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是在党的全会上第一次明确提出这一任务。近年来,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不断深入,已取得重大进展,但是相比之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专题研究较少。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着深刻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在理论方面,它不但是深化和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需要,而且有利于促进相关学科领域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在实践方面,它是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迫切要求,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根本要求。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的过程。在马克思主义创立发展早期,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就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并积极践行,切实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特指和泛指两个层面的含义,特指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泛指则为既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大众化。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传导者、信息、媒介、受众四个要素相互作用,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得以运行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在中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两个根本点,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应当相互促进、相互推动。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中国推进的历程可以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之前的时期、改革开放以来三个时期,毛泽东和艾思奇是最为突出的代表。这几个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继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借鉴。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重大意义。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带来了严峻挑战,使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更为迫切。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要求,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必由之路,是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现实需要。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进展情况与成效不仅仅取决于这项工作本身,还受其他条件和因素的影响。辩证地分析这些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有助于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有效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吸引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有深厚的社会心理基础、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意识形态工作取得的成就、党在马克思大众化进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利条件。价值多元化的冲击、信息化带来的挑战、宣传普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与党风方面的问题、不良学风的干扰是其制约因素。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当充分利用有利条件,针对制约因素制定有效对策,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
     时代性、实践性、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特证,决定了这项工作需要付出长期的努力和不懈的探索。在实际工作中,应当以合力论、灌输论、受众理论和群众路线理论为理论指导和理论借鉴。具体而言,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并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中突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第二,要正确理解“灌输”,坚持“灌输”的理念,改进灌输的方法。改进灌输的方法一是要研究受众,既要扩大受众范围又要突出重点人群,尊重受众地位和差异性;二是要创新手段,注重理论表述的通俗化,实现宣传教育形式的创新和多样化,实现传播手段的现代化并综合运用多种传播媒介;三是要拓展平台,加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社区教育平台建设。
     第三,从路线、机制、人才方面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有力的保障,要坚持群众路线,建立健全责任机制、长效宣传教育机制、激励机制、督评机制和反馈机制,培养一支相对稳定的专业队伍。
     第四,关注现实问题,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通过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来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取得已有成就的基础上,我们应继续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段,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掌握。
The 17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 put forward that we should propel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of contemporary China. It’s the first time to put forward this task clearly on the party's national congress. In recent years, theorists study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and the Sinofication of Marxism deepeningly, which has made significant progress. But the topics about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of contemporary China are less comparatively. Studying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of contemporary China has profound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far-reaching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theory, it can not only deepen and expand the research of Marxist theory, but also conduce to the deepness of research of the related disciplines. In practice, it is not only the urgent requirement to consolidate and strengthen the guiding position of Marxism, but also the fundamental requirement to promote the great caus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of contemporary China is the process that the Marxism which is abstract, esoteric and can be understood by a small number of people becomes concrete, popular, and can be understood by the masses. At the early stage of the Marxism’s development, Marx, Engels and Lenin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and actively practiced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of contemporary China. They effectively promoted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of contemporary China refers to two levels of meanings: the specific reference and generalized reference. The specific reference is the popularization of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generalized reference is the popularization for both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and the theoretical fruits of Marxism’s Sinofi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of contemporary China, transmitter, information, media and audience interact, which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and the Sinofication of Marxism are two fundamental points to adhere to and develop Marxism in China. They are closely linked and should be mutually reinforced.
     The course of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in China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eriods: the period of New Democratic Revolution, the period from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o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Reform Era. Mao Zedong and Ai Siqi are the most prominent representatives.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of the several periods provides important experience for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of contemporary China.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of contemporary China has deep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great significance. The extensive and profound changes of the World situation,Chinese situation,the CPC’s situation and the people’s situation have posed a serious challenge to the Marxism’s guided position in the ideological field., which makes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of contemporary China be more urgent.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of contemporary China is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 of Marxism and the requirement to develop Marxism. It’s also the way to consolidate the Marxism’s guided position in the ideological field and the practical need to push forward the great caus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ontinuously
     The progress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not only depend on the work itself, but also depend on other conditions and factors. Analyzing these favorable conditions and constraints dialectically will help us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 effectively in practical work. The favorable conditions include: the inherent appeal of Marxism, the strong psychological basis of Marxism in China,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al and the achievements of ideological work afte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founded,the experience of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which the CPC have gained. The constraints include: the impact of the diversifying value, the challenge which the informatization brings, the problems in the work of publicity and dissemination, the contradictions in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issues of the CPC’s style, the interference of the bad style of study.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more effectively, we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favorable conditions and develop countermeasures against the constraints.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of contemporary China is a practical, long-term, arduous and complex task with the feature of times, which needs us work hard and explore tireless. In practical work, we should refer to the joint forces Theory, instillation theory, audience theory and the mass line theory. In particular, we should promote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of contemporary China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First, we must treat Marxism with scientific attitude and make the practical characteristics,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times characteristics of Marxism be prominent.
     Second, we should understand the“instillation”correctly, adhere to the“instillation”concept and improve the methods of instill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methods, firstly we should study the audience, i.e. widen the scope of the audience and highlight the focus groups, respect the status and diversity of the audience. Secondly, we should innovate means, which include: pay attention to the popularization of theory statement, realize innovation and diverse of the forms of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realize the modernization of means of communication and use various media comprehensively. Thirdly, we should expand the platform, i.e. strengthen the platform of family education, school education, social education and community education.
     Third, we should provide guarantee for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of contemporary China from the route, mechanism and talents. We must uphold the mass line, establish and improve accountability mechanisms, long-term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mechanism, incentive mechanism, assessment mechanisms and feedback mechanisms. At the same time, fostering a relative stable professional team is necessary.
     Fourth, we should focus on the real problems and solve ideological problems with solving practical problems. In particular, we’d better enhance the persuasiveness of Marxism by improving the livelihood of people, maintaining social fairness and justice and keeping the CPC’s organizations clean.
     Advancing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of contemporary China is a dynamic and long-term process. On the base of achievements which have been made, we should explore effective methods and means continuously so that Marxism can be really understood and grasped by the masses.
引文
①《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89页。
    ②邬大光:《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内涵与价值——与马丁·特罗教授的对话》,《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第6期。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239页。
    ④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1779页。
    ⑤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589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5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1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8页。
    ④杨鲜兰:《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原则》,《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①赵曜、王伟光、鲁从明、蔡长水主编:《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②本书编写组:《十七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学习出版社,2007年版,第149页。
    ①《列宁全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22——323页。
    ①邱柏生:《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和过程》,《思想理论教育》,2008年第5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1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页。
    ④《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52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6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35页。
    ⑦《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1页。
    ⑧《列宁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24页。
    ①《列宁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00页。
    ②《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66页。
    ③《列宁全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7页。
    ④《列宁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04页。
    ⑤《列宁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467页。
    ⑥《列宁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468页。
    ⑦《列宁全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89页。
    ⑧《列宁全集》第43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10页。
    
    ①《列宁全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22——323页。
    ②[法]保尔·拉法格等著:《回忆马克思恩格斯》,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64页。
    ②《列宁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50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6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2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9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0页。
    ⑧陈耀彬:《恩格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河北学刊》,1985年第5期。
    
    ①《列宁全集》第4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93页。
    ②《列宁全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86——87页。
    ③《列宁全集》第52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36页。
    ①娜·康·克鲁普斯卡娅:《论列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年版,第398页。
    ②《列宁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38页。
    ③高长武:《“最高限度的通俗和简单明了”——列宁倡导的党的思想理论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党的文献》,2008年第5期。
    ④《列宁全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22页。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4页。
    ②杨兴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再研究》,《学习论坛》,2009年第7期。
    ①叶德明:《从几对关系中辩证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年第2期。
    ①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8——59页。
    ②张琼、马尽举:《道德接受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23——124页。
    ③罗洪铁、董娅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基础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④赵继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6页。
    
    ①赵继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56页。
    ②赵继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58页。
    ③赵继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2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8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4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③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2页。
    ④田克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轨迹》,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4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3页。
    ①胡子克主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概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4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15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8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19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41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1页。
    ①《毛泽东书信选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68页。
    ②《毛泽东书信选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375页。
    ③《毛泽东书信选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375页。
    ④《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32页。
    ⑤《毛泽东文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23页。
    ①艾思奇:《大众哲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②艾思奇:《大众哲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③艾思奇:《大众哲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④艾思奇:《艾思奇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690页。
    ⑤艾思奇:《艾思奇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691页。
    ①刘萍:《大众哲学家艾思奇》,《民族团结》,1997年第6期。
    
    ①《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1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4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7页。
    ②林之达主编:《中国共产党宣传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35页。
    
    
    ①胡子克主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概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3页。
    ②林之达主编:《中国共产党宣传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51页。
    ①林之达主编:《中国共产党宣传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35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4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5页。
    ④《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二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22、129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19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59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51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1页。
    ①《中国共产党章程》,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②《中国共产党章程》,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②《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5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43页。
    ⑤《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20页。
    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2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04页。
    ⑧《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9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15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1页。
    ①胡杰华、潘西华:《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理论视野》,2008年第5期。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18页。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407页。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2页。
    ①《中国共产党章程》,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5页。
    ②《列宁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9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8页。
    ③《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6页。
    ④《毛泽东文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09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14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69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45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3页。
    ①转引自王瑞荪主编:《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53页。
    ②张敬斌:《论价值多元化背景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教育》,《中国电力教育》,2008年第11期。
    
    ①唐莉:《信息化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策略》,《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年第2期。
    ②[美]丹·希勒著,杨立平译:《数字资本主义》,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2页。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页。
    ①陈曙光:《改革开放30年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反思》,《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②《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97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99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1——112页
    ①艾思奇:《大众哲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50页。
    ②艾思奇:《大众哲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50页。
    ①中宣部理论局:《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和建议》,《党建》,2009年第1期。
    ①宋伟:《在创新中扎实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宁波创新理论宣传普及的实践与思考》,《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9年第11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7页。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46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1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6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589一590页。
    ①《列宁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7页。
    ②《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7——318页。
    ③《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7页。
    ④《列宁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35页。
    ⑤《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63页。
    ⑥《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87页。
    ⑦《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88页。
    ⑧《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3页。
    ①《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4页。
    ②《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63页。
    ③《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3页。
    ④《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64——365页。
    ⑤《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66页。
    ⑥《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1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11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4页。
    ④《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5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第503页。
    ⑤《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7页。
    ⑥《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5页。
    
    ①邵培仁:《传播学导论》,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07页。
    ②刘强:《传播学受众理论论略》,《西北师大学报》,1997年第6期。
    
    ①邵培仁:《传播学导论》,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31——332页。
    ②刘强:《传播学受众理论论略》,《西北师大学报》,1997年第6期。
    ③邵培仁:《传播学导论》,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07——317页。
    ①金怡顺:《试述党的群众路线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攀登》,1994年第2期。
    ①《十五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6页。
    ②《毛泽东文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0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1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42——743页。
    ⑤《列宁选集》第l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4页。
    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15页。
    ⑦《毛泽东文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09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1——292页。
    ②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4页。
    ①《列宁选集》第l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4——275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4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7页。
    ④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65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4页。
    
    ①[美]奥勒姆:《政治社会学导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65页。
    ②中国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378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八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235页。
    
    ①《列宁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468页。
    ②《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478页。
    ①艾思奇:《大众哲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②《列宁全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22——323页。
    ①宋伟:《在创新中扎实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宁波创新理论宣传普及的实践与思考》,《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9年第11期。
    ①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3页。
    ①宋伟:《在创新中扎实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宁波创新理论宣传普及的实践与思考》,《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9年第11期。
    
    ①《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6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12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99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41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1页。
    ③《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9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20页。
    ②刘建军:《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若干问题》,《思想理论教育》,2008年第7期。
    ③《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6页。
    ④《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3——9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②《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70——271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7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14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12页。
    ②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4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列宁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列宁全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9]列宁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0]列宁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1]列宁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2]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13]列宁全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14]列宁全集(第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15]列宁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16]列宁全集(第4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17]列宁全集(第5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18]列宁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19]列宁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0]毛泽东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1]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2]毛泽东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3]毛泽东书信选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24]邓小平文选(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6]江泽民文选(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7]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28]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9]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0]十七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学习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7.
    [3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3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33]严书翰等主编.科学社会主义三十讲[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34]李君如,严书翰主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述:专题摘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
    [35]冯刚主编.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报告(2009)[C].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
    [36]赵继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37]张琼,马尽举.道德接受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38]罗洪铁,董娅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基础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9]林之达主编.中国共产党宣传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
    [40]张静如.中国共产党思想史[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1.
    [41]胡子克主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42]许启贤主编.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3]艾思奇.大众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4]马汉儒主编.哲学大众化第一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45]刘建军.马克思主义信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46]中国共产党章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7]严书翰主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专题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
    [48]本书编写组.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大参考[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5.
    [49]全国宣传干部培训中心.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0.
    [50]中共中央宣传部干部局.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1.
    [51]李聚山.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9.
    [52]王树茂.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53]刘玉瑛.思想政治工作语言艺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54]邵培仁.传播学导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
    [55]戴元光等.传播学原理与应用[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
    [56]戴元光等.传播学通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57]张咏华.大众传播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
    [58]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1999.
    [59]柳斌杰.“三贴近”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60]韦国忠.宣传的方式方法[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
    [61]任健雄、查克林主编.宣传艺术与技巧[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0.
    [62]向在仁.宣传学概论[M].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
    [63](波)列·沃伊塔西克著,邓本中、钱树德译.政治宣传心理学[M].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
    [1]孙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综述[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9(3).
    [2]田福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研究综述[J].理论导刊,2009(5).
    [3]曹根记,钟义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述评[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2).
    [4]李秀芝.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述评[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2).
    [5]孙谦.十七大以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综述[J].社会主义研究,2009(4).
    [6]赵铁锁,肖光文.十七大以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述评[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9(4).
    [7]高萍美.关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综述[J].贵阳学院学报,2009(3).
    [8]李秀芝.对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9(6).
    [9]陈俊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综述[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1).
    [10]胡洪彬.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攀登,2009(1).
    [11]张治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综述[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12]罗会德.十七大以来理论界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述评[J].学术探索,2009(1).
    [13]田福宁.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若干问题的再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9(23)
    [14]吴晓明.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2).
    [15]宋一.把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J].大连干部学刊,2009(1).
    [16]叶德明.从几对关系中辩证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2).
    [17]邵军.从客体角度解读“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2).
    [18]肖国飞.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认识[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
    [19]徐国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学理探析[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08(1).
    [20]杨宏庭.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9 .
    [21]阮东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9.
    [22]郑继江.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情结探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9 .
    [23]杨兴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再研究[J].学习论坛,2009(7).
    [24]蒋均时,张博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渊源和科学内涵[J].云南社会科学,2009(5).
    [25]曹泳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1).
    [26]陶文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两个基点[J].福州党校学报,2009(5).
    [27]邱柏生.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和过程[J].思想理论教育,2008(5).
    [28]李昌和.刍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大众化[J].理论导刊,2009(7).
    [29]丁兆梅,史家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要求[J].理论探索,2009(4).
    [30]齐卫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四题[J].社会科学研究,2009(5).
    [31]赵金元.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些思考[J].高校理论战线,2009(9).
    [32]陶文昭.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J].思想理论教育,2009(23).
    [33]金三友.肩负起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任[J].理论学习与探索,2008(2).
    [34]刘建军.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若干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2008(7).
    [35]沈炜.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9).
    [36]黄秋生,张多来.论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南华大学学报,2007(6).
    [37]范津文.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意蕴[J].理论视野,2007(11).
    [38]张博颖.在普及中引领思潮——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J].理论前沿,2007(18).
    [39]司徒伟智.“大众化”是个新题目[N].北京日报,2008-1 -14(19).
    [40]韦克义.努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N].广西日报,2007-11 -20(8).
    [41]陶德麟.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J].红旗文稿,2010(2).
    [42]华雷.关于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三个关键问题的思考[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0(1).
    [43]张艳国.“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了哪些新要求[J].湖北社会科学,2008(2).
    [44]李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探析[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
    [45]顾彤春,宋晓白,孙春山.努力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理论前沿,2008(24).
    [46]朱庆跃.从马克思主义宣传中国化到马克思主义宣传大众化——论党的意识形态宣传工作调整的思维轨迹[J].甘肃理论学刊,2008(5).
    [47]左伟清,刘尚明.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1).
    [48]梁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初探——基于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向纵深扩展的思考[J].党政干部论坛,2008(4).
    [49]陈方刘.关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8(1).
    [50]肖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法论[N].文汇报,2009-2-2(12).
    [51]王山.富有时代精神和创新价值的战略命题——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N].辽宁日报,2008-7-23(9).
    [52]孙学玉,周显信,王建润,蒋宏宾.大力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N].人民日报,2008-8-4(11).
    [53]吕素华,陈利.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形式[J].理论界,2008(12).
    [54]曹根记,李续军.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几个问题[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55]李抒望.努力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福建理论学习,2009(4).
    [56]王威,杨一静.试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2).
    [57]张月群.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9(2).
    [58]段鸣骅,郑晓云.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几点思考[J].安顺学院学报,2008(5).
    [59]李凯林.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思考[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2).
    [60]韩杰.对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J].长白学刊,2009(2).
    [61]刘立红,刘配欢.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几点思考[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5).
    [62]刘艳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4).
    [63]高长武.“最高限度的通俗和简单明了”——列宁倡导的党的思想理论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J].党的文献,2008(5).
    [64]张礼建,周曦.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社会科学普及的视角[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9).
    [65]时丽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探析[J].湖湘论坛,2008(6).
    [66]王桂泉,张铁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研究[J].理论探索,2008(5).
    [67]刘妍,王滨.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三个维度[J].社会主义研究,2010(1).
    [68]代玉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五题[J].理论视野,2010(2)
    [69]郭建宁.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8).
    [70]王建华.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关问题的认识[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8(1).
    [71]何怀远.关于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几个问题[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8(3).
    [72]朱哲,曾庆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化大众[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73]杨鲜兰.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74]曾令辉,丁莉,吕丹.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及其价值[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8(2).
    [75]张博颖.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若干思考[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8(3).
    [76]陆仁权,杨宝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三论[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6).
    [77]王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探索[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4).
    [78]皮家胜.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几点思考[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6).
    [79]陈岸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初探[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3).
    [80]张琳琳.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81]唐志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四重维度[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9(3).
    [82]秦岭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思考[J].理论界,2008(8).
    [83]周洪轩.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理论界,2008(11).
    [84]包仕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多重向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85]郭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及必要性解读[J].理论研究,2009(3).
    [86]王联斌.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涵和要求[J].思想教育研究,2008(4).
    [87]何毅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N].人民日报,2009-10 -27(7).
    [88]王诚宏.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N].黑龙江日报,2009-11 -3(12).
    [89]田培炎.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J].党建,2009(12).
    [90]高放.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三位一体[N].学习时报,2009-12 -28(3).
    [91]杨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的逻辑关联[N].黑龙江日报,2009-11 -30(12).
    [92]范印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N].光明日报,2009-12-8(9).
    [93]王晓云,时永松.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条件[J].江汉论坛,2008(4).
    [94]罗泽荣,龙佳解.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8(3).
    [95]何克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08(5).
    [96]王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党史文苑,2008(16).
    [97]郭建宁.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通俗化、现实化与中国化———纪念艾思奇诞辰100周年[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98]孟宪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念定位和路径选择[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8(5).
    [99]王小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100]雍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关系论析[J].河北学刊,2008(5)
    [101]范丹卉.从五四新文化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9(1).
    [102]顾永丰,金功辉.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
    [103]吴艳东,李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与大众化[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9).
    [104]孙卫芳.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探索[J].求索,2009(9).
    [105]张鹏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大众化”——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传播探析[J].攀登,2009(4).
    [106]罗会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30年的回顾与总结[J].社会主义研究,2008(6).
    [107]刘明钢.毛泽东的语言艺术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108]方小年,曹根记.毛泽东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思考[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4).
    [109]赵岩,赵新宇.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贡献[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110]宋业春.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独特贡献[J].理论导刊,2010(2).
    [111]薛金慧.从《大众哲学》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4).
    [112]李捷.艾思奇:毕生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的典范[J].新湘评论,2008(7).
    [113]樊瑞科.试谈《大众哲学》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历史经验[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0(1).
    [114]唐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与对策[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115]刘萍.大众哲学家艾思奇[J].民族团结,1997(6).
    [116]葛恒云.论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J].河北学刊,2009(6).
    [117]张春莹,平章起.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属性和实践经验[J].思想教育研究,2010(1).
    [118]王炳林.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功之作[N].社会科学报,2008-11-13(8).
    [119]罗会德.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J].理论导刊,2009(3).
    [120]杨宏庭.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经验初探[J].甘肃社会科学,2009(2).
    [121]程建军.论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3).
    [122]罗会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于历史和现实语境的分析[J].大连干部学刊,2009(1).
    [123]胡杰华,潘西华[J].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J].理论视野,2008(5).
    [124]王建华.“两个转变”与“四个走向”———论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前沿,2008(4).
    [125]王让新,吴满意,宋歌.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战略意义和实现方式[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9(6).
    [126]黄建辉.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重大举措——关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几点思考[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08(3).
    [127]黄俊,肖东波.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必然选择[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1).
    [128]欧阳国庆.大众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张力[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5).
    [129]卓越.科学性: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逻辑前提[N].四平日报,2009-9 -29(3).
    [130]郭继海.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及其实现条件分析[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131]陈连根.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的理论品质优势[J].思想理论教育,2008(7).
    [132]胡丰顺,左亚文.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条件思考[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8(5).
    [133]万生更.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动力指标体系研究[J].求实,2009(4).
    [134]郭文亮.1949——1976: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历史回眸[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3).
    [135]刘爱莲,彭恩胜.影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若干维度[J].江海学刊,2008(6).
    [136]石云霞,陈曙光.学风端正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J].思想理论教育,2008(13).
    [137]王公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3).
    [138]陈曙光.改革开放30年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反思[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139]杨谦,张红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特征[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140]中宣部理论局.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和建议[J].党建,2009(1).
    [141]宋伟.在创新中扎实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宁波创新理论宣传普及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9(11).
    [142]邹宏国.让科学理论走近寻常百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常州的探索与实践[N].学习时报,2009-2 -9(11).
    [143]吕慧萍.列宁“灌输”说的文本释义[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9(2).
    [144]刘强.传播学受众理论论略[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6).
    [145]王贤卿.论传播学受众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11).
    [146]金怡顺.试述党的群众路线理论的形成和发展[J].攀登,1994(2).
    [147]黄燕、刘孜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民族特色阐析[J].社会科学辑刊,2009(5).
    [148]石仲泉.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之一[J].理论视野,2009(12).
    [149]牟岱.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民族特色建构的途径[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150]任理轩.让党的创新理论更好地走进人民群众——论大力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N].人民日报,2009-7 -30(7).
    [151]薛忠义,倪承世,刘舒.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路与对策[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152]房广顺.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路径的若干思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3).
    [153]杨晓燕,秦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J].理论前沿,2009(21).
    [154]孙熙国,路克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条重要经验[J].探索,2008(6).
    [155]张士海,施秀莉.论科学“马克思主义观”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求实,2009(2).
    [156]陈锋.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兼论群众实践经验的马克思主义化[J].理论月刊,2009(5).
    [157]徐海峰.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坚持“三个统一”[J].理论视野,2009(8).
    [158]广西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基地.在科学理论与人民群众之间架起桥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N].广西日报,2009-9 -1(10).
    [159]李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探析[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7).
    [160]杨松.浅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与方法[J].理论界,2008(12).
    [161]高乃云.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8(5).
    [162]王国敏,薛一飞.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由基本特征到理论路径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11).
    [163]高乃云.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选择[J].理论导刊,2009(7).
    [164]曹萍,任泰山.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探索[J].天府新论,2009(6).
    [165]郭凤志,杨宝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论纲[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166]王国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路径探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3).
    [167]刘书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与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9).
    [168]罗会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诉求与路径选择[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9(2).
    [169]刘书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工作新任务[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1).
    [170]骆郁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工作[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1).
    [171]胡菁菁.扎实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N].人民日报,2008-2 -25(7).
    [172]李延芳.提高理论宣传普及效果,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大庆社会科学,2008(2).
    [173]刘婧宜.论如何发挥报纸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作用[J].黑龙江史志,2009(22).
    [174]唐莉.信息化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策略[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2).
    [175]袁峰,刘宗洪.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执政资源开发互动———上海江浦路街道社区党课报告团的实践意义[J].岭南学刊,2008(5).
    [176]罗会德.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长效机制[N].学习时报,2009-8 -10(3).
    [177]张鸣年.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机制探析[J].理论界,2009(8).
    [178]程美东.论党的宣传工作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8(5).
    [179]石丽琴.浅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8(2).
    [180]尚庆飞.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基本原则与推进路径[J].河北学刊,2008(3).
    [181]赵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实现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08(7).
    [182]熊申英,罗南石.从隐性教育的视角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6(4).
    [183]唐莉.大众文化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策略[J].理论视野,2009(2).
    [184]贾建芳.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7(11).
    [185]孙淑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谨防五种错误倾向[J].传承,2009(7).
    [186]郑智辉.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处理好四种辩证关系[J].甘肃理论学刊,2009(6).
    [187]孙亮.破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中的“五个伪命题”[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