资料汇编》,第425页。
    4《湖北咨议局文献资料汇编》,第368页。对于预算案的进展,笔者限十所见资料,尚待进一步研究。
    1该案经讨论,“就全案中酌改修正原案共三条,其余各条均全体通过”(《湖北咨议局文献资料汇编》第105页)。该案于11月22日呈总督,经增补于12月2日送回咨议局,咨议局依此续议后于12月15日复呈总督,由总督公布。该案共有27条正则、6条附则6条,及总督批复,载《汇编》第288-299页。另按,汤化龙青年时代时家中曾卷入命案官司,受到重大牵连,且其留日时期学习法政,对刑法有研究,所以提出此案。
    2《划一筹办厅州县自治缩短成立年限案》,《湖北咨议局文献资料汇编》,第611-612页。
    3《湖北咨议局文献资料汇编》,第379页。该案议决后于1910年10月26日呈总督,11月4日奉批,表示原则上赞成,但由十所拟厅州县自治章程需要官款补助,财政困窘,需要咨请度支部、宪政编查馆、民政部查核。
    4《湖北咨议局文献资料汇编》,第379页。
    1以上各事,参见《东方杂志》1909年第11期。
    2参见《东方杂志》1909年第11期。
    3参见《东方杂志》1909年第11期。
    4《请奏争取消铁路借款草约归还商办以保力劝案》,《湖北咨议局文献资料汇编》,第230231页。
    5《铁路劝股方法案》,《湖北咨议局文献资料汇编》,第231-232页。
    1李建候:《武昌首义前后忆事八则》,《辛亥革命回忆录》,第2集,第81页。
    2《商办鄂路公司举定职员》,《申报》1910年9月10日。
    3必汝成编:《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236页。
    4《时报》1911年4月13日(三月十五日),转引自钱坤前引文,《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4期,第59页。
    5参见皮明庥:《武汉史稿》,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2年,第394页。
    1《鄂人争路之函电》,《申报》1911年5月23日。
    2《铁道国有之不易》,《申报》1911年6月6日。参见老吏:《奴才小史》,中国野史集成编委会、四川大学图书馆编:《中国野史集成》,第50册,成都:巴蜀书社,1993年,第860页。
    3侯宜杰前揭书,第350页。
    4《铁路国有案》,《中国野史集成》,第48册,第729页;从该文看见,当时在京的川湘鄂会员都参与了争路活动,张国溶当时也和汤化龙的意见一致。参见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18401926年)》,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66页。
    5《东方杂志》,1911年第5期。
    1贺觉非、曾业英、皮明庥、黄德发等人在关于汤化龙的小传和论文中都表示汤参与了请愿运动,饯坤经过考证,对此持不同意见,认为“立宪派1910年在北京的三次上书请愿活动,汤化龙都没有参加”。参见饯坤前引文,《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4期,第60页。
    2《大同报》(上海),1910年1月22日(宣统元年十二月十二日),第300期,第29-30页。
    3侯宜杰前揭书,第220页。
    4《鄂省请愿速开国会同志会成立》,《申报》1910年5月27日。
    5本段关十汉口请愿国会同志会的基本情况,除引文部分外,来自于《宪政白话报》“本会纪事”栏。该报现存1-10期。
    1郭莹:《清末武汉地区的地方自治》,《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6期。
    2《时报》,1911年5月2日。引自《辛亥革命在湖北史料选辑》,第501页。
    3目前学界对宪政同志会的论述,多以王保民回忆为基础。时任该会秘书的王保民1965年撰有《清末汤化龙等组织汉口宪政同志会的情况》一文,附《汉口宪政同志会简章》。根据该简章,该会会址设在汉口商业学堂,宣传组负责编行《宪政白话报》并设立宪政研究所;但实际上《宪政白话报》和宪政研究所均为汉口请愿国会同志会所设,汉口请愿国会同志会的会址也在汉口商业学堂。鉴于该《简章》与史实有重大出入,因此并不能作为研究汉口宪政同志会的可靠史料。另一方面,汉口宪政同志会又确实存在。除本段所述该会曾为汤化龙践行外,李国镛写十武昌起义后不久的《革命事略》(《李国镛自述》),亦提及曾加入宪政同志会。王保民文收入《湖北文史资料》第8辑,第102-105页。
    4《宪政自话报》第二期。参见《大公报》1910年8月10日报道。
    1《请愿国会同志会之决议》,《申报》191O年7月23日。参见《申报》1910年7月16日报道。
    2《宪政自话报》第5期。
    3《咨议局议长定期返鄂》,《申报》1910年9月23日,该文称湖北咨议局已建成,瑞潋电催汤化龙还鄂,汤复电“乘十六日快车回鄂”
    4《时报》1910年10月2日,转引自侯宜杰前揭书,第241页。
    5侯宜杰前揭书,第238、242页。
    6《汉口国会请愿同志会陈请建议代奏速开国会案》。《湖北咨议局文献资料汇编》,第632-635页。观乎该陈请文,国会救国论的理由还是相当幼稚的:“同人惴惴,不遑自逸,以为国会一开,则预算、决算定,而司农可免仰屋之嗟;法律、命令定,而政策庶尤骑墙之失,夫而后地方行政,乃得以根据中央完全法律,以渐次而施行。”
    7《请代奏速开国会建议案》,《湖北咨议局文献资料汇编》,第626-629页。
    1见瑞澂对咨议局建议案的札复,《湖北咨议局文献资料汇编》,第629页。
    2侯宜杰前揭书,第241页。
    3据《申报》记者报道,参加请愿的社团按照队伍顺序分别为汉口同志会、武昌同志会、永宁救火社、戒烟演说会、夏口城议事会、永安社、永济社、义成社、清和会、清真社、体育会、商业补习所、泰安会、银行研究会、邻济社、万全会、下段保安会、上段保安会、四官殿保安会、公益救患会、永安同志会、仁义保安会、仁寿保安会、自治研究会、两粤同乡会、由义保安会、江苏同乡会、医学研究所、夏口自治公所、教育分会、黄梅县同志会、钟祥学社、湖北教育总会、湖北宪政筹备会、自治研究所、武昌总会等,汉口总商会因“表同情于宣统五年开设国会”退出请愿同志会。参看《申报》1910年11月16日(十月十五日《鄂人仍请即开国会之盛况》,11月19日(十月十八日)《鄂督允再联奏速开国会》等报道。
    4《民立报》1910年11月14日,《辛亥革命在湖北史料选辑》,第380页。
    1《直省咨议局议员联合会报告书·会员记事录》,转引自侠宜杰前揭书,第235页。
    2候宜杰前揭书,第241、248页。
    3伍宪子:《中国民主宪政党党史》,转引自侯宜杰前揭书,第370页。
    4参见李剑农前揭书,第253页;曾业英:《汤化龙》,《中华民国史·人物传》,第6卷,第217页;
    5咨议局联合会虽然只是各省咨议局进行沟通和联络的组织,不能算作真正的政治结社,但它在当时所起的作用却小容忽视。该会的与会者都是各省咨议局议长、副议长和议员中的活跃分了,研究的是全国性政治问题,并由此协调各省咨议局的行动,同时联合会创造了各省议员密切接触的机会,为成立全国性政党奠定了基础。参见耿云志:《辛亥革命前夕的各省咨议局联合会》,《耿云志文集》,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第105、107页:侯宜杰前揭书,第228页。
    1当日到会27人,汤化龙得19票。《咨议局联合会二次开会详记》,《申报》1910年8月20日
    2刘道铿:《汤化龙的政治活动及其思想》,《湖北文史资料》,第8辑,第115页
    3上述言论,出自《直省咨议局议员联合会报告书》,转引自侯宜杰前揭书,第227页;饯坤前引文,《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4期,第61页。
    4宗方小太郎:《一九一二年中国之政党结社》,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17页。
    1《时报》,1911年5月2日,《辛亥革命在湖北史料选辑》,第501页。
    2《汇报》,1911年5月16日,转引自侯宜杰前揭书,第323页。皮明庥根据上保民未刊稿《汤化龙先生片断见闻录》,指出汤化龙的态度也足很激进的。王保民称:当时汉口33个商团保安会和88个商业行帮共1万多人,在汉口跑马场开会为汤送行。汤发表演说,谴责清政府“用人行政,多拂舆情,筹备宪政,毫无诚意,内阁大权,悉授亲贵,以致内政不修,外交失策,民生日蹙,国耻日深,维新绝望,大陆将沉”。汤化龙还简述了北上请愿三大要事:一为简任贤能,组织完全内阁,二为提前实现宪政,三为呈开国会。并谓“务达日的,不惜任何牺牲,即刀锯在前,鼎镬在后,在所不惜”。氏著《武汉史稿》,第390页。
    3《直省咨议局议员联合会报告书·会员表》,《辛亥革命稀见文献汇编》,第28册,第349-354页。
    4《辛亥革命稀见文献汇编》,第28册,第374页。
    1 《直省咨议局议员联合会报告书·会员记事录》,《辛亥革命稀见文献汇编》,第28册,第378页。
    2理由是:如以推翻内阁案作为第一议题,“则直与政府冲突,民团问题势难提出。若民团首先提出,求之而得,足以餍各省人民之心;求而不得,则归咎政府,推倒内阁,益觉有词可借。故与其提一议题致其他之议题不能提出,不如先民团而后内阁,两题皆得成立”。《直省咨议局议员联合会报告书·审查报告》,《辛亥革命稀见文献汇编》,第28册,第363页。
    3《直省咨议局议员联合会报告书·会员记事录》,《辛亥革命稀见文献汇编》,第28册,第386-387页。侯宜杰先生称汤化龙“两案并举”的提议得到多数认可,但查看会员文事录,当时确系多数赞成审查会报告书的意见。参见侯宜杰前揭书,第325页。
    4《直省咨议局议员联合会报告书·会员记事录》,《辛亥革命稀见文献汇编》,第28册,第411、418、425-426页。
    5《时报》:“此次咨议局联合会有一最可注意之事实,则其态度与去年大变,绝不重视咨议局、资政院议案之准备是也。盖经历次失败,民党已深知咨议局、资政院之不足恃,故咸趋重于自卫之途。其所拟提出之议案有所谓商量国民军之办法及民立炮兵工厂云云。”《时报》宣统三年四月十六日(阳历为5月14日),转引自耿云志:《辛亥革命前夕的各省咨议局联合会》,《耿云志文集》,第117-118页。
    1《直省咨议局议员联合会报告书·会员记事录》,《辛亥革命稀见文献汇编》,第28册,第441页。
    2《直省咨议局议员联合会报告书·会员记事录》,《辛亥革命稀见文献汇编》,第28册,第461-462页。
    3《直省咨议局议员联合会报告书·会员记事录》,《辛亥革命稀见文献汇编》,第28册,第462-463页。
    4《直省咨议局议员联合会报告书·会员记事录》,《辛亥革命稀见文献汇编》,第28册,第469-476页。
    1《直省咨议局议员联合会报告书·会员记事录》,《辛亥革命稀见文献汇编》,第28册,第491-493页。
    2《直省咨议局议员联合会报告书·杂记》,《辛亥革命稀见文献汇编》,第28册,第596页。
    3《时报》1911年6月8日,转引自侯宜杰前揭书,第328页。
    4《直省咨议局议员联合会报告书·议题汇表》,《辛亥革命稀见文献汇编》,第28册,第359-361页。
    5《直省咨议局议员联合会报告书·议决案汇录》,《辛亥革命稀见文献汇编》,第28册,第571-580页。
    6《江苏咨议局为续行请愿事致苏商总会函》,章开沅等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苏州市档案馆编:《苏州商会档案从编》,第1辑,第1270灭。该书编辑误将该函年份定为1910年。
    1耿云志:《辛亥革命前夕的荇省咨议局联合会》,《耿云志文集》,第117、120页
    2参看侯宜杰前揭书,第340-348页。
    3丁文江、赵丰田编,欧阳哲生整理:《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267页。
    4《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第267页。
    5宗方小太郎:《一九一二年中国之政党结社》,第126页。
    6参看侯宜杰前揭书,第358-359、365页。
    1李廉方:《辛亥武昌首义记》,《中国野史集成》,第48册,第746页。该书称:“军界以外上绅,具有资望而非绝对反对革命者,尧澂多往谒之。如议长汤化龙,即由李廉方介绍晤面,而曾受补助费二十元也。此二十元即革命党人往武胜关察看之路费。汤资助文学社经费事,另见于前文学社同人公启:《武汉革命团体文学社之历史》,中国史学会主编:《辛亥革命》,第5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第4贝。
    2韩玉辰前引文,《湖北文史资料》,第8辑,第70页。
    3喻血轮:《绮情楼杂记》(近代中国史料从刊续编,第96辑,第958册),台北:文海出版社,第12页。
    4彭伯勋:《我所知道的汤化龙》,《辛亥革命回忆录》,第7辑,第90页。
    1《汤化龙》,时事新报馆编:《中国革命记》,第二册,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九月,传记栏第4页。
    2章开沅:《张睿传》,北京:中华共商联合出版社,2000年,第231页。
    3据李作栋1956年回忆。参见贺觉非、冯天瑜:《辛亥武昌首义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208-209页。
    4贺觉非、冯天瑜前揭书,第209页。
    5黄元吉:《辛亥武昌首义真相》,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北省委员会编:《辛亥首义回忆录》,第3辑,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91页。
    6李西屏(翊东):《武昌首义纪事》,《辛亥首义回忆录》,第4辑,1981年,第37页。该文为抗战时所作,张难先《湖北革命知之录》多采用该文说法,关十此处者亦同。
    1胡祖舜:《六十谈往》,武汉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教研室编:《辛亥革命在湖北史料选辑》,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79页。
    2韩玉辰:《汤化龙的一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湖北文史资料》,第8辑,1984年,第70页。
    3陶德琨1960年代回忆,汤是在其表兄刘公1O月12日向其诉苦无人办事的情况下,才由其出面邀请汤化龙,并在柯逢时家找到的。但陶写此文主要目的在于针对谢石钦《樗公随笔》一文对他的批评进行辩驳,且在寻找汤的时间上明显错误。参见氏撰《有关武昌首义的若十重要史实》,《湖北文史资料》,第6辑,1982年,第121页。
    4逸民(黄中垲)编述:《辛壬闻见录》,湖北省图书馆编:《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史料辑录》,北京:书日文献出版社,1981年,第3-4页。
    1如黄中垲讲革命党人在咨议局就决定“举汤为首”,登门即为拥戴而来;并述刘赓藻偕党人在黎元洪小妾家将其寻出,说服其担任都督,己证明与事实不符。此外,称汤、胡在家中婉辞拥戴时,担任寻访者当场即提出黎元洪,揆诸情理,不大可能。
    2陈澹然:《武昌知府陈公行状》,转引自梅竹松、孔宪凯:《汤化龙与武昌首义》,《黄石师院学报》,1981年第4期,第85页。
    3《近代史资料》,总第70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4页。
    4向訏谟:《治国日记》(手稿),转引自贺觉非、冯天瑜前揭书,第215-216页。
    5胡石庵:《湖北革命实见记》,《辛亥革命在湖北史料选辑》,第16页。
    1李作栋1956年回忆,转引自贺觉非、冯天瑜前揭书,第209页。
    2曹亚伯:《武昌革命真史》,中,上海书店印行,1982年,第36页。后来杨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记》(科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74-75页)、蔡寄鸥《鄂州血史》(龙门联合书局1958年版,第91页)和张国淦《辛亥革命史料》(龙门联合书局1958年版,第83页)都采用了这一说法。
    3黄元吉:《辛亥武昌首义真相》,《辛亥首义回忆录》,第3辑,第91页。关于黎元洪被拥立为都督的过程,参见冯天瑜:《黎元洪出任辛亥革命鄂军都督始末》,《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49卷,第6期,第3747页。
    4《瑞澂等报告武昌失守请派援兵电》,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档案资料汇编》,第一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69页。
    5张国淦:《辛亥革命史料》,上海:龙门联合书局,第86页。这段话曾被认为是黎元洪告诉居正的,但按照上下文推理,黎的讲话对象应该是张国淦;且居正《辛亥札记》没有这段话。
    1《近代史资料》,总第70号,第4页。
    2《辛亥革命在湖北史料选辑》,第80页。
    1参见章开沅前揭《张謇传》,第231-241页。
    2见康有为10月30日寄徐君勉书,《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第289页。
    3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九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02-203页、第200页、第240页。
    4见梁启超10月29日、11月6日致徐勤书,《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第286、289页。
    5宗方小太郎:《辛壬日记》,上海:中华书局,2007年,第30、32页。
    6李剑农:《武汉革命始末记》,中国史学会主编:《辛亥革命》,第5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第176页。
    7《辛亥革命在湖北史料选辑》,第16页。
    1见贺觉非、冯天瑜前揭书218页。
    2袁庙祝蛇(张篁溪)辑:《辛亥革命征信录》,《辛亥革命》,第5册,第203页。
    3王孝绳:《辛亥武昌兵变旅行记》,陈旭麓、顾延龙、汪熙编:《辛亥革命前后——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02页。
    4(日)内田顾一撰,周树嘉译:《湖北革命战闻见日记》,见《辛亥革命史从刊》,第3辑,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65页。
    5《辛亥革命征信录》,《辛亥革命》,第5册,第200页。
    6《中国革命记》,第3-4页。该册传记栏分别记黄兴与汤化龙事。
    7郭孝成编:《中国革命纪事本末》,上海:商务印书馆,1912年,第8页。
    8曹亚伯:《武昌革命真史》,中,第3637页。
    9熊秉坤:《武昌起义谈》,《辛亥革命》,第5册,第94页。
    1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北省暨武汉市委员会等编:《武昌起义档案资料选编》,中卷,武汉:湖北人民 出版社,1982年,第289页。
    1《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史料辑录》,第119页。
    2《辛亥革命》,第5册,第212页。
    3《湖北编制处建设历史略》,《武昌起义档案资料选编》,上卷,1981年,第407页。
    4《近代史资料》,总第70号,第4页。
    5《辛亥首义回忆录》,第4辑,1981年,第37页。
    6《六十谈往》,《辛亥革命在湖北史料选辑》,第88页。
    1主要参见梅竹松、孔宪凯:《汤化龙与武昌首义》,《黄石师院学报》,1981年第4期,第8090页。杨天石、王学庄:《汤化龙密电辩讹——兼论汤化龙在武昌起义前后的政治表现》,《复旦学报》,1981年第5期,第34-41页。李育民:《试论武昌首义中的汤化龙》,《江汉论坛》,1985年第1O期,第64-69页。严昌洪、肖建东:《试论汤化龙在武昌首义中的地位和作用》,《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第14-17页。张朋园:《立宪派与辛亥革命》,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24),第143-151页。侯宜杰:《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清末立宪运动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75-377页。
    2张国淦编著:《辛亥革命史料》,第101页。张国淦称此为武昌首义之日致荇省咨议局通电,但武昌电报12日才恢复。如确系11日所发,则可能由汤震龙在长沙谭延(?)处发出。
    3《李国镛自述》,《近代史资料》,总第25号,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500页。
    4韩玉辰前引文,《湖北文史资料》,第8辑,第71页。
    5刘道铿:《汤化龙的政治活动及其思想》,《湖北文史资料》,第8辑,1984年,第117页。
    1韩玉辰前引文,《湖北文史资料》,第8辑,第70页。
    2杨昌铭:《贵州光复纪实》,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编:《云南贵州辛亥革命资料》,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年,第201页。
    3《汤化龙行状》,《近代史资料》,总第70号,第4页。《武昌起义档案资料选编》,下卷,1983年,第632贝。
    4李剑农:《武汉革命始末记》,《辛亥革命》,第5册,第76页。
    5王孝绳:《辛亥武昌兵变旅行记》,《辛亥革命前后——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一》,第204页。
    6陶德琨:《有关武昌首义的若干重要史实》,《湖北文史资料》,第6辑,1982年,第122页。黎元洪致萨镇冰函见《经纬报》,渤海寿臣编:《辛亥革命始末记(一、二)》,台北:文海出版社,1969年,第96-99、166-167页。
    1《座谈辛亥首义》,《辛亥首义回忆录》,第1辑,1979年,第14贝。张难先:《湖北革命知之录》,《辛亥革命》,第5册,第217页。
    2参见杨天石、王学庄前引文。
    3《汤化龙行状》,《近代史资料》,总第70号,第4-5页。
    4李剑农:《武汉革命始末记》,《辛亥革命》,第5册,第173页。《李国镛自述》,《近代史资料》,总第25号,第500页。何锡藩1912年回忆,称11日会议决定荇项内容,有一条即“汤化龙任筹饷”,应即以咨议局名义将各处银钱、铜元拨给军用事。何锡藩:《湖北起义战守实录》,《武昌起义档案资料选编》,上卷,第38页。
    5《汤化龙行状》,《近代史资料》,总第70号,第5页。15日有某报登载汤化龙外交方面谈话点如下:“此次革命之目的,在使中国为共和国,并谓新政府将来办理一切捐税,均极公正,以捐款归还各款,及供军国所需,并改良河道及铁路之交通。惟在汤之意,拟不借外款建筑铁路,但新政府若以为必需时,则仍将借用外款,且决意竭力联好外人,因须借重西国之力,以振兴中国云。”或即基于汤化龙当日对美国领 事所谈。见袁庙祝蛇辑:《辛亥革命征信录》,《辛亥革命》,第5册,第200页。
    1陈骥:《辛亥革命期间列强对华外交之研究》,张玉法编:《中国现代史论集》,第三辑,辛亥革命,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2年,第387-414页。
    2《汤化龙行状》,《近代史资料》,总第70号,第5页。
    3胡汉民:《胡汉民自传》,《近代史资料》,总第45号,第54页。
    4参见《汤化龙行状》;韩下辰:《汤化龙的一生》,《湖北文史资料》,第8辑,1984年,第71页。《鄂州约法》全文见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等编:《湖北军政府文献资料汇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4044页。
    5先后参与者可能还有刘公、居正、胡瑛、陶德琨、工正廷、陶凤集、张知本等,但都语焉不详。参见贺觉非、冯天瑜前揭书,第261262页。黄中垲、胡瑞霖、陈登上等在公布前亦得以传观,见《辛壬闻见录》,《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史料辑录》,第16页。
    6王保民:《汤化龙先生片段见闻录》,转引自竹松、孔宪凯:《汤化龙与武昌首义》,《黄石师院学报》,1981年第4期,第87页。
    1参见汤芗铭:《辛亥海军起义的前前后后》,杨庆贞:《海容、海筹、海琛三舰参与光复经过》,张怿伯:《海军辛亥革命纪实》,《辛亥革命回忆录》,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1年,第6集,第87-94、99-103、104-119页。
    2《李钦事略》,《武昌起义档案资料选编》,中卷,第476-479页。
    3韩玉辰前引文,《湖北文史资料》,第8辑,第71页。
    4《邱前模事略》,《武昌起义档案资料选编》,中卷,第361页。
    5《费榘事略》、《田采堂事略》、《张开选事略》,《武昌起义档案资料选编》,中卷,第525526、289、387页。张和伯名育方,是广方言堂学生,参见贺觉非、冯天瑜前揭书,第241页。
    6《内务司实录》,《武昌起义档案资料选编》,上卷,第274负。《实录》编者自述该文写作经过:“以四十日光阴,就内务行政之改革事宜,检案调查,汇为一编。质呈前后司长审无不实之处”,因此所述建制变迁的可信度较高。
    7前揭邱前模、费榘事略。
    8居正:《辛亥札记》,《辛亥革命在湖北史料选辑》,第154页。李翊东:《武昌首义纪事》,《辛亥首义回忆录》,第4辑,第37页。张难先《湖北革命知之录》取材于李翊东文。
    1《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史料辑录》,第9页。
    2《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史料辑录》,第10页。《辛亥革命在湖北史料选辑》,第154-155页。居正1929年《辛亥札记》和1944年《梅川日记》两个版本关于这一过程的记述相差很大,两个版本差别较大:由汤等向居建议变成居和汤等商议,由汤己草拟好条例草案变成居、汤等人共同起草条例。
    3见邱前模、费榘两人事略,《武昌起义档案资料选编》,中卷,第361、526页。胡祖舜《六十谈往》称民政部与政事部并立,“事出两歧,显难并存,化龙乃请取销民政部而存政事部”,与事实不符。《辛亥革命在湖北史料选辑》,第88页。
    4居正:“以下各司,由彼选人,请都督委任。见《辛亥札记》,《辛亥革命在湖北史料选辑》,155页。参见黄中垲《辛壬闻见录》,《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史料辑录》,第11页。
    5参考《湖北编制处建设历史略》,《武昌起义档案资料选编》,上卷,第407页。黄中垲《辛壬闻见录》,《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史料辑录》,第11页。贺觉非、冯天瑜前揭书,第227-228页、257页。《湖北编制处建设历史略》明确称张国溶为编制局长,并于10月28日离开武昌;黄中垲罗列各部,遗漏编制局,而称张为司法局长。贺书在罗列名单时称,d法局长为陈登山、编制局长为张国溶,同时却在介绍司法部门时称政事部所辖司法局局长为张国溶。
    1曹亚伯:《武昌革命真史》,中,第87页。《辛亥革命》,第5册,第227页。
    2见《辛亥革命在湖北史料选辑》,第87页;《辛亥首义回忆录》,第4辑,第44页。
    3朱峙三:《辛亥革命资料拾零·张振武欲杀汤化龙》,《湖北文史资料》,第17辑,第59页。
    4黄中垲:《辛壬闻见录》,《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史料辑录》,第7-8、3页。
    1上述几则引文,见胡祖舜:《六十谈往》,《辛亥革命在湖北史料选辑》,第87页。
    2朱文通等整理编辑:《李大钊全集》第一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479页;原载《中华杂志》,1914年11月。
    3蔡寄鸥:《鄂州血史》,第154页。蔡称代表人选为居正、杨时杰、马伯援、时象晋。湖北军政府选派的代表名单,实际上是陶凤集、杨时杰和马伯援三人,十一月廿三日《时报》,见渤海寿臣编:《辛亥革命始末记(一、二)》,第244页;1912年1月2日、4日,外交总长伍延芳、沪军都督府分别接到昌弓黎元洪和杨时杰电报,告知武昌推举陶、杨、马三人为荇省都督府联合会代表。当时杨时杰在南京,如此则蔡寄鸥所述杨时杰反对汤化龙出任代表一事不确,当为他人反对。观渡庐编:《共和关键录》,上海:著易堂书局,1912年,第4编,杂电第1页。
    4关于汤化龙通敌的谣传,民国初年并不流行,后来随着时代语境的变化,经由多个革命党人回忆,辗转借鉴,情节越来越完整,流传也越来越广,几成定案。直到1980年代初,才由学者杨天石、李学庄考证,指出该传言“纯属讹传,并不可信”。见《汤化龙密电辨讹——兼论汤化龙在武昌起义前后的政治表现》,《复旦学报》,1981年第5期,第3441页。
    5江炳灵、章裕昆、李西屏、李春萱:《座谈辛亥首义》,《辛亥首义回忆录》,第1辑,1957年,第11、14 页。
    1《陶华炳事略》,《武昌起义档案资料选编》,中卷,第557页。
    2陶德琨:《有关武昌首义的若十重要史实》,《湖北文史资料》,第6辑,1982年,第123页。
    3《湖北文史资料》,第17辑,第59页。
    4万鸿喈:《民社成立与黎袁勾结》,《辛亥革命回忆录》,第2集,1981年,第108页。
    5杨霆垣:《记鄂军政府的初期外交活动》,《辛亥革命回忆录》,第7集,1982年,第49页。此事当时曾引起轰动,何锡藩1912年曾回忆说,当时曾“杀汉奸刘赓藻以安军心”。见《武昌起义档案资料选编》,上卷,第37-39页。
    6《内务司实录》.《武昌起义档案资料选编》,上卷,第277页。
    7刘道铿:《汤化龙的政治活动及其思想》,《湖北文史资料》,第8辑,1984年,第119-120页。
    8李廉方:《辛亥武昌首义记》,下卷,第119-120页。转引自李育民:《试论武昌首义中的汤化龙》,《江汉论坛》,1985年第10期,第68页。
    1黄中垲:《辛壬闻见录》,《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史料辑录》,第28页。
    2黄中垲:“(十月初六日)夜间与汤化龙密商离此危城。适黄凯元自‘海蓉’舰来,遂偕汤、李、黄及新自北京来之陈登山、雷寿荣及予共六人同去沪。……十月初七日,乘日船‘大福’轮赴沪。夜八时启碇东行。……初九日午刻过南京。次日晨九时,入吴淞口。……抵岸后,知总司令黄兴已于昨日乘日本兵舰抵沪。”《辛壬闻见录》,《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史料辑录》,第28页。李书城:“黄先生离汉时,我未赶上,次日(十一月二十八日)始偕同汤化龙、万声扬、胡瑞霖、陈登山、黄中垲等乘江轮赴沪。”《辛亥前后黄克强先生的革命活动》,《辛亥革命回忆录》,第1集,1981年,第195页。
    3黄兴11月26日晚间由汉阳前线返回武昌,27日出席军政府紧急会议,意见不合,遂率徐宗汉、萱野长知等数十人到汉口,28日乘日轮“岳阳丸”赴沪,12月1日到达上海,时所乘轮船为“南洋丸”,入住日本人经营的“胜利馆”。参见毛注青:《黄兴年谱长编》,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第235-240页。
    4刘道铿:《汤化龙的政治活动及其思想》,《湖北文史资料》,第8辑,1984年,第119-120页。刘道铿称“以派汤赴宁联络为名,使汤化龙悄悄离开武昌”,但如此则汤即没有必要发电给武昌方面表示歉意,录此作为一说。
    5《辛亥革命回忆录》,第1集,第196页。
    6《近代史资料》,总第70号,第46页。陶德琨写于1966年的《有关武昌首义的若干重要史实》称,当时陶本人曾向李书城建议,推荐汤做黄兴的秘书长。见《湖北文史资料》,第6辑,1982年,第123页。
    1共和建设讨论会第一次发布,《中国立国大方针商榷书》,1912年4月,第1页。
    2《共和建设讨论会电请孙中山等允准陈其美辞职》,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辛亥革命在上海史料选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6年,第863页。
    3扆虹园,俗称赵家花园,广东人赵氏营建于20世纪初,现为武进路453号
    4《共和建设讨论会开成立大会》,《中国立国大方针商榷书》,第83-85页。下文胡瑞霖讲话亦出于此。
    1此外还有张国溶的哥哥张国淦,民国初年与汤化龙关系密切。
    2《共和建设讨论会开职员会》,《辛亥革命在上海史料选辑》,第865页。
    35月29日孙洪伊致梁启超函,丁文江、赵丰田编,欧阳哲生整理:《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333页。
    4《中国立国大方针商榷书》,第89页。
    5《梁任公知交手札》(近代中国史料从刊续编),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第165-166页。
    6《梁任公知交手札》,第171页。
    7曾业英:《民国初期的民主党》,《历史研究》,1991年第5期,第37页。
    8《梁任公知交下札》,第431、432页。
    9《中国立国大方针商榷书》,第89页。
    1《共和建设讨论会开成、大会》,《中国立国大方针商榷书》,第85页。从实际参加本轮谈判的政团来看,林长民所说的民国公会应为国民公会、统一共和党应为统一党。
    2《共和建设讨论会开职员会》,《辛亥革命在上海史料选辑》,第865页。
    3《共和党合并概略》,章伯锋、李宗一主编,中国史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北洋军阀(1912-1928)》,第1卷,武汉:武汉出版社,1990年,第407-411页,原载《共和党本部第一次报告》。该文误将国民协会写作国民协进会。另据《天铎报》1912年5月6日报道,党名最初定为“国民党”,后改为“共和党”,备为一说,参见张玉法:《民国初年的政党》,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第52页。
    4《共和党成立:大会记》,《北洋军阀(1912-1928)》,第1卷,第405-407页,原载《时报》1912年5月10日。
    15月19日孙洪伊致黄任之函,《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第328、329页。信中“此次七团之并合统一党”,根据上下文和当时情形,“统一党”应为“共和党”
    25月29日孙洪伊致梁启超函,《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第332页。
    35月21日孙洪伊致汤觉顿函,《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第329页。
    4参见周善培6月3日致梁启超函,罗瘿公6月28日致梁启超函,《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第331、334负;《汤觉顿致梁启超函》,《北洋军阀(19121928)》,第2卷,第29页。
    57月4日张君劢致梁启超函,《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第337页。参见6月28日罗瘿公致梁启超函,该书第334页。
    67月23日吴贯因致梁启超函,《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第338页。
    11912年4月3日,何天柱致梁启超函云:“汤济武已东渡,想己见之。”据此推测,汤当在3月下旬赴日,其目的当在就组党事与梁相商,或劝其其回国。《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第327页。
    25月29日孙洪伊致梁启超函,《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第333页。
    3《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第318、322、324页。
    48月30日吴贯因致梁启超函,《梁任公知交手札》,第430页。
    5《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第314页。
    6《梁任公知交手札》,第168、1668-169页。
    77月8日萧湘、李文熙致梁启超函,《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第337页。
    8《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第327页。
    96月28日、7月上旬罗瘿公两次致梁启超函,《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第334-335页。
    1O《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第322页。
    1《汤觉顿致梁启超函》,《北洋军阀(1912-1928)》,第2卷,第2830页;6月28日、7月上旬罗瘿公致梁启超两函,《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第334-335页。
    2《汤觉顿致梁启超函》,《北洋军阀(1912-1928)》,第2卷,第28-30页;6月28日、7月上旬罗瘿公致梁启超两函,《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第334-335页。
    3《梁任公知交手札》,第422-423页。
    1《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第337页。
    2《汤觉顿致梁启超函》,《北洋军阀(19121928)》,第2卷,第28页。
    37月19日梁文卿致梁启超函,《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第337-338页。
    4《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第338页。
    5《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第339页。
    6《民主党缘起》,《北洋军阀(1912-1928)》,第1卷,第430-433页,原载《时报》1912年8月31日、9月1日。
    1《梁任公知交手札》,第432、434页。
    2《民主党成立会纪事》,《北洋军阀(19121928)》,第1卷,第438页,原载《时报》1912年10月29日。
    3《民主党成立大会汤君化龙演说词》,《北洋军阀(19121928))),第1卷,第439-441页,原载《时报》1912年10月31日。
    4《国民协会合并十民主党》,《北洋军阀(1912-1928)》,第1卷,第319-322页,原载《时报》1912年1O月24日。
    5《梁任公知交手札》,第1009-1011页。
    1曾业英:《民国初期的民主党》,《历史研究》,1991年第5期,第40-43页。其中关于共和促进会和民国新政社两个政团的第二种说法,来自于张嘉璈在国民协会10月20日会员大会上的演说。
    2参见《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第340-431页。梁13日称“共和民主两党大约两旬后联合成
    1《梁启超遗札》,《档案与史料研究》,1991年第2期。
    2《梁任公莅民主党本部欢迎会演说词》,《时报》1912年11月3日,转引自曾业英:《民国初期的民主党》,《历史研究》,1991年第5期,第44页。
    3青:《正式政府与各团体》,《北洋军阀(19121928)》,第2卷,第60页。
    4据《民立报》11月14日报道,荇党关于俄蒙协约的态度是:“一、国民党以对外为急,不主张攻击政府,以为当合全国之力同御外辱。一、统一党与国民党略同。一、共和党分两派,一为赞成首先对外,一为主张弹劾政府。一、民主党欲推到现政府,以拥护党魁梁启超,提出政府十大罪状,通电荇省。”转引自《中华民国史事纪要(初稿)》,(1912年712月),第584页。
    5《梁启超遗札》,《档案与史料研究》,1991年第2期。
    67月8日萧湘、李文熙致梁启超函,《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第337页。
    7《共和建设讨论会沪本部为国会选举问题致秦风日报社函》,《北洋军阀(1912-1928)》,第1卷,第362页。
    1《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第345页。
    2《统一、共和、民主三党合并之前因后果》,《北洋军阀(1912-1928)》,第1卷,第376-377页。原载《大共和日报》,1913年4月26日。
    3《民主、共和、统一三党合并概略》,《北洋军阀(1912-1928)》,第1卷,第447页。
    4《统一、共和、民主三党合并之前因后果》,《北洋军阀(1912-1928)》,第1卷,第377页。
    5参见梁启超3月27日、4月12日致梁令娴书,《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第346页。
    6参见梁启超4月18、22日致梁令娴书,《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第349页。
    1《民主党为梁启超加入共和党宣告党员书》,《北洋军阀(1912-1928)》,第1卷,第444-445页,原载《时报》1913年3月12日。
    2《民主、共和、统一三党合并概略》,《北洋军阀(1912-1928)》,第1卷,第449-450页。
    3《民主、共和、统一三党合并概略》,《北洋军阀(19121928)》,第1卷,第449页。
    4梁启超3月27日致梁令娴书,《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第346页。
    5《预备会之五光十色》,《大同周报》1913年第2期。
    6《民主、共和、统一三党合并概略》,《北洋军阀(19121928)》,第1卷,第447、449、450页。
    1司马城辑:《进步党资料一束》,《近代史资料》,总第73号第170页。
    2《纪事》,《大同周报》,1913年第1期。
    3《民主、共和、统一三党合并概略》,《北洋军阀(1912-1928)》,第1卷,第448页。
    4《统一、共和、民主三党合并之前因后果》,《北洋军阀(19121928)》,第1卷,第377页。
    5《统一、共和、民主三党合并之前因后果》,《北洋军阀(1912-1928)》,第1卷,第378页。
    6《民主、共和、统一三党合并概略》,《北洋军阀(1912-1928)》,第1卷,第451页。
    1进步党重要分了刘以芬著《民国政史拾遗》,提到民主党以16议席取得众议院议长,称系该党刘崇佑竭力坚持的结果。汤化龙在进步党中坚分子中,与刘崇佑为“莫逆”之教。李仲公称汤化龙“关于集团的全部计划和汤的行动,从来几乎决定于刘”。可以推论,此时民主党在合并过程中的步步加码,亦当出自刘崇佑的意见,但必定得到汤化龙的同意。参见刘以芬:《民国政史拾遗》,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第2-3、24页;李仲公:《护国之役时的汤化龙及其集团》,《湖北文史资料》,第8辑,1984年,第111页。
    2司马城辑:《进步党资料一束》,《近代史资料》,总第73号,第173页。
    3《进步党正式成立》,《法政杂志》1913年第12期。
    4孟森《丁香花》云:“进步党本部,自石桥别业迁新宅。其地址在太平街、太平湖之间,俗称七爷府,谓前清醇贤亲王之所居也。醇邸行七,故曰七爷,此人人能言之。”石桥别业即原共和党本部。
    1《进步党成立大会志盛》,《北洋军阀(1912-1928)》,第1卷,第451457页,原载《时报》1913年6月3日。
    2《进步党宣言书》,《北洋军阀(19121928)》,第1卷,第458页。
    3《进步党成立大会志盛》,《北洋军阀(19121928)》,第1卷,第455负。
    4谢彬:《民国政党史》,荣孟源、章伯锋主编:《近代稗海》,第6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47页。
    1韩玉辰:《汤化龙的一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湖北文史资料》,第8辑,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75页。
    2《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第318页。
    3《民主、共和、统一三党合并概略》,《北洋军阀(1912-1928)》,第l卷,第449页。
    4某月23日汤化龙致梁启超函,《梁任公知交手札》(近代中国史料从刊续编,第10辑第97册),台北:文海出版社,1976年,第149-150页。由十字迹模糊,该函颇难辨认。
    5关于这场风波的经过,参见李学智:《关十民国元年参议院风波的几个问题》,《近代史研究》,1997年第1期;田丹:《民初临时参议院研究》,湘潭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4月3日袁世凯以临时大总统名义致电各省,要求以临时省议会作为参议员选举机关,进行议员选举。见《改咨议局为省议会之要电》,《大公报》1912年4月9日。南京临时参议院宣布自4月8日起休会15天,4月29日北京临时参议院开幕。
    6佚名:《鄂省临时省议会始末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北省暨武汉市委员会等编:《武昌起义档案资料选编》,上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428、430贝。由于所选5人无一是同盟会员,“同盟会员大不慊意,开会反对,而激烈者并主张以武力解散议会”,可见当时党争已非常激烈。
    7李强选编:《北洋时期国会会议记录选编》,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1年,第8册,第375负。
    1《东方杂志》,1912年第11期。
    2参见李学智:《关于民国元年参议院风波的几个问题》,《近代史研究》,1997年第1期。韩玉辰前引文,《湖北文史资料》,第8辑,第72页。
    3《北洋时期国会会议记录选编》,第5册,第269、271页。
    4《共和党成立大会记》,《北洋军阀(19121928)》,第1卷,第405407页,原载《时报》1912年5月10日。
    5《中华民国史事纪要(初稿)》(1912年1-6月),第526页。
    6别琳:《保守政党与民初政制——进步党的政治参与及其与国民党的互动》,四川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第33页。
    11912年6月28日罗瘿公致梁启超函,《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第334页。
    2《民立报》1912年7月12日,转引自《中华民国史事纪要(初稿)》(1912年7-12月),第41页。
    3《湖北文史资料》,1988年第1辑,总第22辑,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湖北大事记专辑,第36页。
    4韩玉辰回忆称:“不久共和党成立,在议院中汤就成了共和党的领导者。”对照上文,与事实不符。参见韩玉辰前引文,《湖北文史资料》,第8辑,第72页。
    5《共和建设讨论会召开特别大会讨论陆微祥辞职后之内阁问题》,《北洋军阀(1912-1928)》,第2卷,第50页,原载《大公报》1912年7月27日。
    6韩玉辰前引文,《湖北文史资料》,第8辑,第72-73页。
    76月29日《民立报》,参见《中华民国史事纪要(初稿)》(1912年1-6月),第592页。
    8《共和建设讨论会召开特别大会讨论陆徵祥辞职后之内阁问题》,《北洋军阀(1912-1928)》,第2卷,第50页,原载《大公报》1912年7月27日。
    9《袁世凯宴请参议员》,《北洋军阀(1912-1928)》,第2卷,第37-38页,原载《时报》1912年7月27日。
    10王毓超著:《北洋人士话沧桑》,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3年,第10-11页。
    11912年6月11日汤化龙致梁启超函称“质问书收到,已于本日提出矣”,《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第323页。
    2《北洋时期国会会议记录选编》,第8册,第87-95页。
    3华觉明:《汤化龙与北洋政府》,《湖北文史资料》,第8辑,第132页
    4《政府公报》,1912年7月30日,第91号,第21-23页。
    5《北洋时期国会会议记录汇编》,第5册,419页。
    1《政府公报》,1912年6月7日,第38号,第15页。
    1张朋园:《从民初国会选举看政治参与——兼论蜕变中的政治优异分了》,张玉法主编:《中国现代史论集》,第4辑,民初政局,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0年,第99页。本文对于第一届国会选举有全面的描述。
    2《民主党广安交通处转致本部请示方针电》,《北洋军阀史料·袁世凯卷》,第1册,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735-736页。
    3韩玉辰前引文,《湖北文史资料》,第8辑,1984年,第72页。
    4张朋园前引文,《中国现代史论集》,第4辑,第101页。
    5刘道铿:《汤化龙的政治活动及其思想》,《湖北文史资料》,第8辑,1984年,第120页。谈瀛:《黄季刚赠平刚诗及其他》,《贵州文史从刊》,1984年第1期。
    6谢彬:《民国政党史》,荣孟源、章伯锋主编:《近代稗海》,第6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46页。谢彬对各党议席的统计不包括跨党分了,上节所引梁启超所称众议院议员议席数包括跨党分了;刘以芬称民主党以16议席取得众议院议长,与谢彬的数据一致。
    1《民立报》1913年4月27、29日,5月1日、2日,《中华民国史事纪要(初稿)》(1913年1-6月),第396、450、471页。
    2钟伯毅、邓家彦口述,谢文孙等整理:《钟伯毅邓家彦口述自传》,北京:中国大百科全数出版社,2009年,第21页。
    3章太炎:《驳汤化龙致黄兴电》,马勇编:《章太炎书信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517页,原载《盛京时报》1913年8月15日。
    4《众议院两议长就职辞》,《谠报》1913年第2期。
    1参见张永:《民国初年的进步党与议会政党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37负。李新、李宗一主编:《中华民国史》,第二卷(19121916),上,北京:中华书局,第236页。
    2前揭刘以芬书,第1页。
    1《汤化龙忠告黄克强》,《北洋军阀(19121928)》,第1卷,第474475页,原载《新纪元报》1913年7月26日。
    2《驳汤化龙致黄兴电》,《章太炎书信集》,第517-518页。
    1史学界关于袁世凯与宋案的关系,有不同说法。4月26日宋案证据公布后,进步党经过研究发现没有直接证明系袁、赵指使凶手的把柄。参看前揭张永书第192212页。
    2谷钟秀:《中华民国开国史》,《北洋军阀(19121928)》,第2卷,第6-7页。
    3梁启超在6月15日进步党讨论该党大政方针的会上,同样宣称“总统与政府为二事,不可因拥护总统之故,并其所组织之政府亦袒护之”,主张改组政府,表明梁怀着同样的“迷梦”。《北洋军阀(1912-1928)》,第1卷,第470页。
    4《短期内阁组织之近情》,《宪法新闻》,第11期。李贵连主编:《民国北京政府制宪史料二编》,第4册,北京:线装书局,2008年,第184-185页。
    5《进步党之大政方针》,《北洋军阀(1912-1928)》,第1卷,第470页,原载《时报》1913年6月19日。
    6《亚细亚日报》1913年6月27日,转引自张永前揭书,第288页。
    1《短期内阁组织之近情》,《宪法新闻》,第11期。李贵连主编:《民国北京政府制宪史料二编》,第4册,北京:线装书局,2008年,第184-185页。
    2《梁启超未刊书信手迹》,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第274-275页。
    3黄远庸:《记新内阁》,《中华民国史事纪要(初稿)》(1913年7-12月),第334页。
    4《解散国民党令》《北洋军阀(1912-1928)》,第2卷,第499-501页。
    1《汤议长保存国会之痛言》,《大同报》(上海),1913年第40期,总第490期,第58负
    2《近代史资料》,总第73号,第190页。《时报》1913年11月12日,《中华民国史事纪要(初稿)》(1913年7-12月),第534-535页。
    3参见前揭张永书,第330331页。
    4《进步党维持国会之主张》,《北洋军阀(19121928)》,第1卷,第476页,原载《时事新报》1913年12月6日。
    5《进步党关于维持国会之通告》,《北洋军阀(1912-1928)》,第1卷,第-478页,原载《时事新报》1911年1月17日。
    1《近代史资料》,总第70号,第6页。华觉明称汤此时曾“只书质问”袁世凯,参见氏撰:《汤化龙与北洋政府》,《湖北文史资料》,第8辑,1984年,第133页。
    2《近代史资料》,总第73号,第197、208页。
    3王印川于1915年12月4日以理事名义在进步党本部召开会议,公决“一致赞成君宪”。参见《进步党资料一束》,《近代史资料》,总第73号,第208-209页。
    4韩玉辰前引文,《湖北文史资料》,第8辑,第77页。
    5华觉明前引文,《湖北文史资料》,第8辑,第133页。
    6出自汤化龙1914年4月26日在进步党会议上的发言,《近代史资料》,总第73号,第198页。
    1参见《参议院会议速记录》,《北洋时期国会会议记录汇编》,第4册,第502506页;《参议院议事录》,《北洋时期国会会议记录汇编》,第6册,第278-279页。当时在场议员58人,结果同意票28票,不同意票29票;另有一票于“龙”字下沾有墨点(实为同意票),经辩论后表决为废票。当时刘崇佑对汤出任教育总长并不看重,称“区区一教育总长,……同意也好,不同意也好,直不成为问题”
    2《新年发笔》,《黄远生遗著》,卷四,1924年,第120页。
    3参考《广东教育公报》,1914年第5期至1915年第1O期,殷梦霞、李强选编:《民国教育公报汇编》,第166—169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年;《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戊编》(开明书店1934年出版),民国史料从刊,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1年影印;敷文社编:《最近官绅履历汇编》(近代中国史料从刊,第45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70年。
    4王经佐,号穆荪,安徽歙县人,生平不详,但从其可考的经历看,与汤化龙关系密切。汤化龙于1914年
    5月任命其为教育部秘书,1916年国会恢复后担任众议院一等秘书、议事科科长:1917年汤化龙任内务总长时,王担任佥事、民治司科长;汤去职后于1918年3月4日被钱能训贬为礼俗川科员。
    1陈学洵主编:《中国近代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第370371页,原载《庸言》第2卷第5号,1914年5月。
    2《政府公报》,1914年6月27日,第769号,第2627页。
    3内务部训令第691号《民国教育公报汇编》,第166册,第371页。殷炳继,生平不详,1912年创办八旗生计会,任会长。他也是孔道维持会(1912年8月27日至1913年11月22日)主要发起人之一,任副会长。
    4《政府公报》,1914年6月27日,第769号,第25页。
    5《政府公报》,1914年6月27日,第769号,第2627页。
    6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第232页。
    7《记事》,《教育杂志》,第6卷第6号,1915年9月15日,第49页。
    1《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3辑,文化,第22-23页。对于孔教会的主张,汤的前任、时任山东巡按使的蔡儒楷是明确反对的,为此致函汤化龙,建议汤呈请袁世凯对孔教会“严行申斥”,“惩一敬百”。蔡曾列名民主党常务委员。有的回忆录和研究论文认为蔡儒楷是主张中小学读经的,不确。
    2《教育纲要》,分别参见《中华民国档案史料汇编》,第3辑,教育,第35-45页。1915年元旦,袁世凯颁布《教育宗旨令》,强调学校教育首先应“十忠孝节义植其基”,应“法孔孟”。
    1汤在北京中学教职员会上的讲话见《中华民国档案史料汇编》,第3辑,教育,第288293页,原载《教育杂志》第6卷第8号,1915年11月15日,第19-24页。汤在教育会联合会上的讲话见《全国省教育会第一次联合会记略》,《教育杂志》,第7卷第6号,第3742页。
    2《教育杂志》第6卷第7号(1915年10月15日)“记事”栏。该文称汤“欲从根本上图谋改良中等国民之素质,先就中学制度之利害得失,热心调查,仔细研究,然后着手该制度之改正’
    3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第229—244页。
    1《教育部与财政部之交涉》,《教育杂志》,第7卷第1号,1915年1月15日,第5-6页。
    2《政府公报》,1915年2月9日,第990号,第27页。
    3《新年发笔》,《黄远生遗著》,卷四,1924年,第120页。
    4《护国运动大事记》,李浠泌、曾业英、徐辉琪编:《护国运动资料选编》,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753页。
    5《新年发笔》,《黄远生遗著》,卷四,1924年,第121页。
    1诗名为《乙卯国耻日独游枣花寺,书青松红杏图卷子后》,收入王揖唐《今传是楼诗话》,张寅彭主编:《民国诗话从编》,第3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476页。王揖唐注云:“‘西台’句与放翁之‘不出夷吾出江左,新亭对泣亦无人’同一孤愤。”枣花寺即崇效寺:《青松红杏图》作者为明末洪承畴部下张姓部将,因不愿降清而出家为僧,法名智朴,青松红杏隐喻洪氏松山、杏山战役之败,300多年间上千人在画卷后留名题诗。
    2辞呈及总统令见《广东教育公报》,第三年第五期,1915年5月,殷梦霞、李强选编:《民国教育公报汇编》,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年,第168册,第296页。
    3《汤化龙行状》《近代史资料》,总第70号,第6页。
    4汤化龙请假、辞职及袁世凯批令,见1915年8月21日至10月6日期间《政府公报》。
    5《汤化龙行状》《近代史资料》,总第70号,第7页。
    6丁世峄、彭介石和王乃昌在国会复活后都是小孙(孙洪伊)派的中坚分子。
    1参看李仲公:《护国之役时的汤化龙及其集团》,刘道铿:《汤化龙的政治活动及其思想》,《湖北文史资料》,第8辑,第108111、123124页。
    2韩玉辰称汤化龙在上海期间住在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黄梅生家中。静安寺路在公共租界,当时李仲公、刘道铿与汤同住,而刘也称汤住法租界,可证韩说不确。参见韩玉辰前引文,《湖北文史资料》,第8辑,第78页。
    3黄梅生是湖北宜昌人,在上海经商多年,与湖北革命党、立宪派都有来往,黄家此时是各方反袁人士的“会商地点”。黄恺元(葆昌)为其胞弟,与陈裕时(元白)为好友,留日期间同时加入同盟会,都参加了“二次革命”。
    4李仲公前引文,《湖北文史资料》,第8辑,第111-112页。
    5《汤化龙致帝制派王某书》,志恢编:《再造共和新文牍:康梁诸大文杰之文录》,上海:崇义书庄总发行,1916年,第26页。
    6李仲公对汤化龙在上海反袁期间的活动分为六个方面,即:与北京联系,与日本驻沪武官青木联系,函促李大钊回国,以及与江苏冯国璋、四川陈宦及湖南汤芗铭联系。本小节下文除注明出处者外,主要参考李的回忆。李仲公前引文,《湖北文史资料》,第8辑,第111-112页。
    1参见谈瀛:《志行高洁的瞿瀛》,武汉文史资料编辑部编:《武汉人物选录》(《武汉文史资料》1988年增刊),第259页。
    2张国淦:《洪宪帝制撤消后之政局》,《北洋军阀(19121928)》,第2卷,第1272、1276页。
    3《大树堂来鸿集》,《近代史资料》,总第50号,第198页。
    4张国淦:《洪宪帝制撤消后之政局》,《北洋军阀(1912-1928)》,第2卷,第1262、1273、1257页。
    5《李大钊致例白函》,《护国运动资料选编》,第637页。
    10华觉明称,在汤芗铭独立之前,“外间啧有烦言,说他兄弟是耍两面派,无论哪面胜,他家总有糖吃”。华觉明前引文,《湖北文史资料》,第8辑,第134页。
    2邹鲁:《中国国民党史稿》(民国从书影印本,第1编,第26册),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第1062页。
    3参见《覃振之湖南独立谈》,张小林著:《覃振传》,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240-241页,原载上海《民意报》1916年6月21日。
    4《护国军纪事》第3期,《护国运动资料选编》,第637页。又见《再造共和新文牍:康梁诸大文杰之文录》,第24-25页
    5《十七省国会议员致各省通电》,《护国运动资料选编》,第637页。
    1《汤化龙致帝制派王某书》,《再造共和新文牍:康粱诸大文杰之文录》,第25-28页。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第22页。参见姜国珍:《建国前毛洋东任职及有关活动》,《毛洋东思想研究》,1985年第1期。
    3梁启超、孙中山、黄新、唐绍仪、岑春煊、冯国璋等人通电,见《中华民国史事纪要(初稿)》(1916年),第383、384、386、391、393、395页。另据报道,孙中山、唐绍仪、梁启超、伍延芳、F宠惠、温宗尧、汤化龙、谷钟秀、王正廷等人在恢复临时约法与国会的意见上是一致的。汤、谷、王等并宣称:完全拥戴黎总统,倘有破坏黎公约法上之职权者,即声罪致讨,参见《旧参众两院代表之贺电》,《益世报》1916年6月11日。
    4《旧参众两院代表之贺电》,《益世报》1916年6月11日。
    5《汤化龙复段总理电》,《益世报》1916年6月14日。
    6参见《黎大总统致汤化龙电》,《益世报》1916年6月14日:《汤化龙拟抵京面陈各方意见电》,《北洋军阀史料·黎元洪卷》,一,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47页。
    7《旧约法延未宣布之真相》、《车站纪事》,《益世报》,1916年6月19日。
    8《大总统与汤济武之谈话》,《益世报》1916年6月20日。
    1《召集代表电令尚未发表》,《益世报》1916年6月22日。
    2《汤化龙仍主公布恢复约法令》,《益世报》1916年6月23日。
    3《在沪国会议员之态度》,《益世报》1916年6月27日。
    4《汤化龙代表沪士名流》,《益世报》1916年6月22日。
    5时人对汤化龙在北京期间斡旋活动的回忆大体相同,汤的政敌韩玉辰也给予积极评价。参见韩玉辰前引文,《湖北文史资料》,第8辑,第78-79页。
    6《北京专电》,《益世报》1916年7月1日。
    1李平书:《且顽老人七十岁自叙》(近代中国史料从刊续辑,第5辑第46册),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年,第556-557页。
    2参见《益世报》1916年6月16日、6月25日。
    3《汤化龙行状》,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组编:《近代史资料》,总第70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8页。《汤济武主张不党之宣言》原载《大中华杂志》1916年第8期。
    4韩玉辰:《汤化龙的一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湖北文史资料》,第8辑,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78页。
    1《两派政客大会谈》,《晨钟报》1916年9月12日。仲公:《今日之新旧势力观》(“晨钟之声”栏),《晨钟报》1916年9月12、13日。
    2周善培遗稿称梁启超在肇庆不数日即被排挤,参见韩玉辰前引文,《湖北文史资料》,第8辑,第79负。
    3《致熊铁岸、刘希陶电》(1916年8月21日),《复熊铁崖、刘希陶电》(1916年7月18 日),《护国之役文电稿》,转引自李新、李宗一主编,彭明、周天度等著:《中华民国史》,第三卷(1916-1920),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33页。
    4《国会前途与议长关系》,《益世报》1916年7月31日。
    5刘道铿:《汤化龙的政治活动及其思想》,《湖北文史资料》,第8辑,1984年,第126-127页。
    6《丁世峄上黎元洪呈文》,来新夏主编:《北洋军阀》,第3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81页。
    7汤化龙与其亲信在1915年下半年商议如何应对袁的帝制时,就曾有“不把任公的行动看成我们的行动”的说法。参见李仲公:《护国之役时的汤化龙及其集团》,《湖北文史资料》,第8辑,第110页。
    1参见刘道铿与李仲公前引文,《湖北文史资料》,第8辑,第126、111负。
    2参见李育民:《宪法研究会拼组前两政团名称辩误》,《近代史研究》,1989年第3期。
    3据称,汤、梁两派在10月底曾因内务总长孙洪伊免职之后的继任人选问题大起冲突,参见《汤梁两派政潮中之暗斗》,《益世报》1916年10月29日转引《天津日报》报道。
    4《中华民国史事纪要(初稿)》(1916年),第381页。
    5参见《中华民国史》,第三卷(19161920),第20-23页。
    6邵飘萍的采访,以《汤济武之忧时言》为题,发表在9月11日《申报》上,收入方汉奇编:《邵飘萍选集》,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24页。汤化龙与张耀曾等人谈话、与日本记者谈话和在宴请督军团时的讲演,分别刊登于1916年9月12日和1917年1月9日、5月3日的《晨钟报》上
    1象山:《新旧调和论》,《晨钟报》1916年9月17日。
    1参见《中华民国史》,第三卷(1916-1920),第23页。
    1《大总统特交密函之大纲》、《旧约法延未宣布之真相》,《益世报》,1916年6月19日。
    2《大总统预拟内阁人物》,《益世报》1916年6月15日;《讨论改组内阁之茶话》,《益世报》1917年6月16日。
    3《中华民国内阁篇》,《张国淦文集》,第240页。
    4《汤化龙竭力消弭政潮》,《益世报》1916年6月25日。
    5《段总理决议辞职之内幕》,《段总理辞职之调停人物》,《益世报》1916年8月29日。
    6《中华民国内阁篇》,《张国淦文集》,第242244页。
    7韩玉辰前引文,《湖北文史资料》,第8辑,第78-79页。
    1《汤化龙启事》,《晨钟报》1916年9月25日。
    2《议员对于汤议长之疑问》,《益世报》1916年10月25日。
    3《关于孙总长进退之种种》,《益世报》1916年10月27日。
    4参见11月22日前后众议员杨士骢致张勋书,《张勋藏札》,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组:《近代史资料》,总第35号,第12页。
    5《中央暗幕政潮之调停人》,《益世报》1916年10月28日。
    6《唐绍仪之辞职》,《顺天时报》1916年9月27日,转引自《中华民国史事纪要(初稿)》(1916年),第 574页。
    1《激烈派议员质问案之打消》,《益世报》1916年1O月5日。
    2《众议院将提出徐州查办案》,《益世报》1916年10月7日。
    3《众议员提出查办张勋案》,《益世报》1916年10月14日。
    4《段总理又请辞职之原因》,《益世报》1916年1O月28日。
    5《拥护段内阁之一派议员》,《益世报》1916年11月21日。
    6《议员抵制未来总理之一派》,《益世报》1916年11月16日。
    7《某派议员始终未徐树铮护符》,《益世报》1916年11月21日。
    8《竟有六团体代表赴府要求》、《议员竞有假冒代表之怪象》,《益世报》1916年11月22、23日。
    9弹劾案全文见《中华民国史事纪要(初稿)》(1916年),第708-710页。
    1《各议员对于弹劾案之派别》,《益世报》1916年12月4日。
    2《汤派议员对付弹劾案之密议》,《益世报》1916年12月19日。
    3《国会内幕隐含之各项冲突》,《益世报》1916年12月24日。
    4《议员方面之国会自杀谈》,《益世报》1916年10月20日。
    5《中华新报》1917年2月13日,转引自《中华民国史事纪要(初稿)》(1917年),第86页。
    11917年2月12日《晨钟报》,原题为《客述梁任公汤济武两先生之外交谈话》。
    2《中华新报》1917年2月14日,转引自《中华民国史事纪要(初稿)》(1917年),第83页。
    3《中华民国史》,第3卷,第50页。
    4《张勋藏札》,《近代史资料》,总第35号,第23、24页。
    5《曹亚伯之沥陈卖国外交谈》,《益世报》1917年4月2日。
    6如3月2日邀请两院议长及重要议员到国务院疏通外交,并到两院外交委员会进行报告。参见《益世报》1917年3月3日报道。
    1《大总统对各政团代表宣言》,《益世报》1917年3月7日。
    2《国务院对德问题之茶话会》、《外交案报告国会前之疏通》,《益世报》1917年3月10日、11日。
    3《众议院连带通过加入协约案》,《益世报》1917年3月12日。
    4《张勋藏札》,《近代史资料》,总第35号,第44、37页。
    5《段总理宴请两院议员之宣言》,《益世报》1917年5月3日。王家襄代表议员作答。
    1《汤济武先生在宪法研究会席上之演说》,《晨钟报》,1917年5月4日。
    2《荇督军宴两院议员之演说》,《益世报》1917年5月6日。
    3《汤化龙晋谒段总理之秘密》,《益世报》1917年5月7日。
    4《众议院被围情形》,《中华新报》1917年5月14日,转引自《中华民国史事纪要(初稿)》(1917年),第349页。
    5 王景濂、唐乃霈:《中华民国法统递嬗史》,转引自《中华民国史事纪要(初稿)》(1917年),第370负。
    6刘道铿前引文,《湖北文史资料》,第8辑,第127页。张国淦也表示“预料有通过的希望”,参见《对德奥参战》,《张国淦文集》,第173页。
    1孙毓筠:《复辟阴谋纪实》,转引自《中华民国史事纪要(初稿)》(1917年),第505页。5月11日,张君劢致函梁启超提到,段祺瑞对公民团事件“极恨办法之不周密”,《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第427页。
    2《暴民包围众院始末记》,《中华新报》1917年5月11日,转引自《中华民国史事纪要(初稿)》(1917年),第342-344页。
    3韩玉辰前引文,《湖北文史资料》,第8辑,第79页。
    4《对德奥参战》,《张国淦文集》,第171页。
    5《中华民国史》,第三卷(1916-1920),第34页。
    1《民主党代表大会主张之政策意见书》,章伯锋、李宗一主编,中国史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北洋军阀(1912-1928)》,第1卷,武汉:武汉出版社,1990年,第441-444页,原载《时报》1913年6月17、18、21日。
    2《中华民国史》,第三卷(19161920),第36页。
    3《宪法会议公报》第1册,第65页;李贵连主编:《民国北京政府制宪史料》,第4册,北京:线装书局,2008年,第67页。
    4韩下辰前引文,《湖北文史资料》,第8辑,第81页。
    1《汤济武先生之省制谈》,《晨钟报》1916年10月29日。
    2汤化龙10月20日的发言见《宪法会议公报》第14册:《民国北京政府制宪史料》,第6册,第45-47页。宪法审议会报告书将反对省制入宪派的理由归纳为11条,将赞成省制入宪派的理由归纳为12条,参看《宪法会议公报》,第25册,第73-76页;《民国北京政府制宪史料》,第7册,第255-258页。
    3《宪法审议会讨论省制》,《益世报》1916年10月22日。该文误将焦易堂列入反对省制加入宪法者,《丙辰杂志》1917年第2期《宪法会议专载(续)》亦以讹传讹。
    4《省制加入宪法之最大妨碍》,《益世报》1916年10月30日。
    5《某派议员坚持省制加入宪法》,《益世报》1916年10月30日。
    1《宪法会议规则案》,《民国北京政府制宪史料》,第2册,第509516页;又见第4册,第77-86页。
    2《议员表决省制之大决斗》,《益世报》1916年12月10日。
    3韩玉辰前引文,《湖北文史资料》,第8辑,第84页。
    1地方制度草案16条,见《宪法会议公报》,第25册,第7679页;《民国北京政府制宪史料》,第7册,第258261页。
    2《中华民国史事纪要(初稿)》(1916年),第740741页。
    3《宪法审议会表决省制之详情》,《益世报》1917年1月12日。该报同日《宪法审议会表决省制之原因》称冯国璋领衔、22省督军省长的联名通电,是促使宪法会议通过省制的重要原因。
    41917年1月梁启超在宪法研究会欢迎会上的演说,《益世报》1917年1月16日。
    5参见《宪法会议公报》第25册,第27页;《民国北京政府制宪史料》,第7册,第209页。研究会主张一院制,研究者称其缩小国会权力的目的是“迎合皖系军阀专制的需要”,似不完全如此,参见《中华民国史》,第三卷(1916-1920),第36页。
    1陈学洵主编:《中国近代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第370页。
    2《汤化龙反对孔教列入宪法》,《益世报》1916年10月10日。该报对列孔教于宪法持反对态度。
    3《宪法会议公报》,第47册,第5575页;《民国北京政府制宪史料》,第11册,第257-277页。
    4韩玉辰前引文,《湖北文史资料》,第8辑,第85页。
    5《宪法研究会对于宪法最后之表示》,《晨钟报》1917年5月21日。
    6宪法草案第43条规定:“众议院对于国务员,得为不信任之决议。”第75条规定:“大总统经参议院列席议员三分之二以上之同意,得解散众议院。”第82条规定:“国务员受小信任决议时,大总统非依第七十五条之规定解散众议院,应即免国务员之职。”宪法研究会认为解散众议院不必经参议院同意。
    7议员向乃祺提出:“国会议定之决议案,与法律有同等之效率。
    1《研究会关十宪法之会议》,《晨钟报》1917年5月25日。
    1《政府公报》第167号,1916年6月22日,转引自《中华民国史事纪要(初稿)》(1916年),第395-396页。
    2《冯督军主稿电请速定宪法》,《益世报》1916年10月18日。
    3《三省未加入速定宪法之通电》,《益世报》1916年10月20日,
    4《两议长对于宪法之密议》,《益世报》1916年9月28日。
    5《徐州会议宣言书及议案》,《晨钟报》1916年9月25日。
    6韩信福、姜克夫主编:《中华民国史·大事记》,第2卷(1916-1921),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788、814页。
    7温世霖:《段氏卖国记》,荣孟源、章伯锋主编:《近代稗海》,第4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514页。
    8《各省又有于涉宪法之电询》,《益世报》1916年12月23日。
    1《安徽倪嗣冲劝告国会议员电》,《益世报》1916年12月21日。
    2梦幻:《时评一》,《益世报》1916年12月17日。
    3《国会内幕隐含之各项冲突》,《益世报》1916年12月24日。
    4《某派密议变更宪法纪略》,《益世报》,1916年12月22日;梦幻:《时评一》,《益世报》1916年12月15日。
    5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1840-1926年)》,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439页。
    6王景濂、唐乃霈:《中华民国法统递嬗史》,转引自《中华民国史事纪要(初稿)》1917年,第369-371页。督军团所攻击的条文为:“众议院有不信任国务院之决议时,大总统可免国务院之职,或解散众议院,惟解散时,须得参议院之同意”;“大总统任免国务总理,不必经国务员之副署”;“两院议决案,与法律有同等效力”
    7《中华民国史》,第三卷(1916-1920),第55页。
    8《宪法研究会对于大政变之二大主张》,《晨钟报》,1917年6月4日。
    9《宪法研究会宣言之影响》,《晨钟报》1917年6月9日。
    1汤化龙的母亲于1916年3月16日在天津去世,由三子汤毓龙扶棺南下,取道上海归鄂。当时汤化龙在上海从事反袁,“出租界一步即蹈祸不可测,闻问摧毁,余冒死出迎梓,朋友皆力阻”,直到进京斡旋成功,“凡两月余,及是乃得为凭棺之哭”。《汤化龙行状》《近代史资料》,总第70号,第7-8页。
    2《汤化龙仍主公布恢复约法令》,《益世报》1916年6月23日。
    3《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第420页。
    4《两派政客大会谈》,《晨钟报》1916年9月12日。
    5《国会否决陆微祥之索隐》、《国会不通过汀大燮之内幕》,《益世报》1916年10月6日、20日。
    6梦幻:《时评一》,《益世报》1916年12月15日。
    1《中华民国史事纪要(初稿)》(1916年),第396页。
    2《中华民国史事纪要(初稿)》(1916年),第738-740页。
    3商:《敬告国会议员》,《晨钟报》1917年1月10日。
    4张君劢1917年1月5日致梁启超函,《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第418-419页。
    5《政潮中某两派谣传之骇闻》,《益世报》1916年12月12日。
    6《研究会议员通电之真意》,《益世报》1916年12月11日。
    7《对德奥参战》,《张国淦文集》,第165页。
    8华觉明前引文,《湖北文史资料》,第8辑,第135页。
    1春冰:《法之不行自上始也》,《晨钟报》1917年5月27日。
    20华觉明前引文,《湖北文史资料》,第8辑,第137页。
    3《倪嗣冲之通电》,《晨钟报》1917年5月31日。
    4《众议院汤议长辞职》,《晨钟报》1917年6月1日。
    50华觉明称:汤辞职前“对段的左右极表不满”;又由于其认为“黎段合作方有济,如果各走极端,势必两败俱伤,国家要遭巨大的损害”,因此对黎“为小孙派所误”有很多“牢骚”。见华觉明前引文,《湖北文史资料》,第8辑,第136页。
    1《众议院秘书连带辞职》,《益世报》1917年6月2日。
    2《内乱策源地之天津》,《中华新报》1917年6月7日,转引自《中华民国史事纪要(初稿)》(1917年),第404页。
    3王锡彤:《抑斋自述》,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46-248页。
    4叶恭绰:《讨伐张勋复辟之回忆》,《近代史资料》,总第50号,第175-176页。
    5《孙洪伊与某君论时势书》,《益世报》1917年7月19日。
    6《张勋复辟失败后宣布当时部分赞同者之姓名电》,来新夏主编,《北洋军阀》,第3册,第513页。
    7《主张复辟之由来》,《中华新报》1917年6月9日,转引自《中华民国史事纪要(初稿)》(1917年),第407页。
    8《宪法研究会对于大政变之二大主张》,《晨钟报》,1917年6月4日。
    1《徐州归客之最近闻见谈》,《益世报》,1917年6月5日。该报道因系传闻,不能确定其真实性。
    2《中华新报》1917年6月10日、11日,转引自《中华民国史事纪要(初稿)》(1917年),第417、426页。
    3《中华新报》1917年6月13日,转引自《中华民国史事纪要(初稿)》(1917年),第433页。
    4参见《张大帅调停时局问题之内幕》,《益世报》1917年6月21日;《时局与汤梁熊》,《晨钟报》1917年6月19日。
    5《汤化龙致黎元洪函》,来新夏主编:《北洋军阀》,第3册,第454页。原函无日期,编者认为日期在五月间,似误,因汤5月份尚在京担任众议院议长。参见《汤化龙表示进京以白衣资格入赞函》,《北洋军阀史料·黎元洪卷》,一,第952页。
    1《反对复辟之电撷录》,《北洋军阀》,第3册,第683页。又见《汤化龙通电》,《益世报》1917年7月4日,该报所引电文中“况权力局量逾于化龙万万者乎”,较《北洋军阀》本多“万万”二字。
    2《宪法研究会通电》、《蒲殿俊等通电》,《益世报》1917年7月4日。
    3《复辟详志》,作者谓第八师军官对段“执礼甚恭,若弟子之见父兄者焉。梁、汤二人,深为叹服。”《北洋军阀》,第3册,第670-671页。马厂在今河北省青县北部,北距天津60公里。《益世报》称段祺瑞偕梁启超于2日晚赴马厂,但未提及汤化龙。参见《段总司令亲赴马厂‘誓师记》,该报1917年7月5日。
    4《复辟详志》,《北洋军阀》,第3册,第676页。天津国务院成立后,在办事处办事的有汤化龙、段芝贵、梁启超、汪上云、靳云鹏等,参见《国务院办公之内容》,《益世报》1917年7月10日。
    5华觉明、刘道铿前引文,《湖北文史资料》,第8辑,第138、128页。
    6《政府公报》,第541号,1917年7月19日。
    1《国内大事日志》,《太平洋》,1917年第6期。
    2《国内大事日志》,《太平洋》,1917年第6期。
    3参见梁启超致李耀汉、梁季宽二书,《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第437、435页。
    41917年7月21日梁启超对《申报》记者谈话,《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第433页。
    51917年7月24日国务院征求各省意见通电,《中华民国史事纪要(初稿)》(1917年),第615页。
    61917年7月24日国务院征求各省意见通电,《中华民国史事纪要(初稿)》(1917年),第615页。
    7韩玉辰前引文,《湖北文史资料》,第8辑,第88页。
    81917年7月21日梁启超对《申报》记者谈话,《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第433页。
    1《中华民国史事纪要(初稿)》(1917年),第622、624页。
    2《中华民国史事纪要(初稿)》(1917年),第788页。
    3刘道铿前引文,《湖北文史资料》,第8辑,第129页。
    4王锡彤前揭书,第257页。
    1华觉明前引文:《湖北文史资料》,第8辑,第138页。
    2韩玉辰前引文,《湖北文史资料》,第8辑,第87页。《宣战后政府对内之主张与行动》,《益世报》1917年8月19日。
    3白坚武著,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杜春和、耿来金整理:《白坚武日记》,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81页。
    4《汤化龙竟有旧民国灭亡之奇谈》,《益世报》1917年7月24日。
    5梦幻:《汤化龙公认谓民国灭亡》,《益世报》1917年7月24日。
    1华觉明:《进步党和研究系》,见刘以芬前揭书,第90页。
    2杨士骢语,见《张勋藏札》,《近代史资料》,总第35号,第13页。
    3华觉明:《汤化龙与北洋政府》,《湖北文史资料》,第8辑,第138页。
    4《国内大事日志》,《太平洋》,1917年第6期。
    5《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第435页。
    6《张勋藏札》,《近代史资料》,总第35号,第13页。
    7《沈曾植函稿》,《近代史资料》,第总35号,第89页。
    1《徐树铮陈述组阁选人以能否加固北洋军派为标准致冯国璋电》,1917年7月10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档案史料汇编》,第三辑,政治(一),第166页。
    2《财政部新调人员》,《益世报》1917年8月1日。又见《财政部新任各机关人员》,《益世报》1917年8月2日,陈汉第、黄群皆被聘为顾问。
    3参见《内务公报》,第47、50、51期,1917年8月、11月、12月:《益世报》1917年8月5日。
    4《新闻报》,1917年9月3日,《北京特约通信(一)》,引自《马凤池密报》,《近代史资料》,总36号,第46页。
    5《汤梁不满意于本党之传闻》,《益世报》1917年7月25。该文称梁自身对财政是外行,不得不借重王克明,而不敢以外行人借用外行人(陈、籍)。
    6《益世报》多次报道汤、梁主张对南方用兵,《大公报》也有类似报道;但《新闻报》称研究系主张保持西南现状,研究系分子华觉明和政学会韩玉辰的回忆也都称研究系主张用和平政策。参见《益世报》1917年7月28日、8月23日、9月28日报道:王瑾、胡玫编:《胡政之文集》,上册,第552页;华觉明、韩玉辰前引文,《湖北文史资料》,第138、89页。
    7《段梁为对待川事龃龉之动机》,《益世报》1917年8月12日。
    1韩下辰前引文,《湖北文史资料》,第8辑,第89页。
    2前引《马凤池密报》,《近代史资料》,总第36号,第46页。
    3《国务院两系人物暗幕中之剧斗》,《益世报》1917年9月9日
    4《中央政争暗潮之内幕》,《益世报》1917年8月13日。
    5《中华民国内阁篇》,《张国淦文集》,第256、259页。
    6《梁汤主持参议院之决心》,《益世报》1917年7月24日。
    7《参议院组织法仍未确定》,《益世报》1917年8月22日。
    8刘以芬前揭书,第11-12页。
    9刘道铿前引文,《湖北文史资料》,第8辑,第129页。
    1安福国会的选举过程,参见《中华民国史》,第三卷(1916-1920),第219-238页。
    2《致陆荣廷等电》,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中山大学历史系孙中山研究室等编:《孙中山全集》,第4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03页。
    31917年10月10日,广州军事会议下令通缉段芝贵、倪嗣冲、梁启超和汤化龙,见《中华民国史事纪要(初稿)》,(1917年),第823页。
    1《时人名号对偶及其比较》,《益世报》1917年8月23日。该文以汤化龙对江亢虎,并点评云:“一长众议院而守节不终,一魁社会党而矢志不变”
    2《金永琰收电稿》,《近代史资料》,总第43号,第43页。孔庚称“民国大乱之原:一在志士之变节,在军阀之专横”
    1《汤公在东美学生会之演说辞》,该文连载十《晨报》1918年12月1日至7日“文苑”栏。后收入汤的《遗念录》。
    2丁文江、赵丰田编,欧阳哲生整理:《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349页。
    3参见张君劢1912年2月12日致梁启超函、梁启超23日致袁世凯函和袁世凯此后复梁启超函,《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第313-314、319321、322页。
    4《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第368页。
    5张国淦:《梁士诒与洪宪帝制》,陈奋主编:《梁士诒史料集》,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第119页。
    6杨士琦语,见《中华民国国会篇》,《张国淦文集》,第342页。
    1《进步党讨论阁制问题》,《大同报》(上海),1914年第7期,第54页;《大同报》(上海),1914年第4期,第26页。
    2《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第348页;参见《进步党成立大会志盛》、《进步党宣言书》,《北洋军阀(1912-1928)》,第1卷,第455、458页。
    3黄群:《哭济武先生并述其主文于同人》,卢礼阳辑:《黄群集》,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70-71页,原载《晨钟报》1918年9月15日。
    1《汤济武先生留别进步党同人演说》,《晨钟报》1918年3月20日。汤将民国初年的政治势力划分为四派,本派之外还有官僚派、激烈派与武力派。汤在讲话中对本派的政治活动颇多回护,如称国会两次解散,皆肇端于激进派不听劝告。
    2关于进步党/研究系的政治路线,梁启超在进步党成立大会上称,“开党惟一之任务,在以稳健抵制暴烈,而以发扬抵制腐败”:黄群在汤死后总结进步党的主张,称该党“以平和的进步之目的左右十二者之间”稳健与平和相对应,发扬与进步相对应,两种表述异曲同工。
    3易宗夔语,《易宗夔述请特赦函》(1917年9月25日致梁士怡),陈奋主编:《梁十冶史料集》,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第133页。
    1刘以芬:《民国政史拾遗》,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第18页。
    2黄群前引文,《黄群集》,第72-73页。
    3《中华民国内阁篇》,《张国淦文集》,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第263页。
    4参见王政:《李大钊在<晨钟>本事考信述要》,《学术研究》,1993年第3期。
    5朱文通等整理编辑:《李大钊全集》,第2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721、726页。
    6如1913年7月为二次革命事致书黄兴、1917年2月就外交问题发表谈话,均有此表示。参见《汤化龙忠告黄克强》,《北洋军阀(19121928)》,第1卷,第475页;《客述梁任公汤济武两先生之外交谈话》,《晨钟报》1917年2月12日。
    7《两派政客大会谈》,《晨钟报》1916年9月12日。汤化龙社国会议员辞职书中称“以宪政初基须运以 调和之精神,求徐纳诸正轨”。进步党成立时,梁启超称进步党的目标就是“将全国政治导入轨道”
    1梦幻:《时评一》,《益世报》1916年12月15日。
    2《对德奥参战》,《张国淦文集》,第165页。
    3《汤化龙行状》,《近代史资料》,总第70号,第8、9页。
    丙辰、晨钟报、大同报(上海广学会)、大中华、谠报、东方杂志、共和建设讨论会报、湖北地方自治研究会杂志、湖北警务杂志、教育新报、教育杂志、申报、太平洋、益世报、庸言、宪法新闻、宪政白话报、中国革命记、中华杂志、宗圣汇志
    陈学洵.中国近代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戴天仇等.政党与民初政治.北京:中华书局,2007.
    第一历史档案馆.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北京:中华书局,1979.
    (日)法政大学史料委员会.法政大学清国留学生速成科关系资料(法政大学史料集,第11集).东京,1989年.
    湖北省博物馆.武昌起义档案资料续编.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
    湖北省图书馆.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史料辑录.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1.
    来新夏.北洋军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1993.
    李贵连.民国北京政府制宪史料.北京:线装书局,2007.
    李贵连.民国北京政府制宪史料二编.北京:线装书局,2008.
    李强.北洋时期国会会议记录汇编.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1.
    李守孔.民初之国会.台北:正中书局,1977.
    李希泌,曾业英,徐辉琪.护国运动资料选编.北京:中华书局,1984.
    留日学生监督处.官报.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9.
    宓汝成.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1863-1911).北京:中华书局,1963.
    内务部总务厅统计科.内务公报.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10.
    潘懋元,刘海峰.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丘权政,杜春和.辛亥革命史料选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丘权政,杜春和.辛亥革命史料选辑续编.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
    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荣孟源,章伯锋等.近代稗海(1-14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1988.
    桑兵.辛亥革命稀见文献汇编.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1.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辛亥革命在上海史料选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6.
    王炜.《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吴剑杰等.湖北咨议局文献资料汇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
    武汉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教研室.辛亥革命在湖北史料选辑.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
    夏新华等.近代中国宪政历程:史料荟萃,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等.湖北军政府文献资料汇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6.
    阳海清,孙式礼,张德英.辛亥革命稀见史料汇编.北京:中华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7.
    殷梦霞,李强.民国教育公报汇编.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护国文献.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
    张国淦.辛亥革命史料.上海:龙门联合书局,1958年.
    章开沅、罗福惠.辛亥革命史资料新编.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政府公报.上海:上海书店,1988.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云南省档案馆.护国运动.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
    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史料组.辛亥革命资料(近代史资料,1961年第1号).北京:中华书局,1961.
    中国史学会.辛亥革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
    中国史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北洋军阀(1912-1928).武汉:武汉出版社,1990.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北省暨武汉市委员会等.武昌起义档案资料选编.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1983.
    中国野史集成编委会,四川大学图书馆.中国野史集成.成都:巴蜀书社,1993.
    中华民国史事纪要编辑委员会.中华民国史事纪要(初稿)(1912年至1918年各册).台北:中华民国史料研究中心印行.
    朱宗震,杨光辉.民初政争与二次革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白坚武著;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杜春和,耿来金整理.白坚武日记.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蔡锷著;曾业英编.蔡锷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陈锡祺主编.孙中山年谱长编.北京:中华书局,1991.
    丁文江,赵丰田编,欧阳哲生整理.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北京:中华书局.2010.
    方汉奇.邵飘萍选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冯双.邹鲁年谱.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
    胡晓编著.段祺瑞年谱.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
    公孙訇编著.冯国璋年谱.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
    黄群著,卢礼阳辑.黄群集.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黄兴著;刘泱泱编.黄兴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毛汴青编著.黄兴年谱长编.北京:中华书局,1991.
    居正著;罗福惠,萧怡编.居正文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梁氏收辑.梁任公知交手札(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10辑第97册).台北:文海出版社,1976.
    刘成禺著.世载堂杂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刘以芬著.民国政史拾遗.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
    莫理循著;骆惠敏编;刘桂棠等译.清术民初政情内幕——《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袁世凯政治顾问乔·厄·莫理循书信集,北京:知识出版社,1986.
    宋教仁著;郭汉民编.宋教仁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汤化龙治丧同人.蕲水汤先生(化龙)遗念录.(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26辑第252册)台北:文海出版社.
    王锡彤著;郑永福,吕美颐校订.抑斋自述.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
    张国淦著;杜春和编.张国淦文集.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
    张謇著;张謇研究中心,南通市图书馆,江苏古籍出版社编.张謇全集.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
    张难先著;严昌洪,张铭玉,傅蟾珍编.张难先文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组.徐树铮电稿.北京:中华书局,1963.
    钟伯毅,邓家彦口述;谢文孙等整理.钟伯毅邓家彦口述自传.北京:中国大百科全数出版社,2009.
    朱文通主编.李大钊年谱长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邹鲁著.回顾录.长沙:岳麓书社,2000.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辛亥革命回忆录(1-8), 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1-198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北省委员会.辛亥首义回忆录(1-4).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1981.
    韩玉辰.汤化龙的一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湖北文史资料,第8辑.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
    李猿公.清术湖北立宪活动中的汤化龙及其他.湖北文史资料,第8辑.
    李仲公.护国之役时的汤化龙及其集团.湖北文史资料,第8辑.
    刘道铿.汤化龙的政治活动及其思想.湖北文史资料,第8辑.
    王保民.清术汤化龙等组织汉口宪政同志会的情况.湖北文史资料,第8辑.
    邓谷.革命大时代过程中的汤芗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北省浠水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浠水文史资料,第3辑.1989.
    张春松.汤化龙传略.政协黄冈市委员会学习文史委员会.黄冈文史资料,第4辑.2001.
    耿云志.耿云志文集.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
    耿云志等.西方民主在近代中国.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
    顾敦蹂.中国议会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1.(苏州木渎心正堂,1931)
    谷钟秀.中华民国开国史(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66辑第651册).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上海泰东书局,1914)
    管美蓉.吴景濂与民初国会.台北:国史馆,1995.
    贺觉非.辛亥武昌首义人物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
    贺觉非,冯天瑜.辛亥武昌首义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侯宜杰.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清术立宪运动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人民出版社,1993)
    胡绳武,金冲及.论清术立宪运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
    胡维革,程舒伟.近代中国国会的历史命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胡象贤.民初国会之渊源与演进及其失败原因的分析研究.台北,学海出版社,1983.
    金冲及,胡绳武.辛亥革命史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1991.
    黎澍.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政治.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
    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1840-1926年).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商务印书馆,1947)
    李金河.中国政党政治研究(1905-1949).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李时岳.张謇与立宪运动.北京:中华书局,1962.
    李守孔.民初之国会.台北:中国学术著作奖助委员会,1964.
    李新,李宗一.中华民国史.北京:中华书局,2011.
    林济.长江中游宗族社会及其变迁:黄州个案研究(明清—1949).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刘景泉.北京民国政府议会政治研究.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
    马小泉等.强权与民声:民初十年社会透视.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1.
    皮明庥.武汉史稿.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2.
    钱实甫.北洋政府时期的政治制度.北京:中华书局,1984.
    邱远猷,张希坡.中华民国开国法制史:辛亥革命法律制度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美)任达(李仲贤译).新政革命与日本.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及有关著作.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日)实藤惠秀(谭汝谦、林启彦译).中国人留学日本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83.
    苏云峰.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湖北省,1860-1916.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41).1981.
    吴春梅.一次失控的近代化改革:关于清术新政的理性思考.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
    徐矛.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徐松荣.维新派与近代报刊.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8.
    徐宗勉、张亦工等.近代中国对民主的追求.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
    谢本书等.护国运动史.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
    谢彬.民国政党史.北京:中华书局,2007.(学术研究总会,1926)
    谢振民.中华民国立法史.北京:中国政法大学,1999.(上海正中书局,1937)
    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修订本).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杨绪盟.移植与异化:民国初年中国政党政治研究(修订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余彦文编.鄂东著作人物荟萃.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张华腾.袁世凯与近代名流.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张朋园.立宪派与辛亥革命.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24),1983.
    张朋园.梁启超与民国政治.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7.(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1978)
    张小林.覃振传.北京:中华书局,2005.
    张永.民国初年的进步党与议会政党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张玉法.民国初年的政党.长沙:岳麓书社,2004.(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1985)
    张玉法.清季的立宪团体.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1971)
    张玉法.中国现代史论集,第三辑,辛亥革命.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2.
    张玉法.中国现代史论集,第四辑,民初政局.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0.
    章开沅.张謇传.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
    章开沅,林增平.辛亥革命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0.(人民出版社,1980-1981)
    章开沅,严昌洪.辛亥革命与中国政治发展.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中国近代现代史论集,第16、17、18、19、20、21、23编.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美)周锡瑞(杨慎之译).改良与革命:辛亥革命在两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中华书局,1982)
    周佳荣.近代日本文化与思想.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日)宗方小太郎.辛壬日记/一九一二年中国之政党结社,北京:中华书局,2007.
    邹鲁.中国国民党史稿.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9.(商务印书馆,1938)
    宝成关.民初国会论述.社会科学战线,1985(4).
    别琳.保守政党与民初政制——进步党的政治参与及其与国民党的互动[D].成都: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陈巍然.湖北咨议局浅议.湖北省史学会.辛亥革命论文集.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
    程为坤.从民国初年环绕军民分治问题所展开的斗争看共和党.历史学刊,1986(3)
    程为坤.民初共和党的形成、组织、及其派系.近代史研究,1986(3).
    董方奎.1911至1914年间的梁启超与进步党.文史哲,1980(3).
    冯天瑜.黎元洪出任辛亥革命鄂军都督始末.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9(6).
    黄芙蓉.袁世凯与进步党.台北: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1981.
    高放,韦庆远,刘文源.清术资政院第一次常年会.社会科学战线,1982(4).
    耿云志.论清末立宪派的国会请愿运动.中国社会科学,1980(5).
    耿云志.论谘议局的性质与作用.近代史研究,1982(2).
    耿云志.清末资产阶级立宪派与咨议局.中华书局编辑部.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
    耿云志.辛亥革命前的各省咨议局联合会.中国史学会.辛亥革命与20世纪的中国.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郭莹.清末武汉地区的地方自治.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6)
    郝幸艳.李大钊与汤化龙民初关系探微.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1).
    贺跃夫.清末士大夫留学日本透视——论法政大学中国留学生速成科.近代史研究,1993(1).
    胡绳武.民元南京参议院风潮.近代史研究,1989(5).
    黄德发.湖北立宪派与革命党离合关系试探.近代史研究,1988(2).
    黄德发.汤化龙立宪活动述论.江汉论坛,1987(10).
    黄俊军.清末立宪派近百年研究述评.湖南社会科学,2006(6).
    (日)后藤延子(孟祥才译).李大钊与汤化龙,北京档案史料,1997(1).
    季鹏.立宪运动及立宪派与民初议会制的建立.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政治史研究室、苏州大学社会学院.首届“晚清国家与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姜义华.民初政党政治与黄兴民主政治思想的发展.复旦学报,1994(4).
    焦静宜.袁世凯与民初国会.历史档案,1996(2).
    李守孔.各省咨议局联合会与辛亥革命.中国现代史丛刊,第3册,台北:正中书局,1961.
    李书源.二次革命后的国会与党争.东北师大学报,1991(5).
    李书源.民初民主党述略.史学集刊,1990(1).
    李书源.民初政党史辩误二则.近代史研究,1991(2).
    李书源.研究系述略.吉林大学学报,1991(3).
    李天松.辛亥革命前后的张国溶.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辛亥两湖史事新论.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
    李学智.北京临时参议院立法活动程序、规则的若干考察.历史教学,2003(6).
    李学智.北京临时参议院议员人数及变动情况考.近代史研究,1998(4).
    李学智.关于民国元年参议院风波的几个问题.近代史研究,1997(1).
    李学智.民国第一届国会议员岁费的制定.近代史研究,2001(6).
    李秀清.《大清违警律》移植外国法评析.犯罪研究,2002(3).
    李育民.进步党述论.近代史研究,1986(2).
    李育民.民初国民党与进步党离合关系新探.湖南师大学报,1985(6).
    李育民.试论武昌首义中的汤化龙.江汉论坛,1985(10).
    李育民.宪法研究会拼组前两政团名称辩误.近代史研究,1989(3).
    李育民.熊希龄与进步党.周少连.维新·济世·救亡:纪念熊希龄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文集.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
    李正中.汤化龙的最后一封信.文物天地,1999(3).
    梁彦.清末的地方立法机关——咨议局及其立法初探.法学研究,1988(5).
    刘道伟.试论汤化龙宪政思想的形成及实践.湖北社会科学,2005(6).
    刘福祥,赵矢元.略论护国运动中的进步党——兼论护国运动中的领导权问题.北方论丛,1986(3).
    刘望龄.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华中师院学报》,1981(4).
    刘望龄.辛亥前后武汉的报纸.华中师范学院学报,1981(2).
    刘伟.清末湖北立宪派的政治参与.湖北社会科学,1988(10).
    刘伟.清末湖北立宪党人的议政实践.中国史学会.辛亥革命与20世纪的中国.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罗华庆.略论清术资政院议员.历史研究,1992(6).
    马天增.民国初年的进步党.黄石师院学报,1981(3).
    梅竹松,孔宪凯.汤化龙与武昌首义.黄石师院学报,1981(4).
    潘荣.进步党人谋取西南地盘的活动.南开学报,1986(4).
    潘振平.汤化龙.李文海,孔祥吉.清代人物传稿,下编5卷.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
    彭明.“五四”前后的研究系.历史教学,1964(1).
    钱坤.汤化龙、进步党与民初政局。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89(2).
    钱坤.清术立宪运动时期的汤化龙.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4).
    邱远猷.清末立宪改革中的资政院和咨议局.社会科学研究,1984(5).
    沈云龙.汤化龙其人其事.沈云龙.民国人物与史事论丛.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1.
    苏云峰.湖北省咨议局与省议会.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7期,1978.
    苏云峰.清季武昌学界的革命运动.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4期上册,1973.
    田丹.民初临时参议院研究.湘潭: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王来棣.立宪派的“和平独立”与辛亥革命.近代史研究.1982(2).
    王来棣.辛亥革命时期湖北军政府剖析.近代史研究,1980(1).
    王翔.辛亥前后的汤化龙.民国春秋,1990(4).
    王兴科.辛亥湖北军政府官制与人事三题.理论月刊,1991(10).
    王政.李大钊在《晨钟》报本事考信述要.学术研究,1999(3).
    汪季石.清末鄂东留日学生对辛亥革命的贡献.黄冈师专学报,1993(4).
    韦庆远、高放、刘文源.论咨议局.近代史研究,1979(2).
    吴德安.汤化龙没有参加推举黎元洪为湖北都督.人物,1982(2).
    吴汉全.早期李大钊对进步党研究系认识的变迁.松辽学刊,1994(4).
    吴剑杰.谋略处考.近代史研究,1987(2).
    吴剑杰.清术湖北拒款保路斗争述略.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5).
    吴剑杰.清术湖北立宪党人的议政实践.历史研究,1991(6).
    严昌洪,肖建东.试论汤化龙在武昌首义中的地位和作用.甘肃社会科学,2011(5).
    杨立强.论民国初年的政党、党争与社会.复旦学报,1993(2).
    杨天宏.论“临时约法”对民国政体的设计规划.近代史研究,1998(2).
    杨天宏.走向衰亡的民初国会.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1(2).
    杨天石,王学庄.汤化龙密电辩讹——兼论汤化龙在武昌起义前后的政治表现.复旦学报,1981(5)
    杨天宗.进步党与袁世凯关系的新思索.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刊,1990(3).
    杨天宗.民初进步党综论(上).宜春师专学报,1990(1).
    杨天宗.民初进步党综论(下).宜春师专学报,1990(3).
    姚琦.民国初年进步党人对西南的经营.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89(1).
    于伯铭、冯士钵.清末的咨议局.社会科学战线,1983(1).
    熊秋良.试析民初第一届国会选举,民国档案,2005(4).
    徐博东.蔡锷参加过进步党.近代史研究,1982(4).
    徐博东.蔡锷对民初政党的态度及其与进步党的关系.齐鲁学刊,1987(2).
    薛恒.民国议会史研究述评.近代史研究,2004(3).
    徐矛.西方政制的引入与民国初年的政局.复旦学报,1987(5).
    徐辉琪.论第一届国会选举.近代史研究,1988(2).
    曾业英.关于民宪党的几个问题.近代史研究,1990(4).
    曾业英.民国初年的民主党.历史研究,1991(5).
    曾业英.梁启超与民主党.近代史研究,1995(1).
    曾业英.汤化龙.李新等.中华民国史·人物传,第6卷.北京:中华书局,2011.
    曾业英,徐辉琪.民初政党概述.贵州社会科学,1982(1-6).
    张国福.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起草日期和主稿人问题.北京大学学报,1984(1).
    张海鹏.湖北军政府“谋略处”考异.历史研究,1987(4).
    张朋园.进步党之结合与权力分配.中华民国史料研究中心.中华民国史料研究中心十周年纪念论文集.台北:中华民国史料研究中心,1982.
    张朋园.立宪派的“阶级”背景.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2期上册,1993.
    张朋园.清季咨议局议员的选举及其出身之分析.思与言,5卷6期,1968.
    张朋园.清末民初的两次议会选举,中华民国史料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史专题研究报告,第5辑.台北:中华民国史料研究中心,1976.
    张学继.民国初年的制宪之争.近代史研究,1994(2).
    张学继.民国初年争夺制宪权的斗争.北京档案史料,1992(4).
    张学继.留日学生与清术立宪运动.香港:二十一世纪,1992(8).
    张学继.论留日学生在立宪运动中的作用.近代史研究,1993(2).
    张亦工.第一届国会初探.学习与思考,1981(6).
    张亦工.第一届国会的建立及其阶级结构.历史研究,1984(6).
    张亦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起草人辨证.历史研究,1983(3).
    张卓凡.评民国初年宋教仁政治活动.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89(2).
    章开沅.辛亥革命前后的张謇.社会科学战线,1986(1).
    周衍.略论临时约法的历史意义.南京大学学报,1981(4).
    朱志敏.李大钊参加“研究系”活动质疑.近代史研究,1998(3).
    朱宗震.张振武案及其政治风潮.辛亥革命史丛刊,第4辑,1982.
    邹小站.关于南京临时政府与临时约法的几个问题.近代史研究,1997(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