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时空观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从主客关系上看,时空的历史可以区分为自然时空与抽象时空、绝对时空与先验时空、相对论时空观与生命哲学时空观这三个依次演进的系列,时空的进一步演进便是从主客二分模式中解脱出来,克服时空的两极化和外在化的缺陷,走向实践、走向生活。这种克服同时也是一种回归,因为从现象学的时空溯源和发生学的时空溯源来看,原初的时空便是人的实践活动,而在实际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外在化的客观时空,也是由实践建构的,这种建构过程涉及到实践发展的要求、时空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规训。明了时空的实践生活的本性,我们进一步把时间界定为实践的隐匿性或否定性,把空间界定为实践的显现性或肯定性,完成了对时空的新内涵界定。最后时空的实践本性被我们区分为属人性、立体性、演化性,从而也就更具体地表明实践时空观是一种属人性的时空观、立体性的时空观和具有演化性的时空观。
The history of space and time entails three pairs of viewpoints in terms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subject and object, which are firstly natural concept of space& time and abstract concept of space& time, secondly absolute concept of space& time and transcendental concept of space& time, and thirdly the concept of space& time in theory of relativity and that of in life philosophy. Aristotle is the founder of the natural concept of space& time, in which the main destination of spacial and temporal exploration is prescribed, na?ve substantiality of space and time is pointed out and a dialectic analysis on space and time is made. Pythagoras, Plato and Augustine are three representatives in holding abstract concept of space& time. Within such a viewpoint, there are two kinds of spacial and temporal concept, which are spiritually mathematic concept of space and time and humanized concept of space and time. It is because both of the natural concept and the abstract concept rely on individual experience and observing mode with a natural attitude that they are arranged in the same category. Since the aforementioned viewpoints still in the control of imagery thinking, the following research on concept of space and time appeals to transcending individual experience and reaching universal rationality.
     In the higher stage, we get two extraordinary viewpoints, which are Newton’s absolute concept of space& time in the dimension of object and Kantian transcendental concept of space& time in the dimension of subject. Two characters are evident in the concept of absolute space& time: on the one hand, it is beyond sensual experience;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objective existence which can be speculated with experience. While the two characters of Kantian concept are that it is sensual condition in human beings and that it owns to impersonal standard in the world of experience. In Kant’s idea, the concept of space& time is mode of transcendentally sensible intuition, which owns to universal necessity in the world of experience. This means in essence Kantian concept of space& time is a viewpoint with objectivity. Actually, objectivity in Kang’s eyes has the same meaning with universality and necessity which is opposite to occasionality and particularity. In this sense, I arrange Newton’s concept and Kant’s concept in the same room due to their common pursuit in objectivity on research of space& time concept. However, there is paradox in their research, because both of them do not escape from formalization and abstraction. Hence, it is necessary to solve the problem if the following researchers hope to improve in this aspect.
     In this stage, scholars aim to research concept of space& time in terms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subject and object. Einstein proposes concept of space& time in theory of relativity, while Bergson raises a concept in life philosophy. In Einstein’s idea,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relativity and reaction between subject and object. But Bergson prefers priority of time and unity between space and time. We can find in both of the theories that space and time in essence are not attributed to subjectivity or objectivity simply, but the unity of subject and object. However, if there is no real unity between subject and object, we will either thinks that objectivity plays a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unity as Einstein asserts, or we believes that subjectivity is the holder as Bergson thinks. In these viewpoints, problem of space and time is limited in the traditional thinking mode of dualism. There will be no essential transition in research of concept of space& time concept. Therefore,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completely, we need to rely on praxiology, in which the unity of subject and object can be achieved in its real sense.
     The reason for relying on praxiology lies in the limitation of traditional concepts, which is on the one side that they make space and time polarization and on the other side that they make space and time externalization. The polarization means that either essence of space and time is defined into subjectivity, or objectivity, which makes the concept of space& time lose an opportunity to express the plurality of life world. The externalization means that space and time is regarded as an independent existence which has no relation with human experience more and more. There is no position for the significance of space and time for human subsistence. Hence, only in the viewpoint of praxiology, can the aforementioned limitation be overcome. The reason for my insistence is two-side. On the one side, all forms of space of time can be recognized in praxis and polarization in space& time thinking can be solved; on the other side, we can get subsistent significance of human beings in praxis, which make space and time concern with human action, emotion and freedom. In fact, we can call the action of constructing of space& time concept in praxis reconstruction, because there has been significance of life praxis in space and time. The thing i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history, the significance of life praxis in space and time is forgot and wrapped. And now what we need to do is to return to its original appearance. I apply the return in going back to its root both with a phenomenological method and a genetic method. Space and time in terms of phenomenology corresponds to human institutive experience, which is definitely a direct experience before we have a mature consciousness in space and time. Space and time in terms of genetics is in accordance with time, which focuses on the problem how can the original space and time come into being. Research on both phenomenology and genetics show that space and time is achieved by human praxis and human action. The original mode of space and time is practical mode of human beings. This is also the basis for external space and time being formed. In detail, external space and time is constructed in three steps, which are requirement of praxis’development, progress of space& time technology and social norms.
     We can make new definition on space and time from the prospect of praxis after we understand the significance of life praxis in space and time. Space is the appearance of practical action, which represents its positive side, while time is recessive character of practical action, which represents its negative side. With such a definition, we can not only solve the problem on substantial thinking in concept of space and time, but also achieve the unity of space and time and reach a historical transcendence in defining space and time. Let me explain the new concept of space& time in terms of praxis’nature. The nature of praxis in space and time entails humanistic character, tridimensional character and evolving character. The reason for such a description lies in practical action itself. As the mode of human subsistence, practical action is humanistic. As a conception concerning relations and conditions, it is tridimensional. And as a dynamic procedure of action, it is evolving. The aforementioned aspects express meaning of praxiological concept of space& time fully. Firstly, the humanistic character of space and time means the inherent relation of space& time and subsistent mode of human beings, which not only entails the relevance of space& time and human action, but also entails the relevance of space& time and human emotion. The humanistic character of space& time discloses that human beings and space& time are in a body. Secondly, the tridimensional character of space& time means interaction of time and time, and space and space, which is originated from the practical nature of space& time. Thirdly, the evolving character of space& time means that with different human praxis, there will be different appearances in space and time. It is a dynamic development. From a macroscopical prospect on human praxis, appearances of space& time can be divided into appearance in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 appearance in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and that of in communicative civilization. Then we find an evolving track of space& time and praxis.
     From the history of space& time, the life basis of space& time and the praxis of space& time, we build up a new concept of space& time, which is praxiological concept of space& time.
引文
1奥古斯丁:《忏悔录》,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242页。
    
    2《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北京:三联书店,1959年版,第109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6页。
    4参见刘奔:《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社会时-空特性初探》,《哲学研究》1991年第10期;张明仓:《虚拟实践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58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9页。
    
    
    6卡西尔:《人论》,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版,第72页。
    7卡西尔:《人论》,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版,第72页。
    8汪天文:《社会时间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4页。
    9刘文英:《中国古代的时空观念》,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页。
    
    
    10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33页。
    11亚里士多德:《物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00页。
    12亚里士多德:《物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93页。
    
    13亚里士多德:《物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25页。
    14亚里士多德:《物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25页。
    15亚里士多德:《物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25页。
    16亚里士多德:《物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25页。
    17亚里士多德:《物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28页。
    18亚里士多德:《物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28页。
    19亚里士多德:《物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25页。
    20亚里士多德:《物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24页。
    
    
    21亚里士多德:《物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23页。
    22亚里士多德:《物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00页。
    23亚里士多德:《物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24页。
    24亚里士多德:《物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29页。
    25亚里士多德:《物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29页。
    
    26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231页。
    27亚里士多德:《物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67页。
    
    28转引自陈荷清、孙世雄:《人类对时间和空间本质的探讨》,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2页。
    29转引自陈荷清、孙世雄:《人类对时间和空间本质的探讨》,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4页。
    30转引自陈荷清、孙世雄:《人类对时间和空间本质的探讨》,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7页。
    31苗力田主编:《古希腊哲学》,北京:中国人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82页。
    
    32苗力田主编:《古希腊哲学》,北京:中国人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82页。
    33转引自李烈炎:《时空学说史》,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72页。
    34亚里士多德:《物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20页。
    35奥古斯丁:《忏悔录》,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241页。
    36奥古斯丁:《忏悔录》,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241页。
    37奥古斯丁:《忏悔录》,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247页。
    
    38奥古斯丁:《忏悔录》,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244页。
    39奥古斯丁:《忏悔录》,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254页。
    40奥古斯丁:《忏悔录》,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255页。
    
    41《牛顿自然哲学著作选》,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1年版,第26-27页。
    42《牛顿自然哲学著作选》,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1年版,第27页。
    43《牛顿自然哲学著作选》,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1年版,第26页。
    44《牛顿自然哲学著作选》,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1年版,第28页。
    45《牛顿自然哲学著作选》,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1年版,第28-29页。
    
    46《牛顿自然哲学著作选》,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1年版,第29-30页。
    47《牛顿自然哲学著作选》,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1年版,第34页。
    48《牛顿自然哲学著作选》,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1年版,第34页。
    49《牛顿自然哲学著作选》,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1年版,第34页。
    
    50转引自爱德文·阿瑟·伯特:《近代物理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20页。
    51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256页。
    52转引自杨河:《时间概念史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15页。
    
    53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6页。
    54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8页。
    55张志伟主编:《西方哲学史》,北京:中国,2002年版,第543-544页。
    
    
    56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4-35页。
    57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0页。
    58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6页。
    59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1页。
    
    60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7页。
    61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0页。
    62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1页。
    63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2页。
    64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7页。
     65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259页。
    66爱因斯坦:《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导读部分第16页。
    
    67爱因斯坦:《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页。
    68爱因斯坦:《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3页。
    69爱因斯坦:《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页。
    70爱因斯坦:《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页。
    71爱因斯坦:《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页。
    
    
    72 G..J.威特罗:《时间的本质》,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80页。
    73转引自杨河:《时间概念史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11页。
    74《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246页。
    75柏格森:《时间与自由意志》,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第81页。
    76柏格森:《时间与自由意志》,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第68页。
    77柏格森:《时间与自由意志》,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第70页。
    78柏格森:《创造进化论》,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16页。
    79柏格森:《时间与自由意志》,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第72页。
    80柏格森:《创造进化论》,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292页。
    81柏格森:《时间与自由意志》,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第91页。
    
    82柏格森:《时间与自由意志》,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第93页。
    83柏格森:《时间与自由意志》,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第74页。
    84柏格森:《时间与自由意志》,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第69页。
    
    
    85柏格森:《时间与自由意志》,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第88页。
    86柏格森:《创造进化论》,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227页。
    87柏格森:《创造进化论》,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150页。
    88柏格森:《创造进化论》,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227页。
    89柏格森:《创造进化论》,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227页。
    
    90转引自苏贾:《后现代地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5-26页。
    91皮亚杰:《儿童心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4页。
    
    92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364页。
    93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364页。
    94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74页。
    
    95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74页。
    96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37-138页。
    97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38页。
    98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40页。
    99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49-150页。
    100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27页。
    101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29页。
    
    
    102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73页。
    103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74页。
    104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73页。
    
    105转引自吴国盛:《时间的观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35-136页。
    106转引自吴国盛:《时间的观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36页。
    
    
    107柏格森:《时间与自由意志》,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第75页。
    108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362页。
    109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486页。
    110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477页。
    
    111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488页。
    112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4页。
    
    113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3页。
    114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4页。
    115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4页。
    116转引自陈荷清、孙世雄:《人类对时间和空间本质的探讨》,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84页。
    117转引自陈荷清、孙世雄:《人类对时间和空间本质的探讨》,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85页。
    
    118转引自陈荷清、孙世雄:《人类对时间和空间本质的探讨》,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84-385页。
    119刘文英:《中国古代的时空观念》,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9页。
    120刘文英:《中国古代的时空观念》,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0-21页。
    
    
    121刘文英:《中国古代的时空观念》,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2页。
    122刘文英:《中国古代的时空观念》,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5页。
    
    123维柯:《新科学》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416页。
    124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67页。
    125刘文英:《中国古代的时空观念》,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
    
    126刘文英:《中国古代的时空观念》,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页。
    127吴国盛:《时间的观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3页。
    128维柯:《新科学》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409页。
    129刘文英:《中国古代的时空观念》,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页。
    130刘文英:《中国古代的时空观念》,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页。
    
    131汪天文:《社会时间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4页。
    132陈荷清、孙世雄:《人类对时间和空间本质的探讨》,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页。
    133陈荷清、孙世雄:《人类对时间和空间本质的探讨》,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页。
    134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83页。
    135维基百科全书,http://en.wikipedia.org/wiki/Atomic_clock。
    136鲍曼:《全球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27页。
    137陈荷清、孙世雄:《人类对时间和空间本质的探讨》,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9页。
    138 BK·里德雷:《时间、空间和万物》,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51页。
    
    139弗·卡约里:《物理学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7页。
    140弗·卡约里:《物理学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7页。
    141《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255页。
    
    142陈荷清、孙世雄:《人类对时间和空间本质的探讨》,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2页。
    143吴国盛:《时间的观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11页。
    144吴国盛:《时间的观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11页。
    
    145克拉克·布列斯:《时间的秘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8页。
    146福柯:《规训与惩罚》,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61页。
    147福柯:《规训与惩罚》,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61-162页。
    
    
    148福柯:《规训与惩罚》,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70页。
    149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76页。
    
    150福柯:《规训与惩罚》,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64-165页。
    151福柯:《规训与惩罚》,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70页。
    152福柯:《规训与惩罚》,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72页。
    
    153福柯:《规训与惩罚》,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74页。
    154福柯:《规训与惩罚》,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71页。
    155张奎良:《马克思时空观新论》,《江海学刊》2004年第2期。
    156陈荷清、孙世雄:《人类对时间和空间本质的探讨》,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3页。
    
    
    157亚里士多德:《物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30页。
    158亚里士多德:《物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40页。
    159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3页。
    160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4页。
    161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322页。
    
    
    162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514-515页。
    163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516页。
    164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515页。
    16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32页。
    
    166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39页。
    167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90页。
     168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34页。
    
    169伯克:《崇高与美》,上海:三联书店分店,1990年版,第135-136页。
    170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98页。
    
    
    171鲍曼:《全球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27页。
    172鲍曼:《全球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2-13页。
    
    173鲍曼:《全球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2页。
    17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7-38页。
    175鲍曼:《全球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2页。
    
    
    176怀特海:《科学与近代世界》,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63页。
    177怀特海:《科学与近代世界》,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63页。
    
    178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29页。
    179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29页。
    180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316-320页。
    181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362-363页。
    182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479页。
    183萨特:《存在与虚无》,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46页。
    
    184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387页。
    185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414页。
    186萨特:《存在与虚无》,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46页。
    187怀特海:《科学与近代世界》,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63页。
    188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01页。
    
    189托夫勒:《第三次浪潮》,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年版,第65页。
    190鲍曼:《全球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26页。
    
    191转引自托夫勒:《第三次浪潮》,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年版,第67页。
    192维柯:《新科学》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77页。
    193托夫勒:《第三次浪潮》,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年版,第66页。
    194托夫勒:《第三次浪潮》,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年版,第68页。
    195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83-384页。
    196转引自吴国盛:《时间的观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05页。
    19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4页。
    
    19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5页。
    19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5页。
    200布列斯:《时间的秘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9页。
    
    201转引自托夫勒:《第三次浪潮》,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年版,第66页。
    202托夫勒:《第三次浪潮》,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年版,第66-67页。
    
    203转引自托夫勒:《第三次浪潮》,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年版,第70页。
    204托夫勒:《第三次浪潮》,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年版,第70页。
    205托夫勒:《第三次浪潮》,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年版,第73页。
    
    
    206鲍曼:《全球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42-43页。
    207米切尔:《伊托邦》,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106页。
    208托夫勒:《创造一个新的文明》,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32页。
    209托夫勒:《第三次浪潮》,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年版,第192页。
    210托夫勒:《第三次浪潮》,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年版,第192页。
    211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第194页。
    
    212托夫勒:《创造一个新的文明》,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33页。
    213米切尔:《伊托邦》,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106页。
    
    212托夫勒:《创造一个新的文明》,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33页。
    213米切尔:《伊托邦》,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106页。
    216鲍曼:《全球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6页。
    217米切尔:《伊托邦》,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91页。
    
    
    
    218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第35页。
    219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第90页。
    220蔡曙山:《语言、逻辑与认知》,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2页。
    221彭茨、雷迪克、豪厄尔编:《空间》,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85页。
    222彭茨、雷迪克、豪厄尔编:《空间》,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70页。
    223彭茨、雷迪克、豪厄尔编:《空间》,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97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4]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1-6卷)[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7]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续编(1-3卷)[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8]邹化政.<人类理解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9]孙正聿.孙正聿哲学文集(1-9卷)[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0]孙正聿.理论思维的前提批判[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1]孙正聿.崇高的位置:世纪之交的哲学理性[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2]孙正聿.哲学通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3]孙正聿.马克思辩证法理论的当代反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4]孙正聿.超越意识[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5]孙利天.论辩证法的思维方式[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6]王天成.直觉与逻辑[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0年版.
    [17]刘福森.西方文明的危机与发展伦理学[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8]杨魁森.哲学与社会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9]艾福成.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0]贺来.辩证法的生存论基础——马克思辩证法的当代阐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1]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2]张世英.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3]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4]陈荷清、孙世雄.人类对时间和空间本质的探讨[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5]刘文英.中国古代的时空观念[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6]杨河.时间概念史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7]吴国盛.时间的观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8]李烈炎.时空学说史[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9]汪天文.社会时间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30]张明仓.虚拟实践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1]冯雷.理解空间:现代空间观念的批判与重构[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
    [32]王鹏令.时空论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33]周大荣.时间运筹学与现代生活[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9年版.
    [34]苗力田主编.古希腊哲学[M].北京:中国人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35]张志伟主编.西方哲学史[M].北京:中国,2002年版.
    [36]蔡曙山.语言、逻辑与认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7]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38]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物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39] [古罗马]奥古斯丁.忏悔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40] [英]牛顿自然哲学著作选[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1年版.
    [41] [意]维柯.新科学(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
    [42]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3] [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4] [德]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45] [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46] [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1-4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47] [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48] [德]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49] [德]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北京:三联书店,1959年版.
    [50] [意]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51] [英]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52] [比利时]皮雷纳.中世纪的城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53] [德]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54] [德]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55] [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
    [56] [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
    [57] [德]海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58] [法]柏格森.时间与自由意志[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59] [法]柏格森.创造进化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60] [英]怀特海.科学与近代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61] [法]萨特.存在与虚无[M].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
    [62] [德]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下卷)[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63] [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64] [法]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65] [瑞士]皮亚杰.儿童心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66] [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4页.
    [67] [法]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68] [法]福柯.规训与惩罚[M].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
    [69] [德]卡西尔.人论[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版.
    [70] [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
    [71] [美]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
    [72] [美]爱因斯坦.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3] [英]G.J.威特罗.时间的本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74] [英]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
    [75] [英]BK·里德雷.时间、空间和万物[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版.
    [76] [美]弗·卡约里.物理学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7] [美]克拉克·布列斯.时间的秘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78] [美]苏贾.后现代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79] [英]伯克.崇高与美[M].上海:三联书店分店,1990年版.
    [80] [美]托夫勒.创造一个新的文明[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
    [81] [美]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年版.
    [82] [美]爱德文·阿瑟·伯特.近代物理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3] [英]鲍曼.全球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84] [美]米切尔.伊托邦[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85] [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
    [86] [英]彭茨、雷迪克、豪厄尔编.空间[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87] [英]霍金.时间简史[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版.
    [88] [英]霍金等.时空的未来[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版.
    [89] [英]豪厄等编.预测未来[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90] [英]霍洛克斯.麦克卢汉与虚拟实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1] [英]尼尔·巴雷特.数字化犯罪[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92] Newton, The Mathematical Principles of Natural Philosophy[M]. London, 1803.
    [93] Jones, R.S., Physics as Metaphor[M]. London: Abacus, 1983.
    [94] Barnett. Question Time[M]. Edwin Mellen, 1996.
    [95] Rifkin, J., Time Wars, the primary conflict in Human History[M]. New York: Henry Holt, 1987.
    [96] H.Rheingold, Virtual Reality[M]. Summit Books, 1991. G.期刊中析出的文献
    [1]张奎良.马克思时空观新论[J].江海学刊,2004(2):11-17.
    [2]刘奔.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社会时-空特性初探[J].哲学研究,1991(10):3-10.
    [3]俞吾金.马克思时空观新论[J].哲学研究,1996(3):11-19.
    [4]臧佩洪.历史的提问方式如何可能——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性质[J].哲学研究,1997(3):16-21.
    [5]张治安.时空观新论——兼对牛顿和爱因斯坦时空观的重新评析[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1):10-13.
    [6]张今杰、谢常青.世纪大争论:爱因斯坦、玻尔之争与量子力学的发展[J].求索,2007(4):134-135.
    [7]朱德生.关于思维与存在同一性问题的思考[J].哲学研究,1997(3):7-15.
    [8]蔡曙山.论数字化[J].中国社会科学,2001(4):33-42.
    [9]蔡曙山.论虚拟化[J].浙江社会科学,2006(4):111-121.
    [10]孙正聿.从两极到中介——现代哲学的革命[J].哲学研究,1988(8):3-10.
    [11]孙正聿.辩证法:黑格尔、马克思与后形而上学[J].中国社会科学,2008(3):28-39.
    [12]孙利天.信仰的对话:辩证法的当代任务和形态[J].社会科学战线,2003(6):36-39.
    [13]王天成.从外在形而上学到内在形而上学[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3):72-76.
    [14]周天禄.现代时间生物学及其研究现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1):72-76.
    [15]冯雷.当代空间批判理论的四个主题——对后现代空间论的批判重构[J].中国社会科学,2008(3):40-51.
    [16]欧军.古代蒙古族的时间观念[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5(2):97-98.
    [17]张黎夫.论时间价值的特性[J].荆州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19-23.
    [18]吴国璋.西方社会学对社会时间的研究[J].学术界,1996(1):55-57.
    [19]张世英、陈志良.超越现实性哲学的对话[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3):1-8.
    [20]齐鹏.论网络时代的感性[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2):47-53.
    [21]叶秀山.论时间引入形而上学之意义[J].哲学研究,1998(1):28-37.
    [22] [德]尤根·米特斯特拉斯.新生物学对伦理学的影响[J].求是学刊,2008(3):30-3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