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回归现实生活的背景与策略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当前,学校道德教育正面临着诸多困境和严峻挑战。究其根本性的原因,在于学校道德教育远离了现实生活,把某些形而上的教条作为学校道德教育的依据,导致了单纯的道德知识灌输和机械的行为训练,它只注重道德的规范性和强制性,忽视道德的生成性和人文性,致使发展人的德性的道德教育成为道德知识的教育,成为道德说教、道德知识灌输,是为知识而知识、为方法而方法的形式主义教育,背离了道德教育的生存性。丰富的生活世界是构建道德教育大厦的基石,生活是道德教育产生的基础,也是道德教育发展的基础。道德教育只有与现实生活融为一体,才具有无限的生命力,才能发出力量而且成为真正的教育。同时,道德教育回归学生生活是一种由哲学抽象到教育具体的应然推理,即使该理念已成为所有人在德育观念上的共识,也并不意味着这些观念在现实中就能变成充分而明智的行动,我们必须关注道德教育回归生活在现实中哪些地方还存在着不足或误解。
     本文共分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对“生活”和“道德教育”的概念进行解析与界定。不同的学者对“生活”的内涵有不同的见解;而在“生活”的外延上,依据不同的纬度和标准也可将生活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第二部分:对道德教育与生活的关系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分别作考察与分析。道德教育与生活经历了融合、分离又重新结合的过程,道德教育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同时又超越生活,是为了未来的、可能的生活做准备。
     第三部分:对道德教育回归生活的现实背景进行分析。道德教育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都严重脱离了生活实践,背离了教育的初衷,道德教育回归现实生活是其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学生品德发展的内在要求。
     第四部分:对道德教育回归生活的策略进行研究。首先要树立回归生活的道德教育理念,其次要构建以生活为依托的道德教育内容,最后要贯彻实践式的道德教育方法。
At present, moral education in schools are facing many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The fundamental reason of it is moral education in schools is far from the real life, and regards some of the metaphysical doctrines as the basic for the school moral education, led to a monotonous moral knowledge and mechanical behavior training model. Moral education should be derived from the social life, rich reality of the world should be a moral cornerstone of the building. If moral education in schools have a boundless vitality, the only way is fully integrated into student’s life.
     But, returning to the life of students is a kind of logical reasoning from philosophy abstraction to education concrete. Even if the idea has become the consensus of the public, which doesn’t mean it can be fully respected and wisely implemented in practice. We should keep an eye on the existing shortage or misunderstandings of moral education.
     The article defines the meaning of life and the moral education, then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fe and the moral education, and discusses the urgency and the inevitability. The last section discusses the particular strategies in detail that the moral education returning to life from four aspects.
引文
① 唐汉卫.脱离生活的道德教育:表现与批判[J].当代教育科学,2004,(10)
    ② 高德胜.知性德育及其超越——现代德育困境研究[M],第 21-30 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③ 冯建军.道德教育该如何加强[J].教育科学研究,2004,(11)
    
    ① 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论[M],第 126 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② 高德胜.知性德育及其超越——现代德育困境研究[M],第 186 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③ 刘超良.生活德育探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2)
    ④ 杜时忠.学校德育何以可能[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9,(2)
    ⑤ 孙迎光.占有化德育与生活化德育[J].道德与文明,2002,(2)
     ① 汪凤炎等.德化的生活[M],第 35-36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① 李文阁,于召平.生活世界:人的自我生成之域[J].求是学刊,2000,(1)
    ② 李文阁,于召平.生活世界:人的自我生成之域[J].求是学刊,2000,(1)
    
    ① 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M],第 432 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② 张薇.论学校道德教育的可能性[J].江苏社会科学,2006,(1)
     ① [英]米尔恩著,夏勇等译.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M],第 52 页.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
     ① 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第 7 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① 李雪飞,秦著红.浅析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异同[J].南昌高专学报,2001,(4)
    
    ① [德]马克思,[德]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② 黄富峰.德育思维论[M],第 4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① 黄富峰.德育思维论[M],第 11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① [美]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第 54 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② [美]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第 7 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① 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论[M],第 107 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② [美]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第 148 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③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苗力田译.尼各马克伦理学(修订本)[M],第 15 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④ 罗国杰,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上卷)[M],第 211 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
    
    ① 余子侠.陶行知[M],第 230 页.长沙: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② 鲁洁.超越与创新[M],第 404 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① 鲁洁.超越与创新[M],第 258 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② [加]克里夫贝克著,詹万生等译.学会过美好生活—人的价值世界[M],第 7 页.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
    ③ 鲁洁.道德教育:一种超越[J].中国教育学刊,1994,(6)
     ① 鲁洁.德育课程的生活论转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9)
     ① 邵广侠.道德教育生活化的基本要求[J].理论学刊,2007,(3)
     ① 鲁洁.德育课程的生活论转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9)
    
    ① 李红,黄海平.对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时代意义的理性审视[J].学术论坛,2007,(2)
    ②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一卷)[M],第 31 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
    
    ① 刘怀忠.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新理念[J].卫生职业教育,2003,(3)
    ② 彭未名.交往德育论[M],第 357 页.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③ [德]马克思,[德]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第 56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④ [美]威廉·弗兰克纳著,黄伟合等译.善的求索——道德哲学导论[M],第 247 页.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① 梁钊华.以生活为基点的德育解读[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12)
    ② 刘大允,李倩茂.以人为本:现代德育的核心理念[J].中国高教研究,2006,(2)
    ① 鲁洁.做成一个人——道德教育的根本指向[J].教育研究,2007,(11)
    ② 鲁洁.走向世界历史的人——论人的转型与教育[J].教育研究,1999,(11)
    ③ 王啸,鲁洁.德育理论:走向科学化和人性化的整合[J].中国教育学刊,1999,(6)
     ① [德]马克思,[德]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卷) [M],第 254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① [英]约翰·怀特著,李永宏等译.再论教育目的[M],第 138 页.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① 邱勤,袁云.道德教育:从灌输走向对话[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7)
    ② Encyclopaedia of Value And Moral Education[C],Page 197.Published by Mrs.Rani Kapoor,1998
    ③ 邱勤,袁云.道德教育:从灌输走向对话[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7)
    ① 彭未名.交往德育论[M],第 388 页.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② 鲁洁.边缘化外在化知识化——道德教育的现代综合症[J].教育研究,2005,(12)
    ③ 刘小强,蒋喜锋.高校德育应力避“知识化”倾向[J].江苏高教,2002,(2)
    ④ 肖建新.中小学体验式德育模式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2005,(11)
    ⑤ 郭丽银.体验式德育——高校德育的探索之路[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5)
    ⑥ 权福军.体验式学习在高校德育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3,(7)
    
    ① 赵飞,刘惊铎.体验式教材:德育教材新样态[J].教育研究,2006,(7)
    ② [美]格拉特索恩著,单文经等译.校长的课程领导[M],第 145 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③ [美]霍尔,[美]戴维斯著,陆有铨,魏贤超译.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第 175-176 页.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1] [美]杜威著,王承绪等译.道德教育原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 [美]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3] [美]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4] Encyclopaedia of Value And Moral Education[C].Published by Mrs.Rani Kapoor,1998
    [5] 高德胜.知性德育及其超越——现代德育困境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6] [美]格拉特索恩著,单文经等译.校长的课程领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7] 黄富峰.德育思维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8] 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9] [美]霍尔,[美]戴维斯著,陆有铨,魏贤超译.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10] 鲁洁.超越与创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11] 黄楠森.人学原理[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
    [12] [加]克里夫贝克著,詹万生等译.学会过美好生活——人的价值世界[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
    [13] 罗国杰,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上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
    [14] [德]马克思,[德]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5] [英]米尔恩著,夏勇等译.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
    [16] 彭未名.交往德育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17] 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8] 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19]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
    [20] 汪凤炎.德化的生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1] [美]威廉·弗兰克纳著,黄伟合等译.善的求索——道德哲学导论[M].沈阳:辽宁人
    [22]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苗力田译.尼各马克伦理学(修订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23] 衣俊卿.回归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
    [24] 余子侠.陶行知[M].长沙: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25] [英]约翰·怀特著,李永宏等译.再论教育目的[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26]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修订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1] 辞典编辑委员会.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
    [2]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 蔡秀梅.德育应回归现实生活[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3)
    [2] 陈桂生.“德育”诸概念的整合[J].上海教育科研,2003,(5)
    [3] 程建平.德育:确立什么样的理念[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1,(12)
    [4] 陈秀鸿.回归生活世界:学校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10)
    [5] 陈燕.释义与探索——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理论[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10)
    [6] 邓小燕.论生活中的道德教育[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增刊,2005,(5)
    [7] 杜时忠.学校德育何以可能[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9,(2)
    [8] 冯建军.主体道德教育与生活[J].教育研究,2002,(5)
    [9] 冯建军.道德教育该如何加强[J].教育科学研究,2004,(11)
    [10] 高德胜.道德教育回归生活的基本问题辨析 [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9)
    [11] 高岩.关于德育概念的规范性认识[J].扬州大学学报,2006,(4)
    [12] 高雁,唐伟国.学校德育“生活化”初探[J].岱宗学刊,2004,(3)
    [13] 龚永人.生活德育:真实产生力量[J].思想理论教育,2005,(1)
    [14] 郭丽银.体验式德育——高校德育的探索之路[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5)
    [15] 郭伟,马爱民.德育概念“泛化”问题及其解决[J].大学教育科学,2004,(4)
    [16] 何志魁.面向生活世界的现代哲学观[J].青海社会科学,2005,(2)
    [17] 侯文华.构建生活化的德育新理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3)
    [18] 李恒威 .“ 生活世界 ” 和胡塞尔的科学观 [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 社会科学版),2004,(3)
    [19] 李菲.我国德育理念研究的现状及趋势[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5)
    [20] 李文阁,于召平.生活世界:人的自我生成之域[J].求是学刊,2000,(1)
    [21] 李雪飞,秦著红.浅析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异同[J].南昌高专学报,2001,(4)
    [22] 梁亚娟.回归生活世界[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23] 梁钊华.以生活为基点的德育解读[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12)
    [24] 林定忠.胡塞尔的生活世界观念与普遍哲学理想[J].唐都学刊,2002,(4)
    [25] 林心雨.关于学校德育道德理念的反思[J].宁德师专学报,2006,(3)
    [26] 刘长贵.陶行知生活德育理论的当代价值[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5,(9)
    [27] 刘超良.生活德育探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2)
    [28] 刘春波.构建德育新理念——从知性德育到生活德育[J],2005,(11)
    [29] 刘大允,李倩茂.以人为本:现代德育的核心理念[J].中国高教研究,2006,(2)
    [30] 刘怀忠.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新理念[J].卫生职业教育,2003,(3)
    [31] 刘丽果.关于德育与生活的几点反思[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7)
    [32] 刘小强,蒋喜锋.高校德育应力避“知识化”倾向[J].江苏高教,2002,(2)
    [33] 刘悦笛.论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的意蕴[J].河北学刊,2002,(5)
    [34] 刘志山.道德教育与现实生活的辩证发展之路[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9)
    [35] 鲁洁.边缘化外在化知识化——道德教育的现代综合症[J].教育研究,2005,(12)
    [36] 鲁洁.道德教育:一种超越[J].中国教育学刊,1994,(6)
    [37] 鲁洁.德育课程的生活论转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9)
    [38] 鲁洁.走向世界历史的人——论人的转型与教育[J].教育研究,1999,(11)
    [39] 鲁洁.做成一个人——道德教育的根本指向[J].教育研究,2007,(11)
    [40] 卢坤.生活世界尺度及其内涵分析[J].青海社会科学,2005,(1)
    [41] 缪兴秀.德育应贴近生活世界[J].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
    [42] 钱同舟.回归生活世界,重建德育模式[J].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
    [43] 邱勤,袁云.道德教育:从灌输走向对话[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7)
    [44] 邱勤,袁云.让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5)
    [45] 权福军.体验式学习在高校德育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3,(7)
    [46] 任皑.哈贝马斯“生活世界”学说管窥[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2,(4)
    [47] 邵广侠.道德教育生活化的基本要求[J].理论学刊,2007,(3)
    [48] 宋艳.回归生活世界的学校道德教育[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4,(12)
    [49] 宋艳.生活德育模式之建构[J].探索,2005.(2)
    [50] 孙迎光.占有化德育与生活化德育[J].道德与文明,2002,(2)
    [51] 谭德礼.从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到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52] 谭德礼.论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德育思想[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7)
    [53] 唐汉卫.从道德与生活的关系看生活道德教育的合理性[J].教育探索,2004,(12)
    [54] 唐汉卫.脱离生活的道德教育:表现与批判[J].当代教育科学,2004,(10)
    [55] 唐涛.交往的家园——论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理论[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6)
    [56] 王慧敏.回归生活世界:当代道德教育的呼唤[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9)
    [57] 王敏.“生活德育”理念与高校德育创新[J].思想教育研究,2006,(4)
    [58] 王世凤.“德育”概念源流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11)
    [59] 王啸,鲁洁.德育理论:走向科学化和人性化的整合[J].中国教育学刊,1999,(6)
    [60] 肖建新.中小学体验式德育模式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2005,(11)
    [61] 解筱杉,于红艳.生活德育:学校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3)
    [62] 徐俊.浅析德育生活化[J].丽水学院学报,2006,(12)
    [63] 许灵.生活化的道德教育[J].天中学刊,2005,(6)
    [64] 徐涛,齐亚静.新世纪德育:向生活回归[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1)
    [65] 阳海音.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现实生活世界[J].学术月刊,2000,(6)
    [66] 叶志明.论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思想渊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9)
    [67] 易高峰.生活德育:走出学校德育困境的一条有效途径[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1)
    [68] 张炳生.回归生活:德育改革与创新的价值取向[J].现代教育科学,2004,(6)
    [69] 张薇.论学校道德教育的可能性[J].江苏社会科学,2006,(1)
    [70] 赵飞,刘惊铎.体验式教材:德育教材新样态[J].教育研究,2006,(7)
    [71] 朱春英.重返生活世界:走出道德教育“灌输”的困境[J].江苏高教,2005,(4)
    [72] 朱磊.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探析[J].江苏教育研究,2007,(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