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创新体系视角下的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也正处在一个转型变革的关键时期。目前中国已经进入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历史阶段,迫切需要把自主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使自主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动力。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和行业发展的龙头,理应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但纵观近年来国有企业的发展,其整体创新能力还比较弱,竞争力还不强,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国有企业的自主创新不仅事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对提升我国整体自主创新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如何确立和强化国有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提升其自主创新能力就成为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
     本文在对自主创新相关理论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发现国内学者对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研究已有不少进展,为继续深化这一领域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发现,已有的研究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微观角度进行的,并且主要集中在企业自身建设的研究上,而很少从国家创新体系的角度进行分析。实践中,现代技术的综合性与复杂性,科技、经济全球化的态势也决定了企业不能单打独斗、自我封闭,而应通过合作创新、开放创新,形成创新网络体系,有效降低研发风险和创新成本,提高创新效益。国有企业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的主体,随着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全面推进,需要在其中承担更重要的任务,发挥更重大的作用。同时,国家创新体系从国家、制度和效率层面上外在地决定着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发展,构成了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外在制度框架。因此,本文选择从国家创新体系这一角度深入研究国有企业的自主创新问题,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等基本方法搜集大量相关资料并进行详细分析和论证。首先,综合国内外创新理论,架构了国家创新体系视角下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理论分析框架。阐明了国家创新体系和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相关理论,从理论、历史和现实三个维度分析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并从宏观和微观角度界定了自主创新的科学内涵。分析了企业自主创新的基本特性。进一步研究了国家创新体系与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在关联性。重点分析国有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论证国家创新体系下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对影响自主创新的几个重要因素进行了细化的相关性分析,目的是为国有企业与国家创新体系各部门进行紧密的创新合作提供理论依据。其次,结合我国政府相关政策规定,论析了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现状,以便找到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并从国家创新体系的角度,将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归结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尚未完全确立、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尚不完善、支持创新的社会环境尚不成熟三个方面,使国有企业自主创新问题的研究更具针对性。最后,提出了国家创新体系中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战略思路。特别强调科学的创新理念对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性,提出了企业自主创新应突出的四个基本理念,即创新驱动理念、协同创新理念、持续创新理念和立法先行理念。坚持“四个结合”的基本原则,即坚持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相结合、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相结合、重点突破与整体提升相结合、市场导向与政府支持相结合。在此基础上,从国家创新体系的角度提出了实现国有企业自主创新可供选择的基本路径,进一步明确了未来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发展方向。
     本文重点分析了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三条具体实现路径。第一,分析强化国有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使其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决策主体、投入主体、利益主体和风险承担主体,是实现自主创新的基本前提。进一步明确国有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和其创新主体地位确立的关系,为加快国有企业体制机制创新确定方向和重点,立足解决国有企业自主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探讨了如何加强国有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建设问题,重点解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的问题。强调了文化软实力建设对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并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高度,更加紧密地把企业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结合起来,着力解决企业自主创新的氛围和环境问题。第二,论述了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实现企业自主创新,健全国家创新体系的关键环节。进一步明确了国有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有利于国有企业充分利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各种创新要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指出了要进一步整合各方优势资源,推动产学研合作向更高层次、更深领域发展,必须注重长期长效产学研合作形式的探索和实践。运用案例分析方法重点探讨了国有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三种主要方式,即项目合作、共建研发实体和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论述了推进国家发展战略核心重要举措的产学研合作,必须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完善有利于产学研结合的政策环境。必须积极培育科技中介机构,加强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同时还要建立健全产学研合作的金融支持体系。结合国有企业实际,从重视政策性银行的引导作用、加大商业银行的信贷投入、进一步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三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措施。第三,突出了社会生态环境对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支撑作用。提出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是实现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保障。着重就政策环境、法律环境和文化环境建设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措施。完善制度环境和政策体系,为企业自主创新活动提供体制保障。主要探讨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和完善需求激励政策两个方面。突出了政府采购政策对自主创新的激励作用,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政府采购支持创新的具体措施和手段,为政府制定出台相关鼓励和扶持政策提供参考。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企业自主创新活动提供法律支撑。强调知识产权保护对调动企业自主创新积极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性。分析了营造自主创新的文化氛围和人文环境的两个着力点,即在全社会培育和营造一种持久而深入人心的创新文化,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精神文化氛围。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大力开展创新教育,为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创造适宜的教育环境。
     通过以上研究,不仅可以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加强国家创新体系相关理论的建设,同时也对提升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通过以上研究,也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即要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骨干带动作用,必须强化国有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与国家创新体系各主体的协同合作,努力实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新提升。随着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全面推进,国有企业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会进一步凸显,围绕国有企业创新发展的研究也将会更加深入。
The world today is undergoing extensive and profound changes, and contemporary China is going through a wide-ranging and deep-going transformation. Nowadays, China has entered a new historical stage that must transform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pattern and carry out economic restructuring in order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t is an urgent need to put th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in a more prominent position.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on economic growth should have a substantial increase, so th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s the inner motivation for promoting sound and rapid eco-social development. As the important pillar of the economy and industry leader in our country, state-owned enterprises should play leading and driving role in transforming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pattern and making China an innovative nation. But throughout the development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hese years, it is still lack of overall innovation ability, and weak competitiveness. Besides, many places existed that do not adap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eco-social development in China. Independent innovation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not only its ow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but also improving the overall capacity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in China. Therefore, it is a major practical issue to be studied that how to establish and strengthen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nd enhance its capacity for independent innovation.
     In the basis of system carding on th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theory, a phenomenon was founded that domestic scholars tended to study th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from the microscopic point, and are mainly concentrated on their own construction, and rarely analyze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In practice, the comprehensiveness and complexity of modern technology, the tend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conomic globalization have also decided that the companies can not be self sealing, but rather through cooperation innovation, open innovation, formatting the innovation network system, reducing R&D risks and the cost of innovation, and to improve the benefits of innovation. Along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a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s the main body of the national independent innovation, need to assume a more important task to play a more significant role. Meanwhile, from the level of nation, system and efficiency,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determines the development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constitutes the external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herefore, it has a strong theoretical meaning that the paper does the study in-depth on th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The article collected a large amount of relevant information and detailed analysis and demonstration through the basic method of the normative analysis, empirical analysis, case analysis etc. First of all, at home and abroad innovation theory, constructed a state-owned enterpris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theory framework under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perspective. It clarified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and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dependent innovation theory, and analyzed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enterprises in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from the three perspectives of theory, history and reality. And from a macro and micro perspective, it defined the scientific connotation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nd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of enterprises. It had a further study of the inhere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and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dependent innovation. It also demonstrated the mechanism of th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power of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under this system, focusing on analysis of the unique status and role of these enterprises in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and from bo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aspects to obtain a refined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several important factors which affect th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with the purpose of providing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clos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departments of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Secondly, it had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status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with the relevant government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in order to find common problems prevalent in the innovation process of these enterprises. An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it attributed the shortage of the capability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o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enterprise technology innovation is not yet fully established; the combination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ystem is not perfect; and the social environment of the support to innovation is not yet mature. These made the research of the problem of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dependent innovation more targeted. Finally, this article put forward the strategic thinking of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dependent innovation based on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With particular emphasis on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ncept of scientific innovation for th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t proposed four basic concepts that should be highlighted, the concept of innovative drive, and the concept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the concept of continuous innovation and the legislation first philosophy. We should adhere to the basic principle of "four combinations":the combination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and upgrading, the combination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the combination of breakthroughs in key areas and the enhance overall and the combination of market-orient and government support. On this basi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it proposed an elementary path that could be chosen for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s well as the further definition for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novation mentioned.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ree specific realizing method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Firstly, it is the basic preconditions for independent innovation to strengthen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o that it can truly become the decision-making body, the main input, stakeholders, and risk subject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We should further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incipal position of market and innovation. This helps to find the aim of the research and emphases for speeding up institution mechanism innovation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bases on solve the underpowered problem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he paper discussed how to accelerate the independent research and capacity construction of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Solving the problem of weak abilities in independent innovation is the key point. The paper emphasizes the cultural soft power on the importance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Besides, the paper did the job that combined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building of enterprise culture and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of socialist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dvanced socialist culture, to enhance the national cultural soft power, solving enterpris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tmosphere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Secondly, it is the crucial link that establishing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ystem that the enterprises as the mainstay, market-oriented, and production-study-research cooperation, for the achievement of the enterpris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tate innovation system. The study further clarified the dominant position and leading role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the production-study-research cooperation, and it helps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o take full advantage of innovative inspiration in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to improve the capability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The paper pointed out that we should integrate all advantages of resources to promote production-study-research cooperation to a higher level, deeper areas of development, and we must focus on the long-term research in the form of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Utilizing examples analysis, the paper discussed three main ways of promoting production-study-research cooperation in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cluding project cooperation, R&D entities' construction, the formation of the industri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alliance. The paper also discussed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play the positive role for further improvement of the policy environment. We must actively cultivate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ermediary institutions, an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and web-bas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ermediary service system.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also establish a system of financial support for production-study-research cooperation. Combined with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reality, some perfect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including pay attention to policy bank's guidance, increase credit input for commercial banks, broaden diversified financing channels. Thirdly, the paper highlights an important supporting role of the social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n independent innovation of enterprise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create better innovativ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the important safeguard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of enterprises. It focuses on discussing the construction of policy environment, legal environment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and puts forward a series of measures. Optimizing the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and policy system is a good way to provide institutional guarantees for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ctivities. The article mainly talks about two aspects,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optimizing incentive policy needs included. On the basis of learning from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the article highlights the role of government procurement policy in encouraging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specific measures and means to improve the government procurement to support innovation,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government formulated encouraging and sustaining policies. We should optimize th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providing legal support for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ctivities. We should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the 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to mobilizing the enthusiasm of enterpris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nd making China an innovative country. The paper also analyzes the two focal points that creat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culture and human environment, which is created a long-lasting and deep-rooted culture of innovation in the whole society, and created a spiritual and cultural atmosphere that conducive to innovation. We should try our best to deepen the reform of the educational system, to carry out the innovation education, creating an appropriate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for the growth of innovative talents.
     The study above can contribute to the enric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theory an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rrelation theory of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At the same time, it has a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promoting the capability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ystem,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n innovative country and the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We can also lead to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through the study above: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ing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nd the cooperation with all main body in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to paying efforts to achieve new enhances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capability, for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leading role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With the overall progress of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the status and role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will be further highlight, and more and more depth-research will be present around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引文
①《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7页。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6-8页。
    ①《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094页。
    ②《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064页。
    ③科技部: 《中国整体科技水平已居发展中国家前列》,中国网2011年4月2日。
    ①科技部: 《中国整体科技水平已居发展中国家前列》,中国网2011年4月2日。
    ②赖明: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制约我国发展方式转变》,人民网2010年8月18日。
    ①《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7页。
    ①熊彼特: 《经济发展理论》,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73页。
    ②黄燕: 《创新理论的演进及近期研究进展》, 《江汉论坛》2001年第12期。
    ①丁冰等: 《现代西方经济学说》,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第367页。
    ②丁冰等: 《现代西方经济学说》,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第368灭。
    ③赵家新: 《现代创新理论研究的拓展浅析》, 《当代经济》2007年第8期(上)。
    ①诺斯,托马斯: 《西方世界的兴起》,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23--25页。
    ②科斯等: 《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338页。
    ③Freeman C. Technology policy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Lessons from Japan [M]. London:Printer Publishers, 1987:12-18.
    ①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科学技术产业司“技术与创新政策工作组”: 《国家创新系统》 1996年版,第2页。
    ② OECD:《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机械T业出版社1997年版,第11页。
    ①陈劲: 《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学习模式》, 《科研管理》1994年第2期。
    ②杨德林,陈宝春: 《模仿创新自主创新与高技术企业成长》, 《中国软科学》1997年第8期。
    ③傅家骥: 《技术创新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96页。
    ④尚勇在“科技界要加强科技自主创新座谈会”上的讲话,科技部网站2005年2月18日。
    ①周寄中: 《关于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之间的联动》, 《管理评论》2005年第11期。
    ②刘凤朝等: 《基于集对分析法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11期。
    ③郭九成,朱孔来: 《论自主创新能力的概念、内涵及构成要素》, 《生产力研究》2008年第21期。
    ④谢燮正: 《科技进步、自主创新与经济增长》, 《中国工程师》1995年第5期。
    ①李具恒: 《自主创新新解:“概念硬核”视角的集成》,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年第7期。
    ②杨瑞龙: 《自主创新成为发展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战略新重点》, 《北京周报》2005年11月21日。
    ③祝宝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掣肘我国经济发展》,新华网2005年10月19日。
    ①连燕华: 《关于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讨论》, 《科技与管理》2006年第2期。
    ②连燕华等: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分析》, 《中国青年科技》2007年第12期。
    ③李红宇: 《为什么要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 《解放日报》2007年12月17日。
    ④李学勇: 《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求是》2007年第4期。
    ①李新男: 《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与建设创新型国家》, 《中国科技论坛》2007年第6期。
    ②戴德余: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企业主体地位是关键》, 《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第11期。
    ③常修泽: 《现代企业创新论:中国企业制度创新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54页。
    ④王大洲,关士续: 《企业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互动机制研究》,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1年第1期。
    ①丁茂华,袁庆明:《论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关系的三个视角》, 《社会科学家》2003年第3期。
    ②段云龙: 《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互动理论评述及研究展望》, 《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第12期。
    ③辜胜阻等: 《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制度创新与企业技术创新》, 《江海学刊》2010年第6期。
    ①魏江: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界定及其与核心能力的关联》, 《科研管理,》1998年第6期。
    ②许庆瑞: 《研究、发展与技术创新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0页。
    ③温瑞珺: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集团经济研究,》2005年第9期。
    ④刘凤朝: 《基于集对分析法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11期。
    ⑤夏志勇,袁建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系统构建与构成要素分析》,《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第10期。
    ⑥王一鸣,王君:《关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几个问题》,《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7期。
    ⑦徐大可,陈劲: 《后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和影响因素分析》,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年第2期.
    ⑧连燕华: 《七大因素影响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国情观察》2006年第2期。
    ①沈太基等: 《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分析与模型构建研究》,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②李剑力: 《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障碍与对策》, 《学习论坛》2009年第2期。
    ③杜伟: 《增强国有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思考》, 《经济体制改革》2003年第6期。
    ④余凤翥: 《转型期国有企业自主创新动力问题的探索》, 《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第8期。
    ①邝金丽: 《国有企业自主创新动力机制的构建》, 《管理现代化》2008年第3期。
    ②刘光富,Stephen C-Y.Lu:《中国国有企业创新动力因素探究》, 《中国科技论坛》2009年第11期。
    ③王海燕: 《国有企业创新动力探究》, 《高科技与产业化》2011年第3期。
    ④贾文昌: 《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理论前沿》2006年第8期。
    ⑤钱津: 《国有企业如何实现自主创新》, 《经济纵横》2006年第8期。
    ⑥赵莉: 《国有大中型企业应成为自主创新的主导力量》, 《新视野》2006年第2期。
    ①成元君等: 《国有大中型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障碍性因素—基于价值链的分析》, 《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4期。
    ②课题组: 《全球化背景下国有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研究》,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8年第11期。
    ③沈志渔,刘兴国: 《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的阻碍因素分析》, 《学术研究》2009年第10期。
    ④温瑞珺等: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集团经济研究》2005年第15期。
    ①陶虎等: 《基于PCA的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综合评价分析—以山东省为例》,《产业集聚评论》2008年第6期。
    ②陈睿等:《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分析—以四川省为例》,《软科学》2009年第3期。
    ③范硕等:《东北地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测度研究—国有企业创新能力测度体系的构建》,《当代经济》2010年4月(上)。
    ①中国科学院: 《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中国科学院院刊》1998年第3期。
    ②吴贵生等: 《国家创新系统的要素、作用与影响》,第二届中韩产业技术政策研讨会—面向21世纪的国家技术创新系统1997年7月。
    ③冯之浚: 《完善和发展中国国家创新系统》, 《中国软科学》1999年第1期。
    ①路甬祥: 《对国家创新体系的再思考》, 《求是》2002年第2期。
    ②何树全: 《试论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框架、问题与思路》, 《中国科技论坛》2005年第3期。
    ③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发[2005]第044号),2006年2月9日。
    ①冯之浚: 《完善和发展中国国家创新系统》, 《中国软科学》1999年第1期。
    ②石定环等: 《国家创新体系的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 《今日科技》2003年第2期。
    ③罗平等: 《我国国家创新体系探讨》, 《经济问题探索》2006年第6期。
    ④连燕华: 《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进展及对策建议》, 《科技管理研究》2006年第1期。
    ⑤李振京等: 《“十二五”时期科技体制改革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宏观经济管理》2010年第6期。
    ⑥盛四辈等: 《我国国家创新体系构建及演进研究》,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年第1期。
    ①科技部专题研究组: 《外国政府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政策措施》, 《中国科技产业》2007年第7期。
    ②张凤桐: 《产学研合作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模式》, 《太原科技》2008年第9期。
    ③李学勇: 《在新形势下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着力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中国科技产业》2009年第11期。
    ④刘和东: 《产学研合作与企业自主创新关系的实证研究》, 《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第2期。
    ①魏景柱: 《基于产学研合作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研究》,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②徐向艺: 《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企业间合作创新的比较研究》, 《比较管理》2011年第1期。
    ③张宏性等: 《国家创新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统计研究》2005年第07期…
    ④张于喆等: 《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年第5期。
    ⑤曹建东等: 《国家创新战略的生态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年第5期。
    ⑥王冰等: 《创新型国家测评指标体系研究》,《技术与创新管理》2009年第3期。
    ①张继宏等: 《国家集成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 《改革》2009年第10期。
    ②宋河发等: 《创新型国家特征、指标体系与建设目标研究》, 《科技促进发展》2010年第1期。
    ③李文国等: 《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绩效评价指标构建研究》,《未来与发展》2010年第11期。
    ④郭淡泊: 《创新型国家指标体系及其测度》, 《统计与决策》2011年第7期。
    ①李荣融: 《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快提升中央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中国军转民》2010年第8期。
    ① C.Freeman.Technology policy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Lessons from Japan [M]. London:Printer Publishers, 1987:12-18.
    ② Lund vall Bent Ake. Nat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To-wards a Theory of Innovation and Interactive Learnin (M).London:Pinter Publishers,1992.
    ③ Richurd R.Nelson,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④ Pari Patel, Keith Pavitt.The continuing,widespread(andneglected)importance of improvements inmechanical tech-nologies [J. Research Policy.1994,23(5):533-545.
    ①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科学技术产业司“技术与创新政策工作组”: 《国家创新系统》1996年版,第2页。
    ②冯之浚: 《完善和发展中国国家创新系统》, 《中国软科学》1999年第1期。
    ③路甬祥: 《建设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创新体系》,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8年第3期。
    ④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发[2005]第044号),2006年2月9日。
    ⑤王春法等: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的基本内涵》, 《国防科技》2007年第4期。
    ①雷家骕: 《国家创新系统是一种制度体系也是一种分析工具》, 《中国青年科技》2007年第7期。
    ②王春法,游光荣:《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的基本内涵》, 《国防科技》2007年第4期。
    ③王春法,游光荣:《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的基本内涵》, 《国防科技》2007年第4期。
    ①路甬祥: 《对国家创新体系的再思考》, 《求是》2002年第20期。
    ②吴贵生等: 《国家创新系统的要素、作用与影响》,第二届中韩产业技术政策研讨会—面向21世纪的国家技术创新系统1997年7月。
    ③吴琼: 《国家创新体系的内涵、构成要素及关联性分析》, 《理论建设》2005年第2期。
    ①何树全: 《试论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框架、问题与思路》, 《中国科技论坛》2005年第5期。
    ②胡晓鹏: 《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纷争与启示》, 《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第6期。
    ①江英华: 《科技中介何时迎来春天》, 《浙江科技报》2004年6月26日。
    ①程建国: 《“多元主体”、“国家主导”与政府作用的边界——关于“自主创新”的几个问题》, 《经济研究参考》2009年第37期。
    ①李学勇:《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求是》2007年第8期。
    ①熊彼特: 《经济发展理论》,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73—74页。
    ① M.Mansfield. Industrial research and technological invovation[M]. New York:W W Norton,1968.
    ② OECD:《技术创新统计手册》,中国统计出版社1993年版,第28页。
    ③ C.Freeman. The economics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 (2th ed.)[M]. TheMIT Press.1982.
    ④美国工业调查协会: 《关于表彰和鼓励工业革命新的声明》《《Resear Management》1979年12月。
    ①傅家骥: 《技术创新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3页。
    ②柳御林: 《技术创新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第34页。
    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 《人民日报》1999年8月25日。
    ①付家骥:《技术创新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96页。
    ①温瑞珺等: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集团经济研究》2005年第15期。
    ②刘凤朝: 《基十集对分析法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11期。
    ①《国家统计局:提出衡量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4大指标》,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2005年总第85-95期。
    ②郭久成,朱孔来: 《论自主创新能力的概念、内涵及构成要素》, 《生产力研究》2008年第21期。
    ③夏志勇,袁建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系统构建与构成要素分析》,《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第10期。
    ①胥和平: 《以自主创新理解发展》, 《中国软科学》2006年第3期。
    ① R.Nelson..National S ystems of Innovitional:A Comparative Study[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59.
    ②姚莉娜,郝润生: 《论企业自主创新的渐进性与阶段性》, 《现代财经》2008年第3期。
    ①王一鸣: 《关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几个问题》, 《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7期。
    ②田方军,董静: 《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的聚类分析:一项实证研究》,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年第1期。
    ③卢小宾: 《我国信息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研究》,《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4年第10期。
    ①萨缪尔森,诺德豪斯: 《经济学》,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263页。
    ②兰德尔: 《资源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155页。
    ③曲顺兰: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与政府财税制度激励研究》,《山东经济》2008年第5期。
    ④王立平,孙韩:《知识外部性与知识溢出》, 《科学经济社会》2007年第1期。
    ①《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004页。
    ②《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48页。
    ③《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20页。
    ①黄群慧: 《关于进一步明确国有企业具体使命与定位的建议》, 《中国经贸导刊》2007年第18期。
    ②吕政: 《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再认识》, 《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10期。
    ③徐传谌,艾德洲: 《中国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第6期。
    ①黄速建、余菁: 《国有企业的性质、目标与社会责任》, 《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第2期。
    ②沈志渔、刘兴国等: 《基于社会责任的国有企业改革研究》, 《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第9期。
    ③《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1页。
    ④《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007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81页。
    ②《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007页-1008页。
    ①邵雷: 《我国大企业技木创新研究》, 《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年第7期。
    ①范红忠:《有效需求规模假说、研发投入与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经济研究》2007年第3期。
    ②姚乐: 《我国企业创新的三个关键问题》, 《当代经济》2008第21期。
    ③康志勇,张杰:《双重扭曲影响中国自主创新》,《宁夏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④李平,于国才:《有效需求、技术状态与研发投入》,《经济评论》2009年第1期。
    ①熊彼特: 《经济发展理论》,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73页。
    ②杜伟: 《增强国有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思考》, 《经济体制改革》2003年第6期。
    ③孙冰,李柏洲: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的耗散结构研究》, 《生产力研究》2006年第9期。
    ①陶虎,于仁竹:《国有资产监管机制对国有企业自主创新作用的实证研究》, 《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年第10期。
    ①《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501页。
    ②胡锦涛: 《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①马志刚: 《把握全球科技创新的新态势》, 《经济日报》2012年1月13日。
    ①纪宝成等:中国走向创新型国家的要素:来自创新指数的依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页。
    ①胡锦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页。
    ②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发[2005]第044号),2006年2月9日。
    ③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发[2005]第044号),2006年2月9日。
    ①胡锦涛: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2页。
    ①国务院: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发[2005]第044号),2006年2月9日。
    ①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2010年10月18日。
    ①国务院: 《关于加强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意见》(国资发规划[2011]80号),2011年6月15日。
    ②李荣融:《大力推进中央企业自主创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积极页献》,《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06年第5期。
    ①王勇:《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在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1年6月23日)
    ②李荣融: 《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加快提升中央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0年6月24日)。
    ①黄丹华:《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中央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中央企业科技工作会议上的报告(2010年6月23日)。
    ②《2011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统计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年版。
    ①王勇:《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在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工作会议的讲话(2011年6月23日)。
    ②黄丹华:《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中央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中央企业科技工作会议上的报告(2010年6月23日)。
    ①李保民: 《中央企业科技创新现状及未来工作重点》, 《经济研究参考》2011年第61期。
    ②国家统计局等:《2011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统计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年版,第67页。
    ③李保民: 《中央企业科技创新现状及未来工作重点》, 《经济研究参考》2011年第61期。
    ①黄丹华:《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中央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中央企业科技工作会议上的报告(2010年6月23日)。
    ②王勇:《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在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1年6月23日)
    ③李荣融:《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 加快提升中央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在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0年6月24日)。
    ①李保民: 《中央企业科技创新现状及未来工作重点》, 《经济研究参考》2011年第61期。
    ②王勇:《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在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1年6月23日)。
    ①王勇:《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中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1年6月23日)
    ②《宝钢: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新华网2011年12月10日。
    ①王红茹:《大唐电信集团引领“中国创造”新时代》, 《中国经济周刊》2011年6月27日。
    ②程恩富,胡乐明: 《遵循经济规律做强做优国有企业》, 《人民日报》2011年11月16日。
    ③陈海峰: 《中央企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力军》, 《企业文明》2010年第6期。
    ①工永庆: 《关于增强我国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案》, 《经济界》2011年第2期。
    ②李政: 《我国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现状与提升路径》,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①詹正茂等著:《创新型国家建设报告(200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383页。
    ②詹正茂等著:《创新型国家建设报告(200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383页。
    ①《中国统计年鉴-2011》,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年版。
    ②章玉贵: 《中国日益面临“产业空洞化”的隐忧》, 《中国新闻周刊》2012年2月3日。
    ③《核心竞争力缺失,国外技术垄断亟需突破》, 《国际商报》2011年9月30日。
    ①埃森哲:《展最著名100品牌无中国缺乏品牌意识阻碍发展》,财经网2011年11月1日。
    ②《自主品牌存在的五大忧患》, 《经济参考报》2007年1月12日。
    ③埃森哲: 《最著名100品牌无中国缺乏品牌意识阻碍发展》,财经网2011年11月1日。
    ① Jensen M C. The Modern Industrial Revolution, exit, and the Failure of Internal Control Systems [J]. Journal of Fi-nance,1993, (48).
    ②Hitt M A, Hosskisson R E, Johnson R A, Moesel D D. The Market for Corporate Control and Firm Innovation [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6, (5).
    ①沈志渔,刘兴国: 《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的阻碍因素分析》,《学术研究》2009年第10期。
    ②叶迎: 《我国经理人市场处于体制化和地域化分割状态》,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①沈志渔,刘兴国: 《国有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新视野》2009年第3期。
    ①Sierdjan Koster and Shailendra Kumar Rai. En-trepreneurship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aDeveloping Country:A Case Study of India [J].Journal of entrepreneurship,2008, (17).
    ②孔迪: 《强国动力—国企改革》, 《中国企业报》2011年6月24日。
    ③姜绍华: 《影响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国素与路径选择》, 《理论学刊》2010年第5期。
    ① Thornherry, DVPgressmanMae.FosteringaCultureofln-novation[J].proeeedingsoftheUnitedStatesNaval Institute, Apr2003, Vol.129Issue4, PP44-48.
    ②张刚,许庆瑞: 《文化类型、组织结构与企业技术创新》, 《科研管理》1996年第5期。
    ③金吾伦: 《创新文化的内涵及其作用》,《光明日报》2004年3月16日。
    ①洪银兴: 《关于创新驱动和创新型经济的几个重要概念》, 《新华日报》2011年8月26日。
    ①费利群: 《论以创新驱动战略思想为导向的学习型政党和创新型国家建设》, 《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
    ①陈汉明: 《提高国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制度安排》, 《科技创业月刊》2005年第4期。
    ①张力: 《协同创新意义深远》, 《光明日报》2011年5月6日。
    ② Chesbrough H.,Crowther A K. Beyond High Tech:Early Adopters of Open Innovation in Other Industries [J].R & D Magagement.2006.36 (3):29-236.
    ②陈劲,阳银娟: 《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 《科学学研究》2012年第2期。
    ①XiangGang.etal.ContinuingInnovation:ThedeveloPingPathof Yu XiCigaretteFaetory.ProeeedingsofthePan— ChinaSymPosiumonTechnologyandInnovationManagement·HangZhou:Zhejiang,1995.
    ②向刚: 《企业持续创新:概念和效益评价》,第四届俄—中管理科学和工程技术国际会议论文集,莫斯科,1996。
    ③向刚等: 《企业绿色持续创新理论与应用初探》,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①薛云建: 《用持续创新破解企业发展宿命(上)》, 《企业研究》2010年第4期。
    ①薛云建: 《用持续创新破解企业发展宿命(上)》, 《企业研究》2010年第4期。
    ①托尼·达维拉: 《持续创新的七条法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①洪银兴:《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人民日报》2011年1月6日。
    ②姜绍华: 《制约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症结与破解思路》, 《企业管理研究》2012年第3期。
    ①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 《坚定不移地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 《求是》2012年第10期。
    ①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 《坚定不移地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 《求是》2012年第10期。
    ②郭玉志:《央企董事会制度试点再获突破》,《上海证券报》2011年11月25日。
    ①陶虎,于仁竹:《国有资产监管机制对国有企业自主创新作用的实证研究》, 《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年第10期。
    ①王忠明: 《国有经济布局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学术研究》2007年第9期。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49页。
    ②《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468页。
    ③《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316页。
    ①张卓元: 《垄断行业改革任重道远》,《当代财经》2011年第8期。
    ②高梁: 《垄断行业和国有企业改革》, 《政治经济学评论》2010年第3期
    ③张卓元: 《垄断行业改革任重道远》, 《当代财经》2011年第8期。
    ①李荣融: 《进一步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实现国有企业的体制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在中国改革高层论坛上的演讲,2005年7月12日。
    ②魏峰,荣兆梓: 《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技术效率比较》, 《经济纵横》2011年第2期。
    ①庄聪生: 《坚定不移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中华工商时报》2012年9月11日
    ①张赤东,程家瑜: 《推动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强化企业创新能力》,《科技日报》2012年9月10日。
    ①蒋景华: 《贝尔实验室创新经验的启迪》,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年第3期。
    ②王志学,马须伦: 《全球化背景下国有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研究》,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8年第11期。
    ①崔惠斌,王光辉:《国有企业人才培训平台的搭建》, 《经济研究导刊》2007年第7期。
    ②沈志渔: 《国有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新视野》2009年第3期。
    ①黄丹华在第七届中国企业文化论坛上的讲话(2012年9月11日)
    ②崔小花: 《高端竞争靠软实力》, 《企业文明》2009年第1期。
    ③包欢乐,周欢怀: 《企业文化对技术创新影响机制研究》, 《经济论坛》2011年第2期。
    ④于骥: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的经济学分析》, 《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第4期。
    ①周朝琦:《品牌文化》,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第13页。
    ①《温家宝:拥有名牌的多少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象征》,《中国品牌》2007年第3期。
    ①黄丹华在第七届中国企业文化论坛上的讲话(2012年9月11日)。
    ①于洪彦,银成钺: 《如何构建品牌核心价值》, 《市场研究》2006年第9期。
    ①丁国明,陈玮英: 《国家电网:社会责任的探路者和引领者》, 《中国企业报》2012年6月26日。
    ②赵连: 《企业责任文化探索》, 《中外企业文化》2009年第4期。
    ①李泽民: 《发达国家产学研合作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技术与创新管理》2011年第5期。
    ②马静: 《深化产学研合作创新加快上海产业转型升级》, 《中国科技产业》2012年第2期。
    ①李廉水: 《论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组织方式》, 《科研管理》1998年第1期。
    ②崔彩周: 《我国产学研合作现实存在的问题与可行对策初探》, 《特区经济》2005年第2期。
    ①科技部等: 《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国科发政[2008]770号),2008年12月30日。
    ②张洁音,李明珍:《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科技和产业》2012年第4期。
    ③高广文: 《国际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发展及启示》,《科技发展研究》2008年第12期。
    ①高广文: 《国际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发展及启示》, 《科技发展研究》2008年第12期。
    ①樊春良: 《全球化时代的科技政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8-222页。
    ①科技部专题研究组: 《外国政府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政策措施》, 《中国科技产业》2007年第7期。
    ②宋健,陈士俊: 《国外产学研政策的经验及启示》, 《现代管理科学》2008年第7期。
    ①孙福全: 《主要发达国家产学研合作计划分析及其启示》, 《技术经济》2008年第1期。
    ①谢开勇: 《国外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分析》, 《中国科技论坛》2004年第1期。
    ①孙福全: 《主要发达国家产学研合作的经验及其启示》, 《中国科技成果》2007年第12期。
    ①李恒: 《产学研结合创新的立法研究.》, 《科技与法律》2010年第1期。
    ②范福娟,崔瑞锋等: 《主要发达国家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的职能特点分析与借鉴》,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年第2期。
    ①严雄: 《产学研协同创新五大问题亟待破解》,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年3月19日。
    ②周燕: 《科技中介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年第8期。
    ①徐冠华: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大力促进我国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全国科技中介机构工作会议,2002年12月2日。
    ①胡锦涛: 《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4页。
    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7页。
    ①李文博: 《我国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及对策》, 《中国科技论坛》2011年第7期。
    ②刘赞英等: 《文化耦合视角下“官产学研资”一体化的创新模式研究》,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①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 《国内外产学研发展趋势及经验借鉴》(上),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7年第9期。
    ②王凭慧: 《增强中央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的几点思考》, 《中国科技投资》2011年第12期。
    ③蒋玉洁,徐荣贞: 《自主创新型企业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 《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第11期。
    ①赵刚,林源园: 《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中国金融》2012年第23期。
    ②郭庆平:《为利技创新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 《中国金融》2012年第23期。
    ①龚天宇: 《政策性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模式研究-以国家开发银行为例》,《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1年第10期。
    ①王伟: 《加快政府转型,建设支持自主创新的服务型政府》, 《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①胡长生: 《发达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经验及其启示》, 《求实》2007年第12期。
    ①王从虎: 《论我国政府采购促进自主创新》, 《科学学研究》2006年第12期。
    ②艾冰: 《日韩政府采购促进自主创新特色研究》,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①“创新型国家支持科技创新的财政政策”课题组: 《创新型国家支持科技创新的财政政策》, 《经济研究参考》 2007年第22期。
    ②马海涛等: 《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1页。
    ③王丛虎: 《论我国政府采购促进自主创新》,《科学学研究,》2006年第12期。
    ①李薇薇: 《韩国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法律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①万钢: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法律保障》, 《科技日报》2007年6月1日。
    ②何礼果: 《关于建立和完善我国科技创新法律体系的思考》, 《学术论坛》2005年第5期。
    ③郭洪波: 《关于构建自主创新法的思考》, 《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第16期。
    ④万钢: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法律保障》,《科技日报》2007年6月1日。
    ①邓社民: 《中国知识产权意识的觉醒与法律保护的未来走向-纪念<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颁布3周年》,《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第6期。
    ②国务院: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国发[2008]第18号),2008年6月5日。
    ③邓社民:《中国知识产权意识的觉醒与法律保护的未来走向—纪念<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颁布3周年》,《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第6期。
    ①徐冠华: 《大力构建创新文化环境》, 《中国软科学》2001年第3期。
    ②许玉乾:《创新文化: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课题》, 《探索》2006年第3期
    ③余呈先: 《创新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基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视角》,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①陈佳洱: 《基础研究:自主创新的源头》, 《光明日报》2005年11月8日。
    ②李永胜: 《培育自主创新的社会生态环境》, 《社会科学论坛》2006年第121期(下)。
    ①孟建伟: 《自主创新呼唤创新文化》, 《理论视野》2006年第6期。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列宁.列宁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8]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9]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0]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1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1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1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1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18]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 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9]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
    [2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2]柳卸林.技术创新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
    [23]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24]冯之俊.国家创新体系纲要[M].青岛: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25]马俊如.国家创新体系发展报告:国家创新体系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26]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战略研究组.2010国家创新体系发展报告:创新型城市建设[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7]安维复.技术创新的社会建构——建立健全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分析和政策建议[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
    [28]李喜先等.国家创新战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9]吴贵生等.自主创新战略和国际竞争力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30]李政.2011中央企业技术创新报告[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31]陈华.生产要素演进与创新型国家的经济制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2]陈劲,柳卸林.自主创新与国家强盛——建设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中的若干问题与对策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33]胡树华,管顺丰,汪秀婷.国家创新战略[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34]陈钰芬,陈劲.开放式创新:机理与模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35]纪宝成,赵彦云.中国走向创新型国家的要素:来自创新指数的依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6]纪玉山,曹志强.现代技术创新经济学[M].吉林:长春出版社,2000.
    [37]王春法.创新政策:基础与工具选择[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38]寇宗来.通往创新国家之路[M].上海:人海人民出版社,2008.
    [39]孙福全等.主要发达国家的产学研合作创新—基本经验及启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40]张琳.产学研合作中政府角色定位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41]费利群,于泽水.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选择问题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42]李成勋,杜基尔,蔡富有等.科技创新与跨世纪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43]李正风,胡钰.建设创新型国家—面向未来的重大抉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4]吕薇.建设创新型国家:30年创新体系演进[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
    [45]谢富纪,肖敏,于晓宇.创新型国家建设的R&D资源配置[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46]詹正茂,熊思敏.创新性国家建设报告(201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47]厉以宁,武常岐.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思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48]伟光.自主创新、产业发展与公共政策--基于征服作用的一种视角[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49]吴贵生.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边界划分、过程转换和战略措施[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50]陈清泰,青木昌彦,吴敬琏.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51]涂成林等.自主创新的制度安排[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52]陈俊.自主创新与立法保障:比较与借鉴[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53]高旭东.企业自主创新战略与方法[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54]吴敬琏.制度重于技术[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55]薛澜,柳卸林.OECD中国创新政策研究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56]中国创新性企业发展报告编委会.2009中国创新型企业发展报告[M].北京:经 济管理出版社,2009.
    [57]宋耘,曾进泽.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因素及演化路径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
    [58]范柏乃.面向自主创新的财税激励政策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59]马海涛等.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60]张春林等.中国促进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61]郭咸纲.企业创新驱动模式[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62]侯先荣.企业创新理论与实践[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63]蔡剑.协同创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64]尼·达维拉.持续创新的七条法则[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65]徐志辉.基于产业演变的企业组织创新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
    [66]魏杰.中国企业文化创新[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
    [67]周秀红.中国国有企业文化创新探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68]黎群,李卫东.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报告(2011)[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69]张宇燕.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70]沈志渔.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研究:国情判断、道路选择与制度改革[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
    [71]郑德荣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72]韩康.“十二五”:中国发展大战略[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0.
    [7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0.
    [74]叶连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75]白永秀,任保平.新中国经济学60年(1949—2009)[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76]中国集团公司促进会.国有企业改革政策演变[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2003.
    [77]赵志峰.转型中的国有企业产权演化逻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78]史东明.核心能力论:构筑企业与产业的国际竞争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79]张文魁,袁东明.中国经济改革30年(国有企业卷)[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80]迟福林.第二次改革:中国未来30年的强国之路[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81]刘树成,吴太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30年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82]刘迎秋.中国非国有经济改革与发展30年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83]王俊豪.深化中国垄断行业改革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84]章迪成.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正式制度变迁[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85]高尚全,杨启先.中国国有企业改革[M].济南:济南出版社,1999.
    [86]芮明杰.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87]常修泽.现代企业创新论:中国企业制度创新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
    [88]卢现祥,朱巧玲.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89]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
    [90]周绍朋.新世纪的国有企业改革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91]张卓元,郑海航.中国国有企业改革30年回顾与展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92]陈清泰.重塑企业制度:30年企业制度变迁[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
    [93]刘世锦.资本市场新论:与企业重组相适应的资本市场[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1.
    [94]何海燕等.中国反垄断研究[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95]李俊江,史本叶,侯蕾.外国国有企业改革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96][美]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97][美]彼得·德鲁克.创新与企业家精神[M].北京: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98][英]克里斯·弗里曼,罗克·苏特.工业创新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99]亨利埃茨科威滋.三螺旋——大学、产业、政府三元一体的创新战略[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100]本·斯泰尔,戴维·维克托,理查德.内尔森.技术创新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01]Lucas.Studies in Business Cycle Theory [M].Cambridge, Mass:MIT Press,1981.
    [102]Lundvall. National Systems of Innoration [M]. London:Pinter,1992.
    [103]Panayotou.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at Different Stag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Live hoods in the Third Word [M]. London:Macmillan Press,1995.
    [104]Porter.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M].U.S.A.:The Free Press,1990.
    [105]Porter.On Competition [M].U.S.A.:Harvard Businesi School Press,1998.
    [106]Pfeffer J, Salancik G The Extern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s [M]. New York: Harper & Row,1978.
    [107]Dennis, Rondinelli.Urban Economic Growth in the 21st Century:Assessing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Metropolitan Areas, Migration, Urbanization and Development:New Directions and Issues [M].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Fundand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8.
    [108]Gompers, Lerner J.The Money of Invention:How Venture Capital Creates New Wealth [M].U.S.A.: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2001.
    [109]Grossman, Helpman. Innovation and Growth in the Global Economy [M].Cambridge:Massachusetts,1991.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通知[Z].2011-11-1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中央企业技术创新信息平台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Z].2009-3-13.
    [3]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科学技术部国务院国资委共同推动国有骨干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会商纪要》的通知[Z].2006-4-29.
    [4]黎晓春.中国国有企业制度的系统性及变迁研究[D].吉林大学,2010.
    [5]董静.企业创新的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管理学院,2003.
    [6]李文国.基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国国家创新体系构建研究[D].通辽大学,2010.
    [7]胡凯.区域创新体系中企业主体地位研究[D].南昌大学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2007.
    [8]何丰.制度变迁中的企业创新研究[D].复旦大学,2004.
    [9]徐平.中石油集团自主创新机制及能力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
    [10]何丰.制度变迁中的企业创新研究[D].复旦大学,2004.
    [11]郭昌欣.新形势下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若干思考[N].科技日报,2005-06-08.
    [12]洪蔚.自主创新是寻求本土化的发展路径[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07-22(7).
    [13]梅克保.结合本地实际大力推进自主创新[N].光明日报,2005-11-01.
    [14]任仲平.民族振兴的强大支撑——论自主创新[N].人民日报,2005-12-07.
    [15]胡锦涛.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6-01-09.
    [16]洪银兴.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N].人民日报,2011-01-06.
    [17]石定环,柳御林.国家创新体系的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J].今日科技,2003(02):26-27.
    [18]张俊芳,雷家骗.国家创新体系研究:理论与政策并行[J].科研管理,2009(04):10-16.
    [19]钟荣丙.国家创新体系的系统构成及建设重心[J].系统科学学报,2008(03)59-64.
    [20]尚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关键是加快体制机制创新[J].中国软科学,2008(03):4-10.
    [21]盛四辈,宋伟.我国国家创新体系构建及演进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01):73-77.
    [22]沈刚.合作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途径[J].中国发展观察,2010(01):51-52.
    [23]仇永民.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观念羁绊与突破进路[J].学术论坛,2010(2):6-10.
    [24]杨亚欣.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在全社会培育创新文化[J].消费导刊,2010(02):222.
    [25]张雪敏.制度创新是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关键[J].理论前沿,2009(14):32-33.
    [26]曹应旺.十六大以来“建设创新型国家”述论[J].党的文献,2011(1):99-105.
    [27]李树毅.确立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与构建创新型国家[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11(3):53-57.
    [28]吕薇.建设创新型国家有多难[J].理论参考,2010(5):19-20.
    [29]张家禾.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精神倡导[J].科教文汇,2008(09):190-191.
    [30]白津夫.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思想解放先行[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2(01):80-82.
    [31]贾文昌.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理论前沿.2006(8).
    [32]简新华,殷保胜.中国自主创新的动力和实现机制[J].江海学刊,2008,(1):64-69.
    [33]余凤翥.转型期国有企业自主创新动力问题的探索[J].科技管理研究,2008,(8):9-10.
    [34]费广胜.制度论域下的中国企业科技创新动力[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7-14.
    [35]张成君.国有企业技术与制度创新的相关依存性[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3,1(1):44-47.
    [36]李旭轩.企业的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J].改革与战略,2006(06):185-188.
    [37]张春明.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J].消费导刊,2010(01):66-68.
    [38]刘东升.论创新理论的发展及对我国国有企业的启示[J].经济问题,2005(05):41-43.
    [39]余东华,王青.国有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效率变化及影响因素—基于1998~2007年省域面板数据的DEA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32(1):94-101.
    [40]姜绍华.影响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与路径选择[J].理论学刊,2010(05):53-55.
    [41]周华.国有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的系统性研究[J].经济纵横,2008(09):92-94.
    [42]邝金丽.国有企业自主创新动力机制的构建[J].管理现代化,2008(03):22-24.
    [43]杜鹏程,高先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J].科技与经济,2010,23(4):21-24.
    [44]王洪.西方创新理论的新发展[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2(06):19-24.
    [45]李荣融.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加速提升中央企业自主创新能力[J].中国军转民,2010(08):48-51.
    [46]张春明.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的实现路径[J].消费导刊,2009(11):82-84.
    [47]暴占光,孔亚南.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机制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22):15-16.
    [48]孙凯,杨笛.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评述与展望[J].科技与管理,2010,12(2):80-83.
    [49]庞娟.关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述评[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0,31(4):34-39.
    [50]黄燕.创新理论的演进及近期研究进展[J].江汉论坛,2001(12):28-30.
    [51]张磊,王淼.西方技术创新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综述[J].科技与经济,2008,21(1):56-58.
    [52]张伟.企业制度变迁中的技术创新[J].甘肃科技纵横,2006,35(6):121.
    [53]曹洪军,赵翔,黄少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 2009(09):105-114.
    [54]吴芷静.论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的政府行为转变问题[J].商业时代,2010(22):77-89.
    [55]陈锦华.全面提高企业自主品牌创新能力的三个主体作用[J].当代经济,2006(08):1.
    [56]王一鸣.自主创新与企业发展[J].开放潮,2006(04):36-38.
    [57]李三虎.在制度创新中走向技术创新:国有企业发展的关键动力[J].探求,2000(2):16-19.
    [58]陈清泰.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思考[J].管理世界,2006(07):1-52.
    [59]冯鹏义.自主创新能力与组织创新的互动关系研究[J].江汉论坛,2008(02):54-56.
    [60]张彦宁.中国企业要勇于跨进科技自主创新的发展阶段[J].上海企业,2006(03):10-13.
    [61]王忠禹.积极推动企业自主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企业管理,2010(06):4-6.
    [62]张晖,万解秋.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现状与实证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0,33(06):62-67.
    [63]徐元旦.产业集群与企业自主创新[J].红旗文摘,2007(07):19-21.
    [64]华斌.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分析与模型构建研究述评[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8,9(1):52-55.
    [65]程建国.政府作用的边界—关于“自主创新”的几个问题[J].经济研究参考,2009(37):48-56.
    [66]陈清泰.自主创新名家谈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思考[J].中国高新技术,2006(02):41-43.
    [67]蔡双立,张建宁.企业自主创新的本质与经验[J].中国流通经济,2010(04):53-56.
    [68]肖建忠.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政策支持体系研究[J].企业改革与发展,2010(05):167-171.
    [69]王一鸣,王君.关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几个问题[J].中国软科学,2005(07):10-32.
    [70]张晖.企业、政府、金融机构与企业自主创新的关系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02):71-73.
    [71]郝生宾,张涛,于渤.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的协同机制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1(01):34-38.
    [72]胡萍.自主创新的内涵和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提升途经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9,27(1):1-4.
    [73]姚莉娜,郝润生.论企业自主创新的渐进性与阶段性[J].现代财经,2008,28(3):58-62.
    [74]叶广宇,乔金晶.企业自主创新:概念演变与本质[J].企业经济,2009(10):9-11.
    [75]胡子昂.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财政扶持政策取向[J].经济纵横,2007(10):53-55.
    [76]赵国珍.论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和谐互动[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8(03):118-122.
    [77]杨志祥.论企业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J].学术论坛,2007(09):113-116.
    [78]刘和东.产学研合作与企业自主创新关系的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02):186-188.
    [79]高山行,徐新.企业自主创新五个视角的研究现状及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09):92-97.
    [80]黄娟.国外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经验及启示[J].企业改革与发展,2006(10):153-155.
    [81]辜胜阻.中小企业是自主创新的生力军[J].求是,2007(05):39-41.
    [82]郭国庆,钱明辉.优化企业自主创新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6(05):24-27.
    [83]郭励泓.为企业自主创新清除体制障碍[J].中国改革,2006(09):31-32.
    [84]邓聿文.企业:须成为自主创新最重要力量[J].宁波经济,2006(03):22.
    [85]张首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相关理论问题探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 30(1):4-5.
    [86]佟岩.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J].经济纵横,2010(03):102-104.
    [87]张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策略探讨[J].当代经济,2010(02):42-43.
    [88]徐大可.瑞典、德国加强自主创新的做法和启示[J].政策瞭望,2009(02):34-37.
    [89]刘和东.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自主创新关系的实证[J].决策与统计2008(16):125-127.
    [90]李伟,聂明,李顺才.企业自主创新体系框架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华为为例[J].科学管理研究,2009,27(01):9-11.
    [91]曹霞,金清.企业自主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J].商业经济,2008(07):108-111.
    [92]钱进,任海芝.企业自主创新模式比较研究[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8(3):154-156.
    [93]李刚.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模型与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10):4-6.
    [94]余博,卢明纯.借助自主创新联盟助推中国企业自主创新政体突围的几个问题[J].经济纵横,2008(04):112-115.
    [95]华锦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路径及其适用性分析[J].技术经济,2008,27(7):33-38.
    [96]毛蕴诗.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企业升级[J].决策与信息,2006(01):20-22.
    [97]连燕华.七大因素影响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J].国情观察,2006(02):17-19.
    [98]臧跃茹.以企业为主体提高自主创新能力[J].宏观经济研究,2006(11):39-44.
    [99]钱津.国有企业如何实现自主创新[J].经济纵横,2006(08):36-38.
    [100]李全起.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因素分析[J].创新科技,2006(08):16-17.
    [101]毛蕴诗,戴勇.OEM、ODM到OBM:新兴经济的企业自主创新路径研究[J].经济管理,2006(20):10-15.
    [102]郭立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测度研究的进展及其深化之见解[J].现代财经,2008,28(08):53-57.
    [103]詹卫清.企业自主技术创新之路——能力与动力的兼备[J].商业文化,2008(02):329-330.
    [104]连燕华,郑奕荣,于浩.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环境因素分析[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6(03):19-21.
    [105]路甬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J].新长征,2006,10:20-22.
    [106]陈昌柏,李刚,王双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构建[J].科技广场,2006(06):8-10.
    [107]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课题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再造企业竞争优势[J].当代经济,2006(04):4-5.
    [108]陈士俊,关海涛.技术创新主体的合理确定及其评价指标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2005(1):23-26.
    [109]焦雨生.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关系的研究综述[J].商业时代,2011(17).
    [110]雷明,董菁,于东江.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互动原理[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7).
    [111]姜作培.着力完善自主创新的机制体系[J].探索,2006(4):92-96.
    [112]杨酥等.关于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创新与发展[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113]陈玉川,赵喜仓,陈伟民.江苏省技术创新制度的结构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9(6).
    [114]许庆瑞,谢章澍,杨志蓉.企业技术与制度创新协同的动态分析[J].科研管理,2006(4):116-120.
    [115]李旭杆.企业的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J].改革与战略,2006(6):11-12.
    [116]王文亮,冯军政.企业持续创新能力内涵与特征分析[J].技术经济,2006(11):71.
    [117]向刚.企业持续创新:理论研究基础、定义、特性和基本类型[J].科学学研究,2005(1):136.
    [118]张成君.国有企业技术与制度创新的相关依存性[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1):44-47.
    [119]王大洲,关士续.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现状分析[J].中国 软科学,2000(4):23-26.
    [120]王大洲,关士续..企业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互动机制研究[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1(1):13-15.
    [121]夏志勇,袁建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系统构建与构成要素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7,26(10):2-6.
    [122]程津培.自主创新是我国实现经济增长模式转变[J].中国发展,2004(3).
    [123]施艳波.试论企业技术创新的制度建设[J].经济师,2010(7):286.
    [124]宋河发,穆荣平,任中保.自主创新及创新自主性测度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6(6):60-66.
    [125]徐冠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走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道路[J].中国科技产业,2005(4):9-13.
    [126]李引菊.关于增强国有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思考[J].理论研究,2006(2).
    [127]程跃,银路,李天柱.不确定环境下企业创新网络演化研究[J].科研管理,2011,32(1):29-34.
    [128]饶扬德.创新网络、创新生态与企业自主创新[J].软科学,2002,21(3):122-126.
    [129]王聪聪.多层次网络对企业创新管理的影响[J].企业技术开发,2011,30(9):131-133.
    [130]陈锦华.关于企业成为创新主体的若干问题[J].企业党建,2006.4.
    [131]李冰霜,左瑛.关于提高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思考[J].改革论坛,2011.06:39-41.
    [132]方焱松,钟华勇.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定位及作用[J].科技信息,2009(15).
    [133]郭丕斌,王其文.欧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实践及启示[J].科学管理研究,2008(5).
    [134]郭树末,关忠良,肖永青.以企业为主体的国家创新系统的构建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6).
    [135]何树全.试论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框架、问题与思路[J].理论参考.2005(5).
    [136]李元元.若干创新型国家的发展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华南理工大学学 报(社科版),2006(6).
    [137]李振京.宏观经济管理[J].“十二五”时期科技体制改革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2010(6).
    [138]李政.试议国家创新体系中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相互关系[J].生产力研究,2008(3).
    [139]理查德·叶兰德,文雯,赵琳.高等院校、科学研究与国家创新——来自OECD成员国的经验[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1).
    [140]梅永红,罗晖.“自主创新”是未来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由之路[J].中国科技产业,2005(1).
    [141]王品超,王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路径选择[J].理论前沿,2006(5).
    [142]易伟义,余博.,国家创新能力提升呼唤自主创新联盟[J].改革与战略,2008(8).
    [143]张磊,郑丕谔,李京等.自主创新体系的国际比较及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应采取的对策[J].经济体制改革,2009(1)
    [144]王海燕.国有企业创新动力探究[J].高技术与产业化,2011,3(178):99-103.
    [145]王玉荣,杨素云.国有企业自主技术创新[J].中国科技投资,2008(8):55-57.
    [146]于旭,王书红,赵爽.吉林省国有企业制度结构优化探析[J].长白学刊,2008(6):91-93.
    [147]卢东斌.自主创新:企业发展的根本出路[J].求是,2005(24).
    [148]邱伟年,林家荣,林铭.美、法国有企业改革对我国国有企业发展转型的启示[J].特区经济,2011(8):120-122.
    [149]段云龙,杨立生.企业持续创新动力模式及制度要素分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4(2):76-79.
    [150]刘国新,李兴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机制研究[J].科技与经济,2006(1):29-31.
    [151]王云.让国有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J].发展研究,2007(8):85-86.
    [152]王红玲.推进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几点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2010(59):51-52.
    [153]刘光富,CYLu S.中国国有企业创新动力因素探究[J].中国科技论坛, 2009(11):55-58.
    [154]简新华,殷保胜.中国自主创新的动力和实现机制[J].江海学刊,2008(1):64-69.
    [155]石延玲.自主创新与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J].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3):27-29.
    [156]王昕红,崔瑞锋,陆根书,席酉民,梁磊.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基于企业的视角[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2):26-30.
    [157]王迪.国外产学研合作的主要模式与启示[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8(7):32-34.
    [158]张义芳,翟立新.产学研研发联盟:国际经验及我国对策[J].科研管理,2008(3):42-48.
    [159]赵晶媛.探索企业新型产学研合作模式[J].科技管理研究,2008(9):14-16.
    [160]金思宇.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6):93-96.
    [161]袁华剑.企业品牌文化战略研究——以海尔集团为例[J].管理研究,2010(1):49.
    [162]沈志渔,刘兴国.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的阻碍因素分析[J].学术研究,2009(10):71-78.
    [163]刘翼生.自主创新战略ABC[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09):53-54.
    [164]王越.自主创新下国有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9(04):51-54.
    [165]王洪.我国企业自主创新动力不足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9(22):139—141.
    [166]薛刚,徐俊霞.资本市场与企业制度创新[J].理论与现代化,2005(7):113-114.
    [167]王实.中国自主创新政策体系建设研究[J].决策咨询,2011(1):7-11.
    [168]华斌.中国企业创新力不足的影响因素[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0(3):36-39.
    [169]刘光富.中国国有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与体系的探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41(6):110-115.
    [170]邓荣霖.制度创新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10).
    [171]沈太基,华斌.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分析与模型构建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8(2):14-16.
    [172]乐益民.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2010(16):54.
    [173]娄为民.我国国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存在的障碍分析[J].创新地带,2007:49-51.
    [174]许斌.我国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分析与对策研究[J].企业与经济管理,2007(34):476-492.
    [175]熊梦.完善外派监事会制度促进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建设[J].红旗文摘,2010(06):12-13.
    [176]吕薇.完善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政策体系[J].新经济导刊,2010(12):88-91.
    [177]王锡秋.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内部障碍及对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16):82-84.
    [178]常建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促进煤炭企业发展的战略基点[J].中国煤炭,2006(4):3-15.
    [179]杨桂荣,谢轩.谈政府在企业科技创新中的职能定位[J].商业时代,2008(24):52-53.
    [180]张易杰,宋明洁.试析国有企业在政府采购法中的主体地位及立法完善[J].科技创新导报,2008(31):170-171.
    [181]张同华.试论推进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路径[J].科技资讯,2007(26):228.
    [182]蔡达峰.深刻理解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意义[J].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3):49-50.
    [183]刘文娟.浅析自主创新企业发展与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J].浙江大学学报,2010(05):91.
    [184]孙亚飞.浅析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三个首要条件[J].经营管理,2009(10):77-79.
    [185]张晖,万解秋.企业自主创新中的金融支持[J].现代金融,2009(5):5-6.
    [186]王霆.企业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互动性[J].现代企业,2008(3):42-43.
    [187]杨柏龄.企业才是技术创新体系的主体[J].高科技与产业化,2011(05):112-113.
    [188]李培泓.美国自主创新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启示[J].河北大学学报,2009(1):77-80.
    [189]金长峰.坚持制度创新破解国有企业改革困局[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1(04):64-69.
    [190]张守德.技术创新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J].商场现代化,2006(2):120.
    [191]卢怀宝.基于自主创新的企业科技发展战略思考[J].石油科技论坛,2007(06):16-19.
    [192]张保胜.河南省工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演进及其结构性分析[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8,26(4):10-32.
    [193]李强.国有企业自主创新机制探讨[J].知识产权,2011(2):52-55.
    [194]赵爱英.国有企业与技术创新[J].同煤科技,2005(2):31-34.
    [195]朱美光.国有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6(5):190-192.
    [196]陈丹红.国有企业技术自主创新支持系统的构建[J].企业经济,2007(8):12-14.
    [197]任立坤.国有企业技术创新滞后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3):76-77.
    [198]田春哺,吴中伦,刘同云.国有企业技术创新障碍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6):48-56.
    [199]陈红磊,樊林超,庄严.国有企业技术创新问题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09(7):105-122.
    [200]张敬民.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路径分析[J].河南冶金,2006,14(4):53-56.
    [201]曾美艳.国有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选择[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8(5):18-19.
    [202]章迪诚.国有企业改革30年回顾—制度完善[J].中国监察,2008(20):44-45.
    [203]周叔莲.国有企业改革30年的模式、道路及成绩[J].经济研究导论,2009(8):1-6.
    [204]严晨智.国有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路径选择[J].新材料产业,2006(12):56-57.
    [205]李荫榕,孟庆伟.国有大型企业为何难以走上自主创新之路[J].科技管理研究,2004(4):23-25.
    [206]贺建平.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制度创新的探讨[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9):60-63.
    [207]黄速建,余菁.国有企业的性质、目标与责任[J].中国工业经济,2006(2):68-76.
    [208]吴海燕,杨武,雷家骗.我国企业创新激励体系主要问题及对策探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20):89-92.
    [209]陈清泰.关于创新型国家与创新型企业[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6(06):11-15.
    [210]辜胜阻,李华,洪群联.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制度创新与企业技术创新[J].江海学刊,2010(06):72-78.
    [211]余桂玲.创新型企业与创新型国家[J].社科纵横,2008(09):81-83.
    [212]李德玲.创新型企业创新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7(07):19-22.
    [213]陈劲,王方瑞.中国企业技术和市场协同创新机制初探[J].科学学研究,2006,24(04):629-634.
    [214]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研究,2012,30(02):161-164.
    [215]许庆瑞,谢章澎,杨志蓉.企业技术与制度创新协同的动态分析[J].科研管理,2006,27(04):116-120.
    [216]陈劲,曾珍云.开放式创新视角下中国企业R&D国际化的关键路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03):13-15.
    [217]陈劲,黄衡.回溯创新:一类新的创新模式[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8):1-4.
    [218]杜伟.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基本构成分析及现实启示[Jr].软科学,2005,19(4):77-79.
    [219]史本叶,李俊江.提高国有企业创新能力: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视角[J].经济 社会体制比较,2010(06):182-188.
    [220]杜伟.增强国有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思考[J].经济体制改革,2003(6):41-44.
    [221]孙冰.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理论研究述评[J].现代管理科学,2008(04):8-10.
    [222]徐建中,荆玲玲.基于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外部动力要素识别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8):70-72.
    [223]高小殉.技术创新动因的“技术推进”与“需求拉动”争论[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1,32(6):590-593.
    [224]高小珣.预期利润、企业家精神与技术创新[J].财经科学,2009(7):80-86.
    [225]吴芷静.论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制度环境构建[J].财经问题研究,2010(08):96-99.
    [226]李廉水.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的途径[J].科学学研究,1997(03):41-44.
    [227]李学勇.在新形势下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着力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J].中国科技产业,2009(11):10-11.
    [228]杨学山.产学研合作已经成为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J].中国科技产业,2012(01):12-13.
    [229]柳卸林,潘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模式[J].中国科技产业,2008(06):54-59.
    [230]郭广银.以产学研合作推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J].群众,2011(08):17-18.
    [231]王建华.央企应做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扛鼎人[J].企业文明,2012(05):23-25.
    [232]费钟琳.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产学研合作创新内涵剖析[J].科协论坛,2009(1):177-178.
    [233]徐志坚.促进产学研结合建设创新型国家[J].中国科技产业,2008(02):12-15.
    [234]周全绍.后危机时代发达国家促进企业创新转型的启示[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11,13(4):5-7.
    [235]王黎娜.中国传统文化与技术创新[J].科协论坛,2009(9):181-182.
    [236]叶帆.社会环境对自主创新的制约及其对策[J].新疆社科论坛,2007(03):56-62.
    [237]李永胜.培育自主创新的社会生态环境[J].社会科学论坛,2006(12):46-50.
    [238]袁敏.推进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思考[J].商业文化,2009(07):17.
    [239]邵宁.国资委副主任邵宁在2010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上的讲话[J].中国有色建设,2010(2):10-11.
    [240]王永庆.关于增强我国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案[J].经济界,2011(2):17-19.
    [241]李发福.我国企业成为创新主体的外围制度困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8):46-50.
    [242]张璐,文宗川,刘亮,等.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演变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启示[J].科学管理研究,2011,29(5):9-13.
    [243]王忠禹.抓住企业自主创新的历史机遇[J].中国林业产业,2010(3):19.
    [244]刘胜.市场导向是否有利于技术创新[J].经理人,(142):24-25.
    [245]薛志林.企业自主创新的多元取向[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2(1):35-36.
    [246]宋海霞.企业和政府共同给力[J].中州大学学报,2012,29(1):56-58.
    [247]欧剑斌.论资本市场在企业自主创新中的作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12,13(1):47-49.
    [248]严智晨.国有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路径选择[J].化工管理,2007(5):17-19.
    [249]万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J].科学咨询,2012(01):1.
    [250]孙福全.加快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J].企业文明,2012(05):16-19.
    [251]民建中央.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J].中国科技产业,2012(03):24-25.
    [252]陈劲,李新男.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笔谈[J].科学学研究,2011,29(12):1761-1762.
    [253]黄涛.中国科技体制改革面临六大突出问题[J].科技导报,2010,28(2):118-119.
    [254]杜海东.市场导向的企业技术创新[J].经营与管理,2010(4):62-63.
    [255]冯婷婷.自主创新:宏观、微观层面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中国经济导刊,2006(12):32-33.
    [256]丁巨涛,杨炯,张浩敏.构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应妥善处理的主要关系[J].工业技术经济,2004,23(1):8-9.
    [257]徐静,俞小敏等.对国有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若干思考[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12,10(1):49-51.
    [258]赖明,殷登祥等.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创新环境——科技自主创新与社会文化环境研讨会纪要[J].民主与科学,2008(5):33-42.
    [259]杨海亮.提升企业持续创新能力对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1(04):54-55.
    [260]吴照云,余焕新.中国企业创新动力不足[J].当代财经,2007(7):60-63.
    [261]邱碉,宋焕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因素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07(19):45-46.
    [262]康志勇,张杰.制度缺失、行为“扭曲”与我国自主创新动力不足[J].现代经济探讨,2009(3):76-80.
    [263]吴峰.印度企业创新动力探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4(9):204-206.
    [264]陈铁军,吴添祖.浙江民营科技型企业创新动力和创新障碍分析[J].软科学,2002,16(6):61-63.
    [265]王玉荣,杨震宁.我国制造业的创新环境及其动力:475个企业样本[J].改革,2010(1):45-54.
    [266]刘明霞,袁靖波.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的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探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4(7):94-97.
    [267]李树培.我国企业技术自主创新动力不足:原因与对策的博弈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09(3):116-127.
    [268]田尚.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的原因及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122-123.
    [269]项保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1994,15(1):44-49.
    [270]梁美华.文化创新——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源[J].湘潭大学学报,2007,31(5):72-75.
    [271]杨静,孙玉娟.我国企业创新动力缺少成因及对策[J].江苏商论,2007(10):124-125.
    [272]孙冰.企业自主创新动力机制及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07(10):11-13.
    [273]魏江.完善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对策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1998,16(6):1-3.
    [274]张礼建,卢燕.试论转型期社会中企业创新的动力机制建设[J].科技管理研究,2010(12):17-19.
    [275]郭韬,滕响林.企业组织创新的动力系统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3):25-27.
    [276]孙冰.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系统的协同论解释[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4):33-37.
    [277]陈继初.企业自主创新动力新模式研究[J].求索,2010(5):75-77.
    [278]吴天凤.家族式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的动力机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12):157-160.
    [279]段云龙.基于制度结构的企业持续技术创新动力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10(9):48-50.
    [280]纪玉山,张忠宇.科技创新体系的动力机制设计[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2):2327.
    [281]李兴宽,向刚,章胜平.基于直觉模糊集的企业持续创新动力综合评价[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6):27-29.
    [282]马万超,王爱萍.非生产性收入:企业技术创新缺乏动力的根本原因[J].科技管理研究,2009(11):14-15.
    [283]王力民.基于知识联盟的集群企业知识创新动力机制研究[J].情报科学,2009,27(1):44-47.
    [284]辜胜阻,李俊杰.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困境与制度创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25(11):139-143.
    [285]李翠娟,徐波.基于知识合作剩余的集群企业创新动力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12):76-79.
    [286]王德应,刘渐和,王成军.基于知识产权制度的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20):110-114.
    [287]董媛媛,张寒松,赵刚.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企业原始创新能力系统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9(10):61-65.
    [288]李柏洲,董媛媛.基于协同论的企业原始创新动力系统构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1):56-60.
    [289]刘军,邱艾超.基于期望模型的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研究[J].企业经济,2005(10):76-77.
    [290]刘霞.基于投入产出系统的企业创新动力三维构架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7(13):101-138.
    [291]孙冰.基于多视角赋权的企业技术创新动力评价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4(1):50-52.
    [292]孙东生,孙光磊.关于我国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探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27(2):73-75.
    [293]王炳成,于泉,王显清.供应链成本传递机制下的企业创新动力源与创新方法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15):77-81.
    [294]岳树民.构建税收激励机制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动力[J].税务研究,2006(6):11-14.
    [295]孙冰.企业自主创新动力机制的构成及运作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8(12):127-129.
    [296]王帮俊,周敏.企业家在技术创新动力中的作用分析—一个委托代理理论的视角[J].科技导报,2007,25(6):73-76.
    [297]张永伟.企业创新动力为何不足[J].管理科学,2007(02):44-46.
    [298]孙冰,王为.企业自主创新动力仿真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8):28-33.
    [299]罗玲,刁兆峰.企业战略创新动力机制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29(8):50-56.
    [300]朱涛.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及模型构建[J].科技管理研究,2009(9):246-270.
    [301]彭荣.企业内部可持续性创新动力模式构建[J].商业时代,2009(14):50-51.
    [302]周珊珊.企业渐进性创新动力持续改进[J].商业时代,2007(9):48.
    [303]赵涛,姜兴,王哲.变革型领导对自主创新内动力的推动效用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8(1):21-30.
    [304]林红.产学研联合创新:福建省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缺损与构建[J].福建论坛,2008(4):100-105.
    [305]陶良虎,陈得文.产业集群创新动力模型分析[J].江海学刊,2008(02):210-214.
    [306]刘印房.创新型国家视野中的企业创新动力诌议[J].市场论坛,2007(02):69-71.
    [307]李前兵.企业内部创新动力来源的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1):220-223.
    [308]向刚,汪应洛.企业持续创新动力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2004,25(6):108-113.
    [309]胡宗良.创新动力模型:解读我国企业为什么缺失创新[J].经济管理,2006(17):6-10.
    [310]何大军,巫景飞,芮明杰.创新视角下产业模块化演进的动力机制研究[J].商业时代,2009(33):95-96.
    [311]段云龙,向刚.企业持续创新动力的评价模型及应用[J].统计与决策,2008(09):184-185.
    [312]吴翔阳.倒逼机制:企业创新动力的政府作为[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06):51-54.
    [313]李明惠,雷良海,孙爱香.大企业集群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9):64-68.
    [314]姚建峰.企业创新动力模型分析[J].财经论丛,2004(6):74-78.
    [315]郭晓.企业创新动力影响因素的文献评述[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0,25(05):56-58.
    [316]甘雪波.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系统框架分析[J].商业研究,2002(08):70-71.
    [317]陈云娟.企业家精神与民营企业创新动力机制研究—以浙商为例[J].经济纵横,2010(04):63-66.
    [318]欧阳新年.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与利益激励机制[J].科学管理研究,2004,22(03):21-25.
    [319]刘洁,梁嘉骅.企业技术创新进化的动力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2009,32(9):90-94.
    [320]中共科学技术部党组.坚持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进一步发挥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J].求是,2012(19):20-22.
    [321]专题调研组.调整我们的思路和政策:以创新驱动发展[J].科学发展,2010(01):7-19.
    [322]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坚定不移地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J].求是,2012(10):14-17.
    [323]Jose Mana,Viedma Marti.Social Capital Benchmarking System:Profiting from Social Capital when Building Network Or-ganizations [J]Journal of Intellectual Capital,2004(5):426-448.
    [324]Bunt G, Groenewegen P. An Actor - Oriented Dynamic Network Approach -the Case of Interorganizational Net-work Evolution [J].Organizational Research Methods,2007,10(3):463-482.
    [325]Hite J.M,Hesterly W.S. The Evolution of Firm Networks:from Emergence to Early Growth of the Firm [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1(22):275-286.
    [326]Traor N.Networks and Rapid Technological Change:Novel Evidence from the Canadian Biotech Industry [J]. Industry and Innovation,2006,13(1):41-68.
    [327]Madhavan R, Koka B.R, Prescott J.E. Networks in Transition:How Industry Events (re) Shape Interim Relationships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8,19:439-459.
    [328]Powell W.W,White D.R,Koput K.W,Owen-Smith J.Network Dynamics and Field Evolution:the Growth of In-terorganizational Collaboration in the Life Sciences [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2005(110):1132-1205.
    [329]Blundel R.Little Ships:the Co—evolution of 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 and Industrial Dynamics in Competing Innovation Networks [J].Industry and Innovation,2006,13(3):313-334.
    [330]Lang J, Lockhart D.Increased 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 and Changes in Board Linkage Patterns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0,33:106128.
    [331]Koka B.R, Prescott J.E.Strategic Alliances as Social Cap-ital:a Multidimensional View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2,23(9):795-816.
    [332]BeBressonC, F Amesse. Networks of Innovators:A Review and Introduction to the Issue [J]. Research Policy,1991,20(6):63-39.
    [333]Freeman C.Networks of Innovators:A Synthesis of Research Issues [J]. Research Policy,1991,20(6):499-514.
    [334]Davis I.Learning to grow again [J].McKinsey Quarterly,2004 (1).
    [335]Deidda L.Interaction between economic and financial development [J]. Monetary Economics,2006, (53):233-248.
    [336]Evans H.They Made America [A] Two Centuries of Innovators from the Steam Engine to the Search Engine[C], U.S.A., Little Brown Press,2004.
    [337]Francesco C, Wilbur J.The U.S.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and Reginal Covergence:A Teinterpretation [J].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01, 1(109):584.
    [338]Freeman C.Japan:ANew National System of Innovation[A].Dosi, Getal Technical Change and Economic Theory[C],London,Pinter,1987.
    [339]Gupta S, Clements B, Baldacci. Fiscal policy, Expenditure composition and Growth in low-income countries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2005 (24):441-463.
    [340]Haksever.Model of Value Creation:Strategic View [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2004(49).
    [341]Hellmann T.The allocation of control rights in venture capital110 contracts [J].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1998(29):57-76.
    [342]Huber, Joseph.Towards Industrial Ecology: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s a Concept of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Kortum,S. & Lerner,J.Assessing the contribution of venture capital to innovation[J].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2000,(31):674-692.
    [343]Lucas, R.E.J.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8(22):3-42.
    [344]Lakhwinder S.Globalization,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and Response of Public Policy[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C].2004,3(01):215-231.
    [345]Patel P, Pavit K.The Nature and Economic Importance of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J].STJ Review,1994:14.
    [346]Romer P.The Origins of Endogenous Growth [J]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994 (5):3-22.
    [347]Scrimgeour, Oxley, Fata.The Relative Effectiveness of Different Types of Environment Tax:The Case of New Zealand [J].Environmental Modeling and Software,2005,20 (1):1439-1448.
    [348]Solow, R.M.Technical change and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 [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57,39(08):312-320.
    [349]Utterback, Suarez, F.Innovation. Competition and industry structure [J].Research policy,1993,22 (2):1-22.
    [350]OECD.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R].Paris:OEDC,199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