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中的包容性增长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对“增长”概念的认识经历了从单纯经济增长到“共享式增长”(Broad-based growth),再到“贫困人口友善的增长”(Pro-poor growth)以及包容性增长(inclusive growth)的历史演进。
     新中国建国以来,在增长方式上曾致力于建国初传统工业化战略实施期间的工业经济增长;也曾经历改革开放以来以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为目标的单纯经济增长;经历了倡导科学发展观,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转变的经济发展型增长。2010年,在北京召开的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上,胡锦涛主席在发表了《深化交流合作,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大会致辞中,引起国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研究包容性增长的理论意义在于从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视角,分析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失衡问题以及处理国际范围内存在的矛盾,提出包容性增长理论的有效实现路径,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论文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广泛借鉴系统论研究范式、现代化理论范式、“国家一社会”理论框架、新制度主义工具范式等领域的分析框架,综合运用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重点研究与一般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等方法进行研究,具体如下:
     1.包容性增长内涵界定。包容性增长是世界范围内人类对自身生存发展问题所做出的整体性理论概括和前瞻性的科学思考,是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包容共生、和谐依存和持续平衡的总体状态。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和纵深发展,是和谐社会的践履和落实。包容性增长自身的特质要求以一种新的思维来解决中国社会面临的各种差异和问题,同时为我们从人类视野处理国际事务提供一种新思路。
     2.包容性增长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分析包容性增长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必然性、可行性和现实性,中国社会经济全方位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历史过程,选择包容性增长发展战略有实践层面的必然性、可行性和现实性。在增长模式转型时期,包容性增长是解决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等失衡问题,从而保证中国社会经济各方面协调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新世纪中国在践行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及包容性增长已成为世界各国在发展方式方面的共同价值取向,为我们选择包容性增长提供了可行性和现实性。
     3.包容性增长的理论内容。结合中国当前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建设要求分析包容性增长的理论内容体系:在社会建设层面包容性增长表现为社会公平的提高,以保证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富裕人口与贫困人口共享发展成果;在政治建设层面表现为民主与法治的有机统一,以实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政府与民众的和谐支撑;在经济建设层面表现为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并坚持兼顾效率与公平、兼顾国强与民富、兼顾经济与社会几项具体原则,最终实现民生保障与经济发展相统一,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科学、产业结构合理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文化建设层面,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和社会意识多样化的统一,实现多元文化的相容共存,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国内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并以核心价值重构当代中国社会伦理文化,重建财富伦理。
     4.包容性增长的现实路径。在明确包容性增长理论内容的前提下,依据中国发展中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和方法,包容性增长的实现途径包括思维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方法创新。
     在思维创新方面,包容性增长的目的在于发展,需要我们的社会思维由单向化、排他性取向的非包容性思维范式转向互为主体包容性思维范式,要求我们以包容性思维范式为指导,在实践中树立“以人为本”的增长理念,倡导“社会平等”的核心内涵,培养社会成员包容心态。
     在制度创新方面,包容性增长强调发展权利制度保障的同质性和均等性,在制度框架上实现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相互兼容,在权利安排和实现公平方面规避国民之间不同的权利配置,保护合理差别,同时给予公民充分安全感,从而确保全体国民共享发展成果。具体包括:规范制度框架,实现社会运行秩序包容性增长;完善社会规则,实现社会公平包容性增长;加强机制创新,保障民众权利包容性增长。
     在科技创新方面,包容性增长鼓励信息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应用,促进包容性增长的过程就是在正确的科技创新主导价值观引领下,使科技创新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持等基础保障的过程,主导价值观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发挥着助推我国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的重要作用。
     在方法创新方面,全面、协调是包容性增长最一般的方法论原则,人民群众主体性的观点是包容性增长最关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统筹兼顾是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基本方法。包容性增长注重统筹兼顾,既要总揽全局,又要解决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实现获取差异化基础上的增长包容、市场兼容和文化共容,从而实现我国的经济共荣、和谐共生和成果共享。
     5.包容性增长的发展前景。包容性增长有着科学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是人类面临共同利益和发展问题所提出的正义性法则和价值取向。包容性增长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问题。人类认识是一个无止境的发展进程,包容性增长理论只是人类认识和探索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规律过程中的阶段性成果,人类必然在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基础上继续探索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道路。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progress, people's concept of "growth has evolved from purely economical growth to Broad-based growth, and then to Pro-poor growth and inclusive growth. Since the foundation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we have, in the mode of growth, dedicated to industrial and economic growth when implementing the traditional industrialization strategy; we have adhered to GDP-growth-oriented pure economic growth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and guided by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 we have turned our focus from extensive growth of economy to intensive growth of economy. In2010, at the5th APEC ministerial meeting for human resources convened in Peking, president Hujintao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inclusive growth in his keynote speech, arousing broad concern in domestic academic circle. The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of research on inclusive growth is to analyze the imbalance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conflicts with other countr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xist socialist theory, in the hope that an effective and realistic way for inclusive growth can be found to drive our great cause of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This paper adopts the methodology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borrows the researching paradigm of system theory,"country-society" theory and modernization theory, and combines macro research with micro research, combines key research with general research and combines history and logic.
     Firstly, the definition of inclusive growth. Inclusive growth is people's theoretical generalization and prospective thinking about problems concerning their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It is the general status in which political,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depend on and help each other. It is the physical reflection and further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 as well as the realization of a harmonic society. It demands us to adopt a new mode of thinking to solve various differences and problems in our society, and in the same time provides us a new way to deal with international affairs.
     Secondly,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basis of inclusive growth. This paper analyze the necessity, feasibility and practicality of inclusive growth in China's social and economic growth. China has experienced a hard and arduous history in its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us its choice of inclusive growth strategy has its necessity, feasibility and practicality. In transitional period of growth mode, inclusive growth is an inevitable choice to solve imbalances like widening wealth gap and ensure coordination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China has gathered rich experience in practicing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 and building harmonic society in this century, and inclusive growth has become the common choice of different countries in the mode of growth. These all provide us feasibility and practicability in choosing inclusive growth.
     Thirdly, the theoretical content of inclusive growth.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heoretical content of inclusive growth in line with requirement of social,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In social development, inclusive growth is characterized as improvement of social equality, so as to ensure that those in developed and undeveloped areas, as well as the rich and impoverished, share the profit of development; in political development, inclusive growth is characterized as the integration of democracy and rule of law, so as to ensure that the government and the public support each other;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inclusive growth is characterized a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population, recourses and environment, as well as the balance of efficiency and equality, balance of a rich country and a rich public, the balance of economy and society and the balance of social welfar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so as to ensure the scientific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rational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elihood; in cultural development, inclusive growth is characterized as guidance of Marxism in ideological field and diversification of social ideologies, so as to ensure the co-existence of different cultures, the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and modern cultures, the combination of foreign and domestic cultures.
     Fourthly, the means of realization for inclusive growth. After clarifying the theoretical content of inclusive growth,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means for practical problems in China's development. The means of realization for inclusive include thinking innovation, system innovati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methodology innovation.
     In thinking innovation, inclusive growth is aimed at development. It demands us to transfer from one-way and exclusive thinking to thinking modes. In another word, it demands us to establish a human-oriented mode of growth, advocate the concept of social equality and help the public to develop an tolerant attitude.
     In system innovation, inclusive growth emphasizes the homogeneity and equity of system insurance for development rights. In another word, it demands us to realize the harmony between different social ranks by way of system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measures:regularizing system frame, so as to realize inclusive growth of social order; improving social rules, so as to realize inclusive growth of social equality; strengthening system innovation, so as to ensure inclusive growth of public rights.
     In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clusive growth encourages development,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process of inclusive growth is the process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providing technological and intellectual support to social and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in the process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dominant values help to transfer our economic growth from resources-dependent mode to technology-driven mode.
     In methodology innovation, comprehension and coordination are the most common methodology principles of inclusive growth, the view of people-orientation is its most important worldview and methodology, and comprehensive planning is its basic means of realization. Inclusive growth has to see the overall picture and solve outstanding problems concerning people's interests at the same time, so as to realize economic growth and cultural co-existence based on individual differences.
     Fifthly, the prospect of inclusive growth. Inclusive growth has its scientific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basis, and it is a justice rule and value orientation raised by mankind concerning their common interests and development issues. It gives an answer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human and society as well as human and itself. However, people's accumulation of knowledge has no end, and the theory of inclusive growth is only an initial success in the process of human exploring nature, human society and law of thinking. After realizing inclusive growth, mankind are sure to continue their way of exploration from the realm of necessity to the realm of freedom.
引文
① 2007年由亚洲开发银行首次提出“共享式的增长”概念,其后进一步提出“对贫困人口友善的增长”的理念。林毅夫:《以共享式增长促进社会和谐》[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② 2010年9月16日,在北京举行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深化交流合作,实现包容性增长》的致辞,作为国家层面首次公开倡导“包容性增长”。载于《人民日报》,2010年9月17日。
    ① 2007年由亚洲开发银行首次提出“共享式的增长”概念,其后进一步提出“对贫困人口友善的增长”的理念。林毅夫:《以共享式增长促进社会和谐》[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② 2010年9月16日,在北京举行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深化交流合作,实现包容性增长》的致辞,作为国家层面首次公开倡导“包容性增长”。载于《人民日报》,2010年9月17日。
    ③ 郭敬生:《包容性增长视角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① 李震:《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角度看包容性增长》[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年第24期。
    ② 盛斌:《包容性增长》[J],《中国海关》,2010年第11期。
    ③ 陈家付:《包容性增长与社会公平》[J],《学术界》,2011年第1期。
    ④ 罗诗钿:《论“包容性增长”理念中的效率与公平——社会伦理理念嬗变的视角》[J],《理论导刊》,2011年第2期。
    ① 庄巨忠:《包容性增长的政策含义及对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J],《金融博览》,2010年第11期。
    ② 唐钧:《包容性增长:参与和共享的发展才有意义》[J],《上海人大月刊》,2010年第11期。
    ③ 张梦涛:《“包容性增长”:科学内涵、时代价值与实践取向》[J],《理论探索》,2011年第1期。
    ④ 汤敏:《包容性增长就是机会平等的增长》[N],《华夏时报》,2010年10月12日。
    ⑤ 庄健:《“包容性增长”如何包容?》,http://www.xinhuanet.com/,2010年10月19日。
    ⑥ 李程骅:《“包容性增长”下的“中国新速度”》[J],《南京社会科学》,2010年第12期。
    ⑦ 杜志雄:《包容性增长理论的脉络、要义与政策内涵》[J],《中国农村经济》,2010年第11期。
    ⑧ 马晓河:《何谓包容性增长》[J],《时事报告》,2010年第11期。
    ① 俞宪忠:《“包容”是民众发展的制度诉求》[J],《党政干部参考》2010年第1期。
    ② 陈杰人:《中国“包容性增长”为民企带来机会?》,http://www.ftchinese.com/,2010年10月8月。
    ③ 孙锡良:《“包容性增长”的“七层含意”》,http://www.wyzxsx.com/,2010年10月13日。
    ④ 蔡继明:《调整分配关系的七个建议》[J],《人民论坛》,2011年第7期。
    ⑤ 陈洪娜:《制度视域下的“包容性增长”》[J],《攀登》,2011年第1期。
    ① 葛笑如、孙亚忠:《“包容性增长”的正义镜像与中国实践》[J],《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第1期。
    ② 汪海霞:《“包容性增长”的语义及其运行机理分析》[J],《求实》,2011年第4期。
    ③ 陈柳钦:《包容性增长:中国经济从量变向质变切换》[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④ 丁一凡、史晋川:《包容性增长,热词鲜为人知的一面》[N],《钱江晚报》,2010年9月30日.
    ⑤ 汝绪华:《包容性增长:内涵、结构及功能》[J],《学术界》,2011年第1期。
    ⑥ 范永忠:《包容性增长理念及现实意义》[J],《理论与改革》,2010年第6期。
    ① 黄刚:《中国与世界双重视域中的“包容性增长”理念》[J],《理论与改革》,2011年第1期。
    ② 张峰、冯海波:《“包容性增长”的科学内涵及其世界历史意义》[J],《吉首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③ 王忠文:《“包容性增长”理念的划时代意义》[J],《观察与思考》,2010年第11期。
    ④ 桑百川:《包容性增长:国际国内复杂形势下的新命题》[J],《中国市场》,2011年第11期。
    ⑤ 胡洪彬:《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困境与路径》[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① 张兰英:《对现代性与社会主义关系的若干反思和探索》[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① 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0-25页。
    ② 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0-25页。
    ③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497-502页。
    ④ 亚历山大[英]:《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M],邓正来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455页。
    ① 杨光斌:《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在中国的发展》[J1,《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1期。
    ② 波尔斯比:《政治学手册精选》[M](上),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37页。
    ③ 莱利斯·利普森[美]:《政治学的重大问题:政治学导论》[M],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16页。
    ① 李·J·阿尔斯通:《制度变革的经验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9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22页。
    ①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5—376页。
    ① 刘琳娜:《台阶式发展经济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J],《许昌师专学报》,1998年第4期。
    ① 刘琳娜:《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地方政府职能转变》[J],《经济体制改革》,2005年第1期。
    ① 刘琳娜:《发展循环经济科学思想体系浅思》[J],《青海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① 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编写:《科学发展观读本》[M],学习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18-119页。
    ① 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页。
    ① 李国兴:《和谐社会理念:对现代性的中国式解读》[J],《学术研究》,2008年第7期。
    ① 戴维·米勒[英]:《社会正义原则》[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3页。
    ② 贺志敏:《略论社会正义的道德心理学基础》[J],《桂海论丛》,2006年3月第2期。
    ① 李其庆:《全球化背景下的新自由主义》[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页。
    ① 秦亚青:《世界格局、国际制度与全球秩序》[J],《现代国际关系》,2010年第1期。
    ①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美]:《历史资本主义》[M],路爱国、丁浩金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1卷,第462页。
    ① 引自:US-China Trade Statistics and China's World Trade Statistics. http://www.uschina.org.2011年1月2日。
    ②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美]:《历史资本主义》[M],路爱国、丁浩金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1卷,第13页。
    ③ R·C·朗沃思:《管理全球经济的工作没有公众参与》,《芝加哥论坛报》,1998年4月22日。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3页。
    ① 尤尔根·哈贝马斯[德]:《超越民族国家?——论经济全球化的后果问题》,李惠斌主编,《全球化与公民社会》,广西师大出版社,2003年版第14页。
    ① 戎来:《全球化背景下普世伦理构建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6页。
    ① 蔡维泉:《对新自由主义在拉美蔓延和成败效应的看法》,何秉雄主编,《新自由主义评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44页。
    ② 王治河:《后现代全球意识》,李惠斌主编,《全球化与后现代性》,广西师大出版社,2003年版第8页。
    ③ 大卫·施沃伦[美]:《走向自觉的资本主义》,李惠斌主编,《全球化与后现代性》,广西师大出版社,2003年版第197页。
    ① 刘啸霆:《整体思维与人类未来》[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① 葛笑如,孙亚忠:《“包容性增长”的正义镜像与中国实践》[J],《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第1期。
    ② 胡锦涛:《深化交流合作实现包容性增长》[N],《人民日报》,2010年9月17日。
    ①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
    ② 陈华、张梅玲:《基于公平的包容性增长:科学内涵、约束条件及路径选择》[J],《理论学习》,2011年第1期。
    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新华社,2011年3月17日。
    ④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
    ①李本松:《“包容性增长”的经济学解读》[J],《商业时代》,2011年第6期。
    ② 周光辉、殷冬水:《民主:社会正义的生命和保障——关于民主对社会正义的价值的思考》[J],《文史哲》,2008年第6期。
    ③ 蔡荣鑫:《“包容性增长”理念的形成及其政策内涵》[J],《经济学家》,2009年第1期。
    ④ 陈家付:《包容性增长与社会公平》[J],《学术界》,2011年第1期。
    ⑤ 陈家付:《包容性增长与社会公平》[J],《学术界,》2011年第1期。
    ⑥ 林毅夫:《以共享式增长促进社会和谐》[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年版第34页。
    ① 陈家付:《包容性增长与社会公平》[J],《学术界》,2011年第1期。
    ② 张梦涛:《“包容性增长”:科学内涵、时代价值与实践取向》[J],《理论探索》,2011年第1期。
    ③ 陈家付:《包容性增长与社会公平》[J],《学术界》,2011年第1期。
    ④ 陈家付:《包容性增长与社会公平》[J],《学术界》,2011年第1期。
    ⑤ 李本松:《“包容性增长”的经济学解读》[J],《商业时代》,2011年第6期。
    ⑥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
    ① 蔡荣鑫:《“包容性增长”理念的形成及其政策内涵》[J],《经济学家》,2009年第1期。
    ② 李本松:《“包容性增长”的经济学解读》[J],《商业时代》,2011年第6期。
    ③ 罗诗钿:《论“包容性增长”理念中的效率与公這——社会伦理理念嬗变的视角》[J],《理论导刊》,2011年第2期。
    ④ 张峰,冯海波:《“包容性增长”的科学内涵及其世界历史意义》[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① 俞宪忠:《包容性增长的制度诉求》,http://finance.ifeng.com/,2010年10月15日。
    ②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
    ③ 张峰、冯海波:《“包容性增长”的科学内涵及其世界历史意义》[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④ 罗诗钿:《论“包容性增长”理念中的效率与公平——社会伦理理念嬗变的视角》[J],《理论导刊》,2011年第2期。
    ⑤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
    ⑥ 罗诗钿:《论“包容性增长”理念中的效率与公平——社会伦理理念嬗变的视角》[J],《理论导刊》,2011年第2期。
    ① 罗诗钿:《论“包容性增长”理念中的效率与公平——社会伦理理念嬗变的视角》[J],《理论导刊》,2011年第2期。
    ② 李本松:《“包容性增长”的经济学解读》[J],《商业时代》,2011年第6期。
    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新华社,2011年3月17日。
    ①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
    ② 葛笑如、孙亚忠:《”包容性增长”的正义镜像与中国实践》[J],《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第1期。
    ① Keith Dowding ed, Justice and Democrac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2004, P20。
    ① 李本松:《“包容性增长”的经济学解读》[J],《商业时代》,2011年第6期。
    ② 陈家付:《包容性增长与社会公平》[J],《学术界》,2011年第1期。
    ③ 郑杭生、李迎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社会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④ 陈家付:《包容性增长与社会公平》[J],《学术界》,2011年第1期。
    ① 陈华、张梅玲:《基于公平的包容性增长:科学内涵、约束条件及路径选择》[J],《理论学习》,2011年第1期。
    ② 葛笑如、孙亚忠:《“包容性增长”的正义镜像与中国实践》[J],《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第1期。
    ③ 戴维·米勒[英]:《社会正义原则》[M],应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45页。
    ① 钱宁:《社会福利中的政治道德问题与集体主义价值观》[J],《思想战线》,2003年第4期。
    ① 葛笑如、孙亚忠:《“包容性增长”的正义镜像与中国实践》[J],《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第1期。
    ② 傅思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学习读本》[M],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年版。
    ③ 傅思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学习读本》[M],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年版。
    ④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新华社,2011年3月17日。
    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新华社,2011年3月17日。
    ① 俞可平:《增量民主与善治》[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53页。
    ① 俞可平:《“西化”与“中化”之辩—评30年代前后关于中国现代化模式的两种观点》[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5年第1期。
    ② Joseph A. Schumpeter. "Capitalism, Socialism and Democracy". New York:Harper,1994, P269。
    ③ 俞可平: 《走出“政治改革——社会稳定”的两难困境》[N],深圳特区报,1998年9月15日。
    ① 俞可平:《增量民主与善治》[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56页。
    ① 托克维尔[法]:《论美国的民主》[M],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43页。
    ① Stoker, Gerry. "Governance as Theory:Five Propositions".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Vol.1551998, P27-28.
    ① 唐娟:《政府治理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4页。
    ① 刘敏、李永忠: 《推进包容性增长与改善民生》[J],《人民论坛》,2011年第20期。
    ① 刘向阳:《包容性增长应以改善民生为主题》[J],《理论探讨》,2011年第2期。
    ① 程桂萍:《论文化与人的全面发展》[J],《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1期。
    ② 赵东海: 《论文化的功能》[J],《科学管理研究》,2004年第6期。
    ① 宋一:《当前我国文化建设的现代性建构》[J],《阴山学刊》,2008年第3期。
    ① 缪塞尔·亨廷顿[美]:《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353页。
    ① 肖萍:《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中的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建设》[J],《理论月刊》,2005年第11期。
    ① 袁祖社:《“虚无主义”的价值幻象与人文精神重建的当代主题——“私人性生存”与“公共性生存”的紧张及其化解》[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① 沙莲香:《社会心理变化中的负现象析——民族性变迁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② 文侃:《对当前我国公众社会主义财富观的调查研究》[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8期。
    ① 文侃:《对当前我国公众社会主义财富观的调查研究》[J],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8期。
    ① 张茹粉:《思维方式的价值诉求》[J],《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
    ② 张曙光:《哲学生存论的彰显及其意义》[N],《光明日报》,2001年11月22日。
    ① 张其学:《从二分思维到间性思维:构建平衡的文化生态》[J],《岭南学刊》,2010年第5期。
    ① 蔡志强:《中国社会阶层固化趋势加速纵向流动通道渐狭窄》,http://www.chinanews.com/.2011年6月27日。
    ② 潘志新:《论人类不平等的对策》[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① 陈洪娜:《制度视域下的“包容性增长”》[J].《攀登》,2011年第1期。
    ② 塞缪尔·亨廷顿[美]:《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60页。
    ① 张峰、冯海波:《“包容性增长”的科学内涵及其世界历史意义》[J],《吉首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① 胡锦涛:《深化交流合作实现包容性增长》[N],《人民日报》,2010年9月17日。
    ① 林毅夫:《以共享式增长促进社会和谐》[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年版第34页。
    ① 陈家付:《包容性增长与社会公平》[J],《学术界》,2011年第1期。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372页。
    ② 邵璀菊:《技术异化引发生态危机的哲学反思》[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第9期。
    ① 苏玉娟:《主导价值观选择下科技革命与构建和谐社会模式研究》[J],《经济问题》,2008年第6期。
    ② 易显飞:《工业社会主导性技术创新价值取向及批判》[J],《淮阴师范学院报》,2011年第2期。
    ① 周家荣:《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科技与社会关系的重大调整》[J],《科学管理研究》,2007年第10期。
    ② 陈翠芳:《科技的人性化“辨义”》[J],《伦理学研究》,2007年第3期。
    ① 陈翠芳:《和谐社会与科技的健康发展》[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② 赵辉:《民生科技发展探析》[J],《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6期。
    ① 纪玉山:《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微观机理与政策选择》[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年第5期。
    ① 张铭、严强:《政治学方法论》[M],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0-142页。
    ① 方大春:《包容性增长的内涵:天地人和》[J],《红旗文稿》,2011年第10期。
    ② 方大春:《包容性增长的内涵:天地人和》[J],《红旗文稿》,2011年第10期。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1页。
    ② 余谋昌:《走出人类中心主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4年第7期。
    ③ 金维克:《论马克思的“人化自然”思想》[J],《学术交流》,2003年第10期。
    ① 阿尔温·托夫勒[美]:《第三次浪潮》[M],陈峰译,上海三联出版社,1984年版第178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人民出版社,1995版第178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5版第20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人民出版社,1995版第410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19页。
    ① [北宋]张载,《正蒙·乾称篇》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1,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页。
    ②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5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l,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3页。
    ④ 荀况:荀子·王制。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8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26页。
    ① 论语·里仁
    ② 论语·雍也
    ③ 论语·卫灵公
    ④ 论语·雍也
    ⑤ 礼记·仲尼燕居
    ⑥ 论语·为政
    ⑦ 论语·为政
    ① 刘述先:《儒家思想开拓的尝试》[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1年版第138页。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马克思、思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马克思、思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马克思、思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7]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8]《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9]《邓小平文选》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0]《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1]《江泽民文选》第1-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2]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3]《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2006、2008年版.
    [14]《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2011年版.
    [15]《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6](印)阿马蒂亚·森:《伦理学与经济学》,商务印书馆,2000年中译本.
    [17]汤剑波:《重建经济学的伦理之维:论阿马蒂亚·森的经济伦理思想》,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8](印)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9](英)大卫·休谟:《人性论》(上),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20](英)纳索·威廉·西尼尔:《政治经济学大纲》,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年版.
    [21](印)阿马蒂亚·森:《集体选择与社会福利》,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版.
    [22](英)莱昂内尔·罗宾斯:《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23](美)罗伯特·L·海尔布罗纳:《几位著名经济思想家的生平、时代和思想》,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24](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25](印)阿马蒂亚·森:《理性与自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6]周文文:《伦理理性自由:阿马蒂亚·森的发展理论》,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
    [27](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
    [28](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29]郑冬芳:《从发展逻辑和整体性视角论马克思人道主义思想》,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29]高建国:《人性经济学》,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0]徐少锦:《科技与伦理》,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1]钟伟军:《利益冲突、沟通阻梗与地方协调机制建设——一种地方经济精英和大众互动的视角》,天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2]王玉栋:《价值哲学新探》,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3]王东,丰子义,聂锦芳等:《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4]李惠斌:《全球化:中国道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35]李宗桂:《儒家文化与中华民族凝聚力》,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6]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文化反思与文化建设》,中华工商联出版社,1998年版.
    [37]崔永东:《道德与中西法治》,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8]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39]中华孔子学会,云南民族学院:《经济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多元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40]李皓:《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41]干春松:《现代化与文化选择——国门开放后的文化冲突》,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42]陈永森:《公民精神纵横谈》,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版.
    [43]李连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研究》,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44]李强:《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分层结构》,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5]李秀潭:《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新探索》,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6]孙立平:《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47]王卿等著:《把握新特点化解新矛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
    [48]周海林、谢高地:《人类生存的困境——发展悖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49]秦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专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0]郑永年:《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51]杨通进等:《现代文明的生态转向》,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
    [52](加拿大)米什拉著,郑秉文译:《资本主义社会的福利国家》,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53]郭忠华,刘训练:《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4](美)沃尔斯·w.鲍威尔,保罗·J.迪马吉奥:《组织分析的新制度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55]张永宏:《组织社会学的新制度主义学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6](美)尼尔·吉尔伯特等编,王金龙译:《激活失业者》,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版.
    [57]卢风:《人类的家园——现代文化矛盾的哲学反思》,湖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58]李景治等:《中国和平发展与构建和谐世界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59]李从军:《价值体系的历史选择》,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60]苏戎安等:《和谐社会主义论》,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61]郑永年:《未竟的变革》,浙江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62]樊浩:《伦理精神的价值生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63](美)罗尔斯著,何怀宏等译:《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64]罗国杰,宋希仁编著:《西方伦理思想史》(上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65]杨国荣:《伦理与存在一一道德哲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6]邓正来等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67]石元康:《从中国文化到现代挂:典范转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68]高兆明:《制度公正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69]陈志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0](德)马克斯·韦伯著,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上卷)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71](德)马克斯·韦伯著,李秋零、田薇译:《社会科学方法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2]李会滨:《社会主义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73](美)布坎南:《伦理学、效率与市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91年版.
    [74](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下卷),商务印书馆,1972年中译本.
    [75]江流:《社会主义论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76](英)安东尼·吉登斯,里斯多弗·皮尔森:《现代性——吉登斯访谈录》,新华出版社,2001年中文版.
    [78]李慎明,陈之烨:《居安思危:苏共亡党二十年的思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79]李慎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国际战略》,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80]李慎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大党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81]中共中央宣传部《党建》杂志社:《思考中国》,红旗出版社,2010年版.
    [81]傅思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1年版.
    [82]陈劲,张学文:《创新型国家建设——理论读本与实践发展》,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83]李宗南,文锋:《中国大趋势:创新改变中国》,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1年版.
    [84]鄢本凤:《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85]杨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意识形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86]唐鸣,俞思念:《共产党执政与社会主义建设》,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87]聂运麟:《历史的丰碑与艰难的探索》,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8]唐鸣:《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历史、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89]程又中:《苏联模式的兴衰》,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90]王建国:《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建设的历史、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涂洪波:《制度分析:对新制度主义的一种解读》,《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2]宫敬才:《阿马蒂亚·森的经济学革命》,《中华读书报》,2007年第8期.
    [3]汤剑波:《重建经济学的伦理之维——阿马蒂亚·森的启示》,《学术月刊》,2005年第3期.
    [4]胡比希:《作为权宜道德的技术伦理》,《世界哲学》,2005年第4期.
    [5]李文潮,王国豫:《共同应对现代科技对伦理的挑战》,《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6]李文潮:《技术伦理面临的困境》,《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年第11期.
    [7]李醒民:《科学和技术异同论》,《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年第1期.
    [8]汪建丰:《风险社会与反思现代性——吉登斯的现代社会“风险”思想评析》,《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2年第6期.
    [9]王绍光:《大转型:1980年代以来中国的双向运动》,《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10]王思斌:《社会政策时代与政府社会政策能力建设》,《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