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师生根据自身特点和需要,在一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提下,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创造和积累而形成的反应广大师生共同信念和追求的校园精神,是高校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方式的总和。
     《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实践证明,好的大学校园文化具有明显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它与课堂的知识教育一起共同服务于高校人才培养的需要,对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保证大学生健康成长、实现国家与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对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保证大学生健康成长、顺利成才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建设大学校园文化,充分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是推进高校持续健康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需要。
     正是从这个意义出发。本文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出发点,对校园文化建设所具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以及如何充分发挥这一功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
     本论文的主体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对文化及校园文化的涵义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及构成,从而勾勒出大学校园文化的整体面貌。第二部分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入手,从三个方面对校园文化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进行了论述。第三部分就当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梳理和剖析,指出其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正常发挥的结症所在。最后,第四部分提出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主要原则及对策。
The notion about strengthening and improving the building of University campus culture promulgat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China Youth Communist League Center Committee point out:“University campus cultur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advanced socialist culture.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has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higher education, and comprehensively enhanc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University campus culture is a unity of material forms and spiritual wealth created by teachers, students as well as all the staff during the teaching, management and the service in college area. University campus culture has obvious function of guidance, congregation and the encouragement, serves the talent-cultivation project in college with classroom teaching culture and has significance to strengthen college student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nsure the healthy growth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realize the talents training targe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construct university campus culture and play its function abou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high-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promot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 colleges,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and talents, and development national culture and spirit.
     Base on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an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article systematically discussed the content and way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unction of campus culture.
     This article includes four parts. First, the paper expounded the concept, connotation and the constituent of the university campus culture. In the second part, the paper advocated that campus culture is the carrier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discourses the standpoint. In part three, the paper analyzed the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on playing the function ab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ampus culture.
引文
[1]约翰夫·奈.《美国定能独霸世界吗?》.军事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160页
    [2]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意见.2004.16.号文件
    [3]W.waller. The sociology of Teaching.Russell,Inc.1967;P13
    [4]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二页
    [5]泰勒著、连树生译.《原始文化》.上海文艺出版社:第一页
    [6]傅铿.《文化:人类的镜子——四方文化理论导引》.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7]《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65叶
    [8]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90叶
    [9]宗华.和谐视野中德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学位论文].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
    [10]任海林.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第86页
    [11]Uichol Kim.Culture.Science,and Indigenous Psychology.In : David Matsumoto.The handbook of culture&psychology,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P75
    [12]张德,吴剑平主编.《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82页
    [13]李高南,熊柱.关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思考.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学报),1996年2期
    [15]W.H.Haciland.Culture Anthropology.Orlando,Harcourt Brace&Comrany,1996:P32
    [16]刘丕坤译: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1页
    [17]张德,吴剑平主编.《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2页
    [18]朱志坚.高校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19].《加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民网——教育动态,2005年1月19日
    [20]陈芳柏.《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版:第123-123页
    [21]乐诺、郑永廷等.《新时期高校思政政治工作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7页
    [22]朱志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3
    [23]乐诺、郑永廷等.《新时期高校思政政治工作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4][日]池田大作/[英]汤因比.《展望21世纪》.国际文化传公司,1985年版:第61页
    [25]张书明.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局面及其对策.山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1):第17-19页
    [26]杨启亮.中国传统道德精神与21实际的学校教育.教育研究,1999(12)
    [1]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4}16号
    [2]王邦虎.校园文化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刘德宇.《高校校园文化发展论》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4
    [4]孙庆珠.高校校园文化概论.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5]关成华.北京大学校园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杨新起.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7]李广平.如何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创新教育.零陵学院学报,2004,(4)
    [8]焦盛荣.校园文化与德育教育.甘肃政法成教学院学报,2003,(4)
    [9]严琳.浅论大学教育理念重构与校园文化建设.学术交流,2005,(3)
    [10]张建明、李遵清.发挥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1,(1)
    [11]孙艳玲.校园文化与高校德育教育的思考.湖南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9)
    [12]葛金国.校园文化:理论意蕴与实务运作.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
    [13]苏国红.校园文化二十年历程反思.青年研究,1999,(5) [14[韩延明.蔡元培、梅贻琦之大学理念探要.高等教育研究,2001,(3):90-93
    [15]曹根记.高校德育与校圆文化关系的理性思考.学校党建与忍想教育,2003(11)
    [16]周斌.以人为本,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推动整体工作全面发展.高等教育研究(西安科技大学),2001,(1)
    [17]许嘉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漫议求是,2004:21—24.
    [18]周斌.提升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西安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19]戴玉英.略论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特征及意义.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3)
    [20]周斌.回望与反省:中国大学精神再思考.山西师大学报2007,34(2):139—141
    [21]王德广.新世纪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研究.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3,26(3):75-76.
    [22]周成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学位论文].。吉林:吉林大学,2006
    [23]刘鲁萍.构筑和谐校园文化中大学精神之思考.理论探讨,2005年,6
    [24]徐建平.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德育功能论略.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3,3
    [25]朱志峰.高校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26]朱九恩。大学生命的真谛。高等教育研究,2000(5):1-4页
    [27]周斌.论研究性学习与大学生素质教育。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12: 24-2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