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明星生产与消费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当下的媒介社会中,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现代文化最为重要的载体,也是其重要的文化形式。文化、传播与媒介共生共荣,彼此依赖,难分彼此,由此形成了当代文化的主导性形式——媒介文化。它主宰着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以及日常生活的领域,对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领域影响之深远不可低估。
     明星是当代媒介文化的重要表征之一。在媒介文化中,明星是市场化的大众传媒必然性的产物。一方面,明星是大众传媒生产出来的,明星活在大众传媒中,大众传媒塑造着明星的形象,延续着明星的生命。离开大众传媒,明星不可能存在;另一方面,光彩夺目的明星也是大众传媒市场化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大众传媒的各项功能的实现一定程度上都需要明星的出场,明星不是传媒选择性生产的内容,而是媒介必然的生产。可以说,现代社会庞大的传媒体系就是一架明星生产的大机器,当代媒介文化是明星生产与消费的大舞台。
     在文化研究的理论指引与分析框架之下,本文立足当代中国社会本身的历史土壤和现实语境,对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明星生产与消费进行批判的、现实的文化关照和考察。
     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明星现象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与现实语境。在历史渊源方面,中国近代商业化电影的蓬勃发展孕育了中国最早的一批明星,并产生了相对成熟的明星制,虽然明星的制度化生产与大量消费在1949年以后的泛政治化语境下被迫中断,但改革开放之后,长期压抑的大众对娱乐的渴求在市场经济的崛起中喷涌而出,大众传媒的明星生产与消费得以复兴、活跃与繁荣,成为大众文化急剧扩张的重要表现。从萌动、勃兴到断裂,再到复苏与繁荣,这一变迁轨迹一方面表明市场化运作的媒介是明星的栖息之地、生命之源,另一方面也表明当下中国明星生产与消费是在长期的泛政治化社会结束、大众普遍的政治信仰坍塌的背景下发生的。在现实社会语境方面,当代中国明星生产与消费的社会语境是正在进行的、裹夹着全球化等复杂因素的社会转型。现阶段社会转型的全面性、过渡性、渐进性等特点使得中国媒介文化成为一个比西方国家更加充满矛盾、变异、冲突、暧昧的文化空间,这使得明星具有了复杂的文化意味。
     本文对当代中国明星现象的研究主要遵循“大众传媒的明星生产—生产的明星文本—受众对文本的消费与解读”的框架与线索。首先,通过分析明星生产的三大制度安排——娱乐化、明星制以及政府规制——探讨了媒介与其它社会系统间各种权力关系运作的策略及其对明星生产的制约,图绘出政府、企业、文化精英、传媒从业人员、受众乃至明星本身等权力要素构成的权力运作系统,内中的合谋与斗争、施控与受控、操纵与依附、主宰与服从、诱导与迎合、压力与张力等等有些是可见的,但更多的是以不可见的形式影响着明星的生产;其次,对明星的媒介文本进行了符号学意义上的解析,认为明星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明星的生产是一种符号意义的生产,明星之所以成为各种权力元素之间暧昧合谋与永远斗争的场域,正是由于明星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对社会文化、社会生活有着空前的影响力和渗透力,这种影响力直接源自明星形象的巨大魅力对大众无可抵挡的吸引力,而明星的魅力源泉在于其多样媒介文本产生的互文效果和符号象征意义,这些媒介文本在建构明星形象地同时体现和构成了社会的多元话语;最终,明星的媒介文本被大众所消费、解读,大众甚至主动产制出新的明星文本,这其中有妥协、依附,有协商,也有抵抗,但不论何种情况,大众已经不再是被动的接收者,而成为主动的消费者和多元意义的生产者,消费明星、解读明星、生产明星成为大众诉说自我、身份认同的重要路径。
     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明星生产与消费是一场意义的斗争,不管是大众传媒生产明星、赋予明星意义的过程还是大众对明星的消费和解读,整个明星文化的场域都是各种利益群体之间发生冲突的舞台,是社会控制与个人抵制的你争我夺的领域。在这一领域里,主要的社会群体和诸种意识形态都在争夺着控制权,而个体通过主动的消费明星与解读明星甚至生产明星经历并参与着这种争夺和斗争。
     当下中国语境中传媒大量的明星生产与消费具有极其复杂与多元的文化意义,虽然在表象上似乎与西方理论话语批判的“娱乐至死”相符合,但在本质上,扎根于本土语境的明星及其所代表的传媒娱乐化有着与西方完全不同的现实土壤,尚在完善中的政治民主改革、传媒体制的桎梏等现实表明娱乐并非当下中国传媒最根本的病根,反而在某些情形下成为大众生存与反抗的路径。总之,明星是一个复杂的充满斗争的矛盾体,既可以为意识形态控制提供手段和力量,也可以为大众的抵制和抗争提供资源和策略,成为多元话语书写的场域。
In the present media society, mass media is an integral part of daily life of the modern society and the most important carrier of the modern culture, and also it is an important cultural form of the modern culture. Culture, communication and media symbioses and prospers together, and depends on each other, so it is difficult to distinguish each other, resulting in the dominant form of the modern culture-the media culture. It dominates the socialization process of individual and the domain of the daily life, and has a far-reaching impact on the politics, economics and culture of the modern society.
     The stardom is one of the significant representations of the present media culture. In the media culture, stars are the necessary products of the market-operating media. On the one hand, stars are produced by the mass media which shape the images of stars. Departing from the mass media, there can be no star. On the other hand, stars are indispensable elements of marketing production of the mass media. It can be said that the huge media system in the modern society is a tremendous machine of the stardom production, and the media culture is the big stage of th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of stardom.
     According to the theoretical guidance and analytical frame of Cultural Studies, this paper bases on the historical context and the realistic context of contemporary China, and critically studies the stardom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mass media.
     The stardom phenomenon of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mass media has its specific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practical context. With regard to the historical origins,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Chinese modern film had given birth to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first batch of stars, and produced a relatively mature star system. After 1949 the institutional stardom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was forced to interrupt in the pan-Political Context, but the reforming and opening-up polic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cleared up pan-politicization, making long-term suppression of the public's desire for entertainment spew out and the stardom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resuscitate and flourish, which is the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of the dramatic expansion of Popular Culture. From the emergence to the interruption, and to the recovery and prosperity, the change track on the one hand indicates that the market-operating media is the habitat of stars, on the other hand also shows that the current Chinese stardom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occurre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end of a long-term pan-political society and the collapse of public political beliefs. Furthermore, the real social context is the ongoing social transformation, which goes with complex factors such as globaliza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present stage, such as comprehensive, transitional and gradual, cause media culture of the contemporary China to be a cultural space with contradictions, variation and conflict, which makes stars also have a complex cultural means.
     In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about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stars follows a frame: "the stardom production of mass media - star text - the consump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stars". Firstly, the stardom production has three systems, which are entertainment, star system, as well as government regulation. In the system arrangement, we can see the operation of the various power relations and its influence on stardom production, and we can map the complex operation of the power system, which includes many power elements, such as government, corporation, cultural elites, media practitioners, audiences and even stardom. These elements are in collusion with each other, and at the same time struggle with each other. Some power practice is visible, but more is not visible, all of which impact on stardom production. Secondly, we analyze the semiotic significance of the media text of stars, and consider that the stardom is not only an economic phenomenon, but also a cultural phenomenon, thus stardom production is a kind of production with symbolic significance. The enormous charm of star image to the public lies in the intertextuality among diverse media texts and significance of symbols. These media texts about stardom construct these star images, and at the same time reflect the social diverse discourses.
     Ultimately, the media texts about stardom are consumed and interpreted by the public, who even actively produce new texts and means of stars. Stardom consumption by the public has many situations, covering attachment, consultation, also resistance, but whatever the situation, the public is no longer a passive audience, but become an active producer and consumer. Stardom consumption is an important path of identity.
     The stardom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of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media is a struggle about significance, and the whole star culture is conflicting area among the various interest groups, and is the field of fighting each other between social control and personal resistance. In star culture, the main social groups and ideologies are contesting for the right of control, and through the initiative stardom consumption and interpretation, individual experience and participate in the struggle.
     In conclusion, the stardom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of mass media in the context of present China has extremely complex and diverse cultural significance. The stardom can provide the control means for ideology, as well as provide the public the strategy and resource of resistance, therefore stardom has become the field writing by pluralistic discourse.
引文
①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著,丁宁译:《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性》,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年,第 1 页。
    ② 蒋原伦:《媒体文化与消费时代》,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年,第 8 页。
    ③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著,丁宁译:《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性》,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年,第 61 页。
    ④ “媒体文化”和“媒介文化”是英文 media culture 的一词两译,目前国内学界对两个词的使用基本处于混用状态,没有明确的区别,本文中除引文外统一使用“媒介文化”的译法,关于“媒介文化”的概念辨析见《绪论》的“核心概念”部分。
    ⑤ (美)尼尔·波兹曼著,章艳译:《娱乐至死》,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第 128页。
     ① 这里所指的“明星”更接近偶像的概念,指各行各业出类拔萃、为公众所崇拜的对象。
    ②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著,史安斌译:《媒体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年,第 2 页。
    ① Richard Dyer. Stars. London: British Film Institute, 1979, 1998 reprint, p.1.
    ② 李陀:《序》,王晓鸣主编:《在新意识形态的笼罩下——90 年代的文化和文学分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年,第 1 页。
    ③ 李金铨、黄煜:《中国传媒研究、学术风格及其它》,《媒介研究》2004 年第 2 期,第 40 页。
    ① 转引自汪民安:《福柯与哈贝马斯之争》,《外国文学》2003 年第 1 期,第 23 页。
    ② (英)阿雷恩·鲍尔德温等著,陶东风等译:《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年,第 86 页。
    ③ 转引自汪明安主编:《文化研究关键词》,,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年,第 357 页。
    ④ 转引自 G. Murdock. Across the great divide: Cultural analysis and the condition of democracy. 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11(1)(1995): 89-90.
    ⑤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著,丁宁译:《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性》,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年,第 73 页。
    ⑥ 同上,第 7 页。
    ① 按照明星的定义,明星本身就意味着其具有一定的娱乐功能,之所以对明星加以“娱乐”的定语,是鉴于目前的日常生活与学术研究中,明星概念的使用并不统一,政坛、商界、文学等领域的名人在众多论述中也被视为明星,因此有必要在对文本的研究对象进行更清晰的界定和框限。
    ② 指因在漫画、动画片以及根据小说、漫画改编的影视剧、动画片中公开表演而出名的虚拟角色,如美国迪士尼公司制作的动画片中的唐老鸭、米老鼠,又如我国的孙悟空等。
    ③ (美)威尔伯·施拉姆等著,陈亮等译:《传播学概论》,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 年,第 2页。转引自 http://www.cpce.gov.hk/civic-education.hk/sc/pdf/e01.pdf
     ①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著,丁宁译:《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性》,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年,第 15 页。
    ① 罗钢、刘象愚:《前言:文化研究的历史、理论与方法》,罗钢、刘向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年,第 1 页。
    ② (英)约翰·斯道雷著,杨竹山等译:《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年,第 32 页。
    ③ 雷蒙·威廉斯语,转引自(英)吉姆·麦克盖根著,桂万先译:《文化民粹主义》,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年,第 25 页。
    ④ (英)雷蒙·威廉斯著,阎嘉译:《现代主义的政治》,北京:商务印刷馆,2002 年,第 275页。
    ①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著,史安斌译:《媒体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年,第 48 页。
    ② 转引自(英)约翰·斯道雷著,杨竹山等译:《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年,第 3 页。
    ③ (英)理查德·约翰生:《究竟什么是文化研究》,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年,第 5 页。
    ④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著,史安斌译:《媒体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年,第 61 页。
    ⑤ 戴锦华:《隐形书写——90 年代中国文化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年,第 7 页。
    ⑥ 陶东风等:《前言》,陶东风等主编:《文化研究》第 1 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第 4 页。
    ①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编:《汉语大词典》,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 年,第 5 卷,第605 页。
    ② (美)约翰·费斯克等编撰,李彬译注:《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第二版)》,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年,第 270 页。
    ① 南帆:《双重视域——当代电子文化分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年,第 23 页。
    ② Annette Kuhn《明星》,《电影欣赏》,总第 108 期,第 29 页。转引自刘浩东:《明星制与电影产业》,《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3 年第 4 期,第 19 页。
    ③ (美)约翰·费斯克等编撰,李彬译注:《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第二版)》,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年,第 270 页。
    ④ Annette Kuhn《明星》,《电影欣赏》,总第 108 期,第 29 页。转引自刘浩东:《明星制与电影产业》,《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3 年第 4 期,第 19 页。
    ①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著,丁宁译:《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性》,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年,第 440 页。
    ② (美)约翰·费斯克等编撰,李彬译注:《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第二版)》,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年,第 270 页。
    ③ 雷蒙·威廉斯语,转引自(英)约翰?斯道雷著,杨竹山译:《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第二版),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年,第 2—3 页。
    ④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著,丁宁译:《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性》,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年,第 61 页。
    ⑤ 参见陶东风、徐艳蕊:《当代中国的文化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第 61,116-117 页。
    ⑥ 约翰·斯道雷的著作《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Cultural Theory and Popular Culture: AnIntroduction)采用的是 popular culture 的用法,国内译本将其翻译为“通俗文化”,本文遵循陶东风的提法,将 popular culture 一律译为“大众文化”,参见陶东风、徐艳蕊:《当代中国的文化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第 117 页。
    ① (英)约翰·斯道雷著,杨竹山译:《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第二版),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年,第 8—20 页。
    ② 陶东风、徐艳蕊:《当代中国的文化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第 62 页。
    ③ 参见(英)尼克·史蒂文森著,王文斌译:《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年,第 18-20 页。
    ①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著,丁宁译:《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性》,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年,第 10-11 页。
    ②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著,丁宁译:《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性》,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年,第 10 页。
    ③ 刘水平:《大众文化:意义的生产与理论的张力》,华中师范大学 2005 年博士论文,第 76 页。
    ④ 周宪、许钧:《文化和传播译丛总序》,(美)道格拉斯·凯尔纳著,丁宁译:《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性》,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年,第 3 页。
    ① (美)R·德·科尔多著,叶周译:《论明星》,《世界电影》1995 年第 3 期,第 86 页。
    ② (英)保·麦克唐纳著,李二仕译:《重新认识明星现象》,《世界电影》2001 年第 4 期,第 45页。
    ③ (美)R.科尔多瓦著,肖模译:《明星制的起源》,《世界电影》1995 年第 2 期,第 60-61 页。
    ① Holmes, Su. ‘Starring… Dyer?’ Re-visiting Star Studies and Contemporary Celebrity Culture,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e 2(2)(2005), p.6.
    ② Barker, M. “Introduction”, in T. Austin and M. Barker (eds.), Contemporary Hollywood Stardom, London: Arnold, 2003, p.1.
    ① (英)泰勒、威利斯著,吴靖、黄佩译:《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第 211 页。
    ② Stuart Hall, The rediscovery of ‘ideology’:return of the repressed in media studies, in Michael Gurevitch, Tony Bennett, James Curran and Janet Woollacott (ed), Culture,Society and the Media, London: Methuen & Co.Ltd, 1982, p.56.
    ① Thompson,J.B. Ideology and Modern Culture: Critical Social Theory in the Era of Mass Communication. Standford, CA.: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p87.
     ① (英)克里斯·罗杰克著,李立伟、闵楠、张信然译:《名流:关于名人现象的文化研究》,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2 年,第 25 页。
    ① 夏晓虹:《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年,“导言”第 2 页。
    ② 陆弘石主编:《中国电影:描述与阐释》,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 年,第 155 页。
    ③ 左翼电影运动指 30 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在上海开展的、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以人民大众为服务对象、以现实主义为主要创作方法的电影运动。
    ① 陆弘石主编:《中国电影:描述与阐释》,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 年,第 230 页。
    ② 卢楚宝:《对初出世的<电影杂志>说几句话》,《电影杂志》第 2 号,1924 年 6 月,上海。转引自李道新:《中国电影史研究专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第 27 页。
    ③ 瘦菊:《征稿小言》,《电影杂志》第 1 号,1924 年 5 月,上海。转引自李道新:《中国电影史研究专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第 27 页。
    
    ① 许道明、沙似鹏:《中国电影简史》,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 年,第 47 页。
    ② 李道新:《中国电影史研究专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第 30 页。
    ③ 陆弘石主编:《中国电影:描述与阐释》,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 年,第 56 页。
    ① 陆弘石主编:《中国电影:描述与阐释》,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 年,第 56-57 页。
    ② 类型电影(genre film)是“按照不同类型(或称样式)的规定要求制作出来的影片。……所谓类型是指由于不同的题材或技巧而形成的影片范畴、种类或形式。”(许南明主编:《电影艺术词典》,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1986 年,第 97 页。)如爱情片、伦理片、喜剧片、恐怖片、灾难片、战争片、武侠片等。
     ① 马国亮:《良友忆旧:一家画报与一个时代》,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年,第 1页。
    ① 聂耳:《一年来之中国音乐》(1934),转引自《<渔光曲>欣赏指引》,http://www.sygz.dqt.com.cn/yangxudong/gqxs-2004-4-7-yuguangqu.htm
    ② 尹鸿:《尹鸿影视时评》,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 年,第 80 页。
    ③ 李向民:《中国文化产业史》,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 年,第 342 页。
     ① 陆弘石主编:《中国电影:描述与阐释》,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 年,第 66 页。
    ① (美)约翰·费斯克等编撰,李彬译注:《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第二版)》,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年,第 270 页。
    ② 根据苏州图书馆提供的“《人民日报》49-97 数据库”。
    ③ 在笔者的检索中只发现两篇报道标题中使用的“明星”概念与本文的研究对象相似,一篇是《母鸡变成“电影明星”》(1959.4.27),内容为捷克的一只母鸡因为生下既大又重的怪蛋,变成了“电影明星”,这篇报道属于国际报道中的社会生活类新闻。还有一篇是《我国艺术团参加巴黎的明星节会》(1955.6.14),这里的“明星”是会议的修饰语。显然二者都不符合我们检索的目的。
    ④ 李启军:《中国影视明星的符号学研究》,四川大学 2005 年博士论文,第 38 页。
    ⑤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年,第 848 页。
    ① 汪毓和、黄礼仪、蒲方编著:《通俗音乐漫话》,北京:知识出版社,1991 年,第 86 页。
    ② “样板戏”的正式名称为“革命样板戏”。1966 年 12 月 26 日《人民日报》发表新华社文章《贯彻毛主席文艺路线的光辉样板 革命现代戏以全新的政治内容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吸引千百万观众》一文,首次将京剧《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和交响音乐《沙家浜》 并称为“革命艺术样板”或“革命现代样板作品”。1967 年 5 月 31 日《人民日报》社论《革命文艺的优秀样板》一文,正式提出了“样板戏”一词,并将上述八部作品确定为“八个革命样板戏”。此后,1974-1975 年陆续出现的京剧《平原作战》、《龙江颂》等 9 部作品,不在“样板戏”列,而被称为“样板作品”。
    ① 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6-11/01/content_5276297.htm
    ② 李凌:《藏族歌手——才旦卓玛》,《人民日报》1964 年 1 月 8 日。
    ③ (日)佐藤忠男著,钱杭译:《中国电影百年》,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 年,第 210 页。
    ① 《赵丹与武训》,《人民日报》1951 年 6 月 5 日。
    ② 《反人民、反历史的思想和反现代主义的艺术 电影<武训传>批判》,《人民日报》1951 年 8 月8 日。
    ③ 《新中国“22 大电影明星”由来》,http://www.cctv.com/movie/lanmu/C10009/20021214/100232.shtml
     ① 倪骏:《中国电影史》,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4 年,第 121-123 页。
    ① 尹鸿:《从新中国电影到中国新电影的历史转型》,《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 5 期,第 39 页。
    ② (英)克里斯·罗杰克著,李立玮、闵楠、张信然译:《名流—关于名人现象的文化研究》,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2 年,第 31 页。
    ① 尹鸿:《从新中国电影到中国新电影的历史转型》,《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 5 期,第 40 页。
    ② 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 199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1990 年,第 294 页。
    ③ 郭镇之:《中国电视史》,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 年,第 57 页。
    ④ 流行音乐(popular music)指在都市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不同于古典音乐、传统音乐的新兴音乐文化。该种音乐是大众文化的一种,是以工业化的大批量生产方式为基础,以大众信息传播网络为媒介,主要为青少年亚文化群以及部分社会成员所接受的,以表达非主流意识形态为主的,以歌曲及演唱的形式为主体的、具有强烈商业性与文化参与方式的大众娱乐文化。(参见王思琦:《“流行音乐”的概念及文化特征》,《音乐艺术》2003 年第 3 期,第 80-83 页)
    ① 王晓峰:《邓丽君十周年祭——何日君再来》,《三联生活周刊》,2005 年第 17 期。
    ② 王晓峰:《邓丽君和我们的一个时代》,《三联生活周刊》,2005 年第 17 期。
    ③ 王惊涛:《人民需要轻音乐和抒情歌曲——音代会部分代表座谈散记》,《北京音乐报》1979 年12 月 1 日。
    ④ 苏叔阳:《傻子娶亲》(短篇小说),《人民日报》1980 年 8 月 30 日。
    ⑤ 《北京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小组讨论会上发言摘要》,《人民日报》1982 年 3 月 21 日。
    ① 耿文娟:《中国的狂欢节——春节联欢晚会审美文化透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 年,第 62-63 页。
    ② 宋祥瑞:《1984:中央电视台与港台歌星——中央电视台 1984 年春节晚会邀请台港歌星事件的阐释学研究》,转引自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http://www.usc.cuhk.edu.hk/wk_wzdetails.asp?id=4203
    ③ 如《北京音乐报》1980 年 2 月 10 日发表署名莫沙的文章《毫无价值的模仿——评电视片<三峡传说>中的一首插曲》,又如《人民音乐》1980 年第 3 期刊登严伟的文章《听李谷一唱<乡恋>有感》,批评说“这并不是什么新路子,倒很像目前海外歌星们演唱流行歌曲的路子。我们为李谷一同志选择了这样一条路子感到惋惜。”
    ④ 耿文娟:《中国的狂欢节——春节联欢晚会审美文化透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 年,第 82 页。
    ① 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年,第 69 页。
    ② 新华社:《“十年金曲”、“88 金星”揭晓》,《人民日报》1988 年 12 月 24 日。
    ① 冯锦芳:《缺席与在场的辩证图景:新时期中国电影观众问题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第 14 页。
    ② 王小峰:《中国电影收复失地》,《三联生活周刊》2008 年第 6 期。
    ③ 李幸:《告别弱智?——点击中国电视》,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000 年,第 119-120 页。
    ④ 蔡倩、饶丽娟:《2006 年中国电视收视市场盘点》,《收视中国》(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2007 年第 2 期,第 5 页。
    ① 左翰颖:《观众市场变迁与节目编播调整》,《收视中国》(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2007年第 1 期,第 14 页。
    ② 蔡倩、饶丽娟:《2006 年中国电视收视市场盘点》,《收视中国》(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2007 年第 2 期,第 8 页。
    ③ 这里是指电视播放电影的形式,在电视台频道专业化之前,电影就是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90年代后期以中央电视台第六套节目(电影频道)正式开播为标志专业的电影频道开始出现,目前很多省级电视台和城市台都设有专门的电影频道。此外,付费点播电影的方式也开始随着数字电视的推广出现,成为一种新的盈利模式。
     ① 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http://www.cnnic.net.cn/index/0E/00/11/index.htm
     ① 陈刚:《大众文化与当代乌托邦》,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 年,第 70 页。
    ① 对“现代化”的概念及其正负效应,学界有不少争议,但在一般意义上,现代化与工业化、城市化、法治化这些趋势相联系。如“所谓走向现代化,指的是从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人均收入很低的社会,走向着重利用科学和技术的都市化和工业化的这样一种巨大转变。”(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第 1 页)
    ② 鲍宗豪:《当代社会发展导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年,第 360 页。
    ③ 参见王永进、邬泽天:《我国当前社会转型的主要特征》,《社会科学家》2004 年第 6 期,第 41页;陆学艺、景天魁主编:《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 年,第 3 页。
    ④ 孙晓莉:《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与社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年,第 40-42页。
    ① Pickowicz, Paul. Huang Jianxin and the Notion of Postsocialism.Nick Browne, Paul Pickowicz, Vivian Sobchack and Esther Yau, New ChineseCinemas: Forms,Identities,Politic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p58.
    ② 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年,第 63 页。
    ③ 同上。
    ④ 尹鸿:《为人文精神守望: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批评导论》,《天津社会科学》1996 年第 2 期,第32 页。
    ⑤ 戴锦华:《隐形书写——90 年代中国文化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年,第 3 页。
    
    ① 孟繁华:《众神狂欢: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现象》,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年,第 25 页。
    ② 参见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年,第 67-74 页。
    ③ 朱大可:《序言》,张拧:《文化的病症》,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 年,第 1 页。
    ① (英)齐格蒙特·鲍曼著,郭良华、徐建平译:《全球化:人类的后果》,北京:商务出版社,2001,第 1 页。
    ② (美)约翰·费斯克等编撰,李彬译注:《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第二版)》,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年,第 120 页。
    ③ (英)弗朗索瓦·沙奈著,齐建华译:《资本全球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年,第 2页。
    ④ (英)安东尼·史密斯著,龚维斌、良警宇译:《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年,第 17 页。
    ⑤ 参见(英)汤姆·汤林森著,冯建三译:《文化帝国主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年,第 97-98 页。
    ① Schiller, Herbert. "Not Yet the Post-Imperialist Era.", Meenakshi Durham and Douglas Kellner eds, Media and Cultural Studies.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2001. 318-333.
    ② 陶东风:《媒介帝国主义:呼唤范式转移》,《中华读书报》1998 年 11 月 4 日。
    ③ (法)贾克·阿达利著,宋素凤、翁桂堂译:《噪音:音乐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年,第 96 页。
    ① 参见唐绪军:《报业经济与报业经营》,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年,254 页;屠忠俊:《论报社经营管理体制发展趋势》,《新闻大学》1996 年第 2 期,第 16 页。Huailin Chen&Chin-Chuan Lee,“Press Finance and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China Review(1998),p.580.
    ② 强月新:《我国传媒市场运行机制研究》,武汉大学 2004 年博士论文,第 18 页。
    ① 崔保国主编:《2004-2005 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年。参见该书网络版 http://www.china.org.cn/chinese/zhuanti/chuanmei/903409.htm
    ① 林晖:《当代中国新闻媒介的整合与改革》,复旦大学 2003 年博士论文,第 7 页。
    ② 王太华:《以高度的政治使命感和责任感 抓紧抓好抵制低俗之风工作》,参见国家广播电视电影总局网站 http://www.sarft.gov.cn/articles/2007/06/14/20070908161234410265.html
    ③ 《南方周末》:《共和国总理朱镕基》专刊,2003 年 3 月 6 日。
    ① 转引自(美)R.科尔多瓦著,肖模译:《明星制的起源》,《世界电影》1995 年第 2 期,第 69页。
    ② Jordan, G. and Weedon, C. Cultural Politics: Class, Gender, Race and the Postmodern World,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1994, p.11.
    ③ (法)皮埃尔·布尔迪厄著,许均译:《关于电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年,第 63页。
    ④ (美)R.科尔多瓦著,肖模译:《明星制的起源》,《世界电影》1995 年第 2 期,第 68 页。
    ① (美)道格拉斯·诺斯著,刘守英译:《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年,第 3 页。
    ② 转引自汪丁丁:《制度分析基础讲义 I:自然与制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年,第 86页。
    ③ 黄健中:《明星和明星制》,《电影艺术》1993 年第 3 期,第 43 页。
    ① Vogel , Harold L. Entertainment Industry Economics: A Guide for Financial Analysi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p6.
    ② 李良荣:《娱乐化 本土化——美国新闻传媒的两大潮流》,《新闻记者》2000 年第 10 期,第 6页。
    ③ 林晖:《市场经济与新闻娱乐化》,《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 年第 2 期,第 30 页。
    ① 《如何抢分 5500 亿娱乐产业大蛋糕》,《经济参考报》2003 年 12 月 1 日。
    ② 张小争:《传媒业的二八法则》,http://www.wowa.cn/a_ArticleShow.aspx?view_id=11570
    ③ (美)威尔伯·施拉姆等著,陈亮等译:《传播学概论》,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 年,第 37页。转引自 http://www.cpce.gov.hk/civic-education.hk/sc/pdf/e01.pdf
    ④ (美)约翰·费斯克等编撰,李彬译注:《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第二版)》,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年,第 96 页。
    ① (美)尼尔·波兹曼著,章艳译:《娱乐至死》,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第 128页。
    ② 《欧阳常林:“雅高端”与“俗娱乐”可以融合打通》,欧阳常林在“第二届全国电视台台长论坛会议”上的讲话,http://www.chinesepr.cn/gcsk/gdsd/gdft/200710/1191.html
    ③ 《欧阳常林:新娱乐是对传统娱乐的颠覆和解构》,欧阳常林在第 3 届中国实战营销高峰论坛上的演讲,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51217/19152207188.shtml
    ① (英)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著,张永喜译:《电视与社会》,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 6 页。
    ② 蔡倩、饶丽娟:《2006 年中国电视收视市场盘点》,《收视中国》(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2007 年第 2 期,第 8 页。
    ① 数据来源:《专访中央电视台台长赵化勇》,《中国广播影视》2006 年第 3 期,新华网转载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6-03/29/content_4360263.htm
    ② 数据来源:市场份额调查数据参见蔡倩、饶丽娟:《2006 年中国电视收视市场盘点》,《收视中国》(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2007 年第 2 期,第 8 页。各电视台定位资料来自网络搜索结果,其中北京卫视尚未宣布明确的定位,因此空缺。
     ① 《专访中央电视台台长赵化勇》,《中国广播影视》2006 年第 3 期,新华网转载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6-03/29/content_4360263.htm
    ①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2003 年 12 月 30 日颁发的《关于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意见》。
    ② 参见《王中军:影视的市场化之路和民营资本的投资机会》,王中军在“2005《福布斯》中文版文化娱乐产业论坛”上的发言,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5-03/11/content_2684156.htm
    ③ 参见田明:《电视娱乐产业战略发展研究》,复旦大学 2005 年博士论文,第 139 页。
    ① 所谓狗仔队即西方的“帕帕拉齐”,是指那些专门追逐明星,拍摄名人私生活的记者。这一称呼来自意大利影片《甜蜜生活》中一个专门偷拍明星照片的摄影师的名字 Paparazzo,其意思为会嗡嗡叫、惹人烦的虫子,意大利语中其复数形式 Paparazzi,后被作为这一类人的统称。“帕帕拉齐”是其音义结合的中文译法,在港台地区也被人们俗称为“狗仔队”。据《南方周末》报道,目前我国严格意义上的狗仔记者不到 10 个,而在更普遍的意义上,人们一般并不区分“狗仔”与“娱乐记者”,事实上现阶段狗仔与娱乐记者报道的内容都是娱乐八卦新闻。(参见《南方周末》2006年 3 月 2 日《“帕帕垃圾”来了》)
    ② 李云豪:《透视“娱乐化”新闻背后的受众观》,《声屏世界》2004 年第 8 期,第 53 页。
    
    ① 王寅:《星姐啊星姐》,《南方周末》2003 年 6 月 19 日。
    ② 徐琳玲:《娱乐频道总监张华立 做未来的整合者》,《南方人物周刊》2006 年第 19 期,参见南方人物周刊网站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rwzk/20060511/fmrw/200606050020.asp
    ① 马戎戎:《徘徊在李湘和现实中的央视人》,《三联生活周刊》2005 年第 37 期,参见三联生活周刊网站 http://www.lifeweek.com.cn/2005-10-10/0000113411.shtml
    ② 同上。
    ③ (美)R.德科尔多瓦著,肖模译:《明星制的起源》,《世界电影》1995 年第 2 期,第 60 页。
    ① 该定义参见林洪桐:《<英雄>与“明星制”》,《当代电影》2003 年第 2 期,第 24 页。
    ② 同上。
    ③ (法)乔治·萨杜尔著,徐昭、胡承伟译:《世界电影史》,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 年,第 248 页。
    ④ (美)R.德科尔多瓦著,肖模译:《明星制的起源》,《世界电影》1995 年第 2 期,第 61 页。
    ① Lee Grieveson. Stars and Audiences in Early American Cinema. http://www.latrobe.edu.au/screeningthepast/classics/cl0902/lgcl14c.htm#fn1#fn1
    ② (美)路易斯·贾内梯著,胡尧之等译:《认识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 年,第159 页。
    ③ (美)R.德科尔多瓦著,肖模译:《明星制的起源》,《世界电影》1995 年第 2 期,第 68 页。
    ④ 同上,第 70 页。
    ① Annette Kuhn《明星》,《电影欣赏》,总第 108 期,第 30 页。转引自刘浩东:《明星制与电影产业》,《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3 年第 4 期,第 20 页。
    ② 参见邱章红:《形象与资本:好莱坞电影工业明星制剖析》,《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6 年第 6期,第 14-19 页。
    ① 鲍玉珩:《当代好莱坞——艺术、金钱与梦》,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第 85 页。
    ② 我国流行音乐的明星制是相对完善的,但这是因为音乐的个人化色彩浓厚,市场化的流行音乐从一开始就必须走上以歌星为中心、吸引受众的明星制之路。
    ③ 林洪桐:《<英雄>与“明星制”》,《当代电影》2003 年第 2 期,第 24 页。
     ① 李宏宇:《我们吊起了观众的胃口》,《南方周末》2002 年 12 月 19 日。
     ① 目前《康熙微服私访记》已经拍到第 5 部,但是主要演员全部换人,收视率也不再延续此前的辉煌。
    ① 李宝萍:《打造我们自己的电视品牌节目——记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节目制片人郑蔚》,《新闻战线》2002 年第 10 期。参见网络版 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79/7522/721086.html
    ② 谢飞:《重要的是要改革》,《电影艺术》1993 年第 3 期,第 39 页。
    ③ 雁岭:《经纪人的前世今生》,《财会月刊》2003 年第 8 期,第 51 页。
    ④ 本定义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2004 年 8 月 28 日公布的《经纪人管理办法》。居间、行纪以及代理是经纪活动的三种主要形式,“居间”是指为买卖双方介绍交易而获取佣金的形式;“行纪”是指经纪人受委托人的委托,以自己的名义与第三方进行交易,但经纪人只能按照事先约定收取委托人的佣金的形式;“代理”是指经纪人作为委托人的代表以委托人的名义开展活动的形式。
     ① 王俊:《明星经纪人:任人唯亲几时休》,《深圳特区报》2004 年 8 月 11 日。
     ① Annette Kuhn《明星》,《电影欣赏》,总第 108 期,第 30 页。转引自刘浩东:《明星制与电影产业》,《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3 年第 4 期,第 29 页。
    ① 规制(regulation)是来自西方的学术话语,主要指涉“具有法律地位、拥有独立权限的政府规制机构对特定个人和经济主体采取的一系列行政管理和监督行为,包括采取许可制度、实施法规制裁等行政性措施。”(郭镇之:《广播电视与法制管理——兼论建立中国广播电视的内容标准》,罗以澄、秦志希主编:《新闻与传播评论(2003 年卷)》,武汉出版社,2004 年,第 129 页。)
    ② 施蒂格勒(G.J.Stigler)语,转引自夏倩芳:《公共利益与广播电视规制——以美国和英国为例》,武汉大学 2004 年博士论文,第 3 页。
    ③ 凌燕:《可见与不可见:90 年代以来中国电视文化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 7 页。
    ① 转引自(英)阿雷恩·鲍尔德温等著,陶东风等译:《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年,第 94 页。
    ② 姚爱斌:《暧昧时代的历史镜像——对 90 年代以来大众历史文化现象的考察》,转引自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 http://www.usc.cuhk.edu.hk/wk_wzdetails.asp?id=4465
    ① 长平:《关于“窦唯事件”的思考》,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闻研究所:《南方传媒研究·第三辑》,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 年,第 32 页。
    ② (英)托尼·本内特:《大众文化与“转向葛兰西”》,陆扬、王毅选编:《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年,第 65 页。
     ① 方正:《电视艺术节落幕 金鹰奖评选结果非议多》,《南方日报》2001 年 11 月 5 日。
    
    ① 参见央视国际网站 http://www.cctv.com/performance/20060425/103195.shtml
    ② 王晓峰:《从不会娱乐到不敢娱乐》,《三联生活周刊》2005 年第 37 期。
    ③ 陈晓舒:《公共电视频道的商业挣扎》,《中国新闻周刊》2007 年第 33 期。
    ① 陈晓舒:《公共电视频道的商业挣扎》,《中国新闻周刊》2007 年第 33 期。
    ② 凌燕:《可见与不可见:90 年代以来中国电视文化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 36 页。
    ③ (德)马克思·韦伯著,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年,第 264页。
    ① 凌燕:《可见与不可见:90 年代以来中国电视文化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 25-26 页。
    ② 赵楠楠:《广电总局要求 2 月起卫视黄金时段须播主旋律影视》,《京华时报》2007 年 1 月 22 日。
    ① 转引自陈刚:《大众文化与当代乌托邦》,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 年,第 159 页。
    
    ① 《解如光:“百家讲坛”成功的秘密》,《廊坊日报》2007 年 10 月 22 日。
    ② 舒可文:《中国大片的“梦之队”现实》,《三联生活周刊》2006 年第 38 期。
    ① 参见潘忠党、陈韬文:《从媒体范例评价看中国大陆新闻改革中的范式转变》,台湾《新闻学研究》第 78 期(2004 年 1 月),第 3 页。
    ② 陆晔、潘忠党:《成名的想象: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话语建构》,台湾《新闻学研究》第 71 期(2002 年 4 月),第 23 页。
    ③ 同上,第 44 页。
    ① 喻国明:《中国新闻人——我国新闻工作者职业意识与职业道德抽样调查总体报告(下)》,http://www.66wen.com/05wx/xinwen/xinwen/20061029/24356.html
    ① 参见新浪网:《窦唯冲击新京报事件:你认为此事会怎样收场》,http://ent.sina.com.cn/s/m/2006-05-11/10061078141.html
    ② 转引自朱国华:《权力的文化逻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 年,第 52-53 页。
    ③ (美)R.德科尔多瓦著,肖模译:《明星制的起源》,《世界电影》1995 年第 2 期,第 63 页。
     ① 参见郝玉章、风笑天:《青少年的偶像崇拜——207 封“赵薇迷”信件的社会学分析》,《青年研究》200 年第 4 期。
    
    ① (美)R.科尔多瓦著,肖模译:《明星制的起源》,《世界电影》1995 年第 2 期,第 69 页。
    ② 秋风:《娱乐业工业化之过》,《南都周刊》2006 年 5 月 19 日。
     ① 参见朱国华:《权力的文化逻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4 年,第 183 页。
    ② 数据来源:《2005 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转引自陈晓舒:《公共电视频道的商业挣扎》,《中国新闻周刊》2007 年第 33 期,第 34 页。
    ① Pk 原义 PlayerKill,是一个网游术语,一般指玩家对杀,即单挑。也有人认为 PK 更贴切的英文应该是 PenaltyKick,即足球比赛中的点球决胜负的形式。在《超级女声》中,PK 是两名选手中淘汰一个的比赛环节,这个环节的竞争是超女比赛中最白热化的时刻,两名选手的去留,一般由从观众中挑选的大众评审当场投票决定。
    ② 丰鸿平、姜英爽:《“超女”风潮》,《南方都市报》2005 年 7 月 23 日。
    ① 参见左志坚:《蒙牛营销如何借道“超女”》,《21 世纪经济报道》2005 年 9 月 5 日。
    ② 《李银河、喻国明、朱大可谈超级女声:一场大众文化对精英文化的反动》,《新京报》2005年 8 月 20 日。
     ① 参见孙玮、洪兵、杨击:《后超女时代的知识分子——大众文化研究的分化契机》,《新闻大学》2005 年第 4 期,第 77 页。
    ① 戴新伟:《让我们大声为超女叫好》,《南方都市报》2005 年 8 月 12 日。
    ② 孙玮、洪兵、杨击:《后超女时代的知识分子——大众文化研究的分化契机》,《新闻大学》2005年第 4 期,第 77 页。
    ③ 《李银河、喻国明、朱大可谈超级女声:一场大众文化对精英文化的反动》,《新京报》2005年 8 月 20 日。
    ④ 顾昀:《超女民主真的一无是处?》,《新京报》2005 年 8 月 29 日。
    ⑤ 张念:《娱乐公民的快感原则》,学术中国 http://www.xschina.org/show.php?id=4701
    ⑥ 王正绪:《“超女”中的粉丝与公民社会》,学术中国 http://www.xschina.org/show.php?id=4697
    ⑦ 端木:《超级女声:酸酸甜甜的公民启蒙》,《新京报》2005 年 8 月 6 日。
    ⑧ 许纪霖:《戳穿“超女民主”的神话》,《新京报》2005 年 8 月 29 日。
    ⑨ 徐贲:《娱乐文化消费和公共政治——“超级女声”的公众意义》,学术中国http://www.xschina.org/show.php?id=4825
    ⑩ 伍国:《超女现象是民主机制匮乏的一种象征》,学术中国http://www.xschina.org/show.php?id=4752 □ 《不要对“超女现象”做过度诠释》,《北京青年报》2005 年 8 月 30 日。
     ① 何晓鹏:《“同类型的节目太多了”——访湖南卫视副总编辑、总编室主任李浩》,《中国新闻周刊》2007 年第 33 期,第 39 页。
     ① 徐欢:《作为大众传媒时代文学文本的媒介事件——对<超级女声>的个案分析》,蒋原伦、张柠主编:《媒介批评》第 2 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年,第 61 页。
    ① Richard Dyer. Stars. London: British Film Institute, 1979, 1998 reprint, p.5-6.
    ② (美)罗伯特·C·艾伦、道格拉斯·戈梅里著,李迅译:《电影史: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 年,第 229 页。
    ③ 米尔佐夫:《什么是视觉文化》,陶东风等主编:《文化研究》第 3 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年,第 2 页。
    ① (法)居依·德波著,王昭凤译:《景观社会》,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第 3 页。
    ② 周宪:《模仿/复制/虚拟——视觉文化的三种形态》,孟建等主编:《图像时代:视觉文化传播的理论诠释》,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年,第 24 页。
    ③ (美)约翰·费斯克等编撰,李彬译注:《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第二版)》,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年,第 133 页。
    ④ (美)詹姆斯·罗尔著,董洪川译:《媒介、传播、文化——一个全球性的途径》,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年,第 23-24 页。
    
    ① 王瑾:《互文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 1 页。
    ② 转引自王瑾:《互文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 1 页。
    ③ (美)R.德科尔多瓦著,肖模译:《明星制的起源》,《世界电影》1995 年第 2 期,第 71 页。
     ① http://ent.sina.com.cn/s/m/2006-03-09/12301010670.html
     ① (美)劳伦斯·格罗斯伯格:《MTV 追逐后现代明星》,罗纲、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年,第 424 页。
    ① (英)保·麦克唐纳著,李二仕译:《重新认识明星现象》,《世界电影》2001 年第 4 期,第 44-45页。
    ② 弘石:《胡蝶神话》,《当代电视》1999 年第 4 期,第 32 页。
    
    ① 朱剑:《电影皇后——胡蝶》,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6 年,第 137 页。
    ② 同上。
     ① 凌霜华:《名人的隐私贩卖》,《三联生活周刊》2003 年第 2 期。
    ① DeCordova, Richard. Picture Personalities: The Emergence of the Star System in America. Chicago: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90.p.19-20.
    ② r&b 的全名是 rhythm & blues,一般译作“节奏布鲁斯”。广义上, r&b 可视为“黑人的流行音乐”,它源於黑人的布鲁斯(blues)音乐,是现今西行流行乐和摇滚乐的基础。
     ① (美)约翰·费斯克著,王晓珏、宋伟杰译:《理解大众文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 132 页。
    ① 南帆:《身体的叙事》,朱大可、张闳主编:《21 世纪中国文化地图》第 1 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年,第 25 页。
    ② 周宪:《社会空间中的身体审美化》,陶东风等主编:《文化研究》第 5 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第 4 页。
    ① Andrew Goodwin, Dancing in the Distraction Factory, Minneapolis:U of Minnesota Press, 1992.p.34.
    ② 郝舫:《伤花怒放——摇滚的被缚与抗争》,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 年,第 5 页。
    ③ (美)约翰·菲斯克著,杨全强译:《解读大众文化》,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年,第102 页。
    ④ http://www.horizonkey.com/showart.asp?art_id=314&cat_id=12
    ① 数据来源:零点研究集团分别在 2002 年 7 月和 2003 年 1 月利用随机抽样方法针对京沪穗等10 个以上城市的超过 2500 位市民进行的入户访问,并于 2003 年 10 月针对京沪穗汉等 9 市 3198位市民进行的随机抽样入户访问。http://www.horizonkey.com/showart.asp?art_id=314&cat_id=12
    ② 南帆:《身体的叙事》,朱大可、张闳主编:《21 世纪中国文化地图》第 1 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年,第 30 页。
     ① 《张艺谋的美人指数》,《新闻晨报》,2000 年 7 月 28 日。
    ① 周宪:《社会空间中的身体审美化》,陶东风等主编:《文化研究》第 5 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第 7 页。
    ② (英)阿雷恩·鲍尔德温等著,陶东风等译:《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年,第 277 页。
    ③ 同上,第 275 页。
    ① 《悬挂演员大照片起什么作用》,《人民日报》1964 年 10 月 30 日。
    ② (法)波德里亚著,刘成富、全志钢泽:《消费社会》,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年,第148 页。
    ③ (法)波德里亚著,刘成富、全志钢泽:《消费社会》,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年,第142 页。
    ④ 同上,第 145 页。
    ⑤ 同上,第 146 页。
    ① 葛红兵、宋耕:《身体政治》,上海:三联书店,2005 年,第 46-47 页。
    ② (法)波德里亚著,刘成富、全志钢泽:《消费社会》,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年,第145 页。
    ③ 高宣扬:《流行社会学》,台北:扬智出版社,2002 年,第 187 页。
    ① 周宪主编:《世纪之交的文化景观》,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 年,第 234 页。
    ② (美)凡勃伦著,朱登译:《有闲阶级论》,北京:南海出版公司,2007 年,第 15 页。
    ③ (德)齐美尔:《时尚的哲学》,罗钢等主编:《消费文化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年,第 244 页。
    ④ 潘知常、林玮:《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年,第 279 页。
     ① (德)齐美尔:《时尚的哲学》,罗钢等主编:《消费文化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年,第 248 页。
     ① (美)珍妮弗·克雷克:《时装的面貌》,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年,第 104 页。
    ① (德)齐美尔:《时尚的哲学》,罗钢等主编:《消费文化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年,第 244 页。
    ② 潘知常、林玮:《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年,第 282 页。
    ① 周宪:《崎岖的思路》,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年,第 113 页。
    ② 潘知常、林玮:《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年,第 293 页。
    ③ (美)弗雷德里克·杰姆逊著,胡亚敏等译:《文化转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 108 页。
    ④ 同上。
    
    ① 南帆:《双重视域——当代电子文化分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年,第 69 页。
    ② 北京偏北:《F4 的诱惑》,《三联生活周刊》2002 年第 10 期。
    ① (英)罗杰·希尔弗斯通著,陶庆梅译:《电视与日常生活》,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 175 页。
    ② (美)乔治·瑞泽尔著,谢立中译:《后现代社会理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年,第 110页。
    ③ (美)约翰·费斯克等编撰,李彬译注:《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第二版)》,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年,第 18 页。
    ① Richard Dyer. Stars. London: British Film Institute, 1979, 1998 reprint, p.17.
    ② (英)罗杰·希尔弗斯通著,陶庆梅译:《电视与日常生活》,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 174 页。
    ③ 单波:《译者序》,(英)罗杰·迪金森等著,单波译:《受众研究读本》,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年,第 18 页。
    
    ① 陈昕:《中国社会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主义》,中国社会科学院 1997 年博士论文,第 35 页。
    ② 桂勇:《论当代文化的消费主义化》,《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 年第 5 期,第 47 页。
    ③ 朱步冲:《我们与梦露一起接受“角色训练”》,《三联生活周刊》2002 年第 32 期。
    ① Richard Dyer. Heavenly Bodies: Film Stars and Society. London: British Film Institute,1986.p.8.
    ②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著,丁宁译:《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性》,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年,第 440 页。
    ③ (美)约翰·费斯克等编撰,李彬译注:《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第二版)》,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年,第 270 页。
    ④ 转引自姚建平:《消费认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年,第 4 页。
    ⑤ (英)迈克·费瑟斯通著,刘精明译:《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第 25 页。
     ① 网易娱乐 http://ent.163.com/ent_2003/editor/news/starnews/040509/040509_243859.html
     ① 南帆:《双重视域——当代电子文化分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年,第 201-202 页。
    ② (英)约翰·费斯克著,王晓珏、宋伟杰译:《理解大众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年,第 51 页。
    ① (英)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著,阎嘉译:《通俗文化理论导论》,商务印书馆,2001 年,第20-21 页。
    ② (英)约翰·费斯克著,王晓珏、宋伟杰译:《理解大众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年,第 51 页。
    ① 志余:《花开 4 多并请教麦克卢汉》,《三联生活周刊》2002 年第 10 期。
    ② 潘知常:《最后的晚餐——春节联欢晚会与新意识形态》http://pan2026.blog.hexun.com/16193928_d.html
    ③ 舒可文:《一个赵本山》,《三联生活周刊》2005 年第 8 期。
    ① http://finance.sina.com.cn/leadership/mscyx/20070419/15393518371.shtml
    ② http://zt.bokee.com/blog/wmbw/2006-04-21/21556.shtml
    ③ 王小峰、凌霜华、老于:《春节晚会名利场?》,《三联生活周刊》2003 年第 3 期。
    ① http://ent.sina.com.cn/f/v/cctvcw08/
    ② 搜索时间为 2008 年 3 月 1 日。
    ③ 由于两家博客的搜索结果中包括大量重复的视频链接和新闻转载,都是属于与笔者观察无关的文本,特别是新浪的搜索结果高大 1175228 条,使得量化的内容分析无法进行,只能单单进行文本的符号分析。
    ④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2dc60b01009655.htm
    ⑤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feb24401008o68.html
    
    ①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2a86d501008r6b.html
    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e249f601008lu3.html
    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0694df01008fn5.html
    ①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cbfa8d01008ran.html
    ② “霍尔模式”的翻译参考藏海群:《审美经验和文化研究中的“阅听人”》,《新闻大学》2004年春季号,第 37 页。
    ③ 同上。
     ① 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http://www.cnnic.net.cn/index/0E/00/11/index.htm
    ① (英)约翰·费斯克著,王晓珏、宋伟杰译:《理解大众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年,第 52 页。
    
    ① Michael Jin:《网络革命 2.0》,http://column.chinabyte.com/67/2062067.shtml
    ② Judy Wang:《web.2.0:新应用 新体验》,http://www.mie168.com/meeting/2006-01/235918.htm
    
    ① Michael Jin:《网络革命 2.0》,http://column.chinabyte.com/67/2062067.shtml
    ② Judy Wang:《web.2.0:新应用 新体验》,http://www.mie168.com/meeting/2006-01/235918.htm
     ① http://cache.tianya.cn/pub/c/funinfo/1/1014167.54.shtml
     ① 尼克:《“胡·钰”:上传性情 下载名利》,《南方人物周刊》2007 年第 1 期。
    ② (英)约翰·费斯克著,王晓珏、宋伟杰译:《理解大众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年,第 153-154 页。
    ① 文琴:《蝶迷》,《影戏生活》第 1 卷第 46 期,1931 年 11 月,上海。转引自李道新:《中国电影史研究专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第 33 页。
    ② (英)约翰·费斯克著,王晓珏、宋伟杰译:《理解大众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年,第 154 页。
    ③ 彭兰:《网上社区研究个案——百度贴吧》,http://www.zjol.com.cn/05cjr/system/2007/08/02/008663483.shtml
    ① 参见孙盟:《凝视》,陶东风等主编:《文化研究》第 5 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 298 页。
    ② (美)E·安·卡普兰:《消费形象,美国文化和文化研究中的形象及其修辞》,《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3 年第 2 期,第 104 页。
     ① (英)约翰·费斯克著,王晓珏、宋伟杰译:《理解大众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年,第 154 页。
     ① Fiske, John. The Cultural Economy of Fandom,in Lisa A.Lewis ed. The Adoring Audience: Fan Culture and Popular Media,London: Routledge,1992.p.30--49.
     ① (美)约翰·费斯克等编撰,李彬译注:《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第二版)》,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年,第 279 页。
    ① (英)乔安妮·恩特威斯特著,郜元宝等译:《时髦的身体:时尚、衣着和现代社会理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第 174-175 页。
    ② Warren Kidd. Culture and Identity. New York: Palagrave.2002.P.7.
    ③ (美)约翰·费斯克等编撰,李彬译注:《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第二版)》,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年,第 281 页。
    ① 王昶:《文化市场、庶民政治与先锋的总结》,戴锦华主编:《书写文化英雄》,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年,第 165 页。
    ② (德)卡尔·雅斯贝斯著,王德风译:《时代的精神状况》,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4年,第 28 页。
    ① (英)狄更斯著,宋兆霖译:《双城记》,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 年,第 1 页。
    ② 陶东风:《大众消费文化研究的三种范式及其西方资源》,参见学术中文网http://www.xschina.org/show.php?id=1560
    ① 徐贲语,转引自陶东风:《文化研究:西方与中国》,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年,第 61-62 页。
    ② (美)尼尔·波兹曼著,章艳译:《娱乐至死》,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第 4页。
    ① (美)尼尔·波兹曼著,章艳译:《娱乐至死》,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第 2页。
    ② 同上,第 202 页。
    ③ 同上,第 182 页。
    ④ 转引自徐贲:《娱乐文化消费和公共政治——“超级女声”的公众意义》,参见学术中国网http://www.xschina.org/show.php?id=4825
    ⑤ “魅”之概念在不同情境下有不同的解释,在汉语中,“魅”是传说中的鬼怪,所谓“魑魅魍魉”,带有明显的贬义成分;在学术话语中,常见于马克斯·韦伯所说的“世界的祛魅” (disenchantment),这里“魅”是宗教权威,“祛魅”指西方国家从宗教社会向世俗社会的现代性转型中一体化宗教性统治与解释的解体(参见陶东风:《文学的祛魅》,《文艺争鸣》2006 年第 1期,第 6 页),后来的学者对这一概念进行了扩充、引申,“魅”不再限于宗教权威,而指一般意义上的权威和神圣性,“祛魅”被视为统一或高度霸权性质的权威和神圣性的解体。
    ① 陶东风:《超越历史主义与道德主义的二元对立:论对于大众的第三种立场》,《上海文化》1996年第 3 期。参见学术中国网 http://www.xschina.org/show.php?id=1560
    ② 尹鸿:《媒介文化研究:知识分子的发言场域》,http://www.filmsea.com.cn/zhuanjia/article/200112072357.htm
    ③ (法)波德里亚著,刘成富、全志钢泽:《消费社会》,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年,第33 页。
    ④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田禾译:《现代性的后果》,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年,第 137页。
     ①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著,丁宁译:《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性》,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年,第 67 页。
    ① 转引自朱国华:《文学与权力——文学合法性的批判性考察》,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 135 页。
    ② (英)理查德·约翰生:《究竟什么是文化研究》,罗钢等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年,第 33 页。
    Babington, B. (ed.). British Stars and Stardom: From Alma Taylor to Sean Connery,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01.
    Barbas,Samantha. Movie Crazy: Fans, Stars, and the Cult of Celebrity. 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 2002.
    Baty, S.Paige. American Monroe: The Making of a Body Politic.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5.
    Cherches, Peter. Star Course: Popular Lectures and the Marketing of Celebrity in Nineteenth-Century America. NYU Dissertation, May 1997.
    Cowen, Tyler. What Price Fame? Cambridge: Harvard, 2000.
    DeAngelis, Michael. Gay Fandom and Crossover Stardom: James Dean, Mel Gibson, and Keanu Reeves. Durham: Duke, 2002.
    DeCordova, Richard. Picture Personalities: The Emergence of the Star System in America. Chicago: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90.
    Dyer, Richard. Heavenly Bodies: Film Stars and Society. London: British Film Institute,1986.
    Dyer, Richard. Stars. London: British Film Institute, 1979, 1998 reprint.
    Gamson, Joshua. Claims to Fame: Celebrity in Contemporary Americ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94.
    Giles, David. Illusions of Immortality: A Psychology of Fame and Celebrity. New York: St. Martin's, 2000.
    Jenkins, Henry. Textual Poachers: Television Fans and Participatory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1992.
    Kellner, Douglas , Media Culture: Cultural Studies, Identity and Politics Between the Modern and the Postmodern, New York: Routledge, 1995.
    Lewis, Lisa (ed.) Adoring Audience: Fan Culture and Popular Media. London: Routledge, 1992.
    Marshall, P. David.Celebrity and Power: Fame in Contemporary Cultur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7. McDonald, Paul. The Star System: Hollywood’s Production of Popular Identities. London: Wallflower Press, 2000.
    Moran, Joe. Star Authors: Literary Celebrity in America. London: Pluto Press, 2000. Rein, Irving J., Philip Kotler, and Martin Stoller. High Visibility: The Making and
    Marketing of Professionals into Celebrities. Chicago: NTC Business Books, 1997. Rojek, Chris. Celebrity. London: Reaktion, 2001.
    Stacey, Jackie. Star Gazing: Hollywood Cinema and Female Spectatorship. New York: Routledge, 1994.
    Thompson,J.B. Ideology and Modern Culture: Critical Social Theory in the Era of Mass Communication. Standford, CA.: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Turner, Graehm. Understanding Celebrity .Sage, 2004.
    Walker, Alexander. Stardom: The Hollywood Phenomenon. London: Michael Joseph, 1970.
    Wilson, Cintra. A Massive Swelling: Celebrity Re-Examined as a Grotesque, Crippling Disease and Other Cultural Revelations. New York: Viking, 2000.
    Altman, Howard. "Celebrity Culture," CQ Researcher,5:11(March.2005):245-268.
    Barney,Tim."Celebrity, Spectacle, and the Conspiracy Culture of Election 2000,"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44:2 (Aug. 2001).
    Barker, M. “Introduction”, in T. Austin and M. Barker (eds.), Contemporary Hollywood Stardom, London: Arnold, 2003:1-24.
    Chancey, Jill R."Diana Doubled: The Fairytale Princess and the Photographer" NWSA Journal 11.2 (1999): 163-175
    Coombe, Rosemary J. "The Celebrity Image and Cultural Identity: Publicity Rights and the Subaltern Politics of Gender." Discourse 14 (Spring 1992): 59-88.
    Couldry, N. “Playing for Celebrity: Big Brother as Ritual Event”, Television and New Media 3 (3)(2002): 283-293.
    Desai, Kalpesh Kaushik& Basuroy, Suman. "Interactive Influence of Genre Familiarity, Star Power, and Critics' Reviews in the Cultural Goods Industry: The Case of Motion Pictures", Psychology & Marketing, Vol. 22(3) (March 2005): 203-223.
    Donald, J. "Stars".in P. Cook(ed.), The Cinema Book. London:British film Institute,1985. Feasey, Rebecca. "Stardom and Sharon Stone: Power as Masquerade", Quarterly Review of Film and Viedo21(2004):199-207.
    Ferris,Kerry O."Through a Glass, Darkly: The Dynamics of Fan-Celebrity Encounters." Symbolic Interaction. 24 (2001): 25-47.
    Fiske, John. The Cultural Economy of Fandom,in Lisa A.Lewis ed. The Adoring Audience: Fan Culture and Popular Media,London: Routledge,1992.p.30--49.
    Flanagan, Mary. "Mobile Identities, Digital Stars, and Post Cinematic Selves." Wide Angle. 21.1 (1999):77-93.
    Geraghty, C. “Re-examining Stardom: questions of texts, bodies and performance”, in C. Gledhill and L. Williams (eds.), Reinventing Film Studies, London: Arnold, 2000.
    Hill, A. “Big Brother: The real audience” Television and New Media 3 (3)(2002): 323-341.
    Hinerman, Stephen.“Star Culture”, in James Lull(ed.), Culture in the Communication Age. New York:Routledge, 2001.p.193-211.
    Holmes, Su. “Reality Goes Pop!: Reality TV, Popular Music and Narratives of stardom in Pop Idol”, Television and New Media 5 (2)(2004): 147-172.
    Holmes, Su. ‘Starring… Dyer?’ Re-visiting Star Studies and Contemporary Celebrity Culture,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e 2(2)(2005):6-21.
    Jaffe, Aaron. "James Bond, The Brand." in Comentale, Watt, and Willman(ed.), Ian Fleming and James Bond: 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007,(Bloomington: Indiana UP, 2005).
    Leets, Laura, Gavin de Becker, and Howard Giles. "Fans: Exploring Expressed Motivations for Contacting Celebrities."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Social Psychology. 14.1-2 (March 1995): 102-123.
    Littler, J. (2004) "Making fame ordinary: Intimacy, reflexivity, and ‘keeping it real’ ", Mediactive 2(2004): 8-25.
    Marshall, P. David. "The Celebrity Legacy of the Beatles." The Beatles: Popular Music and Society: MacMillan Press Ltd., 2000. 163-175.
    Marshall, P. David. "Fame’s Perpetual Moment", M/C Journal 7(5) (Nov. 2004), available at http://journal.media-culture.org.au/0411/01-editorial.php.
    McDonald, Paul. “Star Studies.” In Joanne Hollows and Mark Jancovich, eds.Approaches to Popular Film. Manchester: Manchester U. P., 1995, 79-97.
    Newbury, Michael. "Celebrity Watching", American Literary History12(1/2) (Spring - Summer,2000):272-283.
    Robbins, Bruce W. "Celeb-Reliance: Intellectuals, Celebrity, and Upward Mobility." Post Modern Culture. 9:2 (1999).
    Rubey, Dan. "Voguing at the Carnival: Desire and Pleasure on MTV." South Atlantic Quarterly 90.4 (Spring 1997): 871-906.
    Smart, Judith. "The Evangelist as Star: The Billy Graham Crusade in Australia, 1959." Journal of Popular Culture. 33.1 (1999): 165-175.
    Sparks, C. "Introduction: The Panic over Tabloid News", in C. Sparks and J.Tulloch (eds.) Tabloid Tales: Global Debates Over Media Standards, Oxford: Ro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2000, p.1-40.
    Théberge, Paul. "Everyday Fandom: Fan Clubs, Blogging, and the Quotidian Rhythms of the Internet", Canad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30 (2005): 485-502.
    Wall, David S. "Policing Elvis: Legal Action and Shaping of Post--Mortem Celebrity Culture as Contested Space," Entertainment Law 2:3 (2003): 35-69.
    Walsh, Chris. "Stardom Is Born: The Religion and Economy of Publicity in Henry James' The Bostonians." American Literary Realism. Spring 1997: 15-25.
    Young, S. Mark and Drew Pinsky, "Celebrity and Narcissism,"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October 2006): 463-471.
    Zengotita, Thomas de. "Celebrity, Irony, and You." The Nation. 2 December 1996: 15-18.
    (英)阿雷恩·鲍尔德温等著,陶东风等译:《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年。
    (英)阿兰·斯威伍德著,冯建三译:《大众文化的神话》,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美)阿尔伯特·格雷柯编著,饶文靖等译:《媒体与娱乐产业》,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年。
    (美)阿瑟·阿萨·伯格著,姚媛译:《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的叙事》,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年。
    (美)埃尔·李伯曼、帕特丽夏·埃斯盖特著,谢新洲等译:《娱乐营销革命》,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
    (英)安吉拉·默克罗比著,田晓菲译:《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年。
    (英)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主编,汪凯,刘晓红译:《媒介研究的进路:经典文献读本》,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年。
    包亚明:《上海酒吧——空间、消费与想象》,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年。
    鲍玉珩:《当代好莱坞——艺术、金钱与梦》,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年。
    (法)波德里亚著,刘成富、全志钢泽:《消费社会》,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蔡尚伟主编:《影视传播与大众文化——文化工业时代的影视方法论》,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年。
    陈刚:《大众文化与当代乌托邦》,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 年。
    陈龙、陈一:《视觉文化传播导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年。
    (美)戴安娜·克兰著,赵国新译:《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年。
    (美)戴安娜·克兰主编,王小章、郑震译:《文化社会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
    戴锦华:《隐形书写——90 年代中国文化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年。
    戴锦华主编:《书写文化英雄——世纪之交的文化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
    (英)戴维·莫利等著,司艳译:《认同的空间一一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与文化边界》,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年。
    (英)戴维·钱尼著,戴从容译:《文化转向:当代文化史概览》,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年。
    (美)戴维·斯沃茨著,陶东风译:《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年。
    (英)丹尼·卡瓦拉罗著,张卫东译:《文化理论关键词》,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年。
    (美)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著,麻争旗译:《媒介事件》,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年。
    (英)丹尼斯·麦奎尔著,崔保国、李琨译:《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第四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年。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著,史安斌译:《媒体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年。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著,丁宁译:《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性》,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年。
    (英)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著,阎嘉译:《通俗文化理论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年。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著,王逢振等译:《快感:文化与政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年。
    (英)弗兰克·莫特原著,余宁平译:《消费文化:20 世纪后期英国男性气质和社会空间》,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年。
    高小康:《狂欢世纪——娱乐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
     葛红兵、宋耕:《身体政治》,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年。
    韩鸿:《民间的书写:中国大众影像生产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
    何建平:《好莱坞电影机制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年。
    (英)吉姆·麦克盖根著,桂万先译:《文化民粹主义》,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英)Jane Stokes 著,黄红宇、曾妮译:《媒介与文化研究方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年。
    (美)简·盖洛普著,杨莉馨译:《通过身体思考》,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姜华:《大众文化理论的后现代转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年。
    蒋荣昌:《消费社会的文学文本》,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年。
    蒋原伦:《媒体文化与消费时代》,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年。
    蒋原伦、张柠主编:《媒介批评》第 1 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
    蒋原伦、张柠主编:《媒介批评》第 2 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年。
    金冠军、郑涵主编:《全球化视野:传媒产业经济比较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年。
    金元浦主编:《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年。
    (法)居伊·德波著,王昭凤译:《景观社会》,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
    (英)卡莱尔著,张峰、吕霞译:《英雄和英雄崇拜—卡莱尔讲演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 年。
    (美)克里福德·格尔茨著,韩莉译:《文化的解释》,北京:译林出版社,2002 年。
    (英)克里斯蒂安·麦茨等著,吴琼主编:《凝视的快感——电影文本的精神分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年。
    (英)克里斯·罗杰克著,李立玮、闵楠、张信然译:《名流—关于名人现象的文化研究》,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2 年。
    蓝爱国:《好莱坞主义—影象民间及其工业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美)劳拉·穆尔维:《视觉快感和叙事性电影》,李恒基等主编:《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 年。
    (英)雷蒙·威廉斯著,刘建基译:《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北京:三联书店,2005 年
    李彬:《符号透视:传播内容的本体诠释》,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年。
    (澳)理查德·麦特白著,吴菁、何建平、刘辉译:《好莱坞电影:1891 年以来的美
    国电影工业发展史》,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年。
    李金铨:《超越西方霸权——传媒与文化中国的现代性》,香港:牛津(中国)出版社,2004 年。
    李向民:《中国文化产业史》,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 年。
    凌燕:《可见与不可见:90 年代以来中国电视文化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年。
    刘士林:《阐释与批判—当代文化消费中心异化与危机》,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年。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年。
    (美)隆·莱博著,葛忠明译:《思考电视》,北京:中华书局,2005 年。
    陆弘石主编:《中国电影:描述与阐释》,北京:中国电影出版,2002 年。
    陆弘石、舒晓鸣:《中国电影史》,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年。
    陆杨,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年版。
    陆扬、王毅选编:《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年。
    陆扬、王毅:《文化研究导论》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年。
    (美)罗伯特·C·艾伦、道格拉斯·戈梅里著,李迅译:《电影史: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 年。
    (美)罗伯特·C·艾伦编,麦永雄、柏敬泽译:《重组话语频道》,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年。
    罗钢等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年。
    罗钢等主编:《消费文化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年。
    (英)罗杰·西尔弗斯通著,陶庆梅译:《电视与日常生活》,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年。
    (法)罗兰·巴特著,许蔷蔷、许绮玲译:《神话—大众文化诠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年。
    (法)罗兰·巴特著,敖军译:《流行体系——符号学与服饰符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年。
    (英)马尔科姆·巴纳德著,常宁生译:《理解视觉文化的方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年。
    (美)马泰·卡林内斯库著,顾爱彬、李瑞华译:《现代性的五副面孔》,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年。
    (英)迈克·费瑟斯通著,刘精明译:《消费主义与后现代文化》,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年。
    (美)米切尔·沃尔夫著,黄光伟等译:《娱乐经济:传媒力量优化生活》,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 年。
    孟繁华:《众神狂欢——当代中国的文化冲突问题》,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年。
    南帆:《双重视域——当代电子文化分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年。
    (英)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著,张永喜、鲍贵、陈光明译:《电视与社会》,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年。
    (英)尼古拉斯·加汉姆著,李岚译:《解放·传媒·现代性:关于传媒和社会理论的讨论》,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年。
    (美)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著,倪伟译:《视觉文化导论》,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年。
    (英)尼克·史蒂文森著,王文斌译:《认识媒介文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美)尼尔·波兹曼著,章艳译:《娱乐至死》,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潘知常,林玮:《传媒批判理论》,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年版。
    潘知常、林玮:《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年。
    (法)皮埃尔·布尔迪厄著,许钧译:《关于电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年。
    (德)齐奥尔格·西美尔著,费勇译:《时尚的哲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
    (英)斯图尔特·霍尔著,徐亮、陆兴华译:《表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年。
    孙英春:《大众文化:全球传播的范式》,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年。
    唐小兵:《英雄与凡人的时代:解读 20 世纪》,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年。
    陶东风:《文化研究:西方与中国》,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年。
    陶东风、徐艳蕊:《当代中国的文化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
    陶东风等主编:《文化研究》第 1 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年。
    陶东风等主编:《文化研究》第 2 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年。
    陶东风等主编:《文化研究》第 3 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年。
    陶东风等主编:《文化研究》第 4 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年。
    陶东风等主编:《文化研究》第 5 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
    陶东风等主编:《文化研究》第 6 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年。
    (荷)托伊恩·A.梵·迪克,曾庆香译:《作为话语的新闻》,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
    王逢振主编:《性别政治》,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年。
    王蕾、代小琳:《霓裳神话:媒体服饰话语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年。
    汪民安主编:《身体的文化政治学》,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年。
    汪民安主编:《文化研究关键词》,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年。
    汪民安等主编:《后身体:文化、权力和生命政治学》,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王宁:《消费社会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年版。
    王晓明主编:《在新意识形态的笼罩下——90 年代的文化和文学分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年。
    王乐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年。
    (加)文森特·莫斯可著,胡正荣等译:《传播政治经济学》,华夏出版社,2000 年。
    文硕等著:《电视营销传播》,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年。
    文硕、郑烛编著:《明星包装策略》,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年。
    文硕:《这就是娱乐经济》,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年。
    吴飞,王学成:《传媒·文化·社会》,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年。
    肖鹰:《形象与生存——审美时代的文化理论》,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 年。
    (法)雅克·拉康、鲍德里亚等著,吴琼主编:《视觉文化的奇观:视觉文化总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年。
    尹鸿:《镜像阅读——90 年代电影文化随想》,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 年。
    尹鸿:《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影视文化》,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 年。
    尹鸿:《尹鸿影视时评》,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 年。
    (美)约翰·费斯克著,王晓珏、宋伟杰译:《理解大众文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年。
    (美)约翰·菲斯克著,杨全强译:《解读大众文化》,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美)约翰·菲斯克著,祁阿红、张鲲译:《电视文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美)约翰·费斯克等著,李彬译注:《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词典》(第二版),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年。
    (美)约翰·R·霍尔,玛丽·乔·尼兹著,周晓虹,徐彬译:《文化:社会学的视野》,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年版。
    (美)詹姆斯·罗尔著,董洪川译:《媒介、传播、文化:一个全球性的途径》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年。
    (英)詹姆斯·库兰、(美)米切尔·古尔维奇主编,杨击译:《大众媒介与社会》,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年。
    张静主编:《身份认同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年。
    周宪:《崎岖的思路——文化批判论集》,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年。
    周宪主编:《世纪之交的文化景观》,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 年。
    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年。
    朱大可、张闳主编:《21 世纪中国文化地图·第 1 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年。
    朱大可、张闳主编:《21 世纪中国文化地图·第 3 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
    朱大可、张闳主编:《21 世纪中国文化地图·2005 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年。
    朱国华:《权力的文化逻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 年。
    邹广文主编:《当代中国大众文化论》,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 年。
    (英)保·麦克唐纳著,李二仕译:《重新认识明星现象》,《世界电影》,2001 年第 4期。
    蔡如音:《全球化/后殖民亚洲的跨国明星论:媒介文化生产关系中的金城武》,台湾:《中外文学》,第 34 卷第 1 期(2005 年 6 月)。
    蔡骐、黄金:《假象的破解:女性主义与电视研究》,荒林主编:《中国女性主义·2005春》,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陈鸿秀:《明星制:中国影视业发展的有效途径》,《青海社会科学》,2007 年第 1 期。
    陈慧玲:《青少女流行音乐团体之研究——形象、身体文化与情欲流动》,(台湾)辅仁大学 2002 年硕士论文。
    陈坚:《明星及明星崇拜》,《社会》,2000 年第 1 期。
    邓集田:《张艺谋电影的明星现象》,《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 年第 4 期。
    董天策:《以电视娱乐文化作为研究范畴与视域》,《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 年第 2期。
    付国锋:《消费“形象”》,《艺术广角》,2001 年第 3 期。
    郝玉章、风笑天:《青少年的偶像崇拜——207 封“赵薇迷”信件的社会学分析》,《青年研究》,2000 年第 4 期。
    胡志毅:《“形象文化”与“镜中自我”:论传播艺术的审美形态》,《现代传播》,1997年第 5 期。
    黄式宪《中国电影的现代演进及其文化意蕴》,王海洲主编:《镜像与文化:港台电影研究》,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 年。
    蹇莉:《从<超级女声>看电视娱乐节目的变脸》,《视听时空》2004 年第 11 期。
    赖大仁:《大众娱乐文化的一个“范本”——“超女现象”的文化解读》,《现代传播》2006 年第 1 期。
    李达梁:《符号、集体记忆与民族认同》,《读书》,2001 年第 5 期。
    李启军:《中国影视明星的符号学研究》,四川大学 2005 年博士论文。
    李世梅:《商业成功的背后—大众文化语境与娱乐本文的严密缝合》,《电影》,2002年第 3 期。
    梁伟怡、饶欣凌:《“百变”“妖女”的表演政治:梅艳芳的明星文本分析》,台湾:《电影欣赏》2004 年冬季号。
    (英)理查德·戴尔:《明星现象学》,李二仕译,《世界电影》,2004 年第 1 期。
    林洪桐:《明星——观众的理想与偶像》,《电影艺术》,1993 年第 3 期。
    林洪桐:《<英雄>与“明星制”》,《当代电影》,2003 年第 3 期。
    林晖:《市场经济与新闻娱乐化》,《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 年第 2 期。
    刘浩东:《明星制与电影产业》,《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3 年第 4 期。
    刘小丰:《明星崇拜与乌托邦》,《艺术广角》,2001 年第 1 期。
    刘欣芸:《陈珊妮的完美呻吟——论台湾流行音乐中女性意识的抬头》,台湾淡江大学2006 硕士论文。
    陆绍阳:《中国电影产业链中的明星制建设》,载“第十二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学术
    研讨会论文集”《影视产业与中国文化发展战略》,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 年。
    路云亭:《追星现象的心理透视—对通俗文化的重新估价》,原载《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3 年第 2 期,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2003 年第 10 期转载。
    路文彬:《城市空间、视觉媒介与女性形象——中国当代影视女性青春形象的历史渐变》,《文艺争鸣》,2006 年第 3 期。
    吕新雨:《解读 2002 年“春节联欢晚会”》,《读书》,2003 年第 1 期。
    米静:《叛逆的天使——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好莱坞具有颠覆意味的女明星研究》,《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6 年第 6 期。
    南帆:《身体的叙事》,朱大可、张闳主编:《21 世纪中国文化地图》第 1 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年。
    潘知常:《春节联欢晚会:最后的晚餐》,《南方都市报》2005 年 2 月 3 日。
    彭吉象:《凤凰卫视的品牌策略》,《南方电视学刊》,2001 年第 5 期。
    邱章红:《形像与资本——好莱坞电影工业明星制剖析》,《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6年第 6 期。
    (美)R·德·科尔多著,叶周译:《论明星》,《世界电影》,1995 年第 3 期。
    (美)R·科尔多瓦著,肖模译:《明星制的起源》,《世界电影》,1995 年第 2 期。
    (美)萨拉·迪基:《人类学及其对大众传媒研究的贡献》,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
    《人类学的趋势》,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年。
    沈淦:《明星绯闻与新闻侵权》,《报刊之友》,2002 年第 3 期。
    宋晓萍《说/被说:两种空间中的“阮玲玉’,》,陶东风等主编:《文化研究》第 4 期,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年。
    宋祥瑞:《1984:中央电视台与港台歌星——中央电视台 1984 年春节晚会邀请港台歌星 事 件 的 阐 释 学 研 究 》, 载 香 港 中 文 大 学 中 国 研 究 服 务 中 心http://www.usc.cuhk.edu.hk/wk_wzdetails.asp?id=4203
    孙天威、杨志刚:《<流星花园>与青少年追星心理》,《社会》,2002 年第 7 期。
    孙玮:《以大众的名义——当前大众传媒的文化民粹主义倾向分析》,《新闻大学》,2006年第 3 期。
    孙玮、洪兵、杨击:《后超女时代的知识分子——大众文化研究的分化契机》,《新闻大学》2005 年冬季号。
    孙云晓:《青春期“追星综合症”观察与透视》,《中国青年研究》,2002 年第 6 期。
    陶东风:《大众消费文化研究的三种范式及其西方资源》,《文艺争鸣》,2004 年第 5期。
    陶东风:《镜城突围:消费时代的视觉文化与身体焦虑》,《美苑》, 2004 年第 5 期。
    陶东风:《文学的祛魅》,《文艺争鸣》,2006 年第 1 期。
    陶东风:《西方文化研究的新近发展》,《当代文坛》,2007 年第 1 期。
    (德)瓦尔特·本雅明著,许绮玲译:《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本雅明论艺术》,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
    王列军:《关系视角下的权力实践:21 年春节联欢晚会的社会学解析》,载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 http://www.usc.cuhk.edu.hk/wk_wzdetails.asp?id=2835
    王晓渔:《春节联欢晚会的“召唤”机制》,蒋原伦、张柠主编:《媒介批评》第 1 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
    文孟君:《娱乐新闻与明星制造》,《齐鲁艺苑》2000 年第 4 期。
    吴冠军:《话语分析与当代中国思想状况——一个思想札记》,陶东风等主编:《文化研究》第 5 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
    吴英燕:《“生产者式文本”视角下的“超级女声”》,载传媒学术网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academic_xsjd_view.jsp?id=5137
    萧苹:《或敌或友?流行文化与女性主义》,《台湾社会学刊》第 30 期(2003 年 6 月刊)。
    徐欢:《作为大众传媒时代文学文本的媒介事件——对<超级女声>的个案分析》,蒋原伦、张柠主编:《媒介批评》第 2 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年。
    徐敏:《封面女郎:凝视·面容的形而上学》,朱大可、张闳主编:《21 世纪中国文化地图》第 1 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年。
    徐小立:《1990 年代以来中国传媒消费主义文化研究》,武汉大学 2006 年博士论文。
    杨春宇:《都市·符号·自我认同》,《北京社会科学》,2001 年第 3 期。
    业陆河:《明星制与电影产业》,载《中国电影:创作与市场》,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 年。
    殷垒:《电视娱乐明星形象传播的文化批判》,《电影艺术》,2001 年第 6 期。
    殷莹:《孤独在一起:当代流行歌曲与都市青年的自我认同》,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服务中心 http://www.usc.cuhk.edu.hk/wk_wzdetails.asp?id=5116
    袁千雯:《时尚消费、名人效应的阅听人接收分析》,台湾大学 2006 年硕士论文。
    张斌:《媒体奇观的典型文本——对超级女声的文化批评》,《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年第 1 期。
    张洪忠、许航、何艳:《超女漩涡的传播模式与传播效果研究——以北京地区大学生调查为例》,《国际新闻界》2006 年第 1 期。
    张闳:《现代国家声音系统的生产和消费》,蒋原伦、张柠主编:《媒介批评》第 1 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
    章美华:《凤凰卫视的“驰名商标”——浅析凤凰卫视节目主持人“明星制”》,《新闻界》,2000 年第 2 期。
    张念:《话筒工场及其神话》,蒋原伦、张柠主编:《媒介批评》第 1 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
    张仲年:《试论明星和表演艺术家的关系》,《电影新作》,2000 年第 5 期。
    郑洞天:《成龙形象的文化意味》,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编:《成龙的电影世界》,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 年。
    周濂:《超级女声与 2.0 时代》,赵汀阳主编:《年度学术 2006》,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年。
    周以量:《大众媒介语境下的日本明星制》,《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6 年第 6 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