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涵光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申涵光(1619-1677年),直隶广平府(今河北省邯郸市)人,明遗民、诗人、理学家。他曾三次拒绝清政府的征召,始终坚持汉族知识分子的气节,不参与清朝政权。作为“河朔诗派”的开创者及代表人物,其诗歌创作取得了极大的成就,在清初诗坛上有较为重要的影响。作为孙奇逢的弟子,他在理学研究上的成就也颇高,理学思想有许多独到之处,为孙氏理学思想在广平的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作为明末清初广平府遗民群中的一员,申涵光一生的经历不仅反映了这一地域遗民所面临的难题,也为这一大变革时代知识分子的处境提供了绝好的注脚。
Shen Han-guang (1619-1677), Ming adherent, poet and Confucian philosopher of Guangping Prefecture of Zhili (now Handan City, Hebei Province), held fast to national integrity of Han Chinese intellectuals and refused the invitation to join Qing regime for three times. As the father and representative of Heshuo School of Poetry, Shen Hanguang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n writing poems and was influential in Parnassus of early Qing Dynasty. As a disciple of Sun Qifeng, his achievements in neo-confucianism was also high, there were many unique features in his neo-confucianism study,and in the spread of Sun’s neo-confucianism thougts,he played an imprtant role. As one of the the adherents in Guangping Prefecture,his experience of life not only reflected the difficulties of intellectuals in this region in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y,but also showed the problems faced by adherents in this age of rapid changes.
引文
1赵永纪:《申涵光与河朔诗派》,《河北学刊》,1986年第1期。
    2刘世南:《明末清初的河朔诗派——<清诗史>“遗民诗”的一章》,《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4期。
    3张兵:《申涵光的诗学主张与诗歌创作》,《泰安师专学报》,1999年第21卷第4期。
    4时志明:《荒台凭晚眺天空塞鸟飞——论明末清初河朔遗民诗人申涵光的山水诗》,《长春大学学报》2006年第16卷第3期。
    5王小舒:《清初的河朔诗派》,《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8卷第4期。
    
    1路英英:《“河朔诗派”研究》,苏州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2006年硕士论文。
    2马晓艳:《申涵光年谱新编》,兰州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2006年硕士论文。
    3谢国桢:《孙夏峰李二曲学谱》,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1申佳胤:《申端愍公集》卷末《年谱》,《丛书集成初编》第2457册,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30页。
    2申涵光:《聪山诗选》卷一《五言古·家诫示舍弟观仲随叔》,《丛书集成初编》第2289册,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421页。
    3明崇祯十四年《永年县志》卷六,《明代孤本方志选》,中华全国图书馆文献微缩复制中心2000年版,第270页。
    4申涵光:《聪山诗选》卷一《五言古·家诫示舍弟观仲随叔》,第421页。
    5光绪《永年县志》卷七《人物传·儒林》,《中国地方志集成·河北府县志辑》第61册,上海书店、巴蜀书社、江苏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56页。
    6申涵光:《聪山诗选》卷一,《五言古·家诫示舍弟观仲随叔》,第421页。
    1光绪《永年县志》卷六《人物传·笃行》,第57页。
    2光绪《永年县志》卷六《人物传·循吏》,第58页。
    3光绪《永年县志》卷六《人物传·笃行》,第59页。
    4光绪《永年县志》卷六《人物传·笃行》,第61页。
    5光绪《永年县志》卷六《人物传·笃行》,第63页。
    6申涵光:《聪山诗选》卷一《五言古·家诫示舍弟观仲随叔》,第422页。
    7申涵光:《聪山诗选》卷一《五言古·家诫示舍弟观仲随叔》,第422页。
    1申涵光:《聪山集》卷一《家谱序》,《丛书集成初编》第2473册,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2申涵煜、申涵盼:《明末申凫盟先生涵光年谱》,《新编中国名人年谱集成》第三辑,台湾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10页。
    3申佳胤:《申端愍公集》卷末《年谱》,第32页。
    4申涵煜、申涵盼:《明末申凫盟先生涵光年谱》,第11页。
    5申涵煜、申涵盼:《明末申凫盟先生涵光年谱》,第12页。
    6申涵煜、申涵盼:《明末申凫盟先生涵光年谱》,第12页。
    7申涵光:《聪山集》卷三《殷宗山先生行状》,第9页。
    
    1傅维鳞:《四思堂文集》卷二《申凫盟诗序》,齐鲁书社1995年版,第57页。
    2申佳胤:《申端愍公集》卷末《年谱》,第36页。
    3申涵煜、申涵盼:《明末申凫盟先生涵光年谱》,第13-14页。
    4申涵煜、申涵盼:《明末申凫盟先生涵光年谱》,第15页。
    5魏象枢:《寒松堂集》卷五,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34页。
    6申涵煜、申涵盼:《明末申凫盟先生涵光年谱》,第15页。
    7申涵煜、申涵盼:《明末申凫盟先生涵光年谱》,第17页。
    8顾炎武:《明季实录》卷二,《中华文史丛书》第四十三册,华文书局1984年版,第221页。
    9计六奇:《明季北略》,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542页。
    1申涵煜、申涵盼:《明末申凫盟先生涵光年谱》,第17页。
    2申涵煜、申涵盼:《明末申凫盟先生涵光年谱》,第17页。
    3申涵煜、申涵盼:《明末申凫盟先生涵光年谱》,第17页。
    4光绪《永年县志》卷十《艺文》,第288页。
    5申涵煜、申涵盼:《明末申凫盟先生涵光年谱》,第17页。
    6光绪《广平府志》卷五《宦绩》,《中国地方志集成·河北府县志辑》第61册,上海书店、巴蜀书社、江苏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34页。
    1【美】魏斐德:《洪业——清朝开国史》下册,陈苏镇、薄小莹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619页。
    2申佳胤:《申端愍公文集》,第1页
    3光绪《永年县志》,第270页
    4申涵光:《聪山集》卷一《诗集自序》,第29页。
    5申涵光:《聪山集》卷一《诗集自序》,第29页。
    6魏裔介著,魏连科点校:《兼济堂文集》下,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99页。
    7魏象枢:《寒松堂全集》卷十二,第334页
    8申涵煜、申涵盼:《明末申凫盟先生涵光年谱》,第17页。
    9申涵光:《聪山集》卷二《且亭诗序》,第7页。
    1魏裔介著,魏连科点校:《兼济堂文集》下,第299页。
    2顺治十年,傅维鳞外授山东东昌兵备道。
    3王崇简:《青箱堂诗集》卷八,齐鲁书社1995年版,第331页。
    4郭棻:《学源堂集》,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213页。
    1梁清标:《蕉林诗集》,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125页。
    2申涵煜、申涵盼:《明末申凫盟先生涵光年谱》,第15页。
    3申佳胤:《端愍公文集》,第6页。
    4申涵煜、申涵盼:《明末申凫盟先生涵光年谱》,第15页。
    5申涵光:《聪山集》卷首《诗集自序》,第1页。
    6申涵光:《聪山集》卷三《与朱锡鬯书》,第8-9页。
    1顾炎武著,王蘧常辑注、吴丕续标校:《顾亭林诗集汇注》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829页。
    2关于顺治十年申涵光与顾炎武是否有过交往的研究,可参看刘秋彬:《申涵光、顾炎武交游考略》,《文史博览》(理论)2008年9月。
    3魏裔介著,魏连科点校:《兼济堂文集》下,第299页。
    4申涵光:《聪山诗选》卷五,《七言律·怀太原傅青主》,第459页。
    1光绪《广平府志》,第269页。
    2申涵光:《聪山诗选》卷三《五言律·怀太原傅青主》,第459页。
    3申涵煜、申涵盼:《明末申凫盟先生涵光年谱》,第36页。
    4光绪《广平府志》,第269页。
    5申涵光:《聪山诗选》卷三《五言律·偶过韩圣秋寓,值纪伯紫、姜汇思快饮,时汇思将南归》,第436页。
    6申涵光:《聪山集》卷二《杨方伯传》,第15-16页。
    
    1申涵光:《聪山集》卷一《且亭诗序》,第7页。
    2申涵光:《聪山集》卷首《申凫盟诗旧序》,第1页。
    3傅维鳞:《四思堂文集》卷二,齐鲁书社1995年版,第57页。
    4申涵光:《聪山集》卷三《殷宗山先生行状》,第11页。
    
    1魏裔介著,魏连科点校:《兼济堂文集》下,第488页。
    2申涵光:《聪山诗选》卷二,《七言古·哀流民和魏都谏》,第428页。
    3申涵光:《聪山诗选》卷三,《五言律·王贻上书来》,第442页。
    4王士祯:《渔洋诗集》卷十二,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204页。
    5王士祯:《居易录》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122页。
    6申涵煜、申涵盼:《明末申凫盟先生涵光年谱》,第25页。
    7魏裔介著,魏连科点校:《兼济堂文集》上,第201页
    1光绪《永年县志》,《艺文·旌忠录跋》,第301页。
    2光绪《永年县志》,《艺文·旌忠录跋》,第300页。
    3魏象枢:《处士申凫盟墓志铭》,《寒松堂集》卷五,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34页。
    4申涵盼:《先伯氏凫盟处士行述》,《忠裕堂文集》,《丛书集成初编》第2487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
    5魏裔介著,魏连科点校《兼济堂文集》上,第148页。
    6魏裔介著,魏连科点校:《兼济堂文集》下,第299页。
    1申涵光:《聪山集》卷三《辞辟举书》,第5-6页。
    2申涵煜、申涵盼:《明末申凫盟先生涵光年谱》,第32页。
    3魏裔介著,魏连科点校:《兼济堂文集》下,第300页
    4申涵煜、申涵盼:《明末申凫盟先生涵光年谱》,第37页。
    5申涵煜、申涵盼:《明末申凫盟先生涵光年谱》,第35页。
    
    1顺治《曲周县志·人物》,《中国地方志集成·河北府县志辑》第61册,上海书店、巴蜀书社、江苏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587页。
    2申涵光:《聪山集》卷三《殷宗山先生行状》,第10页。
    1光绪《永年县志》卷十,第57页。
    2光绪《永年县志》卷十,第310页。
    3孟森:《己未词科录外录》,《明清史论著集刊》下册,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517-518页。
    4刘逢源:《积书岩诗集》,《七言律·后漫兴诗(并序)》,《丛书集成初编》第2297册,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32页。
    5张盖:《柿叶庵诗选》,《七言绝句·与申子》,《丛书集成初编》第2292册,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20页。
    1申涵光:《聪山集》卷三《殷宗山先生行状》,第29页。
    2申涵光《聪山诗选》卷五《七言律·步伯岩韵二首》,第435页。
    3申涵光:《聪山诗选》,卷三《五言律·闻周臬司伯衡分守岭北,简仕籍不见。计必弃官隐矣,作诗待讯》,第322页。
    4申涵光:《聪山诗选》,卷三《五言律·七月》,第302页。“北山文”指《北山移文》,南北朝时孔稚圭所作,讽刺那些伪装隐居以求功名利禄的人。
    5申涵光:《聪山诗选》,卷三《五言律·闻豫闱仍开,汴上百泉幽胜,卜邻益急,诗寄赵锦帆、王蓼航、高荐馨》,第331页。
    6申涵光:《荆园小语》,《丛书集成初编》第376册,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25页。
    7申涵光:《聪山诗选》,卷三《五言律·吟表兄李志清水村亭子》其二,第321页。
    8申涵光:《荆园小语》,第23页。
    1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明文书局1984年版,第145-146页。
    2赵俪生:《赵俪生史学论著自选集》,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78页。
    3申涵光:《聪山集》卷一《蕉林集诗序》,第6页。
    4申涵光:《聪山集》卷一《屿舫诗序》,第10页。
    5申涵光:《聪山集》卷一《青箱堂近诗序》,第8页。
    
    1申涵光:《聪山诗选》卷一《五言古·与张逸人覆舆》,第21页。
    2申涵光:《聪山集》卷一《青箱堂近诗序》,第12页。
    3申涵光:《荆园小语》,第23页。
    1邓汉仪:《慎墨堂诗拾》,转引自蒋寅:《王渔洋与康熙诗坛》,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3页。
    2申涵光:《聪山集》卷二《王幼舆诗引》,第8页。
    3魏裔介著、魏连科点校:《兼济堂文集》上,第300页。
    4张盖:《柿叶庵诗选》《五言古·赠申凫盟居士》,第21页。
    5邓之诚:《清诗纪事出版》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256页。
    6王崇简:《青箱堂文集》卷三,齐鲁书社1995年版,第337页。
    1仇兆鳌:《杜诗详注》卷五,转引自孙微:《申涵光<说杜>一卷辑佚》,《杜甫研究学刊》2005年第4期。
    2孙微:《申涵光<说杜>一卷辑佚》,《杜甫研究学刊》2005年第4期。
    3魏裔介著,魏连科点校:《兼济堂文集》上,第300页。
    4申涵光:《聪山集》卷二《乔文衣诗引》,第23页。
    5申涵光:《聪山集》卷一《屿舫诗序》,第11页。
    6申涵光:《说杜》,韩菼过录本,转引自孙微:《申涵光<说杜>一卷辑佚》,《杜甫研究学刊》2005年第4期。
    7申涵光:《荆园小语》,第22页。
    1仇兆鳌:《杜诗详注》卷五,转引自孙微:《申涵光<说杜>一卷辑佚》,《杜甫研究学刊》2005年第4期。
    2魏象枢:《寒松堂集》卷七,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42-243页。
    3申涵光:《聪山集》卷二《贾黄公诗引》,第22页。
    4申涵光:《聪山集》卷二《王清有诗引》,第18页。
    5申涵光:《聪山集》卷二《马旻徕诗引》,第15页。
    1申涵光:《聪山集》,魏裔介序,第1页。
    2申涵光:《聪山集》,邓汉仪序,第2页。
    3赵俪生:《赵俪生史学论著自选集》,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78-379页。
    4王士祯:《渔洋诗话》卷下,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204页。
    5杨际昌:《国朝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1671页。
    1申涵光:《聪山集》卷二《张覆舆诗引》,第15页。
    2王士祯:《池北偶谈》,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96页。
    3魏裔介著、魏连科点校:《兼济堂文集》上,第134页。
    4申涵光:《聪山集》卷三《殷宗山先生行状》,第29页。
    5申涵光:《聪山集》卷二《殷宗山诗序》,第22页。
    6申涵光:《聪山集》卷三《殷宗山先生行状》,第30页。
    7钱仲联:《清诗纪事》,《明遗民卷》,凤凰出版社2004年版,第155页。
    1《冯惟敏、冯溥、李之芳、田雯、张笃庆、郝懿行、王懿荣年谱》,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6页。
    2谢国桢:《孙夏峰李二曲学谱》,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62页。
    3赵俪生:《赵俪生史学论著自选集》,第241页。
    4徐世昌:《大清畿辅先哲传》第十一卷,北京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894页。
    5谢国桢:《孙夏峰李二曲学谱》,第60页。
    6孙聚友:《论孙奇逢的学术思想》,《齐鲁学刊》2000年第1期。
    7赵俪生:《赵俪生史学论著自选集》,第241页。
    1黄宗羲著、沈芝盈点校:《明儒学案》下册,中华书局出版社1986年版,卷五十七,第1371页。
    2申涵光:《荆园进语》,《丛书集成初编》第376册,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17页。
    3申涵光:《聪山集》卷三《征君孙钟元先生诔词》,第38页。
    4孙聚友:《论孙奇逢的学术思想》,《齐鲁学刊》2000年第1期。
    5申涵光:《荆园进语》,第16页。
    6谢国桢:《孙夏峰李二曲学谱》,第61页。
    7申涵煜、申涵盼:《明末申凫盟先生涵光年谱》,第20页。
    1光绪《永年县志》卷三十九《艺文、书序、跋》,第57页
    2申涵盼:《忠裕堂集》,《先伯氏凫盟处士行述》,第25页。
    3魏裔介著,魏连科点校:《兼济堂文集》上,第148页。
    4申涵煜、申涵盼:《明末申凫盟先生涵光年谱》,第35页。
    5申涵盼:《忠裕堂集》,《先伯氏凫盟处士行述》,第31页。
    6申涵光:《荆园小语》卷首,第2页。
    1申涵光:《聪山集》卷三《征君孙钟元先生诔词》,第38页。
    2魏裔介著,魏连科点校:《兼济堂文集》上,第224页。
    3谢国桢:《孙夏峰李二曲学谱》,第61-62页。
    4申涵光:《荆园进语》,第11页。
    5申涵光:《聪山集》卷三《征君孙钟元先生诔词》,第39页。
    6孙聚友:《论孙奇逢的学术思想》,《齐鲁学刊》2000年第1期。
    7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东方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8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18页。
    1申涵光:《荆园进语》,第16页。
    2谢国桢:《孙夏峰李二曲学谱》,第61页。
    3赵俪生:《赵俪生史学论著自选集》,第241页。
    4申涵光:《荆园进语》,第16页。
    5赵俪生:《赵俪生史学论著自选集》,第241页。
    6申涵光:《荆园进语》,第23页。
    1申涵光:《荆园进语》,第25页。
    2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上册,第288页。
    3魏裔介著,魏连科点校:《兼济堂文集》上,第300页。
    4申涵光:《荆园小语》,第18页。
    5申涵光:《荆园进语》,第24页。
    6申涵光:《荆园进语》,第22页。
    1申涵光:《荆园进语》,第41页。
    2申涵光:《荆园进语》,第34页。
    3魏象枢:《寒松堂集》,《丛书集成初编》第2467册,卷七,第224页。
    1赵园:《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25页。
    2谢国桢:《孙夏峰李二曲学谱》,第61页。
    3申涵光:《荆园进语》,第45页。
    4申涵光:《荆园进语》,第41页。
    5申涵光:《荆园小语》,第36页。
    6赵园:《制度·言论·心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0-221页。
    1赵园:《制度·言论·心态》,第217页。
    2申涵光:《荆园进语》,第22页。
    3申涵光:《荆园小语》,第18页。
    4申涵光:《荆园进语》,第5页。
    5申涵光:《荆园进语》,第8页。
    1申涵光:《荆园进语》,第16页。
    2赵园:《制度·言论·心态——<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续编》,第36页。
    3申涵光:《聪山集》卷一《郑子勉制义序》,第21页。
    4魏裔介著,魏连科点校:《兼济堂文集》下,第229页。
    5谢国桢:《孙夏峰李二曲学谱》,第62页。
    1谢国桢:《明末清初的学风》,自序。
    2光绪《永年县志》《兵事》,第126页。
    3崇祯《永年县志》,第183页。
    4《明史》卷二百六十,列传第一百四十八,《方孔炤》。
    1顺治《曲周县志》,第387页。
    2申涵光:《聪山集》卷一《刻太上感应篇序》,第7页。
    3申涵光:《聪山集》卷一《刻太上感应篇序》,第12页。
    4申涵光:《聪山集》卷三《徐处士墓志铭》,第15页。
    5申涵光《聪山诗选》卷五《七言律·忧旱》,第328页。
    6申涵光《聪山诗选》卷二《七言古·邯郸行》,第225页。
    7申涵光:《聪山集》卷三《尹仲泓墓志》,第16页。
    1魏裔介著,魏连科点校:《兼济堂文集》下,第298页。
    2崇祯《永年县志》,第184页。
    3申涵光:《聪山集》卷二《岵园记》,第8页。
    4申涵光《聪山诗选》卷二,《七言古·慰友》,第387页。
    5申涵光《聪山诗选》卷二,《七言古·操舟谣》,第298页。
    6孟森:《明清史讲义》下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总第440页。
    2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所说的“农民军”并不专指李自成的起义军。因为在当时的广平府并非只有李自成的义军,还有很多小规模的地方性农民义军,即士大夫阶层所说的“土寇”,两者在本文中统称为“农民军”。
    3崇祯《永年县志》,第201页
    4申佳胤:《申端愍公集》卷末《年谱》,第30页。
    5申涵煜、申涵盼:《明末申凫盟先生涵光年谱》,第16页。
    6申涵煜、申涵盼:《明末申凫盟先生涵光年谱》,第16页。
    7申涵光:《聪山集》卷三《殷宗山先生行状》,第29页。
    8申涵光:《聪山诗选》卷一《五言古·怀路氏妹避乱江南》,第286页。
    1申涵光:《聪山诗选》卷一《五言古·怀路氏妹避乱江南》,第286页。
    2赵俪生:《赵俪生史学论著自选集》,第349页。
    3何龄修:《五库斋清史丛稿》,第256-257页。
    4申涵光:《荆园小语》,第15页。
    1抱阳生编著,任道斌校点:《甲申朝事小传》上册,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第663-664页。
    2光绪《永年县志》,卷十《科举》,第154页。
    3谢国桢编:《清初农民起义资料辑录》,新知识出版社1956年版,第11页。
    4钱穆:《国史大纲》下册,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852页。
    5郭松义:《江南地主阶级与清初中央的矛盾及其发展和变化》,《清史论丛第1辑》,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22-124页。
    1顺治《曲周县志》,第387页。
    2光绪《永年县志》,第126页。
    3【美】魏斐德:《洪业——清朝开国史》,第281页
    4魏裔介著,魏连科点校:《兼济堂文集》下,第591页。
    5申涵光:《聪山集》卷三《殷宗山先生行状》,第29页。
    6光绪《永年县志》,第275页。
    1申涵光:《荆园小语》自序,第2页。
    2申涵煜、申涵盼:《明末申凫盟先生涵光年谱》,第19页。
    3申涵光:《聪山集》卷二《吕节妇小传》,第19页。
    4申涵光:《聪山诗选》卷一《五言古·怀路氏妹避乱江南》,第286页。
    5]申涵光:《聪山集》卷三《殷宗山先生行状》,第30页。
    6申涵光:《聪山诗选》卷五《七言律·步伯岩韵二首》,第328页。
    7申涵光:《聪山诗选》卷三《五言律·闻贺宣三以租赋缺额罢官,前乱中颇著老绩》,第316页。
    8申涵光:《聪山诗选》卷三《五言律·寄杨犹龙,时为蜀中方伯》,第397页。
    9申涵光:《聪山诗选》卷一《五言古·将出都留别故人》,第216页。
    1申涵光:《聪山集》卷一《畿辅先贤诗序》,第5页。
    2申佳胤:《申端愍公集》卷末《年谱》,第30页。
    3魏裔介著,魏连科点校:《兼济堂文集》下,第298页。
    4申涵光:《聪山集》卷二《赵节妇传》,第9页。
    1魏裔介著,魏连科点校《兼济堂文集》下,第361页。
    2光绪《永年县志》,第57页。
    3申涵光:《聪山集》卷一《诗集自序》,第5页。
    4申涵光:《聪山集》卷二《张覆舆诗引》,第8页。
    1申涵光:《聪山集》卷二《马旻徕诗引》,第10页。
    2申涵光:《聪山集》卷一《郑子勉制义序》,第12页。
    3申涵光:《荆园小语》,第18页。
    4魏裔介著,魏连科点校:《兼济堂文集》下,第361页。
    5申涵光:《聪山集》卷首,第2页。
    6申涵光:《聪山集》卷三《与朱锡鬯书》,第6页。
    7申涵光:《聪山集》卷三《与周减斋书》,第9页。
    1申涵光:《荆园小语》,第10页。
    2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16-17页。
    3申涵光:《荆园小语》,第15页。
    4申涵光:《聪山集》卷一《诗集自序》,第9页。
    1王晫:《今世说》,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78页。
    2申涵光:《聪山集》卷三《殷宗山先生行状》,第29页。
    3申涵光:《聪山诗选》卷四,《五言排律·张接舆赴殷睢宁伯岩招,约至睢促令归休。自秋徂冬,张亦久客,怅然有待,赋诗十六韵》,第444页。
    4申涵煜、申涵盼:《明末申凫盟先生涵光年谱》,第19-20页。
    5申涵光:《聪山诗选》卷五《七言律·张覆舆往依冀盐使公冶,久无消息》,第388页。
    6申涵光:《聪山诗选》卷五《七言律·怀覆舆游楚中》,第341页。
    7抱阳生编著,任道斌校点:《甲申朝事小传》上册,卷四《张覆舆先生》,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第104页。
    8杨海英:《洪承畴与明清易代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347-349页。
    1张盖:《柿叶庵诗选》《五言律·寄赵秋水从军湘南》,第31页。
    2刘逢源:《积书岩诗集》《七言律·会稽旅怀》,第16页。
    3申涵光:《聪山集》卷二《张覆舆诗引》,第8页。
    4刘逢源:《积书岩诗集》,《七言古·乙未仲冬,访恽含万同社于圃田四首》,第22页。
    1殷岳:《留耕堂诗集》《感怀六十六首》,第29页。
    2申涵光:《聪山集》卷二《张覆舆诗引》,第5页。
    3张盖:《柿叶庵诗选》《五言古·归山留谢城中故人》,第11页。
    4申涵光:《聪山集》卷二《张覆舆诗引》,第6页。
    5申涵光:《聪山集》卷二《张覆舆诗引》,第6页。
    6申涵盼:《忠裕堂集》《张命士传》,第21页。
    1申涵光:《聪山集》卷三《与朱锡鬯书》,第8页。
    2申涵光:《聪山集》卷一《郑子勉制义序》,第7页。
    3殷岳:《留耕堂诗集》《五言律·客云间有怀凫盟》,第26页。
    4申涵光:《聪山诗选》卷三《五言律·春前接伯岩宁夏书,约是秋必返里。合兹中秋既过,握手可期,喜而有作》,第339页。
    5申涵光:《聪山诗选》卷五《七言律·怀庸庵从军荆南》,第564页。
    1申涵光:《荆园小语》,第23页。
    2申涵光:《荆园小语》,第21页。
    3申涵光:《聪山集》卷一《赠周太望先生序》,第8页。
    4赵园:《制度·言论·心态——<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续编》,第179页。
    5申涵光:《聪山诗选》卷三《七言古·吁嗟行》,第428页。
    1、(清)申涵光:《荆园进语》,《丛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2、(清)申涵光:《荆园小语》,《丛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3、(清)申涵光:《聪山诗选》,《丛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4、(清)申涵光:《聪山集》,《丛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5、(清)张盖:《柿叶庵诗选》,《丛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6、(清)刘逢源:《积书岩诗集》,《丛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7、(清)殷岳:《留耕堂诗集》,《丛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8、(清)申佳胤:《申端愍公集》,《丛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9、(清)王晫:《今世说》,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10、(清)夏完淳:《夏完淳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
    11、(清)张廷玉等:《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点校本。
    12、(清)申涵煜、申涵盼:《明末申凫盟先生涵光年谱》,台湾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13、(清)王士祯:《池北偶谈》,中华书局1982年版。
    14、(清)杨际昌:《国朝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15、(清)顾炎武:《明季实录》,《中华文史丛书》,华文书局1984年版。
    16、(清)计六奇:《明季北略》,中华书局1984年版。
    17、(清)申涵盼:《忠裕堂集》,《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版。
    18、(清)魏象枢:《寒松堂集》,中华书局1985年版。
    19、(清)黄宗羲:《明儒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版。
    20、(清)抱阳生:《甲申朝事小传》,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
    21、(清)孙承泽:《畿辅人物志》,《明代传记丛刊》本,明文书局1991年版。
    22、(清)孙奇逢:《畿辅人物考》,《明代传记丛刊》本,明文书局1991年版。
    23、(清)孙静庵:《明遗民录》,《清代传记丛刊》本,明文书局1991年版。
    24、(清)李濬之:《清画家诗史》,《清代传记丛刊》本,明文书局1991年版。
    25、(清)张其淦:《明代千遗民诗咏》,《清代传记丛刊》本,明文书局1991年版。
    26、(清)王士祯:《居易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27、(清)徐世昌:《大清畿辅先哲传》,北京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28、(清)傅维鳞:《四思堂文集》,齐鲁书社1995年版。
    29、(清)王崇简《青箱堂诗集》,齐鲁书社1995年版。
    30、(清)郭棻:《学源堂集》,齐鲁书社1997年版。
    31、(清)梁清标《蕉林诗集》,齐鲁书社1997年版。
    32、(清)王士祯:《渔洋诗集》,齐鲁书社1997年版。
    33、(清)顾炎武:《顾亭林诗集汇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34、(清)魏裔介:《兼济堂文集》,中华书局2007年版。
    35、崇祯《永年县志》,《明代孤本方志选》本,中华全国图书馆文献微缩复制中心2000年版。
    36、顺治《曲周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河北府县志辑》本,上海书店、巴蜀书社、江苏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37、光绪《广平府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河北府县志辑》本,上海书店、巴蜀书社、江苏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38、谢国桢:《孙夏峰李二曲学谱》,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39、孟森:《明清史论著集刊》,中华书局1959年版。
    40、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明文书局1984年版。
    41、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市中国书店1985年版。
    42、邓之诚:《骨董琐记》,中国书店1991年版。
    43、赵俪生:《赵俪生史学论著自选集》,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44、赵园:《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5、蒋寅:《王渔洋与康熙诗坛》,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46、谢正光:《清初诗文与士人交游考》,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7、严迪昌:《清诗史》,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48、何龄修:《五库斋清史丛稿》,学苑出版社2004年版。
    49、王汎森:《晚明清初思想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0、钱仲联:《清诗纪事》,凤凰出版社2004年版
    51、赵园:《制度·言论·心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2、杨海英:《洪承畴与明清易代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53、谢国桢:《明末清初的学风》,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
    54、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
    55、【美】魏斐德:《洪业——清朝开国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56、赵永纪:《申涵光与河朔诗派》,《河北学刊》1986年第1期。
    57、赵永纪:《清初诗坛与明七子》,《江淮论坛》1989年第6期。
    58、尚小明:《学人游幕与清代学术》,北京大学博士论文,1997年。
    59、张兵:《申涵光的诗学主张与诗歌创作》,《泰安师专学报》1999年第21卷第4期。
    60、孙聚友:《论孙奇逢的学术思想》,《齐鲁学刊》2000年第1期。
    61、谷丽珍:《<申涵光、邓汉仪、丁浴初行草书册>浅考》,《文物春秋》2003年第2期。
    62、孙微:《申涵光<说杜>一卷辑佚》,《杜甫研究学刊》2005年第4期。
    63、路英英:《“河朔诗派”研究》,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64、马晓艳:《申涵光年谱新编》,兰州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65、时志明:《荒台凭晚眺天空塞鸟飞——论明末清初河朔遗民诗人申涵光的山水诗》,《长春大学学报》2006年第16卷第3期。
    66、王小舒:《清初的河朔诗派》,《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8卷第4期。
    67、李瑄:《豪杰:明遗民群体的人格理想》,《浙江学刊》2007年第5期。
    68、王星慧:《曹溶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69、刘秋彬:《申涵光、顾炎武交游考略》,《文史博览(理论)》2008年9月。
    70、刘虹、张森:《明清河北进士时空分布之刍议》,《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