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的民主技术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民主技术是政治学的一个新话语。当今时代,在民主作为一种普适性的价值理念越来越被人们接受之后,人们对民主的关注也越来越从价值层面转向价值层面与技术层面相结合的方面。因为民主本身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更加依赖民主技术的发展程度。从雅典城邦用抽签、贝壳放逐(也译为陶片放逐)、投豆子等民主方法,到近代代议制民主技术的出现,再到当代电子民主技术以及协商民主技术的问世,都体现了人类对民主技术的探索和不懈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实现也离不开民主技术的支撑,对民主技术的研究和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题中应有之义。这一问题也是当代中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课题。
     作为政治学研究的一个新视角,如何构建民主技术的基本理论,是有效地进行当代中国民主技术实践研究的前提。本论文正是从民主技术的理论构建出发,进而分析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现状、困境及其产生原因,并试图通过揭示民主技术的发展创新途径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有效运行,保障社会主义民主价值的逐步实现。
     论文首先对当代中国民主技术的研究进行论域界定。本文所言的“民主技术”是基于政治学的学科范围而非技术哲学的学科范围,区别于程序民主,并且对民主限定为“现代民主”即代议制基础上的宪政民主,进而分析在这一民主过程中的民主技术的具体类型及发展演变。这是进行本课题研究首先需要确定的前提。
     论文尝试对民主技术的基本理论进行构建。通过对民主技术的概念和内涵,本质与特性,结构、形态与功能等具体范畴进行分析,建立对民主技术的初步认识;进而从宪政民主过程视角对民主技术进行选举民主技术、决策民主技术和监督民主技术三大技术类型的分类,并分别详述了各自发展演变的历史和具体的技术内容;最后,在对民主技术进行合理性和可行性的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的基础上,对一些典型的民主技术进行分析,使之更能清晰地了解民主技术的功效及其运行环境。
     论文的落脚点是阐述当代中国民主技术的发展。在第四章、第五章的内容中,首先是对中国民主技术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接着,重点对当代中国民主技术的发展成就和困境进行具体分析,认为,当前我国已经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民主技术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正常运行。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民主技术还处于发展的初期,还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主要表现为民主技术的供给与合理性不足,民主技术的人为操作或违法操作导致民主技术运行的形式化和结果的负向化,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社会主义民主价值的实现,使社会主义的民主理想仅仅是“看起来很美”,与民主实践形成反差。导致这种发展困境的原因除了民主技术本身的原因之外,更重要的是受制于当代中国的政治生态环境的不成熟。最后通过对民主自身的发展逻辑及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点方向的分析,得出选举民主技术是当代中国民主技术发展的重点领域,详细分析了当代中国选举民主技术的不足与缺陷,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价值的实现还要建立在立足我国国情基础上对民主技术的突破与创新,论文第五章详细分析了当代中国民主技术运用和创新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意义。即训练和培养生活在得到长足发育的公民社会基础上的现代公民、促进民主的“增量”发展、增强执政的合法性基础和形成和谐、有序和稳定的政治秩序。还通过对当代中国民主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与外在条件、创新的原则进行剖析,进而分析当代中国在选举民主、决策民主和监督民主的民主过程中民主技术的具体创新方向,为当代中国加快民主政治建设进程提供一定的借鉴。
     论文最后对当代中国民主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认为虽然当今中国甚至当今世界的代议制民主制存在着自身无法克服的一些缺陷,需要通过进一步扩大参与式民主来弥补,但代议制依然是当代中国民主运行的主要民主机制。因而得出当代中国民主技术的发展趋势有四:一是代议制民主技术的不断完善和精确化;二是参与民主技术的不断发展,如协商技术的发展;三是新技术在民主政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如电子民主技术等;四是推进民主技术的制度化建设,以科学的制度设计确保民主技术的客观真实性和有效性。
Democratic technology is a new discourse in political science. As a universal value, democracy is accepted by more and more people. Nowadays, people's concern for democracy i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value level and technical level, shifting from the value level. To a large extent, the realization of democracy itself is dependent on the degree of development of democratic technology. From the drawing of lots, baker exile, investing beans in Athens city and other democratic way,to modern technology, the emergence of representative democracy,and then to the advent of the contemporary e-democracy technology and deliberative democratic technology,all reflects people’s exploration and unremitting pursuit of the democratic technology. The realization of socialist democrac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also inseparable from the support of the democratic technology.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democratic technology is the proper meaning of the title of socialist political civil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is issue is also an important subject on the political life in China.
     As a new perspective in political science study, the premise of the effective study in the practice of contemporary China democratic technology is how to build the basic theory of democratic technology. The study of this paper is just from the theory construction on democratic technology,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status, the plight and its causes in contemporary China. It also attempts to reveal the innovative ways of democratic technology to promote the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socialist democrac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protecting the progressive realization of the value of socialist democracy.
     First, paper defines the domain of discourse to research on contemporary Chinese democratic technology.“Democratic technology”in this article is basing on the scope of political science disciplines rather than the range of subjects of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procedure democracy. And the democracy is limited to“modern democracy”, which is constitutional democracy basing on the representative democracy. Further analysis is the specific type,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democratic technology in the democratic process. This needs to identify before the research on the issue.
     Paper tries to build the basic theory of democratic technolog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pecific areas of democratic technology, including concept and content, na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structure, morphology and function etc, it establishes an initial understanding of democratic technology. And the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rocess of constitutional democracy,the paper classifies the democratic technology three types as electoral democratic technology, decision-making technology and supervision of democracy technology. It details the historical and the specific content of each democratic technology on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respectively. Finally, basing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ystem on the rationality and feasibility analysis of democratic technologies,it analyses some typical democratic technologies, which makes it more clearly understand the efficacy and operating environment of democratic technology.
     The ultimate goal of paper is elabo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hina's democratic technology. In chapter IV and Chapter V, first, it comb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China's democratic technology; then, it plays a detail analysis on achievements and the plight of contemporary China's democratic technology. At present, it has established a relatively complete set of democratic technology system in China, which guarantees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socialist democratic system to a certain extent. But it is undeniable that democratic technology still in its early stage of development in China, there are also many flaws and deficiencies. It mainly manifests the lack of supply and reasonable of democratic technology, human action or illegal action of democratic technology leading to the formal running and negative results of democratic technology. It inhibits the realization of socialist democratic values to a large extent, making the democratic ideal of socialism just“looks beautiful”, in contrast with the democratic practice. Apart from democratic technology itself, the reason of the plight is subject to the immature for contemporary China's political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inally, through analysis for the development logic of democracy and the key direc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democracy, it obtains the results that electoral democratic technology is the priority areas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democrac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t detail analyzes the lack and defects of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electoral democratic technology,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perfect measures.
     The realiza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a's socialist democratic values is basing on the breakthroughs and innovation of democratic technology on the basis of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In Chapter V, paper makes a detailed analysis on the significance of use and innovation of democratic technology of China's democratic development in contemporary China, namely, training and developing modern civil on the basis of civil society,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democracy“incremental”, enhancing the legitimacy of the ruling and creating a harmonious, orderly and stable political order. It analyzes the intrinsic motivation, external conditions and principles of contemporary of democracy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China. And it further analyzes the direction of the specific innovation of election democratic technology, decision-making democratic technology and supervision democratic technology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ese provide a reference to speed up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democratic political in contemporary China.
     Finally, the paper looks ahead the development trends of democratic technology in contemporary China. It considers that there are some flaws of the representative democracy, which can not overcome itself in China and even in the world, needing further expansion of participatory democracy to compensate for it. However, the representative democracy is still the main democratic institutions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erefore, the trends of democratic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n contemporary China are four points: first, the representative democratic technology has to continues to be improved and more precise; second, the participation democratic technology has to continue to be developed, such as deliberative democratic technology; third, new technologies play an increasingly prominent role in democratic politics, such as e-democracy technologies etc; fourth, it has to promote the institutional building of democratic technology, which ensures that authenticity and validity of democratic technology with the scientific design of the system.
引文
①新华社:《谱写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篇章》,源自新华网2004年10月29日。
    ②张国清:《从政治学到政治科学——中国政治学研究的难题与范式转换》,载于《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第28-30页。
    ①[美]斯蒂芬·L·埃尔金、卡罗尔·爱德华·索乌坦编著:《新宪政论——为美好的社会设计政治制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页。
    ②秦德君:《政治设计研究——对一种历史政治现象之解读》,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
    ③朱光磊:《政治学概要·引言》,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①参见张慧敏:《当代西方民主的技术思想研究》,东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1页。
    ②参见张慧敏:《当代西方民主的技术思想研究》,东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4-35页。
    ③参见张慧敏:《当代西方民主的技术思想研究》,东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4页
    ④徐鸿武、郑曙村、宋世明:《当代西方民主思潮评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17页。
    ⑤[美]哈罗德·D·拉斯韦尔:《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7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0页。
    ②徐鸿武、郑曙村、宋世明:《当代西方民主思潮评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42-258页。
    ③[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95—396页。
    ④[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童世骏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368页。
    ⑤[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童世骏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377页。
    ⑥吴海红:《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视角下当代中国民主建设解析》,载于《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⑦王焱:《民主的技术对其价值目标的修正》,载于《政法论坛》2007年第5期,第182页。
    ①参见周平:《政治文明建设应该重视政治技术的创新与设计》,载于《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第41页。
    ②俞可平:《民主与陀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4页。
    ③俞可平:《民主与陀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自序第1页。
    ④[美]罗伯特·达尔:《论民主》,李柏光、林猛译,冯克利校,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83-84页。
    ⑤桑玉成、施玮:《论民主的技术》,载于《政治学研究》2000年第3期,第12页。
    
    ①[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318页。
    ②[美]潘恩:《潘恩选集》,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46页。
    ③[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48-149页。
    ④[英]密尔:《代议制政府》,汪瑄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43页。
    ⑤《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10-211页。
    ⑥[美]潘恩:《潘恩选集》,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46页。
    ①[法]孟德斯鸿:《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54页。
    ②[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487页。
    ③同上,第140页。
    ④李步云:《宪法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30页。
    ⑤白钢,林广华:《宪政通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37页。
    ①.B.Abramson.TheEleetronieCommonwealth:TheImpaetofNewMediaTeehnologiesonDemoeratiePolities[M],NewYork:BasieBooksIne,1988.
    ②Jim Dator. Electronic Democracy[J].Politiealseienee.May2003.P.5
    ③Clif Steven. The E-Democracy E-Book:Democracy15online http://www.e-demoeraey,org/do,April2003.
    ④王邦佐:《政党推动: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演展逻辑》,载于《政治与法律》2001年第3期,第7页。
    ⑤田鹏颖:《社会技术哲学》,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1页。
    ①秦德君:《政治设计研究——对一种历史政治现象之解读》,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16页。
    ②参见宋衍涛、陈明凡:《论西方政治体系的设计技术》,载于《哈尔滨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第36-38页。
    ③参见李伯聪:《略论作为社会技术的投票方法》,载于《哲学研究》2005年第3期,第108页。
    ④王金红:《制约权力:政治观念的重要突破(之二)》,载于《南方日报》2002年12月25日。
    ⑤[美]罗伯特·达尔:《论民主》,李柏光、林猛译,冯克利校,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13页。
    ⑥桑玉成、施玮:《论民主的技术》,载于《政治学研究》2000年第3期,第12页。
    
    ①[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8页。
    ②白希:《现代国际关系学导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2页。
    ③[美]艾伦·C·艾萨克著:《政治学:范围与方法》,郑永年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27页。
    ④同上。
    ⑤胡伟著:《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⑥庞正云:《邓小平改革理论与系统方法》,《理论广角》1999年第1期,第4-7页。
    ①[美]J·M·克拉布:《历史分析方法》,载于D·M·弗雷曼主编:《政治科学基础》英文版,第643页。
    ②《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12页。
    ③列宁:《评经济浪漫主义》,《列宁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54页。
    ④转引自杨幼炯著:《政治科学总论》,台北中华书局1967年版,第17页。
    ⑤[美]劳伦斯·迈耶等:《比较政治学——变化世界中的国家和理论》,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①俞可平:《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23页。
    ①陈志耕等:《社会科学体系纵向结构的理论与实践》,载于《学术季刊》1999年第2期,第156-163页。
    ②田鹏颖、陈凡:《社会技术哲学引论——从社会科学到社会技术》,东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0-32页。
    ③夏保华:《技术的性质与技术的三向构成》,载于《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第3期,第50-51页。
    ④田鹏颖、陈凡:《社会技术哲学引论——从社会科学到社会技术》,东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3-44页。
    
    ①[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第292页。
    ②Plato,translated by Desmond Lee,The Republic,Penguin Group,1987,p.321.
    ③转引自王绍光:《民主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27页。
    ④[法]阿历克西·德·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第12版序,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1页。
    ⑤[美]罗伯特·威布:《自治——美国民主的文化史》,李振广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45页。
    ⑥[美]萨缪尔·P·亨廷顿:《第三波》,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55-56页。
    ⑦[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第4页。
    ①转引自丁俊丽、赵国杰、李光泉:《对技术本质认识的历史考察与新界定》,载于《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第88页。
    ②[荷]E·舒尔曼:《科技时代与人类未来》,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第116页。
    ③[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高銛、王宏周、魏章玲译,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第32页。
    ④[美]丹尼尔·贝尔:《技术轴心时代——后工业社会的来临》1999年版前言,《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3年第2期,第52页。
    ⑤[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高銛、王宏周、魏章玲译,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第32页。
    ⑥田鹏颖:《社会技术概论》,载于《社会科学辑刊》2002年第2期,第10页。
    ①田鹏颖、陈凡:《社会技术哲学引论——从社会科学到社会技术》,东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3-44页。
    ②田鹏颖、陈凡:《社会技术哲学引论——从社会科学到社会技术》,东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2-83页。
    ③周平:《政治文明建设应该重视政治技术的创新和设计》,载于《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第40页。
    ④段志超:《政治技术:一个文献的研究》,载于《学海》2006年第4期,第194页。
    ⑤方盛举:《政治技术研究论纲》,载于《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第631页。
    ①李斯:《权术论》,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9页。
    ②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8页。
    ③余华青:《权术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页。
    ④其权术思想主要有:1、不相信一切人;2、保持神秘;3、蔑视道德;4、权势独揽;5、鼓励告密;6、严罚慎赏;7、不择手段;8、愚民政策。参见熊玉兰,刘斌:《韩非政治权术思想初探》,载于《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第6-7页。
    ⑤其权术思想主要有:1、不惜毁誉,可以作恶;2、要残酷,不要仁慈;3、不妨失信;4、要避免引起人们的憎恨与轻视。参见王亚媛:《论马基雅弗里的政治权术思想》,载于《东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第26-27页。
    ①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2版,第126页。
    ②参见周平:《政治文明建设应该重视政治技术的创新与设计》,载于《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第40页。
    ③方盛举:《政治技术研究论纲》,载于《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第631页。
    ④方盛举:《论政治技术与政治艺术的关系》,载于《求索》2007年第5期,第131-133页。
    ⑤《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34页。
    ⑥[美]罗伯特·达尔:《现代政治分析》,王沪宁、陈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1页。
    ⑦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4页。
    
    ①陆江兵:《技术·理性·制度与社会发展》,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1页。
    ②潘天群:《行动科学方法论导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
    ①T·W·阿多诺,M·霍克海默尔:《启蒙的辩证法》,法兰克福出版社1981年版,第19页。
    ②M·霍克海默尔:《工具理性批判》,法兰克福出版社1974年版,第22页。
    ③[美]伯纳德·巴伯:《科学与社会秩序》,顾昕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2-13页。
    ④Max Horkheimer.Eclipse of Reason. New York:The Sea bury Press,1974,p.3.
    ⑤[美]斯蒂芬·L·埃尔金、卡罗尔·爱德华·索乌坦编著:《新宪政论——为美好的社会设计政治制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39页。
    ⑥秦德君:《政治设计研究:对一种历史政治现象之解读》,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78页。
    ⑦[英]阿诺德·汤因比:《汤因比论汤因比——汤因比与厄本对话录》,王少如、沈晓红译,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89页。
    ①[美]林毓生:《热烈与冷静》,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21页,
    ②郭小聪,文明超:《论中国近现代政治文明转型的工具理性思维——兼谈价值理性思维对发展中国政治文明的重要性》,《政治学研究》2003年第3期,第42页。
    ③段志超:《政治技术的出场路径及基本点》,《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④吴海红:《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视角下当代中国民主建设解析》,载于《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第57页。
    ⑤[德]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94页。
    ⑥[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56页。
    ⑦石元康:《当代西方自山主义理论》,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243-244页。
    ⑧李芒:《对教育技术的“工具理性”批判》,《教育研究》2008年第5期,第57页。
    ⑨[德]尤尔根·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95页。
    ①[德]尤尔根·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78页。
    ②许良:《技术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8页。
    ③[德]F·拉普:《技术哲学导论》,刘武等译,辽宁科技出版社1986年版,第50页。
    ④[法]让-伊夫·戈菲:《技术哲学》,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2页。
    ⑤有学者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辩证统一体现为技术理性,认为技术理性是人类多种理性的某种合取,是一种追求合理性、规范性、有效性、功能性、理想性和条件性的人类智慧和能力,是不断发展着的具有综合性、整合性的一种实践理性。参见王桂山:《技术理性的本质规定》,东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1页。但这一说法还有待商榷。
    ⑥[德]F·拉普:《技术哲学导论》,刘武等译,辽宁科技出版社1986年版,第8页。
    ⑦潘天群:《行动科学方法论导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35页。
    ⑧转引自刘晓宇:《从异化的社会技术到嬗变的社会系统》,载于《社科纵横》2008年第3期,第22页。
    ①参见程洁:《宪政精义:法治下的开放政府》,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0页。
    ②[美]斯蒂芬·埃尔金、卡罗尔?爱德华?索乌坦编著:《新宪政论——为美好的社会设计政治制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19-120页。
    ③[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在事实和规范之间》,童世骏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377页。
    ①葛力:《现代西方哲学辞典》,求实出版社1990年版,第22页。
    
    ①侯才:《有关“异化”概念的几点辨析》,载于《哲学研究》2001年第20期,第74页。
    ②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不坤译,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3-55页。
    ③李桂花:《科技异化和科技人化》,载于《哲学研究》2004年第1期,第84页。
    ④参见贾星客等:《作为时代主题的技术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科技哲学》2004年第6期。
    ⑤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16页。
    ⑥赵后刚、郭建忠:《浅析社会技术异化及其根源》,《前沿》2008年第1期,第120页。
    ⑦郭冲辰:《技术异化论》,东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5页。
    ①亦称孔多塞悖论,指在个人偏好给定的情况下,加总这些偏好所获得的结果可能会使选举产生所谓的循环悖论。
    ②[美]肯尼斯·阿罗:《社会选择:个性与多准则》,钱晓敏、孟岳良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页。
    ③[美]肯尼斯·阿罗:《社会选择:个性与多准则》,钱晓敏、孟岳良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2页。
    ④参见徐鸿武、郑曙村、宋世明:《当代西方民主思潮评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66-168页。
    ⑤[美]罗纳德·德沃金:《自由的法:对美国宪法的道德解读》,刘丽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95页。
    ⑥[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16页。
    ⑦[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20页。
    ⑧[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后民族结构》,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46页。
    ⑨Robert Dahl,A Preface to Economic Democracy,Cambridge:Polity Press,1985,p17.
    ⑩何宝钢:《民主理论:困境和出路》,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0页。
    ①陈红兵、陈昌曙:《关于“科技是什么”的对话》,载于《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第4期,第16-19页。
    ②参见马光、胡星星:《从技术本身的三要素看技术人才的素质结构》,载于《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第48-49页。
    ③田鹏颖:《社会技术哲学》,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09页。
    ④田鹏颖:《略论作为社会技术的制度设计》,载于《哲学研究》2006年第10期,第112页。
    ①田鹏颖:《社会技术哲学》,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10页。
    ①[美]斯蒂芬·L·埃尔金、卡罗尔·爱德华·索乌坦编著:《新宪政论——为美好的社会设计政治制度》,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39页。
    ②[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50页。
    ③[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2页。
    ④阿尔蒙德、小鲍威尔主编:《当代比较政治》,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6页。
    ①[美]斯蒂芬·L·埃尔金、卡罗尔·爱德华·索乌坦编著:《新宪政论——为美好的社会设计政治制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19-120页。
    ②[美]斯蒂芬·L·埃尔金、卡罗尔·爱德华·索乌坦编著:《新宪政论——为美好的社会设计政治制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19页。
    ③田鹏颖:《社会技术概论》,载于《社会科学辑刊》2002年第2期,第12-13页。
    ④方盛举:《政治技术研究论纲》,载于《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9期,第633-634页。
    
    ①方盛举:《政治技术研究论纲》,载于《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9期,第634页。
    ②[美]J·E·安德森:《公共决策》,唐亮译,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第137页。
    ③[美]罗伯特·达尔:《论民主》,李柏光、林猛译,冯克利校,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43页。
    ①[美]斯蒂芬·L·埃尔金、卡罗尔·爱德华·索乌坦编著:《新宪政论——为美好的社会设计政治制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44页。
    ②转引自王英津:《民主性公民投票制度的功能及其局限》,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第104页。
    ①[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315页。
    ①燕继荣:《民主:选举的,还是协商的?——论协商民主的价值和启示》,来自《中国选举与治理网》2007年10月2日。
    ②[法]杜维尔热:《人民代议制理论》,载于《国外政治学》1998第2期。
    ①Richard S. Katz, Democracy and Election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P.10.
    ②崔丽娜:《古典时期雅典的投票选举制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6页。
    ③转引自崔丽娜:《古典时期雅典的投票选举制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7页。
    ④在预先准备好的罐子中放入与其席位相等的白豆和一定数目的黑豆,凡抽到白豆者当选。
    ⑤参见崔丽娜:《古典时期雅典的投票和选举制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8-60页。
    ⑥转引自崔丽娜:《古典时期雅典的投票和选举制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3页。
    ⑦同上。
    ⑧议事会中三类采取秘密投票的事件:关于罪与罚的判决;议事会内部人员的审查;对年老体衰者发放救济金的审查。
    ①参见何俊志:《选举政治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5页。
    ②Josep M.Colomer edits,Handbook of Electoral System Choice.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P.84.
    ③参见何俊志:《选举政治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0-35页。
    ④杨卓如:《从“深圳现象”和“北京现象”看我国基层人大代表民主选举的动力和阻力》,见邹树彬主编:《2003年北京市区人大代表竞选实录》,西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1页。
    
    ①ACE选举知识网:http://aceproject.org/ace-en/topics/em/ema,2009.2.28.
    ②参见何俊志:《选举政治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4-135页。
    ①参见何俊志:《选举政治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42-143页。
    
    ①参见何俊志:《选举政治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6页。
    ②参见曹沛霖、陈明明、唐亚林主编:《比较政治制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54页。
    ③刘军宁:《共和?民主?宪政》,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03页。
    
    ①参见湖北省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编:《政治学参考资料》,1982年第3期,第25页。
    ②陈荷夫:《选举漫语》,群众出版社1983年版,第85页。
    ③参见何俊志:《选举政治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41-142页。
    ④参见曹沛霖、陈明明、唐亚林主编:《比较政治制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50页。
    ①参见徐育苗主编:《中外政治制度比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6-117页。
    ②参见许耀桐、胡叔宝、胡仙芝等著:《政治文明:理论与实践发展分析》,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326页。
    ③奥斯丁·伦尼:《政治学》,倪达仁译,台湾双业书廊1998年版,第226页。
    ④参见严海兵:《选举操纵的技术与实践——以选区划分为例》,《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第59-60页。
    ①参见王绍光:《民主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151页。
    ②Richard Morrill. Electoral Geography and Gerrymandering: Space and Politics [M] // George J Demko, William B Wood. Reordering the World: Geopolitical Perspective on the Twenty2first Century. Boulder: Westview Press,1999,117-138.
    ③Arthur Getis, Judith Getis, Jerome D Fellmann. Introduction to Geography [M]. New York: McGrawHill,2006: p.332.
    ④Jessica Ring Amunson. A New Map. Partisan Gerrymandering as a Federalism Injury [J]. Harvard Law Review, 2004, 117 (1196):119621214.
    ⑤[美]阿伦·利普哈特:《民主的模式:36个国家的政府形式和政府绩效》,陈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9页。
    ①参见严海兵:《选举操纵的技术与实践——以选区划分为例》,《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第60-64页。
    ②参见何俊志:《选举政治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8-170页。
    ③关太兵:《选举权的实现与竞争性选举》,《法商研究》1998年第3期,第56页。
    ④王邦佐:《政党推动: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演展逻辑》,《政治与法律》2001年第3期,第7页。
    ⑤参见何俊志:《选举政治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85-190页。
    ①参见张永诚:《选战营销》,台北源流出版公司1991年版,第15页;赵可金、孙鸿:《政治营销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2-163页。
    ②Paul Richards,How to Win an Election,The Art of Political Campaigning, London: Politics’s Publishing, 2001, pp.73-100.
    ③Paul Richards,How to Win an Election, The Art of Political Campaigning, London: Politics’s Publishing, 2001, pp.143-156.
    ④陈鸿基:《选举行销战》,台北正中书局1995年版,第61页。
    ⑤林吉郎:《中国国民党辅选政策之研究》,九洲出版社2002年版,第43页。
    ①参见何俊志:《选举政治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91-192页。
    ②参见[美]阿伦·李帕特:《选举制度与政党制度——1945—1990年27个国家的实证研究》,谢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0页。
    ③参见何俊志:《选举政治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2页;胡盛仪、陈小京、田穗生:《中外选举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209页;王绍光:《民主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155页;曹沛霖、陈明明、唐亚林主编:《比较政治制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55页;许耀桐、胡叔宝、胡仙芝等著:《政治文明:理论与实践发展分析》,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326页;徐育苗主编:《中外政治制度比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6-117页。张向奥博士论文:《选举的逻辑——政治发展的视野》,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牛铭实:《中外选举制度的类别与特点》,载于《二十一世纪》2004年2月刊。等等。
    ④王业力:《比较选举制度》,台北五南图书有限公司2003年版,第10-14页。
    ⑤参见张向奥博士论文:《选举的逻辑——政治发展的视野》,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第129页。
    ①同上,第118页。
    ②参见何俊志:《选举政治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1页。
    ③参见牛铭实:《选举制度的类别及特点》,载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第28页。
    ④参见何俊志:《选举政治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0-73页。
    ②参见张向奥博士论文:《选举的逻辑——政治发展的视野》,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第138页。
    ③参见张向奥博士论文:《选举的逻辑——政治发展的视野》,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第141-142页。
    ①[法]让-马里·科特雷克洛德·埃梅里:《选举制度》,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65页。
    ②参见许耀桐、胡叔宝、胡仙芝等著:《政治文明:理论与实践发展分析》,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331页。
    ①胡盛仪、陈小京、田穗生:《中外选举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76-190页。
    ②[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二、三卷),邓正来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273页。
    ③季卫东:《法治秩序的建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0页。
    ④[美]科恩:《论民主》,聂崇信、朱秀贤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4页。
    ②黄达强,孙国华:《社会主义民主:跨世纪的沉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6页。
    ③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312页。
    ④转引自蒋保博士论文:《演说术与雅典民主政治》,复旦大学2005年,第48页。
    ⑤Steven John stone,Disputes and Democracy:The Consequences of Litigation in Ancient Athens, 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1999,P.l-2.
    ⑥Omar Swartz,The Rise of Rhetoric and Its Intersections with Contemporary Critical Thought, Colorado:Westview press,1998,P.34.
    ①陈尧:《西方民主的内在张力: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载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3期,第56-57页。
    ②赵成根:《民主与公共决策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00-301页。
    ①沈荣华编著:《现代行政法学》,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1页。
    ②姜明安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54页。
    ③季卫东:《法治秩序的建构》,中国政治大学出版社1999版,第11页。
    ①参见阎京华:《完善科学化民主化决策机制》,载于《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第9期,第7-10页。
    ②[美]科恩:《论民主》,聂崇信、朱秀贤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65页。
    ③参见戴激涛:《辩论机制:人大议事规则的核心程序之构建——以广东经验为分析范本》,载于《人大研究》2009年第9期,第18页。
    ④[美]亨利·罗伯特:《罗伯特议事规则》(原著导言),袁天鹏等译,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6页。
    ①[法]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著,邓正来译:《自由秩序原理》,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31页。
    ②参见戴维·米勒等编:《布莱克维尔百科全书》,中国问题研究所等组织翻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42页。
    
    ①《2006年全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成果蓝皮书》,源自中国新闻网2007年4月11日。
    ②《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第1688页。
    
    ①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319页。
    ②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312页。
    ③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15页。
    ④[美]乔治·霍兰·萨拜因:《政治学说史》,盛葵阳等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106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4页。
    ⑥傅兆龙:《国家政治权力制约论》,南京出版社1991年版,第34-35页。
    ①信春鹰主编:《法律辞典》,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53-54页。
    ②应克复等著:《西方民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4页。
    ③任炳湘:《世界史资料丛刊·罗马史共和国时期》上,生活·新知·读书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53页。
    ④王乐理:《西方政治思想史》第1卷,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95页。
    ⑤任炳湘:《世界史资料丛刊·罗马史共和国时期》(上),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52页。
    ⑥参阅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55页。
    ①参阅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56页。
    ②参阅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57页。
    ③[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复合共和制的政治理论》,毛寿龙译,上海三联出版社1999年版,第78页。
    ④[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57页。
    ⑤参见宋衍涛,陈明凡:《论西方政治体系的设计技术》,载于《哈尔滨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第37页。
    ⑥[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复合共和制的政治理论》,毛寿龙译,上海三联出版社1999年版,第81页。
    ⑦[美]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等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26页。
    ⑧张定河:《制衡与三权分立是否是同一项原则辨析·》,载于《世界历史》2005年第5期,第120页。
    ①参见王伟光:《以法制权,规范权力主体行为》,载于《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第18-19页。
    ①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3页。
    ②刘祖云:《论控制公共权力的四条路径》,载于《理论探讨》2005年第2期,第21页。
    ③参见李安林博士论文:《政治权力制约的社会结构分析——兼论提高当代中国政治权力制约模式效度的现实路径》,苏州大学2007年,第98页。
    ④程燎原,江山:《法治与政治权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91页。
    ⑤参见季卫东:《法律程序的意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l期,第85页。
    ①[美]昂格尔:《现代社会中的法律》,吴玉章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80页。
    ①宋衍涛,陈明凡:《论西方政治体系的设计技术》,载于《哈尔滨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第37页。
    ②按照国外学者的解释,分权是指权力划分(division of power),它包括权力分立(seperation of power),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三权分立,也包括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分权(decentralization)。参见惠尔:《联邦政府》,傅会仁等译,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1991年版,第101页。
    ①转引自[英]理查德·威廉姆斯:《组织绩效管理》,蓝天星翻译公司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8页。
    ②参见王春福:《试论政策评估和政策评价的区别》,载于《理论探讨》1992年第3期。
    ③评价作为一种观念把握活动,它的对象是价值,它的任务是揭示、解释、预估、权衡这些价值,目的是指导人的选择。见李德顺、马俊峰:《价值论原理》,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66页。
    ④马俊峰:《评价活动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88页。
    ⑤陈新汉:《社会评价论一社会群体为主体的评价活动思考》,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1页。
    
    ①冯平:《评价论》,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第3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520页。
    ①Tom Settle.The Bicentenary of Technology Assessment[J].PSA:Proceedings of the Biennial Meeting of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Association, 1974,Vol.1974,p.437-447.
    ②Josée C M, Van Eijndhoven. Technology Assessment:Product or Process?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1997,54:269-286.
    ①张恒力:《技术评价的伦理整合》,载于《科技管理研究》2004第5期,第107-108页。
    ②虞文、周亚霆:《基于因素分析的社科成果转化评价指标浅探》,《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年第3期,第57-59页。
    ③[法]罗素:《社会改造原理》,上海译文出版社1959年版,原序。
    
    ①[美]乔治·霍兰·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册,盛葵阳等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00-103页。
    ③吕嘉:《中国政治学研究方法的困境与出路》,载于《探索》2001年第5期,第48页。
    ①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48页。
    ②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312页。
    ③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66-67页。
    ④[美]L·劳丹:《进步及其问题》,刘新民译,华夏出版社1990年,第116页。
    ⑤转引自王树松:《技术合理性探究》,载于《科学管理研究》2006年第1期,第46页。
    ⑥欧阳康:《社会认识方法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77页。
    ①欧阳康:《合理性与当代人文社会科学》,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第23页。
    ②R.N.吉厄:《科学合理性即工具合理性》,载于《哲学译丛》1992年第1期,34-37。
    ③J·Elull.The Technological Order,C·Mitcham(edited),Philosophy and Technology,The Free Press,1983,p.78.
    ④参见王树松:《技术合理性探究》,载于《科学管理研究》2006年第1期,第47页。
    ⑤John M.Staudenmaier.Technology’s Storytellers:Reweaving the Human Fabric,Cambridge,Mass.MIT Press, P.165.
    ⑥朱葆伟:《关于技术与价值关系的两个问题》,载于《哲学研究》1995年第7期,第27-36页。
    ①张国庆:《现代公共政策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12页。
    ②Anderw Feenberg From Essentialism to Constructivism: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at the Crossroads.Technolog and the Good Life [C].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gao Perss,2000:308.
    
    ①[美]卡尔·帕顿,大卫·萨维奇:《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60-161页。
    ②[澳]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0页。
    ③韩强:《程序民主论》,群众出版社2002年版,第48-55页。
    ④[美]科恩:《论民主》,聂崇信、朱秀贤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65页。
    ①[美]乔·B·史蒂文斯:《集体选择经济学》,三联出版社1999年版,第181页。
    ②张雨生:《民主决策的程序保证》,载于湖北理论信息网。http://www.hbllxx.com/typenews1.asp?id=3755
    ③Baker,W.H.,Lon Addams,H.and Davis,B.(2005)“Critical factors for enhangcing municipal public hearings”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65(4):490-499.
    ④何宝钢:《民主理论:困境和出路》,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0页。
    ①[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
    ②季卫东:《法律程序的意义——对中国法制建设的另一种思考》,《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1期,第95、83页。
    ③贺卫方:《从程序的角度看“长江读书奖”》,《学术权力与民主——“长江〈读书〉”奖论争备忘》,第42页。
    ④秦晖:《当代思想史上的“读书奖”事件》,《学术权力与民主——“长江〈读书〉”奖论争备忘》,第127页。
    ⑤[美]科恩:《论民主》,聂崇信、朱秀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159页。
    ⑥参见王名扬:《美国行政法》,中国法制出版社1995年版,第959页。
    ⑦《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6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31页。
    
    ①方盛举:《政治技术研究论纲》,载于《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第632页。
    ②转自张凤阳:《工具理性的社会蔓延》,孤独书斋,2003年3月。
    ③转引自牛宏伟:《论实践合理性评价的最终标准》,载于《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第27页。
    ①Bruno Lanvin.Keynote Address[R/OL].[2008-3-1].http://www.inwent.org/ef-texte/digital/lanvin-e.htm
    ②Campbell Lyons and Tanya Lyons.Challenges Posed by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for Parliamentary Democracy in South Africa[M].//Stephen Coleman.Parliament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85.
    
    ①郭秋永:《当代三大民主理论》,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168页。
    ②Barry N. Hague, Brian D Loader.Digital Democracy. Routledge Press,1999,p.10.
    ③季卫东:《法治秩序的建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页。
    ④王冬梅:《以制度化构建和谐社会》,载于《组织人事报》2006-02-07。
    ①[美]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心理、思想、态度、行为》,殷陆君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页。
    ②[美]Karen·Turner:《中国早期的法治思想》,载《美国学者论中国法律传统》,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54页。
    ③[美]阿尔温·托夫勒:《权力的转移》,刘江等译,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232页。
    
    ①《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4-85页。
    ②[美]罗伯特·达尔:《现代政治分析》,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34-135页。
    ③李东兴:《论知识差距与政治参与》,载于《理论与改革》2003年第2期,第24页。
    ④[英]J.S.密尔:《代议制政府》,汪瑄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76页。
    ②王业立:《比较选举制度》,台北五南图书有限公司2003年版,第15页。
    ③牛铭实:《选举制度的特点及其类型》,载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第27页。
    ④[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400页。
    
    ①[法]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著,邓正来译:《自由秩序原理》,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31页。
    ②[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等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253页。
    ①参见杨临宏、陈颖:《西方议会辩论制度及对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启示》,载于《人大研究》2005年第4期,第42-43页。
    ②蔡定剑、杜钢建主编:《国外议会及其立法程序》,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第40-41页。
    ①参见[澳]何宝钢:《协商民主:理论、方法和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85-86页。
    ②参见《学习时报》,2005年10月24日的报道。
    ③参见JamesS.Fishkin、劳洁:《实现协商民主:虚拟和面对面的可能性》,载于《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第22页。
    ④参见[澳]何宝钢:《协商民主:理论、方法和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1-93页。
    
    ①[英]M..J.C.维尔:《宪政与分权》,苏力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2-13页。
    ②[英]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卷),张雁深译,商务出版社1985年版,第186页。
    ③[英]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卷),张雁深译,商务出版社1985年版,第184页。
    ④葡萄牙宪法规定:总统、议会、政府和法院是国家权力机构。
    ⑤孙中山的五权宪法设计包括: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考试权和监察权。
    
    ①参见王大豪:《利益论破解三权分立》,源自“选举与治理网”2005年11月14日。
    ②参见王勇、李富慧:《论三权分立以制衡模式之悖论》,载于《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第64页。
    
    ①刘文富:《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301页。
    ②[日]白井均等:《电子政府》,蒋昌建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62-263页。
    
    ①汤志钧编:《请定立宪开国会折》,《康有为政论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39页。
    ②李华兴、吴嘉勋编:《与严幼陵先生书》,《梁启超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2页。
    ③《三民主义·民权主义》,《孙中山全集》第9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66页。
    ①参见刘明华:《“三三制”政权制衡机制的考察及启示》,载于《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年第8期,第80-81页。
    ②黄炎培:《八十年来》,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年版,第148-149页。
    ③参见刘晓丁:《选举制度在我国的历史演进》,载于《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第97-98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0页。
    ②同上。
    ③《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69页。
    ①参见刘晓丁:《选举制度在我国的历史演进》,载于《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第99页。
    ①包括协商民意测验、公民陪审团、专题小组和大规模协商大会四种主要的协商方法。参见何宝钢:《协商民主:理论、方法和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85-99页。
    ①[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93页。
    ①阿计:《民主需要技术》,载于《政府法制》2006年第5期,第10页。
    ②同上。
    ③陈友海:《“民主了,反而不民主”现象之大观》,载于《资料通讯》2001年第10期,第34页。
    ④同上。
    ①吴海红:《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视角下当代中国民主建设解析》,载于《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7期,第58页。
    ②参见刘小兵:《工具理性实现机制制度创新——关于“三个代表”与制度创新的理论思考》,载于《桂海论丛》2006年第3期,第7页。
    ①参见魏洪秀:《规则意识的社会政治依托——政治文明》,载于《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第64页。
    ①参见邱家军:《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技术路线的沿革及协同》,《人大研究》2008年第3期,第36页。
    ②闫健边:《民主是个好东西——俞可平访谈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③参见吴海红:《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视角下当代中国民主建设解析》,载于《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第58页。
    ①《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4-5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6页。
    ③《列宁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31页。
    ④Riker,W.H.1986,The Art of Political Manipulation,Yale University Press,New Haven,CT and London,P.25.
    ⑤[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146页。
    ①[美]塞谬尔·P·亨廷顿:《第三波:二十年之后看未来》,载刘军宁编:《民主与民主化》,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24页。
    ②同上,第57页。
    ③Samuel P.Huntington,the third Wave,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1991,p.10.
    ④Samuel P.Huntington,the third Wave,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1991,p.7.
    ⑤Austin.Ranny:Governing: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Science,5th.ed.,NJ:Present icehall,1990,p.174.
    ⑥易阳生:《从改革开放到开放改革》,香港《广角镜》2002年2月号。
    ⑦何增科:《民主化:政治发展的中国模式与道路》,载于《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2期,第24页。
    ⑧王长江:《正确认识选举:没有选举就没有民主》,源自京报网2006年9月18日。
    ⑨桑玉成、施玮:《论民主的技术》,载于《政治学研究》2000年第3期,第14页。
    ①毛玉楠:《论中国民主进程中的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载于《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第10期,第182页。
    ②参见李龙:《论协商民主:从哈贝马斯的“商谈论”说起》,载于《中国法学》2007年第1期,第34页。
    ③孙照红:《中国特色的双轨民主模式》,载于《唯实》2007年第7期,第35页。
    ④参阅虞崇胜:“准确把握中国式民主的三个维度”,源自《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⑤邱家军:《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技术路线的沿革及协同——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路径:选举与协商学术研讨会综述》,载于《人大研究》2008年第3期,第38页。
    ⑥何增科:《民主化:政治发展的中国模式与道路》,载于《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4期,第28页。
    ⑦参见《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519页。
    ①参见郑超峰:《刍议我国选举组织的改革与完善》,载于《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6年21期,第632页。
    ②浦兴祖:《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7页。
    ③转引谢蒲定:《选区划分的几个问题》,载于《人大研究》2004年第1期,第37页。
    ④参见叶麒麟:《直接选举中选举委员会存在问题的制度分析》,载于《理论与改革》2005年第1期,第60页。
    ①参见谢蒲定:《选区划分的几个问题》,载于《人大研究》2004年第1期,第40页。
    ②参见谢蒲定:《直接选举中代表名额分配的问题与对策》,载于《人大研究》2003年第9期,第25页。
    ③参见谢振东、张新华:《对新形势下划分选区问题的几点思考》,载于《人大研究》2003年第3期,第38页。
    ④参见邹平学:《完善人民代表选举产生机制的若干思考——为纪念人大制度50周年而作》,载于《法学评论》2005年第1期,第18页。
    
    ①周梅燕:《试论我国直选制度中的选民登记程序》,载于《人大研究》2003年第11期,第15页。
    ②蔡定剑:《中国选举状况的报告》,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56页。
    
    ①王琳、石磊:《广州暂停一人大代表职务》,载于《南方都市报》2003年5月10日。
    ②蔡定剑:《中国选举状况的报告》,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332页。
    ③参见杨云彪博士论文:《选举的逻辑》,吉林大学2006年,第63页。
    ①参见李永洪、聂应德、毛玉楠:《论民主技术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中的作用》,载于《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4期,第90页。
    ②转引自刘锦森:《表决方式的改变是民主进步的标志》,载于《人大研究》2009年第9期,第1页。
    ③[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39页。
    ④[德]尤尔根·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0年版,第264页。
    ①陆方文:《评自由主义民主——兼谈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启示》,载《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第152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6页。
    ③[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三联出版社1989年版,第7页。
    ④[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三联出版社1989年版,第1页。
    ①参见《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①[美]卡尔·科恩:《论民主》,聂崇信、朱秀贤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93页。
    ②参见栾亚丽博士论文:《民主价值论》,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第102-103页。
    
    ①[英]约翰·斯图亚特·密尔:《代议制政府》,汪瑄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55页。
    ②[美]科恩著:《论民主》,聂崇信、朱秀贤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84页。
    ①[美]科恩著:《论民主》,聂崇信、朱秀贤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55-156页。
    ②俞可平:《思想解放与政治进步》,载于《北京日报》2007年9月17日。
    ③[英]卡尔·波普:《历史决定论的贫困》,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53页。
    ④[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出版社1989年版,第120页。
    ⑤刘军宁:《保守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7页。
    ⑥参见李永洪:《试论民主技术创新及其应用——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有效运行的理论与实践为分析视角》,载于《天府新论》2009年第6期,第8页。
    ⑦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四卷,《马列著作选读·哲学》,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6页。
    ①李永洪:《试论民主技术创新及其应用——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有效运行的理论与实践为分析视角》,载于《天府新论》2009年第6期,第9页。
    ②同上。
    ①参见李永洪:《试论民主技术创新及其应用——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有效运行的理论与实践为分析视角》,载于《天府新论》2009年第6期,第9页。
    ②王贵秀:《理顺权力关系强化党内监督》,载于《新视野》1997年第5期,第37页。
    ③“公推直选”,追根溯源,2001年四川平昌首创。各地具体的操作细节各种各样,一般来说,公推直选”
    ①杨海坤:《市场经济、民主政治与法治政府》,中国人事出版社1997年版,第285页。
    ②顾介康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性探索——纪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五十周年论文选编》,中国民主法制出社2005年版,第57页。
    ③吴家麟:《吴家麟自选集》,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74页。
    ④田纪云:《十年人大生涯》,新华文摘2004年第9期。
    ⑤参见赵春丽硕士论文:《完善中国县乡人大代表选举制度的对策研究》,华侨大学2006年,第30页。
    ①[美]罗伯特·达尔:《论民主》,李柏光、林猛译,冯克利校,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16页。
    ①[美]霍罗威茨:《论印刷、电子计算机与民主社会》,载于《交流》1985年第2期。
    1.[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列宁:《列宁选集》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3.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4.[英]洛克:《政府论》(上、下篇)瞿菊农、叶启芳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5.[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6.[美]哈罗德·D·拉斯韦尔:《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杨昌裕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7.[美]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在汉、舒逊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8.[美]罗伯特·达尔:《民主及其批评者》,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9.[美]罗伯特·达尔:《论民主》,李柏光、林猛译,冯克利校,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10.[美]罗伯特·达尔:《民主理论的前言》,顾昕、朱丹译,三联书店1999年版。
    11.[美]罗伯特·达尔:《多元主义民主的困境——自治与控制》,周军华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2.[美]罗伯特·达尔:《多头政体——参与和反对》,谭君久、刘惠荣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3.[美]科恩:《论民主》,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14.[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王浦劬校,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15.[英]安东尼·阿伯拉斯特:《民主》,孙荣飞、段保良、文雅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6.[美]悉尼·胡克:《理性、社会神话和民主》,金克,徐崇温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7.[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
    18.[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19.[美]道格拉斯·拉米斯:《激进民主》,刘元琪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0.[英]约翰·邓恩编:《民主的历程》,林猛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1.[美]亨利·M.罗伯特:《议事规则》,王宏昌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22.[美]阿伦·利普哈特:《民主的模式——36个国家的政府形式和政府绩效》,陈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3.[挪威]斯坦因·U.拉尔森:《政治学理论与方法》,任晓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4.[美]阿伦·李帕特:《选举制度与政党制度——1945-1990年27个国家的实证研究》,谢岳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5.[美]斯蒂芬·L·埃尔金等编:《新宪政论——为美好的社会设计政治制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26.[美]本杰明·巴伯:《强势民主》,彭斌、吴润洲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7.[美]詹姆斯·博曼,威廉·雷吉主编:《协商民主:论理性与政治》,陈家刚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28.[美]詹姆斯·博曼:《公共协商:多元主义、复杂性与民主》,黄相怀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29.[南非]:毛里西奥·帕瑟林·登特里维斯主编:《作为公共协商的民主:新的视角》,王英津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30.[美]阿尔蒙德、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林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31.[美]西摩·马丁·利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刘刚敏、聂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2.[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33.[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
    34.[美]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35.[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
    36.[英]迈克尔·欧克肖特:《政治中的理性主义》,张汝伦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37.[美]霍华德·威亚尔达主编:《民主与民主化比较研究》,榕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8.[美]迈克尔·罗斯金等:《政治科学》,林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39.[美]阿米·古特曼,丹尼斯·汤普森:《民主与分歧》,杨立峰、葛水林、应奇译,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
    40.[美]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陈尧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1.[法]埃哈尔·费埃德伯格:《权力与规则——组织行动的动力》,张月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2.[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陈维纲等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
    43.[法]让·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佟心平、王远飞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44.[德]罗伯特·米歇尔斯:《寡头统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德政党社会学》,任军锋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5.[美]戴维·杜鲁门:《政治过程——政治利益与公共舆论》,陈尧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6.罗伯特·W·杰克曼:《不需暴力的权力——民族国家的政治能力》,欧阳景根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7.[美]曼瑟·奥尔森:《权力与繁荣》,苏长和、嵇飞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8.[英]齐格蒙·鲍曼:《寻找政治》,洪涛、郭台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9.[美]沃尔特·李普曼:《公共舆论》,阎克文、汪红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0.[美]安东尼·唐斯:《民主的经济理论》,姚洋、邢予青、赖平耀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1.约翰·麦克里兰:《西方政治思想史》,彭淮栋译,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
    52.[日]猪口孝,[英]爱德华·纽曼,[美]约翰·基恩:《变动中的民主》,林猛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3.[美]艾伦·沃尔夫:《合法性的限度》,沈汉等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54.[美]詹姆斯·马奇,马丁·舒尔茨:《规则的动态演变——成文组织规则的变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5.格林,沙皮罗:《理性选择理论的病变:政治学应用批判》,徐湘林、袁瑞军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6.[美]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王列、赖海榕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7.特里·N·克拉克,文森特·霍夫曼-马丁诺:《新政治文化》,何道宽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58.阿伦·威尔达夫斯基,内奥米·凯顿:《预算过程中的新政治学》,邓淑莲、魏陆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9.[美]弗雷德里克·沃特金斯:《西方政治传统》,李丰斌译,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60.丹尼尔·J·伊拉扎:《联邦主义探索》,彭利平译,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
    61.[美]凯斯·桑坦斯:《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黄维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2.[美]埃尔斯特、[挪]斯莱格斯塔特:《宪政与民主——理性与社会变迁研究》,潘勤、谢鹏程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63.[美]达龙·阿塞莫格鲁、詹姆士·A.罗宾逊:《政治发展的经济分析——专制和民主的经济根源》,马春文等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4.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三联书店2005年版。
    65.王浦劬:《选举的理论与制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66.王邦佐等编:《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7.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8.林尚立:《党内民主——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上海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69.金太军:《行政腐败解读与治理》,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70.金太军,赵晖等:《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建构与调谐》,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71.金太军:《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2.金太军:《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论稿》,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73.方世南:《时代与文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与各国文明的多样性》,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4.沈荣华:《现代法治政府论》,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75.沈荣华、钟伟军:《中国地方政府体制创新路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76.乔耀章:《政府理论》,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7.俞可平:《民主与陀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8.俞可平:《增量民主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79.哈佛燕京学社、三联书店主编:《理性主义及其限制》,三联书店2003年版。
    80.桑玉成:《利益分化的政治时代》,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81.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82.毛寿龙:《政治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83.萧公权:《宪政与民主》,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4.程竹汝等著:《政治文明:历史纬度与发展逻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85.葛荃:《权力宰制理性——士人、传统政治文化与中国社会》,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6.王振海:《公共政治论》,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7.应克复等:《西方民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88.刘永佶:《民主的权威》,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89.谢岳:《当代中国政治沟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90.陈尧:《新权威主义政权的民主转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91.施治生、郭方:《古代民主与共和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92.郭秋永:《当代三大民主理论》,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93.袁峰、顾铮铮、孙珏:《网络社会的政府与政治——网络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政治效应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4.刘晔:《理性国家的成长——中国公共权力理性化研究》,重庆出版社2005年版。
    95.刘学军:《政治文明的文化视角——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文化走向》,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版。
    96.陈喜贵:《维护政治理性——雷蒙·阿隆的政治哲学》,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97.曾峻:《公共秩序的制度安排——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框架及其运用》,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
    98.郭晓东:《重塑价值之维——西方政治合法性理论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9.卢文华:《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00.王振亚等著:《政治文明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01.储建国:《调和与制衡——西方混合政体思想的演变》,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2.汪行福:《通向话语民主之路:与哈贝马斯对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03.龙太江:《论政治妥协——以价值为中心的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4.靳尔刚,詹成付主编:《国外选举制度精选》,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
    105.胡毓达,胡的的:《群体决策——多数规则与投票悖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版。
    106.谈火生:《审议民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07.胡盛仪,陈小京,田穗生:《中外选举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08.郭道久:《以社会制约权力:民主的一种解析视角》,天津人民在出版社2005年版。
    109.秦学颀:《机变诡异的中国古代权术》,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10.张慧敏:《当代西方民主的技术思想研究》,东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1.王桂山:《技术理性的认识论研究》,东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2.王大洲:《技术创新与制度结构》,东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13.郭冲辰:《技术异化论》,东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4.王树松:《论技术合理性》,东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5.杨庆峰:《技术现象学初探》,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116.陆江兵:《技术?理性?制度与社会发展》,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17.刘文海:《技术的政治价值》,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18.景跃进:《政治空间的转换——制度变迁与技术操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9.韩强:《程序民主论》,群众出版社2002年版。
    120.何俊志:《选举政治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21.田鹏颖:《社会技术哲学》,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22.何宝钢:《协商民主:理论、方法和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123.许耀桐、胡叔宝、胡仙芝等:《政治文明:理论与实践发展分析》,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124.赵成根:《民主与公共决策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25.孙永芬:《西方民主理论史纲》,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26.王宗文:《权力制约与监督研究》,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27.叶长茂:《政治转轨的政治艺术——当代中国渐进式政治发展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28.李景治、熊光清等:《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与制度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29.崔丽娜:《古典时期雅典的投票选举制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30.莫吉武:《当代中国政治监督体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31.蔡定剑主编:《公众参与——风险社会的制度建设》,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132.徐育苗主编:《中外政治制度比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33.王绍光:《民主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134.尤光付:《中外监督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135.曹沛霖、陈明明、唐亚林主编:《比较政治制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36.赵宝云:《西方六国权力制衡机制通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37.徐祥民、刘惠荣等:《政体学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38.张朋园:《中国民主政治的困境——1909-1949晚清以来历届议会选举述论》,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版。
    139.何增科:《公民社会与民主治理》,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
    140.高鹏怀:《比较选举制度》,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
    141.黄百炼:《遏制腐败——民主监督的程序与制度研究》,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42.徐宗勉、张亦工等:《近代中国对民主的追求》,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43.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44.耿云志等:《西方民主在近代中国》,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版。
    145.王振亚等:《政治文明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46.赵海月:《中国政治分析:视界与纬度》,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47.俞可平主编:《中国政治发展30年(1978-2008)》,重庆出版社2009年版。
    148.赵振宇:《程序的监督与监督的程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149.张伟胜:《实践理性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50.靳尔刚、詹成付主编:《国外选举制度精选》,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
    151.陈冬生:《中国政治的民主抉择——党内民主与政治文明》,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版。
    152.佟德志:《现代西方民主的困境与趋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53.陈振明主编:《政治学——概念、理论和方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54.叶丽娟:《行为主义政治学方法论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55.严强、魏姝等:《政治学研究方法》,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156.温玉堂:《不同政党制度的社会成本分析与比较》,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版。
    157.应奇:《代议理论与代议民主》,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版。
    158.彭宗超:《公民授权与代议民主——人民代表直接选举制比较研究》,河南人们出版社2002年版。
    159.魏凤莲:《古希腊民主制研究的历史考察(近现代)》,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60.刘军宁等编:《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161.李斯:《权术论》,陕西人们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62.毛寿龙:《政治社会学——民主制度的政治社会基础》,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
    163.赵心树:《选举的困境——民选制度及宪政改革批判》,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64.何宝钢:《民主理论:困境与出路》,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165.谈火生:《民主审议与政治合法性》,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166.慕毅飞主编:《民主恳谈——温岭人的创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167.李凡主编:《温岭试验与中国地方政府公共预算改革》,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
    168.周平:《政治文明建设应该重视政治技术的创新和设计》,《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169.段志超:《政治技术的出场路径及基本点》,《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170.段志超:《政治技术:一个文献的研究》,《学海》2006年第4期。
    171.段志超:《技术的政治化与政治体制改革》,《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1999年第3期。
    172.方盛举:《政治技术研究论纲》,《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173.桑玉成、施玮:《论民主的技术》,《政治学研究》,2000年第3期。
    174.王焱:《民主的技术对其价值目标的修正》,《政法论坛》2007年第5期。
    175.王英津:《民主性公民投票制度的功能及其局限》,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176.陈凡:《当代西方民主技术研究综述》,《哲学动态》2004年第12期。
    177.宋衍涛、陈明凡:《论西方政治体系的设计技术》,《哈尔滨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6期。
    178.李俊:《民主运转的技术及其机制——基于四川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机理考察》,载于《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7期。
    179.李永洪、聂应德:《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应重视民主技术的创新和应用》,载于《中州学刊》2009年第7期。
    180.李永洪:《试论民主技术创新及其应用——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有效运行的理论与实践为分析视角》,载于《天府新论》2009年第11期。
    181.钟宜:《民主的技术分析及其现实意义》,载于《求实》2008年第4期。
    182.孙中会、廖薇:《论民主技术的发展》,载于《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183.M.邦格、鲁旭东:《技术民主: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替代物》,载于《哲学译丛》1994年第4期。
    184.文成编译:《信息技术与民主政治》,载于《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6年第1期。
    185.张爱军、赵小华:《科学技术与民主风险》,载于《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186.张爱军、孙贵勇:《科学技术与民主政治二重关系》,载于《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年第10期。
    187.曹泳鑫、曹峰旗:《西方网络民主思潮:产生动因及其现实性质疑》,载于《政治学研究》2008年第2期。
    1.Bruce Bimber:Information and American Democracy[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2.Richard E.Sclove:Democracy and Technology[M],The Guilford Press,1995.
    3.Iain McLean:Democracy and New Technology[M],Polity Press, Cambridge,1989.
    4.Jens Hoff,Ivan Horrocks and Pieter Tops:Democratic Governance and New Technology:Technologically Mediated Innovations in Political Practice in Western Europe[M], Published 2000 by Routledge.
    5.Daniel Lee Kleinman(ed.),Science, Technology, and Democracy[M],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00,p.3.
    6.A.D.Richard ( ed. ) ,Democratic Theory and Technological Society [M],New York ; M.E.Sharpe, 1988,PP.2-6.
    7.Langdon Winner,Democracy in a Technological Society[M],London: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2,pp.1-4.
    8.L.J.Frewer&G. Rowe,"Public Participation Methods;A Framework for Evaluation"[J], Science,Tech-nology,&Human Values,2000,25(1),pp.5-29.
    9.Sanoff Henry,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Methods in Design and Planning〔M],Chichester; John Wiley and Sons,2000.
    10.J.B. Abramson. The Electronic Commonwealth: The Impact of New Media Technologies on Democratic Politics (M), New York: Basic Books Inc,1988.
    11.Jim Dator. Electronic Democracy [J]. Political science. May 2003. p.5
    12.Benjamin R. Barber. Strong Democracy一Participatory Politics for a New Age (M).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4.
    13.Edmund Byrne. "Can Government Regulate Technology?"[J], Philosophy and Technology. Dordrecht: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1983.
    14.M. L. Goggin. Gover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A Democracy [C], Knoxville,TN: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Press.1986.
    15.Arterton F C. Teledemocracy: Can Technology Protect Democracy?[M],New York: Sage Press,1987.
    16.Jim Dator. Electronic Democracy [J],Political Science,2003(5):5.
    17.Borgmann Albert. Technology and Democracy[J],Research in Philosophy Technology. Landon: JAI Press Inc.,1984.
    18.Dahl Robert A. A Preface to Economic Democracy[M],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