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论规避执行的反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近年来,被执行人利用法律漏洞或采取不正当手段规避执行的现象日益突出,这已成为影响我国司法公正及司法公信力的一大问题。2011年5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制裁规避执行行为的若干意见》,将当前大量被执行人规避执行的不良现象作为工作重点强力推进,各级法院也纷纷响应,加大了执行工作力度。但是随着被执行人采取的规避执行手段日趋多元化和隐蔽化,再加上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工作措施不到位等原因,导致规避执行现象屡禁不止,这不仅损害了债权人的合法利益,影响了执行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破坏了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这就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总结,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彻底遏制、打击规避执行行为,实现执行工作的新发展。
     本文综观规避执行的诸多表现,从理论上抽象出规避执行行为的特征、责任性质及表现样态,从源头上分析规避执行行为的成因与危害,再立足于我国规避执行行为规制的困境,结合法院执行工作的实践,进而重点探讨规避执行的反制规制的构建,以期能够严厉打击规避执行行为,提高执行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最大限度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In recent years, the phenomenon of person subjected to execution using legalloopholes or taking unfair measures to avoid execution is increasingly prominent, and ithas become a big problem of influencing the judicial justice and judicial credibility of ourcountry. On May27,2011,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promulgated several opinionsabout avoiding execution behavior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sanctions, taking thephenomenon of a large number of the person subjected to execution to avoid execution asthe focus of work. All levels of courts have to response to increase the intensity of theexecution. However, there’re some reasons lead to the phenomenon of avoiding executionunprohibition, such as the measures of the person subjected to execution to avoid executionare more diversified and concealed, inadequate laws and regulations, the lack of workmeasures. It not only damages to the legitimate interests of the creditors and influences thecourts work smoothly, but also destroies the good social and economic order. For curbingand blowing of avoiding executionIt completely and achieving the new development ofexecution, it requires us to study and conclud seriously,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and perfectthe relevant systems constantly.
     This article throughouts the many performances of avoiding execution. It abstracts thecharacteristics, responsibilities, performances, reasons and damages of avoiding execution.Based on the difficulties of our country to take measures of avoiding execution and thepractice of the courts execution work,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ountermeasures of avoiding execution.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e is to crack down the behavire ofavoiding execution, increase the efficiency and the quality of the execution work andprotect the lawful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parties utmostly.
引文
1杨与龄:《强制执行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2最高法院执行办公室:《论执行局设置的理论基础》,载《人民司法》2001年第2期。
    3樊崇义主编:《诉讼法学研究(第六卷)·关于执行权的性质及执行机构设置的思考(邢军,刘文涛)》,中国检察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151-152页。
    4童兆洪著:《民事执行前沿问题》,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68页。
    5孙小虹:《克服执行难是社会系统工程》,载《人民日报》1999年3月10日。
    6陈瑞华:《看得见的正义》,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158页。
    7最高法院执行办公室:《论执行权设置的理论基础》,载《人民司法》2001年第2期。
    8【美】E.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03页。
    9李炎著:《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强制执行权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39页。
    10引自《中共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关于解决人民法院“执行难”问题的报告》。
    11【美】本杰明·N·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苏力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90页。
    12孙加瑞:《中国强制执行制度概论》,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第54页。
    13刘殿文:《我国司法中的地方保护主义问题研究》,黑龙江大学法律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14童兆洪著:《民事执行的法理思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319页。
    15霍力民主编:《民事强制执行新视野》,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39页。
    16周卉:《我国司法地方保护主义问题及对策研究》,华东政法大学法学硕士论文,2011年。
    17【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苗力田译,载《亚里士多德全集》,第9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5页。
    18王利明:《司法改革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11页。
    19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0-181页。
    20【英】罗杰·科特威尔:《法律社会学导论》,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236—237页。
    21李龙:《宪法基础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9页。
    22李炎著:《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强制执行权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9页。
    23【英】哈特著:《法律的概念》,张文显、郑成良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155页。
    24肖建国:《民事诉讼程序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19页。
    25李炎著:《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强制执行权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版,第301页。
    26王利明:《司法改革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93页。
    27沈德咏、张根大著:《中国强制执行制度改革——理论研究与实践总结》,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71页。
    28齐奇主编:《执行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与完善》,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30页。
    29齐奇主编:《执行实务与新类型法律问题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10年版,第96-97页。
    30林钧跃:《社会信用体系》,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版,第8页。
    31丁邦开、何俊坤等著:《社会信用法律制度》,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2页。
    32王斗斗:《执行联动机制让法院不再唱独角戏》,载《法制日报》2007年3月13日。
    36庄忠范:《论强化民事执行强制措施》,载《法律适用》2000年第7期。
    37李彬:《谈刑法对民事执行之保障》,载《人民司法》2003年第7期。
    1.李炎著:《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强制执行权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董少谋:《民事强制执行法论纲——理论与制度的深层分析》,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童兆洪著:《民事执行的法理思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版。
    4.童兆洪著:《民事执行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5.童兆洪著:《民事执行前沿问题》,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版。
    6.霍力民主编:《强制执行的现代理念》,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
    7.霍力民主编:《民事强制执行新视野》,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
    8.邹川宁著:《民事强制执行基本问题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9.沈德咏、张根大著《中国强制执行制度改革——理论研究与实践总结》,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0.齐奇主编:《执行实务与新类型法律问题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10年版。
    11.齐奇主编:《执行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与完善》,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年版。
    12.牟逍媛著:《民事执行难及相关制度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3.丁邦开、何俊坤等著:《社会信用法律制度》,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4.陈瑞华:《看得见的正义》,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15.于喜富主编:《民事强制执行制度创新与争鸣》,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版。
    1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7.王利明:《司法改革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8.肖建国:《民事诉讼程序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9.孙加瑞:《中国强制执行制度概论》,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
    20.林钧跃:《社会信用体系》,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版。
    21.【英】哈特著:《法律的概念》,张文显、郑成良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22.【美】本杰明·N·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苏力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23.【美】E.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4.【英】罗杰·科特威尔:《法律社会学导论》,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1.高执办:《论执行局设置的理论基础》,载《人民司法》2001年第2期。
    2.孙小虹:《克服执行难是社会系统工程》,载《人民日报》1999年3月10日。
    3.周卉:《我国司法地方保护主义问题及对策研究》,华东政法大学法学硕士论文,2011年。
    4.刘殿文:《我国司法中的地方保护主义问题研究》,黑龙江大学法律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5.庄忠范:《论强化民事执行强制措施》,载《法律适用》2000年第7期。
    6.李彬:《谈刑法对民事执行之保障》,载《人民司法》2003年第7期。
    7.王斗斗:《执行联动机制让法院不再唱独角戏》,载《法制日报》2007年3月13日。
    8.顾华明:《浅议反规避执行》,http://www.dyzxw.org/html/article/201208/13/98399.shtml,2012-08-13。
    9.刘进华,舒亚:《刍议规避执行行为的表现形式及其反制措》,http://www.courtjdz.com/cdfy20051214/085800150.html,2010-9-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