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网络作为一种新兴媒介正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青年一代学习、接受能力强,思维活跃,他们是伴随着网络成长起来的一代,网络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观念、思维、生活、学习都带来非常大的改变和影响。网络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重视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认识到网络给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和机遇。面对挑战要采取积极措施,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趋利避害;面对机遇要加以利用,让网络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所用,从而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开创新的局面,为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促进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本文是针对网络环境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分析和研究。全文阐述了网络环境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征,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教育对象、教育工作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教育内容、教育功能五个方面展开分析;重点分析和研究了网络给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从网络给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教育手段、学生意识、教育资源等五个方面进行系统的阐述;结合网络的特征和青少年的心理机制重点剖析了网络给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结合网络给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研究对策措施,从国家、社会、学校、老师、学生自身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发挥合力作用,齐抓共管,为青少年学生的成长开辟道路。
Network as a new media is having a profound impact on people's lifestyles,ideasand concepts. The younger generation grew up accompanied by the network,theirability to learn and accept is strong, the network of young students ideas, thinking,living, learning, change and influence of a very earth. Network of young students, theimpact of both good and bad, positive from negativ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education in secondary schools should give full attention to the network's influence onyoung people and recognize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brought about by thenetwork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take positive measures to face thechallenge to mobilize all social forces while avoiding disadvantages; the face ofopportunities to be exploited, so that the network used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education in secondary schools, and thus open up new prospects for the ideological andpolitical education in secondary schools, for young students healthy growth to create afavorable environment to promote students' view of the world, life and valuesformation.
     This article is the analysis and study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secondary schools in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It describes the new features of the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secondary schools in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itanalyze the five aspects of the educational content and educational functions from the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ers, the object ofeducation, educators and educational objects;It focus on analysis and study theopportunities brought about by the network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secondary schools. Systematic exposition of the five aspects of the ideological andpolitical education model, the means of education, student awareness, educationresources from the network; the combination of network characteristics and adolescentmental mechanism focuses on analysis of the challenges of the network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secondary schools; combination of networkchallenges brought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secondary schools totalk about the countermeasures discussed several aspects of the state, society, schools,teachers, students. Play together, make concerted efforts to pave the way for the growthof young students.
引文
①江泽民.在全国宣传部长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1-1-11
    ①王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226.
    ②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③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
    ④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案例》[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
    ①王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②元林.《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网络传播研究》[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年
    ③徐云峰.《网络伦理》[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①徐云峰.网络伦理[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185.
    ①段勇军.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与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7:26-28.
    ②段勇军.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与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7:26.
    ①高琴.网络时代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J].市场周刊·研究版,2005,8:130.
    ②徐云峰.网络伦理[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102.
    ③段勇军.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与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7:26-27.
    ④段勇军.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与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7:26.
    ①曾令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出及其特征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4,5:82.
    ②曾令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出及其特征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4,5:82.
    ③苏宏元.网络传播学导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55.
    ①苏宏元.网络传播学导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54.
    ①苏宏元.网络传播学导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54.
    ①江泽民.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0-6-29.
    ②苏宏元.网络传播学导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2.
    ③王思清.网络环境下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刍议[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教育教学研究专辑),2008,6:9.
    ①曾令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出及其特征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4,5:81.
    ②江泽民.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0-6-29.
    ①王莉.网络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05,12:22.
    ①苏宏元.网络传播学导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70.
    ②王思清.网络环境下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刍议[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8,6:9.
    ①刘芳.网络文化对中学生的影响以及应对措施[J].河南教育,2003,1:22.
    ②李少群.互联网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与工作对策[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1:26.
    ③林兴发.互联网对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的影响与对策[J].社会科学家,2005,1:159.
    ④王一栋.中学生网络思想道德教育探析[J].学理论,2009,10:166.
    ①王正平.网络传播与文化教育[M].上海三联书店,2010,:266.
    ②苏宏元.网络传播学导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75.
    ③高胜德.学校德育如何适应网络时代的挑战[J].信息技术教育,2005,10:8.
    ④金锋,赵秀文.网络文化对中学生负面影响的理性思考[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4,3:151-155.
    ⑤苏宏元.网络传播学导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75.
    ⑥李琳.网络文化与中学思想政治教育[J].综合天地,2004,11:122.
    ⑦王正平.网络传播与文化教育[M].上海三联书店,2010,:267.
    ⑧沈先梅.互联网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消极影响的调查与思考[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9:3-4.
    ⑨李薇菡.网络交往对青少年心理产生的负面影响与对策研究[J].广东社会科学,2002,5:60.
    ①李少群.互联网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与工作对策[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1:26.
    ②沈先梅.互联网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消极影响的调查与思考[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9:5.
    ①王思清.网络环境下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刍议[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8,6:10.
    ②穆惠涛,阳曦.互联网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功效提出的挑战[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4,2:63.
    ③穆惠涛,阳曦.互联网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功效提出的挑战[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4,2:63.
    ④穆惠涛,阳曦.互联网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功效提出的挑战[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4,2:63.
    ①李少群.互联网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与工作对策[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1:26.
    ②金锋,赵秀文.网络文化对中学生负面影响的理性思考[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4,3:151-155.
    ③李少群.互联网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与工作对策[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1:26.
    ④苏宏元.网络传播学导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60.
    ⑤苏宏元.网络传播学导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60.
    ①苏宏元.网络传播学导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60.
    ②苏宏元.网络传播学导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61.
    ③穆惠涛,阳曦.互联网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功效提出的挑战[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4,2:64.
    ④李少群.互联网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与工作对策[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1:26-27.
    ①沈先梅.互联网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消极影响的调查与思考[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9:6.
    ①刘晓春.张宇立.网络德育教育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5,5:90.
    ②刘晓春.张宇立.网络德育教育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5,5:91.
    ③江泽民.在全国宣传部长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1-1-11.
    ④梁萍.网络时代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思路[J].教学与管理,2005,12:29.
    ①刘晓春,张宇立.网络德育教育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5,:91.
    ①邓赟,赵旺德,李燕.论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J].职教论坛,2004,11:49.
    ②李琳.网络文化与中学思想政治教育[J].综合天地,2004,11:122.
    ③苏宏元.网络传播学导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139.
    ④沈先梅.互联网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消极影响的调查与思考[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9:6.
    ①沈先梅.互联网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消极影响的调查与思考[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9:6.
    ②李少群.互联网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与工作对策[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1:28.
    ①徐云峰.网络伦理[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184.
    1、段勇军.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与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7:26-28
    2、陈选杰.网络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3,3:144-145.
    3、常卫华.如何在网络环境下上好政治课[J].河南教育.2006,7:82.
    4、王炼,葛祥伟.论加强网络环境下的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探索.2005,6:96-97.
    5、沈先梅.互联网对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消极影响的调查与思考[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9:3-6.
    6、李琳.网络文化与中学思想政治教育[J].综合天地.2004,11:122.
    7、高琴.网络时代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J].市场周刊.2005,8:129-130.
    8、梁萍.网络时代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思路[J].教学与管理.2005,12:28-29.
    9、张海生,黄继霞.网络环境下中学生德育工作之我见[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3:156-157.
    10、谷梅,邓建强.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6:93-94.
    11、叶炎珍.试论网络环境下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9:51-52.
    12、邵宝健,张涛,李亮.网络环境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媒介的建设[J]教学与管理.2010,7:43-44.
    13、高胜德.学校德育如何适应网络时代的挑战[J].信息技术教育.2005,10:8-9.
    14、操春和.网络环境下的学校德育工作[J].文教随笔.2005,6:124.
    15、卢志华.利用网络优势开辟德育新空间[J].广东教育.2002,5:6-7.
    16、罗明娟.网络环环境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0,10:249.
    17、王莉.网络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05,12:21-22.
    18、赵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及运用[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4,11:27-28.
    19、王思清.网络环境下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8,6:9-11.
    20、曾令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出及其特征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4,5:80-82.
    21、马红亮,李晓雯.将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融入教育网络游戏[J].现代教育技术.2010,10:102-117.
    22、卢少军,于锦.试论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J].http://www.studa.net/network/110329/11304640.html
    23、彭霞.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方[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10:107-108.
    24、网络发展对青少年的影响.http://wenku.baidu.com/view/408c55e59b89680203d82512.html
    25、徐胜男.各谐社会与网络中的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J].http://www.cycs.org/Article.asp?ID=4336
    26、楚丽霞.网络社会中青少年德性的创造[J].当代青年研究,2000.(03)
    27、网络传播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http://www.marketingman.net/blog/niat0414/3203.html28、张磊.论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http://wenku.baidu.com/view/739d5ef57c1cfad6195fa77c.html29、欧阳波.如何做好网络时代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J].甘肃科技纵横.2005,5:92-93.
    30、冯艳妮.浅谈面对网络时代的冲击做好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http://www.chzpxx.cn/article_show.asp?id=263
    31、中学生沉迷网络及网络犯罪的原因和对策[J].http://www.tzzj.com/study/go.asp?id=179
    32、耿红卫、高文华.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与对策研究[J].世纪桥2007,5.
    33、袁云,郭小学,邱勤.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5,6.
    34、董夏.探析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J].http://wenku.baidu.com/view/26ac1d01b52acfc789ebc968.html
    35、浅谈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J].http://wenku.baidu.com/view/fd1943dbd15abe23482f4d99.html
    36、刘春晖.关于网络对青少年思想教育的调查与思考[J].教育研究,2004,6.
    37、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初探[J].http://www.xhedu.sh.cn/cms/data/html/doc/2003-12/18/36536/
    38、吴树新.为青少年创建健康的网络世界[N].光明日报,2001-7-25
    39、卜卫,郭良.青少年互联网使用状况及影响的调查报告[J].http://ec.cycnet.com/ce/itre/index.htm
    40、肖立斌.浅析国际互联网对道德的负面影响[J].贵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2):22.
    41、梁国锋,吴雪阳,王岩等,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及其对策[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6)增刊:179.
    42、苏良亿,李永华.论互联网对青少年品德形成的积极作用[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113.
    43、王占柱.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5).
    44、互联网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http://wenku.baidu.com/view/0ce54d9a51e79b8968022693.html
    45、王斌,熊英,刘俐俐等,关于网络对中学生思想道德发展影响的调查与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2002,(9):15-16.
    46、江泽民.在全国宣传部长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1-1-11
    47、张志刚,李连峰.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若干对策[J].教育探索,2002,(2):104-105.
    48、李宏亮.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的双刃剑[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3,(2):36-38.
    49、李少群.互联网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与工作对策[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1):25-28.
    50、穆惠涛,阳曦.互联网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功效提出的挑战[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4,(2):63-65.51、林兴发.互联网对未成年年道德建设的影响及对策[J].社会科学家,2005,(1):158-159.
    52、罗军强,陈放明.互联网发展对我国青少年的影响与对策[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6):81-83.
    53、张敏.互联网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双刃剑”[J].江南论坛,2000,(2):38-39.
    54、李晓飞.论网络文化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决策探索,2005,(5):64-65.
    55、王伦东,杨强.浅谈互联网环境下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J].信息与技术,163,180.
    56、王一栋.中学生网络思想道德教育探讨[J].学理论,2009,(10)::166.
    57、王炼,葛祥伟.论加强网络环境下的中学生四项政治教育[J].教育探索,2005,6:96-97.
    58、蒋达豹.互联网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http://wenku.baidu.com/view/d7d7b5fff705cc1755270903.html
    59、李薇菡.网络交往对青少年心理产生的负面影响与对策研究[J].广东社会科学,2002,(5):60-65.
    60、刘芳.网络文化对中学生的影响以及应对措施[J].河南教育,2003,(11):22.
    61、互联网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http://wenku.baidu.com/view/dc811cc658f5f61fb7366668.html
    62、黎嘉敏.关于互联网对中学生思想品德影响的报告[J].教育导刊,2002,(5):29-31.
    63、王国良.互联网对大学生道德负面影响及对策探究[J].理论导刊,2006,(5):35-37.
    64、崔丽娟,王小晔.互联网对青少年心理发展影响研究综述[J].http://www.pep.com.cn/xxjs/jszj/jywz/201008/t20100827_785589.htm65、陈赞颐.论中学思想教育工作的网络平台建设[J].教育园地,2008,(1):169-170,183.
    66、于滨.青少年犯罪高发,高层亟谋对策[J].瞭望(新闻周刊),2004,(34).
    1、克里斯廷·L·博格曼.从古腾堡到全球信息基础设施[M].中信出版社,2003年
    2、马和民、吴瑞君网络社会与学校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3、曾和秋,万雪飞.青少年上网与网络文明建设[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
    4、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网络对我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及挑战[M]
    5、吴琦.青少年网络安全与道德教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6、高鸣.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M].江苏大学出版社,2007年
    7、王经涛,王俊英.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1年
    8、张志刚.思想政治教育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9、金一鸣.教育社会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
    10、王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11、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12、毕红梅、李东升.当代西方思潮与思想教育[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13、元林.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网络传播研究[M].光明日报出报社,2011年
    14、李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
    15、苏宏元.网络传播学导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16、李彪.舆情:山雨欲来:网络热点事件传播的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M].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年
    17、庹祖海.网络时代的文化思维[M].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1年
    18、王正平.网络传播与文化教育[M].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