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制度与文化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权力、文化为自变量,以东北亚地区的国际制度/国际合作为因变量,采取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的理论方法,对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合作进行了系统的考察。本文认为,无论是从新现实主义的权力结构出发,还是从建构主义的共有观念或文化出发,东北亚地区都存在实现制度化的地区安全合作的可能和条件。
     本文的基本研究思路是:首先把东北亚地区的国家假定为理性主义的“经济人”和建构主义的“社会人”,并且认为二者假设存在相容性的一面;同时把东北亚地区的安全领域做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的二元划分。在传统安全领域,根据理性的“经济人”假设,借助博弈论的工具,对后冷战时期东北亚地区不同权力结构情势下的国际制度供给模式和特征进行了具体分析。这是本文从权力出发,建构的“权力——制度合作”的研究路径,体现了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模式。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由于非传统安全问题固有的属性,使得各国作为“社会人”易于形成一种趋向于合作的共有观念,在共有观念或者文化基础上的制度创新就是本文寻求的“文化——制度合作”的研究路径。最后,本文以朝核危机和六方会谈作为个案,具体分析了类似这样的非传统安全问题所产生的地区集体认同,能否在东北亚地区成功实现制度创新、达成国际合作。
As one of the pop issues of Geopolitics, the Northeast Asia, in which the big powers coexist with their secant national interests, i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and complicated regions in the world. The security predicament of this region exists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and the historical and current conflicts are interwoven. All of these keep the area in a kind of "metastable" condition. At present, the Northeast Asian security cooperation, in particular the multilateral institutional cooperation has not been launched completely. It is difficult to use just one kind of theory model to explain the current difficulties in cooperation and the ways of future cooperation. Therefore, the present dissertation aims to offer a framework of northeast Asian security cooperation by synthesizing Realism, Liberalism and Constructivism..
     Chapter I. Analytical Approaches: Interpretations of Methodology & Research Hypotheses
     This chapter is about discrimination of methodology and research supposition. The Northeast Asian security cooperation, in particular the multilateral institutional cooperation has not been launched completely. It is difficult to use just one kind of theory model to explain present difficulties in cooperation and the ways of future cooperation. Therefore, it is easier to explain the present and future situation of Northeast Asian cooperation if Realism, Liberalism and Constructivism are synthetically used. As a result of
引文
1、《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2、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
    2、《<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
    3、《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
    4、《邓小平文选》第 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
    1、《不扩散核武器条约》(1970 年 3 月 5 日生效),新华网,2003 年 1月 10 日。
    2、《朝美核框架协议》(1994 年 10 月 21 日),外交部网站,2005 年 7月 22 日。
    3、《中国的环境保护》白皮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996 年 6 月。
    4、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1997 年 9 月 23 日),新华网,2000 年10 月 19 日。
    5、《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0 年 2 月 21 日。
    6、韩朝《南北共同宣言》(2000 年 6 月 15 日),中央电视台网站,2000年 6 月 15 日。
    7、《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新华社,2001 年 6 月 5 日,上海电。
    8、《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新华社,2001 年 7 月 16 日,莫斯科电。
    9、US 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 Report 2001(美国《四年防务评估报告 2001 年 9 月 3 日》)http://www.comw.org/qdr/index.htm
    10、《中国关于新安全观的立场文件》,《人民日报》,2002 年 8 月 2 日。
    11、Th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 2002》)http:// usinfo. state. gov/ regional/ ea/ mgck/ archive02/ 0923intro. htm
    12、《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对外政策部分),新华网,2002 年 11 月 8 日。
    13、《朝鲜政府关于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声明》(2003 年 1 月10 日),新华网,2003 年 11 月 11 日。
    14、《王毅称六方会谈各方取得六大共同点》,新华网,2003 年 8 月29 日。
    15、《第二轮六方会谈主席声明》,新华网,2004 年 2 月 28 日。
    16、《第三轮六方会谈主席声明》,人民网,2004 年 6 月 26 日。
    17、俄韩《莫斯科共同宣言》(2004 年 9 月 21 日),中国网,2004 年9 月 23 日。
    18、《2004 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4 年 12 月。
    19、日本《防卫计划大纲》(2004 年 12 月 10 日),中国网,2004 年12 月 10 日。
    20、《美日安全磋商委员会联合声明》(2005 年 2 月 19 日),国际在线,2005 年 12 月 22 日。
    21、《反分裂国家法》(2005 年 3 月 14 日), 新华网,2005 年 3 月 14日。
    22、外交部政策研究室编:《中国外交》2005 年版,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5 年 5 月。
    23、朝韩《民族统一宣言》(2005 年 6 月 15 日),中国日报网站,2005年 6 月 15 日。
    24、《中俄关于 21 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2005 年 7 月 1 日),新华网,2005 年 7 月 1 日,莫斯科电。
    25、Annual Report to Congress---The Military Power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05(《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力量 2005-7-19》),国际在线,2005 年 7 月 20 日。
    26、《中国的军控、裁军与防扩散努力》白皮书,外交部网站,2005年 9 月 1 日。
    27、《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 60 周年首脑会议讲话——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人民网,2005 年 9 月 16 日。
    28、《第四轮六方会谈共同声明》,新华网,2005 年 9 月 19 日。
    29、《第五轮六方会谈第一阶段会议主席声明》,人民网,2005 年 11月 11 日。
    30、《韩美共同宣言》,新华社,2005 年 11 月 17 日,釜山电。
    31、US 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 Report 2006(美国《四年防务评估报告 2006 年 2 月 6 日)http://www.globalsecurity.org/ military/library/ policy/dod/qdr-2006-report.htm
    32、《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2006年 3 月 5 日,对外政策部分),《人民日报》,2006 年 3 月 6 日。
    1、蔡拓等:《全球问题与当代国际关系》,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2年版。
    2、曹沛霖主编:《西方政治制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年版。
    3、陈峰君主编:《亚太安全析论》,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04年版。
    4、陈峰君、王传剑:《亚太大国与朝鲜半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5、陈岳:《中国国际地位分析》,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2 年版。
    6、陈玉刚:《国家与超国家——欧洲一体化理论比较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
    7、楚树龙:《国际关系基本理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8、方长平:《国家利益的建构主义分析》,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2年版。
    9、方连庆、刘金质、王炳元主编:《战后国际关系史》,上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10、冯绍雷:《制度变迁与对外关系——1992 年以来的俄罗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 年版。
    11、高连福:《东北亚国家对外战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年版。
    12、耿协峰:《新地区主义与亚太地区结构变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13、郭树勇:《建构主义与国际政治》,北京:长征出版社 2001 年版。
    14、黄凤志主编:《当代国际关系》,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15、李景治、罗天虹等:《国际战略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
    16、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
    17、李少军主编:《国际战略报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年版。
    18、李慎明、王逸舟主编:《2005 年: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年版。
    19、梁守德、洪银娴:《国际政治学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20、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年版。
    21、刘清才主编:《国际政治学》,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8 年版。
    22、刘清才主编:《21 世纪初东北亚地缘政治——区域政治与国家关系》,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23、刘雪莲主编:《整体视角的东北亚——地缘政治的分析》,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5 年版。
    24、陆忠伟主编:《非传统安全论》,北京:时事出版社 2003 年版。
    25、米庆余主编:《国际关系与东亚安全》,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
    26、门洪华:《和平的纬度: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
    27、门洪华:《构建中国大战略的框架:国家实力、战略观念与国际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28、倪世雄等:《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29、潘忠岐:《世界秩序:结构、机制与模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
    30、钱其琛:《外交十记》,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3 年版。
    31、秦亚青:《霸权体系与国际冲突——美国在国际武装冲突中的支持行为(1945-1988)》,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
    32、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国际关系理论与方法研究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33、沈伟烈、陆俊元:《中国国家安全地理》,北京:时事出版社 2001年版。
    34、时殷弘:《国际政治——理论研究·历史概观·战略思考》,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2 年版。
    35、苏长和:《全球公共问题与国际合作:一种制度的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
    36、唐世平:《塑造中国的理想安全环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37、唐永胜、徐弃郁:《寻求复杂的平衡——国际安全机制与主权国家的参与》,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4 年版。
    38、王传剑:《双重规制——冷战后美国的朝鲜半岛政策》,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3 年版。
    39、王惠岩:《当代政治学基本理论》,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8年版。
    40、王惠岩主编:《政治学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年版。
    41、王缉思主编:《文明与国际政治——中国学者评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
    42、王家福:《21 世纪警戒线——世界心理社会问题综合研究》,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6 年版。
    43、王家福:《国际大战略》,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
    44、王家福:《世界六强国盛衰战略观》,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8年版。
    45、王家福、徐萍:《战争背面的战争——世界多极化的前瞻、案例与对策》,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46、王家福、徐萍:《国际战略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年版。
    47、王逸舟:《当代国际政治析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
    48、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版。
    49、王逸舟:《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安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年版。
    50、王逸舟:《全球政治与中国外交——探寻新的视角与解释》,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3 年版。
    51、王正毅:《边缘地带发展论——世界体系与东南亚的发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 年版。
    52、王正毅:《世界体系论与中国》,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 年版。
    53、王正毅、张岩贵:《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与现实经验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年版。
    54、肖欢容:《地区主义:理论的历史演进》,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3 年版。
    55、阎学通、周方银编:《东亚安全合作》,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56、阎学通:《国际政治与中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57、叶自成:《地缘政治与中国外交》,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8 年版。
    58、俞正梁等:《大国战略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8 年版。
    59、俞正樑、陈玉刚、苏长和:《21 世纪全球政治范式》,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60、袁正清:《国际政治理论的社会学转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年版。
    61、赵宝煦主编:《跨世纪的中美关系》,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9 年版。
    62、朱锋:《弹道导弹防御计划与国际安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年版。
    63、朱明权:《领导世界还是支配世界?——冷战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
    64、子杉:《国家的选择与安全——全球化进程中国家安全观的演变与重构》,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5 年版。
    65、[澳]克雷格·斯奈德等:《当代安全与战略》,徐纬地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
    66、[俄]伊·伊万诺夫:《俄罗斯新外交——对外政策十年》,陈凤翔等译,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2 年版。
    67、[德]贝娅特·科勒-科赫等:《欧洲一体化与欧盟治理》,顾俊礼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68、[荷]格劳秀斯:《战争与和平法》,何勤华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年版。
    69、[加]阿米塔·阿查亚:《建构安全共同体:东盟与地区秩序》,王正毅、冯怀信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
    70、[加]卡列维·霍尔斯蒂:《和平与战争:1648—1989 年的武装冲突与国际秩序》,王浦劬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71、[美]阿兰·斯密德:《制度与行为经济学》,刘璨、吴水荣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72、[美]安德鲁?内森、罗伯特?罗斯:《长城与空城计——中国对安全的寻求》,柯雄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7 年版。
    73、[美]布鲁斯·拉西特、哈维·斯塔尔:《世界政治》,王玉珍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1 年版。
    74、[美]查尔斯·金德尔伯格:《世界经济霸权 1500—1990》,高祖贵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年版。
    75、[美]大卫·A·鲍德温主编:《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肖欢容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
    76、[美]汉斯?摩根索:《国际纵横策论——争强权,求和平》,卢明华、时殷弘、林勇军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5 年版。
    77、[美]亨利·基辛格:《大外交》,顾淑馨、林添贵译,海口:海南出版社 1997 年版。
    78、[美]肯尼思·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信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
    79、[美]理查德·伯恩斯坦、罗斯·芒罗:《即将到来的美中冲突》,隋丽君、张胜平、任美芬译,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7 年版。
    80、[美]罗伯特·吉尔平:《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武军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4 年版。
    81、[美]罗伯特·吉尔平:《全球政治经济学——解读国际经济秩序》,杨宇光、杨炯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
    82、[美]罗伯特·基欧汉:《局部全球化世界中的自由主义、权力与治理》,门洪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83、[美]罗伯特·基欧汉编:《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郭树勇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84、[美]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苏长和、信强、何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
    85、[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第 3 版),门洪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86、[美]玛莎·费丽莫:《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利益》,袁正清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
    87、[美]曼库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
    88、[美]彼得·J·卡赞斯坦:《文化规范与国家安全——战后日本警察与自卫队》,李小华译,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2 年版。
    89、[美]彼得·卡赞斯坦、罗伯特·基欧汉、斯蒂芬·克拉斯纳:《世界政治理论的探索与争鸣》,秦亚青、苏长和、门洪华、魏玲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
    90、[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刘绯、张立平、王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2 年版。
    91、[美]小约瑟夫·奈:《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张小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
    92、[美]熊玠:《无政府状态与世界秩序》,余逊达、张铁军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
    93、[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
    94、[美]约翰·鲁杰主编:《多边主义》,苏长和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
    95、[美]约翰·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唐小松、王义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
    96、[美]约瑟夫·拉彼德、[德]弗里德里希·克拉托赫维尔主编:《文化和认同:国际关系回归理论》,金烨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
    97、[美]詹姆斯·代元主编:《国际关系理论批判》,秦治来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
    98、[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第 5 版),阎学通、陈寒溪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3年版。
    99、[美]朱迪斯·戈尔茨坦、罗伯特·基欧汉编:《观念与外交政策:信念、制度与政治变迁》,刘东国、于军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100、[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
    101、[日]浦野起央:《国际关系理论导论》,刘甦朝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年版。
    102、[日]星野昭吉编著:《变动中的世界政治:当代国际关系理论沉思录》,刘小林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9 年版。
    103、[日]山本吉宣主编:《国际政治理论》,王志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3 年版。
    104、[英]巴瑞·布赞、[丹麦]奥利·维夫、[丹麦]迪·怀尔德:《新安全论》,朱宁译,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
    105、[英]爱德华·卡尔:《20 年危机(1919—1939):国际关系研究导论》,秦亚清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5 年版。
    106、[英]托马斯·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5 年出版。
    1、巴殿君:《论朝鲜半岛多边安全合作机制》,《东北亚论坛》2004 年第 1 期。
    2、陈须隆:《欧安会/欧安组织与欧洲安全——区域安全合作的一种经验分析》,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 年,指导教师:王杰教授。
    3、《东北亚安全合作机制国际研讨会主要观点》, 《现代国际关系》2005 年第 9 期。
    4、方长平:《多边主义与中国周边安全战略》,《教学与研究》2004 年第 5 期。
    5、方长平:《建构主义:创新、意义及问题》,《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 7 期。
    6、冯昭奎:《怎样做邻居——对世纪之交中日关系的思考》,《世界知识》2000 年第 1 期。
    7 、 高 华 :《 地 区 一 体 化 的 若 干 理 论 阐 释 》, 学 说 连 线http://www.xslx.com,2003 年 5 月 3 日。
    8、高科:《东北亚地区大国关系中的双边架构分析》,载于刘清才主编:《21 世纪初东北亚地缘政治——区域政治与国家关系》,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9、郭力:《浅析俄罗斯的东北亚战略》,《西伯利亚研究》2003 年第 4期。
    10、郭学堂:《论集体安全——一种历史与理论分析》,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8 年,指导教师:倪世雄教授。
    11、韩彩珍:《东北亚地区合作的制度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年,指导教师:李景治教授。
    12、黄凤志:《21 世纪初东北亚地区安全与合作机制探析》,载于刘清才主编:《21 世纪初东北亚地缘政治——区域政治与国家关系》,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13、门洪华:《国际机制与中国的战略选择》,《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 2 期。
    14、李华:《继承还是超越?——论冷战后驻韩美军调整》,《美国研究》2004 年第 1 期。
    15、李庆四:《“东北亚安全:传统与非传统安全的交汇”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教学与研究》2004 年第 6 期。
    16、李少军:《论安全理论的基本概念》,《欧洲》1997 年第 1 期。
    17、李小华:《美国联盟体系的层次分析》,《现代国际关系》1999 年第 11 期。
    18、刘刚:《安全困境与后冷战时代的中美关系》,《国际论坛》2002年第 2 期。
    19、刘建平:《从国际政治到世界政治——朝鲜核危机之六方会谈处理模式的理论意义》,《学术探索》2004 年第 3 期。
    20、刘清才:《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朝鲜半岛政策与朝核立场》,《东北亚论坛》2004 年第 1 期。
    21、刘武通:《论冷战后东亚安全秩序模式》,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 年,指导教师:梁守德教授。
    22、刘惜戈:《中美关系与东亚地区安全》,《国际展望》(半月刊)2003年 11 月,总第 479 期。
    23、刘兴华:《非传统安全与安全共同体的建构》,《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 年第 6 期。
    24、刘雪莲:《从地缘政治角度看中日关系》,《东北亚论坛》2004 年第 4 期。
    25、卢静:《国家安全:理论·现实》,《外交学院学报》2004 年第 3 期。
    26、潘国政:《评美国主流学派之美日同盟观》,《东北亚论坛》2003年第 3 期。
    27、庞中英:《地区主义与民族主义》,《欧洲》1999 年第 2 期。
    28、秦亚青:《世界格局与中国的和平崛起》,《党建》2004 年第 5期。
    29、沈海涛:《东北亚国际环境新变化与中国的外交选择》,《东北亚论坛》2003 年第 1 期。
    30、时殷弘:《国际安全的基本哲理范式》,《中国社会科学》2000 年第 5 期。
    31、时殷弘:《东亚的“安全两难”与出路》,《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0 年第 6 期。
    32、宋德星:《国际关系三大理论流派对国际安全的思考》,《国际论坛》2000 年第 4 期。
    33、苏长和:《安全困境、安全机制和国际安全的未来》,《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 年第 5 期。
    34、王帆:《美韩同盟及未来走向》,《外交学院学报》2001 年第 2 期。
    35、王红芳:《东亚安全合作及其模式选择》,《现代国际关系》2004年第 1 期。
    36、王红芳:《危机孕育出的合作——析非传统安全对东亚安全合作的推动》,《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年第 3 期。
    37、王公龙:《多边主义与东亚的安全困境》,《当代亚太》2002 年第10 期。
    38、王缉思:《世纪末的美国对华政策——背景分析与基本判断》,载于赵宝煦主编:《跨世纪的中美关系》,东方出版社 1999 年版。
    39、王家福:《共处对强权:世界百年的辨证馈赠——20 世纪国际关系的战略审视》,《史学集刊》1999 年第 1 期。
    40、王家福:《国际战略格局的跨世纪演化》,《高校社会科学研究和理论教学》1997 年第 9 期。
    41、王家福:《国际新格局的战略前瞻》,《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 年第 6 期。
    42、王生:《日美安保体制的新发展与 21 世纪的中日关系》,《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 年第 4 期。
    43、王学军:《非传统安全与传统安全辨析》,《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第 9 期。
    44、王学玉:《通过地区一体化实现安全共同体——一个分析的框架》,《欧洲研究》2003 年第 5 期。
    45、王逸舟:《全球化时代的安全观》,《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 年第4 期。
    46、王逸舟:《中国与非传统安全》,《国际经济评论》2004 年第 11-12期。
    47、魏光明:《霸权周期理论与中美关系》,《当代亚太》2002 年第 2期。
    48、许琳:《实用主义:美国外交战略的哲学理念》,《国际论坛》2002年第 3 期。
    49、许志新:《普京时期俄罗斯对外战略解析》,《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4 年第 3 期。
    50、杨伯江等:《东北亚安全机制:现实与前景》,《现代国际关系》2004 年第 4 期。
    51、杨鲁慧、郭延军:《从“霸权稳定论”到“安全共同体”》,《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 年第 4 期。
    52、尹桂云:《合作安全:亚太地区可行的安全模式选择》,《当代亚太》1999 年第 10 期。
    53、于铁军:《国际政治中的同盟理论:进展与争论》,《欧洲》1999年第 5 期。
    54、俞晓秋等:《非传统安全论析》,《现代国际关系》2003 年第 5 期。
    55、袁明:《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探源——兼论面向 21 世纪的中美关系》,载于赵宝煦主编:《跨世纪的中美关系》,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9 年版。
    56、张丽华:《非零和博弈——国家主权和国际组织关系的再思考》,《社会科学战线》2004 年第 2 期。
    57、张玉国:《同盟困境与美日同盟》,《日本学论坛》2004 年第 3 期。
    58、张玉国:《新时期的美日关系:回顾与展望》,《日本学论坛》2004年第 3 期。
    59、赵华胜:《中俄关系:地位、模式与趋势》,《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 年第 5 期。
    60、周丕启:《安全观、安全机制和冷战后亚太的地区安全》,《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 年第 2 期。
    61、朱锋:《“非传统安全”解析》,《中国社会科学》2004 年第 4 期。
    62、朱锋:《“六方会谈”后的朝核危机:问题与前景》,《现代国际关系》2003 年第 9 期。
    63、[韩]韩献栋:《驻韩美军与韩美同盟》,《当代亚太》2004 年第 11期。
    64、[美]杰克·普林查德:《超越六方会谈:一个建立北太平洋多边合作框架的机遇》,赵景芳译,《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 年第 1 期。
    65、[美]罗伯特·罗斯:《美中关系中的冲突与合作——区域外交、双边关系和谈判机制》,孙春霞译,载于赵宝煦主编:《跨世纪的中美关系》,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9 年版。
    1、Acharya, Amitav, “ldeas,ldentity and Institution-Buildng: from the‘ASEAN Way’to the‘Asiapacific Way’?” The Pacific Way, Vol .10, No3, 1997.
    2、Adler, Emanuel and Barnett, Michael, Security Communi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3、Anthony D, Lott , Creating Insecurity : Realism, Constructivism, and US Security, Ashgate, 2004.
    4、Baldwin, David, “The Concept of Security”,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ecurity , No. 1, 1997.
    5、Barkin and Cronin, The State and the Nation: Changing Norms and Rules of Sovereignt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48, 1994.
    6、Baum, Richard and Shevchenkok, Alexei ,China and the Forces of Globalization, in Richard Rosecrcance, The New Great Power Coalition.
    7、Baylis, John and Smith, Steve eds., The Globalization of World Politics ,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Chapter 10. “International Security in the Post – Cold War.”
    8、Beeson, Mark, ASEAN Plus Three and the Rise of Reactionary Regionalism. Contempary Southeast Asia ,V25, Issue 2, Aug2003.
    9、Betts, Richard, “Systems for Peace or Causes of War: Collective Security, Arms Control, and the New Europe”,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17, No. 1, Summer 1992 .
    10、Bock, P. G. and Berkowitz, Morton, “The Emerging Field of National Security .” World Politics 19 (October 1966).
    11、Boli, John and George, Thomas, INGOs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World Culture, in Boli and Thomas, eds. , Constructing World Culture: International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Since 1875,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12、Butterfield, Herbert, “The Balance of Power”, in Herbert Butterfield and Martin Wight eds., Diplomatic Investigations, Cambridge, Mass.,1966.
    13、Buzan, Barry, People, States and Fear. Chapel Hill, N. C. :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1983.
    14、Buzan, Barry, Security – A New Framework for Analysis,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Boulder and London, 1998.
    15、Campbell, David, Writing Security, Monneapolis: University ofMinnesota Press, 1992.
    16、Clinton,W. David, The Two Faces of National Interest ,Baton Rouge and London: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94.
    17、Cobden, Richard, The Political Writings of Richard Cobden, London: T. Fisher Unwin, 1903; reprinted, New York : Kraus Reprint, 1969.
    18、Collins,Alan, The Security Dilemma and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New York , ST. Martin’s , 1997.
    19、Coser, Lewis A. The Functions of Social Conflict , New York: Free Press,1956.
    20、Deudney, Daniel, “Dividing realism: Structural realism versus security materialism on nuclear security and proliferation,” Security Studies, 1, pp.7-37.
    21、 Deutsch, Karl, et al., Political Community and the North Atlantic Area,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57.
    22 、 Eckersley, Robyn, New Environment Agendas, Ⅱ : Chapter 8 Ecological Security Dilemmas. www.arts.monash.edu.au/ ncas/teach/ unit/ pol/ chpt08. html
    23、Evans,Gareth, Cooperating for Peace: The Global Agenda for the 1990s and Beyond , Allen & Unwin Pty Ltd, Australia, 1993.
    24、Fearon, James D.,What Is Identity(as we now use the word)? Manuscript,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97.
    25、Garnett, John, ed., Theorics of Peace and Security: A Reader in Contemporary Strategic Thought, St. Martin’s Press, 1970, pp.33-34.
    26、George and Keohane, “The Concept of National Interests: Uses and Limitation,” in Georage, Presidential Decision-making in Foreign Policy, Boulder: Westview, 1980.
    27、Gilpin, Robert, War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28、Grotius, Hugo, The Law of War and Peace, New York: Bobbs-Merrill ,1925.
    29、Gulick, Edward Vose, Europe's Classical Balance of Power: A Case History of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One of the Great Concepts of European Statecraft, W.W.Norton & Company, 1967.
    30、Haas, Ernst B., “The Balance of Power: Proscription Concept or Propaganda?” World Politics, Vol5. July 1953.
    31 、 Haftendorn, Helga“The Security Puzzle: Theory-Building and Discipline-Building in International Security,”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 35 ,1991 .
    32、Herz, Political Realism and Political Idealism ,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1.
    33、Herz, John h., International politics in the Atomic Ag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59.
    34、Hinsley, Francis W., Power and the Pursuit of Peace: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e History of Relations Between States ,Cambridge , England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3.
    35、Huntington, Samuel P., “The lonely Superpower”, Foreign Affairs, Vol. 78, No.2, March/April 1999.
    36、Ikenberry and Kupchan,“Socialization and Hegemonic Power, ”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44, pp.283-315.
    37、Ikenberry, G. John ,“American power and the empire of capitalist democracy,”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27, 2001, pp. 196-197.
    38、James, Patrick, “Structural Realism and the Cause of War”, Mershon international Studies Review , Vol. 39, Supplement 2, Oct. 1995.
    39 、 Jervis,Robert, Perception and Misperception in World Politics, Princeton , N. J.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6.
    40、Jevis, Robert, “ Cooperation under the Security Dilemma”, World Politics, Vol 30, January 1978, pp167-214.
    41、Jervis,Robert, “Security Regime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36, 2, Spring 1982.
    42、Jervis, Robert, “ From Balance to Concert: A Study of International Security Cooperation”, World Politics, Vol.38. October. 1985.
    43、Johnston,Alastair Iain, Cultural Realism: Strategic Culture and Grand Strategy in Chinese Histor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5.
    44、Jung Hyun Shin, Tae-Hwan Kwak and Edward A. Olsen , Northeast Asian Security & Peace: toward the 1990s, Seoul, Korea: Kyung Hee University Press, 1988.
    45、Katzenstein, Peter J. ed., The Culture of National Security : Norms and Identity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6.
    46、Keohane ,Robert O., “The Theory of Hegemonic Stability and Changes i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gimes, 1967-1977,” in Ole Holsti, ed., Changes in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1980.
    47、Keohane, Robert O., After Hegemony: Cooperation and Discord in the World Political Economy , P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4.
    48 、 Keohane, Robert O., “Reciprocit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Winter 1985 , vol. 40.
    49、Keohane,“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Two Approaches,” in Robert Keohane,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State Power, Boulder: Westview, 1989, pp. 158-179.
    50、Keohane, “Ideas Part-Way down”,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26, 2000, pp.123-180.
    51、Kingleberger,Charles, The World Depression, 1929-1939,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3.
    52、Krasner, Stephen D., “ State Power and the Structur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World Politics 28(3):317-347,1976.
    53 、 Krasner, Stephen D., Defending National Interest, PrincetonUniversity Press, 1978.
    54 、 Krasner, Stephen , ed, International Regimes,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3.
    55、Krasner, “Westphalia and all that,” in J. Goldstein and R. Keohane,eds., Ideas and Foreign Policy,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3, pp.253-264.
    56、Krasner, Stephen, “ The accomplishments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International Theory: Positivism and Beyond ,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57 、 Krasner, “Wars, Hotel Fires, and Plane Crashes” ,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26, 2000,pp.123-180.
    58、Kratochwil, Freidrich, Rules, Norms, and Decision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59 、 Legro, “ Which Norms Matter? Revisiting the Failure of Internationalism”,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51, 1997, pp.31-63.
    60、Liska, George F., Nations in Alliance: the Limits of Interdependence,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Press, 1962.
    61、Mangold, Peter: J National Securit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0.
    62、Mazarr, Micheal J., North Korea and the Bomb: a Case Study in Nonproliferation, New York, N.Y.: St. Martin’s Press, 1995
    63、Mearsheimer,John,“The False Promise of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19, 1994/1995, pp.5-49.
    64、Mearsheimer,John “ A Realist Reply,” in International Security 20, 1995, pp. 82-93.
    65、Medlicott,W.N., Bismarck, Gladstone, and the Concert of Europe,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1969.
    66 、 Miller, Benjamin, “Explaining the Emergence of Great PowerConcert,”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Vol.20(1994), pp.338-342.
    67、Morgenthau, Hans, Politics Among Nations : 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 , New York: Knopf, 5th edn, 1973.
    68、Nye, Joseph S. ,“ Nuclear learning and U. S.- Soviet security regime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41, 3, Summer 1987.
    69、Nye, Joseph S. Jr., and Lynn-Jones, Sean M. International Security Studies: A Report of a Conference on the State of the Field .Internationl Security, vol. 12, no. 4 (Spring 1988), pp.5-27
    70、Nye, Joseph S.,“Seven Tests: Between Concert and Unilateralism”,The national Interest,Winter 2001/02.
    71、Olson, Mancur Jr. and Richard Zeckhauser, "An Economic Theory of Alliances,"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48(1966),pp.266-279
    72、Olson, Mancur Jr., 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 New York, 1968.
    73、Onuf, Nicholas G., World of Our Making; Rules and Rule in Social Theor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1989.
    74、Ray, The Abolition of Slavery and the End of International War,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43,1989, pp.405-39.
    75、Riker, William H., the Theory of Political Coalitions,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2.
    76、Robinson, Thomas, and David Shambaugh, eds. ,Chinese Foreign Policy: Theory and Practic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77、Rosenau, J. N.,The Scientific Study of Foreign Policy, New York: Free Press, 1971.
    78、Ruggie,John G. ,“ What Makes the World Hang Together? Neo-Utilitarianism and the Social Constructivist Challeng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52, 4, 1998, pp.855-885.
    79、Scalapino, Robert A., Major Power Relations in Northeast Asia, Lanham, MD.: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1987.
    80、Schweller, Randall L., “A Tale of Two Realism: Expanding the Institutions Debate”, Mershon International Studies Review, Vol. 41, Supplement 1, May 1997.
    81、Sigal, Leon V., Disarming Strangers: Nuclear Diplomacy with North Korea,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8.
    82、Snyder, Craig A., Contemporary Security and Strategy. New York : Routledge, 1999.
    83、Steve Smith, ed., International theory: positivism and beyond,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84、Stromberg, Roland, “The Idea of Collective Security,”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Vol. 17, April 1956.
    85、Sullivan, John O’ “ Safe for Democracy , and a Nation, The Idea of this Country post-9/11”, National Review, December 17, 2001, pp.42-44.
    86 、 Sung Chul Yang, “ Korean Reunification: Autism and Realism, ”Korea World Affairs 6, 1982.
    87、Terriff T., Croft S., James L., and Morgan P. M.,eds., Security Studies Toda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9.
    88、Thompson, Kenneth, “Collective Security Re-examined”,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47, No.3 (September 1953).
    89、Vasquiz, John A., Classic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 3rd ed. ,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1996.
    90、Waever, Ole,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interparadigm debate”, International Theory: Positivism and Beyond, (Steve Smith, ed),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91、Waever, Ole, “Figures of IR Thoughts:Introducting persons instead of Paradigmd.”in Iver B. Benhaum and Ole Wever. The Futur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London,UK: Routelege, 1997.
    92、Wallerstein, Immanuel, The Politics of the World-economy: the States,the Movements and the Civilizatio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4.
    93 、 Waltz, Kenneth N. “The Emerging International Structure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18:2 (Fall 1993), p.75.
    94 、 Wendt, Alexander, “Collective Indentity Forma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Stat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88, No. 2, 1994.
    95、Wendt, Alexander, Social Theory on International Politic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96、Wright, Quincy, A study of War, 2d e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65.
    97、Yong-Sup Han, Nuclear Disarmament and Non-proliferation in Northeast Asia, New York; Geneva: United Nations, 1995.
    98、Youtz, David and Midford, Paul, A Northeast Asian Security regime: prospects after the Cold War, New York: Institute for EastWest Studies,199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