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人的极端存在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莫言作为中国当代文坛创作成就最大和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长期以来深受读者和研究界的喜爱和关注,在2012年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对莫言的文学阅读和研究热情必将进一步被激发。但是笔者在对莫言作品和研究成果的长期关注后发现,形形色色的残缺人物形象在莫言小说中大量出现,并占据了重要地位,而学术界在这一方面的研究尚属空白,虽然有不少论者偶尔提及,却缺乏全面综合的眼光和专门深入的角度。因此,本文选择了这一较有学术价值的课题作为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绪论部分对本选题的研究背景和对象、相关研究成果、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等方面,进行了简单扼要的概述,以期读者对本文有初步了解。
     第一章主要涉及残缺人物的分类和整体文化隐喻。笔者将莫言小说中的残缺人物分为残疾人和精神残缺人物,并进一步细分为数种类别,每种类型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内涵和禀赋。同时,在整体上,这些残缺人物又构成了一种文化隐喻,代表了世界的缺憾本质,是莫言对世界的认识和表达方式。
     第二章是本文的重中之重,主要论述残缺人物的内涵特质。与正常大众相比,残缺人物的身份存在都具有边缘性和民间性的特点,他们的生存困境和美丑的人性表现则具有极端性的特点,这使得他们在中国当代文坛的人物画廊之中光芒耀眼独特,具有独特的内涵和艺术价值,在莫言的小说人物中也属于过目难忘的一类。
     第三章主要研究残缺人物的创作渊源。莫言之所以用心创造如此多的残缺人物形象,具有很复杂的创作渊源和动机,既源于莫言对边缘群体和民间文化的关注、对奇人异秉的表现兴趣,也源于他独特的审丑观,同时,也体现了民间故事、志怪小说和拉美文学对莫言的共同影响,最后,也与莫言童年的经历息息相关,是他对童年体验中缺陷和创伤的补偿。本文对此作了深入论述。
     结语部分概括了本文主体内容,并联系莫言创作历程、特点和成就等多方面,在更高层次上对莫言残缺人物形象的内涵、价值进行了梳理、判断和展望。
     通过研究,本文对莫言小说中的残缺人物形象进行了分类,从文化隐喻、民间视角等角度,对这些人物的整体寓意、身份特征、生存处境、美丑人性等重要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对作家的创作缘由和动机进行了归纳和分析,以期为莫言小说开拓新的研究角度,对将来莫言小说中残缺人物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Mo Yan has been loved by Chinese readers and reviewers a long time as the most important writers in China today. The enthusiasm of reading and criticism will be stimulated much more after Mo Yan was honored by The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of the year2012. But I have found that it is blank that the research on incomplete people who are very common and important in Mo Yan's novels after my long-term reading. Therefore I chose this academic valuable object as my paper's main context.
     The introduction will make readers have a preliminary understanding about this paper which expounded the object's background, target, related results, value, methods and innovation.
     It is the main context of the first chapter that the classification and metaphor of the incomplete people. I divided the incomplete people into the disabled and the people whose spirit were incomplete who had their own connotation and endowment. The incomplete people are the metaphor of the nature of the world's drawback, and also it is the way of Mo Yan how to watch and know the world.
     The second chapter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the paper which discussed the connotation of the incomplete people. These people's identity is marginal and folk, at the same time their survival and human nature is extreme when compared with normal people. These characteristics make the incomplete people be the unique roles in Mo Yan and Chines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s novels.
     It is the main context of the third chapter that the creative origin of the incomplete people. The creative origin and motivation are complex why Mo Yan created so many incomplete people. It includes his attention to marginal people and folk culture, his interest in the strange people and things, his unique viewpoint of surveying the ugly and his absorption to the folk tales and the Latin American literature. Lastly it is also related to Mo Yan's childhood which is the compensation to his childhood's defects. I analyzed this in detail in this part.
     The conclusion summarized the principal part of the paper. I made judgment and predication about the incomplete people in Mo Yan's novels in higher level in contact with the progress and characteristic of Mo Yan's creative work.
     This paper classified the incomplete people of Mo Yan's novels and elaborated the implied meaning, the characteristic of identity, the survival situation and the human nature of these people in detail. I also analyzed the creative motivation of the incomplete people. I am wishing that I can develop a new point of view on Mo Yan's research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research on the incomplete people in Mo Yan's novels.
引文
①莫言、王尧:《从(红高粱)到(檀香刑)》,《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1期
    ①程德培:《被记忆缠绕的世界-一莫言创作中的童视角》,《上海文学》,1986年,第4期
    ①崔华兵:《莫言小说中儿童视角的叙述策略》,《语文学刊(高教版)》,2006年,第7期
    ①束定芳:《隐喻学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56页
    ②束定芳:《隐喻学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35页
    ①张志忠:《莫言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115页
    ①莫言:《莫言对话新录》,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第327页
    ①张文颖:《来自边缘的声音:莫言与大江健三郎的文学》,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8页
    ①龙阳:《莫言作品的人物分析——黑孩与赵小甲的奇幻世界》,《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第8期
    ②张闳:《莫言小说的基本主题与文体特征》,《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第5期
    ①胡河清:《论阿城、莫言对人格美的追求与东方文化传统》,《当代文艺思潮》,1987年,第5期
    ②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上海:复口.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38-139页
    ①陈思和:《莫言近年小说创作的民间叙述——莫言论之一》,《钟山》,2001年,第5期
    ①颜嫒嫒:《浅谈莫言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塑造》,《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9年,第1期
    ②季红真:《忧郁的土地,不屈的精魂——莫言散论之一》,《文学评论》,1987年,第6期
    ③莫言:《小说的气味》,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70页
    ①张志忠:《莫言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10页
    ②王宁主编:《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谈创作》,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531页
    ③张学军:《中国当代小说中的现代主义》,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31页
    ①叶开:《莫言评传》.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287页
    ①莫言:《莫言文集·小说的气味》,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年,第123页
    ②莫言:《莫言文集·小说的气味》,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年,第126页
    ①莫言:《北京秋天下午的我:散文随笔集》,深圳:海天出版社,2007年,第241页
    ②莫言、刘颋:《我写农村是一种命定——莫言访谈录》,《钟山》,2004年,第6期
    ①贺立华、杨守森等:《怪才莫言》,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138-139页
    ①张学军:《中国当代小说中的现代主义》,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29页
    ②张志忠:《莫言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262页
    ③丁帆:《亵渎的神话:〈红蝗〉的意义》,《文学评论》,1989年,第1期
    ④张志忠:《莫言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291页
    ①莫言:《莫言文集·小说的气味》,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年,第249页
    ②王恒升:《论莫言奇人奇事小说的艺术渊源及其表现》,《潍坊学院学报》,2011年,第11卷,第1期
    ①张志忠:《莫言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8页
    ①莫言、陈薇、温金海:《与莫言-席谈》,《文艺报》,1987年,1月10日、17日
    ②叶开:《莫言评传》,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110页
    ①莫言:《莫言对话新录》,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第523页
    [1]邓晓芒:《灵魂之旅——九十年代文学的生存境界》,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
    [2]束定芳:《隐喻学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
    [3]张志忠:《莫言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4]张文颖:《来自边缘的声音:莫言与大江健三郎的文学》,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
    [5]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6]王宁主编:《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谈创作》,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7]张学军:《中国当代小说中的现代主义》,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
    [8]叶开:《莫言评传》,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08年
    [9]贺立华、杨守森等:《怪才莫言》,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2年
    [10]柯倩婷:《身体、创伤与性别——中国新时期小说的身体书写》,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
    [11]杨扬主编:《莫言研究资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
    [12]孔范今、施战军主编:《莫言研究资料》,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
    [13]贺立华、杨守森主编:《莫言研究资料》,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年
    [14]张灵:《叙述的源泉——莫言小说与民间文化中的生命主体精神》,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
    [15]朱宾忠:《跨越时空的对话——福克纳与莫言比较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
    [16]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版
    [17]张学军:《中国当代文学的艺术探索》,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1]莫言:《小说的气味》,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
    [2]莫言:《莫言文集·小说的气味》,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年
    [3]莫言:《北京秋天下午的我:散文随笔集》,深圳:海天出版社,2007年
    [4]莫言:《莫言对话新录》,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
    [5]莫言:《恐惧与希望——演讲创作集》,深圳:海天出版社,2007年
    [6]莫言、王尧:《莫言王尧对话录》,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
    [7]莫言:《学习蒲松龄》,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年
    [8]莫言:《红高粱家族》,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年
    [9]莫言:《天堂蒜墓之歌》,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年
    [10]莫言:《食草家族》,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年
    [11]莫言:《十三步》,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年
    [12]莫言:《酒国》,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年
    [13]莫言:《丰乳肥臀》,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年
    [14]莫言:《红树林》,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年
    [14]莫言:《檀香刑》,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年
    [15]莫言:《四十一炮》,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年
    [16]莫言:《生死疲劳》,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年
    [17]莫言:《蛙》,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年
    [18]莫言:《白狗秋千架》,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年
    [19]莫言:《欢乐》,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年
    [20]莫言:《怀抱鲜花的女人》,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年
    [21]莫言:《师傅越来越幽默》,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年
    [22]莫言:《与大师约会》,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年
    [1]莫言、王尧:《从(红高粱〉到〈檀香刑〉》,《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1期
    [2]程德培:《被记忆缠绕的世界——莫言创作中的童年视角》,《上海文学》,1986年,第4期
    [3]翟华兵:《莫言小说中儿童视角的叙述策略》,《语文学刊(高教版)》2006年,第7期
    [4]龙阳:《莫言作品的人物分析——黑孩与赵小甲的奇幻世界》,《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第8期
    [5]张闳:《莫言小说的基本主题与文体特征》,《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第5期
    [6]胡河清:《论阿城、莫言对人格美的追求与东方文化传统》,《当代文艺思潮》,1987年,第5期
    [7]陈思和:《莫言近年小说创作的民间叙述——莫言论之一》,《钟山》,2001年,第5期
    [8]颜媛媛:《浅谈莫言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塑造》,《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9年,第1期
    [9]季红真:《忧郁的土地,不屈的精魂——莫言散论之一》,《文学评论》,1987年,第6期
    [10]莫言、刘(?):《我写农村是一种命定——莫言访谈录》,《钟山》,2004年,第6期
    [11]丁帆:《亵渎的神话:(红蝗〉的意义》,《文学评论》,1989年,第1期
    [12]王恒升:《论莫言奇人奇事小说的艺术渊源极其表现》,《潍坊学院学报》,2011年,第11卷第1期
    [13]莫言、陈薇、温金海:《与莫言一席谈》,《文艺报》,1987年,1月10日、17日
    [14]张惠辛:《童年视角:回归与放逐》,《小说评论》,1994年,第4期
    [15]何卫青:《近二十年来中国小说的儿童视角》,《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学版)》,2003年,第4期
    [16]杨荣华:《儿童视角·梦幻色彩·我向思维一一浅论莫言小说的叙事》《现代语文》,2005年,第9期
    [17]黄娟:《从白痴到精灵——论莫言小说中的小男孩形象》,《语文学刊》,2010年,第3期
    [18]张文颖:《无垢的孩童世界——莫言、大江健三郎文学中的儿童视角》, 《日语学习与研究》,2007年,第4期
    [19]解孝娟: 《中国文坛的“彼得·潘”——莫言创作的“儿童视角”心理分析》,《语文学刊》,2004年,第5期
    [20]王恒升:《论莫言艺术想象的民间资源极其表现》,《齐鲁学刊》,2011年,第2期
    [21]刘蓓蓓、李以洪:《母神崇拜与“肥臀”情节》,《文艺评论》,1996年,第6期
    [22]单丽娟:《试论童年记忆对莫言小说创作的影响》,《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第8期
    [23]王金城:《从审美到审丑:莫言小说的美学走向》,《北方论从》,2000年,第1期
    [24]刘广远:《颠覆和消解:莫言小说中人的“异化”与审丑》,《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1月,第26卷第1期
    [25]何天杰:《审丑还是嗜丑:评莫言的长篇小说〈檀香刑〉》,《语文月刊》,2002年,第5期
    [26]冯立嵩:《从〈四十一炮)看莫言无所不在的“肉言乱语”》,《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13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