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多项式定中短语优先序列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采用“优先序列”的研究视点和“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重点考察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多项式定中短语中“的”字的隐现规律问题:二是多项定语语序问题。上述两个问题表面上看起来各自独立,实际上两者之间具有很强的相通性,其相通性主要体现在语义层面,所以本文将这两个问题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察,以定语语义类别一以贯之。本文以封闭性的统计数据作为立论基础,追求在“多样性”的基础上进行“倾向性”研究,并努力追求在对大量真实自然语言文本进行“充分观察”、“充分描写”的基础上最终达到“充分解释”。论文不以某一特定语言学理论为研究背景,而是兼取各家之长,在观察和描写阶段主要采用传统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同时也借鉴了语言类型学的一些研究思路,而在解释部分则更多采纳并运用认知语言学和功能主义语言学的一些理论和观点。
     本文研究内容简单介绍如下:
     第一章介绍相关问题研究现状、本文研究思路及方法、语料的选择与处理等,重点指出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作为本文努力改进的方向。
     第二章重点考察现代汉语短语的使用频率问题,以此确定定中短语在整个现代汉语短语系统中的地位。汉语语法学界已经很好地解决了字频和词频问题,那么短语的使用频率如何?哪种类型的短语是最常用的?这个问题未见有专门讨论。这部分将重点讨论这一问题,具体研究思路和方法如下:首先以五种不同语体的语料为依托建立起一个10万字左右的样本语料库;然后以该语料库为封闭研究对象,以纯手工统计的方式从中穷尽式地切分出该语料库中所包含的全部短语;再将所得短语划分成15种常用短语结构类型,对其进行频率统计;最后以该统计数据为支撑得出现代汉语短语使用频率优先序列总表,从中观察定中短语所处的地位。研究结果发现,在现代汉语短语使用频率优先序列总表中,定中短语、述宾短语、状中短语和主谓短语以绝对优势位居该优先序列总表前4位(余者使用频率均偏低),其中定中短语以微弱优势位居第1位。
     第三章仍以10万字左右的样本语料库为依托对多项定语项数、定语语义类别、“的”字使用频率进行动态统计,目的是从多角度观察多项式定中短语中各项指标的分布情况。结果发现:在多项式定中短语中,二项、三项、四项以上定中短语的使用频率相差十分悬殊,整体呈现出“二项(82.38%)>三项(14.58%)>四项以上(3.04%)”(“>”读作“使用频率高于”)的分布趋势;在所有的定语语义类别中,“领属”、“状态”和“性质”这三种定语语义类别的使用频率最高,且未表现出语体差异;“的”字在书面语体中的使用频率明显高于在口语语体中的使用频率。定语语义类别是本章的研究重点,也是贯穿全文的主线。在对定语语义类别进行统计之前,本文首先依据一系列严格的形式鉴定标准尝试建立了一个相对严密的、以“形、义互证”为基础的现代汉语定语语义类别系统,并提出了定语“三域”(即“领属域”、“状态域”、“性质域”)的观点,旨在为下一步研究多项式定中短语中的“的”字隐现规律和多项定语语序莫定理论基础。
     第四章从多项定语项数、“的”字用量、定语语义类别、句法位置、“兼用定语标记”等多个角度对多项式定中短语中“的”字的隐现规律进行全面讨论。主要得出以下一些结论:(一)在小说语体中,不管定语有多长,定中短语中的“的”字最佳用量都突出表现为“1”,随着定语项数的增加,“的”字用量可增至为“2”,但一般不超过“3”。(二)定语“三域”内的“的”字分布极不均衡,总体趋势是“中间重、两头轻”,表现为:领属域<状态域>性质域(“<”读作“‘的'字使用频率低于”:“>”读作“‘的'字使用频率高于”);依据定语“三域”内的“的”字总体分布规律,我们将现代汉语多项式定中短语中的“的”字隐现规律概括为:在一个名词短语内部,越趋近于中间“语义域”的定语越容易带“的”,越趋近于两端“语义域”的定语越容易隐去“的”。(三)在同一句子结构中,长度受限程度越大的句法位置与“的”的兼容性越小;长度受限程度越小的句法位置与“的”的兼容性越大。(四)从语义虚化程度上看,语义虚化程度越高的“兼用定语标记”越容易促使泛用定语标记“的”字“隐”;从结构的整体性质来看,处于领属性结构中的“兼用定语标记”比处于关系从句结构中的“兼用定语标记”更易于促使泛用定语标记“的”字“隐”。
     第五章从“优先序列”角度重新审视多项定语语序问题,并首次对定语“漂移”现象进行全面考察。建立了一个有统计数据做支撑的、完全以定语语义类别为基础的现代汉语多项定语“优势语序”序列,即:领属>时间>方所>来源/去向>关涉>指别>数量>状态>比况>功用>涵义>性质(“>”读作“优先于”),并用“单向语序蕴含共性”对这一“优势语序”序列进行解释;提出了“域内漂移”、“跨域漂移”等概念,并用“自然语序”和“凸显语序”、“自然焦点”和“对比焦点”这两对术语对定语“漂移”现象进行认知解释:此外,还以“VP”类定语向前“漂移”和状态形容词定语阿前“漂移”为例考察了多项定语语序对“的”字隐现的影响。
     第六章考察语体对现代汉语短语使用频率、多项式定中短语中“的”字隐现规律及多项定语语序的影响。这部分研究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先以10万字左右的样本语料库为考察对象,统计不同语体中的短语使用频率,然后以此为依据对第二章中所做出的一些结论进行检验与修正;第二步以新闻语体为例,对多项式定中短语中的“的”字隐现规律及多项定语语序进行对比性考察,揭示新闻语体与小说语体在“的”字隐现规律及多项定语语序方面所存在的一系列差异,以弥补前文单一语体研究视角的不足。
     第七章对本文主要结论、研究意义、创新之处、存在不足以及今后研究方向等进行全面总结。
The thesis focuses the two issues from the angles of the priority sequence and by the research method of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ne is the emergence and ellipsis rules of "de", and the other is the word order of multiple-attributive. Viewed from the surface, the two isssues are isolate, but they are linked on the semantic level. The thesis conducts a comprehensive survey of the two issues and links them by the semantic types of attributives. The thesis takes the close statistic data as a basis of discussing the issues. The thesis conducts a tendency study on the basis of diversity and tries to make enough explanation as well as enough observation and enough description. The thesis takes all the advantages of different scholars without a certain theory background. In the stage of observation and description, the author mainly utilizes the research mathods of the traditional language, simultaneouely, uses the theory of typology for reference, while in the stage of explanation, the author mainly adopts some theories and viewpoints of cognition linguistics and functional linguistics.
     The thesis focuses on the following issues.
     Chapter one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ituations of the relative question, the research thoughts and the methods of the study, the choices and the management methods of the corpus, and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in the predecessors' researches from which the thesis takes a lesson .
     Chapter two investigates the use frequency of the phrases in modern Chinese, through which the position of attibutive-head phrases are ascertained. The grammar circle has well solved the questions of character frequency and word frequency, but how is the question of the phrase frequency solved? What types of phrases are the most common ones seems not to be discussed at present, which is the issue that the chapter discusses. Firstly, a 100,000 corpus is builed up containing 5 kinds of styles, takes and the corpus as a research object, separates all of the phrases contained in the corpus by manual way, then divides them into 15 kinds of common structural types and conducts statistics of their frequency. At last, the study gains a comprehensive chart of modern Chinese phrase use frequency on the basis of the statistic data, from which the positions of attibutive-head phrases are observed. The thesis finds that modifier-head phrases, predicate-object phrases, adverbial-head phrases and subject-predicate phrases take the main advantage of the priority sequence to stand in the first four places (the others' use frequencies are lower) , and attibutive-head phrases stands in the first place taking the slight advantage.
     Chapter three conducts a dynamic statistics of the number of multiple attributives, the semantic types of attributives, the use frequency of "de" still on the basis of the 100, 000 corpus in order to observe the distribution situations of every item of multiple-attibutive phrases from multiple angles. The results are that there is a great disparity in the use frequency of two-attibutive phrases, three-attributive phrases and four-attributive phrases. The entire distribution tendenc is: two-attibutive phrases (82.38%) > three-attributive phrases (14.38%) >four-attibutive phrases and the above four-attibutive (3.04%) ("> "means "be prior to").Among all the semantic types of attrihutive-head phrases, the use frequency of the semantics with possesion, state and property is the highest, and it possesses no variations in styles.The use frequency of "de" in written style obviously is higher than in spoken style. The semantic types of attrubutives is the research emphasis of this chapter, and also the main clue across the whole thesis. Before conducting the statistics of the semantic types of attributives, the thesis attenpts to establish a rather strict semantic system based on the mutual verification between the forms and the meanings, and offer the conceptions of three scopes (that is the possession scope, state scope and property scope), whose intention is building up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studying the emergence and ellipsis rules of "de" and word order of multiple attributives in the next stage.
     Chapter four discusses entirely the emergence and ellipsis rules of "de" from the multiple angles of the number of the attributives, the number of "de", the semantic types, the syntactic positions and the commonly used attributive markers. The main results are: (1) in art style, no matter how long an attibutive is, the best number of using "de" is 1, the number of using "de" can rise to 2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number of attibutives, but no more than 3. (2)The distribution of "de" in the three scopes is extremely unbalanced, whose entire tendency is heavy in the middle and light at the two ends, and appears to be: possession scope < state scope > property scope("< "means the use frequency of "de"is lower than; "> "means the use frequency is higher than.)The author concluds the emergence and ellipsis rules of "de" of multiple-attributive phrases in modern Chinese, which is that in a noun phrase, the nearer an attributive is to the middle scope, the easier it carryies "de"; the nearer an attributive is to the two ends, the easier it elides "de". (3) In the same sentence, the bigger the limited degree of a syntactic position is, the smaller the capacity between it and "de" is. The the smaller the limited degree of a syntactic position is, the bigger the capacity between it and "de" is. (4) Viewed from the degree of semantic grammarlization, the higher the grammarlization degree of a commonly used marker is, the more easily the nonspecificly used attributive marker "de" elides. Viewed from the entirement of a grammatical structure, the commonly used attributive marker in the possession structure is even easier to cause the ellipsis of the nonspecificly used attrbutive marker "de" than in the relative clause.
     Chapter five examines anew the question of word order of multiple attributives from the angle of priority sequence, conducts firstly an entire investigation of the drift phenomenon of an attributive and establishes a sequence of prior word order of modern Chinese multiple attributives entirely on the basis of the semantic types, taking the data as a prop. The word order sequence is: possession > time> location > source/direction > concern > deixis > quantity > state > comparison > function > connotation >property("> "means "be prior to). The author explains the the priority sequence by "the implicational universals of single-way word order", puts forword the concepts of "drift in the scope", "drift across scopes",etc. , and conducts cognitive explainations of the drift of attributive phenomenon by the two pairs terms of "natural word order" and " prominent word order", "natural focus" and "comparative focus" .As well, the author inspects the impact of multiple attributives on the ellipsis of "de", taking the "VP" attributives' drift forwords and state adjective attributives' drift forwords as examples.
     Chapter six inspecs the styles' impact on the use frequency of modern Chinese phrases, the emergence and ellipsis rules of "de" in a multi-attributive phrase and the word order. There are two steps in the part. Firstly, the thesis conducts statistics of the use frequency of phrases in different styles in 10,0000 corpus, then verifies and corrects the results in chapter two on the basis of the use frequency above.Secondly, taking the press style as an example, the author conducts the comparative investigation of the emergence and ellipsis rules of "de" and the wod orders of multiple attibutives, reveal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mergence and ellipsis rules of "de" snd the wod orders of multiple attibutives existing in art style and press style, thus mends the shortness of the study in a single style.
     Chapter seven summarizes the conclusion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hesis, the originalities, the insufficiences and the research direction in the future.
引文
[1]刘丹青《汉语名词性短语的句法类型特征》,《中国语文》2008年第1期。
    [2]吕叔湘《现代汉语单双音节问题初探》,《中国语文》1963年第1期。
    [3]吕叔湘《形容词使用情况的一个考察》,《中国语文》1965年第6期。
    [1]Haiman(1985)指出,“不可让渡性”构成从左到右的一个连续等级序列,即身体部位>亲属关系>一般物件,其中身体部位代表最原型的不可让渡关系,而一般人工制品则代表最典型的可让渡关系。可让渡关系往往用语言距离较大的可让渡领属形式表达,而表达不可让渡关系的领属形式的内部语言距离一定比前者小。(转引自张敏1998:209)
    [1]用例引自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1979:148)。
    [2]朱德熙《语法讲义》(1982:151)。
    [3]陆丙甫《定语的外延性、内涵性和称谓性及其顺序》,语法研究和探索(四),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1]马庆株《多重定名结构中形容词的类别和次序》,《中国语文》1995年第5期.
    [2]张卫国《三种定语、三类意义及三个槽位》,《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补充说明一点,在三个槽、七个位置这个序列中,[远近][数量][指量]属于任选项目,见张文附注[2]。
    [1]崔应贤等《现代汉语定语的语序认知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苏岗 《多项定语的统计分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2]刘月华等《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增订本),商务印书馆,2001:494。
    [1]张伯江《语体差异和语法规律》,《修辞学习》2007年第2期。
    [1]邢福义《汉语语法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1]见邢福义 汪国胜主编《现代汉语》P259,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
    [2]“超词形式”的概念见于邢福义 汪国胜主编的《现代汉语》(2003年),该书用这个概念来指称复句关系词语中类似“否则的话、若不是、不但不、换句话说”等比词大的单位。我们借用这一概念,但扩大其内涵,用来指称所有比词大的语言形式,包括短语词、短语甚至小句、复句形式。
    [1]考虑到复句关系词语中的副词意义比较实在,本文倾向于将其作为句法成分保留,这一点与邢先生稍有不同。
    [2]“重叠短语”的概念由范晓先生(1983)提出,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或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短语)重叠起来构成的短语”。如“场上有好多好多的人”、“白鸽飞呀飞呀……”中的“好多好多”和“飞呀飞呀”。本文对这类语法形式的“短语”身份持怀疑态度,故暂时将其作为特殊短语看待。
    [1]詹卫东《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现代汉语短语结构规则研究》,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9:13。
    [2]这里的“常用性”可以理解为:(1)该结构类型为语法学界通用,这一点可以进一步理解为该结构类型无论从术语的使用还是到短语所指范围的认定在语法学界不存在明显争议;(2)该结构类型在真实的自然语言文本中常用.这一点我们主要通过“试切分”研究进行验证。
    [1]田惠刚《多层定语的次序及其逻辑特性》,《世界汉语教学》1994年第3期。
    [1]引自陆丙甫《核心推导语法》(1993:101)。
    [1]刘丹青《汉语名词性短语的句法类型特征》,《中国语文》2008年第1期。
    [2]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237。
    [1]朱德熙《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语言研究》1956年第1期。
    [2]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239-240。
    [1]“内质”概念借自储泽祥(1999)。该文将名词的语义细节分为三类:外貌、内质和状态,我们借鉴了其分类标准,但将外貌和状态合为一类“状貌”,并赋予了“内质”与“状貌”新的概念内涵。
    [1]方希《有定与向心结构的语序》,《语文研究》1999年第1期。
    [2]陆丙甫《“的”的基本功能和派生功能-从描写性到区别性再到指称性》,《世界汉语教学》2003年第1期。
    [1]邢福义《汉语语法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443。
    [2]徐阳春《关于虚词“的”及其相关问题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98。
    [1]刘宁生《汉语偏正结构的认知基础及其在语序类型学上的意义》,《中国语文》1995年第2期。
    [2]沈家煊 王冬梅《“N的V”和“参照体-目标”构式》,《世界汉语教学》2000年第4期。
    [3]为了表述方便,我们规定:以下在讨论定语语义类别的形式鉴定标准时统一将定中短语抽象化为“D的N”格式或“D的V/A”格式,其中“D”表示定语,“N”或“V/A”表示中心语:“D的N”格式表示中心语为名词的定中短语,“D的V/A”格式表示中心语为动词或形容词的定中短语。
    [1]该鉴定框架借鉴了邢福义(1996),略有改动。“涵义定语”的概念也来自邢福义(1996)。
    [1]此处例句引自邢福义(1996:90)。
    [2]邢福义《汉语语法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90。
    [1]储泽祥《“满+N”与“全+N”》,《中国语文》1996年第5期。
    [1]“属于本公司的职工、有牙齿的动物”两例引自邢福义(1996:93)。邢著称这类定中短语中的定语为“断事定语”。
    [1](的)表示这里的“的”可自由隐现。
    [2]朱德熙《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语言研究》1956年第1期。
    [1]张国宪《现代汉语形容词功能与认知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20。
    [1]徐阳春《关于虚词“的”及其相关问题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1]如无特殊说明,本文下面所说的“的”均指作为“定语标记”的“的”。
    [1]黄忠廉、许萍《汉译偏正结构中“的”字最佳用量探析》,《修辞学习》1997年第6期。
    [1]朱德熙《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语言研究》1956年第1期。
    [1]张国宪《现代汉语形容词功能与认知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60.
    [2]石毓智《肯定和否定的对称与不对称》,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143。
    [1]王光全《动词直接做定语时的位置》,《中国语文》1993年第1期。
    [1]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267-268。
    [1]陆丙甫《“的”的基本功能和派生功能-从描写性到区别性再到指称性》,《世界汉语教学》2003年第1期。
    [2]陈一《现代汉语非自足句法组合研究》,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1]引自张敏1998《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P241。
    [2]引自张敏1998《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P265。
    [1]朱德熙《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语言研究》1956年第1期。
    [2]王灿龙《制约无定主语句使用的若干因素》,《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二),商务印书馆,2003。
    [1]表4-22中有百分比超过100%的现象,这是由于同一句法位置有时可以容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的”,当“的”字的出现频次合计超过该句法位置上的名词短语总数时,就会出现表中百分比超过100%的现象。百分比超过100%恰好说明该句法位置与“的”的兼容性大。
    [2]有些多项式定中短语本身可以作为一个完整的“最大板块”出现在中心语前的定语位置上,如“现在那些年轻姑娘的做法”、“我刚才那些话的斤两”、“火车上那些城里姑娘的样子”、“这两位遭际不同的玉业同行的手”中划线的部分,我们将这部分名词短语的句法功能标注为“ding”。
    [1]张国宪 《现代汉语形容词功能与认知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379。
    [1]刘丹青《语序类型学与介词理论》,商务印书馆,2003:69。
    [2]储泽祥 陶伏平 2008 《汉语因果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与“联系项居中原则”》,《中国语文》年第5期。
    [1]方梅《指示词“这”和“那”在北京话中的语法化》,《中国语文》2002年第4期。
    [2]该语料来源于网络原始版,未经过重新校对。《我爱我家》全剧共120集,语料总规模为59万字,其中前60集约30万字,后60集约29万字。
    [3]此处百分比由四舍五入造成,误差可忽略。
    [1]陆俭明《现代汉语中数量词的作用》,载《语法研究和探索》(四),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2]沈家煊《“有界”与“无界”》,《中国语文》1995年第5期。
    [3]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235。
    [4]石毓智《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69。
    [5]曾美燕《结构助词“的”与指示代词“这/那”的语法共性》。《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1期。
    [6]刘丹青《汉语名词性短语的句法类型特征》,《中国语文》2008年第1期。
    [1]在网络版《我爱我家》的台词语料中,我们发现,当遇到由第三人称代词充当“兼用定语标记”的定中结构时,记录者有时会出现忽视“他”与“她”的区别,而用“他”代替“她”的倾向,如在《我》剧中,和平、燕红、小晴都是女性,但台词语料中却出现了“和平他爷爷”、“燕红他爸”、“小晴他爸爸”这样的实例。这说明,在台词记录者的潜意识里,处于居中位置的、起联系作用的第三人称代词的性别意识已经开始有些淡化,尤其是指代男性的“他”,功能发生了泛化倾向,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处于居中位置的“他”语法化程度要略高于“她”。
    [1]唐正大《关系化对象与关系从句的位置--基于真实语料和类型分析》,《当代语言学》2007年第2期。
    [2]“认同用”:用于引入一个可辨识性相对较弱的谈论对象。所引入的对象不是上文或语境里已经存在的,但却是存在于听说双方的共有知识当中的。(见方梅《指示词“这”和“那”在北京话中的语法化》,《中国语文》2002年第4期。)
    [3]刘丹青《汉语关系从句标记类型初探》,《中国语文》2005年第1期。
    [4]据方梅(2002),“这”的语法化程度要比“那”高。
    [1]刘丹青《汉藏语言的若干语序类型学课题》,《民族语文》2002年第5期。
    [2]刘丹青《汉语关系从句标记类型初探》,《中国语文》2005年第1期。
    [3]“可别度”(Lambrecht 1994)这个术语跟“定指性”(definiteness)或“指称性”(referentiality)很接近,可以说是广义的指称性。它把某些在语序分布上跟指称性表现相似的因素概括在一起。如果把“可别度”看作一个“原型”概念的话。那么,指称性是它的核心内容,而新旧、生命度、数量、有界性等则是其边缘的内容。(参见陆丙甫2005b)
    [1]刘月华等《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增订本),商务印书馆,2001:494。
    [1]用例引自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吕叔湘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
    [2]用例引自陆丙甫《定语的外延性、内涵性和称谓性及其顺序》,载语法研究和探索(四),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1]刘丹青《汉语名词性短语的句法类型特征》,《中国语文》2008年第1期。
    [1]丁声树等《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商务印书馆,1961:48。
    [2]陆丙甫《定语的外延性、内涵性和称谓性及其顺序》,载语法研究和探索(四),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1]陆丙甫《作为一条语言共性的“距离一标记对应律”》,《中国语文》2004年第1期。
    [1]方希《有定与向心结构的语序》,《语文研究》1999年第1期。
    [1]刘丹青 徐烈炯《焦点与背景、话题及汉语“连”字句》,《中国语文》1998年第4期。
    [2]方梅《汉语对比焦点的句法表现手段》,《中国语文》1995年第4期。
    [3]原文中此例句为“两那支新买的钢笔”,疑为语误,故引用时更正为“那两支新买的钢笔”。
    [1]金立鑫《句法结构的功能解释》,《外国语》1995年第1期。
    [1]“关内式”指[指-关-核]形式,“关外式”指[关-指-核]形式。详细解释参见唐正大《关系化对象与关系从句的位置--基于真实语料和类型分析》,《当代语言学》2007年第2期。
    [1]朱德熙《现代书面汉语里的虚化动词和名动词》,《北京大学学报》1985年第5期。
    [2]陶红印《试论语体分类的语法学意义》,《当代语言学》1999年第3期。
    [1]张伯江《语体差异和语法规律》,《修辞学习》2007年第2期。
    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编 2004 现代汉语(重排本),商务印书馆。
    北京语言学院语言教学研究所 1986 现代汉语频率词典,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车竟 1994 试论“N+V”式定心结构,《汉语学习》第1期。
    陈昌来 2000 现代汉语句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陈建军 2006 多项定中结构中名词性定语的次序问题,《语文学刊》第2期。
    陈宁萍 1987 现代汉语名词类的扩大--现代汉语动词和名词分界线的考察,《中国语文》第5期。
    陈平 1994 试论汉语中的三种句子成分与语义成分的配位原则,《中国语文》第3期。
    陈平 1987 释汉语中与名词性成分相关的四组概念,《中国语文》第2期。
    陈琼瓒 1955 修饰语和名词之间的“的”字的研究,《中国语文》10月号。
    陈满华 1997 “VO的N”转化为同义粘合式偏正短语的规则--附论述宾结构作定语,《汉语学习》第1期。
    陈庆汉 2002 “N的V”短语中心语“V”语法性质研究述评,《汉语学习》第5期。
    陈一 2007 现代汉语非自足句法组合研究,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陈一 2008 偏依性对举结构与语法单位的对称不对称,《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陈颖 2009 现代汉语传信范畴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陈玉洁 2006 联系项居中原则与NIVN2(NP)结构,《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
    陈玉洁 2007a 联系项原则与“里”的定语标记作用,《语言研究》第3期。
    陈玉洁 2007b 量名结构与量词的定语标记功能,《中国语文》第6期。
    程书秋 2005 附加性联合短语初探,《哈尔滨学院学报》第6期。
    程书秋 2005 体词性联合短语与数量词语的组合特点,《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储泽祥 1996 “满+N”与“全+N”朋,《中国语文》第5期。
    储泽祥 1997a 现代汉语方所系统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储泽祥 1997b 名词的空间义及其对句法功能的影响,《语言研究》第2期。
    储泽祥 1999a 相似性的“N1似的N2”格式--兼谈比喻的典型性问题,《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
    储泽祥 1999b 连用手段下的多项NP,《中国语文》第2期。
    储泽祥 2000 名词及其相关结构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
    储泽祥等 2002a 汉语联合短语研究,湖南大学出版社。
    储泽祥 2002b “底”由方位词向结构助词的转化,《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
    储泽祥 谢晓明 2003 异类词联合短语研究,《中国语文》第3期。
    储泽祥 2005 肯定、否定与时量成分在动词前后的位置,《汉语学报》第4期。
    储泽祥 程书秋 2008 制约“想NV”格式成立的若干因素-兼谈与其相关格式“想VN”的比较,《汉语学习》第1期。
    崔应贤等 2002 现代汉语定语的语序认知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崔希亮 1992 人称代词修饰名词时“的”字隐现问题,《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戴浩一 1989 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刍议(上、下),叶蜚声译,载《国外语言学》1990年第4期,1991年第1期。
    丁声树等 1961 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商务印书馆。
    董晓敏 1987 “N的V”功能类别质疑,《九江师专学报》第3期。
    董秀芳 2003 无标记焦点和有标记焦点的确定原则,《汉语学习》第1期。
    杜厚文 1988 科技汉语中的长定语,《语言教学与研究》第3期。
    樊青杰 2008 两类限定性定语的语义类型及顺序研究,《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
    范继淹 1958 形名组合间“的”字的语法作用,《中国语文》5月号。
    范继淹 1979 “的”字短语代替名词的语义规则,《中国语文通讯》第3期。
    范继淹 1985 无定NP主语句,《中国语文》第5期。
    范晓 1983 谈重叠短语,《语文学习》第12期。
    范晓 2000 短语,商务印书馆。
    范晓 2001a 关于汉语的语序问题(一),《汉语学习》第5期。
    范晓 2001b 关于汉语的语序问题(二),《汉语学习》第6期。
    方梅 1995 汉语对比焦点的句法表现手段,《中国语文》第4期。
    方梅 2002 指示词“这”和“那”在北京话中的语法化,《中国语文》第4期。
    方梅 宋贞花 2004 语体差异对使用频率的影响-汉语对话语体关系从句的统计分析,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Computing.
    方梅 2007 语体动因对句法的塑造,《修辞学习》第6期。
    方梅 2008 由背景化触发的两种句法结构-主语零形反指和描写性关系从句,《中国语文》第4期。
    方希 1999 有定与向心结构的语序,《语文研究》第1期。
    方希 2002 黏合式多重定名结构的语序,《语言学论丛》第二十五辑,商务印书馆。
    冯志纯 1986 试论介宾短语作主语,《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
    傅爱平 2004 黏合式名词短语结构关系的考察和分析,《中国语文》第6期。
    傅远碧 2001 定语的类型,《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报》第4期。
    胡明扬 1993 语体与语法,《汉语学习》第2期。
    胡新 1956 动词作定语用不用的,《语文学习》10月号。
    胡裕树主编 1995 现代汉语》(重订本),第六版,上海教育出版社。
    怀宁 1992 与汉语语序研究有关的三个问题,《汉语学习》第2期。
    古川裕[日]1989 “的s”字结构及其所能修饰的名词,《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
    桂诗春 宁春岩 1997 语言学方法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郭锐 2000 表述功能的转化和“的”字的作用,《当代语言学》第1期。
    郭继懋 1996 “熊猫保护组织”与“保护熊猫的组织”的句法语义区别,《汉语学习》第5期。
    杭丽滨 2001 体词性的“X_1的X_2”的时体问题,《汉语学习》第3期。
    胡松柏 1988 “X(的)+Y(的)+Z”式的二项限定结构短语中影响“的”隐显的因素,《上饶师专学报》(社)第3、4期。
    黄伯荣 廖序东 2002 现代汉语》(增订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黄国营 1981 伪定语和准定语,《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
    黄国营 1982 “的”字的句法、语义功能,《语言研究》第1期。
    黄杏林 1990 “的”字词组和定中词组的关系浅说,《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黄忠廉 许萍 1997 汉译偏正结构中“的”字最佳用量探析,《修辞学习》第6期。
    季永兴 1965 谈《说“的”》,《中国语文》第5期。
    江蓝生 1999 处所词的领格用法与结构助词“底”的由来,《中国语文》第2期。
    金立鑫 1995 句法结构的功能解释,《外国语》第1期。
    金立鑫 1999 对一些普遍语序现象的功能解释,《当代语言学》第4册。
    金立鑫 2007 语言研究方法导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李宝伦 潘海华 徐烈炯 2003 对焦点敏感的结构及焦点的语义解释(上),《当代语言学》第1期。
    李冰 2008 汉日定语标志“的”与“の”对比分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第3期。
    李春雨 2008 动词性词语作定语与“的”字的隐显[D]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李乐平 2004 现代汉语多层定语层次划分及其规律性,《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李汉威 1996 主谓短语作定语与多层定语的区分,《江汉大学学报》第2期。
    李宇明 1996 领属关系与双宾分析,《语言教学与研究》第3期。
    李晋霞 2002 现代汉语定中“V双+N双”结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李晋霞 2003 双音动词作定语时“的”隐显的制约条件,《汉语学习》第1期。
    李讷 安珊笛 张伯江 1998 从话语角度论证语气词“的”,《中国语文》第2期。
    李琼 2008 汉语复句书读前后语言片断的非分句识别,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李绍群 2005 现代汉语“名1+(的)+名_2”定中结构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李铁根 1995 “V的N”与“VN”,《汉语学习》第4期。
    李振中 2002 单项定语的性质与“的”字的隐现,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李振中 2005 “名+(的)+动”定中结构中“的”隐现的语义解释,《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李子云 1998 动名组合序列中的定中结构,《安徽教育学院学报》第4期。
    梁顺德[韩]1999 结构助词“的”的使用规律,《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梁社会 张卫国 2006 定语类型与槽关系类型的对应关系考察,《湖州师范学院学报》第5期。
    廖美珍 2003 法庭问答及其互动研究,法律出版社。
    刘丹青 徐烈炯 1998 焦点与背景、话题及汉语“连”字句,《中国语文》第4期。
    刘丹青 2002a 汉语中的框式介词,《当代语言学》第2期。
    刘丹青 2002b 汉藏语言的若干语序类型学课题,《民族语文》第5期。
    刘丹青 2003 语序类型学与介词理论,商务印书馆。
    刘丹青 2005 汉语关系从句标记类型初探,《中国语文》第1期。
    刘丹青 2008 汉语名词性短语的句法类型特征,《中国语文》第1期。
    刘公望 1982 关于状态助词“的”,《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刘公望 1984 试析“的”的几种特殊用法,《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刘公望 1986 现代汉语的关系助词“的”,《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刘公望 1990 名助词“的”与“的”字短语,《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刘宁生 1994 汉语怎样表达物体的空间关系,《中国语文》第3期。
    刘宁生 1995 汉语偏正结构的认知基础及其在语序类型学上的意义,《中国语文》第2期。
    刘英林 宋绍周 1992 汉语常用字词的统计与分级,《中国语文》第3期。
    刘月华 1984 定语的分类和多项定语的顺序,载《语言学和语言教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刘月华等 2001 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增订本),商务印书馆。
    刘云 俞士汶 2004 “句管控”与中文信息处理,《汉语学报》第2期。
    刘永生 2004 从句子层面看领属性“N_1/P+的+N_2”结构中“的”字的隐现,《修辞学习》第6期
    刘永耕 1999 试论名词性定语的指称特点和分类,《福建师范大学学报》第3期。
    刘有志 1984 “同一性定语”试探,《赣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林杏光 张庆旭 1998 现代汉语槽关系研究,《汉语学习》第6期。
    凌远征 嘉漠 1991 “的”字的分化,《语言教学与研究》第3期。
    铃木庆夏[日]2000 形名组合不带“的”的语义规则初探-兼论形容词的区别性,载《语法研究和探索》(九),商务印书馆。
    龙果夫 1958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科学出版社。
    吕叔湘 1963 现代汉语单双音节问题初探,《中国语文》第1期。
    吕叔湘 1965 形容词使用情况的一个考察,《中国语文》第6期。
    吕叔湘 1977 通过对比研究语法,《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
    吕叔湘 1979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印书馆。
    吕叔湘 1985 汽车医院和水果医院,《汉语学习》第1期。
    吕叔湘 1986 语法研究的对象,《语文研究》第4期。
    吕叔湘 1999 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商务印书馆。
    陆丙甫 1986 多项定语的语序规律,《中文自修》第4期。
    陆丙甫 1986 语句理解的同步组块过程及其数量描述,《中国语文》第2期。
    陆丙甫 1988 定语的外延性、内涵性和称谓性及其顺序,载语法研究和探索(四),北京大学出版社。
    陆丙甫 1993 核心推导语法,上海教育出版社。
    陆丙甫 2003 “的”的基本功能和派生功能--从描写性到区别性再到指称性,《世界汉语教学》第1期。
    陆丙甫 2004 作为一条语言共性的“距离-标记对应律”,《中国语文》第1期。
    陆丙甫 2005a 指人名词组合语序的功能解释-从形式描写到功能解释的一个个案,《中国语文》第4期。
    陆丙甫 2005b 语序优势的认知解释(上、下):论可别度对语序的普遍影响,《当代语言学》第1期、第2期。
    陆丙甫 2008 再谈汉语“的”和日语の的区别,《外国语》第3期。
    陆俭明 1982 关于定语的易位问题,《中国语文》第3期。
    陆俭明 1983 关于定语和状语的区分,《汉语学习》第2期。
    陆俭明 1985a 由指人的名词自相组合造成的偏正结构,《中国语言学报》第二辑。
    陆俭明 1985b “多”和“少”作定语,《中国语文》第1期。
    陆俭明 1988 现代汉语中数量词的作用,载《语法研究和探索》(四),北京大学出版社。
    陆俭明 1990 汉语句法成分特有的套叠现象,《中国语文》第2期。
    陆俭明 1993 由指人的名词自相组合造成的偏正结构,载《陆俭明自选集》,河南教育出版社。
    陆俭明 2001a 关于句处理中所要考虑的语义问题,《语言研究》第1期。
    陆俭明 2001b 确定领属关系之我见,中国语言学会11届年会论文。
    陆俭明 2003 对“NP+的+VP”结构的重新认识,《中国语文》第5期。
    陆俭明 2005 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本体研究的关系,《语言文字应用》第1期。
    罗敏 2005 “人称代词+的+名词”与“人称代+名词”的比较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骆小所 1999 现代汉语引论,云南人民出版社。
    马庆株 1990 数词量词的语义成分和数量结构的语法功能,《中国语文》第3期。
    马庆株 1995 多重定名结构中形容词的类别和次序,《中国语文》第5期。
    马庆株 1997 词组的研究,《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
    马庆株 1998 汉语语义语法范畴问题,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马学良 史有为 1982 说“哪儿上的”及其“的”,《语言研究》第1期。
    孟琮 郑怀德 孟庆海 蔡文兰 1999 汉语动词用法词典,商务印书馆。
    潘晓东 1981 浅谈定语的易位现象,《中国语文》第4期。
    彭爽 金晓艳 2004 旁指代词后面“的”字隐现的考察,《语言与翻译》(汉文)第4期。
    戚晓杰 1998 结构助词“的”应包括在定语之中,《昌潍师专学报》第3期。
    齐沪扬 1988 多项定语的层次如何划分,《中文自修》第6期。
    齐沪扬 2000 现代汉语短语,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钱乃荣 2001 现代汉语(修订本),江西教育出版社。
    邵敬敏 1987 从语序的三个平面看定语的移位,《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邵敬敏 2001 现代汉语通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杉村博文[日]1999 “的”字结构、承指与分类,见江蓝生、侯精一主编《汉语现状与历史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单强 牛守祯 1999 定语的语义类型举要,《潍坊教育学院学报》第4期。
    沈家煊 1995 “有界”与“无界”,《中国语文》第5期。
    沈家煊 1997 形容词句法功能的标记模式,《中国语文》第4期。
    沈家煊 1999 不对称和标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
    沈家煊 王冬梅 2000 “N的V”和“参照体-目标”构式,《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
    沈阳 1995 领属范畴及领属性名词短语的句法作用,《北京大学学报》第5期。
    沈阳 1995 数量词在名词短语移位结构中的作用和特点,《世界汉语教学》第1期。
    石定栩 2003 汉语的定中关系动-名复合词,《中国语文》第6期。
    石毓智 2000a 论“的”的语法功能的同一性,《世界汉语教学》第1期。
    石毓智 2000b 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江西教育出版社。
    石毓智 2002 量词、指示代词和结构助词的关系,《方言》第2期。
    史存直 1954 “的”字是不是词尾,《中国语文》4月号。
    史锡尧 1991 结构助词“的”有时不表修饰限制,《汉语学习》第5期。
    史有为 2000 “V的N”的“体貌”问题,载《语法研究和探索》(十),商务印书馆。
    司富珍 2002 汉语的标句词“的”及相关的句法问题,《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
    苏岗 2000 多项定语的统计分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
    肃父 1956 名词性词组中“的”字的作用,《中国语文》第3期。
    太田辰夫[日]2003 中国语历史文法(修订译本)(蒋绍愚、徐昌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唐翠菊 2002 数量词在多层定名结构中的位置,《语言教学与研究》第5期。
    唐正大 2007 关系化对象与关系从句的位置--基于真实语料和类型分析,《当代语言学》第2期。
    陶红印 1999 试论语体分类的语法学意义,《当代语言学》第3期。
    陶红印 2007 操作语体中动词论元结构的实现及语用原则,《中国语文》第1期。
    滕健 1995 N1+N2层面上的语义关系,《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第1期。
    田惠刚 1994 多层定语的次序及其逻辑特性,《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汪国胜 1991 大冶金湖话的“的”、“个”和“的个”,《中国语文》第3期。
    王灿龙 2003 制约无定主语句使用的若干因素,《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二),商务印书馆。
    王冬梅 2002 “N的V”结构中V的性质,《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
    王汉生 1987 主谓词组充当定语的特点,《阜阳师院学报》(社科版)第1期。
    王利峰 2006 现代汉语双音形容词定语后“的”字隐现的定量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王利峰 肖奚强 2007 形容词定语后“的”字隐现习得研究,《汉语学习》第2期。
    王光全 1993 动词直接作定语时的位置,《中国语文》第1期。
    王光全 柳英绿 2006 定中结构中“的”字的隐现规律,《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2期。
    王珏 1999 介词短语做定语四论,《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王珏 2001 现代汉语名词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王文格 2009 现代汉语形谓句优先序列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王远杰 2008 再探多项定语“的”的隐现,《中国语文》第3期。
    温永禄 1957 关于动词作定语带“的”的问题,《中国语文》8月号。
    文贞惠[韩]1998 表属性范畴的“N1(的)N2”结构的语义分析,《世界汉语教学》第1期。
    文贞惠[韩]1999 “N_1(的)N_2”偏正结构中N_1与N_2之间语义关系的鉴定,《语文研究》第3期。
    吴启主 2003 现代汉语教程(修订本),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吴为章 1995 语序重要,《中国语文》第6期。
    吴为善 1994 句法结构和音节组合,邵敬敏主编《九十年代的语法思考》,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夏小娟 2005 我/你/他/作定语不带“的”情况分析,《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第4期。
    肖国萍 1996 “名_1(+的)十名_2”格式歧义组合初探,《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
    萧国政 1986 隐蔽性施事定语,《语文研究》第4期。
    萧国政 1994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语料对象及语料提取,《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
    肖任飞 2009 现代汉语因果复句优先序列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肖申生 1979 名词的定语和助词“的”、“之”,《中国语文》第3期。
    邢福义 1957 动词作定语要带“的”字,《中国语文》8月号。
    邢福义 1979 论定名结构充当分句,《中国语文》第1期。
    邢福义 1980 关于“从……到……”结构,《中国语文》第5期。
    邢福义 1992 “高三尺”之类说法中“高、重”等词的词性判别,载《语法问题发掘集》,湖北教育出版社。
    邢福义 1993 从“似X似的”看“像X似的”,《语言研究》第1期。
    邢福义 1994 NVN造名结构及其NV/VN简省形式,《语言研究》第2期。
    邢福义 1995 小句中枢说,《中国语文》第6期。
    邢福义 1996 汉语语法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邢福义 2003a 词类辨难(修订本),商务印书馆。
    邢福义 2003b 现代汉语里的一种双主语句式,载《邢福义学术论著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邢福义 汪国胜主编 2003 现代汉语,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邢公畹 主编 1994 现代汉语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
    熊礼淼 2005 “V的N”偏正结构中“的”字隐现规律及其动因考察,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徐丹 1988 浅谈这/那的不对称性,《中国语文》第2期。
    徐建华 1999a 领属性与非领属性Rd结构的语义类型,《汉语学习》第3期。
    徐建华 刘富华 1999b 单音形容词定语的合指析指与语序问题,《语言教学与研究》第3期。
    徐杰 李英哲 1993 焦点和两个非线性语法范畴:“否定”“疑问”,《中国语文》第2期。
    徐杰 2003 主语成分、话题特征及相应语言类型,《语言科学》第1期。
    徐杰 2008 领有名词的提升移位与多项名词性结构的切分方向,《当代语言学》第3期。
    徐阳春 2002 谈“之”、“的”互补,《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
    徐阳春 2003 关于虚词“的”及其相关问题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徐阳春 2003 “的”字隐现的制约因素,《修辞学习》第2期。
    徐阳春 钱书新 2004 “N_1+的+N_2”结构歧义考察,《汉语学习》第5期。
    徐阳春 钱书新 2005 试论“的”字语用功能的同一性,《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徐阳春 2008 也谈人称代词作定语时“的”字的隐现,《中国语文》第1期。
    幺若瑜 2006 体词作定语的定中结构中“的”字隐现规律及针对法国学生的教学,北京语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杨石泉 1986 动、补、宾的层次,《中国语文》第4期。
    杨淑芳 2003 定语语义分析,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杨颖泓 1983 “的”字结构可以作定语,《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尹世超 2002 动词直接作定语与动词的类,载《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一),商务印书馆。
    尹世超 2002 动词直接作定语与名词中心语的类,《语文研究》第2期。
    余霭芹 1995 广东开平方言的“的”字结构--从“者”“之”分工谈到语法类型分布,《中国语文》第4期。
    余健萍 1957 动词作定语用“的”的问题,《语文学习》3月号。
    俞士汶等 1998 现代汉语信息词典详解,清华大学出版社。
    袁毓林 1995 谓词隐含及其句法后果--“的”字结构的称代规则和“的”的语法、语义功能,《中国语文》第4期。
    袁毓林 1988 论句法的强制性,《汉语学习》第1期。
    袁毓林 1999 定语顺序的认知解释及其理论蕴涵,《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袁毓林 2003 从焦点理论看句尾“的”的句法语义功能,《中国语文》第1期。
    岳中奇 1998 “像X似的”结构分析及变项“像”与“似的”考辨,《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岳中奇 2001 同位结构与名词性偏正结构,《语文研究》第3期。
    岳中奇 2002 “的”的有无与名词性偏正结构的语义差异,《河南大学学报》第3期。
    詹卫东 1998a “NP+的+VP”偏正结构在组句谋篇中的特点,《语文研究》第1期。
    詹卫东 1998b 关于“NP+的+VP”偏正结构,《汉语学习》第2期。
    詹卫东 1999 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现代汉语短语结构规则研究,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张斌 2003 汉语语法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
    张斌 2005 新编现代汉语,复旦大学出版社。
    张伯 1993 “N的V”结构的构成,《中国语文》第4期。
    张伯 1994 领属结构的语义构成,《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
    张伯江 方梅 1996 汉语功能语法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
    张伯 2007 语体差异和语法规律,《修辞学习》第2期。
    张国宪 1989 “动+名”结构中单双音节动作动词功能差异初探,《中国语文》第3期。
    张国宪 1994 “的”字的句法、语义和语用分析,《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张国宪 1997 “V_双+N_双”短语的理解因素,《中国语文》第3期。
    张国宪 2006 现代汉语形容词功能与认知研究,商务印书馆。
    张敏 1998 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张蕾 2004 定名结构中“的”字隐现规律探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张卫国 1996 三种定语、三类意义及三个槽位,《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4期。
    张卫国 梁社会 2003 定语类型和槽关系的对应及其对名词语义分析的作用,《语言计算与基于内容的文本处理--全国第七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清华大学出版社。
    张亚军 1996 与“NP的V”有关的歧义问题,《汉语学习》第1期。
    张豫峰 1999 试论现代汉语领属结构,《商丘师范学院学报》第5期。
    张文周 1980 能在判断句中作主语的一种介词结构,《中国语文》第3期。
    赵金铭 1992 “我唱给你听”及相关句式,《中国语文》第1期。
    赵艳芳 2002 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赵元任 1979 汉语口语语法(吕叔湘译),商务印书馆。
    止戈 1989 添加结构助词“的”对句子结构的影响,《汉中师院学报》第2期。
    钟桦 2006 单项定语的性质与“的”字的隐现,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钟志平 1995 也谈多项定语的顺序问题-兼述多项定语之间的关系,《赣南师范学院学报》第1期。
    周纯梅 2006 湖南新化方言量词的代、助用法,《文教资料》1月号中旬刊。
    周国光 2002 现代汉语的语义属性系统,《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
    周日安 2007 名名组合的句法语义研究,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周韧 2005 焦点理论下的北京话“一+名”格式分析--兼论普通话中两类数量结构,《汉语学习》第5期。
    周生 1982 谈谈汉语多重修饰语的词序问题,《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
    周小兵 1997 广州话量词的定指功能,《方言》第1期。
    朱德熙 1956 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语言研究》第1期。
    朱德熙 1957 定语和状语,新知识出版社。
    朱德熙 1961 说“的”,《中国语文》12月号。
    朱德熙 1980a 汉语句法中的歧义现象,《中国语文》第2期。
    朱德熙 1980b 北京话、广州话、文水话和福州话里的“的”字,《方言》第3期。
    朱德熙 1983 自指和转指:汉语名词化标记“的、者、之、所”的语法功能和语义功能,《方言》第1期。
    朱德熙 1982 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
    朱德熙 1985a 现代书面汉语里的虚化动词和名动词,《北京大学学报》第5期。
    朱德熙 1985b 语法答问,商务印书馆。
    朱德熙 1999 从方言和历史看状态形容词的名词化兼论汉语同位性偏正结构,《朱德熙文集》(3),商务印书馆。
    朱德熙 1987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中国语文》第5期。
    祝克懿 1999 繁丰语言风格的要素-联合短语,《修辞学习》第5期。
    庄文中 1984 多项定语和多项状语,《语文教学与通讯》第9期。
    卓蔚 2004 “X们的Y”中“的”的隐现情况考察,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曾美燕 2004 结构助词“的”与指示代词“这/那”的语法共性,《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
    邹韶华 2001 语用频率效应研究,商务印书馆。
    Giv(?)n,T.1990.Syntax:A Functional-Typological introduction(Vol.2).Amsterdam:John Benjamins.
    Giv(?)n,T.1993.English Grammar:A Function-Based Introduction.Amsterdam:John Benjamins.
    Haiman,John.1985.Natural Syntax.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opper,Paul J.& Elizabeth Closs Traugott.Grammeticaliza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Kuno,S.1987.Functional Syntax:Anaphora,Discourse and Empathy.Ch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Osgood,Charles E.1980.Lectures on Language Performance.New York:Spring-Verlag lnc.
    Seilor,Hansjakob.(ed.) 1978.Language Universals.Tubingen:Gunter Narr Verlag.
    Seilor,Hansjakob.1978."Determination:A functional dimension for interlanguage comparison".In Seilor(ed.) 197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