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苏文化协会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苏文化协会,是活跃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一个重要而特殊的文化团体。中苏文化协会的研究,对于深入中国政治史、党派史、中共党史、中苏关系史均有重要意义,对繁荣当今中国民间文化外交组织,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由于资料缺乏等原因,长期以来,该选题未进入研究者的视野。本文在查阅了大量的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从历史的角度将中苏文化协会分为缘起、初步发展、改组发展、艰难岁月四个阶段。同时对中苏文化协会作了定性分析,阐述了它的历史作用及其存在问题,并探讨了它与国共两党的关系,试图从中借鉴特殊民间文化团体如何生存、发展的经验。
     全文由绪论、正文五章组成。
     绪论部分从多个维度论证了该选题的研究意义,评析了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阐明了文章的基本框架、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第一章厘清了中苏文化协会诞生的现实原因及可能性。九一八事变对中苏两国都构成了严重威胁。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国民政府不得不考虑对苏政策的变化。1932年12月,中苏正式复交。复交后的中国民众希望苏联援助中国抗战,同时增进中苏文化的交流和了解。在二三十年代中苏文化交流的基础上,这种愿望成为现实。以促进中苏文化交流、增进中苏友谊为宗旨中苏文化协会应运而生。
     第二章研究了1935年至1939年间中苏文化协会得以发展的原因及主要特色。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使中苏关系迅速增进,苏联在道义上、军事上、经济上对华提供支持和援助。中苏文化协会受中苏关系的影响,活动随之广泛开展起来,宣传抗战、发展分会成为这一时期活动的主要特色。同时,受战争环境的影响,协会先后迁移至武汉、重庆,工作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第三章分析了1939年至1945年间中苏文化协会改组后的主要宣传方式、宣传内容及其效果。经过改组,协会组织机构增多,活动形式丰富多彩,文字宣传、直观宣传和口头宣传等形式对增进中苏友谊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协会活动日益受到中共南方局的影响,成为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开展宣传和统战工作的重要活动阵地。
     第四章阐述了1945年至1949年间中苏文化协会复原南京后的艰难岁月。随着美、苏冷战的形成与升级,以及国共内战的激化和全面展开,蒋介石逐步实行对美“一边倒”政策并且利用突发事件掀起了反苏浪潮。中苏关系由热趋冷,甚至恶化,大大压缩了中苏文协的生存空间。1946年,中苏文化协会被国民党宣布为非法组织。协会顶着经费紧张、人员流动的压力,继续创办《中苏文化》杂志和编辑苏联书籍,且逐渐向中国共产党靠拢。建国后,中苏文化协会顺应历史发展潮流,过渡到中苏友好协会。
     第五章探讨了中苏文化协会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主要围绕中苏文化协会的性质、影响评估及协会与中共、国民党的关系展开研究。文章认为,中苏文化协会是在抗战和内战时期为配合国内形势起过积极作用的特殊民间团体。对于促进中苏文化交流,增进中苏友谊,激发人们抗战热情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也存在着美化苏联外交政策及建设成就的倾向。此间,国民政府根据国内政治和外交形势的变化,对中苏文化协会由主要支持到日益压制。其中除了由于该协会丧失了被国民党利用的价值外,也有各自宣传的立国主义不能兼容的原因。中苏文化协会还受到中国共产党南方局的积极影响,中共先后在延安和晋东南建立中苏文化协会分会,作为对总会的友好回应。正是有了中国共产党的指导和进步人士的努力,后期的中苏文化协会日益走向民主。
The Sino-Soviet Cultural Association which was an important and special cultural organization in1930sand1940s.Its research has vital significance in the Chinese politics history, parties and groups history,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history and Sino-Soviet relations history. Which also has certain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Chinese folk culture diplomacy organization. But, because of deficient material, this topic has not entered researcher's vision for a long time. On the basis of massive material, this paper divides Sino-Soviet Culture Association into four stages, including the origin, preliminary development, re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and difficult years. Which analysis its nature, elaborates its historical function and exist question, discusses its relation with the Kuomintang and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The goal is to analyze how the special folk cultural organization survives and develops.
     This paper consists of introduction and body of five chapters.
     In the introduction, the author states the research significance from different angles, points out the present research situation and limitations. Then she elaborates the framework, clarifying the content focus, difficulties and innovation of the research.
     Chapter One clarifies the realistic reason and possibility of the Sino-Soviet Culture Association. 918 emergency posed serious threat to China and Soviet Union. Along with national crisis deepening,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had to consider the change of Soviet policy. In December, 1932, China and Soviet Union restored diplomatic relation officially. The Chinese populace hoped Soviet Union help China, simultaneously promote the exchange of Sino-Soviet culture. This kind of desire became reality on the basic of Sino-Soviet culture exchange in 1920 and 1930s.The Sino-Soviet Culture Association was founded, its Objective was to promote cultural exchange and friendship.
     Chapter Two studies the development reason and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Sino-Soviet Culture Association from 1935 to 1939.Sino-Soviet relation promoted rapidly after the signature of Sino-Soviet Treaty of mutual nonaggression. Soviet Union helped China in morality, military and economy aspects. Sino-Soviet Culture Association developed widely. During this time, the main characteristic were propagandizing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and developing branches. Simultaneously, the association migrated successively to Wuhan, Chongqing and the work was restricted in certain degree because of the environment influence.
     Chapter Three analyzes the main propaganda way, propaganda content and effect after reorganization from 1939 to 1945. Association agencies increased and the form of action became more colorful. The written propaganda, direct-viewing propaganda and oral propaganda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Sino-Soviet friendship. Simultaneously, the association received influence from South Bureau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day by day and became an important activities Location for the propaganda and union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in Kuomintang’s area.
     Chapter Four elaborates difficult years of the Sino-Soviet Culture Association in Nanjing from 1945 to 1949.Along with the formation and promotion of cold war, as well as the intensification and expansion comprehensively of civil war between Kuomintang and Communist Party. Chiang Kai-Shek implemented gradually pro-American policy and raised counter-Soviet tide. The Sino-Soviet relation became cold, even worsened, which greatly reduced the existing space of Sino-Soviet Culture Association. In 1946, the association was announced illegal organization by Kuomintang. Though the funds were deficient and people were mobile, it continued to organize the magazine“Sino-Soviet Culture”and editor Soviet Union books. The Sino-Soviet Culture Association became closer to Communist Party. After the foundation of new China, it was replaced by the Sino-Soviet Friendship Association.
     Chapter Five discusses several questions about the study of Sino-Soviet Culture Association. Mainly including the Sino-Soviet Culture Association's nature, the influence appraisal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Kuomintang. The article believes that Sino-Soviet Culture Association, a special folk association,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and civil war. Which promoted cultural exchange and friendship between China and Soviet Union, stimulating people to resist Japan. But, the association also beautified the foreign policy and construction achievement of Soviet Union. During this period, Kuomintang supported it mainly at first, then suppressed day by day. Because this association lost value used by Kuomintang, and the principles of founding a nation were different. The Sino-Soviet Culture Association also received positive influence from South Bureau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s response,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successively established Sino-Soviet Culture Association branch in Yanan and southeast Shanxi. Because of the instruction of Communist Party and endeavor of progressive people, the Sino-Soviet Culture Association moved towards democracy day by day.
引文
全宗号0051目录号0002卷宗号00636
    全宗号0051目录号0003卷宗号00006
    全宗号0053目录号0012卷宗号00042
    全宗号0053目录号0019卷宗号02228
    全宗号0053目录号0024卷宗号00091
    全宗号0053目录号0010卷宗号00002
    全宗号0053目录号0004卷宗号00286
    全宗号0053目录号0001卷宗号00052
    全宗号0053目录号0023卷宗号00123
    全宗号0053目录号0015卷宗号00409
    全宗号0053目录号0023卷宗号00123
    全宗号0053目录号0002卷宗号01116
    全宗号0053目录号0022卷宗号00092
    全宗号0053目录号0013卷宗号00188
    全宗号0053目录号0013卷宗号00106
    全宗号0053目录号0002卷宗号00626
    全宗号0053目录号0013卷宗号00188
    全宗号0053目录号0013卷宗号00188
    全宗号0053目录号0012卷宗号00074
    全宗号0053目录号0002卷宗号00308
    全宗号0053目录号0013卷宗号00100
    全宗号0053目录号0011卷宗号00066
    全宗号0053目录号0004卷宗号00170
    全宗号0053目录号0019卷宗号02924
    全宗号0053目录号0011卷宗号00058
    全宗号0053目录号0004卷宗号00304
    全宗号0053目录号0030卷宗号00264
    全宗号0053目录号0019卷宗号02181
    全宗号0053目录号0013卷宗号00202
    全宗号0053目录号0004卷宗号00334
    全宗号0053目录号0010卷宗号00002
    全宗号0054目录号0001卷宗号00143
    全宗号0054目录号0001卷宗号00145
    全宗号0054目录号0001卷宗号00356
    全宗号0054目录号0001卷宗号00477
    全宗号0067目录号0006卷宗号00028
    全宗号0073目录号0001卷宗号00022
    全宗号0073目录号0001卷宗号00023
    全宗号0073目录号0001卷宗号00030
    全宗号0073目录号0001卷宗号00023
    全宗号0120目录号0001卷宗号00058
    全宗号0120目录号0003卷宗号00005
    全宗号0174目录号0009卷宗号00181
    全宗号0179目录号0002卷宗号00002
    
    
    全宗号2目录号0卷宗号1758
    全宗号2目录号0卷宗号1759
    全宗号2目录号0卷宗号1760
    全宗号2目录号0卷宗号1761
    全宗号2目录号0卷宗号1762
    全宗号2目录号0卷宗号1763
    全宗号2目录号0卷宗号1764
    全宗号6目录号12卷宗号34
    全宗号6目录号12卷宗号178
    全宗号6目录号13卷宗号731
    [1]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一)(二)外交[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2]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二)文化[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3]李嘉谷.中苏国家关系史资料汇编(1933—1945)[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
    [4]外交部编印.外交部档案丛书,界务类第2册[M].2001年12月.
    [5]沈志华.苏联历史档案选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6]薛衔天、黄纪莲编.中苏国家关系史料(1945-1949)[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
    [7]南方局党史资料征集小组编.南方局党史资料1-6册[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8]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中共党史资料第四十二辑[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
    [9]桂林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主编,李建平编.桂林文史资料第三十三辑抗战时期桂林文学活动[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6.
    [1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重庆文史资料第44辑[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1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天津文史资料第44辑[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
    [12]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中共山东宣传史料编写组编.中共山东宣传史料宣传工作大事记[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
    [13]梁小岑,刘立方,朱国龙编.豫皖苏边区文艺史料选编[M].郑州:河南省革命文化史料征编室.
    [14]湖南省新闻出版局、湖南省文化厅史志办编,黎维新,周德辉主编.长沙文化城[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5.
    [15]中共成都市委党史研究室编.八年抗战在蓉城[M].成都:成都出版社,1994.
    [16]钟树梁主编,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西南地区文史资料协作会议编.抗战时期西南的文化事业[M].成都:成都出版社1990.
    [17]中共重庆市委党史工作委员会编.南方局领导下的重庆抗战文艺运动[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18]李新总编.中华民国大事记第3册[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
    [19]桂林市文化研究中心编.桂林文化大事记1937-1949[M].桂林:漓江出版社,1987.
    [20]全国图书联合目录编辑组.1833-1949全国中文期刊联合目录[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1.
    [21]王大明,文天行,廖全京.抗战文艺报刊篇目汇编[M].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
    [22]秦孝仪主编.孙哲生先生文集[M].北京: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90.
    [23]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鲁迅研究室编.1913-1983鲁迅研究学术论资料汇编2 [100].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
    [24]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第2版)[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25]翦伯赞.翦伯赞全集第7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
    [26]郭沫若.沫若文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27]程文,陈岳军编.吴玉章往来书信集[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3.
    [28]邹韬奋,中国韬奋基金会韬奋作编辑部编.韬奋全集10[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29]徐铸成.徐铸成新闻评论选[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5.
    [30]王学庄,孙彩霞等.柳亚子选集(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31]季鸞文存.第二册[M].大公报馆,1944.
    [32]中国二十世纪通鉴编委会编,龚育之等主编.中国二十世纪通鉴1921-1940第2册[M].北京:线装书局,2002.
    [33]重庆市博物馆巴渝文化[M].编辑委员会:巴渝文化(第二辑)[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
    [34]中共临沂地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编.政权建设的创举[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
    [1]王世杰日记(手稿本)第1、2、3、4、5册[M].台北: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0.
    [2]齐赫文斯基.我的一生与中国(30-90年代)[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
    [3]张西曼.历史回忆[M].济南:济东印书社,1949 .
    [4]夏衍.懒寻旧梦录[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
    [5]茅盾.我走过的路[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6]张小曼.张西曼纪念文集[100].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5.
    [7]张小曼.追寻先辈的足迹[M].2005.12.
    [8]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办公室编.和平老人邵力子[M].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5.
    [9]傅学文.永恒的纪念[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0.
    [10]冯玉祥.冯玉祥日记[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11]张治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张治中回忆录[M].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5.
    [12]在中国大地上——苏联顾问回忆录(1925—1945)[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13]侯外庐.韧的追求[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
    [14]郭沫若.创作的道路[M].重庆:重庆文光书店,1947.
    [15]夏衍.白头记者话当年[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6.
    [16]中共重庆市委党史工作委员会编.重庆谈判纪实[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3.
    [17]金贺.中苏文化协会会员证[J].新疆文物,1996(3).
    [18]李随安.“中苏文化协会”考[J].学术情报,1988(5).
    [19]张小曼.张西曼与中苏文化协会[J].纵横,1999(7).
    [20]张小曼.从<韧的追求>谈及张西曼与中苏文化协会[J].新文化史料,1994(1).
    [21]夏从本.在南方局领导关怀下的中苏文化协会[J].红岩春秋,2007(2).
    [22]孙绳武.难忘重庆岁月——在中苏文化协会[J].新文学史料,2007(4).
    [23]博敬容,龚稚孙整理.阳翰笙同志谈中苏文化协会[J].新文化史料,1990(4).
    [24]李临风.回忆中苏文化协会的点点滴滴[J].重庆党史研究资料,1985(10).
    [25]张西曼.中苏文化协会的艰难创办记[J].民主与科学,1945(9-10).
    [26]张再.我所知道的“中苏友好协会”始末[J].中共党史资料,2008 (4).
    [27]吴传仪.翦伯赞与<中苏>半月刊[J].档案时空,1998(3).
    [28]沟通了中苏文化的耿济之先生[J].中学时代,1948(20).
    [29]中苏文化交流[J].时代,1949(23).
    [30]史文.略谈中苏两国文化交流[J].新文化,1946(8).
    [31]从民间立场论中苏文化[J].上海文化,1946(5).
    [32]中苏不侵犯条约为发展东方文化基础[J].国际言论,1937(3)
    [33]真之.介绍中苏文化协会[J].世界知识,1936(1).
    [34]中苏文化杂志[J].农行月刊,1936(8).
    [35]中苏文化协会成立[J].苏俄评论,1935(5).
    [1]孙科.中苏关系[M].上海:中华书局,1946.
    [2] [苏].P·C·米罗维茨卡娅.国民党对苏战略[M],1990.
    [3]郭沫若.苏联纪行[M].上海:上海中外出版社,1946.
    [4]卡比察.1931—1945年的中苏关系[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57.
    [5]杜宾斯基.中日战争时期的中苏关系(1935—1945)[M].
    [6]李嘉谷.合作与冲突1931—1945年的中苏关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7]王真.动荡中的同盟——抗战时期的中苏关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8]田保国.民国时期中苏关系:1917-1949[M].济南:济南出版社,1999.
    [9]薛衔天.中苏关系史1945—1949[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10]蒋中正.苏俄在中国[M].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57.
    [11]向青等主编.苏联与中国革命[100].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
    [12]罗志刚.中苏外交关系研究(1931—1945)[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13]石源华.中华民国外交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4]李继锋主编.1935:危机再现[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
    [15]苑鲁,谢先辉主编.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亚太国际合作[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3.
    [16]陈安吉,陆纪林主编.南京百年风云1840-1949[M].南京:南京出版社,1997.
    [17]冯崇义.国魂,在国难中挣扎抗战时期的中国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18]李随安.中苏文化交流史(1937—1949)[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3.
    [19]郭沫若.中苏文化之交流[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49..
    [20]黄俊英.二次大战的中外文化交流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
    [21]李巧宁.新中国中苏友好话语的构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22]李明滨.中国与苏俄文化交流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23]张谷,谭得伶主编.文学史家谭丕模评传[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4]张大军.新疆风暴七十年[M].台湾:兰溪出版社,1982.
    [25]全国妇联.中国妇女运动史(1919-1949)[M].1988.
    [1]李玉贞.抗战时中苏关系的一个侧面——孙科与中苏文化协会[J].广州大学学报,2005(11).
    [2]李玉贞.孙科与战时中苏关系[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
    [3]范忠程.<中苏>半月刊与文化抗战[J].抗日战争研究,2003(2).
    [4]肖际唐.孙科与抗日战争[J].广东社会科学,2006(5).
    [5]田保国.30代的中苏文化交流[J].民国档案,2002(2).
    [6]李随安.抗战时期的中苏文化交流[J].黑龙江社会科学,1994(2).
    [7]郭秋光,王员.抗战后期国民政府对苏政策[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
    [8]陈国庆.邵力子与第二次国共合作[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9]薛新力.抗战时期重庆的中外文化交流[J].渝州大学学报,2001(4).
    [10]袁小伦.中国共产党与省港抗战文化活动[J].近代史研究,1992(3).
    [11]王继平.民国时期中苏文化协会与新疆文化教育的发展[J].昌吉学院学报,2009(2).
    [12]兰献.桂林抗战文化对外交流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硕士论文.
    [13]张海燕.<中苏文化>电影文献研究[D].西南大学2007.硕士论文.
    [14]牟新慧.新疆中苏文化协会研究[D].新疆大学2008.硕士论文.
    [1]中央日报
    [2]新华日报
    [3]解放日报
    [4]群众
    [5]大公报
    [6]申报
    [7]苏俄评论
    [8]外交月报
    [9]外交评论
    [10]反帝战线
    [11]国闻周报
    [12]新疆日报
    [13]广西日报
    [14]湖南日报
    [15]救亡日报
    [16]时事月报
    [17]民主与科学
    [18]世界知识
    [19]群众
    [20]新文化
    [21]上海文化
    [22]新文学史料
    [23]新文化史料
    [1]中苏文化协会总会编:《中苏文化》
    [2]中苏文化协会湖南分会编:《中苏》半月刊
    [3]中苏文化协会成都分会编:《中国与苏联》
    [4]中苏文化协会四川分会编:《文化国际》
    [5]《中苏文化协会成都分会成立大会特刊》
    [6]《中苏文化协会重庆分会第一届年会特刊》
    [7]《孙中山先生逝世十五周年纪念特刊》
    [8]《苏联十月革命二十周年纪念特刊》
    [9]《苏联十月革命二十一周年纪念特刊》
    [10]《苏联十月革命二十二周年纪念特刊》
    [11]《苏联十月革命二十三周年纪念特刊》
    [12]《苏联十月革命二十四周年纪念特刊》
    [13]《苏联十月革命二十八周年纪念特刊》
    [14]《孙中山先生逝世15周年纪念特刊》
    [15]《中苏文化文艺特刊》
    [16]《抗战三周年纪念特刊》
    [17]《斯大林寿辰庆祝专号》
    [18]《庆祝盟邦苏联建国26周年纪念特刊》
    [19]《苏联红军节第28周年纪念特刊》
    ①《东北外交研究委员会对于日本非法在铁路沿线驻军之报告——中华民国二十一年一月一日》,《革命文献》第34辑,第820页。
    ①卡比察:《1931-1945年的中苏关系》,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57年,第7页。
    ②P·A米罗维茨卡娅著,王武选译:《“九一八”事变后的中苏关系(续)》,《民国档案》1992年第3期。
    ③P·A米罗维茨卡娅著,王武选译:《“九一八”事变后的中苏关系》,《民国档案》1992年第2期。
    ④孙科:《中苏关系》,上海:中华书局,1946年,第13页。
    ①何汉文:《中俄外交史》,上海:中华书局,1935年,第422—423页。
    ①荣孟源主编,孙彩霞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117页。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部编:《近代史资料总79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197页。
    ③鹿锡俊:《1932年中国对苏复交的决策过程》,《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1期,第35页。
    ④吴东之主编:《中国外交史中华民国时期1911-1949》,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296页。
    ⑤《苏联副外交人民委员致李维诺夫的电报》(1932年6月29日),李玉贞译:《近代史资料》1991年总79号,第198页。
    ①《李维诺夫致颜惠庆的电报》(1932年7月6日),李玉贞译:《近代史资料》1991年总79号,第199页。
    ②何汉文:《中日问题与苏俄》,《苏俄评论》,第7页。
    ①陈彬龢:《中苏复交问题》,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印行,1932年1月,第25页。
    ②羊枣著:《中国抗战与苏联》,上海:一般书店发行,第13页。
    ③P·A米罗维茨卡娅著,王武选译:《“九一八”事变后的中苏关系(续)》,《民国档案》1992年第3期。
    ④《苏联卖路与中苏关系》,《大公报》1933年6月15日第二版。
    
    ①《赞同孙科对俄复交之主张》,《苏俄评论》1932年第三期,第125页。
    ②陈彬龢:《中苏复交问题》,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印行,1932年1月,第29页。
    ③行者:《中俄复交与俄国文化的批判》,《中国与苏俄》第一卷第二期,第59页。
    ①陈彬龢:《中苏复交问题》,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印行,1932年1月,第31-32页。
    ②陈彬龢:《中苏复交问题》,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印行,1932年1月,第33页。
    ③陈彬龢:《中苏复交问题》,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印行,1932年1月,第35页。
    ④陈彬龢:《中苏复交问题》,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印行,1932年1月,第4页。
    ⑤冶方,念之著:《中国与苏联》, 1937年,第53页。
    ⑥陈彬龢:《中苏复交问题》,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印行,1932年1月,第4页。
    ⑦冶方,念之著:《中国与苏联》, 1937年,53页。
    
    ①智量等:《俄罗斯文学与中国》,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365页。
    ②田保国著:《民国时期中苏关系1917-1949》,济南:济南出版社,1999年,第283页。
    ①P.A.米罗维茨卡娅:《国民党对苏战略》,莫斯科,1990年,第172-173页。
    ②冶方,念之:《中国与苏联》,民族解放丛书,1937年,第54-55页。
    ③廖盖隆:《中苏关系历史的回顾》,《新华日报》1945年8月30日第三版。
    ④戈公振:《从东北到庶联》,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04页。
    
    ①真之:《介绍中苏文化协会》,《世界知识》1936年第1期,第37页。
    ②梅绍武:《我的父亲梅兰芳》,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年,第129页。
    ③《徐悲鸿年谱》,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第63页。
    ①马德俊:《蒋光慈传》,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 211页。
    ②彭敦文:《国民政府对日政策及其变化———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杨奎松:《国民党的联共和反共》,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鹿锡俊:《蒋介石与1935年中日苏关系的转折》,《近代史研究》2009年第3期。
    ③中苏文化协会主编,葛一虹编辑:《交流》,上海:商务印书馆印行,第13页。
    ①陈无编译:《日人心目中之最近中苏关系趋向观》,《苏俄评论》1937年第5期,第97页。
    ②张西曼:《中苏文化协会的艰难创业记》,《民主与科学》,第1卷第9-10期,第49-50页。
    ①真之:《介绍中苏文化协会》,《世界知识》1936年第1期,第37页。
    ①鲁迅:《记苏联版画展览会》,《且介亭杂文末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14页。
    ②苑鲁,谢先辉:《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亚太国际合作》,重庆:重庆出版社,2003年,475页。
    ③王琦、王正献:《关于中国送苏木刻作品展览的文献》,《中苏文化》第十一卷第3、4合刊,第59页。
    ④王琦、王正献:《关于中国送苏木刻作品展览的文献》,《中苏文化》第十一卷第3、4合刊,第61页。
    ①《苏联驻华全权代表致苏联外交人民委员部的电报》(1937年7月16日),《苏联外交政策文件集》第20卷,第384-386页。
    ①《苏联外交文件》第18卷,第662页。转引自田保国著:《民国时期中苏关系》(1917-1949),济南:济南出版社,1999年,第51页。
    ②孙科:《中苏关系》,上海:中华书局,1946年,第16页。
    ①《苏联外交文件》第20卷,第430页。转引自田保国著:《民国时期中苏关系》(1917-1949),济南:济南出版社,1999年,第51页。
    ②王建朗、曾景忠著:《中央近代通史》第九卷,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72页。
    
    ①沈志华主编:《中苏关系史纲》(1917-1991),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年,第61页。
    ②沈志华主编:《中苏关系史纲》(1917-1991),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年,第61页。
    ①毛泽东:《论联合政府》(1945年4月24日),北京:《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85页。
    ②《上海总领事冈本季正致外务大臣广田弘毅函》,张宪文主编:《南京大屠杀史料集》,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07页。
    ③王大明、文天行、廖全京编:《抗战文艺报刊篇目汇编》,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年,第89页。
    
    ①赵康:《台儿庄争夺战的经验与教训》,《中苏文化》抗战特刊第1卷第12期,第20-21页。
    ②侠父:《台儿庄战役的检讨》,《中苏文化》抗战特刊第2卷第1期,第9-10页。
    ①谢大祺:《抗战中的民众组织问题》(二),《中苏文化》抗战特刊第1卷第2期,第35页。
    ①李洛:《抗战与肃清汉奸》,《中苏文化》抗战特刊第1卷第2期,第41-43页。
    ②《苏联舆论射击下之汉奸汪精卫》,《中苏文化》第6卷第4期,第1页。
    ③L.Perov:《日本在侵华战争中的消耗》,《中苏文化》抗战特刊第1卷第10期,第25页。
    ④黄操良:《日本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中苏文化》抗战特刊第1卷第8期,第36-37页。
    ①黄操良:《日本经济危机的现阶段》,《中苏文化》抗战特刊第3卷第3期,第10页。
    ①车耀先:《本会筹备的经过》,《中苏文化协会成都分会成立大会特刊》,第24页。
    ①中共成都市委党史研究室编:《八年抗战在蓉城》,成都:成都出版社,1994年,第467页。
    ①翦伯赞:《抗战中的中苏文化协会湖南分会工作》,《十月革命二十一周年纪念特刊》,第H1.1页。
    ②翦伯赞:《抗战中的中苏文化协会湖南分会工作》,《十月革命二十一周年纪念特刊》,第H1.1页。
    
    ①谭丕模:《抗战来中苏文化的交流》,《中苏》半月刊1938年第4期,第15页。
    ②谭丕模:《抗战来中苏文化的交流》,《中苏》半月刊1938年第4期,第16页。
    ③邵力子:《一年来本会工作的开展》,《十月革命二十一周年纪念特刊》,第G1.1页。
    ④《苏联摄影师卡尔曼与本报记者谈话》,《新华日报》1938年10月9日第三版。
    ①谢大祺:《论本会今后工作的方针》,《中苏文化》抗战特刊第3卷第3期,第30页。
    ③南方局党史资料征集小组编:《南方局党史资料文化工作》,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第4页。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三门峡市委员会,学习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三门峡文史资料第11辑》,2002年,第318页。
    ①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二)文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第509页。
    ②济邦:《中国艺展在苏联》,《新华日报》1939年12月12日第三版。
    ③《备受苏联人民热烈欢迎之中国艺展》,《中苏文化》第6卷第4期,第65页。
    ①《莫斯科中国艺展的成就》,《中苏文化》第9卷第2、3期合刊,第128页。
    ②胡济邦:《苏联人民对于中国艺展的印象》,《中苏文化》第6卷第4期,第68页。
    ③济邦:《中国艺展在苏联》,《新华日报》1939年12月12日第三版。
    ④烟波译:《中国艺展在苏联之荣誉》,《新华日报》1940年2月25日第三版。
    ⑤故宫博物院编辑:《国立北平博物院第五届理事会第一次大会》(内部编印),上海图书馆存。
    ①(波)活伊塔西克著,邓本中,钱树德译《政治宣传心理学》,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1986年,第123页。
    ②曹树铭:《苏联生活照片展览内容》,《新华日报》1938年11月3日第二版。
    ①《苏联妇女生活展览》,《新华日报》1941年10月10日第三版。
    ②《学习与改进——看苏联保健画展有感》,《新华日报》1941年6月3日第二版。
    ①《苏联建国照片连日参观踊跃,孙会长曾电苏方致谢》,《新华日报》1943年1月6日第三版。
    ②《苏联妇女生活展览》,《新华日报》1941年10月10日第三版。
    
    ①《苏联电影在中国》,《新华日报》1939年11月7日第二版。
    ②《生动的镜头》,《新华日报》1941年10月31日第一版。
    
    ①《介绍四部苏联的影片》,《新华日报》1938年11月6日第四版。
    ②《苏联电影在中国》,《新华日报》1939年11月7日第二版。
    ③蒋云根:《组织行为的心理分析》,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71-172页。
    ①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冯玉祥日记》(第五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670页。
    ①《关于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的讨论》,《中苏文化》第6卷第6期,第92页。
    ①孙科:《发刊辞》,《中苏文化》创刊号,第1-2页。
    ②曾昭抡:《如何促进中苏文化的交流》,《中苏文化》第16卷第11期,第18页。
    ③《论苏联农业之集体化》,《中苏文化》第2卷第3期,第12页。
    ④邵力子:《苏联宪法的三个特点》,《中苏文化》第15卷第1期,第15页。
    
    ①傅学文:《苏联妇女在战时》,《中苏文化》第13卷第5、6期,第19页。
    ②左诵芬:《我有这样一点感想》,《中苏文化》第9卷第4、5期,第192页。
    ③傅学文:《苏联妇女在战时》,《中苏文化》第13卷第5、6期,第21页。
    ①《中苏文化协会会员联欢大会开幕词,报告及演说》,《中苏文化》第11卷第3、4期,第54页。
    ②《中苏文化协会会员联欢大会开幕词,报告及演说》,《中苏文化》第11卷第3、4期,第55页。
    ③参见何香凝:《正义是一定胜利的》,《中苏文化》第9卷第4、5期,第9页。
    ④傅秉常:《促进中苏邦交》,《中苏文化》第13卷第5、6期,第7页。
    ①何香凝:《正义是一定胜利的》,《中苏文化》第9卷第4、5合刊,第9页。
    ②儿童对苏广播晚会》,《中苏文化》第8卷第1期,第82页。
    ③郭沫若:《苏联友人歌》,《中苏文化》第9卷第4、5期,第47页。
    ④《中苏友谊的新高涨》,《中苏文化》第7卷第6期,第2页。
    ⑤《冯名誉会长在六团体欢送邵大使会上之演词》,《中苏文化》第6卷第4期,第14页。
    ①《中苏互助与亚洲之复兴》,《中苏文化》创刊号,第4页。
    ②《中国舆论下的苏联》,《中苏文化》第2卷第9、10期,第27页。
    ③梁寒操:《中苏合作与世界和平》,《中苏文化》第4卷第2期,第8页。
    ④冯玉祥:《携手迈进》,《中苏文化》第14卷第3、4期,第8页。
    
    ①曹树铭:《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的意义》,《中苏文化》第2卷第7期,第15页。
    ②孙科:《划时代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中苏文化》第16卷第9、10期,第1页。
    ①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707页。
    ②郑伯奇:《郑伯奇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第27页。
    ③苏光文:《文学理论史料选》,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168页。
    ②《民族问题在苏联》,《中苏文化》第2卷第1期,第111-112页。
    ③《民族文化在苏联》,《中苏文化》第2卷第6期,第152-153页。
    ④史丹林:《苏联新宪草之形成及其特质》,《中苏文化》第2卷第1期,第126页。
    ①孙科:《我国友邦中只有苏联能出兵制裁日寇》,《中苏文化》抗战特刊第2卷第11期,第6页。
    ②王真:《抗战初期中苏关系文件选译》(下),《历史档案》,1995年第3期,第74页。
    ③孙科:《国际现势与中国》,《中苏文化》第5卷第2期,第3页。
    ①王宠惠:《苏联国庆纪念感言》,《苏联十月革命二十三周年纪念特刊》,第6页。
    ②王宠惠:《苏联国庆纪念感言》,《苏联十月革命二十三周年纪念特刊》,第6页。
    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辑第38辑》,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34页。
    ④侯外庐:《韧的追求》,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年,第95页。
    
    ①其中有笔名,可能同为一人,笔者在此不作考证。
    ②《社会主义文化的昌明》,《中苏文化》第20卷第6期,第33页。
    
    ①吴仁:《社会主义社会中之恋爱、婚姻与家庭》,《中苏文化》第20卷第7期,第34页。
    ②《加强中苏文艺界的团结》,《中苏文化》第20卷第7期,第57页。
    
    ①《朱德司令在中苏友好协会发起人大会上的讲词》,《中苏文化》第20卷第8期,第1页。
    ②《朱德司令在中苏友好协会发起人大会上的讲词》,《中苏文化》第20卷第8期,第1页。
    ③《发起中苏友好协会缘起》,《中苏文化》第20卷第8期,第4页。
    ①李玉贞:《抗战时期中苏关系的一个侧面——孙科与中苏文化协会》,《广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11期。
    ②《从民间立场论中苏文化》,《上海文化》1946年第5期,第22页。
    ①本刊同人:《悼念张西曼先生》,《中苏文化》第20卷第7期,第18页。
    ①《苏联妇女生活展览》,《新华日报》1941年10月10日第三版。
    ②《向伟大的苏联看齐——看了苏军抗战照片大家受到感动》,《新华日报》1944年11月4日第三版。
    ③《苏联电影在中国》,《新华日报》1939年11月7日第二版。
    ④《勉中苏文化协会》,《大公报》1941年6月4日第一版。
    
    ①中苏文化协会主编,葛一虹编辑:《交流》,商务印书馆印行,第26-27页。
    ②曹树铭:《苏联生活照片展览内容》,《新华日报》1938年11月3日第二版。
    ①《向伟大的苏联看齐——看了苏军抗战照片大家受到感动》,《新华日报》1944年11月4日第三版。
    ②《中苏文化协会会员联欢大会开幕词,报告及演说》,《中苏文化》第十一卷第3、4合刊,第54页。
    ③(苏)阿瓦林等著,陈昭廉等译:《中国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年,第216页。
    ④李桦、李树声等编著的《中国新兴版画运动五十年1931——1981》在第372页注释中写道“共计约三次(?)”,据笔者搜集的资料看,应为四次。
    
    ①《中苏文化协会欢迎苏联大使》,《中央日报》1939年9月16日第二版。
    ②《中苏文化协会昨欢迎苏联新大使潘友新》,《新华日报》1939年9月16日第二版。
    ③《中苏文化协会欢迎苏联大使》,《中央日报》1939年9月16日第二版。
    ①孙科:《划时代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中苏文化》第16卷第9、10期,第1页。
    ②(俄)亚·弗·卢金著,刘卓星、赵永穆、孙凌齐译:《俄国熊看中国龙:17-20世纪中国在俄罗斯的形象》,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年,第193页。
    ①蒋中正著:《苏俄在中国——中国与俄共三十年经历纪要》,台湾:中央文物供应社印行,第98页。
    ②侯外庐:《韧的追求》,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年,第95页。
    ③《关于维护中苏文化协会之各地分会的训令,重庆市档案馆,全宗号0053,目录号0012,卷宗号00042。
    ①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民国最后一任驻苏大使傅秉常在苏联的日子》,《民国档案》2007年第4期。
    ②(俄)亚·弗·卢金著,刘卓星、赵永穆、孙凌齐译:《俄国熊看中国龙:17-20世纪中国在俄罗斯的形象》,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年,第200页。
    ①《关于补助经费的呈、训令、公函》重庆市档案馆,全宗号0053,目录号0019,卷宗号02228。
    ②广东省档案馆:《民国时期广东省政府档案史料选编5》,1988年,第442页。
    ③《令人痛心而滑稽的事实》,《求知文丛》1941年第19期,第6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编:《周恩来军事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82页。
    ②《制止中苏文化协会越轨行为之密令》重庆市档案馆,全宗号0179,目录号0002,卷宗号00002。
    ①孙科:《怎样应付当前的困难问题》,《三民主义新中国》,重庆:重庆商务印书馆,1945年,第63页。
    ②孙科:《发刊辞》,《中苏文化》创刊号1936年第1期,第2页。
    
    ①谢大祺:《论本会今后工作的方针》,《中苏文化》抗战特刊第3卷第3期,第31页。
    ②王昆仑:《抗战三年与三民主义之再高扬》,《抗战三周年纪念特刊》,第221-230页。
    ①南方局党史资料征集小组编:《南方局党史资料文化工作》,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第4页。
    ②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党史资料第四十二辑》,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第53页。
    ①金冲及主编:《周恩来传》,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636页。
    ②侯外庐:《韧的追求》,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年,第94页。
    ③李瞻:《中国新闻史》,台湾:学生书局,1979年,第402页。
    ④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中央档案馆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史料1949年》,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5年,第99页。
    ①吕振羽:《记湖南文化界抗敌后援会》,《革命回忆录》第4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18页。
    ②吕振羽:《记湖南文化界抗敌后援会》,《革命回忆录》第4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22页。
    ①张谷,谭得伶主编:《文学史家谭丕模评传》,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15页。
    ②国民党在放弃长沙之前,1938年11月12日火烧长沙。
    ③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征集研究室编:《中共党史资料专题研究集抗日战争时期一》,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8年,第101页。
    ①吴玉章著,程文、陈岳军编著:《吴玉章往来书信集》,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19页。
    ②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62页。
    ③《救亡日报》,1939年3月25日。
    ④《救亡日报》,1939年9月15日。
    ⑤《救亡日报》,1939年9月28日。
    ⑥《救亡日报》,1939年10月2日。
    ⑦《救亡日报》,1939年10月22日。
    ⑧《救亡日报》,1939年1月7日。
    ⑨《救亡日报》,1940年4月16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