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太原王氏的变迁与影响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着重研究了隋唐太原王氏的变迁与影响,共分七章。太原王氏经过魏晋至隋初近四百年的传承与发展,在隋唐呈现出房支众多、成员组成复杂的特点。笔者系统考察了隋唐太原王氏的郡望与源流、房支状况以及世系传承,并简要探讨了他们的家族结构和关系。隋唐时期,太原王氏各主要房支大多以周灵王太子晋为其远祖,认同秦将王翦、汉征君王霸之后的说法最为普遍。晋阳和祁县是太原王氏两大主要房支。此外,尚有大量泛称太原王氏者。太原王氏嫡支大房、二房、三房或四房延续了王慧龙归魏后与山东高门士族的婚姻关系,与四姓中的清河崔氏、博陵崔氏、陇西李氏有着密切而频繁的婚姻关系;与赵郡李氏、荥阳郑氏、范阳卢氏的婚姻关系较为疏远。唐初祁县王氏与皇室有着频繁的婚姻关系,显示出较强的政治属性。太原王氏各房支在隋唐政治舞台上有着差别很大的发展轨迹与境遇,隋代晋阳王氏的政治地位虽有所下降,但家族的代表人物仍接近政治中枢。唐初的晋阳王氏的大房、二房,完全被排除出了上层统治集团,往往任职地方,且多为州县佐官,家族缺乏显宦。这种状况,直到唐玄宗以后逐步改变,并一直延续至唐末。晋阳王氏留居北方的宗支,在唐初则与李唐皇室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中山王氏,玄宗朝宰相王晙以后未再出显赫人物,成员逐渐悄然无闻。祁县王秉支,在隋唐两朝皆受尊崇,直到玄宗朝之后才归于沉寂。祁县乌丸支,则在唐前期贵盛一时。太原王氏各房支的主要经济来源是俸禄、赏赐、官员任上的经营等。此外,土地、宅第、园林、墓葬和家庙等也反映了家族的经济实力。太原王氏成员的经济活动,明显体现出了为政治行为服务的特点。
     太原王氏的家风以礼法为基础,成员普遍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能以礼法持世,注重孝悌,表现出崇文尚武、文业相继的家风。太原王氏家族十分注重子女的教育,而女性成员作为士族家人,在子女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太原王氏成员入仕的途径以科举居多,科举中的进士、制举、明经等,则是太原王氏入仕的主要途径。此外,门荫、军功入仕也是太原王氏成员步入官场的途径。太原王氏一些成员深受隋唐时期社会上崇道涉佛文化氛围的影响,或与僧道交往,或自身信仰佛、道。太原王氏家族文化仍然是以儒学为主,崇道涉佛的成员仅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而完全信仰一教的成员人数则甚少。此外,太原王氏一些成员坦然面对生死、功名的人生态度,应该与社会文化氛围和家族文化心态有关。
     太原王氏大房、二房成员主要迁往了洛阳地区,也有成员迁往长安地区。祁县各房支显贵后多在长安活动。谱系难考的太原王氏成员葬于东都洛阳的人数相当可观,且大多葬在邙山地区。太原王氏还有许多成员因为仕宦、战乱的原因迁往其他地区。此外,众多房支不可考的太原王氏成员,迁徙活动的主要区域也大多在洛阳、长安、上党等地区。隋唐太原王氏成员称自己为太原晋阳人,或太原祁人,更多地是就郡望而言,他们的实际居住地大多已迁出太原地区。太原王氏作为高门士族,在其主要聚集地洛阳、长安、本望太原,仍然有着极大的社会影响。
This thesis mainly focuses on the changes and influence of Clan Wang in Taiyuanin Sui and Tang Dynasty. There are seven chapters in this paper. After four hundredsyears of heritage and development, mainly from the Wei and Jin Dynasty to thebeginning of Sui Dynasty, the Clan Wang in Taiyuan owns a characteristic ofcomplicated marital relationship. The author investigates the reputation, maritalrelationship and descent heritage of the Clan Wang. Their family structures andrelationships will be further discussed. It is commonly acknowledged that the ancestorof the Clan Wang in Taiyuan is the King Zhou Ling, that is, prince Jin. A General ofthe state of Qin, Wangjian and the King Wangba are also considered to be their eldergeneration. Apart from that, a large number of people are generally referred to as theClan Wang in Taiyuan. Jinyang and Qi County are two senior branches of the ClanWang. The Clan Wang mainly has main, second, third and four branches, which iscontinuation of the marriage with Shandong nobles and is close and frequentestablishment of marital relation with Qinghe Cui, Boling Cui, Long Xi Lee; the ClanWang in Taiyuan is estranged with Zhao Jun Lee, Ying Yang Cheng, Fan Yang Lu’smarriage. In the Early Tang Dynasty, Qi county Wang and the royal family hadfrequent marital relationship, showing strong political attributes. Branches of theClan Wang in Taiyuan in Sui and Tang dynasty developed themselves in differentways in terms of politics-involvement. The political status of Taiyuan Wang hasdropped somewhat in Sui Dynasty, but the representative figures of the family werestill close to the political center. The main and second branches of Jinyang Wang,completely excluded from the upper ruling strata, were often appointed official titlesthat were not so important. The situation gradually changed until after the EmperorTang xuanzhong and continued to the late Tang. In the early Tang dynasty, branch ofJinyang Wang in the North had a very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royal families while theZhongshan branch, seldom had prominent figures except the chancellor Wangjun. TheQi county Wangbing-branch, in Sui and Tang dynasty were respected and did notdecline until the reign of Tang Xuanzhongt. The Qi county Wuwan-branch was prosperous in the early Tang dynasty. Main income of branches of the Clan Wang issalary, reward, officials operation. In addition, land, mansions, gardens, tombs andfamily temple also reflect the economic strength of the family. The economicactivities of the Clan Wang are evident features of their political behaviors.
     The Clan Wang families stick to etiquette. All members generally have highcultural and academic level. They hold etiquette, focusing on filial piety, showing asuccessive family tradition of respecting martial arts and writing. The Clan Wangfamilies also pay great attention to the education of their children, and femalemembers, as a member of noble famil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ir childrenseducation. Taking imperial classics examination is the usual way for the Clan Wangfamilies to become officials, especially examination on the highest imperialexamination、answer emperor questions、studying Confucian classics etc. Besides,fame of their ancestor and their military medals are another ways for the Clan Wangmembers to take official position. The Clan Wang, influenced by social culture in theSui and Tang dynasty that Buddhism was highly admired, make friends with themonks or cultivate them in believing in Buddhism and Taoism. Confucianism isgreatly valued in their family culture. A small part of members believe in Buddhismand Taoism and the number that totally believe in one kind of religion is even less.Their calm attitude in the face of death or fame should be related to the social andcultural atmosphere and family culture mentality.
     The main and second branches of the Clan Wang in Taiyuan relocated in Luoyang,and some ones moved to Changan.The Qi county branch lived in Changan dignitaries.A considerable number of members of the Clan Wang lineage difficult to testifyburied in East capital Luoyang and most of them buried in the Mountain Mang region.Because of officialdom and the war, there are some members moved to other areas. Inaddition, a number of the Clan Wang branches untraceable moved to Luoyang,Chang’an and Shangdang. The members of Taiyuan Wang descendants of the Sui andTang dynasty out of honor of their ancestor called themselves the Jinyang people orTaiyuan Qi, but most of their residence actually moved out of Taiyuan. The ClanWang in Taiyuan, as nobles, in the main gathering place like Luoyang, Changan and Taiyuan, still had great social impact on the Society then.
引文
1《新唐书》卷199《柳冲传》,中华书局,1975年,下同,第5678页。
    2陈爽:《近20年中国大陆地区六朝士族研究概观》,《中国史学》2001年第11期。
    1荣建新:《80年代以来魏晋南北朝大族个案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1996年第4期。
    3陈寅恪:《李唐氏族之推测》,《史语所集刊》1931年第3本第1分册;《李唐氏族之推测后记》,《史语所集刊》1933年第3本第4分册;《三论李唐氏族之推测后记》,《史语所集刊》1935年第5本第2分册;《李唐武周先世杂考》,《史语所集刊》1936年第6本第4分册,后收于《金明馆从稿二编》,三联出版社,2001年。
    4陈寅恪:《论李武韦杨婚姻集团》,《历史研究》1954年第1期,后收于《金明馆从稿二编》。
    5毛汉光:《中古山东大姓著房之研究——唐代禁婚家与姓族谱》,《史语所集刊》第52本第3分册,后收入《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
    6俞钢:《唐代文言小说与科举制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1唐长孺:《东汉末期的大姓名士》、《士族的形成与升降》、《士族荫族特权和士族队伍的扩大》,《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中华书局,2009年。
    2宫崎市定:《九品官人法研究科举前史》,中华书局,2008年。
    3吕思勉:《隋唐五代史》,中华书局,1959年。
    4守屋美都雄:《唐初名族太原王氏世系考》,《东洋史研究》1943年第8期第1分册,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专著《六朝门阀の一研究——太原王氏系谱考》,日本出版协同株式会社,1951年。
    5姜士彬:《一个大姓的末年:晚唐宋初的赵郡李氏》(The Last Years of A Great Clan:The Li Family of ChaoChun in Late T’ang and Early Sung.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37,1977年.
    6伊沛霞:《早期中华帝国的贵族家庭:博陵崔氏个案研究》,The Aristocratic Families of Early Imperial China:A Case Study of the Po-ling Tsui Family.Cambi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中译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7陈爽:《近20年中国大陆地区六朝士族研究概观》,《中国史学》2001年第11期。
    1姚薇元:《北朝胡姓考》(修订本),中华书局,2007年。
    2金滢坤:《中晚唐科举与清望官的关系》,《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1期。
    3史睿:《北周、隋、唐初的士族政策与政治秩序的变迁》,《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
    4陈寅恪:《论李栖筠自赵徙卫事》,《中山大学学报》1956年第4期。
    5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6卢建荣:《唐代财经专家之分析——兼论唐代士大夫的阶级意识与理财观念》,《史语所集刊》1983年,第56本第4分册。
    7何汝泉:《唐转运使初探》,西南师大出版社,1987年。
    8严耕望:《唐僕尚丞郎表》,上海古籍出版,2007年。
    9李浩:《唐代园林别业考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1钱穆:《略论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与当时门第之关系》,《新亚学报》第5卷第2期,1963年,后收于《中国学术思想论丛》第2册,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
    2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篇《政治革命及党派分野》,三联书店,2001年。
    3张国刚:《中国家庭史—隋唐五代时期》,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
    4徐扬杰:《中国家族制度史》,人民出版社,1992年。
    5竹田龙儿:《关于唐代士族的家法》,《史学》1955年第28本第1分册。
    6陈寅恪:《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史语所集刊》1933年第3本第4分册。
    7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三联书店,2001年。
    1郭绍林:《唐代士大夫与佛教》(增补本),三秦出版社,2006年。
    2陈弱水:《唐代文士与中国思想的转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3毛汉光:《从士族籍贯迁移看唐代士族之中央化》,《史语所集刊》1981年第52本第3分册。
    4毛汉光:《中古官僚选制与士族权力的转变——唐代士族之中央化》,《第二届中国社会经济史研讨会论文集》,1983年。
    5韩昇:《南北朝隋唐士族向城市的迁徙与社会变迁》,《历史研究》2003年第4期。
    6王洪军:《名门望族与中古社会—太原王氏研究》,南开大学博士论文,未刊稿,2005。
    7王洪军:《太原王氏北方宗支世系居地考》,《齐鲁学刊》2008年第6期。
    8范兆飞:《中古太原士族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1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2陈爽:《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中国社科科学出版社,1998年。
    3姜士彬:《一个大姓的末年:晚唐宋初的赵郡李氏》,The Last Years of A Great Clan:The Li Family of ChaoChun in Late T’ang and Early Sung.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37.
    4伊沛霞:《早期中华帝国的贵族家庭:博陵崔氏个案研究》,The Aristocratic Families of Early Imperial China:A Case Study of the Po-ling Tsui Family.Cambiidge University Press.
    5陈寅恪:《顺宗实录与续玄怪录》,收于氏著《金明馆丛稿二编》,第81页。
    1笔者按:隋唐以前太原王氏的谱系,王伊同在《五朝门第》当中已经绘制了非常详细的谱系图,并做了严谨的考证,见氏著《五朝门第》,中华书局,2006年;杨勇的《世说新语校笺》当中也附有太原王氏的谱系图,见杨勇校笺:《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2006年。
    1吴钢:《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三秦出版社,2006年,下同,第123页。
    2林宝:《元和姓纂》卷5《王氏》,中华书局,下同,1994年,第586页。
    3郑樵:《通志》卷28《氏族略四》,中华书局,1995年,第157页。
    1《新唐书》卷72中《宰相世系表中》,第2601页。
    2陈子昂:《陈拾遗集》卷6《申州司马王府君墓志》,四库全书本,下同。
    3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大历061,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下同,第1801页。
    4邵思:《姓解》卷3,中华书局,1985年,第83页。
    5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卷14,中华书局,1985年,第191页。
    6守屋美都雄:《六朝门阀の一研究——太原王氏系谱考》,日本出版协同株式会社,1951年,下同,第7-22页。
    1《后汉书》卷68《王柔传》,中华书局,1965年,下同,第2231页。
    2《后汉书》卷66《王允传》,第2172页。
    3张说:《唐故夏州都督太原王公(方翼)神道碑》云:“司徒(王允)之济艰难,义形汉室。”《全唐文》卷228,第2302页。
    4《三国志》卷28《王淩传》,中华书局,1971年,下同,第757页。
    5张说:《唐故夏州都督太原王公(方翼)神道碑》,《全唐文》卷228,第2302页。
    6《汉书》卷28上《地理志上》,中华书局,1962年,第1551页。
    7《通典》卷179《州郡九》,中华书局,1988年,第4738页。
    8笔者按:《隋书》卷33《经籍志二》载太原王氏家传二十三卷,第977页;同书卷35《经籍志三》杂碑下注载《太原王氏家碑诔颂赞铭集》二十六卷,唐人修《五代史志》时已经失传,第1086页。
    2《唐代墓志汇编》圣历018,第938页。
    3《三国志》卷27《王昶传》,第743页。
    4《新唐书》卷72中《宰相世系表中》,第2632页。
    5《三国志》卷27《王昶传》,第743页。
    1《魏书》卷38《王慧龙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875-878页。
    2《新唐书》卷72中《宰相世系表中》,第2632页。
    3《唐代墓志汇编》圣历017,第937页;又收于吴钢:《全唐文补遗》第1辑,三秦出版社,1994年,下同,第77页。
    4《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第122页。
    1《唐代墓志汇编》圣历018,第937页;又收于吴钢:《全唐文补遗》第5辑,三秦出版社,下同,第18页。
    2《唐代墓志汇编》圣历017,第937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1辑,第77页。
    3吴钢:《全唐文补遗》第7辑,三秦出版社,2000年,下同,第336页。
    4《唐代墓志汇编》大历061,第1801页,又收于吴钢:《全唐文补遗》第3辑,三秦出版社,1996年,下同,第95页。
    5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天宝048,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614页。
    6吴钢:《全唐文补遗》第8辑,三秦出版社,2005年,下同,第192页。
    1《唐代墓志汇编》圣历018,第938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5辑,第18页。
    2《旧唐书》卷165《王正雅附王凝传》,中华书局,1975年,下同,第4299页。
    3《新唐书》卷182《王溥传》,第5377页。
    4《全唐文补遗》第8辑,第192页。
    1《旧唐书》卷165《王正雅传》,第4298页。
    2《唐代墓志汇编》圣历017,第937页。
    3《唐代墓志汇编》圣历018,第938页。
    4《六朝门阀の一研究——太原王氏系谱考》,第71页。
    5《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第122页。
    6笔者按:关于王庆诜次女的婚姻参见拙文《唐代<王庆诜墓志>反映的太原王氏婚姻关系》,《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第98页。
    7《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第287页。
    1《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第354页。
    2《唐代墓志汇编》景龙029,第1101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1辑,第98页。
    3《唐代墓志汇编》仪凤018,第637页;又收于吴钢:《全唐文补遗》第2辑,三秦出版社,1995年,第89页。
    4笔者按:守屋氏将此王彦威与两《唐书》有传的王彦威混为一人,见氏著:《六朝门阀の一研究——太原王氏系谱考》,第70页。
    5《北史》卷35《王慧龙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303页。
    6《全唐文补遗》第7辑,第336页。
    氏著:《名门望族与中古社会——太原王氏研究》第6章《隋唐时期太原王氏谱系考》,第182页。
    2吴钢:《全唐文补遗》第9辑,三秦出版社,2009年,下同,第385页。
    3笔者按:此墓志为王洪军博士千唐志斋博物馆草丛中所录,见其博士论文《名门望族与中古社会——太原王氏研究》第6章《隋唐时期太原王氏谱系考》,第186页。
    4《全唐文补遗》第9辑,第451页。
    5《新唐书》卷72中《宰相世系表中》,第2638页。
    6《全唐文补遗》第7辑,第336页。
    1《唐代墓志汇编》开元007,第1153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7辑,第351页。
    2《唐代墓志汇编》天宝216,第1681页。
    3《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第293页。
    4《六朝门阀の一研究——太原王氏系谱考》,第116页。岑仲勉:卢光济撰《唐故清海军节度掌书记太原
    王(涣)府君墓志铭》,《金石论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441-444页;王洪军:《名门望族与中古社会——太原王氏研究》第6章《隋唐时期太原王氏谱系考》,第182页。
    5《唐代墓志汇编》大历063,第1803页。
    6《唐代墓志汇编》大历061,第1801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3辑,第95页。
    7笔者按:王洪军据《唐故王府君(师儒)墓志铭》云:“府君,字师儒,本祁人也。曾祖暐,沧州司功参军。祖良,赠著作郎。父瑗,颖阳县丞,赠□骑常侍。”将王师儒视作是王暐孙,笔者考《新表》所列大房、二房成员的墓志,都记为太原晋阳人或太原人,唯上列王师儒墓志称太原祁人,恐有误。见《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第356页。
    1岑仲勉:《金石论丛》,第441-444页。
    2笔者按:王实据《唐故清海军节度掌书记太原王(涣)府君墓志铭》墓志补入,岑仲勉考证,见氏著《金石论丛》,第441-444页。
    3《六朝门阀の一研究——太原王氏系谱考》,第83页。
    4《新唐书》卷72中《宰相世系表中》,第2648页。
    5白居易:《白居易集》卷42《唐扬州仓曹参军王府君墓志铭》,中华书局,1979年,下同,第927页,志文中有字无名,笔者据《故丞相尚书左仆射赠太尉太原王公神道碑铭并序》补,四部丛刊本,下同。
    6李宗闵:《唐故丞相尚书左仆射赠太尉太原王公神道碑铭并序》,《唐文粹》卷56。
    1笔者按:《新唐书》卷72中《宰相世系表中》错将王播长子式列为播弟起之子,第2649页。
    2《唐代墓志汇编》贞元076,第1891页。
    3《六朝门阀の一研究——太原王氏系谱考》,第116页。
    4《六朝门阀の一研究——太原王氏系谱考》,第116页。
    1李邕:《长安县尉赠陇州刺史王府君神道碑》,《全唐文》卷264,第2682页上。
    2《唐代墓志汇编》景龙027,第1099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2辑,第405页。
    3《汉书》卷72《王吉传》,第3058页。
    1《唐代墓志汇编》开元036,第1178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7辑,第356页。
    2《旧唐书》卷93《王晙传》,第2985页。
    3《新唐书》卷111《王晙传》,第4153页。
    4《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开元132,第544页;又收于吴钢:《全唐文补遗》第6辑,第419页。
    5《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第111页。
    6笔者按:本文表中“郡望”栏下所收内容均照录史料原文。“文献出处”栏统一采取简写的方式,如《唐代墓志汇编》乾符030,第2493页,简写为乾符030-2493;《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天宝026,第599页,简写为续天宝-599;《全唐文补遗》第4辑,第425页,简写为4-425;《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
    第111页,简写为千唐-111。7笔者按:《旧唐书》卷182《王处存传附王处直传》云:“王处存,京兆万年县胜业里人……处直字允明,处存母弟也。”京兆王氏也为王氏名望之一,王处直墓志中称并州晋阳人而不称京兆人,王处直应出自太原王氏,第4699-4701页。
    1《唐故处士王君(仲)墓志》载:“君讳仲,字胡周,太原晋阳人也。昔之崔飞口立,得祚肇基,鸿举缑山,长源口派。翦三世名将,位重秦朝;朗一代伟人,望高魏室。至若忠臣孝子,公辅王佐,备诸史策,乌可罄言。”《唐代墓志汇编》开明(武德)004,第7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6辑,第234页。
    2《全唐文补遗》第6辑,第281页。
    3《全唐文补遗》第8辑,第328页。
    1《全唐文补遗》第2辑,第133页。
    2《唐代墓志汇编续集》贞观025,第24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3辑,第323页。
    3《唐代墓志汇编》乾宁002,第1160页。
    4《三国志》卷28《王淩传》,第757页。
    1《三国志》卷28《王淩传》,第758页。
    2《三国志》卷28《魏末传》,第761页。
    3《世说新语校笺》卷中上《方正》,中华书局,2006年,第261页。
    4《三国志》卷28《邓艾传》,第782页。
    5刘禹锡:《刘禹锡集》卷2《代郡开国公王氏先庙碑》,中华书局,1990年,下同,第19-22页。
    1《新唐书》卷72中《宰相世系表中》,第2643页。
    2笔者按:张说撰《唐故夏州都督太原王公神道碑》作“秉”,见《全唐文》卷228,第2302页;四库全书所收《张燕公文集》卷19《唐故夏州都督太原王公神道碑》作“柬”,不知何为正,笔者在此处暂取“秉”字。
    3张说:《唐故夏州都督太原王公(方翼)神道碑》,《全唐文》卷228,第2302页。
    4《旧唐书》卷105《王鉷传》,第3228页。
    5《新唐书》卷134《王鉷传》,第4564页。
    1《全唐文补遗》第8辑,第124页。
    2《旧唐书》卷51《王皇后传》,第2169页。
    3《元和姓纂》卷5《王氏》条,第586页。
    4姚薇元:《北朝胡姓考》,中华书局,2007年,第276页。
    5《新唐书》卷72中《宰相世系表》,第2643页。
    6《南史》卷63《王神念传》,第1535页。
    7《隋书》72《王颁传》,第1665页。
    8《旧唐书》卷70《王珪传》,第2527页。
    9《旧唐书》卷186下《王旭传》,第4853页。
    10《新唐书》卷98《王珪传》,第3887页。
    1《唐代墓志汇编》大和015,第2107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1辑,第293页。
    2《全唐文补遗》第4辑,第231页。
    3《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第193页。
    4《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第410页。
    5《刘禹锡集》卷2《代郡开国公王氏先庙碑》,第19-22页。。
    6姚薇元:《北朝胡姓考》外篇《未见魏书官氏志诸胡姓》第1《东胡诸姓》10《王氏》,第276-278页。
    1《旧唐书》卷70《王珪传》,第2527页。
    2[宋]赵明诚:《宋本金石录》卷22《后周温州刺史乌丸僧修墓志》,中华书局,1991年,第517页。
    3《唐代墓志汇编》开元357,第1403页。
    4《新唐书》卷72中《宰相世系表中》,第2642页。
    5《六朝门阀の一研究——太原王氏系谱考》,第93页。
    6《六朝门阀の一研究——太原王氏系谱考》,第92页。
    1《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天宝026,第599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1辑,第162页。
    2《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第193页。
    3《唐代墓志汇编》大和015,第2107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1辑,第293页。
    4《全唐文补遗》第4辑,第231页。
    5《唐代墓志汇编》大和015,第2107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1辑,第293页。
    6《全唐文补遗》第4辑,第231页。
    7《六朝门阀の一研究——太原王氏系谱考》,第92页。
    1《旧唐书》卷190下《王维传》,第5501页。
    2《唐代墓志汇编》乾符030,第2493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4辑,第245页。
    3《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第410页。
    4李邕:《李北海集》卷6《赠安州都督王仁忠神道碑》,四库全书本,下同。
    5《旧唐书》卷169《王璠传》,第4405页。
    1《资治通鉴》卷248武宗会昌四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下同,第8008页。
    2《唐代墓志汇编》大和067,第2145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1辑,第304页。
    3《六朝门阀の一研究——太原王氏系谱考》,第93页。
    4《新唐书》卷179《王璠传》,第5322页。
    5《六朝门阀の一研究——太原王氏系谱考》,第93页。
    6赵超:《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集校》,中华书局,1998年,第273页。
    7《新唐书》卷179《王涯传》,第5319页。
    8《资治通鉴》卷248武宗会昌四年条,第8008页。
    1杜淹:《文中子世家》,《全唐文》卷135,第1376页上。
    2《宋书》卷76《王玄谟传》,中书书局,1974年,下同,第1973页。
    3《三国志》卷28《王淩传》,第757页。
    4《六朝门阀の一研究——太原王氏系谱考》,第104页。
    5笔者按:《唐故朝散大夫建陵台令太原王府君墓志铭并序》于2000年出土于河南洛阳,见赵君平:《邙洛碑志三百种》,图版276,第327页。
    6笔者按:王洪军据《唐故贝州司马太原王府君(韦)墓志铭并序》、《大唐故雍州美原县丞王君(景之)墓志铭并序》等文献补,参见《名门望族与中古社会——太原王氏研究》第6章《隋唐时期太原王氏谱系考》,第201页。
    7《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咸亨024,第202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2辑,第406页。
    8《唐代墓志汇编》景龙028,第1100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2辑,第406页。
    1《唐代墓志汇编》开元175,第1278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5辑,第337页。
    2《旧唐书》卷103《王忠嗣传》,第3197页。
    3《旧唐书》卷103《王忠嗣传》,第4554页。
    4《唐代墓志汇编》贞元100,第1909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4辑,三秦出版社,1997年,下同,第473页。
    1《旧唐书》卷190下《王维传》,第5501页。
    1《新唐书》卷132《柳芳传》,第4536页。
    2《唐代墓志汇编》元和060,第1990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3辑,第161页。
    1《新唐书》卷149《王绍传》,第4804页。
    1《全唐文补遗》第2辑,第51页。
    1《唐代墓志汇编》显庆039,第253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6辑,第258页。
    3《唐代墓志汇编续集》残志011,第1177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2辑,第80页。
    4《旧唐书》卷142《王武俊传》,第3871页。
    5《新唐书》卷211《王武俊传》,第5951页。
    1《新唐书》卷72中《宰相世系表中》,第2632页。
    2《旧唐书》卷70《王珪传》,第2530页。
    3《唐代墓志汇编》圣历017,第937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1辑,第77页。
    4《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第122页。
    5《唐代墓志汇编》圣历018,第938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5辑,第18页。
    1《唐代墓志汇编》大和015,第2107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1辑,第293页。
    2《旧唐书》卷164《王播传》,第4281页。
    3《旧唐书》卷105《王鉷传》,第3213页。
    4《旧唐书》卷105《王鉷传》,第3231页。
    5《新唐书》卷179《王涯传》,第5319页。
    6《旧唐书》卷151《王锷传》,第4061页。
    1《新唐书》卷95《高俭传》,第3842页。
    2《新唐书》卷199《柳冲传》,第5678页。
    3刘餗:《隋唐嘉话》卷中,中华书局,1979年,第28页。
    4李肇:《唐国史补》卷上,《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66页。
    5《新唐书》卷172《杜兼传附中立传》,第5205-5206页。
    1李华:《唐赠太子太师崔公神道碑》,《文苑英华》卷900,中华书局,1966年,下同,第4740页。
    2赵超:《从唐代墓志看士族大姓通婚》,《周绍良先生欣开九秩庆寿文集》,中华书局,1997年,第69页。
    3李肇:《唐国史补》卷上,第166页。
    4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魏故假节龙骧将军豫州刺史李简子(蕤)墓志铭》,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48页。
    5笔者按:参见《魏书》卷38《王慧龙传》、《北史》卷42《刘芳附逖传》、《北齐书》卷42《袁聿修传》。
    6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第4章《艳诗及悼亡诗附读崔莺莺传》,三联书店,2001年,第116页。
    7《唐代墓志汇编》圣历017,第937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1辑,第77页。
    8《唐代墓志汇编》圣历018,第938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5辑,第18页。
    9笔者按:《新唐书》卷72下《宰相世系表》清河崔氏小房条,其中道郁之职官《新表》不载,由志文可知,道郁曾任绵州显武令,第2761页。
    1《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第123页。
    2笔者按:《新唐书》卷72上《宰相世系表二上》陇西李氏姑臧房条,《王庆诜墓志》所言李氏曾祖、祖、父三代的名讳和职官,较《新表》更为详细,尤其是李氏祖父玄成的名讳和职官,为《新表》所不载,可补《新表》之缺漏,第2444-2446页。
    3《全唐文补遗》第8辑,第125页。
    4《旧唐书》卷136《崔损传》,第3754页。
    5《新唐书》卷72下《宰相世系表》博陵崔氏大房条,第2784页。
    6《全唐文补遗》第8辑,第125页。
    7《全唐文补遗》第8辑,第192页。
    8《唐代墓志汇编》大历063,第1803页。
    9《唐代墓志汇编》大历062,第1801页。
    1《唐代墓志汇编》大历061,第1801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3辑,第95页。
    2《旧唐书》卷188《崔沔传》,第4927页。
    3《旧唐书》卷119《崔祐甫传》,第3441页。
    4《全唐文补遗》第4辑,第64页。
    5《白居易集》卷42《唐扬州仓曹参军王府君(恕)墓志铭》,第927页。
    1《旧唐书》卷165《王正雅附王凝传》,第4299页。
    2笔者按:此墓志为王洪军博士从千唐志斋博物馆草丛中所录,见其博士论文《名门望族与中古社会——太原王氏研究》第6章《隋唐时期太原王氏谱系考》,第186页。
    3《白居易集》卷42《唐扬州仓曹参军王府君墓志铭》,第927页。
    4《唐代墓志汇编》大历063,第1803页。
    1《全唐文补遗》第8辑,第125页。
    5钱穆:《略论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与当时门第之关系》,《新亚学报》第5卷第2期,1963年,第56页。
    6毛汉光:《中古大士族之个案研究——琅琊王氏》,收于氏著《中国中古社会史论》,第398页。
    7王颜:《追树十八代祖晋司空太原王公神道碑铭》,《全唐文》卷545,第5530页上。
    8《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第124页。
    9《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第123页。
    1《唐代墓志汇编》大历063,第1803页。
    2《旧唐书》卷119《崔祐甫》,第3437页。
    3《唐代墓志汇编》大历063;第1803页;《唐代墓志汇编》大历062,第1801页。
    4《唐国史补》卷上,第166页。
    5《旧唐书》卷65《高士廉传》,第2443页。
    1《旧唐书》卷82《李义府传》,第2769页。
    3陈寅恪:《李唐氏族之推测》,收于氏著《金明馆从稿二编》,第334页。
    4吕思勉:《隋唐五代史》第17章《隋唐五代社会等级》第1节《门阀》,中华书局,第667页。
    5李华:《唐赠太子太师崔公神道碑》,《文苑英华》卷900,中华书局,1966年,下同,第4740页。
    6《新唐书》卷95《高俭传》,第3842页。
    1《新唐书》卷76《后妃传上》,第3491页;《新唐书》卷146《李栖筠附吉甫传》,第4742页;《旧唐书》卷147《杜佑传》,第3984页。
    2《旧唐书》卷147《杜佑附悰传》,第3984页。
    3《新唐书》卷172《杜兼传附中立传》,第5205-5206页。
    4《新唐书》卷172《杜兼传附中立传》,第5205-5206页。
    5《资治通鉴》卷200高宗显庆四年十月丙午条,第6318页。
    6《新唐书》卷83《同安公主传》,第3642页。
    1张说:《唐故夏州都督太原王公(方翼)神道碑》,《全唐文》卷228,第2302页。
    2《旧唐书》卷51《后妃上》,第2169页。
    3《新唐书》卷76《后妃上》,第3473页。
    4《旧唐书》卷80《褚遂良传》,第2739页。
    5《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天宝024,第599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1辑,第162页。
    1《新唐书》卷76《后妃上》,第3490页。
    2《新唐书》卷83《遂安公主传》,第3645页。
    3苏颋:《高安长公主神道碑》,《文苑英华》卷933,第4907页。
    4《唐代墓志汇编》开元007,第1153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7辑,第351页。
    1《唐代墓志汇编》乾符030,第2493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4辑,第245页。
    2《唐代墓志汇编》大和015,第2107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1辑,第293页。
    3《唐代墓志汇编》开元269,第1342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1辑,第117页。
    4《唐代墓志汇编》开元340,第1391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2辑,第489页。
    5《全唐文补遗》第9辑,第378页。
    6《唐代墓志汇编》乾封022,第456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5辑,第135页。
    7《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第410页。
    8《杨炯集》卷8《泸州都督王湛神道碑》,第116页。
    9《唐代墓志汇编》开元036,第1178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7辑,第356页。
    1《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第354页。
    2《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第193页。
    3《旧唐书》卷127《源休传》,第3574页。
    4《唐律疏议》卷14《户婚》,中华书局,1983年,第267页。
    5《旧唐书》卷118《王缙传》,第3418页。
    1《旧唐书》卷186上《来俊臣传》,第4840页。
    1《新唐书》卷209《来俊臣传》,第5907页。
    2刘肃:《大唐新语》卷3《公直》,中华书局,1984年,第44页。
    3《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大中024,第986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2辑,第61页。
    1《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大中024,第986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2辑,第61页。
    1《唐代墓志汇编》圣历018,第937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5辑,第18页。
    2《唐代墓志汇编》圣历017,第937页。
    3《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第122页。
    4《唐代墓志汇编》圣历018,第937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5辑,第18页。
    5《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第122页。
    6《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第122页。
    7《唐代墓志汇编》圣历017,第937页。
    1《唐代墓志汇编》圣历018,第937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5辑,第18页。
    2《唐代墓志汇编》圣历017,第937页。
    3《唐代墓志汇编》圣历018,第937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5辑,第18页。
    4《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第122页。
    5《唐代墓志汇编》圣历018,第937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5辑,第18页。
    6《旧唐书》卷157《王翃传附翊传》,第4143页。
    7《新唐书》卷143《王翃传附凝传》,第4693页。
    1《唐代墓志汇编》开元007,第1153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7辑,第351页。
    1《唐代墓志汇编》开元007,第1153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7辑,第351页。
    2《唐代墓志汇编》开元007,第1153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7辑,第351页。
    3《唐代墓志汇编》大历061,第1801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3辑,第95页。
    4权德舆:《权载之文集》卷16《唐故楚州淮阴县令赠尙书右仆射王府君神道碑铭并序》,四部从刊本,下同。
    1《唐代墓志汇编》圣历017,第937页。
    2杨炯:《杨炯集》卷8《泸州都督王湛神道碑》,中华书局,1980年,下同,第119页。
    3张说:《唐故夏州都督太原王公(方翼)神道碑》,《全唐文》卷228,第2302页。
    4《新唐书》卷111《王方翼传》,第4513页。
    6《旧唐书》卷105《王鉷传》,第3231页。
    1《旧唐书》卷105《王鉷传》,第3231页
    4常衮:《御史大夫王公(鉷)墓志铭》,《全唐文》卷420,第4291页上。
    5《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第123页。
    6《新唐书》卷39《地理志三》,第1012页。
    1《新唐书》卷49下《百官志四下》,第1317页。
    2《通典》卷33《职官十五》,中华书局,1984年,第914页。
    3严耕望:《唐史研究丛稿》第二篇《唐代府州僚佐考》,新亚研究所,1969年,第158-160页。
    4《新唐书》卷39《地理志三》,第1016页。
    5《新唐书》卷49下《百官志四下》,第1313页。
    6《唐六典》卷24《诸卫》,中华书局,1992年,第620页。
    7《新唐书》卷49上《百官志四上》,第1280页。
    8《旧唐书》卷44《职官志三》,中华书局,1975年,第1893页。
    9《唐六典》卷22《少府军器监》,第572页。
    10《旧唐书》卷41《地理志四》,第1741页。
    1《旧唐书》卷44《职官志三》,第1919页。
    2《旧唐书》卷165《王正雅附凝传》,第4299页。
    3《唐六典》卷14《太常寺》,第398页。
    4《唐会要》卷19《百官家庙》,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下同,第449页。
    1《通典》卷48《诸侯士大夫宗庙》,第1344页;《唐会要》卷19《百官家庙》,第449页。
    2《刘禹锡集》卷2《代郡开国公王氏先庙碑》,第19-22页。
    4《旧唐书》卷93《王晙传》,第2989页;《新唐书》卷111《王晙传》,第4156页。
    1《旧唐书》卷70《王珪传》,第2527页。
    1《旧唐书》卷70《王珪传》,第2527页。
    3《新唐书》卷98《王珪传》,第3890页。
    4《旧唐书》卷70《王珪传》,第2529页。
    1《旧唐书》卷70《王珪传》,第2530页。
    3《新唐书》卷98《王珪传》,第3885页。
    4《唐代墓志汇编》大和015,第2107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1辑,第293页。
    5《全唐文补遗》第4辑,第231页。
    1《旧唐书》卷118《元载传》,第3411页。
    2《旧唐书》卷118《王缙传》,第3416页。
    3《新唐书》卷145《王缙传》,第4716页。
    4《旧唐书》卷118《王缙传》,第3417页。
    5《旧唐书》卷118《王缙传》,第3411页。
    6《新唐书》卷145《王缙传》,第4716页。
    1《新唐书》卷145《王缙传》,第4716页。
    8《新唐书》卷145《王缙传》,第4717页。
    9《新唐书》卷145《王缙传》,第4716-4717页。
    1《新唐书》卷145《王缙传》,第4717页。
    2《旧唐书》卷118《王缙传》,第3413页。
    3《旧唐书》卷118《王缙传》,第3418页。
    4《新唐书》卷145《王缙传》,第4716页。
    5《旧唐书》卷169《王涯传》,第4404页。
    6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篇《政治革命及党派分野》,第304页。
    1《新唐书》卷179《王涯传》,第5319页。
    3张读:《宣室志》卷1,《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下同,第991页。
    4《旧唐书》卷169《王涯传》,第4405页。
    5《新唐书》卷179《王涯传》,第5319页。
    6《资治通鉴》卷248武宗会昌四年条,第8008页。
    7《新唐书》卷179《王涯传》,第5320页。
    8《旧唐书》卷169《王璠传》,第4406页。
    1《旧唐书》卷169《王璠传》,第4406页。
    2《旧唐书》卷169《王璠传》,第4407页。
    3《旧唐书》卷164《王播附起传》,第4279页。
    4《新唐书》卷167《王播附起传》,第5117-5118页。
    5《旧唐书》卷164《王播附铎传》,第4283页。
    1《旧唐书》卷164《王播附铎传》,第4283页。
    4《旧唐书》卷164《王播附铎传》,第4284页。
    1《旧唐书》卷164《王播附铎传》,第4284页。
    7《旧唐书》卷164《王播附铎传》,第4285页。
    1《旧唐书》卷164《王播附铎传》,第4285页。
    2《资治通鉴》卷256唐僖宗中和四年条,第8317页。
    1陈寅恪:《元白诗中俸料钱问题》,收于氏著《金明馆丛稿二编》,第65-80页。
    2《唐六典》卷3《尚书户部》,第83页。
    3《新唐书》卷139《李泌传》,第4635页。
    1李宗闵:《唐故丞相尚书左仆射赠太尉太原王公神道碑铭并序》,《唐文粹》卷56。
    2《旧唐书》卷44《职官三》,第1918页。
    3王定保:《唐摭言》卷7《起自寒苦(不第即贵附)》:“王播少孤贫,尝客扬州惠昭寺木兰院,随僧斋飡。诸僧厌怠,播至,已饭矣。后二纪,播自重位出镇是邦,因访旧游,向之题已皆碧纱幕其上。播继以二绝句曰:“二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修。而今再到经行处,树老无花僧白头。”“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阇黎饭后钟。二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73页。
    4《旧唐书》卷164《王播附起传》,第4280页。
    5《新唐书》卷167《王播附起传》,第5518页。
    6《旧唐书》卷126《李揆传》,第3560页。
    7《旧唐书》卷126《李揆传》,第3560页。
    8《旧唐书》卷157《王翃传》,第4144页。
    1《旧唐书》卷134《马燧传》,第3693页。
    2《隋书》卷69《王劭传》,第1602-1607页。
    3《新唐书》卷143《王翃传》,第4692页。
    4《旧唐书》卷70《王珪传》,第2530页。
    5《唐代墓志汇编》乾符030,第2493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4辑,第245页。
    1《新唐书》卷76《王皇后传》,第3491页。
    2《旧唐书》卷183《王仁皎传》,第4745页。
    3《唐国史补》卷中,第183-184页。
    4《新唐书》卷170《王锷传》,第5170页。
    5《旧唐书》卷151《王锷传》,第4060页。
    6《杨炯集》卷8《泸州都督王湛神道碑》,第116页。
    1《旧唐书》卷192《王绩传》,第5116页。
    2张说:《唐故夏州都督太原王公(方翼)神道碑》,《全唐文》卷228,第2302页。
    3《旧唐书》卷185上《王方翼传》,第4802页。
    4《旧唐书》卷164《王播传》,第4281页。
    5《旧唐书》卷164《王播附龟传》,第4281页。
    6《唐代墓志汇编》圣历017,第937页。
    7《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第122页。
    1《唐代墓志汇编》圣历018,第938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5辑,第18页。
    2《全唐文补遗》第8辑,第124页。
    3《新唐书》卷119《白居易传》,第4300页。
    4《资治通鉴》卷237宪宗元和四年闰三月条,第7657-7658页。
    5《资治通鉴》卷237宪宗元和四年闰三月条,第7657-7658页;《册府元龟》卷141《帝王部·念良臣》,第1711页;《唐会要》卷45《省功臣》,第948页。
    6《旧唐书》卷165《王正雅附凝传》,第4299页。
    7《旧唐书》卷190下《王维传》,第5052页。
    8《新唐书》卷202《王维传》,第5765页。
    1《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第354页。
    2《唐代墓志汇编》大历063,第1803页。
    3《通典》卷48《诸侯士大夫宗庙》,第1344页;《唐会要》卷19《百官家庙》,第449页。
    4《刘禹锡集》卷2《代郡开国公王氏先庙碑》,第19-22页。
    5《旧唐书》卷93《王晙传》,第2989页;《新唐书》卷111《王晙传》,第4156页。
    6《旧唐书》卷70《王珪传》,第2530页。
    1《旧唐书》卷70《王珪传》,第2530页。
    2《新唐书》卷98《王珪传》,第3889页。
    3《刘禹锡集》卷2《代郡开国公王氏先庙碑》,第19-22页。
    4《旧唐书》卷169《王涯传》,第4405页。
    5严耕望:《唐僕尚丞郎表》卷14《盐运》,上海古籍出版,2007年,第800-802页。
    1李宗闵:《故丞相尚书左仆射赠太尉太原王公(播)神道碑铭(并序)》,《唐文粹》卷56。
    4《新唐书》卷167《王播传》,
    5《新唐书》卷167《王播传》,第5116-5117页。
    6张读:《宣室志》,第991页。
    1《旧唐书》卷169《王涯传》,第4404页。
    2《唐僕尚丞郎表》卷14《盐运》,第802页。
    3《旧唐书》卷169《王涯传》,第4404页。
    4《新唐书》卷179《王涯传》,第5318-5319页。
    5《唐僕尚丞郎表》卷14《盐运》,第802页。
    1唐文宗:《授王涯开府仪同三司充诸道榷茶使制》,《全唐文》卷69,第734页。
    2《唐僕尚丞郎表》卷14《盐运》,第809-813页。
    3《唐僕尚丞郎表》卷14《盐运》,第810页。
    4司空图:《故宣州观察使检校礼部王公行状》,《全唐文》卷800,第8523页下。
    1司空图:《故宣州观察使检校礼部王公行状》,《全唐文》卷800,第8523页下。
    2《唐僕尚丞郎表》卷14《盐运》,第789页。
    3《唐僕尚丞郎表》卷14《盐运》,第773页。
    1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篇《政治革命及党派分野》,三联书店,2001年,第260页。
    2钱穆:《略论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与当时门第之关系》,《新亚学报》第5卷第2期,1963年,第56页。
    3《旧唐书》卷70《王珪传》,第2529页。
    4《旧唐书》卷70《王珪传》,第2530页。
    6《唐代墓志汇编》大和015,第2107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1辑,第293页。
    7《全唐文补遗》第4辑,第231页。
    1《旧唐书》卷157《王彦威传》,第4154页。
    2《旧唐书》卷157《王彦威传》,第4155页。
    3《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第287页。
    4《全唐文补遗》第8辑,第192页。
    5《全唐文补遗》第6辑,第436页。
    6《唐代墓志汇编》大历061,第1801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3辑,第95页。
    7《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天宝024,第599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1辑,第162页。
    8《全唐文补遗》第8辑,第328页。
    1《全唐文补遗》第3辑,第319页。
    2《唐代墓志汇编》贞观009,第16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4辑,第292页。
    3《唐代墓志汇编续集》贞观043,第33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3辑,第333页。
    4《唐代墓志汇编》贞观166,第114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2辑,第99页。
    5《唐代墓志汇编》永徽029,第149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7辑,第252页。
    6《唐代墓志汇编续集》永徽017,第65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6辑,第244页。
    1《唐代墓志汇编续集》永徽029,第71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5辑,第110页。
    2《唐代墓志汇编》永徽130,第216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6辑,第249页。
    3《唐代墓志汇编》咸亨027,第528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7辑,第286页。
    4《隋书》卷72《孝义传》,第1661页。
    5《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第122页。
    6《唐代墓志汇编》圣历018,第937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5辑,第18页。
    7《旧唐书》卷165《王正雅传》,第4298页。
    1《唐代墓志汇编》大历061,第1801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3辑,第95页。
    2《唐代墓志汇编》圣历028,第947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1辑,第78页。
    3《全唐文补遗》第8辑,第328页。
    5《隋书》72《王颁传》,第1665页。
    6《新唐书》卷98《王珪附王焘列传》,第3890页。
    7《唐代墓志汇编》大和015,第2107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1辑,第293页。
    8《全唐文补遗》第4辑,第231页。
    1张说:《唐故夏州都督太原王公(方翼)神道碑》,《全唐文》卷228,第2302页。
    2《新唐书》卷134《王鉷传》,第4565页。
    3《新唐书》卷134《王鉷传》,第4566页。
    4《全唐文补遗》第8辑,第124页。
    5《旧唐书》卷190下《王维传》,第5051页。
    6《新唐书》卷201《王勃传》,第5740页。
    7《唐代墓志汇编》圣历017,第937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1辑,第77页。
    8《隋书》卷69《王劭传》,第1613页。
    1《唐代墓志汇编》圣历017,第937页。
    2《旧唐书》卷118《王缙传》,第3416页。
    3《旧唐书》卷164《王播传》,第4277页。
    4《旧唐书》卷169《王涯传》,第4405页。
    5王仁裕:《贺王溥入相》,《全唐诗》卷736,第8403页。
    6《旧唐书》卷190上《王勃传》,第5005页。
    7《旧唐书》卷157《王翃传附翊传》,第4144页。
    8《旧唐书》卷157《王翃传附翊传》,第4144页。
    9《旧唐书》卷157《王翃传》,第4158页。
    1《旧唐书》卷164《王正雅附王凝传》,第4299页。
    2《新唐书》卷111《王方翼传》,第4135页。
    3《新唐书》卷111《王方翼传》,第4135页。
    4《新唐书》卷111《王晙传》,第4154页。
    5《新唐书》卷133《王忠嗣传》,第4552-4553页。
    6《旧唐书》卷118《王缙传》,第3416页。
    1《杨炯集》卷8《泸州都督王湛神道碑》,第116页。
    2《刘禹锡集》卷2《代郡开国公王氏先庙碑》,中华书局,1990年,下同,第19-22页。
    3《唐代墓志汇编》开元340,第1391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2辑,第489页。
    4《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天宝010,第587页。
    1杜淹:《文中子世家》,《全唐文》卷135,第1376页上。
    2《新唐书》卷201《王勃传》,第5739页。
    3权德舆:《权载之文集》卷16《唐故楚州淮阴县令赠尙书右仆射王府君神道碑铭并序》。
    4《唐代墓志汇编》圣历018,第938页。
    5《旧唐书》卷157《王翃传》,第4143页。
    1《全唐文补遗》第8辑,第328页。
    2《全唐文补遗》第8辑,第328页。
    3《旧唐书》卷164《王播附王起传》,第4279页。
    4刘崇远:《金华子》卷上,《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第1754页。
    5《三国志》卷27《王昶传》,第744页。
    1杜淹:《文中子世家》,《全唐文》卷135,第1376页上。
    2《唐代墓志汇编》大历062,第1801页。
    3司空图:《故宣州观察使检校礼部王公行状》,《全唐文》卷810,第8523页下。
    4李宗闵:《故丞相尚书左仆射赠太尉太原王公(播)神道碑铭》,《唐文粹》卷56。
    5《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第287页。
    1《全唐文补遗》第8辑,第192页。
    2《全唐文补遗》第7辑,第336页。
    3《唐代墓志汇编》开元007,第1153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7辑,第351页。
    4《全唐文补遗》第6辑,第436页。
    5《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天宝026,第599页。
    1《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天宝026,第599页。
    2《资治通鉴》卷252唐僖宗乾符元年,第8171页。
    3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篇《统治阶级之氏族及其升降》,第202页。
    4《唐代墓志汇编》圣历018,第938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5辑,第18页。
    1《旧唐书》卷165《王正雅传》,第4298页。
    2《唐代墓志汇编》大和015,第2107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1辑,第293页。
    3《旧唐书》卷157《王彦威传》,第4154页。
    1徐松:《登科记考》卷13、14,中华书局,1984年,第489页,第520页,第525页。
    1《旧唐书》卷164《王播附起传》,第4278-4280页。
    1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第1章《隋唐佛教势力之消长》,,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4页。
    2皇甫湜:《送孙生序》,《全唐文》卷686,第7025页。
    3王永平:《内道场的形成》,见《道教与唐代社会》,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61页。
    4张弓:《唐代的内道场与内道场僧团》,《世界宗教研究》,1993年第3期,第46-59页。
    5《旧唐书》卷118《王缙传》,第3417页。
    1《魏书》卷38《王慧龙传》,第875页。
    3《宋书》卷76《王玄谟传》,第1974页。
    4《宋书》卷46《王懿传》,第1391页。
    5俞钢:《唐后期多元思想融通对传奇小说创作的影响》,严耀中主编:《唐代国家与地域社会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243页。
    6《隋书》卷69《王劭传》,第1608页。
    1《隋书》卷69《王劭传》,第1608页。
    2《唐代墓志汇编》大历063,第1803页。
    3《唐代墓志汇编》大历063,第1803页。
    4《唐代墓志汇编》天宝216,第1681页。
    5《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第111页。
    1《唐代墓志汇编》乾符030,第2493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4辑,第245页。
    2《唐国史补》卷上,第206页。
    3《旧唐书》卷190下《王维传》,第5052页。
    4《新唐书》卷145《王缙传》,第4716页。
    5《旧唐书》卷190下《王维传》,第5052页。
    6王维:《饭覆釜山僧》,《全唐诗》卷125,第1290页。
    7王维:《过卢四员外宅看饭僧共题七韵》,《全唐诗》卷127,第1237页。
    8《旧唐书》卷118《王缙传》,第3417页。
    9《新唐书》卷145《王缙传》,第4716页。
    10《旧唐书》卷118《王缙传》,第3418页;《新唐书》卷145《王缙传》,第4716页。
    1《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圣武002,第667页。
    2上官灵芝:《王居士砖塔铭》,《全唐文》卷168,第1720页上。
    3刘秀:《凉州卫大云寺古刹功德碑》,《全唐文》卷278,第2821页
    4闾邱均:《浮屠颂》,《全唐文》卷297,第3006页。
    5《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咸通011,第1041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3辑,第2249页。
    1《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圣武004,第668页。
    2《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宝应003,第686页。
    1《全唐文补遗》第8辑,第197页;亦收于《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第399页。
    2王颜:《追树十八代祖晋司空太原王公神道碑铭》,《全唐文》卷545,第5530页。
    1王绩:《王绩自撰墓志铭》,《全唐文》卷132,第1326页下。
    2《旧唐书》卷192《王绩传》,第5116页。
    3《新唐书》卷196《王绩传》,第5594页。
    4《唐代墓志汇编》大历063,第1803页。
    5《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天宝026,第599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1辑,第162页。
    1《旧唐书》卷151《王锷传》,第4061页。
    2《唐代墓志汇编续集》永徽029,第71页。
    3《旧唐书》卷103《王忠嗣传》,第3200页。
    4《旧唐书》卷103《王忠嗣传》,第3200页。
    1毛汉光:《从士族籍贯迁移看唐代士族之中央化》,《中古社会史论》,第330页。
    2《旧唐书》卷157《王翃传》,第4143页;《新唐书》卷143《王翃传》,第4691页;《旧唐书》卷165《王正雅传》,第4298页;《新唐书》卷143《王翃附正雅传》,第4692页;王光谦神道碑见于《权载之文集》卷16。
    3《唐代墓志汇编》圣历017,第937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1辑,第77页。
    4《唐代墓志汇编》圣历018,第937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5辑,第18页。
    1《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第122页。
    2《唐代墓志汇编》圣历018,第938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5辑,第18页。
    3《唐代墓志汇编》仪凤018,第637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2辑,第267页。
    4《唐代墓志汇编》景龙029,第1101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1辑,第267页。
    1岑仲勉:《从王涣墓志解决了晚唐史一两个问题》,《历史研究》1957年第9期,后收于氏著《金石论丛》,中华书局,2004年,第441-452页。
    2毛汉光:《从士族籍贯迁移看唐代士族之中央化》,《中古社会史论集》,第285页。王令志文见《芒洛冢墓遗文四编》卷3,第16667页。
    3笔者按:王行果墓志见《唐代墓志汇编》景龙027,第1099页;《全唐文补遗》第2辑,第405页。王行俭墓志见《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第111页。
    4《旧唐书》卷38《地理志一》,第1422页。
    5《旧唐书》卷93《王晙传》,第2985页。
    6《旧唐书》卷39《地理志二》,第1506页。
    7《白居易集》卷42《唐扬州仓曹参军王府君墓志铭》,第927页。
    1李宗闵:《唐故丞相尚书左仆射赠太尉太原王公神道碑铭并序》,《唐文粹》卷56。
    2《杨炯集》卷8《泸州都督王湛神道碑》,第116页。
    3陈子昂:《陈拾遗集》巻6《申州司马王府君墓志》。
    4毛汉光:《从士族籍贯迁移看唐代士族之中央化》,《中古社会史论》,第330页。
    5张说:《唐故夏州都督太原王公(方翼)神道碑》,《全唐文》卷228,第2302页。
    6《全唐文补遗》第8辑,第124页。
    7《旧唐书》卷70《王珪传》,第2527页。
    1《新唐书》卷98《王珪传》,第3887页。
    2《旧唐书》卷38《地理志一》,第1403页。
    3《旧唐书》190下《王维传》,第5051页。
    4《旧唐书》卷118《王缙传》,第3416页。
    5《新唐书》卷145《王缙传》,第4715页。
    6《旧唐书》卷39《地理志二》,第1469-1470页。
    7元载:《朔方河东河西陇右节度使御史大夫赠兵部尚书太子太师清源公王府君神道碑铭并序》,《全唐文》卷369,第3749页上。
    8《唐代墓志汇编》贞元100,第1909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4辑,第473页。
    1《全唐文补遗》第6辑,第374页。
    2《唐代墓志汇编》仪凤037,第650页。
    3《唐代墓志汇编》永隆015,第679页。
    4《唐代墓志汇编》文明008,第718页。
    5《唐代墓志汇编》垂拱021,第743页。
    6《唐代墓志汇编》万岁通天018,第897页。
    7《唐代墓志汇编》圣历027,第946页。
    8《唐代墓志汇编》长安022,第1005页。
    9《唐代墓志汇编》长安028,第1010页。
    10《唐代墓志汇编》长安031,第1013页。
    1《唐代墓志汇编》长安065,第1037页。
    2《唐代墓志汇编》开元418,第1445页。
    3《唐代墓志汇编》天宝061,第1572页。
    4《唐代墓志汇编》仪凤028,第643页。
    5《唐代墓志汇编》开元269,第1342页。
    6《唐代墓志汇编》长安057,第1031页。
    7《唐代墓志汇编》开元090,第1216页。
    1《唐代墓志汇编》上元004,第595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5辑,第173页。
    2《全唐文补遗》第6辑,第323页。
    3《唐代墓志汇编》垂拱024,第746页。
    4《唐代墓志汇编》开元268,第1341页。
    1《全唐文补遗》第1辑,第98页。
    2《唐代墓志汇编》圣历028,第947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1辑,第78页。
    3《唐代墓志汇编》景龙028,第1110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2辑,第406页。
    4《全唐文补遗》第8辑,第317页。
    5《全唐文补遗》第8辑,第328页。
    7《全唐文补遗》第8辑,第338页。
    1《唐国史补》卷上,第166页。
    2岑仲勉:《唐史中望与贯》,《唐史馀瀋》,第229页。
    3《唐代墓志汇编》圣历017,第937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1辑,第77页。
    4田余庆:《门阀政治的终场与太原王氏》,见《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31页。
    1《隋书》卷69《王劭传》,第1613页;《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第122页。。
    2《唐代墓志汇编》圣历017,第937页。
    3《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第122页。
    4《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第122页。《唐代墓志汇编》圣历018,第937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5辑,第18页。
    5《唐代墓志汇编》大历063,第1803页。
    6《唐代墓志汇编》大历061,第1801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3辑,第95页。
    7《新唐书》卷76《王皇后传》,第3474页。
    8《旧唐书》185上《王方翼传》,第4802页。
    9《新唐书》卷206《王仁皎传》,第5845页。
    1罗新、叶炜;《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中华书局,2005年,第345页。
    2《杨炯集》卷8《泸州都督王湛神道碑》,第116页。
    3《唐代墓志汇编》乾封022,第456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5辑,第135页。
    4《唐代墓志汇编》永徽029,第71页。
    5《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天宝048,第615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6辑,第436页。
    6《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天宝048,第615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6辑,第436页。
    1《旧唐书》卷185上《王方翼传》,第4802页。
    2《新唐书》卷111《王方翼传》,第4136页。
    3《唐代墓志汇编》咸亨018,第521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2辑,第227页。
    4《唐代墓志汇编》圣历028,第947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1辑,第78页。
    5《唐代墓志汇编》圣历017,第937页;又收于《全唐文补遗》第1辑,第77页。
    1.[北齐]魏收撰:《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
    2.[北魏]崔鸿撰:《十六国春秋》,中华书局,1985年。
    3.[汉]班固著,[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
    4.[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引,[唐]张守节正义:《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
    5.[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
    6.[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
    7.[梁]沈约撰:《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
    8.[梁]萧子显撰:《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
    9.[南朝宋]刘义庆著,[梁]刘孝标注,杨勇校笺:《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2006年。
    10.[南朝宋]刘义庆著,[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2007年。
    11.[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
    12.[清]劳格、赵钺撰:《唐尚书省郎官石柱题名考》,中华书局,1992年。
    13.[清]彭定求、杨中讷等编:《全唐诗(增订本)》,中华书局,1999年。
    14.[清]吴任臣撰:《十国春秋》,中华书局,1983年。
    15.[清]徐松撰,李健超增订:《唐两京城坊考(修订版)》,三秦出版社,2006年。
    16.[清]赵翼著,王树民校正:《廿二史札记校正》,中华书局,1984年。
    17.[清]赵钺、劳格撰:《唐御史台精舍题名考》,中华书局,1997年。
    18.[宋]晁公武撰,孙猛校正:《郡斋读书志校正》,上海古籍出版,1990年。
    19.[宋]陈振孙撰,徐小蛮、顾美华点校:《直斋书录解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20.[宋]邓名世撰,王力平点校:《古今姓氏书辩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
    21.[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
    22.[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中华书局,1981年。
    23.[宋]李昉等编:《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
    24.[宋]李昉等编:《文苑英华》,中华书局,1982年。
    25.[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
    26.[宋]欧阳修撰,徐无党注:《新五代史》,中华书局,1974年。
    27.[宋]欧阳修撰:《集古录》,四库全书本。
    28.[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
    29.[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中华书局,2008年。
    30.[宋]王谠撰,周勋初校正:《唐语林校正》,中华书局,1987年。
    31.[宋]王溥撰:《唐会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32.[宋]王溥撰:《五代会要》,中华书局,1998年。
    33.[宋]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中华书局,1994年。
    34.[宋]薛居正等撰:《旧五代史》,中华书局,1976年。
    35.[宋]姚铉辑:《唐文粹》,四部丛刊本。
    36.[宋]郑樵撰,王树民点校:《通志二十略》,中华书局,1995年。
    37.[宋]赵明诚撰:《宋本金石录》,中华书局,1991年。
    38.[隋]王通撰:《中说》,四库全书本。
    39.[唐]吴競撰,[元]戈直集注:《贞观政要》,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
    40.[唐]吴競撰,谢保成集校:《贞观政要》,中华书局,2009年。
    41.[唐]白居易撰,顾学颉点校:《白居易集》,中华书局,1979年。
    42.[唐]杜佑撰,王文锦、王永兴等点校:《通典》,中华书局,1988年。
    43.[唐]杜甫撰:《杜工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44.[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96年。
    45.[唐]李百药撰:《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
    46.[唐]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图志》,中华书局,1983年。
    47.[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中华书局,1992年。
    48.[唐]李延寿撰:《北史》,中华书局,1974年。
    49.[唐]李延寿撰:《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
    50.[唐]李肇撰:《唐国史补》,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51.[唐]李邕撰:《李北海集》,四库全书本。
    52.[唐]林宝撰,岑仲勉校记:《元和姓纂(附四校记)》,中华书局,1994年。
    53.[唐]令狐德棻等撰:《周书》,中华书局,1971年。
    54.[唐]刘知几撰,[清]浦起龙通释,吕思勉评:《史通通释》,上海世纪出版社,2008年。
    55.[唐]刘知几撰,[清]浦起龙通释,王煦华整理:《史通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56.[唐]刘禹锡撰,卞孝萱校订:《刘禹锡集》,中华书局,1990年。
    57.[唐]韩愈撰:《韩愈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58.[唐]权德舆撰:《权载之文集》,四部从刊本。
    59.[唐]魏徵、长孙无忌等撰:《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
    60.[唐]姚思廉撰:《陈书》,中华书局,1972年。
    61.[唐]姚思廉撰:《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
    62.[唐]杨炯撰,徐明霞点校:《杨炯集》,中华书局,1980年。
    63.[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中华书局,1997年。
    64.[唐]长孙无忌等撰,刘俊文点校:《唐律疏议》,中华书局,1983年。
    65.[唐]张说撰:《张燕公文集》,四库全书本。
    66.[五代]王定保撰:《唐摭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67.[五代]孙光宪,俞钢点校:《北梦琐言》,《全宋笔记》第一编,大象出版社,2003年。
    68.陈尚君辑:《全唐文补编》,中华书局,2005年。
    69.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70.罗新、叶炜著:《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中华书局,2005年。
    71.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五册《隋唐五代十国时期》,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
    72.天一阁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天圣令整理课题组校正:《天一阁藏明钞本天圣令校正附唐令复原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
    73.王其伟、周晓薇编著:《隋代墓志铭汇考》,线装书局,2007年。
    74.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第1至第9辑、千唐志斋新藏专辑,三秦出版社,1994—2007年。
    75.吴松弟编著:《两唐书地理志汇释》,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76.严耕望撰:《唐仆尚丞郎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77.郁贤皓著:《唐刺史考全编》,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
    78.赵超编著:《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集校》,中华书局,1998年。
    79.赵超主编:《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
    80.赵万里编:《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科学出版社,1956年。
    81.赵君平、赵文成编:《河洛墓刻拾零》,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
    82.赵君平编:《邙洛碑志三百种》,中华书局,2004年。
    83.赵力光主编:《西安碑林博物馆新藏墓志汇编》,线装书局,2007年。
    84.中国国家图书馆普通古籍组编辑:《王氏族姓史料类编》,中华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0年。
    85.周绍良、赵超主编:《唐代墓志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86.周绍良、赵超主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87.周绍良主编:《全唐文新编》,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
    88.周勋初主编:《唐人轶事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1.岑仲勉著:《金石论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2.岑仲勉著:《隋唐史》,中华书局,1982年。
    3.岑仲勉著:《唐史余渖》,中华书局,1960年。
    4.柴德赓著:《史籍举要》,北京出版社,2002年。
    5.陈登武著:《从人间世到幽冥界:唐代的法制、社会与国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6.陈弱水著:《唐代文士与中国思想的转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7.陈弱水著:《隐蔽的光景唐代的妇女文化与家庭生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8.陈戍国著:《中国礼制史隋唐五代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9.陈爽著:《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10.陈寅恪著:《陈寅恪史学论文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11.陈寅恪著:《金明丛馆丛稿二编》,三联书店,2001年。
    12.陈寅恪著:《金明馆丛稿初编》,三联书店,2001年。
    13.陈寅恪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三联书店,2001年。
    14.陈寅恪著:《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三联书店,2001年。
    15.程蔷、董乃斌著:《唐帝国的精神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16.戴显群著:《唐五代政治中枢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年。
    17.方诗铭、方小芬编著:《中国史历日和中西历日对照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18.方诗铭编著:《中国历史纪年表(修订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19.傅璇宗著:《唐代科举与文学》,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20.甘怀真著:《皇权、礼仪与经典诠释——中国古代政治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21.甘怀真著:《唐代家庙礼制研究》,台湾商务印书馆,1991年。
    22.高明士主编:《唐律与国家社会研究》,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9年。
    23.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
    24.龚鹏程著:《国学入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25.郭绍林著:《唐代士大夫与佛教》(增补本),三秦出版社,2006年。
    26.何永成著:《唐代神策军研究——兼论神策军与中晚唐政局》,台湾商务印书馆,1990年。
    27.胡戟等主编:《二十世纪唐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28.黄宽重、刘增贵主编:《家族与社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
    29.黄宽重著:《宋代的家族与社会》,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年。
    30.黄永年著:《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
    31.黄永年著:《唐史史料学》,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32.黄约瑟编:《港台学者隋唐史论文精选》,三秦出版社,1990年。
    33.黄正建主编:《中晚唐社会与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34.赖瑞和著:《唐代基层文官》,中华书局,2008年。
    35.赖瑞和著:《唐代中层文官》,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08年。
    36.雷家骥著:《隋唐中央权力结构及其演进》,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5年。
    37.雷闻著:《郊庙之外——隋唐国家祭祀与家族》,三联书店,2009年。
    38.李斌成等编:《隋唐五代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39.李贵录著:《北宋三槐王氏家族研究》,齐鲁书社,2004年。
    40.李浩著:《唐代三大地域文学士族研究(增订本)》,中华书局,2008年。
    41.李浩著:《唐代园林别业考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42.李金河著:《魏晋隋唐婚姻形态研究》,齐鲁书社,2005年。
    43.李学勤主编,梁满仓著:《中华姓氏谱·王姓卷》,华艺出版社,2000年。
    44.梁启超撰:《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45.刘后滨著:《唐代中书门下体制研究:公文形态政务运行与制度变迁》,齐鲁书社,2004年。
    46.刘俊文主编,高明士、邱添生、夏日新等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二卷专论,中华书局,1993年。
    47.刘俊文主编,黄约瑟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一卷通论,中华书局,1992年。
    48.刘俊文主编,夏日新、韩昇、黄正建等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四卷,六朝隋唐,中华书局,1992年。
    49.刘琴丽著:《唐代举子科考生活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50.吕春盛著:《关陇集团的权力结构演变——西魏北周政治史研究》,台湾稻香出版社,2002年。
    51.吕思勉著:《两晋南北朝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52.吕思勉著:《隋唐五代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53.毛汉光著:《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54.毛汉光著:《中国中古政治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55.毛蕾著:《唐代翰林学士》,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56.钱杭著:《中国宗族史研究入门》,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
    57.钱穆著:《国史大纲(修订版)》,商务印书馆,1996年。
    58.任爽著:《唐代礼制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59.荣新江著:《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中国古代史研究入门》,北京大学出版,2011年。
    60.孙国栋著:《唐代中央重要文官迁转途径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61.汤用彤著:《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增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62.汤用彤著:《隋唐佛教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63.唐长孺著:《唐书兵志笺正(外二种)》,中华书局,2011年。
    64.唐长孺著:《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中华书局,2009年。
    65.唐长孺著:《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中华书局,2011年。
    66.唐长孺著:《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中华书局,2011年。
    67.唐长孺著:《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中华书局,2011年。
    68.田余庆著:《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69.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贵州人民出版社,2011年。
    70.汪篯著:《汪篯隋唐史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71.王力平著:《中古杜氏家族的变迁》,商务印书馆,2006年。
    72.王伊同著:《五朝门第》,中华书局,2006年。
    73.王仲荦著:《隋唐五代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74.王仲荦著:《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75.吴宗国主编:《盛唐政治制度研究》,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
    76.吴宗国著:《唐代科举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77.夏炎著:《中古世家大族清河崔氏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
    78.徐扬杰著:《中国家族制度史》,人民出版社,1992年。
    79.严耕望著:《严耕望史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80.严耀中主编:《唐代国家与地域社会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81.阎步克著:《察举制度变迁史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82.阎步克著:《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中华书局,2009年。
    83.杨际平、郭锋、张和平著:《五—十世纪敦煌的家庭与家族关系》,岳麓书社,1997年。
    84.姚平著:《唐代妇女的生命历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85.姚薇元著:《北朝胡姓考》,中华书局,2007年。
    86.姚晓菲著:《两晋南朝琅邪王氏家族文化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年。
    87.俞钢著:《唐代文言小说与科举制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88.张邦炜著:《宋代婚姻家族史论》,人民出版社,2003年。
    89.张国刚著:《家庭史研究的新视野》,三联书店,2004年。
    90.张国刚著:《唐代藩镇研究(增订版)》,中国人民大学,2010年。
    91.张国刚著:《唐代官制》,三秦出版社,1987年。
    92.周一良著:《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93.周一良著:《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中华书局,1985年。
    94.周振鹤主编:《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
    95.周振鹤著:《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96.周征松著:《魏晋隋唐间的河东裴氏》,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97.朱雷主编:《唐代的历史与社会》,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
    1.[日]妹尾达彦:《九世纪的转型——以白居易为例》,荣新江主编:《唐研究》第十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2.安群:《十年来国内门阀士族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1990年第2期。
    3.北京市文物工作队:《北京西郊晋王浚妻华芳墓清理简报》,《文物》1965年第12期。
    4.陈弱水:《唐代的一夫多妻合葬与夫妻关系——从景云二年〈杨府君夫人韦氏墓志铭〉说起》,《中华文史论丛》2006年第1辑,此据《唐代的妇女文化与家庭生活》,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崔玄籍夫妻关系考——试谈唐代的以妾为妻与礼法问题》,《唐代的妇女文化与家庭生活》。
    5.陈爽:《近20年中国大陆地区六朝士族研究概观》,[日]《中国史学》第11卷,2001年。
    6.池田温:《唐代氏族志研究——关于〈敦煌名族志〉残卷》,刘文俊主编,夏日新、韩昇、黄正建等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四卷六朝隋唐,中华书局,1992年。
    7.仇鹿鸣:《“攀附先世”与“伪冒士籍”——以渤海高氏为中心的研究》,《历史研究》2008年第2期。
    8.川胜义雄:《六朝贵族制社会的成立》,刘文俊主编,夏日新、韩昇、黄正建等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四卷六朝隋唐,中华书局,1992年。
    9.范兆飞:《中古太原士族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10.傅乐成:《李唐皇室与道教》,国立编译馆主编、中国唐代学会编:《唐代研究论集》第四辑,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2年。
    11.傅乐成:《李唐皇室与道教》,国立编译馆主编、中国唐代学会编:《唐代研究论集》第一辑,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2年。
    12.韩昇:《南北朝隋唐士族向城市的迁徙与社会变迁》,《历史研究》2003年第4期。
    13.何汝泉:《唐代使职的产生》,《西南师大学报》,1987年第1期。
    14.黄清连:《唐代文官考课制度》,黄清连主编:《制度与国家》,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
    15.黄正建:《韩愈日常生活研究——唐贞元长庆间文人型官员日常生活研究之一》,《唐研究》第四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16.金滢坤:《中晚唐科举与清望官的关系》,《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1期。
    17.金应熙、邹云涛:《国外对六朝世族的研究述评》,《暨南学报》1987年第2期。
    18.李光霏:《简论唐代山东旧士族》,《唐史学会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19.李红:《唐代河东柳氏家族文化述略》,《晋阳学刊》2006年第2期。
    20.李建华:《唐代山东士族与文学》,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21.林甘泉:《中国古代知识阶层的原型及其早期历史行程》,《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3期。
    22.刘驰:《从崔、卢二氏婚姻的缔结看北朝汉人士族地位的变化》,《中国史研究》1987年第2期。
    23.刘海峰:《唐代选官制度与官僚政治的关系》,《厦门大学学报》1989年第3期。
    24.刘后滨:《安史之乱与唐代政治体制的演进》,《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2期。
    25.卢建荣:《唐代财经专家之分析——兼论唐代士大夫的阶级意识与理财观念》,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56本第4分册,台湾中央研究院,1983年。
    26.卢建荣:《唐代通才型官僚体系之初步考察——太常卿、少卿人物的任官分析》,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56本第2分册,台湾中央研究院,1985年。
    27.卢建荣著:《唐代后期(公元七五六至八九三年)户部侍郎人物的任官分析》,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54本第2分册,台湾中央研究院,1983年。
    28.陆扬:《从墓志的史料分析走向墓志的史学分析—以<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为中心》,《中华文史论丛》2006年第4期。
    29.罗联添:《白居易与佛道关系重探》,国立编译馆主编、中国唐代学会编:《唐代研究论集》第四辑,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2年。
    30.毛汉光:《唐代大士族的进士第》,《中央研究院成立五十周年纪念论文记》,台湾中研院1978年,第2卷,后收入《中古社会史论》。
    31.任爽:《科举制度与盛唐知识阶层的命运》,《历史研究》1994年第3期。
    32.任爽:《科举制度与唐代教育危机》,《中国史研究》1994年第3期。
    33.容建新:《80年代以来魏晋南北朝大族个案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1996年第4期。
    34.史睿:《北周、隋、唐初的士族政策与政治秩序的变迁》,《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
    35.台静农:《论唐代的士风与文学》,国立编译馆主编、中国唐代学会编:《唐代研究论集》第一辑,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2年。
    36.谭其骧:《山西在国史上的地位》,《晋阳学刊》1981年5期。
    37.田廷柱:《关于唐代门阀士族势力消长问题的考察》,《唐史学会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38.王洪军:《名门望族与中古社会—太原王氏研究》,南开大学博士论文,未刊稿,2005年。
    39.王洪军:《太原王氏北方宗支世系居地考》,《齐鲁学刊》2008年第6期。
    40.王楠:《唐代女性在家族中地位的变迁——对从父权到夫权转变的考察》,《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三卷,中华书局,2001年。
    41.翁俊雄:《唐代的州县等级制度》,《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
    42.吴丽娱:《光宗耀祖:试论唐代官员的父祖封赠》,《文史》2009年第一辑。
    43.叶妙娜:《东晋南朝侨姓高门之仕宦—陈郡谢氏个案研究》,《中山大学学报》1986年第3期。
    44.叶妙娜:《东晋南朝侨姓世族之婚媾—陈郡谢氏个案研究》,《历史研究》1986年第3期。
    45.游自勇:《礼展奉先之敬——唐代长安的私家庙祀》,《唐研究》第十五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46.余静:《唐代慕容氏家族研究》,《国学研究》第15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47.张广达:《近年西方学者对中国中世纪世家大族的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1984年第12期。
    48.张葳:《隋唐赵郡李氏家学家风略论》,《西南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49.赵超:《从唐代墓志看士族大姓通婚》,赵超、白化文等编,《周绍良先生欣开九秩庆寿文集》,中华书局,1997年。
    50.周一良:《博陵崔氏个案研究评介》,《中国史研究》1982年第1期。
    51.朱林芳:《太原王氏被列为北魏四姓的原因》,《兰州学刊》2007年第4期。
    1.[德]马克斯·韦伯著,洪天富译:《儒教与道教》,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2.[美]伊沛霞著,范兆飞译,《早期中华帝国的贵族家庭博陵崔氏个案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3.[美]伊沛霞著,胡志宏译:《内闱——宋代妇女的婚姻和生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1
    4.[日]兹贺秀兰著、汪波译:《六朝门阀一研究——太原王氏系谱考》略评》,《北朝研究》第29期,1998年。
    5.[日]池田温著,龚泽铣译:《中国古代籍帐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
    6.[日]池田温著,孙晓林等译:《唐研究论文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7.[日]川胜义雄著,徐谷芃、李济沧译:《六朝贵族制社会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8.[日]宫崎市定著,韩昇、刘建英译:《九品官人法研究科举前史》,中华书局,2008年。
    9.[日]谷川道雄著,李济沧译:《隋唐帝国形成史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10.[日]谷川道雄著,马彪译:《中国中古社会与共同体》,中华书局,2002年。
    11.[日]守屋美都雄著,钱杭、杨晓芬译:《中国古代的家族与国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12.[英]崔瑞德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译:《剑桥中国隋唐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13.[英]王斯福著:《帝国的隐喻——中国民间信仰》,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
    14.[日]气贺泽保规编:《新版唐代墓志所在总合目录》,《明治大学东洋史资料从刊3》,汲古书院,2009年。
    15.[日]守屋美都雄著:《六朝门阀の一研究——太原王氏系谱考》,日本出版协同株式会社,1951年。
    16. David Johnson “The Last Years of A Great Clan:The Li Family of Chao Chun in Late T’angand Early Sung”,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37, No.1(Jun.,1977), pp.5-102.
    17. David Johnson “The Medieval Chinese Oligarchy”, Westview Press, Boulder, Colorado,1977.
    18. Patricia Buckley Ebrey “The Aristocratic Families of Early Imperial China:A Case Study ofthe Po-ling Ts’ui Famil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