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革命历史小说”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新革命历史小说”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比较“新革命历史小说”与“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来探讨“后革命氛围”对1990年代以来革命历史书写的影响,从而为“新革命历史小说”的出现做出解释。全文分为五个部分,具体框架如下:
     引言:何谓“新革命历史小说”。1990:年代后期出现了一批对革命历史重新书写的小说,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反响,它们就是“新革命历史小说”,是“后革命”氛围中对“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的继承与重构。
     第二部分:重述革命的推动:缝合革命与市场。“新革命历史小说”的出现,是“后革命”氛围中,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与市场相互妥协和渗透的结果。国家主流意识形态重申革命历史合法性地位的需要,市场操作各方(作家、出版社、影视媒体)在巨大市场前景下的成功运作,是“新革命历史小说”隆重登场必不可少的因素。
     第三部分:重解革命动机:淡化阶级意识,强化民族意识。阶级观念贯穿“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始终,阶级压迫是革命者走上革命道路并为之奋斗的革命起点。随着阶级斗争的结束,国家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阶级观念逐渐淡出大众的视野。于是,民族意识成为“新革命历史小说”中革命英雄加入革命的另一种解释。
     第四部分:重塑革命的主体:平民英雄。由于“新革命历史小说”是在中国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并且逐步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产生,因而不可避免地受到当代社会价值观的影响。由于现代化的过程伴随着世俗化。因而,与“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中的英雄人物相比,“新革命历史小说”中的英雄具有更多的世俗特征,他们是一群是平民英雄,具体体现为:“性感”的男人、美丽的女人、被“同化”的政委。
     结语:“想象”与“突围”。所有历史文本的写作必然带有一定的意识形态性,这种历史文本,反过来成为“想象”中国的一种方式。“新革命历史小说”也同样承载这样的历史使命,参与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此外,“新革命历史小说”,在看似华丽登场的背后,蕴含着权力的交锋、利益的争夺。所以,我们不得不质疑的是,革命与市场如果打破势均力敌的局面,“新革命历史小说”会不会沦为政治文本或者娱乐消遣的对象?
The introduction part is a definition of new revolutional historical novel,which appeared in the late 1990s and had a great impact in society.It inherits and reconstructs the revolutional historical novels of the seventeen years in the post-revolutional atmosphere.
     The second part restates the function of revolution:join revolution and market.The emergence of new revolutional historical novel was brought forth by the compromise and infiltration of the main national ideology and the market.The main national ideology restates the necessity of legitimate place of revolutional history and the market manipulates writers,publishers,movie and television to run successfully in the huge potential market.Both factors are indispensable to the appearance of new revolutional historical novel.
     The third parts reconstructs the motive of revolution:lighten class consciousness and emphasize national consciousness.Class concepts run through the seventeen-year revolutional historical novel.Classs oppression is the starting point where revolutionalists take the revolutionary road and fight for it.When class conflicts came to an end,the country shifted the focus to economical construction.Class concepts faded away from people's view.So class consciousness became another explanation to the fact that revolutionalists narrating new revolutional historical novel joined in the revolution.
     The fourth part reshapes the main force of revolution:commoner hero.The new revolutional historical novel is inevitably influenced by the social value of modern China as it came into be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 economy and the modernization process.Modernization is accompanied by secularization,so compared with the heroes in the seventeen-year revolutional historical novel,the heroes in the new revolutional historical novel are more characteristic of a secular commoner hero.They are embodied by sexy men,beautiful women and absorbed commissar.
     The conclusion is that new revolutional historical novels which appear when the main national ideology and the market are seeking common ground while reserving differences in pursuit of their respective interests,are marked by national ideology and consumption.Therefore,behind the seemingly flowery debut is a hidden battle for rights and interests.We have to doubt whether revolutional history should become the product of the battle.If not,where is the so-called historical truthfulness supposed to be found?
引文
[1]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0页。
    [2]王又平:《新时期文学转型中的小说创作潮流》,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24-325页。
    [1]邵明:《“新革命历史小说”的意识形态策略》,《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年第5期。
    [2]刘复生:《蜕变中的历史的复现--从“革命历史小说”到“新革命历史小说”》,《文学评论》,2006年第6期。
    [1]洪子诚:《<历史的浮桥--世纪之交“主旋律”小说研究>序》,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2]唐小兵:《英雄与凡人的时代--解读20世纪》,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35页。
    [1][美]阿里夫·德里克著:《后革命氛围》,王宁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3-109页。
    [2]陈晓明:《“后革命”阐释:理论与现实》,《美苑》,2005年第5期。
    [3][美]阿里夫·德里克著:《后革命氛围》,王宁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页。
    [4]程光炜:《后革命时代的现当代文学》,《南方文坛》,2002年第4期。
    [5]傅守祥:《大众的市场逻辑--后革命氛围中的中产趣味与消费想像》,《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2期。
    [1]陶东风:《论后革命时期的革命书写》,《当代:乏坛》,2008年第1期。
    [1]李林荣:《1990年代中国大陆散文的文化品格》,《海南师院学报》,2002第5期。
    [2]参见刘复生:《历史的浮桥--世纪之交“主旋律”小说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页。
    [3]参见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49-879页。
    [1]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2]江泽民:《宣传思想战线的主要任务》,收入《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672页。
    [1]江泽民:《在中国文联第六次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广州日报》,1996年12月17日。
    [2]胡锦涛:《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156页。
    [3]刘复生:《历史的浮桥--世纪之交“主旋律”小说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0页。
    [1]参见刘复生:《历史的浮桥--世纪之交“主旋律”小说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页。
    [2]刘增新:《<走出硝烟的女神>编辑手记》,《北京青年报》,1999年9月11日。
    [3]丁关根:《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698-1718页。
    [1]参见胡德培:《一部难得的佳作--读邓一光的长篇小说<我是太阳>》,《当代》,1997年第3期。
    [1]唐小兵:《英雄与凡人的时代--解读20世纪》,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1]朱玉、李斌:《激情的冲击力:一部电视剧“燃烧''的背后》,人民网,2002年9月22日,www.people.com.cn。
    [2]参见李春:《回望与告白--解读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当代电影》,2002年第6期。
    [3]朱玉、李斌:《激情的冲击力:一部电视剧“燃烧”的背后》,人民网,2002年9月22日.www.people.com.cn。
    [4]《大国崛起》播放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参见邹厚亏:《<大国崛起>观后感》,《科技信息》,2009年第1期。
    [1]参见刘安海、孙文宪:《文学理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83页。
    [2]邓一光、韩晓惠:《关于长篇小说<我是太阳>的对话》,《当代》,1997年第7期。
    [3]邓一光:《<走出西草地>代后记》,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版,第323页。
    [1]黄咏梅:《石钟山访谈录:燃烧写作的激情梦想》,人民网,2002年12月3日,www.people.com.cn
    [2]杨雨颜:《经营岁月,凝练丹心--走进军旅作家石钟山》,中国军旅文学网,www.pla81.com.cn
    [3]《2005年新锐电视剧奖--<亮剑>》,新浪娱乐,2005年12月11日,www.sina.com.cn
    [4]《这是一个激情的时代》,《扬子晚报·艺文杂谈》,www.yangtse.com
    [5]李华新:《滚烫的泪水从心底涌落》,《世纪中国》,2002年11月20日。
    [1]王海涛:《另类的历史--评徐贵祥的长篇小说<历史的天空>》,《名作欣赏》,2007年第6期。
    [2]王晓明:《新意识形态与中国当代文化--王晓明教授在山头大学的演讲》,《汕头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1]李瑛:《两个出版社同出<军歌嘹亮>,书名相同不算侵权?》,《北京娱乐信报》,2003年8月3日。
    [2]参见[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沦著:《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07页。
    [3]黄咏梅:《石钟山访谈录:燃烧写作的激情梦想》,人民网,2002年12月3日,www.people.com.cn
    [1]参见周宪:《读图时代的“图文”战争》,《文学评论》,2005年第6期。
    [2]黄忠顺:《文学影视联姻,擦出了什么火花--近年影视剧对文学创作影响调查》,《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第57期。
    [1]石迅:《<亮剑>为什么这么火》,《中国读书商报》,2005年10月28日。
    [2]参见白石:《“亮剑”现象透视》,发表于《亮剑》的责任编辑董保存的个人博客上,www.dongbaocun.lishe.com。
    [1]龙洁玉:《新世纪图书出版发行经营模式的探讨》,《图书情报知识》,2001年第2期。
    [1]参见脚印:《<历史的天空>另外的故事》,《出版广角》,2006年第1期。
    [1][英]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电视与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7-168页。
    [2]金丹元:《关于电视产品的生产与观众接受》,《上海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3]冯小刚:《<三联>专访冯小刚:电影就是这个社会的盲肠》,《三联生活周刊》,2007年12月20日。
    [1]任仲伦、石川:《<亮剑>缘何这样“鲜亮”--兼谈当前中国影视剧创作》,《文汇报》,2005年12月3日。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3页。
    [2]徐春英:《革命历史小说中的阶级烙印》,《北方论丛》,2007年第6期。
    [3]邵明:《“新革命历史小说”的意识形态策略》,《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年第5期。
    [4]列宁:《列宁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0页。
    [1]刘复生:《从欢乐英雄到历史受难者》,《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年第6期。
    [2]参见魏波:《中国文化战略:寻找大国崛起的精冲支撑》,《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5期。
    [3]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斯大林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94页。
    [4]贺桂梅:《以父/家/国重叙当代史--电视连续剧<激情燃烧的岁月>的文本分析及意识形态批评》.引自“左岸”网站,www.eduww.com。
    [1]王又平:《新时期文学转型中的小说创作潮流》,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23页。
    [2][美]丹尼尔·贝尔著:《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严蓓雯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7页。
    [3]唐小兵:《英雄与凡人的时代--解读20世纪》,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35页。
    [4]参见:《<历史的天空>高希希谈“主旋律生活剧”》,新浪娱乐,2007年9月7日,http://ent.sina.com.cn/
    [1]董保存:《关于<亮剑>,关于都梁》,新华网,2008年5月7日,www.news.cn
    [2]邓一光:《<走出西草地>代后记》,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版,第323页。
    [1]徐贵祥:《写好抗战作品正逢时》,《北京日报》,2005年7月1日。
    [2]参见李扬:《50-70年代红色经典再解读》,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92-197页。
    [1]於可训:《什么是关山林性格及其文化内涵--对<我是太阳>中心人物的文化闸释》,《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第4期。
    [2]南帆:《后革命的转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8-209页。
    [3]李扬:《50-70年代文学经典再解读》,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94页。
    [1]任仲伦、石川:《<亮剑>缘何这样“鲜亮”--兼谈当前中国影视剧创作》,《文汇报》,2005年12月3日。
    [1]王德威:《序:小说中国》,《想象中国的方法》,三联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
    [2][美]海登·怀特:《形式的内容:叙事话语与历史再现》,董立河译,文津出版社,2005年版,第82页。
    [1]贺桂梅:《以父/家/国重述当代史--电视连续剧<激情燃烧的岁月>的文本分析及意识形态批评》,引自“左岸”网站,www.eduww.com。
    1、盛宁:《新历史主义·后现代主义·历史真实》,《文艺理论与批评》,1997年第1期。
    2、路文彬:《历史话语的消亡--论“新历史主义”小说的后现代主义情怀》,《文艺评论》,2002年第1期。
    3、胡大平:《全球资本主义和后革命氛围--论德里克“后革命氛围”》,《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第8期。
    4、陈晓明:《重唱革命歌曲》,《中国论坛》(台湾),1992年(月刊号20期)。
    5、程光炜:《后革命时代的现当代文学》,《南方文坛》,2002年第4期。
    6、王春云:《论“后革命时代”下的小说与历史》,《文艺评论》,2006年第3期。
    7、傅守祥:《大众的市场逻辑--后革命氛围中的中产趣味与消费想像》,《社会科学战》,2007年第2期。
    8、陈晓明:《“后革命”阐释:理论与现实》,《美苑》,2005年第5期。
    9、贺少俊:《从革命叙事到后革命叙事》,《小说评论》,2006年第3期。
    10、陶东风:《后革命时期的革命文化》,《当代文坛》,2006年第3期。
    11、陶东风:《论后革命时期的革命书写》,《当代文坛》,2008年第1期。
    12、任剑涛:《后革命与公共文化的兴起--<后革命时代的公共政治文化>前言》,《开放时代》,2007年第2期。
    13、张清华:《“类史诗”·“类成长”·“类传奇”--中国当代革命历史叙事的三种模式及其叙事美学》,《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14、王姝:《现代性重审与革命历史叙事的精神重构》,《当代文坛》,2008年第3期。
    15、刘复生:《从欢乐英雄到历史受难者》,《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年第6期。
    16、杨鼎、吴秀明:《红色历史的亮点开掘、感性重构、与叙事位移--后革命氛围中红色原创剧的叙事策略》,《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17、吴秀明、伊凡:《新故事新编-当代历史题材小说的另类写作--兼论“故事新编”历史流变及其现代生成》,《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6期。
    18、吴秀明、王姝:《全球化语境与历史叙事的民族本土立场》,《学术月刊》, 2005年第9期。
    19、雷达:《新世纪以来长篇小说概观》,《小说评论》,2007年第1期。
    20、张志忠:《怀疑与追问:新世纪长篇小说的一种思想气质》,《文学评论》,2004年第4期。
    21、李阳春、伍施乐:《颠覆和消解的言说--新历史小说创作特征论》,《中国文学研究》,2007年第2期。
    22、罗惠玉:《从<亮剑>效应看影视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方面的价值--兼论信息化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电影评介》,2007年第17期。
    23、苏小明:《影视剧<亮剑>的中心人物造型分析》,《电影文学》,2007年第16期。
    24、邢扬:《是英雄还是土匪?--浅析李云龙人物形象》,《作家》,2008年第10期。
    25、杨钊:《<亮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从李广与李云龙的形象比较谈起》,《四川戏剧》,2006年第5期。
    26、张鹰:《英雄话语与悲剧形态-长篇小说<亮剑>的美学拓展》,《小说评论》,2001年第5期。
    27、韩少功:《后革命的中国》,www.wansongpu.cn/万松浦书院
    28、王秀涛:《重建历史的价值--新世纪以来的历史小说历史观的转变》,《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29、汪政、洪治纲、朱小如:《民族叙事与史诗意味的凸显--刘醒龙长篇新作<圣天门口>三人谈》,《文汇报》,2005年9月11日。
    30、刘复生:《蜕变中的历史复现--从“革命历史小说”到“新革命历史小说”》,《文学评论》,2006年第6期。
    31王思睿:《论中国革命及其反对派--兼析李泽厚“告别革命论”》,中国基础教育网,http://www.cbe21.com/subject/history/html/080204/20012/2001226_108.html
    32、肖敏、张志忠:《新历史主义之后的当代革命叙事--以<银城故事><人面桃花><花腔>和<圣天门口>为例》,《小说评论》,2007年第6期。
    33、雷鸣:《一场革命的“哗变”--新历史小说与革命历史小说的革命叙事比较》,《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34、刘川鄂、王贵平:《新历史主义小说的解构及其限度》,《文艺研究》,2007年第7期。
    35、程光炜:《重建中国的叙事--红旗谱>、<红日>和<红岩>的创作策略》,《南方文坛》,2002年第3期。
    36、秦敬:《试论“新革命历史小说”叙事模式的转换--以<历史的天空>为例》,《电影文学》,2008年第3期。
    37、张卫中:《历史小说的界限与新历史小说的归属--兼论新历史小说的命名的逻辑依据》,《理论与创作》,2005年第3期。
    38、吴秀明:《世纪交替的历史关注与现代性求索》,《福建论坛》,2002年第4期。
    39、雷鸣、马景文:《历史的哗变与圣者的遁逸--论新历史小说的革命叙事》,《河北学刊》,2006年第1期。
    40、郑坚:《革命的现代性与“恋爱”的现代性--“革命加恋爱”小说的话语分析》,《中国文学研究》,2007年第3期。
    41、王德威:《革命时代的爱与死--论阎连科的小说》,《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7年12期。
    42、李夫生:《后革命氛围下的全球化理论批判--从德里克谈起》,《广东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43、刘学明:《从“毛泽东时代”到“后毛泽东时代”--简论当代文学制度的变革及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44、李遇春:《庄严与吊诡--评长篇小说<圣天门口>》,《南方文坛》,2006年第5期。
    45、于永顺、张洋:《新世纪以来新历史主义在中国的接受与建构走向》,《艺术广角》,2007年第5期。
    46、陈思和:《论后革命时期的精神漫游--略谈林白两篇长篇新作》,《西部》,2007年第10期。
    47、贺桂梅:《性/政治的转换与张力--早期普罗小说中的“革命+恋爱”模式解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5期。
    48、李明清:《从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看现实主义的当代命运》,《小说评论》,2007年第6期。
    49、郭剑敏:《革命语义系统的当代消解--论“后革命历史小说”的叙事逻辑》,《语文学刊》,2008年第5期。
    50、米学军:《从完美的英雄到有缺点的英雄--几部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 成功给我们的启示》,《电影评介》,2008年第4期。
    51、肖佩华:《当代文学叙事中的革命历史话语及其审美品格》,《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年第2期。
    52、白蔚:《身体的“革命”--关于李安电影<色戒>的身体社会学》,《电影文学》,2008年第11期。
    53、赵洪义:《新革命历史小说的身体凸显及暴力美学》,《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54、黄发有:《世纪之交中国文学的历史迷惘》,《学习与探索》,2002年第5期。
    55、王海涛:《历史的另类书写--评:除贵祥的长篇小说<历史的天空>》,《名作欣赏》,2007年12期。
    56、杨经建、容美霞:《论20世纪中国文学的性爱叙事》,《福建论坛》,2007年第12期。
    57、施战军:《人文魅性与现代革命交缠的史诗--评刘醒龙小说<圣天门口>》,《文艺争鸣》,2007年第4期。
    58、洪治纲:《“史诗”信念与民族文化的深层传达--论刘醒龙的长篇小说<圣天门口>》,《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6期。
    59、张燕:《宏大叙事、革命反省与圣教质询--<圣天门口>简评》,《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6期。
    60、李静:《革命历史传奇小说的承继与重构》,《山东文学》,2007年第2期。
    61、隋清娥:《消费时代文学的历史场景》,《文艺争鸣》,2006年第4期。
    62、唐小林:《全国“消费时代的文学与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63、贺绍俊:《<笨花>叙述的革命性意义--重读<笨花>及其评论》,《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64、王春林:《凡俗生活展示中的历史镜像--评铁凝长篇小说<笨花>》,《小说评论》,2006年第2期。
    65、铁凝、王饶:《文学应当有捍卫人类精神健康和内心真正高贵的能力》,《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6期。
    66、江腊生:《虚拟与消费--90年代以来小说游戏历史的现实诉求》,《文学评论》,2006年第1期。
    67、肖佩华:《革命历史题材文学创作审美倾向的变迁》,《南昌大学学报》,2004 年第5期。
    68、索晓海:《<我是太阳>之英雄再造》,《江汉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69、蔡葵:《渴望辉煌-<我是太阳>的超越意蕴》,《文学评论》,1997年第5期。
    70、李遇春:《破碎的英雄与英雄的破碎--论邓一光“兵系小说”中的英雄系列》,《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第4期。
    71、於可训:《什么是关山林性格及其文化涵义--对<我是太阳>中心人物的文化阐释》,《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第4期。
    72、方守金、路文彬:《历史激情与现实错位--邓一光小说历史叙事论》,《当代文坛》,2003年第3期。
    73、邓一光、韩晓惠:《关于长篇小说<我是太阳>的对话》,《当代》,1997年第7期。
    74、安建:《为英雄喝彩--简评<我是太阳>兼谈军旅题材电视剧创作》,《视听纵横》,2007年第4期。
    75、胡玉萍:《一曲气贯长虹的英雄壮歌--<我是太阳>研讨会纪要》,《当代》,1997年第3期。
    76、胡德培:《一部难得的佳作--读邓一光的长篇小说<我是太阳>》,《当代》,1997年第3期。
    77、邓一光:《小说的感动》,《南方文坛》,1997年第2期。
    78、任嫣:《与众不同所向披靡,<亮剑>收视率创央视新高》,《北京娱乐信报》,2005年9月27日。
    79、黄忠顺:《文学影视联姻,擦出了什么火花--近年影视剧对文学创作影响调查》,《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第57期。
    80、脚印:《<历史的天空>另外的故事》,《出版广角》,2006年第1期。
    81、张远波:《英雄岂止在战场--新革命历史小说英雄人物塑造的新突破》,《探索与争鸣》,2007年第6期。
    82、邵明:《“新革命历史小说”的意识形态策略》,《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年第5期。
    83、李林荣:《1990年代中国大陆散文的文化品格》,《海南师院学报》,2002第5期。
    84、刘增新:《<走出硝烟的女神>编辑手记》,《北京青年报》,1999年9月11 日。
    85、朱玉、李斌:《激情的冲击力:一部电视剧“燃烧”的背后》,人民网,2002年9月22日,www.people.com.cn
    86、李春:《回望与告白--解读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当代电影》,2002年第6期。
    87、参见邹厚亏:《<大国崛起>观后感》,《科技信息》,2009年第1期。
    88、黄咏梅:《石钟山访谈录:燃烧写作的激情梦想》,人民网,2002年12月3日,www.people.com.cn
    89、雨颜:《经营岁月,凝练丹心--走进军旅作家石钟山》,中国军旅文学网,www.pla81.com.cn
    90、李华新:《滚烫的泪水从心底涌落》,《世纪中国》,2002年11月20日。
    91、2005年新锐电视剧奖一一<亮剑>》,新浪娱乐,2005年12月11日,www.sina.com.cn
    92、李瑛:《两个出版社同出<军歌嘹亮>,书名相同不算侵权?》,《北京娱乐信报》,2003年8月3日
    93、周宪:《读图时代的“图文”战争》,《文学评论》,2005年第6期。
    94、蓝明春:《畅销书运作模式研究》,《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11期。
    95、金丹元:《关于电视产品的生产与观众接受》,《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5期。
    96、汪方华:《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2007年中国电视剧艺术综述》,《电影新作》,2008年第3期。
    97、冯小刚:《<三联>专访冯小刚:电影就是这个社会的盲肠》,《三联生活周刊》,2007年12月20日。
    98、任仲伦、石川:《<亮剑>缘何这样“鲜亮”--兼谈当前中国影视剧创作》,《文汇报》,2005年第12期。
    99、贺桂梅:《以父/家/国重叙当代史--电视连续剧<激情燃烧的岁月>的文本分析及意识形态批评》,引自“左岸”网站,www.eduww.com。
    100、《<历史的天空>高希希谈“主旋律生活剧”》,http://ent.sina.com.cn,新浪娱乐。
    101、董保存:《关于<亮剑>,关于都梁http://dongbaocun-blshe.com/
    102、徐贵祥:《写好抗战作品正逢时》,《北京日报》,2005年7月1日。
    1、[美]海登·怀特著,《形式的内容:叙事话语与历史再现》,董立河译,文津出版社,2005年版。
    2、[美]阿里夫·德里克著:《后革命氛围》,王宁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3、[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
    4、[美]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唐小兵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5、南帆:《后革命的转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7、李泽厚、刘再复:《告别革命--回望20世纪中国》,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7年版。
    8、刘俐俐:《隐秘的历史河流--当前文学创作与批评中的历史观问题考察》,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9、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洪子诚:《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1、唐小兵:《英雄与凡人的时代--解读凡人的时代》,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12、李扬:《50-70年代红色经典再解读》,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3、王又平:《新时期文学转型中的创作潮流》,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4、王德威:《想像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三联书店,1998年版。
    15、余虹:《革命·审美·解构-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6、旷新年:《1928:革命文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7、毛泽东:《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8、刘复生:《历史的浮桥--世纪之交“主旋律”小说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邓一光:《我是太阳》,人民文学出版,1997年版。
    2、姜安:《走出硝烟的女神》,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3、徐贵祥:《历史的天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4、项小米:《英雄无语》,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5、石钟山:《军歌嘹亮》,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
    6、石钟山:《遍地鬼子》,春风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7、徐贵祥:《八月桂花遍地开》,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8、马晓丽:《楚河汉界》,作家出版社,2005年版。
    9、裘山山:《我在天堂等你》,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10、都梁:《狼烟北平》,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11、都梁:《亮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12、邓一光:《我是我的神》,北京出版社,2008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