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社会治理功能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人类社会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是一个多元、多样、多变和充满矛盾的世界。人类在20世纪所创造的物质财富,超过了以往所有时代的总和,但人类对自然生态和社会秩序的破坏,也超过甚至叠加了所有时代的恶果。进入21世纪以后,虽然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以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但上述状况并为得到根本改变,而且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增加,已经并将越来越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这个时代所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不但超出了传统和既有历史经验能够解释的范围,而且超出了我们理性认知能够把握的边界。人类文明这艘大船正行驶在一片未知的海域,没有现成的航海图和灯塔,我们只能在探索中奋然前行,在前行中果敢探索。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中国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的社会转型。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正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从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变,从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变,从同质单一社会向异质多样社会转变。相对于持久且缓慢的社会变迁而言,这种社会转型无疑是“惊险一跳”,意味着从原有的发展轨道进入新的发展轨道。由此带来了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问题呈现出多领域、多类型、多方面以及突发性等特点,不和谐因素明显增多。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这些社会问题,建设和谐社会,己成为我国社会转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如何创新和改进社会治理模式,破解治理困境,也成为卷入矛盾冲突各方的共同诉求。
     自人类社会形成以来,关于如何实施公共事务管理的探索就没有停止过。在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下,政府是唯一的公共事务管理主体。但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公民社会的发育成熟,企业、非政府组织广泛参与到公共事务管理中,呈现出以政府管理为主导,多元管理主体不断壮大的格局。在此基础上,20世纪末,公共行政领域逐步形成了一种很有价值的理论--治理理论。中国的社会转型呼唤、孕育并催生新的社会治理特质,新的社会治理又反作用于社会转型,进而滋润并促进社会发展。与西方的社会治理不同,中国的社会治理产生于特殊的世情、国情和时代背景,也受影响于中国现行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体制,因而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鉴于此,本研究提出了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治理,要着眼于文化中轴式社会治理,即把文化作为实施社会治理的中轴,社会关系协调、社会行为规范、社会公正促进、社会活力增强、社会矛盾化解、社会风险防范、社会和谐构建等,都应当突出并围绕文化这个中轴而展开。文化对于社会治理,不仅是一种手段、措施和支撑,也是一种目标、内容和引领。从我国来说,这与新中国成立之前军事(暴力)中轴式社会管理,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行政)中轴式社会管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市场)中轴式社会管理,以及进入现代化以后的法治(法律)中轴式社会治理,都有较大的不同。文化中轴式社会治理的优势在于,文化的社会治理功能对社会和人的影响和控制不具有强制性,其作用发挥过程是人的思想和行为从内而外的转化过程,因而也是稳定和持久的。
     文化中轴式社会治理基于文化具有独特的社会治理功能。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文化一旦形成,便总能以其无形的力量渗透于社会的方方面面,并且以不同的形式和渠道发挥其特有的作用和功能。文化的社会治理功能就是文化在社会公共治理活动中所具有的作用与效能,体现在对个人的生存方式、社会的运行方式、国家的存在方式的影响上,主要表现在社会价值建构功能、社会冲突整合功能、社会发展导向功能、社会结构互动功能等四个方面。其中,价值建构与冲突整合,源于文化自身的精神属性转化而成的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精神力量;发展导向与结构互动,源于文化自身的物质属性并参与和支撑经济、政治、社会健康发展的现实作用。在社会治理中,文化能够发挥这些特有的功能,实现对公共事务的有效管理,维护社会成员的公共权益,解决社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失范。
     通过文化中轴式社会治理发挥文化的社会治理功能,目的是为了通过文化的作用,促进社会价值形成共识、文明成为主流、利益得到调和、冲突实现消弭、矛盾取得化解,最终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和进步。结合现阶段中国的实际情况,需要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等各方共同参与和行动,把文化置于整个社会治理的核心位置,在实施文化发展战略、推动文化发展繁荣、加强组织文化建设、提供精神文化支撑等不同层面、不同范围创新方法、积极实践,让文化真正成为指引社会发展进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旗帜。
     本研究综合运用了人类学、文化学、社会学、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等理论知识,围绕“如何发挥文化的社会治理功能,构建文化中轴式社会治理,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这一核心问题开展研究。从论文结构来看,除导论和结语外,本研究分为六章。导论分析了研究背景与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确立了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一章对文化、社会、治理等相关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着重对文化与社会治理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影响的关系进行了辨析。第二章对中西方“文化治理”思想的形成与实践进行了回顾梳理,总结了历史上发挥文化治理功能,推进社会治理的现实启示。第三章为本文的核心内容,在分析文化功能理论的基础上,归纳了文化所具有的社会价值建构功能、社会冲突整合功能、社会发展导向功能和社会结构互动功能。第四章研究阐述了文化的社会治理功能产生的机理,以及在物质层面、价值层面、制度层面、行为层面上如何作用。第五章讨论了构建文化中轴式社会治理的必然性,明确了其主体、客体、介体等构成要素,分析了其合法性、人本性、透明性、参与性、责任性等要素特征。第六章提出了文化发挥社会治理功能的目标指向是建设和谐社会,并从中国的实践出发,探讨了文化发挥社会治理功能的中国化路径。
     文化的社会治理功能研究,不仅是一个学术问题、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实践问题。从文化的功能角度来研究社会治理问题,并且以社会治理为依托来探寻文化发展理论,抑或能为文化发展和社会治理两大课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理论框架与思维模式;两者在理论与实践上的关联与互动或可为中国转型期相关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启迪。本文对文化的社会治理功能的理论体系进行了初步建构,但如何继续探索文化中轴式社会治理思路,充分发挥文化的社会治理功能,推进社会转型期的和谐社会建设,还需要各方力量从实践层面大胆探索,也需要学界以创新精神深入研究。
Human society is forever changing and evolving. It's a pluralistic, diversified, and changeable world full of conflicts. The material wealth created by man in the20th century surpassed the total amount of all the past times. Meanwhile man's destruction of nature and social order surpassed the vicious fruit of all the past times as well. Though international multiple polarization,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developing fast in the21st century, the above-mentioned situation hasn't changed fundamentally, but rather, it is intensifying with unprecedented speed, posing more and more threats to man's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The various conflicts and problems confronting today's society have gone beyond our understanding based on tradition, historical experience and our rational knowledge. The great ship of human civilization is sailing into an unknown ocean. Without any existing navigation map and lighthouse, we have no choice but to strive forward courageously.
     Nowadays the world is undergoing fast development, great transformation and tremendous adjustment, and China is undergoing comprehensive, extensive and deep-rooted social transformation. China, in its transitional period, is changing from plan economy to market economy, from agrarian society to industrial society, from rural society to urban society, form semi-closed society to open society, from homogeneous to heterogeneous society. Compared with the lasting and slow social changes, this social transformation is no doubt "thrilling", pushing the society from the old development track to a new track. It brings about fundamental changes in social structure, interests and ideology. And they give rise to various social problems in multiple fields and multiple aspects, increasing disharmonious elements. How to view and handle well such social problems? This has become a crucial problem to be addressed in the process of China's social transition. How to innovate and improve social governance mode, and come out of the predicament of governance? This has become the common call for all the parties involved in this conflict.
     Man has kept exploring state governance and social governance ever since the human society came into existence. In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government is the only executive body of public affairs. But with the prosperous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and the maturity of the civilian society, enterprises and NGOs begin to participate in the administration of public affairs extensively. Although it's still the government that dominates the administration of public affairs, there is a growing presence of other multiple agencies in it. Under such circumstances, a worthy theory-governance theory-took shape in the field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China's social transformation calls for, conceives and gives rise to social governance of new features, which in turn influences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therefore facilitat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Different from western social governance, China's social governance came into being under special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situations, and it's influenced by China's existing economic, political, and cultural systems. Therefore, it's marked with clear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light of such a situation, this research puts forward the view that culture is the axis of social governance and it should revolve around the axis of culture to coordinate social relations, to regulate social behavior, to promote social justice, to enhance social dynamics, to solve social conflicts, to reduce social risks, and to build up social harmony. Culture is not just a means, a measure, or a support for social governance. It is also an objective, an element and a lead for social governance. Such an idea differs very much from all the previous social governance modes in China, including the military-based mode bef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politics-based mode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New China, the economy-based mode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and the law-based mode after the modernization. The advantages of culture-based social governance lie in its stability and durability, because its social governance function is not compulsory in terms of its influence upon men and its control over society, but rather, it's a transforming process from the inside to the outside.
     Culture-based social governance is unique in terms of its social governance functions. Once the culture of a country, a nation, or a society comes into being, it will exert its invisible power on every aspect of the society in different ways, and it will give play to its function in public social governance activities. The social governance function of culture refers to the function and efficiency of culture in public social governance activities. It is embodied by individuals'living styles, the structure of the society, and the mode of the country, which is mainly reflected in four aspects, namely,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value, the integration of social conflicts, the orientation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interaction of social structure. The construction of value and the integration of conflicts originate from the spiritual attribute of culture, which will transform into man's spiritual power to understand and reform the world. The orientation of development and the interaction of structure originate from the material attribute of culture, and they are involved in maintaining the healthy economic, politic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social governance, with these above-mentioned unique functions, culture can administer public affairs, safeguard the public interests of the members of the society, and solve various problems and abnormities in the society.
     Culture-based social governance can give play to the social governance functions of culture. Its purpose is to reach common understanding on social value, make culture the mainstream, coordinate various interests, solve conflicts and in the end realize the harmonious, stabl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the society. To guarantee the leading position of culture in terms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we must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China's current condition; the government, the market, the citizens and other relevant parties should all take part in it; culture should be viewed as the axis of the whole social governance; and we should innovate our methods on various levels and in diverse fields for implementing this culture-based development strategy, promoting the prosperous development of culture, consolida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ulture, and supporting spiritual culture. And in the end we should put these methods into practice vigorously.
     Adopting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in anthropology, sociology and public management studies, this research revolves around the core issue of "how to use the social governance function of culture to construct culture-based social governance and to facilitate the establishment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In terms of structure, this thesis, except for the introduction and conclusion, is divided into6chapters. The introduction analyzes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research, and reviews the relevant studie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sets up the steps and methods for this research. Chapter1defines certain core concepts in this research, focusing on the analysis of the inter-penetration, mutual complementation and mutual influence between culture and social governance. Chapter2reviews the form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social governance" both in China and in the West, summarizes the historical experience of promoting social governance relying on the social governance function of culture. Chapter3is the core of this thesis. It summarizes the functions of culture in terms of constructing social value, solving social conflicts, integrating the society, dir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and complement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society. Chapter4 expounds on how the social governance of culture comes into being, and how it works on the levels of material, value, institution and actions. Chapter5discusses the inevitability and certainty for constructing culture-based social governance; defines its components, i.e., the subject, the object and the medium; and analyzes its features of legitimacy, people-orientation, transparency, participation and responsibility. Chapter6puts forward the goal of developing culture-based social governance, i.e., to build a harmonious society. Based on the current condition of China, this chapter also explores the Chinese path of developing culture-based social governance.
     The social governance function of culture is not just an academic issue or a theoretical issue. It is a realistic and practical issue. Through studying social governance from the angle of the functions of culture and exploring cultural development with a focus on social governance, we may be provided with a new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thinking mode for the in-depth research into the two subjects of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social governance. The interrelationship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wo subjects in theory and practice can give us helpful enlightenment and suggestions. This thesis sets up the basic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culture's social governance function. However, with regard to how to continue our research on culture-based social governance, how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social governance of culture, and how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in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it needs courageous exploration in practice and innovative thorough research in the academic world.
引文
① 王正中:《社会学概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91页。
    ① 周平:《对民族国家的再认识》,《政治学研究》,2009年第4期。
    ① 韩美群、宋州:《政治、经济和文化多维关系解读——兼论和谐社会构建》,《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① 衣俊卿:《文化哲学—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版,第26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09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68页。
    ④ [德]卡凯特琳.勒德雷尔:《人的需要》,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36页。
    ⑤ [德]李凯尔特:《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1页。
    ① 衣俊卿:《论文化的内涵与社会历史方位——为文化哲学立言》,《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② 张莉:《后殖民话语与文化霸权——美国电影    ② 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淇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129页。
    ① 周怡:《强范式与弱范式:文化社会学的双视角——解读J.C.亚历山大的文化观》,载《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6期,第207—208页。
    ② [德]卡尔·曼海姆:《文化社会学论要》,刘继同、左芙蓉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7页。
    ① 衣俊卿:《文化哲学—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版,第31页。
    ① 衣俊卿:《文化哲学—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版,第69页。
    ② [美]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5页。
    ③ 郭灵凤:《欧盟文化政策与文化治理》,《欧洲研究》,2007年第2期。
    ① 郭灵凤:《欧盟文化政策与文化治理》,《欧洲研究》,2007年第2期。
    ② 郭灵凤:《欧盟文化政策与文化治理》,《欧洲研究》,2007年第2期。
    ① 贺麟:《儒家思想的新展开》,转引自《文化与人生》,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5页。
    ② 牟宗三:《道德的理想主义》,台湾学生书局,1985年版,第246页。
    ③ 梁漱溟:《中西文化及其哲学》,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第53页。
    ④ 蔡元培:《何谓文化》,见《蔡元培美学文选》,北京大学版社1963年版,第113页。
    ⑤ 梁启超:《什么是文化》,载《学灯》,1922年12月9日。
    ⑥ 胡适:《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载《现代评论》,1926年第4卷第38期。
    ①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3-664页。
    ② 郭凤志:《论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① 车洪波:《文化作用方式之分析》,《学习与探索》,2004年第1期,第19页。
    ② 李文群:《发挥传统文化作用构建和谐社会》,《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9卷,第2期。
    ③ 韩美群:《论和谐文化的社会功能》,《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第60卷,第5期。
    ④ 张谨:《新时期文化的基本功能探析》,《天府新论》,2010年第3期,第109页。
    ① 周熙明:《中央党校学员关注的文化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年版,第106页。
    ② 胡惠林:《国家文化治理:发展文化产业的新维度》,《学术月刊》,2012年第5期。
    ① [英]泰勒:《原始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
    ② [美]C·恩伯和M·恩伯:《文化的变异》,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9页。
    ③ [美]A L Kroeber, Clyde Kluck-hohn. Culture:A Critical Review of Concepts and Definitions[M].New York,1952:181.
    ① 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7-28页。
    ② [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4-7页。
    ③ 衣俊卿:《文化哲学——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73页。
    ① 衣俊卿:《文化哲学——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72-73页。
    ② 曾小华:《文化定义现象述论》,《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5期。
    ① 王晶雄、王善平:《社会发展:反思与超越——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研究》,学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7页。
    ①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7页。
    ①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版,第272页。
    ② 王康:《社会学词典》,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18页。
    ③ 章人英:《社会学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版,第252页。
    ①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80页。
    ① [美]詹姆斯N·罗西瑙:《没有政府的治理》,张胜军、刘小林等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① [英]格里·斯托克:《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载俞可平主编:《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4-35页。
    ② [英]罗伯特·罗茨:《新的治理》,木易编译,俞可平主编:《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86-87页。
    ③ 张宝锋:《现代城市社区治理结构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版,第52页。
    ④ 汪向阳、胡春阳:《治理:当代公共管理理论的新热点》,《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⑤ 吴志成:《治理创新—欧洲治理的历史、理论与实践》,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3页。
    ⑥ 俞可平:《治理和善治引论》,《政治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00年第1期,第42页。
    ⑦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8页。
    ① 杨雪冬:《“治理”的九种用法》,《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年第2期。
    ② 江明修:《志工管理》,台湾智胜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版,第350页。
    ①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97页。
    ② 毛寿龙:《西方政府的治道变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页。
    ③ 陈振明:《公共管理学——一种不同与传统行政的研究途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8页。
    ④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5页。
    ① 俞可平:《全球治理引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第1期。
    ② 赵景来:《关于治理理论若干问题讨论综述》,《世纪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3期。
    ③ 唐娟:《政府治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09-411页。
    ① 马凯:《努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求是》杂志,2010年第20期。
    ② 韩朝华:《利益多元化与社会治理结构转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1期。
    ③ 卢汉龙:《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① 孙晓莉:《西方国家政府社会治理的理念及其启示》,《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2期。
    ② 俞可平:《敬畏民意——中国的民主治理与政治改革》,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年版,第32页。
    ③ 俞可平:《敬畏民意——中国的民主治理与政治改革》,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年版,第32页。
    ① 胡惠林:《国家需要文化治理》,《学习时报》,2012年6月18日。
    ① 衣俊卿:《文化哲学—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6页。
    ① 斯大林:《马克思主义与民族问题》,《斯大林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294页。
    ① 魏波、孙颖:《在治理创新与文化发展的互动中培育社会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2年第1期。
    ① 史炳军、展赫男:《文化建设与社会治理》,《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2期。
    ② 魏波、孙颖:《在治理创新与文化发展的互动中培育社会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2年第1期。
    ③ 吴俊杰、张红:《中国构建和谐社会问题报告》,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年版,第311页。
    ① 衣俊卿、胡长栓:《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76页。
    ② 衣俊卿、胡长栓:《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78页。
    ③ 韩美群:《和谐文化论》,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① 刘先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以人为本》,《领导文萃》,2006年第5期。
    ① 韩美群:《和谐文化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1页。
    ① 北大哲学系外国哲学教研室:《古希腊罗马哲学》,北京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19页。
    ② 北大哲学系外国哲学教研室:《古希腊罗马哲学》,北京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23页。
    ③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55-156页。
    ① 杨经录:《西方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探索》,《生产力研究》,2011年第4期。
    ② 《十六一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第497页。
    ③ 杨经录:《西方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探索》,《生产力研究》,2011年第4期。
    ① 程志敏:《宫墙之门:柏拉图政治哲学发凡》,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18页。
    ② [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36页。
    ① 高峰:《从西方自然观的发展看马克思的“人与自然”观》,《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② 李慧青:《生态伦理的文化底蕴》,《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
    ① 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593页。
    ② 林亚西、郝长江:《西方自然思想和生态伦理学》,《求索》,2001年第1期。
    ③ 左小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学观点的研究》,第四军医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① 曹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147-148页。
    ② 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171-172页。
    ③ 纪宝成:《中国古代治国要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6-167页。
    ① [明]黄绾:《明军工以励忠勤疏》,载(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三十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462页。
    ② [清]张廷玉:《明史》卷187,《陈金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963页。
    ③ 陆自荣、徐凤仙:《习性与秩序:王阳明南赣社区治理模式及意义》,《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2年第3期。
    ① 陆自荣、徐凤仙:《习性与秩序:王阳明南赣社区治理模式及意义》,《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2年第3期。
    ② [明]王守仁:《十家牌法告谕各府父老子弟》,《王阳明全集》卷十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528页。
    ③ [明]王守仁:《年谱一》,《王阳明全集》卷三十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252页。
    ④ 陆自荣、徐凤仙:《习性与秩序:王阳明南赣社区治理模式及意义》,《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2年第3期。
    ① [清]魏瀛:《重修赣州府学记》,载(清)魏瀛,鲁琪光修:同治《赣州府志》卷23《学校》,(清)钟音鸿等纂,湖南图书馆1990年版。
    ② 靳凤林:《古希腊城邦自治型社会治理模式与美德伦理》,“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2006年。
    ① 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20页。
    ② 《柏拉图全集》第三卷,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75页。
    ① 奥古斯丁:《上帝之城》,王晓朝译,香港道风书社2003年版。
    ② 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381页。
    ③ 江畅:《西方近现代主流价值文化构建的启示》,《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2年第14期。
    ① 靳凤林:《中世纪二元对立型社会治理模式与基督教信念伦理》,《伦理学研究》,2007年第6期。
    ① 江畅:《西方近现代主流价值文化构建的启示》,《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2年第14期。
    ② 靳凤林:《制度伦理与官员道德—当代中国政治伦理结构性转型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39页。
    ① 靳凤林:《制度伦理与官员道德—当代中国政治伦理结构性转型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39-41页。
    ② 江畅:《西方近现代主流价值文化构建的启示》,《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2年第14期。
    ①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3页。
    ② 衣俊卿、胡长栓:《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34页。
    ③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0-11页。
    ①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341-342页。
    ② 衣俊卿、胡长栓:《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14页。
    ③ 《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00页。
    ④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7页。
    ①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82页。
    ② 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25页。
    ③ 《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7—18页。
    ④ 《论文化建设—重要论述摘编》,学习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10页。
    ⑤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3-24页。
    衣俊卿、胡长栓:《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18页。
    ①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475页。
    ① 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7页。
    ② [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李强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9页。
    ③ [法]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规则》,胡伟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79页。
    ① [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费孝通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5页、第106页。
    ① 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42页。
    ① 殷陆君:《人的现代化——心理·思想·态度·行为》,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7页。
    ② 李涛、陈玉玲:《再造国民精神:教育的使命》,《小学德育》,2009年第4期。
    ① 卢风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整合功能》,《求实》,2008年第4期,第5页。
    ① 兰久富:《全球化过程中的价值多样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52页。
    ① 李松玉:《制度权威研究:制度规范与社会秩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02页。
    ② 衣俊卿:《文化哲学——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3页。
    ① [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李盛平、杨玉生等译,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39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① [法]让·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① [德]马克斯·霍克海默、特奥多·威·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洪佩郁等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133页。
    ② 陆扬、王毅:《文化研究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0页。
    ① [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71页。
    ① 陈立旭:《论文化的超越性功能》,《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① 衣俊卿:《论文化的内涵与历史方位——为文化哲学立言》,《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3期。
    ②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97页。
    ③ 陈立旭:《论文化的超越性功能》,《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① [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上卷,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1995年印刷,第145页。
    ② [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上卷,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1995年印刷,第306页。
    ③ 衣俊卿:《论文化的内涵与历史方位——为文化哲学立言》,《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3期。
    ④ 衣俊卿:《论文化的内涵与历史方位——为文化哲学立言》,《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① [法]帕斯卡尔:《思想录》,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157-158页。
    ② [美]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3页。
    ③ [德]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和目标》,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46页。
    ④ 赵晓娜:《文化本质初探——基于唯物史观的视角》, 《黑龙江史志》,2012年第10期。
    ① 衣俊卿:《论文化的内涵与历史方位——为文化哲学立言》,《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6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9页。
    ③ 赵晓娜:《文化本质初探——基于唯物史观的视角》,《黑龙江史志》,2012年第10期。
    ① 王希鹏:《文化哲学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
    ② 衣俊卿:《论文化的内涵与历史方位——为文化哲学立言》,《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3期。
    ① [英]马林诺夫斯基:《科学的文化理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3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72年版,第32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1995年版,第32页。
    ② 衣俊卿:《论文化的内涵与历史方位——为文化哲学立言》,《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3期。
    ① [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
    ② [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516页。
    ③ 徐洪兴:《二十世纪哲学经典文本——中国哲学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74页。
    ④ 衣俊卿:《论文化的内涵与社会历史方位——为文化哲学立言》,《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① 张健:《文化之“化”的五个层面》,http://theory.people.com.cn/GB/40537/16651186.html.
    ② 孙鹤:《科学发展观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方略》,时事出版社2013年版,第160页。
    ① 孙鹤:《科学发展观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方略》,时事出版社2013年版,第160页。
    ① [美]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程克雄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407页。
    ② 笪素林:《社会治理与公共精神》,《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9期。
    ③ 黄建洪,施雪华:《论公共理性精神》,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5期。
    ④ 黄建洪、施雪华:《论公共理性精神》,《山西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⑤ [美]David Gauthier. Public Reason, Social Philosophy and Policy Foundation[M]/from Fred D'Agostino, Gerald F. Gaus, ed (s), Public Reason. Dartmouth Publishing Company Limited.1998:60.
    ① [美] Frederick S. Ellett. David P Erison. In Defense of Public Reason [J]. Educational Theory. Spring1997 (47):121-133.
    ② 黄建洪:《公共理性视野中的当代中国政府能力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5页。
    ③ 黄建洪、施雪华:《论公共理性精神》,《山西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④ [美] Fredericks. Ellett, David P Erison. In Defense of Public Reason [J]. Educational Theory, Spring1997 (47):121-133.
    ⑤ [美]Paul J. Weithman. Citizenship and Public Reason [M]//from Natural Law and Public Reason. Robert P. George, Christopher Wolfe, ed (s). Washington, D. C.:Georgetown University,2000:128.
    ① [美]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8页。
    ③ 邹吉忠:《自由与秩序》,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4页。
    ④ 施惠玲:《制度伦理研究论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8页。
    ⑤ [美]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285页。
    ① [美]刘易斯、科赛:《社会学的导论》,杨心恒译,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90页。
    ② 李海青、赵玉洁:《转型期的制度建设:问题与路向——一种政治哲学的视角》,《孝感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① 邹吉忠:《自由与秩序》,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3页。
    ② 袁峰:《制度变迁与稳定》,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2页。
    ① 黄建洪、施雪华:《论公共理性精神》,《山西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② [美]约翰·罗尔斯:《万民法》,张晓晖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61-164页。
    ③ [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威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主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20页。
    ④ [美]Robert Weisberg. Political Tolerance [M]. Thousand Oaks, California:SAGE Publications, Inc, 1998:2.
    ① 黄建洪、施雪华:《论公共理性精神》,《山西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② [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21页。
    ③ 张风阳:《政治哲学关键词》,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56页。
    ① 张风阳:《政治哲学关键词》,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65页。
    ① 孙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1990年代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86页。
    ① 魏波、孙颖:《在治理创新与文化发展的互动中培育社会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2年第1期。
    ② 赵洪冰、荣震:《“三极”社会治理结构模型与文化重心战略的历史必然趋向》,《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2期。
    ① 赵洪冰、荣震:《“三极”社会治理结构模型与文化重心战略的历史必然趋向》,《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2期。
    ② 魏波、孙颖:《在治理创新与文化发展的互动中培育社会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2年第1期。
    ③ 赵洪冰、荣震:《“三极”社会治理结构模型与文化重心战略的历史必然趋向》,《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2期。
    ① 毛寿龙:《西方政府的治道变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
    ② 曹沛霖:《政府与市场》,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33页。
    ③ [美] Archie B.Carroll, The Four faces of Corporate Citizenship, Business and Society Review,1998, P101.
    ① 陈秀峰、李莉:《企业社会责任的兴起与中国公益基金会事业的发展》,《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年第3期。
    ①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② 党秀云:《公民社会的精神与时代意义》,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③ 张群:《中国公民社会组织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
    ④ 朱国华:《中国公民社会体系发展研究》,中国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
    ⑤ [美]理查德·C·博克斯:《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孙柏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页。
    ⑥ [美]理查德·C·博克斯:《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孙柏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3页。
    ② 石福洲:《政治生态变化与中国共产党执政效率的提高》,河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① 世界银行:《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变革中的政府》,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第108页。
    ② 世界银行:《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变革中的政府》,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第108页。
    ③ 邵鹏:《全球治理理论与实践》,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版,第212--213页。
    ① 中国统计年鉴编委会:《中国统计年鉴: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年版。
    ① 李强:《社会分层十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② 于铭松:《香港中产阶级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年版,第4页。
    ①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版,第10-23页。
    ① 陈庆德:《文化产品的分类分析》,《江海学刊》,2007年第3期。
    ① 刘文辉:《传媒的文化力——关于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媒发展的文化学考察》,《东南学术》,2010年第4期。
    ① United Nations Economic and Social Commission for Asia and Pacific.What Is Good Governance? [EB/OL].[20060622].http://www.unescap.org/huset/gg/govemance.htm.
    ②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③ 俞可平:《善政:走向善治的关键》,《文汇报》,2004年1月19日。
    ① 胡详:《近年来治理理论研究综述》,《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年第3期。
    ② 贺龙栋:《社会治理:中国政府治理模式的逻辑延伸》,《唯实》,2005年第12期。
    ③ (英)格里·斯托克:《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国际社会科学》,1992年第2期。
    ① 贺龙栋:《社会治理:中国政府治理模式的逻辑延伸》,《唯实》,2005年第12期。
    ① 李凤华:《治理理论:渊源、精神及适用性》,《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② 孔繁斌:《治理与善治制度移植:中国选择的逻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年第3期。
    ① 刘润忠:《社会哲学视野中的社会结构问题》,《学习时报》,2006年12月7日。
    ① 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红旗文稿》,2010年第15期。
    ① 涂成林、史啸虎:《国家软实力与文化安全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第44--46页。
    ②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53-254页。
    ③ 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红旗文稿》,2010年第15期。
    ① 岳文典:《美国文化战略运行机制初探》,《文化建设》,2012年第3期(总第81期)。
    ① 李少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体构成及其功能分析》,《社科纵横》,2007年第2期。
    ② 闫平:《试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理论学刊》,2007年第12期。
    闫平:《服务型政府的公共性特征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理论学刊》,20¨08年第12期。
    ① 王列生:《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版,第219-221页。
    ① 王莹:《关于精神文化产品的哲学思考》,《学术探索》,2012年第8期。
    ② 胡锦涛:《在中国文联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1年11月22日。
    ① 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红旗文稿》,2010年第15期。
    ① 李锦坤、杨立新:《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及其管理创新》,《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第9期。
    ① 王列生:《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版,第284页。
    ① 胡惠林:《国家文化治理:发展文化产业的新维度》,《学术月刊》,2012年第5期。
    ① 张玉国:《国家利益与文化政策》,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25页。
    ② 胡惠林:《国家文化治理:发展文化产业的新维度》,《学术月刊》,2012年第5期。
    ① 常琦:《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商场现代化》,2011年第13期。
    ① 陈会雄:《浅谈企业文化建设的四个层次》,《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① 俞可平:《敬畏民意——中国的民主治理与政治改革》,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7页。
    ① [美]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公民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3-24页。
    ① 丰存斌:《民间组织在促进公民参与中的作用分析》,《理论探索》,2008年第6期。
    ② 王玉宝:《组织政治参与与公民社会构建》,《广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
    ① 王德义、陈向阳:《论文化建设重要论述摘编学习读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年版,第95页。
    ① 胡惠林:《国家文化治理:发展文化产业的新维度》,《学术月刊》,2012年第5期。
    ② 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红旗文稿》,2010年第15期。
    ③ 胡惠林:《国家文化治理:发展文化产业的新维度》,《学术月刊》,2012年第5期。
    ① 黄湘莲:《公民社会、公民性与公民文化建设》,《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总第188期)。
    ① 张骥:《国家政治文化学导论》,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第532页。
    ② 黄湘莲:《公民社会、公民性与公民文化建设》,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总第188期)。
    ① 党秀云:《公民社会的精神与时代意义》,《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② [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Almond, G.A.):《公民文化》,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
    ① 张群:《中国公民社会组织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81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1995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7]《斯大林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
    [8]《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9]《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10]《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2]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13]《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4]《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5]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16][美]A L Kroeber, Clyde Kluck-hohn. Culture:A Critical Review of Concepts and Definitions[M]. New York,1952.
    [17][美]David Gauthier. Public Reason, Social Philosophy and Policy Foundation [M]/from Fred D'Agostino, Gerald F. Gaus, ed (s), Public Reason. Dartmouth Publishing Company Limited,1998.
    [18][美]Paul J. Weithman. Citizenship and Public Reason [M]//from Natural Law and Public Reason. Robert P. George, Christopher Wolfe, ed (s). Washington, D. C.:Georgetown University,2000.
    [19][美]Robert Weisberg. Political Tolerance [M]. Thousand Oaks, California:SAGE Publications, Inc,1998.
    [20][美]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公民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1][古罗马]奥古斯丁:《上帝之城》,王晓朝译,香港道风书社2003年版。
    [22][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三卷,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3][美]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4][美]C·恩伯、M·恩伯:《文化的变异》,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5][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李强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6][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主编:《布莱克威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主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7][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
    [28][美]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29][法]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规则》,胡伟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30][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31][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Almond,G.A.):《公民文化》,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
    [32][德]卡尔·曼海姆:《文化社会学论要》,刘继同、左芙蓉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
    [33][德]凯特琳·勒德雷尔:《人的需要》,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34][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
    [35][德]李凯尔特:《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36][美]理查德·C·博克斯:《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孙柏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7][美]刘易斯·科赛:《社会学的导论》,杨心恒译,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 年版。
    [38][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39][德]马克斯·霍克海默、特奥多·威·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洪佩郁等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
    [40][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联书店,1987年版。
    [41][英]马林诺夫斯基:《科学的文化理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2][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费孝通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43][法]帕斯卡尔:《思想录》,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44][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5][法]让-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46][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淇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47][美]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程克雄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出版。
    [48][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李盛平、杨玉生等译,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49][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上卷,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1995年印刷。
    [50][英]泰勒:《原始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51][德]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和目标》,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52][美]约翰·罗尔斯:《万民法》,张晓晖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3][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54][美]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55][美]詹姆斯·N·罗西瑙:《没有政府的治理》,张胜军、刘小林等译, 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6](明)黄绾:《明军工以励忠勤疏》,载(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三十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57](明)王守仁:《年谱一》,《王阳明全集》卷三十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58](明)王守仁:《十家牌法告谕各府父老子弟》,《王阳明全集》卷十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59](清)魏瀛:《重修赣州府学记》,载(清)魏瀛,鲁琪光修:同治《赣州府志》卷23《学校》,(清)钟音鸿等纂,湖南图书馆1990年版。
    [60](清)张廷玉:《明史》卷187,《陈金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
    [61]蔡元培:《何谓文化》,见《蔡元培美学文选》,北京大学版社1963年版。
    [62]曹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63]曹沛霖:《政府与市场》,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64]陈振明:《公共管理学——一种不同与传统行政的研究途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5]程志敏:《宫墙之门:柏拉图政治哲学发凡》,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6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7]韩美群:《和谐文化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68]贺麟:《儒家思想的新展开》,转引自《文化与人生》,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69]黄建洪:《公共理性视野中的当代中国政府能力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
    [70]纪宝成:《中国古代治国要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1]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2]江明修:《志工管理》,台湾智胜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版。
    [73]金生鈜:《德性与教化》,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4]靳凤林:《制度伦理与官员道德—当代中国政治伦理结构性转型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75]兰久富:《全球化过程中的价值多样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76]李强:《社会分层十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77]李松玉:《制度权威研究:制度规范与社会秩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78]梁漱溟:《中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
    [79]卢汉龙:《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80]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版。
    [81]陆扬、王毅:《文化研究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2]毛寿龙:《西方政府的治道变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83]牟宗三:《道德的理想主义》,台湾学生书局1985年版。
    [84]全增嘏:《西方哲学史》(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85]邵鹏:《全球治理理论与实践》,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版。
    [86]施惠玲:《制度伦理研究论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7]世界银行:《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变革中的政府》,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
    [88]孙鹤:《科学发展观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方略》,时事出版社2013年版。
    [89]孙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1990年代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90]唐娟:《政府治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91]涂成林、史啸虎:《国家软实力与文化安全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
    [92]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93]王德义、陈向阳:《论文化建设重要论述摘编学习读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年版。
    [94]王晶雄、王善平:《社会发展:反思与超越——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研究》,学林出版社2008年版。
    [95]王康:《社会学词典》,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96]王列生:《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版。
    [97]王思斌:《社会学教程》(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8]王正中:《社会学概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99]吴俊杰、张红:《中国构建和谐社会问题报告》,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年版。
    [100]吴志成:《治理创新—欧洲治理的历史、理论与实践》,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01]徐洪兴:《二十世纪哲学经典文本——中国哲学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2]衣俊卿、胡长栓:《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103]衣俊卿:《文化哲学—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版。
    [104]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
    [105]殷陆君:《人的现代化——心理·思想·态度·行为》,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06]于铭松:《香港中产阶级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年版。
    [107]俞可平:《敬畏民意——中国的民主治理与政治改革》,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年版。
    [108]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109]袁峰:《制度变迁与稳定》,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10]张宝锋:《现代城市社区治理结构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版。
    [111]张风阳:《政治哲学关键词》,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12]张国庆:《公共行政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13]张骥:《国家政治文化学导论》,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
    [114]张群:《中国公民社会组织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15]张玉国:《国家利益与文化政策》,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16]章人英:《社会学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版。
    [117]中国统计年鉴编委会:《中国统计年鉴: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年版。
    [118]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119]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120]周熙明:《中央党校学员关注的文化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年版。
    [121]庄锡昌:《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22]邹吉忠:《自由与秩序》,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23]北大哲学系外国哲学教研室:《古希腊罗马哲学》,北京三联书店1982年版。
    [124]《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125]《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126]《论文化建设—重要论述摘编》,学习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127]《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
    [128]《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129]《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130]《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版。
    [131][法]让—皮埃尔·戈丹:《何谓治理》,钟震宇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132]沈远新:《中国转型期的政治治理:若干问题与趋势》,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
    [133]王诗宗:《治理理论及其中国适用性》,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34]唐铁汉、袁曙宏:《社会治理创新——第二届中欧政府管理高层论坛论文集》,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135]蔡志强:《社会危机治理:价值变迁与治理成长》,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36]刘霞、向良云:《公共危机治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37]王强:《政府治理的现代视野》,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0年版。
    [138]史云贵:《中国现代国家构建进程中的社会治理研究—一种基于公共理 性的研究路径》,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39]张宝锋:《现代城市社区治理结构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版。
    [140]25.蓝德曼:《哲学人类学》,工人出版社1988年版。
    [141].[美]戴安娜·克兰主编:《文化社会学:浮现中的理论视野》,王小章、郑震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42]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山西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143]赵旭东:《文化的表达——人类学的视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44][英]维多利亚·D.亚历山大:《艺术社会学》,章浩、沈杨译,江苏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
    [145]刘燕:《媒介认同论:传播科技与社会影响互动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46]雷蒙德·保罗·库佐尔特、艾迪斯·W.金:《二十世纪社会思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47]刘进田:《文化哲学导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148]陆道夫:《英国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特质论》,载《学术论坛》,2003年第6期。
    [149]张昆:《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功能》,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50]戴康生、彭耀主编:《宗教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151]刘明君、郑来春、陈少岚:《多元文化冲突与主流意识形态建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152]王邦佐等:《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社会整合实例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53]贺善侃:《论现代科技的社会功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154]张建军等:《逻辑的社会功能》,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55][爱沙尼亚]斯托洛维奇:《艺术活动的功能》,凌继尧译,学林出版社2008年版。
    [156]张宁:《媒介社会学——信息化时代媒介现象的社会学解读》,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美]Archie B. Carroll, The Four faces of Corporate Citizenship, Business and Society Review,1998, P101.
    [2][美]Frederick S. Ellett, David P Erison. In Defense of Public Reason [J]. Educational Theory, Spring1997.
    [3][英]格里·斯托克:《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国际社会科学》,1992年第2期。
    [4]常琦:《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商场现代化》,2011年第13期。
    [5]车洪波:《文化作用方式之分析》,学习与探索,2004年第1期。
    [6]陈会雄:《浅谈企业文化建设的四个层次》,《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7]陈立旭:《论文化的超越性功能》,《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8]陈庆德:《文化产品的分类分析》,《江海学刊》,2007年第3期。
    [9]笪素林:《社会治理与公共精神》,《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9期。
    [10]党秀云:《公民社会的精神与时代意义》,《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11]丰存斌:《民间组织在促进公民参与中的作用分析》,《理论探索》,2008年第6期。
    [12]高峰:《从西方自然观的发展看马克思的“人与自然”观》,《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13]郭凤志:《论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14]郭灵凤:《欧盟文化政策与文化治理》,《欧洲研究》,2007年第2期。
    [15]韩朝华:《利益多元化与社会治理结构转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1期。
    [16]韩美群、宋州:《政治、经济和文化多维关系解读——兼论和谐社会构建》,《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17]韩美群:《论和谐文化的社会功能》,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第5期。
    [18]贺龙栋:《社会治理:中国政府治理模式的逻辑延伸》,《唯实》,2005年第12期。
    [19]胡适:《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载《现代评论》,1926年第4卷第38期。
    [20]胡详:《近年来治理理论研究综述》,《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年第3期。
    [21]黄建洪、施雪华:《论公共理性精神》,《山西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22]黄湘莲:《公民社会、公民性与公民文化建设》,《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总第188期)。
    [23]胡惠林:《国家文化治理:发展文化产业的新维度》,《学术月刊》,2012年第5期。
    [24]江畅:《西方近现代主流价值文化构建的启示》,《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2年第14期。
    [25]靳凤林:《中世纪二元对立型社会治理模式与基督教信念伦理》,《伦理学研究》,2007年第6期。
    [26]孔繁斌:《治理与善治制度移植:中国选择的逻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年第3期。
    [27]李凤华:《治理理论:渊源、精神及适用性》,《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28]李海青、赵玉洁:《转型期的制度建设:问题与路向——一种政治哲学的视角》,孝感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29]李锦坤、杨立新:《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及其管理创新》,《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第9期。
    [30]李少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体构成及其功能分析》,《社科纵横》,2007年第2期。
    [31]李涛、陈玉玲:《再造国民精神:教育的使命》,《小学德育》,2009年第4期。
    [32]李文群:《发挥传统文化作用构建和谐社会》,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 报,2007年第9卷,第2期。
    [33]梁启超:《什么是文化》,载《学灯》,1922年12月9日。
    [34]林亚西、郝长江:《西方自然思想和生态伦理学》,《求索》,2001年第1期。
    [35]刘先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以人为本》,《领导文萃》,2006年第5期。
    [36]卢风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整合功能》,《求实》,2008年第4期。
    [37]陆自荣、徐凤仙:《习性与秩序:王阳明南赣社区治理模式及意义》,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2年第3期。
    [38]栾贻信、沈传河:《从现代经济社会的精神文化特性看精神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39]马凯:《努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求是》杂志,2010年第20期。
    [40]牟永泉:《构建天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策研究》,《天津经济》,2011年第3期。
    [41]史炳军、展赫男:《文化建设与社会治理》,《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2期。
    [42]孙晓莉:《西方国家政府社会治理的理念及其启示》,《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2期。
    [43]汪向阳、胡春阳:《治理:当代公共管理理论的新热点》,《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44]王莹:《关于精神文化产品的哲学思考》,《学术探索》,2012年第8期。
    [45]王玉宝:《组织政治参与与公民社会构建》,《广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
    [46]魏波、孙颖:《在治理创新与文化发展的互动中培育社会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2年第1期。
    [47]闫平:《试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理论学刊》,2007年第12期。
    [48]杨经录:《西方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探索》,《生产力研究》,2011 年第4期。
    [49]杨雪冬:《“治理”的九种用法》,《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年第2期。
    [50]衣俊卿:《论文化的内涵与历史方位——为文化哲学立言》,《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3期。
    [51]俞可平:《全球治理引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第1期。
    [52]俞可平:《治理和善治引论》,《政治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00年第1期。
    [53]岳文典:《美国文化战略运行机制初探》,《文化建设》,2012年第3期(总第81期)。
    [54]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红旗文稿》,2010年第15期。
    [55]张谨:《新时期文化的基本功能探析》,《天府新论》,2010年第3期。
    [56]张莉:《后殖民话语与文化霸权——美国电影    [57]赵洪冰、荣震:《“三极”社会治理结构模型与文化重心战略的历史必然趋向》,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58]赵景来:《关于治理理论若干问题讨论综述》,《世纪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3期。
    [59]赵晓娜:《文化本质初探——基于唯物史观的视角》,《黑龙江史志》,2012年第10期。
    [60]周平:《对民族国家的再认识》,《政治学研究》,2009年第4期。
    [61]周怡:《强范式与弱范式:文化社会学的双视角——解读J.C.亚历山大的文化观》,载《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6期。
    [62]曾小华:《文化定义现象述论》,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5期。
    [1]韩美群:《和谐文化论》,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2]靳凤林:《古希腊城邦自治型社会治理模式与美德伦理》,“人文奥运与 和谐社会”论坛文集,2006年。
    [3]李慧青:《生态伦理的文化底蕴》,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
    [4]石福洲:《政治生态变化与中国共产党执政效率的提高》,河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5]王希鹏:《文化哲学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
    [6]朱国华:《中国公民社会体系发展研究》,中国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
    [7]左小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学观点的研究》,第四军医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1]胡锦涛:《在中国文联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1年11月22日。
    [2]胡惠林:《国家需要文化治理》,《学习时报》,2012年6月18日。
    [3]俞可平:《善政:走向善治的关键》,《文汇报》,2004年1月19日。
    [4]《动漫产业点亮日本经济》,《环球时报》,2005年5月9日。
    [1]United Nations Economic and Social Commission for Asia and Pacific.What Is Good Governance [EB/OL].[20060622]. http://www.unescap.org/huset/gg/governance.html
    [2]《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1)》,http//www:reader8.cn/data/20101014/597817.html.
    [3]互动百科:西方伦理思想,http://www. hudong. com
    [4]张健:《文化之“化”的五个层面》,http://theory.people.com.cn/GB/40537/16651186.html
    [5]俞可平:《中国推进社会管理》,http//www.eastasiaforum.org/2011/09/09/a-shift-towards-social-governance-in-china/
    [6]和谐社会建设多元化社会治理结构,http://www.98523.com.
    [7]百度百科:企业文化,http://baike.baidu.com/view/4152.htm.
    [8]王祖淦:《案例评析:公益营销在旅行社经营中的实证应用——“为了 西部的孩子”策划案例分析》,http://www.cotsa.com/Blog/u/wangzugan/, 2006-1-3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