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创新能力的哲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创新属于理论及实践领域的热点话题,尤其是在党中央提出构建创新型国家的目标以后,创新以及人的创新能力问题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人的创新能力的重视是历史的启示,具有历史必然性。从中西方对比来看,注重人的创新能力是反思中西方社会历史发展的经验教训得出的一个重要启示。从我国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来看,提高人的创新能力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再生之路。从社会发展进程来看,社会已进入竞创时代,在这个时代,影响社会发展的力量总体上将转向人的创新能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依赖人的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重视人的创新能力,是人类进步的需要,更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可见,研究人的创新能力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还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对人的创新能力的研究在一些学科中早已展开,尤其是以创造学与创新学为代表。与其他学科不同,哲学着眼于整个人类的本质特性,从“类本性”入手,考察人的创新能力。本文运用逻辑分析与历史考察相一致、批判原则与建构原则相并用、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相互补、文本解读与现实关注相结合的方法,在哲学视野中分析了人的创新能力的概念界定与内涵,并分别在认识论、实践观、唯物史观以及方法论的框架中诠释了人的创新能力,进而探索了提升人的创新能力的实践路径。全文共由四章组成:
     第一章是对人的创新能力思想的历史考察,主要从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与马克思对人的创新能力的相关论述三方面着手。虽然以往单纯地从哲学层面对人的创新能力进行的分析不算多,但还是有一些思想家、哲学家给出了直接或间接的诠释。在我国传统哲学中,“生”的哲学思想和朴素辩证法的原理对研究人的创新能力具有启发意义;在西方哲学中,对人的主体性的确证,对创新及创造生成的阐述以及对思维方式创新的研究对把握人的创新能力有许多可借鉴之处;马克思的学术之道本身就是人的创新能力作用的典范,马克思对创新问题、能力问题的论述以及他对待创新活动与自然的关系的态度,对现在研究并发挥人的创新能力仍具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提及创新能力,一方面,发挥创新能力的主体具有多样性,另一方面,不少人将创新能力直接等同于科技领域内的创新技能。为了区别于一些先入为主的观念,第二章在前人的基础上,从哲学层面对人的创新能力进行了界定,包括人的创新能力的概念诠释、基本内容及典型特征。并且,第二章着重分析了探究人的创新能力的立足点。在哲学层面上研究人的创新能力,不仅要看到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还要看到人的生态属性,人的生态属性是人对自然界规则的认知、遵守与仿效。立足于人的生态属性,发掘人的创新能力,既有利于使人的本质与人的生存环境达到内在统一,也有助于调节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冲突。
     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分别从认识论、实践观、唯物史观以及方法论的角度对人的创新能力进行了诠释,以展示人的创新能力在不同视野中的不同状态。人的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挥首先要求创新认知的形成,而创新认知需要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对习惯性思维的突破,利用创新思维才能产生创见结果。另外,形成创新认知还需要有正确的认识路线,并依助于更有效的认识工具。从实践角度来说,人在实践中的需要产生了创新的动力,人的创新能力的发挥是人的实践活动的本质体现,从实践的类别分析,人的创新能力根植于领先的实践活动,而且,实践也是检验创新成果的唯一标准。在唯物史观的视野中分析人的创新能力,我们能明晰人的创新能力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明确历史合力主导了人的创新能力的方向,并确认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人的创新能力的目标。同时,人的创新能力需要有相应的方法论作支撑,这就是人本化的哲学方法。人本化的哲学方法以“介”寻找创新点位,其全面探索、异同互补、辩证协同的创新思路顺应了时代的人本化需求。利用人本化的哲学方法,有助于进行多元整合,以使人们更好地适应这个多元化的社会。
     第四章是对提升人的创新能力的实践路径的探索。鉴于文化的基础性作用,本章首先论述了创新文化的问题,我们要通过提高创新文化的自主性、倡导宽容失败的风气、树立能力本位理念与加固创新主体的责任感来提高认知水平、构建创新氛围。其次,在政治、经济、教育方面也要进行相应的改善。政治方面的改善主要是培育人本型权力结构,为人的创新能力的发挥营造自由、宽松的环境。在经济方面我们要大力发展创意经济。同时,彻底改变应试模式,使用创新式的教育手段,为人的创新能力的萌生、培养和发扬创立有利的外部条件。
Since the goal to build an innovative country proposed by the Central Party Committee,innovation and people's innovative ability has then become a hot topic in the fields of theory and practice.It is historical necessity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people's innovative ability.Paying great attention to people's innovative ability is also an important enlightenment derived from the reconsideration of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experience of the western society.To increase people's innovative ability is the road of regeneration for modern China.At present,we have already entered the innovative competition era,and in this time,the overall strength which affects social development will be transfered to people's innovative ability.Social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depends on the exertion and augment of people's innovative ability. Emphasizing the innovative ability is the unceasing need for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It also becomes the necessity for human being's progressiveness and it is the need of constructing the innovative country as well.Therefore,to study people's innovative ability is not only of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but also of a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aking the creatology and the psychology as its representatives,the research work on the innovative ability in various disciplines has already been launched.Being different from other subjects,philosophy,as the mother of many other disciplines,bases herself on "generic essentiality" to inspect people's innovative ability.It focuses on the essentiality of the entire humanity, but not the operation process of someone or of some organization.This article, utilizing the principles of the unity of the logic analysis with the historical inspection,of the mixed usages of both the critique and the construction principle,of the inter-modulation of the natural quality and the social attribute, the integration of text explanation and the reality attention,has analyzed the concept limits and the connotation of people's innovative ability in the philosophical vision.From the angles of epistemology,the practice view,the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the methodology,it has respectively annotated the understanding and the assurance of people's innovative ability,and explored ways to promote people's innovative ability in reality.The full text is composed of four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historical inspection of the thoughts on people's innovative ability.It starts the innovative elaboration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Chinese philosophy,Western philosophy and Marxism.As far as people's innovative ability is concerned,although the philosophy calculation does not take too much part,many thinkers and philosophers have given some direct or indirect analysis.The philosophic thinking on "life" both in our traditional philosophy and in the simple dialectics has now brought us the inspirational significance on the study of people's innovative ability.In western philosophy, the corroboration of the subjectivity of man,the explanation of the generation of creative power and the research on innovating thinking mode could possibly be used for our reference;The way of Marx's academics itself is a model of the function of innovative ability.Marx's elaboration on the innovative question and ability as well as the attitude he adapt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novative activities and nature has now been a very good guidance to our studies on people's innovative ability.
     The former researches are mainly concentrated on the innovative ability in the tech area,and the main body are organizations or collectives.So many people think that innovative ability is just technological skill in the tech area.In order to distinguish the first-impressions-are-most-lasting concept limits,on the basis of the predecessors' foundation,the second chapter put forward the philosophical limits of people's innovative ability,including its concept annotation,essential feature and domain constitution.It also inquires emphatically into its platform.When we study people's innovative ability in the philosophical level,we not only need to see people's natural quality and their social attribute,but also their ecological attribute.Since the ecological attribute is human's cognition,observation and imitation to natural rule,to excavates people's innovative ability from their ecology attribute,namely is helpful for us to adjust the conflict between our natural quality and social attribute,and it is also advantageous for us to achieve the intrinsic unification of man's essence with his living environment.
     The third chapter is the keystone of this article.It respectively annotates people's innovative ability from the angles of epistemology,practice view,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methodology to demonstrate people's innovative ability under different philosophical angles and in different condition.The formation and exertion of people's innovative ability firstly need people's innovative cognition,and the innovative cognition needs the innovative ideas, then the innovative ideas come from the breakthrough of routine thought.We can use innovative ideas to achieve the holographic cognition which contains the unique interpretation of unknown truth.To achieve the holographic cognition,we must have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route and more effective cognitive tools.From the practice angle,innovative ability embodies the essence of people's practice.Human beings produce their innovative power in practice,and practice is the only criterion to test whether innovation is successful or not.From the category of practice,man's innovative ability is rooted in his leading activity in practice.Standing in the angle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we know that free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is the goal of people's innovative ability,and the historical direction with joint forces does decide the direction of people's innovative ability.At the same time,man's innovative ability needs to have the corresponding methodology as its support. This is the people-centered philosophical method.People-centered philosophical method uses "medium" as a creative point,whose all-sided, complementary and dialectic creative thinking adapts the humanitarian need of this era.By using it,we can make people have the multi-dimensional conformity to be adapted in this multiplex society.
     The fourth chapter is the exploration of the ways to promote people's innovative ability in practice.Because of culture's fundamental role,the first part talks about the issue of cultural innovation.We must enhance the innovative cognition and cultivate innovative culture.Next,in those four aspects of politics,economics,education and law,we must carry on some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The improvement of political environment is mainly to foster a people-oriented structure of power,and to build a free atmosphere to exert people's innovative ability.We must develop vigorously the original-idea economy.Simultaneously,fundamental change should be made on the relative patterns.By using innovative method in education,we must establish a mechanism to produce and to perfect a legal protection on those who create property as soon as possible.At the same time,we should also change the examination-oriented education system and use creative methods of education,in order to build up an advantageous external condition for the germination,breeding and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ability.
引文
[1]梁启超:《论中国国民之性格》,《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078页。
    [2]高春梅:《创造力开发——决胜未来的选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74页。
    [1]韩庆样:《自主创新能力与国家发展战略》,《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8年第5期。
    [2]转引自高春梅:《创造力开发——决胜未来的选择》,中国社会科学比版社,2001年版,第91-92页。
    [3]杨秋宝:《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现实要求与多维视角》,《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5期。
    [1]胡鞍钢:《中国:新发展观》,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68-170页。
    [2]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07页。
    [1]高春梅:《创造力开发——决胜未来的选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8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19-220页。
    [1]辛江:《美国经济增长中的技术进步效应》,《价格月刊》,2005年第1期。
    [2]高春梅:《创造力开发——决胜未来的抉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7页。
    [1]殷石龙:《创新学引论》,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1页。
    [1]赵春音:《当代西方创造力研究的考察》,《科学学研究》,2003年第4期。
    [2]韩庆祥:《能力本位》,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年版,第4页。
    [3][德]康德:《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庞景仁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4页。
    [1]高清海:《找回失去的“哲学自我”:哲学创新的生命本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6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02页。
    [1]高清海:《探索新的哲学思维模式》,《求是学刊》,2005年第5期。
    [1]高清海:《找回失去的哲学自我:哲学创新的生命本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01页。
    [1]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7卷,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69页。
    [1]邹广文:《当代文化哲学》,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33页。
    [1]刘仲林:《论创造与创造观》,《东方论坛》,2002年第1期。
    [1]叶秀山、缚乐安:《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第一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20页。
    [1][法]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庞景仁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5-26页。
    [2]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第148页。
    [3]同上
    [1][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蓝公武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26页。
    [2][美]罗蒂:《后哲学文化》,黄勇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174页。
    [1]王治河:《扑朔迷离的游戏——后现代哲学思潮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63页。
    [2]同上
    [3]高春梅:《创造力开发——决胜未来的抉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4页。
    [4][法]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庞景仁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5页。
    [1][法]亨利·柏格森:《创造进化论》,王珍丽、余习广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96页。
    [2][美]马斯洛:《存在心理学探索》,李文湉译,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32页。
    [3]Joseph·Schumpeter,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1,pp.65.
    [1]汪澄清:《马克思与熊彼特创新思想之比较》,《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1年第3期。
    [2]参见托马斯·柏励:《生态纪元》,李世雁译,《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第11期。
    [3]罗玲玲、张嵩:《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刨造观解读》,《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1]肖鹰:《从再现到存在——现代西方创造性艺术观的哲学阐释》,《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
    [2]庄寿强:《普通创造学》,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2页。
    [3][德]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宗白华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63页。
    [4][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蓝公武译,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155页。
    [5][美]阿瑞提:《创造的秘密》,钱岗南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8页。
    [1][德]黑格尔:《逻辑学》(上卷),杨一之译,商务印书馆,1966年版,第41-42页。
    [2][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59-160页。
    [3]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见恩格斯著《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5页。
    [1]王东:《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高校理论战线》,2002年第7期。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379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2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19页。
    [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见恩格斯著《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3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536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9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6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4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18-119页。
    [7]《列宁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269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03页。
    [2]《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47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01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607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20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30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70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08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4页。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8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90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86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926页-927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73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17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18页。
    [1]路甬祥:《创新与未来—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创新体系》,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1-42页。
    [1]鲁克成、罗庆生:《创造学教程》,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7年版,第328页。
    [2]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创新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77页。
    [3]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创新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3页。
    [4]刘培育主编:《创新思维导论》,大众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2页。
    [5]赵卿敏:《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培养》,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参见前言第5页—第6页。
    [6]殷石龙:《创新学引论》,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1页。
    [1]韩庆祥:《能力本位》,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年版,第80页。
    [2]韩庆祥:《建构能力社会——21世纪中国人的发展前景》,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45-47页。
    [1][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1620页。
    [2]余丽嫦:《培根及其哲学》,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98页。
    [1]肖前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42页。
    [2]高清海:《找回失去的“哲学自我”:哲学创新的生命本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5页。
    [1]董振华:《论创新劳动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岭南学刊》,2005年第5期。
    [2][英]A.F.查尔默斯:《科学究竟是什么》,查汝强、江枫、邱仁宗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7页-38页。
    [3]李军:《论思维方式的改变与理论创新——由古希腊原子论的产生说开去》,《理论界》,2008年第3期。
    [1]汪浩:《关于创新规律性的探索》,《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1][德]热罗姆·班德主编:《开启21世纪的钥匙》,周云帆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48页。
    [2]孙向军:《知识生产力:历史演变与特征》,《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12期。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27页。
    [2][德]思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263页。
    [3][美]S.阿瑞提:《创造的秘密》,钱岗南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30-531页。
    [4]高春梅:《创造力开发——决胜未来的选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9页。
    [1]董振华:《创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题》,《理论前沿》,2005年第16期。
    [1][美]爱因斯坦等:《物理学的进化》,周肇威译,上海科技出版社,1962年版,第66页。
    [1]以上分析参见拙作:《对人的创新能力的哲学思考》,《晋阳学刊》,2009年第3期。
    [2]刘大椿、岩佐茂主编:《环境思想研究:基于中日传统与现实的回应》,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3页。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3页。
    [2]邹广文:《当代文化哲学》,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77页。
    [3]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4期。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5页。
    [1]高清海:《找回失去的“哲学自我”:哲学创新的生命本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7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32页。
    [3]刘洋:《“冲突与和谐”——对人的“自然属性”的现代性反思》,《兰州学刊》,2008年第4期。
    [1]高清海:《找回失去的“哲学自我”:哲学创新的生命本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9页。
    [2]路甬祥:《仿生学的意义与发展》,《科学中国人》,2004年第4期。
    [1]张岱年:《心灵与境界》,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03页。
    [2]高清海:《找回失去的“哲学自我”:哲学创新的生命本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3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5页。
    [1]梁东兴、黄友牛、郑芳:《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观与生态和谐》,《理论月刊》,2007年第7期。
    [2]周玉玲:《生态文明与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再认识》,《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第2期。
    [3]刘伟、付文佳:《浅析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自然观——立足于社会考察自然》,《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1]崔义中主编:《创意学》,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页。
    [1]王卓民:《论惯性思维与认识效率》,《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
    [2]梁作民主编:《当代思维哲学》,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70页。
    [1]何可造、郑孟煊:《创新思维是人类的高级思维》,《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2]Simonton,D.K.Creativity:Cognitive,Personal,Developmental,and Social Aspects.Amercian Psychologist,2000,pp.151-158.
    [1]崔义中主编:《创意学》,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3页。
    [2]王南:《多元思维论》,《学术研究》,2007年第11期。
    [1]余秀彬:《试论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协同性》,《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1期。
    [2]杨名声、刘奎林:《创新与思维》,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09页。
    [1]钱玉峰:《创造性思维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对立统一》,《滨州师专学报》,2001年第1期。
    [1][德]热罗姆·班德主编:《开启21世纪的钥匙》,周云帆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2]窦兰峰:《浅谈如何发挥人的创造性》,《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3]蒋洁霞:《科学预测: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论前提》,‘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4年第4期。
    [4]E.P.Torrance,L.K.Hall:《创造性潜能评述》,叶仁敏译,钱扑校,《心理科学进展》,1988年第1期。
    [1]杨名声、刘奎林:《创新与思维》,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9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657页。
    [1]宋清华:《哲学怎样探寻理想世界》,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1]钱学森:《关于思维科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29页。
    [2]杨春贵:《论实践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地位》,《光明日报》,2006-5-23。
    [3]李正风、曾国屏:《中国创新系统研究——技术、制度与知识》,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62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86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30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9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5]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29页。
    [6]殷石龙:《创新学引论》,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4页。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5页。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4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4页。
    [4][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许金声、程朝翔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115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2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页。
    [3]林松:《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地位》,《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4]殷石龙:《创新学引论》,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1页。
    [1]高清海:《找回失去的“哲学自我”:哲学创新的生命本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7页。
    [2]刘湘溶、曾建平:《人类共同利益:生态伦理学必须高扬的旗帜》,《道德与文明》,2000年第6期。
    [1]《周恩来总理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人民日报》,1964-12-31。
    [1]杨名声、刘奎林:《创新与思维》,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8-99页。
    [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见恩格斯著《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3页。
    [2]殷石龙:《创新学引论》,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07页。
    [1]王峰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当代社会发展》,2008年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279页。
    [1]韩庆祥:《马克思人学思想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19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518页。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7-58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86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6页。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06页。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7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2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7页。
    [1]马克思、思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6-37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7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4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9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18-119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49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43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25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8-109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318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33-634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5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0页。
    [1]高清海:《找回失去的“哲学自我”:哲学创新的生命本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页。
    [1]韩庆祥:《人学——人的问题的当代阐释》,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76页、129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35页。
    [1]肖前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66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376页。
    [3]《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85页。
    [4]肖前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41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9-340页。
    [6]苗东升:《系统科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02页。
    [1]幸强国:《互补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表现形式》,《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期。
    [1]《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33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5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35-236页。
    [1]韦政通:《中国哲学辞典大全》,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767页。
    [2]欧日成:《创造和谐的辩证过程:“和实生物”的重要内蕴》,《韶关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7页。
    [2]魏伟:《论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意义》,《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1]陈若松:《论人的创新能力的整合发展机制》,《湖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1]新华网,www.xinhuanet.com,2007-10-20。
    [2]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86页。
    [3]李正风、胡钰:《建设创新型国家——面向未来的重大抉择》,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21-222页。
    [1]冯崇义:《罗素与中国——西方思想在中国的一次经历》,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154页。
    [2]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2001年版,三联书店,第152页。
    [3]高清海:《找回失去的“哲学自我”:哲学创新的生命本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3页。
    [1]陆云:《创新能力及其外化条件》,《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9期。
    [1][美]玻姆:《论创造力》,洪定国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2]韩庆祥:《建构能力社会——21世纪中国人的发展途经》,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40页。
    [1]韩庆祥:《建构能力社会——21世纪中国人的发展途经》,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6页。
    [2]韩庆祥:《能力本位》,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年版,第92页。
    [1]任仲平:《论发展创新文化与建设创新型国家》,《人民日报》,2006-4-5。
    [2]摘自人民网,2007年10月15日。
    [1][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0页。
    [2]韩庆样:《看待改革问题不能固守“体制决定论”》,《江南论坛》2007年第6期。
    [3]郑传坤主编:《现代政治学原理》,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34页。
    [4]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2001年版,三联书店,第48页。
    [1]刘俊样:《人本政治论——人的政治主体性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序1。
    [2]许全兴:《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自由精神的继承和发展》,《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5年第3期。
    [1]顾智明:《人的发展:马克思的视角和方法》,《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607页。
    [1]光明网:www.gmw.cn,2007-12-16。
    [1]崔义中主编:《创意学》,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2]参见http://finance.sina.com.cn,2006-6-15。
    [1]陈纯仁:《论实践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制度安排》,《理论探讨》,2005年第1期。
    [2][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2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68页。
    [2]袁志刚:《知识经济学导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8页。
    [1]人民网;www.people.com.cn,2008-4-15。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30页。
    [2][巴西]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顾建新、赵友华、何曙荣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9页。
    [3]殷石龙:《创新学引论》,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参见293-298页。
    [1]新华网:www.xinhuanet.com,2009-2-2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3页。
    [3]陈铁:《指导创新学习培养创新能力》,《青海教育》,2008年第6期。
    [1][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叙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65页。
    [2][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叙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76页。
    [3]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顾建新、赵友华、何曙荣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5页。
    [1]《列宁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17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0]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1]列宁选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22]列宁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23]列宁全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24]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5]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6]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8]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7.
    [29]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30][德]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31][德]黑格尔.逻辑学(上卷)[M].杨一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6.
    [32][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33][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蓝公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34][德]康德.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M].庞景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35][德]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M].宗白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36][德]热罗姆·班德主编.开启21世纪的钥匙[M].周云帆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7][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
    [38][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39][巴西]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M].顾建新、赵友华、何曙荣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0][法]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M].庞景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41][法]亨利·柏格森.创造进化论[M].王珍丽、余习广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
    [42][英]戴维·佩珀.生态社会主义[M].刘颖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43][英]A·F·查尔默斯.科学究竟是什么.查汝强、江枫、邱仁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44][美]爱因斯坦等.物理学的进化[M].周肇威译.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62.
    [45][美]罗蒂.后哲学文化[M].黄勇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46][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程朝翔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47][美]马斯洛.存在心理学探索[M].李文(氵恬)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
    [48][美]S·阿瑞提.创造的秘密[M].钱岗南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49][美]玻姆.论创造力[M].洪定国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50][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51][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叙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52]胡锦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3]梁启超.论中国国民之性格[M].《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54]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M].北京:三联书店,2001.
    [55]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56]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7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
    [57]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58]张岱年.心灵与境界[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9]江泽民.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60]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61]钱学森.关于思维科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62]高春梅.创造力开发—决胜未来的选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63]韩庆祥.人学—人的问题的当代阐释[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64]韩庆祥.建构能力社会—21世纪中国人的发展前景[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
    [65]韩庆祥.能力本位[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
    [66]韩庆祥.马克思人学思想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
    [67]高清海.找回失去的“哲学自我”:哲学创新的生命本性[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8]王沪宁主编.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69]王峰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当代社会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70]叶秀山、缚乐安.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第一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4.
    [71]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
    [72]王治河.扑朔迷离的游戏——后现代哲学思潮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73]路甬祥.创新与未来—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创新体系[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74]刘俊祥.人本政治论—人的政治主体性的马克思主义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75]鲁克成、罗庆生.创造学教程[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7.
    [76]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创新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77]余丽嫦.培根及其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78]刘培育主编.创新思维导论[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999.
    [79]赵卿敏.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培养[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80]殷石龙.创新学引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81]肖前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82]崔义中主编.创意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
    [83]梁作民主编.当代思维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84]杨名声、刘奎林.创新与思维[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85]梁映敏.创新型国家的和谐文化构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
    [86]刘大椿、岩佐茂.环境思想研究:基于中日传统与现实的回应[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87]胡鞍钢.中国:新发展观[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
    [88]李正风、曾国屏.中国创新系统研究—技术、制度与知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89]李正风、胡钰.建设创新型国家—面向未来的重大抉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90]冯崇义.罗素与中国——西方思想在中国的一次经历[M].北京:三联书店,1994.
    [91]袁志刚.知识经济学导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92]邹广文.当代文化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93]苗东升.系统科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94]韦政通.中国哲学辞典大全[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89.
    [95]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理论热点面对面·2008[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8.
    [96]郑传坤主编.现代政治学原理[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
    [97]庄寿强.普通创造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
    [98]孙洪敏.创新思维[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
    [99]彭健伯.创新哲学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00]徐春玉、李绍敏.以创造应对复杂多变的世界[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3.
    [1]韩庆祥.看待改革问题不能固守“体制决定论”[J].江南论坛.2007(6).
    [2]韩庆祥.人的依赖-物的依赖-能力依赖——从权力本位走向能力本位[J].社会科学战线,1999(3).
    [3]韩庆祥.自主创新能力与国家发展战略[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8(5).
    [4]周恩来总理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N].人民日报,1964-12-31.
    [5]陈若松.论人的创新能力的整合发展机制[J].湖南社会科学,2005(4).
    [6]任仲平.论发展创新文化与建设创新型国家[N].人民日报,2006-4-5.
    [7]方本新.新价值观与创新文化范式[J].中国软科学,2006(11).
    [8]杨春贵.论实践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地位[N].光明日报,2006-5-2.
    [9]钱玉峰.创造性思维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对立统一[J].滨州师专学报,2001(1).
    [10]王东.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J].高校理论战线,2002(7).
    [11]顾智明.人的发展:马克思的视角和方法[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0(3).
    [12]张平增.自主创新能力与人的全面发展[J].岭南学刊,2007(2).
    [13]辛江.美国经济增长中的技术进步效应[J].价格月刊,2005(1).
    [14]路甬祥.仿生学的意义与发展[J].科学中国人,2004(4).
    [15]许全兴.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自由精神的继承和发展[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5(3).
    [16]汪澄清.马克思与熊彼特创新思想之比较[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1(3).
    [17]董振华.创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题[J].理论前沿,2005(16).
    [18]孙向军.知识生产力:历史演变与特征[J].教学与研究,2004(12).
    [19]刘伟,付文佳.浅析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自然观——立足于社会考察自然[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20]刘洋.“冲突与和谐”——对人的“自然属性”的现代性反思[J].兰州学刊,2008(4).
    [21]孙慧明.论马克思对抽象自然观的批判[J].前沿,2008(12).
    [22]周玉玲.生态文明与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再认识[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2).
    [23]钱玉峰.创造性思维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对立统一[J].滨州师专学报,2001(1).
    [24]王南.多元思维论[J].学术研究,2007(11).
    [25]何可造,郑孟煊.创新思维是人类的高级思维[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4(1).
    [26]王卓民.论惯性思维与认识效率[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
    [27]李军.论思维方式的改变与理论创新——由古希腊原子论的产生说开去[J].理论界,2008(3).
    [28]陈铁.指导创新学习培养创新能力[J].青海教育,2008(6).
    [29]欧日成.创造和谐的辩证过程:“和实生物”的重要内蕴[J].韶关学院学报,2007(5).
    [30]王初根、潘程兆.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J].求实,2005(10).
    [31]魏伟.论马克思社会存机体理论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意义[J].湖北社会科学,2007(3).
    [32]董振华.论创新劳动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J].岭南学刊,200S(5).
    [33]刘仲林.论创造与创造观[J].东方论坛,2002(1).
    [34]李小平,李丽华.创造观的历史演进与创新教育的发展[J].空军雷达学院学报,2002(3).
    [35]陆云.创新能力及其外化条件[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
    [36]罗玲玲、张嵩.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创造观解读[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37]刘仁胜.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学论述[J].教学与研究,2006(6).
    [38]梁东兴、黄友牛、郑芳.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观与生态和谐[J].理论月刊,2007(7).
    [39]陈改桃、李谋仲.寻求创造的形上根据——熊十力的创造观探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
    [40]李黎明.文化生产力:—个重要的研究课题[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41]李霞.生态人类学的产生和发展[J].国外社会科学,2000(6).
    [42]郝孚逸.劳动与人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问题[J].理论月刊,2008(1).
    [43]李旭.哲学诠释学视域中的实践概念[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44]程刚.玻尔的“相反即互补”与老子的“万物负阴而抱阳”[J].巢湖学院学报,2005(4).
    [45]唐凯麟.重读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和人的需要的再认识[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0(2).
    [46]冯锦涛.浅析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J].兰州学刊,2001(4).
    [47]王全宇.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从马克思的需要理论说起[J].中国人民大学 学报,2003(5).
    [48]高铭仁.矛盾和对应互补都是对立统一的形式[J].东岳论丛,1996(3).
    [49]刘忠世.马克思早期著作中的历史阶段理论[J].山东社会科学,2002(2).
    [50]崔巍.经济增长、社会分配与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马克思学派和谐社会建设分析模型及运用[J].现代经济探讨,2007(7).
    [51]侯才.论悟性—对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和特质的一种审视[J].哲学研究,2003(1).
    [52]徐匡迪.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J],新湘评论,2008(11)
    [53]段培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理论与实践[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2)
    [54]林松.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地位[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1).
    [55]张晓秦.论信息化时代著作权的演进与法律保护[D].对外经贸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56]托马斯·柏励.生态纪元[J].李世雁译.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11).
    [57]陈延峰.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教育创新实践[J].创新,2007(2).
    [58]赵春音.当代西方创造力研究的考察[J].科学学研究,2003(4).
    [59]郝孚逸.劳动与人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问题[J].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理论月刊,2008(1).
    [60]郭湛.信息与网络时代的主体[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
    [61]窦兰峰.浅谈如何发挥人的创造性[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
    [62]刘湘溶、曾建平.人类共同利益:生态伦理学必须高扬的旗帜[J].道德与文明,2000(6).
    [63]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4).
    [64]王圣祯.应充分注重“中介”在矛盾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5).
    [65]陈纯仁.论实践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制度安排[J].理论探讨,2005(1).
    [66]幸强国.互补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表现形式[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2).
    [67]余秀彬.试论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协同性[J].社会科学战线,2008(1).
    [68]高清海.探索新的哲学思维模式[J].求是学刊,2005(5).
    [69]蒋洁霞.科学预测: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论前提[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4(4)
    [70]宋清华.哲学怎样探寻理想世界[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2).
    [71]肖鹰.从再现到存在—现代西方创造性艺术观的哲学阐释[J].中国社会科学,1999(6).
    [72]李忱、王春和.可持续发展的协同机制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3).
    [73]李靖.保护弱势群体的制度伦理分析[J].探求,2004(5).
    [74]郑雪芹.”以人为本”理念下我国行政合理性原则之反思与重构[J].法制与社会,2009(6).
    [75][美]D.J.特雷芬格 王玉秋译,刘武译,创造力研究[J].国外社会科学,1987(10).
    [76][美]E.P.Torrance,L.K.Hall:叶仁敏译,钱扑校,创造性潜能评述[J].心理科学进展,1988(1).
    [77]张晓光.谈谈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4).
    [78]赵剑英.坚持生产力发展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辩证统——论科学发展观的哲学蕴涵[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4).
    [79]付德军.关于人的需要和人的劳动关系的哲学思考[J].温州大学学报,2005(6).
    [80]王善超.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三种创造说[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
    [81]梁贵超.知识经济时代行政领导者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开发[J].行政论坛,2001(5).
    [82]杨秋宝.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现实要求与多维视角[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8(5).
    [83]汪浩.关于创新规律性的探索[J].江西社会科学,2002(1).
    [84]师英杰.创新思维是对习惯性思维的突破[J].宁夏党校学报,2009(1).
    [85]师英杰.对人的创新能力的哲学思考[J].晋阳学刊,2009(3).
    [1]W.Ross Ashby.An Introduction to Cybernetics Chapman & Hall Ltd.1956.
    [2]Frank H.Knight.Selected essays by Frank H.Knight,Edited by Ross B.Emmett.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9.
    [3]Jonathan.I.Israel.Enlightenment Contested:Philosophy,Modernity, and the Emancipation of Man 1670-1752.Oxford,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4]McCraw,Thomas K.,Prophet of Innovation:Joseph Schumpeter and Creative Destruction.Belknap Press.2007.
    [5]David A.Reisman,Schumpeter's Market:Enterprise and Evolution,Edward Elgar Publishing 2004
    [6]Jonathan Hughes,Ecology 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7]Simonton,D.K.Creativity:Cognitive,Personal,Developmental,and Social Aspects.Amercian Psychologist,2000.
    [8]Joseph·Schumpeter.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Harward University Press 1951.
    人民网:www.people.com.cn/
    新华网:www.xinhuanet.com/
    维普资讯网:www.cpvip.com/
    光明网:www.gmw.cn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