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和协商的政治:中国民主党派参政方略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系统、全景式地研究民主党派参政方略,考察民主党派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生长逻辑、发展内在动力和理论渊源、选择的路径、基本功能与机制、运作实态、政治的过程以及与中国政治发展关系等等。研究民主党派自建立以来的基本特征与内在逻辑,以合作与协商为切入点把握了中国的政党演变脉络,考证了民主党派在近现代中国政治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从体系、结构到内容方法,具有一定的原创性。
     在近代中国民族独立、主权完整和国家建设发展中,合作和协商的民主政治代替了对抗和竞争型的政党政治贯穿着民主党派成立、发展和演化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中国政治发展历史逻辑所催生和决定的,也将随着这一制度进一步程序化、制度化和民主化,进一步拓展中国政党制度的空间和体制增量。随着民主党派的理论发展、功能价值、运转机制和制度的创新演进和发展,从而使民主党派的参政方略完成了一个从合作和协商的民主政治生成和演进的过程,以民主党派政党功能的履行,努力开发多党合作的体制内资源,在现行的多党合作基本政党制度框架内寻找和培育人民民主的生长点,并最终完成合作和协商的民主政治嬗变,这就是中国民主党派的参政方略的逻辑起点和终点。
     本文认为民主党派参政从中国政治结构上拓展了民主的空间,塑造了人民政协这样的民主协商的政治组织。在建国之初,国家建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一个核心来推动,权力需要相对集中,正是因为民主党派的存在和巨大历史作用,需要一个制度来容纳民主党派和民众的政治参与的空间,在权力集中和民主的政治参与之间出现了一个张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人以其创造性的智慧,组建政协解决了这一问题,在集中权力推进国家建设和现代化道路同时,创造了政协作为一个多党派和民众参与的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政治空间,在很大程度上,政协这个民主政治的制度和空间的创造是为了民主党派参与政治而产生的,政协主要由党外人士组成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个问题。因此,民主党派从这个意义上说,创造了政治协商的民主空间和制度。
     通过对民主党派的历史变迁和政党功能的发展演变的分析,厘清民末清初多党制试验过程对民主党派以合作与协商而不是竞争和对抗为主轴切入中国政党政治的影响,分析其履行参政党职能的内在逻辑,深入体查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和政治制度中重要作用。探寻民主党派在功能、机制与政治的过程中与其参政方略的互动关系,揭示民主党派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所扮演的政治角色具有的重要理论意义,进一步发展现有对民主党派分析概念和框架,突破了某种固有模式。本文有一章节以某省民主党派几年的参政议政的实践过程,进行实证分析,使理论与实践相印证。而从合作和协商的政治角度来研究民主党派,有利于深化对这一领域的研究。目前不少著作或文章多从多党合作角度来论述民主党派,鉴于共产党在多党合作的主体地位,论述民主党派时着力不够,切入不深。本文则从民主党派角度进入,对民主党派的分析,不限于政策文件的解释,而是力图以合作与协商的民主政治演进过程来剖析民主党派参政方略的过程,这一切对于认识民主党派在我国政治过程中的作用有一定参考意义。
     文章探索从民主党派角度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途径。通过对民主党派的研究,结论就是,民主党派是中国政党制度中巨大的政治资源和政治优势,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同时也有不完善和不成熟性。因此,完善多党合作制度的途径在于:改革和完善民主党派参政机制,充实民主党派的政治资源,发展民主党派党内民主,完善民主党派参政方式,提高多党合作的制度化程度。
The thesis systematic and overall originates the concept democratic parties participation government strategy, reviewing democratic parties historical growth logic in the china modernization process, inherence of development, theory of source, selective of path, basic skill and mechanism, movement condition, political of process as well as china politics development connection and so on, investigating democratic parties basic character and immanence logic from establishment to now, according to cooperate and negotiate as the key point to understand the Chinese parties evolution venation, textual researching the function of democratic parties in china political development during the modern times, providing with some original work from system and framework to content of technique.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independence, sovereignty integrity and nation build, cooperation and negotiation democratic political substituted the confront and competition party government, which perforation the process of democratic parties establishment,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these process are determinate and midwifery by china political development history logic, it along with these system procedure and democratization, opening the space and system increment of china parties institution, which innovating the democratic parties theory progress , function value, movement mechanism and institutional, therefore, democratic parties participation government strategy have done the process form cooperation and negotiation political to democratic political,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democratic parties function, in search of
    the growth of people's democracy in the frame of multi-party cooperation in exercising state power, it wound finally accomplish the transfer from cooperation and negotiation political to democratic political, this is the democratic parties participation government strategy's logic point.
    The thesis pointed out that democratic parties participation government expanse democracy space of china political structure, shaping democratic and negotiatory apparat likes CPPCC(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at the beginning of establishment the nation, nation build and modernization construct required a core to drive, power were demanded to concentrate, due to existence and immensity history effect of democratic parties, which needed a system to accommodate the space of democratic and peopl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there were a strain between the power concentrate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order to resolve these problem, Chinese communist and its leaders used their wisdom in a creative way to erect CPPCC(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during the power concentrate to push nation build and modernization construct, creating CPPCC as a multi-parties and people participation space of political consultative and political supervise, in a largely degree, the CPPCC were created for democratic parties to participate political, the CPPCC is made up of the members non-communist party also explains the question, therefore, at this point, democratic parties created the system of political consultative.
    To analyze the history flux and party function evolution of democratic parties, make clear to the process of multi-parties experiment at the end of Qing dynasty, which influence the democratic use cooperation and negotiation political principal in steady the confront and competition political, analyzing its carry out participation government function of inherence logic, penetrating to know important effect in nation political life and political system, exploring the interact relationship between democratic
    parties function, mechanism and political process and participation government strategy, it's full of theory meaning to open out the important role of democratic parties in the modernization construct, developing deeply analyze concept and frame of democratic parties, breaking through some inhere pattern, to some extend, the thesis have a chapter to take a example that a certain province democratic parties participate government practice in a several years, use example to explain theory, in cooperation and negotiation view to study democratic parties, in favor of deepening the theory domanial, at present, a lot of articles discuss democratic parties in multi-party cooperation view, due to communist party major status, these articles narrate its inadequate, this thesis take view of democratic parties, analyzing it not only policy and documentary, but also the process of cooperation and negotiation political to anatomy democratic parties participation government strategy, it wound exploit a new view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 of democratic parties in our political process.
    The article explores the method to perfect multi-party cooperation under communist party leadership, the conclusion is: democratic parties is enormous political resource and political superiority in china party system, multi-party cooperation under communist party leadership possesses huge advantage, at the same time, there is a faultiness and immatureness, therefore, the method is: improving democratic parties participation mechanism, enriching democratic parties political resource, developing democratic parties inner-party democracy, perfecting the method of democratic parties participation government, increasing the degree of multi-party cooperation system.
引文
1 [英]埃德蒙·柏克《自由与传统》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46页
    2 王邦佐等《中国政党制度社会生态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序言
    3 唐德刚先生认为中国历史上自夏禹家天下以后有纪录可征之国史,凡四千余年(公元前二二○○—公元二○○○年)。四千年中,如按我民族所特有之社会型态发展之程序(typologieal approach to societal development)而分析之,则四下年来我民族之社会政治型态之发展,盖可综合之为三大阶段,亦即封建、帝制与民治,两大转型:一是从封建制转变为郡县制度,宗法制度转型成大一统的秦汉帝国模式,也就是从封建转帝制,自春秋战国开始至汉武帝时大致定型,历时约三百年;第二次转型是秦汉模式在西方文明挑战下被迫转型,也就是发生于鸦片战争之后从帝制转民治的转型.鉴于第二次转型的艰险程度,唐德刚称之为“历史的三峡”,认为“自1840年起,我们能在2040年通过三峡,享受点风平浪静,就算是很幸运的了”,但他相信,不论时间长短,第二次转型终究会成功,“因为这是历史的必然”。见唐德刚《晚清七十年》岳麓出版社1999年版,第7页。
    4 密尔《代议制政府》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57页。关于这一点,不少西方政治学者有过不少相同的论述:“任何政治或政党制度都是经过若干世纪由若干代人审慎选择的结果,与特定的环境、条件、性格、气质、风俗、习惯等因素密不可分,它更多的是一个新陈代谢的自然生长物”。参见[美]乔治·萨拜因《政治学说史》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687页。
    5 萧超然《当代中国政党制度论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序言第4页
    6 列宁<列宁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6页
    7 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导论>上海人民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24页
    8 江泽民《在第十九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0年11月
    9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0 [美]里普森《政治学的重大问题一政治学导论》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序言
    11 <人民日报>2005年3月20日,<中共中央颁发<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
    12 本文使用和论证的“合作和协商的政治,合作政治,协商政治”之概念,纯粹基于中国由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及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政治智慧结晶。尤其协商政治概念,其主旨是民主党派通过政治协商同执政的共产党完成政治的过程,只是参政党与执政党的协商,含义是比较特定的,笔者试图用这样一个概念来表达现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中的一条独特线索,丝毫无意去搬用某种两方的话语体系。但是,在异质土体利益整合意义上,这一概念部分类同于当代西方语境中的“协商政治”的概念。但后者概念更多着重于政府同民众和社会的协商来扩人民主的参与。后者具体内容可参见哈贝马斯:《民主的三种规范模式:关于协商政治的概念》,靳希平译,见中国社科院网站http://www.cass.net.cn/chinese/s14_zxs/jiaoliu/habeimasi/010.htm
    13 钱穆<中周历代政治得失>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页
    14 汉密尔顿<联邦党人文集>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3页
    15 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第2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16 朱淑真《政党和政党制度比较》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17 Lapambara, joseph and myron weiner, ed. political parties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Princeton: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6, p3
    18 孙向军《走向中国的政治文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论》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版,第228页
    19 李泽厚《论语今读》,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
    20 《刷记·官记·大司徒》
    21 《礼记·坊记》
    22 哭江、牛旭光:《民主与政党》,中共中央党校出处社,1991年版,第7页
    23 P。J。古德诺:《政治与行政》,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80页。
    24 李延明《马克思恩格斯政治学说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69页
    25 美 汉密尔倾《联邦党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4年,出版说明第2页
    26 杨百揆《现代西方国家政治体制研究》春秋出版社1988年版,第353页
    27 [美]P。J。古德诺:《政治与行政》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54页
    28 [英]拉大尔·密利奉德》《英国资本主义民主制》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47页
    29 lippingcott, benjamin, democracy's delimma. New york: Ronald press, 1965, p13
    30 [美]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下册,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684页
    31 [美]爱·麦·伯恩斯《当代世界政治理论》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0页
    32 [美]爱尔麦·莎茨赖德《政党政府》纽约莱哈特出版社1942年版,第1页
    33 梁启超《敬告政党及政党员》《庸言》一卷七号,1912年3月1日出版
    34 林尚立《政党政治与现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前言
    35 《列宁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81页
    36 金安平《中国政治语境下的政党概念》载《政治学研究》2004年第4期
    37 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64页
    38 金安平《中田政治语境下的政党概念》载《政治学研究》2004年第4期
    39 莫岳云《李维汉统战理论与实践》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2页
    40 毛洋东1945年在七大上《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41 郑宪《中国民主党派建设理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年版,第30页
    42 王德华《民主党派成员手册》华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11页
    43 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上的讲话》
    44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45 《周愿来沦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47—348页。
    46 李维汉《统一战线问题与民族问题》第288页.
    47 [美]肯尼斯《当代学术入门—政治学》辽宁大学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第73页
    48 [美]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和微观行动的角度看》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序言
    49 王邦佐等《中国政党制度社会生态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50 《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中共中央统战部,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71页
    51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中发[1989]14号文),在此以前不少学者曾分别用过准执政党、亚执政党、次执政党、资政党、议政党、合作执政党、联合执政党等来形容民主党派。具体内容参见《高放文集—政治学与政治体制改革》中国书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505-506页
    5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版,第545页
    53 [美]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和微观行动的角度看》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2页
    54 paul pierson and theda skocpol.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ntemporary political science", prepared for presentation at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iociation meetings, Washington, D. C, august 30tth-september 2nd 2000.
    55 美 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和微观行动的角度看》,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序言
    56 刘晔《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近代中国国家建设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4页。
    57 michel oksenberg, “china:the convulsive", New york:the foreign policy association. 1970, p4
    58 [英]丹尼斯·史密斯《历史社会学的兴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
    59 [美]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和微观行动的角度看》,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序言
    60 [美]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和微观行动的角度看》,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3页
    61 [英]丹尼斯·史密斯《历史社会学的兴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08-209页
    62 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5页
    63 [日]毛里和子《现代中国政治》名古屋大学出版社19913年版,第32页
    64 李路曲《当代东亚政党政治的发展》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导论第7页
    65 毛泽东:1939年10月4日《<共产党人>发刊词》
    66 邓小平:1979年10月《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
    67 江泽民《在2000年第19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68 胡锦涛《2002年12月在走访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机关上的讲话》
    69 郑连忠《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制度创新》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
    70 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3页
    71 王邦佐《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前言
    72 甄小英《参政党研究的力作——读《中国的参政党》有感》载中央社会主义网站2006年3月12日
    73 王金吾《略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运动》载《历史研究》1983年第4期
    74 [意]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序言
    75 L·Lipson," the great issues of politics: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science" new jersey:preatice hall inc
    76 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方式比较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1页
    1 [美]费正清、[英]麦克法夸尔《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4页
    2 刘延东主编《当代中国民主党派》,当代中国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
    3 [美]莫里斯·梅斯纳著《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0页。
    4 许纪霖《中国自由知识分了的参政1945-1949》。在此文中,许纪霖还归纳了民主党派在那段时期参政中的三种模式:一是是以个人身分加入政府,成为职业官僚;第二种是继续以知识精英的身分留在民间社会,与政治系统保持定的距离,通过大众传媒工具批评时政;第三种是联合组党,形成独立于国共之外的第三种力量,标志就是1941年民主政团同盟(简称民盟)的成立,民盟成立象征着民主党派参政样式的转换,即从个人身分参政和舆论议政朝着以联合组党、强行打入政治系统的三种参政样式演化。载《许纪霖白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0-113页
    5 张晋藩《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第3页
    6 有的学者考察了清末民初的资产阶级政党思想,归纳了超前性、移植性、趋同现象和过渡性等特点,指出清末民初政党思想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启迪了国民的政治意识,提高了国民的政治觉悟。同时,它为中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和建设提供了有益经验。参见陈宇翔《清末民初政党思想的历史地位》载《求索》2000年第6期。
    7 这是著名华裔政治学家邹谠的观点,全面危机表示危机小仅仅是发生在某个方面,而是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共同发生了危机。危机的原因可以分为三个相互联系的层面:一是中国在世界政治体系中地位发生了变化,从而中国的帝国和皇权,有一个以自身为核心的世界体系(world system),十九世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从一个世界体系的核心和主宰,变成了另一个世界(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的一分子。这样转变,最具体的体现是战争的失败,它提出了整个国家、民族和生死存亡问题,所以十九世纪以来,中国人已经开始自觉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二是外来模式的影响。西方体系扩张到中国后,为中国提供了一系列各种各样的政治、经济乃至意识形态的模式,这些模式,不是在某一时刻、或者某一个关头立刻对中国产生具体、决定性的作用,但它们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对中国的近现代化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如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影响。三是外来经济的影响,在中国国门被打开后,外来经济对中国影响越来越大,尽管它不是决定性因素。参见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和微观行动的角度看》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50-51页
    8 朱学勤《道德理想王国的覆灭》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49页
    9 邹谠《中国20世纪政治与西方政治学》载《思想家:跨世纪的探险》,华东化工学院出版社1989年,第19页
    10 萧超然主编《中国政治发展与多党合作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50页
    11 [英]卡尔·波普尔《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版,第36页
    12 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35页
    13 刘建军《中国现代政治的成长》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14 揆郑《衷政闻社员》,《民报》,二十三号(1908年8月10日出版)37页
    15 张玉法《民国初年的政党》岳麓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16 以下的数据也可以看出政治和政党在中国传播的力度。1901年清廷渝令各省速派学生出洋,学习政法的人数以空前速度逐年增加。从1902年印发的《清国留学生会馆第一次报告》中发现,学习政法,军事、警察—类的学生占了当时统计人数的一半以上。参见刘真主编《中国留学教育史料》第一珊,国立编译译1930年,台北出版第291页;同时,1905年清政府派赴日本的300名官绅,留学科目:“曰法律、曰政治、曰理财、曰外交”《东方杂志》1905年第4期;从1908—1909年各省公费自费生1147人中,学习政法的普通科学生124人,占公费自费生的10.7%。1909—1910年,在各省公费自费生974人中,学习政法的有462人,占公费自费生酌47%。1901年到1911年,各省公费自费生有814人,学习政法的372人、占公费自费生的45.7%。参见刘真主编《中国留学教育史料》第一珊,国立编译译1930年,台北出版第295页;可见,单从学科队伍这一角度来看,留学生中研习政治、法律之人数确实是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而且政法留学生确也成为20世纪中国政治改革风潮中的弄潮儿。“这些留学生们是近代中国政治革新的理论战将,不仅研习西方政治理论,而且通过再种形式将其介绍到国内”参见刘世军《近代中国政治文明转型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6页
    17 萧超然等《中国政治发展与多党合作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5页
    18 《民国一年来之政党》,国是1913第(1)期
    19 张玉法《民国初年的政党》岳麓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页
    20 梁启超《饮冰室文集》之29,第14页
    21 《孙中山全集》第2卷,第468页
    22 《黄兴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93页
    23 余英时《知识分子边缘化》1991年2月夏威夷「文化反思讨论会」会议讲词
    24 王邦佐等《中国政党制度社会生态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4页
    25 《一九一六年》,《青年》第1卷第5号
    26 李剑农《戊戌以后三十年中国政治史》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56页
    27 王绍鏊《蔽帚楼杂忆》民进会史资料选辑(2),第31页
    28 王邦佐《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2页
    29 《孙中山全集》第3卷,第5页
    30 《宋教仁集》下册,第460页
    31 张玉法《民国初年的政党》岳麓出版社2004年版,第442页
    32 孙中山,1920年11月重组中华民国军政府时,在广东省教育会所作的关于五权宪法的演讲,取自<孙中山全集>第489页
    33 杨爱珍《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研究》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35页
    34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第三卷,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824页
    35 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1840—1926年》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28页
    36 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0-21页
    37 刘世军《近代中国政治文明转型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38 关于民初政党政治实践,学者有多种看法:有的学者认为近代中国政党政治是中西冲突的产物,民初政党政治失败的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成熟;二是缺乏应有的阶级基础;三是党派倾轧使民众产生了厌烦心理;四是民初资产阶级缺乏对政党文化的认识。(李爱峰、苏全有《发轫、争斗与失败:中国近代政党历程反思》载《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99年第3期);有的专家学者认为民国初年的竞争性政党政治活动是一次悲剧性实践,民初竞争性政党政治活动不体现中国政治发展过程的内在本质,竞争性政党政治模式和中国当时政治环境和经济发展不契合结局的关系。参见叶美兰《民国初年竞争性政党政治活动的悲剧性实践》载《社会科学辑刊》1999年第1期。
    39 萧功秦认为中国百年现代化有六次选择:分别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的开明专制模式选择;1911-1914年多党制度和西方议会民主制度选择模式;1914-1928年袁世凯军事强人型新权威模式选择;1928-1949年蒋介石的国家主义第二期新权威模式选择;1949-1978年毛洋东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模式;1978至今的邓小平新政、专家治理型的模式。见萧功秦在2005年12月11日上海市社科联第三届学术年会上的演讲题目《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选择》
    40 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清末现代化进程中的激进与保守》第九章“近代中国人对西方立宪的文化误读”。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出版
    41 有的专家把民初多党制度试验失败留下的最重要的思想遗产归纳为:制度的移植并不是越新越好,而是只有人类历史经验中那些经过长期检验的成果才值得借监。即使是经过检验的成果,由“移植”到“生成”,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一赋而就的灵丹妙药是不存在的。降低制度创新的风险、成本,应该是任何社会制度设计的首要因素。具体参见邓丽兰《域外观念与本土政制变迁: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知识界的政制设计与参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绪论
    42 金安平《从武器的批判到批判的武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6页
    43 杨爱珍《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研究》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53页
    44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版.第58—59页
    45 《孙中山全集》第3卷,中华书局1981版第104页
    46 《宋庆龄选集》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17页
    47 《孙中山全集》中华书局1981版,第580-581页,(中国之现状及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20日),
    48 《孙中山文集》中华书局1981版第587页,(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1月23日)
    49 邓演达等《对中国及世界革命民众宣言》载《革命行动》1930年9月1日
    50 王兆刚《国民党训政体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0页
    51 余英时《知识分子边缘化》1991年2月夏威夷「文化反思讨论会」会议讲词
    52 [美]易劳逸《流产的革命:1927-1937年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中国青年出版社1992年版,第18页
    53 蒋介石《三民主义为唯一思想》
    54 郑楚宣《当代中西政治制度比较》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9页
    55 《社会主义月刊》第1卷第1期,上海1934年
    56 享希利 库诺《马克思的历史。社会和国家学说》第2卷,第442页
    57 1940年3月,毛泽东在延安党的高级干部会议上所做的报告上,对中间力量的构成有过划分,指出它包括”中等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见《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739页)。同年5月,毛泽东在为中共中央写给东南局的指示里,又补充说中间势力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杂牌军队、国民党内的中间派、中央军中的中间派、上层小资产阶级和各小党派”。(见《放手发展抗日力量,抵抗反共顽固派的进攻》,《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753页)。从本书研究角度,1935年前一般可以称为第三种力量或民主党派,1935年后这些势力基本可以称为民主党派。
    58 闻黎明《第三种力量与抗战时期的中国政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59 金安平<从武器的批判到批判的武器>2000年版,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第74页
    60 王邦佐《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政治学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48页
    61 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下册,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第632-633页
    62 周淑真《政党和政党制度比较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11页
    63 资料来源:《中国民主党派历史、政纲、人物》,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民国人物大辞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中国政党辞典》,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文史资料选编》,文史出版社。引自金安平《从批斗的武器到武器的批判》,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4 刘晔《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近代中国国家建设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31页
    65 朱新镛《民主党派史的回顾与改进》《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66 金安平《从批判的武器到武器的批判》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02页
    67 闻黎明《第三种力量与抗战时期的中国政治》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68 何干之《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0页
    69 中央档案馆.皖南事变资料选辑,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版,第255页
    70 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中国农工民主党历史参考资料第3辑1981年版,第40页
    71 宋春、刘志超《民主党派与中共合作史》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96页
    72 国防大学编《中国革命与民主党派》1989年版,第5页
    73 《中国民主同盟历史文献》,文史资料出版社1983年版,第77页
    74 施复亮《中间派的政治路线斗争》,《时与文》创刊号,1947年3月14日
    75 施复亮《第三方面的主张和态度》1947年1月8日《文汇报》
    76 施复亮《两条道路,一个动力》,《周报》第48期,1946年8月3日
    77 孙东荪《美国对华与中国自处》,上海《文汇报》1947年3月30日
    78 《民国时期政治制度档案史料选编》上册,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版第590页
    79 张东荪《一个中间性的政治路线》,《再生》1946年版第118页
    80 《中国民主政团对时局主张纲领》,《中国民主同盟历史文献1941—1949年》第4页
    81 张君劢《改革政治以应付非常局面案》,《国民参政会第四次大会纪录》,第94页
    82 闻黎明《第三种力量与抗战时期的中国政治》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356页
    83 《费尔巴哈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123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84 王邦佐《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4页
    85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683页
    86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760页
    87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775页
    88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版,第483~484页。
    89 《解放日报》1945年12月7日,转引自笑蜀《历史的先声》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19页
    90 《邓小平论统一战线》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第1页
    91 《毛泽东1944年与福尔曼谈话》载《哈里森·福尔曼著的<西行漫记>第二十一章》,转引自笑蜀《历史的先声》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86页
    92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第296页
    93 王永祥《中国现代宪政运动史》人民出版社t996年版,第250页
    94 金安平《从批判的武器到武器的批判》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46页
    95 邓野《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1944年至1946年间国共政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460页
    96 店纵《在蒋介石身边八年》第580页
    97 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下册,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第633页
    98 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下册,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第633页
    99 毛泽东《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
    100 李良玉《中国社会史丛书——动荡时代的知识分子》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53页
    101 郑宪《中国参政党运行机制》学苑出版社2000年版,第43页
    102 《顾维钧回忆录》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册,第475页
    103 名义上三党政府,但政府的重要职权都在国民党掌握之中,政府委员29人中,国民党17人,各政府部长除了青年党占了经济和农林部长外,其余全部是国民党所有,民社党一个也没有。
    104 杨爱珍《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研究》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84页
    105 转引自丘钱牧《中国民主党派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236页。
    106 马叙伦《论第三方面和民主阵营》,转引自刘蓉宝《浅析抗战胜利后民主党派的中间路线》载广东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107 《中国民主同盟一届三中全会政治报告》,《中国民主同盟历史文献,1941—1949》,第395页。
    108 《中国民主同盟今后组织工作计划》,《中国民主同盟历史文献,1941—1949},第370页。
    109 《中国民主同盟一届三中全会政治报告》《中国民主同盟历史文献1941—1949》第394、397页。
    110 关于民盟的“革命化”,参见菊池贵晴《中团第三势力史论》,束京,汲古害院1987版,第1章第5节。关于“革命的民主派”,参见平野正《中团民主同盟会研究》第6章第1节。
    111 笑蜀《因民主而崛起一陕甘宁边区十年变革记略》载《南方周末抗日战争专题》
    112 参见Mdviue T. Kennedy, Jr. "The Chinese democratic League"载East Asia research Center, Harvard press
    113 叶汉明《从“中间派”到“民主党派”:中国民主同盟在香港(1946—1949)》载《近代史研究》2003年第6期
    114 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下册,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第691页
    115 《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29-1100页
    116 《将革命进行到底》,转引自楚序《统一战线与民主党派》华文出版社1996年版第15页
    117 李燕奇《走向合作的历程——中国与民主党派关系的形成与演变》华文出版社1996年版,第210页
    118 黄小荣《民主党派与中共合作历史考察》,《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119 王智《政治文明视野中的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协商性政治的历史与逻辑》载《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12期
    120 郝在今《协商建国,1948-1949中国党派政治日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3页
    121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1969年版,第3页
    122 “从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课题组《胡绳论“从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3-6页。
    123 [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241—248页
    124 杨德山《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政党学说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94页
    125 R·达尔《论民主》商务印书馆1999版,第1页
    126 中央中央1948年5月1日《纪念“五一节”口号》
    127 萧超然《当代中国政党制度论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2页。
    128 王邦佐《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14页。
    129 尚九宾《建国以来我国政党制度的变迁与经验总结》载《政治学》2003年第3期
    130 中共中央统战部研究室《历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档案出版社1988版第6页
    131 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版第682页
    132 《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版第203页
    133 《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版第348页
    134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91版,第278页
    135 《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版第350页
    136 《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版第145-146页
    137 何虎生等《中华人民共和国职官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68-182页
    138 引自赵晓呼《中国参政党——理论、实践与自身建设》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9页
    139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6年》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2页
    140 江良高《建国后民主党派存废的三次考验与思考》,《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年第12期
    141 《新编中国统一战线基本教程》华文出版社1995年版,第156页
    142 关于把多党合作提到国家政治建设层面认识问题。1956年在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完成、新民主主义的社会阶级构成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毛泽东从政党之间相互制衡以保证国家长治久安之目的出发,提出了“两个万岁”,党的八大制定了共产党同民土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遗憾的是从1957年开始,由于毛泽东错误的指导思想和个人权力的逐渐膨胀,违背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立的初衷,使统一战线和民主党派工作受到很大的摧残,多党合作处于停滞状态,最终造成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回顾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创建历程,可看出其最初是为实现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斗争目标:写入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政权的合法性来源和对整个社会结构代表性的思考;在建国初坚持和维护它则是从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高度出发,确立中共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的目的是“互相监督”,是从防止共产党“做坏事和发生官僚主义”着眼的。事实上是邓小平把多党合作提到制度的高度来认识的。十年动乱结束的1979年10月19日,邓小平在全国政协、中央统战部宴请出席各民主党派和全国工商联代表大会代表时指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行多党派的合作,这是我国具体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所决定的,是我国政治制度中的一个特点和优点。”第一次把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提到政治制度的高度来认识。参见周淑真《用历史的眼光看中国政党制度建设》,《学习时报》269期
    143 何蜀《文化大革命中的民主党派》凯迪网络2003年11月10日文章
    144 崔珏《论参政党的角色定位与参政原则》载《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第9期
    14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空《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87版,第469页
    116 孙向军《走向中国的政治文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论》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版,第227页
    117 2005年10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11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33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 孙中山1920年11月重组中毕民国军政府时,在广东省教育会所作的关于五权宪法的演讲。取自《孙中山全集》第490页
    2 《中国民主同盟历史文献》文史资料出版社1983年版,第77页
    3 国家形态民主是列宁的发明。列宁曾说过:“民主制是一种国家制度,一种国家形态”,现在已经成为政治学一个重要概念。民主分为国家形态的民主和非国家形态的民主。国家形态的民主是民主的本意,是指一种国家制度,这种国家制度是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按照本阶级多数人的意志,通过预定的程序和决策方式,对国家和社会进行管理,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作为国家形态的民主既是政治的范畴,也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作为一种根本的政治制度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是由一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这种经济基础服务的。作为历史的范畴,这种民主始终伴随着国家而存在和运行,最终也将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非国家形态的民主包括原始民主、未来共产主义民主以及经济管理的民主、文化教育科学管理的民主、社会团体的民主、社会事业管理的民主等等。民主发展的辩证过程是:非国家形态的民主——国家形态的民主——非国家形态的民主。其次,社会主义民主本质上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民主,也是有国家形态与非国这形态之分。在国家形态上,它是根本的政治制度,规定了劳动人民享有管理国家的最高权力;在非国家形态上则表现为人民群众自我管理以及人民群众管理经济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各种制度。参见商红日《对中国学术界民主理论的分析归类》载《政治学研究》1996年第4期
    4 闾小波《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页
    5 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6页
    6 关于现代化的标准,普遍认同美国著名社会学家英格尔斯的论证,他认为现代化不只是经济发展,还是政治发展,同时还是文化和精神发展,按此标准,现代化有十个基本参数:一是人均GDP3000美元;二是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2%-15%;三是服务业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45%以下;四是非农业劳动力占劳动力的比重70%以上,五是识字人口的比重80%以上;六是适龄年龄组中大学生的比重10%-15%以上;七是每名医生服务的人数为1000人以下;八是平均预期寿命70岁以上;九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50%;十是人口自然增长率1%以下。按此标准中国现在还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追求。参见孙立平《社会现代化》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24-25页
    7 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报告(2003)——现代化理论、进程与展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8 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0页
    9 周淑真《政党与政党制度》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53页
    10 《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00页,1969年
    1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88页
    12 有关无产阶级革命的条件,列宁的论述是:革命形势必须具备三个主要特征:一是统治阶级不可能照旧不变地维持自己的统治,“上层”危机给被压迫阶级的愤怒和不满为革命提供了机遇;二是被压迫阶级的贫困和灾难超乎寻常的加强,不能照常生活下去了;三是由于上述原因,群众积极性大大提高。见《列宁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20页
    13 [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301页
    14 程竹汝《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压力和政党需求》载《山西师大学报社科报》1999年第1期
    15 [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48页
    16 [美]西里尔·E·布莱克《比较现代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第23页
    17 [美]白鲁恂《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权威危机》载《中国现代化的历程》台北时报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80年版
    18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序言
    19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43-144页
    20 [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56页
    2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701页
    22 钱穆《国史新论》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38页
    23 [美]贯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年》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第10页
    24 阿尔蒙德《当代比较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544,P555页,
    25 燕继荣《政治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08页
    2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20页。
    27 林尚立《政党与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实践与现实战略》
    28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年》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第10页
    29 蒌胜华:论文《中国现代化和中国政党制度的选择》
    30 《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及其基本原理》选自汪晖自选集。
    31 吴江、牛旭光《民主与政党》,中共中央党校出处社,1991年版,第151页
    32 [英]卡尔·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页
    33 [美]戴维·伊斯顿:《政治体系》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165页。
    53 [美]门瑟尔《硬权力与软权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页
    54 [美]伯尔曼《法律与宗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5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52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
    56 [美]罗伯特·达尔《多头政体——参与与反对》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7页
    57 谢方意《政党转型中政治合法性问题探析》载《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5期
    58 殷啸虎《政治协商制度与现代政治文明》载《政治与法律》2004年第5期
    59 不少民主党派组织也认为,提高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主要在于:1、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的能力;2、发现、培养、选拔并推荐参加国家政权、担任各级领导职务的民主党派成员的能力;3、在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准确地发表意见和建议的能力:4、在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等活动中,认真履行民主临督职能的能力;5、认真贯彻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三个文明建设中认真做实事,做好事,做成实事,做成好事的能力。而提高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的途径有:1、树立政党意识,坚持自觉参政;2、加强自身建设,发挥整体能力:3、健全参政机制,推进制度建设;4、注重调查研究,促进成果转化;5、提高参政实效,建立评价体系;6、选准参政领域,保持既有特色:7、争取支持帮助,优化参政环境。参见2005年民盟中央调研课题《关于加强民主党派参政能力建设的研究》民盟上海市委课题组
    60 政治把握和合作共事能力是民主党派参政建设四种能力的中的两种能力。对于参政党建设规律,不少专家学者提出了三个原则、三个意识和四种能力。三个原则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体现进步性与广泛性统一、体现政治联盟特点的参政党建设的原则。四种能力是: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三个意识是:参政党意识、责任意识和时代意识。参政党建设的途径与方法是:在参政党建设的系统工程中,思想建设是核心,组织建设是基础,制度建设是保障,参政能力建设贯穿于上述建设的全过程。通过实施参政党建设的系统工程,把自己建设成为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组织上巩固、机制上健全和充满活力的适应新世纪新阶段要求的高素质参政党。参见民革中央主编《中国的参政党》,团结出版社2006年版。
    61 上面谈的是民主党派方面谈合作共事能力,实际上从共产党方面讲,合作共事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1962年5月,李维汉在《统一战线的形势和任务》从共产党角度提出了八条措施来提高合作共事能力:一是对党外人士必须用其所长,并且按照职务和才能,适当分工;二是要放手使用,使民主党派人士真正有事可做,并且要尊重民主党派成员的职权,供给民主党派成员以必需的工作条件,使民主党派能够履行职责。三是必须商量办事,民主合作。一切有关的重大问题,都应当经过适当的方式,同民主党派成员进行真正的而不是形式的讨论和商量,求得一致,要注意听取和欢迎不同意见以至逆耳之言。四是要交待政策,交换情况。认识的一致建立在对共产党的政策和客观情况的了解上,共产党和党外人士要注意互相交换情况,而不应当互相封锁。要使民主党派成员有调查研究的机会,并尽可能地同民主党派成员一道去做。遇到意见分歧不能求得一致的问题,更应当共同进行调查研究,或者进行全面试验,弄清全面情况,达到统一认识。五是要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产党员有责任帮助民主党派做好工作,并从工作中逐步得到提高。六是工作条件,相互批评,功过赏罚,培养提拔等,应一视同仁。七要交朋友、交诤友,有谈心的机会和习惯。八是定期举行“神仙会”。交换关于合作共事的意见,不断改进。参见中央统战部编《李维汉纪念集》华文出版社1998年版,第310-331页。
    62 江泽民2000年11月在《在第十九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载《全国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学习问答》华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75页
    63 杨爱珍《对当前民主党派成员思想状况的调查与研究》载《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64 李跃雷《论民主党派的中介作用》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6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66页
    66 应国良《当代西方主流意识形态及其政治功能分析》《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4期
    67 转引自尼科斯·波朗查斯《政治权力与社会阶级》第213页
    68 如果把政治文化看作由政治意识形态、政治价值评价才政治心理三个层次组成的整体结构,政治文明的理念显然与政治意识形态这个核心层次最为接近。参见戚珩《政治意识论》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69 美国著名的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所推崇的一种理解和研究中国史的方法和角度,黄先生在《万历十五年》中提出即不计较一个短时间片面的贤愚得失,也不是只抓住一言一事,借题发挥,而是要勾勒当日社会的整体面貌,要从小事件看大道理,从长远的社会、经济结构观察历史的脉动;从中西的比较提示中国历史的特殊问题;注重人物与时势的交互作用,理念与制度的差距,行政技术与经济组织的冲突,以及上层结构与下层结构的分合等
    70 闾小波<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页
    71 西方著名人类学家马林诺斯基曾论证过文化对政治的影响主要在五个方面,一是器物方面;二是技术方面;三是制度方面;四是风俗习惯方面;五是信仰和理念方面。并认为这个影响是润物细无声式的潜意识影响。
    72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87年版,第42-43页1
    73 [美]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和微观行动的角度看》,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51页
    74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16页
    75 郭少棠《权力与自由——德国现代化新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3页
    76 [澳]费约翰《唤醒中国—国民革命中的政治、文化与阶级》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585页
    77 关于这一进程。梁启超曾作过如此划分:中国学习西方可分三个时期,第一期(自鸦片战争至中日甲午战争)“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自中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自五四运动以后)“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77与此对应,第一期是“师夷氏技”时期,第二期为政治制度之变革时期,第三期为文化反省时期,这一描述被学术界广为接受,实际上也基本再现了这一段历史的演化逻辑
    78 《世界名人论中国文化》柳御林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29页
    79 不少学者就认为现代化的自由、民主、法治是不能经由全盘打倒传统而获得,只能经由对传统的创造性转化而逐步得到,由于中国的思想模式乃是一种有机整体观,即把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看作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所以要彻底否定旧社会制度,就要彻底否定旧文化。同时由于中国传统有“借思想文化以解决问题”的一元论的思维模式,所以否定旧制度要从文化入手,由此产生了全盘反传统主义,这种以西化打倒传统的方式是不可取的。要养成一种文化上的雅量,对保守或近乎保守的言论不能动辄出之于轻薄的或敌视的态度。参见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80 王邦佐《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3页
    81 钱逊《“和”——万物各得其所》,《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82 齐春雷《试析中国政党制度同西方政治制度差别》,《福建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第一期
    83 崔珏《论参政党的角色定位与参政原则》载《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第9期
    84 以上说的都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民主党派和中国政党制度方面产生一些比较好的影响,有的专家也认为,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中国政党制度还存在着一些弊端.这包括:①民众臣服性价值取向,封建专制统治造成政治文化两极价值取向,一极是权势者的专制性价值取向,“朕即国家”另一极是民众臣服性价值取向;②是人治的价值取向;③是党同伐异,以邻为壑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造成鲜有宽容可言,只能是高度倾轧性的。这些都逆于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发展。参见萧晓然《当代中国政党制度论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16页。
    85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来源于燕南网2004年7月24日思想门户栏目
    86 刘泽华《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与社会整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4页
    87 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上册,华岳出版社1988年版,第12页
    88 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上册,华岳出版社1988年版,第13页
    89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三联书店1997版,第89页
    90 芝加哥大学人类学家雷德斐尔德(Robert Redifield)在《乡民社会与文化》中提出了“大传统”(great-tradition)与“小传统”(little tradition)之分。所谓大传统在是指社会精英及其所掌握的文字所记载的文化传统,小传统是自村社区俗民或乡民生活代表的文化传统。目此,前者体现了社会上层生活和知识阶层代表的文化、多半由思想家、宗教家经深入思考所产生精英文化或精雅文化,而后者则是一般社会大众的下层文化。这两种传统造成社会上层和下层政治和生活中巨大隔阂。参见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12-13页
    91 [美]詹姆斯·汤森《中国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页
    92 J S密尔《代议制政府》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4页
    9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72年版,第53页
    94 <列宁全集>第11卷1959年版,第238页
    95 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97页
    96 1962年3月28日《不断加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是国家生活中的一个根本任务》载《周愿来沦统—战线文选》中共中央统战部,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25页
    1 [美]罗伯特·丹哈特《公共组织理论》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引言
    2 [美]J·马奇、J·奥尔森《新制度主义:政治生活中的组织因素》,见《美国政治科学评论》1984年第4期
    3 [意]乔万尼·萨托里《政党制类型学》引自斯坦·罗坎编《大众政治:政治社会学研究》纽约自由出版社1970年版,第323-325页。在这种分类中,一党制和两党制比较好理解。一党居优制按萨托里的观点是两党制的变种,因为在这种一党独大是选举竞争优势是自然形成的,而不是人为限制的结果,如日本和印度;适度多元制度有大约3-5个政党,特征是各主要政党之间意识形态距离较小,存在着压倒一切的向心竞争,持不同观点政党有形成联合的可能性,在这咱政党制度中缺乏反体制的政党和双重反对党。如瑞士、荷兰等国;极化多元制政党通常在5个以上,特征是位于外围的各党之间在意识形态方面、宗教、语言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因而整个社会意见一致的程度很低,影响了政治体制的合法性,而且这一体制呈现着三极,左翼、右翼和中间极,其中以中间极为基础。极化多元制呈现出离心的倾向,政党竞争的好处总是趋向各个极端而非趋向于中间极;原子化政党制度是这种政党制度中存在许多政党,至少10至20个,甚至更多,但这种政党制度还未成熟。
    4 [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366—400页。亨廷顿说:“一个没有政党的国家也就没有产生持久变革和化解变革所带来的冲击的制度化手段。其在推选政治、经济、社会现代化方面的能力也就受到极大的限制”。(第372页)“政党诚然会带来腐化的动机、但形成强有力的政党却能够以一个制度化的公共利益来取代四分五裂的个人利益处在早期发展阶段的政党西看上去确实像宗派、似乎是在加剧冲突和分裂.然而一旦羽毛丰满,政党就会成为维系各种社会力量的纽带,并成为超越狭隘地方观念的效忠和认同的基础。同样,通过使领导权更替和吸收新集闭进入政治体系的程序规范化、政党就为稳定和自秩序的变革打下基础,使功荡无由产生,(第374页)
    5 E. E. Schattschneider, Party government, New york: Rinehart, New york: thoma. Y. Crowell Company, 1964, p19
    6 张立平《美国政党与选举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5页
    7 燕继荣《政治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7-178页
    8 按相关文件规定:政协委员中,党外人士占60%,常委占65%,政协副主席中党外的名额要多于党内,这种格局保证了党外人士作为政协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不可或缺的晕要组成部分。
    9 按相关文件规定:在人大代表中,党外代表占30%,常委占35%,人大副主任中要有一名党外人士。这种格局保证了党外人士(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工商联)。可以作为人大法律监督的重要方面。
    10 见《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中发[2005]5号文件。
    11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89页
    12 见全国政协研究室副主任陈惠丰《中国政党制度的发展完善与人民政协》载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网站2004年8月26日
    13 参见中央统战部编《<中央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学习问答》华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93页
    14 见《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中发[2005]5号文件
    15 在《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中发[2006]5号文件中原话为:“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性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不少专家把这段话概括为“人大的选举民主和政协的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两种形式”见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扩大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新浪网2006年3月10日
    16 关于这一点,在《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中发[2006]5号文件中原话为:“要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研究并合理设置界别,扩大团结面,增强包容性。要通过界别渠道密切联系群众,努力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增进社会阶层和不同利益群体的和谐”。
    17 王邦佐《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32页
    18 关于民主党派政治功能。民主党派的领导人之一、民进中央副主席楚庄说,民主党派功能就是说民主党派应该起的作用。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办实事,这是民主党派的基本职能,除了民主党派政党职能外,民主党派还有个功能问题。功能与职能的关系大致是这样:职能是指你是干什么的,功能是指在干什么的过程中起什么作用。民主党派主要功能是它的社会政治功能,它表现在:“紧密围绕国家的中心任务,协助党和政府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支持党和政府巩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也就是说,民主党派在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政党职能过程中要发挥团结协调、维护稳定的作用,这就是民主党派的社会政治功能。另外,团结也是民主党派的一个主要社会政治功能。参见楚庄《试论民主党派政治社会功能》载《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1997年第8期
    19 如果将民主党派同西方政党功能进行类比是不合适的,因为西方国家政党主要功能是竞选,争夺政治权力。民主党派的功能指向是参政。实际上民主党派功能可以同西方国家利益集团相类比,两者有较多相近之处。功能指向是整合利益,参与政治过程和影响决策。如美国利益集团功能就是:一是在政府面前代表它的组织成员;二是为集团的公众和阶层提供参与政治过程的机会;三是向公众宣传政策问题,推动着社会政治化过程;四是将所关心的问题提上政府的议事日程。利益集团不参与竞选,而是以影响力参与政治.参见谭融《美国利益集团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6页
    20 《中国民主同盟历史文献1941—1949年》文史资料出版社1983年版,第77页
    21 转引自吴俊刚《政治需要大智大勇》《联合早报》2004年9月3日文章
    22 周恩来1949年12月6日《对出席民盟四中全会扩大会议人员的讲话》
    23 周恩来1950年4月13日在第一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载《周愿来沦统一战线文选》中共中央统战部,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47—348页.
    24 周恩来1950年4月19日在中央统战部邀请民建、民进、职教社部分领导人座谈会上的讲话
    25 《历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第62和245页
    26 同上,第282页
    27 1956年3月,《1956至1962年统一战线工作方针》
    28 1956年9月刘少奇《党的八大政治报告》
    29 1979年6月,邓小平《在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上的开幕词》
    30 1989年12月《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中发[1989]14号文件31 关于民主党派是否为干部性政党,权威的论述是:“中国共产党是群众性政党,处于领导地位,而民主党派虽然是政党,但不可能发展成为群众性政党,而只能成为干部性集团”。参见《李维汉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23页。另外,在西方政党语境中,也有干部党和群众党的分类模式。法国学者(Maurice Duverger)在《政党—它们在 现代国家中的组织和活动》(political parties their organization and activity in the modern state)指出:两种类型不同区别主要在党员数量上。对于群众党来说,吸引党员是它们的一项基本活动,党员是党的财富,成为党的活动的要素,而且,为了不使候选人依赖于少数富豪的财政支持,党的活动包括竞选是建立在党员的捐款之上,史需要吸引众多的党员。研干部党则是由显要人物为了筹备选举而组成的小集团。干部党主要由三部分人组成:有声望的名人、有技巧的专家、有雄厚财力的金融家,党员人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保证党员的个人素质符合上述三个条件。参见吴惕安、俞可平《当代西方国家理论评析》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3页
    32 数据来源参见九三中央和民盟中央网站中介绍的内容。www.jsxs.gov.cn(九三中央网站网址)
    33 以上数据来源于中央统战部编《<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学习问答》华文出版社2005年,第81页
    34 转引自冈泽宪芙:《政党》经济日报出版社1991年版,第4页
    35 料转引自高放《政治学与政治体制改革》中国书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495页
    36 按1952年民主党派中央共同的组织发展协商精神,民主党派组织发展以三个为主,即以协商确定的范围和对象为主、以大中城市为主、以有一定性代表性人士为主。同时也明确一些不去发展的部门:军队、公安、外交系统、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中共党委机关。同时也明确了不在中共党员、共青团员、工人、农民、在校学生中发展。这些年来,这个纪要精神在1996年和2005年民主党派组织发展纪要中保持下来了。以保证民主党派特点和特色。
    37 数据来源参见民盟中央网站关于民盟的简介中的内容。www.dem-league.org.cn
    38 数据来源参见民进中央网站关于民进的简介中的内容。www.mj.org.cn
    39 关于政党适应性。政治学者将它分为效能性适应(efficient adaptation)和反应性适应(responsive adaptation)。效能性适应是指正常政党通过将目标进行转变或不同程度的调整,通过新政策出台,从而推行组织机构的改革以促进意识形态、政策与新的组织形式相符,最终促使政党执政或参政效能的提高,这种适应性往往是新的政党精英带来的目标及政策偏好的结果,也可以看做政党在与外部经济、政治、社会制度的复杂互动中实用主义的功能性调整;反应型适应是指增强政党应对国内外环境压力的更深层次的适应,它意味着政党不再去扭转、改变其所处的环境,而是转变自身去适应环境。此类适应的要求,远远超过人事、政策取向的变动,而要求政党精英群体接受的政策不仅仅反映其自身偏好,更重要的是遵循社会的需要。这种类型的适应性同样可以看作政党在外部经济、政治、社会制度的复杂互动中体制的结构性适应。参见杨光斌《政治学导论—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1-162页
    40 [美]享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12页
    41 中央党校“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近年来对党校部分厅局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过多次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关于政治体制改革取得的决定性因素有那些”的调查结果,其中2004年按排序分别是:“处理好党政关系”占29%;“进一步转换行政机构职能,占24.3%;扩大党内民主,占20.6%;提升人民代表大会,占9.3%;加大反腐败斗争力度,占4.7%;精简党的机构,占4.7%;严格推行干部任期制,占3.7%;强化舆论临督,占2.8%;进一步发挥民主党派作用,占0.9%。参见肖连赋《2004年中国社会形势的基本走势——对133位领导干部问卷调查结果的初步分析》,谢志强、全太景《领导干部对2004年中国社会形势的判断》载《中国党政领导干部论坛》2004年第1期。在此排序中,民主党派作用是在最后一位的。比例还不到1%,由此可见,民主党派功能的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作用与它的应有功能发挥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42 张峰《在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研讨会上的总结讲话》2005年7月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政党 制度研究中心举办
    43 浦兴祖《坚持、警觉、完善—研究国外政党政治,反脱我国政党制度后的几点思考》载上海政党研究中心《政党研究资料参考》下册,2004年版第1860页
    44 《周愿来沦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76页.
    45 金太军《政治基本问题的思考》载马德普主编《中西政治文化文化论丛》(第三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71-271页。
    46 王邦佐《政治学与当代中国政治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18-219页
    47 袁廷华《略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载《中国统一战线》2003年第6期
    48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94页
    49 江泽民《同民主党派中央新当选领导人谈话要点》见1997年12月23日人民日报
    50 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是马克斯·韦伯形容科层制和官僚制所用的分析方法之一,所谓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即目的——工具和目的——价值的合理性,指的是能够以计算和预测后果为条件下来实现目的的行动特征。如韦伯就强调科层和官僚制是工具理性而非价值理性,即在价值理性上,科层和官僚制人人都不喜欢它,但科层和官僚制度具有处理大规模工业社会的行政管理任务的独特能力,它的工具作用不可或缺。参见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上卷第248页
    51 参见各民主党派章程总纲部分
    52 转引高希均:《天下那有白吃的午餐》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211页
    53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97页
    54 《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85页
    5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27页
    56 《列宁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449页
    57 萧超然《当代中国政党制度论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57页
    58 人权作为一个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是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提出的,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被称为第一次人权运动。洛克系统地论述了“天赋人权的理论”。卢梭根据“天赋人权”的原则,将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等思想进一步发展成为社会契约论和人民民主权。认为,人权是人的本性的要求,其根本内容是人的自由、生存和财产追求幸福等“自然权利”。1776年美国《独立官言》和1789年法国的《人权宣言以天赋人权为主要理论依据,明确提出“人权’口号,以政治纲领的形式确立了人权原则。1945年联合国成立,维护人权作为宗旨之一列入《联合国宪章》。194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人权的基本内容.使人权成为国际法原则之一。宣布了生命权、人身安全权、不受非法逮捕、拘禁和流放权、住宅不受侵犯权.通讯秘密权、选举权、担任公职权、以及思想、言沦、宗教、集会、居住、迁徒和免受奴役的自由等个人权利和政治权利。同时也规定了社会保障、免于失业、同工同酬、结薪休假、受教育和适度生活水平等经济、社会、文化权利。1966年.联合国通过了《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即国际人权公约,规定了所有人都有自决权。197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关于人权新概念决议案》,强调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与个人权利、政治权利的同等重要性和不可分割性。1986年,联合国大会又通过了《发展权宣言,宣布:发展权是一项不可剥夺的人权,这是对人权概念的新发展。人权问题虽然有国际性的一面,但本质上是属于一个国家内部管辖的问题。近年来,西方国家极力鼓吹“人权高于主权”,并由此成为“新干涉主义”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的人权理论认为,人权不是天赋的.也不是人的自然属性所固有的.而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在阶级社会里,“人权本身就是特权”;人权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绝对的,而是受一定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制约的;人权的内容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现实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参见刘世军《近代中国政治文明转型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8页
    59 见《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中发[2005]5号文件。原文为: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第一要务,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要牢牢把握发展这个根本任务。
    60 根据世界银行的评价,政府的施政能力有六项指标,1.社会自由度(Voice and Accountability)、2.政治稳定度(Political Stability)、3.政府效能(Government Effectiveness)、4.法规品质(Regulatory Quality)、5.法治(Rule of Law)、6.反贪腐(control of Corruption)。参见:http://info.worldbank.org/governance。这六项其中很重要一项就是政治稳定。因此,作为参政党来说,参政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保持政治稳定。
    61 燕继荣《政治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12页
    62 有的政治学者认为世界范围内的政治稳定有三种状态:一是僵化型,即政治体制一成不变,政治空气十分沉闷,公众对政治生活反应淡漠,呈现出一种阴暗的社会局面。这种僵化状态,表面上看起来稳定,但却因为人们的参与权、经济、文化权利处处受到侵犯或剥夺,实际上潜伏着深刻的政治危机;二是反复型,即在新旧体制交替过程中,各种不稳定因素使执政者在社会改革中走走停停,进进退退,其愿意是求得稳定,实际效果却适得其反;三是动态型,即“稳定—发展—稳定”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权力和利益的分配关系必生变化,不稳定因素保持在一定限度内,没有伤害人民权利和利益,从而保持一种动态中的政治稳定。参见孙哲《权威政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43页。
    63 张华青《公民文化对政治现代化的意义——一种非制度条件的分析视于行》载《社会主义研究》2004年第6期
    64 根据王德华《民主党派成员手册》华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220页数据和吴美华《当代中国的多党合作制度》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131页数据加上人民日报上最新数据合并整理而成
    65 此数据来源于中央统战部编《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学习问答》华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26页
    66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67-268页
    67 [美]罗伯特·达尔《多头政体——参与与反对》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36页
    68 江泽民《在第十九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的上讲话》载《第十九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学习汇编》华文出版社,2000年版,第23页
    69 [美]塞缪尔·亨廷顿著《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36页
    70 陶东明,陈明明《当代中国政治参与》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版,第279页
    71 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版,第52页
    72 资料来源:梁琴《中外政党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73页和孙哲《1979-2000年全国人大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54页数据合并而成
    73 吴美华《当代中国的多党合作制度》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120-121页
    74 [美]阿尔蒙德《当代比较政治学—世界展望》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602页
    75 《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562页
    76 周淑真《论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选择与设计》载《新视野》2004年第5期
    77 郭亚丁《政党差异性研究——中国共产党与西方政党的比较》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第228页
    78 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0页
    79 79 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97页
    80 《文汇报》1988年4月2日
    81 政治民主化同西化是不同的概念。实际上对于西方民主制度究竟是不是“体现人民的意志”、“代表全社会利益”的美妙无比的政治模式,世界各国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家们认为西方社会的民主已变成“全人类的一种准则”具有“无所不包的价值”,“达到全所未有的新高度”。而社会主义国家学者则坚持认为,为资产阶级所极力推崇的议会民主制,其实并不是什么体现“永恒的人类理想和价值观的”政治模式,它既不能长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又不能真正满足大多数社会成员参与政治的要求,因而无法摆脱必然崩溃的历史命运。这是因为:一方面,在资产阶级民主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中,包含着促使这种民主形态走向崩溃的基因,即私有制所造成的社会不平等和民主所要求的政治平等之间的矛盾。资产阶级在政治上鼓吹平等,如同马克思所说的:“就是在富人和穷人不平等的前提的平等,就是简直把不平等叫做平等”。另一方面,资产阶级民主在理论和法律上承认“主权在民”“民治、民有、民享”,可实际上却把大多数人排除在政治权力之外,剥夺他们参与政治的权利,使他们无法真正对国家事务施加影响,只是“排除”和“剥夺‘的手段更加巧妙而已。一旦这些矛盾达到激化的程度,资产阶级民主就会陷入危机,从而导致政治上层建筑发生动荡,乃至崩溃。所以,政治民主化同政治西方化不是一个概念。参见孙哲《权威政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29-430页
    82 萧超然《当代中国政党制度论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53页
    83 引自宋春、刘景富主编《当代中国政党制度与民主政治建设》延边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12页
    84 根据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5页图表加上相关资料整理而成
    85 此数据来源于中央统战部编《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学习问答》华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178页
    86 民主党派的监督是民主监督,但人大的监督是权力监督,在人大中,民主党派成员是仅次于中共,一般有30%之多,但目前民主党派在人大活动是以个人身份进行的.这是因为人大代表是经过选举产生的,他要对选民负责,所以不能对自己的党派负责而只能对选民负责,而且人大实行民主集中制,以党派活动有利于民主而不利于集中,所以民主党派在人大只能以个人身份活动.对于这一点,有的专家也有自己的看法,要扩大民主党派的监督力,可以在这方面进行考虑,比如民主党派成员在人大行使权力监督是否可以如同西方议会党团一样,以民主党派身份进行活动,因为西方的议会也是选举的,也要对选民负责,但他同时也对自己的党派负责,两者并不矛盾,人大的民主集中制不能光强调集中,尤其是在党外,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周恩来总理就说过:“在人大可以实行辩论制度,能否允许民主党派以党派的身份发表意见,提交议案,以更好发挥民主党派的整体功能呢?”(引自吴美华《当代中国的多党合作制度》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302页)因此,民主党派在人大中的议会党团问题,民主党派以党派身份在人大活动等理论问题可以以在实践中检验。可以以发展眼光看这个问题。
    87 张颢《参政党理论创新的多维思考》,《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88 这些学者认为:所谓的西方民主是为限制权力而诞生的,乃是中国知识精英编造的一个最大的谎言。恰恰相反,民主是西方国家在一盘散沙的封建主中间,通过政治协商的方式来建设和强化中央集权的过程。西方现代民主的起源,许多人都把它上推到13世纪英国的大宪章和法国的三级会议,一些中国的学者如秦晖,说这是国王主动招集纳税人会议,与他们进行协商,这不是历史的真实。实际上情况是,西方的国王本来一个挂名的职位,本质上不过是众多封建主中比较有名望的一个,本来是没有权力对封建主进行摊派或者收税的。这两个国家的所谓民主,历史背景是当时因为在进行的十字军东征过程中,英国和法国的王权得到加强,国王慢慢地想要把这个地位长期化,因此就想要通过建立常设的政治协商机构,来寻求压倒一切封建主的地位,这个过程实际上进展并不大,直到海盗行为兴起之后,英国国王通过出售特许权和爵位等方式,实现了与资本家阶级的勾结,慢慢地才强化了自身的力量,后来又和资本家合伙,利用强大的力量,通过取消封建土围子的税卡等,先是在经济上后在政治上逐步削弱了封建土围子的势力,逐步地实现了真正的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政府的建立。从那个时候到今天,西方国家由一盘散沙的封建庄园,到建立起统一的中央政府,政府控制社会的能力和程度也一直是在逐步加深之中,国家财政在GNP中所占的比重也是从零开始直线上升,直到今天已经达到1/3左右。西方几百年的民主进程和历史,实际上就是一个这样的强化政治权力的作用与地位的过程,根本不是什么用来限制权力的。参见田华《如何正确看待中国与西方的历史与文化》载中国国际战略研究网(www.chinaiiss.org)特约撰稿
    89 [美]科恩《论民主》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10页
    90 萧超然《当代中国政党制度论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58页
    91 王邦佐《政治学与当代中国政治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16页
    92 在现阶段,在思想,民主党派也以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引。这在各民主党派党章上有明确的规定。而且随着中国共产党不断将马克思主义推向新阶段,民主党派也相应修改党章,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指引。1997年中国共产党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各民主党派在随后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上,相继明确规定“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开展工作;2002年,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各民主党派随后也把“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可见,民主党派同共产党在意识形态上存在着广泛的一致性,但民主党派同共产党意识形态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共产党是先进性的代表,民主党派是广泛性和进步的代表,民主党派的党章也没有规定将共产主义作为最终奋斗目标,也不要求自己的成员都成为共产主义者。
    93 [美]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和微观行动的角度看》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42-43页
    94 [美]贝尔《意识形态的终结》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06页
    95 谢岳《当代中国政党制度变革的社会生态分析》载《天津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第36页
    96 引自龚林儿《参政党在公共政策中的地位及作用》第8页,江西省委党校2003届研究生学位论文
    97 近期,清华大学孙立平教授发表文章,指出现的社会矛盾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贫富差别也有扩大的趋势,再不进行利益的调整,会导致社会阶层之间出现断裂和相互隔绝,最终导致改革的共识都有破裂的可能。参见孙立平《改革的共识正在破裂》凯迪网络2006年2月15日文章
    98 近年来,收入差异以及其他方面的经济社会差异的迅速扩大引起人们对社会利益分化的广泛关注,理论家和学者们对于当前经济社会分化和社会利益的趋势提出了几种不同的看法: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孙立平提出“断裂化”,这个观点认为目前社会阶层和利益分化已走向两极分化,两极之间开始断裂了;二是北京大学社会学陆学艺教授提出的“中产化”,其观点认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导致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以及白领职业迅速扩张,从而向人们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上升流动机会,随着而来的必须是社会中间层的发展壮大,而社会顶层和底层都将缩小;三是学者李路路提出的结构化,其观点认为社会经济差异已结构化,或者说阶层结构稳定化了,而且阶级阶层结构将被延续下去;四是学者李强和李培林的碎片化,其观点认为,目前传统的几大阶级或阶层,如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由于社会态度利益化和个体化发展,已经分化成许许多多的小群体,这些小群体如同一个个碎片,这些碎片也没有显示集聚的迹象,导致其意识形态也开始了碎片化发展。从而形成在同一社会阶层和阶级中社会利益多维化、分散性和碎片化。社会利益难以整合。参见李春玲《断裂与碎片一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实证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8-10页
    1 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版,第115页
    2 当代中国的多党合作运行的内容,总有来说有三项:政权合作、政治协商、民主临督。相应就有三种形式:参政制度、协商制度、监督制度。而参政是通过协商的方式表现出来的,监督也是协商基础上的监督,所以多党合作运行的实质内容与主要形式就是协商制度。协商制度的内涵主要有:通过协商方式参加权力机关和权力执行机关的工作;通过专门的协商机关,即人民政协达到对国家事务的沟通和监督目的;通过与执政党进行协商的方式参与重大问题的决策。参见萧超然《当代中国政党制度论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67页
    3 在当代西方学者中,罗伯特·达尔认为,当两种政治势力发生冲突或分歧时,他们面临三种主要选择:僵持、强制或妥协,前两种办法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只有第三种方式才是最佳的选择。而中国的政治协商正是这种最佳选择。它是政治文明的一个全新发展,参见关海庭《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4页
    4 郑宪《中国参政党运行机制》学苑出版社2000年版,第60页
    5 郑宪《中国参政党运行机制》学苑出版社2000年版,第62页
    6 林尚立《协商政治: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种思考》载《新华文摘》2004年第1期第19页
    7 杨爱珍《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研究》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217页
    8 《邓小平论统一战线》,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第108页。
    9 信息和咨询在决策中巨大作用在任何政治系统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在西方社会,精英们就是通过他们所主宰的信息资源,由于精英们对信息的控制,因为他们能决定什么是“新闻“,从而提供了他们能够说服民众、规劝大众的工具。从而自上而下地制造民意,通过媒体,将民意制造过程自上而下地“流向“民众,从而来界定”社会问题“,来制造”问题“,使政府和民众做好准备,”迎接“解决问题答案的出台。参见[美]托马斯·戴伊《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4-135页
    10 刘宁宁《中西政党制度运行机制比较研究》《辽宁大学学报》1998年第5期
    11 何华辉《比较宪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44—145页。
    12 李龙《宪法学基本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3~154页。
    13 《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34页。
    14 中央统战部副部长陈喜庆认为:中国的多党合作主要包括六种基本形式:一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之间的政治协商;二是发挥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在人民代表大会上的作用;三是举荐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担任各级政府及司法机关领导职务;四是发挥民主党派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训的作用;五是为了更有效对中共和政府进行民主临督,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热情欢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多渠道、多形式地参加临督工作;六是支持民主党派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这六种形式的核心是围绕着政治协商机制来运作的,通过政治协商的基本程序表现出来。转引自杨爱珍《《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研究》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218页
    15 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38页
    16 孙哲《全国人大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233页
    17 该资料转引自孙哲《全国人大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236页
    18 以下图例根据湖南省和江西省2001年度《专题调研文集汇编》中的介绍设计编纂而成
    19 为了进一步使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民主党派同政府部门进行对口联系制度,即民主党派按自身特点同相关政府部门进行对口联系,如九三学社科技界代表较多,一般科技部、厅、局就同九三学社对口联系,民盟教育界人士较多,一般与教育部、厅局对口联系。对口联系是双方内容目前为确定联系领导,召开相关会议,就共同关注问题联合调研都是对口联系的内容等,民主党派与政府部门对口联系一是有利于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二是有利于民主党派对政府部门的监督。这一制度已成为民主党派经常性制度。
    20 湖南省委统战部《一种有利于完善多党合作制度的好形式—湖南省“省委出题、党派调研、政府采纳、部门落实”模式的追踪调查和功能分析》调研报告,载《参政议政专题调研文集》1998年版。
    21 执政联盟是西方政党联盟中的一种类型。政党联盟是指两个以上的政党为实现一定的共同的目标而组成的政治同盟。政党联盟可以分为三种,一是选举联盟,在大选中推出共同的候选人或者采取统一的政纲、口号;二是议会联盟,在议会中对法案的表决采取统一行动;三是执政联盟。执政联盟有两种,一是阁内合作形式,参政联盟的各政党派代表组成联合内阁(政府),二是阁外合作形式,即由联盟内部分政党组成政府,其他党派不派代表参加内阁。转引自北京大学政治学2003届王勇明博士论文《协商政治的决策过程与政治整合的功能》第30页
    22 参见周叶中主编《宪法学》,法律出版社 1999年版,第295页。
    23 关于政策性的协商。有的专家认为这是政治协商极为重要的一个着力点,这是因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我们人民的共同利益尽管在总体上是一致的,但由于地域、职业等方面的差异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社会利益群体和大量人民内部矛盾,包括一定范围内的利益冲突,不同的具体利益可能还会发生变化和转移,使矛盾的冲突突出出来,因此政治协商的一个根本着力点,就是协调各种不同的利益和矛盾,通过政治协商,便人民内部阶层、集团、利益群体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使国家机关与群众之间,群众的不同部分之间就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互相交换意见,达到增进了解,消除误会,取得谅解的目的。因此,就要求政治协商必须把重点放在政策层面,就人民生活中最为迫切和关心的问题进行协商。参见沈荣华《政治体制改革研究与资料从书——社会协商对话》春秋出版社1988年版,第7页中央统战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学习问答》 华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26页
    25 中央统战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学习问答》华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14页
    26 协商作为一个政治学概念,一般专家认为三种具体方式:一是政治协商,二是协商政治,三是社会协商。三者之间有区别,不能混同。政治协商是指国家政治生活领域内主体政治力量与次主体政治力量之间的合作,协商与联合,虽涉及社会各阶层、各团体的建设者,但其运作的单位主体是党派与界别组织,在中国特指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之间的协商。所以它不能直接运用于日常性和社会性的政治生活。正因为这样,中国共产党的十三大在试图把协商扩展到整个社会生活领域时,提出了建设社会协商对话制度的构想。而有的专家提出的协商政治,是针对社会结构在市场经济的多元分化对民主发展的要求而提出的。协商政治与社会协商不同的是,社会协商是针对社会变革中利益和矛盾和冲突而提出的。参见林尚立《协商政治: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种思考》载《新华文摘》2004年第1期和沈荣华《政治体制改革研究与资料从书——社会协商对话》春秋出版社1988年版
    27 以政协为载体,以座谈和书面建议为形式的政治协商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政治制度创新。从世界范围看,以议会和竞选为依托的民主也越来越显露出其局限性,特别是在非西方文明的国家。在思想、文化领域,在民族宗教关系复杂,多种文明交织的情况下,更是暴露出其难以克服的不足和缺陷,而政治协商正能够弥补其中的一些不足和缺陷,在某些方面起到选举式民主所难以起到的作用,它既可以防止变革时期权威的流失,政治尚不稳固完善、难以承受突然爆发的巨大政治诉求社会条件下政治发展的要求,又是一种新的政治模式的选择。选举式民主强调的是分权,其作用一是选举,二是纠错,但西方选举式民主与竞争相伴,在形成制约的同时也容易导致彼此攻击、互相倾轧、相互掣肘,甚至有金钱交易、社会失序。而政治协商强调的是整合、其作用主要在凝聚、包容、它提倡求同存异,相互理解,能够尊重多数,保护少数,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有利于形成和谐、维护稳定局面。政治协商有其不可替代的特点和优势,当然也要看到其局限,正因为如此我们强调它必须与选举式民主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参见全国政协研究室副主任陈惠丰《中国政党制度的发展与人民政协》载《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第8期
    28 王德华《民主党派成员手册》华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215页
    29 赵晓呼《中国参政党—理论、实践与自身建设》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5页
    30 王顺生《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历史考察》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4页
    31 引自宋春、刘景富主编《当代中国政党制度与民主政治建设》延边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18页
    32 对于国民党政府时期政治协商,周思来同志1946年1月12日在重庆,国民党政府召开的中国政治协商会议(即旧政协)上所作的《关于国共会谈的经验教训》的报告,周恩来总结了抗日战争开始前和抗日战争胜利后两个时期,批评国民党在政治协商方面的种种倒行逆施,指出国共会谈的四点经验教训。第一点,要互相承认,不要互相敌视。既然商谈了,就是要政治解决,也就应该互相承认,不应互相敌视。第二点,要互相商量。不要独断。既然是政治解决,就要互相协议、而不是一方面决定或通知别方面去做,这样是无法求得解决的。我们希望,在政治协商会议中,对于国家人民的大事,能在协商的空气中求得解决。第三点,要互相让步,不要独霸。既然政治解决,总是要于国家人民事业有利,既然于国家人民事业有利,那么两党之间,各方面之间,有什么不可以让步的?许多具体问题都应该在立国方针和制度之下求得互让解决,不匝要求独霸。第四点,要互相竞赛,不要互相抵消。我们觉得既是政治解决,求台作,那么两党也好,各方面也好,总有些意见不同,应该在工作上竞赛,在地方上努力,而不是说你做好了,我不高兴,或者这一方面做好了,那一方面不高兴。因为好的事储都应该欢迎,不管行之何方,出之何党。只有这样,中国人民的力量,民族的精华,才能不互相抵消,才能有益于建国。以上四点,是九年来党派商谈中的痛苦经历和教训,虽似泛论,但很希望各位先生和全国人民了解,这是一种由衷之言,我们真话希望在这次政治协商会议上,能够认识到这方面的问题。显而易见,四点经验教训,主要是批评国民党假政治协商以及对政治协商的态度。同时,也是共产党人民主协商精神的光辉写照。参见《周恩来传1898-1949》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第612-613页
    33 浦兴祖《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91页
    34 赵晓呼《中国参政党—理论、实践与自身建设》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1-22页
    35 如德国政治学者马克斯·韦伯就认为西方几百年政治建设主要成就在二个方面:一是法律的职业化;二是形式化,即制度化、机制化。参见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页
    36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曾搞过一个问卷调查,其范围覆盖民主党派中央、省级、市级组织,问卷对象中既有民主党派的省市一级的领导干部,又有民主党派机关的一般干部,还有部分一般的民主党派成员共172人。在回答你认为中共与民主党派之间的政治协商时,有13.9%的人认为“开展的很好”,45.3%的人认为“开展的较好,但还可以更好”,33.7%的人赞同“中央和省做的较好”,而“地方做的不好”,13.9%的人“说不清楚”。因为回答的对象是民主党派各级组织中成员,这个数据比较能客观真实反映政治协商情况。参见郑宪、刘芳兵《关于民主党派成员思想状况的调研报告》载《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37 荣敬本、崔之元《从压力型体制从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81页
    38 崔珏《论参政党的角色定位与参政原则》载《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第9期
    39 关海庭《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5页
    40 黄济福《从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反观我国政治协商的意义及其完善》载《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41 如上海市在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中协商有决策前的要求,使政治协商细化和具体化做法就是:进一步明确协商内容:包括以下七项:市党代会重要文件;上海市领导人建议人选;市委关于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决定;上海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每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通报中央、市委重要文件、重要情况并听取意见;以及其他需要同民主党派协商的重要问题等。进一步完善协商程序:一是中共市委根据年度工作重要,研究并提出全年政治协商规划和协商议题,并征求各民主党派市委、无党派代表人士意见。协商规划和议题确定后,以书面形式通知各民主党派市委、无党派代表人士。二是每次协商前,将协商议题和相关材料提前通知并送达各民主党派市委、无党派代表人士。三是再民主党派市委应采取适当形式听取本党派有关专家、学者和成员的意见,对协商议题进行集体研究,经主委会议讨论后,以民主党派名义提出意见和建议。四是在协商过程中,党委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求同存异,求得共识。五是对民主党派市委、无党派代表人士在协商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要及时汇总,并根据不同情况,转有关单位和职能研究处理,有关单位及部门要认真研究,并及时向市委报告处理结果,市委通过一定形式向有关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反馈处理结果。根据需要,有关部门也可直接向各民主党派、有关无党派人士反馈情况,并告知市委统战部报告市委。六是市委办公厅和市委统战部要加强联系和协调,协同落实好中共市委与民主党派政治协商的有关程序,并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
    42 陈国权《政治监督论》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3页
    43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155页
    44 施九青《当代中国政治运行机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1页
    45 有的专家认为民主党派民主临督作用表现在:民主临督是不同利益主体实现自身利益的保障机制、民主监督是人类关于民主与自由的理想得以实现的基本途径、民主监督是领导阶层实现有效治理的重要管理手段、民主监督是遏制腐败现象蔓延的主要力量。参见张峰《加强政党理论研究 推进政党制度建设——中央社院政党制度研究中心年会暨政党制度建设理论研讨会综述》载《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第10期
    46 日本著名宪法学家清宫四郎认为这种权力分立的监督,使自由与权力对立,它有四个特点:一是为了自由而限制权力的最好的原理,是自由主义政治组织原理;二是它不是积极增进效率的原理,而是消极地防止滥用权力的原理;三是它对国家权力及行使权力的人,持怀疑的、不信任的、猜疑的态度为出发点;四是它有中立和调和的性质。转引自佐藤功《比较政治制度》法律出版社1984年版,第32页
    47 陈国权《政治监督:形态、功能及理论阐释》载《政治学研究》1998年第4期
    48 中央统战部民主党派局副局长袁延华《对民主党派监督的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载《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第22页
    49 朱学勤《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上海三联书店 1994年版第63页
    5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 1972年版第482页。
    51 何清涟<现代化的陷阱—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问题>今日中国出版社 1998年版,第48页
    52 特约四员是政府部门聘请民主党派成员到本部门,具体参与业务及政务的管理工作,对其实行民主监督。特约四员的设立是根据1989年《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中发[1989]14号文件)中规定:聘请一批符合条件和有专门知识的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担任特约监察员、检察员和教育督导员等“”政府监察、审计、工商等部门组织的重大案件的调查,以及税收等检查,可吸收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参加“特约四员经过这些年的发展,现在领域已经扩大到几十种,但称谓上还是保留特约四员,这种制度就是民主监督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方式。
    53 赵晋阳《谈新时期我国民主党派监督》载《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
    54 冯春《浅谈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载《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55 赵晋阳《谈新时期我国民主党派监督》载《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56 郭道久《以社会制约权力—民主的一种解析视角》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第149页
    57 权利监督权力的机理是:义务因权利而生,法律义务的存在为权利的实施设定了一种界限,它以权利的实现为自己的存在的前提。在国家权力向公民权利分流的过程中,因国家权力而生并受到法律义务所保障的公民的法律权利的行使,反过来制约国家权力的扩张。这就是权利制约公共权力的机理。参见陈国权《政治监督论》学林出版社 2000年版
    58 杨爱珍《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研究》学林出版社 2004年版,第232页
    59 不少专家认为: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一个侧重点,是如何防止中共内部的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这是由执政党的地位极需加强本身建设的需要决定的,也是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一个特性。参见萧超然《中国政治发展与多党合作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年版,第265页
    60 林喆《权力腐败与权力监督》法律出版社 1997年版,第1页
    61 [美]詹姆斯·伯恩斯《美国式的民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年版,第189页
    62 王绍光、胡鞍钢《中国国家能力报告》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3年版,第120页
    63 毛泽东1957年4月24日《论十大关系》
    64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 1986年版,第790页。
    65 《中共党史资料》人民出版社 1980年版,第328页
    66 薄一波《若干重大问题的决策》上册,人民出版社 1993年版第157页
    67 薄一波《若干重大问题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1年版,第35页
    68 [法]布隆代尔《政党政府的性质—一种比较性的欧洲视角》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序言
    69 张颢《民主党派的监督作用》载《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70 郑宪、刘芳兵《关于民主党派成员思想状况的调研报告》载《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相同的调研也显示相同的结果,一个调研组在社会调查时,其中一项问卷调查是在下例监督机制中,按重要程度排序,结果民主党派的监督被排在最后一位。参见张赞宁《邓小平重视监督体制的法律化》载《炎黄春秋》1999年第3期
    71 杨爱珍《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研究》学林出版社 2004年版,第229页
    72 《人民政协报》2001年7月18日
    73 李琪等《关于新时期完善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调研报告》载《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文集2006年出版,第355页,本调研系2004年上海市政协调研报告
    74 王克群《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多党合作问题探讨》载《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12期
    75 陶东明、陈明明《当代中国政治参与》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8年版,第288页
    76 陈红太<当代中国政治>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1年版,第184页
    77 郑宪《中国参政党运行机制》学苑出版社 2000年版,第71页
    78 [美]詹姆斯·汤森《中国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第62页
    79 王邦佐《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第131页
    80 王邦佐《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第129页
    81 杨爱珍《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研究》学林出版社 2004年版,第202页
    82 毛寿龙《政治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2页
    83 转引闵琦《中国政治文化——民主政治难产的社会心理因素》云南人民出版社 1989年版,第33页图表
    84 北京市委统战部研究室《前进中的北京统一战线》(调研研究篇)1998年版,第274-275页
    85 李瑞环《在第十八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载《统战政策文件汇编》华文出版社 1994年版,第85页
    86 郑宪、刘芳兵《关于民主党派成员思想状况的调研报告》载《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87 杨爱珍《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研究》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266页
    88 根据各民主党派中央在1996年和2005年共同协商的组织发展纪要,鉴于民主党派历来由一定代表性人士组成,根据组织发展的实际情况,每年的净增率以不超过5%为宜,由各民主党派中央从总体上掌握。
    1 [英]霍布豪斯《自由主义》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4页
    2 刘延东《2005年4月19日在多党合作研讨班上的讲话》
    3 路笃盛、孙传军《21世纪参政党发展趋势研究》载《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年第7期
    4 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380-381页
    5 邓小平1980年8月18日《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6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1-32页
    7 [英]安东尼·吉登斯《失控的世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5页
    8 世界经济论坛主席克劳斯·施瓦布《在“21世纪论坛“2000年会议上的演讲》,见全国政协办公厅编《经济全球化—亚洲与中国:二十一世纪论坛2000年会议文集》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1年版,第32页。
    9 [英]汤因比《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34页
    10 燕继劳《政治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8-289页
    11 [美]赫尔德等著<国将不国—西方著名学者论全球化与国家主权>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12 张宝友《全球化对亚太地区社会政治发展的影响及其回应》,《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1年第5期
    13 王敏《全球化与中国政治发展》,《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11月,笫14卷第4期
    14 刘军宁《全球化与民主政治》,《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8年第3期;陈家刚《全球化及其政治向度》,《探索2001年第2期
    15 转自阎学通<评冷战后经济全球化的政治影响>,《国际经济评论》1998年第9期
    16 [美]亨廷顿《文明的冲突》,载《外交季刊》1996年第3期
    17 1999年3月,美国总统克林顿就美国对华政策发表的讲话
    18 薄一波《若干重大问题的决策》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8页
    19 [德]罗们特·米歇尔斯《寡头统治铁律》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序言
    20 亨廷顿认为人类到目前为止,共经历了三次重大民主化浪潮.第一次民主化浪潮,发生在1878—1926年间,根源于18世纪的美国和法国革命,但真正的国家民主制度却出现在19世纪。在近一百年的民主化进程中,30几个国家先 后建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第二次民主化浪潮,发生在1943—1962年间,是由第二次世界大战引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风起云涌的民族民主解放运动结束了西方的殖民统治,50几个国家纷纷建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第三次民主化浪潮始于1974年的葡萄牙军事政变。与前两次民主化浪潮相比,此次民主化浪潮规模最大,席卷了南欧、拉美、非洲的许多国家,使采用资本主义民主政体的国家增至107个,约占全世界国家总数的58%,亨廷顿称之为一场名副其实的“全球民主革命”。此次浪潮余波直到今天还在持续。参见:SamuelHuntington, TheThirdWavc:DemocrattzationintheLateTwentiethCentury(Nor-man:UniversityofOklahom aPress, 1992);AdrianKaratnycky, "FreedominRetreat",FreedomReview(February1994).
    21 [美]汉斯·摩根索《国际纵横策沦—争强权,求和平》,上海译出版社1995年版,第36页。
    22 [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47页
    23 刘道福等:《社会经济关系新变化中的知识分了与执政党建设——北京市知识分了现状调研报告》,载《当代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1期。
    24 陶东明、陈明明《当代中国政治参与》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页
    25 康晓光《权力的转移——转型时期中国权力恪局的变迁》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导言第1页
    26 人们对政治文化的世俗化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狄义的政治文化世俗化作为宗教神学政治文化的符号,其含义由依次递进的三个部分所组成:其一是反对并否定宗教迷信、神灵崇拜与封建神权政治;其二是以取代神学,以人性取代神性,以人本主义取代神本主义;其三是以人道主义为核心,建立民主主义的精神体系。以这个精神体系为指导,促进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广义的政治文化世俗化作为整体传统政治文化的对称,其含义同样由依次递进的三个部分组成:其一是整体传统政治文化的主要包括宗教神学的政治文化和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治文化,政治文化的世俗化对它们均采取反对与否定的态度;其二以民主精神与市场理性取代整体传统政治文化,其三以民主主义精神体系为指导,促进民主政治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参见李元书《政治发展导论》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240页
    27 张峰《加强政党理论研究 推进政党制度建设——中央社院政党制度研究中心年会暨政党制度建设理论研讨会综述》载《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第10期
    28 对于民主党派组织发展,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民主党派就有内部的分工发展纪要,对组织发展有个明确要求.改节开放后,八个民主党派中央分别于1996年和2005年进行了协商,分别下发了《关于民主党派组织发展若干问题座谈会纪要》,指导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其中一是强调组织发展要三个为主:“即以协商确定对象为主、以大中城市为主、以有一定代表性人士为主”;二是强调重点分工,组织发展以协商确定的范围和对象为重点,民革重点发展对象是同原中国国民党有关系人士、同民革有历史联系和社会联系的人士,同台湾各界有联系的人士和其他中上层人士;民盟发展对象是从事文化教育以及科学技术和其他工作的知识分子;民建的发展对象是经济界人士以及有关专家学者;民进的发展对象是从事教育文化出版以及科技等其他工作的知识分子;农工党的发展对象是从事医药卫生以及科技、教育和其他工作的知识分子;致公党的发展对象是归侨、侨眷中的中上层人士和其他有海外关系的代表性人士;九三学社的发展对象是从事科学技术以及高等教育、医药卫生等方面的高中级知识分子;台盟的发展对象是在祖国大陆的台湾籍代表性人士,这部分要占民主党派新发展成员的70%。除重点分工外另外可适当发展其分方面有代表性的中高级知识分子,这方面控制在30%,这就是七三比例。
    29 季广茂《意识形态》广西帅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第68页
    30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9页
    31 [英]戴维·比瑟姆《马克斯·韦伯与现代政治理论》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9年版,第304页
    32 [美]哈罗德·拉斯韦尔《政治学》商务印书馆 1992年版,第19页
    33 [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 1989年版,第395页
    34 [美]约翰·杜威《人的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 1965年版,第27页
    35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7年第1版,第28页。
    36 转引刘世军《近代中国政治文明转型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第102页。
    37 [美]托马斯·戴伊《谁掌管美国》世界知识出版社 1980年版,第5页
    38 C. Robert, A History of England 1688 to persent, New York, 1983, P53
    39 高岱《英国政党政治的新起点》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序言
    40 康晓光《权力的转移——转型时期中国权力格局的变迁》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年版,第185页
    41 [法]雷蒙·阿降《极权社会及其起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第39页
    42 岳臻《社会-政治关系:影响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环境因素》,《天津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13 [美]亨金《权利的时代》知识出版社 1997年版,第3-4页
    14 《中国政治年报2000年—东方理念》第26页
    15 康晓光《权力的转移——转型时期中国权力格局的变迁》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年版,第99页
    16 刘延东《在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载中央统战部编《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学习问答》华文出版社 2005年版,序言
    17 江泽民2000年11月在《在第19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48 《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 1993年版,第168页
    49 2005年10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50 [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东方出版社 1993年版,第155页
    51 目前关于政治民主化各种主张和争论可以归结为:按政治学的公理和政治发展客观规律,特定的政治体系中,民主化通常是一个不可逆的政治过程,因此选择改革的起点和路径是至关重要的。而这种起点和路径就有体制外道路思路和体制内道路思路两种,所谓体制外道路,概而言之就是要在现行体制框架特别是政治制度的主体框架以外寻求民主的生长点,以体制外民主成长逐步影响、冲击甚至取代现存的政治结构;而体制内道路则是立足于既有的基本政治制度,在现存主体政治框架内寻找民主化的突破口或生长点。基于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基本上走的是体制外的道路,即在经济体制之外寻找淅的经济生长点,最后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了原有的计划经济,这一道路的成功经验给了不少主张体制外道路提供了鼓肋。九十年代学术界出现的有关建构中国“市民社会”的思潮,是这种愿望的表达,这种思潮就是寄希望于现存政治体制以外通过社会结构的逐渐分化和演进来为民主政治开辟道路;近年来以农村村民自治为核心内容的基层民主化的理论与实践,在綦本战略上也是走的一条由下至上,由边缘渗透中心的道路,因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体制外民主化道路的倾向。参见王邦佐、潘世伟主编《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政治学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第386-387页
    52 有专家认为,这种有序民主化有两个鲜明特点:一是强调中国民主只能是人民民主,而人民民主发展必须建立在社会主义法制基础上,实现民主的制度化与法律化是民主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使命:二是强调民主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民主化不能用跃进的方式展开,与渐进民主化战略相比,有序民主化强调民主化过程,不是民主的自我建设的孤立过程,必须与整个社会的过程有机统一,必须在与经济、社会、文化的相互促进中获得自身发展的基础与空间,从而保持发展的持续性与稳定性。参见林尚立:《有序民主化:论政党在中国政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载2004年6月《政党与中国政治发展研讨会论文汇编》
    53 转引自章士嵘《西方思想史》东方出版社 2004年版,第37页
    54 邱柏生《论党的执政基础的特征变化和执政方式的适时调整》载2004年6月《政党与中国政治发展研讨会论文汇编》
    55 关于政治制度,在政治学上,一股专家认为在流派上分为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社会学制度主义和历史制度主义三种,也有的学者强调三种方式的整合。在方式上分为自然生长的内在制度和设计而成的外在制度,在发展上分为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自发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具体参见邓丽兰《域外观念与本土政制变迁: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知识界的政制设计与参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绪论
    56 《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 1993年版,第57页
    57 肖滨《支撑政党文明的四根支柱》载《广东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58 著名的“蝴蝶效应”(butterfly Effect)由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洛伦茨(Edward Lorenz)于1960年提出,它的愿意是当各种客观条件具备之时,一只小小的蝴蝶在最佳时间和最佳地点的振动小小的翅膀,都有可能掀起世界另一端的台风或龙卷风。它的理论意义在于强调,在一个混沌的世界里,人类无法预测很多中长期变化,难以找到有规律和必然的走向,因为世界存在太多、无法预知的蝴蝶。在政治和社会领域里。蝴蝶效应的人文意义是指当各种社会力量形成临界点时,一个平民百姓,一个偶发事件,以及一个突发机遇有可能影响人类政治或历史的进程,改变国际关系的格局,出现一些重大的后果。参见《中美乒乓外交过程中的蝴蝶效应》载《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9年夏季号(总第26期),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59 胡锦涛在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上的讲话,参见2005年2月4日《人民日报》
    60 林尚立:《政党与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实践与现实发展》《政治学研究》2001年第3期
    61 哈贝马斯说过:政治就像旋转的陀螺一样,重要的是旋转的过程,离开这个旋转的过程,民主政治这个陀螺就要倒下,在这个旋转过程中程序的作用足至关重要的.而程序的关键是法律.我国政治学者俞可平也认为,民主如同陀螺,要靠鞭子抽打的越厉害,旋转就越好,旋转靠的是程序,而政党则是抽打这个陀螺的鞭子.参见俞可平《民主与陀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序言
    62 本文所说的参政的制度化与法律化不等同政党制度法律化问题。关于政党制度的法律化问题,不少学者提出政党制度法律化,一是提出制定《政党法》,明确各政党的地位,规定政党的组织原则、工作程序、机构设置、经费来源,明确共产党的执政方式和民主党派参政形式,划分各政党的活动范围和政治权限等;二是提出制定政党法的实施细则即《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法》,将政党法规定的民主党派的权利、义务、地位、作用等更加具体化。但也有小少学者不赞同这个建议,其理由为:一是我国宪法已经确立了多党合作制度的法律地位;二是我国政党制度中作制度规定的基本方面都已明确;三是政党法并非政党开展正常活动的必要前提,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没有制定专门的政党法,而是在宪法或其他法律、法规中作出原则规定,极少数国家制定政党法,一股也有其特殊的历史原因。如德国的政党法是为了防止纳粹党那样的极端组织产生(具体内容见袁廷华《关于加强多党合作的制度建设的几点思考》载《中国政治》2002年第6期)。有的专家也认为:政党活动与政体活动不同,政权体制必须是一种有法律可循的明确规定的制度,政党的参政方式则多依据一种习惯形式,按宪法规定行事,一般没有系统的明文规定。参见吴江、牛旭光《民主与政党》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3年版,第280页
    63 《指导我国新世纪新阶段多党合作事业发腱的纲领性文件》载2005年第9期《求实》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刘延东
    64 引自宋春、刘景富主编《当代中国政党制度与民主政治建设》延边大学出版社 1995年版,第283页
    65 引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报告
    66 截止到2002年底,全国民营科技企业总数已超过10万家,从业人员650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有100万人:全国共批准外商投资企业42.4万多家,受聘于外企的管理技术人员约300万人;截至2001年底,个体工商户为2433万户;到2002年上半年,全国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主(投资者)460万人;目前,全国约有90万个各类中介组织,大中城市各类科技中介机构有6万多个,行业协会和同业公会近4万家,从业人员分别有110多万人和近100万人,估计全国90万个中介组织共有1500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在上海有50万人,北京约40万人,由此估算全国有1000万人。
    67 王林森<关于新阶层统战工作若干问题的探讨>载<全国统战理论优秀成果论文>
    68 陈喜庆《关于加强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的思考》载<中国统一战线>2003年第4期
    69 关于政党作为社会和公众的桥梁和利益表达通道。是指政党收集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诉求,情绪转达给政府和公共权力部门。政党起着充当民众与公共权力联系的渠道。中央党校学者王长江有一个公式:N×R=D,在这个函数公式中,设一定时期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民主要求是一个常数D,设政党数日为N,每个政党能够反映民众要求为R。那么,在D保持不变的情况下,N的变化必然会引引起R的变化。如果N增加(即政党的数目增加),R必然要减少(即每个政党的代表性变狭窄);如果N减少(即政党数目减少),R就必然要增加(即每个政党的代表性要拓宽)参见杨爱珍《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研究》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196页
    70 1989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
    71 林尚立《政党与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实践与现实发展》《政治学研究》2001年第3期
    72 郑长忠《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制度创新》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4年版,第5页
    73 ‘路径依赖’足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道格拉斯·诺斯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指制度改革过程中历史条件及习惯因素产生的影响。如果不知道我们从何而来,不知道我们面临的现实制约、传统影响乃至文化的惯性,就不可能知道未来的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的制度创新不足一般意义上的制席创新,而是因地制宜的制度创新。参见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11、12章。
    74 蔡拓《二十一世纪的政治学呼唤新的政治思维》载《政治学研究》1998年第一期
    75 林尚立《执政的逻辑:政党、国家怀社会》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页
    76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87页
    77 不少专家学者赞同协商性民主是未来政治发展方向。其理由为:一是民主党派同共产党的政治协商已经为有中国特色的协商性民主提供了制度资源。二是协商性政治形态的形成是我国现代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三是合作型的政党关系为民主协商政治形态的形成提供了政党支撑。三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体现协商性的政治文化,并内化在民众对政治体制的认知和评价之中。因此,协商性民主可能成为当今中国多元社会中民主政治发展的主导性战略选择。参见黄卫平、陈文《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现实选择——对“竞争性民主”与“协商性民主”的思考》载《理论探讨》2005年第6期
    78 这种典型做法是:在候选人提名上将公开招考、民主测评以及组织考核等方式结合起来,并将专家意见、民众意见以及组织意见进行量化,按一定比例进行加总;而后由上级党委召开党委会进行票决审议,确定正式候选人,这种协商性民主表现在,一方面上级党组织的意见已经得到充分表达,同时民众与专家意见以及考核情况都已经体现。参见郑长忠《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制度创新》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52页
    79 民主党派足知识型政党大家都没有什么意见。但一些专家提出作为知识型政党首先应该发挥公共知识分子作用“21世纪的民主党派应当成为具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信念的公众知识分子的政治组织,抑说民主党派应将公众知识分子中的先进者作为自己的发展对象。进而摒弃那种将民主党派当作特定业缘和亲缘社会群体的狭隘观念,杜绝那种试图以加入民主党派谋求个人私利的投机行为,使参加民主党派成为一种社会责任,一项崇高的事业”。参见王磊《民主党派与公众知识分子——对转型时期中国民主党派结构、特色与功能的社会学思考》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
    80 马利怀(政党的自新与传统)选自(领导文萃)2003年第2期
    81 [美]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等《比较政治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82 黄苇町《苏共亡党十年祭》江西高校出版社2002年版,第51页
    83 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方式比较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61页
    84 林尚立《执政建设与国家建设》载《学术月刊》2003年第4期
    85 李泽厚《世纪新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81页
    86 孙哲《1979-2000年全国人大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中文版序言
    87 关于学习西方政党方面的优秀成果。有的学者认为:现在在学习西方政党政治文明方面存在着一些不足,就是当前对西方政党制度的研究,描述性、解释性的偏多,缺少对其本质和特点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对西方政党制度研究以及中西政党制度比较研究主要是为西方多党制不适合中国寻找依据,很少有论者通过研究来揭示西方政党制度的进步性和某些优点,从而为完善与发展中国政党制度提供有益借鉴。其实,西方政党制度是在西方国家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应该说是适合西方国家国情的,也为西方国家的人民所接受,对西方国家的社会稳定、科技进步、生产力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我们反对简单移植西方政党制度,但我们同样重视学习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观,社会主义是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历史形态,而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在各方面优于资本主义,能在政治制度方面超越资本主义,恰恰在于社会主义继承了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包括资本主义文明优秀成果中的政治文明。为了维护我国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高度警惕和严厉批判西方所谓的民主是必要的,但也要重视对西方“民主政治”的批判性研究,因为只有在批判地吸收一切政治文明的优秀成果基础上,才能够切实加强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推进中国政党制度理论不断发展。就中国政党制度发展来看,既立足于中国的具体国情,立足于中国多党合作政治的历史、现实,又批判地借鉴西方政治文明中的某些方面和形式,这样才有可能最终在理论和实践上超越西方政党制度的局限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国政党制度的优势,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地向更高阶段发展。参见黄福寿、刘建良《近年来关于政党制度的研究述评》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88 《马克斯恩格斯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65页
    89 [美]C·M恩伯《文化的变异—现代文化人类学通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535页
    90 《目前的形势和任务》载《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31-232页
    91 杨爱珍《对当前民主党派成员思想状况的调查与研究》载《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1 关于合作与协商的政治是中国政治的奇葩的观点。是从政治制度方面来说,有的专家认为,中国人不可谓不聪明,但为什么近代中国长期被动挨打呢?为什么长期跳不出充满暴力和血腥的治乱循环呢的怪圈呢?经过漫长的五千年,至今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呢,被一些只有几百年,甚至几十年历史的国家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上远远超在前面呢?可见中国人在某些方面还是不够聪明,缺乏大智慧。这特别表现在政治制度建设方面。中国社会进入现代化以前,长期处在专制统治之下,专制的本质就是一个‘独’字,独享、独霸、独裁。世袭的制度废除后,各派政治力量都想着独享权力,没有出现妥协共享的局面,任何一派,在独享权力后,也没有人愿意在可能成为自己约束力量的制度设计方面做出长远投资,政治精英过于自信,相信自己不会出错,结果制度上的缺陷一再被复制。这或许才是中国人‘不聪明’的地方。(具体论述参见燕继荣《现代政治分析原理》高等教育出版2004年版,第5-6页)从这个意义上说,民主党派以合作和协商为主的政治进入中国的政治,是中国政治制度建设的一大优点和成就,彻底改变了中国政治制度建设中的制度缺陷,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中国政治文明的一朵奇葩。邓小平也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特点和优点。
    2 邓野《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1944至1946年间国共政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年版,第6页
    3 史蒂文·卢克斯:《放弃中间:安东尼.吉登斯为第三条道路设计的蓝图的激进意义》,《泰晤士文学副刊》1998年第3期
    4 俞可平《政治与政治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3年版,第258页
    5 周淑真《政党和政党制度比较研究》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前言第5页
    6 田松年《与民主党派长期合作是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的基本政策》,《党的文献》1999年第5期
    7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 1965年版,第176页
    8 王邦佐《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引论第1页
    9 [美]J·马奇、J·奥尔森《新制度主义:政治生活中的组织因素》,见《美国政治科学评论》1984年第4期。转引自俞可平《政治与政治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年版,第171-172页
    10 [美]罗伯特·D·帕南特《当代西方主流学术名著译丛——让民主运转起来》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第5页
    11 俞可平《政治与政治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年版,第275页
    12 [英]戴维·比瑟姆《马克斯·韦伯与现代政治理论》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9年版,第304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39卷,人民出版社1976年
    2、《马克思恩格斯著作选集》,第1、2、3、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3、《列宁选集》1,2,3,4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
    4、《毛泽东选集》1,2,3,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
    5、《邓小平文选》,第1、2、3卷,人民出版社1982,1994年版。
    6、《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7、《孙中山全集》,中华书局1986年。
    1、《马克思恩格斯政治学说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政党研究参考资料》,上、中、下册上海市党建研究会2004年选辑
    3、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以微观行动角度看》,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4、吴江:《民主与政党》,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年
    5、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王邦佐:《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7、王邦佐:《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8、张忆军:《风雨同舟七十年——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党派关系史》,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
    9、赵晓呼:《政党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0、周淑真:《政党和政党制度比较》,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1、杨爱珍:《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研究》,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
    12、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方式比较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3、王长江:《政党现代化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4、王长江:《政党的危机——国外政党运行机制研究》,改革出版社1996年
    15、邱钱牧:《中国政党史(1894—1949)》,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6、杨德山:《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政党学说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7、张连月:《中国政党与政党制度》,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8、郭定平:《政党与政府》,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9、陈宇翔:《中国近代政党思想研究》,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0、萧超然:《当代中国政党制度论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1、金安平:《从批判的武器到武器的批判》,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2、王德夫:《中国政党制度的历史抉择》,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3、刘开寿:《现代世界政党和政党制度比较研究》,2001年版
    24、林尚立:《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25、林尚立:《政党政治与现代化—日本的历史与现实》,上海人民出版社
    26、中共中央统战部政策理论研究室《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1990年版
    27、高洪:《日本政党制度论纲》,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28、邵云瑞:《邓小平关于执政党制度建设的理论与实践》2002年11月
    29、郑楚宣:《当代中西政治制度比较》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0、宋春:《中国的政党》,人民出版社1988年
    31、宋春:《当代中国政党制度与民主政治建设》,延边大学出版社1996年
    32、钟德涛:《中外政党比较研究》,商务印书馆2000年
    33、闵琦:《中国政治文化—民主政治的社会心理因素》,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34、李建中:《政党衰败根源析》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年
    35、朱正:《1957年夏天,从百家争鸣到两家争鸣》,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6、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7、薄一波:《若干重大历史问题决议》上下册,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8、《十六大报告文集》人民出版社2003年
    39、朱学勤:《道德理想国的破灭》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40、马齐彬:《中国共产党执政四十年》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版
    41、《民主党派历史及基本知识专集》学苑出版社1995年版
    42、王沪宁:《政治的逻辑》
    43、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43、高放:《高放文集——政党学与政治体制改革》,中国书籍出版社2000年版
    44、俞可平:《政治与政治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45、俞可平:《全球化与政治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46、俞可平:《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47、俞可平:《增量民主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48、《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
    49、张汝伦:《现代中国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0、李景鹏:《中国政治发展的理论研究纲要》,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1、胡伟:《政府过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2、刘建军:《中国现代政治的成长》,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3、陈明明:《每一个子弹都有归宿》,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4、刘晔:《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5、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56、殷啸虎:《近代中国宪政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57、殷啸虎:《新中国的宪政之路》,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8、许月梅:《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新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9、李燕奇:《走向合作历程—中共与民主党派形成和演变》,华文出版社1996年版
    60、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至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
    61、蔡定剑:《中国选举状况的报告》,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62、燕继荣:《现代政治分析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63、刘俊杰:《走向政治文明的民主》,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版
    64、刘学军:《政治文明的文化视角》,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版
    65、谭融:《美国利益集团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
    66、王邦佐:《西方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67、王克非:《中日近代对西方政治哲学思想的摄取》,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
    68、资中筠:《冷眼向洋——百年风云启示录》上下卷,三联书店2001年
    69、毛寿龙:《政治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70、赵书刚:《中国政党发展的轨迹1905—1949》,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
    71、朱显龙:《台湾政党纵横》,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
    72、张玉法:《海外名家名作——民国初年的政党》,岳麓书社出版2004年
    73、耿丽华:《当代世界政党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2002年
    74、刘开寿:《现代世界政党和政党制度比较研究》,重庆出版社2001年
    75、俞邃:《外国政党概要》,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76、杜力夫:《权力监督与制约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
    77、冯秋婷:《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探析》,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
    78、胡伟:《论政治——中国发展的政治学思考》,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
    79、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80、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一、二、三册,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81、李泽厚: 《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87年
    82、余英时:《现代儒学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83、东方学术文库:《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上中下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84、李君如:《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新认识》。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85、萧功秦:《与政治浪漫主义告别》,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86、黄仁宇:《中国大历史》,三联书店1997年
    87、黄仁宇:《大历史不会萎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88、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三联书店2002年
    89、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
    90、金重远:《战后西欧社会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91、刘军宁:《民主与民主化》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92、邓野:《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1944至1946年间国共政争》社会科学文献出 版社2003年
    93、《政党与中国政治发展研讨会论文汇编》2004年6月在复旦大学举办
    94、《毛泽东传》上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95、荣敬本:《政党比较研究资料》,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
    96、马庆钰:《告别西本弗斯:中国政治文化分析与展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97、程全生:《革命民主政党全论》,台湾正中书局1987年
    98、欧阳景根:《背叛的政治——第三条道路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
    99、黄苇町:《苏共亡党十年祭》,江西高校出版社2002年
    100、高志敏:《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2年
    101、赫在今:《协商建国:1948-1949中国党派政治日志》人民出版社2000年
    102、游洛屏:《民主党派成员读本》中国致公出版社2002年版
    103、任剑涛:《中国现代思想脉络中的自由主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04、任一雄:《东亚模式中的威权政治:泰国个案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105、陈明明:《执政的逻辑:政党、国家与社会》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
    106、赵虎吉:《后发展国家视角—比较政治学》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
    107、蔡少卿:《中国近代会党史研究》,中华书局1987年版。
    108、欧阳哲生《自由主义之累——胡适思想的现代阐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版。
    109、《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10、《晚清大变局中的思潮与人物》,海天出版社1995年版。
    111、林统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
    112、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13、《民初政争与二次革命》(上、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14、《台湾暨海外学者论中国知识分子》,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15、张朋园:《国父的政党理论》,台湾黎明文化事业公司出
    116、《立宪派与辛亥革命》,台北商务印书馆。
    117、谢彬:《民国政党史》,台湾学术研究丛书部,1994年版。
    118、邹鲁:《中国国民党史稿》,商务印书馆。
    119、迁谢彬:《中国知识分子与西方》,台北枫城出版社1978年版
    120、刘景泉:《京民国政府的议会政治》,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121、张伤年:《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22、黄银兰:《学术救国——知识分子的历史现与中国政治》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23、曹聚仁:《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三联书店1988版。
    124、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三联书店1997年版。
    125、桑成之:《晚清政治与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版
    126、施雪华:《政党政治》三联书店(香港)公司1993年版
    127、孙哲:《1979-2000年全国人大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128、孙哲;《权威政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29、王勇明《协商政治的决策过程与政治整合的功能分析》北京大学2003届政治学博士论文
    130、吴美华:《当代中国的多党合作制度》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
    131、陶东明、陈明明:《当代中国的政治参与》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32、何力平《政党法律制度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33、李景治《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34、郑宪《中国民主党派建设理论第二版》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年版
    135、张静《法团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136、李明《世界各国主要政党内部运作之研究》正中书局1990年版
    《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西方政治思想史》麦克里兰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
    《政治学的重大问题》里普森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政治学》罗斯金 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剑桥中华民国史》费正清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政治学》亚里士多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亨延顿上海三联出版社1999年版
    《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亨延顿上海三联出版社1999年版
    《寡头统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米歇尔斯 天津人民出版社
    《权力论》丹尼斯 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领袖论》麦格雷尔 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学术与政治》马克斯 韦伯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当代比较政治学》阿尔蒙德 商务印书馆 1993年版
    《政治社会学——主体政治的社会剖析》奥罗姆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二十世纪的政治哲学家》莱斯诺夫 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政治中的理性主义》欧克肖特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
    《理想国》柏拉图 中译本 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政治家》柏拉图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
    《联邦党人文集》汉密尔顿 商务出版社1985年版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曼哈姆 商务出版社1985年版
    《政权的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的政权》沈起予 台湾远流出版社1990版
    《自由与权力》阿克顿 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合法性与政治》马克夸克,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李普塞特,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论意识形态的操纵》谢卡拉穆尔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多头政体——参与与反对》罗伯特,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民主新论》萨托利,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中国政治》詹姆斯汤森,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法律的故事》约翰赞恩,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官僚制》戴维毕瑟姆,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自由秩序原理》哈耶克,三联书店1997年。
    《致命的自负》哈耶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法律、立法与自由》哈耶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
    《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第一、二卷,卡尔·波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政治与行政》古德诺,华夏出版社1987年
    《民主与专制社会的起源》巴林顿摩尔,华夏出版社1987年
    《法律与宗教》伯尔曼,三联书店1991年
    《公共组织理论》第2版[美]丹哈特,华夏出版社2002年
    《集体运动的逻辑》[美]奥尔森,上海三联出版社2004年
    《政党政府的性质—一种比较性的欧洲视角》[法]让·布隆代尔,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当代学术入门:政治学》[美]肯尼斯·米诺格,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最新政党与政党制度》[美]乔·萨托尼,韦伯文化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版
    《当代民主类型与政治:二十一国多数模型与共识模型政府》[美]查尔斯·李基法特,桂冠图书有限公司1993年版
    1、《social ideals and policies》steven luper 1999 by Hayfield publishing company
    2、《The prince》machiavelli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3、《political parties and democray》s.c stok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4、《the decay and breakdown of communist one party systems》stathis. N kalyvas political science, 1999
    5、《comparative politics: notes and readings》,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3
    6、《Communist and china》,Harvard university, 1970
    7、《American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today》 steffen w. Schmid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8、《the governmental process:political interests and public opinion》 New york:Knopf, 1971
    9、《the politics of Compromise, A study of parties and Cabinet government》 Dankwart A·Rustow, New Jersey, 1955
    10、《Corporatism and political theory》 Alan Cawson, Basil Blackwell Ltd, 1986
    11、《stare, society and Corporate power》Marc Tool and Warren Samuels, Transaction publisher, 1989
    12、《Democratic Corporatism and policy linkages》lowell turner,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1987
    13、《party elites in divided societies: political parties in consociational democracy》Kurt Richard Luther, New York, Routedge, 1999
    14、《the corporate state and party》Andrew cox, Edward Elgar, 1988
    《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版
    《周恩来统一战线年谱》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梁启超文集》,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
    李维汉《李维汉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上、下册,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
    王明《中共五十年》,东方出版社2003年
    《争民主的中国政党》,民主文丛出版社1946年
    彦奇《中国国民党史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
    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下册,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
    民革中央党史编辑委员会《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50年》团结出版社1999年
    民革中央宣传部《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历史道路》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民盟中央委员文史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历史文献1941-19492文史资料出版社1983年
    民盟中央委员文史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历史文献1949-1988》文史资料出版社1991年
    民建中央宣传部《中国民主建国会五十年》,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5年
    民进中央会史工作委员会《中国民主促进会简史》开明出版社1995年
    中国农工党中央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奋斗历程》,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年
    九三学社中央研究室《九三学社简史》,学苑出版社1998年
    彦奇《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历史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
    彦奇《中国民主同盟历史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
    彦奇《中国民主建国会历史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
    彦奇《中国农工民主党历史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
    彦奇《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历史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
    中央统战部《当代中国的统一战线》上下卷,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
    刘延东《当代中国的民主党派》当代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
    李青《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
    吴修平《信念与探索—我所经历的新时期民盟工作》群言出版社2001年版
    罗广武《民主党派大事年表》(1949—1998)华文出版社1998年版
    中央统战部研究室《新中国统一战线五十年大事年表(1949—1999)》华文出版社2000年版
    《辞海》
    《中国政治年鉴》
    《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
    《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政治学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当代中国政治》
    《中国社会科学季刊》
    《政治学》
    《政治学研究》
    《中国共产党》
    《中国统一战线》
    《科学社会主义》
    《党建研究》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