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樾文学创作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俞樾是晚清著名学者、经学家以及经学教育家,在学术史上有重要地位与影响。他的文学著述亦非常丰富,涉及小说、戏曲、诗、词、文等多种体裁,在晚清文学史上占有独特地位,有较突出的成就,影响也比较大,具有典范意义。本文对俞樾进行全方位立体式观照,将其家世、生平、思想及学术与文学著述结合起来进行研究,重视俞樾与其他学者的比较研究,并注意从学术史视角审视其文学创作,给予其合适的文学史定位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俞氏家族及其姻亲皆为书香世家,俞樾深受家族前辈影响,又悉心教育后辈,传承书香,使德清俞氏薪火相传。“花落春仍在”一诗,是俞樾一生人生理念的写照与思想的外化,蕴涵着特立独行的思想、积极乐观的态度、豁达淡泊的情怀。咸丰七年(1857),俞樾于河南学政任上罢官。本文搜查罕见材料,还原俞樾罢官真相,纠正以往谬误。罢官事件对俞樾的思想乃至文学创作皆产生了影响,并促使俞樾从事著述。书院生涯亦对俞樾的著述有较大影响。
     第二章:具体论述俞樾与曾国藩、何绍基等几位代表性人物的交游,分析其思想观念的融合与冲突,从而还原俞樾的交游情况及其在晚清时期的地位与影响。俞樾在晚清学界与文坛上声名藉甚,是举足轻重的领袖人物,对其进行研究具有典型性与时代意义。
     第三章:俞樾试图以“礼”来纯化人心,维持社会秩序。俞樾继承并发展了清代反理学精神,在对“礼”的阐释中体现出对人性的理解与尊重。俞樾认为文学作品应抒发自我的真性情,赞赏言情之作,认为“性情”的表达方式应是多样的。俞樾重视教化,主张因势利导,利用通俗文学进行教化。俞樾重视通俗文学的娱乐性,并在创作中实践这一观念。经学对俞樾文学创作与观念亦产生较大的影响,包括题材内容、文学观念及文学创作与研究。俞樾亦借助经学话语阐释一些新的观念,隐含着观念与方法的新变,具有时代意义。
     第四章:俞樾自觉追求小说的志怪性,并重视小说对社会现实的反映。俞樾的小说观及创作具有强烈的史官意识。以小说为人立传,借助小说表彰节义、劝善惩恶是其重要目的。俞樾自觉地以“春秋笔法”为规范,重视以客观冷静的态度来叙述故事,形成与蒲松龄、纪昀不同的风格。俞樾以学者而为小说,习惯对故事进行客观冷静地考辨,展现了他的博学。受求实求真的思维方式的影响,俞樾在选材上更重视故事的真实性,多取材于社会现实。他的小说将个人、文学与时代的要求具体而鲜明地表述出来,有先导意义。
     第五章:俞樾的戏曲是清末民初这一时期戏曲理论与创作转型的一个典型。从杂剧到两部传奇,对于作为文体的戏曲,俞樾的认知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发展的过程,体现了他对戏曲的重视与认同。俞樾拓展了戏曲教化的范畴,与近代以来文人对传奇文体功能的拓展是一脉相承的,对维新派的文学理论亦起到先导作用。俞樾通过虚实结合的创作手法,实现他指导现实的目的。他的戏曲体现了案头与场上的纠结冲突。从主观到客观,感性到理性,俞樾对戏曲的认识体现了经学家的文体认知,同时也是文化转型时期文体之于社会的责任之间关系的一种思考,晚清文体革命的观念亦依稀可见端倪。
     第六章:俞樾的诗学观具有鲜明的辨证色彩。俞樾认为文学创作受时代背景及个人的生平遭际的制约,由此尊重个体审美的差异。俞樾肯定诗风的多样性,但反对机械地模拟。俞樾强调诗歌的内容与形式兼美。在词学观上,俞樾重视词与音律的关系,重视词的抒情性及微婉的抒情方式等,突显了词的本体特色。俞樾的诗词内容丰富,主要分析鉴赏忧时感事等四个题材。俞樾在诗艺上辛苦锤炼、各体兼擅,能熟练运用白描手法,善于描摹动态美。俞樾的诗学观,体现出传统诗学鉴赏式研究向理性分析转变的特征。他对艺术美的追求,也体现出进步意义。
     第七章:俞樾打通骈散界限,主张创作形式自由、语言深入显出。这种通达的文学观,自有其针砭现实文坛之意义,是时代潮流的反映。俞樾强调文章要各本其心之所独得,即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创作中,俞樾或通过文章阐释其经世致用之志,或以实录精神表彰节义,或展示其学识与人生感悟。俞樾对文章的态度,已具有现代杂文精神。
     综观俞樾的文学创作与观念,表现出保守与进步、承袭与创新、冲突与融合等特征,是近代文学转型的一个缩影。对其进行解剖,可以准确把握古代文学向近现代文学发展的时代脉动。
Yu Yue, as a famous scholar, scribes and scribes educator in late Qing, was of great importance and influence in academia. His writings involved various contents with diverse genres, which was an outstanding accomplishment in late Qing. Those writings were very influential and were meaningful paradigm. This article interactively investigates Yu Yue’s family, his life, his ideology, his academy and works through cubic lens. Furthermore, this article attaches importance on comparative contrast between Yu Yue and other scholars and analyze from perspective of academic history. Details are as follows:
     Chapter I: Yu Family and his wife’s family were scholarly families. Yu Yue influenced deeply by his predecessors and took utmost care of descendants. He passed down his scholar influence to his descendants which made Yu family very prosperous. The poem“Spring Still after Flowers Fall”is the mirror image of Yu’s lifelong notion and the exteriorization of his ideology. This poem indicates his independent thought, positive attitude and generous but plain personality. In 1857, Yu Yue was dismissed as procurator in Henan. This article searched for rare materials presenting the truth of Yu Yue by revising the previous errors. That Yu Yue was dismissed had exercised great influence on Yu Yue’s ideology and his literature, which drove Yu Yue to undertake writings. Yu Yue continued anti-science ideology and developed it well, which brought typical significance in that society.
     Chapter II: This chapter states the acquaintance between Yu Yue and several representatives such as Zeng Guofan, He Shaoji etc. It analyzed the agreement and disagreement of their thoughts and notions. In that case, it is clear to see Yu Yue’s high reputation in literature and academia in late Qing and his charisma, which determined typical and contemporary significance.
     Chapter III: Yu Yue tries to purify the hearts of human beings and maintain society’s order with“Li”. Yu Yue inherited and developed the spirit of“The neo-confucianism”of the Qing dynasty, and he showed the understanding and respect to human nature through his explanation on“Li”. Yu Yue believed that literature should express the true nature and he appreciated that kind of works. He also thought there should be various ways to express the“true nature”. Yu Yue thought highly of indoctrination, and he advocated indoctrinating by using popular literature. Yu Yue also put emphasis on the entertaining functions of popular literature and he carried out this idea in his works. On the basis of the cognition to humanity and agreement on preference of people, Yu Yue not only persisted on his view of enlightenment but he also emphasized on the art of literature. Scribes influenced Yu Yue’s notion on literature and his works. But he raised some notion of progressive meaning and spirits for contemporary society by self-description on Confucius classic. These two elements were contradicted because they are the integration of conservation and progression. They came from convention but changeable, which signified the traits of the transition period of modern literature.
     Chapter IV: Yu Yue consciously pursued the mystery and supernatural sense of his novels. Meanwhile, he cares the reflection of current society by his novels. His view of novel and other writings had strong sense of historians. The main purpose on Yu’s novels was to describe people and their event then appraised justice and contempt viciousness. Yu Yue took“Chun-Qiu Writing Skill”as his norm, emphasizing on stating in an objective and calm tone. This kind of skill was different from Pu Songling and Ji Yun’s. Yu Yue wrote novel based on his scholar identity normally analyzing through stories in a calm attitude, which presented his knowledge of objectivity. Influenced by thinking mode of matter-of-fact, Yu Yue cared more on the truth of the story when he searched for materials that were selected from social reality. His novels concretely denoted the individual, literature and the requirement of times, which had the sense of precursor.
     Chapter V: Yu Yue’s drama was a classic of the transformation between drama theory and drama creation. From miscellaneous drama to two legends, Yu Yue’s cognition to drama with novel pattern had an obvious development of change and development, which embodied his agreement and emphasis on drama. Yu Yue expanded the region of education on drama, which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legend literature function by modern literati. This serves as a guide for the literature notion of reformers. Yu Yue accomplished his goals by integrating fiction and reality in writing skill. His drama told the conflict on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From subjectivity to objectivity, as well as emotion to ration, Yu Yue’s cognition to drama reflected scribes’cognition. Meanwhile, His cognition was also thinking between genre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at stage of civilization transformation. The notion of literature reform became more and more clear.
     Chapter VI: Yu Yue’s view of poem has clearly dialectical. He believed literature was constrained by background of times and individual experience. Thus, he stressed on the difference of individual aesthetic. Yu Yue claimed the diversity of poem style but protested mechanical mimicry. Yu Yue emphasized on the beauty of both content and style. He especially stressed on the beauty of poem. Yu Yue selectively continued and developed Yuan Mei’s spirituality。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ction, Yu Yue cared the relation between diction and rhyme as well as the euphemistic expression, in which wording worked through inborn characteristics. Yu Yue engaged in his writing from the genre such as express when being sorrow, analyzed specifically on the content of poems. Yu Yue exercised hard on his poem writing skill and ended with proficiency of his writing on poem. He was good at plain description and portrayal dynamic beauty. Yu Yue’s view on poem reflected the characteristic of transformation of appreciative research on traditional literature towards rational analysis. It was a great progressive significance on his pursuit of artistic beauty.
     Chapter VII: Yu Yue broke the border between rhyming wording and prose, advocating freedom on forms and implicit expressions. This direct literature view was meaningful to disclose reality and it was the reflection of fashion of times. Yu Yue claimed that article should be based on author’s self-expression but also not violate the writing rule from traditional writings, so as to enlarge the functions of articles. Yu Yue not only had treatise but he also had statement articles full of knowledge and philosophy.
     Looking back synthetically, Yu Yue’s literature and his notion on writing presented convention and progression, property of continuum, creation, contradiction and integration, which was the epitome of modern literature transformation. Analysis of Yu’s works facilitates controlling on the pace of transformation from ancient literature to modern literature.
引文
①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页。
    ②张欣:《花落春仍在:俞樾和他的弟子·序》,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
    
    ①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的关系》,《新小说》第一号,光绪二十八年(1902)十月,第3页。
    ②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49-50页。
    ①其余4部为:侯忠义、刘世林:《中国文言小说史稿》;吴志达:《中国文言小说史》;苗壮:《笔记小说史》; 吴礼权:《中国笔记小说史》。
    ①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54页。
    ②吴奈夫、闻立鼎、杨晓东:《试论俞樾》,《苏州大学学报》,1984年第2期。
    ③侯忠义、刘世林:《中国文言小说史稿》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310-311页。
    ④陈节:《俞樾评传》,《明清小说研究》,1999年第4期。
    ⑤贾婀娜:《论俞樾的小说创作与小说研究》,暨南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⑥宁稼雨:《中国志人小说史》,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60页。
    ⑦宁稼雨:《中国志人小说史》,第363-364页。
    ⑧吴志达:《中国文言小说史》,济南:齐鲁书社,1994年,第796页。
    
    ①苗壮:《笔记小说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382-383页。
    ②贾婀娜:《论俞樾的小说创作与小说研究》,第21页。
    ③谢超凡:《俞樾文学著述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第115-116页。
    ④钱仲联:《清诗纪事·道光朝》,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第10401页。
    ⑤吴奈夫、闻立鼎、杨晓东:《试论俞樾》,《苏州大学学报》,1984年第2期,第17页。
    ⑥高万湖:《俞樾家族的诗词创作》,湖州师专学报,1999年第1期。
    ⑦刘再华:《近代经学与文学》,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年,第356页。
    ⑧缪荃孙:《俞曲园先生行状》,《艺风堂文续集》卷二,宣统二年(1910)刻本影印本,第8页。
    ①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154页。
    ②周作人:《知堂书话》,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年,第587-588页。
    ③宁稼雨:《中国志人小说史》,第364页。
    ④侯忠义、刘世林:《中国文言小说史稿》下,第312-313页。
    ⑤苗壮:《笔记小说史》,第384页。
    ⑥吴志达:《中国文言小说史》,第795-796页。
    ⑦陈节:《俞樾评传》,《明清小说研究》,1999年第4期。
    
    ①谢超凡:《俞樾文学著述研究》,第111-136页。
    ②贾婀娜:《论俞樾的小说创作与小说研究》,第44页。
    ③郑振铎:《清人杂剧二集》,长乐郑氏影印本,1934年。
    ④吴志武:《一份珍贵的“南杂剧”乐谱——俞樾的杂剧〈老圆〉》,《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⑤周妙中:《清代戏曲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332页。
    ⑥张立旦:《俞樾与通俗文艺》,文史杂志,1989年第2期。
    ⑦左鹏军:《近代传奇杂剧研究》,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49页。
    ⑧谢超凡:《俞樾文学著述研究》,第172-176页。
    ⑨吴奈夫、闻立鼎、杨晓东:《试论俞樾》,《苏州大学学报》,1984年第2期。
    ①钱仲联:《近代诗钞》,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505页。
    ②谢超凡:《俞樾文学著述研究》,第49-54页。
    ③周作人:《知堂书话》,第591-594页。
    ④赵树功:《中国尺牍文学史》,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1999年,第627-629页。
    ⑤谢超凡:《俞樾文学著述研究》,第89-104页。
    
    ①赵家莹:《近代社会思想的变迁与俞樾文学观念的更新》,《杭州大学学报》, 1991年第1期。
    ②占骁勇:《清代志怪传奇小说集研究》,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54页。
    ③贾婀娜:《论俞樾的小说创作与小说研究》,第6页。
    ④谢超凡:《俞樾文学著述研究》,第120-122页。
    ⑤王颖:《俞樾及其〈右台仙馆笔记〉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第39页。
    ⑥张立旦:《俞樾与通俗文艺》,《文史杂志》,1989年第2期。
    ⑦赵家莹:《近代社会思想的变迁与俞樾文学观念的更新》,《杭州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
    ⑧赵敏俐:《十九世纪末古典文学研究态势的历史回顾》,《江海学刊》,1996年第1期。
    ①黄霖:《中国文学批评通史·近代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679-680页。
    ②谢超凡:《俞樾文学著述研究》,第152页。
    ③谢超凡:《俞樾文学著述研究》,第37-46页。
    ④陈水云:《从传统到现代的词学转型——俞平伯家族的词学史》,《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第2期。
    ⑤谢超凡:《俞樾文学著述研究》,第68-87页。
    ⑥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第50页。
    ①康来新:《晚清小说理论研究》,台北:大安出版社,1986年,第163页。
    ②康来新:《晚清小说理论研究》,第174页。
    ③蔡元培:《鲁迅先生全集序》,上海:鲁迅全集出版社,1938年。
    ④陈平原:《作为文学史家的鲁迅》,王瑶:《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86-88页。
    ⑤谢超凡:《俞樾文学著述研究》,第176-179页。
    ①贾婀娜:《论俞樾的小说创作与小说研究》,第61页。
    ②罗雄飞、赵剑:《俞樾在日本、韩国的影响及其与外国友人的交往》,《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③日·德田武:《俞樾与日本文人》,《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1期。
    ④马歌东:《俞樾〈东瀛诗选〉的编选宗旨及其日本汉诗观》,《兰州大学学报》, 2002年第1期。
    ⑤胡适:《中国章回小说考证》,第314页。
    ⑥康来新:《晚清小说理论研究》,第152页。
    ⑦金文京:《俞樾的文艺观》,陈平原、王德威、商伟:《晚明与晚清——历史传承与文化创新》,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581页。
    ⑧谢超凡:《俞樾文学著述研究》,第160-165页。
    
    ①俞樾:《群经平议·序》,光绪九年(1883)重定本影印本。
    ②俞樾:《自题春在堂联》,《楹联录存》上,光绪九年(1883)重定本影印本。
    ①俞鸿渐:《府君南庄公家传》,《印雪轩文钞》卷二,光绪八年(1882)德清俞氏曲园刻本,第3页。
    ②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五,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65页。
    ③俞鸿渐:《府君南庄公家传》,《印雪轩文钞》卷二,第3页。
    ④俞樾:《先府君行述》,《宾萌集》卷五,光绪二十五年(1899)刻本影印本,第34页。
    
    ①俞鸿渐:《咏古》,《印雪轩诗钞》卷十二,道光二十七年(1847)萱荫山房刻本,第4页。
    ②俞鸿渐:《张巢竹片毡吟草序》,《印雪轩文钞》卷一,第5-6页。
    ③俞樾:《王子安集注序》,《春在堂杂文》三编卷三,光绪二十五年(1899)刻本影印本,第1页。
    ④俞鸿渐:《印雪轩随笔》卷二,民国元年(1912)扫叶山房石印本影印本。
    ⑤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54页。
    ①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八,第113页。
    ②俞鸿渐:《印雪轩随笔·自序》。
    ③俞樾:《表兄戴琴庄先生传》,《宾萌外集》卷一,第22页。
    ④俞樾:《又与子高》,《春在堂尺牍》卷一,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42辑,台湾:文海出版社,第490页。
    ⑤俞樾辑:《袖中书》卷二,光绪二十五年(1899)刻本影印本。
    
    ①俞樾:《先妣姚太夫人行述》,《宾萌集》卷五,第36页。
    ②俞樾:《自述诗》,《晚清名儒年谱》第8册,第251页。
    
    ①俞樾:《舅氏平泉姚公家传》,《宾萌集》卷五,第14-18页。
    ②俞樾:《性说》上,《宾萌集》卷二,第8页。
    ③俞樾:《性说》下,《宾萌集》卷二,第9页。
    ④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三,第37页。
    ⑤俞樾:《外弟姚少泉所著书序》,《春在堂杂文》补遗卷二,第25-26页。
    ①俞樾:《百哀篇》,《俞楼杂纂》卷四十一。
    ②俞樾:《百哀篇》。
    ③俞樾:《百哀篇》。
    ④俞樾:《百哀篇》。
    ⑤俞樾:《予视学中州偶因人言而罢漫赋四章》,《春在堂诗编》卷五,光绪二十五年(1899)刻本影印本,第4页。
    ⑥俞樾:《百哀篇》。
    ⑦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七,第109页。
    ①俞樾:《百哀篇·序》。
    ②俞樾:《孙宜人传》,《春在堂杂文》三编卷二,第33页。
    ③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一,第15页。
    
    ①俞陛云:《诗境浅说·序》,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年。
    ②吴庚舜:《诗境浅说·前言》,第5页。
    ③俞樾:《自述诗续》,第335页。
    ④俞鸿渐:《二儿生志喜》,《印雪轩诗钞》卷七,第4页。
    
    ①俞樾:《淡烟疏雨落花天》,《玉堂旧课》,《俞楼杂纂》卷三十八。
    ②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一,第1页。
    ③俞樾:《自述诗》,第261页。
    
    ①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四,第57页。
    ②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四,第58-59页。
    ①俞樾:《郑杀申侯论》,《宾萌集》卷一,第2-3页。
    ②俞樾:《季札论》,《宾萌集》卷一,第8页。
    ③俞樾:《盆成括论》,《宾萌集》卷一,第10-11页。
    ④俞樾:《百里奚论》,《玉堂旧课》。
    ⑤邸永君:《清代翰林院制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162页。
    ①俞樾:《自述诗》,第266页。
    ②俞樾:《自述诗》,第267页。
    ③俞樾:《与王康侯女婿》,《春在堂尺牍》卷三,第580-581页。
    ④俞樾:《雨夜作》,《春在堂诗编》卷二,第9页。
    ⑤俞樾:《鉴物篇》,《春在堂诗编》卷二,第15页。
    ⑥俞樾:《沈肖岩田间诗学补注序》,《春在堂杂文》续编卷二,第12页。
    ⑦缪荃孙:《清诰授奉直大夫诰封资政大夫重宴鹿鸣翰林院编修俞先生行状》,《艺风堂文续集》卷二,第5页。
    ①支伟成:《清代朴学大师列传》,长沙:岳麓书社,1998年,第124页。
    ②俞樾:《小沧洲诗钞序》,《春在堂杂文》续编卷三,第10页。
    ③俞樾:《徐花农玉可庵词存序》,《春在堂杂文》三编卷三,第31页。
    ④俞樾:《茶香室丛钞》卷八,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190页。
    ⑤俞樾:《孙莲叔桑宿集序》,《宾萌集》外集卷三,第13-14页。
    ⑥缪荃孙:《清诰授奉直大夫诰封资政大夫重宴鹿鸣翰林院编修俞先生行状》,《艺风堂文续集》卷二,第5页。
    ①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一,第7页。
    ②俞樾:《余以虚名传播海内外,虽知不称,然或者有以致之也,若幼少之时,天资驽下,不异常儿,而诸长老每有非分之期许,殊不可解,垂老追思,偶得三事,各纪以诗》,《春在堂诗编》卷二十三,第25-26页。
    ③俞樾:《莲叔三十初度,以四律为寿》,《佚诗》,《俞楼杂纂》卷三十六。
    ④俞樾:《汪莲府和余新安舟次韵,友毗陵寄示,因再叠韵答之》,《佚诗》。
    ⑤曹丕:《杂诗》之“西北有浮云”。
    ⑥俞樾:《自述诗》,第252页。
    
    ①俞樾:《辞家至江右口占》,《佚诗》。
    ②俞樾:《春在堂诗编》卷一,第8页。
    ③俞樾:《自述诗》,第253页。
    ④俞樾:《丁酉乡试侧名副榜,漫书数语》,《春在堂诗编》卷一,第2页。
    ⑤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五,第65页。
    ⑥俞樾:《庚戌春偕壬甫兄北上,覆舟于青杨浦,诗以纪事,其地距丹阳七里》,《春在堂诗编》卷三,第1页。
    
    ①俞樾:《礼闱揭晓,口占四十字》,《春在堂诗编》卷三,第4页。
    ②俞樾:《自述诗》,第262页。
    ③俞樾:《邯郸吕翁祠》,《春在堂诗编》卷四,第14页。
    ①俞樾:《左席卿直牧树珍赠五言古诗一章,赋此答之》,《春在堂诗编》卷二十三,第24页。
    ②陈夔龙:《梦蕉亭杂记》卷二“记俞曲园”条,写道:“先生丙午十二月病逝。前一日,余往视疾,时已昏厥,犹强语余曰:‘《春在堂全书》烦多刊行。’。”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③俞樾:《经义杂说》,《宾萌集》卷二,第29页。
    ④俞樾:《丁酉乡试侧名副榜,漫书数语》,《春在堂诗编》卷一,第2页。
    ⑤缪荃孙:《清诰授奉直大夫诰封资政大夫重宴鹿鸣翰林院编修俞先生行状》,《艺风堂文续集》卷二,第6页。
    ①俞樾:《与次女绣孙》,《春在堂尺牍》卷四,第625-626页。
    ②《新说林》卷三,李春光纂:《清代名人轶事辑览》第4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2067页。
    ③俞樾:《春在堂词录》卷一。
    
    ①俞樾:《春在堂诗编》卷二十三,第47-48页。
    ②李详:《药裹慵谈》卷三“俞曲园先生遗命”条,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43页。
    
    ①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一,第10页。
    ②俞樾:《九月二十四日出都赴豫口占》,《春在堂诗编》卷四,第13页。
    ③俞樾:《余校上终日危坐堂皇偶成五言一首》,《春在堂诗编》卷四,第15页。
    ④俞樾:《春在堂诗编》卷四,第16页。
    ⑤俞樾:《八十自悼》,《春在堂诗编》卷十七,第23页。
    
    ①国家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朱批奏折”。
    ②俞润民、陈煦:《德清俞氏·俞樾俞陛云俞平伯》,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8页。
    ③李风宇:《失落的荆棘冠——俞平伯家族文化史》,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18-19页。
    ④张欣:《花落春仍在:俞樾和他的弟子》,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1-22页。
    ⑤罗雄飞:《俞樾的经学研究及其思想》,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第25页。
    ①蔡云万:《蛰存斋笔记》,《清代名人轶事辑览》第4册,第2064-2065页。
    ①国家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录副奏折”。
    ②曹登庸另附试题清单,据下文英桂等调查所得,这些试题并非正式考试试题,而是俞樾当堂面试所出。其中英桂所指出的五道试题亦无俞润民所列举的两道试题。若这两道试题在剩余的试题中,可见其并非主要试题,单单引用不免舍本逐末,有渲染夸大之感。
    ③《文宗实录》,《清实录》第43册,卷二百三十一,第598页。
    ④《文宗实录》,第599页。
    ①国家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朱批奏折”。
    ②李详:《药裹慵谈》卷四“俞曲园获谴始末”条,第76页。
    ①国家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录副奏折”。
    ②《文宗实录》卷二三三,第620页。
    ③孙衣言:《俞荫甫诗集序》,《逊学斋文钞》卷八,同治十二年(1873)刻增修本,第3页。
    ④彭玉麟:《荫甫以五十自寿诗五首见寄,即次韵书怀答之》,《彭玉麟集·诗词》卷六,长沙:岳麓书社,2008年,第72页。
    ⑤杜文澜:《憩园词话》卷二,清抄本影印本。
    ⑥俞樾:《自述诗》“力除萧艾求兰蕙,此事当年过用心”诗注,第268页。
    
    ①《文宗实录》卷二四二,第746页。
    ②俞樾:《戊午春予自大梁旋里行有日矣,赋四律述怀》其二,《春在堂诗编》卷五,第8页。
    ③俞樾:《予视学中州偶因人言而罢漫赋四章》,《春在堂诗编》卷五,第4页。
    ④俞樾:《百哀篇》。
    
    ①郑振模:《清俞曲园先生约年谱》,第29页。
    ②俞樾:《自述诗》,第272页。
    ③据台湾故宫博物院图书文献处所藏宫中“录副奏折”图片。
    ④《清史稿·列传》卷二二九。
    ⑤《穆宗毅皇帝实录》,《清实录》第50册,卷二九九,第242页。
    
    ①俞樾:《与谢梦渔同年》,《春在堂尺牍》卷三,第604页。
    ②俞樾:《与彭雪琴侍郎》,《春在堂尺牍》卷三,第617页。
    ③曾国藩:《复俞荫甫山长》,《曾文正公书札》卷三十三,光绪二年(1876)传忠书局刻增修本,第13-14页。
    
    ①俞樾:《放言》,《春在堂诗编》卷五,第5页。
    ②俞樾:《百空曲》,《曲园杂纂》卷四十三。
    ③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七,第94页。
    
    ①《论语·卫灵公》
    ②《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③钱大昕:《瓯北集序》,《潜研堂集·文集》卷二十六。
    ④曹丕:《典论·论文》。
    ⑤俞樾:《湖楼笔谈》卷六,《第一楼丛书》之九,第258页。
    ⑥俞樾:《海昌查辛香冬荣,亦知名士也,流落梁园,穷而老矣,以长歌见赠,走笔和之》,《春在堂诗编》卷五,第7页。
    ①俞樾:《自述诗》,第270页。
    ②俞樾:《孙琴西同年以安庆守奉使过吴,止余寓园旬有余日,赋长歌赠之》,《春在堂诗编》卷五,第19页。
    ③俞樾:《与曾枢元同年》,《春在堂尺牍》卷二,第5-6页。
    ④俞樾:《与谢梦渔同年》,《春在堂尺牍》卷三,第17页。
    ⑤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一,第1页。
    
    ①俞樾:《与曾枢元中丞》,《春在堂尺牍》卷二,第564页。
    ②俞樾:《前诗意有未尽,再成四律》,《春在堂诗编》卷十九,第10页。
    ③欧阳昱:《见闻琐录》,长沙:岳麓书社,1987年,第151页。
    ④俞樾:《宾萌集》序。
    ⑤俞樾:《日知录小笺》,《曲园杂纂》卷三十四。
    ⑥俞樾:《群经平议·序》。
    ⑦俞樾:《自述诗》,第272页。
    ①曾国藩:《曾文正公书札》卷十四,第23页。
    ②章炳麟:《俞先生传》,《太炎文录初编》文录卷二,第50页。
    ③俞樾:《沈肖岩田间诗学补注序》,《春在堂杂文》续编卷二,第12页。
    ④俞樾:《陆诗城所著书序》,《春在堂杂文》六编卷七,第36页。
    ⑤俞樾:《自述诗》,第294页。
    ⑥赵尔巽:《清史稿》,列传二百六十九(儒林三),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7月。
    ⑦章炳麟:《说林》下,《太炎文录初编》文录卷一,上海:上海书店,1992年,第81页。
    ⑧支伟成:《清代朴学大师列传》,长沙:岳麓书社,1998年,第124页。
    ⑨钱玄同:《钱玄同文集》第4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18页。
    ①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
    ②俞樾等:《古书疑义举例五种》,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159页。
    ③同上,第249页。
    ④这一点当时学者已有定论,见梁启超:《论中国学术变迁之大势》“第8章”:“眉叔著书时,余在上海,居相邻,往往有所商榷,知其取材于《经传释词》、《古书疑义举例》者独多也。”
    ⑤许威汉:《训话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84页。
    ⑥专诸:《朴学大师俞曲园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国艺》,1940年1卷5、6合期。
    ⑦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四,第48页。
    
    ①俞樾:《自述诗》,第278页。
    ②俞樾:《紫阳课艺序》,《春在堂杂文》卷一,第22页。
    ③俞樾:《与孙琴西同年》,《春在堂尺牍》卷一,第506页。
    ①俞樾:《诂经精舍文五集序》,《春在堂杂文》六编卷七,第2页。
    ②俞樾:《春在堂诗编》卷二十三,第9页。
    ③俞樾:《自述诗》,第286页。
    ④俞樾:《沈肖岩田间诗学补注序》,《春在堂杂文》续编卷二,第12页。
    ⑤章炳麟:《民国章太炎先生炳麟自订年谱》,台湾商务印书馆,第5页。
    ⑥俞樾:《陆诗城所著书序》,《春在堂杂文》六编卷七,第36页。
    ⑦福井繁之诗,俞樾辑:《东海投投桃集》,光绪十七年(1891)刻本。
    ⑧钱智修:《功利主义与学术》,《东方杂志》,1918年4月15日,卷六号。
    
    ①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页。
    ②罗雄飞:《论俞樾在晚清学术史上的地位》,《苏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③俞樾:《性说》上,《宾萌集》卷二,第8页。
    ④俞樾:《性说》下,《宾萌集》卷二,第10页。
    ⑤俞樾:《性说》上,第7-8页。
    ⑥俞樾:《取士议》,《宾萌集》卷四,第15页。
    ⑦俞樾:《银瓶征》,《曲园杂纂》卷四十五,第1页。
    ⑧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一,第12页。
    ⑨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一,第13页。
    ⑩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二,第17页。
    ①俞樾:《虞美人》,《春在堂词录》卷一。
    ②杜文澜:《憩园词话》卷二,清抄本影印本。
    ③俞樾:《余与花农以堪字韵唱和已二十余叠矣,今年夏花农又四叠韵,徐澄园尚书见而喜之,亦四叠韵并寄吴下,余亦叠韵如其数,呈澄园即寄花农》,《春在堂诗编》卷十七,第4页。
    ④俞樾:《晓枕口占》,《春在堂诗编》卷十七,第7页。
    ①缪荃孙:《清诰授奉直大夫诰封资政大夫重宴鹿鸣翰林院编修俞先生行状》,《艺风堂文续集》卷二,第6-7页。
    ②俞樾:《汪稚泉诗序》,《春在堂杂文》六编卷七,第18页。
    ③章太炎:《俞先生传》,《太炎文录初编》文录卷二,第51页。
    ④俞樾:《自述诗》,第303页。
    
    ①俞樾:《丁卯五月至金陵谒湘乡相公,赋呈四律》,《春在趟诗编》卷六,第16页。
    ②张欣:《花落春仍在:俞樾和他的弟子》,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2页。
    
    ①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一,第1-2页。
    ②曾国藩:《题俞荫甫<群经平议><诸子平议>后》,《曾国藩诗集》卷四,《曾国藩诗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19页。
    
    ①俞樾:《春在堂诗编》卷六,第22页。
    ②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一,第9页。
    ③曾国藩:《求阙斋日记》。
    ④曾国藩:《曾文正公书札》卷十四,第23页。
    ⑤罗雄飞:《论俞樾在晚清学术史上的地位》,《苏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⑥俞樾:《曾涤生相国六十寿序》,《春在堂杂文》卷二,第11页。
    ⑦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六,第91页。
    ⑧梁启超:《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
    
    ①曾国藩:《经史百家杂抄题语》,《曾国藩诗文集》,第314页。
    ②吴敏树:《与筱岑论文派书》。
    ③曾国藩:《送周荇农南归序》,《曾国藩诗文集》,第166页。
    ④李详:《论桐城派》,《曾国藩诗文集》,第17页。
    ⑤俞樾:《赵子玉文钞序》,《春在堂杂文》五编卷六,第1页。
    ⑥俞樾:《杨性农同年移芝室集序》,《春在堂杂文》续编卷三,第13页。
    ⑦曾国藩:《题彭旭诗集后即送其南归二首》其二,《曾国藩诗文集》,第80页。
    ①陈衍:《近代诗钞述评》,钱仲联编:《陈衍诗论合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882页。
    ②施山:《望云诗话》卷二。
    ③俞樾:《徐花农玉可庵词存序》,《春在堂杂文》三编卷三,第31页。
    ④俞樾:《二李唱和集》,《茶香室丛钞》卷八,第190页。
    ⑤谭献:《复堂日记》补录卷一,“同治九年”条,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46页。
    ①何绍基:《答恩竹樵中丞》,《东洲草堂诗钞》卷三十,《何绍基诗文集》,长沙:岳麓书社,2008年,第628页。
    ②俞樾:《楹联录存》上,第13页。
    ③俞樾:《照印十三经小字本序》,《春在堂杂文》四编卷六,第25页。
    ④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三,第35页。
    ⑤俞樾:《孙仲容札移序》,《春在堂杂文》六编卷七,第8页。
    ⑥何绍基:《示书局诸君子王治轩、李宾虞、郭尧卿、庄希祖,次方梦园都转用昌黎韵》,《东洲草堂诗钞》卷三十,《何绍基诗文集》,第624页。
    ①何绍基:《题冯鲁川小像册·论诗》,《东洲草堂文钞》卷五,第729页。
    ②何绍基:《送黄惺溪太史南旋》,《东洲草堂诗钞》卷一,第10页。
    ③何绍基:《次韵答梅根居士》,《东洲草堂诗钞》卷二十四,第500页。
    ④何绍基:《奉别余芰芗》,《东洲草堂诗钞》卷十九,第389页。
    ⑤何绍基:《袁简斋先生杖乡图诗,为少兰大令祖惠题,去年晤哲弟于扬州,并及之》,《东洲草堂诗钞》卷十四,第282页。
    ⑥何绍基:《与汪菊士论诗》,《东洲草堂文钞》卷五,第731页。
    ⑦何绍基:《题冯鲁川小像册·论诗》,《东洲草堂文钞》卷五,第730页。
    ⑧何绍基:《使黔草自序》,《东洲草堂文钞》卷三,第695页。
    ①何绍基:《东洲草堂诗钞自序》,《何绍基诗文集》,第3页。
    ②黄霖:《中国文学批评通史·近代卷》,第120页。
    ③俞樾:《三六桥可园诗钞》,《春在堂杂文》五编卷七,第25页。
    ④俞樾:《吴牧驺小匏庵诗话序》,《春在堂杂文》四编卷五,第8页。
    ⑤俞樾:《孙莲叔桑宿集序》,《宾萌集》外集卷三,第13-14页。
    ⑥俞樾:《孙莲叔桑宿集序》,《宾萌集》外集卷三,第13页。
    ①俞樾:《九九消夏录》卷七,第77页。
    ②萧统:《陶渊明集序》。
    ③方东树:《昭味詹言》卷八,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
    ④张自烈辑:《笺注陶渊明集》卷五。
    ⑤苏轼:《题文选》,《东坡题跋》卷二。
    ①俞樾:《自述诗》,第282页。
    ②俞樾:《己巳春至诂经精舍,适彭雪琴侍郎玉麟借湖楼养疴,一见如旧,赋赠三律》,《春在堂诗编》卷七,第1页。
    ③彭玉麟:《俞荫甫太史索画梅花,戏占一绝》,《彭玉麟集·诗词》,长沙:岳麓书社,2008年,第65-66页。
    ④俞樾:《己巳春至诂经精舍,适彭雪琴侍郎玉麟借湖楼养疴,一见如旧,赋赠三律》,《春在堂诗编》卷七,第1页。
    ⑤俞樾:《又与彭雪琴侍郎》,《春在堂尺牍》卷四。
    ⑥俞樾:《越三日招雪琴侍郎同游西湖,侍郎有诗,次韵奉答》,《春在堂诗编》卷八,第2页。
    ⑦彭玉麟:《乙卯春暮,黄恕阶侍郎、李黼堂方伯、唐艺农观察、俞荫甫太史偕游花坞,作蝴蝶会,途次口占一律》,《彭玉麟集·诗词》,第91页。
    
    ①俞樾:《吴牧驺小匏庵诗话序》,《春在堂杂文》四编卷五,第8页。
    ②彭玉麟:《荫甫以五十自寿诗五首见寄,即次韵书怀答之》,《彭玉麟集·诗词》,第72页。
    ③俞樾:《彭刚直公奏议序》,《春在堂杂文》五编卷六,第14页。
    ④俞樾:《与彭雪琴侍郎》,《春在堂尺牍》卷四,第10页。
    ⑤俞樾:《彭刚直公奏议序》,《春在堂杂文》五编卷六,第15页。
    ⑥彭玉麟:《敬陈管见筹自强之计折》,《彭玉麟集·奏稿》,第228页。
    ⑦俞樾:《与彭雪琴侍郎》,《春在堂尺牍》卷四,第5页。
    
    ①俞樾:《自强论》,《宾萌集》卷六,第5-7页。
    ②俞樾:《三大忧论》,《宾萌集》卷六,第7-10页。
    ③俞樾:《自强论》,《宾萌集》卷六,第7页。
    ④俞樾:《三大忧论》,《宾萌集》卷六,第10页。
    ⑤俞樾:《哭彭雪琴尚书一百六十韵》,《春在堂诗编》卷十三,第11页。
    ⑥俞樾:《自述诗》,第316页。
    ①俞樾:《彭刚直公祠下焚寄》,《春在堂诗编》卷十五,第13页。
    ②俞樾:《薄媚摘遍》,《春在堂词录》卷三。
    ③俞樾:《春在堂诗编》卷八,第5页。
    ④俞樾:《吴中唱和诗》,《曲园杂纂》卷四十一。
    ⑤俞樾:《恩竹樵方伯六十寿序》,《春在堂杂文》续编卷五,第33页。
    
    ①周曾锦:《卧庐词话》,唐圭璋:《词话丛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4645页。
    ②严迪昌:《近代词钞》,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879页。
    ③俞樾:《江苏候补道杜君墓志铭》,《春在堂杂文》四编卷三,第14页。
    ④俞樾:《次韵赠徐诚庵》,《春在堂诗编》卷七,第5页。
    ⑤俞樾:《徐诚庵荔园词序》,《春在堂杂文》卷一,第19-21页。
    ⑥杜文澜:《憩园词话》卷一,清抄本影印本。
    ⑦俞樾:《杜筱舫观察六十寿序》,《春在堂杂文》续编卷五,第12页。
    ⑧俞樾:《徐诚庵荔园词序》,《春在堂杂文》卷一,第19-21页。
    ⑨俞樾:《春在堂随笔》,第72页。
    
    ①俞樾:《薄媚摘遍》,《春在堂词录》卷三。
    ②俞樾:《春在堂词录》卷三。
    ③俞樾:《春在堂词录》卷三。
    ④俞樾:《春在堂词录》卷三。
    ⑤杜文澜:《憩园词话》卷二,清抄本影印本。
    ⑥杜文澜:《憩园词话》卷二,清抄本影印本。
    ⑦杜文澜:《憩园词话》卷一,清抄本影印本。
    ⑧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一,第13页。
    ⑨俞樾:《徐诚庵大令词律拾遗序》,《春在堂杂文》续编卷二,第31页。
    ⑩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五,第72页。
    
    ①杜文澜:《憩园词话》卷四,清抄本影印本。
    ②杜文澜:《憩园词话》卷二,清抄本影印本。
    ③俞樾:《重刻词律序》,《春在堂杂文》续编卷二,第30页。
    ④俞樾:《杜小舫重刻宋七家词序》,《春在堂杂文》三编卷三,第22页。
    ⑤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五,第72页。
    ⑥俞樾:《徐小豁小不其山房集序》,《杂文》四编卷六,第8页。
    ⑦缪荃孙:《俞先生行状》,《艺风堂文续集》卷二,第6页。
    ⑧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95页。
    ①章炳麟:《谢本师》,1906年《民报》第九号。
    ②章炳麟:《章炳麟自定年谱》,姚奠中、董国炎:《章太炎学术年谱》,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42页。
    ③章炳麟:《谢本师》。
    ④章炳麟:《章太炎自定年谱》,《章太炎学术年谱》,第64页。
    ①章太炎:《自述学术次第》,《章太炎学术年谱》,第211页。
    ②俞樾:《达斋丛说》,《曲园杂纂》卷五,第2页。
    ③俞樾:《诂经精舍自课文》卷二,《第一楼丛书》之八,第3页。
    ④俞樾:《经义杂说》,《宾萌集》卷二,第35页。
    ⑤俞樾:《诸子平议·序》。
    ⑥章炳麟:《与章行严论墨学第二书》,《章太炎学术年谱》,第353页。
    ⑦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第95页。
    
    ①俞樾:《王子安集注序》,《春在堂杂文》三编卷三,第1页。
    ②俞樾:《宾萌外集序》。
    ③俞樾:《王子安集注序》,《春在堂杂文》三编卷三,第1页。
    ④章炳麟:《国故论衡·文学总略》,《章太炎学术年谱》,第164页。
    ⑤章炳麟:《拙存园丛稿序》,《章太炎学术年谱》,第65页。
    ⑥章炳麟:《国故论衡·论式》,《章太炎学术年谱》,第167页。
    ①章炳麟:《与邓实书》,《章太炎学术年谱》,第141页。
    ②章炳麟:《自述学术次第》,《章太炎学术年谱》,第212页。
    ③俞樾:《赵子玉文钞序》,《春在堂杂文》五编卷六,第1页。
    ④章太炎:《校对文士》,郭绍虞、罗根泽主编:《中国近代文论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445页。
    ⑤章炳麟:《章太炎自定年谱》,《章太炎学术年谱》,第32页。
    ⑥章太炎:《说林》下,《太炎文录初编》文录卷一,第81页。
    ⑦章太炎:《俞先生传》,《太炎文录初编》文录卷二,第50页。
    
    ①《余孝惠先生年谱》,“道光二十五年”条。
    ②应宝时:《余孝惠先生年谱序》。
    ①余治:《庶几堂今乐自序》,《历代曲话汇编·清代编》第四集,第434页。
    ②《余孝惠先生年谱》,“同治十三年”条。
    ③俞樾:《余莲村墓志铭》,《春在堂杂文》续编卷四,第12页。
    ④黄霖:《中国文学批评史·近代卷》,第680页。
    ⑤黄人:《小说林发刊词》。
    
    ①余治:《庶几堂今乐自序》,《历代曲话汇编》,第433-434页。
    ②同上,第433页。
    ③俞樾:《余莲村劝善杂剧序》,《春在堂杂文》续编卷三,第22页。
    
    ①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九,第137页。
    ②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十,151页。
    ③谭正璧:《中国女性文学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340页。
    ④《著作林》第五期,天虚我生(陈栩)编刊,光绪三十四年(1908)。
    ⑤李志宏:《刘古香传奇剧作探析及生平考证2》, 2000年中国(南京)古典戏曲研讨会。
    ⑥杨古酝:《瓣香阁词·后跋》,《著作林》第十一期。
    
    ①俞樾:《刘古香女史诗序》,《春在堂杂文》六编卷七,第36页。
    ②俞樾:《刘古香女史十种传奇序》,《春在堂杂文》六编卷九,第27页。
    
    ①苗壮:《笔记小说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380页。
    ②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卷十五,第306页。
    ③俞樾:《唐刑部尚书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刘公祠记》,《春在堂杂文》五编卷一,第20页。
    ①戴震:《古经解钩沉序》,《戴东原集》卷十,第2页,乾隆五十七年(1792)段玉裁刻本影印本。
    ②阮元:《性命古训》,《研经室集》一集卷十,第1-32页。
    ③焦循:《性善解》一,《雕菰集》卷九,第3页,道光四年(1824)阮福岭南节署刻本影印本。
    ④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20-428页。
    ⑤陈瑛、许启贤主编:《中国伦理大辞典》,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
    ⑥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第一册,卷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07页。
    ⑦《朱子语类》第一册,卷十三,第224页。
    ⑧程颐:《伊川先生语十》,《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十四,《二程集》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312页。
    ①王世光:《“以理杀人”新解》,《福建论坛》,2001年第6期。
    ②戴震:《孟子字义疏证》,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2页。
    ③凌廷堪:《复礼》上,《校礼堂文集》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27页。
    ④凌廷堪:《复礼》下,《校礼堂文集》卷四,第31页。
    ⑤张载:《张子语录》下,四部丛刊影宋本。
    ⑥《朱子语类》第三册,卷四十一,第1048页。
    ①焦循:《理说》,《雕菰集》卷十,第14页。
    ②焦循:《易余籥录》卷十二,马小梅主编:《国学集要初编十种》,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第274页。
    ③朱熹:《朱子语类》第一册,卷十三,第228页。
    
    ①俞樾:《公私说》,《宾萌集》卷二,第22页。
    ②顾炎武:《日知录》,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18页。
    ③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卷八,第171-172页。
    ④俞樾:《湖楼笔谈》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181页。
    ①俞樾:《经义杂说》,《宾萌集》卷二,第32页。
    ②俞樾:《礼理说》,第22-23页。
    ③同上。
    ④俞樾:《书应敏斋观察所记张贞女事后》,《宾萌集》卷五,第11页。
    ⑤俞樾:《余莲村遗集序》,《春在堂杂文》四编卷五,第4页。
    ⑥俞樾:《诂经精舍四集序》,《春在堂杂文》六编卷七,第1页。
    ①俞樾:《礼理说》,《宾萌集》卷二,第22-23页。
    ②皮锡瑞也有过类似的观点,他说:“礼必证诸实,合于礼者是,不合于礼者非。是非有定,人人共信者也。理常凭于虚,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是非无定,不能人人共信也。”可以有助于对俞樾这段话的理解。《论言理不如言礼之可据》,《经学通论》。
    ③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卷一,第4页。
    ④俞樾:《书应敏斋观察所记张贞女事后》,《宾萌集》卷五,第11页。
    ⑤俞樾:《性说》上,《宾萌集》卷二,第8页。
    ⑥俞樾:《取士议》,《宾萌集》卷四,第15页。
    ⑦俞樾:《性说》上,《宾萌集》卷二,第8页。
    ⑧俞樾:《性说》下,《宾萌集》卷二,第9页。
    ⑨俞樾:《礼理说》,《宾萌集》卷二,第23页。
    
    ①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卷二,第27-28页。
    ②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卷四,第81页。
    ①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卷一,第15页。
    ②周作人:《知堂书话》,第587页。
    ③倪墨炎、陈九英编:《许寿裳文集》下,百家出版社,2003年。
    ④俞樾:《孙女庆曾传》,《春在堂杂文》六编卷二,第48页。
    ⑤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卷十五,第305-306页。
    ⑥宁稼雨:《中国志人小说史》,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60页。
    ⑦同上,第363-364页。
    ①平步青:《霞外捃屑》卷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95页。
    ②胡适在《三侠五义·序》中说道:“《七侠五义》本盛行于南方,近年来《三侠五义》旧排本已不易得,南方改本的《七侠五义》已渐渐侵入京津的书坊,将来怕连北方的人也会不知道《三侠五义》这部书了。”《中国章回小说考证》,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314页。
    ③此段附于俞樾像后,《月月小说》,光绪三十三年(1907)第一年第十号。
    ④金文京:《俞樾的文艺观》,第581页。
    ⑤谢超凡:《俞樾文学著述研究》,第160-165页。
    ①俞樾:《三六桥可园诗钞》,《春在堂杂文》五编卷七,第25页。
    ②俞樾:《汪稚泉诗序》,《春在堂杂文》六编卷七,第18页。
    ③俞樾:《春在堂杂文》五编卷七,第15页。
    ④俞樾:《春在堂杂文》续编卷三,第3页。
    ⑤俞樾:《与肃毅伯李少荃同年前辈》,《春在堂尺牍》卷一,其中有“(袁枚)其人品、其学术,均非樾所心折”之语,第468页。
    ⑥俞樾:《吴牧驺小匏庵诗话序》,《春在堂杂文》四编卷五,第8页。
    ⑦陈衍:《近代诗钞述评》,《陈衍诗论合集》,第884页。
    ⑧钱仲联:《近代诗钞》,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505页。
    ⑨袁枚:《随园诗话》卷十四,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02条。
    ⑩袁枚:《随园诗话》卷五,第33条。
    ①俞樾:《沈肖岩田间诗学补注序》,《春在堂杂文》续编卷二,第13页。
    ②袁枚:《答曾南村论诗》,《小仓山房诗集》卷五,清乾隆刻增修本影印本。
    ③俞樾:《题彭雪琴侍郎吟香馆诗集》,《春在堂诗编》卷九,第18页。
    ④沈德潜:《清诗别裁·凡例》。
    ⑤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75页。
    ⑥袁枚:《答蕺园论诗书》,《小仓山房文集》卷三十,清乾隆刻增修本影印本。
    ⑦袁枚:《读〈胡忠简公传〉》,《小仓山房文集》卷三十。
    ①袁枚:《答蕺园论诗书》,《小仓山房文集》卷三十。
    ②俞樾:《恩竹樵方伯六十寿序》其一,《春在堂杂文》续编卷五,第32页。
    ③俞樾:《孙莲叔桑宿集序》,《宾萌集》外集卷三,第13-14页。
    ①俞樾:《小沧洲诗钞序》,《春在堂杂文》续编卷三,第10页。
    ②俞樾:《次女绣孙慧福楼幸草序》,《春在堂杂文》四编卷五,第11页。
    ③俞樾:《小沧洲诗钞序》,第10页。
    ④王英志:《袁枚评传》,第403页。
    ⑤章太炎:《俞先生传》,《太炎文录初编》卷二,上海:上海书店,1992年,第50页。
    ⑥《春在堂随笔》卷十中评《袁随园纪游册》云:“所到之处,大家闺阃以及风尘中人,各有品评。乃至于慈溪县中,偕牙役至管押处看所押之二妓,则未免太不自重矣。又载:‘刘霞裳妻曹氏,脸盘好,眉目秀,惜肌肤非玉雪,手爪欠青葱,只算六七分’。以门生之妇,而评骘至此,亦殊太亵。后与刘霞裳有隙,亦因此。余于随园诗文,初不甚菲薄,然观此等事,不能不为先生惜。率题数绝句而归之,诗亦不存于集,聊记于此。”第158页。
    ⑦钱钟书:《谈艺录》五十九,第499页。
    ①俞樾:《孙琴西同年逊学斋诗序》,《春在堂杂文》卷一,第16-17页。
    ②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下,民国十六年(1927)无锡丁氏铅印清诗话本影印本,第8页。
    ③袁枚:《再答李少鹤》,《小仓山房尺牍》卷十。
    ④袁枚:《小仓山房诗文集》第三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503页。
    
    ①俞樾:《孙琴西同年逊学斋诗序》,《春在堂杂文》卷一,第17页。
    ②高万湖:《俞樾家族的诗词创作》,《湖州师专学报》,1999年第1期。
    ③刘再华:《近代经学与文学》,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年,第356页。
    ④俞樾:《治说》上,《宾萌集》卷二,第17页。
    ⑤俞樾:《宾萌集》卷一,第6、7页。
    ⑥陈节:《俞樾评传》,《明清小说研究》,1999年第4期。
    ⑦赵义山:《明清散曲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406页。
    ①郑振铎辑:《清人杂剧二集》,民国二十三年(1934)长乐郑氏影印本。
    ②俞樾:《性说》上,《宾萌集》卷二,第8页。
    ③俞樾:《性说》下,《宾萌集》卷二,第10页。
    ④俞樾:《性说》上,第7-8页。
    ⑤俞樾:《取士议》,《宾萌集》卷四,第15页。
    
    ①俞樾:《湖楼笔谈》卷七,第260-261页。
    ②俞樾:《余莲村劝善杂剧序》,《春在堂杂文》续编卷三,第22-23页。
    ①俞樾:《春在堂杂文》续编卷四,第12-14页。
    ②俞樾:《春在堂杂文》四编卷五,第3-5页。
    ③俞樾:《玉狮堂传奇》总序,蔡毅:《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济南:齐鲁书社,1989年版,第2289页。
    ④俞樾:《茶香室丛钞》卷十七,,第374页。
    ⑤俞樾:《余莲村劝善杂剧序》,《春在堂杂文》续编卷三,第23页。
    ⑥俞樾:《错姻缘》序,蔡毅:《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第2316页。
    ⑦《三侠五义》第二十七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①《三侠五义·序》。
    ②《三侠五义·序》。
    ③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468页。
    ④《谢灵运传》,《宋书·列传第二十七》。
    ①《论语·卫灵公》。
    ②《论语·阳货》。
    ③《荀子·乐论》。
    ④杨天宇:《礼记译注》。
    ⑤黄霖:《中国文学批评通史·近代卷》,第679-680页。
    ⑥鲁迅:《徐懋庸作〈打杂集〉序》,《且介亭杂文》二集,《鲁迅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291页。
    ①李慈铭:《逊学斋日记》。
    ②黄人:《〈小说林〉发刊词》,《小说林》第一期,光绪三十三年(1907),上海:上海书店,1980年影印本。
    ③俞樾:《自述诗》,第258页。
    ④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十,第151页。
    ⑤俞樾:《曲园自述诗》,第269页。
    ⑥俞樾:《春在堂诗编》卷十四,第9-10页。
    
    ①俞樾:《九九销夏录》卷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140-141页。
    ②胡适:《三侠五义·序》,《中国章回小说考证》,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
    
    ①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199页。
    ②胡适:《三侠五义·序》,《中国章回小说考证》,第314-315页。
    ①俞樾:《春在堂诗编》卷一,第12页。
    ②俞樾:《咏十乱》,《春在堂诗编》卷二十一,第36页。
    ①俞樾:《宾萌集》卷一。
    ②俞樾:《盆成括论》,《宾萌集》卷一,第10-11页。
    ①俞樾:《论语小言》,《春在堂全书录要》。
    ①俞樾:《孙琴西同年逊学斋诗序》,《春在堂杂文》卷一,第16-17页。
    ②俞樾:《宾萌外集序》。
    ③俞樾:《王子安集注序》,《春在堂杂文》三编卷三,第1页。
    ④俞樾:《秦肤雨诗序》,《春在堂杂文》三编卷三,第19-20页。
    ①俞樾:《余莲村劝善杂剧序》,《春在堂杂文》续编卷三,第22-23页。
    ②俞樾:《第一楼丛书·诂经精舍自课文》卷二,第3页。
    ③俞樾:《曲园杂纂·达斋丛说》,第2页。
    ④章炳麟:《俞先生传》。
    ⑤缪荃孙:《清诰授奉直大夫诰封资政大夫重宴鹿鸣翰林院编修俞先生行状》,《艺风堂文续集》卷二,第7页。
    
    ①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卷一,第1页。
    ②《孝经注疏》卷一,《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545页。
    ③宁稼雨:《中国志人小说史》,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63-364页。
    ④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近世之学术》。
    ⑤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第二章,第5页。
    ①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第50页。
    ②康来新:《晚清小说理论研究》,第174页。
    ③蔡元培:《鲁迅先生全集序》,上海:鲁迅全集出版社,1938年。
    ④陈平原:《作为文学史家的鲁迅》,王瑶:《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86-88页。
    
    ①邓实:《国学今论》,《国粹学报》第1年5期,约1905年。
    ②顾颉刚:《古史辨自序》,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①其中或有重复,如《广杨园近鉴》四十条取自《耳邮》,《耳邮》与《右台仙馆笔记》前四卷多有重复,《五五》中的故事多见于《荟蕞编》。
    ②占骁勇:《清代志怪传奇小说集研究》,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28页。
    
    ①俞樾:《九九销夏录》卷十二,第140-141页。
    ②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序。
    ③俞樾:《先君子印雪轩随笔序》,《宾萌外集》卷三,第6页。
    ④俞樾:《沈莲谿先生笔记序》,《春再堂杂文》续编卷三,第7页。
    ⑤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序。
    ⑥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卷一,第11页。
    
    ①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卷三,第48页。
    ②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卷四,第81页。
    ③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卷四,第67页。
    ④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卷一,第7页。
    ⑤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卷一,第12页。
    ⑥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卷六,第127-128页。
    
    ①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卷二,第24页。
    ②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卷二,第40-41页。
    ③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序》。
    ④俞樾:《沈莲谿先生笔记序》,《春在堂杂文》续编卷三,第7页。
    ⑤俞樾:《耳邮》。
    
    ①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154页。
    ②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卷十五,第314页。
    ③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卷八,第160页。
    ④干宝:《搜神记》。
    ⑤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146页。
    ⑥蒲松龄:《聊斋自志》,张友鹤辑校:《聊斋志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①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147页。
    ②詹颂:《乾嘉文言小说作者阅读视野与作品故事来源》,《蒲松龄研究》,2003年第1期。
    ③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年。
    ④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150页。
    ⑤盛时彦:《姑妄听之·跋》,《阅微草堂笔记》,第312页。
    ⑥俞樾:《中国小说史略》,第151页。
    ⑦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六,第83页。
    ⑧曾国藩:《纪氏嘉言序》,《曾国藩诗文集》,第180页。
    
    ①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199页。
    ②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204页。
    ③俞樾:《五五·五愚》,《俞楼杂纂》卷四十三。
    ④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卷七,第130页。
    
    ①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卷七,第131页。
    ②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卷一,第10页。
    ③俞樾:《右台仙馆》卷九,第180页。
    ④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卷十五,第304页。
    ⑤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卷四,第84页。
    ⑥纪昀:《槐西杂志》卷四,第237页。
    
    ①邸永君:《清代翰林院制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109、118页。
    ②俞樾:《四月二十一日散馆引见授职编修恭纪》,《春在堂诗编》卷三,第18页。
    ③俞樾:《乙卯二月十五日初入国史馆》,《春在堂诗编》卷四,第10页。
    ④邸永君:《清代翰林院制度》,第59页。
    ⑤俞樾:《蒋节母诗》,《春在堂诗编》卷三,第33页。
    ⑥俞樾:《四月初二日内子率儿女辈到京喜赋》,《春在堂诗编》卷四,第10页。
    ⑦俞樾:《春在堂诗编》卷四,第8页。
    ⑧俞樾:《春在堂诗编》卷四,第6页。
    ①俞樾:《八月二十二日请假南旋口占二律》,《春在堂诗编》卷三,第6页。
    ②俞樾:《皂河阻雨易车而舟,成四十字记之》,《春在堂诗编》卷三,第6页。
    ③俞樾:《寄孙莲叔》其二,《春在堂诗编》卷三,第19页。
    ④俞樾:《仲冬八日入都销假偶成四律述怀》其三,《春在堂诗编》卷四,第8页。
    ⑤俞樾:《平泉舅氏寄示自嘲一首,因次韵奉酬,亦以自嘲》,《春在堂诗编》卷四,第12页。
    ⑥俞樾:《乞假送亲由水道旋里口占二律》,《春在堂诗编》卷三,第27页。
    ⑦俞樾:《春在堂诗编》卷三,第27、28页。
    ⑧俞樾:《甲寅元旦试笔》,《春在堂诗编》卷四,第1页。
    ⑨俞樾:《春在堂诗编》卷四,第8页。
    ①俞樾:《右台仙馆》卷七,第141页。
    ②俞樾:《永康应氏义田记》,《春在堂杂文》四编卷一,第8页。
    ③俞樾:《马培之征君〈北行记〉序》,《春在堂杂文》四编卷六,第15页。
    ④俞樾:《吏部左侍郎许公墓志铭》,《春在堂杂文》六编补遗卷五,第1页。
    ⑤俞樾:《镇海李氏养正义庄记》,《春在堂杂文》三编卷一,第7页。
    ⑥俞樾:《春在堂杂文·序》。
    
    ①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卷一,第1页。
    ②俞樾:《诂经精舍自课文》卷二,《第一楼丛书》,第3页。
    ③俞樾:《达斋丛说》,《曲园杂纂》,第2页。
    ④俞樾:《经义杂说》,《宾萌集》卷二,第35页。
    ⑤俞樾:《湖楼笔谈》卷一,《第一楼丛书》第175页。
    ⑥俞樾:《左氏春秋传以成败论人说》,《宾萌集》卷二,第17、18页。
    ⑦刘知几:《史通·忤时》。
    ⑧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卷四,第73页。
    
    ①俞樾:《许仲孙〈冥记〉序》,《春在堂杂文》五编卷七,第9页。
    ②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卷二,第34页。
    ③俞樾:《冯节妇传》,《春在堂杂文》六编卷三,第50页。
    ④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卷十五,第320页。
    ⑤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卷五,第107页。
    ⑥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卷一,第1页。
    
    ①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卷十,第212页。
    ②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卷八,第163页。
    ③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卷八,第170页。
    ④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卷九,第194页。
    ⑤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卷十五,第306页。
    ⑥宁稼雨:《中国志人小说史》,第364页。
    
    ①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鲁迅全集》第八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346页。
    ②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卷一,第5页。
    ③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卷三,第60-61页。
    
    ①宁稼雨:《中国志人小说史》,第364页。
    ②侯忠义、刘世林:《中国文言小说史稿》下,第312-313页。
    ③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卷三,第62-64页。
    ④陈文新:《文言小说审美发展史》,第555页。
    ⑤盛时彦:《阅微草堂笔记跋》,第312页。
    ①俞樾:《耳邮》,第341页。
    ②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卷三,第52页。
    ③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卷一,第4页。
    ④缪荃孙:《俞曲园先生行状》,《艺风堂文续集》卷二,宣统二年刻本影印本,第8页。
    ⑤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八,第113页。
    ⑥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151页。
    ①周作人著、钟叔河编:《知堂书话》,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年,第587页。
    ②俞樾:《春在堂诗编》卷二十三,第32页。
    ③谭献:《复堂日记》,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45页。
    ④这一点当时学者已有定论,见梁启超:《论中国学术变迁之大势》“第8章”:“眉叔著书时,余在上海,居相邻,往往有所商榷,知其取材于《经传释词》、《古书疑义举例》者独多也。”
    ⑤罗雄飞:《论俞樾的“因文见道”思想及其学术风格》,《齐鲁学刊》,2004年3期。
    
    ①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第7页。
    ②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三,第37页。
    ③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第3页。
    ④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二,第23页。
    ⑤俞樾:《小浮梅闲话》,《俞楼杂纂》卷三十八。
    
    ①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卷一,第9页。
    ②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卷二,第24页。
    ③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卷四,第83页。
    ④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卷六,第123页。
    ⑤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卷七,第138页。
    ⑥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卷九,第192页。
    ⑦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七,第101页。
    
    ①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卷十五,第310页。
    ②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卷七,第138页。
    ③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卷三,第62页。
    ④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卷一,第14-15页。
    ⑤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卷七,第135页。
    ⑥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卷三,第62页。
    ⑦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卷三,第65页。
    ⑧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卷四,第75页。
    ①许寿裳《俞曲园先生的思想》,倪墨炎、陈九英编:《许寿裳文集》下,百家出版社,2003年,第537页。
    ②苗壮:《笔记小说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380页。
    ③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卷十二,第257页。
    ④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卷十四,第295页。
    ⑤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卷七,第133页。
    ⑥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卷十二,第254页。
    ⑦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卷十五,第314页。
    
    ①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卷二,第35页。
    ②俞樾:《续五九枝谭》,《曲园杂纂》卷三十九。
    ③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卷四,第69页。
    ④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卷一,第17页。
    ⑤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二,第25页。
    ⑥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二,第15页。
    ⑦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三,第35页。
    ①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序》,第2页。
    ②俞樾:《自述诗》,第258页。
    ③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十,第151页。
    ④俞樾:《曲园自述诗》,第269页。
    ⑤俞樾:《李黼堂同年(桓)以湖南永顺所出凤滩石制砚见赠,铭曰:曲园著书之砚,赋此谢之》,诗后自注:“时刻《曲园杂纂》五十卷未成,先以书目奉寄。”时间为光绪三年(1877),《春在堂诗编》卷八,第22-23页。
    ⑥俞樾:《余与花农以“堪”字韵唱和,已二十余叠矣,今年夏花农又四叠韵,徐澄园尚书见而喜之,亦四叠韵,并寄吴下,余亦叠韵如其数呈澄园即寄花农》,诗中自注:“余新著传奇二种,曰《骊山纪》、曰《梓潼传》。”此诗作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则传奇最晚成于此年。《春在堂诗编》卷十七,第4页。
    
    ①郑振铎:《清人杂剧二集题记》,《中国文学研究》,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第814页。
    ②周妙中:《清代戏曲史》,第98页。
    ③杜桂萍:《晚明以后文人杂剧的文体选择及其书写形态》,北京:《光明日报》,2005年12月30日。
    ④孙楷第:《戏曲小说书录解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第331页。
    ①蒋士铨:《四弦秋·自序》,蔡毅编:《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第二册,济南:齐鲁书社,1989年,第990页。
    
    ①俞樾:《予视学中州偶因人言而罢,漫赋四章》,《春在堂诗编》卷五,第4-5页。。
    ②俞樾:《春在堂诗编》卷五,第5页。
    ①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第十三章,朱维铮校注:《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39页。
    ②俞樾:《偶于吴蔗农孝廉处借小书数种观之,漫赋一律》,《春在堂诗编》卷十三,第16页。
    ③《司马迁传》第三十二,班固:《汉书》卷六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735页。
    ④俞樾:《姚平泉舅氏七十寿序》,《宾萌集》外集卷四,第5页。
    ⑤王凯泰:《宾萌集·序》。
    ⑥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一,第1页。
    ①俞樾:《与谢梦渔同年》,《春在堂尺牍》卷三,第17页。
    ②俞樾:《与次女绣孙》,《春在堂尺牍》卷一,第10页。
    ③俞樾:《春在堂诗编》卷十二,第13-14页。
    ④俞樾:《宾萌集》卷六,第26-27页。
    ⑤俞樾:《春在堂杂文》四编卷一,第19-21页。
    ⑥俞樾:《茶香室三钞》卷十九,第1280页。
    ⑦俞樾:《曲园杂纂》第三十八,第5-6页。
    ⑧俞樾:《湖楼笔谈》卷七,第261-262页。
    ⑨俞樾:《宾萌集》卷六,第27-29页。
    ⑩俞樾:《八十自悼》,《春在堂诗编》卷十七,第23页。
    11俞樾:《春在堂诗编》卷二十一,第36页。
    ①俞樾:《文昌生日歌》,《春在堂诗编》卷十二,第14页。
    ②俞樾:《茶香室四钞》卷二十,第1795页。
    ③俞樾:《宾萌集》卷六,第20-21页。
    ④俞樾:《九九销夏录》卷十四,第157-158页。
    ⑤俞樾:《春在堂杂文》六编卷二,第18-20页。
    ⑥俞樾:《茶香室三钞》卷九,第1129-1130页。
    ⑦俞樾:《恤赠太仆寺少卿盛君墓志铭》,《春在堂杂文》六编卷四,第17页。
    ⑧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七,第95页。
    ⑨俞樾:《余病卧,忽梦与人议治河,余主掘地注海之说,而诸人或言筑遥堤或言筑御黄壩,余大声曰:“然则教从何处去?”侍疾者皆闻此言,咸来问讯,余笑而不答,为赋此诗》,《春在堂诗编》卷十六,第22页。
    ⑩俞樾:《宾萌集》卷六,第23-25页。
    ①两处划线处为笔者所加。
    ②隗芾、吴毓华编著:《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第65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10月。
    ③同上,第190页。
    ④《琵琶记》第一出“副末开场”。
    ⑤《伍伦全备记》第一出“副末开场”。
    ⑥俞樾:《骊山传》家门。
    ⑦俞樾:《梓潼传》家门。
    ①俞樾:《彭刚直公祠下焚寄》,《春在堂诗编》卷十五,第13页。
    ②郑孝胥:《郑孝胥日记》,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482页。
    ③叶昌炽:《缘督庐日记抄》卷七,《续修四库全书》第576册,第14页。
    ④俞樾:《余于道光丙申年入县学,至今光绪丙申六十年矣,追念前尘怃然有作》,《春在堂诗编》卷十五,第24页。
    ⑤俞樾:《骊山传·例言》,蔡毅编:《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第四册,第2281页。
    ⑥俞樾:《咏十乱》,《春在堂诗编》卷二十一,第36页。
    ①龚自珍:《己亥杂诗》,《龚自珍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5年版,第513页。
    ①左鹏军:《近代传奇杂剧研究》,第49页。
    ②李文翰:《银汉槎·凡例》,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清代编》第四集,合肥:黄山书社,2008年,第427页。
    ③周妙中:《清代戏曲史》,第328页。
    ④《中国文学通典·戏剧通典》,520-521页。
    ⑤许善长:《灵娲石·自叙》,蔡毅编:《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第四册,第2478、2479页。
    ⑥周妙中:《清代戏曲史》,第336-337页。
    ①梁启超:《小说丛话》,《新小说》第七号,光绪二十九年(1903)七月,第8页。
    
    ①郭英德:《明清传奇戏曲文体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229页。
    ②张立旦:《俞樾与通俗文艺》,《文史杂志》,1989年第2期,第9、10。页
    ③俞樾:《湖楼笔谈》卷一,第179页。
    
    ①俞樾:《九九销夏录》卷七,第80页。
    ②俞樾:《小浮梅闲话》,《曲园杂纂》卷三十八,第9页。
    ③俞樾:《咏十乱》,《春在堂诗编》卷二十一,第36页。
    
    ①俞樾:《欧阳鉴非金鸡谈荟序》,《春在堂杂文》四编卷八,第9页。
    ②俞樾:《文昌生日歌》,《春在堂诗编》卷十二。
    ③俞樾:《八十自悼》,《春在堂诗编》卷十七,第23页。
    ①孙书磊:《中国古代历史剧研究》,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6-64页。注:本书作品统计并未包括鸦片战争以后的作品,作者在第一章指出:“‘中国古代历史剧’的内涵,顾名思义,是指中国古代即清道光二十年(1840)鸦片战争之前创作的以历史为题材的戏剧。”
    ②谢肇浙:《五杂组》卷十五,《明代笔记小说大观》第二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829页。
    
    ①吴梅:《中国戏曲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02页。
    ②郭英德:《明清传奇戏曲文体研究》,第266页。
    ③郭英德:《明清传奇文体研究》,第103页。
    
    ①郭英德:《明清传奇文体研究》,第150页。
    ②俞樾:《刘古香女史十种传奇序》,《春在堂杂文》六编卷九,第27页。
    ③俞樾:《玉狮堂传奇》总序,蔡毅:《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第2289页。
    ④俞樾:《刘古香女史十种传奇序》,《春在堂杂文》六编卷九,第27页。
    
    ①陈子展:《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226页。
    ②黄霖:《中国文学批评通史·近代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3页。
    
    ①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新小说》第一号,光绪二十八年(1902)十月,第3页。
    ②吴沃尧:《月月小说·序》,《月月小说》第一号,光绪三十二年(1906)九月,第2-3页。
    ③俞樾:《日本人有小柳司气太者,编辑余事迹,……因题其后》,《春在堂诗编》卷二十三,第32页。
    ④赵家莹:《近代社会思想的变迁与俞樾文学观念的更新》,《杭州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第119页。
    ①俞樾:《春在堂诗编》卷一,第1页。
    ②俞樾:《临终自喜》,《春在堂诗编》卷二十三,第49页。
    ③俞樾:《李宪之仿潜斋分体诗钞序》,《春在堂杂文》四编卷八,第11页。
    ④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一,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2页。
    ⑤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四,第56页。蒋超伯,字叔起,江都人。道光乙巳(1845)进士,由主事历官广东候补道。
    ⑥汪辟疆:《近代诗派与地域》,《汪辟疆说近代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36页。
    ⑦汪辟疆:《近代诗派与地域》,《汪辟疆说近代诗》,第11页。
    ⑧王闿运:《湘绮楼笔记》。
    ⑨钱仲联:《近代诗钞》,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505页。
    ①杜文澜:《憩园词话》卷二,清抄本影印本。
    ②俞樾:《春在堂杂文》六编补遗卷一,第25页。
    ③俞樾:《石琢堂先生竹堂文类序》,《春在堂杂文》续编卷三,第5页。
    ④俞樾:《春在堂杂文》五编卷六,第31页。
    ①俞樾:《谢琴山寿花室诗序》,《春在堂杂文》三编卷三,第9页。
    ②俞樾:《蔡汉章外祖遗诗序》,《宾萌外集》卷三,第1页。
    ③俞樾:《吴牧驺小匏庵诗话序》,《春在堂杂文》四编卷五,第8页。
    ④俞樾:《九九销夏录》卷七,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74页。
    ⑤俞樾:《茶香室丛钞》卷八,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190页。
    ⑥俞樾:《东瀛诗选》“凡例一”。
    ①陈衍:《石遗室诗话》卷三十二,钱仲联编:《陈衍诗论合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59页。
    ②陈衍:《石遗室诗话》卷一,第16页。
    ③陈衍:《石遗室诗话》卷三,第36页。
    ④俞樾:《春在堂杂文》六编补遗卷二,第3页。
    ⑤俞樾:《春在堂杂文》四编卷五,第8页。
    ⑥俞樾:《春在堂杂文》三编卷三,第9页。
    ①俞樾:《春在堂杂文》五编卷七,第10页。
    ②俞樾:《春在堂杂文》六编卷七,第18-19页。
    ③俞樾:《心壶雅集诗序》,《春在堂杂文》五编卷六,第24页。
    ④俞樾:《九九销夏录》卷八,第82-83页。
    ⑤俞樾:《曾季硕女史虔共斋遗集序》,《春在堂杂文》五编卷六,第6页。
    ⑥俞樾:《枝山文集序》,《春在堂杂文》续编卷二,第1页。
    ⑦俞樾:《东瀛诗选》凡例三。
    
    ①陈衍:《石遗室诗话》卷一,第6页。
    ②陈衍:《近代诗钞述评》,《陈衍诗论合集》,第879页。
    ③陈广宏:《中国诗学》第二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第523-524页。
    ④陈衍:《近代诗钞序》。
    ⑤何绍基:《林颖叔招同宗涤楼拜黄节公生日》,《何绍基诗文集》,第1074页。
    ⑥祁隽藻:《读唐四家诗》,《谷曼谷九亭诗集》卷二十八。
    
    ①俞樾:《九九销夏录》卷八,“百咏”条,第91页。
    ②俞樾:《春在堂诗编》卷一,第12页。
    ③俞樾:《春在堂诗编》卷七,第6页。
    ④俞樾:《春在堂诗编》卷七,第11页。
    ⑤俞樾:《徐花农玉可庵词存序》,《春在堂杂文》三编卷三,第31页。
    ⑥俞樾:《小沧洲诗钞序》,《春在堂杂文》续编卷三,第9页。
    ⑦俞樾:《周子云三莲堂诗序》,《春在堂杂文》四编卷六,第24页。
    ⑧俞樾:《凌筱南同年损寏诗钞序》,《春在堂杂文》五编卷七,第4页。
    ⑨俞樾:《二李唱和集》,《茶香室丛钞》卷八。
    ⑩俞樾:《春在堂杂文》三编卷三,第8页。
    11俞樾:《春在堂杂文》六编卷七,第18页。
    12郑振模:《清俞曲园先生樾年谱》中“同治七年”,台湾商务印书馆,第37页。
    
    ①俞樾:《秦肤雨诗序》,《春在堂杂文》三编卷三,第19-20页。
    ②俞樾:《曾季硕女史虔共室遗集序》,《春在堂杂文》五编卷六,第6页。
    ③俞樾:《姚子白怀芬馆诗钞序》,《春在堂杂文》三编卷三,第23页。
    
    
    ①俞樾:《善让廷自芳斋吟草序》,《春在堂杂文》四编卷六,第10页。
    ②俞樾:《湖楼笔谈》卷六,第252页。
    ③俞樾:《勒少仲同年太素斋词序》,《春在堂杂文》四编卷六,第1页。
    ④俞樾:《刘光珊留云借月庵词序》,《春在堂杂文》五编卷七,第19页。
    
    ①俞樾:《徐诚庵荔园词序》,《春在堂杂文》卷一,第19页。
    ②俞樾:《春在堂杂文》续编卷二,第31页。
    ③俞樾:《徐诚庵荔园词序》,《春在堂杂文》卷一,第19-21页。
    ①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
    
    ①俞樾:《徐诚庵荔园词序》,《春在堂杂文》卷一,第19-21页。
    ②俞樾:《春在堂杂文》五编卷七,第19页。
    ③俞樾:《顾子山眉绿楼词序》,《春在堂杂文》四编卷六,第2页。
    ④俞樾:《张韵舫眠琴馆词序》,《春在堂杂文》六编卷七,第32页。
    ⑤俞樾:《徐花农玉可庵词存序》,《春在堂杂文》三编卷三,第31页。
    ①俞樾:《春在堂杂文》六编卷七,第32页。
    ②钱仲联:《改正梦窗词选笺释原序》,上海:上海人文印书馆,1933年。
    ③况周颐:《历代两浙词人小传序》,《蕙风词话·广蕙风词话》,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446页。
    ④孙克强:《以梦窗词转移一代风会——晚清四大家推尊吴文英德的词学主张及意义》,《河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⑤《词源》卷下。
    
    ①俞樾:《杜小舫重刻宋七家词序》,《春在堂杂文》三编卷三,第22页。
    ②俞樾:《春在堂杂文》三编卷三,第31页。
    ③俞樾:《杜小舫重刻宋七家词序》,《春在堂杂文》三编卷三,第22页。
    ①俞樾:《东海投桃集》,光绪十七年(1891)刻本
    ①俞樾:《九九销夏录》卷八,第86-87页。
    ②俞樾:《孙琴西同年逊学斋诗序》,《春在堂杂文》卷一,第7页。
    ③俞樾:《吴牧驺小匏庵诗序》,《春在堂杂文》三编卷三,第8页。
    ④俞樾:《闻浙中大水》,《春在堂诗编》卷二,第28-29页。
    ⑤俞樾:《流民谣》,《春在堂诗编》卷二,第30页。
    ⑥俞樾:《东昌以下寇盗充斥,颇有戒心,因赋一诗》,《春在堂诗编》卷三,第28页。
    ⑦俞樾:《中秋泊高邮有感》,《春在堂诗编》卷三,第29页。
    ⑧俞樾:《春在堂诗编》卷五,第10页。
    ①俞樾:《丙辰二月初三日出棚考试,大风渡黄河作》,《春在堂诗编》卷四,第14页。
    ②俞樾:《贼至临平焚烧殆尽,此余钓游旧地也,闻之喟然有作》,《春在堂诗编》卷五,第28页。
    ③俞樾:《闻戒篇》,《诗编》卷一,第2页。
    ④钱仲联:《清诗纪事》。
    ⑤俞樾:《济宁以下弥望皆水,田庐市井不可复辨,盖皆属之南阳湖矣,舟行过此,诗以纪之》,《春在堂诗编》卷三,第28页。
    ⑥俞樾:《月下偶作》,《佚诗》。
    ⑦俞樾:《春在堂诗编》卷六,第13页。
    ①俞樾:《春在堂诗编》卷二,第11页。
    ②俞樾:《阅莲叔诗,有触旅怀,书四十字》,《佚诗》。
    ③俞樾:《今秋月色颇佳,连夕人定后与内子起步中庭,时复小饮,率尔有作》,《春在堂诗编》卷六,第20页。
    ④俞樾:《佚诗》。
    
    ①俞樾:《佚诗》。
    ②俞樾:《春在堂词录》卷一。
    ③俞樾:《春在堂词录》卷一。
    
    ①俞樾:《春在堂词录》卷二。
    ②俞樾:《春在堂诗编》卷一,第9页。
    ③俞樾:《春在堂诗编》卷一,第23页。
    ④俞樾:《春在堂诗编》卷二,第3页。
    ⑤俞樾:《春在堂诗编》卷四,第16页。
    
    ①俞樾:《春在堂诗编》卷四,第372页。
    ②俞樾:《春在堂诗编》卷一,第9页。
    ③俞樾:《莲叔以咏古诗见示,戏和四首》,《春在堂诗编》卷二,第24页。
    ④俞樾:《春在堂诗编》卷三,第24页。
    ⑤俞樾:《岳忠武名印歌为杨漱芸丈炳春赋》,《春在堂诗编》卷四,第12页。
    ⑥俞樾:《春在堂诗编》卷四,第23页。
    
    ①俞樾:《春在堂诗编》卷四,第23页。
    ②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③俞樾:《春在堂诗编》卷四,第21页。
    ④俞樾:《佚诗》,《俞楼杂纂》。
    
    ①俞樾:《春在堂诗编》卷二,第10页。
    ②俞樾:《春在堂词录》卷一。
    
    ①俞樾:《春在堂词录》卷一。
    ②俞樾:《春在堂诗编》卷十,第1页。
    
    ①俞樾:《春在堂诗编》卷一,第2页。
    ②俞樾:《春在堂诗编》卷一,第21页。
    ③俞樾:《春在堂词录》卷一。
    ④俞樾:《春在堂词录》卷一。
    
    ①俞樾:《春在堂诗编》卷四,第22页。
    ②俞樾:《许子颂大令狷叟诗录序》,《春在堂诗编》补遗卷二。
    ①俞樾:《佚诗》。
    ②俞樾:《春在堂诗编》卷二,第15页。
    ③俞樾:《春在堂词录》卷三。
    ④俞樾:《春在堂词录》卷三。
    ⑤杜文澜:《憩园词话》卷二云:“薄媚摘遍调,万红友词律所无。徐诚庵大令采入拾遗,今汇列余校刊词律後。”
    ①俞樾:《壬申(1872)春日,自杭州至福宁杂诗》,《春在堂诗编》卷七,第16页。
    ②俞樾:《谷雨日陈竹川、沈兰舫两广文招作龙井、虎跑之游,遍历九溪十八涧洞及烟霞、水乐、石屋诸洞之胜,得诗五章》,《春在堂诗编》卷八,第2页。
    ③俞樾:《春在堂诗编》卷一,第8页。
    ④俞樾:《春在堂诗编》卷三,第8页。
    ⑤俞樾:《春在堂诗编》卷五,第25页。
    ⑥俞樾:《春在堂词录》卷一。
    ①俞樾:《春在堂诗编》卷一,第18页。
    ②俞樾:《春在堂诗编》卷三,第2页。
    ③俞樾:《春在堂词录》卷二。
    ④王国维:《人间词话》,第8页。
    ⑤王国维:《人间词话》,第8页。
    ⑥黄霖:《近代文学批评史》,第679页。
    ①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十,第153-154页。
    ②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十,第150-151页。
    ③俞樾:《病中偶成》,《春在堂诗编》卷七,第8页。
    ④俞樾有诗云:“虚名一窃竟难逃,毛颖陶泓日日劳。愿引杂流停止例,三年以内不挥毫。”诗后自注云:“余以衰老多疾,戏作小诗布告海内诸君子,以壬午(1882)八月为始,停止作文三年,凡以碑、传、序、记求者,概不应。是时各直省以仕途壅滞,往往请停止分发三年,余戏援此例也。其后又有再展三年之说,然亦究不能谢也。”《自述诗》,第303页。
    ⑤章太炎:《俞先生传》,第50页。
    ①俞樾:《草草庐骈体文钞》,清道光间刻本。
    ②俞樾:《予里居时即闻房师孙兰检侍郎殉难金陵,到京后询悉其详尽然,流涕敬挽四律》,其三有云:“诗格微嫌近郊岛,文章谬许似齐梁。”自注云:“师极赏余四六文。”《春在堂诗编》卷四,第9页。
    ③杜文澜:《宾萌外集跋》。
    ④赵尔巽:《清史稿》,列传二百六十九。
    ⑤谭献:《复堂日记》,第254页。
    ⑥章炳麟:《校对文士》,郭绍虞、罗根泽主编:《中国近代文论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445页
    ⑦章炳麟:《与邓实书》,《章太炎学术年谱》,第141页。
    ⑧章炳麟:《国故论衡·论式》,《章太炎学术年谱》,第167页。
    ⑨章炳麟:《自述学术次第》,《章太炎学术年谱》,第211页。
    ⑩费行简:《近代名人小传》“儒林”,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8辑,台湾;文海出版社,第25页。
    11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49页。
    12钟叔河:《知堂书话》,第591-594页。
    ①阮元:《文言说》。
    
    ①阮元:《文韵说》。
    ②阮元:《书梁昭明太子文选序后》。
    ③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第19页。
    ④阮元:《书梁昭明太子文选序后》。
    ⑤俞樾:《宾萌外集序》。
    ⑥俞樾:《王子安集注序》,《春在堂杂文》三编卷三,第1页。
    ①俞樾:《宾萌外集序》。
    ②俞樾:《王子安集注序》,《春在堂杂文》三编卷三,第1页。
    ③俞樾:《赵子玉文钞序》,《春在堂杂文》五编卷六,第2页。
    ④俞樾:《杨性农同年移芝室集序》,《春在堂杂文》续编卷三,第13页。
    ⑤俞樾:《湖楼笔谈》卷六,第246页。
    ⑥俞樾:《严缁生达叟时文序》,《春在堂杂文》五编卷六,第2页。
    ⑦俞樾:《赵子玉文钞序》,《春在堂杂文》五编卷六,第1页。
    ⑧俞樾:《杨性农同年移芝室集序》,《春在堂杂文》续编卷三,第13页。
    ①同上。
    ②郑振铎:《文学大纲》第四十四章,《郑振铎全集》第十二册,山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403-405页。
    ③曾国藩:《送周荇农南归序》,《曾国藩诗文集》,第166页。
    ④曾国藩:《曾文谈荟》,《曾国藩诗文集》第456页。
    ⑤俞樾:《春在堂尺牍》卷一,第487页。
    ⑥俞樾:《严缁生达叟时文序》,《春在堂杂文》五编卷六,第3页。
    ⑦俞樾:《春在堂杂文》四编卷六,第8页。
    
    ①俞樾:《湖楼笔谈》卷六,第252页。
    ②俞樾:《春在堂杂文》四编卷六,第8页。
    ③俞樾:《春在堂杂文》五编卷六,第3页。
    ④俞樾:《春在堂杂文》五编卷七,第25-26页。
    
    ①王充:《论衡·自纪》。
    ②刘知几:《史通·内篇》“言语第二十”。
    ③王世贞:《艺苑巵言》卷七。
    ④袁宗道:《论文》上。
    ⑤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53页。
    ⑥袁中道:《阮集之诗序》。
    ⑦梁启超:《小说丛话》,《新小说》第7号,1903年,上海:上海书店,1980年影印本。
    
    ①俞樾:《张少渠六十寿序》,《春在堂杂文》四编卷八,第21页。
    ②俞樾:《宾萌集》目录。
    ③俞樾:《自强论》,《宾萌集》卷六,第5页。
    ④俞樾:《群经平议》序。
    
    ①俞樾:《诸子平议》序。
    ②俞樾:《孙仲容墨子间诂序》,《春在堂杂文》六编卷七,第6-7页。
    ③俞樾:《宾萌集》目录。
    ④俞樾:《春在堂杂文》序目。
    
    ①俞樾:《镇海李氏养正义庄记》,《春在堂杂文》三编卷一,第7页。
    ②俞樾:《永康应氏义田记》,《春在堂杂文》四编卷一,第8页。
    ③俞樾:《宾萌集》序。
    ④俞樾:《蹇叔论》,《宾萌集》卷一,第5页。
    ⑤俞樾:《屈原论》,《宾萌集》卷一,第14页。
    ⑥俞樾:《盆成括论》,《宾萌集》卷一,第11页。
    ①俞樾:《宾萌集》卷二,第1-3页。
    ②俞樾;《秦始皇帝论》上,《宾萌集》卷一,第16页。
    ③俞樾:《秦始皇帝论》中,《宾萌集》卷一,第17页。
    ④俞樾:《王子庄中外和战议序》,《春在堂杂文》五编卷六,第32页。
    ⑤俞樾:《宾萌集》卷六,第9页。
    
    ①俞樾:《宾萌集》卷六,第5-7页。
    ②俞樾:《宾萌集》卷二,第6页。
    ③俞樾:《王爵棠方伯国朝柔远记序》,《春在堂杂文》五编卷六,第4-5页。
    ④俞樾:《宾萌集》卷六,第2页。
    ⑤俞樾:《宾萌集》卷一,第3页。
    ①俞樾:《弭兵议》,《宾萌集》卷六,第31页。
    ②俞樾:《弭兵余议》,《宾萌集》卷六,第33页。
    ③汪士铎:《汪悔翁与乙丙日记》,《东亚近代思想与社会》,月旦出版社,1999年,第294页。
    ④周作人:《知堂书话》。
    
    ①俞樾:《春在堂杂文》六编卷七,第6页。
    ②俞樾:《徐花农粤东葺胜记序》,《春在堂杂文》六编卷八,第14页。
    ③俞樾:《春在堂杂文》续编卷二,第13页。
    ④俞樾:《春在堂杂文》四编卷八,第11页。
    ①俞樾:《顾乐全悟琴心室记》,《春在堂杂文》续编卷一,第11页。
    ②俞樾:《反绝交论》,《宾萌外集》外集卷一,第15、16页。
    
    ①俞樾:《半园记》,《春在堂杂文》三编卷一,第15页。
    ②俞樾:《金眉生六幸图序》,《春在堂杂文》续编卷三,第17页。
    ③俞樾:《春在堂杂文》序目。
    ④俞樾:《谢老人传》,《春在堂杂文》三编卷二,第34页。
    ⑤俞樾:《冯节妇传》,《春在堂杂文》六编卷三,第50页。
    ⑥俞樾:《与彭丽崧孝廉》,《春在堂尺牍》卷三。
    
    ①俞樾:《先妣姚太夫人行述》,《宾萌集》卷五,第36页。
    ②俞樾:《周孝女传》,《宾萌集》卷五,第25-26页。
    
    ①俞樾:《宾萌外集》外集卷一,第8-9页。
    ②周作人:《杂文的路》,《立春以前》,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08页。
    [1]清·蒲松龄.聊斋志异[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
    [2]清·袁枚.随园诗话[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3]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
    [4]清·俞鸿渐.印雪轩诗钞[M].道光二十七年(1847)萱荫山房刻本.
    [5]清·俞鸿渐.印雪轩文钞[M].光绪八年(1882)德清俞氏曲园刻本.
    [6]清·俞鸿渐.印雪轩随笔[M].民国元年(1912)扫叶山房石印本影印本.
    [7]清·何绍基.何绍基诗文集[M].龙震球、何书置校.长沙:岳麓书社,2008.
    [8]清·曾国藩.曾文正公奏稿[M].光绪二年(1876)刻本影印本.
    [9]清·曾国藩.曾文正公书札[M].光绪二年(1876)刻本影印本.
    [10]清·曾国藩.曾国藩日记[M].林世田等点校.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
    [11]清·曾国藩.曾国藩诗文集[M].王澧华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12]清·刘熙载.刘熙载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13]清·刘熙载.艺概注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9.
    [14]清·彭玉麟.彭玉麟集[M].长沙:岳麓书社,2008.
    [15]清·俞樾.宾萌集[M],外集[M].光绪二十五年(1899)刻本影印本.
    [16]清·俞樾.春在堂词录[M].光绪二十五年(1899)刻本影印本.
    [17]清·俞樾.春在堂尺牍[M].光绪二十五年(1899)刻本影印本.
    [18]清·俞樾.春在堂诗编[M].光绪二十五年(1899)刻本影印本.
    [19]清·俞樾.春在堂杂文[M].光绪二十五年(1899)刻本影印本.
    [20]清·俞樾.第一楼丛书[M].光绪二十五年(1899)刻本影印本.
    [21]清·俞樾.曲园杂纂[M].光绪二十五年(1899)刻本影印本.
    [22]清·俞樾.俞楼杂纂[M].光绪二十五年(1899)刻本影印本.
    [23]清·俞樾.袖中书[M].光绪二十五年(1899)刻本影印本.
    [24]清·俞樾.春在堂随笔[M].方霏点校.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25]清·俞樾.茶香室丛钞[M],续钞[M],三钞[M],四钞[M].贞凡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5.
    [26]清·俞樾.右台仙馆笔记[M].梁脩校点.济南:齐鲁书社,2004.
    [27]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3.
    [28]清·谭献.复堂日记[M].范旭仑整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29]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M].济南:齐鲁书社,1984.
    [30]王国维.人间词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31]赵尔巽.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
    [32]陈衍.石遗室诗话[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33]陈衍.陈衍诗论合集[M].钱仲联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34]郑振铎.清人杂剧二集[M].民国二十三年(1934)长乐郑氏影印本.
    [35]汪辟疆.光宣诗坛点将录笺证[M].北京:中华书局,2008.
    [36]阿英.晚清文学丛钞·传奇杂剧卷[M].北京:中华书局,1962.
    [37]蔡毅.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M].济南:齐鲁书社,1989.
    [38]钱仲联.清诗纪事[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
    [39]隗芾,吴毓华编著.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
    [40]孙克强.蕙风词话、广蕙风词话[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
    [41]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42]日·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M].上海: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6.
    [43]陈子展.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44]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45]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46]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上海:三联书店,2006.
    [47]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48]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49]钱玄同.钱玄同文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50]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51]汪辟疆.汪辟疆说近代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52]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M].北京:中华书局,1956.
    [53]阿英.晚清小说史[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
    [54]龙榆生.唐宋词格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55]龙榆生.龙榆生词学论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56]钱钟书.谈艺录[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57]刘叶秋.历代笔记概述[M].北京:中华书局,1980.
    [58]钱仲联.梦苕庵清代文学论集[M].济南:齐鲁书社,1983.
    [59]康来新.晚清小说理论研究[M].台北:大安出版社,1986.
    [60]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6.
    [61]法·罗贝尔·埃斯卡皮.文学社会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62]周妙中.清代戏曲史[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
    [63]袁健.晚清小说研究概说[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89.
    [64]方正耀.中国小说批评史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65]孙楷第.戏曲小说书录解题[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
    [66]宁稼雨.中国志人小说史[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
    [67]陈平原.小说史: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68]侯忠义,刘世林.中国文言小说史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69]谢桃坊.中国词学史[M].成都:巴蜀书社,1993.
    [70]瞿兑之.骈文概论[M].海南出版社,1994.
    [71]尤振中,尤以丁.清词纪事会评[M].合肥:黄山书社,1995.
    [72]黄霖.中国文学批评通史·近代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73]颜廷亮.晚清小说理论[M].北京:中华书局,1996.
    [74]吴礼权.中国笔记小说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7.
    [75]叶嘉莹.清词丛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76]苗壮.笔记小说史[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
    [77]郭英德.明清传奇史[M].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78]严迪昌.清词史[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79]幺书仪等.中国文学通典·戏剧通典[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9.
    [80]赵树功.中国尺牍文学史[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1999.
    [81]唐德刚.晚清七十年[M].长沙:岳麓书社,1999.
    [82]陈居渊.清代朴学与中国文学[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0.
    [83]朱则杰.清诗史[M].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84]陈良运.中国诗学批评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85]裴效维.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近代文学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
    [86]戚世隽.明代杂剧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87]程华平.中国小说戏曲理论的近代转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88]葛兆光.中国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89]钱仲联.近代诗钞[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90]桑兵.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91]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92]左鹏军.近代传奇杂剧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93]马积高.清代学术思想的变迁与文学[M].长沙:湖南出版社,2002.
    [94]陈平原,王德威,商伟.晚明与晚清——历史传承与文化创新[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95]陈文新.文言小说审美发展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96]王英志.袁枚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97]严迪昌.清诗史[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
    [98]黄爱平.朴学与清代社会[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
    [99]廖奔.中国戏曲发展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
    [100]皮述平.晚清词学的思想与方法[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
    [101]徐子芳.明杂剧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3.
    [102]占骁勇.清代志怪传奇小说集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103]陈伯海.唐诗学史稿[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
    [104]杜桂萍.清初杂剧研究[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105]郭英德.明清传奇戏曲文体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06]刘再华.近代经学与文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
    [107]杨柏岭.晚清民初词学思想建构[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
    [108]孙克强.清代词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09]孙书磊.中国古代历史剧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10]陈国庆.晚清社会与文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11]陈洪.中国小说理论史[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
    [112]陈水云.清代词学发展史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
    [113]江林茂.晚清文化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14]蒋寅.清诗话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5.
    [115]朱惠国.中国近世词学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116]张俊,沈治钧.清代小说简史[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
    [117]陈水云.明清词研究史:1368-2005[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118]黄霖.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
    [119]罗检秋.嘉庆以来汉学传统的衍变与传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120]莫立民.晚清词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121]秦华生,刘文峰主编.清代戏曲发展史[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
    [122]么书仪.晚清戏曲的变革[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123]张欣.花落春仍在:俞樾和他的弟子[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124]朱德慈.常州词派通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6.
    [125]朱崇才.词话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6.
    [126]陈文新.传统小说与小说传统[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127]邸永君.清代翰林院制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28]霍松林.中国诗论史[M].合肥:黄山书社,2007.
    [129]李剑波.清代诗学话语[M].长沙:岳麓书社,2007.
    [130]张昭军.晚清民初的理学与经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131]陈才训:源远流长:论《春秋》、《左传》对古典小说的影响,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132]刘德重、张寅彭.诗话概说[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
    [133]刘玉才.清代书院与学术变迁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34]孙福轩.清代赋学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135]谢超凡.游心与呈艺:晚清文化视阈下的俞樾及其文学著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36]吴奈夫.试论俞樾[J].苏州大学学报, 1984,(2).
    [137]张立旦.俞樾与通俗文艺[J].文史杂志,1989,(2).
    [138]邓伟.恩锡及其诗词[J].满族研究,1990,(2).
    [139]赵家莹.近代社会思想的变迁与俞樾文学观念的更新[J].杭州大学学报, 1991,(1).
    [140]王卫平.俞樾与中日文化交流[J].浙江学刊, 1992,(3).
    [141]舒芜.纪昀俞樾妇女观比较[J].读书,1992,(4).
    [142]袁行霈.陶渊明的《闲情赋》与辞赋中的爱情闲情主题[J].北京大学学报, 1992,(5).
    [143]丁之方.俞樾政治思想简论[J].史林,1994,(1).
    [144]赵敏俐.十九世纪末古典文学研究态势的历史回顾[J].江海学刊,1996,(1).
    [145]曹虹.清嘉道以来不拘骈散论的文学史意义[J].文学评论,1997,(3).
    [146]王英志.袁枚性灵派在近代的影响[J].文史哲,1998,(4).
    [147]魏永生.俞樾“尊荀”析论[J].东方论坛, 1998,(4).
    [148]高万湖.俞樾家族的诗词创作[J].湖州师专学报, 1999,(1).
    [149]陈节.俞樾评传[J].明清小说研究, 1999,(4).
    [150]周勋初.文学“一代有一代之所胜”说的重要历史意义[J].文学遗产,2000,(1).
    [151]蒋寅.进入“过程”的文学史研究[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1,(1).
    [152]王世光.“以理杀人”新解[J].福建论坛,2001,(6).
    [153]马歌东.俞樾《东瀛诗选》的编选宗旨及其日本汉诗观[J].兰州大学学报, 2002,(1).
    [154]莫道才.论清代骈文研究的几个问题[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3).
    [155]沙先一.论杜文澜的词学主张与创作[J].苏州大学学报,2003,(4).
    [156]罗雄飞.论俞樾的“因文见道”思想及其学术风格[J].齐鲁学刊, 2004,(3).
    [157]罗雄飞.俞樾公羊思想发微[J].清史研究, 2004,(3)。
    [158]张欣.俞樾与近代日本汉学[J].石油大学学报, 2004,(4).
    [159]罗雄飞.俞樾“务求通博”治经思想探析[J].苏州大学学报, 2004,(6).
    [160]罗雄飞.俞樾与经学人才的培养——俞樾、阮元经学教育之比较[J].山西师大学报, 2005,(1).
    [161]陈水云.从传统到现代的词学转型——俞平伯家族的词学史[J].社会科学辑刊,2005,(2).
    [162]张宜雷.章太炎“谢本师”原因又一说[J].中华文化论坛,2006,(1).
    [163]罗雄飞.试论俞樾学术思想的几点局限[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2005,(4).
    [164]谢超凡.俞樾的戏曲创作及研究[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2006,(1).
    [165]罗雄飞.论公羊学在俞樾经学思想中的地位[J].齐鲁学刊, 2006,(2).
    [166]黄宛峰.论先秦两汉“郑卫之音”的传播[J].艺术百家,2006,(5).
    [167]罗雄飞.论俞樾在晚清学术史上的地位[J].苏州大学学报,2007,(1).
    [168]谢超凡.俞樾对《三侠五义》的修订及意义[J].明清小说研究, 2007,(1).
    [169]罗雄飞.俞樾“通经致用”思想析论[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2007,(3).
    [170]谢超凡.俞樾政治思想略论[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2007,(4).
    [171]刘奕.焦循文学代胜说论析[J].四川大学学报,2007,(6).
    [172]谢超凡.俞樾文言小说创作综论[J].浙江社会科学, 2007,(6).
    [173]陈志扬.阮元骈文观嬗变及历史意义[J].文学评论,2008,(1).
    [174]谢超凡.俞樾文学著述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175]贾婀娜.论俞樾的小说创作与小说研究[J].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176]王颖.俞樾及其《右台仙馆笔记》研究[J].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177]谢超凡.俞樾诸子学与文学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后报告,2007.
    [178]冀颖洁.俞樾诗词研究[J].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