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与发展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立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维度,从文化传播、文化选择、文化融合和文化创新四个递进的文化层面,以新民主主义的中国新文化的创建历史考察为主,兼顾逻辑论证,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与发展构建了一个新的研究视域,即文化视域。
     从文化视域看: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文化属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中国化的成果,不论过程还是成果,都包含着鲜明的文化特征,具有典型的文化属性。第二,马克思主义是在文化传播、文化选择、文化融合和文化创新这样一个呈递进关系的文化逻辑框架内,完成其早期中国化历史进程的。第三,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重大问题中,不能简单僵化地对两者进行比附,为了“契合”去找证据,而应该从二者共有的文化精神实质出发,分析它们走向融合的可能性。第四,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具有完整的哲学逻辑体系,它的形成使中国文化走出了中国近代文化选择的“两难”境地,为中国文化的发展确立了基本方向,实现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性超越。
     传播与选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维度展开的逻辑起点。中国进入近代以来,传统文化观念的封闭保守和落后,已经成为中国近代社会转型最大的障碍,即使到了鸦片战争之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之时,中国思想界还在拘泥于“夷夏之辨”和“体用之争”中。先进的中国人正是看到了中国的落后根子就是思想观念的落后之后,才义无反顾地举起了“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在中国掀起了反对封建传统文化的资产阶级文化启蒙的新文化运动。伴随着上世纪初的文化激荡,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其思想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特别是满足了中国救亡图存的现实需要,使先进的中国人选择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人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以其为指导创立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后,中国的革命与社会建设才在这种新文化的引领下,一步一步走向了胜利和辉煌。
     融合与转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维度展开的关键环节。相对于中国文化来讲,马克思主义属于异质文化的一种,马克思主义要想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并被广大人民所接受,就必须同中国文化传统相结合,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解决中国的具体问题,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的气质,这就是文化的融合与转化。
     突破与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维度展开的理论走向。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是运动和发展的观点,是毛泽东考察中国文化发展遵循的最基本原则。既然世界上没有一种东西是一成不变的,那么不论是马克思主义还是中国传统文化,都是处在运动和发展中的,敢于破旧立新,不断地推陈出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维度展开的理论走向。
     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体系的构建,为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相距近百年,但是我们毫不怀疑两种文化都代表了当时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都具有先进文化共有的文化品质,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是对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传承与创新,新民主主义文化的许多立场、观点和方法,至今仍对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建设有着巨大的启示作用。
Taking a cultural angle of the sinicized Marxism, this article constructs a brand new view of research, namely a cultural view, for the early spreading and development of Marxism in China. Comprising four progressive aspects, which are cultural spreading, selecting, blending and creating,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a histo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ese culture, with logic argumentation included.
     Seeing from the cultural view:Firstly,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has its cultural nature.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was not only a process, but also a result. Either has vivid cultural features and typical cultural natures. Secondly, Marxism finished its early historical process within a cultural and logic framework of four progressive stages, namely spreading, selection, blending and creation. Thirdly, when studying the blending of Marxism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we should not make comparisons simply and rigescently, or seek proofs only for agreement. Instead, we should analyze the possibility of their blending by considering their common cultural spirits. Fourthly, the new democratic cultural thoughts have a complete philosophical and logical system. Its form enabled modern Chinese culture to get out of a dilemma of selection, set the direction for, and helped realize a historical transcendence of modern Chinese culture.
     Spreading and selecting is the logic starting point of the sinicization. In China's early modern period, the closeness, conservativeness and backwardness of traditional cultural ideas had become the biggest barrier to the social transition of China. Even after the Opium War when the national crisis was more and more serious, the Chinese realms of thoughts were still lost in argumentations of conflicting ideas. Chinese people with advanced ideas realized that the root of China's backwardness lied in the backwardness of thoughts, thus they put up the banners of democracy and science, and started the large-scale anti-feudal New Culture Movement. Accompanied by the cultural stirring of last century, Marxism started to be spreading in China. Its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thoughts satisfied China's requirement of self-saving and survival. Advanced Chinese people selected and accepted Marxism.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selected Marxism and founded the national, scientific and public new democratic culture. It wa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is new culture that the Chinese revolution and socialist construction moved step by step to victory and splendidness. Blending and transiting was the critical part of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in China. Compared to the Chinese culture, Marxism was an overseas culture, therefore if it were to become the guiding thought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and construction, and to be accepted by the Chinese people, it got to be blended with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with the practice of Chinese revolution and construction, and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China, to have the disposi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culture. Breakthrough and creation was the theoretical direction of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in China. The view of motion and development by the materialistic dialectics was also the basic principle for Mao Zedong to investiga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ulture. Since nothing in the world remains unchanged, both Marxism and Chinese culture are always in motion and development. Breakthrough and creation was the theoretical direction of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in China.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democratic cultural thoughts provided the socialist cultural construction with precious history experience. The new democratic cultural construction and the Chinese socialist cultural construction are almost a century apart, but we have no doubt that both of them represented the developing direction of the then Chinese advanced culture, and both had the common cultural disposition of the advanced cultures. It is safe to say that the Chinese socialist cultural theory was an inheriting and creating of the new democratic culture. Many standpoints, viewpoints and approaches of the new democratic culture still have remarkable inspirations for our cultural construction today.
引文
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内涵》,《求是》,2011年第5期。
    ①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01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8页。
    ③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0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12页。
    ② 《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7页。
    ③ 见《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人民日报》,2011年10月19日第1版。
    ①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3-664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九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94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页。
    ② 《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09页。
    ③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5页。
    ④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83页。
    ① 朱志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8页。
    ① 朱志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8页。
    ② 李梦云:《基于文化视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党史研究与教学》,2011年第1期。
    ③ 王素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意义》,《学习时报》,2006年6月16日。
    ④ 陈金龙:《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若干思考》,《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2期。
    ⑤ 北京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研究中心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文集》,红旗出版社2006年版,第314页。
    ⑥ 杨楹、张禹东主编:《生活哲学:探究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46页。
    ① 参见张允熠著《中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20页。
    ② 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90页。
    ③ 唐昌黎:《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儒学》,《人文杂志》1995年第2期。
    ④ 薛涌:《追求新的文化目标一访北京大学哲学系汤一介教授》,《书林》1986年第6期。
    ① 汤一介:《儒学的现代化问题》,《天津社会科学》1991年第2期。
    ② 张允熠:《中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③ 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论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26-327页。
    ④ Arif Dirlik,Paul Healy.Nick Knight,Critical Perspectiveson Mao Zedong's Thought,New Jersey:Humanities Press,1997.
    ⑤ (美)雷蒙德·怀利:《毛泽东、陈伯达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936—1938)》,林育川译,《现代哲学》2006年第6期。
    ① Stuart R. Sehram, "Chinese and Ieninist Components in the Personality of Mao Tse-Tung", Asian Survey, Vol.3.No.6.(Jun.1963), P262.
    ② 参见费正清:《美国与中国》,商务印书馆1971年版,第52页。
    ③ 李约瑟:《今日中国的过去》,英国《百年周刊》杂志,1960年第5卷,第288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16页。
    ① 胡绳:《关于近代中国与世界的几个问题》,《胡绳全书》第3卷(上),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77页。
    ② 刘大年:《当前近代史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刘大年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5页。
    ③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1页。
    ① 《瞿秋白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20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3页。
    ① 陈平:《单一小农经济结构是我国长期动乱贫穷、闭关自守的病根》,《学习与探索》1979年第4期。
    ② 黄宗智:《华北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1986版,第301页。
    ③ 詹姆斯·C.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版,第1页。
    ④ 黄宗智:《华北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1986版,第1页。
    ⑤ 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中文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9页。
    ① 朱志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6-37页。
    ① 黄绾:《明道编》卷4,刘厚祜、张岂之标点,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9月版。
    ② 《船山全书》第十六册,岳麓书社,1996年版,第73页。
    ① (法)伊萨贝尔等著,耿升摘译:《<耶稣会士书简集)的由来和现状》,《中国史研究动态》1980年第6期。
    ② (清)李刚己:《教务纪略》(卷一),上海书店1986年版,第6页。
    ③ 郑鹏程、丁波:《中国宗教流变史》,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2页。
    ① 熊剑峰:《第一次“西学东渐”的演变与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3期。
    ① 龚书铎:《社会变革与文化趋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5页。
    ② 《曾国藩全集·诗文》,长沙岳麓书社1987年版,第256页。
    ③ 《曾国藩全集·诗文》,长沙岳麓书社1987年版,第443页。
    ④ 龚书铎:《社会变革与文化趋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5页。
    ① 魏源:《海国图志·筹海篇》,《魏源集》,中华书局1983年版。
    ② 魏源:《海国图志·筹海篇》,《魏源集》,中华书局1983年版。
    ③ 费正清《剑桥晚清中国史》(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73页。
    ④ 《曾文正公全集》“奏稿”卷十二,台北文海出版社1968年版,第58页。
    ⑤ 冯桂芬:《校邠庐抗议》,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158-159页。
    ⑥ 冯桂芬:《校邠庐抗议》,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158-159页。
    ⑦ 冯桂芬:《校邠庐抗议》,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149页。
    ⑧ 朱有谳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上册,第217页。
    ① 魏源:《海国图志·外大西洋墨利加洲总叙》,《海国图志》卷59。
    ② 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5页。
    ① 魏源:《默觚服下·治篇六》,《魏源集》上册,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8页。
    ② 《近四十年世风之变态》,《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1卷下册,三联书店1960年版,第741页。
    ③ 王韬:《治中》,《弛园文录外编》,第38页。
    ④ 刘学照:《论洋务思潮》,见《历史研究》,1986年第3期。
    ①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饮冰室合集·饮冰室专集之一》,中华书局1989年影印本,第1页。
    ② 曾虚白:《曾孟朴年谱》,《孽海花资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58页。
    ③ 《西学书目表后序》,见《梁启超诗文选》,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25页。
    ① 蔡元培:《蔡元培全集》(第4卷),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51页。
    ② 孙中山:《答翟尔斯教授书》,见邹鲁《中国国民党史稿》第1194页。
    ③ 黄彦编:《孙中山全集》(第1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80页。
    ④ 见《中国近代出版史料》(二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101页。
    ① 郑大华:《论民国时期西学东渐的特点》,《中州学刊》2002年第5期。
    ②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0页。
    ③ 见川岛:《“五四”杂忆》,《文艺报》,1959年,第8期。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5页。
    ① 周军:《当代中国新的文化范式的构建》,《学术交流》,1999年第4期。
    ① 转自李华兴:《中国近代思想史》,第516页。
    ② 李提摩太译,蔡尔康笔述:《大同学》第1章,载《万国公报》第121期,1899年2月。
    ③ 李提摩太译,蔡尔康笔述:《大同学》第1、3章,载《万国公报》第121、123期,1899年2月、4月。
    ④ 李提摩太译,蔡尔康笔述:《大同学》,上海广学会1899年版,第40页。
    ① (日)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上海三联书店1983版。
    ② 刘晶芳:《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史学集刊》,2009年第2期。
    ③ 转引自高军、王桧林、杨树标:《五四运动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介绍与传播》,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年版,第41页。
    ① 参见马祖毅等著:《中国翻译通史·现当代部分》第1卷,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② 蔡元培:《社会主义史序》,《蔡元培全集》第3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435页。
    ① 吴雁南、冯祖贻等主编:《中国近代社会思潮(1840-1949)》第1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92页。
    ② 梁启超:《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饮冰室合集》,文集之12,第86页。
    ③ 梁启超:《自由书·干涉与放任》,《饮冰室合集》,专集之2,第87页。
    ④ 吴雁南、冯祖贻等主编:《中国近代社会思潮(1840-1949)》第1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93页。
    ⑤ 梁启超:《自由书·中国之社会主义》,《饮冰室合集》,专集之2,第101页。
    ⑥ 粱启超:《新大陆游记节录》,《饮冰室合集》,专集之22,第41页。
    ⑦ 梁启超:《驳孙文演说中关于社会革命论者》,《新民丛报》第86号。
    ① (日)福井准造著、赵必振译:《近世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初期传播》,第147、155页。
    ② 梁启超:《答某报第四号对于新民丛报之驳论》,《饮冰室合集》,文集之8,第98页。
    ③ 邓实:《论社会主义》,载《政艺通报》1903年第2号。
    ④ 林代昭,潘国华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上册),清华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75-76页。
    ①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孙中山全集》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89页。
    ②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纪念大会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27页。
    ③ 《孙中山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93页。
    ④ 《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08页。
    ⑤ 陆友白编:《孙文全集》第4集,上海卿云图书公司1927年版,第419页。
    ⑥ 见郭德宏主编:《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年出版,第10页。
    ① 《朱执信集》上册,中华书局1979年1月版,第11页。
    ② 《朱执信集》上册,中华书局1979年1月版,第16--17页。
    ③ 《朱执信集》上册,中华书局1979年1月版,第55页。
    ④ 《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8月版,第290页。
    ① 汪宇编:《刘师培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267页。
    ② 刘师复:《无政府共产主义同志社宣言书》,《民声》第7号,1914年4月11日。
    ③ 张允侯等:《五四时期的社团》(一),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621页。
    ④ 斯诺:《西行漫记》,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128页。
    ① 梁启超:《自由书·中国之社会主义》,《饮冰室合集》,专集之2,第101页。
    ② 《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07页。
    ③ 《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10页。
    ④ 《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08页。
    ⑤ 《孙中山全集》第9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55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1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0页。
    ② 范小方:《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1年第4期。
    ① 瞿秋白:《新青年之新宣言》,《新青年》季刊第1期,1923年6月15日。
    ②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0页。
    ③ 陈独秀:《法兰西人与近世文明》,《新青年》第2卷1号,1915年9月15日。
    ④ 陈独秀:《本志宣言》,《新青年》第7卷第1号,1919年12月1日。
    ⑤ 《李大钊文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65页。
    ① (美)埃德加·斯诺著《西行漫记》,董乐山中译本,北京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125页。
    ② (美)埃德加·斯诺著《西行漫记》,董乐山中译本,北京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130页。
    ③ 中国共产党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传》,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第1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69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0页。
    ③ 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选编:《中共党史参考资料》,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63页。
    ① 《李大钊文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03页。
    ② 《李大钊文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06-607页。
    ① 中国青年出版社编:《红旗飘飘》(31集),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年版,第207-208页。
    ① 瞿秋白:《饿乡纪程》,《瞿秋白文集》卷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6页。
    ② 《回忆五四运动:北京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和党的一大》,《一大前后》(二),第114页。
    ③ 毛泽东:《致周士钊》,载《新民学会资料》,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64页。
    ④ 《新民学会资料》,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47页。
    ① 吴雁南、冯祖贻等主编:《中国近代社会思潮(1840-1949)》第1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70页。
    ② 潘公展:《近代社会主义及其批评》,《东方杂志》第18卷第4号,1921年2月25日。
    ① 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共产主义小组》(下册),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版,第922页。
    ② 《新民学会文件汇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16页。
    ① 参见梅荣政主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15页。
    ② 《李大钊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8-19页。
    ① 《蔡和森文集》,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74页。
    ② 《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1页。
    ③ 《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8页。
    ④ 《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页。
    ⑤ 《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卷,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5页。
    ⑥ 《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第554页。
    ① 《李大钊文集》下册,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9页。
    ② 《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00页。
    ③ 原载《新青年》第九卷第四号,一九二一年八月一日出版,转引自:中国现代革命史资料丛刊:《“一大”前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前后资料选编》(一),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第1版,第326、337页。
    ④ 一九一九年的五四爱国运动,至六月初转入一个新的阶段,以六月三日北京学生反抗军警镇压,集会讲演开始,由学生的罢课,发展到上海、南京、天津、杭州、武汉、九江及山东、安徽各地的工人罢工,商人罢市。五四运动至此遂成为有无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广大群众运动。
    ⑤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9页。⑥ 韩凌轩:《关于五四时期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几个问题》,《近代史研究》1983年第2期。
    ① 《纪念五四运动六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选》(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91页。
    ②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9页。
    ① 《新民学会资料》,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3页。
    ② 陈独秀:《谈政治》,载《独秀文存》第1卷,上海亚东图书馆1922年版。
    ③ 陈独秀:《社会主义批评》,载《五四运动文选》,三联书店1959年版,第540页。
    ① 以上参见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载于《每周评论》第31号,1919年7月20日。
    ② 以上参见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载于《每周评论》第35号,1919年8月17日。
    ③ 张东荪(1886年—1973年),原名万田,字东荪,曾用笔名“圣心”,晚年自号“独宜老人”。1886年12月9日出生于浙江杭县(今杭州市)。现代哲学家、政治活动家、政论家、报人。曾为研究系、中国国家社会党、中国民主社会党领袖之一,曾任中国民盟中央常委、秘书长。
    ① 研究系是从民国初年的进步党脱胎的一个政治派系,得名于1916年在北京成立的“宪法研究会”,其领袖人物是梁启超、汤化龙,其骨干分子是在1906年的君主立宪运动中曾经跟梁启超合作过的一批官僚士绅,他们坚持主张凭借固有的旧势力来改良中国。
    ② 基尔特社会主义,又叫行会主义。产生於西元二十世纪初期的英国,是费边社会主义(FabianSocialism)之外,介乎社会主义与工团主义(Syndicalism)之间的一种调和理论,改良主义的一种,他们否定阶级斗争,鼓吹在工会基础上成立专门的生产联合会。来改善资本主义。只承认改善工人出卖劳动的条件,却不消除的根本制度,反对建无产阶级的政党。从而维护资本主义的根本利益。其代表人物有彭迪(A.J.Penty)、霍布生(S.GHobson)、柯尔(G..H.Cole)。
    ③ 《东荪先生<答高践四书>》,《新青年》(社会主义讨论栏),第8卷,第4号,1920年12月1日。
    ④ 陈独秀:《致罗素、张东荪的信》,《陈独秀文章选编》(中),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52页。
    ⑤ 爱世:《人的生活》,《新青年》第8卷第4号,1920年12月1日。
    ⑥ 蔡和森:《马克思主义学说与中国无产阶级》,《新青年》第9卷第4号,1921年8月。
    ① 李大钊:《自由与秩序》,《少年中国》第2卷第7期,1921年1月15日。
    ② 陈独秀:《谈政治》,《新青年》第8卷第1号,1920年9月。
    ① 李达:《社会革命的商榷》,《共产党》第2号,1920年12月7日。
    ② 《新青年》第9卷第第6号,1922年7月1日。
    ① 人民出版社是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9月创办的第一个出版机构。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为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以适应革命发展的需要,中央局于1921年9月1日,在上海创办人民出版社,由中央局宣传主任李达主持工作。1921年9月1日发行的《新青年》第九卷第五号刊登了人民出版社成立“通告”,简述了创社宗旨与任务:“近年来新主义新学说盛行,研究的人渐渐多了,本社同仁为供给此项要求起见,特刊行各种重要书籍,以资同志诸君之研究”。1923年,人民出版社与新青年社合并。随着大革命失败,人民出版社的工作也转入地下。人民出版社虽然只存在了两年,但对于加强党的宣传教育工作,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起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党的出版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② 中共中央早期的出版发行机构。1923年11月1日在上海南市小北门花园路(今人民路)振业里11号开业。最初的负责人为中共中央出版部书记洪鸿(张伯简),后由毛泽民任经理。上海书店的主要任务是出版发行中共中央的宣传刊物,还负责销售已被封闭的新青年社所有存书。
    ① 存统:《马克思底共产主义》,《新青年》第九卷第四号,1921年8月1日。
    ② 《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册)》,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07-208页。
    ① 陈独秀:《资产阶级的革命和革命的资产阶级》,原载《向导》第22期,1923年4月25日出版。
    ② 陈独秀:《中国农民问题》,原载《前锋》创刊号,1923年7月1日出版。
    ③ 参见瞿秋白:《自民治主义至社会主义》,原载《新青年》季刊第2期,1923年12月20日。
    ④ 邓中夏:《论农民运动》,原载《中国青年》第11期,1923年12月29日出版。
    ① 邓中夏:《论工人运动》,原载《中国青年》第9期,1923年12月15日出版。
    ② 彭述之:《谁是中国国民革命之领导者?》,发表于《新青年》季刊第4期,1924年12月20日出版。
    ③ 《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9页。
    ① 《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8页。
    ② 《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34页。
    ③ 黄楠森、庄福龄、林利主编:《马克思哲学史(修订本)》第6卷,北京出版社1996年版,第127页。
    ① 艾思奇(1910—1966),云南腾冲县人。毕生从事哲学研究和教学工作,我国著名马列主义哲学家。1934年时,他在李公朴领导的上海读书生活出版社担任编辑,并负责为该社出版的《读书生活》半月刊《哲学讲话》专栏撰写文章。这些文章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36年1月,结集出版成《大众哲学》一书,这是我国第一本系统的通俗哲学读本,不到五个月就连续出了四版,10多年中一直成为该出版社的畅销书,创下了连续出32版的奇迹。
    ② 参见安启念:《马克思哲学中国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0页。
    ① 中共中央在延安创立的出版机构。从1938年1月起,中央党报委员会主持编印的刊物《解放》周刊、《抗日战争丛书》、马列丛书等,改用该社名义出版。1939年9月,中共中央成立出版发行部(后改为中央出版局),党报委员会的出版科、发行科均并入该部。出版发行部编印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著作,党中央的文献及其他重要著作,都由解放社出版发行。至1950年,新华书店总管理处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指示出版12种《干部必读》,出版者仍署名解放社。同年12月,该社结束,由人民出版社取代。
    ① 李先念:《致延安马列学院建校50周年纪念集会的一封信》,原载于《人民日报》1991年6月22日第3版。
    ① 《清宣宗实录》卷351,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版,第17页。
    ② 《清宣宗实录》卷351,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版,第20页。
    ③ 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一百二十三,《龚自珍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④ 龚自珍:《杂诗,己卯自春徂夏在京师作,得十有四首》,《龚自珍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⑤ 龚自珍:《逆旅题壁,次周伯恬原韵》,《龚自珍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⑥ 《龚自珍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6页。
    ⑦ 管同:《拟言风俗书》,《因寄轩文初集》卷4。
    ⑧ 魏源:《道光丙戌海运记》。
    ⑨ 魏源:《海运全案序》。
    ⑩ 《魏源集》,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174页。
    ① 凌扬藻:《螽勺编》卷31,第7页,同治二年南海伍氏刻本。
    ② 参见江晓原《王锡阐及其<晓庵新法>》,载《中国科技史料》第7卷(1986)第6期。
    ③ 《东华录》康熙卷89。
    ① 冯桂芬:《制洋器议》,《校邠庐抗议》,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48页。
    ②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海防档·机器局》(一),“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57年版,第14页。
    ③ 张自牧:《瀛海论》,朱克敬编:《边事续钞》卷六,光绪庚辰年(1880年)石印本。
    ① 魏源:《默觚服下·治篇六》,《魏源集》上册,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48页。
    ② 冯桂芬:《校邠庐抗议·采西学议》,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612辑,文海出版社,第151-152页。
    ③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二),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426页。
    ① 洪仁玕:《资政新篇》,见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编《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参考资料(上册)》,1980年版,第80页。
    ①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饮冰室合集》专集之1,中华书局1936年版,1989年影印本,第113页。
    ② 汪诒年:《汪康年年谱》,丛刊本《戊戌变法》(四),神州国光社1953年版,第204页。
    ① 郑观应:《盛世危言》,《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23页。
    ② 马建忠:《上李伯相言出洋工课书》,《适可斋记言》第一卷,中华书局1960年版。
    ③ 见张玉法:《清季的立宪团体》上册,精英印书馆1971年版,第199-206页。
    ① 康有为:《上清帝第七书》,《戊戌变法》(2),第204页。
    ① 《在檀香山正埠利利霞街戏院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1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版,第227页。
    ② 孙中山:《敬告同乡书》,《孙中山全集》第1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30-232页。
    ③ 《章氏丛书·太炎文录初编》卷二,浙江图书馆校刊本,第44页。
    ④ 《中国通史》第1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06页。
    ① 《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25-326页。
    ② 《孙中山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出版1957年版,第439、438页。
    ③ 引自《廖承志文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9页。
    ① 华夷之辨,或称“夷夏之辨”、“夷夏之防”,用于区辨华夏与蛮夷。古代华夏族群居于中原,为文明中心,因此逐渐产生了以华夏礼义为标准进行族群分辨的观念,区分人群以礼仪,而不以种族,合于华夏礼俗者并与诸夏亲昵者为华夏、中国人,不合者为蛮夷、化外之民。
    ② 利玛窦:《中国札记》,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79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08页。
    ④ 《林则徐集·奏稿》(中册),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649页。
    ⑤ 魏源:《道光洋艘征抚记》,《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北京三联书店1954年版,第8页。
    ① 杨国桢编:《林则徐书简》(增订本),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83、184、193页。
    ② 魏源:《海国图志·序》,转引自《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888页。
    ① 冯桂芬:《校邠庐抗议·制洋器议》,光绪二十三年,聚丰坊刻本。
    ② 冯桂芬:《显志堂稿》下。
    ③ 王韬:《驶园文录外编》卷二(洋务)下。
    ④ 《同治三年四月二十八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折附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函》,《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25,第10页。
    ① 《筹办夷务始末》同冶朝,卷25,第4页。
    ② 《用机器殖财养民说》,《庸庵文编》三,第1295-1296页。
    ③ 《商务二》,《郑观应集》上,第607页。
    ④ 《兴利》,《弛园文录外编》卷2,第45页。
    ⑤ 《中外合力防俄》,《强园文录外编》卷4,第116页。
    ① 王韬:《与方铭山观察》,《弢园尺牍》,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70页。
    ② 郑观应:《议院》,《盛世危言》,第1卷。
    ③ 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31页。
    ① 《孔子改制考》,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195页。
    ② 《春秋笔·大义微言考》卷五。
    ③ 《大同书》,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年版,第44页。
    ④ 严复:《辟韩》,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三),第81页。
    ⑤ 严复:《天演论-自序》,王拭主编《严复集》第五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21页。
    ⑥ 《沦世变之亟》,《戊戌变法》三,第71页.
    ⑦ 《救亡决沦》,《戊戌变法》三,第60页。
    ① 胡汉民:《述侯官严氏最近政见》,《民报》第2号,1905年。
    ② 胡适:《四十自述》,载《胡适自传》,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③ 陈兼善:《进化论发达略史》,《民铎》第3卷第5号,1920年。
    ④ 康有为:《实理公法全书》,《中国文化》第1辑,复旦大学出版1984年版。
    ⑤ 何启、胡礼垣:《<劝学篇>书后》,《新政真诠》第5编,第38页。
    ⑥ 张静庐辑:《中国现代出版史料甲编》,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389页。
    ① 梁启超:喀答某君问法国禁止民权自由之说》,《饮冰室文集》之十四。
    ② 《梁启超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23页。
    ③ 王拭编:《严复集》,第一册,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8页。
    ④ 《中俄交谊论》,《严复集》第2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75页。
    ⑤ 梁启超:《新民说》,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44页。
    ① 《新民说》,《梁启超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07页。
    ② 《政闻社宣言书》,《饮冰室合集·文集》第20,第23页。
    ①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25页。
    ② 《读俄罗斯大风潮后》,《广益丛报》第9期,1903年7月。
    ③ 邹容:《革命军》,《中国近代政治思想论著选集》,第669页。
    ④ 《革命新论前编》,《国民报》第3期,第46页。
    ⑤ 《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1页。
    ① 《三民主义·民权主义》,《孙中山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690-691页。
    ② 任建树编:《陈独秀著作选》第2卷,第128-129页。原载《新青年》第7卷第5号,1920年4月1日。
    ① 陈独秀:《宪法与孔教》,《新青年》第2卷3号。
    ① 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新青年》(1918年7月)5卷1号。
    ② 张允熠:《中西整合与文化重构——20世纪中国思想大势之回眸》,载《文化中国》,2000年第12月号。
    ③ 胡适:《清大家来照镜子》,见《胡适文存三集》卷一,1928年6月24日。
    ① 鲁迅:《人之历史》,《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8页。
    ② 梁启超:《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饮冰室合集》文集之12,第79页。
    ① 王中江:《进化主义在中国的兴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202页,2010年9月。
    ② 《陈独秀文章选编》上,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516页。
    ③ 陈独秀:《马克思学说》,《陈独秀文章选编》中,第194页。
    ④ 《李大钊选集》,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43-44页。
    ⑤ 《李大钊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88页。
    ⑥ 《李大钊选集》,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58页。
    ① 《李大钊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55页。
    ② 《李大钊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10页。
    ③ 《敬告青年》,《独秀文存》,1922年11月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第5页。
    ① 陈独秀:《马克思学说》,《陈独秀文章选编》中,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93-194页。
    ② 陈独秀:《马克思学说》,《陈独秀文章选编》中,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93-194页。
    ③ 陈独秀:《答蔡和森》,《陈独秀文章选编》中,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57页。
    ④ 李大钊:《马克思的历史哲学与里恺尔的历史哲学》,《李大钊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05页。
    ① 瞿秋白:《新哲学——唯物论》译者附录,转引自袁伟时:《中国现代哲学史稿》上卷,中山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634页。
    ② 《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52页。
    ③ 转引自丁守和:《瞿秋白思想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131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95页。
    ① 艾思奇:《二十二年来之中国哲学思潮》,《艾思奇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6页。
    ② 英文:Anarchism,无政府主义的另一种译法。
    ③ 《恽代英日记》,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624页。
    ④ 《李大钊文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9页。
    ⑤ (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董乐山译,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128页。
    ① 《星期评论、劳动纪念号》第七章,1920年5月1日。
    ② 《关于社会主义的讨论》,《新青年》第八卷,第四号,第23页。
    ③ 《谈政治》,《陈独秀文章选编》中,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365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08页。
    ① 毛注青等编:《蔡锷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9页。
    ② 《山东道监察御史杨深秀析》,《戊戌变法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1页。
    ① 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新青年》第5卷,第1号。
    ②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6页。
    ③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8页。
    ① 张君劢等著:《科学与人生观》,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5页。
    ① 亚细亚生产方式是马克思在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其唯物史观进行概括时提出的。马克思明确指出,他以前的人类社会已经依次更替地经历了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资本主义的四种社会形态。现在一般认为,劳动密集型、效率偏低的传统农业,是亚细亚生产方式的代表。
    ① 李大钊:《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李大钊文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60页。
    ② 《赤都心史》,《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13页。
    ③ 《赤都心史》,《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12--213页。
    ④ 《赤都心史》,《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13页。
    ⑤ 瞿秋白:《欧洲大战与国民自解),《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8页。
    ⑥ 瞿秋白:《赤都心史·我》,《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12页。
    ⑦ 瞿秋白:《再论翻译》,《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519页。
    ⑧ 《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24页。
    ⑨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5页。
    ⑩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9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3-664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4-695页。
    ③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6页。
    ④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6-707页。
    ⑤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7页。
    ⑥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7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7-708页。
    ① 《李大钊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② 《李大钊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③ 《李大钊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页。
    ④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1页。
    ① 《陈独秀著作选》第2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7页。
    ② 引自任建树《陈独秀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37页。
    ③ 引自任建树《陈独秀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39页。
    ④ 《陈独秀文章选编》(中),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77-178页。
    ① 《恽代英文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58页。
    ② 《恽代英文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80页。
    ③ 《张太雷文集》(续),江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2页。
    ④ 《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04页。
    ⑤ 《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11页。
    ⑥ 《蔡和森的十二篇文章》,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1页。
    ⑦ 《瞿秋白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10页。
    ⑧ 《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00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286页。
    ② 《毛泽东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页。
    ③ 《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0-231页。
    ④ “二次革命论”是由俄国孟什维克和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者最先提出的,指在民主革命胜利后,建立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经过一段时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等各种条件成熟后,再来进行一次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又称“万里长城论”,是民主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大革命时期,陈独秀基于对中国革命性质和前途的错误判断,认为中国民主革命应走先由资产阶级取得政权,然后再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这一思想被称为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
    ⑤ 《国庆纪念的价值》,《陈独秀文章选编》(中),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31页。
    ① 《陈独秀文章选编》(中),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33页。
    ② 《陈独秀文章选编》(中),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56页。
    ③《陈独秀文章选编》(中),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368页。
    ④ 《陈独秀文章选编》(中),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367页。
    ⑤ 《陈独秀文章选编》(中),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63页。
    ⑥ 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版,第253页。
    ⑦ 《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7-9页。
    ① 《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3卷第3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31页。
    ② 《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89页。
    ③ 以上参见《李维汉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640页。
    ①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3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年版,第457页。
    ① 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上),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第237页。
    ① 后改称《为中共更加布尔什维克化而斗争》。
    ② 1945年4月20日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的第七次全体会议通过。
    ① 《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9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5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6页。
    ③ 《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页。
    ① 《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09页。
    ① 参见《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实践论>指引我们夺取现代化建设的胜利》,1978年12月26日。
    ② 《王稼祥选集》,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38页。
    ③ 参见《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657-659页。
    ④ 参见《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737页。
    ① 《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4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97页。
    ③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02页。
    ④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15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4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3页。
    ③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72页。
    ④ 《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19页。
    ① 许多学者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问题时,更注重从一些具体要素去分析,存在着简单比附的问题,比如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思想基础,一是两者在如何看待人与社会关系问题上具有相容性,二是在社会理想上具有相容性,三是知行观和实践观的相容性;有的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所包含的一些积极成果和合理成分与马克思主义具有相通性和共同性;有的学者直接从中国传统哲学中寻找了大量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契合点”;有的学者认为儒学是中国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心理基础等等。
    ② 见包心鉴:《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内在精神的融通》,光明日报,2009年11月21日。
    ①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3页。
    ① 《孟子·梁惠王上》。
    ② 《左传·庄公三十三年》。
    ③ 《论语·子路》。
    ④ 《礼记·大学》。
    ⑤ 《礼记·大学》。
    ①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1页。
    ② 所谓文化的历史感和非历史感,这个概念是著名的文化形态史观创始人,德国的斯宾格勒提出来的,在他的《西方没落》一书中,他是这样阐述的:“历史显然是每个人都有份的,以致每个人及其全部生存和意识都是历史的一部分。但是,一个人在生活中经常感觉自己的生活就是一种千年万载绵延不绝的、更为广阔的生活历程的一部分,或者以为自己就是圆满的、独立自主的,这当中的区别是很大的。对于后一种想法,当然就无所谓世界历史,无所谓作为历史的世界了。”他认为西方和埃及文化都是有历史感的文化,而中国和印度的文化是非历史感的文化。
    ① 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最早提出的关于文化学的命题。他在1949年出版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说,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虽然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之间有千山万水的阻隔,但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这是雅斯贝尔斯站在世界文化史的角度提出的概念,后被中国文化界借用,把世界文化的“轴心”之一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称作为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① 《明史·西域传》。
    ① 梁启超:《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载《新民丛报》1905(65-66)。
    ② 梁启超:《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三,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6页。
    ③ 梁启超:《中国历史上民族之研究》,《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十二,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1页。
    ④ 梁启超:《中国历史上民族之研究》,《饮冰室文集》专集第十一册,第111页。
    ⑤ 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上),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年版,第59页。
    ① 胡适:《几个反理学的思想家》,《胡适学术文集》下册,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1141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46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3页。
    ③ 《古文尚书·说命中》。
    ④ 《论语·里仁》。
    ⑤ 《论语·为政》。
    ⑥ 《论语·公冶长》。
    ⑦ 《朱子语类》卷十八。
    ⑧ 《答潘子善》,《朱文公文集》卷十六。
    ⑨ 《答顾东桥书》,《王阳明全集》。
    ① 《左传》召公十八年。
    ② 《论语·述而》第七。
    ③ 《论语·述而》。
    ④ 《论语·子罕》。
    ① 《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85页。
    ② 《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9页。
    ③ 《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2页。
    ④ 《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3页。
    ⑤ 《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3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7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15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1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62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60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版,第296页。
    ② 指马克思从唯心主义者转变为唯物主义者,从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
    ③ 《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09页。
    ① 《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9页。
    ②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9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页。
    ② 《论语·述而》
    ③ 《论语集注·颜渊》
    ①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9页。
    ② 《左传》召公十八年。
    ③ 《易经·象传》。
    ④ 《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42页。
    ⑤ 《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2页。
    ① 章太炎:《驳建立孔教议》,《章太炎政论选集》下册,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689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91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2页。
    ④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15页。
    ① 张申府:《什么是新启蒙运动》,生活书店1939年版,第5-6页。
    ② 衣俊卿:《文化哲学: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32页。
    ① 《陈独秀文章选编》(上),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15页。
    ② 《陈独秀文章选编》(上),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00页。
    ① 《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4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6页。
    ① 吴玉章:《吴玉章文集》下卷,重庆出版社1987年版,第1052页。
    ②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九》,中华书局1989年影印本,第45页。
    ③ 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新青年》3卷3号,1917年5月1日。
    ① 冯友兰:《中国现代哲学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5页。
    ① 郭沫若:《四年来之文化抗战或抗战文化》,载于《抗战四年》,重庆1941年版,第190页。
    ② 张申府:《论中国化》,《战时文化》第2卷第2期。
    ① 柳湜:《论中国化》,《柳湜文集》,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851-853页。
    ② 陈唯实:《通俗辩证法讲话》,上海新东方出版社1936年版,第7页。
    ③ 艾思奇:《目前中国文化界的动向》,《现世界》创刊号,1936年8月。
    ④ 张申府:《什么是新启蒙运动》,生活书店1939年版,第89页。
    ⑤ 《何干之文集》第2卷,北京出版社1993版,第140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6-697页。
    ① 《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3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5页。
    ① 陈独秀《谈政治》,载《新青年》第8卷第1号.
    ① 汪信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源流》,《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6期。
    ① 从贤:《现阶段的文化运动》,《解放》第23期.1937年11月13日。
    ② 李初梨:《十年来新文化运动的检讨》,《解放》第24期,1937年11月20日。
    ① 《艾思奇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80页。
    ② 陈伯达:《我们继续历史的事业前进》,《解放》第43、44期合刊,1938年7月1日。
    ③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3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4页。
    ② 《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4页。
    ③ 《张闻天文集》,中共党史出版社1993版,第453页。
    ④ 王明:《在中共六中全会上的发言提纲》,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997页。
    ⑤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737页。
    ⑥ 刊于《解放》周刊第57期,中共扩大的六中全会专辑,1938年11月25日。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2页。
    ② 这是毛泽东一九四○年一月九日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讲演,原题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载于一九四○年二月十五日延安出版的《中国文化》创刊号。同年二月二十日在延安出版的《解放》第九十八、九十九期合刊登载时,题目改为《新民主主义论》。
    ③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663页。
    ④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706页。
    ⑤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698页。
    ⑥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706页。
    ① 张允熠:《融会中西马,创造新文化——张岱年晚年文化哲学思想拾贝》,《学术界》2009年第6期。
    ② 张岱年:《关于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张岱年文集》第1卷,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57--256页。
    ① 费孝通:《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194页。
    ② 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上)》,《红旗文稿》,2010年第15期。
    ① 《易经·贲卦·彖辞》
    ② 晋·束晰:《补亡诗·由仪》
    ③ 《龚自珍全集》第一辑,《古史钩沉沦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5年版,第22页。
    ① 转引自郑师渠、史革新著:《近代中西文化沦争的反思》,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59页。
    ② 引自罗素:《中国人到自由之路》,1921年《东方杂志》第13卷第13号。
    ③ 《李大钊文集》(上),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60页。
    ④ 《李大钊文集》(上),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03页。
    ⑤ 《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5年版,第86页。
    ⑥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83页。
    ⑦ 《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84页。
    ①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206页。
    ② 瞿秋白:《社会科学概论》,见《上海大学史料》,第486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3-664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7页。
    ③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7页。
    ④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8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8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3页。
    ③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77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5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9页。
    ③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5页。
    ④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5-706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02页。
    ⑥ 《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3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6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6页。
    ③ 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41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87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4-665页。
    ① 《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版,第109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6-707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59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8页。
    ②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19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68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50页。
    ③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7页。
    ④ 《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24页。
    ① 杜亚泉:《战后东西文明之调和》,载《东方杂志》第14卷第4期,收入《杜亚泉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71页。
    ②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99年7月版,第199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1页。
    ④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3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02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4页。
    ③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8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8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33页。
    ③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4--665页。
    ④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5页。
    ⑤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5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75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74-675页。
    ③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77页。
    ④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78页。
    ⑤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53--1254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78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78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3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5页。
    ③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61页。
    ④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19页。
    ⑤ 《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92页。
    ①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19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5页。
    ③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7-698页。
    ④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8页。
    ⑤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19页。
    ⑥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85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9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3页。
    ③ 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95页。
    ④ 《孙中山全集》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60页。
    ① 《孙中山全集》第7卷,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60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5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4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7-708页。
    ③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8页。
    ④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4-695页。
    ① 刘仁静:《回忆五四运动、北京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和党的“一大”》,《“一大”前后》(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14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6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6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46-647页。
    ③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8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7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7页。
    ③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6页。
    ④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4页。
    ⑤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5-706页。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1993—1949)》中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2月版,第149页。
    ② 《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3页。
    ③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8页。
    ④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6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6-707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7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5页。
    ④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6-707页。
    ⑤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7页。
    ⑥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6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7-708页。
    ② 《张闻天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53页。
    ③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3页。
    ④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8页。
    ⑤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8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8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8页。
    ③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5-856页。
    ④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2页。
    ⑤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8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1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1页。
    ① 见郭建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维度》,收入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66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15页。
    ①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19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85页。
    ③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5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8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8页。
    ③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0页。
    ① 见《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1年10月26日第1版。
    ① 见《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1年10月26日第1版。
    ②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页。
    ① 胡锦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求是》,2012年第1期。
    ①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0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7-708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16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3-664页。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一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4、7、8、13、18-20、30、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4.《列宁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列宁全集》,(第6、17、28、31、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6.《毛泽东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7.《毛泽东早期文稿(1912.6—1920.11)》,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11月版
    8.《毛泽东文集》(第1-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9.《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26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10.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
    11.《中共党史参考资料》,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12.姜义华:《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初期传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13.高军:《五四运动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介绍与传播》,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4.林代昭、潘国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15.吴雁南等:《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第1—4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6.高军,李慎兆等:《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资料选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7.《新民学会文献汇编》,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18.蔡尚思:《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9.汤一介主编:《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0.黄见德:《西方哲学东渐史》(1840-1949),武汉,武汉出版社1991年版
    21.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2.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北京,东方出版社1987年版
    23.《李大钊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4.《陈独秀著作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5.《陈独秀文章选编》,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
    26.《李达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27.《蔡和森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28.《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9.《瞿秋白文集》(文学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30.《朱执信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31.《戴季陶集》,武吕,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32.《孙中山文集》,北京,中华书局
    33.《梁启超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34.《胡适文集》,北京,北京人学出版社1998年版
    35.《艾思奇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36.《中国共产党早期刊物汇编》(1-8),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5年版
    37.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38.丁守和:《五四风云人物》(第1-9册),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
    39.《民报》报馆编:《民报》,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40.黄宗智:《华北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北京中华书局1986版
    41.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42.何萍、李维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3.杨谦:《中国哲学的现代追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44.何一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题研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5.田克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轨迹》,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版
    46.李屏南:《选择与创新:科学社会主义观在中国》,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7.唐宝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100年》,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48.彭继红:《传播与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9.钟家栋、王世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50.杨奎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51.丁伟志,陈崧:《中西体用之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52.罗荣渠主编:《从“西化”到现代化——五四以来有关中国的文化趋向和发展道路论争文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53.朱志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54.汪澎白:《艰难的转型——中国文化从传统到现代》,长沙,湖南出版社1991年版
    55.郑鹏程、丁波:《中国宗教流变史》,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6.程伟礼等:《先知的足迹——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心路历程》,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57.汪青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年版
    58.龚书铎:《社会变革与文化趋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9.郭德宏:《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
    60.《魏源集》,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61.《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年版
    62.朱义禄,张劲:《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潮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
    63.陈旭麓:《五四以来政派及其思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64.彭明:《近代中国的思想历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5.冯桂芬:《校郐庐抗议》,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
    66.费正清:《剑桥晚清中国史》(下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67.贾松青:《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68.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69.梁启超:《梁启超诗文选》,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70.张允侯:《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71.蔡元培:《蔡元培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72.丁守和,殷叙彝:《从五四启蒙运动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北京,三联书店1963年版
    73.(日)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上海,三联书店1983版
    74.李喜所:《留学生与中外文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5.许纪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版
    76.高军、王桧林、杨树标:《五四运动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介绍与传播》,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77.马祖毅等著:《中国翻译通史·现当代部分》,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78.林代昭,潘国华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上册),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79.吴冷西:《十年论战》,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80.袁伟时:《告别中世纪:五四文献选粹与解读》,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81.王跃:《变迁中的心态——五四时期社会心理变迁》,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82.邓建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83.汪宇编:《刘师培学术文化随笔》,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
    84.张允侯等:《五四时期的社团》(一),三联书店1979年版
    85.(美)埃德加·斯诺著《西行漫记》,董乐山中译本,北京三联书店1979年版
    86.张西平:《中国与欧洲早期宗教和哲学交流史》,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
    87.《孙中山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88.李儿授,陈扬明:《新闻传播学》,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89.中国共产党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传》,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
    90.《李大钊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91.《红旗飘飘》(31集),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年版
    92.《新民学会资料》,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93.梅荣政主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94.《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卷,三联书店1984年版
    95.《纪念五四运动六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96.黄楠森等主编:《马克思哲学史(修订本)》第6卷,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年版
    97.安启念:《马克思哲学中国化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8.《龚自珍全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99.《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
    100.王中江:《进化主义在中国的兴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01.丁守和:《瞿秋白思想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02.张君劢等著:《科学与人生观》,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03.任建树:《陈独秀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04.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版
    105.中国现代革命史资料丛刊:《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大事月表》,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06.(英)罗素:《中国问题》,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年版
    107.《刘少奇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08.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上),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年版
    109.衣俊卿:《文化哲学: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10.冯友兰:《中国现代哲学史》,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11.邓建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1993--1949)》,中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113.詹姆斯·C.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版
    114.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115.费孝通:《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116.江泽民:《论“三个代表”》,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117.吕世荣等著:《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18.魏晓东:《契合与奇迹——中西文化碰撞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北京,开明出版社2000年版
    119.郭建宁:《当代中国的文化选择》,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20.郭建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当代视野》,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21.刘辉:《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觉——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再研究》,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版
    122.辛文斌:《<新民主主义论>与中国文化现代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
    123.郭德宏主编:《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年出版
    124.李宗桂:《传统与现代之间》,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25.薛学共:《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26.梅荣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127.余品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启示录:两次历史性飞跃的途径、经验及其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128.李建平主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思想方法透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129.王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源语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130.王明生等著:《思想的力量马克思主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31.侯树栋主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32.罗本琦等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机制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33.周连顺:《探索、出路与启示——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34.李安增主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
    135.包心鉴等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与当代走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136.《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年版
    137.《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
    138.《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的第七次全体会议通过,1945年4月20日
    139.《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2011年10月18日
    140.《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锦涛同志在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所作的工作报告,2012年11月8日
    141.《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六中全会上的讲话,2011年10月18日
    142.王磊:《论五四时期的“主义文化”及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影响》,南京师范大学2012届硕士学位论文
    1.陈平:《单一小农经济结构是我国长期动乱贫穷、闭关自守的病根》,《学习与探索》,1979年第4期。
    2.(法)伊萨贝尔等著,耿升摘译:《(耶稣会士书简集>的由来和现状》,《中国史研究动态》1980年第6期。
    3.宋进:《新民主主义理论发展的文化成因》,《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年第4期
    4.宋进:《坚持毛泽东对孙中山三民主义新旧区分论》,《毛泽东思想研究》,1994年第3期
    5,程伟礼:《论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思想及其现代意义》,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6.熊剑峰:《第一次“西学东渐”的演变与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3期
    7.刘学照:《论洋务思潮》,《历史研究》,1986年第3期
    8.郑大华:《论民国时期西学东渐的特点》,《中州学刊》,2002年第5期
    9.周军:《当代中国新的文化范式的构建》,《学术交流》,1999年第4期
    10.陈金龙:《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若干思考》,《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2期
    11.朱志敏:《中国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12期
    12.李方祥:《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学术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潮互动》,《中共党史研究》,2008年第2期
    13.刘晶芳:《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史学集刊》,2009年第2期
    14.田克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问题理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第3期
    15.范小方:《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1年第4期
    16.董德刚:《马克思主义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党政干部学刊》,2007年第8期
    17.王锐生:《在“结合”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哲学研究》2006年第2期,第4页
    18.俞良早:《中国早期社会主义者对列宁主义的认识》,《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第5期
    19.马龙闪:《马克思主义的俄国化与十月革命》,《历史教学》,2008年第2期、第4期
    20.韩凌轩:《关于五四时期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几个问题》,《近代史研究》1983年第2期
    21.汪信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源流》,《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6期
    22.张允熠:《中西整合与文化重构——20世纪中国思想大势之回眸》,载《文化中国》,2000年第12月号
    23.李军林:《从“五 W”模式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的特点》,《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1期
    24.陶德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前提性问题》,《武汉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25.包心鉴:《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内在精神的融通》,光明日报,2009年11月21日
    26.王世涛、陈玉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和文化的双重透视》,《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年第n期
    27.张允熠:《融会中西马,创造新文化——张岱年晚年文化哲学思想拾贝》,《学术界》2009年第6期
    28.赵德兴:《从实践的向度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攀登》,2002年第1期
    29.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上)》,《红旗文稿》2010年第15期
    30.葛荣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思考》,《唐都学刊》,19%年第3期
    31.姜喜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木“语境”问题分析》,《探索》,2007年第3期
    32.郭建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方法论》,《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年第5期
    33.萧超然:《十九世纪未二十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北京大学学报》,1983年第1期
    34.邱守娟:《从源头上考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年第4期
    35.王先俊:《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几个基本概念的解读》,《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2期
    36.郑洋福:《应当辩证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3期
    37.梁景和:《梁启超与社会主义学说》,《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38.李田贵、赵学琳:《二十年代国民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3年第4期
    39.沈传亮:《五四时期国民党人与马克思土义传播》,《历史教学》,2002年第8期
    40.陶季邑:《辛亥时期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的社会主义思想新沦》,《求索》,1993年第4期
    41.单继刚:《社会进化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第一个理论形态》,《哲学开究》,2008年第8期
    42.罗珍:《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论战”新评》,《学术交流》,1997午第4期
    43.金安平:《近代留日学生与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运动》,《近代史研究》,1990年第2期
    44.赵行大:《马克思主义在日本的传播及其特点》,《日本问题研究》,1995年第2期
    45.刘宏:《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对引进马克思主义的贡献》,《河北学刊》,2001年第6期
    46.谭培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究竟是何以可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2期
    47.孙承叔:《历史环境与东方社会的历史命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4期
    48.雷云:《毛泽东与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49.冯蕙:《六届六中全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邓小平理沦研究》,1999年第2期
    50.刘林元:《论正确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江海学刊》,2003年第4期
    51.曾晓力,叶海平:《蔡和森世界观的转变及其启示》,《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1990年第2期
    52.朱士堂:《宣传和实践唯物史观的先锋战士蔡和森》,《哲学研究》,1980年第4期
    53.徐向梅:《究竟什么是十月革命道路》,《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第6期
    54.胡为雄:《毛泽东修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法的文本分析》,《理论视野》,2007年第11期
    55.高其兴:《五四时期先进知识分子为何选择马克思主义》,《福建党史月刊》,1990年第5期
    56.王明生:《论十月革命前社会主义思想在华传播的特征》,《江海学刊》,2002年第6期
    57.王志刚:《“五四”时期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贡献》,《高校理论战线》,2007年第3期
    58.赵永忠:《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心理因素浅析》,《昆明大学学报》(综合版),2001年第2期
    59.张永秀:《近代中国对西方文化的选择历程》,《理论学刊》2000年第2期
    60.韩华:《梁启超与两次“社会主义”论争》,《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62.王明生:《“问题与主义”之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萌芽》,《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63.李庆:《胡适和问题与主义之争》,《近代史研究》,1986年第5期
    64.刘国华:《论胡适挑起“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实质》,《南都学坛》,2000年第4期
    65.丁伟志:《辨析国情、选择出路之争—对于“五四”过后发生的社会主义大辩论的再认 识》,《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
    66.李妍:《浅论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的论战》,《学术交流》,1995年第5期
    67.张晓平,张云秀:《自由主义之荡》,《探索》,2004年第2期
    68.李君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若干问题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年第2期
    69.徐晓霞:《论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对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建设的历史借鉴作用》,《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70.朱小玲,管新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范畴研究的若干问题探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第6期
    71.王刚:《论中国早期知识精英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性传播》,《中共党史研究》,2009年第8期
    72.王岚、张利辉:《新民主主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文化现代化研究综述》,《改革与开放》,2010年第8期
    73.张颖:《20世纪40年代中国社会的文化论争及历史性转型》,《理论导刊》,2010年第2期
    74.胡显洪:《抗战时期中国文化思想的演变探析》,《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75.胡为雄:《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形成及其政治属性》,《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76.张志忠:《张闻天对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重要贡》,《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77.郭建宁:《关于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的几个问题》,《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第4期
    78.杨建新,文晓明:《国外学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多重维度与话语特点》,《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第6期
    79.孙建华:《“问题与主义”之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萌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第5期
    82.孙建华:《近代中国社会思潮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探论》,《河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
    83.王磊,王跃:《论五四时期的“主义文化”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影响》,《中共党史研究》,第2011年第10期
    84.雍涛:《<新民主主义论)与毛泽东的文化哲学》,《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年第9期
    85.杨金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文化维度》,《广西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
    86.吴宏亮:《中国共产党倡导和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历史演进》,《中州学刊》,2012年第5 期
    87.李俊:《从新民主主义文化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论中国当代文化的科学发展历程》,《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88.陈志环:《新民主主义文化及其对当代文化建设的价值——重温(新民主主义论)》,《唯实》,2012年第4期
    89.张菊香:《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文化建设及其启示》,《理论学刊》,2012年第9期
    90.周平远、杜吉刚:《从苏维埃文化到新民主主义文化——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历史演进的内在理路与基本线索》,《文艺理论与批评》,2012年第3期
    91.陈晋:《中国共产党与先进文化建设四题》,《新湘评论》,2012年第1期
    92.王刚:《论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语境的文化进路》,《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年第2期
    93.郑文娟:《近五年(2006-2010)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现状及热点探讨——基于<马克思主义研究>等三种样本期刊的考察》,《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